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卷(含答案)

五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卷(含答案)

五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卷(含答案)
五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卷(含答案)

五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卷

一、阅读漫画《启蒙教育》,完成下面的练习。(20分)

启蒙教育

1.你觉得漫画中的鸟妈妈在对小鸟说什么?发挥想象,写一写。(10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一说这幅漫画有什么现实意义。(10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许多农民朋友远离家乡到大城市打工挣钱,

将孩子留在家里由老人看管。这些留守儿童生活得怎么样呢?请大家阅读以下材料,完成后面练习。(20分)

【材料】留守儿童近半数因父母外出打工导致生活质量下降,精神上和心理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为了关爱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某校团委开展了“走近留守儿童,呵护幼小心灵”的主题活动,通过同学之间结对子的形式,帮助留守儿童走出心理阴影,健康快乐成长。请你参加本次活动,并完成下列任务。

1.下面是学生拟写的活动主题词,作为主持人,你认为哪一个更贴切?

请简要说明理由。

①让世界充满爱②明天更美好③手拉手,心连心

选择:

我认为________(填序号)更贴切。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2.请你仔细阅读下面的表格,从中得出两则信息。(5分) 某省留守儿童抑郁情绪调查表

我得到的信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开展好这次活动,请你设计两种活动形式。(5分) 示例:给留守儿童过生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如你是在现场采访的记者,此刻镜头正对准留守儿童的父母,你最想问他们的问题是什么?(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请认真阅读下面的药品说明书(部分),按要求完成下面的练习。(20分)

【药品名称】金嗓子喉片

【成分】薄荷脑、金银花、西青果、桉油、石斛、罗汉果、橘红、八角茴香油。辅料为:蔗糖、葡萄糖浆。

【功能主治】疏风清热,解毒利咽,芳香辟秽。适用于改善急性咽炎所致的咽喉肿痛,干燥灼热,声音嘶哑。

【规格】每片重2克。

【用法用量】含服,一次1片,一日6次。

【注意事项】

1.忌烟酒、辛辣、鱼腥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温补性中药。

3.孕妇慎用。糖尿病患者、儿童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脾虚大便溏者慎用。

5.属风寒感冒咽痛者,症见恶寒发热、无汗、鼻流清涕者慎用。

6.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7.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贮藏】密封,置干燥处。

1.判断。对的打“√”,错的打“×”。(6分)

(1)吃了金嗓子喉片,不能吸烟、喝酒。( )

(2)妈妈吃了金嗓子喉片后把它随手放在了厨房里的桌子上。( )

(3)爸爸在服用温补性中药期间不宜服用金嗓子喉片。 ( )

2.两岁的小明感冒了,嗓子疼,发烧,流清鼻涕,妈妈给他含服了一粒金嗓子喉片。妈妈这样做对吗?为什么?(7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奶奶嗓子疼得十分难受,于是她一次服用了3片金嗓子喉片,一天服用了6次。奶奶这样做对吗?为什么?(7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仔细观察漫画,认真阅读漫画下面的文字,然后完成后面的练习。

(20分)

画面的主体是一本打开的书,书的封面上写有“一本好书”字样,封底写有“一生财富”字样。书的下面露出了三个人的腿脚,分别代表成年男子、成年女子和一个孩子,他们共同阅读这本书。

1.上面的文字运用了( )的表达方式。(5分)

A.记叙B.议论C.说明D.描写

2.漫画下面的文字的写作顺序是( )(5分)

A.由主体到部分 B.从左到右 C.从右到左 D.从上到下3.这幅漫画的主题是( )(5分)

A.读书 B.财富 C.读好书 D.好读书

4.请谈谈你对“一本好书,一生财富”的认识。(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练习。(20分)

【材料一】

浙江新闻网:2017绍兴首届国际马拉松报名攻略(节选) 年龄要求:全程马拉松项目年龄限20周岁以上(1997年11月11日以前出生),半程马拉松项目年龄限16周岁以上(2001年11月11日以前出生),迷你马拉松项目性别、年龄不限,身体健康者均可报名参赛,16周岁以下未成年人须由其监护人或法定代理人签署参赛免责声明,同时须在一名监护人陪同下方可参赛。

身体要求:马拉松运动是一项大负荷、高强度、长距离的运动,也是一项高风险竞赛项目,对参赛者的身体状况有较高的要求。参赛者应身体健康,并具备长期参加长跑锻炼或训练的基础。组委会要求所有参赛者近一年内通过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的体检(含心电图检查),并结合检查报告进行自我评估,确认自己的身体状况能够适应长跑运动,才可报名参赛。

【材料二】

央视网消息:北京时间11月11日,2017年绍兴首届国际马拉松(越王勾践公元前490年在会稽山以北“立国树都”,所以此项赛事也称“越马”)在绍兴市奥体中心鸣枪起跑,共有来自世界各地的15000余名选手参加比赛。线路途经书圣故里、鲁迅故里、轩亭口、府山、大通学堂、迎恩门等绍兴最具文化底蕴的景点和古迹,其中全程马拉松5000余人,半程马拉松4000余人,迷你马拉松6000余人。埃塞俄比亚选手包揽全程马拉松男子组前三名。

1.根据上述材料填表。(7分)

2.根据材料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6

分)

(1)五(2)班的张瑶可以独自参加半程马拉松赛。( )

(2)马拉松运动是一项大负荷、高强度、长距离、高风险竞赛项目,所

以不建议非专业人员参加此次马拉松。( )

(3)“越马”中的“越”代表的是绍兴。( )

3.你可以报名参赛吗?如果可以,你应该报哪个项目?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千年古越城,万众马拉松”是绍兴首届国际马拉松的口号,你觉得该口号拟得如何?请你简要评价一下。(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期末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卷

一、示例:1.我们一定要小心手里拿着弹弓的人类,一旦被打中,我们就会被关进笼子里,失去自由。

2.这幅漫画告诉我们要爱护鸟类,不要伤害鸟类。

二、1.③它具体形象地体现出了此次活动的主题。

2.示例:(1)很多留守儿童有抑郁情绪。

(2)大多数留守儿童解决抑郁情绪的方式是对同学说以及不说。

3.示例:(1)举办“我与留守儿童心连心”演讲比赛。

(2)开设留守儿童心理辅导课。

4.示例:你们在外出打工时了解过家里孩子的情况吗?

