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年级语文 15夏夜多美

一年级语文 15夏夜多美

一年级语文 15夏夜多美
一年级语文 15夏夜多美

15夏夜多美

一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 认识13个生字,会写“她、送、时、他、过、让”6个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夏夜的美。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1课时

●一、激情入境,导入新课

小朋友,你喜欢夏夜吗?为什么?

出示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

1 自由读课文,把生字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并标出自然段

2 检查自学

(1)你已经认识了哪几个字?

哪个字读音有点难,需提醒大家。

(2)这篇课文有几段?你已经会读哪一段了,能读给大家听吗?

〔注意纠正读音〕

●三、学习课文

1 看图说话,图上画着什么?它们在说些什么呢?

想像说话练习

2 练习朗读对话

(1) 小组内分角色朗读

(2) 上讲台表演(戴头饰)

(3) 讨论:夏夜多美,美在哪里?

3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课后延伸:观察美丽的夏夜

第2课时

●一、交流观察情况

1 上节课老师布置大家观察夏夜,你有什么发现吗?

2 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3 写话练习

●二、巩固生字词

生字卡片

●三、指导书写生字

1 认识要写的字

2 你发现了什么

3 练习

四、评价激励

评“小小书法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小岛》课时测评卷含答案

15*小岛 课时测评方案 字词模块 一、用“√”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隐瞒.(mái mán)舀.水(yǎo tǎo) 喉.咙(hóu huó) 搅.拌(juéjiǎo) 二、判断下列说法,对的画“√”,错的画“×”。 1.“他的伤很重,但没哼.一声。”“哼.,我才不理他!”这两个句子中的 加点字读音是相同的。( ) 2.“战士们自觉.地围了过来。”“将军觉.得鼻子有些发酸。”这两个句子中的加点字读音是相同的。( ) 三、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将军当然不会忘,这是他自己定下的规矩 ..。( ) 2.队长心里很矛盾 ..,说:“欢迎……”( ) 3.这种问题往往 ..看起来很小。( ) 句子模块 四、按要求写句子。 1.将军白了秘书一眼:“战士们吃什么我就吃什么。”(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在岛上吃晚饭。我在岛上吃明天的早饭。(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连成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写模块 五、课外阅读。 我不能忘掉祖国 1908年,宋庆龄15岁,就进了佐治亚州梅肯市的威斯里安女子学院。她是个文静而喜爱沉思的女孩子。她想到将来要为穷苦的祖国人民做事,就更加勤奋

地学习。 有一次,班里要讨论历史方面的问题,她认真地搜集资料,认真地思索,做了充分准备。 在讨论会上,一位美国学生站起来发言。他说:“我认为历史的发展是难以估计的。你们看,那些所谓文明古国,譬如亚洲的中国,已经被历史淘汰了,人类的希望在欧洲,在美洲,在我们这里……” 这时,坐在前排的宋庆龄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她紧锁双眉,耐心地听着美国同学的发言。 那位同学刚讲完,宋庆龄就站起身来。教室里立刻静下来了。宋庆龄显得有些激动,但她仍然用柔和的声调说:“历史确实是在不断变化的,但它永远属于亿万大众。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有人说中国像一头沉睡的狮子,但它决不会永远沉睡下去。总会有一天,这头睡狮的吼声将震动全世界!因为它有广阔的土地,勤劳的人民,悠久的历史,富饶的物产,有无数革命志士,为了它的振兴正在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 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大家交口称赞:“说得好,以理服人。”“这些话多么有力量!” 宋庆龄虽然身在国外,但她时时刻刻关心着国内的情况,她常对同学说:“我不能忘掉祖国,我对祖国充满了理想和希望!”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交口称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下面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她紧锁双眉,耐心地听着美国同学的发言。 A.宋庆龄虽然对于美国同学的发言非常不满意,但她不知如何反驳他的言论。 B.她在等待美国同学发言完毕,在思考自己的反驳语言。 C.宋庆龄虽然不同意美国同学的发言,但出于礼貌,她还是听完了美国同学的发言,也是为了更好地反驳他的言论。 3.短文中有一句话既点了题,又点出了中心思想,找出来画上“____”。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课堂指南A卷

海之南教育集团海口海之南外国语实验学校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课堂指南(A 卷) 第56-61课时 评 分: 课 题:《 小草和大树》 备课人:六年级组 审核人: 晚修一 (总第 56 课时) 月 日 星期 第 节晚修 教师清点人数、每日一吼 (40分钟) 学习目标: 1. 会写6个生字,认识2个二类生字;理解重点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通过语言文字感受霍金的精神和人格,知道写人的详略得当的写法。(重点) 4. 学习霍金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伟大人格。(难点) 流程:1、读课文,写收获。(10分钟) 2、学习生字词,请在课本上圈画出字词,在课后生字表上标出音序、部首、结构并组两 个词,了解霍金的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人格力量。(10分钟) 3、理解课文的重点词义。(10分钟) 4、再读课文,进行文本分析(分段,归纳段意,概括主要内容)。(10分钟) 一、 请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0分钟) 读了这篇课文后,我的朗读收获是 。 二、学习生字词,请在课本上圈画出字词,在课后生字表上标出音序、部首、结构并 组两个词,学习作者和背景。(10分钟) 1、史蒂芬·霍金 : (国家)伟大的 (科目)科学家。他因患 ,被长期禁锢在 ,他身残志坚,克服了残疾之患而成为伟大的物理学家。 3、1988年霍金写成科普著作《 》,被人们称为“ ”。 ★三、理解课文的重点词义。(10分钟) 顶礼膜拜: 神秘莫测: 禁锢: 景仰: 悲悯: 龇牙咧嘴: 众星捧月: 跻身: 鸦雀无声: 四、再读课文,进行文本分析(分段,归纳段意,概括主要内容)。(10分钟) 1、默读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课文有 自然段,可以分为 部分。 早读一 月 日 星期 第 节早读 教师清点人数 (30分钟) 早读任务安排:1、6:50-7:00朗读课文两遍 2、7:00-7:05检测课文的生字词 3、7:05-7:15背诵重点词语。 4、7:15-7:20检测 措施:1、对子互背。 2、组长检测。 3、老师抽测。 4、过关签名。 奖罚:1、按完成任务的名次进行加分8——1分。2、未完成任务的同学中午留下来过关。 正课一(总第 57 课时) 月 日 星期 第 节课 教师清点人数、每日一吼 (40分钟) 学习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了解详略得当的写法,学习霍金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人格力量。 英文名 中文名 班级 学号

