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稀土现状

稀土现状

稀土现状
稀土现状

浦项财团入主包头永新稀土6千万撬动10亿项

2010年06月18日07:50 来源:每经网-每日经济新闻

日前,有媒体报道了浦项制铁财团收购国内稀土企业一事,《每日经济新闻》调查后发现,被收购企业并非媒体报道所称江苏永信稀土贸易公司,而是包头永新稀土公司。

昨日,《每日经济新闻》从包头市工商局独家获悉,包头永新稀土已经更名为“浦项(包头)永新稀土有限公司”,浦项中国董事长兼总经理郑吉洙为新公司的负责人。

对于双方合资之后的生产计划等相关细节,浦项中国相关人士表示,“我们已经成立了新的公司,目前正在招聘新的人员加入包头公司,其他的一概无可奉告。”

永新稀土已完成更名

相关资料显示,包头市永新稀土有限公司注册时间为2002年,注册资本为50万元,生产范围为“稀土化合物、永磁材料”等。日前,包头永新稀土已经更名为“浦项(包头)永新稀土有限公司”。

《每日经济新闻》在采访中了解到,永新稀土于2008年在包头市稀土高新区建设的钕铁硼微晶合金及钇镁合金项目,得到包头市发改委的批复。该项目总投资10亿元,全部由企业自筹。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400吨钕铁硼微晶合金及100吨钇镁合金的生产能力。

2008年5月开工建设,预计于2009年12月竣工,但此项目是否已经竣工,记者并未从相关人士方面获得有关信息。

业内人士在看到相关信息后,也产生疑问,一个能投资10亿元项目的公司,为何韩国浦项财团能以6千万元左右入股,获得60%的股权?记者多方查证,但未得到确切回复。

北京安泰科信息开发有限公司分析师陈家作表示,“韩国受到中国稀土产品出口配额限制,如果是韩国的稀土公司直接到中国投资,会相当敏感,但是通过钢铁公司,敏感性就没那么强。”

赣州华京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高管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很多稀土金属都可以和铁做成铁合金,原来铁合金出口要收10%的关税,现在出口关税有所调整,而且出口不受限制。以前就有外资入股中国稀土生产企业后,将生产出来的产品加工成铁合金,然后出口到自己国家。

虽然中国目前已经采取了比较严格的限制措施,但是却依然难以阻断外资通过同本土企业合资与入股获得稀土资源的热情。

政策的缺失被外资钻空子?

外资并购中国的稀土企业要经过哪些审批程序?

包头国家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李兴表示,一般外资企业要并购或者参股稀土企业,首先要得到当地政府稀土管理办审批,例如:是否符合投资条件、产品生产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出口配额问题等;得到政府稀土管理办同意之后,才可以到工商局审批获得营业执照,而后还需要经过商务部主管部门外经贸、海关等部门的审查。

然而,即使层层审批仍然难以阻止稀土资源被外资变相出口。对此,李兴表示,政府对稀土相关加工产品定位模糊造成了今天的尴尬,“行业管理规定中只是粗略记载了大概的稀土加工产品范围,如果将所有禁止生产的产品以目录的形式表示出来,将有利于相关部门的管理。”

据《每日经济新闻》了解,《外商投资稀土行业管理暂行规定》中,只包括对稀土矿产品范围、稀土冶炼、分离产品范围、稀土深加工及应用产品范围,而并没有精细到具体的产品名称。

一位稀土企业高管表示,目前来说,中国的稀土加工技术比较落后,大多数都是一些中小企业,跟国外有明显的差距,一定程度上,政府要将所有涉及产品以目录的形式呈现,存在技术难度。

上述高管认为,由于政策界限不是很严密,外资就很容易打擦边球,“政府对铁合金的出口是没有限制的。”多年来,外资在中国投资稀土实际上并没有带来多少技术,都是很初级的技术,并不是高端技术。浦项制铁是钢铁公司,不太可能有稀土方面的技术。

“应制定企业准入门槛,严格控制外资企业进入稀土开发领域。”政协十一届全国委员陈凯此前在两会上谈了他对保护稀土方面的建议。他在提案中说,“对于稀土的开采利用,国内企业、外资企业,无论规模大小都想方设法参与其中。虽然政府对此也采取了许多措施,但是往往效果不甚明显。为了保护稀土资源,必须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设立企业准入门槛,对于一些外资企业利用参股等形式对稀土进行开采的行为尤其要加大监管力度,有效保护稀土的开采和利用。”

北京大学博士青岩撰文指出,“从长远计,最有效而且最容易实行的方式,莫过于立刻禁止稀土出口,只维持国内生产以及研发所需的产出规模,或者干脆从国际市场购买。” 限出令虚设外资设厂"变相出口"稀土已经五六

2010年06月02日08:20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

中国的稀土出口已有了“配额+关税”的双重门槛,这对于正在觉醒和崛起的稀土大国来说,算是双重利好。然而,相比之前中

国稀土出口“无配额限制+出口退税”的超惠待遇,这无疑又给了长期依赖中国稀土原材料出口的外资企业当头一棒。

正因为如此,稀土行业“变相出口”的苗头正悄然滋生。2009年,全球稀土市场的供应依然有90%来源于中国。《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调查发现,部分外资通过对中国稀土原料

初级加工后“变相出口”现象早就存在,而近几年,国外“钕铁硼”应用生产企业向中国转移也愈加明显。这对于正处在稀土话语权爬升中,力推“限出多储”的中国来说,是必须引起警惕的。

初级原料加工变相出口

赣州华京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杨经理非常肯定地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因出口受限,变相出口在国内很普遍。

“以赣州为例,日资和赣州当地的民资合作办厂,把稀土加工成简单合金,合金的出口比原材料的出口又不那么受限,这就是典型的变相出口。”杨经理说。

据杨经理介绍,江西的稀土公司基本没有多少科研投入,类似这样的情况很多,这种变相出口的方式已经存在五六年了,其中赣州90%的稀土合金生产企业都是日本投资。

杨经理同时透露,针对这种变相出口,政府此前基本不会干预,反而积极引资。因为引进的外资越多,对地方政绩拉动的效应也就越大。但杨经理也表示,随着国家对稀土出口层面的日益重视和关注,当地政府也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状况可能会有所改变。

众所周知,在中国生产的初级加工具有高耗能、高污染的特征,而日本所进行的再次深加工则清洁得多,发达国家将污染丢在中国是目前稀有金属业界公认的事实。

目前,有些地方为了引资,完全不顾国家的产业政策,越权审批。有些企业为了资金,也完全不顾国家的产业政策,而“瞒天过海”。

“钕铁硼”企业转移明显

“这实在是一个矛盾点。”国内一家大型央企稀土公司内部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一方面,鉴于中国稀土应用技术研发的落后性,国家不得不鼓励外商投资兴办稀土应用项目。而另一方面,大量外资引进又难以避免“变相出口”的出现。而问题关键在于,对于“变相出口”的定义目前尚很难完全界定,非常容易钻空子。

“据我所知,近两年,国外‘钕铁硼’应用生产企业向中国转移就非常明显。”上述内部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透露,钕铁硼从去年开始就要征收15%的出口关税,而钕铁硼又是发展新兴电动汽车、风电等重要稀土应用行业的重要元素,很多稀土应用产品实际成本的60%~70%都来自稀土。

无疑,在中国设厂,不仅购买原材料将不受限制,可以有利地规避中国的稀土出口限制。在中国钕铁硼出口设限以后,大力举迁中国投资设厂,一定程度也可算作“变相出口”。

作为基体元素,稀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数据显示,自2002年以来,以“稀土磁性材料”为代表的“新材料领域”增长强劲,占比从2003年的34%上升到了2009年的55.21%。

有分析人士认为,随着低碳经济的到来,风电、新能源汽车、节能压缩机等新的应用领

域正在形成,预计未来5年“钕铁硼”行业全球仍将保持15%的增速,而中国有望保持20%的增速,这绝对是个极大的诱惑。

中国稀土应用困局待破

从稀土大国走向稀土强国,对中国来说是个严峻的考验。

在全球稀土供应链上占据绝对垄断地位的中国迟迟未能掌控市场话语权,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中国稀土应用发展落后的软肋上,而行业利润也往往主要流向稀土产业链后端。

长城证券有色分析师耿诺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中国稀土应用技术研发远未跟上世界的脚步,这是一个难以回避的事实,同时国内市场对于高端稀土应用产品的需求也非常少,以致国内多数大型稀土企业长年致力于稀土开采权的争夺,基本还处在一个比较原始、初级的发展阶段。

有分析数据显示,2000年~2009年的十年期间,从中国国内的消费来看,新兴领域稀土应用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仅24.2%。

随着全球对低碳、节能、新能源理念的大力倡导,稀土的功能材料、下游用途得到迅速发展。有分析称,截至2009年,新兴领域稀土需求在国内总需求中的占比已达到55.2%。这些行业包括风电、新能源绿色汽车、动力电池等。

