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优化案例

优化案例

优化案例
优化案例

1. 子帧配置导致上传速率低

【现象描述】

滨江电力公司在进行上传业务时发现该站点的3个扇区的速度均比较低,尤其是1、2扇区上传速率只能达到约2~5Mbps。

【问题分析】

1)从DT log发现滨江电力1扇区BLER较高,MCS较低,怀疑和干扰有关;

2)分析滨江电力3小区log发现该小区的子帧配比为3:1,核查参数确认滨江电力3扇区子帧确实被设置为3:1,而周边基站的子帧配比为2:2,怀疑和小区间上下行子帧相互干扰有关。

BTS Site Manager参数设置:

【优化措施】

调整滨江电力3小区子帧配比为2:2,和网内其它站点子帧配置相同;

【优化效果】

将时隙配比改为2:2后,三个扇区上传速率均达到15Mbps以上,确认了上传速率低和子帧配置有关,下行子帧干扰上行子帧导致上传速率低;

2. PCI MOD 3导致掉线

【现象描述】

UE占用滨江国税3(PCI:108)小区进行FTP下载测试,在长河路-江南大道路口UE尝试切换到江边1(PCI:63)小区时,出现切换失败或是切换完成后掉线,最终UE重选到江边1小区。掉线区域RSRP正常(-80dbm)但SINR较差(-8db左右)。而且由江边1小区向滨江国税3小区切换时也会发生,切换失败和掉线,最终小区进行重选。

【问题分析】

1)此处无线环境RSRP相对较好仅是SINR较差,初步判断是小区间干扰导致掉线;2) SINR值差区域在滨江国税3小区(PCI=108)和江边1小区(PCI=63)切换带上,两小区PCI的mod3余数均为0;

3) LTE扰码中小区标识CellID由物理层小区标识组ID和物理层小区标识组内的小区标识ID构成。小区标识CellID=3*物理层小区标识组ID+物理层小区标识组内的小区标识ID。

物理层小区标识组ID取值范围为0到167,用来对辅同步信号加扰,;物理层小区标识组内的小区标识ID 取值为0、1、2,用来对主同步信号进行加扰;

4)因滨江国税3(PCI:108)小区和江边1(PCI:63)小区PCI mod3 结果都是0,对主同步信号的加扰方式相同,造成切换时SINR较差,同步建立困难,发生切换失败和掉线问题。

【优化措施】

结合周围站点的覆盖情况分析,将江边1(PCI:63)小区和江边3(PCI:65)小区的PCI 进行对调。

修改前周围站点PCI如图修后前周围站点PCI如图

【优化效果】

通知后台修改后,对该区域进行多次复测,两小区间切换正常,未出现掉线问题。SINR值由原来的-8dB提升到10dB。

滨江国税3小区切向江边1小区江边1小区切向滨江国税3小区

3. 切换开关参数导致切换失败

【现象描述】

测试车在江南大道上由东向西行驶,UE占用LTE_滨江朝阳轮胎_1向LTE_滨江朝阳轮胎_3切换时不断发送MeasurementReport,随后一直未收到eNodeB回复的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消息,最终掉线。由西向东行驶时,UE占用LTE_滨江朝阳轮胎_3向LTE_滨江朝阳轮胎_1切换正常。

【问题分析】

1) UE在上发MeasurementReport时,无线环境正常(RSRP值为-96dBm,SINR值为10dB),排除无线环境问题;

2)核查小区间邻区关系,LTE_滨江朝阳轮胎_1到LTE_滨江朝阳轮胎_3的邻区已添加;

3)提取LTE_滨江朝阳轮胎两个小区的SCF文件,对比切换参数设置,核查发现LTE_滨江朝阳轮胎_1的enableBetterCellHo为false,enableCovHo为false,分别是控制切换的开关,设置为关闭,从而导致小区无法切换,导致掉线;

【优化措施】

将LTE_滨江朝阳轮胎_1的enableBetterCellHo从false修改为true,enableCovHo从false 修改为true。

【优化效果】

参数修改复测切换正常,未出现掉线。

4. RRU-天线间跳线接错

【现象描述】

UE占用后勤中心3小区信号,连接后不做下载业务的情况下,极好点SINR值22db以上,RSRP为-78dbm。在相同位置,UE占用后勤中心3小区进行下载业务测试,RSRP 无太多变化,但SINR值突然下降到17db左右(同时做上传/下载业务,SINR值下降5至8db),极好点变成好点,下载的平均速率只有20.27Mbit/s(正常情况应大于30Mbit/s)。停止下载业务后SINR恢复正常(SINR值在22db),做上传业务时SINR值无较大变化,速率也正常。

不做下载业务时SINR值做下载业务时SINR值

【问题分析】

1)排除位置环境因素,更换到其它位置的极好点,在该小区做下载业务,现象依旧;

2)重启后勤服务中心3小区,重启后复测,现象依然存在。

3)排除干扰因素,闭锁后勤服务中心2、远方仪器1、滨江电力公司大楼3、诺西大楼西2和诺西大楼3等后勤服务中心3 周边小区,但现象依旧,排除周边小区干扰问题;

4)怀疑天馈问题,上站对后勤服务中心3小区的天线端口-RRU之间的跳线连接进行核对,结果发现RRU校准端口连接到天线的8端口上,导致RRU 2、4、6、8端口和对应的天线5、6、7、8端口依次接错,致使做下载业务时覆盖质量变差,下载速率不达标。

正确的天线端口和RRU端口对应关系如下:

5)后勤服务中心3小区的天线传输模式是TM2,即采用发射分集技术。发射分集技术通过天线之间的不相关性(天线间距通常10λ以上),采用多个天线发射或接收一个数据流,避免单个信道衰落对整个链路的影响,提高覆盖质量。LTE采用两天线发送一个数据流,天线端口1、2、3、4映射到0端口组,天线端口5、6、7、8映射到1端口组,形成两天线分别进行波束赋形,发送相同数据。但由于RRU 2、4、6、8端口和对应的天线

5、6、7、8端口连线接错,导致1端口组天线波束赋形混乱,造成干扰,影响覆盖质

量,在做下载业务情况时,对大数据量传送有明显的影响。如果不做业务,或传送数据量较小情况下,影响不明显。

【优化措施】

正确连接天线端口和RRU端口对应关系,让RRU 2、4、6、8端口分别对应的天线5、6、7、8端口,RRU校准口对应天线校准口。

【优化效果】

整改后,复测情况正常,未出现SINR陡降现象,下载速率为34.37Mbit/s,速率达标。

5. 小区间天线接反

【现象描述】

东南亚酒店3个小区PCI设计值依次为117、118、119,而在实际路测中发现在3小区覆盖范围下收到的PCI值为118。

【问题分析】

通过数据库修改测试,确认为基站安装时将2、3小区BBU与RRU之间光纤接反。

【优化措施】

上站更换硬件安装错误

【优化效果】

上站调换2、3小区在BBU端光纤接口,问题解决。

下面是更换小区光纤前后对比

6. 乒乓切换

【现象描述】

光宝路站内切换频繁

【问题分析】

光宝路1,2小区在基站左侧的道路上(光宝路)覆盖重叠区域较大,且信号相近,导致站内的频繁切换。

【优化措施】

将光宝路2小区方位角增加15度,同时下倾角下压4度,将原来重叠的区域减小。

【优化效果】

优化效果很好,分离了两个扇区的主覆盖区,将站内切换的次数控制到了1次。

优化前:

