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黄河的主人》第二课时教案

《黄河的主人》第二课时教案

《黄河的主人》第二课时教案
《黄河的主人》第二课时教案

《黄河的主人》第二课时教案

亭湖区南港小学唐甲锋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使学生在了解艄公的高超技术的同时,更能感受到艄公高尚的人格品质。

3、在朗读中感受黄河风浪的险恶和艄公的勇敢、沉着和智慧,进而体会人类在征服自然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本质力量。

教学重点:

1、感悟黄河的险和羊皮筏子在黄河上漂流的惊心动魄。

2、理解艄公为什么能成为黄河的主人,体会艄公的勇敢与机智。

教学难点:

透过语言文字,使学生领会到:只要沉着勇敢就能战胜艰难险阻的道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3课学生齐读课题《黄河的主人》,上节课我们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字词先来复习一下字词:出示:万马奔腾羊皮筏子浊浪排空提心吊胆谈笑风生波浪滔滔鼓浪前进专心致志胆战心惊惊涛骇浪

2、这些词语中哪些是描写作者的心情的呢?(胆战心惊提心吊胆)是什么让作者胆战心惊呢?又是什么让作者提心吊胆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继续感受黄河的气势,领悟黄河的主人的精神。

二、层层朗读感受黄河。

1、你知道黄河的主人是谁吗?(生:艄公。师板书:艄公)

2、课文哪句话直接告诉了我们黄河的主人是艄公?

出示: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

(1)生齐读句子。

(2)同学们,透过“惊涛骇浪”这个词语,你可以看到怎样的黄河?

(3)是呀!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课文第一自然段就给我们描写了这样的黄河。

3、出示:黄河滚滚。那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气势,令人胆战心惊。

(1)请同学们自己来读读第一自然段。

(2)读着这样的句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把你看到的读出来。

(3)看,这就是滚滚的黄河,万马奔腾,浊浪排空。(播放录象)此时你心里又有怎样的感觉呢?(害怕、胆战心惊、吃惊、颤抖)

(4)同学们齐读,读出我们的感受,(你们读出了黄河的气势读出了惊涛骇浪。)看到这样的情景,谁都会胆战心惊而艄公他却出示: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

三、抓住“如履平地”,由远及近看清羊皮筏子。

1、“如履平地”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学过成语:郑人买履这里的“履”是什么意思?(生:鞋子。)

“如履平地”的意思就是穿着鞋子在平地上走。

黄河之上艄公的鞋子是什么?(生:羊皮筏子。)

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羊皮筏子?(生:2—5自然段。)

2、艄公脚下的羊皮筏子是怎样的?读读课文第2---5自然段,边读边把你有感想的地方画出来,也可以写写你的感受。

3、谁来读读你看到的羊皮筏子是什么样的?

出示:从岸上远远望去,那么小,那么轻,浮在水面上,好像只要一个小小的浪头,就能把它整个儿吞没。

(1)“那么小,那么轻”——一个小而轻的羊皮筏子。它究竟小到什么程度,轻到什么程度?同学们再细细品读第二自然段

(2)学生自由读。

交流:

“好像只要一个小小的浪头,就能把它整个儿吞没。”——真小真轻,只要一个小小的浪头,就能把它整个儿吞没。

“那是什么,正在汹涌的激流里鼓浪前进?”——远远望去,看都看不清是什么,真是小,真是轻。

(3)同学们,这样的羊皮筏子给你怎样的感受呢?(担心害怕,怕它沉没)带着你的感受读读这句话。谁还想读?(真是危险啊!)

4、让我们再定睛瞧一瞧,你又看到了怎样的羊皮筏子?

出示:再定睛一瞧,啊,那上面还有人哩!不只一个,还有一个……一、二、三、四、五、六,一共六个人!这六个人,就如在湍急的黄河上贴着水面漂流。

(1)看到这么小,这么轻的羊皮筏子上还有人,你心里有什么感受?

生:害怕、惊讶、激动、兴奋、紧张……

(2)带着这样的感受读读这句话:“啊,那上面还有人哩!”有不同的读法吗?

指导读好“啊”的两种读音。(第四声:兴奋、激动。第二声:惊讶,难以置信。)

齐读这句话。老师听出了你们激动惊讶的心情。

(3)师引读:“不只一个,还有一个……一、二、三、四、五、六,一共六个人!”数着皮筏上的人,你的心里怎么样?(越来越紧张、害怕…惊讶、激动。)

(4)这六个人,就如在湍急的黄河上——贴着水面漂流,还真是危险啊!看着这样的羊皮筏子,我们感受颇多,就通过朗读来表达吧,我们一起读第三段。

4、羊皮筏子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再看仔细点,羊皮筏子上仅仅坐着人吗?

生读:“也只有十只到十二只羊那么大的体积吧,上面却有五位乘客和一位艄公,而且在他们的身边还摆着两只装得满满的麻袋。”

5、你又读出了这是一只怎样的羊皮筏子呢?

(1)是呀“满满的”——不仅装着五位乘客和一位艄公,还装着两只满满的麻袋,这是一只满满的羊皮筏子。

(2)羊皮筏子那么小,那么轻,装满了人和麻袋,在黄河上漂流,多危险啊!齐读:出示:这就是黄河上的羊皮筏子!

6、瞧!羊皮筏子,俗称“排子”,是一种古老的水运工具,客货两用。以羊皮为囊,吹气浮于水面,只有十只到十二只羊那么大的体积,没有护拦,没有扶手,一个羊皮筏子只有二十斤,同学们你们都可以背起一两个来。如果让你坐在这羊皮筏子上在黄河上漂流,你敢吗?

生:不敢怕筏子会翻

7、我们连坐都不敢做,而筏子上的乘客表现怎么样呢?自己读读第六自然段。找出描写乘客的句子。

生读:皮筏上的乘客谈笑风生,他们向岸上指指点点,那从容的神情,就如同坐在公共汽车上浏览窗外的景色。

乘客们竟然在-----谈笑风生,神情是那么-----从容

四、抓住“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全面认识艄公。

1、看第七段,师引读:听坐过羊皮筏子的人说,第一次尝试,重要的就是——小心和大胆……

原来,坐羊皮筏子,不仅要——小心和大胆,而且要有——足够的勇气。而这五位乘客不仅敢坐,竟然还敢谈笑风生,这是为什么呀?

