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系统解剖学

系统解剖学

系统解剖学
系统解剖学

第一章骨学

简答:

1 试述颅底内面观各孔裂的名称及通过的结构。

2 胸椎椎骨的特征?

3 为什么说骨是器官?

名词解释:

翼点、尺神经沟、锥隆起、界线、颅囟

重点和难点

重点:

1 颅底孔裂

2 肱骨上端、股骨上端结构

3 鼻旁窦

难点:

1 眶的交通

2 翼腭窝、翼腭孔

3 椎骨

4 筛骨、颞骨、蝶骨

第二章关节学

简答:

1 试述肩关节的构成、构造和运动。

2 试述髋关节的构成、构造和运动。

3 试述膝关节的构成、构造和运动。

4 试述颞下颌关节特点和运动。

5 试述椎骨间的连接。

名词解释:

椎间盘、Chopart 关节、半月板、覆膜

重点和难点

重点:

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髋关节、

膝关节、踝关节、椎间关节

难点:

椎骨间连接

第三章肌学

简答:

1 试述肌的形态、结构及其辅助装置。

2 试述膈肌的起始、孔裂和通过的结构。

3 试述肩关节的肌肉名称及起止点。名词解释:

斜角肌间隙、白线、腹股沟管、海氏三角、

三角胸肌间沟、三边孔、四边孔、股管、骨间肌、

蚓状肌、股三角、收肌管、梨状肌上孔、血管腔隙

重点和难点

重点:

膈肌、面肌、腹壁肌、咀嚼肌、胸肌、背肌

难点:

手肌的分群、神经支配和功能

第四章内脏学

总论包括:消化,呼吸,泌尿,生殖

某些与内脏密切相关的结构胸膜,腹膜,会阴等

?消化系统

?呼吸系统

?泌尿系统

?生殖系统

第五章消化系统

简答:

1 试述咽的分部。

2 试述食管的狭窄。

3 试述十二指肠的分部。

4 试述阑尾的位置和体表投影。

5 何谓内痔、外痔、混合痔?

6 试述胆汁的产生与排出途径。

名词解释:

牙式、Vater壶腹、Oddi括约肌、Treitz 韧带、

McBurney点、肛管、第一肝门、第二肝门、 Glisson系统、

Calot三角、十二指肠大乳头

重点和难点

重点:

1 十二指肠分部

2 结肠的特征

3 直肠与肛管的区别

4 肝脏的结构和功能

5 肝脏的血液供应

难点:

肝脏的结构和功能、Glisson系统、肝段

第六章呼吸系统

简答:

1 试述鼻旁窦及其开口

2 试述胸膜与肺的体表投影

名词解释:

上呼吸道、下呼吸道、易出血区、弹性圆锥、

气管隆嵴、声门、声带、肺门、肺根、纵隔、

支气管肺段、胸膜、胸腔、胸膜腔、肺韧带

重点和难点

重点:

1 气管及支气管的组成,分支。

2 肺的结构和形态。

3 胸膜和纵膈的形态与结构。

难点:

胸腔与胸膜腔区别、肺段

第七章泌尿系统

简答:

1 试述肾的位置和毗邻。

2 试述输尿管的分部和狭窄的部位。

名词解释:

膀胱三角、肾柱

重点和难点

重点:

1 肾的被膜。

2 输尿管的狭窄部。

3 膀胱三角

4 肾区

难点:1 肾段动脉和肾段。

2 肾的结构。

第八章男性生殖系统

简答:(第七、八、九章)

1 试述肾的被膜与肾冠状切面形态学结构。

2 试述肾蒂与肾门。

3 试述膀胱三角。

4 试述精子和卵子产生和排出途径。

5 试述前列腺的位置和分部。

6 试述男性尿道的狭窄、扩大和弯曲。

7 试述输卵管与输精管的分部。

8 试述卵巢与子宫的固定装置。

9 试述子宫动脉的来源及其与输尿管的关系。

名词解释:

精索、会阴、Cooper韧带、盆膈、子宫峡、坐骨肛门窝、Bartholin腺、卵巢伞

重点和难点(第七、八、九章)

重点:

1 睾丸的位置、形态、结构与功能。

2 输精管的分部。

3 前列腺的位置与分部。

4 子宫的分部。

5 卵巢的位置、形态与固定装置。

6 输卵管的分部及系膜。

难点:

会阴肌、盆膈与尿生殖膈

第九章女性生殖系统

简答:(第七、八、九章)

1 试述肾的被膜与肾冠状切面形态学结构。

2 试述肾蒂与肾门。

3 试述膀胱三角。

4 试述精子和卵子产生和排出途径。

5 试述前列腺的位置和分部。

6 试述男性尿道的狭窄、扩大和弯曲。

7 试述输卵管与输精管的分部。

8 试述卵巢与子宫的固定装置。

9 试述子宫动脉的来源及其与输尿管的关系。

名词解释:

精索、会阴、Cooper韧带、盆膈、子宫峡、坐骨肛门窝、Bartholin腺、卵巢伞

重点和难点(第七、八、九章)

重点:

1 睾丸的位置、形态、结构与功能。

2 输精管的分部。

3 前列腺的位置与分部。

4 子宫的分部。

5 卵巢的位置、形态与固定装置。

6 输卵管的分部及系膜。

难点:

会阴肌、盆膈与尿生殖膈

第十章腹膜

简答:

1 试述肝和胃的韧带。

2 试述网膜囊和网膜孔的毗邻。

3 试述肝上、下间隙。

4 试述肝十二指肠韧带的构成。

5 何谓疝?试述疝的分类和形成。

名词解释:

腹腔、腹膜腔、腹膜、腹膜内位器官、腹膜间位器官、腹膜外位器官

重点和难点

重点:

1 肝的固定装置。

2 网膜囊和网膜孔的毗邻。

3 胃与脾的韧带。

4 腹膜与腹盆腔脏器之间的关系。

难点:

1 腹腔与腹膜腔的区别。

2 腹膜襞、腹膜隐窝和陷凹。

第十一章脉管系统简答:

1 试述左右心房与左右心室的内部结构。

2 试述左右冠状动脉的起始、走行和分布。

3 试述冠状窦的位置、收纳范围及开口部位。

4 试述心传导系的组成。

5 什么是心纤维性支架?

名词解释:

体循环、肺循环、侧枝吻合、房室交点、Todaro腱、

Koch三角、隔缘肉柱、三尖瓣复合体、右纤维三角、

心间隔、房室结区、对角支、壁冠状动脉、冠状窦、

心包横窦、动脉导管

重点和难点

重点:

1 心的位置和外形及体表投影。

2 冠状动脉的起止、行程和分布。

3 4个心腔的结构。

4 心传导系的组成。

5 心的纤维性支架。

难点:

1 心腔的方位。

2 心间隔与心纤维性支架。

3 心传导系的变异。

第十一章心血管系统

简答:

1 试述胃的动脉来源和神经支配。

2 试述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走行和分支。

3 试述主动脉的分部与重要分支。

4 试述下肢的动脉。

名词解释:

动脉导管、颈动脉窦、掌浅弓、掌深弓、腹腔干

重点和难点

重点:

大动脉干的走行与分支和分布。

难点:

一些器官(如肝、胃、肾、肾上腺、胰腺、大肠、小肠、直肠、阑尾、胆囊等)的血液供应

第十一章心血管系统

简答:

1 口服黄连素排除黄色尿液,以箭头表示黄连素吸收及排出的血管径路。

2 试述面部疖肿致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的栓子运行径路。

3 试述肝门静脉组成及注入部位。

4 试述奇静脉、半奇经脉、副半奇静脉的收纳范围及注入部位。

5 试述椎静脉丛。

6 试述大隐静脉的走行和收纳范围。

名词解释:

浅静脉、深静脉、静脉瓣、翼静脉丛、蔓状静脉丛、

肝门静脉、痔

重点和难点

重点:

1 大、小隐静脉的收纳范围及注入部位。

2 头静脉与贵要静脉收纳范围及注入部位。

3 肝门静脉收纳范围及注入部位。

4 奇静脉收纳范围及注入部位。

5 面静脉收纳范围及注入部位。

难点:

椎静脉丛、肝门静脉、面静脉

第十二章淋巴系统

简答:

1 试述胸导管和右淋巴导管的收纳范围和注入部位。

2 试述淋巴系统组成和结构特点。

名词解释:淋巴、淋巴结、淋巴导管、乳糜池、Virchow淋巴结

重点和难点

重点:

1 胸导管的引流范围和注入部位。

2 腋淋巴结的分组和引流。

3 上下肢的淋巴引流。

4 重要胸腹腔脏器(如肺、气管与支气管、食管、胃、肝、子宫、小肠、大肠、胰腺等)淋巴引流。

难点:

1 肺与膈的淋巴引流。

2 头颈部的淋巴引流。

第十三章感觉器概述

第十四章视器

第十五章前庭蜗器

简答:

1 试述眼球的折光装置。

2 用箭头表示泪液循环和房水循环。

3 试述眼外肌的作用和神经支配。

4 试述鼓室的6个壁及各壁的结构。

5 何谓Corti器?

