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 油田开发基础知识(审后)

第二章 油田开发基础知识(审后)

第二章 油田开发基础知识(审后)
第二章 油田开发基础知识(审后)

第二章 油田开发基础知识

第一节 油藏驱动方式

油藏驱动方式通常是指在开发的某一阶段,将油气从地层中推向井底所利用的主要能量。油藏在开发过程中是具有综合驱动力的,其中所有可能的能源对于油藏流体的产出和一次采收率都起着重要作用。

油藏驱动类型是指油层开采时驱油的主要动力,或者说是具有支配作用的一种驱动能量。而主要的驱油动力不同,驱动方式也就不同。油藏的驱动方式可以分为五类:弹性驱动、水压驱动、气压驱动、溶解气驱动和重力驱动。实际上,在油藏开采过程中同时存在着几种驱动方式,只是在不同的开发阶段其各自发挥的作用大小不同而已。

一、弹性驱动

油藏在开发之前,处于均衡受压状态。当钻开油层采油之后,井底压力降低,地层与井底之间建立起压差,于是平衡被打破了,岩石受挤压变形,岩石固体颗粒因液体压力降低而膨胀,从而使岩石孔隙体积缩小,另一方面,孔隙中的油和水也发生弹性膨胀,在岩石孔隙缩小及液体体积膨胀的共同影响下,把油从油层推向井底。由于压力不断下降,压降漏斗不断向油层纵深发展,油层内部不断释放出弹性能。当压力降落影响到含水区时,含水区的岩石及水的弹性能也不断的释放出来,将水推向油区,驱赶油流向井底,使含油区逐渐减小。这种依靠含油区和含水区的弹性能驱油的方式叫做弹性驱动方式。

弹性能量的大小,与综合压缩系数、油层的超压程度(油层压力高于饱和压力的大小)、压降的大小及油层体积的大小有关。在弹性驱动方式下,油层含流体饱和度一般不发生变化。

二、水压驱动

如果油层的供水区存在露头,且供水区的水依靠露头与油层的水柱压差源源不断地从露头流向油层,驱使油气由地层流向井底。这种依靠水柱压能驱油的方式称为水压驱动,如图2—1所示,此时弹性能退居次要地位。露头水柱压能的大小不但与露头和油藏埋深之间的高度差有关,还与露头到油藏的距离及供水区的渗透率有关。

水压驱动可分为刚性水压驱动和弹性水压驱动。

刚性水压驱动,主要驱油动力是边水、底水或人工注水的水头造成的压力。其储层渗透性好,油水层连通好,供水充足。它又可分为天然水压驱动和人工水压驱动(人工注水开发)。刚性水压驱动油藏是最理想的油藏,其采收率最高。

弹性水压驱动,是油藏一方面依靠水区和油区的弹性能,另一方面又依靠边、底水或露头水的压能,二者同时作用进行驱油。这是因为,虽然有露头水,但水量供应不足,或是有断层遮挡,或者是供水区的渗透率太低。总之,水源供给不能满足驱油的需要,要保证一定的采油速度必须有一定的压降释放弹性能才行。

具有边水或底水的油藏,由于水的流动性好,有好的驱油效率。一般说来水驱是最有效图2-1 水压驱动示意图

的一种驱动方式。

水驱油藏在开采过程中压力下降是较为缓慢的,这是由于采出的油、气体积被水的入侵所补充。压力下降的速度主要取决于采油速度和水的入侵速度。若采油速度过快,而水侵速度跟不上则造成地层压力降低;若水侵速度与采油速度相当则可使地层压力保持稳定,所以影响油藏压力的重要指标是采油速度的大小。

一般来说,水驱油藏压力较为稳定,因而溶解在油中的气体分离出来的数量相对来说比较少,所以油气比变化很小,此外油井含水生产期较长。

水驱油藏的最终采收率通常比其它任何驱动方式的采收率要高。影响水驱采收率的主要因素之一是水驱活跃程度。一个水驱非常活跃而且压力保持程度也很好的油藏,在开采过程中把水驱油作为主要动力,因而可得到最大的采收率。另一因素是水驱油时的扫油效率,一般说来,油藏非均质性的增加,造成水的不均匀推进,则采收率就要降低。

三、气压驱动

对于有原生气顶的油藏,其地层压力等于饱和压力。打开油井生产时,井底地区压力下降,当低于饱和压力时,溶解在油中的气就会分离出来,从而在井底地区呈现溶解气驱动的特征,但不占主导地位。当压力降落波及到气顶区,而且气顶的体积足够大时,则气顶气发生膨胀,成为主要的驱油能量。这种依靠气顶气弹性膨胀能而驱油的方式,称为气压驱动或气顶驱动,如图2—2所示。

油藏存在原始气顶而水驱作用很小或

没有水驱的油藏为气顶驱油藏,该驱动方

式的驱动能量主要是在开采过程中,随着

压力的降低,气顶气的弹性膨胀能以及地

层原油中溶解气的逸出而释放的弹性膨胀

能。因此,气顶驱油藏是气顶—溶解气混

合驱动的油藏。这类油藏的开采特点是:

与溶解气驱油藏相比较,压力下降较缓,

产生的原油不含水,由于气顶膨胀进入含

油区而引起构造较高部位井的油气比急剧

增加。

气顶驱动油藏的最终采收率比溶解气驱油藏的一般要高20%到40%。这是由于气顶驱依靠气体前缘的推进而驱油,气体饱和度在油藏各个部分不会同时形成。其采收率的大小取决于原始气顶的大小,气顶体积越大,则最终采收率也越高。此外还与垂直渗透率、地层原油粘度以及气体保存程度等因素有关,好的垂直渗透率使得原油向下移动时具有较小的气体窜流,随着原油粘度的增加会增加气体的指进,发生气体的早期突进。气体通常是非润湿相,将先行通过较大的孔隙空间,而使原油滞留在较小的孔隙空间之中,一旦这一部分原油被气绕过,则其绝大部分就采不出来了,从而降低了驱油效率。

为提高气顶驱动油藏的采收率,应采取保持压力的措施。因为随着油、气不断采出,油藏压力将连续下降,则一部分溶解气会从地层原油中分离出来,一旦含气饱和度大于其平衡饱和度,自由气就要流动,此时原油的有效渗透率将降低,而气体的有效渗透率将增加,从而导致油藏从气顶驱动开采为主变为以溶解气驱开采为主,降低最终采收率。为了使气顶驱动开采机理发挥最大功效,应控制油气比,使油藏压力尽可能地保持在饱和压力附近,因此,可采用气顶注气等措施。气顶驱油藏对采油速度比较敏感,因这类油藏的驱油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保持均匀的气体推进前缘。放慢采油速度,由于推进的气体指进现象较小并可产生最大的重力分离,从而有利于这一前缘的均匀推进,因此可提高最终采收率。

四、溶解气驱动

图2-2 气顶驱动示意图

依靠含油区溶解气的弹性能驱动,称为溶解气驱动,如图2—3所示。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如果不采取人工注水等方法保持地层压力,又没有充分的边水和底水供给,地层压力将很快下降。开发初期,驱动油流的主要能量是岩石和流体的弹性能,随着开发的进行,地层压力降到饱和压力以下,原来呈溶解状态的气体便从原油中分离出来,并随着压力的降低,气体不断膨胀和分离,成为驱油的主要能量,而岩石及其中的束缚水的弹性能下降到次要地位,这时的油藏即为溶解气驱油藏,也叫消耗式驱动油藏或内部气驱油藏。在开采过程中地下流体体积的膨胀量等于油产量。

当油藏压力降落到低于饱和压力时,溶解在油中的天然气会分离出来,分离出的气泡分散在油中,在压力下降的过程中,气泡不断发生膨胀,气体膨胀释放出的能量将油推向井底。油层压力降低的越多,分离出来的气量也越多,气体的弹性膨胀能也就越大,此时油层中含油饱和度不断下降,含气饱和度不断增加。由于气体的压缩系数比综合压缩系数高一个数量级,所以溶解气的弹性能成为驱油的主要能量。溶解气的弹性能大小与地层油的原始油气比、溶解系数、气体及油的组成有关,也与油层的温度和压力有关。

溶解气驱油藏的开发有以下特点:

(1)压力下降急剧。由于没有边水、底水、注入水及自由气可用来占据采出原油所空出的空间,所以压力下降快。

(2)油气比上升快。随着累积采油量的增加,油气比是不断上升的。初期较慢,随着压力的降低,油气比上升较快。

(3)生产无水原油。

(4)原油采收率低。气体的大量分离,气相的渗透率急剧增加,而油相渗透率将很快下降,油的产出率大大降低;又由于油中气体不断逸出造成油的粘度增加,原油流动困难,更多的消耗地层能量,造成最终采收率降低。

溶解气驱通常是效率最差的驱动方式,其最终采收率一般为5%到25%。

过去油田的开发,曾较普遍地采用溶解气驱这种方式。由于这种驱动方式下的最终采收率太低,便逐渐为水压驱动方式所代替。目前我国绝大多数油田不以这种驱动做为主要的方式来开发,只有极少数油田,由于受到某些地质条件和技术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及时地进行人工注水等方式生产,仍不得不在一段时间内采取溶解气驱开采。另外,国内外的某些研究和实践也表明,在某些油田,在开发的初期有控制地让地层压力降至饱和压力以下,使油层中保持一定量的自由气,将有利于以后的注入水在地层中流动,以提高采收率。

五、重力驱动

当油层很厚或油层的倾角较大时,在油层内部高于井底位置的原油,由于油本身的高差产生的位能,使油流向井底,这种类型的能量只有在油层厚或油层倾角大及油层其他能量消(a)高于泡点压力时(b)

低于泡点压力时

图2-3 溶解气驱动示意图

耗完了时才能起主要作用。

依靠油流本身的位能驱油的驱动方式,称为重力驱动。

油藏的能量类型决定于油藏的地质条件,如油藏的埋藏深度,有无边水、气顶及其大小,以及油藏的连通性等,从而使油藏可能建立某种天然驱动条件。认识和识别驱油能量及驱动方式,不单是为了了解油层,更重要的是为了改造油层,即改善油层的驱动方式,因为油层的驱动方式在开发过程中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开发的进程及开发措施的实施与调整而变化的。驱动方式的变更,就意味着驱动能量类型的变更。也就是说,在开发过程中的某个阶段,驱动方式即驱动能量类型可以从一种形式过渡到另一种形式。比如,对于地层压力高于饱和压力的油田,即未饱和油田,在开采的初期没有注水,一般为弹性驱动,如有含水区,开采一段时间后,压力降扩展到水区后,呈现天然水压驱动,若边水不充足,或油水接触区域的渗透率很低,即供水不足,而采油速度又较高,则可能出现弹性水压驱动,如果这个油藏是封闭的,则在弹性驱动后即压力降至饱和压力以下时,便出现了溶解气驱动,一个油藏在开发的每个阶段上,发挥作用的驱油能量可同时有几种,但其中必有一种起主导作用,其他的则处于次要地位,上面所讲的驱动方式是针对起主导作用的那一种能量而言的。

地质条件只能为人们提供建立某种驱动方式的客观条件,对于一个具体油藏,可根据需要创造条件,为油层提供新的能量,使油层驱动方式向着有利的方面转化。如有的油田,由于缺少边水或没有气顶,通过人工注水或注气,就可以抑制和延缓溶解气驱动的过早出现,而使油藏长期处于人工水(气)压驱动方式下进行开发,以达到提高采收率,合理开发油田的目的。

第二节油田开发层系的划分

一、油田开发的概念

油田开发就是企业根据石油市场对原油生产的需求,从油田实际情况和生产规律出发,依据详探成果和必要的生产性开发试验,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对具有工业价值油田,制定出合理的开发方案,并对油田进行建设和投产,使其按预定的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率实现长期稳产直至开发结束。

油田开发程序一般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1)编制油田开发方案的准备阶段

在油田初探的基础上,开辟生产试验区,取得第一手资料,部署全油田的探井、资料井,进一步进行详探。

(2)编制油田开发设计方案

利用准备阶段提供的资料,一般先编制主层系的基本方案,通过打基础井网,进一步认识其它油层,制订射孔方案,最后编制出油田正式开发方案,即进行油藏工程研究和评价、布井、指定注采方案和实施过程。

(3)实施油田开发方案,包括调整和完善阶段

由于在编制设计方案过程中存在资料不足,对地层认识不清等原因,因此在方案实施过程中,总有不完善的地方,而国家对油田又不断地提出更高的要求,所以各油田在正式开发过程中,一般都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使之达到稳产高产的目的。

二、油田开发方案

油田开发方案就是利用一定的手段,即利用一定的油井分布形式、一定的井数以及它们投产的程序,利用一定油井的工作制度、油层能量促使和控制原油从油层流向生产井井底的所有决定条件综合称为油田开发方案。

油田开发方案是在详探和生产区试验的基础上,经过充分研究以后,使油田投入长期和

正式生产的一个总体部署和设计。

(一)油田开发方案的主要内容

(1)油田地质情况;

(2)储量计算;

(3)开发方针与原则;

(4)开发程序;

(5)开发层系、井网、开采方式、注采系统;

(6)钻井及完井方法;

(7)采油工艺技术;

(8)开发指标及经济分析;

(9)油气水集输和处理等。

(二)油田开发方针

正确的油田开发方针应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1)以多大的采油速度进行开发最为合理;

(2)油田地下能量的利用和补充;

(3)采收率的大小;

(4)稳产年限、经济效果;

(5)技术工艺要求等。

以上几方面是互相联系又互相矛盾的,但它必须在满足国家对原油需求量的前提下,从油田整体利益出发,制订出科学合理的开发方针,并在开发过程中通过对油田的不断认识而进行补充与完善。必须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实现稳产高产。

(三)开发原则

油田开发原则就是编制油田开发方案时,依据国家和企业对原油的需求,针对油田实际情况,制定出具体开采政策和界限。

合理开发油田的总原则是利用油田自然条件,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高速度高水平的开发油田,以满足国家对原油日益增长的需求。具体原则是:

(1)在油田客观条件允许的前提下(油田地质储量、油层物性、流体物性等),高速度地开发油田,保证顺利地完成国家下达的生产任务;

(2)最充分地利用天然资源,保证油田获得最高的采收率;

(3)油田生产稳定时间长,且在尽可能高的产量上稳产;

(4)具有最好的经济效益,即尽可能实现用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采出尽可能多的原油来。

为了实现以上几项原则,应对以下几项内容做出具体规定,其具体规定是:

1.采油速度和稳产期限

采油速度的大小决定了生产规模的大小,在满足国家对原油需求的前提下,既要以较高的速度进行生产,又要规定一个明确的稳产期限。采油速度和稳产期必须根据油田地质开发条件和工艺技术水平及经济效益来确定。不同的油田,地质条件不同,原油性质不同,合理的采油速度及稳产期限不同,但生产期的采收率应满足同一标准。

2.开采方式和注水方式

在开发方案中必须明确规定油田以什么方式进行开采,什么驱动类型,如何转化开采方式,转化的时间及其相应的措施等。

对油田注水必须确定注水时间,是采取早期注水还是晚期注水,注水井采取什么样的布井方式,注水时是采取分层注水还是笼统注水等。

3.确定开发层系

一个开发层系是由一些独立的、上下有良好的隔层、油层性质相近、驱动方式相近、油水气界面相近、具有一定储量和一定生产能力的油层组成的,它用一套独立的井网进行开发,是一个最基本的开发单元。

当一个多油层的油田进行开发时,必须划分和组合好开发层系,确定是用一套层系开发还是用几套层系开发,这是开发方案中一个重大决策,它涉及到油田基本建设规模的大小,也是决定油田开发效果的重要因素。

4.确定开发步骤

开发步骤是指从布置基础井网开始,一直到完成注采系统、全面注水和采油的整个过程中所必经的阶段和每一步的具体作法。

合理的开发步骤是根据科学开发油田的需要而制定的,对多油层的油田来说一般应包括基础井网的部署、确定生产井网和射孔方案等两部分内容。

5.确定合理的布井原则

合理布井要求在保证采油速度的前提下,采用井数最少的井网,并最大限度地控制住地下储量以减少储量损失。

对注水开发的油田,还必须使绝大部分储量处于水驱范围内,保证水驱储量最大。除了进行地质研究以外,还要应用渗流力学方法进行动态指标的计算和经济指标的分析,最后做出方案的综合评价,并选出最佳方案。