鉴于中国稀土应用技术发展的滞后性,中国本土企业发展稀土下游产业走了很多弯路。

据了解,包钢稀土投资的稀奥科镍氢电池极板有限公司和稀奥科镍氢动力电池有限公司自2003年开建以来,至2009年就持续亏损,已经资不抵债。

业内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分析指出,首先就是因为技术层面的不成熟,当时还引进了美国技术,虽然自动化高,但稳定运行水平很差,这让包钢稀土伤透了脑筋,也直接导致在2003年~2007年间,精力消耗在了有关技术层面的改造上,无心生产,难免持续亏损。而自2007年开始引进日本技术改良以后,终于开始批量生产了,随后却又遭遇市场定位问题。

“动力电池的目标是电动工具,虽然他们生产的产品的确高性能,但性价比不高,多数电动自行车商不愿意花大价钱去购买,尤其在中国的市场容量更小。因此,2009年两公司的销售额都不大,分别亏损2001万元和2218万元,其中稀奥电池公司主营收入仅为7.84万元。”业内人士说。

而《每日经济新闻》最新从消息人士处获悉,2008年包钢稀土再次投入1200万元对两公司进行第三次技术改造,转型生产轿车用电池,转型的首批产品也将于今年年底上市。然而,业内人士对其市场前景仍抱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率先入选矿产地国储试点中国打响稀土保卫战

2010年05月25日11:15 来源:中国新闻网阮晓琴

站在包头市政府门前的阿尔丁广场,一眼就能看到邓小平同志题写的“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几个大字。稀土具有独特的光、电、磁、热等物理和化学特性,稀土新材料广泛运用于电子、信息、通讯、汽车、能源、航天航空等高科技领域。中国稀土储量世界第一,全球95%的稀土产自中国。然而,中国却没有稀土定价权,行业几度陷入亏损困境。

最近,国家从实施收储、制定行业规划、打击私挖滥采等方面,再次对行业进行梳理。

储备战略试行

国家矿产地储备战略试点即将推出,首批试点将围绕煤炭和稀土资源展开。在稀土供应仍然过剩的背景下,此举意义重大。

上周,一个消息被广为传播,酝酿4年之久的国家矿产地储备战略试点即将推出,首批试点将围绕煤炭和稀土资源展开。在稀土供应仍然过剩的背景下,国家对稀土进行收储意义重大。

其实,早在2008年未,包钢稀土等就自发进行了收储。当时,包钢稀土联合两家子公司、包头稀土高新区直属的国有独资公司高新控股公司以及另两家从事稀土冶炼、分离的企业,共同设立内蒙古包钢稀土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下称“国贸公司”),旨在控制包头稀土原料和下游产品,以稳定全国稀土原料价格。国贸公司注册资金为7亿元,包钢稀土出资55%,高新控股公司为第二大股东,出资10%,另代持他人20%。

消息人士告诉记者,当时,全球经济危机的爆发波及包钢稀土。2008年上半年,包钢稀土净利润为2.47亿元,三季度净利润大幅降至3436万元,第四季度更是亏损1.12亿元。

在价格压得很低仍然没有订单,而政府收储需要层层审批程序难以快速启动的情况下,包头高新区通过市场化模式,帮助包头企业先行自救。

据透露,2009年一季度,国贸公司收储2万吨(以稀土氧化物计,简称REO),而当年国家下达给包头的REO生产指令性计划量为7万吨。由于包头REO产量占全国一半,包头的“自律”行为对稳定市场价格起到了直接作用。资料显示,稀土下游代表产品氧化镨钕价格在2008年底探至最低点4.5万/吨后,逐渐攀升至2009年年中的5万、6万元。

但是,国贸公司统购统销的运作模式也给其带来了巨大的销售压力,这从公司存货从2008年年末7.99亿攀升至2009年中期的13.38亿可见一斑。

2009年10月,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上报了政府收储方案——《内蒙古自治区稀土资源战略储备方案》。2010年2月,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批复该方案。方案显示,内蒙古稀土收储包括三个层面:一是矿石储备,由包钢集团实施,数量位300万吨;二是稀土精矿收储,由包钢稀土分5年实施,每年3万吨;三是镧、铈、镨、钕稀土氧化物收储,由国贸公司分2年实施,每年4万吨。对于以上收储行为,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政府分别给予年贴息1000万元的财政支持,其余由包钢集团提供贴息。

相关人士称,内蒙的稀土收储是一种长期战略,它将起到“蓄水池”的作用,价格低时收储“蓄水”,价格高时投放市场,以平抑过高价格,利于下游企业生产。

稀土地位特殊

中国稀土虽然储量第一、产量第一、出口第一,却没有取得稀土的定价权。

在四年磨一剑的国家矿产地收储战略中,稀土能拔得头筹,缘于其特殊的地位。

站在包头市政府门前的阿尔丁广场,一眼就能看到邓小平同志题写的“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几个大字。

稀土是一组金属元素的简称。像铁、铜、铝一样,稀土也是一种原料,只是由于其结构特殊性,使其具有诸多其他元素不具备的光、电、磁、热等物理和化学特性。基于这些特点,稀土、稀土合金以及由此制成的含有稀土元素的许多稀土新材料,性能十分独特,被广泛运用于电子、信息、通讯、汽车、能源、航天航空等领域。甚至有些领域由于稀土的应用而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如以稀土制造的永磁材料,磁性能高出普通永磁材料4至10倍。

根据美国地质研究局数据,世界稀土基础储量为154000千吨,储量排名依次为中国、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和印度,其中中国占据57.7%。内蒙包头白云鄂博东、西矿稀土储量合计4350万吨,是我国第一大稀土矿。四川凉山冕宁县轻型稀土储备仅次于包头。而江西省中重型离子稀土储量占中国离子型稀土资源储量的40%左右,其中90%在赣州。

凭借资源优势,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稀土开采与分离冶炼生产能力逐渐向中国集中。统计显示,2008年,全球12.4万吨REO中,95%左右来自中国。

中国稀土虽然储量第一、产量第一、出口第一,却没有取得稀土的定价权。由于开采、提取稀土矿技术含量不高,采矿工艺、流程简单,开采成本低,无序的开采与冶炼,导致中国稀土产业产能严重过剩,最多时过剩超过40%。2009年,全球稀土矿产品产量为12.94万吨,消费为9万吨,我国为7.4万吨,整体仍供大于求。

整合,成为稀土行业的关键字。

包头整合模式

“统购统销”方式有效控制了原料供应量和产成品销售,提高了对上游资源的控制力。

包钢稀土设立国贸公司,意义不仅在收储,实际上还起着整合的作用。

稀土产业链是这样的:矿石,经选矿成为精矿;精矿通过酸或碱化成为碳酸稀土;再经分离成为氧化物或化合物;氧化物分离成金属。

以包钢集团所有的内蒙古白云鄂博矿为例。包钢选完白云鄂博矿的铁矿后,包钢稀土以一个很低的价格,购入含稀土的中尾矿进行选矿、分离冶炼。母公司给予的价格优惠非常丰厚,原料采购成本非常低廉。以2009年为例,包钢稀土从集团采购的中矿和尾矿共计4300万元,仅占销售收入的1.7%。

2006年之前,包钢稀土直接提供稀土精矿给地方企业和民营企业,再由其分离成氧化物销售给下游客户。2006年开始采用总量控制,2007年又开始实施“易货贸易”,即给分离企业100吨稀土氧化物,须返还6吨氧化钕,剩余产品才能由生产企业自行销售。2008 年,国贸公司组建后,实施统购统销,将稀土精矿卖给国贸公司的成员,条件是必须将分离的氧化物全部销售给国贸公司,并由国贸公司统一销售。“统购统销”方式有效控制了原料供应量和产成品销售,提高了公司对上游资源的控制力。

随着2008年国贸公司开始经营,加之政府收储等因素,氧化镨钕价格稳步上涨。2010年5月14日,上海氧化镨价格为17.3万至17.7万元/吨,氧化钕价格为17.5万至18万元/吨。

南方整合之路

国土资源部上周五提出,将于今年6月至11月组织开展一次勘查、开采秩序专项整治行动,对稀土等矿产违法违规和乱采滥挖行为进行集中打击。

上周五,国土资源部召开全国稀土等矿产开发秩序专项整治行动视频会议。国土资源部提出,将于今年6月至11月组织开展一次勘查、开采秩序专项整治行动,对稀土等矿产违法违规和乱采滥挖行为进行集中打击。

会上,江西省赣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刘琮、广东省河源市委常委、副市长叶常浓、广西平南县政府副县长庞绍贵先后被点名发言。刘琮提出,今年将实行年度计划和动用矿块申报审批制度;实行生产计划配额卡管理措施;对稀土原矿产品实行集中入库,定点存放;在稀土矿山生产出口处,实行实时摄像监控,凭准运证放行。

用包头一位从事稀土工作20年的人士的话来说,中国稀土整合搞了20年。

南方的中重稀土资源虽然储量不大,但是品种在全球非常稀有,经济价值很高。据相关数据,江西、广东、福建、广西、湖南、四川、云南等7省区均发现了稀土,共有104个采矿权证,其中89个在江西,而88个又集中在赣州地区。最近几年,江西在稀土整治方面下了很大工夫。2004年底,全市88个稀土矿山的采矿权统一整合到赣州稀土矿业有限公司,但这并没有从根本上遏制私挖滥采行为。有稀土界人士告诉记者,赣州稀土矿业有限公司虽然每年将国家下达的限产指标分到每个采矿点,但实际上,各采矿点除了完成限产指标外,都会超产。