6 何谓膜迷路?

名词解释:

黄斑、中央凹、虹膜、结膜、巩膜、角膜、晶状体、锥隆起、

结膜穹窿、眶脂体、听小骨链、鼓膜、面神经管突、岬、

咽鼓管、耳蜗、内耳道、椭圆囊、球囊、壶腹嵴

重点和难点

重点:

1 眼球壁与眼球内容物。

2 眼外肌的作用与神经支配。

3 鼓室6个壁及其结构。

4 听小骨链及其作用。

5 咽鼓管的构成。

难点:

骨迷路与膜迷路

第十六章神经系统

简答:

试述神经系统的分类和功能。

名词解释:

神经元、神经胶质、尼氏体、突触、终扣、

灰质、白质、髓质、皮质、神经核、神经节、

纤维束神经、髓鞘、轴突、树突、反射、反射弧

重点和难点

重点:

神经系统常用术语

如:灰质、皮质、反射弧、白质、髓质、反射、神经核、纤维束、神经节、神经、髓鞘、施万细胞、尼氏体、神经膜

第十七章中枢神经系统

简答:

1 试述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

2 胃大部切除术通常在剑突与脐之间做正中切口,如果采用硬膜外麻醉,在何处进行穿刺,为什么?

3 试述下列传导束的起始、行程和功能。

名词解释:

薄束、楔束、脊髓丘脑束、脊髓小脑前束与后束、背外侧束、皮质脊髓侧束、皮质脊髓前束、锥体束、固有束、红核脊髓束、顶盖脊髓束、网状脊髓束、前庭脊髓束、内侧纵束

重点和难点

重点:

1 脊髓节段与椎体对应关系

2 脊髓丘脑束

3 薄束与楔束

4 脊髓小脑前、后束

5 锥体束难点:

1 脊髓灰质的板层

2 锥体外系的纤维束

3 脊髓损伤的病例分析

第二节脑

简答:

1 试述脑干的脑神经核排列的规律。

2 试述脑干内非脑神经核。

3 试述脑干内的上行纤维束。

4 试述脑干内的下行纤维束。

名词解释:

前穿质、后穿质、四叠体、分隔索、蓝斑、

内侧丘系、外侧丘系、三叉丘系、脊丘系、

顶盖、上橄榄核、下橄榄核、斜方体

重点和难点

重点:

1 脑干内的神经核和非脑神经核。

2 脑干内长的上下行纤维束。

3 延髓平丘系交叉断面,平橄榄中、上部断面;

脑桥下部断面;中脑平上丘断面。难点:

1 脑神经核7种成分及在脑干内排列规律。

2 脑干4个断面:延髓平丘系交叉、脑桥下部、脑桥平面丘、中脑平上丘的结构。

第二节脑

简答:

1 原小脑、旧小脑与新小脑在进化和功能上有何不同?

2 何谓小脑中央核?

3 试述小脑上脚、中脚和下脚的纤维成份,来源及支配?

4 何谓古丘脑、旧丘脑和新丘脑?

5 试述间脑的位置,分部及各部结构与功能。

6 试述下丘脑的纤维联系及功能。

名词解释:

腹后外侧核、腹后内侧核、松果体、垂体前脑内侧束、

背侧纵束、视上垂体束、内髓板、中线核群、缰三角、

内侧膝状体、外侧膝状体

重点和难点

重点:

1、小脑上、中、下脚内的纤维来源、成份和支配。

2、小脑核的分类与小脑的功能。

3、间脑的分部和各部的结构与功能。

4、下丘脑的结构与纤维联系。

难点:

1、小脑损伤后的表现及解剖学机制。

2、古小脑、旧小脑和新小脑的纤维联系及功能。

第二节脑

简答:

1 试述大脑半球的分叶和表面标志。

2 简述大脑皮质的功能定位。

3 何谓边缘系统?有什么功能?

4 试述第一躯体感觉区的位置,纤维联系及投射特点。

5 试述侧脑室的分部及交通。

6 试述大脑原皮质、旧皮质和新皮质间的细胞构筑有何不同。

名词解释:

角回、缘上回、颞横回、隔区、边缘叶、基底核、穹窿、内囊、皮质核束、皮质脊髓束

重点和难点

重点:

1 大脑半球的表面结构与内部结构

2 大脑半球的纤维束分类及功能

3 侧脑室与基底核难点:

1 边缘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 大脑半球的机能定位

第十八章周围神经系统

简答:

1 简述颈丛、臂丛、腰丛、骶丛的神经组成。

2 简述膈神经、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股神经和坐骨神经的起始、行程、分支、支配及损伤后的临床表现。

3 试述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闭孔神经、生殖股神经的支配部位及损伤后症状。

4 简述一些临床症状的解剖机制:马蹄内翻足、钩状足、垂腕、爪形手、猿掌畸形。

名词解释:

脊神经节、白交通支、灰交通支

重点和难点

重点:

以下神经的起始、走行、分支、分部及损伤后症状:

(1)颈丛:膈神经;(2)臂丛: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腋神经;(3)胸神经;(4)腰丛:股神经;(5)骶丛:坐骨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

难点:

1 臂丛神经的根、干、股、束、支的排列的规律。

2 一些肌肉的神经支配(如肱二头肌、蚓状肌、股薄肌、耻骨肌、缝匠机等)。

第十八章周围神经系统

简答:

1 试述12对脑神经的起始核团、纤维成分、

行程、分支及损伤后症状。

2 试述神经节的分类。

3 试述脑神经的7种纤维成分。

名词解释:

翼腭神经节、耳神经节、睫状神经节、下颌下神经节、

膝神经节、迷走与舌咽神经的上神经节与下神经节、

鼓索、喉返神经

重点和难点

重点:

1 十二对脑神经的起始核团及支配的结构

2 脑神经节

难点:

第Ⅲ、Ⅴ、Ⅶ、Ⅸ、Ⅹ对脑神经

第十八章周围神经系统

简答:

1 试述交感神经的低位中枢、走行、分支、分部及支配器官。

2 试述副交感神经的低位中枢、走行、分支、分部和支配器官。

3 试述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区别。

重点和难点

重点:

胸、腹、盆腔脏器的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支配

第十九章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

简答:

1 试述浅、深感觉的传导通路。

2 什么是锥体系?什么是锥体外系?二者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3 面神经核上、下瘫的鉴别点和原因是什么?

名词解释:

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上神经元、下神经元、

面神经核上瘫、面神经核下瘫、舌下神经核上瘫与核下瘫

重点和难点

重点:1、本体感觉传导通路

2、痛、温觉传导通路

3、皮质脊髓束

4、皮质核束

难点:

锥体外系传导通路

第二十章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

脑脊液循环

简答:

1 试述脑的动脉供应。

2 试述脑的静脉引流。

3 试述脑脊液循环。

4 试述脑被膜的构成。

名词解释:

海绵窦、上矢状窦、下矢状窦、横窦、乙状窦、窦汇、大脑大静脉、大脑镰、小脑幕、鞍膈

重点和难点

重点:

1、Willis环

2、脑脊液循环

3、BBB(血脑屏障)

4、脊髓的动脉供应

第二十一章内分泌系统

简答:

试述脑垂体、肾上腺、甲状腺、胰岛、松果体、胸腺、睾丸、卵巢的形态、结构与功能。

重点和难点

重点:

脑垂体、肾上腺与甲状腺的形态结构、分泌激素种类及功能。

系统解剖学题库完整版三千题

试题答案列表系统解剖学题库(一) 题号:1/1033 答题指南:题下选项可能多个正确,只能选择其中最佳的一项有关骨的构造的正确的说法是 A.骨干由松质构成 B.骨骺由密质构成 C.骨膜有血管无神经 D.骨髓有神经无血管 E.以上全不对 答案:E 题号:2/1033 有关红骨髓正确的是 A.成人存在于髓腔内 B.不存在于板障内 C.胎儿期造血,成年期不造血 D.髂骨、胸骨、椎骨内终生保存红骨髓 E.以上全不对 答案:D 题号:3/1033 有关骨髓腔正确的是 A.位于骨骺内 B.位于长骨的骨干内 C.成人骨髓腔内含红骨髓 D.小儿骨髓腔内含黄骨髓 E.以上全不对 答案:B 题号:4/1033 黄骨髓存在于

