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琵琶行》同步练习(含解析)[北师大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琵琶行》同步练习(含解析)[北师大版]

第4课《琵琶行》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琵琶行》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诗题中的“行”是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白居易|古代的一种诗歌体裁

解析:根据所学所记,了解有关知识,根据课文注释内容直接填答即可,注意不要写错字。点评:白居易是我国古代重要的诗人,有关他的信息要注意记忆。

2. 按要求用原文诗句填空。

①描写乐曲声音轻细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描写乐曲声音流畅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描写乐曲暂时停歇而使人迷失其中,引起内心愁绪的诗句:____________。

答案:小弦切切如私语|间关莺语花底滑|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解析:根据所学所记,直接默写诗句,注意“弦”莺“幽”的写法,不要写错字。

点评:学习古代诗歌,要加强背诵,对重要的诗句要理解记忆。

3.辨析下面多音字

①举酒欲饮.:

②幽咽.:

③铁骑.:

答案:yǐn|yìn|yè|yān|yàn|jì|qí

解析:根据所学所记,判断多音字各个音节,注意多音字间标调的差别。

点评:多音字大多是标调的不同,学习时要了解掌握多音字。

4.古今异义区分

(1)似诉平生不得志

..

古义:今义:

答案:称心如意|实现志愿

(2)凝绝不通声暂.歇

古义:今义:

答案:时间短,忽然|暂时

解析:先根据所学诗文,理解字词含义,再说明今义即可。

点评:古诗文中古今异义的字词要注意辨析记忆,理解古诗文不能以今义替代古义。

5.解释下面的词语

①寻声暗问

..弹者谁:_____________

②添酒回灯

..重开宴:_____________

③弦弦掩抑

..声声思:_____________

④低眉信手

..续续弹:_____________

⑤嘈嘈切切

....错杂弹:_____________

⑥间关

..莺语花底滑.:_____________

答案:轻声地问|重新掌灯|声调抑郁幽咽|随手|形容声音粗重深沉、急促悲切|形容黄莺鸟婉转的鸣叫声|形容声音轻快流利

解析:根据所学所记,回顾课文注释内容,直接解答即可。

点评:对古诗中的字词含义,要结合课文注释来了解,学习时要多注意注释内容。

6.找出通假字

曲终收拨当心画________________

答案:“画”通“划”,意思:动词,一划

解析:根据所学所记,从文字的字面义与实际意义的差别来判断通假字。

点评:学习古诗文,要记忆通假字,尤其是课文注释中的要注意记忆。

7.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两项是()

A.浔.阳(xún)荻.花(dí)嘈.嘈(cāo)暂.歇(zàn)

B.管弦.(xián)幽咽.(yè)瑟.瑟(sè)乍.破(zhà)

C.霓裳.(sháng)掩.抑(yǎn)西舫.(fǎng)相邀.(yāo)

D.裂帛.(bó)慢捻.(niǎn)迸.(bèng)枫.叶(fēng)

答案:AC

解析:用反选排除法,A项中“嘈”应读“cáo”;C项中“裳”应读“cháng”。

点评:掌握常用字字音,是语文学习的基本能力,学习时要注意辨析积累。

8.指出下列加点字的注音,解释无误的一项( )

A. 转徙(tú 移动) 迁谪(zhé 降职)

B.悯然(mǐn 忧郁) 贾人(jiá 商人)

C.冷涩(sè 滞涩) 铁骑(qí 骑兵)

D.虾蟆(hámá,古地名) 嘲哳(zhāozhā,声音杂碎)

答案:D

解析:用反选排除法,A项中“嘈”应读“cáo”;C项中“裳”应读“cháng”。

点评:掌握常用字字音,是语文学习的基本能力,学习时要注意辨析积累。

9.指出下列加点字古今含义解释有误的一项( )

A. 因为

..画 (古:..长句,歌以赠之 (古:于是写作;今:表原因的连词) 曲终收拨当心

在……中心;今:提醒小心)

B.整顿

..嫁作商人妇 (古:年龄大;今:兄弟排..衣裳起敛容 (古:穿戴;今:治理) 老大

行第一)

C.暮去朝来颜色

..故(古:容貌脸色;今:色彩) 如听仙乐耳暂.明 (古:突然;今:暂时)

D.凄凄不似向前

..声 (古:以前,刚才;今:向前方) 低眉信.手续续弹 (古:随着;今:

书信)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所记了解理解句子的内容,判断加点字词的含义,比较判断正误。B项中的“整顿”古义为“整理”。

点评:古诗文中古今异义的字词要注意辨析记忆,理解古诗文不能以今义替代古义。

10.指出下列句子中“向”字,与“凄凄不似向前声”相同的一项( )

A.天姥连天向天横

B.失向来之烟霞

C.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D.磨刀霍霍向猪羊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所记了解理解句子的内容,判断“向”的含义,比较判断正误。要用反选排除法,A“向”为“朝着”,C“向”为“从前”,D“向”为“走近”,B“向”与例句相同,意为“刚才”。

点评:古诗文中一词多义的字词很多,学习时要注意辨析识记。

11.与“秋月春风等闲度”一句中“等闲”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等闲识得东风面

B.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C.万水千山只等闲

D.等闲平地起波澜

答案:C

解析:先判断例句中“等闲”的意思为“寻常”。再判断各句中字词,A“等闲”意为“随意”,B“等闲”意为“随便”,C“等闲”意为“平常”,D“等闲”意为“无端”,答案为C。

点评:古诗文中一词多义的字词很多,学习时要注意辨析识记。

12.下面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快.弹数曲(畅快)/歌.以赠之(作歌)/欲语迟.(迟疑)

B.低眉信.手(随手)/银瓶乍.破(忽然)/却.坐(退)

C.声声思.(思考)/阑干

..(纵横交错)/是.夕(这)

D.漂沦

..(形容鸟鸣声)/弦转.急(变化)

..(漂泊沦落)/间关

答案: C

解析:根据所学所读,理解句子的意思,根据语境分析加点字的含义,判断正误。C错,“思”为“悲伤”。

点评:学习古诗文,对诗句中的关键字词要理解把握。

13.所用的修辞方法不相同的一句是()

A.主人下马客在船

B.终岁不闻丝竹声

C.秦时明月汉时关

D.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答案: B

解析:根据所学所记了解句子的内容,判断修辞手法,用反选排除法,A、C、D三项互文,B 为借代,“丝竹”借代“音乐”。

点评:古诗中常用修辞手法,学习时要注意分析了解。

14.《琵琶行》中“行”属“歌行体”古诗的标志,从本诗看,这种诗体的主要特点是哪一项()

①篇幅较长②篇幅较短③音节、格律有严格的规定④句式长短偏差,富于变化⑤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⑥讲究对仗、声调和韵律

A.①③④⑥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③④⑤

答案: B

解析:根据所学所记,了解“歌行体”的特点,仔细比较各项,判断正误。“歌行体”是古诗,所以②“篇幅较短”不对,③“音节、格律有严格的规定”不对,⑥应是近体诗的要求。点评:学习古诗,对有关古诗的知识要有所了解。

