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邓晓芒讲《纯粹理性批判》的先验知性论部分

邓晓芒讲《纯粹理性批判》的先验知性论部分

邓晓芒讲《纯粹理性批判》的先验知性论部分
邓晓芒讲《纯粹理性批判》的先验知性论部分

邓晓芒《康德哲学讲演录》节选

四、先验逻辑之一:先验分析论

1.先验分析论之一:概念分析论

同样,先验逻辑、理性知识,也是一切自然科学知识之所以可能的先天条件。一切知识里肯定要有理性层面的知识。真正的知识不是说看见了红色就是知识,还要对红色作判断,光是一个感性的接受那不叫知识,只有作判断才是知识。一切知识都是判断。玫瑰花的表象、红色的表象我们都不能说它是对还是错,但如果说“这朵玫瑰花是红的”,那么玫瑰花是不是红的,红的是不是玫瑰花,这就有对错的问题。一旦下判断就有对错的问题,但你不下判断,就不管是一个感觉的印象也好,一个知觉也好,一个概念也好,一个幻想也好,都不存在对错的问题。比如我说“神仙”、“鬼”,我只说了概念,你不能说我是对的还是错的。如果我说“神仙是有的”,“鬼是红色的”,那么你可以说我是错的。我只说神仙,我只说鬼,但没有说他有没有,他怎么样,你就不能说我是错的。所以在康德看来,知识的细胞、知识的基本要素就是判断。要作判断就要有逻辑,一切知识里面都包含有判断、逻辑、理性知识,即使是经验的知识、后天的知识。

这个理性的知识康德称为先验逻辑。逻辑当然是先天的,但是逻辑不一定是先验的。形式逻辑就不是先验的,只是先天的而已。形式逻辑只管正确性,而不管真理性,也就是不管它的观念是否与对象相符合。形式逻辑它是一套技术,只要能够自圆其说,能够自洽,不自相矛盾就行了。这个命题是否是真理它不管,那是认识论来管的,用康德的说法就是要先验逻辑来管。先验逻辑要管对象知识是如何可能的问题。先验逻辑是管认识论的,所以我们凡是遇到“先验”这个词就会想到,康德在这里涉及了认识论。

认识论讲的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观念和对象的关系。康德把自己的哲学称为先验的观念论,先验的观念论涉及认识论。他不讲先天的观念论而讲先验的观念论,在经验之先但又能够在经验之中得到验证的,能够运用于经验对象的就是先验的。先天的就不一定了。当然,先验的也是先天的,有些先天的虽然是在经验之先,但和经验没有关系。形式逻辑和经验没有关系。先验感性论讲数学,数学是和经验有关系的,这是康德的一个发明。以往把数学称为一种理性的知识,但康德认为数学是一种感性直观的知识;数学是涉及时间、空间的,涉及感性直观的先天形式,是一种感性的接受的学问;数学这种直观的知识是关于时间、空间这样一些先天的直观形式的。很多人和康德的理解不一样,认为如果一个人有逻辑头脑,那数学肯定很好。数学被归于逻辑,在现代数理逻辑中,逻辑和数学合一了,逻辑也可以变成一种数学计算,计算机就是靠这个。但在康德看来这完全不同,数学是感性的知识,逻辑是直观的知识。逻辑是另外一种更高层面的东西。先验逻辑和形式逻辑不一样,先验逻辑要管对象的问题,要管真理性的问题,要管对象和观念相符合的问题。康德把先验逻辑称为知性。知性和感性不一样,知性或者可以称为理性知识,广义的理性知识包括知性和理性在内。通常先验逻辑也可以称为知性,所谓的逻辑就是一种知性。先验感性论要处理的是数学如何可能的问题,先验逻辑要解决的就是自然知识如何可能以及自然科学中的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的问题,也附带处理以往的形而上学是如何不可能的问题。至于以往的形而上学如何失败,那是先验逻辑中的先验辩证论的主要事务。

先验逻辑包括先验分析论和先验辩证论。先验分析论是建设性的,先验辩证论是批判性的。先验分析是分析我们的知识结构,如自然科学知识中有关对象的知识是如何可能的、如何建立的,自然科学的统一体里面有哪些逻辑结构。因为有时间、空间的结构,所以自然科学知识的一切都可以用数学来加以计算。近代以来的自然科学就是定量化的自然科学,都可以用数学来加以计算,那是隶属于它的先天直观形式的,但更高层次的理解必须有

知性的概念。知性的纯粹概念康德称之为范畴。

(1)范畴表。“范畴(Kategoria)”这个词最早是由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提出来的,其《范畴篇》中提出“十范畴”。亚里士多德把时间、空间称为范畴,还有像实体、偶性、状态、能动和受动等,共有10个范畴。后来在别的地方觉得不够用,他又加了5个范畴。康德认为亚里士多德提出“范畴”是一个了不起的贡献,其贡献在于找到了一些最有普遍性的概念。所谓范畴就是最有普遍性的概念,普遍到无所不包。凡是范畴都是无所不包的,所有的东西都要用这个加以考察。如因果性,世间没有任何一个东西能够逃得了因果性。实体性也是这样。一个概念如果普遍性达到这样一种哲学程度,就是天地万物没有任何一个事物不能适用于这个概念,那么这个概念就是“范畴”。它跟经验的概念不同,经验的概念如动物、植物甚至物体都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但是这样一些概念的普遍性是有限的,都属于科学的概念,不属于哲学的概念,所以不属于范畴。

范畴是无所不包的,这是亚里士多德最早提出的一个想法,但亚里士多德做得不够好,不够成功。他提出的“十范畴”都是偶然搜集到的,在自己的记忆里面、头脑里面去搜,在人的语言里面去搜,人们说的哪些概念、哪些词能够看作是范畴,他就搜了10个范畴,但是这10个范畴有些显然不是。像“时间”、“空间”这样的概念,康德认为不算是范畴,只是直观形式。概念和直观是不同的,概念里面包含别的概念,概念中包含的别的概念在性质上是不同的;直观中当然也包含别的直观,但是别的直观和唯一的直观在性质上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区别。在康德看来,亚里士多德提出范畴的方式是不对的,不能靠经验搜集,而要靠逻辑推出来。范畴要有逻辑性,既然是讲先验逻辑就需要有逻辑性。自然科学知识之所以可能的前提绝不是偶然凑出来的,那是没有必然性的。如果是从逻辑中推出来的,就有了必然性,就可靠了。

先验分析论首先是概念分析,必须进行纯粹理性的概念分析。一切自然科学都包含有纯粹知性的概念,所以包含有先天综合判断。比如“一切发生的事情都有原因”这一命题就是一个先天综合判断,它就是基于因果性的范畴。康德认为在人的知识里面有两大成分,一个是后天的成分,一个是先天的成分。后天的成分是经验性的,是后天获得的,先天的成分是由人的主体预先提供出来的,这两方面组合起来就构成了人的知识,缺一不可。所以他认为经验派和理性派双方都有片面性,知性和感性、知性和直观缺一不可。“知性无直观是空的,直观无概念是盲的”,这是他的一句名言。直观当然是感性的,要有感性的内容,但它本身单独成不了知识,要成为知识,必须有先天的概念和形式,这两者合起来才构成知识。范畴就是一种先天的形式。

在先验分析论里,康德主要是对概念进行了分析,对知性的纯粹概念也就是范畴进行分析。通过这种分析,他提出了“十二范畴”,这“十二范畴”是从形式逻辑的判断分类里引出来的,也就是说,他发现“十二范畴”的方式,不是像亚里士多德那样去寻求,去搜集,是偶然的碰巧,碰到什么是什么,列出来了发现不够又去增加,这样增加下去是无穷无尽的。因此亚里士多德的搜集的方法是不应当采纳的。再一个,亚里士多德有些范畴根本不是范畴,所以应该有严格的标准。什么是范畴,什么不是范畴,这必须要有逻辑性,要按照形式逻辑的结构引出各种范畴。所以康德对形式逻辑的判断形式,也就是我们下判断的方式进行了一番分类。这个分类实际上亚里士多德在他的《工具论》里已经做过了,康德作了一些改进。康德在这里就是从被公认是正确的形式逻辑里引出他的范畴。

康德把这个判断分成四类,一个是量,一个是质,一个是关系,还有一个是模态。亚里士多德的分类不是很明确,所以康德对亚里士多德的分类作了一些修改。比方说亚里士多德采用两分法,每一类判断里都有两种,比方说量的判断分为特称判断和全称判断。康德加入了一种单称判断。单称判断和全称判断在以前被认为是一样的,单称判断只不过是范围小了,但它也是全称判断,是范围最小的全称判断。“所有的人都是有理性的”,这是一

个全称判断;“苏格拉底是有理性的”这是一个单称判断,但以往这也被认为是一个全称判断,等于说“所有的苏格拉底都是有理性的”,当然只有一个苏格拉底,这就代表“所有”。但康德认为单称判断不能归于全称判断,它是有自己独特的逻辑价值的,应归于第三种判断。诸如此类作了些增加和修改,把两分法变成了三分法。亚里士多德的每类判断只有两个,康德把它改为每类判断都有三个,这三个判断呈现出正、反、合的关系,也就是第三个判断是前两个判断的综合。康德用三分法来表示判断的分类,不再沿用以往的正反两分法,正、反之外还有一个合,它既是正也是反,既吸收了正的方面,也吸收了反的方面,如单称判断既可看作全称,又可看作特称。这是康德的一个改进。其他的判断也是这样,例如质的判断有肯定和否定,还有第三个就是限制。限制既是肯定也是否定,这是在质的判断里所做的改进。这种分法已经含有一点辩证法的意思了。

通过逻辑判断的分类,康德认为每一种类的判断后面都有一个范畴在起作用,它的根据其实是范畴。作为形式逻辑的判断,它不涉及对象的问题。它只是对概念进行一种联结,从概念到概念,它不涉及对象,所以也可以用来玩逻辑游戏。但康德认为这些判断一旦要涉及对象,要建立起一些有关对象的知识,那么就会暴露出它后面实际上是有一个范畴在支撑的。范畴,知性的范畴,在康德看来是用来建立对象的。形式逻辑的判断不管对象,它只是概念之间的形式关系。先验逻辑的范畴是要管对象的,它要建立有关对象的知识,那就是自然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是有关对象的,数学就它本身而言,好像跟对象没有直接关系,数学家可以不管这个数学公式证明出来在现实生活中有什么用,数学家可以不管。但数学的真理性最终仍然要在自然科学中、在物理学中得到体现。自然科学家则是直接面对对象的,是人直接为自然界立法,立法的依据就是范畴。康德开列了一个范畴表。

范畴表:量、质、关系和模态(四大类,每一类有三个)

量:单一性、多数性、总体性。

质:实在性、否定性和限制性。

关系:实体与偶性、原因性与依存性(原因和结果)、协同性或者交互性。

模态:可能性与不可能性、现实性与非现实性、必然性与偶然性。

这个范畴表分四类,每一类分三个,所以叫“十二范畴”。当然严格来说不是12个,因为后面几个范畴是一对一对的。像因果范畴,实际是两个———原因和结果;实体性范畴,一个是实体,一个是偶性———就是实体的偶然属性,也是两个;协同性范畴也是讲互为因果,讲因果之间的交互关系;至于模态范畴里边,可能性和不可能性、现实性和非现实性、必然性和偶然性,都是一对一对的。所以笼统地讲,有12种范畴或12类范畴,而不是12个范畴。