A.所有骨的内部 B.幼儿长骨骨干内部 C.成人长骨骨干内部 D.幼儿长骨骨骺内部 E.成人扁骨内部 答案:C 题号:5/1033 颈椎正确的是 A.均有椎体及椎弓 B.1~2颈椎无横突孔 C.棘突末端都分叉 D.第6颈椎棘突末端膨大成颈动脉结节 E.第7颈椎又名隆椎 答案:E 题号:6/1033 椎骨正确的是 A.是短骨 B.椎体之间有椎间关节相连 C.相邻椎弓之间构成椎间孔 D.椎体与椎弓共同围成椎孔 E.无以上情况 答案:D 题号:7/1033 椎骨正确的是 A.所有颈椎棘突分叉 B.第6颈椎称隆椎 C.腰椎关节呈冠状位 D.腰椎棘突宽而短呈板状

E.胸椎椎体都有一完整肋凹 答案:D 题号:8/1033 关于椎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A.呈短圆柱状 B.位于椎骨前部 C.主要由松质构成 D.表面有一层密质 E.椎体中央有椎孔 答案:E 题号:9/1033 关于椎弓的说法,错误的是 A.位于椎体的后方 B.呈半环状 C.与椎体共同围成椎孔 D.由一对椎弓板构成 E.相邻椎弓间有黄韧带 答案:D 题号:10/1033 关于胸椎的特点是 A.横突上有横突孔 B.棘突分叉 C.上、下关节突不明显 D.棘突水平伸向后方 E.椎体侧面后部有肋凹 答案:E

解剖学学习方法

学习积极的态度加更高效的方法~~ 系统解剖学 一、选择自己合适的学习参考书 学习人体解剖学首先要选择一本适合的教材。目前由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姚志彬教授主编供同学们使用的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相结合的教材《医用解剖学》,是国内比较好的教材之一,该书以层次叙述和以尸体解剖操作方法为主。人民卫生出版社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等教材也可参考。此外,根据需要还应选择一定的参考书,如张朝佑主编的《人体解剖学》、钟世镇院士主编的《临床应用解剖学》和《临床解剖学丛书》、于频主编的《人体解剖彩色图谱》、初国良、汪华侨主编的《医用人体解剖学标本彩色图谱》,以及一些复习题集和学习指南等。外文参考书主要有《Gray s Anatomy》,这是一本有近百年历史,已连续出版39版,在世界范围内影响极大的、经典的大型参考书,书的内容丰富,包括解剖学、组织学、细胞学和胚胎学等较新的内容,国内已翻译的出版有第38版的中文译本。《Method of Anatomy》图文并茂,书中简图和文字叙述有独特的风格和见解。《Cunnigham s Textbook of Anatomy》曾11次出版,是一本局部解剖学教材。 主要杂志有《解剖学报》、《解剖学杂志》、《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神经解剖学杂志》、《解剖学研究》、《American Journal Anatomy》、《Anatomical Record》等。 二、解剖学对各结构的命名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归纳如下: ①根据形态命名的,如三角肌、斜方肌、鹰嘴、肱骨滑车等。②根据位置命名的,如眶上切迹、眶山裂、胫侧副韧带、桡神经、舌骨下肌群等。③根据起止点命名的,如胸锁乳突肌、脊髓丘脑束、喙肩韧带等。④根据功能命名的,如旋后肌、竖脊肌、视神经、动眼神经等。大部分结构是结合以上几种规则来命名的,如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屈肌、旋前方肌等。 三、具体方法: 1学解剖和学习立体几何类似,空间想象很重要,尽量的在脑中形成形象,反复的修正,越细节越好,如果能知道各个方位的解剖关系,你离外科医生也不远了。如何反复修正解剖的真实认知呢,一是把书读细,二是对标本熟悉,要多到解剖室,不要厌倦福尔马林。三是反复验证,和临床课或相关文献中的解剖知识比较。四是,在临床中(入手术)验证。最终使你对脏器的形象做到逼近真实。 2系统解剖学正如其他学科一样,要想较好地掌握其知识点,首先需要一个正确的态度,其次是根据各人自身的学习特点选择适当的学习方法,端正的学习态度加上有效的学习方法是成功的关键。大家读书多年,各有心得,在此不再赘述。 四、下面仅系统解剖学的一些特点讨论学好系解的方法及注意点: 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解剖学研究的是正常人体的形态、结构,名词多,记忆量大是其特点。但这并不意味着学好它就必须靠死记硬背,而是重视实验,珍惜每次实验机会,将学到的理论知识与解剖标本、模型的观察结合起来。同时注重活体的触摸和观察,充分利用其直观的印象促进自身对知识的理解、记忆。 二、形态与功能相结合 人体各器官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结构。两者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一定的形态、构

系统解剖学重点

运动系统 人体的标准解剖学姿势: 身体直立,双眼平视正前方,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下肢并拢,足尖向前。 1.骨按部位分为: 中轴骨(颅骨、躯干骨) 四肢骨 2.骨按形态可分为: 长骨长管状一体两端体又称骨干,体表面有血管孔称滋养孔,内有空腔称髓腔 两端膨大称骺,骨干与骨骺的相邻部位称干骺端,幼年时保留一软骨称骺软骨,成年时闭合称骺线短骨多分布于连接牢固且较灵活的部位 扁骨主要构成腹腔,盆腔,胸腔的壁,起保护作用 不规则骨 3.表面形态:骨表面由于肌腱、肌肉、韧带的附着和牵拉,血管、神经通过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各种形态的结构:突起,凹陷,空腔,膨大,面,缘,切迹 4.骨的结构: 1.骨质substantia ossea:骨密质、骨松质 颅盖骨:表层为骨密质,分别称内板和外板,内板薄而松脆,外板厚而坚韧,骨折多发生在内板,内外板之间为骨松质,称板障,有板障静脉通过。 2.骨膜periosteum:纤维结缔组织构成,内层(含有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外层(致密,胶原纤维传入骨质附着) 3.骨髓bone marrow:填充于骨髓腔和送质间隙,红骨髓(造血),黄骨髓(脂肪组织,无造血功能,可转化红骨髓) 4.骺软骨epiphysial cartilaga:长骨两端膨大,称为骺,骨干与骺相连称干骺端,幼年保留软骨,软骨细胞分裂繁殖和骨化,长骨加长。 红骨髓的分布 胎儿和幼儿长骨骨髓腔和骨松质腔隙内,6岁后仅存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肱骨,股骨近端骨松质 腔隙内,终身保持造血功能 5.骨的理化: 有机质(骨胶原纤维和粘多糖蛋白)——弹性韧性 无机质(碱性磷酸钙)——坚硬。 幼儿有:无=1:1(青枝状骨折),成年有:无=3:7 6.椎骨 椎骨24块(颈椎cervical vertebrae7、胸椎12、腰椎5)、骶骨1、尾骨1 椎骨vertebrea:1体1弓7突起 锥体vertebral body,椎弓vertebral arch(锥体和椎弓形成椎孔,连成椎管) 棘突spinous process,横突2,关节突4(上下关节突) 1.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 1)颈椎:锥体小,横突有孔,上面有横行的椎动脉切迹,有椎动脉穿过,,棘突分叉. 第1颈椎——寰椎atlas:无锥体、棘突、关节突 第2颈椎——枢椎axis:有齿突与寰椎相关节 第7颈椎——隆椎:棘突特别长,且不分叉. 2)胸椎:横突肋凹与肋结节相关节,椎体从上到下逐渐增大,棘突叠瓦状排列. 3)腰椎:锥体粗状,棘突宽而短且呈板状水平后伸. 腰椎穿刺多在第4-5腰椎, 进针顺序:皮肤,浅筋膜,深筋膜,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硬脊膜,蛛网膜 4)骶骨:呈三角形,有岬,骶角,骶管裂孔. 5)尾骨:上接骶骨,下端为游离尾骨尖

