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19章 第3节 植物的生殖方式习题 (新版)北师大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19章 第3节 植物的生殖方式习题 (新版)北师大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19章 第3节 植物的生殖方式习题 (新版)北师大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19章 第3节 植物的生殖方式习题 (新版)北师大版

《第3节植物的生殖方式》

1、花被由()组成。

①花柄②花托③花萼④花冠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植物在传粉时,依靠()来识别是同种花粉。

A、花药

B、花丝

C、柱头

D、花柱

3、胚珠着生在()。

A、花被中

B、雄蕊中

C、柱头中

D、子房中

4、下列植物的花中含有外稃、内稃和浆片的是( )。

A、小麦

B、梨

C、苹果

D、桃

5、桃花和小麦花中能产生花粉的结构是( )。

A、花药

B、花丝

C、柱头

D、子房

6、在花的基本结构中,()是植物进行有性生殖的主要部分。

①花萼②花冠③雄蕊④雌蕊

A、①②

B、③④

C、③

D、④

7、花朵较大,花冠颜色鲜艳,具有香味和花蜜的花一般为( )。

A、虫媒花

B、风媒花

C、虫媒花和风媒花

D、虫媒花或风媒花

8、虫媒花和风媒花植物都属于( )。

A、异花传粉植物

B、自花传粉植物

C、单生花植物

D、有花序的植物

9、花粉在萌发过程中产生花粉管,当花粉管进入()时释放出精子。

A、柱头

B、花柱

C、子房

D、胚珠

10、桃花、苹果花的结构包括花柄、、花萼、以及雄蕊和。其中能通过细胞分裂产生卵细胞的是。

11、桃花的花萼、花瓣和小麦的外稃、内稃的共同功能是。

12、传粉是指花粉散落在上的过程,可分为和。

13、胚珠里的,与来自花粉管的结合,形成的过程称为受精。

14、构成种子的主要部分是,它包括、胚轴、和子叶。

15、大豆种子的子叶和玉米种子的胚乳的共同功能是。

16、种子萌发的主要外界条件是、和。

17、营养繁殖是用进行繁殖的方式,它之所以在生产上有广泛的应用是因为。

参考答案

1、B

2、C

3、D

4、A

5、A

6、B

7、A

8、A

9、D

10、花托;花冠;雌蕊;雌蕊。

11、保护雄蕊和雌蕊。

12、柱头;异花传粉;自花传粉。

13、卵细胞;精子;受精卵。

14、胚;胚芽;胚根。

15、为种子的萌发提供营养物质。

16、适宜的水分;充足的氧气;适宜的温度。

17、营养器官;营养繁殖能够保持植物的优良性状,而且繁殖速度很快。

八年级生物植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1节植物的生殖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概述绿色开花植物的受精过程。 (2)举例说明几种植物的营养繁殖。 (3)说出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 2.能力目标 (1)通过对植物生殖的图示观察,尝试图与文字转换的表达。 (2)能够模仿人工营养繁殖的图示,进行植物的嫁接、扦插或压条等活动。 3.情感目标 (1)观察植物的组织培养过程,阅读人工种子形成的资料,体验新科技与传统生产的差异。 (2)参与嫁接,或扦插和压条等活动,体验植物新生命的诞生过程。 二、教材分析 植物的种类很多,比较常见的,与我们人类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多数是绿色开花植物。因此,本节学习和观察的植物,是以绿色开花植物为主。绿色开花植物在生殖过程中,表现出丰富多彩的生命现象,如植物生长到一定的阶段,就开花、结出果实和种子。花的结构有雄蕊、雌蕊。当植物完成受精后,胚珠能发育成种子,同时子房壁能够发育成果皮。为了使学生关注植物生殖的主要过程,同时又要避免对知识的重复了解,本小节主要通过观察植物的受精过程,让学生体验植物新生命是如何诞生的。 植物的营养繁殖部分,主要介绍师生常见的一些植物,如甘薯的块根、马铃薯的块茎、草莓的匍匐茎和落地生根的叶等。通过图示的展现,使学生一目了然,不需要教师用过多的语言来描述。当然,教师为了准确把握关键,引导学生观察清楚,可以参考本节提供的教学资源有关部分,或查找植物营养繁殖的资料。 植物的组织培养,是人类创造的又一种繁殖植物的方法。这种方法在目前的花卉快速繁殖等方面运用十分广泛,安排这一内容,既顺应当前飞速发展的形势,又能够打开学生认识植物生殖的视野,体验新科技给我们人类带来的喜悦,激发学生研读STS中的“人工种子”内容的兴趣,积极参与课后一些实践活动,如嫁接和植物的组织培养等。 本节的重点是:观察植物的受精过程。 本节的难点是:概述植物的受精过程。

最新整理八年级初二生物动物的生殖和发育.docx

最新整理八年级初二生物教案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二节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复习提纲) 1、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变态发育(昆虫)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 (1)完全变态发育——如果昆虫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而且幼虫与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显著的不同,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完全变态发育。如家蚕、蜜蜂、蝇、蚊、蝶、蛾等。 (2)不完全变态发育——有些昆虫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而且若虫与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相似,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不完全变态发育。如蝗虫、蟑螂、蟋蟀、蝉等。 比较相同点不同点 家蚕有性生殖,为变态发育]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幼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与成虫有显著不同,为完全变态发育 蝗虫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若虫与成虫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相似,为不完全变态发育 ﹡幼虫发育过程中,当受到外骨骼的限制不能再长大时,就会脱掉原来的外骨骼,这叫做蜕皮。如:在发育过程中,家蚕要蜕皮4次;蝗虫要蜕皮5次。 ﹡①在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中,中间没有蛹期;而且由卵孵出的幼虫,形态很像成虫,只是体小无翅,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这样的幼虫叫做若虫。如蝗虫的若虫,没有翅,能够跳跃,叫做跳蝻。②蝗虫在三龄以后(即第三次蜕皮以后),翅芽显著;五龄以后,发育成能飞的成虫。也就是说,三龄以前的跳蝻翅未长成,活动范围小,密集,因此,灭蝗应抓紧消灭三龄以前(即第三次蜕皮以