优化后:

7. 邻区缺少导致切换失败

【现象描述】

测试中发现大观路与中华墓园不能切换。

【问题分析】

回放log分析,原小区不停上发测量报告但不能切换至目标小区,为邻区缺失导致。

【优化措施】

添加中华墓园与大观路的双向邻区。

【优化效果】

经添加中华墓园与大观路的双向邻区后复测,切换正常。

8. 异频切换开关参数未打开导致的切换失败【现象描述】

3*10M异频组网下,从老码头路由西向东行驶,UE占用LTE_滨江国税局_3小区,到了LTE_滨江国税局_2小区覆盖路段,UE未上发MeasurementReport进行切换,而是异常的切换到较远处的LTE_可乐饭店_3小区,随后再从LTE_可乐饭店_3切换到LTE_滨江国税局_2小区,由于LTE_滨江国税局_3与LTE_滨江国税局_2小区不能正常切换导致该路段的RSRP和SINR值都较差。由东向西行驶时,UE占用LTE_滨江国税局_2向LTE_滨江国税局_3切换正常(反方向切换正常)。

【问题分析】

1)在问题路段,LTE_滨江国税局_3与LTE_滨江国税局_2小区的切换带无线环境较好(RSRP在-85dbm以上,SINR值在10db以上),排除无线环境问题;

2)核查小区间邻区关系,LTE_滨江国税局_3到LTE_滨江国税局_2的邻区已添加;

3)通过数据分析发现,LTE_滨江国税局_3与LTE_可乐饭店_3小区属于同频小区(37850),LTE_滨江国税局_3与LTE_滨江国税局_2小区属于异频小区,且LTE_滨江国税局_3跟周围的异频小区均不能正常切换,但跟周围的同频小区均能切换正常。

4)对LTE_滨江国税局的切换参数设置进行核查,发现LTE_滨江国税局_3的enableinterFrequencyHO为disabled,异频切换开关没有打开,从而导致该小区无法进行频切换。

【优化措施】

将LTE_滨江国税局_3小区的enableinterFrequencyHO改为enabled。

【优化效果】

参数修改后,复测异频切换正常。

9. 异频测量门限不合理导致速率低

【现象描述】

UE占用上塘路移动2(PCI:4)进行FTP业务,无线环境极好(RSRP:-82dbm,SINR:27db),FTP上传平均速率10.6mbps,FTP下载平均速率48.37mbps,传输模式为TM3,FTP上传下载速率无法达到峰值速率。

【问题分析】

UE占用上塘路移动2小区进行FTP业务,测试点无线环境极好(RSRP在-82dbm 以上,SINR值在27db以上),做业务时上下行BLER都较低,排除无线环境问题;

?怀疑小区存在隐性故障,将小区进行重启,重启后测试速率仍达不到峰值速率;

?对比上塘路移动2小区与滨江区之前开通宏站参数设置情况,由于上塘路移动宏站与上塘移动室分站使用频率为异频带,宏站频点38050(BAND:38),室分站频点38950(BAND:40),上塘路移动开启了异频测量(A2事件)。根据3GPP 36.133协议要求,UE需要按照一定的周期进行异频测量:

–在测量GAP时间的子帧内不能传输任何数据;

–在测量GAP时间的子帧内不能接收任何数据;

?Gap Pattern Configurations supported by the UE

【分析结果】

目前现网设置的Gap Pattern ID为gp0,即每过40ms就需要6ms的间隙进行异频测量,在这几个子帧内UE不能传输数据,也不能接收数据,因此会直接影响到上传下载速率。鉴于此,需要对A2事件的测量门限进行优化,使UE在真正需要异频切换的时候才进行异频测量。现网A2事件的测量门限Threshold2InterFreq为85,threshold2a为88,即服务小区RSRP低于-55dbm时开始进行异频测量,高于-52dbm时停止测量。按照TD-LTE网络的实际覆盖情况,此门限意味着UE一直在进行异频测量,因此需要对门限值进行优化。【优化措施】

将上塘路移动2小区A2事件的测量门限Threshold2InterFreq从85(-55dbm)修改为55(-85dbm),threshold2a从88(-52dbm)修改为58(-82dbm),即服务小区RSRP低于-85dbm时开始进行异频测量,高于-82dbm时停止测量。

【优化效果】

异频测量参数修改后,FTP上传平均速率15.37mbps,FTP下载平均速率59.72mbps,上传下载速率均达到峰值速率。

优化前:

上传速率下载速率

优化后

10. 无法接入

【现象描述】

时间:2012-02-28~2012-02-29

产品版本:RL25_01401

问题发生地:广州TD-LTE外场测试区

现象描述:

2月28日之前零散出现因基站校准问题导致的T300超时无法接入现象;

2月28日下午17时针对科学城片区拉网测试过程中发现部分基站存在大量T300超时而无法接入切换问题,其中大部分基站重启后恢复正常;

2月29日在完成岭南学院片区RF优化调整后(约下午15:00),外场人员知会项目组发现该片区大部分基站存在T300超时而无法接入问题,部分基站重启一次后恢复正常,部分基站通过重启多次恢复正常;

大量T300超时导致无法接入的问题影响了优化的进度;

【问题分析】

通常有如下可能导致T300超时而引起的无法接入

1) UE所处位置信道质量较差;

2) 基站校准失步

3) 干扰

?LTE基站内互相干扰

?外部干扰导致

【处理思路流程】

上图中红色R表示异常释放,几乎所有均是由于T300超时导致的异常释放;产生T300超时点过多,且分布在了小区从中心到边缘的各个位置,回放log也可以明显看出,及时在RSRP < -90dBm,SINR >20dB的区域依然存在许多,基本排除了因UE信道质量差而导致如此大量T300超时现象;从上图可以看出一个趋势,即越靠近岭南学院测试区域,产生的异常释放点越多;

在RL25 01401版本下基站确实容易出现因校准失步导致的T300超时无法接入问题;出现问题站点通过基站配合人员排查发现基本未出现基站校准失步问题;

28日通过重启问题基站1~N次,可恢复大部分基站得以正常接入,但岭南学院校区、香满楼两个站点始终无法得以解决;29日调整RF覆盖时发现依然存在,协调研发人员上站进行配合处理,通过LOG分析,发现上行存在干扰无法收到随机接入消息,而并非校准导致的T300超时无法接入;

对于干扰而言,可能是外部干扰,也可能是内部干扰:

1) 在01401之前的版本中曾出现过站间不同步导致的上行干扰问题,因此现场人员但是

是否01401也存在类似问题;

2) 外部干扰也会导致类似问题,但TD-LTE上下行采用同一带宽,正常情况下不会出现只

干扰上行不干扰下行的情况,且干扰水平必须很高(IOT>30dB),方可能导致UE无法接入情况;

3) 小区间帧配置不统一,存在3:1 & 2:2同时在网情况,但如果不做业务干扰应该不会太

大影响面不会太广,且当前优化每日均要求基站侧按照标准配置模板配置基站,不应出现该问题;

