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减少社会贫富差距

如何减少社会贫富差距

如何减少社会贫富差距
如何减少社会贫富差距

如何解决贫富差距悬殊问题

中国改革开放之初,由于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来源有限,且多受到工资级别限制,因此社会贫富差距总体上不大。不过经过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历经近四十年的发展,社会财富总额呈现天文数字的增长,同时人们的收入来源也多样化(包括合法收入与非法收入),而社会福利制度覆盖的范围则有所缩小,故社会贫富差距明显拉大。由于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悬殊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与稳定的重要因素,因此这一问题已经到了不得不解决的地步。中央领导提出“提高中间群众生活水平”和“实行精准扶贫”都可以看作是解决贫富差距悬殊问题的相关举措。

鉴于导致中国社会贫富差距悬殊的原因复杂,仅靠若干几项措施很难从根本上扭转这一局面,因此有必要对造成中国社会贫富差距悬殊的原因加以细致分析,以提高制定政策的针对性。

1. 造成中国社会贫富差距悬殊的原因

造成中国社会贫富差距悬殊的原因涉及多个方面,如:

◆因城市居民搬迁补偿不到位和农民工进城落户受限造成的城市化贫困问题;

◆因工业征地导致农民失地以及矿区开采地下沉降导致的工业化致贫问题;

◆因产业结构和国企改革导致的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和生活水

平下降问题;

◆因地方政府不履行职责造成的水污染和土地污染的环境致贫问题;

◆因资源枯竭导致老工业化城市发展乏力和职工收入下降问题;

◆因医疗费用高启和医疗改革失败导致的患者负担过重和医务人员收入缺乏保障问题;

◆因远离工业和经济发展中心导致少数民族地区刀耕火种生产方式几十年没有变化的原生态致贫问题;

◆因传统社会组织结构瓦解(如人民公社解体)导致的原有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被破坏问题;

◆因流浪人口管理粗放、弱势群体保护制度不健全导致的边缘化群体社会关爱缺失问题;

◆因教育不公平以及教育方式和教学内容不符合社会需要的教育致贫(毕业即失业和欠学费贷款)问题;

◆由于对农村基层干部监督不力导致的腐败致贫问题(官员贪污扶贫资金)和扶贫失败问题(官员将扶贫作为政绩做表面文章);

◆因政府对于股市的泡沫化和网络监管不到位导致的的投资者血本无归问题;

◆因全球化分工导致的来料加工企业员工收入水平不得不保持较低水平问题;

◆实行科技体制改革以及其它企事业单位改革后相关人员的

名义收入增长缓慢障问题;

◆因市场经济不健全和对政府权力监督不到位,导致与各级官员存在瓜葛的人员钻国家政策空子一夜暴富,或官员利用手中权力大肆收受贿赂造成的隐性收入远高于名义收入等问题。

总之,造成中国社会贫富差距悬殊的原因既与分配不公有关,也与地区发展程度不高或发展缓慢有关;既与外部国际市场环境的影响有关,也与体制转型不到位有关。因此如果政府出台的缩小社会贫富差距的措施没有针对性,则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贫富差距悬殊问题和最终实现普遍富裕。

2. 导致中国社会贫富差距的体制性因素

如果说贫困问题的存在主要与经济发展程度不高存在关联性的话,那么分配不公问题则百分百属于体制性问题。有关这方面的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分配模式改变导致的收入拉大问题

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初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完全(无限制)的社会分享模式(即免费医疗、免费上学、免费分房)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部分(有限)的社会分享模式所带来的影响同时产生了正负两方面影响,即实行按劳分配克服了平均主义分配机制的弊端激发了社会生产率增长,但随之带来的问题就是有市场竞争能力者(如外企高管或技术骨干)收入与普通民众拉开了差距,且政府却没有更多的办法能补这种差距。

(2)多种收入方式导致的贫富差距拉大

除了正常的按劳分配方式外,改革开放后由其它途径实现的收入也占了城乡居民收入的相当比重。这种非劳动性收入(如房租、入股分红等)收入对于生产或生活资料原始状态不同,或信息渠道来源及准确性不同的人群来说,影响差异较大。例如,发达地区或靠近原有计划经济资源分配中心区域的人们能够更容易占有发展优势,而原有的欠发达地区和远离政府资源分配中心的区域人群来说难以获得社会发展优势。尤其是在行政性资源转化市场竞争优势的过程中,后者往往处于被动的局面。即使是中央政府也很难采取措施来弥补这些先天不足造成的收入分配差距。

(3)政府的许多改革措施有甩包袱之嫌

在从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由于对改革和市场经济作用(社会竞争机制)的理解存在片面性,导致各级政府对于弱势群体的社会关注度和扶持力度不是上升了而是下降了。这主要体现在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推出的许多改革措施,往往从如何减轻政府的社会福利支出负担的角度出发,而不是从扶持社会竞争不利者的角度出发。政府推出的许多改革措施,如国企改革、科技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医疗体制改革,以及文化体制改革,更多地在建立激励机制方面下功夫,但在提高社会福利保障措施方面则缺乏相应安排都属于这种情况。

正是由于政府出台改革措施主要注重的是激励各类社会行为主体在市场中的活力,因此在分配制度改革和福利制度改革往往是采

取减法,最终将社会弱势群体(如国企下岗职工和农村孤寡老人等)推向了在市场竞争难以生存的境地。

由于将效率原则凌驾于社会公平原则之上,中国的各级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定位偏离了其应有的社会功能,有些做得甚至还不如西方福利国家好,最终导致许多改革措施越来越不受民众欢迎(甚至遭到抵制)。

(4)对基层政府落实中央政府政策监督不力

即使中央政策虽然出台了某些缩小社会贫富差距的政策(如扶贫政策),但由于相关的监督措施不到位,使得相关政策措施难以在基层发挥应有的效果。各级地方政府往往有选择性地执行中央政府的政策——对地方有利的政策就执行,对地方不利的政策不执行,即使执行了也往往被扭曲了。扶贫工程变成地方政府官员的政绩工程,但对改变地方经济发展起到的作用有限就属于这种情况。

(5)对市场经济的负面效果估计不足

中国改革开放的设计者们只看到市场经济这只“隐性的手”对于生产力发展的积极作用,而没有重视其可能产生的负面作用,因此不能事先和主动地克服市场竞争机制带来的不利影响,并主动扶持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举例来说,科技体制改革后科技人员的工资始终保持在较低水平,不仅远低于相同级别官员的水平,且不如建国后实行的高级知识分子收入水平(当时高级知识分子的月收入能够达到600元,高于部长)。目前普遍实行的“三元收入结构”更是使得科技人员的收入失去了稳定性,引发了各种急功近利和违

反财政纪律的现象。

(6)官员腐败直接导致社会贫富差距现象恶化

在中国社会法制不健全,市场发育不健全(如银行体制至今没有放开),市场监管体制不健全(以证券市场为代表),信用体制不健全等环境下,政府官员凭借手中的权力敛财是轻而易举。

权钱交易机制最终造成中国快速增长的社会财富流向了与各级官员联系的各种人群如行贿者、官商间的牵线搭桥者、官员的亲朋好友以及打着外商旗号的“假洋鬼子”们,并主要通过政府投资项目,计划额度分配,市场垄断现象,甚至政府官员直接下海等形式实现。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政府官员腐败问题不解决,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悬殊问题也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央政府有心无力,地方政府放放空气,基层民众难出怨气”形容的就是这种局面。