前)的跳蝻。 2、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青蛙的生殖和发育: (1)雄蛙有鸣囊(是发声的共鸣器),能够鸣叫(属于动物的繁殖行为),是为了招引雌蛙。然后雌雄蛙抱对,各自将卵细胞和精子排入水中,在水中卵细胞和精子相遇完成受精作用,因受精过程发生在青蛙体外,所以称为体外受精。[体内受精一般是指受精作用发生在动物的母体内。] ※雌雄蛙抱对的意义是:刺激雌蛙和雄蛙同时分别将卵细胞和精子排入水中,增加了卵细胞和精子结合的机会,提高了受精率。 (2)发育过程如下所示: 受精卵→有外鳃和尾的蝌蚪→外鳃消失、长出内鳃的蝌蚪(此时的形态和结构都很像鱼)→长出后肢的蝌蚪→长出四肢的蝌蚪→幼蛙(有尾→无尾)→成蛙可见青蛙的发育经历了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四个时期,蝌蚪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与成蛙的有明显不同,称为“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等概念只适用于昆虫的发育,不能用在两栖动物的发育上。] ※①青蛙的生殖发育特点是:体外受精、变态发育。②青蛙的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③在蝌蚪发育成幼蛙期间,呼吸器官的变化为外鳃→内鳃→肺。 3、鸟类的生殖和发育 (1).鸟卵的结构及作用: 卵壳保护作用 卵壳膜 气室有利于胚胎发育时气体的交换, 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上册生物学复习提纲 (打★号的为重点复习内容) 第15章 动物的运动 第1节 动物运动的方式 ★1、动物的运动:对动物的自身生存和种族繁衍都有重要意义。 2、动物的栖息环境大体上可分为:水中、陆地和空中三大类,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其运动方式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现象。 3、水中动物的介绍有:草履虫,水母,乌贼,青蛙等。鱼类的前进主要依靠尾部与躯干部的作用。(鱼鳍的作用:胸鳍、腹鳍与平衡有关;尾鳍与方向有关;动力来自于尾部和躯干的摆动) 4、昆虫一般是两对翅(飞行)(三对足-爬行,有的后肢发达如蝗虫、蟋蟀还可以跳跃;有的幼虫在水中时还可以游泳), 第2节 动物运动的形成 ★ 1、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神经系统的调节与其他系统的配合) ★ 2、运动系统起着支持、保护和运动的作用。 3、骨的形态有: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4、骨的结构:包括骨膜、骨质和 骨髓三部分。 ★5、骨膜中含有血管、神经以及成 骨细胞等,其中血管为骨提供营养。关节软骨 软骨层 骨松质 骨密质 骨髓腔 骨髓 长骨 的结 构 骨质

骨的生长包括两个方面:长长和长粗。骨膜内层的成骨细胞,与骨的长粗和骨折的修复有关;骺端软骨层的细胞与骨的长长有关。 6、骨质包括骨密质与骨松质,由水、无机盐和有机物三部分组成。无机盐的主要成分是钙盐,使骨坚硬;有机物的主要成分是骨胶蛋白,使骨有韧性。 7、骨髓: 幼年时骨髓腔与骨松质内的骨髓都为红骨髓,有造血功能;成年后骨髓腔内的红骨髓被脂肪取代,称为黄骨髓,暂时失去造血功能,在一定条件下可恢复造血功能;终生具有造血功能的红骨髓位于骨松质内。 ★8、骨的生长包括两个方面:长长和长粗。骨膜内层的成骨细胞,与骨的长粗和骨折的修复有关;骺端软骨层的细胞与骨的长长有关。 9、人体内的钙约有99%以骨盐形式沉积在骨组织内,骨是人体最大的“钙库”。 ★10、骨的成分和特性 ★11、关节的结构:(结合图形记忆) 关节面 关节头 覆盖着一层关节软 骨。 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 关节腔:内有滑液,能减少关节面之间的 摩擦 图注:①关节软骨,②关节腔,③关节囊, ④关节头,⑤ 关节窝,⑥关节面 ① ② ③ 关节的结构 ④ ⑤ ⑥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5单元:生物圈中的动物和微生物 第15章:动物运动知识点总结 1、动物的运动方式:水中运动的主要方式是游泳;陆地运动方式:爬行、行走、奔跑、跳跃。空中运动基本方式:飞行 动物运动的意义: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其运动方式表现出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现象。动物通过运动可以主动出击去获取食物,可以逃避敌害和迁徙到适宜的栖息场所,还可以完成求偶和交配等,这些都有利于动物的存活,有利于生殖和繁衍种族。 2、骨的结构:骨膜、骨质(骨密质和骨松质)、骨髓。课本13页图 骨膜内层的成骨细胞,与骨的长粗和骨折后的修复有关;骺骨软骨层的细胞与骨的长长有关。骨髓充填在骨髓腔和骨松质的间隙内,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两类。幼年为红骨髓,有造血功能;成人的一些骨髓腔中的骨髓含有很多脂肪细胞,呈黄色,且不能产生血细胞,称为黄骨髓,没有造血功能。当机体严重缺血时,部分黄骨髓可转变为红骨髓,重新恢复造血的能力。 骨的成分:在成人骨中,有机物约占1/3,无机物约占2/3,所以骨既有硬度又有弹性;在儿童少年的骨中,有机物多于1/3,则这种骨的弹性大,硬度小;老年人的骨中无机物多于2/3,则这种骨的硬度大,易骨折。 骨连接:关节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 骨骼:种类分中轴骨(如颅骨、椎骨、肋骨、胸骨)、附肢骨【肢骨(肱骨和股骨)和带骨(锁骨、髋骨) 骨骼肌:肌腱和肌腹 3、运动的形成: 运动系统:骨——杠杆;关节——支点;骨骼肌——动力 屈肘和伸肘运动肌肉的变化 当神经传来兴奋,骨骼肌收缩,牵引骨绕关节活动,从而产生躯体运动。运动是以骨为杠杆、关节为支点、骨骼肌的收缩为动力形成的。骨骼肌要受神经系统的协调和控制。运动所需的能量来源于肌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第16章:动物的行为知识要点 1、动物的行为:受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受遗传物质的控制,这是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先天性行为:一出生就会(如本能)(课本24页) 后天学习行为:后天学习形成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同步练习:1.1 植物的生殖