6.确定合理的采油工艺技术和增注措施

在方案中必须针对油田的具体地质开发特点,提出相应的采油工艺手段,尽量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使地面建设符合地下实际情况,使增产增注措施能够充分发挥作用。

三、开发层系的划分

(一)划分开发层系的意义

划分开发层系就是把特征相近的油层组合起来,用一套开发系统单独进行开发,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生产规划、动态研究和调整。开发层系的划分具有以下几点意义:1.合理划分开发层系,有利于充分发挥各类油层的作用

在同一个油田内,由于不同时期沉积条件和环境的不同,使得油层在纵向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开发时就会出现层间矛盾。对一口有几个油层的井,若层系压力差异很大,则采用合层开采就会出现高压层的油窜向低压层;若渗透率不同,则渗透率低的油层生产将会受到限制。

对于这种情况采取层系划分,进行分层开采,可减少层间矛盾,充分发挥各油层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开采出原油。

2.划分开发层系是部署井网和规划生产设施的基础

确定了开发层系后,就确定了井网的井数,这样就可确定井网的套数和地面设施规划。对于每一个开发区的每一套开发层系,都要独立的进行开发设计和调整,对其井网、注采系统、工艺手段都要独立做出规定。

3.采油工艺技术发展水平要求进行划分开发层系

对于一个多油层的油田,油层数目多、开采井段多,若将所有层分开进行开采,达不到分层开采的目的,因而必须划分开发层系,使一个生产层系内部的油层不致过多,井段不致过长,这样就能更好地发挥工艺特点,进行合理开发了。

(二)开发层系划分的原则

合理组合和划分开发层系的原则是:

(1)独立的开发层系,必须具有一定的工业可采储量,保证油井具有一定的生产能力,使油井的采油工艺比较简单,能够达到较好的经济效果;

(2)独立的开发层系,上下必须具有良好的隔层,隔层厚度一般要求在5m以上,以防

不同层系之间的干扰;

(3)同一开发层系的各油层物性应尽可能接近,以减少层间矛盾;

(4)同一开发层系的各油层,其构造形态、油水分布、压力系统和原油性质应基本接近;

(5)同一开发层系必须具有合理的、较稳定的生产能力,以满足采油工艺技术的要求。不可划分过细,否则虽开发效果好,但经济效益差。

(三)划分与组合开发层系的基本方法

划分油田开发层系必须掌握本区块探井、资料井及生产试验区或相邻已开发区的全部资料,并对这些资料归纳、整理,分项进行深入研究,搞清层系划分组合中的有关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划分。一般有下列现象的油井就可以进行层系划分:

(1)不同油层的构造形态有显著差异;

(2)各油层的含油面积差异很大,或油、气、水分布规律有显著差异;

(3)驱动类型或压力系统明显不同;

(4)各油层的原油性质不同;

(5)各油层岩石物性有显著差异,包括油层形态、分布面积、内部结构和生产能力等。

四、油田开发的三大矛盾

1.层间差异

层间差异是指高渗透层与低渗透层在吸水能

力、水线推进速度、?油层压力、采油速度、采出程

度、水淹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性。

在生产井中,高渗透油层由于渗透率高,连通

性好,注水效果好,油层压力高,从而采油速度高,

该井的大部分产量由此层采出;而中、低渗透层由

于吸水能力差,油层压力低,使采油速度过低,油

层的生产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如图2—4所示。

在高渗透层,由于吸水能力强,水线前缘很快

向油井突进,使油井过早含水,甚至造成水淹。因

此,解决好层间差异成为油井稳定高产的关键问题。 2.平面差异

平面差异是指油层渗透率在平面上分布的不均匀性,?以及井网对油层各部分控制的不同,使注入水在平面上推进不均匀,水线前缘沿局部高渗区突进窜入井中,如图2-5所示。

平面上突进的后果是形成高压区、低压区、水淹区和含油区交错分布,

使高渗透区油井

过早见水,形成死油区,使采收率降低,而中、

低渗透区的油井因不易见到注水效果,造成压力

下降,产量递减。

3.层内差异

由于油层内部存在非均质性,?注入水必然沿

阻力小的高渗透带突进,如图2—6所示,使油井

过早见水,驱油效率下降,采收率降低。

综上所述,在多油层非均质的条件下,为了

在开发好高渗透层的同时,充分发挥中、低渗透

层的生产能力,使油井稳定高产,就必须对以上

油层的三种差异进行调整,有效方法是采用油井

分层开采,注水井分层注水。 第三节 开发方式及井网布置

一、油田开发方式

油田开发方式指油田开发依靠哪种能量来驱动原油在地层流动,依靠哪种能量方式来进行原油生产。它分为依靠天然能量驱动和人工补充能量(如注水、注气、注入化学剂等)驱油两种。它是在油田开发原则确定及层系划分时做出的选择。人工注水开发是目前多数油田选择的一种主要开发方式。

二、井网部署

井网部署就是指油气田的油、水、气井排列分布方式(井网)、井数的多少、井距及排距的大小等。井网的分布方式(注采系统)分为行列井网和面积井网两大类。

1.井网密度

是指单位面积上的油(水)井数或每口油(水)井控制的面积。

2.井别

是油田根据钻井目的和开发的要求,把井分为不同类别,如探井、资料井、生产井、注水井、检查井、观察井、评价井等。

三、油田注水方式

油田注水方式一般分为:边外(缘)注水和边内

注水两大类。

(一)边外(缘)注水

边外注水是指注水井按一定方式分布在外油水边

界处,向边水中注水开发,如图2—7所示。

(二)边内注水

边内注水是指在油田含油范围内,按一定的方式

在内含油边界以内布置注水井进行注水开发。边内注

水按不同布井方式又可分为;行列式内部切割注水、

面积注水、腰部(顶部)注水等。

1.切割注水

切割注水就是利用注水井排将油藏切割成为较小

单元,每块面积可以看成是一个独立的开发单元,分

区进行开发和调整,如图2—8所示,其特点是:

(1)可根据油田地质特征选择最佳切割方向和切割距;

(2)便于调整注水方式,有利于地面生产工艺简化及管理方便;

(3)可优先开采高产地带;

(4)不能很好地适应油层的非均质性,井间干扰大;

(5)只适用于大面积、储量丰富、油层物性好、分布相对稳定的油田。

2

.面

水井按一定几何形状均匀地分布在整个开发区上,同时进行注水和采油。这种注水方式实质上是把油层分割成许多小单元,油水井间相互控制较大,面积注水方式是一种强化注水。其特点是:

(1)开发区可以一次投入开发,储量动用较充分;

(2)采油速度比行列注水高;

(3)一口生产井能同时受周围几口注水井的影响,易见到注水效果;

(4)水淹区分散,动态分析和调整较复杂。

适用于油层分布不规则,含油面积小,油层分布复杂、延伸性差的油层;或油田面积大,构造不完整,断层分布复杂的油层。

根据油井和注水井相互位置及构成的井网形状不同,面积注水可分为四点法面积注水、五点法面积注水、正七点法面积注水、九点法面积注水、反七点法面积注水、反九点法面积注水等。其中正几点法与反几点法的区别是:正几点法是以油井为中心,反几点法是以注水井为中心。

1)四点法面积注水

四点法面积注水井网的特点为等边三角形,注水井布置在三角形顶点,生产井在三角形的中心,每口生产井受3口注水井影响,每口注水井给周围6口生产井注水,生产井与注水井的比例为2:1,注水强度大。四点法面积注水也叫反七点法面积注水,如图2—9所示。

2)五点法面积注水

注水井网为正方形,每口生产井受4口注水井影响,每口注水井给周围4口生产井注水,生产井与注水井的比例为1:1,这是一种强控强采的布井方式。五点法面积注水也叫反五点法面积注水,如图2—10所示。

3)七点法面积注水

七点法面积注水井网的特点为等边三角形,生产井布置在三角形顶点,单元面积为正六边形,六个顶点为注水井,中心为生产井,每口生产井受6口注水井影响,每口注水井给周围3口生产井注水,生产井与注水井比例为1:2,如图2—11所示。

4)九点法面积注水

九点法面积注水井网为正方形,每口生产井受周围8口注水井影响,生产井与注水井的比例为1:3,如图2—12所示。

5)反九点法面积注水

反九点法面积注水井网为正方形,每口注水井给周围8口生产井注水,生产井与注水井的比例为3:1,如图2—13所示。

第四节 油田开发的主要指标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根据油田实际生产资料,可以统计出一系列能说明油田开发情况的数据,这些数据叫开发指标。根据开发指标的大小和变化情况,可以对油田开发效果进行分析。

