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致心律失常中药的研究进展

致心律失常中药的研究进展

致心律失常中药的研究进展
致心律失常中药的研究进展

致心律失常中药的研究进展

中药经历了数千年的临床使用,在很多疾病的治疗方面有其无可替代的疗效和优势。中药安全性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以心律失常为特征的心脏毒性表现尤为突出。近年来,我国医学界对部分中药的致心律失常作用的关注度逐渐升高,相关文献也不断发表。本文根据文献报道,例举了具有致心律失常作用的49种中药,分析了其中20种中药通过作用于心肌细胞的钠、钾及钙通道等而导致心律失常。通过对中药的潜在的致心律失常作用的分析,为临床合理使用中药并规避其心律失常的不良反应提供理论基础。

标签:心律失常;中药;离子通道;机制;毒性成分心律失常(Arrhythmia)是指心律起源部位、心搏频率与节律以及冲动传导等任一项异常。心律失常是临床上常见而又极具危险性的心血管疾病,是临床上引起高死亡率的一个重要方面。

中药经历了数千年的临床使用,在很多疾病的治疗方面有其无可替代的疗效和优势。如今,中药的使用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但中药成分不单一,加之各中药的配伍使用以及使用时用量过大、用法不妥、配伍不当等而产生各种不良反应,其中以心律失常尤为突出。

在过去几年中,一些已投入临床应用的中药制剂因为其潜在的心脏毒性或引起严重的心律失常而被迫从市场撤回或推迟批准进入市场。近年来,我国医学界对部分中药的致心律失常作用的关注度逐渐升高,相关文献也不断发表。因此,对易致心律失常的中药应引起关注。本文即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发表的有关中药致心律失常的文献进行检索及统计,分析整理这些药物致心律失常作用的成分及相关机制,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致心律失常中药

通过对大量文献进行检索统计,总结归类,发现目前已报道的具有致心律失常作用的中药包括以下49种:川草乌[1],附子[1],洋地黄[2],”地雷”(半夏)[3],高原一支蒿[4],刺五加[5],龙胆[6],铃兰[7],雪上一枝蒿(一枝蒿,铁棒锤,铁牛七,三转半)[8],冰凉花[9],威灵仙[10],砒霜[11],竹黄[11],藜芦[11],山豆根[11],北五加皮[11],苦杏仁[11],雷公藤[11],人参[11],生麻黄[11],地骨皮[11],细辛[11],茵陈[11],马钱子[11],夹竹桃[11],葛根[11],蟾蜍(蟾酥)[11],三七[11],甘草[12],鹿茸[12],当归[12],玉竹[12],首乌[12],白薇[12],天花粉[12],藏红花[12],桃仁[12],酸枣仁[12],朱砂[12],龙骨[12],泽泻[12],木通[12],葶苈子[12],黄连[12],穿心莲[12],苦参[12],牛黄[12],丹参[12],洋地黄[22]等。

2致心律失常中药的成分与其致心律失常机制

2.1川乌、草乌、附子、雪上一枝蒿乌头为毛茛科Ranunculaceae植物,母

鸡血藤泡酒的功效与作用 鸡血藤泡酒配方比例方法

鸡血藤泡酒的功效与作用鸡血藤泡酒配方比例方法 鸡血藤泡酒的功效 鸡血藤可以补血,活血,通络,用于月经不调,血虚萎黄,麻木瘫痪,风湿痹痛,而泡酒对于行气、扶风、活血、通络的效用有增强,注意适量用为好,多休息 鸡血藤泡酒用什么白酒好,都有哪些注意事项 一、鸡血藤泡酒用什么样的白酒好? 据媒体接连报道,市场上70%的白酒都是食用酒精+香料+甜蜜素+水勾兑而成,成本原因,中低端白酒几乎都是酒精勾兑,很多打着纯粮酿造的酒却是食用酒精勾兑而成,而食用酒精酒与纯粮酒区别在于,纯粮酒是自然发酵酿造,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天然物质,而这些天然物质会和鸡血藤发生反应,才会产生神奇的保健医疗作用,而食用酒精酒因为添加剂原因本身对人体就没有好处,还会破坏药材的功效。因此,鸡血藤泡酒一定要选用无添加的纯粮酒,这种无添加的纯粮食酒在市场上不好找,在此笔者向大家推荐一款谷养康纯粮酒,真正无添加纯粮酒,适合鸡血藤泡酒。 二、鸡血藤泡药酒不宜选择塑料桶装酒 市场很多PET塑料桶装酒,价格便宜,这种PET塑料装水很安全,但白酒具有很强腐蚀性,尤其是高度白酒,会把塑料成分腐蚀到酒里。所以,为了安全起见,要选择玻璃瓶或陶瓷瓶装酒,不能选择塑料桶装酒。 三、鸡血藤泡酒要用多少度白酒合适 稍高度数的白酒更易于杀死鸡血藤的细菌和病菌。鸡血藤中水分的渗出也会稀释酒精度,而且随着存放时间的推移,酒的度数会下降,酒精度过低,长时间存储容易变质。因此鸡血藤泡酒60度的优质纯粮酒最佳。 四、鸡血藤泡酒用什么容器比较好? 鸡血藤泡酒要用土陶坛或者玻璃器皿,陶坛最优,古时候熬制中药、储存白酒都用土陶,土陶可加速酒的陈化老熟,让酒的品质更好,所以陶坛比玻璃更适合装酒。禁用塑料和金属器皿泡药酒,塑料金属装酒会逸出有害物质。而玻璃、陶瓷就不会产生上述情况,这也是我给大家推荐谷养康纯粮酒的另外一个原因,谷养康纯粮酒采用土陶罐制作而成,瓶口较大,如果泡量不大可直接把鸡血藤加入陶坛里,免去购买泡酒坛,如果泡量较大,可去集贸市场购买较大泡酒器皿。 鸡血藤泡酒药方(阴虚火旺者禁服): (摘自网络,仅供参考,具体咨询医生) 鸡血藤酒 配方:鸡血藤450克纯粮白酒3000毫升