系统解剖学-神经系统重点

一、神经系统如何区分?答: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指脑和脊髓以外的神经组织,根据与中枢联系部位的不同可分为脑神经核脊神经,根据分布对象的不同可分为躯体神经核内脏神经. 二、臂肌、前臂肌各有哪些神经支配? 臂肌:肱二头肌、肱肌、喙肱肌有肌皮神经支配,肱三头肌有桡神经支配.前臂肌:尺侧腕屈肌、指深屈肌尺侧半由尺神经支配,肱桡肌有桡神经支配,其余前臂前群肌有正中神经支配.前臂后群肌有桡神经支配. 三、股神经行程、分布及损伤后的表现个怎样? 股神经是腰丛最大的分支,在腰大肌外侧缘与髂肌之间穿出,经腹股沟韧带深面进入股三角.肌支分布于耻骨肌、股四头肌和缝匠肌,皮支分布于大腿前面皮肤,最长皮支为隐神经,分布于小腿内侧和足内侧缘皮肤.股神经损伤后表现为大腿前面、小腿内侧及足内侧缘皮肤感觉障碍,股四头肌瘫痪萎缩,屈髋无力,不能伸膝,膝反射消失. 四、坐骨神经行程、分支、分布个怎样?坐骨神经是全身最粗大的神经,经梨状肌下孔出盆腔,在臀大肌深面向下行于大转子与坐骨结节之间,在股后部下行于股二头肌深面,在此发肌支分布于大腿肌后群,主干行于腘窝上角分出胫神经和腓总神经两终支 五、脑神经按所含神经纤维怎样分类?脑神经按所含神经纤维种类不同,可分为三类:第Ⅰ、Ⅱ、Ⅷ对脑神经为感觉神经,第Ⅲ、Ⅳ、Ⅵ、Ⅹ︳、Ⅹ︳︳对脑神经为运动神经,第Ⅴ、Ⅶ、Ⅸ、Ⅹ对脑神经为混合神经 六、面神经管内外损伤各有哪些临床表现? 面神经管外损伤:伤侧面肌瘫痪,额纹消失,角膜反射消失,鼻唇沟变浅,不能皱眉,闭眼、鼓腮、露齿、吹口哨等,口角歪向健侧,说话时唾液常从口角露出.面神经管内损伤:除有上述表现外还可出现侧舌体味觉障碍,同侧泪腺、舌下腺及下颌下腺分泌障碍,听觉过敏. 七、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有哪些去向? 去向:1.终止于相应的椎旁节,并交换神经元。2.在交感干内上升或下降,终止于上方或下方的椎旁节并交换神经元.3.穿过椎旁节至椎前节内交换神经元 八、骶丛的组成和位置? 骶丛由第4腰神经前支的小部分与第5腰神经前支组成的腰骶干以及全部骶神经和尾神经的前支组成,位于盆腔内梨状肌的前面. 九、简述迷走神经在喉部的分支分布? 迷走神经在喉部的分支有喉上神经和喉返神经.喉上神经分内外两支,内支穿甲状舌骨膜入喉,分布于声门裂以上的喉粘膜,外支支配环甲肌,损伤后可导致声音嘶哑.喉返神经分布于声门裂以下的喉粘膜,并支配除环甲肌以外的喉肌,损伤后可致喉肌瘫痪声音嘶哑,甚至呼吸困难. 十、内脏运动和躯体运动神经的主要区别? 1.支配对象:骨骼肌/心肌、平滑肌和腺体 2.行程过程:只有一个神经元/两个神经元(节前神经元和节后神经元) 3.形态特点:以条索状神经的形式分布/节后纤维常攀附于脏器或血管形成神经丛 4.结构特点:较粗的有髓纤维/细纤维(节前纤维是薄髓纤维,节后纤维是无髓纤维) 5.功能特点:只有一种功能成分/交感和副交感两种 6.意志控制:受/不受. 11.第六胸椎骨骨折引起脊髓左侧半横断伤,试问患者会出现哪些症状?为什么? 答:可引起左侧第八胸髓节平面一下出现布朗色夸综合征,即左侧肋弓平面以下位置觉、震动觉和精细触觉丧失(薄束损伤),左侧下肢瘫痪(皮质脊髓束损伤),右侧脐平面以下的痛、温觉丧失(脊髓丘脑束损伤)。 12.试述小脑的分部、功能及其损伤后的表现。 答:小脑从发生和进化上分为古小脑、旧小脑和新小脑三部分。古小脑(原小脑、前庭小脑):

怎样学习系统解剖

怎样学习系统解剖,怎样考好系统解剖 系统解剖学是医学学习的基础。只有学好系统解剖学,才能为今后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是大一新生遇到的第一门医学课程,怎样学习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这里有几点建议可供大家参考。 1.学会预习这里的预习并不是全文通读(事实上即使教师授课也不可能面面俱到,甚至会跳跃式的),而是把重点放在提纲挈领的内容上(如标题,如总结),熟悉知识点脉络(可以用树状图等清楚地显示),区别重点内容和非重点内容(可以结合教学周历,但是你应该有这个判断的能力)。 2.学会听课只有不想听课的人才会完全不跟老师走,只有不会听课的人才会始终跟着老师走。正确的听课方法建立在“了解和知道”的基础上——了解这堂课的重点和非重点,知道自己听懂了什么没听懂哪些。倘若老师在讲你已经烂熟的东西,又何必那么执着地听呢?你完全可以回头看看自己不清楚的地方。 3.学会复习复习的是什么?复习的是你上课没听明白的,复习的还有你上课听明白了的。需要知道的一点是,你的预习、你的听课在最好的状态下也只能构筑一幢“毛坯”,具体的装潢还得靠复习,重点、难点引人注目,你肯定会认真琢磨。那么非重点呢?也得晓得一点吧。 4.学会总结医学上很多名称是十分陌生,看似没有什么规律的。而你又必须记住它们,那就不得不想方设法加强记忆。比如说,消化道,“口咽食胃十二肠,空回盲阑结直肛”;比如说,脑神经,“一嗅二视三动眼,四滑五叉六外展……”。 以上只是学会总结的一个小小的方面。你要总结的还有各个结构的层次关系(比如主动脉弓的分支,头臂干的再分支),还有不同结构的相似之处(思考:你遇到过多少种结构是能分成3层的?),等等。 5.学会享受这里说的是享受学习的乐趣。一本厚厚的书能被你看透到只剩一张薄薄的纸,你能对着目录基本复述书上的内容(谨记,这是疯狂的状态,一旦实现你会被视为异类!),那岂不是最大的欢愉?即使不能这样,你能解答别人绞尽脑汁想不出的问题,那不也是一种快乐吗? 6.需要注意的是,系解是有实验课的,也就是摸摸尸体,掏掏内脏,翻来覆去看看罢了。千万不要怕——不要怕呛人(福尔马林不好闻),不要怕烦人(耐着性子上完100分钟),更不要怕死人(都被卸成那么多块,被摸了那么多年了,TA也不会介意的)。实验课真的很重要,理论再熟,让你找肘正中,你找贵要,那不是被笑话嘛! 以上谈得都是怎么学好系统解剖,至于怎么考好那还得另起一篇。当然,你要是把这本书全背上,那你想考不好都是有难度的。但是,有几个人能背个三分之一呢?所以,考好(或者说不挂科)是由策略的。 1在考前一段时间,学校会组织老师上公开的辅导课,不妨去听听。听完全掌握,几及格没话说。既然进了考期,也就给学校个面子,学几天吧!看看这两年的试卷(08、09),对于看过书的人真的简单透了。 2千万要把握重点,不要在非重点上纠结太久。像手骨、手肌、手关节这类一看就知道零散到家的东西肯定不会是重点嘛。我们老师都懒得讲的。又不好说不学、不考,只好快速的翻书,说“时间没多久了,这些内容你们自己看看吧” 3.考场之上,实在没招,也就只能各显神通了。但是,不要开疯狂的赛车,老师也是人,需要尊重;老师还是交警,太嚣张就开你罚单扣你驾照。最好还是别超车,奉公守法,没有人回去“和谐”你。

