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等三角形、轴对称综合测试题

全等三角形、轴对称综合测试题

全等三角形、轴对称综合测试题
全等三角形、轴对称综合测试题

全等三角形、轴对称期末复习

1.两个三角形只有以下元素对应相等,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是()

A、两角和一边

B、两边及夹角

C、三个角

D、三条边

2.如图,在△ABD和△ACE都是等边三角形,则ΔADC≌ΔABE的根据是()

A、SSS

B、SAS

C、ASA

D、AAS

3.如图:若△ABE≌△ACF,且AB=5,AE=2,则EC的长为()

A、2

B、3

C、5

D、2.5

4.使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

A.一个锐角对应相等

B.两个锐角对应相等

C.一条边对应相等

D.两边对应相等

5.如图:在△ABC中,AB=AC,∠BAD=∠CAD,则下列结论:①△ABD≌△ACD,②∠B=∠C,

③BD=CD,④AD⊥BC。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6.下列平面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7.下列图形:①角,②两相交直线,③圆,④正方形,其中轴对称图形有( )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A

B

C

D

E 8.已知∠AOB=30?,点P 在∠AOB 的部,P 1与P 关于OB 对称,P 2与P 关于OA 对称,则△P 1OP 2是( )

A .直角三角形

B .钝角三角形

C .等腰三角形

D .等边三角形

9.已知A 、B 两点的坐标分别是(-2,3)和(2,3),则下面四个结论:①A 、B 关于x 轴对称;②A 、B 关于y 轴对称;③A 、B 关于原点对称;④A 、B 之间的距离为4,其中正确的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10.如图:AB=AD ,AE 平分∠BAD ,则图中有( )对全等三角形。

A 、2

B 、3

C 、4

D 、5

第2题图 第3题图 第5题图 第10题图

11.已知点A (a ,b )关于x 轴对称点的坐标是(a ,-12),关于y 轴对称点的坐标是(5,b ),则A 点的坐标是 。

12.AD 为△ABC 的高,AB AC =,△ABC 周长为20cm ,△ACD 周长为14cm ,则AD =______. 13.设∠a 是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则其度数x 的取值围应是______.

14.如图:将纸片△ABC 沿DE 折叠,点A 落在点F 处,已知∠1+∠2=100°,则∠A= ; 15.如图,△ABC 中,∠C =90°,AD 平分∠BAC ,AB =5,CD =2,则△ABD 的面积是______; 16.如图:在△ABC 中,AB=3㎝,AC=4㎝,则BC 边上的中线AD 的取值围是 ; 17.如图所示,△ABE 和△ADC 是△ABC 分别沿着AB ,AC 边翻折180°形成的,若∠1:∠2:∠3=28:5:3,则∠α的度数为

18.如图,已知AC CD DA CB DE

====,则此图中共有______ 个等腰三角形.

19.如图,△ABC中,∠B=∠C,FD⊥BC于D,DE⊥AB于E,∠AFD=158°,则EDF

∠等于______.

20.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点E在边CD上,连接AE、BE并延长AE交BC的延长线于点F,给出下列5个关系式:①AD∥BC,②DE=EC③∠1=∠2,④∠3=∠4,⑤AD+BC=AB。

将其中三个关系式作为已知,

另外两个作为结论,构成正确

的命题。请用序号写出两个正

确的命题:(书写形式:如果……那么……)(1);(2);

第14题图第15题图第16题图第17题图

第18题图第19题图第20题图

21.如图,已知AB DC AC DB

,.求证:12

==

∠=∠.

22.如图,已知在△ABC 中,AB AC ,∠BAC =120°,AC 的垂直平分线EF 交AC 于点E ,交BC 于点F .求证:BF =2CF .

23.如图,已知等腰Rt △OAB 中,∠AOB =90o ,等腰Rt △EOF 中,∠EOF =90o ,连结

AE 、BF .求证:(1)AE=BF ;(2)AE ⊥BF .

F

E

C

B

A

24.如图,△ABC 中AB =AC ,D 、E 分别在AB 、AC 上,且BD =DE =AE ,BE =BC ,?你能求出∠A 的度数吗?

25.如图:在△ABC 中,BE 、CF 分别是AC 、AB 两边上的高,在BE 上截取BD=AC ,在CF 的延长线上截取CG=AB ,连结AD 、AG 。求证:(1)AD=AG ,(2)AD 与AG 的位置关系如何,请说明理由。

E

D C

A

B

G

H

F

E D

A

26.两个全等的含30°,60°角的三角板ADE和三角板ABC如

图所示放置,E,A,C三点在一条直线上,连结BD,取BD的中点M,连结ME,MC,试判断△EM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7.如图,△ABC中AB>AC,AF是角平分线,D是AB

上一点,且AD=AC,DE∥BC交AC于E,求证:CD平

分∠EDF.

MB

E D

A

28.如图:E 在△ABC 的AC 边的延长线上,D 点在AB 边上,DE 交BC 于点F ,DF=EF ,BD=CE ,求证:△ABC 是等腰三角形。

29.如图:在△ABC 中,∠C=90°,AC=BC ,过点C 在△ABC

外作直线MN ,AM ⊥MN 于M ,BN ⊥MN 于N 。

N

M

C

D

C

B

A

F

E

(1)求证:MN=AM+BN。

(2)若过点C在△ABC作直线MN,AM⊥MN于M,BN⊥MN

于N,则AM、BN与MN之间有什么关系?请说明理由。

30.如图,AD平分∠BAC,EF垂直平分AD交BC的延长线于F,连结AF。求证:∠B=∠CAF。

全等三角形、轴对称期末复习(2)

N

M

C

B

A

1.等腰三角形一个外角等于110°,则底角为()

A.70°或40°B.40°或55°C.55°或70°D.70°

2.如图:在不等边△ABC中,PM⊥AB,垂足为M,PN⊥AC,垂足为N,且PM=PN,Q 在AC上,PQ=QA,下列结论:①AN=AM,②QP∥AM,③△BMP≌△QNP,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①