心律失常研究进展

心律失常研究进展 心律失常领域,总体而言可谓是波澜不惊、乏善可陈的一年。从基础到临床,从心房颤动(房颤)到结构性心脏病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均未出现重大突破。 一、心房颤动 在本领域最高发的病种房颤方面,消融仍然处于瓶颈期,根本原因仍然主要是对于房颤机制特别是持续性房颤的机制研究未有大的突破。虽然压力监测的消融指数(Ablation index,AI)、损伤指数(lesion size index,LSI)不同程度降低了手术曝光时间和射线剂量,增加消融灶永久性透壁率,但临床远期疗效尚待证实。其他消融参数的探索,如高功率短时间的安全性与有效性也引起业界关注。对于持续房颤消融策略目前除了PVI,线性消融、碎裂电位消融、roto r的标测与消融、针对低电压区的基质改良等策略可谓各有拥趸。笔者认为,鉴于持续房颤复杂和广泛的基质,单纯PVI肯定远远不够,之所以线性消融后成功率并未明显增加,关键是目前消融工具无法安全地达到永久性透壁损伤。但是,术后规整的房速/房扑,与其说是复发,毋宁说是消融迈向成功的过渡阶段。目前,Roto

r标测和消融仍缺乏证实其有效性的可信证据。而针对低电压区的基质改良策略的有效性也有待更多研究证实。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公布的CABANA研究的初步结果。该研究是目前唯一对比房颤消融治疗与药物保守治疗对房颤患者死亡率和住院率影响 的大规模随机对照研究。初步公布的结果显示,射频导管消融与药物治疗对主要终点事件影响无统计学差异。考虑到其入选时间较久,导管消融组所采用的器械与策略相对过时而药物组因为入组而可能接受了较真实世 界药物治疗患者更好的治疗,其结果的偏移恐怕不能忽视。 另一个重要的结果来自CASTLE-AF(左室功能障碍合并房颤患者的导管消融和常规标准治疗对比研究)。由于房颤和心衰往往并存,一方面多达50%的新发心衰患者罹患房颤,另一方面,新发房颤患者中,约1/3合并心衰。二者互为因果。而CASTLE-AF研究入选合并症状性阵发性和持续房颤的心衰患者(射血分数≤35%),随机分入导管消融组(179例)和常规标准药物治疗组(184例)。主要终点是全因死亡率和心衰恶化住院率。消融策略为肺静脉隔离(PVI),是否进行附加消融由术者根据病情决定。所有患者均植入CRTD或ICD,通过植入ICD的家庭随访监测判定房颤发作情况。中位数随访37.8月,导管消融组的主要终点明显低于标准治疗组(28.5%VS. 44.6%,HR0.62, P=0.007)。

厚果鸡血藤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厚果鸡血藤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概述 关键词厚果鸡血藤;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摘要本文综述了厚果鸡血藤中黄酮、三萜等化学成分及其杀虫、凝血等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厚果鸡血藤提供参考。 Advances in Studies on Chemical Components and Pharmacology of Millettia pachycarpa LI Yan-Fang*, DENG Hai-Chun, LIANG Bin, MA Li-Fang, SONG Hang Department of Pharmaceuticl and Bioengeneering, Sichuan U niversity, Chengdu, 610065, China Abstract: Millettia pachycarpa has been used as insecticidal plants in China. The chemical components and pharmacology have been studied in recent 30 years. Some flavonoids had been isolated from the stem and seed of this plant. This article reviewed the studies and will supply the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the medicinal value of this plant. Key words: Millettia pachycarpa Benth; flavonoids;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豆科鸡血藤属植物厚果鸡血藤Millettia pachycarpa Benth,又名少果鸡血藤、毒鱼藤,为多年生攀援灌木,分布于我国华南和西南等地区。其味苦,辛、热,有毒,具有杀虫、攻毒、止痛之功效,主治疥疮、癣、癞、痧气腹痛、小儿疳积等疼痛[1]。广东连县等地民间用以治疗乙型肝炎,为广州市医药工业研究所抗乙肝病毒研究内容之一。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学者对厚果鸡血藤研究的不断深入,已从中分离得到多种化学成分,并且发现不少新的药理活性,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为了进一步对本品开展研究,本文对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概况进行综述。 1化学成分 厚果鸡血藤的主要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有黄酮、异黄酮,鱼藤酮类、查耳酮、二氢黄酮类化合物,此外还含有少量的三萜、甾醇和蛋白质等成分。 1.1黄酮类化合物

致心律失常中药的研究进展

致心律失常中药的研究进展 中药经历了数千年的临床使用,在很多疾病的治疗方面有其无可替代的疗效和优势。中药安全性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以心律失常为特征的心脏毒性表现尤为突出。近年来,我国医学界对部分中药的致心律失常作用的关注度逐渐升高,相关文献也不断发表。本文根据文献报道,例举了具有致心律失常作用的49种中药,分析了其中20种中药通过作用于心肌细胞的钠、钾及钙通道等而导致心律失常。通过对中药的潜在的致心律失常作用的分析,为临床合理使用中药并规避其心律失常的不良反应提供理论基础。 标签:心律失常;中药;离子通道;机制;毒性成分心律失常(Arrhythmia)是指心律起源部位、心搏频率与节律以及冲动传导等任一项异常。心律失常是临床上常见而又极具危险性的心血管疾病,是临床上引起高死亡率的一个重要方面。 中药经历了数千年的临床使用,在很多疾病的治疗方面有其无可替代的疗效和优势。如今,中药的使用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但中药成分不单一,加之各中药的配伍使用以及使用时用量过大、用法不妥、配伍不当等而产生各种不良反应,其中以心律失常尤为突出。 在过去几年中,一些已投入临床应用的中药制剂因为其潜在的心脏毒性或引起严重的心律失常而被迫从市场撤回或推迟批准进入市场。近年来,我国医学界对部分中药的致心律失常作用的关注度逐渐升高,相关文献也不断发表。因此,对易致心律失常的中药应引起关注。本文即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发表的有关中药致心律失常的文献进行检索及统计,分析整理这些药物致心律失常作用的成分及相关机制,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致心律失常中药 通过对大量文献进行检索统计,总结归类,发现目前已报道的具有致心律失常作用的中药包括以下49种:川草乌[1],附子[1],洋地黄[2],”地雷”(半夏)[3],高原一支蒿[4],刺五加[5],龙胆[6],铃兰[7],雪上一枝蒿(一枝蒿,铁棒锤,铁牛七,三转半)[8],冰凉花[9],威灵仙[10],砒霜[11],竹黄[11],藜芦[11],山豆根[11],北五加皮[11],苦杏仁[11],雷公藤[11],人参[11],生麻黄[11],地骨皮[11],细辛[11],茵陈[11],马钱子[11],夹竹桃[11],葛根[11],蟾蜍(蟾酥)[11],三七[11],甘草[12],鹿茸[12],当归[12],玉竹[12],首乌[12],白薇[12],天花粉[12],藏红花[12],桃仁[12],酸枣仁[12],朱砂[12],龙骨[12],泽泻[12],木通[12],葶苈子[12],黄连[12],穿心莲[12],苦参[12],牛黄[12],丹参[12],洋地黄[22]等。 2致心律失常中药的成分与其致心律失常机制 2.1川乌、草乌、附子、雪上一枝蒿乌头为毛茛科Ranunculaceae植物,母