二、问题理解

15.选出对“别时茫茫江浸月”理解正确的一项()

A.告别友人时,心中一片茫然,江水中月影迷离,似弥漫着诗人的陶醉之情。

B.景中含情,茫茫江水,溶溶月色中弥散着的是诗人挥洒不去的离愁别绪。

C.情景交融,点洒出哀伤之别的幽愁怨恨像茫茫江水。

D.诗人的心情已被融化在这一片迷离的月色之中。

答案:B

解析:用反选排除法,A“陶醉之情”错,C“怨恨”错,D说诗人的心情“融化”在月色之中,是错误的分析。答案为B。

点评:学习古诗,对诗中的句子要反复研读,理解其意境。

16.下列对诗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歌开篇两句写景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又渲染出一种悲凉的气氛。

B.“大弦嘈嘈如急雨”,用“嘈嘈”叠词摹声,用“如急雨”这个比喻使乐声形象化。

C.“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形容音乐激越雄壮、惊心动魄,达到高潮。

D.诗人忘记送别友人,倾听乐声抒发感慨,正是因为诗人与琵琶女有相同的身世。

答案:D

解析:D项中“相同的身世”不恰当,诗人政治失意,仕途坎坷,琵琶女感情、生活失意,只能说二人有相似的心情。

点评:学习古诗,对诗中的句子要反复研读,理解其意境。

17.对下列描写琵琶女形象的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不仅准确生动地表现了琶琶女的神态,还暗示出她此时幽愁暗恨的复杂心理。

B.“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叙述人物动作神情,也表现了歌女讲述身世前的感情起伏。

C.“自言本是京城女”,诗人以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笔调,写了琵琶女当年高贵的身份,道出歌女不甘沦落天涯的心态。

D.“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叙其身价之高,色艺之绝,红极一时,哄动京城的辉煌。

答案:C

解析:C项中分析的“歌女不甘沦落天涯的心态”是错误的分析。

点评:学习古诗,对诗中的句子要反复研读,理解其意境。

18.指出对下列景物描写作用分析错误的一项( )

A.“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隐隐点染了聆听琵琶时凄清的气氛,又衬托出琵琶女弹奏的高超技艺。

B.“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写出诗人谪居荒僻之地悲凉凄清的情景,映衬出诗人的寂寞与苦闷心情。

C.“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不幸者的沦落之情全融进音乐之中,所以声声扣人心扉,更加“凄凄”感人,听者已不是“悄无言”,而是“皆掩泣”,表达了“满座”对琵琶女的深切同情。

答案:C

解析:C错,不是景物描写,而是人物场面描写。

点评:学习古诗,对诗中的句子要反复研读,理解其意境。

19.对诗句理解不确切的一项是()

A.“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第一句包含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第二句通过环境描写有力地烘托了秋夜送客的萧瑟落寞之感。

B.“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第一句点明了送别的基调:“惨”。第二句用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的心境,可谓情景交融:与友分别心绪难平,心情和眼前月色一样,一片茫然。

C.“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情景交融。不仅与开头“夜”“船”“月”相呼应,而且烘托了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巧以及演奏的悲凉气氛,同时也给读者留下了回味的广阔空间。

D.“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该句运用了反问和借代修辞手法将诗人的感情推向了高潮。“江州司马青衫湿”一句实为画龙点睛之笔,同时也是全诗的主题即上段“同是

天涯沦落人……”的形象化说明。

答案: D

解析:根据所学所读,了解诗歌的内容,抓住各项表达的要点,根据诗歌的内容来分析正误,D“反问”应为“设问”。

点评:此类题关键要了解作品的内容,要抓住选项中的知识要点来比较判断。

20.对诗句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该句表现了诗人对弹奏者的尊重,“欲语迟”三字,用语精练,直接刻画出琵琶女的持重和绝不轻浮的性格特征。

B.“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不仅表现了诗人热情相邀、急于相见的心情,又精练而细腻地表现了琵琶女此时的矛盾复杂的心情,本不愿出场又迫不得已。“半遮面”是一处很典型的细节描写,也是一个特写镜头,生动地表现出琵琶女的羞涩情态。

C.“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这是描写琵琶女调弦校音的动作,进而表现她此时已进入乐曲的境界之中,也显示了琵琶女演奏的才能和丰富的感情。

D.“轻拢慢捻抹复挑”,写出了琵琶女指法的娴熟。轻轻的拢,慢慢的捻,一会儿抹,一会儿挑,一连串的动作,具体地表现了琵琶女扣弦、揉弦、顺弦、回拨弦的动作熟练,技艺精湛。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所读,了解诗歌的内容,抓住各项表达的要点,根据诗歌的内容来分析正误,A项人物未出场露面,应是个人感受,并非直接刻画。

点评:此类题关键要了解作品的内容,要抓住选项中的知识要点来比较判断。

21.诗中有三处关于江月的描写,其意象不同,内涵各异,试分别分析之。

①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是茫茫江浸月。

②车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③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答案:①情景交融,溶溶月色弥漫着作者的离愁别绪。②音乐与月色互相渗透,令人回味不已。③渲染歌女凄清心境,使人恍若沉浸在浔阳江头那忧郁的月光里,感伤莫名。

解析:根据所学所读,抓住题干中的提示“意象不同”“内涵各异”,根据全诗内容结合具体的情境分析“江月”的描写。

点评:学习古诗,对诗中的句子要反复研读,理解其意境。

22.诗歌往往少不了风物的描写,同样,本诗中前后也出现了几处风物描写的文字。这些风物描写有什么作用呢?

答案:篇首的“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叙述了江边送客时的环境。秋夜的江水、枫叶、荻花,构成清晰如画的意境,令人顿感秋凉袭身,传达出诗人凄凉愁惨的心情,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别时茫茫江浸月”,叙述别时景象,景中含情。茫茫江水,溶溶

月色,无不弥散着诗人的离愁别绪,仿佛诗人的心情融化其中,与自然风物有了感应。“唯见江心秋月白”,写音乐结束时寂静的环境。音乐结束,但其感情仍在扩散,一直渗入被秋月照亮的江心,又仿佛江心秋月也被音乐中的感情所打动。情景交融,烘托了音乐效果,形成令人回味的意境。

解析:根据所学所读,了解诗歌有关“风物描写”的内容,从诗歌所表达的情感“离愁别绪”这点来分析诗中描写风物的作用,点明情景交融的写法。

点评:解答此题要了解本诗的情感基调,从描写物与抒发情感的关系来分析。

23.赏析本诗,你认为作者描写音乐如此感人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诗人抓住了音乐所表达的“情”,“情”贯穿音乐描写的始终,如“未成曲调先有情”“似诉平生不得志”“说尽心中无限事”,旋律变化也体现了“别有幽愁暗恨生”。抓住“情”来写,就写出音乐的灵魂,使音乐有如泣如诉、如怨如慕的感人魅力。