一年级下册课文《夏夜多美》

一年级下册课文《夏夜多美》 夏夜多美 夏夜,公园里静悄悄的。 水池里,睡莲刚闭上眼睛,就被呜呜的哭声惊醒了。她睁开 眼睛一看,是一只蚂蚁趴在一根水草上。睡莲问:“小蚂蚁,你怎么啦?” 小蚂蚁说:“我不小心掉进池塘,上不了岸啦!” “快上来吧!”睡莲弯弯腰,让他爬了上来。 小蚂蚁非常感激,连声说:“谢谢您,睡莲姑姑。” 睡莲说:“今晚就在这儿住下吧!你瞧,夏夜多美啊!” 小蚂蚁摇摇头,说:“我得回家。要不,爸爸妈妈会着急的。” 他们的话让正在睡莲叶上休息的蜻蜓听见了。他问:“睡莲姑娘,有什么事吗?” “小蚂蚁想回家,可我没办法送他。” 蜻蜓说:“让我来送小蚂蚁吧!” 睡莲问:“天这么黑,你能行吗?” 这时,一只萤火虫飞来了,说:“我来给你们照亮。” 小蚂蚁爬上“飞机”,蜻蜓起飞了。萤火虫在前面点起了亮晶 晶的小灯笼。 蜻蜓飞呀飞,飞过青青的假山,飞过绿绿的草坪,飞到一座 花坛前,小蚂蚁到家了。

星星看见了,高兴地眨着眼。 啊,多美的夏夜呀! 一年级语文《夏夜多美》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夏夜多美》这是一个童话故事,故事发生在一个夏天的夜晚,一只小蚂蚁掉进池塘,是朋友们帮助它回到了家。读了这个故事,你会感到夏夜的景色美,助人为乐的精神更美。学习这篇课文,应指导学生反复朗读,结合课文插图,在朗读中感悟夏夜的美。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故事内容,理解课文。 3.感悟夏夜的景色美而助人为乐的精神更美。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理清层次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5课《夏夜多美》,一起齐读课题。 师:在这个夏夜你看到什么让你觉得很美,谁来说说你的感受? 生:我看到一只小蚂蚁掉进了池塘里,怎么也上不了岸,着急地哭了,让正在睡觉的睡莲姑姑听到了,睡莲姑姑帮助了它,我觉得睡莲很美。 师:就是这样一只调皮的小蚂蚁打破了这宁静的夏夜,好心的睡莲姑姑帮助了它,让我们深深地喜欢上这美丽的夜晚,瞧,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5课《小岛》知识点