这个范畴表是人为自然界立法的根本,根本的构思,根本的构图。天地万物莫不被纳入这一套体系里,没有超出这12类范畴的。反过来有了这12类范畴,天地万物都可以包含。例如它是一个植物,你就要看到它的实体、偶性、因果关系、交互作用。它的实在性,也就是它的性质,它的否定性,就是说它的性质有哪些不完满的地方;实在性和否定性还要涉及限制性,它限制在哪个程度上;再就是对它的量的规定,是多数的还是单一的或是全体的。当你把所有这些规定好了之后,一种知识就出来了。所以它这套东西就是从分析现有的关于现象的知识里面发现的,它发现那后面有这样一些条件,如果没有这些条件或者说这些条件中间缺少一项,比如说你把别的东西都找到了,但是唯独实体没有,它不是一个实体,那其他的都垮台了。缺一样都不行。量的规定,质的规定,关系的规定,模态的规定,到底是现实的还是可能的或是必然的,这些都有所规定,然后这个具体的知识才有可能。所以这些规范体系是从任何一个自然科学知识里面揭示出来的,通过层层剥取,反思它之所以

这样的前提条件是什么,它的根据是什么。所有的自然科学规律,只要提出来,康德都可以把它归入某一个范畴里。所以这个范畴表是自然科学的形而上学的基础,包括未来的自然科学也将纳入这个范畴表的体系下。据说,霍金的自然科学虽然与牛顿的和爱因斯坦的自然科学大不一样,但霍金认为他的自然科学仍然可以适用于康德的体系。霍金对上帝、对其他东西都不相信,但他相信康德的哲学。

所有这些范畴都属于纯粹知性概念,其他的一些概念是不纯粹的,带有经验的成分。比如像运动与静止、变化、作用与反作用,这都属于具体的物理学概念,不属于哲学的范畴。物理学的概念和原理都可以把它纳入到哲学来理解,比如说作用与反作用相等的原理就可以纳入到协同性或者交互作用这个范畴,作为次一级的、从属的概念来加以理解。所以这样一个范畴体系是为自然科学奠定形而上学基础的。康德后来写了一本书《自然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就是把牛顿物理学整个体系搬到这样一个基础上来,用这些范畴来解释牛顿物理学的每一条定理、每一个概念。他就是用这样一套范畴体系来解释自然科学是怎么可能的。自然科学有它的哲学基础,它不是说完全凭经验收集,然后从经验里面寻求比较常见、比较普遍的规则,那样的自然科学就太没有必然性了,那就成了一种后天的不可靠的东西,像休谟说的是一种不可靠的知识、一种常识性的东西。康德则是要为自然科学奠定它的形而上学基础,这是他的概念分析。

(2)范畴的演绎。范畴不是列出来就行了,它还要演绎,也就是要说明这些范畴它有什么样的权利,凭什么样的资格可以运用于经验的材料,可以运用于经验对象。范畴是人的主观先天的一种结构,而经验需要有后天的东西提供材料。你要用范畴构成一个经验的对象,就必须要有根据,在理性的法庭上,你要提供辩护,证明你为什么能够把它运用于客观经验材料。所以,在这方面,康德提出要有一种演绎(Deduktion)。我们通常说演绎和归纳,演绎就是从一个大前提加上一个小前提推出结论———这是形式逻辑的演绎。当然在先验逻辑里的演绎,它不是单纯的形式,先验逻辑要考虑对象,所以先验逻辑里的演绎是另外一个意思,就是要说明你有什么资格把范畴应用于对象,你的根据是什么。康德是反过来证明的,他说,一切我们已经形成的对象、经验都逃不了有范畴,为什么逃不了有范畴呢?因为这些范畴代表了主体的一种能动的综合能力,知识是通过人能动地综合起来才形成的。如果没有人的主体能动性,一切知识的材料都成了一堆碎片,那就连一个梦都比不上。你要把他构成为知识就必须有主体能动性,把知识的材料组织起来。主体能动性它有一个根源,就是人的主体、知性。知性作为一种先验的自发的能动性,能够对这些材料进行综合,最高的综合就是人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的这种先验的能动的综合能力,先验自我的这样一种能动作用,康德把它称为自我意识的本源的统觉的综合统一。自我意识就是统觉,这两个概念可以进行互换。

“统觉”这个词是从莱布尼茨那里来的,莱布尼茨提出“统觉”这个词是指一种能动的综合作用,它能够把那些后天提供的经验材料综合起来、统一起来。康德借用了“统觉”这个词,但把它提升到了一个先验的高度、认识论的高度,而莱布尼茨的“统觉”只是心理学意义上的。一切能动性的源泉就在于自我意识,人自觉地把自己的知识构成“我”的知识,我的一切观念都是“我”的观念。这表明人是有自我意识的,人不能被动地让那些观念摆在那里,人把所有的观念用一个“我”统一起来。但是这个“我”不是心理学上的“我”,不是张三李四的“我”,不是经验的统觉、经验的自我意识。经验的自我意识每个人是不同的,张三有张三的经历,李四有李四的教养,每个人的心理感受都不一样。这就是每个人内心的知识。但康德认为这不是最根本的,最根本的是先验的自我意识。先验的自我意识不是一个具体的什么东西,而是意味着认识活动的能动性、能动自发的综合作用、本源的综合作用。任何两个概念、两个表象要形成一个判断都必须要有这样一个能动的作用在里面起一种联结作用。这种联结就表明了自我意识能动的综合,把两个东西拉到一起,结合在一起,用

一个“是”(sein)把它结合在一起,这个“是”就表明了主体的能动性。这跟形式逻辑不一样,形式逻辑仅仅把“是”理解为一个系词。但康德把“是”从先验的逻辑上理解为联结作用,是一种主体的活动。这个是那个,你怎么知道“是”,实际上是由主体把它们联结起来了。我把它们设为“是”,这个就是那个,它需要一种主体的能动性在里面起作用。

所以,这个演绎最后追溯到的就是这个最高点———先验自我意识的统觉。统觉的综合统一使人类的知识得以统一。自然科学里的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的问题,通过这样一种追溯和分析就解决了。自然科学如何可能呢?是人的先验统觉作用通过各种范畴建立起一系列的先天综合判断,先天综合判断在自然科学里是这样可能的。如果没有这种先验自我意识,如果没有先验自我意识所使用的这12类范畴,那先天综合判断不可能建立起来,一切自然科学都不可能,人类的科学知识也就没有它的可靠性和确定性了。

有了自我意识和范畴,我们就可以看到自我意识在人的一切知识中都起作用,起根本性作用。任何一种知识都逃不了自我意识的能动性,而这种能动性体现在各个方面,体现在12个方面就是12个范畴。12个范畴就是自我意识在这12个方面的能动性的体现,这种体现就表现为有关对象的知识有12个方面。任何一种对象,任何一种知识,如果从12个范畴对它进行考察,那么这个知识就完备了,再没有别的了。自然界的知识也就是这12个方面,再没有别的了,它已经完善了,这个完善不是收集得来的,而是一个逻辑体系。因为它是先验的逻辑,所以它的概念分析是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包括范畴表和这个范畴的先验演绎,要追溯到人的主体能动性。自康德之后,人的认识就不再被看作是被动的,而是人主动建立起来的,人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发挥。所以后来马克思讲,能动的方面被唯心主义所发挥了。唯物主义抛弃了能动性,而唯心主义反而发挥了它的能动性。当然唯心主义的发挥是在唯心的基础上,它不懂得现实的能动性、实践的能动性,实践的能动性是马克思特别强调的。但康德已经提出了一种先验的能动性,即认识主体的能动性。

至于康德所发现的这种能动性以及这一整套体系本身又是从哪里来的,他说这个就不知道了,我们所能认识的是现象,以及从现象中剥离出来的那些先天的条件。那些关于现象的知识之所以可能的先天条件,我们也可能把它剥离出来,因为它们也属于现象界。至于这些先天的条件本身从哪来,先验自我意识本身它从哪里来,为什么恰好只有12个范畴而不是13个范畴,不多一个不少一个,我们就没有办法知道了。

我们目前所能看到的、所能够找出来的、通过严密的逻辑推导所能够推导出来的就是这些了。至于这些逻辑推导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它后面有没有别的原因,那属于物自体的问题,所以物自体不仅仅包括我们所认识的对象,也包括认识的主体。“我”本身就是一个自在之物。这个自我意识后面究竟有一个什么实体在那里承担着它,我们是不能够认识的。我们可以假设一个灵魂在后面起作用,但是我们对这个灵魂是无法认识的,因为它不呈现在任何现象之中。谁都没有看到过灵魂,没有人能够看到灵魂,也不能够用自然科学的眼光来对它加以规定。所以这一整套先验范畴的体系,在康德那里都是通过一种经验的方式从现有知识里面发现出来、揭示出来的。

范畴就是这样的,人的知识结构是这样的,时间、空间也是这样的,都只有时间、空间这两种先天直观形式。有没有第三种呢?我们至今没有发现,没有发现就不要说。这点康德跟休谟有相同之处,休谟就说我们只说我们知道的事情,不知道的不说。康德认为,我们在知识里面发现有这样一个体系,是我们所能够知道的,我们通过反思追溯了这些知识之所以可能的原因,我们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我们走到了这一步,把它的整个先天条件都发现出来,都摆在这里了,至于再要追究它后面的原因,这个就超出我们的能力范围之外了。这就是康德的范畴表以及对这个范畴表的演绎。这个范畴表如何能够运用于经验对象之上呢?它的运用的根据何在呢?根据就在于主体的能动性。一切知识里面都有主体的能动性,否则知识就形成不起来,一切经验都不可能。反过来说,一切范畴根据它的能动性,都

有理由运用于所有的经验现象之上。因为经验根本离不开这些范畴,离开范畴就构不成知识;而任何经验知识都离不开范畴。

2.先验分析论之二:原理分析论

原理分析就是这些概念在运用于具体对象的时候,它要按照一种什么样的原理来运用。这个原理分析相当于形式逻辑里的判断的学说,就是说你把一个概念运用于一个经验对象,就是在作判断;把一个纯粹概念、一个范畴运用于具体场合,这也是在作判断。康德认为判断力是人的一种天生的能力,也是一种高级能力,但是判断力不可教。一个医生在医学院里学到很多书本上的知识,这是可教的;但如何把这些东西运用到具体的临床实践中,这是不可教的,只有靠自己去练习。你没有实践经验,只是在书本上读了一些书本知识,那么你的判断力如何是显不出来的。很可能一些人根本就没有判断力,他可以把医学书背得滚瓜烂熟,但是你要他看病,他就不知道这些具体的症状适用书本上的哪一条,他缺乏判断力。很多人都缺乏判断力,所以我们讲这个人适合于搞理论,那个人适合于动手操作。所谓动手能力就是能够把书本上学到的东西具体地在实践中运用,准确地找到它的适当运用对象。有些人具有这方面的天赋,有些人就缺乏。当然缺乏的人也可以通过不断实践增进这方面的才能,但判断力是不能通过书本来教的,这是毫无疑问的。同样,判断力如何把范畴运用于具体的经验场合,这种能力也是不可教的。但它也有一些规范,在运用的时候也有一些原理,它们虽然不能帮助你进行正确的判断,但能够展示你在判断时是怎样运用你的判断力的。所以原理分析论就是要弄清楚在具体进行判断的时候是采用一种什么样的方法、采用什么样的原理来进行这种判断。当然具体的判断还需要你去作。但是在作判断之前你得懂一些基本应用原理,不仅是书本上的那些原理,还有书本上的原理运用于具体经验对象上面所遵循的一些规则。

