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命基础科学导论课后大题答案

生命基础科学导论课后大题答案

生命基础科学导论课后大题答案
生命基础科学导论课后大题答案

生命科学导论知识点

第一章

一、生物同非生物相比,具有哪些独有的特征?

答:1、生物体都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2、生物体都具有新陈代谢

3、都有应激性

4、都具有生长发育和生殖现象

5、都具有遗传和变异

6、都能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

二、什么是双盲设计?科学研究中的假象和误差是如何产生的?

答:1、主试与被试都不知道实验目的和内容的安排。

2、因为被测样品往往只提供一些代表性的结果,根据这种代表性结果下结论可能会产生误差。

三、科学研究一般遵循哪些最基本的思维方式和步骤?

1、演绎,归纳

2、观察,提出问题,建立假说,实验,筛选假说,预测,实验,建立理论

第二章

一、蛋白质一级结构:肽链的氨基酸序列;

蛋白质二级结构:部分肽链卷曲或折叠;

蛋白质三级结构:多肽链再二级基础上再盘绕或折叠;形成的三维空间结构;

蛋白质四级结构:由亚基相互作用结合形成的整个蛋白质的特定结构。

二、核酸是生物体中一类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它储存遗传信息,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三、Watson与Crick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故事可以给我们哪些启示?

用心观察、用心思考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第三章

一、细胞学说:

1、所有生物都由细胞和细胞产物组成

2、新的细胞必须经过已存在的细胞的分裂而产生

3、每一个细胞可以是独立的生命单位,除病毒外,一切生物都是有细胞构成的

二、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在于:1、无细胞壁,2、无质体,3、无大的中央液泡,4、等等三、细胞中所有由脂类和蛋白质等成分组成的膜包括细胞膜、细胞器膜等统称为细胞膜

四、物质的跨膜运输可归纳为两类,一类是主动运输,另一类是被动运输

1、简单扩散(自由扩散)是被动运输的一种最主要方式,不需要消耗能量,并且顺着化学浓度梯度进行,即物质由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进行,直至两侧浓度相等。

2、易化扩散(协助扩散):在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质的协助下,顺着化学浓度梯度进行,且不消耗能量。

3、主动运输:都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并且消耗能量(ATP)

五、真核细胞具有膜包被的细胞核,其内细长的双链DNA、蛋白质及少量RNA结合形成的复合物称为染色质,它是一种易被碱性染料着色的遗传物质。在细胞分裂时期,松散存在的染色质经过紧密盘绕、折叠形成凝缩的染色体。

六、细胞周期:有分裂能力的细胞,从一次分裂结束到下次分裂结束的过程

七、分裂间期是细胞代谢、DNA复制旺盛时期,它包括一个DNA合成期(S期)以及S期前后两个间隙期(G1和G2期)。

分裂期则包括有丝分裂和胞质分裂两个主要过程,分别称为M期和C期。

八、试分别比较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叶绿体与线粒体,他们有哪些共同点,有哪些不同点?

1、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比较:没有成型的细胞核;细胞壁成分是肽聚糖;只有核糖体无众多细胞器;分裂方式为二分裂;可遗传变异只有基因突变。

2、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比较:无细胞壁;无质体;无大的中央液泡;无细胞板;有中心体;有溶酶体。

3、叶绿体与线粒体比较:呈绿色(线粒体无色透明);主要进行同化作用;酶不同;生物体内分布不同;ATP去向不同。同为双层膜细胞器;都含有少量DNA,RNA,是半自主型细胞器。

九、试从生命特征的不同方面说明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

1、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出病毒外,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细胞是独立有序、能够进行新陈代谢自我调控的结构与功能体系,每一个细胞都具有一整套完备的装置以满足自身生命代谢的需要。

3、不同的组织细胞中间存在着广泛的联系和通讯联络,表现出分工合作的相互关系,各种精细的分工和巧妙的配合使复杂的多细胞生物的各种代谢活

动有序的进行。

4、细胞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的基础

5、细胞还是生物繁殖和遗传的基础,因为生物的繁殖和遗传离不开细胞分裂

第四章

一、生物代谢的本质是什么?

生物代谢简称代谢,是生物体内所有生物化学反应和能量转换过程的总称。

二、根据酶的特性和催化作用原理说明蛋白质结构对于功能的重要性?

功能决定性质,性质决定作用

三、1、陆生或水生生物可以直接转化太阳能而获得能量,因而是自养生物。

2、人类和其他生物直接或间接以自养生物为营养源,通过分解自养生物合成的有机质获得能量,它们是生态系统的消费者,又称异养生物。

四、代谢也可定义为发生在生物体内全部的化学物质和能量的转化过程。生物体将简单小分子合成复杂大分子并消耗能量的过程称为同化作用或合成代谢;生物体将复杂化合物分解为简单小分子并放出能量的反,称为异化作用或分解代谢。新陈代谢可以分为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两个方面。伴随着能量的流动,这些代谢反应基本都发生在生物膜上,还都需要酶的催化。

五、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六、1、酶是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2、酶的催化作用机理: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3、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温度,PH,酶的抑制剂

第五章

一、遗传密码:肽链上各个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是由mRNA上的核苷酸排列顺序决定的。每三个核苷酸决定一个氨基酸,称为三联体密码或密码子。

二、以DNA为模板在RNA聚合酶的作用下合成mRNA。启动子和终止子之间的片段称为转录单位。

三、DNA分子可以自我复制,将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DNA分子也可以转录成mRNA,mRNA再把遗传信息翻译成蛋白质,即遗传信息由DNA--RNA--蛋白质流动。此过程又称为基因表达。

四、中心法则

五、人类基因组计划,主要内容是:完成人体23对染色体的全部基因的遗传谱图和物理谱图,完成24条染色体上30亿个碱基的序列测定。

科学意义:首先体现在医学领域,它还将人类感知生命的里程提高到分子水平阶段,商业利润无法估量。

六、基因诊断的优势:1、超前性;2、及时性

七、基因治疗:利用基因工程手段,通过向人体导入功能基因,修补、改变相应的缺陷基因。八、从结构和功能两方面说明DNA与RNA的差别

结构:双链DNA、单链RNA;基本组成单位不同(脱氧...);碱基(U、T)

功能:RNA是极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

九、现代分子遗传学的“中心法则”与早期“中心法则”主要区别是什么?