鸡血藤

鸡血藤 【别名】血风、血藤、大血藤、血风藤、三叶鸡血藤、九层风 【炮制】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碎,晒干。 用水润透,切片,或蒸软后乘热切片,晒干。 【性味】苦、甘,温。【归经】归肝、肾经。 【功效】补血,活血,通络。用于月经不调,血虚萎黄,麻木瘫痪,风湿痹痛。(鸡血藤的功效与作用) 【用法用量】9~15g。【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大剂1两);或浸酒。 【附方】治放射线引起的白血病:鸡血藤一两。长期煎服。(江西《中草药学》) 【临床应用】治疗闭经:鸡血藤糖浆10~30毫升,日服3次,疗程1~4周。治疗190例,近期有效65例。一般于服药后7~20天通经。 【功效】活血舒筋;养血调经。主手足麻木;肢体瘫痪;风湿痹痛;妇女有经不调;痛经;闭经(鸡血藤的功效与作用)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大剂量可用至30g;或浸酒。功能主治活血、舒筋。治腰膝酸痛,麻木瘫痪,月经不调。①《纲目拾遗》:"活血,暖腰膝,已风瘫。"②《本草再新》:"补中燥胃。"③《饮片新参》:"去瘀血,生新血,流利...[详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大剂1两);或浸酒。 功能主治:补血,活血,通络。用于月经不调,血虚萎黄,麻木瘫痪,风湿痹痛。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霉,防蛀。 配益母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配苍术,理气化湿、辟秽去浊;配杜仲,补肾壮骨,通经止痛;配当归,补血活血。 1.月经不调、痛经、闭经。本品苦而不燥,温而不烈,行血散瘀,调经止痛,性质和缓,同时又兼补血作用,凡妇人血瘀及血虚之月经病证均可应用。治血瘀之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可配伍当归、川芎、香附等同用;治血虚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则配当归、熟地、白芍等药用。 2.风湿痹痛,手足麻木,肢体瘫痪及血虚萎黄。本品行血养血,舒筋活络,为治疗经脉不畅,络脉不和病证的常用药。如治风湿痹痛,肢体麻木,可配伍祛风湿药,如独活、威灵仙、桑寄生等药;治中风手足麻木,肢体瘫痪,常配伍气活血通络药,如黄芪、丹参、地龙等药;治血虚不养筋之肢体麻木及血虚萎黄,多配益气补血药之黄芪、当归等药用。

心律失常的发生和抗心律失常药分类及研究进展

心律失常的发生和抗心律失常药分类及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13-12-10T10:03:33.653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11月第31期供稿作者:许忠 [导读] 其发生机制,与钠流入细胞或钙流出细胞有关,细胞内贮存钙的释放可以触发迟后除极。 许忠(巢湖市第二人民医院药剂科 238000) 【中图分类号】R54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1-0250-02 心律失常的发生是由于异常冲动形成、传导障碍或两者兼有所致随后, 对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和抗心律失常药的作用原理, 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根据药物对心肌电生理的影响进行了分类, 促进和指导了抗心律失常药的研究和临床用药。 一、心伸失常的发生机制 临床上心律失常发生的机制有自律性、后电位触发与折返。心肌细胞的自律性增加,可由于窦性冲动增快或异位冲动的产生而形成交感神经张力增高,心肌缺血缺氧,洋地黄中毒等,使心肌细胞内钙增多,钠钾减少而诱发心律失常在心肌细胞除极后,复极的2,3相或3相终了时出现的电位,即后电位,此电位必须由前面的动作电位触发,引起一次后除极,二者合称触发活动[1]心肌梗寒后由于碎裂传导所产生的迟发电位,可形成室性心动过速[2]。 1.早期后去极化在复极的2、3相出现的微弱电位,在心率缓慢时可达阀电位水平而除极。所以,当窦房结频率减慢时,早后去极化性心律失常更易发生。早后去极化多发生于公极过程中,其机制与慢钠通道开放或快钠通道延长开放有关或由于复极化时外向离子流减少,去极化时,钠和钙内流增加所致[3]。这类心律失常对I类抗心律失常药效果不好,而对钙通道阻滞剂有效。 2.迟后去极化:心肌细胞复极3相终末时出现的微弱电位,在心率加快时此电位增高而除极,导致迟后去极化性心律失常。其发生机制,与钠流入细胞或钙流出细胞有关,细胞内贮存钙的释放可以触发迟后除极。在心肌缺血、低血钾、儿茶酚胺或钙增多时更易出现[1]迟后去极化引起的心律失常,用钙通道阻滞剂治疗,效果较好。 3.儿茶酚胺与心律失常。儿茶酚胺可使细胞膜上的钙通道开放数增多,时间延长,钙进入细胞增多它还可通过cAMP使心肌细胞内质网中的钙释放到细胞浆。心肌细胞内钙增多可导致触发活动。异搏定能阻止细炮外钙迸入细胞和内质网释放钙,可预防此心律失常的发生[4]。 4.迟发电位在室速、室颤病人中,特别原发病是心肌梗塞的病人,83%可记录出迟发电位。Caran指出:室速的持续和碎裂波的存在有关在心室程序起搏时,如碎裂波不受到于扰,室速将持久存在,只有当这些碎裂波消匿后,室速才能被程序起搏所控制[2]。 5.传导阻滞与折返:心肌缺血、细胞内钾丢失,使静息膜电位上移,Vmax减小,或使钠通透性降低的药物,都能降低心肌细胞的膜反应性,引起冲动传导减慢,导致不同程度的传导阻滞,发生心律失常。单向传导阻滞可形成冲动折返,导致阵发性心动过速、室颤。如不应期不相等的心肌纤维并列,或不应期离散的心肌纤维,也可形成折返性心律失常。在没有分支的浦氏纤维,冲动的传导和回返,可通过病变部位的边缘部分或动作电位通过障碍区域时、闭下电位相加,兴奋病变区域的边缘组织而形成传导减慢,折返性心律失常易于发生心肌缺血时,快反应细胞可呈现慢反应电活动,而易于折返。 二、抗心体失常药分类及进展 抗心律失常药有多种分类方法不尽相同,有的根据药物对心肌细胞电生理作用的影响根据细胞膜对药物的反应性和药物对心肌传导座度的影响。但基本内容是一致的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分类是由于大部分药物对心肌细胞有多种作用;药物对各种心肌组织作用的差异;药物的结构、体内代谢、作用时间、副作用及病人敏感程度的不同.所以,对抗心律失常药物合理正确的分类,对于新药的研究开发和临床用药都是重要的。 Williams[5]的抗心律失常药分类方法最常用。I类利多卡因等;II类:β受体阻滞剂;III类:动作电位时程延长药;IV类是钙通道阻滞剂。I 类抗心律失常药对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时间不同,Milne等[6]建议以药物对体表心电图的作用为基础,再分为若干亚类。常分为Ia、Ib、Ic三个亚类。 三、抗心伸失常药物的致心伸失常作用 抗心律失常药的致心律失常作用,可分为①延长QT间期,致多形性室性心律失常;②将单纯性室性早搏或非持续性心动过速,转变为持续性室速:③将心律失常由偶发转为频发,或重复而不间断研究发现,所有抗心律失常药都有不同程度的致心律失常作用。综上所述,随着心肌电生理的研究深入,心律失常的发生原理和抗心律失常药的研究,有了迅速的发展为临床医师的合理选药,提供了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 Sperelakis N. Am Heart J 1984,107(3). [2] Brcithart G et al. Eur Heart J 1986,7(864). [3] Wit AL, Rosen MR. The heart and cardiovascular system. P1449, New York,Raven press. 1986. [4] Clusin WT et al , Am J Cardiol 1982,49(608). [5] Williams EM,J Clin Pharmacl l984 ,24(129). [6] Miline JR et al,Eur Heart J 1985, 5(99).