(1)时间图型。原理分析论是探讨范畴与经验对象间如何能够相适合,如何能把范畴运用于经验对象的这样一些原理。康德认为这种运用需要一个中介,因为范畴是来自于知性,是先天的,先验的知性范畴是来自于主体认识的先天结构;而经验的东西来自于后天,就是物自体刺激我们的感官在人们心中所造成的那些知觉印象,所接受下来的那些感性经验的质料,这两方面结合起来才能构成知识。我们前面讲了,这两方面缺了一方都不能够叫知识。一个知识必须既有感性的内容又有知性的形式,但是两方面来源不同,一个来源于主体,一个来自于物自体作用于人们的感官所刺激起来的那些材料。那些材料是偶然的,就像我今天打开门走出去,看到的第一个人是谁,接触到的第一种颜色是什么样的,都是事先不可预知的,所以那是一大堆被动接收的感性印象,它的来源跟主体的结构是不一样的。那么来源截然不同的知识成分如何结合在一起呢?康德认为必须要有一个中介把两者结合起来。要有一种黏合剂,这种黏合剂必须既具有知性的特点,同时又具有感性的特点。具有知性的特点就是它具有能动的特点,具有综合的能动性,具有一种形式化的特点,但同时它又是感性的。有没有这样一个东西作为一个中介,能够把知性和感性直观结合起来?康德认为有,并把这个中介称之为“图型(Schema)”。

“图型”这个词是一个希腊词,有的翻译成“图式”,有的翻译成“范型”、“构架”。我们还是遵照蓝公武先生译本里的译法,把它翻译为“图型”,意思就是说它是有型的、有形象的,它是直观的,但这个图不是那种直接由五官感觉到的那种图,而是一种形式化的抽象化的图。这种图型你可以说你看到了,但不是凭肉眼直接能看到的。比如说,“狗”的概念和具体的狗,当你用“狗”的概念套到一个具体的狗身上去的时候,你预先在心目中要形成一个狗的图型,就是这只狗肯定是一个四足动物,那么一个抽象的形象。但具体的这个四足动物它什么颜色,它的脚多长,它的比例怎么样,你还不知道,你只是预先设想这个四足动物的大致的抽象的形象。当你看到这个具体的狗的时候,你把具体的狗的形象纳入到这

个图型里面,这个概念就有了它具体的现实内容。这是举的日常生活中的一个例子,就是说你在用概念把握具体对象的时候首先要形成图型。又比如说几何学,贝克莱当时提出了一个关于三角形的问题———贝克莱是为了否定抽象概念,他讲有谁看见过这样一个三角形,它既不是锐角的,也不是直角的、钝角的。没有嘛,没有人看见过这样一个三角形,他由此断言这样一个抽象的“三角形”的概念不存在。但康德恰好运用这一点,认为抽象的“三角形”概念虽然在现实的感性事物中间并不显现出来,但它可以作为现实的的感性事物跟“三角形”的概念相互结合起来的一个中间物、一个图型。因此,“三角形”的概念就更抽象了,我们脑中可以呈现出一个笼统的三角形的形象,它既不是钝角也不是直角、锐角,但它有三个角。我没有想到它是直角、锐角还是钝角,但我想到它有三个角,这就有了使我们能够把“三角形”的概念运用到具体的直角、锐角、钝角的三角形中去的一个中介。

范畴有没有这样一个图型中介呢?康德认为有。这个中介一方面具有感性的特点,另一方面又有知性的特点。感性的具体性和知性的抽象性在一个中介上都具有,这是什么呢?这就是时间的先验规定。时间和空间在康德那里是属于先验感性论的,在先验感性论里,时间和空间都是先天的直观形式,但是有一种关系,就是时间比空间更具有根本性。时间是内部直观的先天形式,空间是外部直观的先天形式。我们讲空间的时候都是讲我们之外的某个对象,哪怕讲我自己,也是把它放到外部空间中与其他对象相对而言,我们占据一定的空间。所以凡是我们面对外部事物的时候,我们首先要把它纳入空间范围加以理解。时间就不受这个限制,时间可以没有空间,它表现为人的意识流,比如说人的意识,人的意识不占空间,我可以天马行空,我可以想到千几万里外,想到外星人,想到太阳系、银河系,但其实都是在时间中流过的这样一些意识,并没有真正的占据空间。所以时间是内部感官的先天直观形式。

在认识过程中间,空间要附属于时间,时间是最根本的,我们在把握了外部世界的有空间有广延的万事万物之后,我们最终还是要在内部的时间中把它过一遍,或者说,正是在把握外部空间对象的同时,我们还要在内部像放电影一样,把我们所看到的东西在内心作为一个意识流,经过时间而流过我们的内心。所以康德讲,空间是外部事物的先天直观形式,而时间是内部和外部所有一切事物的先天直观形式。所有的内部和外部的事物归根结底是一种意识流,是意识的时间过程,所以内部的时间要比外部的空间更占优势。

康德对时间的这种看法很有意思。时间相当于后来人们所强调的认识的主体性,认识就是主体内部在时间中一贯的、前后相继的活动。哪怕是在空间中并列的东西,你在认识它的时候,也要把它摆在内部时间的前后相继的这样一个流程中来加以把握。所以时间与主体性的关系更加密切。后来海德格尔讲“存在与时间”,把存在与时间放在一起讲,为什么把存在与时间放在一起讲呢?就是因为时间更加直接地表达出人的主体性,表达出人的内部的意识、内在的意识。像柏格森的生命哲学,主张时间和自由意志具有同样的结构。人的自由意志和时间具有一定的关系,跟空间是相对立的。空间更多地表明人受到的限制,人受到空间环境的限制。空间更多地表达为一种必然性、一种命运以及对人的自由的限制。当然这都是题外之话。

康德没有意识到那么多,只是认为对于人的认识来说,时间要比空间更具有根本性。既然时间具有根本性,那么我们在考察判断的原理的时候,完全可以把时间的规定作为图型,就是说你用范畴去规定具体的经验对象,直接的规定肯定不行。休谟已经讲了,我看到了太阳晒,然后看到了石头热,但是我没有看到原因和结果,我看到的只是先是太阳晒然后是石头热了,所以你要把因果性直接从太阳晒和石头热中间看出来是不可能的,因为它只是一个抽象概念。但是康德说,虽然你不能够直接看出因果性,但是你看到了时间,你为什么说“先”看到太阳晒“然后”看到了石头热,所以“时间”这样一个中介就可以作为过渡。当然时间也不是直接用眼睛看到的,但是你在太阳晒和石头热的这种直观中已经意识到

了有一个时间的先后。如果你意识不到这种时间的先后,那么你是看不到任何现象的。前面我们在先验感性论中讲到,一切直观的东西都能在时间和空间中被人们感知,如果一种现象发生了,它连一瞬间都没有持续,那它等于没有发生,它不在时间中你就不能够看到它。在时间中发生是你看到它的一个必要条件,这个连休谟都没有否认。他至少还说先看到太阳晒后看到石头热,这就说明他在看的同时就认可了时间的存在。他也不是直接看到时间的,但是他也不能够否认必须认可时间。既然认可时间,就必然进一步认可时间中体现的那种先天的综合作用,那就是知性的范畴了。所以时间的先天规定可以作为知性范畴和感性现象之间的一个中介,这就是图型。

那么时间怎么会有这样的先天规定?康德认为是由于人的一种直观能力,即想像力所导致的。时间本身是没有它的规定的,它就是流逝,但是人的想像力也是一种直观能力,它在时间的流逝过程中,可以对时间进行一些先验的规定,想像力对时间的先验规定就构成图型。

(2)十二范畴之图型化。相应于12种范畴就有12种图型,也就是时间有12种先验的规定,这是由想像力给它规定下来的。这12种规定,比如时间在量的范畴就有量的图型。量的图型是一种什么样的图型规定呢?康德说是数的规定。数就是时间的一种先验规定,就是由想像力通过均匀分割时间所造成的。我们通常认为数和量没什么区别,但康德认为有区别。量是范畴,而数是范畴的图型。什么叫数?数是对时间进行均匀地一个单位一个单位地分割形成的。所以数是时间的一种先验规定,由想像力所造成;质的图型是时间的内容,质的规定仍然都是在时间中发生的,想像力给时间规定了内容。关系的范畴中有实体性,什么是实体?实体表现为时间中的持久性或者说持存性。持存性就是实体性的图型,在时间中持久不变。我们讲过实体和偶性,偶性可以变来变去,但是变之中有不变的东西,不变的东西、一直坚持下来的东西就是实体,不可消灭的东西就是实体。当你讲它在时间中不可消灭的时候,你就是承认了它在时间中有一种持存性,从头至尾它一直持续下来。因果性的图型就是时间中前后相继;协同性的图型就是通过交互作用同时并存,就是时间中的同时性。两个东西,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相等,当你作用于一个对象的时候,它同时就反作用于你。可能性是各种不同的表象与一般时间的条件一致,也就是说,在任何某一个时间里对一个表象的规定,尽管一件事现在没有发生,但有朝一日可能发生,有这个可能;现实性是在一个确定时间里对一个事物的规定,也是联系到时间,此刻、当下它实现了,那么它就是现实性的,未来的还不是现实的,过去了的也不是现实的,当下的才是现实的;必然性的图型是在一切时间中的存在,一个必然的东西是逃不了的,它在一切时间中都必然会发生。

这些解释有一些牵强,它什么都扯到时间上来加以规定,但康德的这个思想我们要能够理解。时间作为一种先天的直观形式,它具有直观的经验性质,是一种接受能力,具有感性的性质,但又可以对它作出一种先天的规定,它带上了一种知性的性质,一种知性的抽象性和能动性。它不是那种后天感性的具体的感觉、知觉、印象,而是一种形式化的东西。这种形式化的东西同时又具有感性,所以它能成为知性和感性之间的媒介,把两方面结合到一起。这就是图型法。通过图型法可以把范畴运用于经验对象之上,通过这种运用可以建立起一整套人为自然界立法的法规。

(3)纯粹知性的四大类原理体系。我们已经提及康德讲过人要为自然界立法,建立起整个自然科学的最高原则,那么立了哪些法呢?通过图型,我们把范畴运用到经验对象上面,这样一种运用建立了一些什么样的法规?在原理分析当中,康德把这样一些法规称为原理体系,并按照范畴表和图型表提出了四大类原理体系。

第一,量的原理———直观的公理。量是通过直观可以确定下来的,几何学的量、空间的量和时间的量,通过直观一下就可以确定下来。数学、时间、空间都是直观的,

这是康德和其他所有哲学家不同的地方。以往的人们以为时间、空间都是概念,不是直观,康德认为看任何东西都是在时间、空间之中,时间、空间是直观的接受能力,但时间、空间不是直观的内容而是直观的形式。直观要对自然科学建立起法规,它不仅仅是数学的前提,而且要成为自然科学的前提,要对自然科学进行一种定量化的分析,获得定量化的知识,因此必须要有直观的公理。