三、1.(1)√(2)×(3)√

2.不对。因为小明属风寒感冒咽痛者,应该慎用。并且两岁的小明应该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该药。

3.不对。因为用法用量中已写明一次1片,一日6次。

四、1.C 2.A 3.C

4.示例:一本好书能给人有益的知识,拥有知识就拥有了一生享用不尽的财富。

五、1.2017绍兴首届国际马拉松2017年11月11日①全程马拉松②半程马拉松

③ 迷你马拉松绍兴市奥体中心世界各地的15000余名选手参加比赛

2.(1)×(2)×(3)√

3.示例:可以。可以报迷你马拉松。因为迷你马拉松项目性别、年龄不限,身体健康者均可报名参赛。

4.示例:该口号拟得很好。它通过数字突显出了绍兴悠久的文化历史,马拉松的规模大,同时将古城文化与体育赛事进行了完美的结合,体现了古城的活力和马拉松的文化氛围。

【中考】2019年中考语文《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

2019年中考语文《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 一、非连续性文本的定义 连续性文本是由句子和段落构成的文本,例如小说、散文等。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多以文字材料和统计图表、图画等相结合的形式呈现。 二、非连续性文本的特点 1.在内容上,非连续性文本大多由多种材料组成,除文字之外,还有数据表格、曲线图、图解文字、凭证单、说明书、广告、地图、清单、时刻表、目录、索引等,具有直观、简明、醒目、信息量大、概括性强、易于比较等特点,生活实用性突出,在现代社会中运用广泛。 2.在文体上,非连续性文本不同于议论文、说明文等一般的文章体裁,它强调各种文体的综合应用,把连续的线性思维和零散的点状、碎片思维有机结合起来,让我们在众多跳跃的信息中感知文本内容。当今时代已进人读图时代、媒体时代,大量信息以碎片状呈现,有效地整合并利用这些信息,无疑将成为网络时代考生的重要能力之一。 三、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方法 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分析解释信息、评价信息,以及在不同情境中灵活运用文本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阅读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查看标题。文本的标题有的提示了文本的线索,有的表明了作者的态度,有的说出了事件的内容,有的提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查看标题,可以让我们快速地了解文本的主要内容或中心思想 2.通读材料。材料是承载文本观点的重要载体,通读时不仅要关注文字材料中的观点,也要注意图表材料的内容,整体了解文意,勾画出和主题相关的信息。 3.提取信息。信息有虚实、隐显之分,明显的信息容易获取。而隐含信息则较难分辨,阅读材料时要善于从字面上看出材料所要表达的言外之意;抓住文中负载信息的关键词句,剔除与阅读目的无关的多余信息。 4.读懂图表。在非连续性文本中,文字和统计图表结合是常见的文本形式,阅读图表必须注意的事项有:①表头。表头是对整个图表内容的概括,反映了图表的主题。②分类、图例。统计图表首先要确定统计的类别,阅读时,首先要看纵轴、横轴的分类情况,这样我们就能迅速得知该表所反映的主要内容。③数据。统计图表以数据或箭头反映问题,阅读时要进行纵向、横向比较,从中得出结论。④注释性文字。要重视审读配合图表出现的注释性文字内容,图表和文字结合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把握图表所要传达的重要信息。 5.注重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的培养,关注说明书、广告、地图、清单、时刻表、目录、索引等非连续性文本的其他呈现形式。 突破·必备考点 ( 2017·南通)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各题。 【A】记者专访国际宇航联空间运输委员会秘书长杨宇光(节选) 记者:请您简要介绍一下天舟一号。 杨宇光:天舟一号是我国自主研制的首艘货运飞船,采用两舱构型,由货物舱和推进舱组成。它总长10.6米,舱体最大直径3.35米,起飞重量约13吨,物资上行能力约6吨,推进剂补加能力约为2吨,具备独立飞行3个月的能力……其有效载荷比例在目前所有的货运

最新中考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指导——

2018中考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指导—— 第17题“理解探究”考点的答题方法与技巧 广州四中聚贤中学杨洋 ◆教学目的: 1.通过限时训练提高学生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速度,熟悉广州中考第17题的题型 2.通过练习使学生巩固“理解探究”这一考点的答题方法;提高学生的夺分能力。 ◆教学重点: 1.巩固“理解探究”这一考点的答题方法;提高学生的夺分能力。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法、探究归纳法 ◆教学过程: 回顾一: 2017学年九上区统考真题 文段选读: 1965年,荷兰阿姆斯特丹的一群年轻人将一些涂成白色、没有上锁的自行车放在公共区域,供人们免费使用。这次勇敢的尝试被普遍认为是共享单车的起源。现今,这个古老且曾经超级发达的城市约有40%的交通由自行车承担,那一条条河道把城市规划分成了无数个格子街区,字形城成为最适合的出行工具。此外,荷兰还具有发展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的良好基础。早在1890年,荷兰就开始建设世界上第一条自行车专用道。 法国是世界上首个成功推行公共自行车租赁项目的国家。1974年拉罗舍尔推出了供市民租赁使用的“小黄车”项目。2004年里昂推出了世界上首个使用计算机控制、采取会员卡制度系统的公共自行车租赁项目,开启了以高新技术应用为特色的第三代公共自行车潮流。 英国的自行车租赁业务很发达,租赁公司遍布全国,许多外国游客使用自行车环游英国。2010年,伦敦推出自行车出租服务,由当地政府税收支撑,实行全天24小时不停歇运营。租车系统中的两个租借点之间一般不超过300米,用控制触屏在无停车位时直接搜索,并点选宽限15分钟找车位的选项,可免去找下一个车位的租用金。2016年,伦敦的11500辆公共自行车安装了blaze激光灯,它会在车前的地面上投射一个绿色的符号,可以让骑行者在夜间更加醒目,提高骑车的安全性。 17. 结合国内外的情况,请你就如何使用城市的公共自行车使用日趋完善,提几点建议(5分) 请你为你的同龄人的答案评分: (1)答:建议有:①倡导更多的人绿色出行;②提高资源的利用率;③增强身体素质;④缓解道路交通压力。⑤发展城市自行车专用道; 你的评分:分; 评分标准原因:。 答题启示:审题要准,划出题目关键词。。 (2)答:我的建议是:①增加自行车的重量,使得人们搬不动自行车;②改善自行车的功能,让自行车即使被停放在角落里,也能主动地回到原位置;③采用会员卡制度;④改进设备,提高骑行安全性;⑤采用收费骑车; 你的评分:分; 评分标准:。 答题启示:审清所隐含的信息““建议的合理性”。”。 回顾二:2016年广州中考《互联网安全吗》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和答案解析