生:因为他们胆大,(因为他们相信艄公。)

2、艄公为何会让乘客如此信任?同学们,赶紧读读课文6—8自然段,划出具体描写艄公的句子。用心读读,想想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艄公?

3、交流:

谁来读读你画出的句子,出示“我不禁提心吊胆,而那艄公却很沉着。他专心致志地撑着篙,小心地注视着水势,大胆地破浪前行。”

从这里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艄公?

A、方案一:学生找到“沉着”。

具体表现在哪里?(专心致志、小心、大胆)

B、方案二:(勇敢、机智、胆大、细心……)

C、方案三:学生找到“大胆”,仅靠大胆行吗?(还要小心、专心致志)。这就是“沉着”。把你体会到的读出来。是呀,坐羊皮筏子的人需要小心和胆大,那只是偶尔的一两次,而艄公的小心和胆大则是日复一日,时时刻刻的,他们要一次又一次地战胜危险,化险为夷,这需要的是多大的勇气与智慧呀!又需要怎样的胆略和气概呢?这就是黄河的主人。

4、读:出示: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

5、文中还有一处具体描写了艄公,谁找到了

出示(“他站在那小小的筏子上,面对着险恶的风浪,身系着乘客的安全,手里只有那么一根不粗不细的竹篙。”)

从这里,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艄公?(技术高超、镇静、机敏……)能具体说说吗?是呀,他站在羊皮筏子上,凭的只是-----一根不粗不细的竹篙,他战胜惊涛骇浪凭的仅仅是----一根不粗不细的竹篙,却能在黄河上-----如履平地,此时你一定会惊叹----生:太了不起了,多么高超的技术呀!(带着你的理解读好这句话)齐读。把艄公的形象留在心里。

6、学到这儿,你们能告诉我,为什么说艄公是黄河的主人?

7、师引:是的,他——勇敢、机智、镇静、机敏,战胜了——成为——

再出示:“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

此时,让我们再来读这句话,相信现在你能更深刻地理解为什么艄公就是黄河的主人。齐读。

8、同学们,黄河的主人是——,艄公是——

五、小结

1、A、艄公来了,面对滚滚的黄河,艄公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面对这位艄公,你想对他说什么?

B、同学们,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他用慈母的胸怀孕育了中华儿女的生命,也以她时尔暴烈的脾气锻炼了他们坚韧不拔的意志。艄公就是这千万个中华儿女的一个缩影,他们风里来浪里去,经历了多少磨难,才能在惊涛骇浪之上如履平地,成为了黄河的主人。老师想,此时你一定有许多话想对艄公说,拿出本,以屏幕上的话为开头,写下你们相对艄公说的话吧!羊皮筏子的艄公呀,我敬仰你…

2、同学们写得真好,勇敢、镇静、机敏,把艄公的精神装在心中,带到生活中,面对人生中的大风大浪。磨砺自己,成为生活的主人吧!

板书:

23、黄河的主人———艄公勇敢和智慧

镇静和机敏

2019-2020年七年级音乐 第五单元第二课时《轻歌曼舞》教案 人音版

2019-2020年七年级音乐第五单元第二课时《轻歌曼舞》教案人音 版 教学目标:1、通过深入学习歌曲《难忘今宵》再次体验歌曲中所表现的思想情感。 2、通过欣赏音乐《雷鸣电闪波尔卡》感受音乐情绪和音乐风格。 3、认识“波尔卡”这种舞曲体裁。 教学重点:欣赏音乐《雷鸣电闪波尔卡》。 教学难点:音乐创编活动的组织实施。 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教学录音带、学生自制小乐器若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学生在《蓝色的探戈》音乐声中进入教室 2、师生礼仪 二、复习歌曲《难忘今宵》 1、教师钢琴伴奏学生齐唱。 2、欣赏其他歌唱家的演唱。 3、欣赏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最后节目《难忘今宵》(学生进一步体验歌曲抒发的情感)。 三、欣赏《雷鸣电闪波尔卡》 1、导入。(师:刚才进教室时大家听到的是什么音乐啊,生答:《蓝色的探戈》师:是的,这是一种含蓄、洒脱的舞会舞蹈音乐。那么今天我们将再来了解另外一种舞曲体裁的音乐→“波尔卡”) 2、播放三个音乐片段,(师问:你听到了什么声音吗?生答后,师:这是一首奥地利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的作品《雷鸣电闪波尔卡》。那就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波尔卡吧) 3、“波尔卡”音乐知识介绍: 是一种起源于波希米亚的一种民间舞曲,这种舞曲的特点是:音乐轻快活泼、中速稍快的速度、多用二拍子。也有用三拍子的变体。其舞步有“单足弹跳步”和“脚跟脚尖轮流击地”等两种动作。 4、作者介绍: 约翰?施特劳斯:奥地利作曲家,有“圆舞曲之王”的美誉。他一生写了很多的舞曲。其中以圆舞曲为最多,他的代表作品有《蓝色多瑙河》、《维也纳森林的故事》等世界名作。《雷鸣电闪波尔卡》是他作于1868年。作者意在表现一个令人高兴的节日里,人们聚集在一座金碧辉煌的大厅里。这时,外面狂风大作、雷鸣电闪、暴雨倾盆,而厅里的人们却舞兴正浓。 5、熟悉各节奏型 引子:5050┃5050┃5050┃50 a 7 6 ┃4 7 ┃4 7┃606 606 ┃6? XX ┃X X ┃X X┃X0X X0X ┃X. A 6 ┃54 32┃45 35┃25 15 ┃75 65 b X ┃XX XX┃XX XX┃XX XX ┃XX XX a 5 ┃1 3┃6 6.5┃4 75┃5 - ┃ B X ┃X X┃X X.X┃X XX┃X - ┃ b 60 50┃2.1 50┃60 50┃1.7 50┃ XX XX┃X.X XX┃XX XX┃X.X XX┃ 6、分段欣赏 ①引子②第一部分③第二部分④尾声 7、全曲欣赏(要求学生眼睛微闭) 8、其它波尔卡音乐MTV欣赏(拓宽音乐视野) 四、意境表演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倍的认识教案(20200528102137)