第15课《小岛》知识点 课文主题: 这篇课文以将军的见闻为线索,记叙了战士们在小岛上种出一大块中国地图形状的菜地的事,赞扬了海防战士们坚强乐观、不怕困难、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怀。 课内问题: 1、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答:这篇课文以将军的见闻为线索,记叙了战士们在小岛上种出一大块中国地图形状的菜地的事。 2、这个小岛有什么特点? 答:这个小岛的环境很艰苦。(1)小。“转一圈也用不了十分钟”。(2)环境非常恶劣。“树少,草少,土也很少”。(3)很热。“最凉快”的时候,是“二三十摄氏度”。 3、为什么战士们要在小岛上种菜昵? 答:(1)上岛后没有蔬菜吃,有的战士就会牙龈溃烂,嘴里起泡。 (2)蔬菜运输困难,运往岛上的途中就要烂掉一大半。 4、战士们是怎样在小岛上种菜的? 答:(1)菜地里的土,大部分是战士们从老家一口袋一口袋背来的。(2)菜种是战士们从老家带来的。(3)为了防晒和防盐,战士们用油布棚将菜地遮挡起来,并把菜地放在了小岛的南面。 5.第4自然段的描写,表明了什么? 表明无名岛的自然环境异常艰苦,菜类储存的时间很短,从侧面反映了战士们驻守小岛生活的艰难。 6.就近的岛上就有土,战士们为什么要从家乡背土? 取家乡的土,就好像故乡在身旁战士们用这种方式表达对家乡热爱和思念之情。 7.第21~27自然段中,对将军的神态、动作的描写,表现了将军怎样的内心变化? “脸色马上变了”写出了将军内心的不满;“重重地放下筷子”表明将军生气了;“一愣”表明将军内心的疑惑。 8.怎样理解菜地“构成了一-幅中国地图"? 菜地构成了“中国地图”是说战士们心中时刻装着祖国。驻守礁盘,就是守卫家乡,守卫祖国。礁盘虽小,却是祖国领土的一部分,看到自己亲手种的菜地,就仿佛看到了祖国,他们就有了克服一切困难的勇气和力量。 9.你从战士们的身上看到了一种什么精神? 我从战士们的身上看到了他们不怕困难、吃苦耐劳、关爱他人、热爱祖国的崇高精神。 10.“‘同志们....停了一下,又说:‘孩子们,我给大家分菜,每人-筷子。’"将军的话包含了怎样的情感? 包含了将军激动和感激的心情,体现了他对战士们的感激,也表现了将军和战士们的相互关怀之情。 11.说说你对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的理解。 这段话表达了将军对岛上战士们崇高的敬意,他们那热爱祖国的情怀、吃苦耐劳的精神及关爱他人的品质让将军感动。 12.默读课文,用将军的口吻,讲述自己登上无名岛后发生的故事。 讲述时围绕下面的提示进行:①用将军的口吻,即用第一人称来讲述,如“将军上岛时正是这儿最凉快的时候”这句话就应该讲成“我上岛时正是这儿最凉快的时候”②简要介绍无名岛的情况,要将所发生的事情讲清楚。③要讲出自己的心理活动。 作者介绍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文具的家》集体备课教学设计(部编版)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文具的家》集体备课教学设计(部编版) 教学目标 1、认识“具、次、丢、哪、新、每、平、她、些、仔、检、查、所”13个二类字,会写“文、次、找、平、办、让、包”7个生字;能自主积累词语,认 识“斤字旁”。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逐步养成爱护学习用具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1. 认识13个二类字,会写7生字。 2.。了解课文内容,逐步养成爱护学习用具的好习惯。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1、小朋友的文具盒里都摆着铅笔、橡皮,能说说他们有什么用吗? 2、教师归纳:铅笔、橡皮、尺子等文具,能帮我们做这么多事情,真是我们学习上的好伙伴。(出示捡到的玩具)可是这些小伙伴却被他们的小主人弄丢了,它们很伤心,让我们一起来帮助它们找个家吧!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 2、师范读课文,生认真听记自己不认识的字。 三、学习生字,精读课文。 1、小组交流识字方法。 2、教师领读生字并扩词。 3、齐读生字—开火车认读生字—“火眼金睛”游戏。 4、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 5、送字宝宝回家。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在文中画出生字,并读一读。 6、读后交流,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7、组织讨论:怎样做才能不丢东西呢? 交流汇报,教师总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开火车读生字卡。 2、指名分段读课文。评议。 二、自主积累词语。 1、在《文具的家》里你学到了哪些词语? 2、你能选一个说一句话吗? 三、写字指导。

1、(出示7个要写的字)说说写时要注意什么? 2、教师边指导边示范。具:里边是三横。丢:先写一撇,再写一个去字。皮:第一笔是横钩。已,区分“己”和“已”。 四、口语交际训练。 (一)想象训练。 1、创设情境,在讲台上摆放着被遗弃的铅笔、橡皮、尺子,它们碰到了一起,猜猜它们会说些什么? 2、“失物招领”会。把自己遗失的文具领回家。 (二)说说你书包里有哪些小伙伴,你是怎样疼爱它们的? 《文具的家》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阶段学生“会认”与“会写”的字量要求有所不同。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文具的家》是一篇记叙性的文章,文字活泼,富有童趣,并配有两幅生动有趣的插图,符合一年级儿童的审美情趣和阅读心理。本课教学设计意在从学生兴趣出发,通过猜谜语的方式导入,并进行扩词训练,借助课文插图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意思,感受人物的情感。教学中创设趣味的学习环境,用“闪电读词”和“闪电出字卡”的游戏调动学生自主识字的积极性。在课文阅读方面将以“朗读”训练为主,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认识生字、会读对话、

一年级下册课文《夏夜多美》

一年级下册课文《夏夜多美》夏夜多美 作者:彭万洲 夏夜,公园里静悄悄的。 水池里,睡莲刚闭上眼睛,就被呜呜的哭声惊醒了。她睁开眼睛一看,是一只蚂蚁趴在一根水草上。睡莲问:“小蚂蚁,你怎么啦?” 小蚂蚁说:“我不小心掉进池塘,上不了岸啦!” “快上来吧!”睡莲弯弯腰,让他爬了上来。 小蚂蚁非常感激,连声说:“谢谢您,睡莲姑姑。” 睡莲说:“今晚就在这儿住下吧!你瞧,夏夜多美啊!” 小蚂蚁摇摇头,说:“我得回家。要不,爸爸妈妈会着急的。” 他们的话让正在睡莲叶上休息的蜻蜓听见了。他问:“睡莲姑娘,有什么事吗?” “小蚂蚁想回家,可我没办法送他。” 蜻蜓说:“让我来送小蚂蚁吧!” 睡莲问:“天这么黑,你能行吗?” 这时,一只萤火虫飞来了,说:“我来给你们照亮。” 小蚂蚁爬上“飞机”,蜻蜓起飞了。萤火虫在前面点起了亮晶晶的小灯笼。 蜻蜓飞呀飞,飞过青青的假山,飞过绿绿的草坪,飞到

一座花坛前,小蚂蚁到家了。 星星看见了,高兴地眨着眼。 啊,多美的夏夜呀! 一年级语文《夏夜多美》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夏夜多美》这是一个童话故事,故事发生在一个夏天的夜晚,一只小蚂蚁掉进池塘,是朋友们帮助它回到了家。读了这个故事,你会感到夏夜的景色美,助人为乐的精神更美。学习这篇课文,应指导学生反复朗读,结合课文插图,在朗读中感悟夏夜的美。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故事内容,理解课文。 3.感悟夏夜的景色美而助人为乐的精神更美。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理清层次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5课《夏夜多美》,一起齐读课题。 师:在这个夏夜你看到什么让你觉得很美,谁来说说你的感受? 生:我看到一只小蚂蚁掉进了池塘里,怎么也上不了岸,着急地哭了,让正在睡觉的睡莲姑姑听到了,睡莲姑姑帮助了它,我觉得睡莲很美。