知识点一有性生殖 1.据报道,发现于辽宁省普兰店泥炭层的千年古莲子,经处理后发芽长成了古莲,并开出了美丽的花朵(如图)。古莲的这种繁殖方式属于( ) A.无性生殖 B.用根繁殖 C.有性生殖 D.用茎繁殖 【解析】选C。古莲是由古莲种子萌发而来的,其种子中的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经历了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故用古莲子繁殖古莲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 2.樱桃素有“开春第一果”之称,樱桃的可食用部分和种子分别是由哪一结构发育而来的( ) A.子房和胚珠 B.子房壁和珠被 C.子房和受精卵 D.子房壁和胚珠 【解析】选D。本题考查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樱桃的可食用部分是果皮,由子房壁发育而来;种子是由胚珠发育而来的。 【拓展归纳】受精后雌蕊的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内的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壁发育成果皮;珠被发育成种皮;受精卵发育成胚。 3.“春日飞雪”,温暖的四月天,天空里飘荡着杨絮花。杨絮是变态的果皮,帮助杨树传播种子。杨树从开花到结实,是一个有性生殖过程,主要是因为这一过程中,杨树( ) A.开花产生了花序 B.产生了杨絮 C.雄花和雌花分别产生了精子和卵细胞 D.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了受精卵 【解析】选D。本题考查对有性生殖概念的理解。有性生殖是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因此杨树形成种子进行有性生殖的主要原因是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了受精卵。

4.遗传学家、小麦育种专家李振声将小麦与偃麦草进行远缘杂交,育成了系列小麦良种,此培育过程中的生殖方式属于( ) A.有性生殖 B.无性生殖 C.克隆技术 D.组织培养技术 【解析】选A。利用小麦与偃麦草进行远缘杂交,让它们的生殖细胞随机结合,优中选优,从而培育成了系列小麦良种,该培育过程中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 知识点二无性生殖 5.春天来了,“雨后春笋竞相冒出”,反映了竹子的勃勃生机和强大的生命力。如图所示,竹子的繁殖属于( ) A.有性生殖 B.用叶繁殖 C.用根繁殖 D.无性生殖 【解析】选D。本题考查植物的繁殖方式。竹子的地下茎可以长成竹笋,再由竹笋长成一棵幼竹,该过程没有经历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故竹的繁殖属于无性生殖。 6.素有“水果之王”之称的草莓(如图),果肉多汁,酸甜可口。草莓生长良好时,会生出一种藤蔓,在藤蔓的端头又会生出新的小植株。草莓的这种繁殖方式是( ) A.种子繁殖 B.有性生殖 C.植物嫁接 D.无性生殖 【解析】选D。本题考查对植物的生殖方式及基本概念的理解。草莓借助匍匐茎繁殖后代的过程中,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属于无性生殖。 【拓展归纳】常见营养生殖方式的类型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练习题(答案)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练习题(答案)作业1 1.家蚕的幼虫身体柔软,主要以_______为食,在它的发育过程中有_______现象,化蛹前吐丝结茧。蛹不吃不动,羽化后的成虫叫_______,雌雄成虫交配后产卵。像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做______。 2.鸣叫的青蛙是____性的,它的口角边有一对______。在青蛙抱对的池塘水面,会发现漂浮着的一片片胶状透明物,这是青蛙的卵块,里面有许多______。 3.蝗虫的幼虫叫______,其发育过程属于_______。 1.蚕吐丝是在它一生发育的什么阶段() A.成虫 B.幼虫 C.受精卵 D.蛹 2.下列动物生殖过程中属于体外受精的是() A.青蛙 B.蝗虫 C.家鸽 D.蜜蜂 3.在美国南部等地发现的畸形蛙约占10%,致畸的原因最可能是() A.空气污染 B.水域污染 C.土壤污染 D.人类捕杀

作业2 4.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而是由_______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5.甘薯、葡萄、菊、月季等植物的栽培,常用的无性生殖方法是__________。 6.嫁接时应当使接穗与砧木双方的___________紧密结合,这样才能确保接穗成活。 4.下面哪种结构能够为鸟的胚胎发育提供营养() ①卵壳;②卵白;③卵黄;④胚盘。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5.下列生物的生殖方式哪一组属于无性生殖() ①水媳的出芽生殖;②豌豆的种子繁殖;③月季的扦插繁殖; ④鱼的受精卵繁殖;⑤细菌的分裂生殖;⑥鸡的受精卵繁殖。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7.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_______中进行,幼体要经过________发育才能上陆生活。 8.诸如孔雀开屏、丹顶鹤求偶时跳舞,以及园丁鸟布置“庭院”等等,都属于鸟类的________行为。 6.昆虫发育过程中的蜕皮,是由于() A.外界的空气过于干燥 B.昆虫的皮肤太干燥 C.外界的气温过高 D.昆虫的外骨骼不能随身体生长 7.下列哪一项属于有性生殖() A.椒草的叶子长成新植株 B.马铃薯的块茎发芽生根 C.鸟卵孵化出小鸟 D.把仙人球嫁接到仙人掌上 8.种子的胚由下列哪种结构发育而来的() A.胚乳 B.卵细胞 C.受精卵 D.受精极核 9.蝗虫的若虫发育到成虫,蜕皮次数总共是() A.3次 B.4次 C.5次 D.6次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全册全新经典教案

全册教案导学案说课稿试题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生物 全册教案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从简要阐述动物的运动出发,引导学生总结动物的几种运动方式,由此导入课,微生物也是可以运动的,故放在同一单元中,这可与植物在固定的生长环境相比较。 此外,应该注意的是生物圈中许多动物的活动范围往往不局限于特定的环境中,而是跨越多种环境,教材对此做了说明,避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绝对化。 所有动物的运动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动物的行为。这是动物对环境的各种刺激作出的反应,同时对来自身体内部的各种刺激产生反应。它受到神经和激素的共同调节,受遗传物质的控制。根据行为的发生和功能可细分,便于更好的理解纷繁多样的世界形成的规律。 动物的运动是动物生存和发展的必要。运动着的动物是在一个时时刻刻不断变化的生物圈中活动,作为生物圈中的一分子,它是个消费者,是食物链结构的成分并且影响着环境。环境的恶化给动物的生存造成了很大的威胁,这让学生能够了解我国的动物资源现状及培养爱护动物的意识。 教材在本章具体内容的处理上,有以下几点需要说明:(1)本单元还重点学习人体运动系统的组成,所以本单元对其他动物的其他结构和生理的内容做了较大的简化,可通过别的途径加以补充。(2)在“区分先天性和后天学习行为”一课中以研究蜗牛和行为为实例,在组织学生讨论分析时,首先要引导学生抓住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的实质性区别,即动物行为的形成过程是否需要后天的尝试与学习。然后再分析决定和影响动物行为的主要因素,从而为学生理解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及对动物生存的意义打下基础。(3)本章内容较多,涉及解剖学、生态学、行为学、微生物学等学科内容,所以要把握重难点,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兴趣。 总之,教师应合理设计,把握重难点,因地制宜全选或部分选择