4) 针对上述3点假设,第一点最难定位,故先针对第二和第三点进行排查。

首先进行了外部干扰清频,通过扫频发现外场没有扫到外部干扰;

其次进行了内部干扰核查,通过对片区24个基站配置文件核查,发现主测基站“岭南学院宿舍区”配置出现严重问题:

整个基站配置成为3:1 模式,同周边其余基站2:2配置不同;

该站第1和第3小区均配置成为了70%加扰,这也可以解释了为什么周边大量片区受到影响;

参数情况如下:

2

70

70

true

true

经此,认定为参数配置问题导致难以接入

【优化效果】

3月1日修改后复测一切正常,问题未再出现:

1) 即可调整“岭南学院宿舍区”配置文件为golden配置

2) 每日配置文件备份与核查全网基本参数配置

3) 做好全网参数修改记录表

4) 加强上站人员培训与配置文件备份

干扰原理分析:

1) 全网默认配置为帧配置1,干扰基站误配置为帧结构2;

2) 全网配置prachConfIndex = 3,依据协议3GPP 36.211-910 5.7.1节,2:2配比PRACH

发送在(0,0,0,1),即时域上在所有无线帧、第一个半帧、No 1(编号从0开始)号上行子帧发送;

3) 从上图可见,干扰基站配置2下行干扰到了其余基站的上行PRACH发送位置;

4) 干扰基站配置为70%加扰,严重影响了全网其余基站的接入情况;

施工方案优化案例3篇

施工方案优化案例3篇 (878字) 中铁十一局一公司沉湖汉江特大桥节约成本1500万元本报湖北汉川4月11日讯(通讯员高仕红)中铁十一局一公司在国家重点工程汉(口)宜(昌)铁路沉湖汉江特大桥深水基础施工中,针对主墩墩位处均为硬塑状淤泥粉质黏土这一地质状况,优化施工方案,展开科技攻关,采用钢板桩围堰施工,不仅比计划提前工期近3个月,抢在雨季来临之前完成主墩承台和墩身0#块的施工,而且比其它施工方案节约成本1500多万元,同时获得沪汉蓉铁路湖北有限公司的表彰奖励。 该公司担负的汉宜铁路沉湖汉江特大桥是汉宜铁路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于XX年9月进场施工,为确保大桥基础在今年4月底雨季来临之前抢出水面,该公司广大技术干部计划在承台施工时拟定了两套施工方案:一套为双壁钢套箱方案,一套为钢板桩方案。在主墩96#墩钻孔灌注桩施工全部完成后,他们已探了整个主墩墩位处均为硬塑状淤泥粉质黏土的地质情况,经过反复的讨论、比选,考虑到该地质情况,钢套箱无法抽泥下沉,同时考虑平台的承台内部分拆除后,又要重新在钢护筒上搭设拼组钢套箱及下沉钢结构平台、拼组龙门吊机,这样耗时费力而且还很不经济,最终决定了钢板桩围堰这套该公司在沪(上海)宁(南京)城际铁

路有成功经验可资借鉴的施工方案。为汛期来临之前完成主墩承台和墩身0#块提供了可靠保障。 若采用钢套箱围堰方案,就必须先拆除围堰的平台,再利用钢护筒搭设钢套箱拼装的平台,这部分工作完成至少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然后组拼钢套箱抽泥、下沉,再封底,在这种硬塑状粘土地层的情况下,完成至少需要45天的时间,主墩至少要在今年5月中旬方能完成,95#墩在5月底方能完成。而采用钢板桩围堰方案3月16日就完成了96#墩的承台,3月27日就完成了95#墩的承台,工期至少提前2个月。 同时,如果采用钢套箱方案,重新搭建拼装平台、购置、安装龙门吊机,至少需投入资金200万元。采用钢套箱需大量的钢材购置、加工费用,而且其水下的部分无法切除,而采用钢板桩围堰,钢板桩和内支撑都可周转施工,这样仅计算材料的折旧费用和人工费用,采用钢板桩围堰施工方案施工,至少可节省资金1500万左右。 篇二:优化施工方案案例(1045字) 1。背景 某施工单位通过激烈竞争,承包了一项炼钢厂建设工程项目,工程造价以1000万元为基数,降低10%为成本控制计划。公司要求项目部通过编制降低成本计划进行成本管理,节约费用60万元。项目部通过对现有成本控制计划中措施

系统优化最佳方案

WindowsXP终极优化设置(精心整理篇) 声明:以下资料均是从互联网上搜集整理而来,在进行优化设置前,一定要事先做好备份!!! ◆一、系统优化设置 ◆1、系统常规优化 1)关闭系统属性中的特效,这可是简单有效的提速良方。点击开始→控制面板→系统→高级→性能→设置→在视觉效果中,设置为调整为最佳性能→确定即可。 2)“我的电脑”-“属性”-“高级”-“错误报告”-选择“禁用错误汇报”。 3)再点“启动和故障恢复”-“设置”,将“将事件写入系统日志”、“发送管理警报”、“自动重新启动”这三项的勾去掉。再将下面的“写入调试信息”设置为“无”。 4)“我的电脑”-“属性”-“高级”-“性能”-“设置”-“高级”,将虚拟内存值设为物理内存的2.5倍,将初始大小和最大值值设为一样(比如你的内存是256M,你可以设置为640M),并将虚拟内存设置在系统盘外(注意:当移动好后要将原来的文件删除)。 5)将“我的文档”文件夹转到其他分区:右击“我的文档”-“属性“-“移动”,设置 到系统盘以外的分区即可。 6)将IE临时文件夹转到其他分区:打开IE浏览器,选择“工具“-“internet选项”-“常规”-“设置”-“移动文件夹”,设置设置到系统盘以外的分区即可。 ◆2、加速XP的开、关机 1)首先,打开“系统属性”点“高级”选项卡,在“启动和故障恢复”区里打开“设置”,去掉“系统启动”区里的两个√,如果是多系统的用户保留“显示操作系统列表的时间”的√。再点“编辑”确定启动项的附加属性为/fastdetect而不要改为/nodetect,先不要加/noguiboot属性,因为后面还要用到guiboot。 2)接下来这一步很关键,在“系统属性”里打开“硬件”选项卡,打开“设备管理器”,展开“IDE ATA/ATAPI控制器”,双击打开“次要IDE通道”属性,点“高级设置”选 项卡,把设备1和2的传送模式改为“DMA(若可用)”,设备类型如果可以选择“无”就选为“无”,点确定完成设置。同样的方法设置“主要IDE通道”。

室内分布系统评估优化整治报告

昆明室分系统评估优化报告 (万兴印象) 室分整治小组第一组 2012年12月12日

目录 1概述 (1) 1.1评估目的 (1) 1.2楼宇概述 (1) 1.3室分资源概述 (2) 1.3.1信源部分 2 1.3.2分布系统部分 3 2评估内容 (4) 2.1告警与故障 (4) 2.1.1传输状态及质量 4 2.1.2告警分析 4 2.2参数核查 (4) 2.3KPI 评估 (4) 2.3.1语音业务 4 2.3.1.1万兴印象(17014) 4 2.4现场测试 (5) 2.4.1测试概述 5 2.4.1.1测试时间 5 2.4.1.2测试人员 5 2.4.1.3测试工具