小学一年级语文《夏夜多美》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语文《夏夜多美》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知识点】 字:静、醒、岸、爬、莲、瞧、萤、眨 词:蚂蚁、池塘、感激、蜻蜓、照亮、灯笼、草坪 重点句子: 1、水池里,睡莲刚刚闭上眼睛,就被呜呜的哭声惊醒了。她睁开眼睛一看,是一只蚂蚁趴在一根水草上。睡莲问:“小蚂蚁,你怎么啦?” 2、小蚂蚁非常感激,连声说:“谢谢您,睡莲姑姑。”睡莲说:“今晚就在这我住下吧!你瞧,夏夜多美啊!” 3、小蚂蚁爬上“飞机”,蜻蜓起飞了。萤火虫在前面点起了亮晶晶的小灯笼。蜻蜓飞呀飞,飞过青青的假山,飞过绿绿的草坪,飞到一座花坛前,小蚂蚁到家了。 4、蜻蜓飞呀飞,飞过青青的假山,飞过绿绿的草坪,飞到一座花坛前,小蚂蚁到家了。 主要内容: 《夏夜多美》这是一个童话故事,故事发生在一个夏天的夜晚,一只小蚂蚁掉进池塘,是朋友们帮助它回到了家。读了这个故事,你会感到夏夜的景色美,助人为乐的精神更美。 【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莲、哭”等13个生字,会写“她、他”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助人为乐的精神。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夏夜的美。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录音机。 2.观察美丽的夜景。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兴导入,引出课题让学生描述一下夏天夜晚的景色。(师板书课题,引导学生读出美感)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师范读课文,学生了解课文内容。 2.让学生说一说听懂了什么。(能听懂多少讲多少)。 3.学生自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三、识字学习 1.读准读好课文生字(遇到困难可以找朋友帮助解决) 2.结合课文内容,灵活多样地识记生字。 3.了解自学情况。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5课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5课《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理解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感受深刻的部分。 3、体会作者“一咏三叹”的表达方法。 4、体会人类与大自然休戚相关、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懂得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 教学重难点: 1、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2、领会人类与大自然的密切关系。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练习引课 1、填充合适的词语:()的土地 2、引课:今天我们学的课文说“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为什么?下面我们来学习15课。 二、根据课题质疑。 “神圣”是什么意思?这句话是谁说的?什么时候对谁说的?为什么说“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三、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解决以上问题:

2、简介印第安人、写作背景和西雅图。 四、检查预习生字情况。 五、小组读课文,理顺文章顺序。 六、学习第一部分(1—3自然段) 1、默读课文,想想这部分写了哪写内容? 2、汇报交流读懂了什么? 3、理解:为什么说“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 为什么说“我们和大地上的山峦河流,动物植物共同属于一个家。”? 4、这部分运用了哪些表达方法? 5、归纳小结:这部分主要写了什么? 七、作业:熟读第一部分,背诵喜欢的句子。 第二课时 一、学习第二部分: “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我们和大地上的山峦河流,动物植物共同属于一个家。”从这些句子我们可以看出,人类与大地的关系是那么密切,所以,西雅图对购买土地的白人提出那些要求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小组学习,交流讨论:西雅图从哪几方面对白人提出要求?提出了哪些要求?为什么提出那些要求?

最新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夏天里的成长》课文原文及教案

【篇一】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夏天里的成长》课文原文 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你在豆棚瓜架上看绿蔓,一天可以长出几寸;你到竹子林、高粱地里听声音,在叭叭的声响里,一夜可以多出半节。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一块白石头,几天不见,就长满了苔藓;一片黄泥土,几天不见,就变成了草坪菜畦。邻家的小猫小狗小鸡小鸭,个把月不过来,再见面,它已经有了妈妈的一半大。 草长,树木长,山是一天一天地变丰满。稻秧长,甘蔗长,地是一天一天地高起来。水长,瀑布长,河也是一天一天地变宽变深。俗话说:“不热不长,不热不大。”随着太阳威力的增加,温度的增加,什么都在长。最热的时候,连铁路的铁轨也长,把接茬地方的缝儿几乎填满。柏油路也软绵绵的,像是高起来。 一过夏天,小学生有的成了中学生,中学生有的成了大学生。升级、跳班,快点儿,慢点儿,总是要长。北方农家的谚语说:“六月六,看谷秀。”又说:“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农作物到了该长的时候不长,或是长得太慢,就没有收成的希望。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 _____________ 本文作者梁容若,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篇二】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夏天里的成长》教案 教学目标: 1.会写11个生字,重点理解“苞蕾、丰满、谚语、尽量”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确文章的中心意思,体会文章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好处。 3.体会本文的表达特点,明白文章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懂得人一定要珍惜时间,也要用力成长的道理。 教学重点: 围绕中心句,从动植物、非生物和人的成长三方面来感受中心意思。 教学难点: 体会本文的表达特点,明白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一年级下册语文《夏夜多美》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认识“莲、哭”等13个生字,会写“她、他”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夏夜的美。 3.体会助人为乐的精神美。 4.保护环境、爱护昆虫。 2.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莲、哭”等13个生字,会写“她、他”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夏夜的美。 3. 教学用具 4. 标签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童话故事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童话故事。故事发 生在一个夏天的夜晚,(板书:夏夜)谁愿意描述一下夏天的夜晚景色?(板书:多美)这么美的景色我们应读出美感,齐读课题。 二、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师: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走进童话故事中,读准字音。画出生字新词,可以找朋友帮助解决。 (2)用“________”画出你觉得最动人的句子。 (3)师:下面,我们来听课文录音,看谁最先听懂课文中的故事。简单扼要地讲给大家听好吗? 【这一环节的目的是把学生的自学落到实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转换角色,细读课文。