北师大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及概念图 第15章 动物的运动 一、动物的运动:对动物的自身生存与繁衍后代都有重要意义。 动物的生活环境大体上可分为: 水、陆地与空中三大类。 1、水中: 动物的主要运动方式:游泳 水中动物有:草履虫,水母,乌贼,青蛙等。鱼类的前进主要依靠尾鳍与尾部的摆动。 2、陆地:爬行、行走、奔跑与跳跃 注意:行走不就是人类所特有的运动方式(能行走就能奔跑)。 3、空中: 飞行, 注: 飞行不就是鸟类特有的运动方式。 鸟类飞行的方式: 鼓翼飞行 鸟类在飞行时常常就是鼓翼飞行与滑翔交替(省力的方式)进行 二、动物运动的形成: 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与骨骼肌三部分组成。骨与骨连结构成了骨骼,也可以说运动系统由骨骼与骨骼肌构成。 运动系统起着支持、保护与运动的作用。 1.骨:运动中起杠杆作用 (1)骨的种类:按形状分为长骨:股骨与肱骨;短骨:腕骨;扁骨:肩胛骨与肋骨;不规 则骨:椎骨。 (2)骨的结构: 骨膜:血管为骨组织提供营养物质。神经起调节作用。 骨膜内层有成骨细胞会不断产生新的骨细胞,与骨的长粗与骨折后的修复有关。 骨密质:骨干外周的骨组织致密 骨质: 骨松质:骨干内侧与骺端的骨组织呈蜂窝状 骨髓:骨干中央的空腔(骨髓腔)与骨松质的腔隙内容纳着骨髓,骨髓有两种: :幼年时都就是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骨松质的腔隙内始终保留红骨髓。 :成年时骨干中央的腔隙内(骨髓腔)的骨髓被脂肪取代转化为黄骨髓, 器官。人体有206块骨。