5 2.4.1.4测试要求 6 2.4.2测试统计 6 2.4.2.1GSM语音业务 6 2.4.3问题分析 7 2.4. 3.1上行高干扰 7 3评估总结 (9) 4优化方案 (10)

1概述 1.1 评估目的 万兴印象为一大型住宅楼及商场,共有6栋楼宇。通过近期投诉跟踪,发现该小区11月份未有投诉,也不在11月份集团挂牌和省内挂牌小区中,但是该室内分布小区自从投入运营以来,未有过全面、彻底的摸底排查和网化。 本次集中人力对万兴印象的评估优化,一方面为了深入探究覆盖情况,摸底服务需求,另一方面对存在的问题、可能影响指标的设备、器件、工艺及路由进行排查,推动整改,同时对评估发现的室内覆盖问题、薄弱区域,服务质量差区域基于工程、物业及操作等的可行性提出整改优化方案,并协调、推动、配合进行闭环与验证,以期将网络存在的潜在问题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理,达到提升网络指标,改善用户感知的效果。 1.2 楼宇概述 万兴印象位于昆明市官渡区国贸中心和国贸沃尔玛超市东侧、宝海公园西侧,交通便利。其所在区域是昆明重要的公路交通枢纽。 万兴印象社区以住宅商场为主,住宅以薄板形式分落在小区各处。项目占地面积200000平方米,居住用户未知,容积率2.90,绿化率40.03%,电梯18个,属于城市大型生活社区。项目自带街道商业区,可供各类投资选择,也为业主增加了休闲、娱乐、餐饮等便利配套。万兴印象室分覆盖面积约200000平方米。 万兴印象楼宇平面图:

工程项目技术方案优化案例分析 (视频) (13年版)测试题

14、工程项目技术方案优化案例分析(视频)(13年版) 一、单选题 1、优化方案应切实可行,一切从实际出发,目的是要保证(),降低施工成本。 A. 工期、质量、安全 B. 工期、质量、安全、环境 C. 工期、质量、环境 D. 质量、安全、环境 2、课程中某大剧院工程基坑降水施工方案优化,勘察期间初见水位埋深为() A. 9.00-10.00m B. 10.00-11.00m C. 11.00-12.00m D. 12.00-13.00m 3、大体积混凝土分层浇筑,当采用泵送混凝土时,分层连续浇筑厚度不大于(),以方便于振捣和保证砼浇筑质量。 A. 200mm B. 500mm C. 600mm D. 700mm 4、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里表温差、降温速率、环境温度及温度应变的测试,在混凝土浇筑后7天内,每昼夜可不少于()次; A. 7 B. 12 C. 24 D. 36 5、在砼浇筑完毕后,及时在表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两层毡片。保温养护的持续时间根据温度应力(包括砼收缩产生的应力)控制确定,不得少于()天。 A. 3 B. 7 C. 14 D. 28 6、关于传统支撑加固法与荷载逐层折减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传统支撑加固法相对后者支撑费用大、二次加固施工困难 B. 传统支撑加固法相对后者可靠度有保障、方便各层施工、成本低 C. 荷载逐层折减法相对后者来说方案论证复杂 D. 传统支撑加固法,不考虑转换层以下各层楼层自身承载能力,原模板支撑体系不拆除,一直贯穿到地下三层底板,再根据各层支撑体系设置情况进行稳定计算,必要时加固补充加密、支撑立杆 7、课程中某大剧院工程基坑降水施工方案优化,根据《华北地区区域地层表》,该区地层位居华北地层区华北平原分区之冀中小区()地区交界地带。

岗位优化报告

XX公司 部分基层部门岗位编制优化报告 ★内部资料注意保密★ 湖南·长沙 2009年8月

一、基本情况介绍: 通过对XX公司的深入调研和研讨分析,公司高层与项目组达成了共识:目前,株水的管理部门与总部机构维持保持不变,将工作的重点放到人员与编制矛盾较突出的基层单位,即四个生产水厂、水质监测站、计量服务中心与“业务受理中心”、“管网中心”、“抄表中心”、“收费中心”,重点放在后四个中心上。项目组将通过对具体部门与岗位的工作分析,来界定岗位的工作量与工作效率,对部门的定岗定编提出建议。 部门职责介绍: 1.业务受理中心

通过对现有工作流程的分析结合公司实际情况,与相关部门的一些负责人沟通后建议公司可以考虑减少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将抄表中心与收费中心合并,抄收合一,抄表时即将催收单一并送达,对今后所增加的一户一表水表采取社会化抄表的办法。

二、定岗定编原理与操作: 1.总额控制原则 2.比例控制原则 3.重点倾斜原则 4.激励提高原则 5.有效导向原则 6.结合现实原则 7.工作量考量原则 三、工作思路: 1.岗位编制考虑向基本服务岗位倾斜,确保相关业务的需求; 2.重点压缩管理岗位和辅助及服务岗位; 3.对技术性岗位设置等级,以激励员工学习积极性; 4.引导管理人员和辅助生产岗位人员向基本生产岗位的良性转移; 5.以稳定经营大局和可操作性为指导,在认真清理实际在岗人员情况的基础上,结合 株水实际,确定配置方案。 2005~2008年管网中心基础数据 四、四个中心人员比例的控制 理想比列的确定,项目组参考到其他生产型企业,及其他水务企业的相关数据,

机械优化设计方案三个案例

机械优化设计案例1 1. 题目 对一对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以体积最小为目标进行优化设计。 2.已知条件 已知数输入功p=58kw,输入转速n=1000r/min,齿数比1?]=550Mpa,许用弯用应力[曲应力u=5,齿轮的许H?]=400Mpa。[ F3.建立优化模型 3.1问题分析及设计变量的确定 由已知条件得求在满足零件刚度和强度条件下,使减速器体积最小的各项设计参数。由于齿轮和轴的尺寸(即壳体内的零件)是决定减速器体积的依据,故可按它们的体积之和最小的原则建立目标函数。 单机圆柱齿轮减速器的齿轮和轴的体积可近似的表示为: 222222??)?0.25(b?c)(.25Db(d?d?dv?0.25)b(d??d)?02gzz1g122222222????d?)?0.257l(d8?dddc?2112 zzzz022222222??)10m(mzu?d?b.25?[m0zb?d.b?m8zbub0?1112zz12222]3228dd6d)?d?l?05bd.?005 b(mzu?10m?1..2 2zz2zz2z121式中符号意义由结构图给出,其计算公式为 d?mz,d?mz2112D?umz?10m12g d?1.6d,d?0.25(umz?10m?1.6d)2z2g210z c?0.2b 由上式知,齿数比给定之后,体积取决于b、z、m、l、d 和z11 d 六个参数,则设计变量可取为z2TT]ddbzmxxxxx]l?[xx?[23145z61z213.2目标函数为222222f(x)?0.785398(4.75xxx?85xxx?85xx?0.92xx?xx?5231116233112222220.8xxxx?1.6xxx?xx?xx?28x ?32x)?min6646213316545约束条件的建立3.3. zz?17?,得1)为避免发生根切,应有min0??17?xg(x)21b???????maxmin d的最大值为齿宽系数2 )齿宽应满足和,dmaxmin??,,得和最小值,一般取 =1.4=0.9maxmin g(x)?0.9?x(xx)?03212g(x)?x(xx)?1.4?031323)动力传递的齿轮模数应大于2mm,得 g(x)?2?x?0344)为了限制大齿轮的直径不至过大,小齿轮的直径不能大于d,得max1g(x)?xx?300?0352d?d?d5)齿轮轴直径的范围:得 maxzminzz0?100?xxg()?560?x150?g(x)?570?x?g(x)?130680200?x)?x?g(69l按结构关系,应距离满足条件:撑6)轴的支?b?2??0.5d?l=20),得(可取2zminmin g(x)?x?0.5x?x?40?041610)齿轮的接触应力和弯曲应力应不大于许用值,得7. 0550?xxx)?1468250g(x)?(1231170980?x)??400g(42??2212)x?0.854?10xxxx(0.169?0.6666?102223170 980g(x??400?)4?22213)x?10?0.?xxx(0.2824?0.17710394x23221??][ 8)齿轮轴的最大挠度,得不大于许用值max440?.003xxx(xx)?0g(x)?117.04 4521443??][ 9)齿轮轴的弯曲应力,得不大于许用值 ww6x?102.8512124?5.5?2.4?100g(x)?()?153xxx3526x1085?12.2124?5.5?10?0?g(x)()?6163xxx3624.优化方法的选择 由于该问题有6个设计变量,16个约束条件的优化设计问题,采用传统的优化设计方法比较繁琐,比较复杂,所以选用Matlab优化工具箱中的fmincon函数