3.直线a,b,c表示三条相互交叉环湖而建的公路,现在建立一个货物中转站,要求它到三条公路的距离相等,则可供选择的地址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4.如图:△ABC中,∠C=90°,AC=BC,AD平分∠CAB交BC于D,DE⊥AB于E,且AB=6㎝,则△DEB的周长是()

A、6㎝

B、4㎝

C、10㎝

D、以上都不对

5.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

A.过顶点的直线B.底边上的高

C.腰上的高所在的直线D.顶角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

6.三角形一边上的高与中线相互重合,且等于该边的一半,则这个三角形是().A.任意三角形B.等腰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等腰直角三角形

7.已知等腰△ABC的底边8cm

BC=,且|AC-BC|=2cm,则腰AC的长为()

A. 10cm或6cm

B.10cm

C. 6cm

D.8cm或6cm

8.如图,把一个长方形纸片沿EF折叠后,点D,C分别落在D’,C’的位置,若∠EFB=65?,则∠AED’等于().

A.50°B.55°C.60°D.65°

9.如图所示,∠AOP=∠BOP=15°,PC OA

∥交OB于C,PD⊥OA于D,若PC=4,则PD

等于().

A.4 B.3 C.2 D.1

10.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2,-2),在y轴上确定一点P,使△AOP为等腰三角形,则符合条件的点P共有()

A.2个B.3个C.4个D.5个

第2题图第4题图第6题图第7题图

11.正三角形的对称轴有条。

12.如果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40°,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的度数是.13.若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和一个底角的和是110°,则它的一个底角=_________.

14.如图:AB,CD相交于点O,AD=CB,请你补充一个条件,使得△AOD≌△COB,你补充的条件是;

15.在数学活动课上,小明提出这样一个问题:∠B=∠C=90°,E是BC的中点,DE平分∠ADC,∠CED=35°,如图,则∠EAB= ;

16.如图,BE,CD是△ABC的高,且BD=EC,判定△BCD≌△CBE的依据是“______”。17.如图,已知AB∥CD,AB=CD,则由“AAS”直接判定______≌______。

18.如图,△ABC中,DE是AC的垂直平分线,AE=3cm,△ABD的周长为13cm,则△ABC 的周长为_

19.如图,?MNP中,∠P=60?,MN=NP,MQ⊥PN,垂足为Q,延长MN至G,取NG=NQ,若?MNP的周长为12,MQ=a,△MGQ的周长是_____________.

20.如图所示,AOB

∠是一个钢架,且∠AOB=10°,为了使钢架更加牢固,需在部添加一些

A

B D C

E

A

A'

B C

C'

钢管EF,FG,GH,…,添加的钢管长度都与OE相等,则最多能添加这样的钢管____根.第14题图第15题图第16题图第17题图

第18题图第19题图第20题图

21.如图,已知∠1=∠2,∠3=∠4,AB与CD相等吗?请你说明理由.

22.如图:AE、BC交于点M,F点在AM上,BE∥CF,BE=CF。求证:

AM是△ABC的中线。

D

C

B

A

4

3

2

1

23.如图,在△ABC 中,AB=AD=DC ,∠BAD=28°,求∠B 和∠C 的度数.

24.如图:AD 是△ABC 的高,E 为AC 上一点,BE 交AD 于F ,且有BF=AC ,FD=CD 。 求证:BE ⊥AC 。

C

F E

B

D

A

A

B

D

C

25.如图:E 是∠AOB 的平分线上一点,EC ⊥OA ,ED ⊥OB ,垂足

为C ,D 。

求证:(1)OC=OD ,(2)DF=CF 。

26.如图,△ABC 是等边三角形,AE =CD ,BQ ⊥AD 于Q ,BE 交AD 于P .①求∠PBQ 的度数.②判断PQ 与BP 的数量关系.

O

F

E

D

C

B

A

27.如图,已知AC⊥AB,DB⊥AB,AC=BE,AE=BD,试猜想线段CE与DE的大小与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28.如图,AB =CD,AD =BC,O为BD上任意一点,过O点的直线分别交AD,BC于M、N点,求证:2

=

1∠

29.如图,在△ABC 中,AB=AD=DC , ∠B+∠C=120°,求∠BAD 的度数.

30.已知如图(1):△ABC 中,AB=AC ,∠B 、∠C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 ,过点O 作EF ∥BC 交AB 、AC 于E 、F 。

①图中有几个等腰三角形?且EF 与BE 、CF 间有怎样的关系?为什么?

A

B

D

C

(1)

E F C

B

A

O

. . ..

②若AB≠AC,其他条件不变,如图(2),图中还有等腰三角形吗?如

果有,请分别指出它们。另第①问中EF与BE、CF间的关系还存在

吗?(直接作答,不证明)

③若△ABC中,∠B的平分线与三角形外角∠ACD的平分线CO交于O,过O点作OE∥BC交AB于E,交AC于F。如图(3),这时图中还有等腰三角形吗?EF与BE、CF 间的关系如何?为什么?