3. 解决中国社会贫富差距问题的基本原则

鉴于造成中国社会贫富差距现象的原因太多,因此在解决这一问题时应避免就事论事,而要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即应把握标本兼治、点面结合、长短结合、统筹规划和国内外兼顾的原则。

所谓“标本兼治”是指,解决贫富差距悬殊问题不仅要解决一些看起来十分明显的贫困现象(如减少贫困人口总数),也要解决导致这些贫困人口出现的根源性、体制性问题(如建立良性的发展机制和有可持续性的产业升级机制)。

所谓“点面结合”是指,解决贫富差距悬殊问题不仅要针对特定的人群如农村少数民族地区,也要解决影响大、涉及面广的问题如全民免费医疗和全面免费教育问题。

所谓“长短结合”是指,既需要制定一些短期的脱贫目标如2020年前消灭农村贫困人口,也要制定一些可能要一代人,甚至几代人才能完成的收入分配差距问题如缩小基尼系数。

所谓“统筹规划”是指,解决贫富差距悬殊问题不是一个部门(如经济管理部门)的工作而是涉及所有政府部门的工作,并且不是一个地区政府的职能,而是全国各个地方政府都有义务分担的工作(如流浪人员妥善安置和服刑人员子女的生活教育问题等)。

所谓“国内外兼顾”是指,考虑到维持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低端位置(即来料加工)和逐步转型为创新强国需要有一个过程,以及吸收国外解决社会贫富差距悬殊问题的措施需要结合中国国情,因此必须在维持中国的产业竞争力与提高社会公平度之间保持平衡。

总而言之,只有将解决社会贫富差距问题做为国策才能推动这个问题的彻底解决。只有把政府工作的关注点将提高弱势群体的生存能力上和社会保障上与GDP增长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才能落实社会公平正义原则。如果不能实现共同富裕(即全体人民都能分享社会发展成果),那么任何改革措施都都不可能受到人民群众欢迎并偏离改革的初衷。

4. 减少中国社会贫富差距的对策

依据解决中国社会贫富差距悬殊问题的基本原则,本文提出了以下针对性措施:

(1)针对城市居民搬迁补偿不到位的问题,可实行迁货币补偿与实物房产置换结合方案,并设立中央地方两级城市居民搬迁专项基金。其中中央政府出资部分可从维稳资金中筹措。

(2)针对农民工进城落户难的问题,建议在农民工与用人单位形成相对固定的劳动关系(签订三年以上劳动合同)的基础上,给予城市临时居民身份和享受相应待遇。逐步实行农民工享受城市居民优惠待遇与缴纳税费关联而与身份脱钩。

(3)针对因工业征地导致农民失地和因矿区开采地下沉降导致的工业化致贫问题,可考虑实行类似生态移民的政策,并享受至少十年以上的生活就业补贴。相关的补贴由财政和企业共同出资。

(4)针对因产业结构调整和国企改革导致的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和生活水平下降问题,可由中央和地方共同设立国企改革专项基金,除了维持国企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之外,还享受免费职业培训,免费医疗和子女免费上学等待遇。能够优先接收国企下岗职工的企业可用国企职工的工资抵扣相应税收。

(5)设立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基金(可考虑用外汇储备)也解决因资源枯竭导致老工业化城市发展乏力和职工收入下降问题。该基金的使用方式与环境保护资源区实行的财政补偿政策类似。

(6)针对地方政府不履行职责造成的水污染和土地污染的环境

致贫问题,除了加大环境监督力度外,设立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出资的全国统一的环境治理专项基金和环境损害保险。其中,中央财政占三成,地方财政占七成。

(7)针对医疗费用高启和医疗改革失败导致的患者负担过重和医务人员收入缺乏保障问题,除了通过深化类医疗体制改革恢复医疗事业的公益性质和大幅提高医务人员待遇外,还应制定推进全民免费医疗政策的时间表(分为10年和20年两个阶段)。同时为了节约医疗资源,应减少过度治疗现象,并实行药品全国招标制度。

(8)为了帮助少数民族地区摆脱原生态贫困状态,可实行生态保护与扶贫并重方针。通过引进现代生物技术和网络技术,让少数民族地区能够融入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大循环。在少数民族地区落实教育扶贫(免费教育和大学独立招生)和医疗扶贫(免费医疗)等政策。

(9)针对因人民公社解体造成的农村经济发展缺乏活力和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问题,应在大力发展各类集体经济(包括股份制经济体、技术合作组织、农村集体企业)的基础上,重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以解决农村人口老无人养、少无关爱问题。应重视通过激活本地经济活力(如开展生态旅游)实现农村劳动力就地就业。应推广保险下乡,减少农民因天灾人祸造成的各类损失。

(10)针对因监督不力导致的农村基层干部贪污扶贫资金和各级政府官员将扶贫作为政绩工程等问题,可考虑实行扶贫工程绩效第三方评估制度,并且将农村贫困人口减少数字而非GDP增长指标

作为考核贫困地区干部政绩的主要指标。

(11)针对为了适应全球化分工的来料加工企业员工收入水平偏低问题,可由地方政府提供低成本住房和交通补助,以及为农民工及初入职场的年轻人提供免费的职业培训。

(12)通过与用人单位需求对接(定向招生)克服大学教学内容与社会需要不一致导致的大学生毕业即失业局面。参考加拿大大学生助学贷款终生还贷政策以减轻大学生还贷压力。在住房政策方面,可参考萨达姆统治时期的伊拉克政府(即所谓的“阿拉伯社会主义”制度)给予将要结婚的年轻人一次性(住房)补助和批给一块住房用地的做法。

(13)针对科技体制改革及其它企事业单位改革后相关人员的名义收入增长缓慢问题,可实行与同工龄行政人员同等待遇制度。同时改变“三元工资结构”中绩效工资比重过高问题,让科技人员有一个稳定收入保障。

(14)针对因政府对于股市的泡沫化和网络监管不到位导致的的散户投资者血本无归问题,可通过股票持有半年或一年后才允许再次转让的政策,减少股市的投机性。可实行上市公司20%的股份由全国社保基金优先认购方针,并将国家一万亿的托市资金由中投公司管理转到由社保基金管理。

(15)针对因流浪人口管理粗放、弱势群体保护制度不健全导致的边缘化群体社会缺乏关爱等问题,应实行流浪乞讨人员和弱势群体地方政府责任制。对于流浪乞讨人员中的有病者给予免费医治。

对靠流浪乞讨进行敲诈者予以法律制裁。应通过大幅度减少地方行政人员支出的方式增加地方福利事业的支出。

(16)改变为了追求GDP指标而进行的基建投资方向。将基本建设资金的重点用于没有达到机构功能基本要求的学校、医院、养老机构、收容所、再就业培训中心等的硬件设施完善中。启动全国性的(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危房改造工程。

(17)通过治理腐败,减少国有和集体财产被腐败官员无偿占有的比重,并将收没的腐败官员贿赂款和其它贪污钱财由全国社保基金使用。

(18)提高普通企业职工的退休工资水平,通过让企业职工退休工资增长幅度超过企事业单位职工退休工资增长速度,最终实现两部分人群的退休待遇基本相等,退休待遇与工龄挂钩而不是与职务挂钩。

