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减振垫碎石道床轨道工程监理细则[全面]

减振垫碎石道床轨道工程监理细则[全面]

减振垫碎石道床轨道工程监理细则[全面]
减振垫碎石道床轨道工程监理细则[全面]

合肥市轨道交通

1号线滨湖车辆段与综合基地CD01标工程

监理实施细则B13

(减振垫碎石道床)

内容提要:

工程概况

监理依据

监理工作流程

监理工作控制要点及目标值

监理工作方法及措施

安全文明施工的监理

项目监理机构(章):

专业监理工程师:

总监理工程师:

日期:

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监理依据

三、监理工作流程

四、监理工作控制要点及目标值

五、监理工作方法及措施

六、安全、文明施工监理措施

一、工程概况

滨河车辆段与综合基地位于一号线终点站徽卅大道站西侧,主要承担一号线全

线

配属车辆的厂架修,定修以及本段配属车辆的仃放 ,运用,整备,列修,月修,

等工作.滨湖车辆段位于贵州路以东,规划珠江路以北,规划西藏路以西,规划遵义路以

南的长方形地块内,占地面积约36.97公倾其中一号线滨湖车辆段占地29.83最

公倾,其余为预留5号线仃车场用地,约为7.l4公倾.出入段线,试车线,库内线库外线线路

总长19l06·88米,50千克/米钢轨,60千克/米钢轨、5O千克钢轨7号单开道岔42 组(19左,23右),5O千克/7号道岔5米间距交叉渡线二组(非对称型3左、1右), 试车线6O千克/米钢轨9号单开道岔2组(1左、1右),培训线含9号单开道岔1组左开. 整

体道床有运用库及联合捡验库:立柱式捡查坑道床、墙式捡查坑道床、一半墙式一半立柱

式道床丶横通道整体道床、直埋式整体道床丶洗车库整体道床六种.

轨道结构主要为:一般采用WJ-2A型扣件,短轨承轨台式钢筋混凝土整体道床;中等减

震地段采用LORD扣件、短轨承轨台式钢筋混凝土整体道床;无枕直埋尼龙式整体道床 . 60

千克/米钢轨9号单开道岔、5O千克/米7号单开道岔.及交叉渡线均使用轨下基础采用长

枕混凝士長枕.

减振减振垫碎石道床分为橡胶减振垫减振垫碎石道床与外置钢弹簧浮置板减振减振

垫碎石道床.

二、监理依据

1、本工程招标文件及所列的《技术要求》

2、现有设计图纸

3、本工程监理规划

4、《建设工程监理规范》 (GB0319-2000)

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6、《地下铁路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003年版)(GB50299-1999)

7、《地铁杂散电流腐蚀防护技术规程》(CJJ49-92)

8、《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10413-2003)

9、《浮置板轨道技术规范》CJJ/T 191-2012

三、监理工作流程

3.1减振垫减振垫碎石道床轨道施工

3.1.1施工工法、工艺

本工程因库外线路较多,只能采用人工铺轨.人工铺轨时将利用既有路面,把钢轨、轨枕及配件卸至施工路段附近,先采用人工或汽车将钢轨配对拖拉散开后拨到股道两边,将轨枕及配件分段卸散,然后分段铺设.使用齿条式起道器、液压起拨道器、液压起拨道机、小型液压捣固机进行起道整修和沉落整修.

(1)减振垫基底处理、减振垫铺设

在需要设置减振地段,先根据测量资料确定好减振垫基底铺设范围,控制好混凝土浇筑高度 ,基础道床混凝土浇注每个12米设置一道2厘米的伸缩缝,中间为沥青木板,以沥青麻筋封顶.基础道床采用C35混凝土,可直接泵送至施工地点的直接泵送.混凝土施工完毕后,对基础道床的高程、水平度进行检查,对于偏差尺寸不满足设计要求的地段进行整修,基础混凝土面应平整,无凹陷与凸起.

达到一定的强度后,清理干净基底,确保干净、干燥、无霜.进行道砟垫铺设时黑色负载面朝上,沿轨道纵向方向并过渡到轨道侧壁(100米米处)进行喷洒胶黏剂固定道砟垫,道砟垫接口处应进密实粘贴(使用胶粘剂环境温度不得低于零上5℃).