非连续性文本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中“阅读”中有明确要求“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非连续性文本”是一个新鲜的名词,它来自国际“PISA”阅读素养测试项目。连续性文本是由句子和段落构成的文本,例如小说、散文等,非连续文本包括图表、表格、清单等。当前,图表以越来越高的频率不断地介入我们的生活,这就需要增加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机会,在教学中建构适当的教学策略。 非连续性文本(一) 关于“方言和普通话”的主题阅读 一、民间的声音 关于“绍兴方言还能存活多久”的讨论帖: 1楼:昨天跟5岁的侄子一起吃饭,居然发现这个土生土长的孩子不会讲绍兴本地话。再看看16岁的儿子,也是在绍兴土生土长的,比堂弟好点,还会说几句绍兴本地话,但那种老绍兴的俚语是一点不懂了。儿子还说,他的同学和他也差不多。记得我们小时候,连学校老师上课都是方言,如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那简直就是一门绝活。现在的孩子倒是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甚至还能说流利的英语,但会说地道方言的却成了稀罕品种,方言还能在我们的生活中存活多久呢? 2楼:我女儿在学校讲普通话,在家里也讲普通话,现在很多绍兴话她连听都听不懂了 3楼:方言还能活多久?那要看我们还能活多久! 4楼:不知道,也许有一天,无声无息地消失了。但也没什么可惜的,语言失去交流沟通功能,离消亡也就不远了,这是事物的发展规律。 5楼:城市越来越开放,外来人口越来越多,绍兴话太土,他们听不懂,还是说普通话好。 6楼:“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用方言交流,听着多亲切啊。 7楼:方言里有文化,我们老师说绍兴话里保留着好多古音呢,我想有文化的东西是不会消亡的。 8楼:文物也有文化价值,但是现在不是只能欣赏吗?甲骨文更有文化价值,难道现在还用甲骨文写字吗?(摘自“绍兴E网”论坛,有删改) 二、学者的言论 1.“方言里有比普通话丰富得多的生活、情感用语,在动作的细微区分、事物的性状描绘等方面都更具体。这是方言比普通话往往要生动幽默、有趣传神、在文艺表达里更受欢迎的原因。”——钱乃荣(著名语言专家)2.“在中国任何一个城市,以普通话沟通不成问题,但你若选择这个城市,却不会讲这里的方言,犹如你爱上一个人,却读不懂他(她)的内心世界,要融入其中,谈何容易!” ——程乃珊(著名作家) 3.“没有方言的城市是可耻的。”——封新城(《新周刊》执行总编) 4.“新时代的曙光照进了方言。方言不是时代的对手。其实,谁又不在时代面前被揍得鼻青脸肿呢?”“方言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是语言和语言之间较量的结果。全球化的年代,必须要有一种公共语言交流。”——敬文东(文学博士) 5.“我们的态度是大力推广普通话,同时采取必要的措施积极保护方言。”——陈章太(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研究员) (引自互联网)

2019年中考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9年中考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复习试题例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目标和内容中提出“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到第四学段,则要求“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这里的“非连续性文本”是一个新鲜的名词,它来自国际“PISA”阅读素养测试项目,是相对以句子和段落组成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一种阅读材料,多以图表、图画、数据或清单等形式呈现,其主要特点是直观、概括性强、易于比较。根据上述要求,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型将会进一步得到重视和强化,成为各地中考命题的热点之一,考查的方向也会逐渐向“多种材料组合”和“较为复杂”发展。现结合2012 年各地中考语文 试卷中的相关题目,对此题型作一分析。 (一)读图识表 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展现,“读图”已经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图文转换也成了一种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归纳、表述等多种能力的题型。此类题型的答题步骤如下: 1.认真审题,明确题干要求。 2.仔细观察,看图表画了什么,由几部分组成,各自位置、相互间的关系如何,注意画面文字提示及 细节。观察要有序:整体—局部—再总体;左—右,上—下(表述时注意方位词的使用)。 3.明确主旨,读懂图表局部和整体意思,通过比较分析,挖掘、领悟其显性的信息或隐含的寓意(漫 画多为讽刺;正面画多扣生活热点)。 4.不停留于画面,不就事论事,要联系生活,关注生活和时代热点,发表看法。 5.准确表述,语言要准确、简明、完整。 例如:北京卷: 《北京市节约用水办法》将于2012年7 月 1 日起实施。为了深入宣传该“办法”,培养学生的节水意识,某校举办了“北京水资源”专题展览。在参观的过程中,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分析下图,提取主要信息,并用一句话概括北京水资源的现状。

六年级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

六年级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

他也差不多。记得我们小时候,连学校老师上课都是方言,如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那简直就是一门绝活。现在的孩子倒是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甚至还能说流利的英语,但会说地道方言的却成了稀罕品种,方言还能在我们的生活中存活多久呢? 2楼:我女儿在学校讲普通话,在家里也讲普通话,现在很多绍兴话她 连听都听不懂了 3楼:方言还能活多久?那要看我们还能活多久! 4楼:不知道,也许有一天,无声无息地消失了。但也没什么可惜的,语言失去交流沟通功能,离消亡也就不远了,这是事物的发展规律。 5楼:城市越来越开放,外来人口越来越多,绍兴话太土,他们听不懂,还是说普通话好。 6楼:“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用方言交流,听着多亲切啊。 7楼:方言里有文化,我们老师说绍兴话里保留着好多古音呢,我想有文化的东西是不会消亡的。 8楼:文物也有文化价值,但是现在不是只能欣赏吗?甲骨文更有文化价值,难道现在还用甲骨文写字吗?(摘自“绍兴E网”论坛,有删改) 二、学者的言论 (1)“方言里有比普通话丰富得多的生活、情感用语,在动作的细微区分、事物的性状描绘等方面都更具体。这是方言比普通话往往要生动幽默、有趣传神、在文艺表达里更受欢迎的原因。”——钱乃荣(著名语言专家)(2)“在中国任何一个城市,以普通话沟通不成问题,但你若选择这个城市,却不会讲这里的方言,犹如你爱上一个人,却读不懂他(她)的内心世界,要融入其中,谈何容易!”——程乃珊(著名作家) (3)“没有方言的城市是可耻的。”——封新城(《新周刊》执行总编)(4)“新时代的曙光照进了方言。方言不是时代的对手。其实,谁又不在时代面前被揍得鼻青脸肿呢?”“方言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是语言和语言之间较量的结果。全球化的年代,必须要有一种公共语言交流。”——敬文东(文学博士) (5)“我们的态度是大力推广普通话,同时采取必要的措施积极保护方言。”——陈章太(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研究员) 请认真阅读以上引自互联网的摘录,回答以下问题: 1、第一则材料中关于“绍兴方言还能存活多久”的讨论是由什么现象引发的?网友们认为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有哪些? 答: 2、第二则材料中的学者又是如何解释这一现象的?请用自己的话加以说明。答: 3、统观一、二两则材料,我们可以看到方言具有哪些价值?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条概括。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8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案