(19)提高高消费人群的特定商品税率。

(20)在人大和其它政策制定部门建立相应的评估机制,对改善社会贫富差距的现状进行动态跟踪。应考虑让普通民众也参与到相应的评估工作中。有关的收入分配改革政策(如国有企业改制、医疗单位工资改革)应由工会代表广大职工参与。

关于贫富差距问题的几点思考_王美玲

第13卷第5期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l.13No.5 2012年10月JOURNAL OF BEIHUA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Oct.2012 关于贫富差距问题的几点思考 王美玲 [摘要]贫富差距是一个分配问题,而分配本质上是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和结构的反映。非公有制经 济是当前我国出现合理和非合理贫富差距的根本原因。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是在承认“鼓励非公有制 经济发展”所产生的适度贫富差距的基础上,通过生产力的发展,最终消除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共同富 裕。税收和社会保障制度等福利政策无法从根本上消除贫富差距,所有制结构的改造是实现共同富裕 的根本途径,尽管如此,我们仍不能忽视贫富差距过大所造成的经济持续发展动力削弱、执政党威信下 降等严重危害,应采取措施,缓解贫富差距带来的社会矛盾。 [关键词]贫富差距;所有制结构;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富裕 [中图分类号]C9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101(2012)05-0128-05 [收稿日期]2012-03-26 [作者简介]王美玲,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与社会学研究。(北京100048) 贫富差距就其本质来说是一个分配问题,然而就分配谈分配是说明不了任何问题的,分配是由生产决定的,“分配关系和分配方式只是表现为生产要素的背面”,“分配的结构完全决定于生产的结构,分配本身是生产的产物,不仅就对象说是如此,而且就形式说也是如此。就对象说,能分配的只是生产的成果,就形式说,参与生产的一定方式决定分配的特殊形式,决定参与分配的形式”。[1]13因此考查贫富差距问题的根源应从所有制入手,并从所有制结构的变化中把握贫富差距问题的来龙去脉、根除之策和发展趋势。 一、前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贫富差距问题 (一)私有制是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贫富差距的根源 奴隶制国家建立在奴隶主占有制的经济基础之上,奴隶主占有全部生产资料,而奴隶没有任何经济权利。在奴隶不占有任何生产资料甚至连基本的人身自由都不具备的奴隶社会,“随着贸易的扩大,随着货币和货币高利贷、土地所有权和抵押的产生,财富便迅速集聚和集中到一个人数很少的阶级手中,与此同时,大众日益贫困化,贫民的人数也日益增长。随着这种按照财富把自由民分成各个阶级的划分,奴隶的人数便大大增加起来”。[2]私有制是造成奴隶社会奴隶主和奴隶阶级贫富差距的根源。 封建社会对封建制国家起决定作用的是所有制形式,在西方是领主土地占有制,在中国是地主土地占有制。土地由享有特权的大地主占有,劳动者耕种领主或地主的土地,并以劳役或实物的形式将维持家庭生产和生活以外的剩余劳动无偿交给土地所有者。地主制经济的剥削本质是“农民用自己的工具去耕种地主、贵族或皇室的土地,并将收获的四成、五成、六成、七成甚至是八成以上,奉献给地主、贵族和皇室享用”。[3]在封建私有制的经济关系中,农民在超经济强制下处于绝对的被剥削地位,贫困人口也相应绝对增加。 (二)私有制是资本主义社会贫富差距的根源 资本主义社会的贫富差距、两极分化是以资本与劳动对立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物,而资本与劳动的对立根源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因此只有从私有制所造成的资本与劳动的对立入手才能把握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了解两极分化的实质。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时阐· · 821

浅谈中国贫富差距存在的原因

浅谈中国贫富差距存在的原因 经济0842班学号:080101400224 姓名:凌敏中国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年,社会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的社会结构也在发生急剧的变化。平均主义的局面逐渐被打破,居民收人分配差距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中国已由一个平均主义盛行的国家变成一个贫富差距过大的国家。 一.中国的贫富差距现状 2007年《中国社会蓝皮书》载有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按照严谨的社会调查抽样方法”得出的调查结果中国的基尼系数是0.496。而据中国人民大学的有关调查表明,中国的基尼系数已达0.561。如果以财产分配作计算,2005年的《中国人类发展报告》指出:全国总财产分布差距的基尼系数是0.55。而2007年《中国社会蓝皮书》则指出:全国城乡居民人均财产分配的基尼系数保守测算达到了0.653。 要说明的是,基尼系数是对收入不均的一种测算方法,通常用0—1之间的数值来表示。一般认为:基尼系数在0.3以下表示收入差距较小,0.3—0.4表示正常,0.4—0.5表示中等,0.5—0.6表示较大,0.6以上则为悬殊。以上数据表明,中国的收入基尼系数已经接近或达到“差距较大”,而财产基尼系数已经达到“收入差距较大”甚至迈过了“差距悬殊”的门槛。具体而言,有研究表明:如果不分城乡,最高20%的人群占有收入份额近60%,而最低20%仅占有3%。 城乡差距正在逐渐拉大,从1996年的2.27倍增加到2007年的3.33倍。2005年的《中国人类发展报告》列举了一组惊人的数据:在全国收入最高的10%人群中,93%是城镇居民,7%是农村居民;而在收入最低的10%人群中,城镇居民只占1.3%,农村居民占98.7%。 地区差距仍然较大。以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看,在平均值15977元以上的只有1/3的省、直辖市、自治区,而最高的上海市(28838)元是最低的甘肃省(12060)的2.39倍。 综上所述,无论在个人或社会群体之间,还是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贫富差距都明显存在,甚至有越来越大的发展趋势。 二.贫富差距拉大的原因 造成上述贫富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根本原因当然是市场经济的“马太效应”。“单凭市场不可能消除贫困,也不可能获得公平和平等。”这是1995年世界社会发展峰会通过的“哥本哈根宣言”中作出的历史性判断。因此,所有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都必须还要有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来调整贫富差距,中国当然也不能例外。调整的方向应该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两个方面去考虑。 1.在当代中国,初次分配的不公是拉大贫富差距的主要原因。 就业不充分,失业率高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就业形势”的判断是“依然严峻”。

论中国群众对当前贫富差距问题心态调查学习

海南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实践教学论文 论文题目:论中国群众对当前贫富差距问题的心态调查 学生姓名:王帅、崔佳、陈楷亮、吴荣耀、王敬亮 学生学号:20111601310067 20111601310046 20111601310042 20111601310069 20111601310066 所在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年纪专业:2011级电子2班 任课教师:方英群老师 评阅成绩 评阅教师: 2013 年 6 月日