1.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乘法计算及相关除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倍”是一个新 的概念,是一种数量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本单元内容的学习,初步建立倍的概念和简单的数学模型,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乘法的含义,拓宽应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与能力,培养数感,为今后学习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等相关知识奠定基础。 2.教材为倍的认识提供了直观形象的情景图,以此引导学生认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引出“倍”的含义;然后例3是引导学生用“画一画”的方式,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的计算思路,为解决问题建构思维模式。 三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动、好奇。其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虽然已经有向逻辑思 维过渡的趋向,但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与感性经验直接联系,主要依赖具体形象思维。因此我把“倍的认识”这一知识,融合在学生的直观感受、操作与游戏之中,让学生在多种感官刺激中体验“倍”的概念的形成过程与促进“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思维模 式的建立。 1.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体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含义。在充分感知 的基础上,初步建立“倍”的概念,明白“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具体意义。 2.通过直观演示与操作,引导学生体验数形结合的方法,建立“几个几”与“几倍”之间的 联系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渗透“倍”与乘除运 算的关系。 3.通过画一画、摆一摆、说一说,丰富“倍”的表象,深化倍的认识,培养用数学语言有理有据地说明问题本质的能力。 4.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1.把“倍的认识”这一知识,融合在学生的直观感受、操作与游戏之中。让学生在多种感官 刺激中体验“倍”的概念的形成过程与促进“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思维模式的建立。 2.依据儿童心理学有关小学生思维特点的理论,直观演示法可以帮助学生克服自身心理结构 与小学数学知识结构不相适应的特点。灵活地运用多媒体让学生直观地建立“倍”的概念,加深其印象,验证操作结果,也便于比较。

《猫》第二课时教案

《猫》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品读课文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准确的语言将猫的特点写具体,同时表达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的写法。 3.激起学生热爱生活的情趣,激发课外观察动物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品读课文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准确的语言将猫的特点写具体,同时表达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的写法。 教法学法:创设情境法,比较法;边读边想象,抓关键词体会、讨论、交流。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整体回顾复习 (默写词语) 1打开书,回忆课文主要写了哪两部分内容(板书) 从哪几方面表现大猫性格古怪 出示填空辅助说: 猫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有时——(温柔可亲),有时(一声不出),有时——(勇敢),有时(胆小),所以说猫的性格很——(古怪)

2.上节课初步感受了猫的性格特点,而且学习了用典型事例表现特点的方法。这节课,我们深入学习作者是用怎样的语言将猫的特点写生动具体,表达自己喜爱之情的。 二、重点研读,感受“古怪” (一)我们先来读读描写大猫的部分。 1.老师读猫的特点,你们读具体描写这个特点的内容,好吗 师: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说它老实吧,——(生接) 幻灯出示,停住指导:我们一般会说什么人很乖(课件显红“乖”字) 小结:一个“乖”字,写出了老舍先生把猫当成孩子看待,多喜欢猫啊!我们也把猫当孩子一样读一读——齐读这一部分。) 小结:一个“乖”字,写出了老舍先生把猫当成孩子看待,表现出对猫的喜爱之情。我们读书时,要注意捕捉这样的关键词语。(随机板书:喜爱用词生动) 2.我们继续读贪玩的部分 (1)指名读写贪玩的部分。出示句子。 “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 (2)你从哪些词语感受到了猫很贪玩 (3)学生反馈,(如:一天一夜,感受到玩的时间长,所以说贪玩等)教师点红的只有“任凭……也……”(这一组词一齐变红)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 简单的计算 第二课时 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简单的计算第2课时教学设计

怎样解决。 2.方案一:任选其中的两本,把价钱相加。 出示完图片后,引导学生列出正确的算式: 6+8=() 得出结果后,让学生和13进行比较得出:14>13。然后提问,这两书合不合适?说明了什么?让学生交流思考。 小结:14元比13元多1元,换一本比这两本杂志其中一本少1元的杂志。 动态演示,把《卡通世界》换成《连环画》后,然后让学生列算式进行计算观察所得出的结果最后得出结论:13元正好可以买《画报》和《连环画》。 追问:还可以怎样换呢?14 3种 兴趣,知道数 学在生活中 的价值。 自由选择两 本书然后让 学生根据摘 出的条件进 行比对。 发散思维,让 学生思考,在 自由选择的 两本杂志不 符合要求的 时候,应该怎 样准确快速 的调换。

让学生思考:换成比画报少1元 的杂志。 通过动态演示,然后让学生列算 式进行计算观察所得出的结果最后得 出结论:13元正好可以买《我是小学 生》和《卡通世界》。 过渡:我们随便选择的两本是这 样的,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有规律的把 可能的选项全部列出来呢?接下来我 们一起探讨一下吧。 2.方案二:先选定一本,然后按 顺序试。 (1)先选定第一本,然后出示动 态演示,让学生分一分看这样有几种 组合方法。 让学生进行分组后然后把它们的 价钱分别进行相加。 5元+6元=11元<13元 5元+8元=13元=13元 5元+7元=12元<13元 2种 1种 通过有规律 的挑选然后 让学生学会 怎样按照规 律给所需要 的物品正确 分类。 选定第一本 书后让学生 分类,发散学 生思维。 通过比较得 出正确结果。 选定第二本 书后,让学生

小学数学10的认识和加减法 精品教案设计

课题10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10认识的过程,初步建立10的数感 2、学会10的数数、认读,比较大小和组成及10的写法,对10的数概念获得全面认识和掌握。 3、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及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4、引导学生感受数10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10的组成和感悟10 难点10的数感的建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老师和同学们在广场上的时候发生了一段小故事。大家想不想听听?(课件出示并讲故事)谁来猜猜?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10的认识。(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数数与认数 同学们认真观察这幅主题图,看看图上有什么?它们的数量分别是多少呢? 师:大家一起来数数。有几个小朋友,几个老师,一共有几个人。一共有几只鸽子? 出示计数器。 (二)10以内数的顺序