解析:根据所学所读,了解诗歌有关描写“音乐”的内容,从描写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分析其感人之处。

点评:解答此题要结合全诗内容了解描写音乐与表达情感的关系。

三、课内阅读

24、阅读下列诗句,回答问题。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绿腰》。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1)根据提示,将描写乐曲声的比喻句填写在下面横线上。

形容乐声粗重的:

形容乐声轻细的:

形容乐声流畅的:

形容乐声冷涩的:

答案: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2)对文段中句子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轻拢”一句描写琵琶女弹奏的动作特点,同时也表现了她高超的演奏技巧。

B.“大弦”“小弦”两句写出了两种旋律的交错出现。“如急雨”“如私语”使两种旋律形象可感。

C.“大珠”一句化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给人以眼花缭乱、耳接不暇的感觉。

D.“间关”一句继续写了旋律的变化,用“莺语花底”这一美的视觉形象,强化了听觉形象的优美。

答案:C

解析:第一题,根据所学所记,回顾原诗内容,根据提示写出句子,注意不要写错字。第二题,C项,“大珠小珠落玉盘”一句并不是化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而是用落玉盘的声音来形容琵琶弹奏的清脆悦耳。

点评:本诗句子比较多,学习时对关键诗句要注意理解内容,理解记忆。

25.阅读下面的唐诗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主要表达了诗人忧伤中更显乐观豁达的胸怀。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答案:示例:“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联是富有形象而含意深刻的名句,将前两句的沉郁转而为豪放,这一句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意指虽然我一人被贬远迁,但后继者仍大有人在。作者有困苦失意中不意志消沉,而是以乐观豁达的心态泰然处之。这两句诗具有极强的感染力,蕴涵了丰富的人生哲理。

解析:第一题,本题的前四句表达的是“忧伤”,后四句表达的是“乐观豁达”。第二题,了

解诗歌写作背景,根据诗题即可知人作诗缘由,从表达对友人的情感来和自己对人生的感受来理解诗句。

点评:阅读古诗,对诗中的名句要注意分析其含义,理解记忆。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琵琶行》同步练习(含参考答案)(新版)

第4课《琵琶行》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琵琶行》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诗题中的“行”是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白居易|古代的一种诗歌体裁 解析:根据所学所记,了解有关知识,根据课文注释内容直接填答即可,注意不要写错字。点评:白居易是我国古代重要的诗人,有关他的信息要注意记忆。 2. 按要求用原文诗句填空。 ①描写乐曲声音轻细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描写乐曲声音流畅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描写乐曲暂时停歇而使人迷失其中,引起内心愁绪的诗句:____________。 答案:小弦切切如私语|间关莺语花底滑|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解析:根据所学所记,直接默写诗句,注意“弦”莺“幽”的写法,不要写错字。 点评:学习古代诗歌,要加强背诵,对重要的诗句要理解记忆。 3.辨析下面多音字 ①举酒欲饮.: ②幽咽.: ③铁骑.: 答案:yǐn|yìn|yè|yān|yàn|jì|qí 解析:根据所学所记,判断多音字各个音节,注意多音字间标调的差别。 点评:多音字大多是标调的不同,学习时要了解掌握多音字。 4.古今异义区分 (1)似诉平生不得志 .. 古义:今义: 答案:称心如意|实现志愿 (2)凝绝不通声暂.歇 古义:今义: 答案:时间短,忽然|暂时 解析:先根据所学诗文,理解字词含义,再说明今义即可。 点评:古诗文中古今异义的字词要注意辨析记忆,理解古诗文不能以今义替代古义。 5.解释下面的词语 ①寻声暗问 ..弹者谁:_____________ ②添酒回灯 ..重开宴:_____________ ③弦弦掩抑 ..声声思:_____________ ④低眉信手 ..续续弹:_____________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6课琵琶行并序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6课琵琶行并序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 修3 第6课琵琶行并序 一个秋天的夜晚,左迁九江的白居易被一支琵琶曲惊醒,循着琵琶声,他发现了与自己“同是天涯沦落人”的琵琶女,在鄱阳湖流下了两行清泪。琴声和着泪水沉到湖底,千年之后这里仍然能够听到嘈嘈切切的琴弦声。水茫茫,风瑟瑟,钩弦月,江心船,琵琶曲,悠悠荡,心中事,听明了。一千年的情结里,频频回首的是抱琵琶的女子。罗衣淡淡,清愁薄绪,掩盖不了她的绝艺。一念间花落了,留于浔阳江畔,一曲琵琶终了,填满了夜的每一个空隙。尘世如烟,千年转瞬,而那曲,依然残留于青灯古寺处,等待那个有缘人,一解千年前的情思。 赏古诗 秋雨夜眠 白居易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 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 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 【赏析】这首诗大约是白居易任河南尹时所作。当时的诗人体衰多病,官务清闲,加上亲密的诗友元稹已经谢世,心情特别寂寞冷淡。诗中多少反映了诗人暮年政治上心灰意懒、生活上孤寂闲散的状况。全诗紧扣“安闲”二字展开,“卧迟”“睡美”“寒未起”等诗句都表现出老翁的安闲,此诗也勾画出老翁喜静厌动、恬淡寡欲的形象。 白居易与琵琶女短暂的相逢,便碰撞出思想共鸣的火花,其间定有太多的遗憾与无法探知的灵魂。然而在“知音”面前,这些已经不重要了,真正值得我们品尝的是知音心灵碰撞那一瞬间的芬芳。真正的知音应该游离在物质之外,贵相知,贵知心。可如今,太多的人习惯了一层一层地伪装自己,到最后连自己的真心都找不到。 [运用角度] “同情”“理解”“知音”等。 白居易的长归