为此,赣州正在效仿包头的做法,开始转变对当地矿山的管理方式。此前,赣州矿业公司作为采矿证所有者代表,仅仅征收采矿权收益(占私营矿主销售收入的3%至5%),而目

前公司开始采取委托加工的模式,即在私营矿主的开矿成本上加一定加工费来收购矿主的所有稀土矿产量,并统一销售,价格随市场波动,每月调整,一般比现货市场价格低5%。

华泰证券叶洮认为,稀土行业矿业开采冶炼向大中型企业集中的趋势较为明显。目前,五矿集团抢占了江西市场,江铜集团抢占了四川市场,包钢稀土掌控了北方市场,广晟有色金属集团控制着广东市场。

2008年7月,五矿集团与江西省赣州市政府、赣州稀土矿业有限公司正式签署关于共同发展稀土产业的框架协议,将出资组建一家“五矿赣州稀土股份有限公司”,投资20亿元,聚焦于稀土功能材料及应用产品项目。2009年,五矿集团收购了赣州两个分离企业,控制了当地约1/4 产能。

江铜集团则早在2008年出资4.3亿元取得四川冕宁县牦牛坪稀土矿的采矿权。江铜集团将在6年的时间内出资36亿,建设以稀土深度加工和应用产品为龙头的开采、冶炼分离、深加工三位一体的生产基地,打造稀土产业高科技基地。该项目已于2010年1月8日开工。

此外,厦门钨业亦已宣布与龙岩工贸合资设立龙岩市稀土开发有限公司,开发福建龙岩地区已探明的8.4万吨稀土矿。

产业规划力挺

即将颁布的稀土产业规划将有利于优势资源集中到重点企业,控制开采量,以达到量减价增的效果。

有关部门也在力促整合。

继《稀土行业准入条件(征求意见稿)》发布后,国家工信部牵头制定的《稀土工业发展的专项规划(2009-2015年)》和《稀土工业产业发展政策》即将颁布。

据业界人士透露,按照规划,我国稀土矿分为南、北、西三大区。轻稀土将重点发展内蒙古和四川、有条件地发展山东;重稀土则重点发展江西、广东和福建。在开采上,将严格执行指令性计划。在出口方面,将对出口进一步实施细分管理,调减初级产品出口比例,鼓励稀土新材料和应用器材产品出口。在产业重组方面,提高准入门槛,2009年至2015年,国家将不再批准新稀土矿采矿权;新建冶炼分离企业,由省一级核准转为工信部核准,取消市级应用加工企业审批权;并规定规模1亿元以上的加工应用项目须报工信部核准。产业兼并方面,从技术、环保和管理水平等方面对现有稀土企业筛选,达不到要求的强制淘汰;冶炼分离企业由100家减为20家;扶持大型企业,鼓励稀土产业的联合重组,逐渐构建以若干大型企业集团为主导的稀土产业格局,提高产业集中度,走集约化发展的道路。

业内人士称,规划将有利于优势资源集中到重点企业,控制开采量,以达到量减价增的效果。长期来看,规划将改变国内稀土行业无序竞争、产能过剩、盈利水平低的状况,利好行业发展。近几个月来,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商务部等出台了减少出口配额、加征出口关税等一系列政策,限制或减少稀土出口量。同时,在出口环节,商务部进一步加强了稀土出口企业管理。在2008年12月公布的《2009年稀土出口企业名单》,入册企业仅20家,比2007年减少19家。而此前,中国稀土出口企业有200家之多。

在经历了无序的价格战和出口配额削减后,全球95%以上的稀土金属都将由中国生产供应。这是以日本、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所不愿意看到的。

“工业维生素”

“自从去年把稀土矿卖掉后,我就再也没去过那个地方了。”今年43岁的董森华说起平远县,仿佛在说一个年代久远的故事,而在一年以前,他还在平远县仁居镇开采稀土,常

奔波于兴宁与平远之间。

位于粤、赣、闽三省交界处的平远县,有磁铁矿、金矿、煤炭、锰等数十种矿产资源,其中的稀土矿,属品位较高、开采条件较好的中型矿藏。它与同属梅州市管辖的丰顺、兴宁、大埔、五华等县市一道,组成了我国第三大稀土资源蕴藏地。

中国大量稀土资源贱卖海外专家称20年后无稀

中国是世界第一稀土大国,主要有三个产区:一是北方的轻稀土资源;二是四川牦牛坪的轻稀土;三是南方广东和江西的中重稀土资源(离子型稀土),这三大产区品种齐全,占世界稀土资源的41.36%。

1894年由芬兰化学家约翰.加得林在瑞典发现时,稀土元素只是一些不纯净的、像土一样的氧化物。在1990年代以前,1949年发现的美国芒登帕斯稀土矿一度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供应商,经过多年的开采,那里已经被挖出一个占地面积达55英亩大的采矿坑:那里含有丰富的钕元素,可以用来制造永久磁铁,也可以用于生产电动汽车等。

19世纪60年代,随着稀土元素铕被大量用于彩电业,稀土的作用逐渐被人们重视,获得了“工业维生素”的称号。由于其具有优良的光电磁等物理特性,能与其他材料组成性能各异、品种繁多的新型材料,其最显著的功能就是大幅度提高其他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比如大幅度提高用于制造坦克、飞机、导弹的钢材、铝合金、镁合金、钛合金的战术性能。

“稀土科技一旦用于军事,必然带来军事科技的跃升。”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洪宇在自己的议案中说,“从一定意义上说,美军在冷战后几次局部战争中能够压倒性控制,以及能够对敌人肆无忌惮地公开杀戮,正缘于稀土科技领域的超人一等。”

“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

早在上世纪50年代,周恩来总理就把稀土开发列入中国第一个科技发展规划。1975年,中国便成立了稀土领导小组,随后国务院机构几经调整,但专门的稀土行业管理机构一直得以保留。1991年,稀土被列入国家保护矿种;1993年,国务院稀土领导小组更名为国家计委稀土办公室,后随计委改名为国家发改委稀土办公室至今。

“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中国的稀土资源占全世界已知储量的80%,其地位可与中东的石油相比,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一定要把稀土的事情办好,把中国稀土的优势发挥出来。”这是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中针对中国稀土资源的一段讲话。时至今日,在内蒙古包钢稀土(600111)大厦的大厅,仍赫然题着“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这句简

洁有力的邓式语录。

但与此相对的是,在相当长时期内,中国对稀土的认识普遍停留在与一般矿产资源平等对待的认知里,出口创汇是其主要任务之一。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更为便宜的中国产稀土一步步蚕食着芒登帕斯矿的市场份额,也让稀土矿石价位自1992年每吨11700美元跌至1996年的7430美元。

随后,中国凭着自身的资源优势和欧美等缩减开采规模之机,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矿开采和出口国。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出版的MineralCommoditySummary(矿产品摘要)2007年度报告统计,中国稀土矿产资源储量全球第一,稀土年产量占世界稀土产量的90%以上,出口总量占全球的80%。

但就是在这风光的世界第一后面,隐藏着些许尴尬。由于稀土矿的开采陷入了一哄而上的混乱局面,致使大量稀土资源被糟蹋、破坏和贱卖,出口的绝大部分是未经轧、锻或仅经简单加工的初级产品,换取的资金得不偿失。

“在2008年9月前后,纯度为99.9%的氧化铈为18元/公斤,而过去最高卖到30元/公斤,”董森华说,“高科技电子、激光、通讯、超导等材料都需要稀土,但中国的稀土价格并没有水涨船高,无法自己定价,很吃亏。”

疯狂采矿的代价

2007年前后,和国内许多矿种一样,在经历了长时期的价格低迷后,随着国际稀土原料价格猛涨,中国的稀土矿也迎来了自己的春天。

“可惜就是太短暂了。”董森华回忆说。现在,他已经在自己的家乡兴宁市经营起服装和酒吧生意,而就在两年前,他抱着发财的希望带着大笔金钱来到平远县仁居镇黄畲村,与人合伙买下了一个山头开采稀土。

为了获得“合法”身份,董森华和合伙人费了不少周折,为此他们还找到了广东省稀土开采业的龙头老大广晟有色。

“广晟是广东省唯一合法的稀土采矿企业,当时它已经与梅州、河源、韶关、肇庆等市签订了合作协议,整合广东的稀土矿产资源,希望大干一场,”董森华说,“根据国家政策,我们私人不可能弄到稀土矿的开采证,只能与广晟合作,获得政府的允许后才能开采。”

随着稀土矿从原来每吨2万多元猛涨到8万元,在白云鄂博和江西、广东等富矿区,大大小小的稀土开采矿点像雨后春笋般地大量出现。

据统计,梅州全市持证稀土矿山只有3家,其中平远2家、大埔1家。但由于稀土价格大幅飙升,2007年混合氧化稀土价格由原来的2万多元/吨升至7万多元/吨,梅州所辖丰顺、兴宁、平远、大埔、五华等县市就冒出200多个非法稀土采矿点。