论中国群众对当前贫富差距问题的心态调查 一、前言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的蓬勃发展,我们在肯定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发现我国贫富差距日益扩大。贫富差距有一个可衡量的指标——基尼指数。经济学家们通常用基尼指数来表现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财富分配状况。这个指数在0和1之间,数值越低,表明财富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越均匀,反之贫富分化严重。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的警戒线,而中国大陆基尼系数2010年已超过0.5,已跨入收入差距悬殊行列,已快成为世界上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贫富差距的不断拉大将造成社会动荡不安,从长远来看还会阻碍经济发展的步伐。而贫富差距问题又是每一个国家在各自的发展道路上必定要面对的问题。那么当代中国群众对当前贫富差距问题的心态又是怎样的呢? 为了调查群众对中国当前贫富差距问题的看法,我所参加的小组对此在五月份展开了以“中国群众对当前贫富差距问题的心态调查”为主题,针对海南大学学生以及周边群众进行问卷调查。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2013年5月25日到26日,小组各成员进行集体讨论,确定了本次社会实践的研究方向和研究的课题。 2013年5月30到31日,制作问卷调查表,安排小组各成员分批发放问卷调查表,调查范围主要集中在海南大学和海口的几个商场(明珠广场等),对象基本包含海南大学各年级学生,老师和商场附近的群众。 (二)调查方法 2013年6月1日至6月2日,我们将小组五人分成二个分队,二人组成一分队对海南大学里的各年级学生和老师展开问卷调查,地点包括海南大学各个教室,图书馆和起点草坪等,调查问题为200份,其他三人组成另一个分队前往明珠广场和解放西等地展开调查,调查问卷为100份。随机调查300份,我们希望通过这样大范围的调查,来收集到一定数量真实可靠的原始数据。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调查结果 经过2天的不懈努力,此次问卷调查终于完成。调查的结果如下:本次调查

如何认识目前中国贫富差距问题

如何认识目前中国贫富差距问题 现在,有一种看法,认为我国“目前的贫富差距是新中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时期”,而我国“是世界上贫富差距最严重的国家”,这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共鸣。如何看待这两个最基本的判断呢?需要指出的是,这两个判断在总体上是不甚准确的。 关于第一个判断,首先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前也存在着相当大的贫富差距,只是在“二元结构”和“城乡分治”的条件下,这一差距不仅非常复杂,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被掩盖起来,使得人们一般不去注意它罢了。 我们现在面临的情况是,由于市场机制的建立和社会阶层构成的多样化,过去被掩盖了的贫富差距显性化和阶层化了,当然在某些领域内也相对地拉大了。过去,你和你周围的人相比,差距不大;农民多么困难似乎与你无关。 关于第二个判断,应当说,与国外一些国家相比,中国并不是世界上贫富差距最严重的国家。贫富差距,实质使用一定的方法,在规模均衡,比例对等的社会成员之间,对收入和财富积累惊醒比较所得出的差距,不是有两个人或两个群体,拉出来一比就是贫富差距。 同时,应当指出得失,中国目前的实际贫富差距,特别是乡村内部和城镇内部的贫富差距,比改革开放以前确有拉大,但在国际上还是属于中等程度。考虑到中国在人口、幅员、区位(一端临海,一端处于大陆深处)等方面的具体情况,考虑到正处于社会全面转型和经济发展中的最敏感阶段这一事实,这种程度的差距应当说是仍处在可接受的范围以内。领导干部要树立新的市场经济理念 中国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二十多年,在这二十多年中逐步转向市场经济,世界的市场经济也在不断发展。人们,尤其是广大领导干部在坚持自立、平等、竞争、效率、求利、开拓等市场基本理念前提下,需要形成对市场经济新的认识、新的理念,以便更好地前进。 一、关于预期理念 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进程中,越来越强烈地表现出一种趋向:任何一个利益主体在事发之前都对事情进行预期,并以此来调整自己的行为;所有的经济主体(包括政府),都会实现一种互相的预期,使经济能够内在地调整。我国每年都要为经济增长速度制订预期目标就是如此。自觉地认识到人们的心理预期,并注意运用人们的预期来调节自我和群体的经济社会活动,这就是预期理念。 二、关于信用理念 所谓信用理念,是指清晰地认识到市场经济对资源的配置是通过交易实现的,而这种交易是建立在遵守诺言的契约的基础上的,市场经济实际上就是以契约为基础的信用经济,信用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原意指“延期支付”,由于交易中“延期支付”的承诺最能解释契约的实质,因而信用就远远超出原来的狭义,而成为市场经济普遍的、基础性的现象。西方市场经济新的理论成果信息经济学论证了对信用的需求来源于信息不对称,信用就是指掌握信息的乙方不骗对方的承诺。博弈轮则揭示了重复博弈以及人们对长远利益的追求,就一定要讲信用。 三、关于比较优势理念 所谓比较优势理念,是指自觉地意识到,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每个经济主体应该强调自己的比较优势,通过利用比较优势来发展自己。 比较优势的理念来自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实际。市场经济是以分工和利益互换为基础的,有了分工和利益互换,每个经济主体都必须在交易过程中强调自身的比较优势,这是由于各经济主体在交易中依靠比较优势才能占有相应优势地位,从而获得比较利益。因而市场经济强调的不是各个方面都要占有的绝对优势,而是在某些方面相对占有的比较优势。正因为市场经济

中国贫富差距拉大原因分析

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使人们的收入得到了非常大的提高。“三步走”的第二步——在20世纪末人们的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也已经在20世纪末顺利实现了。我们现在正朝着第三步迈进。可是就在我们为到下个世纪中叶,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奋斗时,中国的贫富差距也在不断扩大。在中国,造成贫富差距拉大的原因十分复杂,有市场经济发展的自然选择因素,有转型期的特定结构性、体制性因素,也有腐败、市场失序等非正常因素。 1.历史因素 在中国,不同地区在改革的初期所面临的初始条件是不同的,初始条件的差异也构成了不同地区在改革过程中的收获各不相同。首先,这些初始条长期累积起来的商品经济观念在东西部地区之间存在相当明显的差异。历史上,东部地区尤其是江浙一带居民的商品经济观念比较浓,对市场的理解和参与意识较深。相反,中西部地区的居民则相对比较保守,习惯于固守本土观念,缺乏冒险精神和创业意识,相应地,中西部地区人口的流动性相对较差。所以,当中国开始市场化改革的时候,东南沿海地区的居民由于积极地参与便首先分享了改革的“红利”,而中西部地区的居民则由于行动迟缓而丧失了先动优势,从而使东部与中西部地区之间居民收入差距越拉越大。其次,东西部地区的工业基础存在差异。虽然在六、七十年代中国政府出于军事战略的考虑,在工业布局和资源分配上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在中西部地区设立了一系列军事工业基地,这些工业基地增强了中西部地区的生产能力和工业基础,但并没有从实质上弥补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工业化水平的差距。加上六、七十年代所建立的军工企业在改革开放以后。由于体制等方面的原因存在经营困难,不但没有提高中西部地区的工业生产水平,反而成为这些地区的沉重包袱。 2.政策因素 中国政府在开放次序方面的安排使得不同地区在改革中所能够获得的收益存在较大的差异。改革开放伊始,中国政府的经济政策便向东部沿海地区倾斜。五个经济特区、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都是在东部,这些地方在财政政策上无论对外商还是当地企业都非常照顾,使得东部沿海地区在改革开放初期得以吸引大量的外国资本,当地经济得到巨大发展。虽然外商投资并不是经济发展的唯一因素,但它毕竟在经济发展的初期尤其是对于中国这样的转轨经济而言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1983--1996年,中国的外商投资有88.3%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仅有8.3%分布于中部地区,3.4%分布于西部地区。与外商直接投资的分布相适应,内地省份在经济发展速度上远远落后于沿海地区,更进一步的结果便是各地区居民收入水平的差距拉大。 3.贸易因素 贸易依存度与出口依存度是反映贸易规模的两个重要指标。从1993—2003年,东部地区的贸易依存度从0.64上升到0.77,出口依存度从0.29—0.40,中部地区贸易依存度从0.18下降到0.11,出口依存度从0.10下降到0.06,西部地区贸易依存度则从0.13到0.11,而出口依存度一直在0.06左右徘徊。[4]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的对外贸易多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而中西部地区则较少。1999年,东南沿海地区12个省市的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90.60%,其他地区只占不到10%。因此,东南沿海地区的居民享受对外贸易带来的利益比中西部地区的居民要多。同时,由于中国地区之间劳动力要素流动不畅,职业转换困难程度不同,劳动力的流动性在东部地区要强于西部地区。这在客观上造成了劳动者收入在地区之间的差别。4.教育因素 随着教育的发展,它会拉大受过教育者与未受过教育者之间的差距,因为受过教育的人有更高的生产能力和更高的配置能力,它能占据收入更高的职业和岗位,从而获得较高的收入。中国不同地区之间教育水平的差距是相当明显的,东部沿海地区拥有较好的教育设施和较高的教育水平,居民受教育程度比较高,而中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的滞后,导致教育投入不足,进而使居民的人均受教育水平远远低于东部地区。这种教育水平尤其是基础教育方面的差距构成了东西部地区间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5.自然条件及地理位置 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在自然条件及地理位置方面的差异也不利于中西部地区。从地理区位上讲,东南沿海地区拥有众多的港口码头、密集的公路和铁路网,并且与经济发达的香港、澳门、台湾、日本、韩国相比邻,具有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地缘优势。同时,东部地区气候条件好,物产丰富,适宜生产及生活,这些都使得东部地区在经济发展中获得一种比较优势,从而能够先行一步。