(2)

E F

C

B

A

O

G

(3)

E F

C

B

A

O

全等三角形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图12 图A ' C A D B E 21图4 C A D B E 图10 C A D B E F 图2 图6 m n C A B 图11 12C A D B E F M N O A B C D F 图 5 A B D C E F 图1 图3 45321D A O E C B D A C B 全等三角形综合复习测试题 一、选一选,看完四个选项后再做决定呀!(每小题3分,共30分) 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5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 】. (A )50 (B )80 (C )50或80 (D )40或65 2. 如图1所示,在△ABC 中,已知点D ,E ,F 分别是BC ,AD ,CE 的中点,且ABC S △=4平方厘米,则BEF S △的值为 【 】. (A )2平方厘米 (B )1平方厘米 (C ) 12平方厘米 (D )1 4 平方厘米 3. 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2厘米和9厘米,且第三边为奇数,则第三边长为【 】. (A )5厘米 (B )7厘米 (C )9厘米 (D )11厘米 4. 工人师傅常用角尺平分一个任意角.做法如下:如图2所示,∠AOB 是一个任意角,在边OA ,OB 上分别取OM =ON ,移动角尺,使角尺两边相同的刻度分别与M ,N 重合.过角尺顶点C 的射线OC 即是∠AOB 的平分线.这种做法的道理是 【 】. (A )HL (B )SSS (C )SAS (D )ASA 5. 利用三角形全等所测距离叙述正确的是( ) A.绝对准确 B.误差很大,不可信 C.可能有误差,但误差不大,结果可信 D.如果有误差的话就想办法直接测量,不能用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测距离 6. 在图3所示的3×3正方形网格中,∠1+∠2+∠3+∠4+∠5等于 【 】. (A )145° (B )180° (C )225° (D )270° 7. 根据下列条件,能判定△ABC ≌△A ′B ′C ′的是 【 】. (A )AB =A ′B ′,BC =B ′C ′,∠A =∠A ′ (B )∠A =∠A ′,∠B =∠B ′,AC =B ′C ′ (C )∠A =∠A ′,∠B =∠B ′,∠C =∠C ′ (D )AB =A ′B ′,BC =B ′C ′,△ABC 的周长等于△A ′B ′C ′的周长 8. 如图4所示,△ABC 中,∠C =90°,点D 在AB 上,BC =BD ,DE ⊥AB 交AC 于点E .△ABC 的周长为12,△ADE 的周长为6.则BC 的长为 【 】. (A )3 (B )4 (C )5 (D )6 9. 将一副直角三角尺如图5所示放置,已知AE BC ∥,则AFD ∠的度数是 【 】. (A )45 (B )50 (C )60 (D )75 图7 图8 10. 如图6所示,m ∥n ,点B ,C 是直线n 上两点,点A 是直线m 上一点,在直线m 上另找一点D ,使得以点D ,B ,C 为顶点的三角形和△ABC 全等,这样的点D 【 】. (A )不存在 (B )有1个 (C )有3个 (D )有无数个 二、填一填,要相信自己的能力!(每小题3分,共30分) 1.在ABC ?中,若A ∠=112 3 B C =∠,则ABC ?是 三角形. 2. 如图7所示,BD 是ABC ?的中线,2AD =,5AB BC +=,则ABC ?的周长是 . 3. 如图8所示所示,在ABC ?中,BD ,CE 分别是AC 、AB 边上的高,且BD 与CE 相交于点O ,如果135BOC ∠=?,那么A ∠的度数为 . 4. 有5条线段,长度分别为1厘米、2厘米、3厘米、4厘米、5厘米,以其中三条线段为边长,共可以组成________个形状不同的三角形. 5. 如图9所示,将纸片△ABC 沿DE 折叠,点A 落在点A ′处,已知∠1+∠2=100°,则∠A 的大小等于_____度. 6. 如图10所示,有两个长度相同的滑梯(即BC =EF ),左边滑梯的高度AC 与右边滑梯水平方向的长度DF 相等,则△ABC ≌△DEF ,理由是______. 7. 如图11所示,AD ∥BC ,AB ∥DC ,点O 为线段AC 的中点,过点O 作一条直线分别与AB 、CD 交于点M 、N .点E 、F 在直线MN 上,且OE =OF .图中全等的三角形共有____对. 8. 如图12所示,要测量河两岸相对的两点A 、B 的距离,在AB 的垂线BF 上取两点C 、D ,使BC =CD ,过D 作BF 的垂线DE ,与AC 的延长线交于点E ,则∠ABC =∠CDE =90°,BC =DC ,∠1=______,△ABC ≌_________,若测得DE 的长为25 米,则河宽AB 长为_________. 9. 如图13所示,有一底角为35°的等腰三角形纸片,现过底边上一点,沿与底边垂直的方向将其剪开,分成三角形和四边形两部分,则四边形中,最大角的度数是 . 10. 如图14所示,三角形纸片ABC ,AB =10厘米,BC =7厘米,AC =6厘米.沿 过点B 的直线折叠这个三角形,使顶点C 落在AB 边上的点E 处,折痕为BD ,则△AED 的周长为______厘米. 图14 C A D B E 图13 35°

轴对称 单元测试 带答案

(A) (B ) (C) (D) 测试题1. 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 1.长方形的对称轴有_________________条. 2.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底角为_____________. 3.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a ,则它的周长为_____________. 4.如图,∠A=36°,∠DBC=36°,∠C=72°,则图中等腰三角形有_____________个. 5.如图,△ABC 中,DE 是AC 的垂直平分线,AE=3cm,△ABD 的周长为13cm,则△ABC 的周长为____________. 6.AB 边上的中线CD 将△ABC 分成两个等腰三角形,则∠ACB=_______度. 7.(-2,1)点关于x 轴对称的点坐标为__________. 8.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x 度,则一腰上的高线与底边的夹角是___________度. 9. 仔细观察下列图案,并按规律在横线上画出合适的图形. _________ 10.如图,四边形ABCD 沿直线l 对折后互相重合,如果AD ∥BC,有下列结论: ①AB ∥CD ②AB=CD ③AB ⊥BC ④AO=OC 其中正确的结论是_________ ______.(把你认为正确的结论的序号都填上) 二、 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1.下列平面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 12.下列英文字母属于轴对称图形的是 ( ) (A) N (B) S (C) H (D) K 13.下列图形中对称轴最多的是 ( ) (A)圆 (B)正方形 (C)等腰三角形 (D)线段 14.如图,△ABC 中,AB=AC,D 是BC 中点,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 (A)∠B=∠C (B)AD ⊥BC (C)AD 平分∠BAC (D)AB=2BD 15.△ABC 中,AB=AC.外角∠CAD=100°,则∠B 的度数 ( ) (A )80° (B )50° (C )40° (D )30° 16.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80°,则它的底角是 ( ) (A) 50° (B) 80° (C) 50°或80° (D) 20°或80° 17.如果一个三角形两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在第三边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 ) (A )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不能确定. 18.如图,是屋架设计图的一部分,点D 是斜梁AB 的中点,立柱BC 、DE 垂直于横梁AC,AB=8m, C D A B A B C D l O A B C D A B D C E