油气田开发指标是用来评价开发方案或开发效果好坏的主要项目,它包括日产油量、年产油量、采油速度、井数、日注水量、年注水量、含水率、稳产时间、开发年限、采收率及经济指标等。

一、原油产量

1.日产油量(生产水平)

油田实际日产油量可用月产油量与当月日历天数的比值,通常是指井口产量,它表示油田日产水平的一个指标,单位是t/d 、m 3/d 。

2.日产液量

油田实际日产液量的大小,单位是t/d 、m 3/d 。

3.年产量

油田全年实际采出的原油量,通常指核实年产量,单位是104t/a 、104m 3/a 。

4.折算年产量

根据月实际产量所计算的年产量,它并不等于实际年产量,而是一个统计折算指标,用来预计下一年产量。计算公式为

365?=十二月份的日历天数

年产量(井口)折算年产量 5.采油速度

年产量与地质储量之比,它是表示油田开发快慢的一个指标。计算公式为

%100?=地质储量

年产量采油速度 用以上公式可计算油田、开发区、井组、单井的采油速度。

6.折算采油速度

折算年产量与地质储量之比,用百分数表示,它表示目前的生产水平所能达到的采油速度。

7.综合含水率

油田月产水量与月产液量之比的百分数,它是表示油田原油含水高低(出水或水淹的程

度)的重要指标。 %100?=月产液量

月产水量综合含水率 8.综合生产气油比

是指每采1吨原油伴随产出的天然气量,数值上等于油田月产气量(m 3)与月产油量 (t )之比值,单位为m 3/t 。注意:月产气量中不包含气井单独生产的产气量。

月产油量

月产气量综合气油比= 9.采出程度(目前采收率)

指油田到目前的累积产油量占地质储量的百分比。表示从投入开发以来,已经从地下采出的地质储量,是衡量油田开发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

%100?=地质储量

累积产油量采出程度 10.稳产年限

指油田达到要求或规定的采油速度后,能维持此水平的年限,也称为稳产时间(稳产期)。它是衡量油田开发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11.采油指数

是指生产压差每增加1兆帕所增加的日产量,也称单位生产压差的日产量。它表示油井生产能力的大小,单位是m 3/d·MPa 。

生产压差

日产量采油指数= 12.开发年限

指油田从投产到开发终了所经历的时间(年)。

二、油田注水

1.日注水量

油田实际日注入油层的水量,是衡量油田实际注水能力的重要指标,单位为m 3/d 。

2.年注水量

油田实际年注入油层的水量,单位为104m 3/a 。

3.注采比

指注入剂所占的地下体积与采出物(油、气、水)所占的地下体积之比值。注采比分月注采比和累积注采比。

4.注采平衡

注入油藏水量与采出液的地下体积相等(注采比为1)叫注采平衡。在这种情况下生产,就能保证油层始终维持一定的压力,油井自喷能力旺盛。

5.地下亏空

指注入剂的体积少于采出剂的地下体积,叫地下亏空。是注采不平衡的表现。

6.注水井吸水指数

单位注水压差的日注水量,单位是m 3/d·MPa 。

注水压差

日注水量吸水指数=

三、地层压力

1.原始地层压力

指油层在未开采时测得的油层中部压力,是油田开发过程中保持一个什么样的系统压力水平的重要标志,单位MPa。

原始地层压力一般都是通过探井、评价井(资料井)试油时,下入井底压力计至油层中部测得,原始压力也可用试井法、压力梯度法等求得。

地层压力随地层深度增加而增加,一般油层压力与油层的海拔位置大体上成正比关系。

2.目前地层压力与静止压力

目前地层压力指油田在开发过程中某一时期的地层压力。

油田投入开发后,在某些井点,关井压力恢复后所测得的油层中部压力称为静压,它代表测压时的目前油层压力,单位MPa,是衡量目前地下油层能量的标志。在油田开发过程中,它的变化与采出量及注入量有关。

3.静压梯度

指同一井内单位深度(10m或100m)静止压力的变化值。利用静压梯度可以计算井内不同深度的静压值,确定油水或气水界面,判断各油层是否属于同一个压力系统等。

4.流动压力(流压)

是油井正常生产时所测出的地层中部压力,也叫井底压力,单位MPa。流压的高低直接反映出油井井底能量的大小。

流压受到流体在油层中流动阻力及井筒液体重度变化的影响。?在油层中,注水见效则油层压力要恢复。在油井工作制度不变的情况下,?一般流压也要随之上升,油井见水后,油层中水驱油,?油水混合流动时的流动阻力如小于纯油流阻力,则井底流压上升,反之,下降。

在井筒中,?含水上升,由于水中不含气体,在产液量相同的情况下,液气比下降,混合物的重度增加,井底流压也上升。因气体流量是上部多,下部小,气流量大的地方携带能力大,所以在含水井中,上部流压梯度小,下部大。

5.流压梯度

指油井在开采时,单位深度(10m或100m)流动压力的变化值。根据流压梯度可以推算井内不同深度的流动压力,还可以判断油井是否见水。

6.总压差

目前地层压力与原始地层压力之差,标志油田天然能量的消耗情况。

7.生产压差(又称采油压差)

指目前地层压力与井底流压的差值。

四、抽油机井各项技术指标计算

1.抽油机负载利用率

指抽油机实际悬点最大载荷与抽油机铭牌最大负载的比值。

2.电机功率利用率

指电机铭牌功率利用程度,是实际输入电功率与电机铭牌额定功率的比值。

3.扭矩利用率

指抽油机曲柄轴实际扭矩与抽油机铭牌额定扭矩的比值。

4.冲程利用率

指抽油机实际冲程与抽油机铭牌最大冲程的比值。

5.冲次利用率

表示抽油机实际冲次与抽油机铭牌最大冲次的比值。

6.泵效

是在一定冲程、冲次下,泵的理论排量与实际排量的比值。

7.检泵周期(油井免修期)

指两次换泵相隔天数,也就是说上次检泵后开抽之日起,到最近一次检泵停抽之日止的天数。油井免修期越长,说明管理水平越高。

8.躺井

正常生产井因为抽油杆断脱,泵及油管漏失、卡泵、抽油设备故障及停电、集输故障等造成油井突然停产,在24小时内不能恢复生产的抽油井属于躺井范围(不包括有计划的作业检泵、电路检修等)。

9.沉没度

是指泵沉没到动液面以下的深度。其大小等于泵挂深度减去油井动液面深度。

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日产油量、年产油量、采油速度、日注水量、年注水量、综合含水率、稳产时间、开发年限、采收率、综合油气比、采出程度、采油指数、注采平衡、地层亏空、流动压力、静止压力、压力梯度、生产压差、总压差。

二、简答题

1.什么叫油田开发层系划分?

2.油田开发的驱动类型有哪几种?它们的特点各是什么?

3.油田开发方案包括哪几部分内容?

4.油田开发的原则是什么?

5.油田开发层系划分的原则是什么?

6.油田开发的三大矛盾是哪三个?它们的定义分别是什么?

7.面积注水的特点是什么?它包括哪几种注水方法?

石油基础知识.