皈依龙门是一代清官官场失意之后的人生选择,是一代诗人仕途绝望之后的人生归宿。 唐文宗大和三年,一个秋天的傍晚,长安古道之上,中国文学史上的顶级大师——白居易默默地坐在一匹老马牵拉的破车里,一路颠簸朝洛阳的龙门而来,古道两旁的老树缓缓地向后退去,几只乌鸦在头顶盘旋,发出凄厉的长鸣。这就是公元829年白居易从反腐败的战场上败下阵来,从此归隐田园、沉湎山水的人生转折。 当看到白居易的这副满脸沮丧、穷困潦倒的模样,谁会想到他曾在庙堂之上和腐败势力舌战斗法的英雄模样?那个29岁就进士及第,34岁成为翰林学士,35岁担任左拾遗,38岁升为户曹参军,仕途上可谓春风得意的白居易哪里去了?那个连续上书提出广开言路、惩贪倡廉、举贤任能等十大改革主张的斗志昂扬的白居易哪里去了?那个用诗歌作为“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武器,倡导“新乐府运动”,写出大量讽喻诗,义愤填膺地揭露贪官权贵丑恶和人民大众疾苦的刚正不阿的白居易哪里去了?是的,当年意气风发的白居易已不复存在,眼下,他坐在破车之上,或许还在慢慢回想着唐宪宗元和十年的那次对他的致命一击吧。 恐怕文学史要好好地感谢唐宪宗的忠奸不辨,也要感谢贪官权贵的阴险狠毒——他们把白居易从庙堂之高打入江湖之远,反而把他推上了文学艺术之巅。如果白居易不是沦落江州,也就创作不出让千古陶醉、让历史定格、让世界喝彩的《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然而,白居易因为《琵琶行(并序)》而一举成名,13年之后他却又选择了龙门琵琶峰作为自己的人生归宿。长归是他政治上四处碰壁之后的败退,是他文学上功成名就之后的回归,也是他人生寻觅求索之后的绝望。当然,此时此地的白居易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长归更是大唐文学的一个重大转折,从此唐诗走向衰败,最后居然由泥腿子黄巢用“我花开后百花杀”来给辉煌的唐诗充作了封笔名诗。 此时,白居易无言地望着古道瘦马和老树昏鸦,西下的夕阳把这位断肠人的苍苍白发染成了金黄。想到自己的人生终结,举头眺望那近在眼前的龙门,只见卢舍那大佛正在凝望着洛河对岸的香山琵琶峰,他想,那里便是自己死后的悲惨归宿了。 其实,这岂止是白居易个人的悲剧?这是整个大唐王朝的历史悲剧呀!白居易就是半个盛唐。他败了,就是盛唐的衰败;他走了,更是带走了盛唐思想王国的半壁江山。 (选自2011年5月27日《光明日报》) [佳作赏析] 唐统治者把白居易从庙堂之高打入江湖之远,反而把白居易推上了文学艺术之巅,白居易的长归是他政治上四处碰壁之后的败退,也是他文学上功成名就之后的回归。作者能够以辩证的眼光来看待白居易的政治悲剧,读罢文章哀而不伤。作者对白居易从反腐败的战场上败下阵来失落地颠簸在那古道之上的情景,充分想象,生动写来,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写作借鉴] 1.学总领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 《琵琶行并序》同步练习题测试(附答案解析)

《琵琶行》同步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横线的字的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 A.湓浦口(pén) 憔悴(jiāo)六幺(yāo) B.铮铮然(zhēng)贾人(jiǎ)荻花(dí) C.虾蟆陵(há)嘈杂(cáo)钿头(diàn) D.江浸月(jīn)呕哑(yā)嘲哳(zhā) 2.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曲罢悯然钿头银蓖司马青衫枫叶荻花 B.转徒江湖漂沦憔悴梦啼妆泪忧愁暗恨 C.轻拢慢捻天崖沦落幽咽泉流谪居卧病 D.东船西舫恬然自安添酒回灯暮去朝来 3.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 A.使快弹数曲快:赶快。 B.歌以赠之歌:歌唱。 C.凡六百一十六言言:句。 D.座中泣下谁最多泣:眼泪。 4.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 A.弦弦掩抑声声思掩抑:低沉抑郁。 B.老大嫁作商人妇老大:排行第一。 C.去来江口守空船去来:离去回来。 D.满座重闻皆掩泣掩泣:掩饰哭泣。 5.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铁骑突出刀枪鸣B.门前冷落鞍马稀 C.整顿衣裳起敛容D.凄凄不似向前声 6.下列句子中对诗句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请你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可真难,真是“千呼万唤始出来”啊! B.刚退居二线的老王抱怨说:“你看我才退了下来几天,就‘门前冷落鞍马稀’了,真是人走茶凉啊!” C.这段时间,我们一起流汗,一起流泪,“相逢何必曾相识”,我提议,干

杯! D.轮到中国选手申雪、赵洪博出场了,大家都屏住呼吸,场内一片寂静,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啊! 7.对《琵琶行》中词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嘈嘈”形容弹奏动作的粗重,“切切”形容弹奏动作的轻细。 B.“间关”形容鸟声婉转,这里指音乐的流畅悦耳。 C.“别有幽愁暗恨生”,是说音乐勾起听众内心深处的愁思和怨恨。 D.“银瓶乍破”“刀枪鸣”形容音乐的激越雄壮,惊心动魄。 8.对第一段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前两句交代地点、时间和这一段的中心事件,环境描写烘托出离别时悲凉的气氛。 B.三四两句写诗人骑马送别船上即将远行的朋友,要为朋友饯行,却连音乐也没有。 C.五六两句写饯别时诗人与朋友的内心都十分悲痛,茫茫的江面上映着月影,更增添了悲凉之感。 D.从七八两句琵琶声使人产生的情绪变化可知:前面的“无管弦”、“惨将别”等起了反衬的作用。 9.对第二段词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欲语迟”、“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说明琵琶女不愿见官员,她虽曾为歌伎,却仍不失女子的羞怯。 B.“拢”、“捻”、“抹”、“挑”是弹奏的手法,而这些繁复的手法在一个句子中写出,又是“信手”弹来,足见技巧的娴熟。 C.“间关”形容鸟叫声,与《诗经》中“关关雎鸠”的“关关”相同;“滑”形容乐曲的婉转流畅,与“冷涩”的“涩”相对。 D.由“冷涩”到“凝绝”描绘了声音由迟缓轻细、越来越细,到逐渐消失的过程,“此时无声胜有声”胜在情思缅邈,意味无穷。 10.对第二段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一段没有写对话。其实人们之间肯定有交谈,关于琵琶女也只是用“欲语迟”、“千呼万唤”带过,这样处理是为了集中描写琵琶女的演奏。

高一语文《琵琶行》导学案+课后练习(含答案)