反转录酶的发现

第六章

一、干细胞的种类与特性

这种具有无限的或可延长的自我更新和分化能

力并可分化产生至少一种特化的细胞称为干细胞。

生物最主要的三类干细胞:胚胎干细胞、造血干细胞、神经干细胞

胚胎干细胞:来源于胚胎发育早期的内层细胞团,它具有全能型,可以自我更新并分化成为体内各种组织。胚胎干细胞又是全能干细胞,分化能力强。

造血干细胞:由胚胎干细胞发育产生,是所有血细胞的起源细胞。造血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主要存在于骨髓、外周血和脐带血中。

二、目前干细胞主要研究的重点:

1、建立多种胚胎干细胞系

2、干细胞定向诱导成组织细胞的分子机制

3、成体干细胞分化的相关条件

4、建立成体干细胞库

5、解决干细胞移植的免疫排斥问题

6、动物和人体的临床治疗实验

三、克隆羊流程图(P197)

四、果蝇被遗传学家和发育生物学家所垂青的原因:

1、个体小、生命周期短,易于大量培养和进行突变体的筛选

2、胚胎发育速度快,同时易于观察

3、易于进行基因诱变

4、仅有四对染色体,基因组测序已完成

第七章

一、叙述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内容(自然选择是核心)

1、物种是可变的

2、所有的生物都来自共同的祖先

3、自然选择是进化的主要机制

4、生物进化的步调是渐变式的

二、物种是如何形成

经过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形成新物种的方式称

为异地物种形成。少数基因突变个体(同地物种形成)

三、生物进化的依据

1、化石记录

2、生物地理学

3、比较解剖学

4、比较胚胎学

四、物种形成过程一般要经历遗传变异、自然选择和隔离产生三个主要环节。基因突变等遗传物质的改变为物种形成提供了原材料,遗传变异是随机发生的。自然选择是有方向的,某些遗传变异产生的性状会造成生物在自然界的生存和竞争优势,从而影响着物种形成的方向,促进了进化的持续进行。

第十章

一、生物多样性及其意义

生物多样性反映了地球上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等在内的一切生命都有个不相同的特征及其环境,他们相互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

1、物种多样性

2、遗传多样性

3、生态系统多样性

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改变一个地区的面貌,灭绝物种的宝贵价值,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三、资源压力及生态环境面临的严重问题

1、土地资源压力

2、水资源压力

3、能源危机

4、森林资源减少

5、环境污染加剧(温室效应)

四、什么事生态平衡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与信息交流达到统一协调的状态,这种状态就叫做生态平衡。

特征:1、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保持相对稳定;

2、物质与能量的输入和输出保持相对稳定

3、物质与能量的循环与流动保持合理的比例与速度;

4、生态系统具有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

五、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策略强调的是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即要使人类的各种需求得到满足,又要保护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危害。其核心思想是建立在生态平衡和持续基础上健康的经济发展,鼓励对环境有利和对环境友好的经济活动,不单纯片面用国民生产总值作为衡量发展的唯一指标,而是用包括生态环境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的多项指标来衡量发展。可持续发展总体策略的内容包括人口、生产和环境保护3方面多项政策和行动计划。

第十一章

一、保持健康个人措施

1、合理膳食

2、适量运动

3、戒烟限酒

4、心理平衡

5、搞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

二、感染性病原体有哪些?特点?

1、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原生生物

2、有生命特征的病原体

有感染性或传染性

有流行性、地方性、季节性

有抗原性

有爆发性

三、癌症的致病因素

物理致癌因素:放射性元素等

化学致癌因素:亚硝酸盐等

生物致癌因素:某些病毒

四、如何预防艾滋病

遵守性道德;不以任何方式吸毒;需要输献血时一定试用合格血液等等

第十二章

一、生物技术通常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和蛋白质(酶)工程。其中以基因工程发展最快。

二、生物技术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1、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问题

2、克隆人的伦理问题

3、个人基因信息的隐私权问题

4、基因治疗的应用范围问题

三、重组DNA技术的实践意义

以基因克隆操作为主的重组DNA技术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技术,该技术包括了一系列的分子生物学操作步骤。

植物与生活期末小论文

植物与生活论文 浅谈植物性能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摘要】从热带的雨林,亚热带的常绿阔叶林,温带的针叶阔叶混交林,到寒带的草甸;从海底森林——巨大的褐藻群,平原的栽培植物,丘陵山地的森林,到高山矮灌丛,地球上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植物,给地球带来无限的生机。目前已知的40多万种植物各有特色:长寿的银杏树(Ginkgo biloba)可生活1000多年,而短命菊(齿子草)只需几周就完成了整个生活史;最简单的衣藻(Chlamydomonas)只有一个细胞,而种子植物则具复杂结构,并有根、茎、叶等的分化。有的植物需要强烈阳光,有的则喜欢阴湿的环境;绝大多数自养,但也有异样的寄生植物,如菟丝子属(Cuscuta)等。各种植物可分为藻类、菌类、地衣、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等多个类群,它们共同组成了千姿百态、五光十色的植物界。 【关键词】植物结构、经济效应、环境和谐 在低等植物中,有的植物一个细胞就是一个个体(如衣藻),有的植物数个细胞聚合成一个个体,但细胞间尚无分化(如团藻);到了高级的多细胞藻类(如海带),才出现了细胞的分工,出现了组织(tissue)的雏形。被子植物细胞来源于种子内胚芽和胚根的原始细胞(相当于动物的胚胎干细胞)的不断分裂,开始并无分化;长到离茎尖和根尖1~2cm的地方,细胞在形态和功能上开始分化,并逐渐形成具有各自形态和功能的细胞群,及组织。 植物中那些形态结构相似,生理功能相似,个体发育来源相同的细胞群(cell group)称为组织。根据功能和形态,一般把组织分为两大类:分生组织和成熟组织、分生组织的细胞不断地生长和分裂;成熟组织的细胞,则经过分化,显示不同的形态特征,利于承担不同的功能。成熟组织又可进一步区分为:薄壁(基本)组织,保护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分泌组织等不同组织。 植物生长可归结于细胞的生长(cell growth)和分化两个主要过程。所谓生长(growth),是指细胞体积和数目的增加;所谓分化(differentiation),是细胞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的特化。植物体的各种组织和器官的形成,都取决于细胞的分化。 绿色植物中,低等的藻类大多数无组织分化,因此也就不存在器官。它们的营养生长就是细胞的分裂和长大。高等的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的细胞,分化为多种组织,进而构成负责一定功能的器官(organ)。在营养生长期,一般有根、茎、叶(苔藓)完成。这些器官各有其一定的外部结构,执行特定的生理功能,它们的活动与物质的吸收、同化、运输和贮藏等营养生长有关。因此,把根、茎、

智慧树知到 《生命科学导论》2019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生命科学导论》2019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 1、【多选题】(1分) 以下元素中哪种是微量元素?(F;Se;Cr) 2、【多选题】(1分) 生命科学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创造生物学;描述生物学;实验生物学) 第二章 1、【单选题】(1分) 多肽中,邻近几个氨基酸形成的一定的结构形状称为:(二级结构) 2、【多选题】(1分) 以下哪些是生物大分子? (DNA;蛋白质;核酸;多糖) 3、【多选题】(1分) 关于淀粉和纤维素的区别,哪些话是正确的? (淀粉是葡萄糖构成的; 纤维素是β(1-4)糖苷键形成; 淀粉是α(1-4)糖苷键形成) 4、【单选题】(1分) 多糖链是由单糖依靠什么键连接而成?(糖苷键) 5、【单选题】(1分) 肽链是由氨基酸依靠什么键连接而成?(肽键)