系统解剖学名词解释

系统解剖学名词解释(重点解释)The Supreme 1.胸骨角:胸骨柄与体连接处微向前突称胸骨角,其两侧平对第2肋,向后平对第4胸椎体下缘,是计数肋的重要标志。2.Pterion (翼点):在颅的侧面,额、顶、颞、蝶四骨会合处,最为薄弱,常形成“H”形的缝,称翼点。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 3.蝶筛隐窝:蝶筛隐窝为上鼻甲后上方与蝶骨之间的间隙,是蝶窦开口的部位。 4. 黄韧带:位于椎管内,连结相邻两椎弓板间的韧带,由黄色的弹性纤维构成。协助围 成椎管,并有限制脊柱过度前屈的作用。 5.界线(骨盆上口):由骶骨岬向两侧经弓状线、耻骨梳、耻骨结节至耻骨联合上缘构 成的环形界线,分为上方的大骨盆和下方的小骨盆。6.骨盆下口:由尾骨尖、骶结节 韧带、坐骨结节、坐骨支、耻骨支和耻骨联合下缘围成,呈菱形。7.足弓:跗骨和跖 骨借其连结形成凸向上的弓,称为足弓,分内侧弓、外侧弓和横弓。8.斜角肌间隙: 由前斜角肌、中斜角肌与第一肋之间共同构成的裂隙,其中有臂丛神经和锁骨下动脉通过。9.腹股沟韧带:腹外斜肌的下缘卷曲增厚连于髂前上棘和耻骨结节之间所形成的一个具有 弹性和韧性的腱性结构;其在局部可形成腔隙韧带、耻骨梳韧带以及腹股沟管浅环。10.Hesselbach Triangle (海氏三角):位于腹前壁下部,由腹直肌外侧缘、腹股沟韧带和腹壁下动脉共同围成的***域;是腹壁下部的薄弱区,腹腔内容物由此区膨出形成腹股沟直疝。11. 咽峡:由腭帆后缘、左右腭舌弓及舌根共同围成的狭窄处称咽峡,为口腔通咽的孔裂是口腔和咽的分界处。12. 肝门 :在肝的脏面有近似“H”形的沟,其中的横沟称肝门,是肝固有动脉左、右支,肝门静脉左、右支、肝左、右管、神经和淋巴管出入肝 的部位13. Calot三角:由胆囊管、肝总管和肝的脏面围成的三角形区域称胆囊三角。 因为胆囊动脉一般在此三角内经过,所以此三角是胆囊手术中寻找胆囊动脉的标志。14. 纵隔:纵隔是左、右纵隔胸膜之间的全部器官、结构与结缔组织的总称。15. 肾门:肾内侧缘中部的凹陷称肾门,为肾的血管、神经、淋巴管及肾盂出入之门户。16. 肾蒂:出人肾门的肾动脉、肾静脉、肾盂、神经和淋巴管等合称为肾蒂。肾蒂内结构的排列关系由前向后为:肾静脉、肾动脉、肾盂;由上向下为:肾动脉、肾静脉、肾盂。17. 肾区:肾区即脊肋角,在竖脊肌的外侧缘与第12肋之间的夹角区域叫肾区,其深面为肾门 和肾的内侧缘,患某些肾病时,此区可有叩击痛。18. Trigone of bladder(膀胱三角):在膀胱底内面,由两侧输尿管口与尿道内口之间所围成的三角形区域,称为膀胱三角。此区由于缺少粘膜下层,无论膀胱在充盈或空虚时都保持平滑状态。是膀胱结核、肿 瘤的易发区。19. 输尿管间襞:在膀胱内面,两输尿管口之间的横行皱襞叫输尿管间襞,是膀胱镜检时,寻找输尿管口的标志20. **峡:**颈**上部的上端与**体相接处较狭细,称**峡。非妊娠期此部不明显,在妊娠末期可延长至7~11cm,峡壁渐变薄,剖宫产 术常在此进行21. **穹:**的上端包绕**颈**部,二者间形成的环形凹陷称**穹,可分前部、后部和2个侧部。其中,以**穹后部最深并与直肠**陷凹紧密相邻。临床上可经此穿刺或引流陷凹内的积液。22.肝肾隐窝:肝肾隐窝位于肝右叶与右肾之间,其左界为 网膜孔和十二指肠降部,右界为右结肠旁沟。在仰卧时,肝肾隐窝是腹膜腔的最低部位。23.体循环:血液由左心室搏出,经主动脉及其分支到达全身毛细血管,血液在此与周围

系统解剖学快速记忆口诀

-----消化系统----- 咽歌诀 咽部分三鼻口喉,前壁开口气食流;上通鼓室下通喉,吞咽闭气不用愁。 食管与胃歌诀 食管三段颈胸腹,三个狭窄要记住;胃居剑下左上腹,二门二弯又三部;贲门幽门大小弯,胃底胃体幽门部;小弯胃窦易溃疡,及时诊断莫延误。 小肠歌诀 小肠弯又长,盘曲在腹腔; 上段十二指,中下空回肠; 全长约五米,空回二三量。 十二指肠歌诀 四部上降下和升,右包胰头“C”字型;降部后内有乳头,胆总胰管同开口。 大肠歌诀 大肠四周围成框,空肠回肠框内藏;结肠袋带肠脂垂,三大特点记心上;盲肠位居右髂窝,阑尾根部连于盲;麦兰二氏两个点,升横降乙接直肠。 阑尾歌诀 阑尾末端不固定,回肠前后下也行;盲肠后下较常见,三带集中阑尾根。

肝歌诀 肝为消化腺,位于膈下面; 其内三管系,胆汁产其间。 若问最高点,五肋锁中线。 肝下面“H”沟歌诀 右后下腔前胆囊,左后静脉前肝园;横为肝门交通口,动脉神经肝管穿;下面分为四个叶,左右方叶和尾状。 胰腺歌诀 胰腺头致体尾连,颜色灰红质地软;正付胰管通胰头,内外分泌功能全。 -----呼吸系统----- 外鼻歌诀 外鼻尤如锥体形,根背尖下二只孔;呼吸困难细观察,两侧鼻翼会扇动;鼻根鼻背居上部,脂肪较少皮薄松;鼻尖鼻翼多皮脂,酒渣鼻子樱桃红。 鼻腔外侧壁开口歌诀 泪管开口在最下,鼻涕一把泪一把;中道额窦上颌窦,筛窦前群莫丢下;筛窦后群上鼻道,蝶窦隐窝只有它。 喉歌诀 甲环软骨杓会厌,喉结向胶标志显;环甲环杓两关节,两组喉肌功能全;

喉腔分为前中下,粘膜与咽相续连; 中腔最窄下腔松,水肿阻塞很危险; 环甲韧带掌握准,及时切开莫迟延。 会厌软骨歌诀 会厌软骨树叶状,防止食物入喉腔; 进食切莫谈和笑,误入气管可遭殃。 支气管歌诀 主支气管左和右,各有特点要记住; 左支细长右粗短,异物坠落多入右。 进出入肺门的主要结构 (肺动脉——动,肺静脉——静和支气管——支)的排列:从前到后(左右肺根相同)是肺静脉,肺动脉、支气管,从上到下左肺根是肺动脉,支气管,肺静脉,右肺根是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由于自前向后及从上往下排列不同,记起来易颠 倒出错。 -----泌尿系统----- 肾形态与位置歌诀 形如蚕豆表面平,脊柱旁列八字形; 被膜肾蒂腹内压,相邻器管都固定; 左肾上平胸十一,右低半椎十二中; 肾门约对一腰椎,病变肾区扣压疼。 肾窦歌诀 肾门向内有间房,多种结构里面藏; 动静肾盂大小盏,淋巴神经和脂肪。 肾被膜歌诀

(完整版)系统解剖学重点知识梳理

《系统解剖学》重点知识梳理 骨学 1.骨的分类、构造如何?骨髓、骨膜各有何作用? 答:●骨按形态可分为四类。①长骨:长管状,如肱骨。分一体两端,体又称骨干,内腔称髓腔,内有黄骨髓,两端称骺。②短骨:形似立方体,如腕骨。③扁骨:板状,如顶骨。④不规则骨:形状不规则,如椎骨。 ●骨的构造主要包括:①骨质,是骨的主要成分,分为骨密质和骨松质。②骨膜,贴于骨表面, 对骨具有营养、生长和修复的功能。③骨髓,位于骨髓腔和骨松质内,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 ●骨髓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红骨髓有造血功能,黄骨髓由红骨髓转化而来。 ●骨膜对骨具有营养、生长和修复的功能。 2.椎骨的一般形态如何?各部椎骨有何特征? 答:●椎骨由椎体和椎弓组成。椎体与椎弓围成椎孔;椎弓分椎弓根和椎弓板,椎弓板上发出七个突起:棘突一个,横突一对,上关节突一对,下关节突一对。 ●颈椎共7块,椎体较小,椎孔较大,横突上有孔,称横突孔。棘突大部分较短,末端分叉。第 一颈椎又名寰椎,无椎体;第二颈椎又名枢椎,有齿突;第七颈椎又名隆椎,棘突特长,末端不分叉。 ●胸椎共12块,椎体侧面上、下缘有上、下肋凹,横突末端有横突肋凹,棘突较长,斜向后下 方,呈叠瓦状排列。 ●腰椎共5块,椎体粗壮,椎孔呈卵圆形,棘突宽而短,呈板状,水平伸向后方。 ●骶骨由5块骶椎融合而成,呈倒三角形。上缘中份向前的隆凸称岬,前面有四对骶前孔,后面 有四对骶后孔,骶骨内部有骶管,下端的裂孔称骶管裂孔,裂孔两侧的突起称骶角。 ●尾骨由3~4块尾椎长合而成,上接骶骨,下端游离。 3.椎骨上可见哪些孔?岬、骶角的位置及意义如何? 答:●椎骨上可见椎孔(椎体与椎弓围成),椎间孔(相邻椎骨的椎上、椎下切迹围成),骶前孔(骶骨前面),骶后孔(骶骨后面),骶管裂孔(骶骨下端),横突孔(颈椎横突上)。 ●岬位于骶骨上缘中份,向前隆凸,临床上常作为测量骨盆大小的标志。 ●骶角位于骶管裂孔的两侧,向下突出,临床上常作为骶管麻醉的标志。 4.胸骨分几部?肋的概念?肋骨的形态如何? 答:●胸骨分胸骨柄、胸骨体和剑突三部分。●肋由肋骨和肋软骨组成,共12对。第1~7对肋与胸骨直接相连称真肋,第8~12对肋不直接与胸骨相连称假肋。 ●肋骨属扁骨,分体和前、后两端。后端膨大,称为肋头,肋头外侧稍细,称肋颈,肋颈外侧的 粗糙突起,称肋结节。肋体长而扁,内面下缘处有肋沟。第一肋骨扁、宽、短。 5.颅前、中、后窝各有哪些主要的孔、管、裂、门? 答:●颅前窝有筛孔;颅中窝有视神经管、颈动脉管内口、眶上裂、圆孔、卵圆孔、棘孔、破裂孔; 颅后窝有枕骨大孔、颈静脉孔、舌下神经管内口、内耳门。 6.鼻旁窦包括哪些?各开口于何处? 答:●鼻旁窦包括额窦,开口于中鼻道;上颌窦,开口于中鼻道;蝶窦,开口于蝶筛隐窝;筛窦,前中群开口于中鼻道,后群开口于上鼻道。