长长:与骺端软骨层的细胞 有关 (3)骨的生长 长粗:与骨膜内的成骨细胞有关 ②人的不同时期骨的成分与特性的变化: (2)关节:运动中起支点的作用 ①关节的结构: (结合图形记忆) 关节头 表面覆盖着一层关节软骨。 关节窝 由结缔组织构成。 内有滑液,能减少关节面之间的摩擦 ②关节的特性:强调结构与特性相适应 灵活性:A 、关节面上覆盖一层关节软骨可减轻震荡与摩擦 B 、关节腔内有滑液可减少关节面之间的摩擦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一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一 第15章 动物的运动 动物的运动对动物的自身生存和繁衍后代都有重要意义。 1、动物的栖息环境大体上可分为: 水、陆地和空中三大类。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其运动方式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现象。 2、动物在水中的主要运动方式:游泳 水中动物有:草履虫,水母,乌贼,青蛙等。鱼类的前进主要依靠尾部与躯干部的作用。(鱼鳍的作用:胸鳍、腹鳍与平衡有关;尾鳍与方向有关;动力来自于尾部和躯干的摆动) 3、动物在陆地上的运动方式有:爬行、行走、奔跑和跳跃 (1)爬行:如蜗牛、马陆、蛇(特点:四肢不能将身体支撑起来) (2)行走:如猫、狗、大象、马。 记住:行走不是人类所特有的运动方式(能行走就能奔跑)。 (3)跳跃(特点:后肢较发达)如青蛙,袋鼠,跳蚤等 4、动物在空中的运动方式:飞行,包括鸟类(翼)、昆虫(翅)、与蝙蝠(借助翼膜飞行)等。 注:飞行不是鸟类特有的运动方式。 鸟类飞行的基本方式鼓翼飞行,鸟类在飞行时常常是鼓翼飞行与滑翔(省力的方式)交替进行。 5、强调:①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运动方式也有所不同,表现出对其生活环境的适应。 ②动物的结构与运动方式相适应。如:蛙在水中用蹼游泳,在陆地上用发达的后肢跳跃, 蜈蚣靠步足爬行,大象靠四肢行走。 ③同种动物有多种运动方式,但以其中一种为主。 ★6、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骨和骨连结构成了骨骼,也可以说运动系统由骨骼和骨骼肌构成。 7、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与其他系统的配合下,运动系统起着支持、保护和运动的作用。 8、骨的形态有: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9、骨的结构: 骨的结构包括骨膜、骨质和骨髓三部分。 骨膜:骨膜中含有血管、神经以及成骨细胞等,其中血管为骨提供营养。神经起调节作用。 骨膜内层的成骨细胞,与骨的长粗和骨折的修复有关; 骨密质:骨干外周的骨组织致密 骨质 骨松质:骨干内侧和骺端的骨组织呈蜂窝状 骨髓: 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骨松质的腔隙内始终保留红骨髓。 黄骨髓:失去造血功能。 强调:结构认识后,可以理解:一块骨就是一个器官。人体有206块骨。 10、骨髓: 幼年时骨髓腔与骨松质内的骨髓都为红骨髓,有造血功能;成年后骨髓腔内的红骨髓被脂肪取代,称为黄骨髓,暂时失去造血功能,在一定条件下可恢复造血功能;终生具有造血功能的红骨髓位于骨松质内。 长长:与骺端软骨层的细胞有关 ★11、骨的生长包括两个方面:长长和长粗 长粗:与骨膜内的成骨细胞有关 12、骨的成分和特性 ①实验探究骨的成分和特性:说明骨中含有硬脆的无机物和柔韧的有机物. ----骨煅烧时烧掉的是有机物,剩下的是灰白色的硬脆易碎的无机物,说明骨中含有无机物。 ----骨放在稀盐酸浸泡,溶解掉的是无机物并有气泡产生,剩下的是柔韧可弯曲打结的有机物, 说明骨中含柔韧的有机物,(将脱钙骨煅烧则完全燃烧)。 13、骨的成分是水、无机盐和有机物。 (1)无机盐主要是钙盐,使骨有一定的硬度。人体内的钙约有99%以骨盐形式沉积在骨组织内,骨是人体最大的“钙库”。 (2)有机物主要成分是骨胶蛋白,使骨有一定的韧性。 因此,骨的物理特性表现在硬度和弹性两个方面,硬度主要由无机物体现,弹性主要由有机物体现。14、骨中有机物和无机物按一定的比例组成,使骨既坚硬又有弹性。 人的不同时期骨的成分和特性的变化: 时期 有机物 无机物 骨的特性 儿童少年期 多于1/3 少于2/3 弹性大,硬度小,不易骨折,易变形 成年期 约占1/3 约占2/3 既坚硬又有弹性 老年期 少于1/3 多于2/3 弹性小,易骨折 15、骨连结:骨与骨之间靠纤维、软骨或骨组织相连。 ①不活动的骨连结:颅骨的连结等 骨连结的类型 ②半活动的骨连结:椎骨的连结等(椎间盘有弹性,减缓对脑的震荡) ③可活动的骨连结:也称关节:肩关节,膝关节等 16、关节的结构: (结合图形记忆) 关节面 关节头 覆盖着一层关节软骨。 关节窝 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分泌滑液。 关节腔:内有滑液,能减少关节面之间的摩擦 17、关节的特性:: 灵活性:A.关节面上覆盖一层关节软骨可减轻震荡和摩擦 B.关节腔内有滑液可减少关节面之间的摩擦 牢固性:A.关节头陷入关节窝内 B.关节囊包绕关节 C.关节周围及关节腔内有韧带加固 18、关节头从关节窝滑脱出来就是脱臼。 19、骨骼:人体有206块骨,全身的骨由骨连结构成骨骼,分为中轴骨和附肢骨两大部分。 20、全身的骨骼肌有600多块,一块骨骼肌就是一个器官。 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一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一 第15章动物的运动 动物的运动对动物的自身生存和繁衍后代都有重要意义。 1、动物的栖息环境大体上可分为:水、陆地和空中三大类。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其运动方式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现象。 2、动物在水中的主要运动方式:游泳 水中动物有:草履虫,水母,乌贼,青蛙等。鱼类的前进主要依靠尾部与躯干部的作用。(鱼鳍的作用:胸鳍、腹鳍与平衡有关;尾鳍与方向有关;动力来自于尾部和躯干的摆动) 3、动物在陆地上的运动方式有:爬行、行走、奔跑和跳跃 (1)爬行:如蜗牛、马陆、蛇(特点:四肢不能将身体支撑起来) (2)行走:如猫、狗、大象、马。记住:行走不是人类所特有的运动方式(能行走就能奔跑)。(3)跳跃(特点:后肢较发达)如青蛙,袋鼠,跳蚤等 4、动物在空中的运动方式:飞行,包括鸟类(翼)、昆虫(翅)、与蝙蝠(借助翼膜飞行)等。注:飞行不是鸟类特有的运动方式。 鸟类飞行的基本方式鼓翼飞行,鸟类在飞行时常常是鼓翼飞行与滑翔(省力的方式)交替进行。 5、强调:①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运动方式也有所不同,表现出对其生活环境的适应。 ②动物的结构与运动方式相适应。如:蛙在水中用蹼游泳,在陆地上用发达的后肢跳跃,蜈蚣靠步足爬行,大象靠四肢行走。 ③同种动物有多种运动方式,但以其中一种为主。 ★6、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骨和骨连结构成了骨骼,也可以说运动系统由骨骼和骨骼肌构成。 7、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与其他系统的配合下,运动系统起着支持、保护和运动的作用。 8、骨的形态有: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9、骨的结构: 骨的结构包括骨膜、骨质和骨髓三部分。 骨膜:骨膜中含有血管、神经以及成骨细胞等,其中血管为骨提供营养。神经起调节作用。 骨膜内层的成骨细胞,与骨的长粗和骨折的修复有关; 骨密质:骨干外周的骨组织致密 骨质骨松质:骨干内侧和骺端的骨组织呈蜂窝状 骨髓: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骨松质的腔隙内始终保留红骨髓。 黄骨髓:失去造血功能。 强调:结构认识后,可以理解:一块骨就是一个器官。人体有206块骨。 10、骨髓:幼年时骨髓腔与骨松质内的骨髓都为红骨髓,有造血功能;成年后骨髓腔内的红骨髓被脂肪取代,称为黄骨髓,暂时失去造血功能,在一定条件下可恢复造血功能;终生具有造血功能的红骨髓位于骨松质内。长长:与骺端软骨层的细胞有关 ★11、骨的生长包括两个方面:长长和长粗长粗:与骨膜内的成骨细胞有关 12、骨的成分和特性 ①实验探究骨的成分和特性:说明骨中含有硬脆的无机物和柔韧的有机物. ----骨煅烧时烧掉的是有机物,剩下的是灰白色的硬脆易碎的无机物,说明骨中含有无机物。 ----骨放在稀盐酸浸泡,溶解掉的是无机物并有气泡产生,剩下的是柔韧可弯曲打结的有机物, 说明骨中含柔韧的有机物,(将脱钙骨煅烧则完全燃烧)。 13、骨的成分是水、无机盐和有机物。 (1)无机盐主要是钙盐,使骨有一定的硬度。人体内的钙约有99%以骨盐形式沉积在骨组织内,骨是人体最大的“钙库”。 (2)有机物主要成分是骨胶蛋白,使骨有一定的韧性。 因此,骨的物理特性表现在硬度和弹性两个方面,硬度主要由无机物体现,弹性主要由有机物体现。 14、骨中有机物和无机物按一定的比例组成,使骨既坚硬又有弹性。 时期有机物无机物骨的特性 儿童少年期多于1/3 少于2/3 弹性大,硬度小,不易骨折,易变形 成年期约占1/3 约占2/3 既坚硬又有弹性 老年期少于1/3 多于2/3 弹性小,易骨折 15、骨连结:骨与骨之间靠纤维、软骨或骨组织相连。 ①不活动的骨连结:颅骨的连结等 骨连结的类型②半活动的骨连结:椎骨的连结等(椎间盘有弹性,减缓对脑的震荡) ③可活动的骨连结:也称关节:肩关节,膝关节等 16、关节的结构: (结合图形记忆) 关节面关节头覆盖着一层关节软骨。 关节窝 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分泌滑液。 关节腔:内有滑液,能减少关节面之间的摩擦 17、关节的特性:: 灵活性:A.关节面上覆盖一层关节软骨可减轻震荡和摩擦 B.关节腔内有滑液可减少关节面之间的摩擦 牢固性:A.关节头陷入关节窝内 B.关节囊包绕关节 C.关节周围及关节腔内有韧带加固 18、关节头从关节窝滑脱出来就是脱臼。 19、骨骼:人体有206块骨,全身的骨由骨连结构成骨骼,分为中轴骨和附肢骨两大部分。 20、全身的骨骼肌有600多块,一块骨骼肌就是一个器官。 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 (1)肌腱:由结缔组织构成,分别附着于相邻的骨上。 肌腹:属于肌肉组织,是骨骼肌收缩的部分,内有血管和神经。