1、认识数序 10来了,它应该排在哪儿呢?因为9再添上1就是10, 10比0一9的数都大。 你能从左向右读读,发现了数越来越大,再从右向左读读看,发现数越来越小。 2、感受10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师:其实,我们的身边或我们生活中与10有关的奇妙的事很多,你能用一句话表示出来吗? 3、基数、序数 师:我们也来玩玩“排队”的游戏。有兴趣吗?老师这里有10张数字卡片,请拿到数字卡片的同学到前面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好队。学生活动 师:听老师的口令,第一第一请举手,第八第八摇摇头、第二第二学猫叫、第五第五跳一跳、10个同学请蹲下、第10第10站起来。(三)比较大小 1、出示点子图,数一数、比一比。 能用大于号、小于号或等于号比大小吗?生汇报师板书 (四)学习10的写法 10是我们认识的第一个两位数,也是最小的两位数,而9是最大的一位数。写10要占两个"日"字格,左边格子里写"1",右边格子里写"0";先写"1"再写"0",两个数字不能离得太远。也不能太近。举起你的右手跟着写一次。 打开书本60页,把10这一行写完。

《猫》第二课时优秀教案

(封面) 《猫》第二课时优秀教案 授课学科: 授课年级: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XX学校

一、学习第一段,体会猫的古怪。 1、自由轻声朗读第一段,想想你读懂什么? 2、指名学生说说读懂什么。 板书(卡片):老实贪玩尽职勇猛高兴时温柔可亲 胆小古怪不高兴一声也不吭 3、读板书。 4、出示: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1)(2) 要求选自己喜欢的一种形式,填进黑板上写猫性格的词。 5、指名学生在黑板上按一种形式,摆猫性格古怪的词。 6、指名学生具体地讲讲猫的性格为什么古怪? 7、教师领说黑板上的句子。 8、看来,这段是围绕哪一句来写的? 我们可以把这句话作为第一段的段落大意,这种方法叫做摘录法。 9、教师领读第一小节。 课文是用什么句式把猫的老实、领玩、尽职的矛盾性格连起来的?(说它……的确……可是……) 10、用上面的句式说说第二自然段的内容。 出示:说它温柔可亲吧,的确是呀,______________,可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用上面的句式说说第三自然段的句式。 二、再读第一段,体会情感。 1、猫的性格这样古怪,作者喜欢吗?再读第一段,哪些句子最能反映作者喜欢猫? 比较: 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个脏脚印。 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师:第一句体现出什么感情? 女同学读出第一句中的讨厌感情,男同学读出第二句中 喜欢的语气。 2、还找出了哪些句子?(它还会丰富多腔地……) (1)师:猫的声音有长有短,有高有低,好像…… 生:(接答)像唱歌、说话…… (2)指名读这句句子。 3、还找出了什么句子? 4、老师觉得猫捉老鼠时,老舍爷爷也特别喜欢。 (1)“尽职”、“闭息凝视”是什么意思? (2)出示填空: 闭息凝视——————() 一连就是几个钟头——()(专心、耐心、决心) 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0的认识》评课

《10的认识》评课 刘老师这节课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真实。虽然没有精心刻画,但是上的多姿多彩。这节课以学生参与活动为主线,整节课创设了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自主地认识和发现,课堂上再现的是师生“原汁原味”的活动情景。我觉得主要可分三点: (一)创设活动化的情境,使学生经历数学学习过程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这节课安排了各种等活动,营造了一个轻松、愉快、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在活动中给学生提供大量主动探索体验成功与创新学习的空间,学生兴趣怏然,主动参与,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交流,在快乐的游戏中,不知不觉地经历和体验学习的过程。 (二)体现“用数学”的理念,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教学要体现“用数学”的理念。这节课在学生认识了节日图后,说说数数的策略,引起他们的联想:自己或者家人在生活中的好多地方也会用到这个知识,接着举出一些生活实例,然后是排排尺子上的数字等,无不密切联系生活实际。 (三)运用多样性的评价,使学生增强数学交流意识 这节课刘老师引导学生通过自评和互评的方法。如:在节日图片数10中,用谁愿意来介绍你的方法?在10的组成中,用你最喜欢谁分的10?等等让学生在自我评价中学会自我肯定,自我反思,在评价他人中学会欣赏,学会批评,培养了学生的数学交流意识。鼓励学

生进行展示、交流、评价,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有利于操作表象的形成,对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也起着重要作用。 当然,一节课不可能十全十美。听完课后也觉得有个别不足之处。如:在10的分和合当中,如能让学生对10的分解各种结果进行有序的排序,渗透学生的有序思考的思维方式,另外在个别学生回答问题时,语言表达还不够完善,如果教师能更有意识地从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那么我想这节课会更加完善!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倍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抓好“标准”“倍”感深刻 ——《倍的认识》教学反思 2018年10月24日,观摩了小码小学梅杰老师执教了《倍的认识》示范课,现对本节课进行课后反思。 《倍的认识》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认识和理解乘法意义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将通过对已学习的有关乘法的知识进行迁移获得“倍”的概念。对于学生来说倍的认识比较陌生,有一定的难度。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本节课的设计和教学中体现了几个方面,让学生对“倍”的认识倍加深刻。 一、注重迁移,找准起点 “倍”的概念的建立是在学生掌握简单的乘法知识后进行演化学习的,它是依据乘法知识中“份”的概念扩展来的。简单地讲就是“几个几就是几倍”,是乘法意义的进一步发展。 二、注重操作,发挥主体 在探究新知教学中,教师充分创造机会,通过看一看、说一说、摆一摆、圈一圈、画一画、比一比等学习活动培养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观察和操作能力。 三、注重教材,帮助理解 倍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建立和理解倍的概念,需要一个反复、持续的过程。在教学中,整合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提出了标准量变了倍数也变了。 四、联系生活,激发兴趣 新课程强调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渗透方法,提高素养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和灵魂。教给学生思考方法、学习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为学生未来发展服务。在巩固练习时的拓展都渗透了“变与不变”数学思想,让学生学会在不同的情境中紧扣“倍”的本质,在变化的倍数关系中探寻不变的“几个几就是几倍”的本质内涵,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数学思想的熏陶。同时,教师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四年级英语下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时教案