linux_操作系统优化方案

按照传统,Linux不同的发行版本和不同的内核对各项参数及设置均做了改动,从而使得系统能够获得更好的性能。下边将分四部分介绍在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AS和SUSE LINUX Enterprise Server系统下,如何用以下几种技巧进行性能的优化: 1、Disabling daemons (关闭daemons) 2、Shutting down the GUI (关闭GUI) 3、C hanging kernel parameters (改变内核参数) 4、Kernel parameters (内核参数) 5、Tuning the processor subsystem(处理器子系统调优) 6、Tuning the memory subsystem (内存子系统调优) 7、Tuning the file system(文件系统子系统调优) 8、Tuning the network subsystem(网络子系统调优) 1 关闭daemons 有些运行在服务器中的daemons (后台服务),并不是完全必要的。关闭这些daemons可释放更多的内存、减少启动时间并减少C PU处理的进程数。减少daemons数量的同时也增强了服务器的安全性。缺省情况下,多数服务器都可以安全地停掉几个daemons。 Table 10-1列出了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AS下的可调整进程. Table 10-2列出了SUSE LINUX Enterprise Server下的可调整进程

注意:关闭xfs daemon将导致不能启动X,因此只有在不需要启动GUI图形的时候才可以关闭xfs daemon。使用startx 命令前,开启xfs daemon,恢复正常启动X。 可以根据需要停止某个进程,如要停止sendmail 进程,输入如下命令: Red Hat: /sbin/service sendmail stop SUSE LINUX: /etc/init.d/sendmail stop 也可以配置在下次启动的时候不自动启动某个进程,还是send mail: Red Hat: /sbin/chkconfig sendmail off SUSE LINUX: /sbin/chkconfig -s sendmail off 除此之外,LINUX还提供了图形方式下的进程管理功能。对于Red Hat,启动GUI,使用如下命令:/usr/bin/redhat-config-serv ices 或者鼠标点击M ain M enu -> System Settings -> Serv er Settings -> Serv ices.

系统检测及优化工具实训报告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 实验报告 实验六系统检测及优化工具的使用 【实验目的】 1、了解和掌握HWinfo的基础知识。 2、掌握计算机使用磁盘碎片整理程序进行系统优化的方法与操作。 3、了解和掌握常用系统工具软件的安装、设置和使用方法。 4、了解和掌握常用的系统优化、应用型工具软件的使用。 5、学习任务管理器和服务控制台使用,实现进程管理。 6、系统配置实用程序,对启动进行设置。 【实验内容】 1、掌握HWinfo的使用方法及基本操作。 2、注册表和实用系统配置工具的打开、修改设置和保存的方法。 3、用Vopt软件整理硬盘,并注意观察这些软件的使用情况。 4、常用工具软件的安装、设置和使用方法:Windows优化大师的下载、安装、自动优化与 自动还原、系统性能优化(网络系统优化)、系统清理维护(注册信息清理;垃圾文件清理)。 5、常用工具软件的安装、设置和使用方法:超级兔子的下载、安装、魔法设置(伪装自己 的文件夹;还原被修改的IE标题;使用最佳功能)、兔子软件(备份和还原;清除注册表垃圾)、系统软件。 【实验步骤】 WINDOWS自带系统工具完成: 设你工作场所的某台计算机,启动时间长,响应速度较慢。管理员通常所做的(从启动的程序过多或存在病毒进程的角度考虑): 1、了解你正在使用计算机的硬件信息。 2、了解计算机的进程个数、各进程使用CPU时间和内存使用等信息,结束非必要进程和 不正常占用CPU和内存,并提高相关用户进程的优先级等。(使用工具为任务管理器)3、了解系统正在运行的服务进程,将非必要服务进程停止,将临时使用的服务由启动类型 由自动必为手动。(用管理工具中的服务或Msconfig程序) 4、了解开机启动的程序和服务,分析启动项并对启动进行诊断,以减少启动项增快系统启 动速度。(用系统配置实用程序Msconfig)

系统调优性能测试报告

XXXXX项目 压力测试报告 2015-10-16 XXXXXX技术有限公司文档信息

批复信息 版本记录

1简介 1.1 文档目的 本测试报告为性能对比测试报告,目的在于总结测试的工作进展情况并分析测试结果,描述本阶段测试是否达到调优预期目标,符合需要要求。 1.2 面向人员 本文档主要面向XX系统用户、测试人员、开发人员、项目管理人员和需要阅读本报告的相关领导。 1.3 参考文档 1.4 术语 1. 每秒事务数(TPS):是指每秒钟完成的事务数,事务是事先在脚本中定义的统计单元; 2. 事务平均响应时间(ART):响应时间一般反映了在并发情况下,客户端从提交请求到接受到应答所经历的时间; 3. 资源利用率:是指在不影响系统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各服务器的CPU、内存等硬件资源的占用情况; 4. 最大并发用户数:系统所能承受的最大并发用户数;

5. 思考时间(Thinktime):用于模拟实际用户在不同操作之间等待的时间。例如,当用户收到来自服务器的数据时,可能要等待几秒钟查看数据,然后做出响应,这种延时就称为“思考时间”。 2第一轮测试目标 根据项目情况,本次测试的目的主要是解决XX系统个人系统登录和理财交易的处理能力达到客户正常使用要求,根据测试结果评估系统性能,为生产运行提供参考。 1)分析目前系统登录与理财的处理能力; 2)提高登录和理财交易处理能力,达到客户流畅使用的目的; 3第二轮测试安排 1、对整体系统运行环境、系统自身交易功能进行全面分析。通过 压力测试手段优化系统,提高运行效率,并给出未来三到五年 资源配置计划,制定后续保障机制。 2、计划从十月十九日开始方案讨论。