(完整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练习题

八年级生物下册《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练习题 1. 马铃薯繁殖后代主要靠( ) A. 种子 B.根 2. 荔枝树挂果一般有大小年之分,主要原因与( )有关。 A. 虫害是隔年发生 B. 大年中的光合作用强,有机物积累多,致使花芽形成多 C. 大年时施肥多,有机物积累多 D. 大年时挂果率高,年终有机物积累少,致使下一年的花芽形成少 3. 青蛙属于两栖动物,下列关于青蛙成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只用肺呼吸 B.用鳃呼吸C 用皮肤呼吸 D 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4. 你能想象一棵苹果树上长出三种不同口味的苹果吗?运用生物技术就可以做到,这 种技术是( ) A.组织培养 B.压条 C.嫁接 D.扦插 6. 鸡蛋中可以发育称为雏鸡的结构是( ) A. 胚胎 B 卵黄 C 卵白 D.胚盘 7. 人们通过培养植物细胞快速繁殖花卉等所利用的生物技术是( ) A.转基因技术 B.组织培养技术 C.动物克隆技术 D.嫁接技术 8. 紫薯是甘薯中的新品种,除了具有红薯的营养成分外,还富含硒元素和花青素, 利用发芽的紫薯块根繁殖新植物体的生殖方式属于( ) A.植物的孢子生殖 B.营养生殖 C.出芽生殖 D.有性生殖 9. 以下属于有性生殖的是( ) A.葡萄的扦插 B.用小麦种子繁殖 C 苹果的嫁接D 用马铃薯的块茎繁殖 10. 在家鸽的卵中,属于卵细胞部分的结构是( ) A.卵壳、卵白、卵黄 B 卵白、卵黄、胚盘 C 卵黄、卵黄系带、胚盘 D.胚盘、卵黄、卵黄膜 11. 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不能达到的目的是( ) A.可以培育出植物新品种 B.可以在短时间内生产出大批植物 C.可以防止植物病毒的侵害 D.可以培育出在一株植物上有两个品种的植株 12. 下列有关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嫁接、植物组织培养、试管婴儿、克隆羊均属于无性生殖 B. 鸡卵的卵黄表面中央有一盘状小白点,说明卵已受精 5.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在蝴蝶一生中所处的时期应该是( A.受精卵 B.幼虫 ”。美丽的蝴蝶是 由 ) C 蛹 毛毛虫 ”变成的, D.成虫 毛毛虫 C.叶 D.块茎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知识点填空(上)

第15章动物的运动 1、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由()、()、()三部分组成。其中骨骼包括()和()两部分。 2、(1)长骨由()、()、()三部分组成。 (2)骨膜中的()与骨的长粗和()有关。骨骺端的软骨层细胞与骨的()有关。 (3)骨质包括致密坚硬的()和结构疏松、呈蜂窝状的(),其中()内含有终生可造血的()。 (4)幼年时,骨髓腔内的骨髓填充的骨髓是(),具有()功能。成年后,骨髓腔内的红骨髓转化为(),失去造血功能,在一定条件下,比如大量失血时,骨髓腔内的部分()可转化为(),恢复造血功能。 (5)儿童和少年的骨中,()的含量多于(),硬度(),弹性(),容易变形。成年人的骨中,有机物的含量约等于(),无机物的含量约等于(),既坚硬又有弹性。老年人的骨,()的含量多于(),弹性小,易骨折。 3、(1)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骨连接是(),其基本结构包括()、()()三部分。关节面包括:()和()。 (2)脱臼是指()从()中滑脱出来。 (3)与关节灵活性有关的结构是:()和(),其中滑液是由()分泌,并存在于()中。与关节牢固性有关的结构有:()和关节周围的()。 (4)列举人体比较重要的几个关节:肩关节、()、()、()、腕关节、踝关节。 4、人体有()块骨,()多块骨骼肌。 5、(1)每块骨骼肌包括()和()两部分,每块骨骼肌和骨都是一个()。(2)其中两端的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的()附着于相邻的骨上,中间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的()具有收缩性,可牵引骨运动。 6、屈肘是,肱二头肌(),肱三头肌();伸肘时,肱二头肌(),肱三头肌()。 7、运动是以()为杠杆,()为支点,()的收缩为动力形成的。 第16章动物的行为 1、法布尔研究昆虫,主要运用的是(),他的著名著作是《》; ()被称为“现代行为学之父”。 2、(1)动物行为的研究有()法和()法,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对研究对象施加影响。 (2)联系:两种研究方法同等重要,()法要以()法为基础。 第17章生物圈中的动物 1、据图回答: (1)该图是一个简单的(),一共有()条食物链,食物链是通过生物之间()关系建立起来的。 (2)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 (3)该食物网中,能量沿()依次单向流动,且逐级()。其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数量最少的生物是()。 (4)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草属于(),兔属于(),蘑菇属于()。(5)一些很难分解的化学农药会沿食物链逐级(),则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一节植物的生殖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一节植物的生殖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一节植物的生殖 第一节植物的生殖 课题:植物的生殖课型:新授课时:主备: 初审:终审人:备课时间:上课时间: [学习目标] 1、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重点) 2、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能够列举植物常见的无性生殖。(难点) 3、通过探究活动,尝试植物的扦插。 [学习过程] 一、预习先行自主学习 1、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插柳采取的方法是() A、嫁接 B、分根 C、扦插 D、杂交 2、嫁接的方式可以获得() A、与砧木相同的植物体的性状 B、与接穗相同的植物体的性状 C、与砧木、接穗相近的植物体的性状 D、砧木和接穗相结合的性状 3、下列进行无性生殖的植物是()。 A、向日葵 B、椒草 C、小麦 D、高粱 4、梨、桃等的栽培通常用()来繁育优良品种。 A、嫁接 B、种子 C、扦插 D、压条 5、园艺师将一株单色的菊花培育成具有多种颜色、多种花形的塔花,采用的繁殖方式是() A、扦插 B、嫁接 C、压条 D、杂交