四年级英语下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时教案 Uni5 How much is it? The second class 教学目标: 1、听懂会说:“Can I help you? How much is this dress/...? It's colourful/...” 2、能在实际的情景中运用进行实际交际。 3、巩固复习第一课时所学单词和句子,引导孩子综合运用语言。 4、培养孩子购物要节约的观念。 【教学重点】句型:“Can I help you? How much is this dress/…? It’s colourful/…” 【教学难点】对新词的读音的指导和规范,如:“ninety-nine yuan.” 【教具准备】 1、单词卡片 2、配套的教学课件 3、学生带来的衣服实物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Teaching organization) T: Class begins. S: Stand up, please . T: 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 Ss: Good morning, teacher. T: Sit down, please. (二) 简介自己(Introducing myself) T:My name is Wang Hezhen. You can call me Miss Wang. Today I’m very happy to meet you here.(走下去和几个学生握手问好:Nice to meet you .)(三)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T: Ok. Now Let’s go over what we learnt yesterda y. 1) (出示单词卡colourful) Look at this card. Do you know this word? How to read? Ss: Colourful T: Yes, colourful. What’s the meaning ? Ss: 色彩丰富的 T: Good! 2) (出示单词卡pretty)Now look at this word .How to read? Ss: Pretty T: Good, pretty. What’s the meaning ? Ss: 漂亮的 T: Right. 3) (出示单词卡cheap)Now look at this word. Please read! Ss: Cheap. T: Yes, cheap. You are very good. What’s the meaning ?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8和9的加减法》优质课教案_5

《8和9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53页。 教材分析 8、9的加减法与6、7的加减法在编排上的区别是:首先,从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加法算式或两个减法算式直接过渡到根据一幅图写出四个算式,教材在之前的基础上直接提供小花图和小棒图,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写出不同的算式。这样安排由学生自己去发现3、5、8三个数之间和4、5、9三个数之间的关系,在这样的过程中亲身经历了根据一幅图写出四个算式的探索过程,切实感受到了“一图四式”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其次,有关8、9的加减法计算教材分两个层次安排,一是通过根据所摆的学具填写一图四式;二是直接用“想一想”的办法计算一道加法算式和相应的减法算式其要求明显高于6、7的加减法。 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习了8、9的认识及其组成。学生在学习6、7的加减法时就会根据一幅图列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为本课的一图四式的学习打下了基础,8和9的加减法只是6和7的加减法的迁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得数是8和9的加法及8减几、9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根据一幅图写出四个算式的探索过程,感受加减法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会计算8和9的加减法,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 2、教学难点:能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一图四式)。教学准备 PPT课件、教学挂图(小花或笑脸图)、小棒 教法 采用情境演示法,引导学生经历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的过程。 学法 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法,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学习,自主探究根据一幅图写出四道算式的方法。

猫的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如何把猫的性格特点写具体,并表达出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感受“人爱猫,猫亲人”的生活情趣。 2、激发学生爱护小动物,热爱生活的情趣。 3、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描写具体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1、在阅读中体会“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了解作者是怎样写出猫的性格特点的。 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了小时候的猫淘气可爱,这节课我们看看长大了的猫又如何呢? 二、品味赏读,理解‘古怪’ (一)整体感悟1—3自然段 1、体会猫的性格特点。 (1)自由读课文,说说课文围绕哪一句话来写? (2)古怪什么意思? (2)猫的古怪性格体现在哪?小组讨论交流 (三个方面:老实、贪玩、尽职;高兴与生气的表现;胆小与勇猛) (3) 谈一下读后感受。

(二)赏读第一自然段: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老实”、“贪玩”、“尽职”,体验作者对猫的喜爱。体会用具体事例来写猫的性格的写法。 1、抓住‘乖’类比生活体验,品读老实。 过渡:这真是一只老实的猫呀,她很乖,半步也不出门,只是睡大觉什么事也不过问,但是贪玩起来又表现怎样? 2、引导想象会有谁用什么方法来呼唤猫?(任凭····也) 过渡:玩的那么痛快,工作又那么尽职。 3、理解: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1)‘屏息凝视’什么意思? (2)体验屏息凝视10秒钟 (3)结合插图感受猫的身心疲惫。 (4)‘非···不可’体会到什么?(猫对工作认真负责,它等老鼠的决心、耐心,还有专心,联系生活鼓励学生像猫学习) 4、拟人手法运用 5、体会对猫的喜爱之情。抓住‘乖’‘出去玩不来,有人找’(明贬实褒) (三)、自主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进一步理解猫的性格“古怪”。 过渡:老舍如此喜爱猫,猫又如何对待主人呢?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第二课时教案苏教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学会用“从条件想起”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2.让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重点:进一步掌握从条件想起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难点:将本课学习的策略内化成自己的问题解决策略。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解决问题的策略,还记得是什么策略?(从条件想起)运用这一策略要注意什么? 学生交流讨论注意点。 小结: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板书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新授 1.教学例2 出示教材第74页例2情境图,再看图说说题目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要求什么?:提问:你能先在下面的图中填一填,再看图说说题中的条件和问题吗?(小组讨论,填图)指名填线段图,集体交流知道什么条件,要求什么问题。(绿花有12朵,黄花的朵数是绿花的2倍,红花比黄花多7朵,要求红花有多少朵) 提问“根据地题材中的数量关系,你打算怎样解答?在小组内讨论后指名回答。 教师小结:可以根据前两个条件,先求出黄花有多少朵。求出黄花的朵数后,就能求出红花的朵数。 让学生列式,想一想怎样算,指名板演。 (1)黄花有多少朵?12×2=24(朵) (2)红花有多少朵?24+7=31(朵) 订正时提问:你第一步算的是什么? 2.教学“想一想”。 出示问题:如果“红花比黄花少7朵”应当怎样解答? 谈话:请同学们在小组里说说自己是怎样分析数量关系的,再解答。 学生装小组交流,列式解答。 12×2=24(朵) 24-7=17(朵) 展示学生装的讨论结果,集体订正,说一说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3.比较,小结。 谈话:刚才的两个问题,都是从条件想直,再解决问题的。这两题的解答过程,有什么