(1)师:课文哪些地方你觉得最动人,读给同学们听。(教师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 (2)想像读:教师范读,请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像夏夜的景美、情美。 (3)评价读:师:请小朋友读倒数三个自然段。师:你们读老师来想像,好吗?老师要根据你们是否读出夏夜的美来评价。 (教师可以参与到学生当中去,先齐读,再请有信心读好的学生读,教师指导。) 四、分角色朗读,体会夏夜美。 出示字幕动画课件,师生分角色朗读。教师扮演睡莲姑姑,学生分别扮演自己 喜欢的角色:小蚂蚁、小蜻蜒、萤火虫、旁白。 【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让全班学生都参与教学活动,这 充分考虑了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好动、喜欢小动物等,学生对分角色朗读非常 有兴趣。】 五、歌谣识字,好记好认。 1.师:我们分角色朗读得真不错,有几个生字朋友不知你们刚才认识了没有? 2.教师加上动作描述。 出示第二段:水池里,睡莲刚闭上眼睛,就被呜呜的哭声惊醒了。她睁开眼睛 一看,是一只蚂蚁趴在一根水草上。 学生根据字意做动作,闭上眼睛做睁开的动作。趴在桌子上,想像小蚂蚁掉进 池塘的样子。 3.教师加上动作描述。 出示第四段:“快上来吧!”睡莲弯弯腰,让他爬了上来。 学生根据字意加动作,学生找到腰的位置和老师一起前后左右动一动。伸出手 做爬的动作。区分“趴、爬”。 4.教师根据字意讲解。 出示“时”字。师:大家认识吗?时间的“时”,“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 买寸光阴”,同学们要珍惜时间,珍惜每一天。(根据学生的情况可以详细说明。)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辅导与练习

15落花生 一、多音字、近反义词: ①多音字pián占便宜sàn分散pì开辟 便散辟 biàn方便sǎn散乱bì复辟 ②近义词: 可惜—惋惜便宜—低廉爱慕—羡慕、仰慕 居然—竟然吩咐—嘱咐开辟—开拓、开垦 ③反义词: 喜欢—讨厌希望—失望便宜—昂贵体面—寒酸 可贵—可鄙实用—无用居然—果然爱慕—嫌弃、厌恶二、生字组词与注音: 亩[mǔ]公亩亩产一亩地尝[cháng]尝试品尝卧薪尝胆吩[fēn]fēn咐[fù]嘱咐托咐茅[máo]茅草名列前茅三顾茅庐榨[zhà]榨油压榨榨取榨菜榴[liú]石榴榴莲手榴弹 三、词语解释: 开辟:开拓扩展。文中指把原来荒芜着的土地开垦出来。 翻地:用工具把土翻松。

爱慕:由于喜爱或敬重而愿意接近。 分辨:分析辨别。 体面:①(相貌或样子)好看;美丽。②面子;身份;体统。文中取第 ①种意思。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竟然。 四、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来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五、感悟心语: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的确,看上去不起眼的花生,却有着最朴实无华的内在美,这种美影响了作者一生,也改变了我们做人、处世的准则。我们学习落花生,不仅不要看不起外表不美,但实际有用的人,而且自己也要甘愿像花生那样,做普普通通的人,干实实在在的事,在平凡的岗位上,为别人带去更多的好处。 六、课文结构:

种花生:买——翻——播+——浇 种收过程 落(1)收花生:居然收获了品味花生的内在美 花尝花生:做成好几样食品学做社会有用的人 生(2)好处、味美、榨油、便宜 议花生不好看寄希望 3—15 特点:埋在地里通很有用 七、写作手法:运用了借物喻人的写法。 八、课本习题: (2)说一说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和议花生四部分内容。 2、抄写第十自然段,再说说花生最可贵的是什么,和同学们交流自己的 体会。 答:花生最可贵的是:虽没有外在的美丽,却朴实无华、默默无闻、不计名利、无私奉献。 3、下面这两句话有什么含义,你是怎样体会到的?和同学们交流交流。 (1)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答:这句话中“不好看”“很有用”揭示了花生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 可贵品质,表明父亲对花生这种品质的赞美,并希望“我们”学习花 生这种品质。 (2)这名话是“我”从花生可贵的品质和父亲对“我们”的期望中,总

小学一年级语文《夏夜多美》知识点

小学一年级语文《夏夜多美》知识点 【原文】 夏夜,公园里静悄悄的。 水池里,睡莲刚刚闭上眼睛,就被呜呜的哭声惊醒了。她睁开眼睛一看,是一只蚂蚁趴在一根水草上。睡莲问:“小蚂蚁,你怎么啦?” 小蚂蚁说:“我不小心掉进池塘,上不了岸啦!” “快上来吧!”睡莲弯弯腰,让他爬了上来。 小蚂蚁非常感激,连声说:“谢谢您,睡莲姑姑。” 睡莲说:“今晚就在这我住下吧!你瞧,夏夜多美啊!” 小蚂蚁摇摇头,说:“我得回家。要不,爸爸妈妈会着急的。” 他们的话让正在睡莲叶上休息的蜻蜓听见了。他问:“睡莲姑娘,有什么事吗?” “小蚂蚁想回家,可我没办法送他。” 蜻蜓说:“让我来送小蚂蚁吧!” 睡莲问:“天这么黑,你能行吗?” 这时,一只萤火虫飞来了,说:“我来给你们照亮。” 小蚂蚁爬上“飞机”,蜻蜓起飞了。萤火虫在前面点起了亮晶晶的小灯笼。 蜻蜓飞呀飞,飞过青青的假山,飞过绿绿的草坪,飞到一座花坛前,小蚂蚁到家了。 星星看见了,高兴地眨着眼。 啊,多美的夏夜啊! 【字词】 睡莲哭声睁开睁眼趴根腰爬上非常感激着急这时 【句子】 水池里,睡莲刚刚闭上眼睛,就被呜呜的哭声惊醒了。