二、互动探究合作求解 6、春季,在用杨树枝条进行扦插繁殖时,把枝条上所有的芽去掉,这样是否影响成活?为什么? 7、马铃薯通常是用它的块茎来繁殖的,农民在种植马铃薯时,先把块茎用草木灰肥沾一下,然后再埋入土壤里,请想一下农民这样做的道理。 三、强化训练当堂达标 8、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_________;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_________。 9、植物的组织培养是利用________________的原理,使植物组织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通过细胞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快速发育成新植株的高新技术手段。 10、生命在生物圈中的延续和发展,最基本的环节是生物通过_________,世代相续,生生不息。 11、在生产实践中,人们经常利用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等无性生殖的方式来栽培农作物和园林植物。 12、下列几组植物的繁殖,哪组属于无性繁殖() ①鼠尾草靠丸花蜂传粉繁殖后代;②玉米种子种下去长出玉米植株; ③小麦靠风力传播花粉进行繁殖;④马铃薯块茎上的芽眼里会发出芽来; ⑤竹鞭节上的芽可以形成竹笋,进而长成新竹子; ⑥海棠的叶子发出芽和根,进而长出新的海棠植株。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④⑤⑥ 13、看图填空 根据图一和图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嫁接包括两种方式,图一所指的方式是_________,图二所指的方式是__________。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学复习提纲71670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学复习提纲 第15章动物的运动 第1节动物运动的方式 1、动物的运动:对动物的自身生存和种族繁衍都有重要意义。 2、动物的栖息环境大体上可分为:水、陆地和空中三大类,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其运动方式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现象。 3、水中动物的介绍有:草履虫,水母,乌贼,青蛙等。鱼类的前进主要依靠尾部与躯干部的作用。(鱼鳍的作用:胸鳍、腹鳍与平衡有关;尾鳍与方向有关;动力来自于尾部和躯干的摆动) 水中:动物的主要运动方式:游泳(游动) 陆地:主要靠附肢的活动进行运动,爬行、行走、奔跑和跳跃 爬行:如蜗牛、马陆、蛇(特点:四肢不能将身体支撑起来) 行走:如猫、够、大象、马。记住:行走不是人类所特有的运动方式(能行走也能奔跑)。跳跃(特点:后肢较发达)如青蛙,袋鼠,跳蚤等 空中:飞行为主,滑翔是省力的运动方式,鼓翼飞行是基本方式。一般情况下,鸟类在飞行时交替使用鼓翼飞行与滑翔等。注:飞行不是鸟类特有的运动方式。 4、昆虫一般是两对翅(飞行)(三对足-爬行,有的后肢发达如蝗虫、蟋蟀还可以跳跃;有的幼虫在水中时还可以游泳), 第2节动物运动的形成 1、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神经系统的调节与其他系统的配合) 2、运动系统起着支持、保护和运动的作用。 3、骨的形态有:长骨(股骨)、短骨(跟骨)、扁骨(顶骨)和不规则骨(蝶骨)。 4、骨的结构:包括骨膜(内有神经和血管,其内层的成骨细胞与骨的长粗和骨折的修复有关)、骨质和骨髓三部分。 5、骨膜中含有血管、神经以及成骨细胞等,其中血管为骨提供营养。骨的生长包括两个方面:长长和长粗;骺端软骨层的细胞与骨的长长有关。 6、骨质包括骨密质与骨松质,由水、无机盐和有机物三 部分组成。无机盐的主要成分是钙盐,使骨坚硬;有机物 的主要成分是骨胶蛋白,使骨有韧性。 有机物决定了骨的柔软性和弹性。无机物决定了骨的硬度 和脆性。 骨密质:位于骨干外周部分的骨组织,致密坚硬,白色, 有较强的抗压能力; 骨松质:位于骨干内侧和骺端的骨组织,呈蜂窝状(一生 容纳红骨髓),红色。 7、骨髓:幼年时骨髓腔与骨松质内的骨髓都为红骨髓, 有造血功能;成年后骨髓腔内的红骨髓被脂肪取代,称为 黄骨髓,暂时失去造血功能,在一定条件下可恢复造血功 能;终生具有造血功能的红骨髓位于骨松质内。 8、人体内的钙约有99%以骨盐形式沉积在骨组织内,骨是人体最大的“钙库”。

八年级生物下册《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案

八年级生物下册《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教案 八年级生物下册《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案 教学目标: 1、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2、通过调查实践活动和资料分析,关注生物的生殖 和发育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教学策略:创设情景---观察思考----分析讨论--- 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1、青蛙(frog)的生殖和发育 水中受精,水中发育: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 性上有很大的差异,为变态发育。 卵----蝌蚪----青蛙

蝌蚪:像一条小鱼,用鳃呼吸。 青蛙:成体既能生活在陆地上,又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 两栖动物(amphibian) 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陆地上,又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 2、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 环境影响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青蛙的生殖发育离不开水;可都必须生活在水中。两栖动物可能是由于累进化来的。 激情、质疑 激发兴趣 表述交流 补充说明 认真观察 表述交流 补充说明 得出结论 阐述观点 说明道理 表述交流