6、【单选题】(1分) 核酸链是由核苷酸依靠什么键连接而成?(磷酸脂键) 7、【单选题】(1分) 核酸的二级结构主要依靠什么键形成?(氢键) 第三章 1、【单选题】(1分) 以下有关酶的催化效率的表述,哪句是错的: (细胞内生化反应速度可通过酶的活性来调节,但不能通过细胞产生酶的数量多少来调节。)2、【单选题】(1分) 反密码子位于:(tRNA) 3、【单选题】(1分) 以下哪个途径是用于固定CO2的:(卡尔文循环) 4、【单选题】(1分) 磺胺可以杀死细菌是因为:(磺胺是一种竞争性抑制剂) 5、【单选题】(1分) 科学家发现大肠杆菌可以进行多种代谢方式,以下哪种方式产能最多:(有氧呼吸) 第四章 1、【单选题】(1分) 与动物细胞相比,以下哪种结构不是植物所特有的:(线粒体) 2、【单选题】(1分) 以下哪类生物的细胞壁可能由脂单层膜而非脂双层膜所构成?(古菌) 3、【单选题】(1分)

(完整版)生命科学导论课后习题

第一章 一、生命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1.生长。生长是生物普遍具有的一种特征。 2.繁殖和遗传。生命靠繁殖得以延续,上代特征在下代的重现,通常称为遗传。 3.细胞。生物体都以细胞为其基本结构单位和基本功能单位。生长发育的基础就在于细胞 的分裂与分化。 4.新陈代谢。生物体内维持生命活动的各种化学变化的总称,包括同化和异化。 5.应激性。能对由环境变化引起的刺激做出相应的反应。 6.病毒是一类特殊的生命。 二、孟德尔在生物学研究方法上有什么创新?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为遗传学的发展奠定了科学基础。相较于前人有下面显著特点: 1.他把许多遗传性状分别开来独立研究。 2.他进行了连续多代的定量统计分析。 3.他应用了假设---推理---验证的科学研究方法。 三、有人说机械论和活力论是互补关系,你的看法如何? 个人观点觉得机械论和活力论是相对立的关系。“活力论”观点认识生命,认为生物体具有与物理化学过程不同的生命力,即活力。与活力论相对立的是“机械论”观点,认为生命问题说到底是物理和化学问题,一切生命现象都可以用物理和化学定律做出解释,生物体内没有什么与物理化学不同的生命力。其实个人觉得生物体是不同于物理化学系统,是高级的、非常复杂的生命系统,当把它还原为简单的物理化学系统以后,它所具有的一些特别的性质和功能就会失去。 四、你是否认为21世纪时生命科学的世纪? 20世纪下半叶,生物学进入分子生物学时代,研究生物大分子物质的结构、性质和功能,从分子水平上阐述生命现象。20世纪下半叶以来,生命科学文献在科学文献中所占的比例、从事生命科学研究的科学家在自然科学家中所占的比例都在迅速增长,这就是这种趋势的反应。生命系统是地球上最复杂的物质系统,是从非生命系统经过几十亿年进化的结果。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生命科学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生命科学的发展对整个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生命科学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解决粮食短缺,基因工程将在育种中发挥重要作用。应用基因工程可以改善粮食和畜牧产品品质。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克服农业化学化的恶果,必须生物防治,降低对农药的依赖等。 生命科学与能源问题的可持续发展:解决能源问题,对生物技术给予厚望。生命科学与人的健康长寿:研制更有效的药物、在基因组的基础上认识人体,理解疾病。生命科学与维持地球生态平衡。 五、举例说明生命科学技术引发了哪些伦理道德问题? 人类是高度社会化的生物,人类社会有特定的伦理道德,生命科学技术的在人类社会的应用时会引起伦理道德的问题。例如人工授精和试管婴儿技术,可能使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若供卵者与怀孕的不是一个人,则生母也成了问题。例如克隆技术可以实现人的无性繁殖,那么,人类自身的生产也会批量化吗?例如应用基因工程技术改造人类本身,一些人成就了改造活动的客体,而另一些人是主体,一些认识按照另一些人的

2015年生命科学导论复习题--含答案

2015年生命科学导论复习题--含答案

生命科学导论复习题 (如果答案过长自己总结一下) 一、问答题 1.细菌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选择性地控制细胞内、外的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的运送;是维持细胞内正常渗透压的屏障;合成细胞壁和糖被的各种组成成分(肽聚糖、磷壁酸、LPS、荚膜多糖等)的重要基地;膜上含有氧化磷酸化或光合磷酸化等能量代谢的酶系,是细胞的产能场所;是鞭毛基体的着生部位和鞭毛旋转的供能部位。 2.以T4噬菌体为例说明病毒繁殖的过程。 附着:是病毒与寄主之间高度特异性的相互作用,病毒外部的蛋白能与寄主表面的特殊好受体结合;侵入:先与细胞壁特异性结合,释放溶菌酶溶解细胞壁成一个小孔,将DNA 注进细胞内.有的噬菌体壳体也可以进入细菌;复制:侵染开始后,细菌的DNA合成停止,几分钟后mRNA和蛋白质的合成也中止.噬菌体以本身DNA为模板,有寄主RNA聚合酶催化,复制形成噬菌体mRNA,翻译而形成噬菌体所需酶类,

可以修饰寄主RNA聚合酶, 被修饰过的RNA聚合酶能进一步转录噬菌体的基因;装配:噬菌体与壳体蛋白质装配为成熟,有侵染力的噬菌体颗粒;释放:释放时能产生两种蛋白质,一是破坏细胞质膜的噬菌体编码蛋白质,另一是噬菌体溶菌酶.前着破坏细胞膜,后者破坏细胞壁,然后寄主细胞破裂,病毒突然爆发式释放出来。 3.微生物有哪些与动植物不同的特点? 微生物是一大群形态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不可见,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的生物,一般有以下几个特点:(一)体积小,面积大(二)吸收多,转化快(三)生长旺,繁殖快(四)适应强,易变异(五)分布广,种类多。 主要的区别从定义上就可以看出,是因为微生物肉眼不能观察 4.如何理解生物多样性这个概念?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 a.通常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组成部分。近来也包括生物的景观多样性。 b.体现在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潜在使用价值。

生命科学导论第二版,张惟杰复习题纲(1)