“这严重扰乱了梅州市矿产资源开发秩序,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破坏。”

梅州市一份官方材料中如是说。“稀土矿开采,并不像一些老板说的那样‘没有事故’,”6月24日,一位从梅州市政协退休的老干部说,“它要把山体扒开,这会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对环境造成很大的伤害。”

在稀土矿比较集中的仁居镇,一座座被开挖过的矿山裸露着黄土,就像一块块伤疤一样,仁居河里则淤积着砂石。据村民介绍,仁居河原来只有现在的三分之一宽,多年开采稀土矿造成的水土流失,使河床抬高了1米多,沿河两岸的水田都掩埋了。

在稀土储量占国内稀土资源储量80%以上的白云鄂博,处境更是堪忧。进入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政府所在地的百灵庙镇,便会看见“白云鄂博污染最为严重的地方”,在那里,数十个大小不一的石矿厂、稀土厂热火朝天地大干快上进行生产。

由于不少企业采用了成本较低而污染大的酸法来提取稀土,由此而产生的废气对草原生态影响严重。“这里的羊死后很可怜,嘴巴根本闭不上,因为它们都长着长长的獠牙,而且腿都是直的。”一位牧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政府与资本的合围

“我们与挖煤的不同,是露天开采,不会出安全事故,更不会死人。”董森华说。2006年,正是在他的家乡,曾发生过造成123名矿工死亡、震惊全国的兴宁矿难。而正是这个“不会出安全事故”的优点,让屡遭煤矿灾难困扰的地方政府在短时间内忽视了由其带来的环境问题,看到了一丝让经济腾飞的曙光,对稀土开发十分热衷。

稀土功能材料研究现状

稀土功能材料研究现状 摘要:稀土元素被誉为二十一世纪新材料的宝库,因其在电、光、磁等方面具有独特性质,故在功能材料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文章介绍了稀土磁性材料、稀土发光材料、稀土催化材料、稀土贮氢材料、稀土超导材料的研究及其应用进展。 关键词:稀土、功能材料、研究现状 引言 功能材料是以物理性能为主的工程材料的统称,即指在电、磁、声、光、热等方面具有特殊性质,或在其作用下表现出特殊功能的材料[1]。它是现代高新技术的先导和基础,对它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将促进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提高国家的综合经济实力和在高科技领域的竞争力。 被称为新材料“宝库”的稀土元素具有独特的4f电子结构,大的原子磁距,很强的自旋轨道藕合等特性,与其它元素形成稀土配合物时,配位数可在3—12之间变化,并且稀土化合物的晶体结构也是多样化的。稀土元素具有独特的光学、电学及磁学物理化学性质,使其在功能材料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因此,无论是稀土金属还是其化合物都有良好的应用价值。本文着重介绍了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领域中有广泛应用的不同类型的稀土材料。 1、传统领域中的稀土材料 1.1稀土在农轻工中的应用 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稀土就在农业、纺织业、石油化工业等传统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稀土在农业的应用时我国科学独立自主开发的成果,先后被列入国家“六五”和“七五”科技攻关计划。稀土元素作为微量元素用于农业主要有2个优点:一是作为植物的生长、生理调节剂,使农作物具有高产量、优品质和抗逆性3大特性;二是稀土属低毒、非致癌物质、合理使用稀土对人畜无害,对环境无污染[2]。如添加稀土元素的硝酸盐化合物作为微量元素化合物施用于农作物可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知识分享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1.2.1国外研究综述 1)人力资源外包 Lever觉得外包是一种管理策略,将非核心业务委托给外部专家执行,使公司能专注于本身核心业务发展,以提高竞争优势[3]。而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则是一种特殊的外包形式。greer认为,外包是由外部伙伴在重复基础上从事原来由企业内部从事的人力资源任务[4]。 对于人力资源外包,许多国外学者认为,对许多企业来说,外包浪潮的兴起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实行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性很强,往往对适合的企业才最好。 在总结外包优势的基础上,Rodriguez和Carlos指出与专业的雇佣组织签订合同来处理企业的人力资源职能是一个可变的结论,专业雇佣组织可以与他的顾客建立一个雇佣合作关系。Greet认为有五项竞争因素使企业将人力资源部分或是全部外包,分别是企业精简、快速成长或衰退、全球化、竞争增加以及企业再造,而在这些竞争因素背后的根本因素其实就是降低成本与增加人力资源的服务品质。 关于人力资源外包的风险,Quelin认为一个是企业在外包过程中对外包商的过分依赖,他们认为外包后企业就不用再过问这部分工作了,全部由外包商负责就行,很少进行沟通。另外一个是外包商的工作效率及能力不能达到既定目标,影响组织绩效的完成,把工作交给外包商后,企业失去了对这部分工作的控制,至少不能完全控制,于是当外包商的能力及效率不能达到原来期望的时候,就会影响企业的整体绩效。Bahli,Bouchaib等根据交易成本的观点,归纳了外包所具有的风险带来的不确定性有以下两点:交易的不确定性;委托的不确定性和所提供服务的不确定性。 以上研究表明国外的人力资源外包相关研究大多集中在外包决策、外包作用与外包风险上。主要关注的是企业人力资源外包在实际运用中的可行性与实践中的问题。在人力资源外包中引入信任的研究不多。国外学者对信任的研究集中在信任的作用、类型与建立上。这里只摘录其中的一部分。 2)信任 梅耶、戴维斯、斯库尔曼认为:信任是指一方在有能力监控或控制另一方的情况下,宁愿放弃这种能力而使自己处于弱点暴露、利益有可能受到对方损害的状态。Sabel认为:“相互信任就是合作各方坚信,没有一方会利用另一方的脆弱点去获取利益。”胡孔河将信任定义为:在一定情境下,一方凭借自己对对方的

中国的稀土状况与政策

中国的稀土状况与政策 (2012年6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目录 前言 ........................................................................................................ 一、稀土现状........................................................................................... 二、发展原则和目标 (5) 三、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 四、促进稀土利用与环境协调发展........................................................ 五、推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六、促进公平贸易和国际合作................................................................ 前言 稀土是不可再生的重要自然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用途日益广泛。 中国是稀土资源较为丰富的国家之一。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稀土行业取得了很大进步。经过多年努力,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生产、应用和出口国。 稀土开发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与之相伴的资源和环境问题不断凸显。在稀土开发利用中,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有效保护是世界面临的共同挑战。近年来,中国在稀土的开采、生产、出口等环节综合采取措施,加大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力度,努力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国在稀土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日益增多。中国一贯尊重规则,信守承诺,为世界提供了大量的稀土产品。中国将继续按照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加强稀土行业的科学管理,向国际市场供应稀土产品,为世界经济发展和繁荣作出贡献。 一段时期以来,一些国家高度关注中国的稀土状况与政策,有着各种各样的说法。这里就此做一介绍,以增进国际社会的了解。

中国稀土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稀土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目前中国的稀土储量约占世界总储量的23%。中国的稀土资源主要有以下特点: 1、资源赋存分布“北轻南重”。轻稀土矿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包头等北方地区 和四川凉山,离子型中重稀土矿主要分布在江西赣州、福建龙岩等南方地区。 2、资源类型较多。稀土矿物种类丰富,包括氟碳铈矿、独居石矿、离子型矿、磷钇矿、褐钇铌矿等,稀土元素较全。离子型中重稀土矿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3、轻稀土矿伴生的放射性元素对环境影响大。轻稀土矿大多可规模化工业性开采,但钍等放射性元素处理难度较大,在开采和冶炼分离过程中需重视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4、离子型中重稀土矿赋存条件差。离子型稀土矿中稀土元素呈离子态吸附于土壤之中,分布散、丰度低,规模化工业性开采难度大。 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稀土工业迅速发展。稀土开采、冶炼和应用技术研发取得较大进步,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基本满足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中国已形成内蒙古包头、四川凉山轻稀土和以江西赣州为代表的南方五省中重稀土三大生产基地,具有完整的采选、冶炼、分离技术以及装备制造、材料加工和应用工业体系,可以生产400多个品种、1000多个规格的稀土产品。2011年,中国稀土冶炼产品产量为9.69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90%以上。 市场环境逐步完善。中国不断推进稀土行业改革,推动形成投资主体多元、企业自主决策、价格供求决定的稀土市场体系。最近几年,中国稀土行业投资快速增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国有、民营、外资等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稀土市场规模目前已接近千亿元人民币。市场秩序逐步改善,企业间的兼并重组逐步推进,稀土行业“小、散、乱”的局面得到了初步改观。 科技水平进一步提高。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建立起较为完整的研发体系,在稀土采选、冶炼、分离等领域开发了多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独有的采选工艺和先进的分离技术为稀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奠定了坚实基础。稀土新材料产业得到稳步发展,实现了稀土永磁材料、发光材料、储氢材料、催化材料等新材料的产业化,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了支持。