全等三角形知识点总结

全等三角形知识梳理 一、知识网络 ??????????→?????????????? ???对应角相等性质对应边相等边边边 SSS 全等形全等三角形应用边角边 SAS 判定角边角 ASA 角角边 AAS 斜边、直角边 HL 作图 角平分线性质与判定定理 二、基础知识梳理 (一)、基本概念 1、“全等”的理解 全等的图形必须满足:(1)形状相同的图形;(2)大小相等的图形; 即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全等形。同样我们把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当两个三角形完全重合时,互相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互相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互相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1)全等三角形对应角所对的边是对应边,两个对应角所夹的边是对应边; (2)全等三角形对应边所对的角是对应角,两条对应边所夹的角是对应角; (3)有公共边的,公共边一定是对应边; > (4)有公共角的,角一定是对应角; (5)有对顶角的,对顶角一定是对应角。 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1)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2)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即对应元素相等)

3、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1)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SS)。 (2)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AS)。 (3)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SA)。 , (4)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AS)。 (5)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HL)。 所以,SSS,SAS,ASA,AAS,HL均为判定三角形全等的定理。 注意:在全等的判定中,没有AAA和SSA,这两种情况都不能唯一确定三角形的形状。 4、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 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判定:到一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平分线上 尺规作图 < (二)灵活运用定理 1、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定理中,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且至少要有一组边对应相等, 因此在寻找全等的条件时,总是先寻找边相等的可能性。 2、要善于发现和利用隐含的等量元素,如公共角、公共边、对顶角等。 3、要善于灵活选择适当的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1)已知条件中有两角对应相等,可找: ①夹边相等(ASA)②任一组等角的对边相等(AAS) (2)已知条件中有两边对应相等,可找

全等三角形的三套测试卷及答案

全等三角形的三套测试卷 A 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 1.如图,△ABC ≌△DBC,且∠A 和∠D,∠ABC 和∠DBC 是对应角,其对应边 :_______. 2.如图,△ABD ≌△ACE,且∠BAD 和∠CAE,∠ABD 和∠ACE,∠ADB 和∠AEC 是对应角,则对应边_________. 3. 已知:如图,△ABC ≌△FED,且BC=DE.则∠A=__________,A D=_______. 4. 如图,△ABD ≌△ACE,则AB 的对应边是_________,∠BAD 的对应角是______. 5. 已知:如图,△ABE ≌△ACD,∠B=∠C,则∠AEB=_______,AE=________. 6.已知:如图 , AC ⊥BC 于C , DE ⊥AC 于E , AD ⊥AB 于A , BC=AE .若AB=5 , 则AD=___________. 7.已知:△ABC ≌△A ’B ’C ’, △A ’B ’C ’的周长为12cm ,则△ABC 的周长为 . 8.如图, 已知:∠1=∠2 , ∠3=∠4 , 要证BD=CD , 需先证△AEB ≌△A EC , 根据是_________再证△BDE ≌△______ , 根据是__________. 4 32 1E D C B A 9.如图,∠1=∠2,由AAS 判定△ABD ≌△ACD ,则需添加的条件是____________. 10.如图,在平面上将△ABC 绕B 点旋转到△A ’BC ’的位置时,AA ’∥BC ,∠ABC=70°,则∠CBC ’为________度. 二.选择题(每题3 分 ,共 30分) 11、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是 ( ) A.三条边对应相等 B.两边和一角对应相等 A B C D 12 A A' B C C'

《轴对称》测试题A卷及答案

第十二章 轴对称 全章测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轴对称涉及两个图形,轴对称图形涉及一个图形 B .如果两条线段互相垂直平分,那么这两条线段互为对称轴 C .所有直角三角形都不是轴对称图形 D .有两个内角相等的三角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2、点M (1,2)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 A .(-1,-2) B .(-1,2) C .(1,-2) D .(2,-1) 3、下列图形中对称轴最多的是( ) . A .等腰三角形 B .正方形 C .圆 D .线段 4、已知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为2cm ,则斜边的长为( ). A .2cm B .4cm C .6cm D .8cm 5、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6cm ,一边为11cm ,则腰长为( ). A .11cm B .7.5cm C .11cm 或7.5cm D .以上都不对 6、如图:D E 是△ABC 中AC 边的垂直平分线,若BC=8厘米,AB=10厘米, 则△EBC 的周长为( )厘米. A .16 B .18 C .26 D .28 7、如图所示,l 是四边形ABCD 的对称轴,AD ∥BC ,现给出下列结论: ①AB ∥CD ;②AB=BC ;③AB ⊥BC ;④AO=OC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8、若等腰三角形腰上的高是腰长的一半,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 ( ). A .75°或15° B .75° C .15° D .75°和30° 9、把一个图形先沿着一条直线进行轴对称变换,再沿着与这条直线平行的方向平移,我们把 这样的图形变换叫做滑动对称变换.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大量地存在这种图形变换(如图1).结合轴对称变换和平移变换的有关性质,你认为在滑动对称变换过程中,两个对应三角形(如图2)的对应点所具有的性质是( ). A .对应点连线与对称轴垂直 B .对应点连线被对称轴平分 C .对应点连线被对称轴垂直平分 D .对应点连线互相平行 10、等腰三角形ABC 在直角坐标系中,底边的两端点坐标是(-2,0),(6,0),则其顶点的坐 标,能确定的是 ( ) . A .横坐标 B .纵坐标 C .横坐标及纵坐标 D .横坐标或纵坐标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1、设A 、B 两点关于直线MN 对称,则______垂直平分________. 12、已知点P 在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上,P A=6,则PB= . 13、等腰三角形一个底角是30°,则它的顶角是__________度. 14、等腰三角形的两边的边长分别为20cm 和9cm ,则第三边的长是__________cm . 15、等腰三角形的一内角等于50°,则其它两个内角各为 . 16、如图:点P 为∠AOB 内一点,分别作出P 点关于OA 、OB 的对称点P 1,P 2,连接P 1P 2 交OA 于M ,交OB 于N ,P 1P 2=15,则△PMN 的周长为 . A C A ' ' C ' 图2 图1 E D C B A l O D C B A