《科学1》复习题纲 绪论 1、生命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1.生长。2.繁殖和遗传。3.细胞。4.新陈代谢。5.应激性。 第一章 3、分析水对生命的重要意义。 答:1.最好的溶剂。2.亲和作用,使体内物质呈解离状态,参与正常生理活动。3.参与呼吸作用,保持肺泡表面的张力,有利于肺泡的回缩,维持正常呼吸功能。 7、什么是必需氨基酸? 答:指的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人体需要,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的氨基酸。 9、蛋白质、核酸和多糖三类大分子中,连接单体的各是什么化学键? 答:蛋白质: 肽键。核酸:磷酸二酯键。多糖:糖苷键。 10、什么是蛋白质的一、二、三、四级结构? 答:1.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就是氨基酸序列,前后两个氨基酸之间通过肽键连接起来。2.邻近几个或几十个氨基酸,经过一定程度的盘绕折叠,形成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一条肽链在各个邻近区段形成二级结构的基础上,再进一步盘绕折叠,形成整体的结构状态,肽链内部各个氨基酸残基之间,各段二级结构单位之间呈现一定的空间布局,这就是蛋白质的三级结构。仅含一条肽链的蛋白质到三级结构为止。许多蛋白质有两条以上的肽链组成,每条肽链应有其各自的一、二、三级结构;在此基础上,几条肽链之间还有一定的空间布局,形成各条肽链之间特定的立体关系,使整个蛋白质呈现出独特的立体形状,这就是蛋白质的四级结构。12、简述DNA双螺旋模型的要点。DNA双螺旋模型揭示了DNA的什么级结构? 答:1.两条反向平行的DNA多核苷酸链,围绕共同中轴,盘绕形成双螺旋结构。2.双螺旋两条链的主干,是以磷酸二酯键相连的“糖基——磷酸基——糖基”长链。3.碱基位于两条链中间,碱基平面与螺旋轴相垂直,两条链的对应碱基之间,呈A——T,G——C配对关系。有两对或三对氢键存在于对应碱基之间,加固碱基的配对关系。4.这个双螺旋模型的基本数据包括:螺旋的直径为2.0nm,螺距为3.4nm,每个螺距中包含10个碱基对,所以,相邻两个碱基对平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0.34nm。 第二章 1、比较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特征。 答:原核细胞:无成形的细胞核,但有拟核,无核膜,无染色体,但有DNA,环状DNA不与蛋白质结合。有核糖体,细胞大小较小,(1um—10um);真核细胞: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有染色体,有多种细胞器,细胞大小较大,(10um—100um),有染色体,染色体由DNA 和蛋白质结合。 2、试述“流动镶嵌模型”学说。 答: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流动镶嵌模型概括了生物膜的结构特征,得到广泛认可,大致内容去下:1.磷脂双分子层是生物膜的基本支架。2.蛋白质分子镶嵌、贯穿或覆盖在磷脂双分子上。 3.磷脂分子和大部分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这使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3、简述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线粒体的功能特点。 答:内质网:有机物的合成“车间”,蛋白质运输的通道。 高尔基体:动物细胞中与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溶酶体:消化作用,防御作用。 线粒体:又叫“动力工厂”,是有氧呼吸第二、第三阶段的场所。 4、酶的作用特点和酶的活性调节。 答:酶的作用特点:

生命科学导论习题答案

1 什么是生命?生命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生命泛指有机物和水构成的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的一类具有稳定的物质和能量代谢现象(能够稳定地从外界获取物质和能量并将体内产生的废物和多余的热量排放到外界)、能回应刺激、能进行自我复制(繁殖)的半开放物质系统。 化学成分的同一性,严整有序的结构 ,新陈代谢,生长特性,遗传和繁殖能力,应激能力,进化。 2 微生物发酵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方面有哪些? 在医药方面,很多通过基因工程改造的细菌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都是医学方面很重要的药品,比如胰岛素的大量制取,抗生素的大量制取等。在食品方面,酵母菌发酵制酒,醋,黄色短杆菌发酵制味精,以及一些高蛋白含量的细菌的菌体就是很好的食物。在农业方面,转基因的农作物的目的基因一般用微生物体内的质粒作载体,豆科植物的根瘤菌,自生固氮的圆褐固氮菌等。在生物工程方面那就更多了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基本上都离不开微生物。通过微生物发酵途径生产抗生素、丁醇、维生素C以及一些风味食品的制备等;某些特殊微生物酶参与皮革脱毛、冶金、采油采矿等生产过程,甚至直接作为洗衣粉等的添加剂;另外还有一些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可以作为天然的微生物杀虫剂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通过对枯草芽孢杆菌的基因组研究,发现了一系列与抗生素及重要工业用酶的产生相关的基因。根据科学的技术的发展,微生物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比如植物的育种,用到诱变育种、原生质体融合技术,产生新的遗传基因的植物,加快植物进化,选取出更优良的植株。在工业发酵,依靠微生物的生命活动,生命活动依靠生物氧化提供的代谢能来支撑,因此工业发酵应该覆盖微生物生理学中生物氧化的所有方式: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和发酵。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发酵技术发生了划时代的变革,已经从利用自然界中原有的微生物进行发酵生产的阶段进入到,按照人的意愿改造成具有特殊性能的微生物以生产人类所需要的发酵产品的新阶段。 3 为什么说微生物和人类健康密切相关? 微生物与人类关系密切,在人类生活中占有的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我们生活的每一天都与之相接触,它既能造福于人类也能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灾难。微生物千姿百态,有弊也有利,有害之处:它导致传染病的流行,在人类疾病中大部分是由病毒引起。微生物对人类最重要的影响之一是导致传染病的流行,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流行性流感病毒。虽然在一定的条件下对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致命性的危害,但对人类的起步和发展提供了先进而重要的条件。更重要的是,当有致病性微生物入侵的时候,人体往往还得靠这些共生菌一起将它们驱除。因此,保持身体健康有一部分也意味着维持人体和共生菌之间的微妙平衡,而达到一种互利的关系。我们应该时刻意识到,在我们的周围和机体内都有其他生命体与我们共存。 4 简述天然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各自组成和各自特点? 天然免疫,指个体出生时即具备,作用范围广,不针对特定抗原的免疫能力,所以也叫非特异性免疫。在机体防御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是抵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第一道防线。其屏障结构为:(1)皮肤粘膜屏障—体表皮肤与腔道黏膜(2)物理屏障(3)化学屏障(4)生物屏障(5)内部屏障—血脑屏障、血胎屏障;其效应分子有:(1)补体系统(2)细胞因子(3)溶菌酶(4〕其他分子;其免疫细胞有:(1)吞噬细胞(2)NK细胞(3)肥大细胞(4)嗜碱性粒细胞免疫效应:从即刻起到96小时之内被启动。由于是非特异性的,所以抗原识别谱广,无免疫记忆,且作用时间较短 适应性免疫应答指体内抗原特异性T/B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自身活化、增殖、分化为效应细胞,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的全过程。 适应性免疫应答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1. 识别活化阶段:是指抗原体提呈抗原细胞加工处理、提呈抗原和抗原特异性T/B细胞识别抗原后在细胞间年股份自协同作用下,启动活化的阶段。 2. 增殖分化阶段:抗原特异性T/B淋巴细胞受相应抗原刺激后,在细胞共刺激分子和细胞因子协同作用下,活化、增殖,分化为免疫效应细胞的阶段。 3. 效应阶段:是浆细胞分泌抗体和效应T细胞释放细胞因子和细胞毒性介质,并在固有免疫细胞和分子参与下产生免疫效应的阶段。

生命科学导论第二版-张惟杰复习题纲(1)

生命科学导论第二版-张惟杰复习题纲(1)