鸡血藤

鸡血藤 中文名称:鸡血藤 英文名称:Caulis Spatholobi (拉):suberect spatholobus stem 定义:豆科植物密花豆 Spatholobus suberectus Dunn 的干燥藤茎。 应用学科:中医药学(一级学科);中药学(二级学科);中药(二级学科)以上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百科名片: 鸡血藤鸡血藤(学名:Millettia dielsiana)是豆科崖豆藤属的植物。分布在越南、老挝以及中国大陆的湖北、甘肃、安徽、浙江、广东、云南、湖南、海南、陕西、贵州、四川、广西、江西、福建等地,生长于海拔2,500米的地区,多生长在溪沟、山坡杂木林与灌丛中、谷地及路旁,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密花豆Spatholobus suberectus Dunn 的干燥藤茎。秋、冬二季采收,除去枝叶,切片,晒干。 【性状】:本品为椭圆形、长矩圆形或不规则的斜切片,厚0.3~1cm。栓皮灰棕色,有的可见灰白色斑,栓皮脱落处现红棕色。切面木部红棕色或棕色,导管孔多数;韧皮部有树脂状分泌物呈红棕色至黑棕色,与木部相间排列呈3~8个偏心性半圆形环;髓部偏向一侧。质坚硬。气微,味涩。 【鉴别】:本品横切面:木栓细胞数列,含棕红色物。皮层较窄,散有石细胞群,胞腔内充满棕红色物;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维管束异型,由韧皮部与木质部相间排列成数轮。韧皮部最外侧为石细胞群与纤维束组成的厚壁细胞层;射线多被挤压;分泌细胞甚多,充满棕红色物,常数个至10多个切向排列成层;纤维束较多,非木化至微木化,周围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含晶细胞壁木化增厚;石细胞群散在。 木质部射线有时含棕红色物;导管多单个散在,类圆形,直径约至400μm;木纤维束亦均形成晶纤维;木薄壁细胞少数含棕红色物。 【炮制】: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碎,晒干。 【植物形态】: ①密花豆,又名:三叶鸡血藤。 攀援灌木。茎无毛。小叶3,阔椭圆形,长12~20厘米,宽7~15厘米,先端锐尖,基部圆形或近心形,上面疏被短硬毛,下面沿脉疏被短硬毛,脉腋间有髯毛。花多数,排列成大型圆锥花序;花长约10毫米;萼筒状,两面被白色短硬毛,萼齿5,三角形,上面2齿近合生;花冠蝶形,白色;花药2型,5个大,5个稍小;子房密被白色短硬毛。荚果刀状,长8~10.5厘米,宽2.5~3厘米,被绒毛,有网脉,沿腹缝线增厚,仅顶部有一个种子。生于林中或灌丛中。分布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②白花油麻藤 藤本。叶为羽状复叶。窄小叶3片,革质,长圆状椭圆形至卵状椭圆形,长8~16厘米,宽2.5~7.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广楔形,两面均无毛或疏被毛。侧生小叶较小,基部斜形;叶柄无毛,小叶柄有疏长硬毛;托叶卵形,早落。总状花序腋生,长30~38厘米;具花20~30朵;萼钟状,萼齿5,上面2齿合生,有稀疏棕色长硬毛;花冠蝶形。灰白色,长7.5~8.5厘米,旗瓣卵状广椭圆形,长约为龙骨瓣的1/2;雄蕊为9+1的两组,花药2型;子房密生锈色短柔毛,花柱丝状。荚果木质,长矩形,长22~40厘米,宽约3厘米左右,外被棕色短柔毛,两侧有狭翅,种子间有紧缩;种子10余枚,肾形,黑色。花、果期4~9月。分布广东、广西等地。 ③香花岩豆藤,又名:山鸡血藤、贯肠血藤、苦藤、猪婆藤、大活血、过山龙、野奶豆。 攀援灌木。幼枝和花序被金黄色绒毛。羽状复叶互生,小叶5,狭椭圆形,或披针形,长5~15厘米,宽2.5~5厘米,先端钝尖,基部圆楔形,下面疏生短毛或无毛;小托叶锥形。圆锥花序顶生,长达15厘米。萼钟形,密生锈色毛;花蝶形,紫色,长1.2~2厘米;旗瓣椭圆形,基部有短爪,外面白色,密被锈色丝状毛;雄蕊成9+1的两组;雌蕊的子房密被长绒毛。荚果条形,长7~12厘米,宽约2厘米,近木质,密被黄褐色绒毛。种子扁长圆形。花期夏季。果期秋季。生于山坡灌丛中。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四川、云南、贵州等地。本植物的根(岩豆根)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④亮叶岩豆藤,又名:血节藤、血藤、血筋藤。 攀援灌木。形态与上种相似,幼枝有平贴丝状细毛,后变光滑。小叶披针形或卵形,长5~8厘米,两面光亮。圆锥花序顶生,长6~10厘米;花长约2厘米;萼钟状,密生绢毛;花冠紫色,旗瓣外面白色,有绢毛,基部有2个胼胝体状附属物。荚果条状矩圆形,长10~14厘米,有绒毛;种子4~5粒。生溪边、山谷疏林下。分布广东、广西。