关于中国贫富差距问题社会调查分析报告

关于中国贫富差距问题社会调查分析报告 研究目的: 就人们对我国目前贫富差距问题的程度、成因和对某些成因的厌恶程度进行询问,并作出相应的分析,得出结论,献计献策,努力使祖国缩短贫富差距,促进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 研究方法: 调查分析、问卷调查。 研究内容: 第一,您认为我国目前的贫富差距大吗?到了什么程度?第二,“造成我国目前贫富差距的原因有哪些(可多选)?第三,在造成我国目前贫富差距的原因中,您认为哪些因素是最不可容忍的? 分析数据: 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496份,其中书面问卷66份,网上问卷430份。66 份书面问卷中,教师12份,研究生24份,本科生30份。430份网上问卷中,有389份来自于华商网,该网站的一项民调显示46%的网民月薪为700-1500元,另有41份来源于凯迪网络,该网站民调显示大多数网民的月薪在2000-4000元之间,而且上述两个网站上都有一些网民自称是下岗人员。可见,这次调查的对象不论从收入层次上看,还是从行业、职业上考察,基本上涵盖了城市社会的各个阶层,其调查结果的可信度较高。本次调查结果参见附表。 附表:中国贫富差距问题社会调查结果

研究结论: 1.对“我国目前的贫富差距确实很大”的说法社会认同感高 在回答我国目前贫富差距程度的496份问卷中,有80.24%的人选择了很大,其中有4人用了“巨大”,19人用了“非常大”来描述,也有人用“天上和地下”、“孙悟空的一个跟头”等词汇来表达。只有1人认为我国的贫富差距小,11人认为我国的贫富差距为中。也有人用“我的这台台式电脑4000元,比我所看到的不发达地区人家的所有家产还要值钱”这种形象的比喻来说明问题。还有

中国地区收入差距现状及原因分析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收入差距越来越大,收入差距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重要对中国的地区收入差距的现状进行介绍,然后对产生这种现状进行原因分析,以使人们能够更正确的理解和对待收入差距。关键词:地区差距贫富差距经济政策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使人们的收入得到了非常大的提高。“三步走”的第二步——在20世纪末人们的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也已经在20世纪末顺利实现了。我们现在正朝着第三步迈进。可是就在我们为到下个世纪中叶,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奋斗时,中国的贫富差距也在不断扩大。在中国,造成贫富差距拉大的原因十分复杂,有市场经济发展的自然选择因素,有转型期的特定结构性、体制性因素,也有腐败、市场失序等非正常因素。要想正确的理解中国的收入差距,必须对中国收入差距类型及原因有着很好的理解。现在中国收入差距大体可以分解为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行业差距以及不正当收入差距。下面主要介绍中国的地区收入差距以及对出现此差距的原因进行分析。一、地区差距现状城镇居民收入的地区差距进一步拉大。东部地区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及增速均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收入差距逐年扩大。从1981年至1999年,按现价折算,东部地区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增长了15.01倍,中部地区增长了12.2倍,西部地区增长了9.5倍,以中部地区收入为1,东、中、西三大地带的收入比例从1981年的1.20:1:1.80改变为1.48:1:1.10,中西部与东部的收入绝对差额由79元,8元扩大到1999年的2299元和1844元,分别扩大了29倍和231倍。城填居民人均收入地区差距变化[1]针对这种地区间差距的扩大,有人将其概括为“一个中国,四个世界”,即把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除台湾外)放到全球来认识,按实际购买力平价来计算美元值,可划分为四个世界:第一世界是上海、北京、深圳。1999年,上海和北京人均gdp分别为15516美元和9996美元,明显高于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为8320美元),上海和北京两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2.2%。第二世界是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区中上等收入地区,天津、广东、浙江、江苏、福建、辽宁等沿海省份人均gdp均高于世界下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为3960美元),六省市人口占全国人口的21.8%。第三世界是下中等收入地区,包括沿海地区的河北、东北、华北中部部分地区,人均gdp均低于下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人口占总人口的26%。第四世界包括中西部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地区、边远地区、低收入地区。低于世界低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为1790美元),人口约6.3亿,占全国总人口数的50%。二、地区差距原因1.历史因素在中国,不同地区在改革的初期所面临的初始条件是不同的,初始条件的差异也构成了不同地区在改革过程中的收获各不相同。首先,这些初始条长期累积起来的商品经济观念在东西部地区之间存在相当明显的差异。历史上,东部地区尤其是江浙一带居民的商品经济观念比较浓,对市场的理解和参与意识较深。相反,中西部地区的居民则相对比较保守,习惯于固守本土观念,缺乏冒险精神和创业意识,相应地,中西部地区人口的流动性相对较差。所以,当中国开始市场化改革的时候,东南沿海地区的居民由于积极地参与便首先分享了改革的“红利”,而中西部地区的居民则由于行动迟缓而丧失了先动优势,从而使东部与中西部地区之间居民收入差距越拉越大。其次,东西部地区的工业基础存在差异。虽然在六、七十年代中国政府出于军事战略的考虑,在工业布局和资源分配上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在中西部地区设立了一系列军事工业基地,这些工业基地增强了中西部地区的生产能力和工业基础,但并没有从实质上弥补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工业化水平的差距。加上六、七十年代所建立的军工企业在改革开放以后。由于体制等方面的原因存在经营困难,不但没有提高中西部地区的工业生产水平,反而成为这些地区的沉重包袱。2.政策因素中国政府在开放次序方面的安排使得不同地区在改革中所能够获得的收益存在较大的差异。改革开放伊始,中国政府的经济政策便向东部沿海地区倾斜。五个经济特区、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都是在东部,这些地方在财政政策上无论对外商还是当地企业都非常照顾,使得东部沿海地区在改革开放初期得以吸引大量的外国资本,当地经济得到巨大发展。虽然外商投资并不是经济发展的唯一因素,但它毕竟在经济发展的初期尤其是对于中国这样的转轨经