补充说明 得出结论 进一步明确 巩固新知 创设情景: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分析在什么环境条件下能听到蛙的鸣叫?蛙的鸣叫意味着什么?导入新课。 媒体播放:青蛙生殖发育的过程。引导学生认真观察青蛙生殖发育过程的特点。 问题: 1、青蛙都能鸣叫吗? 2、雌雄蛙的抱对对生殖有什么意义? 3、青蛙的受精发育过程在什么环境中进行? 4、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没有差异? 质疑:青蛙、扬子鳄、龟都是两栖动物么? 点拨指导 得出结论 质疑:青蛙的生殖和发育与环境有关吗? 指导学生进行资料分析 解释说明 知识回顾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知识点

第七单元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一节植物的生殖 1.有性生殖:由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例如:种子繁殖(通过开花、传粉并结出果实,由果实中的种子来繁殖后代。)(胚珠中的卵细胞与花粉中的精子结合成受精卵→胚胚珠→种子 子房壁→果皮子房→果实) 植物有性生殖的过程:开花→传粉→受精→果实和种子形成→新一代植株。 有性生殖的特点: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物质,变异性大,有利于产生新品种 2.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无性生殖的特点:(1)无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只具有母体的遗传特性。有利于保持亲本的性状。(2)繁殖速度快、但变异性小,不利于品种进化。 竹子的地下部分有很多竹鞭(地下茎)竹鞭分节,节上的芽发育为竹笋,竹笋长成新竹。 椒草的叶柄处能发出芽和根,从而长成新植株。马铃薯的块茎的一个个芽眼里会出出芽来。将马铃薯的块茎切成小块来种植时,每一小块都要带一个芽眼。 应用:扦插,嫁接,压条,分株、组织培养等。 (1)甘薯、葡萄、菊、月季的栽培,常用扦插的方法。 (2)柿树、苹果、梨、桃等很多果树都是利用嫁接来繁育优良品种的。 嫁接就是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穗),接在另一个植物体(砧木)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有枝接和芽接两种。 嫁接的关键: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利于两部分形成层分裂出的新细胞愈合在一起,以确保成活。 (3)植物的无性生殖需要的条件:以扦插为例,除去光照、水分、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外,用作扦插的植物茎段还需要具备以下条件(例如薄荷): a.茎剪成15-20厘米长的茎段。 b.茎段下方的切口则是斜向(可以增加吸收水分的面积),上方的切口是水平的,并去掉大部分甚至全部的叶(减小水分的散失)。

初二生物植物的生殖教案

第一节植物的生殖 教学目标: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列举无性生殖的类型,尝试区别植物的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关注植物无性生殖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教学重点、难点: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列举无性生殖的类型。一、导入 “梁上有双燕,------犹恐巢中饥。”是怎么样的一种景象?说明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想法? 生物圈生物延续发展 环境 二、新授 植物举例:种子、分株、扦插等 生物的生殖动物举例:交配、抱对等 微生物举例:分裂、孢子 植物的生殖 ㈠回忆 1.绿色开花植物由几部分构成?哪些与生殖有关? 2.种子是怎么样形成的? ㈡再现 绿色开花植物根、茎、叶营养器官 花、果实、种子生殖器官

花萼、花冠等 柱头 植物成熟开花 雌蕊 花柱 子房 胚珠 卵细胞 受精卵 雄蕊 花药 花粉 精子 花丝 哪些植物有这样一个过程? ㈢综述 在性生殖: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休的生殖方式。 无性生殖:由母休直接产生新个体。 ㈣观察与思考 P3观察与思考 1.你尝试过图中的方式吗?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2.比较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异同点。 三、 练习 课课练相应练习 四、 作业

第一节植物的生殖 教学目标:说出扦插和嫁接应具备的条件,尝试进行嫁接和扦插实验,确立科学研究最终应用于生产实践的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说出扦插和嫁接应具备的条件。 一、导入 无性生殖有哪些方式?你尝试过哪几种? 二、新授 无性生殖的应用 栽培农作物、园林植物例:甘薯、土豆,苹果、梨等果树的优良品种。方式:扦插——甘薯、月季、葡萄、菊等 嫁接——苹果、梨等果树 嫁接——一个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体,使两部分长成完整的植物体。 接穗—芽或 枝—芽接 砧木—同科植物的形成层—枝接完整植物体 讨论嫁接有什么好处? 好处:保持优良性状,缩短生长期等。 扦插该如何处理呢?(除去光、温、水、湿等环境因素) 探究:扦插材料的处理 材料:紫背天葵 一般操作:紫背天葵的茎剪成15~20厘米长的茎段,一般每段保留两个节。上方切口水平,下方切口斜向,上一节去部分叶,下部从叶柄

八年级生物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案

八年级生物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案 【】下面编者为大家搜集了八年级生物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案教案供大家参考,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教学目标能描述动物的受精与生殖的方式,掌握鸟卵的结构和主要作用。 了解鸟类、两栖类和昆虫等动物的发育过程。 教学重点掌握鸟卵的结构和主要作用。 了解鸟类、两栖类和昆虫等动物的发育过程。 教学难点掌握鸟卵的结构和主要作用。 教学准备试卷 教学过程修注栏 一、梳理知识要点 1、有性生殖: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后代具有更大的生活力和变异性 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 2、鸡卵的结构示意图(P110) 卵壳:有许多气孔可以透气,确保卵进行气体交换。(气室) 卵壳和卵壳膜对卵起保护作用 卵白:含有营养物质和水分,供胚胎发育的需要 卵黄:卵细胞的主要营养部分,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外面包裹着卵黄膜。

胚盘:含有细胞核,是鸡卵受精后分裂开始发育形成的初始胚胎,在适宜条件下胚胎发育成雏鸡。 3、变态发育: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 二、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里的蛙声是雄蛙在( ) A.求偶 B.报警 C.呼吸 D.戏水 2.鸟卵的结构中,将来发育成雏鸟的部位是( ) A.胚盘 B.卵黄 C.卵白 D.卵壳 3.蝗虫与家蚕个体发育比较,蝗虫生活史中不具有的时期是( ) A.受精卵 B.幼虫 C.蛹 D.成虫 4.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生物科学高速发展,新成就层出不穷。1978年诞生的世界上第一例试管婴儿,为不孕症患者带来了福音;2019年第一只克隆动物多利问世,证明了高度分化的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仍然保持有全能性。制造试管婴儿和克隆动物所采用的生殖方式分别是( ) A.都属于有性生殖 B.前者属于有性生殖,后者属于无性生殖 C.都属于无性生殖 D.前者属于无性生殖,后者属于有性生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