《琵琶行》导学案 一、文学常识 1、知人论世 (1)白居易(772- -846) 唐代文学家、政治家。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祖籍太原(今山西太原),迁居下封(今陕西渭南)。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他的讽喻诗广泛反映了中唐时期社会生活各方面的重大问题,着重描写了现实的黑暗和人民的痛苦。《新乐府》中的叙事长诗《长恨歌》和《琵琶行》都是千古绝唱。作品有《白氏长庆集》。 主要作品:《观刈麦》《卖炭翁》《红线毯》《两朱阁》《西凉伎》《涧底松》《母别子》《上阳白发人》等。 (2)创作背景 元和十年,平卢节度使李师道派人杀了宰相武元衡,向中央政权示威,白居易认为这是重大“国耻”。激于义愤,他率先上疏“急请捕贼,以雪国耻”。但都被权贵们加上“越职奏事”的罪名,又造谣诬蔑说,白居易的母亲因看花坠井而死,而白居易却作赏花诗,新井诗,“有伤明教”,于是贬为江州刺史,继而又贬为江州司马(九品小官)。白居易获罪的真正原因主要是他写的针砭时弊的讽谕诗,正如他自己所说,“始得名于文章,终得罪于文章”。 对于这次遭贬,诗人既感伤又愤慨。到江州后一年的生活更使他感受到社会世态炎凉,他有满腔的怨愤无处倾诉。这首诗是诗人贬职到江州的第二年(元和十一年)秋天写的,当时诗人45岁。 2、知识链接 (1)歌行体 “歌”是诗歌的一种形式,原指可唱的韵文,到了唐代,歌的原意已变,指与近体诗相对的古体诗的种形式。歌在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方面没有严格限制,比较自由,“行”本指乐曲的进行,后来指乐曲、歌唱的遍数,往后又成为诗的一种体裁。明徐师曾在《文体明辨》中说:‘放情长言,杂而无方者日歌;步骤驰骋,疏而不滞者日行;兼之者日歌行。”歌和行,都是古代诗体名称,“行”也是乐曲的意思,二者其实并无严格的区别,也合称“歌行”。汉魏以后的乐府诗,题名为“歌”和“行”的很多。“歌行”一般都有叙事的内容,如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等。 歌行体的特点有四: ①篇幅可短可长。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共十八句,《琵琶行》则 有八十八句。②保留着古乐府叙事的特点,把记人物、记言谈、发议论、抒感慨融为一体,内容充实而生动。 ③声律、韵脚比较自由,平仄不拘,可以换韵。 ④句式比较灵活,般是七言,也有的是以七言为主,其中又穿插了三、五、 九言的句子。 (2)新乐府运动 “新乐府运动”是中唐时期白居易等人发起的诗歌运动:“新乐府”一名是白居易相对汉乐府而提出来的,《乐府诗集》分乐府为12类,其最后一类标名为

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每课分句情境默写练习(《琵琶行》+《登高》)(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分句情境默写练习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 《琵琶行》 1、诗歌中点明诗人秋夜送别友人这一事件并渲染出悲凉气氛的诗句是_________, _________ 。 2.既交待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的句子是:,。 3.《琵琶行》中用“,”两句描写醉酒送客时的景色和气氛,给人一种空旷、寂寥、怅惘的感觉。 4.诗歌中第一次写到琵琶女演奏音乐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5.诗歌中第一次用侧面描写手法写琵琶女演奏的乐曲极具魅力的诗句是: ,。 6.《琵琶行》一诗写琵琶女出场时表现琵琶女欲说还休的心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这与下面琵琶女出场后“____________。”的情态一起把琵琶女复杂的内心情感十分传神地表现出来了。 7.《琵琶行》中既写出了诗人急于与琵琶女相见相识的心情,又写出了琵琶女出场时复杂心情的句子是:,。 8.《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不愿出场但又盛情难却、犹豫不决的矛盾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 __________。” 9.朱自清《松堂游记》:好了,月亮上来了,却又让云遮去了一半,老远的躲在树缝里,像个乡下姑娘,羞答答的。从前人说:“,。”(用《琵琶行》的名句填空)真有点儿! 10.王家卫的电影从拍摄到公映时间周期长,他又对拍摄的内容隐讳莫深,会让人想起《琵琶行》中那两句“,。” 11.运用拟声词写音乐由粗重急骤转向轻微委婉,而最终浊重和清脆兼而有之的诗句是: ,。,。 12.《琵琶行》中的诗句“,”,由琴声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 13.《琵琶行》中诗人以旋律的变化写出了先“滑”后“涩”两种音乐意境的句子是: ,。 14.写音乐由婉转流畅变得阻塞压抑直至清冷凝滞的相关诗句是: ,。,。 15.描写音乐间歇时诗人感受的诗句是:,。 16.张中行先生为一幅国画题联,上联是“何处少墨同多墨”,下联如从《琵琶行》中选句,应是“”。 17.白居易另有绝句《夜筝》,其中“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是对《琵琶行》“,。,”一节诗句的化用。 18.描写琵琶声在沉咽、暂歇后突然爆发并达到高潮的诗句是:,。 19.描写琵琶女弹奏结束,乐声戛然而止的诗句是:,。 20.《琵琶行》中用“,”两句写周边环境的寂静来表现音乐的强大魅力。上句写人,下句写景,情景相生,境界全出。 21.《明湖居听书》写小玉说书时,“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琵琶行》中也有用以表现琵琶女高超技艺的类似情景描写,这些诗句是:“,”。 22.运用侧面烘托的方法描写琵琶女技艺高超、美丽出众的诗句是:,。 23.能表达琵琶女年轻时富家子弟对她追捧态度的诗句是:,。 24.写琵琶女年老色衰嫁人后丈夫对她的态度的诗句是:,。

3《琵琶行(并序)》同步练习(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2

3《琵琶行(并序)》同步练习(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 文必修上册 8.3《琵琶行(并序)》同步练习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段一: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白居易《琵琶行·序》) 文段二: 白居易,字乐天,幼聪慧绝人,襟怀宏放。年十五六时,袖文一编,投著作郎顾况。况能文,后进文章无可意者。览居易文,不觉迎门礼遇。贞元十四年,始以进士就试,礼部侍郎高郢擢升甲科,吏部判入等,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元年四月,宪宗策试制举人,应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策入第四等,授周至县尉、集贤校理。居易文辞富艳,尤精于诗笔。自雠校至结绶畿句,所著歌诗数十百篇,皆意存讽赋,箴时之病,补政之缺,而士君子多之,而往往流闻禁中。章武皇帝纳谏思理,渴闻谠言,二年十一月,召入翰林为学士。三年五月,拜左拾遗,居易自以逢好文之主非次拔擢欲以生平所贮仰酬恩造拜命之日献疏言事居易与河南元稹相善,同年登制举,交情隆厚。稹自监察御史谪为江陵府士曹掾,翰林学士李绛、崔群上前面论稹无罪,居易累疏切谏。疏入不报。六年四月,丁母陈夫人之丧,退居下邽。九年冬,入朝,授太子左赞善大夫。十年七月,盗杀宰相武元衡,居易首上疏论其冤,急请捕贼以雪国耻。宰相以宫官非谏职,不当先谏官言事。会有素恶居易者,掎摭居易。执政方恶其言事,奏贬为江表刺史。诏出,中书舍人王涯上疏论之,言居易所犯状迹,不宜治郡,追诏授江州司马。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8课《琵琶行并序》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 第8课《琵琶行并序》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1.思考:小序有什么作用?(小组讨论后推荐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 明确:(板书要点) 诗前小序共一百三十八字。扼要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的主要经过,概述了琵琶女的身世,说明了本诗的写作动机,定下了全诗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 2. 全诗可分为几部分,每一部分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 全诗按时间顺序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作者秋夜江边送客忽闻琵琶声。(浔阳江边闻琵琶) 第二部分:写琵琶女弹奏琵琶的情景,着重表现琵琶女的高超技艺和琵琶声所流露的幽愁暗恨。(江心聆听琵琶曲) 第三部分:写琵琶女自叙身世。(江中听诉身世苦) 第四部分:写作者政治上的失意的感慨。(同病相怜感慨多) 第五部分:写琵琶女重新弹奏,诗人为之泪下。(重闻琵琶青衫湿) 3. 思考,诗中几次写到琵琶女的演奏?分别是明写还是暗写?琵琶女第一次演奏的曲子的感情基调是什么样的吗?为什么?这一段运用了什么手法写音乐? 明确: 诗人三次写到琵琶女的演奏。第一次暗写,琵琶女没有出场,她的演奏是诗人和他的客人听到的。第二次明写,琵琶女出场,应诗人邀请而演奏。第三次仍是明写,但写得简略。 第一次演奏的基调是悲凉的,理由有二:一是琵琶女在这“绕船明月江水寒”之际,显然是以此来排遣独守空船的寂寞感,二是它确实打动了“惨将别”中的主客的心,加重了离愁,以致“主人忘归客不发”。其余写秋江月夜的萧瑟景象,写饯别酒宴的悲伤气氛,都是烘托它的。 手法:侧面烘托。 4.思考:琵琶女的第二次演奏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分别演奏了什么曲子? 明确: 琵琶女的第二次演奏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写琵琶女演奏之前调弦,并已进入乐曲的境界中。 第二阶段(“弦弦掩抑声声思……说尽心中无限事”)写琵琶演奏大概根据当时心绪选定的一支曲子,写出了琵琶女的技艺的娴熟。 第三阶段(“轻拢慢捻抹复桃……四弦一声如裂帛”)写琵琶女演奏名曲《霓裳羽衣曲》和《六乡》。 5.讨论,作者分几个乐段写琵琶女演奏名曲《霓裳羽衣曲》和《六么》?每一个乐段的内容是什么?诗人是用怎样的手法来表现乐曲情调的?