她睁开眼睛一看,是一只蚂蚁趴在一根水草上。 小蚂蚁说:“我不小心掉进池塘,上不了岸啦!” 睡莲问:“小蚂蚁,你怎么啦?” 【练习题】 一、根据课文补充句子 水池里,( )刚刚闭上眼睛,就被呜呜的哭声惊醒了。小蚂蚁非常( ),连声说:“谢谢您,睡莲姑姑。” 二、看字组词 ( )莲趴( ) 爬 ( ) 感( ) 三、品读句子,写出情感 1.睡莲问:“小蚂蚁,你怎么啦?” 2.水池里,睡莲刚刚闭上眼睛,就被呜呜的哭声惊醒了。【参考答案】 一、睡莲感激 二、睡莲趴在爬上感激 三、1.体现了睡莲对小蚂蚁的关切 2.感受到小蚂蚁着急的心情

一年级下册课文《夏夜多美》

一年级下册课文《夏夜多美》 导读:夏夜多美 夏夜,公园里静悄悄的。 水池里,睡莲刚闭上眼睛,就被呜呜的哭声惊醒了。她睁开眼睛一看,是一只蚂蚁趴在一根水草上。睡莲问:“小蚂蚁,你怎么啦?” 小蚂蚁说:“我不小心掉进池塘,上不了岸啦!” “快上来吧!”睡莲弯弯腰,让他爬了上来。 小蚂蚁非常感激,连声说:“谢谢您,睡莲姑姑。” 睡莲说:“今晚就在这儿住下吧!你瞧,夏夜多美啊!” 小蚂蚁摇摇头,说:“我得回家。要不,爸爸妈妈会着急的。” 他们的话让正在睡莲叶上休息的蜻蜓听见了。他问:“睡莲姑娘,有什么事吗?” “小蚂蚁想回家,可我没办法送他。” 蜻蜓说:“让我来送小蚂蚁吧!” 睡莲问:“天这么黑,你能行吗?” 这时,一只萤火虫飞来了,说:“我来给你们照亮。” 小蚂蚁爬上“飞机”,蜻蜓起飞了。萤火虫在前面点起了亮晶晶的小灯笼。 蜻蜓飞呀飞,飞过青青的假山,飞过绿绿的草坪,飞到一座花坛前,小蚂蚁到家了。 星星看见了,高兴地眨着眼。 啊,多美的夏夜呀!

一年级语文《夏夜多美》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夏夜多美》这是一个童话故事,故事发生在一个夏天的夜晚,一只小蚂蚁掉进池塘,是朋友们帮助它回到了家。读了这个故事,你会感到夏夜的景色美,助人为乐的精神更美。学习这篇课文,应指导学生反复朗读,结合课文插图,在朗读中感悟夏夜的美。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故事内容,理解课文。 3.感悟夏夜的景色美而助人为乐的精神更美。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理清层次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5课《夏夜多美》,一起齐读课题。 师:在这个夏夜你看到什么让你觉得很美,谁来说说你的感受? 生:我看到一只小蚂蚁掉进了池塘里,怎么也上不了岸,着急地哭了,让正在睡觉的睡莲姑姑听到了,睡莲姑姑帮助了它,我觉得睡莲很美。 师:就是这样一只调皮的小蚂蚁打破了这宁静的夏夜,好心的睡莲姑姑帮助了它,让我们深深地喜欢上这美丽的夜晚,瞧,夏夜多美!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整体感知课文,引出本节课学习内容】 二、品词析句,逐层感悟 1.品读课文 师:这个夏夜还有哪些美吸引了你的眼球呢?让我们继续去发现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夏天里的成长》课文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五课《夏天里的成长》课文原文、知识点 及练习题 【篇一】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五课《夏天里的成长》课文原文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你在豆棚瓜架上看绿蔓,一天可以长出几寸;你到竹子林、高粱地里听声音,在叭叭的声响里,一夜可以多出半节。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一块白石头,几天不见,就长满了苔藓;一片黄泥土,几天不见,就变成了草坪菜畦。邻家的小猫小狗小鸡小鸭,个把月不过来,再见面,它已经有了妈妈的一半大。 草长,树木长,山是一天一天地变丰满。稻秧长,甘蔗长,地是一天一天地高起来。水长,瀑布长,河也是一天一天地变宽变深。俗话说:“不热不长,不热不大。’’随着太阳威力的增加,温度的增加,什么都在长。最热的时候,连铁路的铁轨也长,把接茬地方的缝儿几乎填满。柏油路也软绵绵的,像是高起来。 一过夏天,小学生有的成了中学生,中学生有的成了大学生。升级、跳班,快点儿,慢点儿,总是要长。北方农家的谚语说:“六月六,看谷秀。”又说:“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农作物到了该长的时候不长,或是长得太慢,就没有收成的希望。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 _____________ 本文作者梁容若,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篇二】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五课《夏天里的成长》知识点 生字组词: 棚:凉棚车棚顶棚工棚牲口棚 蔓:瓜蔓藤蔓爬蔓压蔓顺蔓摸瓜 苞:花苞苞蕾苞米苞谷含苞待放 蕾:花蕾蓓蕾蕾丝吐蕾护苗保蕾 苔:青苔苔藓苔原苔斑苔痕 藓:苔藓 坪:坪坝草坪花坪停机坪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 第15课 最苦与最乐