稀土行业相关政策

稀土行业相关政策

摘要 (3) 一、国务院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1) 一、稀土行业准入条件 (4) 二、稀土企业准入公告管理暂行办法 (7) 三、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开采总量控制矿种指标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8) 四、稀土指令性生产计划管理暂行办法 (10) 五、《关于加快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 (12) 六、苏波:规范秩序调整结构推动稀土行业健康发展 (13) 七、稀土资源税 (17) 八、其他相关链接 (18) 九、附件 (19)

摘要 2011年5月出台《国务院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将大幅提高稀土资源税征收标准,抑制资源开采暴利。改革稀土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加大政策调控力度,逐步实现稀土价值和价格的统一。要按照国家储备与企业(商业)储备、实物储备和资源(地)储备相结合的方式,建立稀土战略储备。此外,积极推进行业兼并重组。加快转变稀土行业发展方式,促进稀土产业结构调整,严格控制开采和冶炼分离能力,大力发展稀土新材料及应用产业。《意见》明确,要对稀土资源实施更为严格的保护性开采政策和生态环境保护标准,严把行业和环境准入关。实施严格的稀土指令性生产计划编制、下达和监管制度,进一步提高稀土出口企业资质标准。《意见》强调,要严格控制稀土冶炼分离总量。“十二五”期间,除国家批准的兼并重组、优化布局项目外,停止核准新建稀土冶炼分离项目,禁止现有稀土冶炼分离项目扩大生产规模。坚决制止违规项目建设,对越权审批、违规建设的,要严肃追究相关单位和负责人责任。 自《国务院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以来,各部门相关政策也随之推出,2012年8月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稀土行业准入条件》及《稀土企业准入公告管理暂行办法》,《稀土行业准入条件》对稀土矿山、冶炼分离和金属加工三类企业,在规模上设置了准入门槛。2012年3月2日,国土资源部印发的《开

世界铁矿石资源储量概况与中国铁矿资源情况

世界铁矿石资源储量概况与中国铁矿资源情况 世界钢铁工业尤其中国钢铁工业的快速发展,对铁矿石的需求不断增加。就目前掌握的资料,世界铁矿石资源总体储量丰富,能够满足钢铁工业发展的需求。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世界铁矿石产能将不断提高,国际铁矿石市场长期将呈现供大于求的局面。 1.世界铁矿资源概况 世界铁矿资源丰富,美国地质调查所2007年公布数据显示,世界铁矿石储量为1900亿吨,储量基础为3400亿吨;铁金属储量为730亿吨,储量基础为1600亿吨,见表1。 表1:世界铁矿资源储量现状 2.世界铁矿资源特 点 世界铁矿资源集中在少数国家和地区,集中度较高。据统计,俄罗斯、乌克兰、澳大利亚、巴西、哈萨克斯坦和中国等6个国家铁矿石储量占世界总储 量 的75.6%。资源集中的地区也正是当今世界铁矿石的集中生产区,如巴西淡水河谷公司,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公司和哈默斯利公司的铁矿石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35.5%。 世界着名的大型铁矿区和相关着名的铁矿生产企业生产情况如表2所示。 表2:世界铁矿区和相关着名的铁矿生产企业生产情况 国家矿区名称储量品位e (%)相关着名铁矿企业 澳大利亚哈默斯利32057哈默斯利公司、必合必拓公司、罗布洱公司 巴西铁四角30035~69淡水河谷公司、MBR 公司 巴西卡拉加斯18060~67淡水河谷公司 玻利维亚、巴西水通(玻) 乌鲁库姆(巴西)58050~53 印度比哈尔、奥里萨67>60MMTC 公司 国家、地区 铁矿品位 资源储量(含铁量) 铁矿石储量 基础储量 储量 基础储量 储量 巴西 67% 140 89 270 160 俄罗斯 56% 310 140 560 250 澳大利亚 61% 280 100 450 160 乌克兰 30% 200 90 680 300 中国 33% 150 70 400 210 哈萨克斯坦 40% 74 33 190 83 印度 64% 62 42 98 66 瑞典 60% 50 22 78 35 美国 30% 46 21 150 69 委内瑞拉 60% 36 24 60 40 加拿大 65% 25 11 39 17 南非 65% 15 6.5 23 10 伊朗 15 10 25 18 毛里塔尼亚 10 4 15 7 墨西哥 9 4 15 7 其他 170 62 300 110 全球合计 1600 730 3400 1900

稀土镁合金的研究现状

稀土镁合金的研究现状 摘要:镁合金是目前最轻的结构金属材料,稀土的加入对改善其组织和提高耐腐蚀性,特别是高温性能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稀土镁合金的研究现状以及压铸和快速成型稀土镁合金。 关键词:稀土镁合金;压铸;快速成型 Abstract :Magnesium alloys are the most light structure metal materials ,the rare earth to improve their organization and improve corrosion resistance, especially high temperature performance has an important role,Study situation of Rare-earth Magnesium Alloys were introduced in the paper and pressure casting and rapid prototyping the rare earth magnesium alloys were introduced. Key words: Rare-earth Magnesium Alloys; Pressure Casting; Rapid Prototyping 镁合金是最轻的工程结构材料,具有密度小、比强度和比刚度高、导热导电性好、

阻尼减震性能高、电磁屏蔽性好、良好的铸造性能、易于加工成型、废料容易回收等一系列优点,因此,目前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航空航天等诸多领域,具有极为广阔的应用前景。稀土元素由于具有独特的核外电子排布,表现出独特的性质,对0、S和其他非金属元素有较强的亲和力,在冶金过程中可以净化合金熔体、改善合金组织、提高合金室温力学性能、增强合金耐腐蚀性能等。近年来,根据对材料的性能要求而研制开发了一系列含稀土的高强、耐热、抗蠕变、阻燃等镁合金,稀土作为主要的合金元素或微合金化元素在镁合金研究领域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1]。 1稀土在镁中的性质 1.1 稀土镁合金与氢和氧的相互作用 由于镁与氧极易发生反应,因此镁合金在熔炼和浇注过程中易氧化燃烧。镁与氧反应生成的表面MgO膜,致密度系数αMg<1,疏松多孔,不能有效阻止氧穿透该氧化膜;且MgO的导热系数小,不利于热量的扩散,会加剧镁的氧化和燃烧。稀土元素加入镁合金后,与氧发生反应或与MgO中氧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稀土氧化物RE203,该稀土氧化物的致密度系数a>1,能够有效阻止氧穿透氧化膜与镁发生反应。 在镁合金中,已知Mg-Be,Mg-Ca,Mg-Ce-La合金系的氧化速度都比纯镁小,稀土对改善镁合金熔体的氧化性质有益。 氢在镁中有较大的溶解度,比其在铝中高1~2个数量级,在液态镁中,随温度升高,压力增大,氢的溶解度也增大。氢的主要来源是潮湿的气氛,在熔炼过程中与空气中的水反应: Mg(l)+H2O(g) →MgO(s)+2[H] 氢和镁不形成化合物,在镁中呈间隙式固溶体存在,含氢量过高会使镁合金出现显微气孔。稀土对除去镁合金中的氢有明显作用。在加入稀土后,稀土与氢反应生成REH2相; [RE]+2[H] →REH2 同时,稀土与MgO发生反应: 2 [RE]+3MgO →RE2O3+ 3Mg 此反应有较强的驱动力,因此可生成稀土氢化物和氧化物而达到合金溶液除氢的效果。特别对于含锆的镁合金,由于[H]与Zr生成稳定的化合物ZrH2,使锆在镁合金中溶

稀土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稀土市场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5年) 报告编号:1637313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https://www.doczj.com/doc/245066783.html,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中国稀土市场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5年) 报告编号:1637313 ←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6750 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网上阅读: 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 稀土是一组金属的简称,它包括化学元素周期表第三副族中称为镧系元素的镧、铈、镨、钕、钷、钐、铕、钆、铽、镝、钬、铒、铥、镱、镥,以及性质与其相近的钪和钇。因稀土元素具有丰富的物理化学性质,它的用途极为广泛,可用于医疗领域、陶瓷领域、农用领域、永磁体领域、玻璃领域等等。此外,因稀土元素还具有丰富的光学、电学及磁学特性,在新材料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在高技术领域这些稀土新材料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稀土消费国,其稀土消费量占世界稀土消费量的比重逐年增加,已占据全球稀土消费的半壁江山。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及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中国稀土产业经过40多年建设与发展,在生产和应用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近十年的发展,形成了稀土原料向深加工方面发展、稀土应用向高科技领域发展的良好趋势。 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中国稀土市场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5年)认为,2 011年以来,国家密集出台多项政策。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12年7月发布了《稀土行业准入条件》和《稀土企业准入公告管理暂行办法》,为淘汰已有落后产能和新增产能审批提供了统一的标准,有望加速行业整合,推动行业快速健康发展;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12年11月21日联合发布《稀土产业调整升级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中央财政预算将安排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支持稀土资源开采监管,稀土产业绿色采选、冶炼,以及共性关键技术与标准研发等方面。 随着国家稀土行业政策的出台以及对稀土行业监管和整合力度的加大,“十二五”期间中国稀土行业有望迎来新一轮的大发展。