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第8课《琵琶行》配套练习(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琵琶行》配套练习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 (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小题。 听段处士弹琴 方干① 几年调弄七条丝,元化分功十指知。 泉迸幽音离石底,松含细韵在霜枝。 窗中顾兔②初圆夜,竹上寒蝉尽散时。 唯有此时心更静,声声可作后人师。 【注】①方干(836-888),唐朝诗人。②“顾兔”亦作顾菟,古代中国神话传说月中阴精积成兔形,后因以为月的别名。 3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题目是“听段处士弹琴”,但全诗并没有把大量的笔墨花在摹写琴声的高妙上,却令人读来更觉意韵绵长,难以释怀。 B.诗的首联,诗人介绍演奏者,上句的“七条丝”代指琴,下句的“十指”代指“演奏者”段处士。 C.诗的颔联,上句“泉迸幽音离石底”与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幽咽泉流冰下难”所突出的音乐特点完全相同。 D.诗的尾联,诗人先点明听完音乐之后的感受,然后再用议论的方式评价乐声,给予段处士高度评价。 33.本诗与白居易《琵琶行》第二段的内容都是描写音乐的典范,请从艺术手法的角度分析二者在描写音乐方面有哪些共同之处。 (二)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听郑五愔弹琴 孟浩然 阮籍推名饮,清风坐竹林。 半酣下衫袖,拂拭龙唇琴。 一杯弹一曲,不觉夕阳沉。 余意在山水,闻之谐夙心。 听筝 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岐路洛阳城。 3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孟诗的中间四句,“下衫袖”的细节描写和边弹边饮的举动共同塑造了郑愔豪放不羁的形象。 C.柳诗首联先点出弹筝的特殊动作,再联想到秦人悲声,白居易的《琵琶行》中也有相似写法。 D.柳诗颈联运用了联想手法,渲染了一种孤寂冷清的氛围,衬托了灯下独愁、楼上空思的形象。 35.两首诗内容的侧重点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听蜀僧濬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①,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②。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注]①绿绮,古代著名的琴。②霜钟,《山海经·中山经》:“丰山……有九钟焉,是知钟鸣。”郭璞注:“霜降则钟鸣,故言知也。” 36.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五言律诗主要写蜀僧弹琴,首联说明琴师来自四川峨眉山,简短的十个字,把弹琴者写得很有气派,表达了诗人对他的倾慕之情。 B.三、四两句正面描写蜀僧弹琴,“为我”二字表明弹琴者与听琴者的友情。“挥手”是抚琴的动作,描写出了蜀僧抚琴姿态的潇洒。 C.颈联中“客心洗流水”一句借用了“高山流水”的典故,李白表现蜀僧和自己通过音乐的媒介所建立的知己之感,率真直白,毫不艰涩。 D.尾联两句写音乐结束后,作者举目四望,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青山已罩上一层暮色,秋云灰暗,诗人的心情也随之变得惆怅、沉重起来。 37.音乐是一种难以言传的艺术,但许多大诗人在他们的作品中都描绘过音乐,像同学们熟悉的白居易的《琵琶行》,这首诗李白又是如何描绘琴声之美的?请结合诗句分析。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听颖师①弹琴 韩愈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第3专题 《琵琶行(并序)》阅读练习1

《琵琶行(并序)》阅读练习 一、阅读下列文段,完成1~4题。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1.对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又闻此语重唧唧 ..(鸟叫声) B.往往取酒还独倾 ..(独自饮酒) C.弦弦掩抑声声思.(悲、伤) D.为君翻作 ..《琵琶行》(写作) 2.与“却坐促弦弦转急”一句中“却”的意义相同的是( ) A.却匈奴七百余里 B.相如因持璧却立 C.却看妻子愁何在 D.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3.后来人们用“江州司马青衫湿”形容什么? 4.“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请问白居易为什么在一个素不相识的琵琶女面前泪洒青衫? 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生 白居易 春生何处暗周游,海角天涯遍始休。

先遣和风报消息,续叫啼鸟说来由。 展张草色长河畔,点缀花房小树头。 若到故园应觅我,为传沦落在江州。 1.结合尾联分析,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这首诗写法极富特色,请任选一个角度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三、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2题 听颖师①弹琴 韩愈 眤眤儿女语,恩怨相尔汝②。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③。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 颖乎尔诚能④,无以冰炭置我肠! 注①颖师是来自天竺的僧人,宪宗元和年间,在长安以弹琴著名。师是僧的通称,颖是僧名。②相尔汝:用尔、汝互相称呼,不讲客套,是关系亲密的表现。③丝篁:即丝竹、弦管,泛指乐器,这里借指音乐。④能:指擅长弹琴。 1.诗中哪些句子描绘音乐的形象?运用了什么手法? 2.诗中从哪些方面反映音乐给人带来的强烈感染力?