畅游学海敢搏风浪誓教金榜题名。决战高考,改变命运。凌风破浪击长空,擎天揽日跃龙门 8.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案 一、复习目标 1、认识非文本阅读与文本阅读的概念和区别; 2、掌握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方法; 二、复习要点 1、认识非文本阅读与文本阅读的概念和区别; 2、掌握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方法;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授课过程 1、连续性文本与非连续性文本的概念、区别: 连续性文本:由句子和段落构成的文本,它们承载信息的媒体是文字或符号。呈现方式:诗歌、散文、小说、剧本、论文、政史地课文,中小学占多数的数、理、化式子都是如此,都属于连续性文本。 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以句子和段落组成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呈现方式:多以统计图表、图画等形式呈现,如数据表格、图表和图解文字、调查报告、广告、公告、计划、产品介绍、使用说明、保修单据、清单、时刻表、目录、索引、地图等。 非连续性文本的特点: 直观 简明 概括性强 易于比较 实用性和功能性 2、非连续性文本的特点 在内容上,非连续性文本大多由多种材料组成,除了文字之外,还有数据表格、图表和曲线图、图解文字、凭证单、说明书、广告、地图、清单、时刻表、目录、索引等,具有直观、简明、醒目、信息量大、概括性强、易于比较等特点,生活实用性突出,在现代社会中运用广泛。 在文体上,非连续性文本不同于议论文、说明文等一般的文章体裁,它强调各种文体的应用文的综合应用,把连续的线性思维和零散的点状、碎片思维有机结合起来,让我们在众多跳跃的信息中感知文本内容。当今时代已进入读图时代、媒体时代,大量信息以碎片状呈现,如何有效地整合并利用这些信息,无疑将成为网络时代考生的重要能力之一。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非连续性文本练习

非连续性文本姓名班别 1、〔活动:明“服之仪”〕仔细阅读下面的表格,回答下面的问题。(2分) 对中学生着装取向的认可度的调查统计表 在对“中学生着装取向的认可度”方面,学生与老师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括。 2、某市初中生2011~2014年人均名著阅读量(单位:万字) 上面图标显示,某市初中生2011~2014年名著阅读的特点有:(至少2个) ①据上表,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②结合自己的体会.简要分析产生这一结论的原因

5、材料一:去年8月2日开始,每周五晚上播出的央视科教特别节目《中国 汉字听写大会》,吸引了不少观众的眼球,受到许多人的热烈欢迎与参与。听写 类科教文化节目的走红,一方面明显暴露出国人在汉字书写能力上的隐忧,另一 方面也说明了综艺节目其实可以有更多样的方式和内涵,尤其是知识文化类的综 艺节目也可以更有趣的方式让大众接受和喜爱,照样可以寓教于乐,在娱乐中体 验学习的快乐,体验知识的独特魅力。 材料二:数字时代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节奏,键盘输入改变了我们使用汉字的 方式,汉字的书写地位呈现出越来越淡化的趋势。如今,不仅仅是成年人,就是 学生们提笔忘字的情形也是越来越多了。据国内一家民意调查机构对北京、上海 和广州等12城市进行的“中国人书法”系列调查显示,94.1%的人都曾有过提 笔忘字,其中26.8%的人经常会提笔忘字,汉字已然成为“最熟悉的陌生人”。 材料三: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蒙曼说:“汉字不仅仅是中国人 交流信息的符号,更承载着我们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精神气象。”同时,“文如 其人,字如其品”,汉字书写能力成为文化人学识和人格魅力的象征。可见,写 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 (l)综合上述材料,请用一句话简要概括其主要内容 (2)你认为如何有效改变汉字成为“最熟悉的陌生人”这一现状?结合上述材料, 请你提出相关可行性建议,至少2个。 (3)乘借中央电视台“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东风,我市也开展了汉字听写大赛 这一活动,请你为大赛拟写一条宣传标语。(不可照抄材料中的句子。)(2分) 5、近段时间,学校开展“学习雷锋精神”的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活动一:阅读下面一段话,用一句话概括此段话内容。 1962年,雷锋由于一次意外,光荣牺牲。1963年3月5日,毛主席亲笔题 词“向雷锋同志学习”,中央还把3月5日定为“学雷锋纪念日”。今天,我们 依然需要艰苦创业、积极进取、自强不息、奋力拼搏的奉献精神,依然需要顾全 大局、忠于职守、克己奉公、以国家和集体利益为重的主人翁态度,依然需要相 互尊重、助人为乐、诚实守信、和谐融洽的良好社会风尚。而这一切,何尝不是“雷锋精神”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呢?那么学雷锋应该怎么学?当然是学习雷锋 的精神。学雷锋的核心并不是一些好人好事,而是人在社会中生存的一种普世价 值观的体现。其实,一声真诚的问候、一句体贴的关心、一个善意的提醒、一次 举手之劳,都是道德自觉的生动体现。 1、根据以上内容可以概括为一句话: 2、以上内容说明了什么?