系统解剖学考试重点

系统解剖学考试重点 一,名词解释: 椎间盘:连接上、下椎体之间的软骨垫(第1、2颈椎间除外)称椎间盘。它由周围部的纤维软骨环和中后部的髓核以及上下两表面的软骨板构成。 心传导系:位于心壁内由特殊分化的心肌纤维所构成,能节律性地产生并传导冲动的一个系统。 联合关节两个或两个以上构造独立,而又必须同时进行运动的关节。 翼点:在颅的侧面,额、顶、颞、蝶骨会合处最为薄弱,常构成H形的缝,称翼点。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 骨单位:骨单位(osteon)为在内、外环骨板之间的大量长柱状结构,又称哈弗斯系统(Haversian system),是长骨中起支持作用的主要结构。位于内、外环骨板之间,数量多,长筒状,其方向与骨干长轴一致。由同心圆排列的哈弗斯骨板围绕中央管构成突触:突触(synapse)两个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器细胞之间相互接触、并借以传递信息的部位 咽峡:由腭垂、腭帆游离缘、两侧的腭舌弓及舌根共同围成的咽峡,它是口腔通向咽的分界,也是口腔和咽之间的狭窄部。 真肋:第1-7对肋借助软骨与胸骨构成关节称为真肋 假肋:第8-10对肋接前端肋软骨与上位肋软骨相连,形成左右肋弓,称为假肋。 浮肋 :又称浮动弓肋11~12肋的前端游离于腹壁肌层中,不与胸骨相连,故称浮肋 肝门:肝脏面有H形三条沟,其中横沟位于脏面正中,有肝左、右管,肝固有动脉左、右支,肝门静脉左、右支,肝的神经和淋巴管等由此出入,故称为肝门。 肺门:肺的内侧面中央有一椭圆形的凹陷称为肺门,是主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以及支气管动、静脉、淋巴管和神经进出的地方。 肾门:肾内侧缘中部凹陷,是肾血管、淋巴管、神经和肾盂出入部位,称为肾门。 肾窦:肾门向肾内续一个较大的腔隙,称为肾窦,窦内含有肾动脉的主要分支、肾静脉的主要属支、肾小盏、肾大盏。 淋巴:血液经动脉运行到毛细血管动脉端时,其中一部分液体经毛细血管壁滤出,进入组织间隙形成组织液。组织液与组织进行物质交换后,大部分在毛细血管静脉端和和毛细血管后静脉处被吸入静脉,小部分则进入毛细淋巴管成为淋巴。 血液循环:血液由心室射出,依此流经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最后又返流回心房,血液这种周而复始往返不止地流动现象称为血液循环。 中央凹:视网膜上黄斑中央凹陷称中央凹,此区无血管,是感光最敏锐处,由密集的视锥细胞构成。中央凹可用眼底镜窥见。 胸骨角:胸骨角是胸骨柄与胸骨体的结合处,所形成的微向前方突出的角。胸骨角的侧方平对第二肋,是计数肋骨的体表标志。 体循环 :体循环的途径是:动脉血从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分支→全身各部毛细血管→静脉血经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和冠状窦→右心房 肺循环:肺循环的途径:静脉血从右心房→肺动脉干及其分支→肺泡毛细血管→动脉血经肺静脉→左心房 黄体:排卵后,卵泡液流出,卵泡腔内压下降,卵泡壁塌陷,形成许多皱襞。残留在卵泡壁的细胞和内膜细胞开始向内侵入,胞体增大,逐渐演化成黄体细胞,并有丰富的血管和结缔组织同时侵入,周围仍有结缔组织的外膜包裹,这样就共同形成黄体。

系统解剖学口诀

-----运动系统----- 全身骨 全身骨头虽难记,抓住要点就容易;头颅躯干加四肢,二百零六分开记; 脑面颅骨二十三,躯干总共五十一;四肢一百二十六,全身骨头基本齐; 还有六块体积小,藏在中耳鼓室里。 各部椎骨特点 椎骨外形不规范,各有特点记心间;颈椎体小棘发叉,横突有孔很明显; 胸椎两侧有肋凹,棘突迭瓦下斜尖;腰椎特点体积大,棘突后伸宽双扁。 胸骨歌诀 胸骨形似一把剑,上柄中体下刀尖;柄体交界胸骨角,平对二肋是特点。 颅骨歌诀 颅骨二十三块整,脑面颅骨要分清;脑颅八块围颅腔,腔内藏脑很适应; 额枕筛蝶各一块,成对有二颞和顶;面颅十五居前下,上颌位居正当中; 上方鼻骨各一对,两侧颧骨连颧弓;后腭内甲各一块,犁骨膈于鼻腔中; 下颌舌骨各一块,全部颅骨均有名。 鼻旁窦歌诀 鼻旁窦骨内藏,都有开口通鼻腔;内含空气减额重,发音共鸣如音箱; 上颌窦腔最为大,开口较高引不畅;各窦名称要熟记,开口位置莫遗忘; 病人有了鼻窦炎,请你诊断心不慌。 脊柱的韧带歌诀 脊柱韧带,三长两短;腰椎穿刺,棘上棘间;再透黄韧,进入椎管。 脊柱形态歌诀 前观脊柱有特点,上细下粗尾部尖;粗粗细细有道理,承受压力密相关; 翻过脊柱后面观,棘突连成一条线;颈短胸斜腰平伸,大椎棘突有特点; 前后观过侧面观,四个弯曲很明显;胸骶弯曲凸向后,颈腰二曲凸向前; 身体直立减震荡,线条大方又美观。 胸廓歌诀 胸廓形似小鸟笼,上窄下宽扁锥形;上口狭小前下斜,下口封隔分腹胸; 容纳保护心肝肺,吸气下降呼气升;各经随着年龄变,肋间增宽有毛病。 肩关节歌诀 肩关节有特点,肱骨头大盂较浅;运动灵活欠稳固;脱位最易向下前。 肘关节歌诀 肘关节很特殊,一个囊内包三组;肱桡肱尺桡尺近,桡环韧带尺桡付; 屈肘三角伸直线,脱位改变能查出。 手腕骨歌诀 舟月三角豆,大小头钩骨;摔跤若易折,先查舟月骨;掌骨底体头,指骨近中远。 膝关节歌诀 膝关节最复杂,全身关节它最大;内含两块半月板,前后韧带相交叉;下肢运动很重要,能屈能伸实可夸。 跗骨歌诀 一二三楔骰内舟,上距下跟后出头。 颅底内面歌诀 内观颅底结构多,分为前中后颅窝;高高低低象阶梯,从前向后依次说;