这些法规第一条就是直观的公理,就是世界上万事万物都在直观中,都处于直观的综合之中。反过来说,一切知识都有直观的层面,都可以对之进行定量分析。近代以来的自然科学有一个共识,自然科学和数学是分不开的,实证科学是定量化的、精密化的。我们通常认为一门自然科学要达到数学的定量化才是一门成熟的科学。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要进行定量分析,而且定量分析比定性分析更重要,甚至更加具有基础性。性质是通过量来确定的,比如原子论,原子的性质是通过原子量来确定的,当然道尔顿的原子论在康德的时代还未建立起来,但是质的特点是由量所决定的这种思想在康德的时代已经有了,在牛顿那个时候也已经有了。

我们看到五花八门的现象,就可以分析在这些现象的背后是怎样的量的关系。比如红色、黄色、绿色,它们是不同频率波长的光作用于人的视觉器官而在人脑中形成的不同效果。不要太迷信感官的直观,似乎红色是不可分析的,是最本原的,其实不是,它只是量的一种比例关系在人的五官中所造成的效果。所以近代实证科学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把一切科学知识首先建立在定量分析之上,这才是科学的。

我们前面已经提及,运用因果范畴还不足以保证事物确实就是这样一种因果关系。船从上游到下游,可能是由于水流的带动,这是一种因果关系,但也有可能是由于别的原因———它是一艘气垫船,从上游到下游与水流没有关系,是由其本身的动力所推动,等等。但是它从上游到下游,从此地到彼地,总有原因在里面,这无法否认,要将其看作客观的过程就必须要用因果性范畴进行规范,至于规范得好不好、对不对,那是另外一个问题。有时候一件事的原因找错了,与其他的因果关系相冲突、矛盾,那就再重新找。但只有用因果性范畴才能把事物看作是一个客观的流逝过程。因果性,在时间中的相继,这是人为自然界立法的又一条法规。作为客观现象,一切发生的事情都在时间中前后相继。

交互性也是如此,一切事物,作为实体也好,作为原因、结果也好,都处在交互关系之中,互为因果。不处在交互关系中的东西,我们不能设想它的存在,这是康德的了不起的思想。我们经常说万物都是联系的,辩证法把万物看作是联系的,我们说这句话时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意思。但万物是联系的在康德那里是什么意思?是指万物是相互作用的。如果一个事物与其他任何事物都不发生作用,那么它就是不存在的,或者至少是不可认识的,像物自体一样。凡是能够认识的事物都要跟其他事物发生作用。遥远的天体所发出的光线到达我们的眼睛,我们就能确定它的存在,因为它通过光线对我们发生了作用。我们可以承认,还有其他一些天体存在而没有被发现,但原则上它们是可以被我们发现的,因为它们能被我们感到,能够作用于我们。

事物只有在交互性中才现实地存在,凡是能认识的都要跟其他东西发生作用。比如遥远的天体,它们的光线要到达我们的眼球,要通过望远镜与我们的眼球发生作用,才能被认识,才能确定其存在。问题是,有的天体在离我们几十亿光年之外,如果几十亿年前的光线传到我们的眼睛里,我们借此认识的只是几十亿年前的天体,那么我们凭什么相信它们此时此刻还存在?我们此刻所认识的岂不是几十亿年前的而现在也许早已经不存在了的事物?

康德的原理突破了这种思维局限,给后来的相对论留下了余地,因为在他看来,协同性只在交互作用中存在,“同时”的意义就在于作用和反作用同时发生。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就彻底破除了对绝对同时性的迷信,认为离开一切相互作用的“同时”是不存在的,“同

时”本身是相对的。此刻天体的光线作用于我,我就可以按现在同时存在的事物来计算它们,把它们纳入宇宙共同规律所构成的体系,虽然是几十亿光年之外的光线。当然康德并没想到这些,他只是一般性地认为,万物都在交互性中存在。交互性是万物存在的根本大法。恩格斯也说交互作用是一切自然科学追踪的最终知识,在交互性之后再没有其他知识,不需要再追溯了。

第四,模态———一般经验思维的公设。严格说来,前面这三类(量、质和关系)所形成的原理,已足以构成自然科学的根本大法。但为什么还有第四类模态范畴?恩格斯说交互性之后再没有其他知识要探索的了,但康德还提出了模态范畴(一般经验思维的公设),即“可能性―不可能性,现实性―非现实性,必然性―偶然性”。模态范畴与其他范畴不同,其他范畴讲的是自然界本身的构成方式,模态范畴讲的则是人(主体)对自然界(客体)采取的态度。可能的还是不可能的,现实性的还是非现实的,必然的还是偶然的,自然界本身不需要这些。自然本身有什么可能不可能、现实不现实呢?只是对人来说才有这些问题。

第四类原理的特点是,它们是主体与客体间的关系,不是自然界本身的原理,而是认识的原理。它们从对客观自然本身的立法上升到了主观性的态度。但这种主观性的态度也很重要,它把自然科学知识提到认识论的层面,并且在认识论中建立起了认识的界限。如“可能性―不可能性”把所有自然规律限定在可能的经验的范围,超出可能经验的范围是不能认识的,去认识物自体就必然会导致谬误。“现实性―非现实性”、“必然性―偶然性”也是这样,即超越了一定范围的知识是不现实的、偶然的。例如独断的“知识”就是不现实的,由物自体刺激人的感官所获得的感性材料,单独来看则是偶然的,都不是真正的知识,并将导致伪科学或非科学。模态范畴有一种超越性的作用,把知识提升到更高的层次———哲学层次,而不只是某种技术层次的分析。康德从这里开始向先验辩证论过渡了,但目前还是属于先验分析论中的原理分析。人为自然界立法,但究竟立了哪些法?康德按范畴表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揭示。范畴表很有用,康德很多时候都采用范畴表来分析。层层分析,从低到高。这是他的先验分析论,是认识论的主体部分。

康德的先验哲学是什么

康德的先验哲学是什么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首先提出了“先验感性”,即 一切知识的形式都必然直接或间接与感性(或习性)相关,称为“直观”。感性代表的是感觉(接受表象)的能力,“习性”是我加上去的,非指“习惯”(habit),而是指“操习”(practice),代表行为(支配对象)能力,行为指令的形式与感觉的感官刺激形式相反,是刺激器官的形式,而这同样是构成知识的直观形式。之所以做这样的补充,是因为我们并不是在讨论一种只有来源而没有结果的知识,那样的“知识”没有价值, 也使我们避免“纯粹理性”的问题。 知识的来源与结果终止于“直观”的感觉和行为,感觉与行为 的直观的直接关联构成一些“直观效应”。相信每个人都有这 样的体验,饿了要吃东西,“饿”是一种感性的直观体验,这 种感觉体验使我们需求相应的“动作直观”去解决它,概括起 来就是要“吃”,这构成了一个由直观体验建立的直观效应。 但是这种直观效应在人的生存行为中并不直接反映出来,也就是说我们不会一有“饿”的感觉就马上吃,因为还有许多形 式上的要求是人们要讲究的,比如食物要弄熟了,而且还要美味;所以现实中我们往往要通过许多行动步骤才实现这一效应,这需要在一个思考上整体的安排去执行一个复杂过程,在执行的过程中,这个由原始直观形式构成的并不是直接的

效应,而是一种“理念形式”,一种叫“纯粹”的东西。 “纯粹即表象中无感觉/行为成分的存在者”,也就是说纯粹的东西并不是被感觉到的。比如说我看到前方的一样东西,然后反应道:哪里有匹马。事实上我所看到的只是我的感官——眼睛对前方光现象的一个视觉投影,整个视觉投影画面时间性的大量不同影像信息,这些信息没有完全一样的,是一组复杂的不断变幻的画面,怎么会发生了一个叫“马”的存 在呢?因此说明“马”是被一种纯粹捕捉到而不是被直观到的,也就是说“马”在这里是一个纯粹的存在者。当然在康德的定 义中,并没有指出“饿”是非直观的体验,而之所以我们这样 认为,是我们提到或想到这个概念时跟我们是否真有这种直观体验没有必然联系,这种非必然性在直观与纯粹之间划上一条界线,一个是被感觉直观到的,一个是思考分析到的。由此也让我们发现一个在我看来是十分神奇的现象,那就是在这个非必然性的情况下发生了一个“必然”的关联,而这种 情况几乎遍布于我们观念及知识的所有活动中。 我们问:到底发生了什么? 之所以是“非必然”是因为直观并不一定导致相应纯粹的发生。再说刚才看到“马”的事情,实际上我们对影像的纯粹分析并 不仅仅有“马”,那里除了有马,还有草原、围栏、天空等等 存在构成的一个空间性的大规模结构。而我只说看到了马,这是必然吗?是真实的吗?显然都不是,我只是选择性地提

“仁”与“善良意志”在道德境界中的对比-5页精选文档

“仁”与“善良意志”在道德境界中的对比孔子的仁和康德善良意志的提出背景有比较大的差异性,时间跨度大,地域也不同,因此针对问题也并不相同,但是在这样的背景差异下,在伦理道德境界中却殊途同归。 一、突显了意志自由的精神 在孔子和康德的道德体系中,意志的自由作为一条线索贯穿整个思想的始终。孔子的仁是自由意志的选择,康德的善良意志是自由意志的体现。 商朝时,“帝”“天神”是人们政权的赐予者,成为国家、人民行为的指挥者,周武王东征,灭掉商朝,建立了周王朝,为了解决王朝的正统性,提出了“以德配天”的思想。《尚书?召诰》中说“惟王其疾敬德,王其德之用,祈天永命”。国王要崇尚道德、用德统治才能永固江山。在周朝明确了“天”的道德功能,“天”有赏罚,对具有道德的人永保安康,对品德败坏的人进行惩罚。春秋战国时期“以德配天”的天的道德功用和混乱割据的社会现状形成鲜明对比,社会矛盾不断激化,人的生活动荡不安。因此,孔子将人自身当做道德的主体,继承和发挥了“仁”的思想,让仁成为新的道德准则和道德目标,充分体现了人的意志自由。仁是每个个体的内在要求也是整个社会的行为规范。《中庸》中说:“成己,仁也”,以仁为核心的内在修养是作为人的根本,是人自身的重要属性。道德不再是天决定的,也是人可以通过自身努力而达到的。人的意志是自由的,通过克服自身的私欲去接近仁,仁是意志自由选择的结果。 康德认为人是具有不完全理性的感性理性混合体。人的感性方面体