如何正确看待目前中国的贫富差距

如何正确看待目前中国的贫富差距 Xf 杨懂梅 Xf 韩芸 Xf 王鑫 Xf 指导老师:唐灵魁 摘要:本文以中国贫富差距问题为研究对象,针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文章首先分析了中国贫富差距的现状,然后阐述了中国贫富差距所产生的不利影响,最后提出了中国贫富差距改善的措施。本文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贫富差距;现状;措施 正文: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人民经历的生活水平的全面提高。但是,同时也出现了个人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的问题。这一问题已经成为从中央到老百姓、理论界,都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是,人民生活总体上普遍提高,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贫富差距的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我们相信,在我国的先富起来的人中,相当多数是由于劳动收入或者由正当的财富收入造成的。他们的收入应该说是合理合法的。然而,也不能排除,在他们中间有一些是由于非市场因素、甚至是非法因素造成的。大多数社会都得容忍因为地理条件不一样形成的收入差距,问题的根源在于人们获得机会率越来越不均等,尤其是通过权力市场化而形成的收入差距是我国目前贫富差距的根源之一。 调查: 您所在的城市不同人群间的收入差距是否明显? 您家庭目前的月总收入是: 您认为人群间的贫富差距会影响到以下哪些方面的差距? 一、中国贫富差距的现状 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洛伦茨曲线找出了判断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基尼系数或称洛伦茨系数。国际上通常用基尼系数测量贫富差距程度。 基尼系数为0表示绝对平等;基尼系数为1表示全部财产集中于一人; 基尼系数的变大表示贫富差距继续加大。国际上通常认为,基尼系数在0.3~0.4之间为中等不平等程度,基尼系数在 0.4~0.5之间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自2000年以来,我国基尼系数开始越过0.4的国际警戒线,并连续几年直线上升,(见下表1:1977年至2010年全国居民基尼系数)贫富差距不断恶化。 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 作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的主力军——城乡居民,他们之间的收入差距问题很典型。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布的相关统计数据显示:1997年,当年农村人均纯收人为2090元,而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160元,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人均纯收入的 2.47倍。此后,这一指标一路上涨,到了2010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人均纯收入的倍数已经达到了 3.23倍。世界银行有关报告指出:世界上多数国家城乡收入的比率为1.5:l ,而我国长期以来超过2甚至3。这说明我国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已经超过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 2.区域之间收入差距拉大 鼓励一部分人先富的思想指导下,国家对于东部及沿海地区实行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给东部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遇。使东部地区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基本实现了工业化。东部地区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及增速均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收入差距逐年扩大。从上实际八十年代到现在,东部地区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增长了15.01倍,中部地区增长了12.2西 票数 百分比 一、您认为我国目前的贫富差距大吗?到了什么程度? 很大 80 80% 大 17 17% 中 2 2% 小 1 1% 总投票者 100 二、造成我国目前贫富差距的原因(可多选) 市场分配 40 40% 财政分配 44 44% 腐败问题 82 82% 农地征用 31 31% 城市房屋拆迁 21 21% 国企改制 54 54% 股市违规操作 27 27% 其他 20 20% 总投票者 100

三 、贫 富 差 距 太 大 带 来 的 社 会 问 题

三、贫富差距太大带来的社会问题 收入和分配的不平等带来许多社会问题据世界银行统计全球最富的人口消费着约全球消费品总值的和能源总量的。那些拥有大量财富的人通过继承或运气过着十分富有的生活。他们的子女也从小就不知道穷困是什么滋味节俭还是一种美德。他们认为他们生来就高人一等他们可以进学费昂贵的私立学校去安心读书。他们在各种有利的环境下朝着富裕和权力的方向发展尽管他们中的一些人能力平平不乏平庸之辈。而贫家子弟从一开始便处于不利被动的局面尽管他们中的杰出者最终也有可能成就卓然。但对大多数人来说各种不利因素会使这种可能性变小。也就是说相等的能力并不总是会导致相等的成就。 甚至存在这种情况当富家子弟在驾着他的第三辆豪华轿车兜游玩乐时而穷家的孩子却因付不起学费而辍学在家永远失去了受教育、发掘个人潜力以发展自我的机会。 无论从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上还是道义上都需要一定程度的平等而我国做为社会主义国家更是把共同富裕作为基本目标之一。 四、适度的贫富差距能使经济有效增长?贫富差距太大不但带来巨大社会负效应还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效应它使社会消费需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第期 求出现不足。因为随着贫富差距拉大穷人的相对购买力会减少富人的相对购买力会增加但是边际消费倾向却是递减的。也就是说富人收入增加部分中用于消费的比例却在减少。因此社会总的消费倾向是减少的从而不能有效地拉动经济增长。 贫富差距太大会使经济发展速度放慢但另一个极端平均分配也不能有效促进经济增长。因为贫富差距扩大虽使社会消费需求出现不足但它却能增加投资需求。凯恩斯认为有效需求不足是经济出现过剩、发展滞缓的主要原因而要摆脱这种过剩危机就要增加有效需求即增加消费需求或投资需求。贫富差距加大减少了消费需求却增加了投资需求因而适度的贫富差距会使二者之和达到最大。当然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中前者是第一位的后者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前者特别是在当今经济过剩时代尤其如此。就我国现在的情形来说专家测算消费每增加个百分点GDP 会增长个百分点而投资每增长个百分点GDP 增长个百分点。这说明解决目前我国经济增长的关键是增加消费需求。

中国行业收入差距的成因及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行业收入差距的成因及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本文通过对行业收入差距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从竞争性劳动力市场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效率工资理论和租金分享理论四个角度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中国行业收入差距的成因,总结出影响中国行业收入差距的成因包括:行业垄断、行业构成要素不同、行业人力资本水平不同和税收制度不完善。要缩小行业间收入差距必须(1)规X 行业竞争制度,降低行业垄断水平;(2)健全劳动力市场,提高劳动生产率;(3)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各行业人力资本水平;(4)完善税收制度,加强对垄断行业税收的重点监控。 【关键词】 行业收入差距;人力资本水平;垄断 一、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行业收入差距呈不断扩大的趋势,并且已成为我国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因素之一。长期以来,国内对行业收入差距问题的研究相对较为薄弱,相关文献也主要从行业垄断角度入手。本文从四个主流的行业间收入差距理论入手,分析了影响中国行业间收入差距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二、行业收入差距的理论解释 (一)竞争性劳动力市场理论 竞争性劳动力市场理论由短期差异说和补偿性差异说 两部分构成。前者认为,行业收入差异只是一种短期现象,是劳动力市场对产品市场的需求变化做出的反应;而后者认为,劳动者在确定合适的工资水平时,不仅关心货币方面的收益,还重视非货币方面的收益。工作的复杂程度、工作强度、工作环境等会给劳动者带来负效应的非货币特征,为了补偿这些负效应,这些行业通常会为劳动者支付相对较高的工资,即补偿性工资。 竞争性劳动力市场理论实际上指出了行业收入差距形 成的主要原因是行业产品需求的变化或行业非货币特征的 差异。如果一个行业的劳动程序复杂、工作强度大、工作环境较恶劣,亦或者行业的产品需求增加,则该行业通常会为劳动者提供较高的工资水平。 (二)人力资本理论 虽然早期的经济学家如亚当?斯密(Adam Smith,1776)、马歇尔(Alfred Marshall,1890)等都在各自的著作中对人力资本的概念进行了阐述,但是最早将其发展为理论的是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西奥多?舒尔茨(Theodore W Schult,1960)。人力资本理论认为,行业收入差异反映了行业间劳动力质量的差异,高收入行业拥有更大比例的高质量劳动力。由于先