系统解剖学考试重点完整版

名词解释 1、胸骨角:胸骨柄和胸骨体连接处,形成向前凸的角,其两侧接第二肋软骨, 是计数肋序数的体表标记。 2、翼点:颞窝内额、顶、颞、蝶四骨相交点,此处骨质最薄,内面有脑膜中动 脉前支通过,此处外伤骨折,易损伤该血管造成颅内出血。 3、椎间盘:位于椎体之间,由外部纤维环和内部的髓核构成,连接相邻椎体,并起缓冲减震作用。 4、足弓:由跗骨和跖骨借起连结而形成凸向上的弓,分为前后方向的内、外纵弓,左右方向的横弓。 足弓的存在,使足三点着地,增加足的弹性和稳定性。 5、盆骨:由骶骨、尾骨和两侧的髋骨及其连结构成。 6、麦氏点: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点,通常在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中外的1/3 交点处,该点称麦氏点。 问答题 1、分别写出臂部前、后肌群和大腿前、后肌群及其主要功能。 答:臂部前肌群有:肱二头肌、肱肌、喙肱肌,主要功能是屈肘关节; 后群肌有:肱三头肌,功能:伸肘。 大腿前肌群有:缝匠肌,股四头肌,主要功能:缝匠肌屈髋关节,屈膝关节;股四头肌能伸膝关节。 大腿后肌群有: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主要功能:伸髋关节;半腱肌、半膜肌能屈膝关节。 2、写出隔的位置、作用及主要裂孔名称。 答:膈肌为向上呈穹窿的扁薄阔肌,位于胸腹腔之间,成为胸腔的底和腹腔的顶。肌束起自胸廓下口的周缘和腰椎的前面。分部:胸骨部;肋部;腰部。位于第12胸椎前方有主动脉裂孔,有主动脉和胸导管通过;平第10胸椎前方有食管裂孔,有食管和迷走神经通过;平第8胸椎高度有腔静脉孔,有下腔静脉通过。膈肌收缩时胸腔容积扩大,助吸气,松弛时胸腔容积减小,助呼气。 3、试述肩关节的组成及结构特点。 答:肩关节是上肢最大的关节,由肱骨头和肩胛骨关节盂构成。关节盂浅而小, 周缘有纤维软骨构成盂唇,加深关节窝,肱骨头面积大;关节囊薄而松弛,其上部前、后、外侧有肌、肌腱和韧带加强;关节囊下部薄弱易形成肱骨头从下部脱位。肩关节可作屈、伸、内收、外展、旋内、旋外和环转运动,是人体活动范围最大,最灵活的关节。 4、颈、胸、腰椎的主要区别。 答:颈椎均具有横突孔。胸椎在椎体两侧的上、下和横突末端有小的关节面,即 肋凹。腰椎无上述特点。 第二部分内脏学 名词解释 1、咽峡:腭垂、腭帆游离缘、两侧腭舌弓和舌根共同围成的咽峡,是口腔和咽的分界。 2、齿状线:各肛柱下端与肛瓣附着缘共同围成齿状的环形线称齿状线。 3、肝蒂:肝门内有左右肝管、肝固有动脉左右支、肝门静脉左右支、淋巴管和 神经出入,这些出入肝门的结构,被结缔组织包绕,构成肝蒂。 4、肝门:肝的脏面中部有略呈“H”形的三条沟,其中横行的沟位于脏面中央,有左、右肝管,肝固有动脉 左、右支,肝门静脉左、右支和肝的神经,淋巴管等由此出入,故称肝门。 5、肺根:肺门有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动脉、支气管静脉、淋巴管和神经等出入,这些结构被

哈尔滨医科大学系统解剖学教学视频网盘下载地址

这是电驴里的视频,电驴里有些根本没速度,我用迅雷会员挂了N天后才下载下来,上传到千脑网盘里,欢迎下载 当然如果您可以点击一下我在医学下载吧里的论坛邀请码https://www.doczj.com/doc/242731339.html,/?fromuid=26969,帮我刷一下人气,我会更加感激不尽 绪论、骨学总论与躯干骨 资料大小:211MB 资料格式:WMV 资料内容简介:绪论、骨学总论与躯干骨.王云祥 下载地址:https://www.doczj.com/doc/242731339.html,/space/file/yxdgy12/-54c8-533b-5927-7cfb-7edf-89e3-5256/-808c-5b66-f f08-603b-8bba-3001-5934-9885-808c-3001-8eaf-5e72-808c-ff09.-738b-4e91-7965.wmv/.page 颅骨 资料大小:227MB 资料格式:WMV 资料内容简介:颅骨.王云祥 下载地址:https://www.doczj.com/doc/242731339.html,/space/file/yxdgy12/-54c8-533b-5927-7cfb-7edf-89e3-5256/-9885-9aa8.-738b-4e91-7965.wmv/.page 附肢骨骼 资料大小:215MB 资料格式:WMV 资料内容简介:附肢骨骼.王云祥. 下载地址:https://www.doczj.com/doc/242731339.html,/space/file/yxdgy12/-54c8-533b-5927-7cfb-7edf-89e3-5256/-9644-80a2-9aa8-9abc.-738b-4e91-7965.wmv/.page 肌学(总论、头颅肌、躯干肌) 资料大小:162MB 资料格式:WMV 资料内容简介:肌学(总论、头颅肌、躯干肌).王云祥 下载地址:https://www.doczj.com/doc/242731339.html,/space/file/yxdgy12/share/-54c8-533b-5927-7cfb-7edf-89e3-5256/-808c-5b66-ff08-603b-8bba-3001-5934-9885-808c-3001-8eaf-5e72-808c-ff09.-738b-4e91-7965.wmv/.p age 关节学 资料大小:218MB 资料格式:WMV 资料内容简介:关节学.王云祥. 下载地址:

系统解剖学

第一章骨学 简答: 1 试述颅底内面观各孔裂的名称及通过的结构。 2 胸椎椎骨的特征? 3 为什么说骨是器官? 名词解释: 翼点、尺神经沟、锥隆起、界线、颅囟 重点和难点 重点: 1 颅底孔裂 2 肱骨上端、股骨上端结构 3 鼻旁窦 难点: 1 眶的交通 2 翼腭窝、翼腭孔 3 椎骨 4 筛骨、颞骨、蝶骨 第二章关节学 简答: 1 试述肩关节的构成、构造和运动。 2 试述髋关节的构成、构造和运动。 3 试述膝关节的构成、构造和运动。 4 试述颞下颌关节特点和运动。 5 试述椎骨间的连接。 名词解释: 椎间盘、Chopart 关节、半月板、覆膜 重点和难点 重点: 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髋关节、 膝关节、踝关节、椎间关节 难点: 椎骨间连接 第三章肌学 简答: 1 试述肌的形态、结构及其辅助装置。 2 试述膈肌的起始、孔裂和通过的结构。 3 试述肩关节的肌肉名称及起止点。名词解释: 斜角肌间隙、白线、腹股沟管、海氏三角、 三角胸肌间沟、三边孔、四边孔、股管、骨间肌、 蚓状肌、股三角、收肌管、梨状肌上孔、血管腔隙 重点和难点 重点: 膈肌、面肌、腹壁肌、咀嚼肌、胸肌、背肌 难点: 手肌的分群、神经支配和功能 第四章内脏学 总论包括:消化,呼吸,泌尿,生殖 某些与内脏密切相关的结构胸膜,腹膜,会阴等 ?消化系统 ?呼吸系统 ?泌尿系统 ?生殖系统 第五章消化系统 简答: 1 试述咽的分部。 2 试述食管的狭窄。 3 试述十二指肠的分部。 4 试述阑尾的位置和体表投影。 5 何谓内痔、外痔、混合痔? 6 试述胆汁的产生与排出途径。 名词解释: 牙式、Vater壶腹、Oddi括约肌、Treitz 韧带、 McBurney点、肛管、第一肝门、第二肝门、 Glisson系统、 Calot三角、十二指肠大乳头 重点和难点 重点: 1 十二指肠分部

系统解剖学重点

1、躯干骨 寰椎,枢椎,隆椎,椎体钩,颈动脉结节,横突孔,椎管,椎间孔 胸骨角 如何鉴别颈椎、胸椎、腰椎、骶椎? 2、头颈、躯干肌 咬肌、颞肌、翼内肌、翼外肌、胸锁乳突肌、颈阔肌、前斜角肌、中斜角肌(斜角肌间隙)、舌骨下肌群、胸大肌、胸小肌、前锯肌、肋间内肌、肋间外肌、背阔肌、斜方肌、胸腰筋膜、竖脊肌、腹直肌(鞘)、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膈、腰大肌、腰方肌。 3、四肢肌 三角肌、肱二头肌、肱肌、肱三头肌、肱桡肌、旋前圆肌、掌长肌、桡侧腕屈肌、尺侧腕屈肌、拇长屈肌、指浅屈肌、指深屈肌、旋前方肌、大鱼际、蚓状肌、骨间肌、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梨状肌、缝匠肌、股四头肌(股直肌、股外侧肌、股内侧肌、股中间肌)、阔筋膜张肌、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耻骨肌、股薄肌、长收肌、短收肌、大收

肌、髂肌、腓肠肌、比目鱼肌、髂胫束。 4、消化系 名词:咽峡、咽淋巴环、胃窦、十二指肠悬韧带、齿状线、肝门、腹膜腔。 问答:1、牙齿的临床记录方式 2、食管的三个狭窄及距切牙多少厘米? 3、食物从口入到肛门排出所经结构? 4、胆汁的产生、排出途径。 5、肝脏的体表投影。 6、唾液腺有哪些?它们的开口部位。 7、什么是腹膜内、间、外位器官?举例。 5、呼吸系 上、下呼吸道,鼻旁窦开口部位,喉的软骨,弹性圆锥,声带,声门裂,咽隐窝,喉腔(喉口,喉前庭,喉中间腔,喉室,声门下腔),胸膜顶,胸膜腔,肋膈隐窝,胸膜(肺)体表投影。 气管异物易落入哪一侧肺?为什么?