现在:个体意志总会有自身的不同的质料,每个体都欲求自身的幸福和快乐;人的理性意志总是和善良意志的指向一致。康德的道德准则具有绝对普遍意义的,是一种意志的绝对必然发展。对个体而言,对道德准则履行就是人作为人的一种职责或义务。人作为一种感性存在,总是受内心不同的欲望的质料的支配,是不自由的表现;而作为理性的人,其行为是遵循理性自身的结果,是理性的自然和必然发展指向,是意志的自由体现。自由意志在康德道德哲学里的体现就是道德自律。“意志自律是一切道德律和与之相符合的义务的唯一原则;反之,任意的一切他律不仅根本不建立任何责任,而且反倒与责任的原则和意志的德性相对立”。意志自律作为道德的最高原则即是自由的本质。纯粹理性自身具有的普遍性和绝对性,是符合所有形式的普遍原则。在道德实践中,理性把经验质料和先天形式统一结合起来,人就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自由。 孔子和康德都认为人是在道德中而获得自由的。孔子的仁通过理性认知和实践而达成,康德的道德法则通过道德自律而实现,他们共同的目的就是让人获得真正的自由。但是孔子更强调的是群体自由而康德更注重的是个体的自由。孔子把人的自由放在社会中考量,康德所推崇的是纯粹的意志自由。 二、共同立足于人的道德生命和内在人格世界 关于人性的问题,孔子和康德更突出人的道德属性,认为理性可以克服部分自然感性。人从愚昧无知到建立起社会国家和文明,就是自然属性的淡化过程。因此人更应关注自身的认知修养,这才是发展的趋势。孔子和康德的道德体系的出发点就立足于人的道德生命和内在人格世界。孔

纯粹理性批判 导读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导读 ——2012.2.25 I背景:《纯粹理性批判》的理由 正如康德所说,“曾经有一个时候,形而上学被称为一切科学的女王,并且,如果把愿望当做实际的话,那么她由于其对象的突出地位的重要性,倒是值得这一称号。今天,时代的时髦风气导致她明显地遭到完全的鄙视,这位受到驱赶和遗弃的老妇像赫卡柏一样抱怨:modo maxima rerum, tot generis natisque potisque potens-nunc trador exul, inops-Ovdi. Metam.(不久前我还是万人之上之人,以我众多的女婿和孩子而当上女王——到如今我失去了祖国,孤苦伶仃被流放在他乡)”。 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形而上学战场上独断论和怀疑论的斗争,使坚持独断论的形而上学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人们对其由于鄙视、厌倦而采取冷漠的态度。 康德认为,人们“在任何地方想到某物,他们就不可避免地退回到他们曾装作极为鄙视的那些形而上学的主张上去”。所以,问题不是需不需要形而上学的问题,而是需要怎样的形而上学的问题。换句话说,我们不需要那种独断的在科学形而上学的名义下的侍卫“伪科学”的形而上学,而是需要一门真正科学的形而上学。所以康德说“世界上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有形而上学”——而这种“形而上学不仅整个必须是科学,而且在它的每一部分上也都必须是科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康德认为要对我们自己的理性能力展开考察,对于纯粹理性展开批判,而他所谓的“纯粹理性批判”,就是“对一般理性能力的批判,是就一切可以独立于任何经验而追求的知识来说,因而是对一般形而上学的可能性和不可能性进行裁决,对它的根源、范围和界限加以规定,但这一切都出于原则。” 康德这一解决问题之思路的结果,就是他的哲学著作——《纯粹理性批判》。 II问题:“先天综合判断”的可能 《纯粹理性批判》围绕着对于“纯粹理性”自身的批判而展开,试图通过对于“纯粹理性”自身的批判,寻找一条对象符合知识的认识道路,从而把哲学变成科学。在康德那里,科学知识就是那种不仅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而且能够扩展我们知识范围的知识。根据康德的理解,这种知识就是“先天综合判断”。因此《纯粹理性批判》若要说明科学知识如何可能,说明哲学如何才能成为严格意义上的科学,归根结底就是要说明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先天综合判断成了整个“纯粹理性批判”所要解决的总的问题。

谈谈康德的自由意志思想

谈谈康德的自由意志思想(2004) 伊曼努尔·康德(1724—1804),是德国十八、十九世纪伟大的哲学家,在哲学史上,他被人们寄予很高的评价。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过:“如果一个人不懂康德,他还算是一个小孩子。”可见康德在哲学史上的地位之高。康德是启蒙运动时期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他总结经验和理性主义,重新为哲学理出新方向及模式,奠下现代哲学基础。他是公认的近代西方哲学的集大成者与德国古典唯心哲学的开创者。康德的哲学思想主要包含了“先验论”,包括“先验感性论”、“先验知性论”、“先验理性论”与“自由意志论”等。 康德所具有的人本精神,源于他的“自由意志”。因此,个人不受知识与欲望所影响的自由意志,乃是康德式人本的重要基石。康德用狭义的实践概念来讨论人类道德活动的基础。他认为,道德实践的基础是纯粹理性,而不是经验论者和启蒙学者所说的感觉或情感。对于康德而言,理性是一种自发的能动力量,如果理性能够不受任何外在于自身的因素约束,这样的理性就是纯粹的,而纯粹理性的意义就是自由。从本体论的意义上说,自由就是不受任何外在东西决定的存在。康德指出:在自然领域,一切都是被决定的,理性只能服从决定论和自然规律;但在实践领域,理性是自由的,不为任何外在东西决定的。他还指出,人是理性存在者,不受经验的因素所决定,因此是自由的。自由是道德活动的先决条件;惟有自由的人才能自主自觉地、而不是被迫地行善;惟有自主自觉的行为,才有道德价值;被迫做出的事情,即不是善,也不是恶。康德认为,人生是痛苦的经线,纬线编织成的地毯,只有不死的精神和绝对的自由意志,才是值得追求的至善和人生境界;尊重每一个人的本身,永远不要将他人视为手段,要永远视其为目的。“人,实则一切有理性者,所以存在,是由于自身是个目的,并不是只供这个或那个意志利用的工具。人,就是现世上创造的最终目的,因为人乃是世上唯一无二的存在着能够形成目的的概念,是能够从一大堆有目的而形成的东西中,借助于他的理性,而构成目的的一个体系。”康德用他的“先验演绎”的形式论证道德存在的问题。他说:“作为理性存在者的自由,使得道德成为可能,”康德从自由意志推出一种责任,推出一种普适原则下的个人责任。“人的自主自觉的道德行为,使得人成为自由的主体。”自由是不受任何限制的,它本身就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康德的自由意志是一种属于人类自我的意志。 康德把自由的伦理意义阐述为“善良意志”。自由的无条件性的一个意义是无外在的目的,否则的话,自由便成了追求目的的手段,不得不为目的服务,为目的所制约,这样也就不称其为自由了。康德认为的善良意志,就是以善良自身为目的的意志。康德深化了“自由意志”的内涵。康德所讲的意志自由是完全不受现实世界物质约束的个人意志,是一种精神。善良意志是绝对自由的,因为它只以自身为目的,摆脱了一切经验因素,包括社会的约束力、自然情感以及个人好恶等等方面的约束。善良意志以自身为目的,就要以摆脱了一切经验因素的理性规则为指导。服从规则与自由不是矛盾的,因为善良意志所服从的是运用自身的力量、为了自身的目的而制定的规则,这样的规则叫自律。善良意志自己立法,自己守法,这就是道德自律。我们要全面把握康德的这种区分的关键是要看到,一方面,自由意志不但不取消自由的任意,而且是通过人的自由的任意表现出来的。在这个意义上,如果说自由意志是一个理性的事实,那么自由的任意则是经验的事实;另一方面,“只有存在者有了自由,亦即从肯定的角度被视为基于理性的根据而自我规定的能力的那种自由,他被设想为拥有相应的偏离理性规定的能力才可能是有意义的。”(引《康德的自由理论》)康德在他的道德公设中,把道德规律与自由意志的关系进行了归结:人只有是自由的,道德才有立足之地。自由已经作为纯粹理性的现实、道德的先决条件。 对于康德这个观点,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个体现,就是结交朋友,我们交朋友,都要先看

浅谈康德的意志自律理论

浅谈康德的意志自律理论 2002-11-21 09:16前言 这篇论文是我的毕业论文,我个人认为康德这些道德理论和观点对律师的自律执业具有指导意义。为此我把它整理出来,供律师朋友一起赏阅 要点: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在其先验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他的道德哲学,他把道德的纯洁和德性的尊严提高到至高无上的地位。详细阐述了自律和他律的区别,道德的独立性和自律性等学说。意志自律是康德伦理学中所特有的。康德的自律其实是一个道德规律,一个彻底善良的意志,也就是自由意志。康德还认为责任是先天的理性概念,它是一切道德价值的源泉。 十八世纪下半叶,当以感性论为依据的利己主义伦理学风靡莱茵河西岸之时,我们已年逾花甲的“矮小的哲人”——康德,却在其先验哲学的基础上提出了他的德性论伦理学。他把道德的纯洁和德性的尊严提高到至高无上的地位。人之所以得以崇高和尊严并不是他获得了所追求的任何目的,满足了自己的任何的爱好,而是由于他的德性。德性是有限的实践理性所得到的最高的东西。康德在他的德性论伦理学中,系统地阐述了善与恶,责任与爱好,幸福与痛苦,意志自律与他律等重要道德问题。而道德的独立性和自律性的学说,又是康德伦理学中所特有的,意志自律性又是道德的最高原则。他说:“道德法则就不表示别的,只表示纯粹实践理性的自律,也即表示自由的自律,这种自律本身就是一切准则的形式方面的条件,一切准则唯有在这个条件下才能符合最高实践法则。”⑴准则只有在自律原则下,才被理性规定为与主观条件相符合的实践法则,服从这个道德法则,也就是服从真正的“自我”,道德活动也就是“自我”最纯粹的自律活动。自身作为最高实践法则的意志,把来自意志准则的一切都看作是一个自身普遍立法的意志所制作的,不以任何兴趣和关切为依据,因而它对命令的服从是无条件的,这就是意志自律。 一、“意志的自律是一切道德法则所依据的唯一原理,是与这些法则相符合的义务所依据的唯一原理。反之,任意选择一切的他律不但不是任何义务的基础,反而与义务原理,与意志的道德性,相互反对。”⑵ 康德认为,人是属于两个世界的。人作为感性存在者,他是“现象世界”即自然界的一部分,这种属性把人变成外在因果性的玩物,人受自然规律和感性欲望的支配,没有意志自由;但是作为有理性的存在者,他作为“自在之物”的智性世界即本体世界的一员,他却被赋予了自由,他可以超越感性世界,不受自然规律和感性欲望的支配,而按照理性自己规定的法则行动。这说明,人是道德法