心律失常2017新进展

心律失常2017新进展 亮点一:二代Holter用于诊断睡眠呼吸综合征 睡眠当中反复出现3次以上的呼吸暂停就可以被诊断为睡眠呼吸综合征。这种疾病发病率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比较高,在我国,约有7000万人受到睡眠呼吸综合征困扰。睡眠呼吸综合征对人体多种疾病的发生都有影响,尤其与心律失常发病相关。在发病时,可以有很长时间心脏停搏以及严重的房室阻滞。由于对疾病的诊断不全面,曾经有一些患有睡眠呼吸综合的病人被要求安装心脏起搏器。实际上,如果能及时诊断该患者的心律失常是由睡眠呼吸综合征引起,在睡眠缺氧的情况得到纠正之后,心律失常的症状就会消失。 传统诊断睡眠呼吸综合征的金标准是多导睡眠。但由于多导睡眠操作复杂,受床位限制且诊断费用高,不适用于初筛。经过二代技术革新,Holter作为睡眠呼吸综合征的诊断技术,可以同时记录动态心电图和呼吸波,能作出更加准确的诊断。根据郭教授的数据分析指出,第二代Holter和多导睡眠诊断在诊断结果及严重程度分析上差异不大,是一种可靠的诊疗手段。 亮点二:心电标测新技术体表三维标测技术 自1980年起,直流电与射频消融技术应用于临床,让很多快速性心律失常得到根治。这种技术需要准确判断出心律失常的

局灶位置,而传统的腔内三维标测技术可以达到理想效果。但由于腔内三维标测技术需要用接触式或非接触式心内膜标测电极 通过周围血管进入体内,再经过推送最终放置在特定心腔内进行心内膜心电活动的采样,属于有创检查,且检查费用高昂,为了弥补这个缺陷,无创检查手段——体表三维标测技术应运而生。 体表三维标测技术代替了传统的有创检查,让病人穿上电极背心,使用电极背心测定心腔内的三维信号,然后让病人照CT,让CT的解剖三维模型和电极背心的电生理模型相结合,从而准确地诊断出心律失常的局灶位置。根据郭教授介绍,2014年曾有学术研究比较腔内三维标测技术和体表三维标测技术的准确率,其诊断的准确率均能达到100%,指导消融的准确率也达到了100%。 亮点三:遗传性心律失常的新分类 2013年,美洲、欧洲、亚太地区的三大心律学会对遗传性心律失常分为8类。包括:长QT综合征、短QT综合征、Brugada 综合征、CPVT、早复极综合征、特发性室颤、不明原因的心脏性猝死综合征、进行性心脏传导疾病。而仅在几年前,早复极综合征患者还是被归类到特发性室颤当中。而13年起,二者被分离,则特发性室颤伴有早复极波是应被分类为早复极综合征。这个新的分类对于遗传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诊断和各个分型的鉴别诊断 均有重要意义,值得引起临床医师的关注。

大血藤

·15· 大血藤 Daxueteng CAULIS SARGENTODOXAE 本品为木通科植物大血藤Sargentodoxa cuneata(Oliv.)Rehd.et Wils.的干燥藤茎。秋、冬二季采收,除去侧枝,截段,干燥。 【性状】本品呈圆柱形,略弯曲,长30~60cm,直径1~3cm。表面灰棕色,粗糙,外皮常呈鳞片状剥落,剥落处显暗红棕色,有的可见膨大的节及略凹陷的枝痕或叶痕。质硬,断面皮部红棕色,有数处向内嵌入木部,木部黄白色,有多数细孔状导管,射线呈放射状排列。气微,味微涩。 【鉴别】(1)本品横切面:木栓层为多列细胞,含棕红色物。皮层石细胞常数个成群,有的含草酸钙方晶。维管束外韧型。韧皮部分泌细胞常切向排列,与筛管群相间隔;有少数石细胞群散在。束内形成层明显。木质部导管多单个散在,类圆形,直径约至400μm,周围有木纤维。射线宽广,外侧石细胞较多,有的含数个草酸钙方晶。髓部可见石细胞群。薄壁细胞含棕色或棕红色物。 (2)取本品粗粉5g,加甲醇5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2%氢氧化钠溶液10ml 使溶解,用盐酸调节pH值至2,用乙醚振摇提取3次,每次10ml,合并乙醚液,挥干,残渣加甲醇2ml 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大血藤对照药材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丙酮-甲酸(8:1:0.8)为展开大青叶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2%三氯化铁乙醇溶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水分照水分测定法(附录Ⅸ H第一法)测定,不得过12.0%。 总灰分不得过4.0%(附录Ⅸ K)。 【浸出物】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项下的热浸法(附录X A)测定,用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5.0%。 【炮制】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性味与归经】苦,平。归大肠、肝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活血,祛风。用于肠痈腹痛,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扑肿痛。 【用法与用量】9~15g。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金刚藤镯与鸡血藤的区别

鸡血藤镯和金刚藤镯的区别 【鸡血藤镯 】 别名:活血藤、大血藤科、血藤、紫梗藤、猪血藤、 等多种植物的别称。 为五味子科藤木类。分布于我国西藏、湖北、云南等 地。 药用价值:补血行血,通经活络,祛风除湿。 【金刚藤镯】 别名:菝葜、铁菱角、马加勒、筋骨柱子,金刚根等 多种植物的别称。 为百合科植物西南菝葜。分布于我国西藏、湖北、云 南等地。 药用价值:祛风,活血,解毒。治风湿腰腿痛,跌 打损伤,瘰疬。 【藤镯的品相】 关于藤镯我相信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就是藤镯的本身好坏,那么到底什么样的藤镯才算是好的,什么样的才算精品应该怎么挑选,下面我分享我个人经验和观点。 1.饱满程度:不论是鸡血藤还是金刚藤,因为藤的本身就是自然生长的植物,既然是 植物当然就会存在不同程度的瑕疵,比如像干瘪、藤癍、虫眼、异形等都属于正常现象,所以藤面光滑平顺,无干瘪、虫眼、异形,藤节处粗细均与协调,不论藤粗、细即为佳品。 2.品相:品相体现的是手工艺,选择一条好的原材料还需要在制作过程中完美的呈现 才算是精品,内外无折痕、刮痕和破皮损伤,圈口圆滑弧度规则才算精品。 3.色泽:色泽是体现藤镯最直观的效果,这个我相信不用说大家都应该明白,颜色深 浅一致,红润透亮即为佳品。 【藤镯的保养】 1.平时不佩戴可以抹油(植物油均可)放入密封袋中,因为藤镯毕竟是植物多 少都会受潮和干枯,受潮后会变形影响藤镯的美观,抹过油的藤镯放在密封袋中藤镯会慢慢吸收油分那样看上去光泽会更好,镯子也会更加亮丽。 2.干枯。若天气特别干燥情况下需在藤镯上涂抹适量植物油以防干裂枯萎。 3.药藤镯会越戴越亮,佩戴在手腕上藤条与肌肤摩擦,不光滑的表层被逐渐磨 平,佩戴大约一个星期,藤镯就会渐渐变得光滑、平顺且美丽精致,且会随着佩戴时间增加颜色逐渐变深,越带越红越带透。