如何减少社会贫富差距

如何解决贫富差距悬殊问题 中国改革开放之初,由于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来源有限,且多受到工资级别限制,因此社会贫富差距总体上不大。不过经过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历经近四十年的发展,社会财富总额呈现天文数字的增长,同时人们的收入来源也多样化(包括合法收入与非法收入),而社会福利制度覆盖的范围则有所缩小,故社会贫富差距明显拉大。由于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悬殊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与稳定的重要因素,因此这一问题已经到了不得不解决的地步。中央领导提出“提高中间群众生活水平”和“实行精准扶贫”都可以看作是解决贫富差距悬殊问题的相关举措。 鉴于导致中国社会贫富差距悬殊的原因复杂,仅靠若干几项措施很难从根本上扭转这一局面,因此有必要对造成中国社会贫富差距悬殊的原因加以细致分析,以提高制定政策的针对性。 1. 造成中国社会贫富差距悬殊的原因 造成中国社会贫富差距悬殊的原因涉及多个方面,如: ◆因城市居民搬迁补偿不到位和农民工进城落户受限造成的城市化贫困问题; ◆因工业征地导致农民失地以及矿区开采地下沉降导致的工业化致贫问题; ◆因产业结构和国企改革导致的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和生活水

平下降问题; ◆因地方政府不履行职责造成的水污染和土地污染的环境致贫问题; ◆因资源枯竭导致老工业化城市发展乏力和职工收入下降问题; ◆因医疗费用高启和医疗改革失败导致的患者负担过重和医务人员收入缺乏保障问题; ◆因远离工业和经济发展中心导致少数民族地区刀耕火种生产方式几十年没有变化的原生态致贫问题; ◆因传统社会组织结构瓦解(如人民公社解体)导致的原有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被破坏问题; ◆因流浪人口管理粗放、弱势群体保护制度不健全导致的边缘化群体社会关爱缺失问题; ◆因教育不公平以及教育方式和教学内容不符合社会需要的教育致贫(毕业即失业和欠学费贷款)问题; ◆由于对农村基层干部监督不力导致的腐败致贫问题(官员贪污扶贫资金)和扶贫失败问题(官员将扶贫作为政绩做表面文章); ◆因政府对于股市的泡沫化和网络监管不到位导致的的投资者血本无归问题; ◆因全球化分工导致的来料加工企业员工收入水平不得不保持较低水平问题; ◆实行科技体制改革以及其它企事业单位改革后相关人员的

浅谈当今社会贫富差距问题

浅谈当今社会贫富差距问题 中心摘要:贫富差距过大已经成为当今中国社会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要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缩小收入差距,维护社会公平。社会学强调的是社会效益,核心就是公平问题,而贫富差距又是最值得关注的。本文不参与经济学中的各种争论,也不存在对相关政府部门的指责,而是从社会角度分析我国的贫富差距,了解我国目前贫富差距的现状,对中国地区贫富差距的现状进行介绍,然后对产生这种现状进行原因分析,探讨怎样才能达到相对合理地解决贫富差距的问题。 关键词:中国和谐社会贫富差距经济政策 正文: 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使人们的收入得到了非常大的提高。“三步走”的第二步——在20世纪末人们的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也已经在20世纪末顺利实现了。我们现在正朝着第三步迈进。可是就在我们为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国的贫富差距却也在不断扩大。在中国,造成贫富差距拉大的原因十分复杂,有市场经济发展的自然因素,有我国处于发展转型期特殊的因素,也有腐败、市场失序等非正常因素。虽然贫富差距的适度存在是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然现象,但是如果我们将这一社会发展矛盾解决适当,则能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顺利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反之,则会出现经济社会发展脱节,社会各阶层差距扩大,社会矛盾加剧等现象。在该时期,妥善解决好贫富差距问题,对于党提出的和谐社会建设以及我国未来的长远发展,意义十分重大。

一、对我国当前贫富差距问题的理性认识 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的 30年来,经济社会发生了极 其深刻的变化,自01年以 来,每年经济都以10%以上 的速度高速增长。但这种变 化也带来一系列的问题,特 别是区域经济和城乡经济进 一步拉大,直接影响的就是 人民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一)、透过基尼系数看我国当前贫富差距的现状 我国现阶段的贫富差距究竟是否合理?对此,应当用多个标准综合来衡量,其中基尼系数属于综合性的指标。自90年代深化改革阶段以来,社会贫富分化加剧。有研究表明,表征这一分化程度之一的基尼系数已超过国际公认的预警线(0.3~0.4),全国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的基尼系数已达0.4577。到1995年,全国的基尼系数为0.445。至2003年,中国人民大学与香港科技大学的合作调查也显示,大陆的基尼系数是0.53或0.54左右。在2009年6月份举行的中国政协十一届常委会会议上,蔡继明委员说:“中国权威部门的一份报告显示,0.4%的人掌握了70%的财富,财富集中度高于美国。现任世界银行行长林毅夫表示目前中国收入分配差距越来越大。

美国的贫富差距及原因(较全)