纯粹理性批判(康德)读书笔记

科学技术哲学读书报告——《纯粹理性批判》(康德) 数理学院2011级专业:课程与教学论姓名:孙虎学号:112200674 通篇读完康德的这篇《纯粹理性批判》以后,给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在书中描述的关于逻辑、知识等方面的观点。受到自身知识的限制,我无法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只能收肠刮肚的用自己的浅薄学识来认识这部著作。 在古希腊哲学中,理性主要被理解为人类的一种本质力量与创造模式,它涵摄认识领域与实践领域。柏拉图认为,理性的人处在世界与理念二极之间的张力关系中,既有属神的超验理念本质,又必然地生活于大地之上。希腊精神经启蒙思想深刻地影响着康德。在康德那里,人的理性特质更加突显,而且那种张力色彩依然是思想的必要前提。不过,康德的伟大在于其综合精神。我们不好使用“折中”、“调和”等词汇来纠缠康德,而应积极地体会他那深邃的创造思想。在康德那里,质料与理念、现象与本质空前地统一,存在因而获得完整的根据,这根据显然不在传统意义上的超验理念中,不在彼岸——那人迹难至的永恒的空虚与黑暗中,而在我们的思想概念、在我们的理性理念中,在理性本身。而且,人只能生活于自己的理性中,而不能生活于生命之外的超验理性之中。在倡导主体性哲学的康德那里,理性只是人的理性,理性不仅是人类的能力和工具,更是人的本质、源泉、依据和目的。人类因理性而为的,不是去探求身外的别的什么东西和奥秘,而是对自己理性本身的自觉,自觉其作为人以及人的整个世界之源泉、之模式、之理想的身份及尊严、这种自觉即自由,乃是人类的起点与终点。 关于逻辑的完整的叙述是从亚里士多德开始的。即使今天我们有了数理逻辑我们仍然要承认康德是对的。可是逻辑本身不是哲学,探讨逻辑的基础才是哲学。可是逻辑的基础的确不明。形式逻辑的所谓正确是一种基础不牢的正确。所以后人其实是限制形式逻辑的使用范围而不能彻底否定它,比如黑格尔辩证逻辑。这和哲学的确不同,但它的情形比康德所说的要复杂的多。康德说的太简单化了。康德说逻辑不能前进的确是错了,数理逻辑把传统逻辑的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从这里看下去传统逻辑实在太稚嫩了。 在这本书中,康德将心理学、形而上学和、类学与逻辑学作了区分。这本书里给出的逻辑学的对象是一切思维之方式的规律。思维形式就是概念、判断、推理之类。这个理解是落后的,现代逻辑从句子出发,直接关注推理问题、真的问题,似乎更能体现逻辑的实质。逻辑的成功在于它限制了自己,这话说的极好。反过来说,哲学的失败在于它不限制自己,它总是想解决它不可能解决的问题。逻辑的地位——各种学问的门径。知识的一部分是先天的知识,先天知识根据与对象发生关系的方式分为规定对象(或概念)和使对象成为现实。先天知识根据是否完全不是来自经验分为纯粹的和不纯粹的。这个划分似乎是说混杂的知识(不纯粹的知识)中有先天的部分,这个先天的部分也叫纯粹先天知识。这里一个问题是纯粹不纯粹的划分是否只针对理论知识,实践是否纯粹的问题《实践理性批判》谈过,可惜我一直没能看懂。 康德在这本书中强调物理学的成就在于经验知识上。这个精神和哥白尼革命的思想有对立的成分,也有符合的成分。对立的方面是指哥白尼革命是反对人类

康德的德性幸福论与当代科学幸福观的构建_陈丽

幸福,是人类永恒追求的终极目标。衡量幸福的标准是什么?怎样才能获得和配享幸福?这是一直以来人类最关心和热衷探讨的问题之一,也是哲学和伦理学所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康德指出:幸福“乃是尘世上一个有理性的存在者一生中所遇事情都称心合意的那种状况”[1]127。康德在继承古希腊哲学传统的基础上,把德性与幸福联系在一起。他强调,最高的善,必然是德行与幸福在同一个人身上的统一,德性与幸福是至善的两个要素。在康德那里,幸福必须与道德相称、与德性联结,才能真正抵达幸福的彼岸,即“至善”的最高境界。康德的德性幸福论高扬了人的道德理性和尊严,对于斧正今天为追求利益至上、物欲满足和感官刺激而无视道德教化、道德修养的错误观念和发展理念,构建科学的幸福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康德的德性幸福论之要义 康德在理性主义人性观的基础上,主张德福统一。在康德看来,实现幸福的至上条件是德性,能够配享幸福的人首先应是有德性的人。他同时强调,从义务出发而做出的行为,就可以在效果上成为他幸福的途径或方式。人性的两重性,是康德德性幸福论的前提和依据。就哲学范畴而言,幸福观和人性观、人生观密不可分。对于幸福概念的理解、幸福目标的实现,都植根于对人性的理解之中。因此,在剖析康德的幸福观之前,有必要首先探寻康德的人性观。 人性的两重性,是康德德性幸福论得以确立的前提和依据。在康德看来,人的本性具有两重性。对 于现象世界而言,人是感性的存在物,人的行为受到自然本能的左右及因果律的支配,人所追求的是感官快乐和物质满足的本能需求。对于本体世界而言,人又是理性的存在物,人可以超越自然本能的支配和束缚,不再仅仅受制于苦乐欲求的驱使,转而追求普遍的道德律令,凭借自由意志主宰自己的行为和命运。因此,在康德那里,人生而具有自然人性和道德本性。 “善良意志”,即德性,是康德德性幸福论的核心理念。德性是什么?康德认为,实践理性所能获得的最高目的就是德性,即在合乎道德律令的基础上所达到的道德品质的超越。它表现为人的尊严和道德的崇高,而德性的实现则是要通过人对于普遍道德律令的尊重、敬畏与遵守,进而完全超越自然欲求和本能欲望的束缚。康德认为,德性即是“善良意志”,它是作为理性存在物的人所生而具有的使人摆脱感性欲求的干扰而完全服从道德律令的意志和力量,人的责任感和义务心是“善良意志”的最好体现。人正是由于具备德性和“善良意志”,才得以称其为人。德性的实现和“善良意志”的产生,是道德的根源和基础,同时也是人能够获得幸福、达到“至善”的首要条件。 “至善”,是康德德性幸福论的最高目的和最终归宿。在康德看来,人生就是追求一个无限完满的过程,达到福与德的统一,即“至善”这一人生最高目的。实现“至善”,必须具备两个要素,那就是理性道德和感官幸福。作为自然人,追求本能欲望的满足;而作为道德人,则追求德性的实现和道德的圆满。据 康德的德性幸福论与当代科学幸福观的构建 陈 丽 摘要:康德在理性主义人性观的基础上,主张德福统一,幸福须与道德相称、与德性联结,才能真正抵达幸福的彼岸,即“至善”的最高境界。康德的德性幸福论高扬了人的道德理性和尊严,对于斧正今天为追求利益至上、物欲满足和感官刺激而无视道德教化、道德修养的错误观念和发展理念,构建科学的幸福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幸福;康德;德性;至善;道德中图分类号:B82-05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999(2013)11-0035-02 作者简介:陈丽(1979-),女,安徽濉溪人,硕士,中共芜湖市委党校(安徽芜湖241000)党史党建教研室副主任,研究方 向为哲学与政治。收稿日期:2013-05-14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1期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No.112013

康德的善良意志及其当代意义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1期(总第103期) J ou r nal of t he Par t y s ch ool of C PC Z he ngzhou M uni ci pal C om m i t t ee N o.1,2010(Sum,103)哲学研究 康德的善良意志及其当代意义 刘笑菊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浙江舟山316021) 摘要:“善良意志”是康德伦理学中的核心概念。康德所提出的善良意志是道德的基础,责任是善良意志的体现以及人为自己立法等观点,对当代的公共行政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康德;善良意志;责任;道德律;"-3代意义 中图分类号:B3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701(2010)01—0028—03 康德作为德国古典伦理学的奠基者,在1785年完成的划时代著作《道德形而f:学原理》巾提出r “善良意志”这个概念,认为它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善,并在善良意志的学说中把道德的基础从经验的外存对象转移到了先验的主体意志中米,高扬了人的主体性,从而实现了伦理学中的“哥白尼革命”。 一、善良意志:道德的基础 康德在《道德形而f:。学原理》巾把“善良意志”作为道德的基础。他认为,所谓意志也就足欲求能力,是通过其友象而成为该灰象的对象的现实性之原岗的能力。意志可以把概念当成一种目的,从而形成行为的动机。他把不受感性经验影响的,以纯粹理性为规定根据或行为动机的意志称为善良意志,并且认为:“在世界之中,一般地,甚至在世界之外,除了善良意志,不可能设想一个无条件善的东西。”善良意志作为无条件的善,它是一切有条件的善物的价值的根据所在。我们在实践巾可以发现许多看来是善的东西,如机智、智慧、果断、勇敢、节制等等,这些东西“在很多方面毫无疑问是善的并且令人称羡”,但若没有一个善良意志去正确地指导它们对心灵的影响,使行动原则和普遍目的相符合,也就是说,如果使用这些自然禀赋的意志不是善良的话,那么,这些在普通的实践生活中被理所当然地认同为善良的东西町能变成极大的恶。因此,这些具有善的东西,可以是善的,也可以是恶的,只能称之为有条件的善,判断其善恶,关键是看它们是受善良意志支配还是受邪恶意志支配。 康德设想了一个绝对的最高的善良意志,并认28为它构成了那些日常普遍的道德的理性知识的条件,“因为若无一个善良意志,它们可能成为极坏的东两”。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中讨沦了有条件的善物,并把善良意志和有条件的善物区男0开来,以引起人们对最高的善的关注。他之所以认为善良意志是无条件的善、至高无上的善、内在的善,是因为这种“善良意志并不因为它所促使的事物而善,并不闪为它期望的事物而善,也不因为它善于到达预定的目标而善,而仅仪足由于意愿而善,它是自然的善”。他认为,善良意志是通过意志而善的,也就是说,意志凭自己的能力而成就善。这种善良意志在一切场合都是善的,岗而它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善。即使由于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原因,善良意志本身不断努力也没有实现其意图,或一个人尽了自已最大的努力可仍然一事无成,善良意志没有给他带来任何的成就,但这种善良意志“仍然如一颗宅石一样,自身就发射着耀眼的光芒,自身之内就具有价值”。价值并小是体现在经验的关系中,而是先验地存在于善良意志自身。善良意志没有目的,却是目的本身,因此,它是道德的基础。 二、责任:善良意志的体现 康德认为道德律足善良意志的规定根据、认识理由。对人来说,服从道德律就是人的责任,即责任就是由于尊重规律而产生的行为必要性。责任概念是先天的理性概念,具有必要性和强制性,不仅是一切道德价值的源泉,而且也是一切道德价值的标准。一切行为只有出于责任才是道德的;反之,如果行为仪仅是合乎责任,却以爱好和其他个人目的为动机, 收稿日期:2010一O l—15 作者简介:刘笑菊(1975一),女,江苏泗阳人,哲学硕士,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主要内容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主要内容 《纯粹理性批判》的哲学要义 首先,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的第一版序之中,阐明了对理性进行批判的必要性首先在于确定一般形而上学是可能还是不可能,以及规定源流、范围和界限.但是康德于第二版序之中,反而不是着重于进行理性批判的条件,而是改变了知识与对象的关系:“不是知识依照对象,而是对象依照知识”,这一新概念,导致康德发动了哲学界中的“哥白尼式革命”. 在导言中,康德提出了全书的总纲:纯粹理性的总任务是要解决“先天的综合判断”、即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而又扩展了知识内容的真正科学知识是“如何可能”的问题,并按这总问题细分了以下的四个问题:1.数学如何可能?2.自然科学如何可能?3.形而上学作为自然的倾向如何可能?形而上学作为科学如何可能? 康德把全书大致的分为了五部份:“1.先验感性论,2.先验逻辑论,3.先验分析论,4.先验辩证论,5.先验方法论” 1.先验感性论 “先验感性论”主要是阐明,只有通过人的感性知识(接受能力)所先天具有的直观形式即“空间”和“时间”两大要素去整理自在之物(的表象即现象界)刺激感官的感觉材料,才能获得确定的感性知识,同时,空间和时间也是数学知识的先天直观形式. 2.先验逻辑论 “先验逻辑论”的阐明“感性必须与知性结合,直观必须与思维结合,才能产生自然科学的知识”,因而必须有一门不同于形式逻辑的先验逻辑来探讨知性的结构及其运用于经验对象时的各种原理.先验逻辑立足于知识与对象的关系,即知识的内容,而不是单纯的思维形式,这标著辩证逻辑在近代的萌芽. 3.先验分析论 “先验分析论”(真理的逻辑)阐明了知性的先天概念和先天原理是自然科学之所以可能的根据和条件.在概念分析论中,通过对知性判断中的逻辑机能的分析.而先验分析论当中的原理分析论主要阐明了知性指导判断力把范畴运用于现象的法规. 4.先验辩证论 “先验辩证论”(幻相的逻辑)主要阐明了理性不可避免地要超越现象去认识的本体,由此产生的作为自然倾向的形而上学只不过是一些先验的幻相,而不可能是真正的科学.康德在先验辩证论的导言之中指出,理性这种推广能力由于要从有条件者出发通过推论去认识无条件者. 5.先验方法论 先验方法论首先阐明,纯粹理性的经验使用虽然有正确的使用法规(知性的先更原理),但其理论的(思辨的、先验的)奥用却没有法规可言,因而必须对其先验使用方法(从定义出发的独断论、从正反两方争辩并互相证伪怀疑论方法、还有假设和证明的的方法等四个方面)加以训练,确立一些“消极的”规则,以限制纯粹理性的扩充到可能经验之外的倾向,从而为建立一种有关经验的形而上学准备了方法论的原则. 知识论要义与其他: 虽然康德使用的是批判哲学,他本人却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哲学理论.他本人自称发动了一场哲学领域内的哥白尼革命.在康德所处的时代,欧洲哲学思想主要