第一章、绪论 一、基本概念 1.石油 答:石油是储藏在地下岩石空隙内的不可再生的天然矿产资源,主要是以气相、液相烃类为主的、并含有少量非烃类物质的混合物,具有可燃性。(P1 ) 2.石油的基本性质(主要化学成分、常温常压下状态、密度、粘度、凝固点、闪点、燃点、自然点、溶解性、原油中的有害物质) 3.天然气(成分、比重) 答:主要以气体形式存在的石油叫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化学成分是气态烃,以甲烷为主,其中还有少量的C2~C5烷烃成分及非烃气体。 4.天然气水合物 答:甲烷与水在低温和高压环境下相互作用可形成一种冰样的水合物,称为天然气水合物,亦称可燃冰。 5.液化天然气(LNG) 6.天然气分类(气藏气、油藏气、凝析气藏气、干气、湿气、酸气、净气) 按照矿藏特点可分为气藏气、油藏气、凝析气藏气。按烃类的组成可分为干气、湿气、酸气、净气 7.石油工业 答:通常说的石油工业指的是从事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储存和运输的生产部门。(P5 ) 8.对外依存度 对外依存度是各国广泛采用的一个衡量一国经济对国外依赖程度的指标 9.储采比 储采比又称回采率或回采比。是指年末剩余储量除以当年产量得出剩余储量按当前生产水平尚可开采的年数 10.油气当量 二、问答题 1.石油工业的行业特点。 高风险、高投入、周期长、技术密集的行业。 2. 请画出石油行业产业链结构图。P4 3. 世界石油工业的迅速兴起是在哪个国家,第一口现代石油井的名称是什么? 世界石油工业的迅速兴起是美国. 第一口现代石油井的名称是德雷克井 4. 一般认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开端是指的那个油田?产量最高的油田?行业精神代表和人物? 答:一般认为中国的石油工业应以1939 年甘肃玉门老君庙油田的发现和开发作为开端 5. 中国原油资源集中分布在哪八大盆地? 渤海湾、松辽、塔里木、鄂尔多斯、准噶尔、珠江口、柴达木和东海陆架八大盆地 6. 中国天然气资源集中分布在哪九大盆地? 塔里木、四川、鄂尔多斯、东海陆架、柴达木、松辽、莺歌海、琼东南和渤海湾九大盆地7. 中国能源发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能源安全原则、能源可持续利用原则、能源与环保协调原则。 8. 中国可行的能源供应路线是什么?阐述其具体原因。 固体燃料----- 多元化能源---- 可再生能源为主新型能源供应路线 就可持续原则来讲,中国今后不能走“以煤为主”的能源供应路线,资源分布及环境保护要

第二章灯光基础知识

第二章灯光基础知识 舞台灯光简介 舞台灯光是演出空间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情节的发展对人物以及所需的特定场景进行全方位的视觉环境的灯光设计,并有目的将设计意图以视觉形象的方式再现给观众的艺术创作。 舞台灯光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点:①使舞台画面更清晰:使观众能够看清什么或舞台的某些角落不观众看见(现性)。②加强舞台表演的效果:符合剧情需要,使背景显得自然,对剧情发展起到衬托、暗示和诱导作用、调节气氛(演员、观众)。舞台灯光的使用原则:①强度(指灯光的亮度):必须有足够的灯光,使观众能够看到颜色、外表和细节。②分配:包括灯光的使用分配和射向舞台的方向分配,主体必须与配角和背景与明显不同(颜色)可亮度区别。③颜色:依靠色纸、电脑调色等方式来满足剧情的需要。④变化:依剧情需要,使灯光的颜色、亮度、运动进行变化。 舞台灯光在现代舞台演出中的作用主要有::①照明演出,使观众看清演员表演和景物形象;②导引观众视线;③塑造人物形象,烘托情感和展现舞台幻觉;④创造剧中需要的空间环境;⑤渲染剧中气氛;⑥显示时、空转换,突出戏剧矛盾冲突和加强舞台节奏,丰富艺术感染力。

舞台灯具 舞台灯具按光学结构可分为泛光灯、聚光灯和幻灯三类;按舞台上安装的部位则又有面光、耳光、脚光、柱光、顶排光、天排光、地排光以及流动光之分。 现代剧场演出中,常用的灯具有以下几种 1、筒子灯 筒子灯亦称PAR灯(Parabolic Aluminum Reflector light),其构造是在圆筒内安装镜面灯泡也有用反光碗装溴钨泡的,主要特性是射出较固定的光束,光束角度宽窄多种,光斑大小不能调整。筒子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它有较强的聚光能力,投射光束的光度较高,能产生较强的光束效果,在舞台空间可塑造光柱、光墙、光幕等光影造型。 舞台灯具中有AC灯和PAR64这两种筒子灯,其中AC灯分两种:①28V-250W,需8个串联起来用;②58V-500W,需4个串联起来用。PAR64按灯泡不同,又分为CP60/CP62。 PAR 灯常用的PAR灯灯泡 2、平凸(透镜)聚光灯 平凸透镜聚光灯它的光学系统由球面反光镜和平凸透镜组成,是

统计基础知识第二章统计调查习题及答案

贸企业受经济危机影响的严重程度,这种调查方式是( B ) (2010年1) B. 典型调查 C. 抽样调查 D.重点调查 7. 人口普查的调查单位是 (C ) (2009年10) A. 每一户 B.所有的户 C.每一个人 D.所有的人 8. 全面调查是对调查对象总体的所有个体都进行调查,下述属于全面调查的是( (2009 年 1 月) A. 对某种连续生产的产品质量进行抽查 B. 某地区对工业企业设备进行普查 C. 对全国钢铁生产中的重点单位进行调查 D. 抽选部分地块进行农产量调查 9.统计调查按组织形式分为( C ) (2008年10月) A. 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 B.经常性调查与一次性调查 C.统计报表制度与专门调查 D.直接观察法 二、多项选择题 1. 专门调查是为了了解和研究某种情况或问题而专门组织的统计调查, 统计基础知识第二章统计调查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 统计调查 一、单项选择题 1.对一批商品进行质量检验,最适宜采用的调查方法是 (B ) (2012年1月) A.全面调查 B.抽样调查 C.典型调查 D.重点调查 2?对某市自行车进行普查,调查对象是 (C ) (2011年10月) A.所有自行车车主 B.每一个自行车车主 C.所有自行车 D.每一辆自行车 3.统计报表按填报部门不同.,可以分为(A ) (2011年1月) A.基层报表和综合报表 B.电讯报表和书面报表 C.定期报表和年报 D.基本报表和专业统计报表 4. 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 A.作用不同 C.灵活程度不同 5. 下列哪项不是.问卷调查的特点( A ?通俗易懂 (B ) (2010 年 10) B.组织方式不同 )(2010年 1) B.准确性高 C.适用范围广 D.节省调查时间,提高调查效率 6.为了获取最新受经济危机冲击情况, 调查人员专门选取浙江、 江苏两省,深入当地了解外 A.普查 F 列属于专门调查的

油田基础知识

1、地层静压全称为地层静止压力,也叫油层压力,是指油井在关井后,待压力恢复到稳定状态时所测得的油层中部压力,简称静压。在油田开发过程中,静压是衡量地层能量的标志。静压的变化与注入和采出油、气、水体积的大小有关。 2、原始地层压力:油层在未开采前,从探井中测得的油层中部压力。 3、静水柱压力:井口到油层中部的水柱压力。 4、压力系数:原始地层压力与静水柱压力之比。等于1时,属于正常地层压力;大于1时,称为高异常地层压力,或称为高压异常;小于1时,称为低异常地层压力,或称低压异常。主要是用它来判别地层压力是否异常的一个主要参数。但是有人说用1来做标准就笼统了,不同的区块有不同的常压值,一般油田都是0.8-1.2是正常值,小于则是低压区,大于则是高压区。它对钻井、修井、射孔等工程有重要作用,油层高压异常地层钻井修井过程中要加大压井液的密度,防井喷;低压异常地层钻井修井时,要相应降低压井液的密度,防止井漏,污染地层。地层压力系数也是确定开发层系的一个重要依据,相同压力体系的地层可以用同一套井网开发,不同压力体系的地层需要不同的井网进行开发,否则层间干扰太大,不能有效发挥地层产能,有时可能造成井下倒灌现象的发生。 5、原油体积系数:是指地层条件下单位体积原油与地面标准条件下脱汽体积比值 6、井筒储存效应与井筒储存系数:在油井测试过程中,由于井筒中的流体的可压缩性,关井后地层流体继续向井内聚集,开井后地层流体不能立刻流入井筒,这种现象称为井筒储存效应。描述这种现象大小的物理量为井筒储存系数,定义为与地层相通的井筒内流体体积的改变量与井底压力改变量的比值。 7、原油的体积系数:原油在地面的体积与地下体积的比值。 8、微电极电阻率微梯度电阻率与深浅双侧向电阻率的区别 (1)深、浅侧向分别测量原状地层、侵入带电阻率,因为存在裂缝时泥浆侵入对深、浅侧向的影响不同,用其幅度差判断裂缝:通常正差异一般为高角度缝,负差异为低角度缝,无幅度差就没缝或者是非渗透层; (2)微电极系测井测量得到微梯度、微电位电阻率,微梯度一般反映泥饼、微电位一般反映冲洗带,二者之差主要用来判断是否为渗透性地层,裂缝发育时地层渗透性较好,从道理上讲是可以用微电极反映出来的。但因为二者测量探测深度都非常浅,对裂缝不够敏感,用得少。 (3)如果地层基质物性较好,即使没有裂缝发育,同样会造成深浅侧向差异,因此反映裂缝并不准。通常常规测井曲线判断裂缝很难。