美国贫富差距的现状及其原因 在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中,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无产阶级状况趋于恶化,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贫富差别越来越悬殊,这是马克思早在一百多年前对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作出的科学分析。随着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当今资本主义国家贫富悬殊状况如何,形成目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这是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随着经济的恢复和生产的发展,西方国家各阶层的收入和财产有了显著增长,生活得到了改善。从资本主义发展历史的纵向来看,资本主义发展初期那种普遍性的赤贫和营养不良的现象已不复存在。西方国家的贫困标准也随着生产的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高而有所提高。尽管如此,70年代后半期以来贫富之间的相对差距却迅速扩大,这个严酷的现实必然引起西方国家政府和百姓的关注。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典型代表。本文试图对美国在本世纪70年代以来的收入分配状况作一分析。 一、70年代以来美国的贫富状况 战后直到60年代,美国各阶层收入差距是趋于缩小的。按照家庭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美国全国家庭可分为最低收入家庭、次低收入家庭、中等收入家庭、中上收入家庭和高收入家庭五大类。从下表可见,在70年代以前,占全国20%的上层家庭的收入占全国总收入的比重趋于下降,由1936年的51.7%降到1965年的41%。而中层家庭(从次低到中上)的收入占全国总收入的比重缓慢上升,由1936年的44.2%上升到1965年的54%。最低收入家庭的收入比重略有上升。 但进入70年代以后这种趋势发生了变化,70年代后半期收入差距开始呈现扩大倾向。对20%收入最高者和20%收入最低者的平均收入进行比较,两者的差距在1974年是7.5倍,1992年扩大到了10.2倍。1977 ~1992年间,美国国民收入增长的部分几乎都归入富裕阶层手中。在这15年间,美国全国60%的人的收入在不同程度上都下降了,只有40%的人的收入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最穷的20%的人的税后收入绝对下降了12%,而最富的1%的人的税后收入却增长了136%,其平均收入从约20万美元增至48万美元左右。 美国不同收入家庭在全国家庭总收入中所占比重(单位:%) 1936 1944 1950 1956 1962 1965 1970 最低20% 4.1 4.9 4.8 4.8 4.6 5 5.5 次低20% 9.2 10.9 10.9 11.3 10.9 12 12 中等20% 14.1 16.2 16.1 16.3 16.3 18 17.4 中上20% 20.9 22.2 22.1 22.3 22.7 24 23.5 高的20% 51.7 45.8 46.1 45.3 45.5 41 41.6 国际上通常用基尼系数测量贫富差距程度。基尼系数为0 表示绝对平等;基尼系数为1表示全部财产集中于一人;基尼系数的变大表示贫富差距继续加大。国际上通常认为,基尼系数在0.3~0.4之间为中等不平等程度。美国人口普查局的《人口现状报告》描述的美国家庭收入基尼系数的变化状况为:1950年为0.369,1960年为0.353,1970年保持不变,1980年为0.365,1990年为0.369。而《美国住户、家庭与个人收入》中描述的美国家庭收入基尼系数的变化趋势为:1970年为0. 394 ,1980年为0.403,1990年为0.428。无论那种计算结果,都表明70年代后半期以来美国贫富之间的相对差距在迅速扩大。华盛顿经济政策研究所经济学家贾里德·伯恩斯坦指出:“最后造成那么大的贫富差距,因此在美国一大批工人和家庭感到愈来愈穷。这些工人照章行事,设法为自己和自己的家庭维持生活水平。然而他们却节节失败。”他指出:在1993年,收入高的5 %的家庭获得全部收入的19.1%,而在1989年为17.9%,1981年仅为15.4%。据美国商务部普查局的资料,1993年,收入最高的20%的家庭的收入占全部收入的48.2%,创二战以来的历史纪录。 财富分配不均的差距远大于上述收入分配的差距。财富是按一家人拥有的全部资产的现价衡量的,包括银行帐户、股票、证券、人寿保险储蓄和共同基金股票之类的金融财产,房屋和非公司企业,汽车

浅谈当今中国社会贫富差距问题

浅谈当今中国社会贫富差距问题 摘要:中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社会成员间的收入差距也出现不断扩 大。富者越富,穷者越穷。贫富差距过大已经成为当今中国社会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要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缩小收入差距,维护社会公平 关键词:中国社会贫富差距原因和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整体生活水平有较大的提高,城乡的消费水平分别达到小康和富裕水平,国民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贫富差距也在逐步扩大。贫富差距过大,容易引起部分社会成员心理失衡甚至利益冲突,强化人们的不公感,引起社会动荡。贫富差距成为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在中国,造成贫富差距拉大的原因十分复杂,有市场经济发展的自然选择因素,有转型期的特定结构性、体制性因素,也有腐败、市场失序等非正常因素。要想正确的理解中国的收入差距,必须对中国收入差距类型及原因有着很好的理解。 了解我国贫富差距现状分析的前提是需正确认识贫富差距的概念。贫富差距是指由于各个社会成员所处的具体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地位和环境不同,而形成的实际占有社会财富的差距。它表现为一定量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贫富差距包括收入差距和财富差距两部分。前者主要属于经济问题;后者用个人受教育的程度、科技水平和能力、思想文化修养、知识产权、社会知名度等来表示,通过一定时期各种社会关系诸如个人的社会地位、生活方式、精神面貌、健康状况等的综合反映,主要属于社会问题。 一我国贫富差距现状分析 基尼系数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基于1922年提出。它反映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数量界限,可以有效地预警两极分化的质变临界值,所以是衡量贫富差距的最可行方法。一般来说,基尼系数在0.2以下,表示居民之间收入分配高度平均,0.2-0.3之间表示相对平均,在0.3-0.4之间为比较合理,同时,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贫富差距的警戒线,认为0.4-0.6为差距偏大,0.6以上为高度不平均。从衡量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来看,我国的收入差距从改革开放初期的0.20,迅速扩大到目前的0.53左右。据此,中国的贫富差距已经超过了国际警戒线。中国的基尼系数还在攀升,与国际比较,已超过了发达国家,接近了中等收入国家。 (一)地区收入差距扩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地区居民的收入都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东部地区居民收入增长最快,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慢。近几年国家虽对开

中国贫富差距问题的政府原因及其调节 精品

毕业设计(论文) 设计(论文)题目:中国贫富差距问题 的政府原因及其调节 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杨琴 二级学院专业行政管理(高级文秘) 班级07行政管理(2)班学号 提交日期 2011年 5 月 15 日答辩日期2011 年 5 月 21 日

学士学位论文目录 目录 摘要 (Ⅱ) Abstract (Ⅲ) 引言 (1) 1科学理性地认识我国当前贫富差距的状况 (1) 1.1贫富差距的界定 (1) 1.2贫富差距是不是都不合理 (1) 1.3我国贫富差距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2) 2政府调节贫富差距的现实意义 (3) 2.1完善政府责任体系 (3) 2.2促进社会繁荣稳定 (4) 3导致和影响贫富差距的政府原因 (5) 3.1政府传统管理模式存在弊端 (5) 3.2政府的经济行为不完善与政策失误 (6) 3.3政府的“再分配”力度不足 (7) 4政府对贫富差距问题的调节 (8) 4.1转变政府管理模式,推动民主化的发展 (8) 4.2推进政府建设 (10) 4.3完善再分配政策 (11) 4.4建立健全相关法规,营造公平竞争环境 (12) 结论 (13) 参考文献 (14)

金陵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摘要中国贫富差距问题的政府原因及其调节 摘要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确保经济快速、稳定发展的前提下,有效的控制和调节贫富差距是中国政府必须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针对中国的实际情况,在对政府治理贫富差距的主要政策类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论证了以限制性政策为主导的政策组合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治理贫富差距政策选择的观点,并对中国政府治理贫富差距的具体政策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贫富差距继续拉大,将危及到民众对公平的基本信念,进而导致政府控制能力的弱化。这势必会影响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权威性,以至各种措施和发展方针难以顺利实施。为此,必须重视政府角度的多维调节,积极规范政府行为,有效控制我国当前贫富差距显性化、扩大化问题。具体措施有以下几点:第一,转变政府治理方式,克服政府对贫富差距的控制乏力;第二,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行为,缓解社会贫富差距;第三,调节居民收入,调整再分配机制,缩小贫富差距;第四,加强对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在改革与发展中缓解贫富差距。第五,打击权力腐败,有效遏制贫富差距。 关键词:贫富差距;政府责任;政府原因;政策选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