(完整版)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及答案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练习 非连续性文本(一) (2017福州质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3题。 【材料一】春节过后第一周,由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这一文化类综艺节目彻底火了。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社等各大媒体都在发布有关该节目台前幕后的消息,观众关注度极高。某知名网站对此做了各项统计,以下是“中国诗词大会关注人群的年龄分布”调查数据图: 【材料二】《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冠军得主是复旦附中16岁高一学生武亦姝,人们对她纷纷表示赞赏,但也有人对此提出质疑:在升学考试残酷的现实面前,是否有必要花大量宝贵时间去背诵古诗词。 【材料三】大学者王国维认为在诗词创作过程中,可以将诗词创作的境界分为“造境”与“写境”两种不同的形态。“造境”即虚拟之境,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写境”即写实之境,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1.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显示的中国诗词大会关注人群的年龄分布。(3分) 对于诗词大会,19岁以下的群体(年轻人)关注度较高,50岁以上人群关注度较低。(或:关注人群的数量随着年龄增长而递减。) 2.针对【材料二】中某些人的质疑,说说你的观点。(至少说出两点,4分) 示例:我认为有必要。因为积累、背诵古诗词能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对一个人文化素养的提升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还能拓展思维,激发灵感,促进学习。 3.阅读【材料三】,指出下面诗句属于“写境”的一项是(3分)A 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二、(2017厦门质检)对1950~2000年出生人群的抽样调查表明,当今,旅游已成为百姓常态化的生活方式。 材料一:中国民众出境游人数统计

高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知识汇总及训练

阅读能力的培养,关注说明书、广告、地图、清单、时刻表、目录、索引等非连续性文本的其他呈现形式。 方法归纳: 一、对于选择题1、审题干,明确答题内容。2、划区间,锁定信息来源。在信息区间筛选关键词句,提取有效信息,分条归纳作答。3、筛选,重视归纳整合。对于选择题,要在文本中找到每个选项的出处,仔细比较选项和原文的差别,注意有无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混淆时态、答非所问、无中生有、强加因果等问题。二、主观题l、提取有效信息,概括主要内容。2、分析、比较文本资料,进行综合、归纳,写出探究结果。整合多种信息,得出有意义的结论。3、踩好点,注意分条作答。坚持两项原则:忠于原文而不照搬原文,踩点答题而不过度答题。 例题解读: (一)(2019全国Ⅰ卷)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可移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指运用各种方法延长可移动文化遗产寿命的专业性活动。保护技术推进的核心是找到与遗产变化状况相适应的保护方法,以便及时对藏品进行预警、干预,使藏品保持健康的状态。在此过程中,预防、治理、修复三个方面的技术运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预防是所有的减缓文化遗产恶化和损毁的行为的总称,它涉及光照度、环境条件、安全、防火和突发事件的准备等方面。治理是通过外界的干预直接作用于可移动文化遗产的保护行为,是为了消除正在损毁遗产的外界因素,从而使遗产恢复到健康的状态。根据可移动文化遗产遭受“病痛”情形的差异,治理技术可以分为杀虫、去酸、脱水和清洁等类型。修复是对已经发生变形或变性的遗产进行处理,使之恢复到原有的形态或性质。修复的内容大致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清除文物和标本上的一切附着物;二是修补文物和标本的残缺部分。 (摘编自周耀林《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研究》) 材料二:以温度25℃、相对湿度50%为标准寿命(设其指数为1.00),计算在温度15℃、35℃和湿度10%、30%、70%条件下,纸张的寿命和标准寿命的倍数关系,结果见下表: 湿度(%)寿命倍数温度(℃)一年平均湿度(%) 70503010 3525150.140.74 2.74 0.191.00 5.81 0.301.56 9.05 0.683.572 0.70 (摘编自李景仁等《图书档案保护技术手册》)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word版)

11月22日(周六) 白天:晴转多云 夜间:多云 8~12℃ 南风3~4级 空气质量:重度污染 PM2.5指数:198 今日穿衣指数:建议穿羊毛衫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一、阅读图表,完成练习。 成绩 学校 优秀 良好 合格 不合格 城区小学 42% 45% 11% 2% 农村小学 17% 34% 37% 12% 注:上表是对9120名五年级学生(其中农村学生5081人)“读书活动”考查成绩区域统计情况。 1.请你根据统计呈现的内容,提取两条有思考价值的信息写下来。 2.请你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3.如果你向该校语文老师提建议,该如何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质量呢? 二、根据下面的天气预报信息完成题目。 李爷爷今年70多岁了,视力模糊,看不清天气预报图,不知道今天的天 气情况怎样,该穿多少衣服,能不能 晨练。请你用连贯的话告诉李爷爷。

三、请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回答问题。 1.用简洁的语言介绍漫画内容。 2.指出这幅漫画的寓意。 四、下图是某住宅楼九楼的938号平面示意图,阳台均备有逃生绳。假如室内 客房起火,在没有灭火设备的情况下,客房里的陈粤先生应怎样逃生?有几种方法?请用简洁的语言介绍具体逃生线路。 五、仔细观察下面这幅公益广告《关爱老人》图,回答问题。 1.这幅图上有什么?各表示什么意思? 2.这幅图想宣传什么? 3.你认为这幅图好在哪些方面?

4.由这幅图你想到了什么名言警句? 六、阅读下面的有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中国高铁的发展速度突飞猛进,已渐渐成为广大旅客首选的出行交通工具,那么,高铁为何如此受旅客们的青睐呢? 从最初的“绿皮车”到快速列车,速度的提升缩短了旅途时间,拉近了人们的距离。对于高铁,速度更是在快速列车的基础上翻了一番,在这个生活节奏愈来愈快的时代,跟时间赛跑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 坐过高铁的人都知道,高铁舒适度高,服务质量跟航空不相伯仲,细节也是追求尽善尽美。不仅提供无线wifi、充电插座、沙发床、平板电脑等用品,而且商务座还有乘务员贴心服务。 说到服务,就要谈一谈价格了。众所周知,同里程的高铁价格是低于航空价格的,出行千里仅几百元。近期铁路集团投入的“高铁快运”服务,货运价格也低于其他快递行业,而且朝发夕至,效率可见一斑了。 材料二:我国遵循“引进先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打造中国品牌”的指导方针,高铁技术实现了“引进技术——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三阶段跨越式发展。中国高铁已成为中国装备制造业最具全球影响力的代表符号之一,同时也是“中国创造”的最佳诠释。尤其是高铁的核心部件——牵引电传动系统和网络控制系统,已实现百分之百的“中国创造”。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高速铁路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高、在建规格最大的国家。中国高铁,这个最美的国家名片正快速走向世界。 材料三:4月21日起,铁路部门对东南沿海部分高铁票价进行优化调整。以福州至厦门北的高铁为例,调整前二等座执行票价为71.5元,调整后为84.5元,上涨28%;一等座由85.5元调整至134元,上涨57%。 材料四:以下是5月1日G1611次列车从莆田到厦门北的信息情况表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及答案