统计基础知识第二章统计调查和统计整理(娄庆松杨静主编)

第二章统计调查与统计整理 学习目标 1.知识点: 了解统计数据的来源;理解统计调查的分类;各种统计调查方法的概念、特点、适用条件;学会统计资料收集的具体操作方法;熟悉统计调查方案的内容。 了解统计整理的意义和步骤;理解统计数据的汇总和显示;掌握品质分布数列的概念、数量分布数列(变量数列)的概念和频数和频率的概念;了解统计表的结构和编制规则。 2.能力点: 能够进行简单、小型的统计调查汇总的操作,掌握统计数据方法,能够根据所给资料编制品质(属性)数列和变量数列,并能够进行图形描述。 本章结构图 一、我国常用的调查组织方式 二、统计调查方案

三、统计资料收集的具体操作方法 四、统计整理

五、数据处理的一般过程 第一节统计调查教学目标; 1.统计调查的概念与种类 2.统计调查的基本要求

3.我国常用的几种调查组织方式 4.统计调查方案 5.统计资料收集的方法 6. 企业事业单位统计资料的收集 7. 统计调查误差 教学重难点: 1. 统计调查的概念与种类 2.我国常用的几种调查组织方式 3. 统计调查方案 4.统计调查误差 教学方法: 知识讲解法、举例分析法、学生自学和引导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讲授新课: 一、统计调查的概念与种类 (一)统计调查的概念 统计调查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要求,采用科学的方法,有组织、有计划地针对调查对象收集统计资料的工作过程。 统计调查的基本任务是根据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通过具体的统计调查,取得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及其内在联系的原始统计资料。 统计调查担负着为整个统计工作提供基础资料的任务,统计调查中,对统计资料的采集必须做

2018年初级统计师基础知识章节预习试题:第三章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的法律规定含答案

2018年初级统计师基础知识章节预习试题:第三章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的法律规定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代表字母填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1.《统计法》规定,乡、镇人民政府配备(),依法管理、开展统计工作,实施统计调查。 A.专职或兼职统计人员 B.乡、镇统计站 C.独立的统计机构 D.乡镇统计网络 【答案】A 【解析】最新修订的《统计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县级以上地

方人民政府设立独立的统计机构,乡、镇人民政府设置统计工作岗位,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统计人员,依法管理、开展统计工作,实施统计调查。” 2.各业务主管部门行政管理所必需的,具有一定的专业性、技术性的统计工作,只能由()来承担。 A.国家统计机构 B.部门统计机构 C.企业事业组织统计机构 D.民间调查机构 【答案】B 【解析】各业务主管部门行政管理所必需的,具有一定的专业性、技术性的统计工作,只能由部门统计机构来承担,及时为部门决策和管理提供服务,同时完成好国家和地方统计调查任务。 3.《统计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根据统计任务的

需要设立统计机构,或者在有关机构中设置统计人员,并指定统计负责人。统计负责人,是指代表本部门或者本单位履行《统计法》规定职责的()人员。 A.行政领导 B.行政管理 C.统计责任 D.专业技术 【答案】B 【解析】统计负责人,是指代表本部门或者本单位履行《统计法》规定职责的行政管理人员。不设统计机构的部门或单位,一般应由具备统计专业职务条件的人担任统计负责人。统计负责人要由所在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指定,并报所在地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及上级主管部门统计机构备案。 4.加强统计基础建设,是企业事业组织统计机构的一项重要职责。根据多年统计实践经验,企业事业组织的统计基础建设有两个重点:

统计基础知识与实务课后练习题汇总缩小版

统计基础知识与实务 第一章: 1.在实际应用中,统计的涵义是指(统计工作、统计资料与统计学)。 2.构成总体,必须同时具备(同质性、大量性与差异性)。 3.要了解某工业企业职工的文化水平,则总体单位是(该工业企业的每一个职工)。 4.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文化程度)。 5.统计工作的基础是(统计调查)。 6.统计的认识过程是(定性认识到定量认识再到定量认识与定性认识相结合)。 7.一个总体(可以有多个指标)。 8.某职工月工资为1800元,“工资”是(数量标志)。 9.统计工作与统计学的关系是(统计实践与统计理论的关系)。 10.对某市工业企业职工收入情况进行研究,总体是(该市全部工业企业的全部职工)。 第二章 1.统计调查搜集的主要是原始资料,所谓原始资料是指(向调查单位搜集的尚待汇总整理的个体资料)。 2.统计调查所搜集的资料包括原始资料和次级资料两种,原始资料与次级资料的关系是(次级资料是从原始资料过渡来的)。 3.统计调查有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之分,它们划分的标志是:(是否对所有组成总体的单位进行逐一调查)。 4.全面调查是对构成调查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逐一的调查,因此,下述调查中属于全面调查的是(对全国的人口进行普查)。 5.按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统计调查可分为连续调查和不连续调查。下述调查中属于连续调查的是(按旬上报钢铁生产量)。 6.调查单位与报告单位的关系是(二者有时是一致的)。 7、对某省饮食业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进行调查,调查对象是该省饮食业的(所有从业人员)。 8.对某省饮食业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进行调查,调查单位是该省饮食业的(每个从业人员)。 9.我国的统计报表(目前大多是全面统计报表)。 10.统计报表报送周期不同,报表所反映的指标项目有不同的详细程度。一般,周期越短,则报告的指标项目(越少)。 11.对1990年6月30日24时的全国人口进行逐一调查,这是(普查)。 12.抽样调查与典型调查都是非全面调查,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 13.通过调查鞍钢、武钢等几个大钢铁基地,了解我国钢铁生产的基本状况。这种调查方式是(重点调查)。 14.统计调查可以分为统计报表制度和专门调查,划分的根据是(调查的组织方式)。 15、如果调查对象是全部工业企业,则调查单位是(每一个工业企业)。 16.典型调查是从被调查对象中(按照调查目的有意识地选取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调查)。 17.全面统计报表是一种(报告法的调查方法)。 18.下列属于专门调查的是(普查)。 19.调查时间是指(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 20.在统计分析中,需要已婚人口数和未婚人口数指标,则相应的调查标志是(婚姻状况)。 21、下列属于一次性调查的是(全国实有耕地面积)。 22、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 23.区别重点调查与典型调查的标志是(确定调查单位的标准不同)。 24.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都是非全面调查,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选取单位方式不同)。 25.调查对象是指(所要调查的总体)。 26.某市工业企业2006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07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一个月)。 27.重点调查中重点单位是指(标志总量在总体中占有很大比重的单位)。 28.在生产过程中,对产品的质量检查和控制应该采用(抽样调查)。 29.调查期限是指(进行调查登记工作开始到结束的时间)。 30.街头拦截面访的缺点之一是(搜集的数据对总体的代表性不强)。 31.对某市自行车进行普查,调查对象是(该市所有自行车)。 32.对某市自行车进行普查,调查单位是(该市每一辆自行车)。 33.对某市自行车进行普查,报告单位是(该市每一个拥有自行车的人)。 34.为了了解职工的业余生活,某市统计局欲对该市职工2006年8月15日至21日一周的时间安排进行调查。此项调查宜采用(抽样调查)。 35.市统计局对该市职工2006.08.15日至21日一周的时间安排进行调查,调查对象是(该市全部职工)。 36.某市统计局欲对该市职工2006年8月15日至21日一周的时间安排进行调查。要求此项调查在9月底完成。调查时间是(8月15日至21日)。 37.一项调查,当数据需从总体每一单位中搜集时,称为(普查)。 38.一项调查,当数据仅从随机抽取的总体部分单位来获取时,称为(随机抽样调查)。 39.下列属于抽样调查的是(1%人口调查)。 40.下列属于概率抽样的是(简单随机抽样)。 41.按照某一标志,先将总体分成若干层(组、类),再在层按简单随机抽样方法进行抽样,此种方法为(分层随机抽样)。 42.先将总体中各单位按一定的标志排队,然后每隔一定的距离抽取一个单位构成样本,此种方法为(系统随机抽样)。 43.将某居民小区的4000户居民从1~4000编号,在1~100号中随机抽取1个为3,则3、103、203……3903构成抽样调查样本,这样的抽样方法为(系统随机抽样)。 44.某校高三年级学生共1000人参加考试,将1000份试卷编好后,从中随机抽取30份计算平均成绩,此种抽样方法为(简单随机抽样)。 45.为了了解某地区职工家庭生活状况,调查时,将职工家庭按居民委员会分组,并以居委会为单位进行简单随机抽样,再对抽中的居委会所辖每户职工家庭一一进行 调查,这种调查组织方式为(整群随机抽样)。 46.对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调查,按平原、丘陵、山区分组来抽选样本单位,此种抽样方法为(分层抽样)。 第三章 1.统计分组是统计资料整理中常用的统计方法,它能够区分(总体中性质相异的单位)。 2.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确定(分组标志和分组界限)。 3. 按照反映事物属性差异的品质标志进行分组称为按品质标志分组,下列属于这一类的是(在校学生按性别分组)。 4.按数量标志分组的关键是确定(组距)。 5.全国总人口按年龄分为5组,这种分组方法属于(简单分组)。 6. 对某校学生先按年级分组,在此基础上再按年龄分组,这种分组方法是(复合分组)。 7.对某校学生分别按年级和年龄分组,由此形成的分组体系是(平行分组体系)。 8.组距数列中的上限一般是指(本组变量的最大值)。 9.组距和组数是组距数列中的一对基本要素,当变量的全距一定时,组距和组数(有反向关系)。 10.等距数列和异距数列是组距数列的两种形式,其中等距数列是指(各组组距相等的数列)。 11.用离散变量作分组标志时,相邻组的上下限应(间断)。 12.企业职工工资收入最高者为4260元,最低者为2700元,据此分为6个组,形成闭口式等距数列,则组距应为(260)。 13.在组距数列中,对各组的上限与下限进行简单平均,得到的是(组中值)。 14.在分组时,如遇到某单位的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数值时,一般是(将此值归入作为下限的那一组)。 15.将企业按资产总额分组,使用的分组形式为(组距式分组)。 16.企业按资产总额分组(只能使用组距式分组)。 17.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20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170,则末组组中值为(230)。