6-10的认识教学设计

一、快乐的校园 6—10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能借助情境图和实物图正确地数出10以内物体的个数,会写6——10各数,理解序数及第几表示的意义,能正确区分几个和第几。 2、过程与方法:经历认读6——10各数、写6——10个数的过程,了解基数和序数的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初步的数字意识,感知数学的概念。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师:数学王国今天可热闹了,原来数字娃娃在开会,6、7、8、9、10 五个数字有意见,因为1-5五个数早和小朋友们认识了,大家都会写这五个数了,可6-10 还没机会和大家作好朋友,它们都等不及了,你看它们来了。(板书:6、7、8、9、10) 二、合作学习,探究方法 1、师:今天,如果你仔细观察,学会写这些数字,把它们写得很美,它们就会和你成为好朋友。 2、学习6的写法 (1)看字型:你看小6先来了,出示6(在田字格中的写法)。看看它象什么?(生说,表扬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2)学写法:看一看、说一说它在格中的位置和布局(让学生充分观察,充分说)。 (3)写一写,自己试书空,师指导书写。 3、学习7、8、9、10的写法 (1)师:7、8、9、10也等不及了,它们在书上第9页等着你哪。

(2)看书自学:学生自己观察字型,他们分别象生活中哪些物品的形状?先组内交流。然后全班充分交流。 (3)自己学习各数的写法。先书空练习,再尝试书写。 4、你学会了吗?有问题吗?你觉得哪个数字最难写?请学生当先生进一步指导书写。 三、巩固拓展、实践应用 1、自主练习第2题 写数练习。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可以进行必要的指导,然后再正确地写数。 2、自主练习第3题 借助正方体图,渗透数的组成。练习时,可以利用学生手中的学具摆一摆、分一分,来理解数的分与合。在此基础上,扩大练习量,教师再自行设计其他数的分与合的练习。 3、自主练习第4题 观察情境图。放手让学生交流并填写。指导理解基数和序数。 4、自主练习第5题 练习时,放手让学生观察图中有什么,它们是怎样排列的,再填写。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学会了什么?

pep三年级上册英语第五单元教案

1 / 12 pep三年级上册英语第五单元教案 PEP英语三年级unit5Let'seat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能听说、认读本课所学关于食物的单词juice,egg,milk,bread。 2、听懂会说I'mhungry.Havesomebread. 3、能听懂一些简单的有关进食的指令语,并能按照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 教学重点: 能听说、认读本课所学关于食物的单词juice,egg,milk,bread。 听懂会说I'mhungry.Havesomebread. 教学难点: 指示语中指示词的理解 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单词的图片和单词卡,录音带。 教学过程: 、热身、复习 (1)日常口语会话展示。 (2)游戏: 学生做传球游戏,当音乐停止时,手中拿球的同学要到老师手中抽取一张图片,并大声说出图案的内容,说对的同学将可以拥有此图片。(图片内容为已学单词)

2、呈现新课 2 / 12 (1)教师播放本课时的教学,同时教师置疑:你们还记得第一课时中都有什么食物吗?学生凭借记忆说单词。 (2)教师不对学生的回答做过多评价,提示学生注意观察。T:ok.what'sonthetable?Let'sseetogether.Lookatitcarefully. (3)再次让学生说说都有哪些单词? (4)此环节学习食品单词egg,milk。 (5)认读词语的学习过程。屏幕上出现各种食物单词的英文拼写,每个单词与其相应的图案只见用线连接。目的是将单词的图、形、意相结合,学习单词。 (6)让学生打开书49页,听录音、指单词、读单词。 (7)教师只出示单词卡,学生认读单词。 3、趣味操练 (1)边听Let'sdo部分的录音边做动作。教师用动作演示并讲解eat,drink,havesome的意思。 (2)分小组比赛说、做Let'sdo部分的指令语。做得准确,说得清楚为胜。采用教师评和小组间互评相结合的方法。优胜组有奖。4,production 拿出单词图片用havesome请别人吃东西。 Homework 认读单词并在回家时实际操练havesome......句型。

2014年秋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倍的认识 教案

2014年秋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倍的认识教案 一、教材内容: 义务教育新课标三年级数学上册第50-55页。 二、单元分析: “倍的认识”单元内容是在学习了表内乘法口诀和表内除法后出现的学习内容。一共三个例题,例题1通过让学生用笔圈一圈,数形结合的方式形象的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例题2,是以学生做教室清洁的为情境,根据所给的两个条件,通过画图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的思路。例3,是引导学生用画图理解的方式,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的计算思路,为解决问题构建“思维模式”。 三、单元目标: (1)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3)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推理能力及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四、单元教学重点:经历“倍”的概念初步形成过程,建立“倍”的概念。 五、单元教学难点: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六、单元教学安排: 1、倍的认识(例题1,练习十一1、2) 2、运用倍的知识解决问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例题2,练习十一 3、4)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例题3,练习十一5、6) 3、运用倍的知识解决问题练习课(练习十一7、8、9、10、11) 第一课时倍的认识 教学内容:P50例题1,练习十一1、2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圈图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2、体验圈一圈、摆一摆的操作活动,经历倍的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能力。 3、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在操作活动中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能在具体情境中正确说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复习乘法口诀,教师引导倒背,选背。 因为我们中国独有乘法口诀,所以我们中国人在数学计算这一块是非常令外国人羡慕的。随着我们进一步学习,乘法口诀是我们必不可少的知识。 二、新授 1、教师示范,学生初步感知“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课件出示P50图,学生看书上图,图上有什么? 数数各种萝卜各有多少? 胡萝卜有2根,红萝卜有6根,画黑板上,6根红萝卜有几个2根呢?我们用笔一起来圈一圈。 我们圈了几次?说明可以圈出3个两根,我们说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板书在图