《科学1》复习题纲 绪论 1、生命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1.生长。2.繁殖和遗传。3.细胞。4.新陈代谢。 5.应激性。 第一章 3、分析水对生命的重要意义。 答:1.最好的溶剂。2.亲和作用,使体内物质呈解离状态,参与正常生理活动。3.参与呼吸作用,保持肺泡表面的张力,有利于肺泡的回缩,维持正常呼吸功能。 7、什么是必需氨基酸? 答:指的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人体需要,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的氨基酸。 9、蛋白质、核酸和多糖三类大分子中,连接单体的各是什么化学键? 答:蛋白质: 肽键。核酸:磷酸二酯键。多糖:糖苷键。 10、什么是蛋白质的一、二、三、四级结构?答:1.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就是氨基酸序列,前后两个氨基酸之间通过肽键连接起来。2.邻近几个或几十个氨基酸,经过一定程度的盘绕折叠,形成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一条肽链在各个邻近区段形

直距离为0.34nm。 第二章 1、比较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特征。 答:原核细胞:无成形的细胞核,但有拟核,无核膜,无染色体,但有DNA,环状DNA不与蛋白质结合。有核糖体,细胞大小较小,(1um—10um);真核细胞: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有染色体,有多种细胞器,细胞大小较大,(10um —100um),有染色体,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结合。 2、试述“流动镶嵌模型”学说。 答: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流动镶嵌模型概括了生物膜的结构特征,得到广泛认可,大致内容去下:1.磷脂双分子层是生物膜的基本支架。2.蛋白质分子镶嵌、贯穿或覆盖在磷脂双分子上。3.磷脂分子和大部分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这使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3、简述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线粒体的功能特点。 答:内质网:有机物的合成“车间”,蛋白质运输的通道。

《生命科学导论》复习题及其参考答案

《生命科学导论》复习题及其参考答案 一、水对生命有何重要意义? 二、维生素对动物有何重要意义? 三、什么是人类基因组计划?请简述其意义。

四、谈谈你对基因工程的认识。 五、胰岛素分泌不足会引起机体什么症状?为什么?

六、什么是主动免疫、被动免疫、自动免疫? 人工免疫是采用人工方法,将疫苗、类毒素或含有某种特异性抗体、细胞免疫制剂等接种于人体,以增强宿主体的抗病能力。用于人工免疫的疫苗、类毒素、免疫血清、细胞制剂,以及结核菌素、诊断血清、诊断菌液等诊断制剂,我们统称为生物制品。人工免疫分主动和被动两类。 生物制品有用于自动免疫和被动免疫的两类。一般来说,自动免疫专用于预防疾病,接种的物质是抗原,免疫作用出现,即形成免疫力的时间较慢,但免疫力维持的时间较长(数月至数年);被动免疫可以用于治疗疾病或应急的预防,接种的物质是抗体,免疫作用可以在接种后立即出现,但免疫力维持时间较短(数周至数月)。人工主动免疫是将疫苗或类毒素接种于人体,使机体产生获得性免疫力的一种防治微生物感染的措施,主要用于预防,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打预防针”。 疫苗有多种类型。死疫苗是选用能够引起较强免疫反应的病原体,经人工大量培养后,用理化方法杀死而制成。常用的有伤寒、霍乱、百日咳、流行性脑膜炎、钩端螺旋体病、斑疹伤寒等。死疫苗的优点是易于保存,在4℃时可以保存1年左右。缺点是接种剂量大,注射后局部和全身副反应较大,且常需接种多次。 活疫苗是把致病微生物用各种物理或化学方法进行人工处理使其丧失或大幅度降低致病性,或从自然界找来和致病微生物相同种类但没有或很小致病力的微生物制成的疫苗叫活疫苗。活疫苗的毒力低弱,不会引起人类生病。例如麻疹、脊髓灰质炎的疫苗。 类毒素疫苗是用甲醛(福尔马林)溶液把细菌毒素的毒性消除,但仍旧保留抗原作用的生物制品。例如破伤风类毒素和白喉类毒素。现在已经可以把预防多种疾病的疫苗综合在一起,打一针预防针可以预防多种疾病。我们把这类疫苗叫做多联疫苗。近来开发出一些新类型疫苗。它们是:亚单位疫苗、DNA重组疫苗、核酸疫苗。 如果宿主已受到感染,采用人工主动免疫便为时过晚,此时应该进行人工被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是注射含有特异性抗体的免疫血清或纯化免疫球蛋白抗体,或注射细胞因子等细

生命科学导论思考题

第一章 什么是生命?生命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生命的定义 1从生物学角度的定义:生命是由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组成的多分子体系,它具有不断自我更新、繁殖后代以及对外界产生反应的能力 2从物理学角度的定义:生命的演化过程总是朝着熵减少的方向进行,一旦负熵的增加趋近于零,生命将趋向终结,走向死亡。 3从生物物理学角度的定义:在生物体的整个运动过程中,贯穿了物质、能量、信息三者的变化、协调和统一。 4“生命”的完整的、系统的定义:生命是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的具有不断自我更新能力的多分子体系的存在形式,是一种过程,是一种现象 生命的涵义 1生命的物质基础是蛋白质和核酸 2生命运动的本质特征是不断自我更新,是一个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开放系统3生命是物质的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高级的形式 生命的基本特征 1生长发育2繁殖与遗传3细胞4新陈代谢 本质特征 1化学成分的同一性 2严整有序的结构 3应激性 4内稳态 5新陈代谢 6生长发育 7繁殖与遗传 8适应 1、简述生命科学的重要性 1生命科学是解决世界难题的关键 2生命科学是21世纪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 3生命科学正渗透到各学科领域 4生命科学充满未解之谜 5生命科学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 4、试就“病毒是生命吗?”发表你的观点 病毒(virus)是由一个核酸分子(DNA或RNA)与蛋白质构成的非细胞形态的营寄生生活的生命体。病毒同所有生物一样,具有遗传、变异、进化的能力,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病毒有高度的寄生性,完全依赖宿主细胞的能量和代谢系统,获取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离开宿主细胞,它只是一个大化学分子,停止活动,可制成蛋白质结晶,为一个非生命体,遇到宿主细胞它会通过吸附、进入、复制、装配、释放子代病毒而显示典型的生命体特征,所以病毒是介于生物与非生物的一种原始的生命体。 5、试就“现代大学生应该学习生命科学基础知识吗?”发表你的观点

生命科学导论复习题以及答案

生命科学导论复习题以及答案

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五界分类系统: 它是由美国生物学家魏泰克(R.H.Whittaker,1924—1980)在1969年提出的。魏泰克在已区分了植物与动物、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基础上,又根据真菌与植物在营养方式和结构上的差异,把生物界分成了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和动物界五界基因组:单倍体细胞中包括编码序列和非编码序列在内的全部DNA分子 病毒:病毒由核酸芯子和蛋白质衣壳组成,核酸芯子为DNA或RNA分子。不是真正的生物。无细胞结构,只能依靠宿主细胞进行复制。分为细菌病毒和真核细胞病毒两大类 类病毒:是一类仅由裸露的RNA组成的颗粒,类病毒与病毒不同的是,类病毒没有蛋白质外壳,为单链环状或线性RNA分子。 遗传漂变:是指当一个族群中的生物个体的数量较少时,下一代的个体容易因为有的个体没有产生后代,或是有的等位基因没有传给后代,而和上一代有不同的等位基因频率。一个等位基因可能(在经过一个以上的世代后)因此在这个族群