纯粹理性批判(康德)读书笔记

《纯粹理性批判》(康德)读书笔记第一版序讲哲学的危机,第二版序一上来就讲哥白尼革命。由结果判断学问是否走上康庄大道的容易我一点都看不出来,这个结果有两个可能一自身无矛盾二实际应用。康德显然指的是前一个,这实际上是普遍同意作为标准。可是这个标准无效。比如中世纪一个修士会说耶稣基督的话自从说出后没有人不同意,从没有更易过,所以基督的话就走上了科学的康庄大道。这显然是荒谬的。可是我们的确发现科学和哲学是不一样,区别在哪里呢?这里康德再次说传统形而上学应当废弃。 首先是逻辑,我们的介绍中都漏了逻辑。逻辑从亚里士多德开始就成为科学了。即使今天我们有了数理逻辑仍然要承认康德是对的。可是逻辑本身不是哲学,探讨逻辑的基础才是哲学。可是逻辑的基础的确不明。形式逻辑的所谓正确是一种基础不牢的正确。所以后人其实是限制形式逻辑的使用范围而不能彻底否定它,比如黑格尔辩证逻辑。这和哲学的确不同,但它的情形比康德所说的要复杂的多。康德说的太简单化了。康德说逻辑不能前进的确是错了,数理逻辑把传统逻辑的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从这里看下去传统逻辑实在太稚嫩了。 康德罗列了心理学、形而上学和人类学来与逻辑学区分。这里给出了逻辑学的对象是一切思维之方式(形式?)的规律。思维形式就是概念、判断、推理之类。这个理解是落后的,现代逻辑从句子出发,直接关注推理问题,真的问题,似乎更能体现逻辑的实质。 逻辑的成功在于它限制了自己,这话说的极好。反过来说,哲学的失败在于它不限制自己,它总是想解决它不可能解决的问题。逻辑的地位——各种学问的门径。 知识的一部分是先天的知识,先天知识根据与对象发生关系的方式分为规定对象(或概念)和使对象成为现实。前者是理论的,后者是实践的。这里的规定象是说一种静观,现实则寓有行动。 先天知识根据是否完全不是来自经验分为纯粹的和不纯粹的。这个划分似乎是说混杂的知识(不纯粹的知识)中有先天的部分,这个先天的部分也叫纯

浅析康德的道德哲学

浅析康德的道德哲学 【摘要】:康德通过寻找实践理性至上原则来看待道德和道德判断。他在道德自律的基础上,就道德与幸福、理性与自由、动机与效果等问题阐述了独到而深刻的见解。主要浅谈康德的道德哲学思想,希望通过分析能够对现实问题提供一种解决思路。 【关键词】:理性;善良意志;道德律 毫无疑问近两、三百年来,德意志民族的哲学天才所放射的光辉是无可比拟的。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伊曼努尔·康德,他在德国哲学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康德的哲学思想主要集中于对人性的探讨,并将他的伦理学体系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主要理论成果表现为三个方面。一、在人的认识能力方面的探讨,特别表现在为科学知识奠基的巨著《纯粹理性批判》。二、在人的欲望能力方面的探讨,代表作为研究人类道德原理及其基础自由意志的《实践理性批判》; 三、在人的情感能力方面的探讨,体现为美学和目的论的《判断力批判》。康德的一切哲学研究最终是为了解决“人是什么?”的问题,他的“三大批判”正是围绕着这一总问题而展开的哲学视野的全景。 一、理性与善良意志 卢梭是对康德的思想发展起了重要影响作用的人,卢梭的哲学思想是源本于人类学。他认为人和动物的区别在于它的自由。康德也继承了这种“自由”的观点,但是他对自由也做了进一步的发挥“把整个哲学的基础都转移到‘自由’的概念上来了;自由成了一种‘自发性’或‘自律’,本身就具有普遍性,是道德性的内在先验原理”。当然,对于这种先天的道德原则的肯定并不表示康德完全否定感性世界中的人的欲望和幸福。他承认在理性原则之外还有感性的幸福,“人属于感觉世界;人的理性当然有一个无可否定的感性层面的使命,即照顾感性的关切,并且为今生的幸福起见,以及可能的话为来生的幸福起见,制定实践的准则,在这两点而言,它乃是一个有需求的存在者”。 虽然承认感性世界,但是康德的道德哲学的关注点还是理性。他把人看作理性行为者。他认为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最重要的是在于理性能力因此从这个角度来建立自己的伦理学体系。他认为世界分为自然世界和道德世界的两个不同的范畴,其区别就在于在道德世界里理性能够为行为为提供行为准则,使每个人的行为不完全是顺从于个人欲望。因此康德指出人在拥有了自然能力之后,就需要理性能力来随时考虑自身的福与难。除此之外,理性还会被用于到一个更高的目的,那就是对纯粹的、绝无感性关切的理性进行判断,并使这种判断成为福祸判断的无上条件。 而这种理性的善恶评价又是源于什么呢?康德认为那就是“善良意志”,康德将道德的基础从传统观念的经验的外在对象转移到人的善良意志中来,从而建立

论康德的“自我意识”

论康德的“自我意识” 高省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 [摘要]“自我意识”概念萌发于普罗泰戈拉经笛卡尔至康德手中形成一个本体论概念。这个思想和理论至今仍然影响并规定着当代主体哲学的发展。本文回顾了康德“自我意识”的理论渊源,介绍了笛卡儿、莱布尼茨和休谟在为知识的普遍必然性寻找基础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康德对笛卡尔的“我思”和莱布尼兹的“统觉”的批判、继承,阐述了康德“自我意识”的含义,并且分析了这一概念在康德认识论中的功能,最后分析了这一思想对近代西方哲学的影响及其存在的不足。 [关键词]自我意识;统觉;我思 我们知道,形而上学在近代受到了休谟怀疑论的严重挑战,特别是他对因果关系的怀疑,动摇了经验科学的基础,在知识界产生了振聋发聩的效果。康德则坚信我们的确拥有普遍必然的科学知识,然而,他面临的难题是要说明:我们为什么会有普遍必然的知识。为了理解康德对这一问题所做的分析,我们必须把握其《纯粹理性批判》中的“自我意识”概念。这一概念说明了直观所予的感性杂多如何被知性的统觉本源综合统一性统摄于“我思”的表象之下而形成客观有效的知识的过程。因此,只有真正领会这一概念的内涵,才能更好的理解康德的“知性纯粹概念的先验演绎”乃至康德之后西方哲学的发展。 一、康德“自我意识”的理论渊源 黑格尔曾说:“今生,现世,科学与艺术,凡是满足我们精神生活,使精神生活有价值、有光辉的东西,我们知道都是从希腊直接或间接传来的”1作为“自我意识”的发端, 1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M],第一卷,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57页。

首先应当追溯到古希腊早期智者派代表人物普罗泰戈拉。 普罗泰戈拉有一句脍炙人口的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他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2这句话虽包含有相对主义倾向,然而人的问题首先被凸显出来,他认为知识在于人的感觉,于是他把感觉看成知识的来源和判断事物的标准。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命题的出现,表明了古希腊哲学对象的转移,从研究本原,探索自然,转向探索社会和研究人。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标志着“自我意识”的萌芽,然而“自我意识”学说的提出应当主要归功于苏格拉底。 据古人说,苏格拉底是第一个把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的人。他根据德尔菲神庙的铭句“认识你自己”,要求首先研究人自身,通过审视人自身的心灵的途径研究自然。“他认为人的心灵内部已经包含着一些与世界本原相符合的原则,主张首先在心灵中寻找这些内在原则,然后再依照这些原则规定外部世界。”3在这里心灵中的原则虽然只是“神谕”,还不具有近代认识论的含义,但这一立场实为康德的“自我意识”开启了先声。 西方哲学发展到中世纪,基督教占据了统治地位,哲学成了神学的婢女。人类的“自我”之光在上帝中黯然失色了。直至近代,弗兰西斯.培根在批判经院哲学和发扬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时为新时期的哲学研究提出了新的任务: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围绕这一问题,近代欧洲开启了一场唯理论和经验论的论争。康德“自我意识”是在以上两派的争论陷入困境的条件下形成的,并且继承了笛卡尔、莱布尼茨关于“自我”的学说。 二、康德对笛卡尔、莱布尼茨的批判及其“自我意识”的含义 我们知道,尽管“自我意识”是康德哲学理论体系的基石,甚至康德自认为“统觉原理是人类知识整个范围的最高原理”,但是“我思”和“统觉”这两个如此重要的概念却并不是由康德首先提出。 首先是康德对笛卡尔“我思”的批判和继承。笛卡尔生活在新旧知识交替的时代,他为了证明新兴的自然科学的合法合理性,对现有的一切知识采取了普遍怀疑的策略。这些知识包括周围世界、我的身体和数学观念。笛卡尔认为,思想可以怀疑思想之外的对象,也可以怀疑思想之内的对象,但却不能怀疑自身,因为思想自身是思想的活动,当思想在怀疑时,思想可以怀疑思想的一切对象和内容,但却不能怀疑“我在怀疑”,否则的话怀 2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教研室,西方哲学原著选读[M],上,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54页。 3 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4页。 2