全等三角形及轴对称测试题

全等三角形、轴对称测试题 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轴对称涉及两个图形,轴对称图形涉及一个图形 B .如果两条线段互相垂直平分,那么这两条线段互为对称轴 C .所有直角三角形都不是轴对称图形 D .有两个内角相等的三角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2、点M (1,2)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 A .(-1,-2) B .(-1,2) C .(1,-2) D .(2,-1) 3、下列图形中对称轴最多的是( ) . A .等腰三角形 B .正方形 C .圆 D .线段 4、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6cm ,一边为11cm ,则腰长为( ). A .11cm B .7.5cm C .11cm 或7.5cm D .以上都不对 5、如图:D E 是△ABC 中AC 边的垂直平分线,若BC=8厘米,AB=10厘米, 则△EBC 的周长为( )厘米. A .16 B .18 C .26 D .28 6、如图所示,l 是四边形ABCD 的对称轴,AD ∥BC ,现给出下列结论: ①AB ∥CD ;②AB=BC ;③AB ⊥BC ;④AO=OC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7、把一个图形先沿着一条直线进行轴对称变换,再沿着与这条直线平行的方向平移,我们把这样的图形变换叫 做滑动对称变换.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大量地存在这种图形变换(如图1).结合轴对称变换和平移变换的有关性质,你认为在滑动对称变换过程中,两个对应三角形(如图2)的对应点所具有的性质是( ). A .对应点连线与对称轴垂直 B .对应点连线被对称轴平分 C .对应点连线被对称轴垂直平分 D .对应点连线互相平行 8、等腰三角形ABC 在直角坐标系中,底边的两端点坐标是(-2,0),(6,0),则其顶点的坐标,能确定的是 ( ) . A C B A ' ' C ' 图2 图1 E D C A l O D C B A

全等三角形综合测试题-(有答案)

图4 C A D B E 图 2 图1 全等三角形综合复习测试题 班级 学号 姓名 分数_______ 一、选一选,看完四个选项后再做决定呀!(每小题3分,共30分) 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5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 】. (A )50 (B )80 (C )50或80 (D )40或65 2. 如图1所示,在△ABC 中,已知点D ,E ,F 分别是BC ,AD ,CE 的中点,且ABC S △=4平方厘米,则BEF S △的值为 【 】. (A )2平方厘米 (B )1平方厘米 (C ) 12平方厘米 (D )1 4 平方厘米 3. 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2厘米和9厘米,且第三边为奇数,则第三边长为【 】. (A )5厘米 (B )7厘米 (C )9厘米 (D )11厘米 4. 工人师傅常用角尺平分一个任意角.做法如下:如图2所示,∠AOB 是一个任意角,在边OA ,OB 上分别取OM =ON ,移动角尺,使角尺两边相同的刻度分别与M ,N 重合.过角尺顶点C 的射线OC 即是∠AOB 的平分线.这种做法的道理是 【 】. (A )HL (B )SSS (C )SAS (D )ASA 5. 利用三角形全等所测距离叙述正确的是( ) A.绝对准确 B.误差很大,不可信 C.可能有误差,但误差不大,结果可信 D.如果有误差的话就想办法直接测量,不能用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测距离 6. 在图3所示的3×3正方形网格中,∠1+∠2+∠3+∠4+∠5等于 【 】. (A )145° (B )180° (C )225° (D )270° 7. 根据下列条件,能判定△ABC ≌△A ′B ′C ′的是 【 】. (A )AB =A ′B ′,BC =B ′C ′,∠A =∠A ′ (B )∠A =∠A ′,∠B =∠B ′,AC =B ′C ′ (C )∠A =∠A ′,∠B =∠B ′,∠C =∠C ′ (D )AB =A ′B ′,BC =B ′C ′,△ABC 的周长等于△A ′B ′C ′的周长 8. 如图4所示,△ABC 中,∠C =90°,点D 在AB 上,BC =BD ,DE ⊥AB 交AC 于点E .△ABC 的周长为12,△ADE 的周长为6.则BC 的长为 【 】. (A )3 (B )4 (C )5 (D )6

轴对称测试题(最全)

轴对称填空选择 一、填空题 1.如图,在△ABC 中,AB =AC =14cm ,边AB 的中垂线交AC 于D ,且△BCD 的周长为24cm ,则BC =__________. 2. 下列数中,成轴对称图形的有___________个 3.等腰△ABC 中,AB =AC =10,∠A =30°,则腰AB 上的高等 于 ___________. 4.仔细观察下图的图案,并按规律在横线上画出合适的图形. 5.(1)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等于130°,则其余两个角分别为 ; (2)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等于70°,则其余两个角分别为 . 6.如图14-112所示,△ABC 是等边三角形,∠1=∠2=∠3,则∠BEC 的度数为 7.如图所示,在△ABC 中,∠C=90°,DE 垂直平分AB ,交AB 于E ,交 BC 于D ,∠1= 2 1 ∠2,则∠B= 8.如图14-111所示,在△ABC 中,AB=AC ,BD 是角平分线,若∠BDC=69°,则∠A 等于 9、如图,在△ABC 中,∠C=90°,AB 的垂直平分线交BC 于D ,若∠B=20°,则∠DAC= 10.点(2,5)关于直线x =1的对称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 16.已知点A (x ,-4)与点B (3,y )关于y 轴对称,那么x +y 的值为_______. 17.如图14-116所示,∠A=15°,AB=BC=CD=DE=EF ,则∠DEF=_______. 18.如图14-117所示,在△ABC 中,∠C=90°,AD 平分∠BAC ,交BC 于点D ,CD=3,BD=5,则点D 到AB 的距离为 . 19.如图14-118所示,在△ABC 中,AB=AC ,∠A=60°,BE ⊥AC 于E ,延长BC 到D ,使CD=CE ,连接DE ,若△ABC 的周长是24,BE=a ,则△BDE 的周长是 . 20.已知:点P 为∠AOB 内一点,分别作出P 点关于OA 、OB 的对称点P 1,P 2,连接P 1P 2交OA 于M ,交OB 于N ,P 1P 2=15,则△PMN 的周长为 .