鸡血藤——补血活血良药

鸡血藤——补血活血良药 鸡血藤为豆科攀援灌木植物鸡血藤(昆明鸡血藤)和山鸡血藤(丰城鸡血藤)的藤,秋季采收,切片生用。鸡血藤的茎被切断以后,其木质部就立即出现淡红棕色液体,不久慢慢变成鲜红色汁液流出来,很像鸡血,因此,人们称它为鸡血藤,顾名思义,其有补血之功。 中医认为,鸡血藤性味辛、甘、温,入肝经,有补血行血、舒筋活络之功,适用于气血亏虚所致的经来腹痛,月经不调,手足麻木,风湿痹痛等。《本草纲目拾遗》言其“壮筋骨,已酸痛……治老人气血虚弱,手足麻木,瘫痪等症;男子虚损,不能生育及遗精白浊;妇胃寒痛;妇人经水不调,赤白带下,妇女干血劳及子宫虚冷不受胎”。《本草再新》言其“补中燥胃”。《饮片新参》言其“去瘀血,生新血,流利经脉。治暑痧,风血痹症”。《现代实用中药》言其“为强壮性之补血药,适用于贫血性之神经麻痹症,如肢体及腰膝酸痛,麻木不仁等。又用于妇女月经不调,月经闭止等,有活血镇痛之效”。 药理研究表明:鸡血藤对实验子宫,无论已孕或未孕均有兴奋作用,小剂量能增强子宫节律性收缩,较大剂量收缩更显著,振幅明显增大,已孕子宫较未孕子宫敏感,煎剂强于酊剂。鸡血藤对实验性家兔贫血有补血作用,能使血细胞

增加,血红蛋白升高。鸡血藤水提醇沉制剂能增加实验动物股动脉血流量,降低血管阻力,对血小板聚集有明显抑制作用。水煎剂可降低动物胆固醇,对抗动脉粥样硬化。现介绍几则治疗方,供选用。 鸡血藤粥 鸡血藤30克,大米100克,红糖适量。将鸡血藤择净,放入药罐中,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红糖,煮至粥熟即成,每日1剂,连续3~5天。 可补血益气,通络止痛。适用于气血亏虚所致的月经不调、痛经闭经、手足麻木、风湿痹痛等。 大枣血藤瘦肉汤 大枣10枚,鸡血藤10克,猪瘦肉100克,调味品适量。将鸡血藤布包,大枣去核,猪瘦肉洗净,切片,三者同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炖熟后,去药包,略放食盐调味服食,每日1剂,每于经前3~5天开始服用。 可益气养血,适用于血虚经少,面色苍白,头晕心悸等。 鸡血藤补血膏 鸡血藤150克,龙眼肉、大枣各30克,蜂蜜适量。将龙眼肉撕碎;大枣去核,撕碎备用。将鸡血藤水煎2次,2液合并,文火浓缩后,纳入龙眼肉,大枣及等量蜂蜜,煮至沸后,候温装瓶备用,每取10~20毫升,每日2~3次,温开水冲服,或调入米粥中服食。

红藤的主要功效和作用及其副作用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红藤的主要功效和作用及其副作用导语:红藤作为一道中药却不被广泛的认识,很多人都不知道红藤是什么,红藤有着一层神秘的面纱,那么我们这里就将解开红藤的神秘,让我们一起来了 红藤作为一道中药却不被广泛的认识,很多人都不知道红藤是什么,红藤有着一层神秘的面纱,那么我们这里就将解开红藤的神秘,让我们一起来了解红藤吧。红藤我们又叫做大血藤,红藤的运用方面非常广泛,我们一起认识红藤的功效与作用吧。红藤的作用在于可以活血,能治疗很多女性的疾病,红藤有着其独特的功效,当然我们应该注意到,是药物的话有其两面性,红藤其实也有它的极限性和副作用,像孕妇这类人群最好就不要去碰红藤这样的药物。 红藤主要在我国四川、江西、浙江等这些区域生长。红藤的功效与作用主要表现在它能够很好的活血通经,对于血虚和闭经的女性,以及祛毒散瘀、深受风湿痹通的人等都有很好的效果。 红藤的功效与作用之主要功效 对于女性的闭经以及血虚,红藤与益母草、香附、叶下红一起配合使用可以产生很好的疗效。红藤也能够治疗急性和慢性阑尾炎,临床医学上以红藤为主,配合其它可以清热解毒和活血化瘀的药物组成复方治疗,对治疗阑尾炎有着很好的疗效. 红藤的功效与作用之主要功效 对于四大寄生虫之一的钩虫病,可以用红藤和喇叭花、钩藤、凤叉蕨各三钱,配合着水一起煎服。红藤还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对于慢性痛风导致尿酸值增高导致出现了尿酸盐结石的人,红藤与山慈菇、虎杖、丹皮等同时混合运用,也能够是病情得到有效的缓解与好转。 红藤的功效与作用之副作用 红藤忌用人群: 通过上文的介绍,现在相信大家对于红藤的功效以及红藤在生活中能起到的作用应该有了一定的认识了吧。文章介绍的还不够,因为红藤的作用于功效不只以上这些,红藤也有其极限性和副作用,相信大家了解后就懂得如何合理利用红藤了。 生活知识分享

鸡血藤中药材详细说明书

鸡血藤 药材名称: 鸡血藤 拼音名称: JIXUETENG 别名: 血风藤、马鹿藤、紫梗藤、猪血藤、九层风、红藤、活血藤、大血藤、血龙藤、过岗龙、五层血。 科属: 为豆科植物密花豆的藤茎。 产地: 主产于广西、云南等地。野生。 性味: [性味、归经]苦、微甘,温。归肝、肾经。 功效: 行血补血,调经,舒筋活络。 中成药: 共有219种中成药使用鸡血藤:复方保泰松鸡血藤片杞明胶囊骨友灵搽剂息伤乐酊通脉宝膏脑心通胶囊麝香抗栓胶囊脑脉泰胶囊新血宝胶囊乳癖消片等。 应用:

1、月经不调、痛经、闭经。本品苦而不燥,温而不烈,行血散瘀,调经止痛,性质和缓,同时又兼补血作用,凡妇人血瘀及血虚之月经病证均可应用。 治血瘀之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可配伍当归、川芎、香附等同用;治血虚月 经不调、痛经、闭经,则配当归、熟地、白芍等药用。 2、风湿痹痛,手足麻木,肢体瘫痪及血虚萎黄。本品行血养血,舒筋活络,为治疗经脉不畅,络脉不和病证的常用药。如治风湿痹痛,肢体麻木,可配伍 祛风湿药,如独活、威灵仙、桑寄生等药;治中风手足麻木,肢体瘫痪,常配 伍益气活血通络药,如黄芪、丹参、地龙等药;治血虚不养筋之肢体麻木及血 虚萎黄,多配益气补血药之黄芪、当归等药用。 3.治放射性白血球减少症:配合其他滋补气血的药物同用。 用法用量: 煎服,10~30G。或浸酒服,或熬膏服。 注意事项: 阴虚火亢者慎用。 鉴别用药: 鸡血藤与红藤,均为植物藤类,功能活血散瘀。但鸡血藤甘温,长于补血,温经活络,伤家常用;红藤苦平,长于清热解毒,消痈止痛,疮家要药。补泻 有别,兼长各异。 采收加工: 秋季采收茎藤,除去枝叶,锯成段,晒干。或鲜时切片,晒干。 贮藏储存: 鸡血藤片: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大小分档,洗净,浸润至透,切薄片, 干燥;或蒸软后趁热切薄片,干燥。:置通风干燥处,防霉,防蛀。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主要含有异黄酮类化合物如刺芒柄花素、大豆黄素等,三萜 类化合物如表木栓醇、木栓酮等以及甾体类化合物如Β-谷甾醇、胡萝卜素苷、 油菜甾醇、鸡血藤醇等。

大血藤

大血藤 【拼音名】 Dà Xuè Ténɡ 【别名】血藤、过山龙、红藤、千年健、血竭、见血飞、血通、大活血、黄省藤、红血藤、血木通、五花血藤、血灌肠、花血藤、赤沙藤、山红藤、活血藤。 【别名】血藤(《本草图经》),红皮藤(《任城日记》),千年健(《简易草药》),大活血(《植物名实图考》),五花血藤(《贵州民间方药集》),红藤、赤沙藤(《浙江中药手册》),蕨心藤(《广西中兽医药植》),活血藤、血通、血木通(《中药志》),穿尖龙、半血莲、过血藤、血灌肠、花血藤(《湖南药物志》),黄梗藤、八卦薛、黄鸡藤、血陈根、红牛鼻陈(《闽东本草》),山红藤(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五花七、五花血通、大血通(《陕西中草药》),红血藤、黄省藤、鱼藤、红菊花心(《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性味】苦;平;无毒 【归经】肝;大肠经 【功能主治】解毒消痈;活血止痛;祛风除湿;杀虫。主肠痈;痢疾;乳痛;痛经;经闭;跌打损伤;风湿痹痛;虫积腹痛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祛风。用于肠痈腹痛,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扑肿痛。【功能主治】败毒消痈,活血通络,祛风杀虫。治急、慢性阑尾炎,风湿痹痛,赤痢,血淋,月经不调,疳积,虫痛,跌扑损伤。清热解毒,活血,祛风。用于肠痈腹痛、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打扑痛。 【功能主治】活血通经,祛风除湿,驱虫。主治:阑尾炎,经闭腹痛,风湿筋骨酸痛,四肢麻木拘挛,钩虫病,蛔虫病。 【用法用量】 0.3~1两。 【用法用量】 9~15g。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研末或浸酒。外用:捣敷。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酒煮、浸酒。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注意】孕妇慎服。 【注意】《闽东本草》:"孕妇不宜多服。" 【临床应用】①治疗急性阑尾炎 以红藤为主,配合其它清热解毒及活血化瘀药物组成复方治疗。初步观察对急性阑尾炎、阑尾脓肿有较好疗效。上海地区用复方红藤片(每12片含红藤2两、蒲公英1两、生大黄6钱、川朴3厘)内服,每日3次,每次4片(大便次数增多者剂量可减半),先后治疗急性单纯性、早期化脓性阑尾炎1213例。其中首批观察354例,有效率达98%,服药后在3~4天内腹肌紧张、腹痛、触痛均消失,平均在2天和2.5天白细胞和体温分别恢复正常;其后观察的859例,有效率亦达90%。随访146例(时间最长为治疗后11个月,最短为6个月),除25例复发(17.1%)外,余均良好。复发后有14例作手术治疗,11例继续服中、西药物治愈。 ②治疗胆道蛔虫病

中药鸡血藤

中药鸡血藤 在中医学中,许多病症的治疗与中药都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的,而鸡血藤就是一种十分常见的中药,在对鸡血藤的药效分析上,中医学普遍认为其在对女性月经不调的治疗上是有着显著的疗效的。 鸡血藤是豆科崖豆藤属的植物,是中医常用的一味中药,中医认为,鸡血藤味苦,性温,归肝经和肾经。能活血养血,能调经,能治疗手足麻木,也能治疗风湿,甚至对肢体瘫痪都有一定的效果。 一、对于脱发有一定的作用 在鸡血藤的临床应用中,有治疗脱发的案例,一般与栀子、牡丹皮、生地黄、龙胆草、红花、柴胡、旱莲草、荔枝核、生甘草同用,每日分早晚2次共服1剂,同时用鸡血藤泡酒在头顶擦拭,每天数次,也有很好的效果。仅用擦拭法也有一定的效果。 二、可以治疗月经不调,痛经,闭经 女性在有痛经或月经不调的症状时,可以咨询中医师依情况酌量服用鸡血藤,不但可以活血养血,还能调经,减少经期的痛苦。 三、可以作用于心血管和血液系统 鸡血藤可以扩张血管,在活血和养血方面都有很好的效果。一方面可以增加血液的流速,提高血液的活力,另一方面还能使血液内的血红蛋白增加,起到补血的效果。中医上有使用鸡血藤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案例,百分之八十的患者的病情都能得到缓解。同时,鸡血藤还能降低血压和血脂,对整个血液循环系统都有好处。