15 最苦与最乐 【知识与技能】 1.在掌握议论文知识的基础上理解义章内容。 2. 学习作凝茧。轻灵、简洁流畅的风格。 3. 明确作观点,理淸文章脉络。 4. 使学生把握作者展开论点的论证过程.学习本文严密的论证方式。 【过程与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利州本文的教育价值,引导学生树立对他人、对社会、对自己的责任感。 1.引导学生对人生观的思考.对责任的思考。 2.训练严密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导入 小时候,大人们告诉我:黄连最苦。现在,我告诉你们:出去旅游最乐。同学们.你们也来说说,什么最苦,什么最乐。(学生畅所欲言)刚才,我们谈了对“最苦”和“最乐”的看法.那么,还有一个人没有发言,他就是饮冰室主人一梁启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文聿—(最苦与最乐》,听听他认 为什么是“最苦”,什么是“最乐”。 二、资料助读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 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 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戌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著有〈中外纪闻〉。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三、初步感知 生禹注解。 如释茧负:好像放下了沉里的负担。形容心情紧张后的轻松愉快。 无人而不自得:君子无论处在什么境遇都能保持安然自得。 悲天悯人:哀叹时世的艰危,同情人民的W苦。多川来表示对社会的混 乱腐败和人民的疾苦感到悲愤和不平。 达观:对不如意的亊情看得开。 初步感知。 (1)“最苦”与“最乐”是意义相反的两个词,将它们放在一起.相互对比,相互反衬.加之又分别以“最”来修饰.这样既能使论题鲜明、突出,又能深深吸引读者。 (2)全文共六段,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 -3)论述“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第二部分:(4-5)论述“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笫三部分:(6)论述“人生当勇于负责任,而不能逃避责任”。 四、合作探究 (一)探究文本 1.为什么说“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最苦呢? 先引导学生找出论说的句子:正:凡人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做的 亊;反:该做的亊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茧担压在肩头。从而推论出最 苦的原因: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学期第15课教案

备教材备学生备教程 15、落花生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六个生字,正确读写“居然”、“榨油”、“便宜”、“爱慕”、“体面”、“吩咐”“分辨”等词语。 2、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父亲的话的含义,明白花生最可贵的好处,懂得做人应该做一个对他人有好处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只求外表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学扫清字词障碍。 2、通过联系实际体会课文重点句的含义,引导学生做一个有用的人。 3、通过分角色朗读,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中渗透做人的道理,引导学生做一个默默奉献的人 教学重难点与关键: 1.紧扣爸爸说的一段话展开朗读体会,让学生认识到本文借物喻理的写法及其所喻的道理。 2.弄清课文的主次,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课时划分: 2课时 课前准备: 1.学生搜集作者和有关落花生的资料,教师准备关于落花生的资料。 2.准备一块小黑板,上面抄写好本课生字、新词 粘贴——《语文书》双横线、四方格生字 粘贴——《英才教程》-生字扫描记录—— 指名—— () () () () () () () () () () () () () () () () () () ●指示、指导自学(正式讲读之前1-5周,至少自学3次) 任务、要求:主要是读书——求……印象、兴趣…… 查工具书——求音准(第二次还不会读的字要求“注音”) 写写生字——求印象(一边写一边读) ●调查,个别教(早自习或它时)——做记录: 1,见《语文书》; 2,见《练习册》; 3,见手机或其它 ●预习(正式讲读之前1-2天) 任务、要求:读书——求正确、流利 查工具书——求断词断句基本正确、重点词义略知一二 做《练习册》——求自觉主动认真 (选择T1/2/3……) 随机播放360浏览器“收藏夹”之“五年级课文朗读”本课 正课第一课时 导入 读课文——以中等生、差生为主 形式多样,提高巩固 学习生字新词——辅差 找生板书这课生字词,共同学习这些生字词。 讲读课文——整合各种教学资源、随机最优化 以中等生、优生为主 听-说-读-写,注重“双基” 重点训练项目:指导抑扬顿挫、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相机学习课后习题

小学一年级语文《夏夜多美》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夏夜多xx》教案 《夏夜多美》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5课。本单元课文都是以快乐的夏天为专题组织材料的,内容丰富。目的是让学生注意观察夏天的景物、气候,体会夏天的美好。《夏夜多美》既写了夏天的美景,又写了夏天的情趣,是一个童话故事,旨在让学生感到夏夜的景色美,助人为乐的精神更美。设计理念 根据课文设计了师生合作表演这一环节,让学生走进童话世界,激发学生的兴趣,这符合一年级学生好奇、注意力不易长时间集中的特点。同时引发学生的热情,使学生进一步地了解课文内容。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朗读、分角色朗读,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都愿意参与教学活动。学习我会认的字,让学生充分动起来,使自学落到实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作精神。 学习目标 1.认识莲、哭等13个生字,会写她、他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夏夜的美。 3.体会助人为乐的精神xx。 4.保护环境、爱护昆虫。教学时间 2课时。课前准备 课件、头饰、生字卡片。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激起导入,引出课题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童话故事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童话故事。故事发生在一个夏天的夜晚,(板书:夏夜)谁愿意描述一下夏天的夜晚景色?(板书:多美)这么美的景色我们应读出美感,齐读课题。 二、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师: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走进童话故事中,读准字音。画出生字新词,可以找朋友帮助解决。 (2)用_画出你觉得最动人的句子。 (3)师:下面,我们来听课文录音,看谁最先听懂课文中的故事。简单扼要地讲给大家听好吗? 【这一环节的目的是把学生的自学落到实处,同时也培养了学 生的自学能力。】 三、转换角色,细读课文。(1)师:课文哪些地方你觉得最动人,读给同学们听。(教师给予学生适 当的鼓励。) (2)想像读:教师范读,请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像夏夜的景美、情美。 (3)评价读:师:请小朋友读倒数三个自然段。师:你们读老师来想像, 好吗?老师要根据你们是否读出夏夜的美来评价。 (教师可以参与到学生当中去,先齐读,再请有信心读好的学生读,教师 指导。) 四、分角色朗读,体会夏夜xx。 出示字幕动画课件,师生分角色朗读。教师扮演睡莲姑姑,学生分别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小蚂蚁、小蜻蜓、萤火虫、旁白。 【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让全班学生都参与教学活动,这充分考虑了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好动、喜欢小动物等,学生对分角色朗读非常有兴趣。】 五、歌谣识字,好记好认。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语文下册 夏夜多美同步练习