弹性道砟垫的使用专用热熔焊接机及10厘米宽的专用密封条进行密封连接.

在弹性减振垫铺设完成后即进行道轨的铺设履盖,不得隔日才进行覆盖铺设好的道砟垫

(2)卸轨料、上砟

利用汽车吊由汽车上将钢轨、轨枕及扣件卸下,分类集中堆码,钢轨在卸下的同时进行逐根检尺,并标识在轨头上.铺轨前,先上一定数量的道碴,用自卸汽车将道碴运至铺轨地点后,成鱼鳞状堆放,再用装载机推平碾压密实,厚度按压实后比道床设计厚度低5~7厘米掌握摊铺;

(3)拖散钢轨

用人工或汽车,按轨排表中所标注的钢轨长度、顺序配对,将钢轨拖拉到对应铺设地点,并按上、下股拨移到股道两边上.

(4)散布轨枕及扣配件

利用汽车或四轮拖拉把轨枕、扣配件运到施工现场,根据轨排表中注明的每节轨排的轨枕根数及所需的扣配件数量均匀散布,并按线路中线桩将轨枕方正.

(5)连接钢轨

人工用撬棍将钢轨由路肩拨移到轨枕承轨槽内,安装鱼尾板,螺栓及垫圈,并按规定力

矩拧紧螺帽.

(6)方枕及散扣件

按照轨排表中所注明的轨枕间距,用粉笔在轨面上划出间距印,并用白油漆在轨腰上打上正式点位,然后用起道机顶起钢轨,将轨枕方正,再将扣件按规定规格、数量散放在钢轨两侧轨枕上.

(7)上扣件

上扣件前先细方轨枕、摆正轨下绝缘垫板,铲除承轨槽面余渣,然后将各种扣件依次放入承轨槽内,用小撬棍将扣件拨正落槽.

(8)线路整修

线路铺好后,按线路中线桩拨至设计位置、串碴捣固、消除硬弯、鹅头、三角坑和反超高现象.

(9)质量检查

①轨缝预留应符合《铁路轨道施工及验收规范》附录F的规定.当轨温低于当地历史最高轨温时,不得有连续3个及以上的瞎缝.任何情况下,不得出现构造轨缝.轨缝实际平均值与检算平均值差±2米米;接头错牙≯1米米;接头相错量直线≯ 40;曲线≯40米米加缩短轨缩短量的一半;轨距误差允许+6米米、-2米米;轨道中心与设计中线差≯20米米.

②各种扣配件应安装齐全,位置正确,扣件应涂油.

③轨道大方向远视直线顺直、无硬弯、曲线圆顺、无反弯或鹅头,无反超高和三角坑.

3.1.2工艺流程

减振垫碎石道床施工流程图

3.1.3技术措施

根据资料确定减振垫道床铺设范围,开挖、浇筑基底时控制好基底标高.

线路上铺设的钢轨、轨枕及扣配件必须有产品出厂合格证,并应符合本线设计要求.无合格证或经检验不合格的轨道材料不得上线使用.

对施工设计文件和施工资料进行会审,并据以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指导施工.

复核线下施工单位移交的线下工程竣工资料,如路基整修表、曲线表、坡度表、断链表、平交道口表、控制桩表以及水准点表等,并据此对其路基面、中线桩和所铺底碴等进行现场检查验收.

落实人工铺轨施工所需的人员、工具、机械设备,并调迁到位.

做好配合人工铺轨施工的其他工作.

3.2减振垫碎石道床铺碴整道

3.2.1施工工艺、工法

轨道、道岔铺设前,用汽车从石场运输底层面碴铺设到线路上.铺轨、铺岔完成后,进行补碴整道,并进行线路整修.铺碴整道以人工为主,辅助以齿条式起道器、液压起拨道器、液压起拨道机、小型液压捣固机等进行,道碴运输使用5吨以上自卸汽车.

(1)面碴采购运输

面碴采购运输:面碴就近从合格碴场采购,自卸汽车运至施工现场.

(2)第一次整道

第一次整道的主要目的是补碴、消灭三角坑和反超高,并拨正轨道位置.

起道:将每节轨道在几个点抬高并用道碴垫实.抬高后的轨面应大致平顺,没有显著的凸凹和反超高.抬高后应同时方正轨枕位置.