统计基础知识第三章统计整理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统计整理 一、单项选择题 1.统计分组对总体而言是(B )(2012年1月) A.将总体区分为性质相同的若干部分 B.将总体区分为性质不同的若干部分 C.将总体单位区分为性质相同的若干部分 D.将总体单位区分为性质不相同的若干部分 2.统计表中的主词是指( A )(2011年10月) A.所要说明的对象 B.说明总体的统计指标 C.横行标题 D.纵列标题 3.某课题需要搜集资料,课题组成员从《统计年鉴》摘取有关资料,这种资料是( D ) (2011年1月) A.原始资料 B.第一手资料 C.初级资料 D.次级资料 4.按照分组标志性质的不同,统计分组可分为按品质标志分组和( A ) (2011年1月) A.按数量标志分组 B.平行分组 C.交叉分组 D.复杂分组 5.对于不等距数列,在制作直方图时,应计算出( B ) (2010年10) A.次数分布 B.次数密度 C.各组次数 D.各组组距 6.U型分布的特征是( B )(2010年1) A.两头小,中间大 B.中间小,两头大 C.左边大,右边小 D.左边小,右边大 7.在次数分布中,频率是指( D )(2010年1) A.各组的次数之比 B.各组的次数之差 C.各组的次数之和 D.各组次数与总次数之比 8.对企业职工按技术等级分组,这样的分组属于( C ) (2009年10) A.简单分组 B.复合分组 C.按品质标志分组 D.并列分组 9.按某一标志分组的结果表现为( C )(2009年1月) A.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 B.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 C.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 D.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 10.某连续变量数列,其第一组为开口组,上限为500,已知第二组的组中值为540,则第一组的组中值为( D )(2008年10月) A.480 B.420 C.450 D.460 11.反J型分布的特征是( D ) (2011年1月) A.两头小,中间大 B.中间大,两头小

采油基础知识

第一节采油常识 游梁抽油机巡检点位图 1、悬绳器 2、光杆卡瓦 3、悬绳(吊绳) 4、(前)驴头 5、游梁 6、平台 7、支架; 8、底座 9、刹车装置 10、电机11、刹车安全装置12、减速器(减速箱) 13、曲柄14、曲柄销子15、游梁平衡组件(尾重或尾配重)16、连杆17、尾轴承18、横梁19、支撑 1.抽油机是由哪些主要部分组成 抽油机是由主机和辅机两大部分组成。主机是:底座、减速器、曲柄、连杆、横梁、支架、游梁、驴头、悬绳器、皮带轮及刹车装置。辅机是:电动机、节电装置、电路控制系统。

2.抽油机的工作原理 由动力机供给动力,经减速器将动力机的高速转动变为抽油机曲柄的低速转动,并由曲柄一连杆一游梁机构将旋转运动变为抽油机驴头的上、下往复运动,带动深井泵工作,将井下原油抽到地面。。 3.抽油机代号: 如CYJ10-5-48HB CYJ—游梁式抽油机代号 10—驴头悬点最大负荷(10×10KN 或10吨) 5—光杆最大冲程(5米) 48—减速箱输出轴(即曲柄轴)最大允许扭矩(48KN.米) H—齿轮传动方式(H表示点啮合圆弧齿轮;无H时表示渐形 线齿轮传动型) B—曲柄平衡(Y:游梁平衡,F:复合平衡, Q:气动平衡) 4.设备保养十字作业法:紧固、润滑、调整、清洗、防腐。 5. 抽油泵工作原理: 当活塞上行时,游动凡尔受油管内活塞以上液柱的压力作用而关闭,并排出在活塞冲程一段液体。固定凡尔由于泵筒内压力下降,被油套环形空间液柱压力顶开,井内液体进入泵筒内,充满活塞上生抽出的空间。 当活塞下行时,由于泵筒内液柱受压,压力增高而使固定凡尔关闭。在活塞继续下行中,泵内压力继续升高,当泵筒内压力超过油管内液柱压力时,游动凡尔被子顶开,液体从泵筒内经过空心活塞上行进入油管。 在一个冲程中,深井泵应完成一次进油和一次排油。活塞不断运动,游动凡尔与固定凡尔不断交替关闭和顶开,井内液体就不断进入工作筒,从而上行进入油管,最后达到地面。 6.抽油机曲柄连杆机构的作用是什么 抽油机曲柄连杆机构的作用是将减速器的旋转运动变成驴头的往复运动。 7.如何检查抽油机皮带的松紧 有两种方法:一是用手下按皮带可按下1—2指为合格;二是用手翻皮带能将背面翻上,松手后立即恢复原状为合格。

第三章 统计法的基本原则(知识汇总)

- 1 - 第三章 统计法的基本原则 1、 统一统计原则 6、公共统计原则 2、 独立统计原则 7、诚信统计原则 3、 科学统计原则 8、国家统计优先原则 4、 规范统计原则 9、统计违法必惩原则 5、 如实统计原则 第一节 统一统计原则 ①国家建立集中统一的统计系统,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统计管理体制 ②国家制定统一的统计标准 ③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定期公布统计资料等等 第二节 独立统计原则 ①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依照本法规定独立行使统计调查、统计报告、统计监督的职权,不受侵犯。 第三节 科学统计原则 ①国家加强统计科学研究,健全科学的统计指标体系,不断改进统计调查方法,提高统计的科学性。 ②国家有计划地加强统计信息化建设,推进统计信息搜集、处理、传输、共享、存储技术和统计数据库体系的现代化。 ③统计调查项目的审批机关应当对统计调查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科学性进行审查。 第四节 规范统计原则 ①统计法将规范性作为立法的一个重要原则。 ②统计调查应当按照统计调查制度组织实施,统计调查制度应当对调查目的、调查内容、调查方法、调查对象、调查组织方式、调查表式、统计资料的报送和公布等作出了规定。 统计法的9个基本原则