递给DNA,即完成DNA的复制过程。 细胞学说: 1细胞是有机体,一切动植物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2细胞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基本单位,自身既有生命,又能与其他细胞协调结合构成生命整体,按照共同规律发育有共同生命进程。3新细胞可以由老细胞产生。 物种:物种是生物分类学的基本单位。物种是互交繁殖的相同生物形成的自然群体,与其他相似群体在生殖上相互隔离,并在自然界占据一定的生态位。 趋同进化:不同的生物,在条件相同的环境中,在同样选择压的作用下,有可能产生功能相同或十分相似的形态结构,以适应相同的条件。 同源器官:指不同生物的某些器官在基本结构、各部分和生物体的相互关系以及胚胎发育的过程彼此相同,但在外形上有时并不相似,功能上也有差别。 生态系统:指在一定空间内,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

050 生命科学学院 650生理学

050 生命科学学院650生理学《生理学》(第三、四版)张镜如等,卫生出版社。 050 生命科学学院651细胞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翟中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050 生命科学学院656有机化学《基础有机化学》邢其毅等,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有机化学实验》(第二版)兰州大学、复旦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050 生命科学学院660生态学(C) 《动物生态学原理》孙儒泳,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050 生命科学学院806普通生物学(B) 《普通生物学》陈阅增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050 生命科学学院825神经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第二版,许绍芬主编,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神经科学原理》第三版,Erik R.Kandel等著。 050 生命科学学院838基础生物化学《普通生物化学》(第三版)郑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050 生命科学学院851高等数学(B)* a.高等数学(函数、极限、连续、一元函数微积分、多元函数微积分、无穷级数、常微分方程);b.线性代数(行列式、矩阵、向量、线性方程组、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参考书:《高等数学》(第四版)同济大学数学教研室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线性代数》李世栋、乐径良、冯卫国、王纪林编,科学出版社(2001)。050 生命科学学院876生物化学《普通生物化学》(第三版)郑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050 生命科学学院907生命科学导论《生命科学导论》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生命科学导论》张惟杰,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050 生命科学学院965普通化学原理《普通化学原理》(第二版)华彤文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051 体育与健康学院647体育学基础《运动生理学》邓树勋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体育心理学》季浏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052 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该科目全国统一命题,参见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制的考试大纲。 053 软件学院903数据结构与C++语言程序设计《Data Structure and Program Design》Kruse Robert L.、Ryba Alexander J.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Programming in C++》Nell Dale、Chip Weems、Mark Headington,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算法与数据结构》(第2版)张乃孝,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054 高等教育研究所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该科目全国统一命题,参见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制的考试大纲。 056 法律系662行政法学《行政法的私权文化与潜能》关保英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关保英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056 法律系850经济法《经济法》漆多俊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056 法律系908宪法学《宪法运作的实证分析》张淑芳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057 教育科学学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该科目全国统一命题,参见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制的考试大纲。 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644政治学原理《政治学导论》吴志华,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10月);《政治学导论》杨光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参考书目 058 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823国际关系史《国际关系史》刘德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03)。 058 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867当代世界经济和政治《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第三版)冯特君主编,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03)。 059 传播学院608作文(D)

生命科学导论复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每个核苷酸单体由三部分组成,下面哪项不是组成核苷酸的基本基团() A. 一个己糖分子 B. 一个戊糖分子 C. 一个磷酸 D. 一个含氮碱基 2.下列化合物中,哪一个不是多糖() A. 纤维素麦芽糖 C. 糖原 D. 淀粉 3.RNA和DNA彻底水解后的产物() A. 核糖相同,部分碱基不同碱基相同,核糖不同 C. 碱基不同,核糖不同 D. 碱基不同,核糖相同 E. 以上都不是 4.下面关于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酶可以缩短反应时间酶可以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能量 C. 许多酶还需要非蛋白的辅助因子和辅酶才能完成催化功能 D. 酶具有高度的特异性 5.酶的竞争性抑制剂能够() A. 与酶的底物结合,使底物不能与酶结合与酶的活性位点结合,使底物不能与酶结合C. 与酶的特殊部位结合,破坏酶的活性 D. 同时和酶与底物结合,使酶无法和底物直接结合 6.糖酵解的最终产物是() A. ATP B. 葡萄糖 D.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7.下列对酶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所有的酶都是蛋白质 B. 酶可以改变反应的方向酶的变构位点经常和反应抑制有关 D. 酶的催化专一性通常比化学催化剂的专一性差 8.Griffith和Avery所做的肺炎链球菌实验是为了() A. 寻找治疗肺炎的途径 B. 筛选抗肺炎链球菌的药物证明DNA是生命的遗传物质,蛋白不是遗传物质 D. DNA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 9.1952年Hershey和Chase利用病毒作为实验材料完成的噬菌体实验中用到的关键技术是() A. PCR技术 B. DNA重组技术 D. 密度梯度离心技术10.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 A. 细胞核核糖体 C. 线粒体 D. 类囊体 11.蛋白质的合成是直接以()上的密码子的信息指导氨基酸单体合成多肽的过程() A. 单链DNA B. 双链DNA D. tRNA 12.如果黄色果实(Y)对绿色果实(y)为显性,矮株(L)对高株(l)是显性,那么YyLl 基因型的植株和yyll基因型的植株杂交,则() A. 所有后代都是矮株,黄果 B. 3/4是矮株,黄果 C. 1/2是矮株,黄果是矮株,黄果 13.在DNA复制时,序列5′-TAGA-3′合成下列()互补结构。 ′-TCTA-3′ B. 5′-A TCT-3′ C. 5′-UCUA-3′ D. 3′-TCTA-5′14.反密码子位于() A. DNA B. mRNA D. rRNA 15.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生物具有新陈代谢、生长和运动等基本功能动物对外界环境具有适应性,而植物则几乎没有 C. 动物与植物有共同的祖先,它们都是由原始的有鞭毛的单细胞生物分化而来的 D. 生物进化遵循着由水生到陆生,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的规律 16.Darwin《物种起源》问世于() A. 1831年 B. 1836年年 D. 1953年

生命科学导论(概论思考题

生命科学导论(概论)思考题 引言思考题 1.生物体有哪些基本特征? 2.我们为什么要学习生命科学? 3.学习生命科学所要掌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有哪些? 第一章:生命的化学组成思考题 1.构成生命有机体的基本物质有哪些?各有什么作用(功能)? 2.如何理解生命的物质性? 3.如何理解生物体在构成上的有序性? 第二章: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思考题 1.什么是细胞学说?简述细胞的显微构造及其各组成部分的功能。 2.什么是组织?从细胞的分化说明生物组织的形成。 3.什么是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死亡?说明原因。 第三章:生物的新陈代谢思考题 1.什么是新陈代谢?说明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含义以及互相关系。 2.什么是酶?酶的特点和催化作用机理是怎样的? 3.什么是光合作用?为什么说太阳能是整个生命世界的能量源泉? 4.简要说明葡萄糖氧化分解(三条代谢途径)产生能量的过程和结果。 5.生物的代谢类型有哪些?举例说明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的区别。 第四章:生物的反应与调节思考题 1.什么是生物的应激性? 2.说明神经系统在信息传递中的作用。 3.简要说明神经元的组成和各部分的作用与联系。 4.什么是激素?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是什么? 5.举列说明生物的神经调节和化学调节? 第五章:人体的防御体系——免疫系统思考题 1.什么是生物的免疫系统?人体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有哪些? 2.人体的两道免疫防线(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内容和作用特点怎样?3.简要说明特异性免疫的工作机理。