【全效学习】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课后同步练习:第6课琵琶行并序(含答案)

【全效学习】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课后同步练习:第6 课琵琶行并序(含答案) 第6课琵琶行并序——天涯沦落之作 一、语言积累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 .贾.人(ɡǔ) 悯.然(mǐn) 铮.铮(zhēn ɡ) 浔.阳 (Xún) B .幽咽.(yàn) 虾.蟆陵(há) 六幺. (yāo) 迁谪. (zhé) C .红绡.(xiāo) 钿.头(diàn) 银篦.(bì) 湓.浦口(pén) D .阑.干(lán) 呕哑. (yā) 嘲哳.(zhā) 冷涩.(sè) 2.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A .曲罢悯然钿头银篦连篇累牍杜鹃啼血 B .转徒江湖幽愁暗恨扣人心弦豪言壮语 C .轻拢慢捻天崖海角幽咽泉流汗流浃背 D .东船西舫恬然自安翻复无常春寒料峭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

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 下谁最多 B. 低眉信.手续续弹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 步 C. 却坐促弦弦转.急砯崖转.石万壑雷 D. 却.坐促弦弦转急却. 看妻子愁何在4.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 ①明年..秋②委身..为贾人妇③曲罢悯然..④今漂沦憔悴..⑤铁骑突出..刀枪鸣⑥整顿..衣裳起敛容⑦恬然..自安 ⑧因.为长句⑨暮去朝来颜色..故⑩去来..江口守空船 A .①②⑤⑥ B .②③④⑦ C .①③⑧⑨ D .④⑤⑨⑩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与例句中加点字的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 ) 例:歌以赠之 A .浔阳江头夜.送客 B .遂命酒. C .问君西.游何时还 D .西. 望夏口,东望武昌6.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A .感斯人言 B .江州司马青衫湿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琵琶行(节选)》教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琵琶行(节选)?教案 内容预览:第4课?琵琶行一、导入中国事一个盛产诗歌的国度,迄今为止,我们已经穿越?诗经?、?唐诗?走过了3000多年的曲折光阴。?唐诗?是我国诗歌的一座岑岭,它像一座光线四射灯塔,照耀着历代文人书生。一提起唐代,人们起首想到的恐怕不是帝王将相,而是墨客才子。唐朝有如许一位天子,他的名字大概早已被人们忘却了,但是他为一位墨客写的悼亡诗却永世的传播了下来。这位天子是谁呢?他就是唐宣宗李忱。他写的这首诗是如许的:缀玉连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师:这位墨客是谁?--白居易,一篇?琵琶行?,一篇?长恨歌?。二、作者简介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继杜甫之后的又一位巨大的实际主义墨客。他积极提倡新乐府活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阻挡“嘲风月,弄花卉〞,作品有着深刻的实际意义。?琵琶行?是一首七言长篇叙事诗,继续了汉乐府叙事诗的传统,是初唐以来七言歌行的代表作,带有很强的抒怀性。由于叙事与情绪的联合,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精美动人,可以说是我国古典叙事诗又一新的岑岭,在墨客生前,就被广为传诵,所谓“童子解吟?长恨曲?,胡童谣唱?琵琶行?。〞时至本日,千百年已往了,但仍旧动人肺腑一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骚客,一个天际女乐,由于音乐,让他们演绎了一曲千古不衰的知音绝唱,在这个不朽的夜晚,浔阳江的悠悠江水,瑟瑟金风抽丰,清凉的月光,飘飞的荻花,永久记着了这个斑斓而难过的故事--墨客白居易也在这个不朽的夜晚,踏着湿漉漉的诗行,平平仄仄地走着,一起洒下两行滚烫的泪水,沾湿了汗青的脸庞,永久都无法抹去。后报酬了思念这位巨大的墨客,就构筑了琵琶亭。于是琵琶亭永久的纪录了白居易和琵琶女之间这个斑斓而难过的故事,浔阳江水又将这个斑斓的故事千古的传播下来。如今我们学习这篇课文。三、学习“序〞1. 快速阅读,疏通字词2. 思索“序〞中交接了什么内容?第二次邀见、弹奏?霓裳??六幺?第三次感我此言“却坐促弦〞5. 哪一次音乐写得最出色?五、精读音乐段A寻出第二段中形貌音乐的八个比方句音乐特性情绪转轴拨弦和缓消沉7. 铁骑突出高亢华丽8. 如裂帛短促迫切比力墨客与琵琶女的出身遭遇:“同是天际沉溺人,邂逅何须曾相识〞赏析女乐少年自得老年失意年表貌美大哥色衰华盖云集门前荒凉下嫁贾人独守空船同是天际沉溺人,墨客辞帝京,谪居卧病,地僻无音乐,不闻丝竹黄芦苦竹,杜鹃啼血山歌村笛,呕哑嘲哳邂逅何须曾相识七、总结主旨诗中通过对琵琶女形象的塑造,深刻地展现了封建社会中被欺侮、被侵害的乐伎们的悲凉运气,表达了墨客对女乐的怜悯,同时也表示了墨客的“天际沉溺人〞之恨

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各课文教案汇总

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各课文教案汇总 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项链》教案 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诗两首》教案 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留学巴黎》教案 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琵琶行(节选)》教案 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岳阳楼记》教案 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登岳阳楼》教案 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麦琪的礼物》教案 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艺术品》教案 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教案 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教案 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贾芸谋差》教案 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李逵见宋江》教案 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项链》教案2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诗两首》教案 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珠宝》 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挖荠菜》教案1 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挖荠菜》教案2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留学巴黎》教案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琵琶行》教案 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心血凝成的作品》教案

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李凭箜篌引》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口技》教案 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口技》导学案 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老残游记》教学案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岳阳楼记》教案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6课《登岳阳楼》教案 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登岳阳楼》教学案 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教案 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游岳阳楼记》教案 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醉翁亭记》教案 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最苦与最乐》教案 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谈生命》教案1 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谈生命》教案2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麦琪的礼物》教案 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艺术品》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悔的边缘》教案 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百合花》教案 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教案1 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教案2 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

第8.3课《琵琶行》课时作业-高一语文教学练“四案”大课堂(统编版必修上册)原卷版

《琵琶行》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湓.浦口(pén)憔.悴(jiāo)六幺.(yāo)慢捻.(niǎn) B.铮.铮然(zhēnɡ)贾.人(jiǎ)荻.花(dí)转徙.(xǐ) C.虾.蟆陵(há)嘈.杂(cáo)钿.头(diàn)幽咽.(yè) D.江浸.月(jín)呕哑.(yā)嘲哳.(zhā )裂帛.(bó) 2.下列诗句所用修辞手法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A.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B.曲中收拨当心划,四弦一声如裂帛。 C.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D.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铁骑突出 ..鞍马稀 ..刀枪鸣B.门前冷落 C.整顿 ..秋,送客湓浦口 ..衣裳起敛容D.明年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歌.以赠之 A.遂命酒.B.浔阳江头夜.送客 C.梦.啼妆泪红阑干D.商人重利轻.别离 5.选出对白居易《琵琶行》一诗有关诗句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A.“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第一句包含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第二句通过环境描写有力地烘托了秋夜送客的萧瑟落寞之感。 B.“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第一句点明了送别的基调:“惨”。第二句用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的心境,可谓情景交融:与友分别心绪难平,心情和眼前月色一样,一片茫然。 C.“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情景交融。与开头“夜”“船”“月”相呼应,烘托了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巧及演奏的悲凉气氛,同时也给读者留下了回味的广阔空间。 D.“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该句运用了反问和借代修辞手法将诗人的感情推向了高潮。“江州司马青衫湿”一句实为画龙点睛之笔,同时也是全诗的主题即上段“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形象化说明。