习题精选 比一比 “她”和“他”这两个字里都有()。 “送”和“过”这两个字里都有()。 “过”和“时”这两个字里都有()。 参考答案: 也辶寸 猜一猜 参考答案: 萤火虫 连一连 快帮萤火虫找回它的小灯笼吧! 参考答案: 写一写 探究活动 我说夏夜美 1.读读说说:要求:读,要边读边想;说,要尽量多说。如,青青的麦苗,青青的草地;绿绿的树叶,绿绿的小草;弯弯的月亮,弯弯的小溪。 2.自由组合说夏夜:按观察对象分组:星空组,花园组,池塘组,街道组……每组内先互相说,再选出代表给全班说,其他组员补充说。 3.评一评,哪一组描绘的夏夜最美即可获得“睡莲奖”。 4.美丽的夏夜晚饭后,和家人一起到附近散散步,观察一

下美丽的夏夜,看看它美在哪儿。 扩展资料 好天气 今天真是天气好,一大早起来,鸟儿对我叫,太阳公公对我笑。 妈妈你快来,我对妈妈大声叫。 看看这美丽的风景,多么美好! 柳树把头摇,你看你看,柳树成了拨浪鼓,笑得我弯下了腰。 爸爸醒了,也说天气好。 草叶上,露珠在阳光的照耀下,像闪闪发光的珍珠。 我看着这美丽的风景,向太阳微笑、向天空微笑、向小鸟微笑…… 夏天和秋天 夏天,每天烈日当头。柳叶打着卷儿,小花低着头,湖水冒着热气,鱼儿该不会被煮熟了吧?别急别急,天气预报员“小燕子”来了,它飞得很低很低,在湖面转圈,这是它在报告:好消息——就要下雨,就要下雨。 风来了,黑云来了,闪电来了,雷公公跑来了!哗!哗!哗!大雨快活地落下来。下了一阵儿,风去了,云散了,闪电停了,雷公公回家了。天边挂起了彩虹。树叶,花儿滴着水珠,像刚洗完澡,多干净,多精神。你闻闻,连空气都是香的。 湖里,小鱼摆着尾巴游得多么快活和高兴,小青蛙和小鸟儿在合唱一首动听的歌,一会小鸟叽叽喳喳,一会青蛙咕呱咕呱。接着,小鸟、青蛙一起唱,它们唱了夏天的歌! 秋天与夏天相比,是另外一种色调。瞧,田里玉米穗披着红缨,涨红了脸的高梁,躬身致谢的稻谷……都把秋天的色彩透露出来了。果树上挂满了诱人的苹果,青中透红,水灵灵的透出一股香气来,多么迷人哪!有人说,金色是丰收的象征。是的,秋天到处洋溢着成熟的色彩!

(部编版)统编一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文具的家》(教案)

第15课《文具的家》(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正确认读课文中的10个生字,认真学会“文”、“找”、“办”、“包”、“次”、“平”、“让”7个生字,并端正、整洁地书写,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2·1·c·n·j·y 2.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了解课文内容,逐步培养孩子养成爱护学习用具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1.学会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感悟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1.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自己的语感。 2.指导学生把对课文的感悟转化为自己日常的学习习惯。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交流。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小朋友们,你们认识这些文具吗?你能说说它们有什么用吗?(课件出示) 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归纳:铅笔、橡皮、尺子等文具,能帮我们做这么多事情,真是我们学习上的好伙伴哪! (课件出示捡到的文具)可是这些小伙伴却被它们的小主人弄丢了,它们很伤心,让我们一起来帮助它们找个家吧!

3.板书课题“文具的家”。 4.指导朗读课题。 你知道文具的家在哪里吗?(文具盒。)认读“具”,注意里面是三横。 5.课文中写了一个什么故事呢?让我们去课文中看一看吧! 二、初读感知 1.初读课文,感知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我会读,我会连。 diū nǎ jù měi xīn 哪新丢具美 xiē zǐ tā jiǎn suǒ chá 她些查所检仔 (2)我来认生字。 wén zhǎo bàn bāo cì píng ràng 文找办包次平让21·cn·jy·com (3)我来说偏旁。 “次”的偏旁是“冫”; “让”的偏旁是“讠”; “找”的偏旁是“扌”。 (4)我来组词。 小组内合作学习,扫除生字、词障碍。 出示词语:A. 教师领读 B.男女生比读 C.同桌互读。 文具语文找到找人办法办好书包布包每次一次平安平时让着让出 三、精读领悟 (一)整体感知课文。 师:认识了生字宝宝,再读课文就容易多了,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标好自然段,看看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共6个自然段,写的是贝贝和文具之间发生的事。贝贝总丢文具,妈妈告诉她文具是有家的,最后贝贝知道了文具的家在哪里。 (二)反复阅读实践,读通课文内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