我国稀土永磁产业发展与现状

我国稀土永磁产业发展与现状 Ξ 李晨松,和金生,董丽平 (天津大学管理学院,天津 300072) 摘 要:由于上游产业的带动,我国的稀土永磁材料发展速度很快,其中Sm 2Co 永磁增长缓慢,N dFeB 永磁材料以其优良的性价比获得了高速增长,并改变了稀土永磁产业的产业结构。本文从稀土永磁材料市场的供给和消费两个方面,对我国N dFeB 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综合评述。 关键词:稀土永磁;N dFeB 市场;供给;消费 中图分类号:F 426;TM 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0277(2005)0120078204 稀土永磁材料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高性能金属功能材料,它的出现对推动工业进步,特别是电机工业、办公自动化等起到积极的作用。在实现元器件的小型化、轻量化、高性能、高可靠性方面,稀土永磁材料显示出优秀的特性,并得到极其广泛的应用,现主要用于各种微特电机、音响设备、选矿机械、微波器件、仪器仪表、医疗保健仪器设备及办公自动化等方面。 1 稀土永磁材料的分类和发展的概况 111 稀土永磁材料的分类和发展 稀土永磁材料自20世纪60年代问世以来,按性能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代(1-5型Sm 2Co 5)、第二代(2-17型Sm 2Co 17)、第三代(N dFeB )[1],其发展的路径如图1所示 。 图1 各类商用磁体发展历史示意图 1967年采用粉末法制造出第一块Sm Co 5,其磁 能积为511M GO e ;1968年采用普通制粉法制造的Sm Co 5,磁能积为811M GO e ;同年采用静压工艺,制造出磁能积为1815M GO e 的Sm Co 5永磁体。直到1970年才首次将液相烧结法用来制造Sm Co 5永磁体,从而使得Sm Co 5的制造工艺逐步走向完善与成熟。1972年首次用还原扩散法制造出磁能积为26M GO e 的Sm Co 5永磁体,1973年制造了Sm Co 5单晶体,磁能积达到32M GO e ,再一次在实验室创造了单晶Sm Co 5磁性能的新纪录。 由于Sm Co 5中含有66%左右的Co ,而Co 是非常昂贵的战略元素,因此,自从Sm Co 5出现后,人们就开始考虑Co 的取代,1977年用粉末冶金法研制的Sm 2Co 17,其磁能积达到30M GO e ,创造了实用稀土永磁磁能积的最高记录,使之成为第二代稀土永磁材料。 在性能上,由于Sm 2Co 系稀土永磁材料具有非常优秀的温度稳定特性和可靠性,它们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仪器仪表工业和现代技术的发展,使其成为第一代和第二代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 1983年,日本住友特殊金属株式会社的佐川真 人等人首先用粉末冶金法研制出性能为36M GO e 的第三代永磁材料——N dFeB 系永磁材料。N dFeB 系永磁材料的出现,使制造者和使用者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N dFeB 系永磁体上。1995年磁能积已经能够达到5112M GO e ,用快淬与热挤压变形法研 第26卷第1期2005年2月 稀 土Ch inese R are Earth s V o l .26,N o.1 Feb ruary 2005 Ξ收稿日期:2004203229 作者简介:李晨松(19772),男,河北辛集人,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企业战略管理和知识管理。

全球稀土资源分析与思考

全球稀土资源分析与思考 中国稀土资源丰富,分布广泛,截至2017年中国稀土储量为4400万吨(稀土氧化物,下同),占全球总储量的37%,居全球首位,第二至第六位分别为巴西、独联体、印度、澳大利亚和美国,储量分别为2200万吨、1200万吨、690万吨、340万吨和140万吨,占全球总储量的比重分别约为18%、10%、6%、3%和1%。其他国家储量合计达3027万吨,占全球总储量的比重超过25%。中国稀土矿主要集中在包头白云鄂博、山东微山、四川凉山和南方等地。中国稀土金属矿储量独具特色,品种齐全,易于开采,并且占有全球41%的重稀土金属矿储量。 1994年中国稀土矿山产量仅3.06万吨,仅占当年全球总产量6.45万吨的约47.4%。2005年中国稀土矿山产量猛增至11.9万吨,占当年全球总产量12.3万吨的比重高达96.8%,此后一直保持在高位。2010年中国稀土矿山产量达到最高值13.3万吨,随后大幅震荡,2013年降为9.5万吨,但占当年全球总产量的比重依旧高达86.4%。2014-2017年中国稀土矿山产量保持在10.5万吨,稳居全球首位。美国曾是稀土生产大国,1994年其稀土矿山产量达2.07万吨,占当年全球总产量的32.1%,居第二位,但此后逐年下降,1997年降至2万吨,1998年则仅剩5000吨,随后关门,直到15年后才有系统生产记录称,2013-2015年美国稀土矿山年产量仅约5500-5900吨,三年后再度停产至今。1994年澳大利亚虽有3300吨稀土矿山产量,但接着是长达17年未见生产记录,直到2011年才又见2200吨生产记录,旋即又消失一年,2013年再次出现2000吨稀土矿山产量生产记录,此后逐年提升,2017年达1.9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14.4%。而近年澳大利亚一再表态要大力发展稀土工业,以帮助美国等国弥补因中国限产带来的缺失(图1)。

国内外智慧政府研究现状与发展情况综述

国内外智慧政府研究现状与发展情况综述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国内外智慧政府研究现状与发展情况综述 行政管理秦高文 【摘要】随着信息的高速化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电子政务日益成熟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智慧政府。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对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进行内容分析,研究梳理了国内外智慧政府建设发展的情况,结合智慧政府主要的研究视角和研究内容开展文献综述,希望得以了解国内外智慧政府研究的整体进展情况。总结归纳了智慧政府研究取得的进展和成绩,并对未来智慧政府研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电子政务;智慧政府;智慧城市;政府信息化;公共服务 一、引言 现代政府事务日益复杂,传统政府的智能水平已经难以应付这种新的形势,伴随着新兴信息技术的高速化发展,政府信息化建设也在紧跟时代的步伐,在历经传统政府、数字政府、电子政务、移动政务等多个阶段后,“智慧政府”的概念便应运而生。 “智慧政府”是电子政务发展的高级阶段,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手段。政府的四大职能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智慧政府”就是要实现上述职能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精细化。 与传统电子政务相比,“智慧政府”具有移动性、社会性、虚拟性、个性化等特征。「1」这些新特征是信息技术进步和电子政务应用创新两者融合演化发展到更高级实践阶段的必然结果。「2」智慧政府的概念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提出的,这一概念具有明显

的实践先于理论的特点,它的建设尚处于探索阶段,世界各国政府机构都是在探索中先行先试。 二、智慧政府在国内外的探索实践 2011年11月,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为提高政府服务的绩效及服务能力,提出智慧政府建设框架(Smart Government Framework)。「3」2012年6月,韩国政府公共行政与安全部顺应时代发展构建了智慧政府实施计划(Smart Government Implementation Plan),使得韩国始终居于联合国电子政务指数排名中的领先位置。「4」2013年6月,迪拜专门成立智慧政府部门(Dubai Smart Government Department),负责指导和监督迪拜电子政务的转型与实施,迪拜智慧政府项目通过各部门共同努力取得了重要成就,是该地区为企业和社区生活提供政府在线服务的开创性举措,标志着迪拜开始进入智慧政府时代。「5」2014年3月,新加坡资讯通信发展管理局推出“资讯媒体总体规划2025”(Infocomm Media Masterplan 2025),该规划的重要目标是将新加坡政府建设成为智慧政府,使新加坡成为全球领先的ICM技术使用者和倡导者,通过有效的安全措施保护个人的隐私和交易,促使企业提高生产率和收入,帮助政府利用数据更好地分析城市问题,从而制定更适当的政策。「6」 国内在政策方面,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主管部门发布了《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信息化发展规划》《关于印发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关于加快实施信息惠民工程有关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要求电子政务向智慧化和服务化转变。在建设实践方面,中国已经有超过两百个城市提出智慧城市的建设发展计划,而智慧政府则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首要任务。「7」北京、上海、南

《中国稀土产业和相关政策概览》

中国稀土产业和相关政策概览作者:陈占恒博士,教授级高工中国稀土学会办公室E-mail: chenzh@https://www.doczj.com/doc/245066783.html, 2009年以来,稀土成为各种媒体和网络的热门话题,有些报导,特别是国外媒体,有失真实。纵观之,均源自对中国稀土现状不甚了解。本文目的在于为关心稀土人士对中国稀土产业与政策有一个真实的认识。本文英文版已于四月七日在本站刊登。 1、中国稀土产业现状 (1)资源 到目前为止,中国仍是世界上稀土最丰富的国家。全国已有22个省(区)先后发现一批稀土矿床,98%的稀土资源分布在中国的内蒙、江西、广东、广西、四川、山东等地,具有北轻南重的分布特点。根据相关数据,截止到2005年,中国稀土资源探明基础储量8731万吨(ReO),资源量6780万吨,约占世界55%(但是随着世界新稀土矿床的发现和中国已探明稀土资源的大量开采,这一比例正在下降,估计目前约占35%,而且还将继续下降)。图1为中国稀土工业储量分布比例和稀土矿藏分布图。 (2)稀土冶炼分离企业情况 中国多数稀土企业分布在大型稀土矿山所在地区。中国目前拥有稀土冶炼分离企业100家。稀土分离能力保守估计已经达到17万吨,实际可能超过20万吨。其中稀土金属的生产能力已经达到4~5万吨的水平,其中单一稀土金属的年生产能力达3万吨。混合稀土金属的年生产能力约为2万吨。 以区域稀土资源为核心,中国稀土产业形成了三大基地和南北两大稀土生产体系的格局。