全等三角形与轴对称图形练习题

全等三角形与轴对称图形测试题(1) 姓名:_____________ 1. 下列命题中:⑴形状相同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形;⑵在两个三角形中,相等的角是对应角,相等 的边是对应边;⑶全等三角形对应边上的高、中线及对应角平分线分别相等,其中正确的个数有()A 、3 个B 、2 个C 、1 个D 、0 个 2. 下列说法中:①如果两个三角形可以依据“AAS'来判定全等,那么一定也可以依据“ASA来判 定它们全等;②如果两个三角形都和第三个三角形不全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也一定不全等;③要 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给出的条件中至少要有一对边对应相等.正确的是( )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①和③ D.①②③ 3. 已知:在厶ABC中,AD为/ BAC的角平分线,DE丄AB, F为AC上一点,且/ DFA=100°,贝U ( ) A.DE>DF B. DE

全等三角形综合测试题(较难)

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综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如图,△ABC≌△BAD,如果AB=6cm,BD=5cm,AD=4cm,那么BC的长是( ) A. 4cm B. 4cm C. 4cm D.无法确定 2.到三角形三边距离相等的点是( ) A.三条中线的交点 B.三条高的交点 C.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D.不能确定3.下列条件中,能判定△ABC≌△DEF的是( ) A.∠B=∠E,∠A=∠D,AB=ED B.∠A=∠D,∠C=∠F,AC=EF C.∠B=∠E,∠A=∠D,AC=EF D.AB=DE,BC=ED,∠A=∠D 4.如图,△ABC中,∠B=∠C,BD=CE,BE=CF,若∠A=50°,则∠DEF的度数是()A.75° B.70° C.65° D.60° 第1题第4题第5题第6题第7题 5.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若∠DAB的角平分线AE交CD于E,连接BE,且BE边平分∠ABC,则以下命题不 正确的个数是①BC+AD=AB;②E为CD中点;③∠AEB=90°;④S△ABE=S四边形ABCD;⑤BC=CE.()A.0个 B.1个C.2个 D.3个 6.如图,BC、AE是锐角△ABF的高,相交于点D,若AD=BF,AF=7,CF=2,则BD的长为( ) A.2 B.3 C.4 D.5 7.如图,在长方形ABCD中,AB=4,AD=6.延长BC到点E,使CE=2,连接DE,动点P从点B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沿BC﹣CD﹣DA向终点A运动,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秒,当t的值为()秒时.△ABP和△DCE全等.A.1 B.1或3 C.1或7 D.3或7 8. 下列命题:①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中线、高、对应角的平分线对应等;②两边和其中一边上的中线(或第三边 上的中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③两角和其中一角的角平分线(或第三角的角平分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④两边和其中一边上的高(或第三边上的高)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有. A.1 B.2 C.3 D.4 9.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平分∠BAD,AB>AD,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AB-AD>CB-CD B.AB-AD=CB-CD C. AB-AD

轴对称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第十三章 《轴对称》单元测试卷 班级 考号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0小题,每空3分,共30分). 1.下列各时刻是轴对称图形的为( ). A 、 B 、 C 、 D 、 2.小明从镜子里看到镜子对面电子钟的像如图所示,实际时间是( ). A 、21:10 B 、10:21 C 、10:51 D 、12:01 3.如图是屋架设计图的一部分,其中∠A=30°,点D 是斜梁AB 的中点,BC 、DE 垂直于横梁AC ,AB=16m ,则DE 的长为( ). A 、8 m B 、4 m C 、2 m D 、6 m 4.如图:∠EAF=15°,AB=BC=CD=DE=EF ,则∠DEF 等于( ). A 、90° B 、 75° C 、70° D 、 60° 5.把一张长方形的纸沿对角线折叠,则重合部分是( ). A 、直角三角形 B 、长方形 C 、等边三角形 D 、等腰三角形 6.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2和5,则它的周长为( ). A . 9 B . 12 C . 9或12 D . 5 7.如图,点P 为∠AOB 内一点,分别作出点P 关于OA 、OB 的对称点1P 、2P ,连接1P 2P 交OA 于M ,交OB 于N ,若1P 2P =6,则△PMN 的周长为( ). A 、4 B 、5 C 、6 D 、7 8.如图,∠BAC=110°若MP 和NQ 分别垂直平分AB 和AC,则∠PAQ 的度数是( ) . A 、20° B 、 40° C 、50° D 、 60° 9.如图,先将正方形纸片对折,折痕为MN ,再把B 点折叠在折痕MN 上,折痕为AE ,点B 在MN 上的对应点为H ,沿AH 和DH 剪下,这样剪得的三角形中( ). A 、AD DH AH ≠= B 、AD DH AH == C 、DH A D AH ≠= D 、AD DH AH ≠≠ 10.下列三角形:①有两个角等于60°;②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③三个外角(每个顶点处各取一个外角)都相等的三角形;④一腰上的中线也是这条腰上的高的等腰三角形.其中是等边三角形的有( ).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 D .①②③④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8小题,每空3分,共24分). 11.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其对称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已知点A (x , -4)与点B (3,y )关于x 轴对称,那么x +y 的值为____________. 13.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上的夹角为30°,则顶角的度数为 __ . 14.如图,在△ABC 中,AB =AC ,AD 是BC 边上的高,点E 、F 是AD 的三等分点,若△ABC 的面积为12cm 2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___ cm 2 . 15.如图 ,在△ABC 中, AB=AC, D 为BC 上一点,且,AB=BD,AD=DC,则∠C= ____ 度.. 16.如图,在等边ABC △中,D E ,分别是AB AC ,上的点,且AD CE =,则BCD CBE ∠+∠= 度. 17.如图:在△ABC 中,AB=AC=9,∠BAC=120°,AD 是△ABC 的中线,AE 是∠BAD 的角平分线,DF ∥AB 交AE 的延长线于点F ,则DF 的长为 ; 18.在直角坐标系内,已知A 、B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A (-1,1)、B (3,3),若M 为x 轴上一点,且MA +MB 最小,则M 的坐标是___________. 第2题图 第3题图 第4题图 F E D C B A B M N P 1A P 2 O P 第7题图 第8题图 第9题图 M A N C Q P B N M D C H E B A D C 第14题图 第15题图 第16题图 第17题图 B C E D A B F E D C A