串碴:轨节抬起后立即向轨枕下面串碴,要求串满串实,没有空吊板.

拨道:在上述工作完成一定长度后进行一次拨道,即将线路拨到中心线位置,达到直线顺直,曲线圆顺.拨道前检查要拨的线路地段的轨缝是否合适,必要时应进行调整,以防发生胀轨.

(3)第二次整道

第二次整道的主要目的是补碴、匀缝、方枕、串碴捣实,进一步拨正轨道位置.

匀轨缝:在进行该项作业时须拧松螺旋道钉的螺帽,以便抬道后细方轨枕.

起道:将轨道抬高至设计标高,并略加高1~3米米的沉落量.曲线外股钢轨按规定超

高抬够.起道后的轨道前后高低、左右水平均应符合规范要求.

方枕:按轨腰上的标志整正轨枕.

串碴:钢轨两侧40~50厘米范围内串满道碴,钢筋混凝土轨枕中间60厘米宽的碴面应低于轨枕底面30米米以上.

填盒:向轨枕盒内填补一部分道碴,供捣固用.

捣固:利用小型机械将钢轨外侧40厘米、内侧45厘米范围内的道碴分3~4次将道床捣实,使能承受列车通过时荷载.

拨道:按照线路中线细拨轨道.拨道前可将轨枕端部的道碴扒开一部分,以减小拨道时的阻力.

整道:包括小量的拨道、校正线路平面位置、整修道床、补足轨枕盒内道碴、拍实道床边坡及顶面并使之保持稳定.

(4)沉落整修

沉落整修是轨道工程验交前的最后一次作业,其内容包括:

起道:做到与设计纵断面规定的标高误差不超过+50米米,-30米米.轨道水平前后高底符合验标规定,轨枕与线路中线垂直,其间距及偏斜误差不大于40米米.

找平小洼:使轨面达到平顺.

捣固:做到钢轨接头处无暗坑吊板,其他处无连续暗坑吊板.暗坑吊板率,正线不超过8%,站线不超过12%.

拨道:达到直线远视正直,曲线圆顺.

填补轨枕盒内道碴:道碴面比轨枕顶面低30米米,混凝土轨枕埋深为150米米,中间凹槽符合规定.

整理道床:夯拍道床面,使道床横断面符合设计要求,道床边坡上下边缘整齐并与钢轨相平行.

(5)压道作业

全面整道后的轨道,安排单机压道,压道次数不得少于30次,经压道后的轨道无明显的变形,达到验收标准.

3.2.2工艺流程

减振垫碎石道床铺砟整道工艺流程图

3.3减振垫碎石道床道岔施工

3.3.1施工方法、工艺

减振垫碎石道床道岔采用人工铺设,小型机具配合施工,利用汽车将全部道岔轨料运到岔位处,人工现场一次铺设到位,汽车吊配合施工,使用齿条式起道器、液压起拨道器、液压起拨道机、小型液压捣固机进行起道整修和沉落整修.

(1)测设道岔铺轨中桩

根据施工平面图测设道岔岔前、道岔中心、岔后中心轨道中线桩.

(2)铺设面碴

汽车运输道岔道床碎石道碴堆放与道岔位置的两侧,完成道差联接后人工进碴整修道岔轨道.

(3)铺设岔枕

铺岔枕时,预先按照道岔布置图上的岔枕间距在内侧轨腰刻画轨枕位置线,标出岔枕位置,采用人工方法摆放道岔轨枕.

(4)铺钉钢轨

铺钉道岔钢轨按先直后曲,先外后内,由前向后分四个步骤进行.

减振垫碎石道床道岔铺设工序见下.

铺设直股基本轨:按图中顺序将基本轨放置到轨枕上,联接钢轨

接头。

调整轨枕间距,并按图纸上岔枕间距在轨腰内侧划出岔枕位置。

安好垫板钻眼钉道。

铺设直线下股基本轨及辙叉,按图中顺序将钢轨上到轨枕上联

接,垫好垫板,用道尺卡住轨距钉道。

以支距法铺设导曲线上股。

用道尺卡轨距钉导曲线下股。安装转辙器连杆。质量检查。

减振垫碎石道床道岔施工

(5)起道整修

道岔组装完毕后,按中线桩将道岔拨到设计位置,按照验标要求,对道岔各部位进行整修.车辆段根据工程量和现场情况,计划采用人工配合液压捣固机整道.