《猫》第二课时的教案

《猫》第二课时的教案 一、学习第一段,体会猫的古怪。 1、自由轻声朗读第一段,想想你读懂什么? 2、指名学生说说读懂什么。 板书(卡片):老实贪玩尽职勇猛高兴时温柔可亲 胆小古怪不高兴一声也不吭 3、读板书。 4、出示: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1)(2) 要求选自己喜欢的一种形式,填进黑板上写猫性格的词。 5、指名学生在黑板上按一种形式,摆猫性格古怪的词。 6、指名学生具体地讲讲猫的性格为什么古怪? 7、教师领说黑板上的句子。 8、看来,这段是围绕哪一句来写的? 我们可以把这句话作为第一段的段落大意,这种方法叫做摘录法。 9、教师领读第一小节。 课文是用什么句式把猫的老实、领玩、尽职的矛盾性格连起

来的?(说它的确可是) 10、用上面的句式说说第二自然段的内容。 出示:说它温柔可亲吧,的确是呀,______________,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用上面的句式说说第三自然段的句式。 二、再读第一段,体会情感。 1、猫的性格这样古怪,作者喜欢吗?再读第一段,哪些句子最能反映作者喜欢猫? 比较: 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个脏脚印。 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师:第一句体现出什么感情? 女同学读出第一句中的讨厌感情,男同学读出第二句中喜欢的语气。 2、还找出了哪些句子?(它还会丰富多腔地) (1)师:猫的声音有长有短,有高有低,好像 生:(接答)像唱歌、说话 (2)指名读这句句子。 3、还找出了什么句子? 4、老师觉得猫捉老鼠时,老舍爷爷也特别喜欢。 (1)尽职、闭息凝视是什么意思? (2)出示填空:

音乐七年级下人教新课标第五单元环球之旅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内容: 欣赏《德涅泊尔河掀起了怒涛》、《阿尔卑斯牧场》、《丰收之歌》、《玛莱卡莱》、《弗拉门戈舞曲》、《玛组卡》、《霍拉舞曲》、《苏格兰风笛》。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乌克兰民歌《德涅泊尔河掀起了怒涛》、瑞士民歌《阿尔卑斯牧场》、丹麦民歌《丰收之歌》、意大利民歌《玛莱卡莱》、与西班牙《弗拉门戈舞曲》以及苏格兰风笛曲,体味欧洲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意蕴与不同的风土人情,培养青少年对不同文化尊重和热爱的品格。 教学过程: 1、通过复习演唱上一节课《乡村花园》,吧学生带回欧洲音乐的氛围中来,从主动演唱到主动聆听,进入到较深层次的感受音乐。 2、听赏歌曲《德涅泊尔河掀起了怒涛》。 3、《阿尔卑斯牧场》。 (1)用提问与讲解了解瑞士民族音乐以及阿尔卑斯风土人情。 (2)分析《阿尔卑斯牧场》的调式、调性、基本结构。 (3)采取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讲述这首民歌的基本情绪。 4、《玛莱卡莱》 (1)欣赏当代意大利着名歌唱家帕瓦罗蒂演唱的这首意大利民歌的音像带(比如三大男高音紫禁城音乐会录像带或录音带),让同学们谈谈听后感。 (2)讲述介绍意大利那不勒斯人文风景的小资料(图片)。 (3)分析这首歌曲的旋律变化与歌词情绪变化的内在联系。 (4)结合欣赏作曲家托斯蒂的其他一、二首精美的意大利民歌,如《悲叹小夜曲》、《夏夜的月亮》等。 5、弗拉门歌舞 (1)欣赏一般弗拉门戈舞曲后观赏舞蹈图片(或教学幻灯片)。 (2)讲述弗拉门戈音乐舞蹈的几种类型。 6、妈祖卡 (1)欣赏肖邦的钢琴曲——玛祖卡。 (2)介绍着民音乐家波兰“钢琴诗人”肖邦及其作品。 (3)介绍玛祖卡舞曲的音乐特点及舞蹈特征。

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倍的认识》教案

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倍的认识》教案 教学内容:P50例题1,练习十一1、2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圈图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2、体验圈一圈、摆一摆的操作活动,经历倍的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能力。 3、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在操作活动中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能在具体情境中正确说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说算式、并解答: (1)把28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几? (2)42里面有几个7?42里面有几个6? 2、看图、说说每幅图有几个几? 3、引入,揭示课题。 摆一摆: 第一行有2根小棒,第二行有(3 )个2根,我们就说第二行小棒的根数是第一行的(3 )倍。第一行有2根小棒,第二行有(4 )个2根,我们就说第二行小棒的根数是第一行的(4 )倍。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关倍的知识。 二、实践操作,探究新知