企业组织结构优化方案——最经典组织结构优化案例纪实

企业组织结构优化方案——最经典组织结构优化案例纪实 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不少企业也进入了迅速扩张的模式,但是,企业的业务增加,规模扩大,员工数量增多,随之而来的是企业管理层面上的问题,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逐渐变得混乱,部门之间,员工之间,上下级之间的协调和沟通都造成了不小的问题。此时,企业对自身内部的组织结构优化就显得非常重要了,那么企业该如何进行组织结构优化,在这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呢?这些都是企业管理人员感到非常困惑的问题。人力资源专家——华恒智信对企业组织结构优化有着多年的关注和研究,并成功的对多家企业实施了企业组织结构优化的案例。以下是华恒智信为一家化工行业的企业进行的组织结构优化案例纪实。 【客户行业】化工行业 【问题类型】组织结构优化与运营模式调整 【客户背景及现状问题】 某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9月,位于东北某经济技术开发区农药生产基地内。该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成立初期,由某化工有限公司控股,主要从事精细化学品的生产经营以及相关领域的技术开发、技术服务与咨询,2007年10月,公司改制,与化工有限公司分离,股权转让,法人变更,由中英两大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购买,公司名称不变。 目前的组织结构模式是典型的直线职能制模式而非适应多项目的运营模式。其组织结构模式在核心人才培养的机制建立方面有待完善。为了实现组织运营效率更高的多项目运营模式,该公司缺乏配套的人才、流程、结构与责任安排,因此容易形成领导关注的项目效率高,

反之则很低的局面。 目前,该精细化工公司在组织结构、运营模式等方面仍存在着不少问题: 组织结构 (1)组织绩效低。目前组织结构对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需求、业务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企业决策速度慢,决策不能高效落实。存在明显过多的冲突,部门间因组织程序的相应标准不明朗,各部门目标未能有效服从于企业整体战略。 (2)组织对外界感受力差。组织结构不能创造性对外界环境变化作出适度反应。部门内主动性不足,部门间横向协调不够,工作热情易泯失在部门消耗之中。 (3)组织资源配置不合理。企业内部资源利不足,造成一定的设备及人员的阶段性闲置及工作度不饱和。而相对时间内局部设备及人员的使用紧张。 运营模式 (1)技-工-贸的传统化学工业运营模式受到多重局限。技-工-贸的运营模式需要拥有技术实力和专业能力,需要技术储备与技术能力,且在发展产业化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否则无法实现产业化和利润贡献。 (2)贸易后置不易实现利润及投资回报。贸易放在最后则公司实现利润及投资回报时间较长,资金成本高,企业经济附加价值不高。 【华恒智信分析】 为了准确发现该公司组织结构与运营模式方面的主要问题,华恒智信专家顾问们进行多次地深入调研与访谈,并结合国内外化工行业的发展现状及成功企业的管理实践经验,华恒智信专家认为该化工有限公司目前的组织结构和运营模式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优化方案范文6篇

优化方案范文6篇 优化方案范文6篇 优化方案篇1 1.引言 随着现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证券市场已经是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证券市场目前所处的阶段,证券市场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证券行业特点是对于信息技术的高度依赖,因此,作为证券市场支撑的证券行业信息系统也面临着更高的要求,才能更好地支撑目前证券市场的发展。 2.证券公司现行信息系统运营维护现状与问题分析 2.1 运营工作量大 由于我国证券行业交易量大,行业相应的运行系统每日的运行工作量较大,而证券行业特点是对于信息技木高度依赖,过大的工作量一旦导致信息系统出现故障中断,影响交易的正常进行,带来的损失和影响是难以承受的。 从信息系统的角度来看,分散式多交易节点系统的日常维护工作,工作量要比单节点的集中交易系统的运营维护压力增加几倍。同时从信息学的角度来看,当数量呈现倍数上升时,其故障点以及发生故障的可能也随之上升,降低大事故的好处将会带来小事故数量的增加。 2.2 运营准确度要求高

现代交易系统的一大要求是故障容忍度较低区别于我国曾经使用过的书面交易系统,电子化交易本身就对管理运营维护进度要求较高。由于证券行业的交易性质影响,每日承担着以数字为主同时数额较大的成交量,对于信息系统运营准确度要求自然较高。同时,我国证券相应监管层对于证券交易事故零容忍的监管要求,对于我国证券行业的信息系统运营准确度要求更是提升到了一个十分严苛的程度。 2.3 在创新压力下系统更新要求严苛 中国的证券资本市场于90年代才开始创始和发展,整体上仍未成熟,从本质上还是处于向国外学习先进资本市场经验的阶段,近年来进行的几次业务创新也是以国外发展为主要参考。然而,由于整体资本市场差距较大,国内不断高涨的资本市场投资热情又促使国内证券市场不断引入新的业务品种和交易规则,整体不断更新的数据众多。而我国的证券市场发展市场较短,在短时间内,我国证券市场的业务创新频率较高。根据20xx年的统计,我国的证券系统在业务创新要求下,相关的业务系统变更数量多达近百次,基本上每周都需要有较大的系统变更。 2.4 系统的整体运营维护工作促使管理难度增大 由于我国目前证券市场业务丰富,每个业务都由相应的系统相掌控,因此整个证券行业信息系统需要运营管理的系统相当复杂,主要包括QFII系统,集中交易、融资融券、CIF、CRM、网上交易、资管系统、新意系统、三方存管系统、IB系统等。在此基础上,分布式交易节点以及沪深多个交易

物流系统优化案例

前言 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深化和加剧,企业在充分挖掘“第一利润源泉”(节约原材料)、“第二利润源泉”(提高劳动生产率)之后,转向建立和改进高效的物流系统,并将之称为尚待挖掘的“第三利润源泉”,这己成为现代企业“最重要的竞争领域”。物流运作水平的高低成为判断企业现代化经营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水平也被看作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应用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技手段,适应现代社会对物流服务快速、安全、可靠、低费用的需求,是现代物流服务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JY物流作为一个仓储型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无论在技术还是体制都占一定的优势,但如何制定发展战略仍将显得尤为重要。从JY集团自身出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整合资源,优化路线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竞争力,以降低运营成本,增加市场份额为目标应当成为JY集团的总体发展战略的核心要素。 在指导思想的总体框架内,本方案整体分为JY物流网络的优化,仓库内部的布局合理化,业务流程的再造、新业务的拓展,企业文化、绩效评价。从JY 集团面临的一些明显问题入手,并以此为突破口在网络优化上实施优化,逐渐深入。接着对现有业务流程进行符合当今企业内外环境的再造,以保障和增强省内零担快运的核心竞争力,为了辐射全国的一些盲点地区我们创新地提出了基于ASP模式的物流动态联盟,并与当地物流仓储企业合作达到全国的覆盖。 本方案严格按照案例所提供的数据和信息,并结合JY集团实际情况,综合运用了工程、管理、经济、技术等不同领域的多种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