四、对于阳痿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有中医专家发现,在治疗阳痿的临床实践中,使用鸡血藤加鹿角胶,菟丝子,补骨脂,葫芦巴,附子,茴香,茯苓,苍术,熟地制成一方,对于阳虚产生的阳痿症状的治疗效果非常好,大多数用此方呃患者都能极大改善病情甚至治愈。 五、可以增强免疫力和抵抗肿瘤 鸡血藤可以降低一些病毒的活力,能提高淋巴因子活化杀伤细胞的活力,有治疗白细胞减少的案例,治愈率在百分之八十左右。这些都表明了鸡血藤可以有效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同时,鸡血藤还可以抵抗肿瘤,是一种非常好的药材。 六、鸡血藤的其它功效 除上述一些功效之外,鸡血藤还有其它一些功效,在治疗便秘,风湿性关节炎,促进肝细胞再生等方面都有很好的表现。但鸡血藤毕竟是一味中药,尽量不要随意乱吃,最好是依据医嘱服用,以免有副作用。通过本文对于中药鸡血藤的功效作用讲解可知,鸡血藤这种中药材,其在增强人体免疫力、防范肿瘤出现、治疗阳痿和改善月经不调的症状上,是有着不错的效果的,因此,大家在平时如果有上述症状,便可以进行选择。

心律失常诊治进展

心律失常诊治进展 心律失常是心脏激动、传导发生异常的病症,可发生于心脏及非心脏病患者,随着认识的提高、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检测器械的普及等,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不断升高。心律失常以往药物治疗占主导地位,由于疗效不佳、副作用大,一直备受争议。心脏起搏治疗已走过半个世纪,是药物治疗无效的缓慢性心律失常的首选治疗方案,抗恶性心动过速复律治疗(ICD)以及合并左束支阻滞心力衰竭的三腔起搏器治疗(CRT)是除颤、起搏治疗的另一范畴。消融治疗近年发展迅速,针对房颤的消融治疗以及针对左心耳血栓的封堵治疗是近年该领域的进展,本文就近年心律失常领域新进展进行总结。 1.心律失常药物最新分类 日前,心脏学科著名杂志circulation发布了抗心律失常药物现代分类,补充完善了经典的Williams分类方法,将以往临床常用、有效,但未在分类中体现的抗快速性心律失常药物如:腺苷、地高辛等纳入;增加了新的分类:0类为作用于起搏电流的新抗心律失常药如伊伐布雷定;增加了以往缺乏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治疗药物如:阿托品等;新设定的抗心律失常5类、6类、7类药物分别是:机械敏感通道阻滞剂、缝隙连接通道阻滞剂和上游靶点调节剂,包括研发的新药以及抗心律失常上游治疗最新

药物如:ACEI、ARB、Ω3脂肪酸、他汀。相信最新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分类对于心脏电生理学及临床应用将产生重大影响。 2.心律失常介入治疗 2.1心脏起搏 心脏起搏治疗近年无指南发布及更新,国内研究热点是His起搏和LBB起搏。His起搏经历了长期的探索,20世纪初,国外学者Deshmukh 开始尝试HIS起搏,成功率85%,手术时间3.7±1.6h。2005年,Zanon 使用主动固定电极直接起搏His,成功率升至93%,手术时间75±18分。但是2008年远期随访研究表明,His起搏阈值升高,2年起搏阈值在3.4±2.3V。该结果影响了His起搏的信心。2011年另一研究显示,His起搏安全有效。近年来,国内广泛开展了His起搏及研究,以黄伟健为代表的团队做了大量工作,得出令人满意的结果并进行了全国推广。2017年HRS 会议公布了研究结果,His起搏手术成功率高,并可纠正LBBB。近年,除了His起搏外,His旁起搏、LBB起搏以操作相对简单、并发症低、远期预期好得到起搏业界的认可,并广泛开展相关基础与临床研究,最新结果表明,上述两部位起搏的中期结果显示了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是否可以部分取代CRT左室起搏还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

鸡血藤药性有哪些

鸡血藤药性有哪些 鸡血藤药性是一种很常见的药物,而且有比较好的功能主治,。我们知道的,鸡血藤具备有补血的好处和活血的好处。而且往往起到通络的效果的了。当使用鸡血藤的时候,那么往往可以进一步化解病人月经不调引起的不舒服的症状。可以缓解血虚萎黄的症状。麻木瘫痪,风湿痹痛可以使用。鸡血藤药性是什么? 鸡血藤药性是一种性味归经:苦、甘,温。归肝、肾经。 作用:茎皮纤维可作人造棉、造纸和编织的原料;藤供药用,有行气、扶风、活血的效用;根入药,有舒筋活血的功能,也有杀虫的作用。藤与根含酚性成分、氨基酸、糖类、树脂。功效:活血舒筋;养血调经。主治:手足麻木;肢体瘫痪;风湿痹痛;妇女有经不调;痛经;闭经 . 临床应用: 1.鸡血藤膏(《中药制剂手册》)治血不养筋而致的筋骨疼痛,手足麻木,及月经衰少:鸡血藤4800g,冰糖2400g。将鸡血藤水煎3-4次,取汁过滤,浓缩,再加冰糖制成稠膏,每服15-24g,用温开水冲服。方中鸡血藤补血行血,

舒经活络,为君药。 2.鸡血藤汤(《中药临床应用》)治风湿痹痛:鸡血藤15g,半枫荷30g,当归15g,牛膝9g,枫香寄生、海风藤、姜各15g。水煎服。方中鸡血藤,舒经活络,为臣药。 3.再障方(《中药临床应用》)治生障碍性贫血:鸡血藤30g,首乌24g,丹皮9g,熟地15g,五爪龙各30g,云苓、白术各15g,当归12g。水煎服(必要时加阿胶9g)。 抗癌作用:体外试验剂量500毫微克(热水提取物)/ml,对JTC-26抑制率为94、4%;噬菌体法筛选抗肿瘤药物,本品有抗噬菌体作用。 5、对脂质代谢的调节:日本鹌鹑以鸡血藤煎剂6g/kg灌胃14天及47天,可升高HDL2-C,降低HDL3-C,使HDL2-C/HDL3-C的比值升高,此比值是评价脂质代谢和动脉硬化的重要指标 鸡血藤虽然是比较好的中药,但是为了减少副作用。那么需要进一步去注意药物的用法与用量的了。其实鸡血藤是一种内服的食物。需要文火去煎汤的了。这个时候的话,需要使用9-15g。体虚者慎用鸡血藤的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