□三大基地: 一是以包头混合型稀土为原料的北方稀土生产基地,分离能力约8万吨。 二是以江西等南方七省离子型稀土矿为原料的中重稀土生产基地,分离能力约6 万吨。 三是以四川冕宁氟碳铈为原料的氟碳铈矿生产基地,分离能力约3 万吨。 □轻重两大体系: 一是以轻稀土为主的北方工艺体系,主要产品有:稀土精矿、稀土合金、混合稀土化合物、富集物和金属、各种单一稀土化合物以及稀土抛光粉、永磁材料、贮氢合金等外延产品。 二是以中重稀土为主的南方工艺体系,主要产品是各种高纯单一稀土化合物和金属,富集物,混合金属和合金。 ○内蒙地区稀土冶炼分离企业主要集中在包头地区,现有稀土企业近60家,其中骨干企业20家。包头现有年处理稀土精矿能力1万吨以上的企业2家,5000吨以上的骨干企业5家。2000-3500吨的企业12家,其余处理能力在2000吨以下。目前,作为国内最大稀土资源的开发主体,内蒙稀土高科是中国最大的稀土矿产品生产和稀土冶炼加工企业。2008年12月,以包钢稀土和包头稀土高新区为主体成立了国际贸易公司,整合包头当地稀土分离企业,集中资金进行产品储备以稳定市场价格, ○江西省稀土冶炼分离企业目前约有20家。原有88家矿山企业生产稀土精矿,2004年12月29日成立了赣州稀土矿业有限公司。该公司负责对赣州市内的稀土矿产资源实行统一开采,稀土矿山生产统一管理,稀土矿产品统一经营,以及稀土工业招商引资、对外合作工作。产品以中重稀土为主。赣州市政府牵头筹资约18亿元,整合该地区稀土矿山企业,进行稀土矿产品储备。中国五矿集团在江西成立了五矿稀土(赣州)股份有限公司,将在未来5年内投入20亿元,达到年分离稀土13500吨的能力,实现年销售100亿元的目标,建成全球最大的采选、加工、应用一体化稀土企业集团。 ○四川省稀土矿山冶炼分离企业目前共28家,其中有一定规模的企业2-3家。多数企业规模较小。2009年江西铜业集团与四川矿业共同成立四川江铜稀土有限责任公司,开发位于四川省冕宁县的牛坪矿山,该矿山稀土储量估计为157万吨。江西铜业于2008年6月斥资人民币4.3亿元夺得牛坪稀土矿2.94平方公里的采矿权。此前四川冕宁地区有108家稀土采矿、选矿和冶炼分离企业,很分散,滥采滥挖的现象突出,既污染环境又不利于资源的充分利用。 (3)产品结构 中国稀土矿的开采始于20世纪50年代。70年代末,中国稀土产量仅为1000多吨。1996年到2006年的11年间,中国稀土精矿产量年均增长9.12%。2007年,中国稀土精矿产量达到12.08万吨(以氧化物计),2008年稀土精矿产量已经达到124500吨(以氧化物计),占世界稀土精矿总产量的95.55%。2009年稀土矿产品产量为12.94万吨(以氧化物计)。图2显示了1998年到2008年中国稀土精矿产量。 图3是中国稀土冶炼分离产品产量。从1999年到2008年的10年间,中国稀土冶炼分离产品的产量由60800吨上升到134600吨,增长了2倍多。10年的年均增长速度达到8.27%。

2014年中国稀土产业现状分析

2014年中国稀土产业现状分析 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稀土工业迅速发展。稀土开采、冶炼和应用技术研发取得较大进步,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基本满足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稀土行业的整体发展情况如下图所示: 图表:中国稀土产业现状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中国的稀土行业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1、缺乏明确的战略规划和顶层设计。 我国的稀土资源应如何充分利用、稀土产业应如何健康发展、稀土科技创新应如何有效开展,这些问题长期以来缺乏国家层面的统一认识和统筹规划,没有明确稀土产业的战略性定位。我国也曾出台过一些针对特定现象和问题的法规,但都相对独立、没有普适性,其贯彻落实情况也不甚理想。这说明还没有充分认识到稀土资源重要的战略地位,缺乏紧迫性。稀土产业的盲目扩张严重影响了我国稀土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为此从2004年起国家出台了调整稀土产业发展的措施,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因为国家层面的明确战略规划的缺乏和地方因为私利而对政策执行的不力,我国稀土产业仍旧处在几近失控的边缘。 2、缺乏有效的监管和调控机制。 我国稀土资源多分布在偏远地区,造成了执法部门监管困难。很多不法的中小稀土企业与监管部门捉迷藏、打游击,使国家的监管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这些企业的私采乱挖也将政府的限产等措施一定程度上架空了。另外,国土、环保等执法监管部门分属不同系统,难以协调共同行动,且职责不明确。还有就是地方保护主义的抬头,为了地方短期经济利益而默许这些现象存在,使得中央的调控政策落实不到位。 3、资源未得到有效利用,缺乏环保意识。 (1)虽然我国稀土资源丰富,但这些宝贵的资源并未得到有效利用,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很多矿区普遍存在采易弃难、采富弃贫现象。包头稀土矿是伴生矿,开采量90%以上的稀土资源未能利用,成为尾矿,利用率仅有6%左右。在很多稀土企业,选矿设备落后,选矿工艺较为粗放,选矿回收率还不到50%,大量资源被浪费。 (2)相当一部分稀土企业没有环保意识,只注重眼前经济效益,肆意开采资源而不关心环境,没有必要的环保投入。很多冶炼企业生产设备落后,分离技术和工艺简单,产生的大量三废直接排放,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不可逆转的严重污染。产业表面繁荣和经济利益的背后都是建立在资源巨大浪费和环境极端破坏的基础上,都是不可持续的。 4、产业结构不合理。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4-2018年中国稀土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我国稀土产品缺乏技术创新,以原料型为主的产业结构很不合理,总体水平较低,缺少附加值高的深加工产品。我国加工1000吨稀土产品收益平均为815万美元,而日本则高

稀土资源概述

1.稀土概述 稀土指元素周期表中镧系元素及与之化学行为密切相关的两个元素———钪和钇,共17种元素,又称稀土金属,其名称分别是镧(La)、铈(Ce)、镨(Pr)、钕(Nd)、钷(Pm)、钐(Sm)、铕(Eu)、钆(Gd)、铽(Tb)、镝(Dy)、钬(Ho)、铒(Er)、铥(Tm)、镱(Yb)、镥(Lu)、钇(Y)、钪(Sc)。 稀土元素在地壳中平均含量为165.35×10-6。在自然界中稀土元素主要以单矿物形式存在,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稀土矿物和含稀土元素的矿物有250多种,其中重要的稀土矿物有氟碳酸盐和磷酸盐等,而适合现今冶炼条件的工业用矿物仅有10余种。 稀土在工业上有广泛的应用,主要有冶金工业、石油化工、玻璃陶瓷制造、航天工业、电子工业等,近年来,含有稀土元素钇的钡基氧化物又在超导材料的研制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此外,稀土还在热电材料、贮氧材料的研制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2.世界稀土资源的分布 目前全球可开采的稀土矿主要集中在中国、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印度、南非等几个国家。 (1)中国占世界稀土资源的41.36%,稀土资源丰富,分布合理。中国主要的稀土矿有白云鄂博稀土矿、山东微山稀土矿、冕宁稀土矿、江西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湖南褐钇铌矿和漫长海岸线上的海滨砂矿等等。 (2)美国的稀土资源约占12.50%,主要有氟碳铈矿、独居石及在选别其它矿物时,作为副产品回收的黑稀金矿、硅铍钇矿和磷钇矿。 (3)印度主要矿床是砂矿,此外,独居石的生产也有着悠久的历史的可观的产量。 (4)前苏联的稀土矿物主要是从磷灰石矿石中回收的,比如铈铌钙钛矿,此外还有独立的氟碳铈矿。 (5)澳大利亚是独居石的生产大国,同时也产磷钇矿,以及矿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的砂矿。 (6)加拿大主要从铀矿中副产稀土。此外,在魁北克省奥卡地区的烧绿石矿以及含有钇和重稀土的斯特伦奇湖矿也是重要来源。 (7)南非是非洲地区最重要的独居石生产国,其中开普省的斯廷坎普斯克拉尔的磷灰石矿,是世界上唯一的单一脉状型独居石稀土矿。 (8)巴西是世界最古老的生产稀土的国家,独居石资源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矿床规模比较大。 3.中国稀土资源的分布 (1)中国稀土资源的特点: 1)储量分布高度集中。我国稀土矿产虽然在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等六大区均有分布,但主要集中在内蒙古的白云鄂博,其稀土储量占全国稀土总储量的95%。 2)地理分布上呈现出“北轻南重”的特点,即轻稀土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重稀土则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 3)共伴生稀土矿床多,综合利用价值大。在已发现的数百处矿产地中,2/3以上为共伴生矿产,但多数矿床物质成分复杂,矿石嵌布粒度细,多为难选矿石,如白云鄂博矿床中有70余种元素,170多种矿物。 4)总体来说,我国稀土矿产资源储量多、品种全,为发展稀土金属工业提供了优越的资源条件。 (2)资源分布的具体情况: 中国稀土矿床在地域分布上具有广泛而又相对集中的特点。目前为止,在全国三分之二以上的省(区)发现了上千处矿床、矿点和矿化产地,除内蒙古的白云鄂博、江西赣南、广东粤北、四川凉山为稀土资源集中分布区外,山东、湖南、广西、云南、贵州、福建、浙江、