轴对称图形全等三角形

全等三角形轴对称测试题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小组: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错题滚动】 1.锐角三角形中,最大角α的取值范围是( ) A.6090α?≤2b ),以a 、b 为边作等腰三角形,则( ) A. 只能作以a 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 B. 只能作以b 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 C. 可以作分别以a 、b 为底的等腰三角形 D. 不能作符合条件的等腰三角形 6.小亮在镜中看到身后墙上的时钟如下,你认为实际时间最接近8:00的是( ) A. B. C. D. 7.如右图,在△ABC 中,∠C=90°,AB 的垂直平分线MN 分别交AC ,AB 于点D ,E .若∠CBD : ∠DBA =3:1,则∠A 为( ). A. 18° B. 20° C. 22.5° D. 30° 8.如图,在△ABC 和△FED 中,AC=FD ,BC=ED ,要利用“SSS”来判定△ABC

全等三角形综合测试题含答案经典试卷(供参考)

图4 C A D B E 图2 A B D C E F 图1 图 3 45321第十一章 全等三角形综合复习测试题 一、选一选,看完四个选项后再做决定呀!(每小题3分,共30分) 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5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 】. (A )50 (B )80 (C )50或80 (D )40或65 2. 如图1所示,在△ABC 中,已知点D ,E ,F 分别是BC ,AD ,CE 的中点,且ABC S △=4平方厘米,则BEF S △的值为 【 】. (A )2平方厘米 (B )1平方厘米 (C ) 12平方厘米 (D )1 4 平方厘米 3. 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2厘米和9厘米,且第三边为奇数,则第三边长为【 】. (A )5厘米 (B )7厘米 (C )9厘米 (D )11厘米 4. 工人师傅常用角尺平分一个任意角.做法如下:如图2所示,∠AOB 是一个任意角,在边OA ,OB 上分别取OM =ON ,移动角尺,使角尺两边相同的刻度分别与M ,N 重合.过角尺顶点C 的射线OC 即是∠AOB 的平分线.这种做法的道理是 【 】. (A )HL (B )SSS (C )SAS (D )ASA 5. 利用三角形全等所测距离叙述正确的是( ) A.绝对准确 B.误差很大,不可信 C.可能有误差,但误差不大,结果可信 D.如果有误差的话就想办法直接测量,不能用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测距离 6. 在图3所示的3×3正方形网格中,∠1+∠2+∠3+∠4+∠5等于 【 】. (A )145° (B )180° (C )225° (D )270° 7. 根据下列条件,能判定△ABC ≌△A ′B ′C ′的是 【 】. (A )AB =A ′B ′,BC =B ′C ′,∠A =∠A ′ (B )∠A =∠A ′,∠B =∠B ′,AC =B ′C ′ (C )∠A =∠A ′,∠B =∠B ′,∠C =∠C ′ (D )AB =A ′B ′,BC =B ′C ′,△ABC 的周长等于△A ′B ′C ′的周长 8. 如图4所示,△ABC 中,∠C =90°,点D 在AB 上,BC =BD ,DE ⊥AB 交AC 于点E .△ABC 的周长为12,△ADE 的周长为6.则BC 的长为 【 】. (A )3 (B )4 ( C )5 ( D )6 9. 将一副直角三角尺如图5所示放置,已知AE BC ∥,则AFD ∠的度数是 【 】. (A )45 (B )50 (C )60 (D )75

第五章《生活中的轴对称》综合测试题(一)及答案

图 2 第五章《生活中的轴对称》综合测试题 知识点:1、等腰三角形的特征: 1).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2).等腰三角形的 重合(也称“三线合一”),它们所在的直线都是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 3).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2、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概念: . 3、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4、角的平分线性质: 一、选一选,牛刀初试露锋芒!(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图形中,轴对称图形的个数是( ).. 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 2.下列分子结构模型平面图中,有三条对称轴的是( ). 3.如图1,将长方形ABCD 纸片沿对角线BD 折叠,使点C 落在C '处,BC '交 AD 于E ,若22.5DBC ∠=°,则在不添加任何辅助线的情况下,则图中45?的角(虚线也视为角的边)的个数是( ). A .5个 B .4个 C .3个 D .2个 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两个关于某直线对称的图形一定能够完全重合 B .对称图形的对称点一定在对称轴的两侧 C .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其对应点的连线的垂直平分线是它们的对称轴 D .平面上两个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不一定关于某直线对称 5.如图2,△AOD 关于直线l 进行轴对称变换后得到△BOC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DAO=∠CBO ,∠ADO=∠BCO B .直线l 垂直平分AB 、CD C .△AO D 和△BOC 均是等腰三角形 D .AD=BC ,OD=OC 6.将一个正方形纸片依次按图a ,图b 的方式对折,然后沿图c 中的虚线裁剪, 最后将图d 的纸再展开铺平,所看到的图案是( ) . a b c d E C ' 22.5 图1