目录 前言 (1) 1绪论 (5) 1.1JY物流的发展过程及概述 (5) 2 JY物流存在的问题分析 (10) 3 物流规划 (12) 3.1 基于同城配送体系下的车辆调度 (12) 3.2 运输网络规划 (14) 3.2.1 “轴辐式”网络的特点 (14) 3.2.2“轴辐射”的运营模式 (15) 3.2.3网络问题的描述 (15) 3.2.4在途运输成本 (16) 3.3集团文化SWOT分析 (18) 3.3.1初步解决思路 (20) 3.4仓库 (21) 3.4.1物流仓库主要区域布局 (21) 3.4.2自动分拣系统 (22) 3.4.3设备选型 (24) 3.4.4 仓储设备 (26) 3.5物流园区的选址问题探究 (27) 4 业务流程再造 (30) 4.1物流金融概述 (30) 4.2物流金融发展的背景 (31) 4.3第三方物流企业开展金融服务的模式选择 (31) 4.4物流金融面临的风险分析及对策 (35) 4.5物流信息系统 (37) 4.5.1JY物流信息系统的SWOT分析 (37) 4.5.2 系统结构 (38) 4.5.3业务信息系统 (40) 4.5.4 配送信息管理 (41) 4.5.6 营运管理功能 (42) 5人力资源管理优化 (43) 5.1人员选拔 (43) 5.2 员工的培训与发展 (44) 5.2.1对企业员工绩效定期不定岗位的培训 (44) 5.3 人员考评 (45)

系统优化与调度读书报告

Book Report of System Optimization and Scheduling

The conjugate gradient method and its application in solving optimization problems 1. Introduction of problem’s background Optimization theory and methods is a very active young discipline, it discus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est choice deciding problems. Struct the calculations of seeking optimal solution, study the theoretical properties and the actual computing performance of these calculation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high-tech,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ptimization theory and methods become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t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various aspects of the natural sciences and the engineering design. Conjugate gradient method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ly used optimization methods. In all optimizations need to calculate derivative, the steepest descent method is the most simple, but it is too slow convergence. Quasi-Newton method converges quickly, is widely regarded as the most effective method for nonlinear programming, but the quasi-Newton method requires the storage matrix and by solving linear equations to calculate the search direction, which is almost impossible to solve large-scale problems. Conjugate gradient method can transform an n-dimensional optimization problem into n equivalent one-dimensional problems, the algorithm is simple, small storage requirements, the convergence rate surpasses fast steepest descent method, and is particularly suitable for solving large-scale problems. Such as electricity distribution, oil exploration, atmospheric modeling, aerospace and other proposed optimization problems. Conjugate gradient method was first proposed by Hestenes and Stiefle came in 1952, for the solution of linear equations of definite coefficient matrix. The famous article they cooperate -“Method of conjugate gradients for solving linear systems”[1] is considered to be the founder of the articles about conjugate gradient method. This article discusses in detail the nature of the conjugate gradient method for solving linear equations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other methods. On this basis, Fletcher and Reeves in 1964 first proposed the conjugate gradient method to solve a nonlinear

信息系统优化方案

4.5.1针对安得物流信息系统应该采取的措施和解决方案 2010年,随着安得业务的激速增长,对其信息发展规划也产生了新的需要;加之目前安得物流信息系统体系存在可扩展性较差、缺乏良好协同性、统一管控与个性化管理需求的矛盾等问题,因此,其物流信息系统的优化势在必行。总体来说,安得需要实现静态系统向动态系统转变、被动反应向主动支持发展、从事后分析进化到过程即时监控的飞跃。现将EMAP系统与RMS系统做为试点模型,以系统平台融合为架构发展思路,就安得物流信息系统优化措施坐一简要陈述。 4.5.2根据货件生命周期进行优化 根据货件生命质量周期的分析,货件在流转过程中有三方面的重要环节需要进行监控、预警和优化。 ●货件的收派过程 通过EMAP系统,应可以实现在货件收派过程中,对预收派货件、收派件人员、营运车辆进行三维坐标定位,对货件收派、收派件人员和营运车辆的工作状态、班次调拨的运行压力进行实时数据监控。同时,EMAP系统将这些实时数据同步传输至RMS系统,RMS根据预警规则与对策对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将对预收派货件时效异常、收派件人员工作状态异常、营运车辆的工作状态异常、班次调拨的分配异常进行即时的监控和预警,并提供问题分析和优化配置方案。 预警规则与对策应包括但不局限于: 人员和车辆短时间内产生大量劳动强度的预警,及其压力疏导方案; 人员和车辆于某坐标长期停留的预警,及其问题分析和优化方案; 人员和车辆非最优化或最合理路线运行与路线差错、油料数量异常的预警,及其优化方案; 人员和车辆运营中对现金流的收缴和结算异常预警,及其优化方案; 运营班次压力异常和调拨异常预警,及其优化配置方案; 货件收派数据错误、虚假的异常预警及其管控方案。 ●货件在中转场过程 通过EMAP系统,应可以实现在货件中转过程中,对货件在中转场位置、中转人员、移动或固定中转设备进行三维坐标定位,对货件中转和留存状态、中

oracle数据库优化报告

oracle数据库 优化报告

目录 1、概述 (3) 2、数据库优化部分 (3) 2.1、环境优化 (3) 2.1.1 统计信息收集被关闭 (3) 2.1.2 部分索引失效 (4) 2.2、设计优化 (4) 2.2.1 设计类问题概述 (4) 2.2.2 设计类问题优化建议 (5) 2.3、SQL优化 (5) 2.3.1 SQL_ID= 7gf3typgc469a (5) 2.3.2 SQL_ID= bdcfdz26x5hm9 (6) 3、数据库优化总结 (7)

1、概述 随着应用软件用户负载的增加和愈来愈复杂的应用环境,操作系统的各项性能参数、数据库的使用效率、用户的响应速度、系统的安全运行等性能问题逐渐成为系统必须考虑的指标之一。性能测试以及优化通常通过自动化的测试工具模拟多种正常、峰值以及异常负载条件来对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测试,用来检测系统是否达到用户提出的性能指标,及时发现系统中存在的瓶颈,最后起到优化系统的目的。 随着需求不断增加,特别是复杂逻辑的需求,一旦出现高并发量时,也将可能导致数据库主机无法承载,因此数据库优化亟待解决。 2、数据库优化部分 从2018年1月份开始跟踪及分析,发现托管区数据库在环境、设计及SQL三方面,都存在不少问题。在SQL类优化中,本地化代码编写和设计不良,是比较明显的问题。下面将分成环境、设计、SQL优化三类进行持续分析,并给出相关建议、整改方案、整改进度。 2.1、环境优化 2.1.1 被关闭 zonghe托管区数据库统计信息未自动收集,如果未打开收集,会对系统性能造成较大的影响。

需要开启统计信息 开启方法如下: --执行 BEGIN dbms_auto_task_admin.enable(client_name => 'auto optimizer statscollection', operation => NULL, window_name =>NULL); END; 2.1.2 部分索引失效 需要将索引进行删除。删除命令参考如下: drop index index_name; 2.2、设计优化 2.2.1 设计类问题概述 序号 类型 问题描述 1 表 ZJ_KZH_DATE 、ZJ_CRM_S_ORDER_GATHER 等本 地表,设计了大量的V1,V2,需要开发人员核对需 求 2 索引 索引定义较混乱,常与其他表进行连接的表,在连接