善良意志

张继选/论康德的善良意志概念 点击此处阅读全文(pdf格式) 善良意志是康德道德哲学的核心概念,这是因为善良意志这个概念的涵义如得到充分的拓展,它所显示的意理恰恰就是康德整个道德哲学所要建立的最高道德原理,因而它是康德道德哲学的目标指向;此外,尽管善良意志概念与最高道德原理存在着如此密切关系,但毕竟两者也有所不同,依照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这部著作中所采用的探究方法,善良意志是道德哲学的自然的或事实的出发点,由此可回溯到使之成为可能的最高道德原理,这也就是说,后者是前者的逻辑前提,而前者则是后者的逻辑结论,这意味着最高道德原理的实在性一经通过独立的方式被建立,善良意志就是这些原理的必然结果;反过来说,如果意志的善良性在日常道德经验中被视为是理所当然的话,那么从逻辑上说,至少有一类条件足以说明善良意志概念的可能性,而其中能够被证明具有实在性的条件无疑就是应用于人类的最高道德原理。从分析法的维度来说,善良意志又是通向最高道德原理的原始起点,唯有经过善良意志概念才能通达最高道德原理。 既然善良意志这个概念在康德道德哲学系统中占据如此关键的理论地位,所以理性重建这个概念对于我们全面准确地理解康德道德哲学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但是,根据哲学重建的互释原则,要全面而系统地把握康德的善良意志概念,就必须将这个概念置于他的道德哲学系统中来理解,而这又要求预先假定这个系统本身是已经被熟知的,显然,满足这后一要求将意味着,对任何一个哲学概念的解释都会使重建计划变得十分庞大。然而,本文所要完成的任务是有限的:在解释者心目中维持善良意志概念与康德道德哲学体系之间相对松散的联系的同时,把主要的重建工作做在对善良意志概念的涵义的解释上,并试图纠正传统上对这个概念的形式化误解。 一 尽管与善良意志概念有关联论断在康德的几乎所有道德著述中随处可见[1],但是善良意志概念本身及其合理性论证则仅仅出现在《道德形而上学原理》(Grundlegung zur Metaphysik der Sitten)里,因此这部著作也就自然成为本文讨论这个概念的主要文本。康德在这部著作中采取的论证方法主要是分析法亦即回溯法,此方法将普通的道德意识或道德经验视为理所当然的,然后向上推进以求这样的道德观念之所以可能的逻辑条件。现在撇开这些条件是什么不谈,此方法本身就意味着,在康德看来,道德哲学的当然

康德先验理性论简要

先验理性论 康德理论哲学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知识的真理性的依据是什么?他认为知识都是由先天综合判断表达的。知识的依据问题就转化为“先天综合判断何以可能”的问题。他将先天综合判断分为三类:数学先天综合判断,自然科学先天综合判断,形而上学的先天综合判断。问题也就一分为三:数学何以可能?自然科学何以可能?形而上学何以可能?康德理论哲学中的先验理性论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形而上学何以可能。 按照康德所确定的解决知识依据问题的思路:知识真理性的依据存在于认识主体之中。先验感性论证明数学知识的依据在于人的直观能力,康德称之为“纯直观”,包括空间和时间两种形式。时间和空间是外部或内部经验的前提,我们可以设想时间空间里没有对象,但不能设想没有时间和空间的对象。先验知性论证明自然科学知识的依据是人综合杂多感性材料的能力,这种能力所使用的工具是“范畴”。先验理性论则证明形而上学的依据是理性用以统一知性材料的能力,这种能力所用的工具是“理念”。理念先于知识,因而称之为“先验理念”。 既然先验理念是理性运作的前提,那么可以通过考察理性如何运作来发现有哪些先验理念。理性的运作方式是三段式推理。三段式推理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由前提到结论称作前进,由结论到前提称作后溯。先验理念作为知识依据这一特征类似于三段式推理中的前提,因此要找到先验理念,需要后溯,直至一个不需要条件依据的东西。康德首先将三段式推理分为三种:直言推理,假言推理和选言推理。直言推理由内经验后溯至一个自身不再是宾词的主词,灵魂(在理论哲学中康德对灵魂的理解其实是指人的统觉能力,之所以用灵魂这个词,我认为是便于对理性心理学进行批判,其它先验理念也是如此);假言推理由外经验后溯至一个不再以任何事物为条件的前提,世界;选言推理,后溯至一个自身不再是部分的整体,上帝。 所谓灵魂,世界和上帝不过是理性推理的的依据而已。传统形而上学却把灵魂(人的统觉能力),世界和上帝当成了实有之物,因而形成了三门不科学的形而上学分支:理性心理学,以灵魂为研究对象;理性宇宙学,以世界为研究对象;理性神学,以上帝为研究对象。康德在研究中否定了灵魂、上帝的实体性,指出理性宇宙论的不可调和的二律背反,批判了传统形而上学。但他并没有否定形而上学本身。康德认为,形而上学反映的是理性的自发的活动,只要这种活动还存在,形而上学就会继续存在。虽然如此,康德本人并没建立科学的形而上学。 蓝色部分完全是自己的发挥,我看的书里面似乎没有这样讲,之所以标示出来,是希望大家有所警惕。其它来自于书本,只是表达稍有不同。如有疑问,欢迎以任何方式交流探讨。

康德的伦理学思想

2012年11月刊 改革与开放 康德的伦理学思想之我见 文洁玉 (新疆师范大学法经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4) 摘要:康德的伦理学思想包括伦理的理论哲学(道德的形而上学)以及伦理的应用哲学(实践的人类学),忽视任何一部分都将造成对康德伦理学思想的误解。本文旨在立足于整体,重点剖析康德如何构建其伦理理论哲学部分,进而说明道德的形而上学很有必要,道德形而上学应用于人类学时就是康德所说的以德配福,这是寻找至善的唯一出路。 关键词:康德伦理学思想形而上学至善 一、康德伦理学思想概述 康德非常赞同古希腊哲学将知识的区分为形式的知识和质料的知识,形式的知识即逻辑学,质料的知识包括经验的物理学和伦理学,前者研究现象界的自然规律,后者研究物自体界的自由规律。“就像纯粹数学区别于应用数学、纯粹逻辑区别于应用逻辑一样,如果人们愿意,也可把伦理的纯粹哲学(形而上学)与伦理的应用(即应用于人性)哲学区别开来”可见康德的伦理学思想(此处借鉴倪梁康教授说法,伦理学思想是用以区别日常生活的伦理思想,一个人的伦理思想常常是自相矛盾的,但伦理学研究则不可以自相矛盾,否则就无所谓一种“学”,而只能是某种“法”。)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伦理的理论哲学,一个是伦理的应用哲学。前者探求伦理的本源,找出道德的普遍必然性的先天综合判断,后者是将伦理原理应用于经验的人类,涉及道德规范的实践,良心和品德的形成。也就是说康德的伦理学不仅研究道德哲学,实际上又被他的伦理学所容纳。任何忽视其中某一部分,或者以某一部分覆盖整体的做法都势必导致对康德伦理学思想的误解。 二、康德道德形而上学体系的形成 休谟从彻底的经验论出发质疑了自然科学的因果律,惊醒了康德的理性主义独断论的迷梦,致使康德寻找到、并且严格划界了因果律的两个作用领域,即现象界的自然因果律和本体界的自由因果律。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批判了自然(必然)的形而上学,同时也为伦理(自由)的形而上学预留了空地。人作为自然存在和自由存在的理性存在者,在单一的自然存在状态下符合自然必然律,不可能是道德的存在,而当人超越自然感性必然的束缚,在自由的存在状态下就可以是一个道德的存在。康德认为以往的伦理学,如笛卡尔、爱尔维修认为人是机械的自然存在,完全服从自然必然律,这犯了让自然因果律侵入到伦理学领域企图取代自由因果律的错误,而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感论、边沁的功利主义就是让自由因果律跑进了自然界去寻找道德规律。这些学说都是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仍然无法回应休谟的质疑,也就是说既然经验无法为科学知识奠定基础,那么经验也不能为人类行为找到一个普遍的正当无误的根基。经验只能提供实然,而不能提供应然,所以康德认为伦理学的基础绝对不能是经验的,而必须是先验的,是本体界的自由因果律。在此意义上可以说是康德挽救了形而上学,即伦理学以形而上学为基础,同时形而上学也必须在伦理学界才能成就。 三、康德道德形而上学体系的主要内容 1、理性是建构的基点 康德认为人是理性(康德的理性概念具有努斯的超越性和逻各斯的规范性的双重特性)的存在者,人可以摆脱自然界感性、偏好的束缚、干扰获得抉择意志的自由,这是一种消极的自由,这种自由给人带来了道德责任;同时自由的理性的人又可以自立法、自守法,获得积极的自由,这种自由就是自律。此时人能够完全摆脱了感性世界的束缚,成为一个自由的存在,成为一个道德的存在。这个自由意志的自律就是一个理性的存在给自己立法并命令自己遵守的定言命令(绝对命令)即道德律也就是自由因果律。理性成为康德伦理学思想的构建基点,理性的最高使命是产生善良意志。 2、善良意志是道德善的必要条件 善良意志是康德伦理学思想的核心概念。如何理解善良意志成为理解康德伦理学的关键。首先所谓意志,即欲求能力,是通过其表象而成为该表象的对象的现实性之原因的能力。在康德的伦理学中,将意志分成两个层次:一方面是指受感性经验影响的一般理性的意志,另一个方面是指不受感性经验影响的、以纯粹理性为规定根据或行为动机的意志,也就是善良意志。同时康德认为“在世界之中,甚至在世界之外,除了善良意志之外,根本不可能设想任何能够被认为是无条件而善的东西。”善良意志的善的无条件性体现在:它是先天的,是纯粹的,是理性意志本身的善,不因目的善而善,不因效果善而善,因其本身而善,是具有内在价值的无条件的善。在《道德形而上学》中康德采用对比论证和伦理学的合理性证明,论证一切善美之物包括幸福都是有条件的善,都必须以善良意志为基础,才能有善的价值。从而说明了虽然善良意志不是唯一的善,但是善良意志是一切行为、品质有无道德价值的必要条件,可见只有善良意志才是唯一的无条件的善,而且在享有幸福的同时必须拥有善良意志才能达到至善即完满的善。 3、义务的三个命题 善良意志在经验世界的体现为“义务”,这是一个与“偏好”相对应的范畴。康德说:“我们必须从理性的实践能力的规定性的一般规则到义务概念的来源循序渐进并且明确地加以表述。”因为义务包含善良意志的概念,而自身主观方面的限制更能凸显善良意志。由此,康德提出了义务的三个命题:1.义务是道德行为价值的根据和标准。2.出于义务的行为其道德价值不取决于所要达到的目标,而取决于所被规定的准则。3.义务就是由尊重规律而产生的行为必然性。三个命题归结起来就是一个绝对的、普遍的、必然的规律,即绝对命令。 4、普遍道德法则的可能性 在康德的伦理学体系中,义务还只是普通的道德范畴,只有达到绝对的道德命令才进入纯粹理性范畴。道德命令是比义务更高的范畴。通过批判经验主义、幸福主义、功利主义,康德分析一切情欲、偏好、利益都不能作为道德的根据和原则,因为其都不具有普遍约束性。康德的伦理学致力于必须找到完全超脱经验的、纯粹理性的、具有普遍约束必然性的道德法则,也就是要找到表达规律的先天综合判断。可是这样的道德法则何以可能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