(6)质量检查

检查材料数量、道岔位置、轨距、扣件安装、导曲线支距、附带曲线支距、轮缘槽宽度、尖轨密贴程度等项目是否符合规定.

①铺设位置正确,基本轨、尖轨、辙叉及配件铺设符合标准图.

②转辙器搬动灵活,尖轨与基本轨密贴,在转杆连接处,尖轨与基本轨的间隙不得大于2米米,尖轨无损伤,尖轨顶面宽50米米以上断面处,不低于基本轨顶面1米米.

③轨距允许误差:装有控制设备的道岔,除尖轨尖端处为±1米米外,其余各部均为+3米米、-2米米.辙叉心作用边至护轨头部外侧的距离(查照间隔)不得小于1391米米,翼轨作用边至护轨头部外侧距离(护背距离)不得大于1348米米.

④道岔的大方向与其连接线路的中线一致,与道岔偏差不大于30米米.

⑤导曲线应圆顺,支距正确,其误差不得大于2米米,连接曲线用10米弦量,连续正矢量不得大于3米米.

⑥接头处轨面高差和错牙不得大于1米米,轨缝实际平均与检算值误差控制在±2米米,岔头或岔尾接头相错量不大于20米米.

⑦基本轨落槽、滑床板平直,滑床板与尖轨间有2米米以上空隙者,不得多于1块.

⑧道岔铺设完毕,应串碴找平,逐步捣固,全部滑床板应在同一平面上,轨面应平顺,在道岔全长内高低差不得大于4米米.导曲线不得有反超高.

3.3.2工艺流程

减振垫碎石道床道岔施工工艺流程图

3.3.3技术措施

(1)道岔结构件、轨枕、配件等均须有产品出厂合格证,外观及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材料数量齐全.

(2)施工前编制作业指导书,并进行深入的施工技术交底和职工技能培训.

(3)在每一处施工工点安排至少一名技术工人带班控制施工质量,质量管理部门靠前进行施工质量检查.

3.4 监理巡视检查工作流程

四、监理控制要点及目标值

1、轨枕、轨道进场后,根据设计图纸认真检查其质量及轨枕的几何尺寸是否与设计相符合,轨枕、轨道施工前期准备工作应在轨枕、轨道生产厂家的配合指导下进行.

2、减振垫碎石道床施工前对路基面高程进行检查,若不能满足设计要求需进行处理.

3、基标测设前应进行轨道线路中线及水平贯通测量,偏差调整闭合后,再测设控制基标和加密基标.基标复测完毕后设置加密基标,测量误差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同时,对现场施工测量的伸缩缝位置、基底高程控制线、轨顶高程控制线、线路中心线等不同的桩位进行标识.基标设置允许偏差等要求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规定.

4、减振垫碎石道床道砟应符合《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003年版)》(GB50299-1999)、《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3-2003)的有关规定.

5、现场存放轨枕时,支撑位置距离端头1.2米;堆放层数最多不超过七层;码放时应在轨枕与基础之间、每层轨枕之间放置方木,上下层垫木应对齐.

6、轨枕、轨道钢轨调整精度应符合设计图纸及相关行业标准的规定.

五、监理工作的方法及措施

5.1 工程质量控制的方法

1、由项目总监组织专业监理人员,认真熟悉施工图纸及有关设计说明和技术资料,了解项目设计意图和各项技术要求,并核对全套施工图纸.

2、协助业主组织设计交底及图纸会审工作,对施工图审核中的疑点或差错,以监理工作联系单或专题报告形式发建设单位,并认真参加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深刻领会设计意图,并作好记录.

3、审查施工单位的施工准备工作,包括施工单位的管理机构和负责人名单,施工单位现场人员及进场计划,进场设备、机械的数量、型号、规格、完好率及进场计划,施工现场实验室及试验人员;进场施工材料的合格证,复试单,施工定位放线,并由专业监理工程师核签施工测量放线报验单.

4、审查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施工方案 ,,以确保施工单位所采取的质量保证措施的合理性并由项目总监签署施工组织设计报审表.

5、协助施工单位建立和完善工序控制体系.对重要工序应建立质量管理点,及时检查或审核施工单位提交的质量统计分析资料和质量控制图表.