6、泌尿、生殖 肾门,肾窦,肾区,肾的被膜,尿液产生排出途径,输尿管三个狭窄,膀胱三角,女性尿道特点及开口,精子产生排出途径,精索,男性尿道的分部、狭窄、弯曲,卵子产生排出途径,卵巢的固定装置,输卵管分部,子宫的位置、姿势、分部及其固定装置(及它们的各自功能),阴道穹,乳腺手术切口方向。 7-1心脏、动脉 卵圆窝,主动脉前庭,动脉圆锥,窦房结,左右冠状动脉开口及分支,心包横窦、斜窦,动脉韧带,颈动脉窦(小球),二(三)尖瓣复合体。 7-2静脉、淋巴 奇静脉、门静脉的组成及属支,门静脉系与腔静脉系的交通,大隐静脉的属支,九大淋巴干,胸导管,乳糜池。 写出所经结构: 1、肘正中静脉注射药物——颅内 2、足背静脉网注射药物——胆囊 3、口服药物——肾

系统解剖学课程介绍

系统解剖学课程介绍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正常形态结构的科学,是医学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学习人体解剖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人体各器官正常形态结构的知识,为学习其它基础医学和临床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人体解剖学教学应该以进化发展的观点、形态与机能相互制约的观点,引导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人体的形态结构,培养学生辩证的科学思维方法。 人体解剖学教学必须重视人体形态结构的基本特征,并要恰当地反映国内外最新科学进展,注意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人体解剖学教学要注重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结合教学标本示教、活体观察、教具和电化教学等现代化手段,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教学质量。 解剖学教学采用理论大班教学实验小班教学的形式。学生利用教科书、实习指导,结合实物、标本、模型、挂图进行观察,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解剖学教学时数为108学时,其中理论课54学时,实验课54学时。 人体解剖教研室简介: 人体解剖教研室现有8位教师(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3人;讲师2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4人;实验技术人员4人。聘请了香港大学苏国辉院士为我教研室客座教授。解剖教研室承担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厅级课题多项。获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一项;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苏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其它各项奖多项。人体解剖教研室是博士学位点,已培养博、硕士生50多名;现有在读研究生近20多名。人体解剖教研室承担了临床、卓越医师、口腔、法医、护理、影像、检验、预防、放射、药学等专业人体解剖学课程,为医学本科开设了108、70和36学时三个平台的系统解剖学;影像解剖学(54学时)、口腔解剖学(82学时)、局部解剖学(72学时),为博硕士生开设了局部解剖学和神经生物学。为临床七年制学生开设了双语教学和留学生的全英语教学。双语教学是我系开设最早的教研室之一,主编了全英文系统解剖学教材,参编了全英文局部解剖学教材。

系统解剖学重点知识梳理

系统解剖学重点知识梳理-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系统解剖学》重点知识梳理 骨学 1.骨的分类、构造如何骨髓、骨膜各有何作用 2. 答:●骨按形态可分为四类。①长骨:长管状,如肱骨。分一体两端,体又称骨干,内腔称髓腔,内有黄骨髓,两端称骺。②短骨:形似立方体,如腕骨。③扁骨:板状,如顶骨。④不规则骨:形状不规则,如椎骨。 ●骨的构造主要包括:①骨质,是骨的主要成分,分为骨密质和骨松质。②骨膜, 贴于骨表面,对骨具有营养、生长和修复的功能。③骨髓,位于骨髓腔和骨松质内,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 ●骨髓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红骨髓有造血功能,黄骨髓由红骨髓转化而来。 ●骨膜对骨具有营养、生长和修复的功能。 3.椎骨的一般形态如何各部椎骨有何特征 4. 答:●椎骨由椎体和椎弓组成。椎体与椎弓围成椎孔;椎弓分椎弓根和椎弓板,椎弓板上发出七个突起:棘突一个,横突一对,上关节突一对,下关节突一对。 ●颈椎共7块,椎体较小,椎孔较大,横突上有孔,称横突孔。棘突大部分较短, 末端分叉。第一颈椎又名寰椎,无椎体;第二颈椎又名枢椎,有齿突;第七颈椎又名隆椎,棘突特长,末端不分叉。 ●胸椎共12块,椎体侧面上、下缘有上、下肋凹,横突末端有横突肋凹,棘突较 长,斜向后下方,呈叠瓦状排列。 ●腰椎共5块,椎体粗壮,椎孔呈卵圆形,棘突宽而短,呈板状,水平伸向后方。 ●骶骨由5块骶椎融合而成,呈倒三角形。上缘中份向前的隆凸称岬,前面有四对 骶前孔,后面有四对骶后孔,骶骨内部有骶管,下端的裂孔称骶管裂孔,裂孔两侧的突起称骶角。 ●尾骨由3~4块尾椎长合而成,上接骶骨,下端游离。 5.椎骨上可见哪些孔岬、骶角的位置及意义如何 6. 答:●椎骨上可见椎孔(椎体与椎弓围成),椎间孔(相邻椎骨的椎上、椎下切迹围成),骶前孔(骶骨前面),骶后孔(骶骨后面),骶管裂孔(骶骨下端),横突孔(颈椎横突上)。 ●岬位于骶骨上缘中份,向前隆凸,临床上常作为测量骨盆大小的标志。 ●骶角位于骶管裂孔的两侧,向下突出,临床上常作为骶管麻醉的标志。 7.胸骨分几部肋的概念肋骨的形态如何 答:●胸骨分胸骨柄、胸骨体和剑突三部分。●肋由肋骨和肋软骨组成,共12对。第1~7对肋与胸骨直接相连称真肋,第8~12对肋不直接与胸骨相连称假肋。 ●肋骨属扁骨,分体和前、后两端。后端膨大,称为肋头,肋头外侧稍细,称肋 颈,肋颈外侧的粗糙突起,称肋结节。肋体长而扁,内面下缘处有肋沟。第一肋骨扁、宽、短。

系统解剖学

运动系统locomotor system 由骨、骨连结与骨骼肌三部分构成。 人体某些部位的骨或骨骼肌,常在体表形成比较明显的突起或凹陷,并能在体表瞧到或摸到,分别称为骨性标志与肌性标志,统称为体表标志。 骨学 一、概述 人体每块骨bone都具有一定的形态与结构,并且有独立的血管与神经支配,因此每块骨都就是一个器官。成人骨约有206块,按其所在部位可分为颅骨、躯干骨与四肢骨。 (一)骨的分类 根据形态,可将骨分为长骨、短骨、扁骨与不规则骨。 1、长骨long bone 呈长管状,分布于四肢,长骨具有一体两端,体又称骨干,骨质致密,围成骨髓腔。骨的两端膨大称骺epiphysis,骺的表面有光滑的关节面,并有关节软骨覆盖。 2、短骨short bone 形似立方体,主要分布于手腕与足的后部,如腕骨与跗骨等。 3、扁骨flat bone 呈板状,主要构成颅腔、胸腔的壁,以保护腔内器官。 4、不规则骨irregular bone 形状不规则,主要分布于躯干、颅底与面部等。有些不规则骨内有含气的空腔称含气骨,如上颌骨与额骨等。位于某些肌腱内的小骨称籽骨sesamoid,在运动中起减少摩擦与转变肌牵引方向的作用。 (二)骨的构造

骨主要由骨质、骨髓与骨膜构成。 1、骨质sclerotin 由骨组织构成,分为骨密质与骨松质。骨密质compact bone骨板排列紧密,主要构成长骨的骨干以及其她骨的表层。骨松质spongy bone呈海绵状,由相互交织的骨小梁排列而成。主要分布在长骨两端、短骨与扁骨内部。 2、骨髓bone marrow 为填充于骨髓腔与骨松质间隙内的软组织,可分为红骨髓redbonemarrow与黄骨髓yellowbone marrow。红骨髓,有造血功能,内含大量不同发育阶段的红细胞与某些白细胞。黄骨髓含有大量的脂肪组织,无造血功能。胎儿与幼儿的骨髓全就是红骨髓,随着年龄的增长,5~6岁以后,长骨骨髓腔内的红骨髓逐渐转化为黄骨髓,失去造血功能。但当机体慢性失血或重度贫血时,成人黄骨髓可转化为红骨髓进行造血。在椎骨、胸骨、肋骨、髂骨以及肱骨、股骨等长骨骨骺的骨松质内终生都就是红骨髓。 3、骨膜periosteum 为致密结缔组织膜,新鲜时呈粉红色,含有丰富的血管、神经与淋巴管,对骨的营养、生长与修复等具有重要作用。骨膜有内外两层结构,外层致密,起固定作用;内层疏松,含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两者有产生新骨质、破坏原骨质与重塑骨的功能。 (三)骨的化学成分与物理特性 骨由有机质与无机质组成,它使骨具有一定的弹性与韧性;无机质主要由钙、磷等盐类组成,它使骨具有一定的硬度。年幼时无机质与有机质各占一半,弹性较大,柔软,易发生变形,在外力作用下不易骨折,或折而不断,形成青枝骨折。成人骨有机质含量约占;无机质含量约占、老年人的骨无机盐比例更大,骨的脆性增加,易发生粉碎性骨折。 二、躯干骨 躯干骨包括椎骨、胸骨与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