— ' 非连续性文本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中“阅读”中有明确要求“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非连续性文本”是一个新鲜的名词,它来自国际“PISA”阅读素养测试项目。连续性文本是由句子和段落构成的文本,例如小说、散文等,非连续文本包括图表、表格、清单等。当前,图表以越来越高的频率不断地介入我们的生活,这就需要增加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机会,在教学中建构适当的教学策略。 非连续性文本(一) \ 关于“方言和普通话”的主题阅读 一、民间的声音 关于“绍兴方言还能存活多久”的讨论帖: 1楼:昨天跟5岁的侄子一起吃饭,居然发现这个土生土长的孩子不会讲绍兴本地话。再看看16岁的儿子,也是在绍兴土生土长的,比堂弟好点,还会说几句绍兴本地话,但那种老绍兴的俚语是一点不懂了。儿子还说,他的同学和他也差不多。记得我们小时候,连学校老师上课都是方言,如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那简直就是一门绝活。现在的孩子倒是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甚至还能说流利的英语,但会说地道方言的却成了稀罕品种,方言还能在我们的生活中存活多久呢 2楼:我女儿在学校讲普通话,在家里也讲普通话,现在很多绍兴话她连听都听不懂了 3楼:方言还能活多久那要看我们还能活多久! 4楼:不知道,也许有一天,无声无息地消失了。但也没什么可惜的,语言失去交流沟通功能,离消亡也就不远了,这是事物的发展规律。 5楼:城市越来越开放,外来人口越来越多,绍兴话太土,他们听不懂,还是说普通话好。 ? 6楼:“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用方言交流,听着多亲切啊。 7楼:方言里有文化,我们老师说绍兴话里保留着好多古音呢,我想有文化的东西是不会消亡的。 8楼:文物也有文化价值,但是现在不是只能欣赏吗甲骨文更有文化价值,难道现在还用甲骨文写字吗(摘自“绍兴E网”论坛,有删改) 二、学者的言论 1.“方言里有比普通话丰富得多的生活、情感用语,在动作的细微区分、事物的性状描绘等方面都更具体。这是方言比普通话往往要生动幽默、有趣传神、在文艺表达里更受欢迎的原因。”——钱乃荣(著名语言专家)2.“在中国任何一个城市,以普通话沟通不成问题,但你若选择这个城市,却不会讲这里的方言,犹如你爱上一个人,却读不懂他(她)的内心世界,要融入其中,谈何容易!” ——程乃珊(著名作家) 3.“没有方言的城市是可耻的。”——封新城(《新周刊》执行总编) : 4.“新时代的曙光照进了方言。方言不是时代的对手。其实,谁又不在时代面前被揍得鼻青脸肿呢”“方言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是语言和语言之间较量的结果。全球化的年代,必须要有一种公共语言交流。”——敬文东(文学博士)

(完整)六年级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

阅读一统计表阅读理解 看看我们身边,你也许会发现,不少小学生都佩戴上了眼镜。请根据“新城市小学二至六年级视力情况调查”主题活动中调查搜集到的相关数据,完成题目。 1 答: 2、根据你的生活体验,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至少从两个方面尝试)? 答: 阅读二体质统计图表阅读理解 1、根据以上提供的资料信息,你得出了什么结论?你觉得这是原因造成的?答:① ② 2、请你为“阳光体育运动”写一条宣传标语,提高大家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答: 阅读三止咳灵药物说明书阅读理解 本品适用于感冒、肺热或喉炎引起的咳嗽。温开水送服,成人一日三次,每次四片,儿童每次减半或遵医嘱。本品不得空腹服用,服用前后一个小时不得食用酸冷食品。 1、这种药是用来治疗什么病的? 答: 2、请告诉家里8岁的小弟弟怎样吃这种药,还要提醒他注意什么?

答: 阅读四火车票面信息阅读 1、请根据这张车票填空: 乘车时间出发 地目的地 车次 2、仔细观察这张火车票,请 根据票面上的信息,做一 个你从进站开始,直至找 到座位的预案(包括时 间): 答: 阅读五地铁路线图信息阅读 1、图中有几条地铁 线路? 答: 2、请简述从沙河高 教园到回龙观东大 街的乘车经过。 答: 阅读六关于“方言和普通话”主题的网络跟帖阅读理解 一、民间的声音 关于“绍兴方言还能存活多久”的讨论帖: 1楼:昨天跟5岁的侄子一起吃饭,居然发现这个土生土长的孩子不会讲绍兴本地话。再看看16岁的儿子,也是在绍兴土生土长的,比堂弟好点,还会说几句绍兴本地话,但那种老绍兴的俚语是一点不懂了。儿子还说,他的同学和他

也差不多。记得我们小时候,连学校老师上课都是方言,如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那简直就是一门绝活。现在的孩子倒是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甚至还能说流利的英语,但会说地道方言的却成了稀罕品种,方言还能在我们的生活中存活多久呢? 2楼:我女儿在学校讲普通话,在家里也讲普通话,现在很多绍兴话她连听都听不懂了 3楼:方言还能活多久?那要看我们还能活多久! 4楼:不知道,也许有一天,无声无息地消失了。但也没什么可惜的,语言失去交流沟通功能,离消亡也就不远了,这是事物的发展规律。 5楼:城市越来越开放,外来人口越来越多,绍兴话太土,他们听不懂,还是说普通话好。 6楼:“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用方言交流,听着多亲切啊。 7楼:方言里有文化,我们老师说绍兴话里保留着好多古音呢,我想有文化的东西是不会消亡的。 8楼:文物也有文化价值,但是现在不是只能欣赏吗?甲骨文更有文化价值,难道现在还用甲骨文写字吗?(摘自“绍兴E网”论坛,有删改)二、学者的言论 (1)“方言里有比普通话丰富得多的生活、情感用语,在动作的细微区分、事物的性状描绘等方面都更具体。这是方言比普通话往往要生动幽默、有趣传神、在文艺表达里更受欢迎的原因。”——钱乃荣(著名语言专家)(2)“在中国任何一个城市,以普通话沟通不成问题,但你若选择这个城市,却不会讲这里的方言,犹如你爱上一个人,却读不懂他(她)的内心世界,要融入其中,谈何容易!”——程乃珊(著名作家) (3)“没有方言的城市是可耻的。”——封新城(《新周刊》执行总编)(4)“新时代的曙光照进了方言。方言不是时代的对手。其实,谁又不在时代面前被揍得鼻青脸肿呢?”“方言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是语言和语言之间较量的结果。全球化的年代,必须要有一种公共语言交流。”——敬文东(文学博士) (5)“我们的态度是大力推广普通话,同时采取必要的措施积极保护方言。”——陈章太(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研究员) 请认真阅读以上引自互联网的摘录,回答以下问题: 1、第一则材料中关于“绍兴方言还能存活多久”的讨论是由什么现象引发的?网友们认为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有哪些? 答: 2、第二则材料中的学者又是如何解释这一现象的?请用自己的话加以说明。答: 3、统观一、二两则材料,我们可以看到方言具有哪些价值?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条概括。 答:

2020年中考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项练习题及答案全套

2020年中考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项练习题及答案全套 1、非文学作品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4-16题。 【材料一】 日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3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经过审议决定,将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提名项目“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良渚古城遗址正式成为中国第55处世界遗产。中国拥有的世界遗产数量首次位列世界第 一。 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由4个遗产区构成,包括瑶山遗址、谷口高坝区、平原低坝山前长堤区和古城区遗址。遗产区总面积1433.66公顷,被誉为“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 申遗成功给文化自信写下了有据可循、有证可考的注脚。从1936年考古学家施昕更在家乡良渚发现了多处史前遗址,到“良渚古城遗址”的申遗成功,83年的孜孜不倦和潜心研究,凝结了几代考古人和文保人的血汗和付出。83年间,国际社会的“杂音”时有出现,认为中华文明能实证的只有3500年左右。如今,尘封五千年的良渚文化揭开神秘面纱,良渚水坝、良渚城墙以及高度发达的稻作农业和制作精美的玉器,为中国以及该地区在新石器晚期到青铜时代早期的文化认同、社会政治组织以及社会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无可替代的证据,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实证圣地。申遗成功意味着良渚古城遗址所代表的中华五千多年文明拨开了“杂音”,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认可,充分展示了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和自信。 (摘自《浙江在线》2019年7月9日) 【材料二】

2019年7月6日,第43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决定,中国良渚古城遗址作为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弥补了历史文献鲜有记载的史前文化空白,实证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现在我们可以笃定地说,古埃及人修建金字塔时,中国人建造了良渚古城及外围的水利系统。 良渚文化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进入文明阶段,与埃及文明在尼罗河流域形成的时间大致相同。良渚先民在长江流域广达3.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建起了早期区域性国家。 为防范洪水,良渚人在北部山前修筑长堤,在西南方向修建平原低坝,在西北方向修筑谷口高坝。长堤和水坝拦蓄洪水,为古城的营建做好准备。这个大型的水利系统距离良渚古城有十多公里,它对良渚古城起到了保护作用。平原低坝和谷口高坝将水拦截形成湖面,良渚先民可以驾独木舟竹筏一直上溯到北侧山体深处,运输一些资源供日常生活使用,这充分体现了良渚先民的聪明与智慧。 英国剑桥大学考古学教授科林·伦福儒认为良渚遗址的发掘工作是非常有条理和成功的。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敞开大门让人了解它的早期历史,这种做法很重要。良渚古城是中国最伟大的早期遗址之一,也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早期遗址之一。 (摘自《中国日报》2019年7月19日) 【材料三】 许多网友都对良渚十分向往,并对其申遗成功留言表示祝贺: (摘自微信群) 14.【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报道了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这一事实,报道的侧重点有何不同?(4分) 15.结合材料,谈谈【材料二】中第3段为什么详细报道了良渚文化遗址中的水利系统?(3分)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项练习

小学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项训练 (一) 学校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组织了很多个课外兴趣小组。刚上三年级的小明也想参加一个兴趣小组,但是他只有周五下午有时间。根据下面的课外小组活动时间,你认为小明能参加哪个兴趣小组呢? 小明可以参加的是: A 围棋小组?? B 游泳小组?? C 足球小组??? D 科技小组 (二) 1.根据以上提供的资料信息,你得出了什么结论?(3分) ① ② 2.请你为“阳光体育运动”写一条宣传标语,提高大家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2分) (三) 下面是某某小学五(6)班欣欣同学的“家庭信息调查表”。从他的调查表中,你发现了什么?请试着写一写。(4分) 你的发现: 看看我们身 学二至六年级视 希望小学学