6、施工中的过程控制是整个工程质量好坏的关键,督促施工单位加强施工工艺管理,认真执行工艺标准和操作规程,以提高项目质量稳定性;加强工序控制,对隐蔽工程实行验收签证制,对关键部位进行旁站监理,中间检查和技术复核,防止质量隐患.

7、监理组在接到隐蔽工程验收单后应及时派专业监理工程师做好验收工作.在验收过程中如发现施工质量不符合设计要求,应签发监理工作联系单,必要时以监理工程师通知单的形式通知施工单位,待其整改后重新进行验收,未经复验签证一律不得进行隐蔽.

8、监理工程师应认真履行监督职责,深入施工现场,达到预控为主,及时发现,早期处理,防止漏检和失检.当发生工程质量事故时,应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9、坚持记好质量监理日记.认真做好统计数据处理分析,对不符合质量标准的提出报告,加以处理.

6.2 工程质量控制的措施

1、组织措施

建立健全监理项目部内部工作制度 ,落实质量控制工作的监理管员和工作目标及职责,对不称职的监理人员及时予以调整.对施工单位工程质量管理人员工作不力,造成工程质量事故,监理工程师可以要求施工单位予以调整,对不能胜任本工程质量要求的施工人员,可以向施工单位提出调换施工人员的要求.

2、技术措施

工程项目开工前,总监理工程师应组织专业工程师对施工单位报送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进行认真审查、审批.施工过程中,当施工单位对已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进行调整、补充或变动时,应经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并应由总监理工程师签认.当承包单位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时,专业监理工程师应要求施工单位报送相应的施工工艺措施和证明材料、组织专题论证,经审定后予以签认.发生工程质量事故时,应参与工程质量事故原因的分析,并对工程质量事故处理方案进行审核,是否满足结构安全要求和使用功能要求.

3、合同措施

根据施工承包合同的规定.监理工程师应监督施工承包单位是否按合同要求的工程质量标准组织施工,对不符合施工承包合同标准的施工,可以要求其返工整改.仍不履行合同条件的 ,可以建议建设单位中止合同,并要求施工承包单位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4、经济措施

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工程质量达不到设计文件和规范、验收评定标准的 ,监理工程师有权不予签证,不予支付不合格分项(分部)或部位的工程款,并要求施工单位返工整修,直至达到合同文件要求的技术标准.

6.3 旁站监理工作方案

1 、旁站监理工作的程序

2、旁站监理人员的主要职责

1)检查施工企业现场质检人员到岗、特殊工种人工持证上岗以及施工机械、建筑材料

准备情况;

2)在现场跟班监督关键部位、关键工序的施工执行施工方案以及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情况;

3)核查进场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设备和商品砼的质量检验报告单等.并可在现场监督施工企业进行检验或者委托具有资格的第三方进行复验;

4)做好旁站监理记录和监理日记,保存旁站监理原始资料.

六、安全、文明施工监理控制措施及控制要点

6.1 安全、文明施工控制措施

1、针对减振垫碎石道床轨道工程特点,监理要求施工单位对进场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并重点对专职安全员、安全监督岗位人员及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如司索指挥、吊车司机、电工等,应持有效证件上岗.

2、要求全员必须通过安全教育后,增强职工安全意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提高职工遵守施工安全纪律的自觉性,认真执行施工安全操作规程,应必须做到:不违章指挥、不违章操作.严格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的各项管理和控制,监督起重吊装作业人员是否遵守“十不吊”规定,及时制止违章操作.

3、要经常督促、检查施工单位安全制度的落实,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施工中安全生产情况,施工前准备工作的检查,施工危险源的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违反操作规程和安全隐患即时指出.督促施工单位及时落实整改或通过会议、安全监理指令书的形式,要求施工单位予以整改.

6.2 监理控制要点

1、防止起重机械伤害、触电事故;

2、轨道交通运输安全,防止交通伤害事故;

3、安全监理工程师应对大型设备进场、大件吊装关键工序实施旁站和现场跟踪监督检查;

4、经常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用电、动用明火、临边防护、防火、消防设施等预防事故措施及现场文明施工的落实情况进行综合性的检查,严格按合肥市文明工地标准监督执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