4.举列说明免疫技术用于疾病治疗和防御的手段有哪些? 第六章:遗传与变异思考题 1.遗传学的三大定律是什么? 2.孟德尔学说的要点和重要意义是什么? 3.什么是遗传、变异、突变、等位基因、半保留复制、中心法则。 4.用实验说明 DNA 分子是充当遗传的物质基础。 第七章:生物起源与进化思考题 1.什么是生命? 2.生命发生在什么时间,当时的地球环境怎样? 3.简述生命的起源(化学进化过程),并举例说明生命进化的总趋势? 4.简述生物进化理论(达尔文、拉马克、现代综合进化论)的要点。 第八章:生物多样性思考题 1.生物多样性的含义是什么?生物多样性受威胁的原因有哪些?举例说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 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有哪些?有些物种没有经济价值,是否值得我们保护?我们应采取哪些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 3、什么是物种?确定物种的依据是什么?生物的基本分类等级单位有哪些?写出水稻、人的分类地位。 第九章:生物与环境思考题 1.什么是生态学、生物种群、生物群落?群落中不同种群间相互作用方式有哪些? 2.什么是生态因素?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生存有什么影响? 3.全球陆地,主要在气候和水分供应影响下,形成七种典型群落特征(主要生境),它们分别是什么?分布在哪里? 4.什么是生态系统?简述生态系统的成分、结构和功能。 5.地球上有哪些环境生态问题?如何理解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第十章:生物技术思考题 1.什么是生物技术?包括哪些主要技术内容?对我们人类的作用和危害是什么? 2.说明多利羊实验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3.应该如何看待“克隆人”及其他伦理学问题?

生命科学导论复习题以及答案

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五界分类系统: 它是由美国生物学家魏泰克(R.H.Whittaker,1924—1980)在1969年提出的。魏泰克在已区分了植物与动物、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基础上,又根据真菌与植物在营养方式和结构上的差异,把生物界分成了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和动物界五界 基因组:单倍体细胞中包括编码序列和非编码序列在内的全部DNA分子 病毒:病毒由核酸芯子和蛋白质衣壳组成,核酸芯子为DNA或RNA分子。不是真正的生物。无细胞结构,只能依靠宿主细胞进行复制。分为细菌病毒和真核细胞病毒两大类 类病毒:是一类仅由裸露的RNA组成的颗粒,类病毒与病毒不同的是,类病毒没有蛋白质外壳,为单链环状或线性RNA分子。 遗传漂变:是指当一个族群中的生物个体的数量较少时,下一代的个体容易因为有的个体没有产生后代,或是有的等位基因没有传给后代,而和上一代有不同的等位基因频率。一个等位基因可能(在经过一个以上的世代后)因此在这个族群中消失,或固定成为唯一的等位基因。这种现象就叫“遗传漂变”。 协同进化:协同进化是指两个相互作用的物种在进化过程中发展的相互适应的共同进化,是一个物种由于另一种物种影响而发生遗传进化的进化类型。 生物发生律:生物发生律也叫重演律,1866年德国人海克尔(E. Haeckel)在《普通形态学》中提出“生物发展史可以分为两个相互密切联系的部分,即个体发育和系统发展,也就是个体的发育历史和由同一起源所产生的生物群的发展历史,个体发育史是系统发展史的简单而迅速的重演”。 系统树:根据古生物学、比较形态学、分子生物学等知识按亲缘关系将所有的生物门类排列成一个树形图。 HIV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是一种逆转录病毒,含两个单链RNA分子侵染哺乳动物的T细胞和其他杀伤细胞,使寄主的免疫能力丧失 分子生物学中心法则: 是指遗传信息从DNA传递给RNA,再从RNA传递给蛋白质,即完成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也可以从DNA传递给DNA,即完成DNA的复制过程。细胞学说:1细胞是有机体,一切动植物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2细胞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基本单位,自身既有生命,又能与其他细胞协调结合构成生命整体,按照共同规律发育有共同生命进程。3新细胞可以由老细胞产生。 物种:物种是生物分类学的基本单位。物种是互交繁殖的相同生物形成的自然群体,与其他相似群体在生殖上相互隔离,并在自然界占据一定的生态位。 趋同进化:不同的生物,在条件相同的环境中,在同样选择压的作用下,有可能产生功能相同或十分相似的形态结构,以适应相同的条件。 同源器官:指不同生物的某些器官在基本结构、各部分和生物体的相互关系以及胚胎发育的过程彼此相同,但在外形上有时并不相似,功能上也有差别。 生态系统:指在一定空间内,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 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之间通过能量传递关系存在着一种错综复杂的普遍联系,这种联系象是一个无形的网把所有生物都包括在内,使它们彼此之间都有着某种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这就是食物网的概念 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总称。它包括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生物多样性四个层次。

2016生命科学导论大作业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二○一六~二○一七学年第1学期《生命科学导论》大作业 一、判断题(正确为“√”,错误为“×”,并将答案写在下列表格中,否则无分。 二、结合自己的专业相关的或感兴趣的生命科学知识,查资料介绍其内容及目前 的最新研究进展。(1000-1500字)(60')(字数过多或过少都影响评分)三、谈谈你对该门课的意见与建议(5') 附:

1、答题要求: A、请用A4纸正反两面打印,字体宋体小四; B、判断题题目不用交; 2、判断题题目 1.长期暴露在交通污染导致的恶劣空气中,可能会增加糖尿病的发病几率,这 对那些生活方式健康、不吸烟以及经常锻炼的人更为明显。空气污染容易导致心血管系统发生炎性反应,增加胰岛素抵抗的几率,因此诱发2型糖尿病2.2012年,日本名古屋大学医学系曾从高龄老鼠身上提取iPS细胞用于再造血 管,其改善血液循环等方面的作用在观察中得到认可。2013年又以人体iPS 细胞制造的血管已能在实验鼠体内工作长达九个多月,这项技术如能切实运用于人体,对脑梗塞、动脉硬化及糖尿病患者的巨大意义,值得所有付出过的努力。 3.对预防糖尿病来说,运动不仅有助于缓解症状,还能改善基因的表达方式, 可以说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体育锻炼有助改善糖尿病“坏基因”表达 4.软骨发育不全症是基因突变所导致的一种最常见侏儒症。法国研究人员在动 物实验中发现,如果注射一种“诱饵蛋白”,让致病基因失去作用,或能治疗软骨发育不全症。 5.价格便宜的DNA测序能有助于揭示这些神秘疾病的原因。该方法是对病人编 码蛋白质的DNA中的1%(内含子组)进行测序,从而为找到疾病背后遗传基因上的罪魁祸首筛选数据。 6.限制性内切酶图谱多态性技术(RFLP)可用于检查缺陷基因携带者, 还可用 于其他领域,如:亲缘关系确认、法医学等等 7.中国-澳大利亚科学家共同研究发现在中国红头蜈蚣(Chinese red-headed centipede)毒液中的一种蛋白或能开发为治疗慢性痛的药物,该蛋白和吗啡一样有效,但有轻微的副作用。 8.科研人员发现了大脑的一组神经元可能通过在戒烟期间增加对尼古丁的响 应从而破坏戒烟的努力。 9.来自牛奶的一种肽片段----铁蛋白素B25(LFcinB25)对实验室培养的人源 肠癌细胞表现出强大的抗癌能力 10.说一种以上语言可能有助于处理决策功能和注意力功能的大脑部位的发育, 但受教育水平、性别、职业、生活环境等因素影响,因而有助于预防和延缓痴呆症的发生。 11.自动酿造症指人的身体能够酿造啤酒。人接触了酿造啤酒的酵母,同时其体

生命科学导论作业

重庆文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专业:工商管理 班级:2011级1班 姓名:江运平 学号:201112041065

饮食与健康 【摘要】:食物不仅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需要,也是国家稳定和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则是保障人类身体健康的不二法门。因此,学习并培养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对于促进人类的正向进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饮食习惯、平衡膳食、科学配餐 【引言】:随着中国人生活水平的日益增强,人们对于饮食更为关注,单纯吃得饱已经不是我们的唯一目的。如何能吃得好吃的健康已成为我们关注的话题。法国一位著名学者就曾说过:“一个民族的命运要看她吃的是什么和怎么吃”。所以,吃什么与怎么吃的问题也就值得我们进行更深入的探讨了。 正文: 饮食习惯对人体健康有非常大影响,良好的饮食习惯,是保证健康的重要措施。著名的《维多利亚宣言》提出健康生活方式的四大基石——即“合理膳食、 适当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⑴ ,居于首位的就是合理膳食。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寓医于食”的传统,食疗养生的理念被人民群众广泛接受。“饮食者,人 之命脉也”⑵ 。则是明代医药学巨匠李时珍对膳食营养的健康作用所做的高度概括。 人类吃的食物不外乎以下五类,第一类是谷物粮食,富含碳水化合物;第二类是动物性食物,包括富含动物蛋白质的瘦肉、禽、蛋、鱼类等;第三类是富含植物蛋白质的豆类,以及乳类和乳制品;第四类是蔬菜、水果;第五类是油脂。食物中所含的营养素包括水、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脂肪、矿物质、维生素与微量元素等。此外,食物中还含有许多具抗氧化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⑾ 人体对不同的营养素需要量相差极大,蛋白质、脂肪每日需几十克,而微量元素硒、维生素B12每日仅需若干微克。营养学家把每日需要量在1克以上的营养素称为宏量营养素、包括六大类40多种;将每日需要量从微克到毫克级的营养

生命基础科学导论课后大题答案

生命科学导论知识点 第一章 一、生物同非生物相比,具有哪些独有的特征? 答:1、生物体都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2、生物体都具有新陈代谢 3、都有应激性 4、都具有生长发育和生殖现象 5、都具有遗传和变异 6、都能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 二、什么是双盲设计?科学研究中的假象和误差是如何产生的? 答:1、主试与被试都不知道实验目的和内容的安排。 2、因为被测样品往往只提供一些代表性的结果,根据这种代表性结果下结论可能会产生误差。 三、科学研究一般遵循哪些最基本的思维方式和步骤? 1、演绎,归纳 2、观察,提出问题,建立假说,实验,筛选假说,预测,实验,建立理论 第二章 一、蛋白质一级结构:肽链的氨基酸序列; 蛋白质二级结构:部分肽链卷曲或折叠; 蛋白质三级结构:多肽链再二级基础上再盘绕或折叠;形成的三维空间结构; 蛋白质四级结构:由亚基相互作用结合形成的整个蛋白质的特定结构。 二、核酸是生物体中一类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它储存遗传信息,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三、Watson与Crick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故事可以给我们哪些启示? 用心观察、用心思考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第三章 一、细胞学说: 1、所有生物都由细胞和细胞产物组成 2、新的细胞必须经过已存在的细胞的分裂而产生 3、每一个细胞可以是独立的生命单位,除病毒外,一切生物都是有细胞构成的 二、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在于:1、无细胞壁,2、无质体,3、无大的中央液泡,4、等等三、细胞中所有由脂类和蛋白质等成分组成的膜包括细胞膜、细胞器膜等统称为细胞膜 四、物质的跨膜运输可归纳为两类,一类是主动运输,另一类是被动运输 1、简单扩散(自由扩散)是被动运输的一种最主要方式,不需要消耗能量,并且顺着化学浓度梯度进行,即物质由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进行,直至两侧浓度相等。 2、易化扩散(协助扩散):在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质的协助下,顺着化学浓度梯度进行,且不消耗能量。 3、主动运输:都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并且消耗能量(ATP) 五、真核细胞具有膜包被的细胞核,其内细长的双链DNA、蛋白质及少量RNA结合形成的复合物称为染色质,它是一种易被碱性染料着色的遗传物质。在细胞分裂时期,松散存在的染色质经过紧密盘绕、折叠形成凝缩的染色体。 六、细胞周期:有分裂能力的细胞,从一次分裂结束到下次分裂结束的过程 七、分裂间期是细胞代谢、DNA复制旺盛时期,它包括一个DNA合成期(S期)以及S期前后两个间隙期(G1和G2期)。 分裂期则包括有丝分裂和胞质分裂两个主要过程,分别称为M期和C期。 八、试分别比较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叶绿体与线粒体,他们有哪些共同点,有哪些不同点? 1、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比较:没有成型的细胞核;细胞壁成分是肽聚糖;只有核糖体无众多细胞器;分裂方式为二分裂;可遗传变异只有基因突变。 2、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比较:无细胞壁;无质体;无大的中央液泡;无细胞板;有中心体;有溶酶体。 3、叶绿体与线粒体比较:呈绿色(线粒体无色透明);主要进行同化作用;酶不同;生物体内分布不同;ATP去向不同。同为双层膜细胞器;都含有少量DNA,RNA,是半自主型细胞器。 九、试从生命特征的不同方面说明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 1、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出病毒外,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细胞是独立有序、能够进行新陈代谢自我调控的结构与功能体系,每一个细胞都具有一整套完备的装置以满足自身生命代谢的需要。 3、不同的组织细胞中间存在着广泛的联系和通讯联络,表现出分工合作的相互关系,各种精细的分工和巧妙的配合使复杂的多细胞生物的各种代谢活 动有序的进行。 4、细胞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的基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