工程项目技术方案优化案例分析 (视频) (13年版)测试题

精心整理 14、工程项目技术方案优化案例分析(视频)(13年版) 一、单选题 1、优化方案应切实可行,一切从实际出发,目的是要保证(?),降低施工成本。 A.?工期、质量、安全 B.?工期、质量、安全、环境 C.?工期、质量、环境 D.?质量、安全、环境 2 3 4 于(? A.?7 5、? A.?3 B.?7 D.?28 6、关于传统支撑加固法与荷载逐层折减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A.?传统支撑加固法相对后者支撑费用大、二次加固施工困难 B.?传统支撑加固法相对后者可靠度有保障、方便各层施工、成本低 C.?荷载逐层折减法相对后者来说方案论证复杂 D.?传统支撑加固法,不考虑转换层以下各层楼层自身承载能力,原模板支撑体系不拆除,一直贯穿到地下三层底板,再根据各层支撑体系设置情况进行稳定计算,必要时加固补充加密、支撑立杆

7、课程中某大剧院工程基坑降水施工方案优化,根据《华北地区区域地层表》,该区地层位居华北地层区华北平原分区之冀中小区(?)地区交界地带。 A.?东部、西部 B.?西部、南部 C.?南部、东部 D.?北部、东部 8、课程中某大剧院工程基坑降水施工方案优化,关键措施中止水帷幕只在地下二、三层基坑外侧设置,桩径为850mm,桩之间咬合长度为(?),桩长根据含水层的水位深度及底部隔水层顶板的埋深来确定,桩长最深为21.9m。 A.?100mm 9 10、? 1、?优化方案应切实可行,一切从实际出发,目的是要( A.? B.? C.?保证安全 D.?保证环境 E.?降低施工成本 2、?转换梁支撑体系中,转换梁的特点是(?) A.?与普通混凝土结构转换层相比,转换梁并没有更多的优势,且耗时耗力 B.?作为骨架包裹在混凝土内,与预应力结构相比,减少了张拉、锁定、注浆、封锚等工序 C.?具有良好的耐火和耐久性;钢材相对节约

系统性能优化方案

系统性能优化方案 (第一章) 系统在用户使用一段时间后(1年以上),均存在系统性能(操作、查询、分析)逐渐下降趋势,有些用户的系统性能下降的速度非常快。同时随着目前我们对数据库分库技术的不断探讨,在实际用户的生产环境,现有系统在性能上的不断下降已经非常严重的影响了实际的用户使用,对我公司在行业用户内也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通过对现有系统的跟踪分析与调整,我们对现有系统的性能主要总结了以下几个瓶颈: 1、数据库连接方式问题 古典C/S连接方式对数据库连接资源的争夺对DBServer带来了极大的压力。现代B/S连接方式虽然不同程度上缓解了连接资源的压力,但是由于没有进行数据库连接池的管理,在某种程度上,随着应用服务器的不断扩大和用户数量增加,连接的数量也会不断上升而无截止。 此问题在所有系统中存在。 2、系统应用方式(架构)问题(应用程序设计的优化) 在业务系统中,随着业务流程的不断增加,业务控制不断深入,分析统计、决策支持的需求不断提高,我们现有的业务流程处理没有针对现有的应用特点进行合理的应用结构设计,例如在‘订单、提油单’、‘单据、日报、帐务的处理’关系上,单纯的数据关系已经难以承载多元的业务应用需求。 3、数据库设计问题(指定类型SQL语句的优化)

目前在系统开发过程中,数据库设计由开发人员承担,由于缺乏专业的数据库设计角色、单个功能在整个系统中的定位模糊等原因,未对系统的数据库进行整体的分析与性能设计,仅仅实现了简单的数据存储与展示,随着用户数据量的不断增加,系统性能逐渐下降。 4、数据库管理与研究问题(数据存储、物理存储和逻辑存储的优化) 随着系统的不断增大,数据库管理员(DBA)的角色未建立,整个系统的数据库开发存在非常大的随意性,而且在数据库自身技术的研究、硬件配置的研究等方面未开展,导致系统硬件、系统软件两方面在数据库管理维护、研究上无充分认可、成熟的技术支持。 5、网络通信因素的问题 随着VPN应用技术的不断推广,在远程数据库应用技术上,我们在实际设计、开发上未充分的考虑网络因素,在数据传输量上的不断加大,传统的开发技术和设计方法已经无法承载新的业务应用需求。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 1、修改应用技术模式 2、建立历史数据库 3、利用数据库索引技术 4、利用数据库分区技术 通过尝试效果明显,仅供参考!

供热系统优化措施总结

供热系统优化措施总结 热电厂的利润命脉在于供热,供热系统的优化,为热电厂节能改造的首要选择。 1、安装供热自动监控及优化控制系统,对重要供热参数、供热效率及冷凝水回水率等进行红线设定监控,同时利用优化计算方法,对供热蒸汽动力系统进行优化自动控制,实现最优供热; 2、充分了解用户对蒸汽的需要及实际使用情况 对于蒸汽的工业用户,我们要充分了解他们的蒸汽系统及蒸汽设备对蒸汽参数的实际需求,根据这些资料,加上管网的损失,来调整我们蒸汽动力系统的蒸汽出口参数,避免热量的浪费。今年我们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降低了热电厂出口蒸汽压力0.1MPa,汽轮机进气量减少了6.2吨/小时,每年节约将近696万元; 3、帮助客户完善蒸汽系统,提高冷凝水回水率 由于客户关注点的不同,我们需要帮助用户完善其用气系统,尽量提高冷凝水回水率,同时避免工业水混入冷凝水,污染水质;同时建立回水率报警机制,一旦回水率低于设定值,将报警,马上处理。经过核算,我们公司回水率降低10%,将影响我们热电厂供电标煤耗1.01克; 4、供热管网优化 (1)疏水阀的优化改造; (2)膨胀节的优化改造:采用旋转膨胀节;

(3)供热管道管托的改造:降低管道热损; (4)供热管道保温的优化 (5)设定管道压损、温损监控报警机制 5、热电厂供热蒸汽动力系统优化 (1)排查热电厂厂用蒸汽系统,减少不必要的用汽点和用汽量,如我们队化水车间冬天RO系统进水耗用蒸汽系统进行了改造,利用循环水热量来加热原水,减少厂用蒸汽量; (2)充分直接利用冷凝回水,坚决避免热量的浪费; (3)避免减温减压器在供热中的使用,必须降压降温的地方,安装热功小背压机发电,回收热能; (4)优化调整供热参数,在满足用户需要的基础上尽量低温低压供热; (5)根据热电负荷情况,优化调整汽轮机负荷情况,尽量使汽轮机运行工况贴近其额定负荷,降低汽耗率; (6)针对用户对蒸汽参数要求,对已有管路进行优化改造,确保供热的可靠性及灵活性,同时降低供热煤耗; (7)充分利用供热自动优化控制系统; (8)有条件的引入太阳能加热系统、沼气利用系统、污泥干燥焚烧系统,作为供热蒸汽系统的有效补充,降低供热煤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