全等三角形题型归类及解析

全等三角形题型归类及解析

全等三角形难题题型归类及解析 一、角平分线型 角平分线是轴对称图形,所以我们要充分的利用它的轴对称性,常作的辅助线是:一利用截取一条线段构造全等三角形,二是经过平分线上一点作两边的垂线。另外掌握两个常用的结论:角平分线与平行线构成等腰三角形,角平分线与垂线构成等腰三角形。 1. 如图,在ΔABC 中,D 是边BC 上一点,AD 平分∠BAC ,在AB 上截取AE=AC , 连结DE ,已知DE=2cm ,BD=3cm ,求线段BC 的长。 2. 已知:如图所示,BD 为∠ABC 的平分线,AB=BC ,点P 在BD 上,PM ⊥AD 于M , ?PN ⊥CD 于N ,判断PM 与PN 的关系. 3. 已知:如图E 在△ABC 的边AC 上,且∠AEB=∠ABC 。 (1) 求证:∠ABE=∠C ; (2) 若∠BAE 的平分线AF 交BE 于F ,FD ∥BC 交AC 于D ,设AB=5, AC=8,求DC 的长。 A B C D E P D A C B M N

二、中点型 由中点应产生以下联想: 1、想到中线,倍长中线 2、利用中心对称图形构造8字型全等三角形 3、在直角三角形中联想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 4、三角形的中位线 2、已知:如图,ABC △中,45ABC ∠=°,CD AB ⊥于D ,BE 平分ABC ∠,且BE AC ⊥于E ,与CD 相交于点F H ,是BC 边的中点,连结DH 与BE 相交于点G . (1)求证:BF AC =; (2)求证:1 2 CE BF =

D A E F C H G B 3、如图,△ABC中,D是BC的中点,DE⊥DF,试判断BE+CF与EF的大小关 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4、如图,已知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

八年级数学《轴对称》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数学《轴对称》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https://www.doczj.com/doc/2415658422.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D C B A 选择题 1.下列几何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且对称轴条数大于1的有( )A 3个B 4个C 5个D 6个 长方形; ⑵正方形; ⑶圆; ⑷三角形; ⑸线段; ⑹射线; ⑺直线.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任何一个图形都有对称轴 B.两个全等三角形一定关于某直线对称 C.若△ABC 与△DEF 成轴对称,则△ABC ≌△DEF D.点A ,点B 在直线L 两旁,且AB 与直线L 交于点O ,若AO =BO ,则点A 与点B 关于直线L 对称 3.如图所示是一只停泊在平静水面的小船,它的“倒影”应是图中的( )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点A (2,-1),点A 关于y 轴的对称点是( ) A.(-2,-1) B.(-2,1) C.(2,1) D.(1,-2) 5.已知点A 的坐标为(1,4),则点A 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纵坐标为( ) A. 1 B. -1 C. 4 D. -4 6.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 ) A.过顶点的直线 B.底边上的高 C.底边的中线 D.顶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 7.已知点A (-2,1)与点B 关于直线x =1成轴对称,则点B 的坐标为( ) A.(4,1) B.(4,-1) C.(-4,1) D.(-4,-1) 8.已知点P (1,a )与Q (b ,2)关于x 轴成轴对称,又有点Q (b ,2)与点M (m ,n )关于y 轴成轴对称,则m -n 的值为( ) 3 B.-3 C. 1 D. -1 9.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50°,则另外两个角的度数分别为( ) A.65°,65° B.50°,80° C.65°,65°或50°,80° D.50°,50°

1全等三角形及图形轴对称(一对一

师:老师这里有两个三角形,我们从直观上来看这两个三角形,觉得是怎么样的? 生:回答 师:那两个三角形相等,都要具备哪些条件呢? 生:回答 师:我们刚刚已经猜测了好几种条件,那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有哪些比较合适。 一、认识三角形 1、定义: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 形。“三角形”可以用符号“Δ”表示。 2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等于180度。 3、三角形外角的定义: 三角形一边与另一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 三角形的外角性质:(1)三角形的外角和为360°。 (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和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 4、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差小于第三边。 5、 等腰三角形: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 等腰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相等的直角三角形叫做等腰直角三角形。 6、三角形的中线: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与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这个三角形的中线。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于一点。这个点是三角形的重心。 全等三角形及图形轴对称

7、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在三角形中,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它的对边相交,这个 角的顶点与交点之间的线段叫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 一点。 8、三角形的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 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线,简称三角形的高。三角形三条高所在直线交于 一点。 9、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都在三角形的内部,并且交于同一点。 直角三角形有一条高在三角形内部,其余两条高是它的两条直角边,三条高交于 直角顶点。 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不相交,有一条高在三角形内部,其余两条高在三角形外部, 三条高所在直线交于一点。 10、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边长与高线乘积的一半,即S △ =1/2×底×高。 11、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二、图形的全等 1、全等图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称为全等图形。全等图形的形状和大都相同。 2、全等三角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称为全等三角形。 记作:△ABC≌△A 1B 1 C 1 要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 3、全能三角形的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 对应顶点:互相重合的顶点叫对应顶点。点A和点A1,点B和点B1,点C和点C1, 对应边:互相重合的边叫对应边。AB和A 1B 1 ,AC和A 1 C 1 ,BC和B 1 C 1 对应角:互相重合的角叫对应角。∠A和∠A 1,∠B和∠B 1 ,∠C和∠C 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三、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1)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边边边”或“SSS” (2)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角边角”或“ASA”(3)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角角边”或“AAS”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