B .4月23日之后,图书漂流现场活动便结束了。 C .教材和教辅类用书不能捐赠。 D .凡是向图书馆捐赠三本图书,便可获得一张捐赠纪念卡。 注意: 1.捐赠图书要求:非教材、辅助类用书,无不良内容。 2.凡在4月6日至4月23日期间向图书馆捐赠三本及以上图书,可获得图书馆制作的捐赠纪念卡一张。 【改病句】两点“注意”里,其中一点是病句,请找出,并写出修改意见。(3分) 第_____点是病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 阅读《醒脾开胃冲剂说明书》,完成练习: 【通用名称】醒脾开胃冲剂 【主要成分】谷芽、香橼、甘草、稻芽、佛手、使君子、荷叶、白芍、冬瓜子(炒)。 【规格】每袋装14g 【剂型】颗粒剂 【是否处方】非处方 【适应症】醒脾调中,升发胃气。用于面黄乏力,食欲低下,腹胀腹痛,食少便多。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成人一次14克,一日2次,儿童及老人遵医嘱。 【注意事项】1.忌食用生冷油腻不易消化食物。2.不适用于脾胃阴虚,主要表现为 口干,舌少津,大便干。3.小儿及老年人,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糖尿病患者慎用。4.药 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服用。5.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6.请将此药品放在 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7.如正在服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贮藏】密封。 该说明书阅读测试题目为: (1)“遵医嘱”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食用”和“服用”相同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出现哪种情况,医生可能建议服用这种药。( ) A.9岁的王智父母不在身边,因为没人照顾感冒了,食欲低下,腹胀腹痛。 B.冰激凌是李江的最爱,几乎每天吃,导致食欲不强,食少便多。 C.赵强参加800米跑,只跑了400米不到就胃不舒服了。 D.纪清经常反胃,腹部胀,不想吃东西,面黄肌瘦的。 (七)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药品说明书】小儿感冒颗粒 【药品名称】通用名称:小儿感冒颗粒汉语拼音:xiao er gan mao ke li 【作用类别】本品为小儿感冒类非处方药药品。 【成 份】广藿香、菊花、连翘、大青叶、板蓝根、地黄、地骨皮、白薇、薄荷、石膏。 【性 状】本品为浅棕色的颗粒;味甜、微苦。 【功能主治】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用于小儿风热感冒,症见发热、头胀痛、咳嗽痰黏、咽喉肿痛;流感见上述证候者。 【规 格】每袋装12克 【用法用量】用开水冲服。一岁以内一次半袋,一岁至三岁一次半袋-1袋,四岁至七岁一次1-1.5袋,八岁至十二岁一次2袋,一日2次。 【不良反应】 【禁 忌】 【注意事项】 1.忌辛辣、生冷2.不宜在服药期3.婴儿应在医师4.风寒感冒者不5.糖尿病患儿、6.发热体温超过 7.服药3天症状8.对本品过敏者9.本品性状发生10.儿童必须在 11.请将本品放12.如正在使用【药物相互作用师或药师。 【是否处方】非阅读药品使用说1、下面做法正A 、亮亮感冒冲B 、亮亮10岁了C 、亮亮服用了D 、亮亮是过敏2、亮亮体温33、为什么“请4、本品为____美林药品说明书【美林药品名称【美林性状】美【美林适应症】中度疼痛。 (1)少数病人头晕、耳鸣、视(2)罕见皮疹【美林注意事项

2018年中考语文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试题汇编

2018年中考试题汇编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2018·北京卷】 (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4-17题(共11分) 【材料一】京剧是流行全国的戏曲剧中之一。自清乾隆五十五年起,四大徽班陆续进京演出,他们相互影响,并接受昆区和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民间曲调,就是在这样的融合、演变和发展中京剧逐渐形成。在京剧发展的历程中,产生过许多优秀的演员。早期有“老生三杰”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光绪年间,有被称为“伶界大王”的谭鑫培;之后,又有“武生泰斗”杨下楼,“四大名旦”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苟慧生,等等,可谓①。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中,他们不断创新,在表演、音乐、剧本等诸多方面均大胆变革,将京剧推向新的高度。二十世纪初,京剧京剧繁荣期,出现了②的繁盛局面。旦行有梅(兰芳)派、尚(小云)派、程(砚秋)派、荀(慧生)派,生行有余(叔岩)派、马(连良)派,净行有金(少山)派、郝(寿臣)派……京剧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堪称“国粹”,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材料二】梅兰芳出身于梨园世家,是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大师。他创立了“梅派”艺术,在唱腔、念白、表演等各个方面都有极强造诣。梅兰芳在继承传统唱腔的基础上,创造出大 量新颖的唱腔,因其所创唱腔符合剧中人物的情感,以情带声,深受观众喜爱。梅兰芳 的念白,是艺术化的生活语言,毫无刻意求工的感觉。无论韵白还是京白,他都注意清 晰动听和情感真实。在表演上,梅兰芳借用了昆曲的表情、身段和步法,丰富了京剧的 舞台表现力。在《霸王别姬》《贵妃醉酒》《宇宙锋》等剧目中,他通过手、眼、身、步 的表演和配合,塑造出许多完美的舞台形象。梅兰芳尤其注重手的艺术表现。过去老一 辈的旦角表演,都较少露出手来。梅兰芳在所编演的新戏及经过整理的传统剧目中,有 大量的露手表演,通过不同手势的运用,表达出喜、怒、哀、乐的复杂情感。他曾经创 造、发展了许多手势,这些手势都是结合角色的思想感情有目的地设计出来的。梅兰芳 生前曾多次出国访问演出,是将中国的京剧艺术推向世界舞台的艺术家。 14.在【材料一】的①②两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 人才云集百家争鸣 B. 人才云集流派纷呈

六年级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项练习题附参考答案

小学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项练习题 一、问题探究。 留守儿童近半因父母外出打工导致生活质量下降,精神上和心理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为了关爱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某校团委开展了“走近留守儿童”的主题活动,通过同学之间结对子的形式,帮助留守生走出心灵阴影,健康快乐成长。请你参加本次活动,并完成下列任务。 ⑴下面是学生拟写的活动主题词,作为主持人,你选用哪一个更贴切?请简要说明理由。 ①让世界充满爱②明天更美好③手拉手,心连心 选项:。(只填序号) 理由:。 ⑵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某高校研究机构对我省留守儿童的情况调查表,请你从中提炼两则信息。 福建省留守儿童抑郁情绪调查表 ① ② ⑶为了开展好这次活动,请你设计两种活动形式。 示例:给留守生集体过生日 ① ② 二、根据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微博是一种网络技术应用。它篇幅短小,每条不超过l40个字,甚至可以三言两语。它代表了个人最真实的即时言论,人们可以用微博发布信息、发表评论、讨论问题、转发跟帖。无论是用电脑还是用手机,只要能上网,人们就可以像发短信一样发微博,非常方便。 材料二教育部、国家语委在向社会发布((20XX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时,称20XX年是中国的“微博元年”。截止到20XX年2月,腾讯、新浪两大门户网站微博注册用户均超过1亿。在微博上“人人都有麦克风”,普通人用微博维权,用微博问政;政府也开通微博,了解民意。微博正释放着它推进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发生变革的巨大潜能。 (1)从材料一中摘录出4个能概括“微博”主要特点的词语。 (2)结合两则材料的内容,写出右边这幅画的寓意。 三、仔细观察右边的漫画,完成下列题目。 1. 说说它的含义: 2.请设计一条广告语: 四、阅读: 公元 1613年5月19日,明代大旅行家、地理学家和文学家徐霞客开始游历名山大川。他从浙江宁海出发,以三十多年时间,东渡普陀,北历燕翼,南涉闽粤,西北直攀太华之巅,西南远达云贵边陲,足迹及于当时14省,写下了60余万字的《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