2019-2020学年度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6 琵琶行并序]人教版课后辅导练习[含答案解析]六十三

2019-2020学年度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6 琵琶行并序]人教版课后辅导练习[含答 案解析]六十三 第1题【单选题】 读《琵琶行》,比较下列两组句中划线词,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听其声问其人 ②遂命酒命曰《琵琶行》 A、两个"其"指代对象相同,两个"命"意思相同。 B、两个"其"指代对象不同,两个"命"意思不同。 C、两个"其"指代对象相同,两个"命"意思不同。 D、两个"其"指代对象不同,两个"命"意思相同。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划线字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使快弹数曲一曲红绡不知数 B、自言本是京城女同是天涯沦落人 C、轻拢慢捻抹复挑商人重利轻别离 D、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对下列句中加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添酒回灯重开宴回灯:重新掌灯 B、弦弦掩抑声声思掩抑:掩盖抑制 C、低眉信手续续弹信手:随手 D、曲终收拨当心画当心:中心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下列对《琵琶行》选段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 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 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A、琵琶声大小、轻重、急缓、流滞、响止等旋律变化,是琵琶女心潮起伏的表现。 B、诗人连用急雨、私语、珠落玉盘等一系列精妙的比喻,用视觉形象、听觉形象联合起来通比音乐, 使得琵琶女的弹奏非常具体形象。 C、诗人用旋律的变化写“滑”、“涩”两种音乐意境。“间关”之声如“莺语花底”般轻快流利;“幽咽”之 声如“泉流冰下”般悲抑哽塞。 D、末两句以乐景写哀情,画龙点睛,诗人用环境描写做侧面烘托,留下涵泳回味的广阔空间。 【答案】: 【解析】: 第5题【语言表达】 从下面这则关于四川大地震的新闻材料中提炼一个论点,并将材料概括成一个能证明论点的事实论据,不超过50字。 听到乐刘会的呼救声,救援人员闻讯赶到此时乐刘会压在废墟中已近70个小时,援救过程中她断断续续告诉记者:

必修上册《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琵琶行》理解性默写(解析版)-高考语文古诗文名句名篇默写

第02练 必修上册《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琵琶行》 1.梦游天姥吟留别 (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天姥山时隐时现的句子是“________”,通过赤城山和五岳侧面展现天姥山高大的句子是“________”。 (2)《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诗人由现实转入梦境的过渡句:“________,________。” (3)《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谢灵运住处环境清幽的句子是“________”,写山泉声音震耳欲聋的句子是“________”。 (4)《梦游天姥吟留别》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登天姥仙山的所见所闻:只见东方的海中涌出一轮红日,四周是苍翠的群山,耳际是山顶的天鸡的叫声。 (5)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善于描写想象的世界,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工具的诗句“________”和“________”令人叹为观止。 (6)《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诗人由梦境又回到现实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7)《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天气急剧变化,黑云压天,仿佛要下雨的句子是“________”,写水面上升腾起烟雾,高峻雄奇的天姥山有声有色,就像一个光怪陆离的神奇世界的句子是“________”。 (8)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流露出消极的情绪: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也有相似的消极情绪流露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 (9)《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攀登中山路崎岖盘旋,时间飞逝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10)《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仙人们衣冠华丽、行为飘逸潇洒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1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由梦境转入现实后颇感失落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12)《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天姥山洞外熊吼龙鸣的恐怖景象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13)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答案】云霞明灭或可睹势拔五岳掩赤城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渌水荡漾清猿 啼熊咆龙吟殷岩泉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解析】

2020-2022学年高一语文必修上册《琵琶行(并序)》同步练习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

2020-2022学年高一语文必修上册《琵琶行(并序)》同步练习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 琵琶行并序 1.下列对《琵琶行并序》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终岁不闻丝竹声”——“丝竹声”借指美妙的音乐。“丝竹”运用了借代修辞,诗人用终年听不到的令人心醉的音乐,来衬托听了琵琶女的演奏后“耳暂明”的神奇感受。 B.“春江花朝秋月夜”——寥寥七字,其用量极大。它浓缩了春秋两季,又融进了江花月三景,足见诗人炼字功夫炉火纯青。 C.从“五陵年少争缠头”到“门前冷落鞍马稀”,诗人选取了具有典型意义的两个细节,借巨大的落差形象地反映出人物命运的突变。这种描写的审美价值在于以点带面凸显琵琶女沉沦的社会根源。 D.“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是全诗的主旨句。诗人把对琵琶女的无限同情和自己被贬的悲愤融在一起,揭露了封建社会的冷酷与黑暗。 2.下列句子中,全都属于侧面烘托琵琶女技艺高超的一项是( ) ①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②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③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④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⑤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3.下列各句中,加点内容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对这项“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拆迁政策,村民依然很不满意,看来政策的制定还是没有从村民的角度出发。 B.他们都是匆匆过客,“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使得每一个漂泊者都感受着同样的悲欢离合。 C.混迹官场十多年,绞尽了脑汁,费尽了心思,到如今,依然是“司马青衫”,连个七品芝麻官都没有混上。

D.面对仇敌,打不能打,杀不能杀,他牙关紧咬,两眼喷火,却一言未发,只把扣住扳机的手指松开按上,按上松开。《我的兄弟叫顺溜》一剧中,对于这场戏的处理可以说做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完全靠演员的表情、动作来凸显人物内心。 4.下面两组短语分别属于两副关于《琵琶行并序》的对联,顺序已被打乱,请把这些短语重新组合,形成对联,写在横线上。 第一组:枫叶四弦秋浔阳千尺水勾留江上别离情枨触天涯迁谪恨 第二组:堤建西湖心在苍生千秋永祀老诗翁神归东洛笔诤时政万户争传新乐府 (1)上联: 下联: (2)上联: 下联: 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诗词都是用富有音乐性的语言,刻画出一个完整或具体的形象,①。读一首诗就要抓住它的形象和情致。要做到这一点,单像读散文、故事那样一眼看过去,还不济事。诗词往往是“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必须反复回味,设身处地地体验,才可以逐渐体会它的深微之处,领略它的情感。诗词的情致和它的音乐性的语言是分不开的。抓住情致,②。语言的音乐性在默读中体味不出来,③,而且要反复地朗读。 6.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琵琶行并序》中,“, ”两句写昔日琵琶女名噪一时,众多富家子弟争相追捧。 (2)《琵琶行并序》中,写琵琶女在调弦校音时虽曲调未成但深情已露,表现琵琶女技艺高超的句子是“, ”。 (3)《琵琶行并序》中,写诗人谪居浔阳时,无论是在江花盛开的春日,还是在月色美好的秋夜,只能独自一人喝酒的句子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