中国稀土资源分布状况

中国各地稀土储量(REO,万吨) 注:资料来源于中国稀土学会年鉴(2002)。 地区探明储量工业储量远景储量股票总市值 内蒙古包头白云鄂 10600 4350 >13500 600111 362亿 博 山东微山1270 400 >1300 43亿 四川凉山240 150 >500 64亿 南方七省区840 150 >5000 224亿 贵州织金70 —>150 19亿 其他150 150 >225 40亿 总计12770 5200 >20675 752亿 20世纪60年代末发现江西、广东等地的风化淋积型(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主要分 布在南方七省区(江西、广东、广西、福建、湖南、云南、浙江)。已探明稀土资源储量840 万吨,工业储量150万吨,预测资源远景储量为5000万吨。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各省所占比例 省(区)江西广东福建广西湖南合计 所占比例 36 33 15 10 4 100 (%) 74亿224亿 (1)氟碳铈矿—独居石混合型稀土矿(包头稀土矿) 1927年丁道衡教授发现白云鄂博铁矿,1934年何作霖教授发现包头白云鄂博铁矿中含 有稀土元素矿物,20世纪50年代初期发现并探明超大型白云鄂博铁铌稀土矿床,属于铁、稀土、铌共生矿,原矿品位5~6%REO。 (2)南方离子吸附型稀土矿 20世纪60年代末发现江西、广东等地的风化淋积型(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主要分 布在南方七省区(江西、广东、广西、福建、湖南、云南、浙江)。已探明稀土资源储量840 万吨,工业储量150万吨,预测资源远景储量为5000万吨。江西、广东、广西、福建、湖 南是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的主要产地。其中江西省的储量占探明储量的36%左右,而赣南地区则占江西省储量的90%左右。 (3)四川氟碳铈矿 四川省稀土资源的发现、开发和利用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从1986年到1994年, 四川省地勘局109地质队相继发现凉山州冕宁牦牛坪稀土矿和德昌大陆槽稀土矿。经过对稀土成矿规律及开采条件的研究,确定了凉山州有一条北起冕宁,经德昌而南至会理约300 公里的攀西稀土成矿带,稀土矿床主要分布于凉山州冕宁县和德昌县。截至2002年底,经四川省储委和四川省地矿局审批,四川省已探明牦牛坪19~43线的稀土储量(REO)为239.5 万吨(其中包括外推E级储量(REO)32.5万吨),远景储量(REO)300万吨;大陆槽稀

中国的稀土状况与政策白皮书

目录 前言 一、稀土现状 二、发展原则和目标 三、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 四、促进稀土利用与环境协调发展 五、推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六、促进公平贸易和国际合作 前言 稀土是不可再生的重要自然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用途日益广泛。 中国是稀土资源较为丰富的国家之一。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稀土行业取得了很大进步。经过多年努力,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生产、应用和出口国。 稀土开发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与之相伴的资源和环境问题不断凸显。在稀土开发利用中,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有效保护是世界面临的共同挑战。近年来,中国在稀土的开采、生产、出口等环节综合采取措施,加大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力度,努力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国在稀土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日益增多。中国一贯尊重规则,信守承诺,为世界提供了大量的稀土产品。中国将继续按照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加强稀土行业的科学管理,向国际市场供应稀土产品,为世界经济发展和繁荣作出贡献。 一段时期以来,一些国家高度关注中国的稀土状况与政策,有着各种各样的说法。这里就此做一介绍,以增进国际社会的了解。 一、稀土现状 稀土是元素周期表中镧系元素镧(La)、铈(Ce)、镨(Pr)、钕(Nd)、钷(Pm)、钐(Sm)、铕(Eu)、钆(Gd)、铽(Tb)、镝(Dy)、钬(Ho)、铒(Er)、铥(Tm)、镱(Yb)、镥(Lu),加上与其同族的钪(Sc)和钇(Y),共17种元素的总称。按元素原子量及物理化学性质,分为轻、中、重稀土元素,前5种元素为轻稀土,其余为中重稀土。稀土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领域,是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中国拥有较为丰富的稀土资源,中国的稀土储量约占世界总储量的23%。中国的稀土资源主要有以下特点:——资源赋存分布“北轻南重”。轻稀土矿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包头等北方地区和四川凉山,离子型中重稀土矿主要分布在江西赣州、福建龙岩等南方地区。 ——资源类型较多。稀土矿物种类丰富,包括氟碳铈矿、独居石矿、离子型矿、磷钇矿、褐钇铌矿等,稀土元素较全。离子型中重稀土矿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轻稀土矿伴生的放射性元素对环境影响大。轻稀土矿大多可规模化工业性开采,但钍等放射性元素处理难度较大,在开采和冶炼分离过程中需重视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我国稀土产业现状

稀土一词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名称。稀土元素是从18世纪末叶开始陆续发现,当时人们常把不溶于水的固体氧化物称为土。稀土一般是以氧化物状态分离出来的,又很稀少,因而得名为稀土。通常把镧、铈、镨、钕、钷、钐、铕称为轻稀土或铈组稀土;把钆、铽、镝、钬、铒、铥、镱、镥钇称为重稀土或钇组稀土。也有的根据稀土元素物理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除钪之外(有的将钪划归稀散元素),划分成三组,即轻稀土组为镧、铈、镨、钕、钷;中稀土组为钐、铕、钆、铽、镝;重稀土组为钬、铒、铥、镱、镥、钇。 稀土资源丰富,绝对量很大,但含量偏低,且分布不均匀,可供开采且具有工业利用价值的有轻稀土矿物,主要是氟碳铈矿、独居石、铈铌钙钛矿;重稀土矿物,主要是磷钇矿、褐钇铌矿、离子吸附型稀土矿、钛铀矿等十几种。目前开发利用的稀土矿物主要有五种:氟碳铈矿、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独居石矿、磷钇矿和磷灰石矿,前四种矿占世界稀土产量的95%以上。氟碳铈矿与独居石轻稀土含量高,磷钇矿含重稀土,但储量低,离子吸附型稀土矿重稀土含量高,磷灰石主要是轻稀土。 稀土元素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在新材料领域, 稀土元素丰富的光学、电学及磁学特性得到了广泛应用。在高技术领域, 稀土新材料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稀土新材料主要包括稀土永磁材料、稀土发光材料、稀土贮氢材料、稀土催化剂材料、稀土陶瓷材料及其他稀土新材料如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巨磁阻材料、磁致冷材料、光致冷材料、磁光存储材料等。因而, 稀土元素被称为“21世纪的材料”。

我国是世界上稀土矿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截至2000 年, 已探明我国稀土矿工业储量4300 万吨, 占世界探明储量的43 %我国稀土矿品种全、质量高、易于开采。其他国家的稀土资源以轻稀土为主, 我国稀土资源轻、中、重稀土齐全, 稀土元素配分有价组分含量高。轻稀土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包头白云鄂博(铁稀土共生矿) 和四川冕宁(氟碳铈矿) 一带, 主要含镧、铈、镨、钕和少量钐、铕、钆等元素; 中重稀土资源集中在江西、广东、福建、广西、湖南等地, 以特有的离子态赋存于花岗岩风化壳层中, 富含世界其他现有矿物所短缺的 中重稀土元素钐、铕、钆、铽、镝、钬、铒、铥、镱、镥、钇和镧、钕等, 其储量占世界中重稀土资源的90 %以上, 这种中重稀土与高新技术产业密切相关, 经济价值极高。另外, 我国稀土资源优势不仅在于储量大, 更重要的是在于矿种齐全和开采成本低。矿种全弥补了由于矿种单一造成的十几种稀土元素配分不平衡问题。开采成本低构成了我国稀土产业明显的技术竞争优势。北方的包头, 稀土资源是以副产品从铁矿中回收, 成本只有国外同类矿种的一半; 南方特产的 离子型稀土资源, 易采、易富集, 成本也相对便宜。因此, 独一无二的稀土资源是我国稀土产业具有较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原因。 1、稀土产业的现状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 我国稀土工业依靠拥有世界最大稀土资 源的优势迅速崛起, 以平均年增长率大于20 %的速度增长。自1986 年起, 我国稀土产量就超过居世界第一的美国, 成为世界上最大的 稀土生产国。目前, 我国已能生产500 多个不同品种、1000 多个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