1、学生初步感知“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创设情境——感知“倍”1)课件出示P50图,学生看主题图,你从图上获得什么信息?数数各种萝卜各有多少?胡萝卜有2根,红萝卜有6根,白萝卜有10根。2)课件出示:胡萝卜和红萝卜, 把红萝卜2个2个圈起来,说明可以圈出3个两根,我们说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板书在图下方)同学们你们会这样圈吗? 3)课件出示:胡萝卜和白萝卜,把白萝卜2个2个圈起来,说明可以圈出5个两根,我们说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5倍。 2、自主探索,学生试着圈一圈,感知“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打开书50页,指导学生看书,请大家用铅笔在书上圈一圈那10根白萝卜,并完成下方的填空。同位互相检查,同时请一个学生上黑板圈一圈,集体订正。 从上面可以看出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5倍,为什么是5倍而不是3倍呢? 三、练一练 1、摆一摆,说一说。课件出示。 1)一行摆4个,二行摆3个2。 2)一行摆3个,二行摆4个3。 3)红花10朵,黄花2朵。 4)螃蟹9只,小鱼3条。 5)说一说,填一填。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十单元教学案例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十单元教学案例 刘晓花 第十单元是总复习部分。复习,就其基本含义而言,是指为了恢复或强化头脑里已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重新学习。这种重复学习并不是对已学知识的简单重复,而是进行更高层次的再学习。小学数学总复习,不是知识的重复讲解,单纯的补缺补差,而是通过复习,把教材中的各部分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以达到巩固提高、融会贯通的目的。小学数学总复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担负如此重要的任务,因此,要切实做好这一单元的教学。 一、特点分析 总复习是分两部分安排的,一部分是对知识的整理,另一部分是供练习用的习题。新教材与旧教材在总复习的编排上有以下相同的特点: 1.复习的内容集中 本单元的复习包括了本册所学的主要内容:20以内的数,20以内的加法和10以内的加减法,认识图形,认识钟表,用数学。并且在编排时注意突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把数的概念、计算和用数学分别集中起来进行复习,这样便于学生进行整理和比较,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复习的线索清晰 本单元的复习用醒目的黑体字,以标题的形式,明确指出了复习的五部分内容。这样以标题作为整理知识的线索,一方面学生根据这些线索全面再现所学的主要内容,另一方面根据这些线索将分散的知识综合起来,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水平。 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在总复习的编排上有以下不同: 3复习的导向不同 复习的导向关系全局,只有把路引对,才能避免总复习的盲目性。原教材中有一个标题是“应用题”(小华买了一颗纽扣用了6角钱,买了一根针用了3角钱,他买东西用了几角钱?),它是以文字形式呈现的。新教材将“应用题”改为“用数学”,选择现实的、有意义的、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具体实际问题,作为“用数学”的问题,是以现实情境图示的方式呈现的。如121页12题,通过家长与孩子的对话呈现的,知道了他昨天看了9页,今天看了8页,一共看了多少页?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在用数学中领会加减法的含义,更主要的是为了让学生知道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解决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自觉性。 4复习的目标不同 原教材的总复习是巩固所学的知识。新教材不仅停留在巩固的基础上,而且在知识领域中进行了延伸。表现在以下两个复习中:

猫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猫》教学设计2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巩固词语。 忧虑xx抓痒遭殃责打生气勃勃 2.昨天,我们学了小时候的猫,现在大家来完成一项练习。 小时候的猫很(淘)(气),它是那样的(生气勃勃),(天真可爱),我非常(喜欢)它。 3.今天我们来学习xx了的猫。 二、讲读第1—3自然段 1.讲读第1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说说课文围绕哪一句话写? (我们家的大花猫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2)大花猫的古怪性格体现在哪?找一试,用画出来。 学生汇报。(师相机辅导) (3)师肯定引导:对,大家一起读一读句子,注意要读出猫的古怪来。 (又老实又贪玩) 继续汇报。 (4)师引导:说得对,现在大家再读一读这些句子。 (5)解词:谁来说说“尽职”与“屏息凝视”的意思。 “尽职”指尽到责任。理解“屏息凝视”的站起来说一说再做一做。

一生讲并演示以加深理解小猫的尽职。 “屏息凝视”:指控制呼吸并专注地看。 (6)现在根据老师提供的练习来说一说猫的古怪性格。 大花猫的性格真古怪,它又又又。 (8)这样的猫,大家喜欢么?喜欢的站起来读一读。 2.自读第2自然段。 (1)刚才大家学了第一自然段,谁知道老师是抓住哪一句话来讲的?(第一句话) (2)现在我们自学时也要抓住重要的词、句来学习,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5分钟自学,讨论) (3)评讲:读懂第二自然段的举手。 学生汇报。 归纳引导:文中的“几朵小梅花”能否改成“几个小脚印”?(不能,“几朵小梅花”写出了老舍先生对大花猫的喜爱之情。) 师归纳引导:大家说得对,这高兴与不高兴变成反义词怎么说? 高兴──生气 师:这高兴与生气时的表现也是猫的性格,一会儿高兴,一会儿生气,这只大花猫的性格有什么特点?(古怪)(4)对,大家把这只古怪的大花猫读一读。(5)这只古怪的大花猫给你什么印象?说一说。 这是一只(古怪、可爱)的大花猫。 3.独立学第3自然段。 (1)总结前两段的学习方法,迁移独立学第3自然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倍的认识》教案

倍的认识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在观察、操作活动中建立倍的概念。 难点:能在具体情境中正确说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 拍手游戏。 课件出示课本50页情景图,图上有几种萝卜?数数各种萝卜各有多少根?胡萝卜有 2 根,红萝卜有 6 根,白萝卜有 10 根,问:请同学们比较一下胡萝卜和红萝卜的数量,想一想它们之间是什么数量关系? 二、学习新课 教学教材第50页例1。(课件出示教材第50页例1情境图) 师:大家一起来看看这幅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点名学生回答) 师:同学们都观察得很仔细,图中有2根胡萝卜,6根红萝卜,10根白萝卜。(板书) 师:如果我们把6根红萝卜2根2根放在一起,就是3个2根,对吗?(学生齐答) 师:所以我们就说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这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倍数。那么,你知道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几倍吗?(点名学生回答)

师:你是怎么计算的?(点名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师:不错,要知道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可以以较小数为1份数,再看看较大数里面有几个较小数,能将较大数分成几份,较大数就是较小数的几倍,而一个数的几倍就是几个这个数。 教学教材第50页例2。(课件出示教材第50页例2情境图) 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这两个信息可以解决这样问题。 12表示什么?4表示什么?3呢? 那么12÷4=3表示什么意思呢?(指名说,同桌互说) 4、小结: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不仅圈一圈、分一分,还可以用除法。 三、巩固反馈 完成教材第50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第1题:3 6 第2题:4 20 四、课堂小结 说一说这堂课的收获。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2.通过画图等活动,让学生经历探究新知的过程,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倍”的意义及“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积极动脑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探究的能力,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数学的乐趣、价值。 重点难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