③严格按照统计法律规定制定统计调查制度并按照制度组织实施统计调查,确保了统计调查过程和行为的规范性,为提高统计调查的可靠性、可信性建立了扎实的法制保障。 第五节如实统计原则 ①保障统计资料的真实准确,首先是基础资料要真实准确。 ②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 ③统计机关、统计人员应当依法履行职责,如实搜集、报送统计资料。 ④统计法律制度对不如实提供、搜集、报送统计资料的行为提出了严厉的惩戒措施。 第六节公共统计原则 ①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统计调查取得的统计资料,除依法应当保密的外,应当及时公开,供社会公众查询。 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定期公布统计资料。 ③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统计调查取得的统计资料,由本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的公布。 第七节诚信统计原则 ①统计调查中获得的能够识别或者推断单个统计调查对象身份的资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外提供、泄露,不得用于统计以外的目的。 ②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第八节国际统计优先原则 ①统计法律制度制定中始终坚持国家统计优先原则。 ②国家统计调查项目、部门统计调查项目、地方统计调查项目应当明确分工,相互衔接,不得重复, ③国家统计数据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为准。 - 2 -

舞台灯光设备的基本知识

舞台灯光设备的基本知识 目前,有很多机关、院校、社团、企业等都建有自己的会堂、礼堂、多功能厅等综艺场所,需要配置一些相应的专业灯光设施,由于缺乏对舞台灯光的了解,在如何正确选择专业灯光器材上,不很精通;而很多专业灯光器材销售商们,对专业舞台灯光设备也是一知半解,不能经予正确的指导,以致资金浪费。为了避免上述情况,本文就舞台灯光的基本常识作些简要的介绍。 一、舞台灯光的常用光位要想做好专业舞台灯的配置,道先要了解舞台灯具的常用光位。这是正确选用配置的一个重要环节。 1、面光:自观众顶部正面投向舞台的光,主要作用为人物正面照明及整台基本光铺染。 2、耳光:位于台口外两侧,斜投于舞台的光,分为上下数层,主要辅助面光,加强面部照明,增加人物、景物的立体感。 3、柱光(又称侧光):自台口内两侧投射的光,主要用于人物或景物的两侧面照明,增加立体感、轮廓感。 4、顶光:自舞台上方投向舞台的光,由前到后分为一排顶光、二排顶光、三排顶光……等,主要用于舞台普遍照明,增强舞台照度,并且有很多景物、道具的定点照射,主要靠顶光去解决。 5、逆光:自舞台逆方向投射的光(如顶光、桥光等反向照射),可勾画出人物、景称的轮廓,增强立体感和透明感,也可作为特定光源。 6、桥光:在舞台两侧天桥处投向舞台的光,主要用于辅助柱光,增强立体感,也用于其他光位不便投射的方位,也可作为特定光源。 7、脚光:自台口前的台板上向舞台投射的光,主要辅助面光照明和消除由于面光等高位照射的人物面部和下颚所形成的阴影。 8、天地排光:自天幕上方和下方投向天幕的光,主要用于天幕的照明和色彩变化。 9、流动光:位于舞台两侧的流动灯架上,主要辅助桥光,补充舞台两侧光线或其他特定光线。 10、追光:自观众席或其他位置需用的光位,主要用于跟踪演员表演或突出某一特定光线,又用于主持人,是舞台艺术的特写之笔,起到面龙点睛的作用。

统计基础知识第二章习题

第二章统计调查 一、单项选择题 1.对一批商品进行质量检验,最适宜采用的调查方法是( )(2012年1月) A.全面调查 B.抽样调查 C.典型调查 D.重点调查 2.对某市自行车进行普查,调查对象是( )(2011年10月) A.所有自行车车主 B.每一个自行车车主 C.所有自行车 D.每一辆自行车 3.统计报表按填报部门不同 ..,可以分为( )(2011年1月) A.基层报表和综合报表 B.电讯报表和书面报表 C.定期报表和年报 D.基本报表和专业统计报表 4.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 ) (2010年10) A.作用不同 B.组织方式不同 C.灵活程度不同 5.下列哪项不是 ..问卷调查的特点()(2010年1) A.通俗易懂 B.准确性高 C.适用范围广 D.节省调查时间,提高调查效率 6.为了获取最新受经济危机冲击情况,调查人员专门选取浙江、江苏两省,深入当地了解外贸企业受经济危机影响的严重程度,这种调查方式是()(2010年1) A.普查 B.典型调查 C.抽样调查 D.重点调查 7.人口普查的调查单位是( ) (2009年10) A.每一户 B.所有的户 C.每一个人 D.所有的人 8.全面调查是对调查对象总体的所有个体都进行调查,下述属于全面调查的是()(2009年1月) A.对某种连续生产的产品质量进行抽查 B.某地区对工业企业设备进行普查 C.对全国钢铁生产中的重点单位进行调查 D.抽选部分地块进行农产量调查 9.统计调查按组织形式分为()(2008年10月) A.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 B.经常性调查与一次性调查 C.统计报表制度与专门调查 D.直接观察法 二、多项选择题 1.专门调查是为了了解和研究某种情况或问题而专门组织的统计调查,下列属于专门调查的有( )(2012年1月) A.普查 B.抽样调查 C.统计报表 D.重点调查 E.典型调查

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重点

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重点 (第一章) 1.指标:是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还可以反映总体现象数 量特征的概念及其具体数值。如:工业企业总数、工资总额、平均工资、资产总计、利润总额、国内生产总值等。 2.标志:是说明个体特征的名称。按其性质不同,分为品质标 志和数量标志。品质标志如:性别、工种;数量标志如:年龄、工资。 3.指标都是能用数值表示的,没有不能用数值表示的指标。 4.标志在同一总体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别就称为变异。如:人的 性别标志表现为男、女;年龄标志变现为20岁、30岁等。 5.总体的基本特征:同质性、大量性、差异性。 6.数量变异标志成为变量,数量变异标志的表现形式是具体的 数值,称为变量值。 7.连续变量如人的身高、体重;离散变量只能取整数。 (第二章) 8.调查时间是指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 9.做好企业、事业单位统计资料的搜集,关键是抓好原始记录 和统计台账两项基础工作。 10.原始记录必须具有最初性、直接性。 11.原始记录是统计核算的基础,也是会计核算和业务核算的重 要依据。

12.统计台账一般分为进度台账和历史台账。 13.统计调查误差分为登记误差和代表性误差。登记误差是可以 避免的,是不可测的;代表性误差是可测的,不可避免的。 (第三章) 14.统计分组、统计汇总和编制统计图表是统计整理的基本方 法。 15.统计分组的原则:科学性、完整性、互斥性 16.统计分组的关键是选择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 17.在组距数列中,各组组距都相等的数列,叫等距数列;各组 组距不相等的数列,叫做不等距数列(或异距数列)。 18.所谓频数,是指分配数列中各组的单位数,也称次数或频数。 频数越大,该组的标志值对总体标致水平所起的作用越大,反之,越小。如:完成件数在500-550件之间的人数为42人,即该组的频数(次数)为42. 19.频率是将各组的单位数(频数)与总体单位数之比,求得的 用百分比表示的相对数,也称比率、比重或权重。由上述例子,频率为42%。 20.各组的频率均大于0,各组的频率总和等于1(或100%)。 21.统计表所要说明的总体及其分组的名称,这一部分习惯上成 为主词,另一部分说明总体的统计指标,包括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这一部分习惯上成为宾词。

开发开采基本知识

安全管理编号:LX-FS-A26058 开发开采基本知识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 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开发开采基本知识 使用说明:本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安全相关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渗透率 有压力差时岩石允许液体及气体通过的性质称为岩石的渗透性,渗透率是岩石渗透性的数量表示。它表征了油气通过地层岩石流向井底的能力,单位是平方米(或平方微米)。 绝对渗透率 绝对或物理渗透率是指当只有任何一相(气体或单一液体)在岩石孔隙中流动而与岩石没有物理化学作用时所求得的渗透率。通常则以气体渗透率为代

表,又简称渗透率 相(有效)渗透率与相对渗透率 多相流体共存和流动于地层中时,其中某一相流体在岩石中的通过能力的大小,就称为该相流体的相渗透率或有效渗透率。某一相流体的相对渗透率是指该相流体的有效渗透率与绝对渗透率的比值。 地层压力及原始地层压力 油、气层本身及其中的油、气、水都承受一定的压力,称为地层压力。地层压力可分三种:原始地层压力,目前地层压力和油、气层静压力。油田未投入开发之前,整个油层处于均衡受压状态,没有流动发

(整理)《统计基础知识》第二章统计调查(一).

2008年《统计基础知识》第二章统计调查(一) 考试时间:60 分钟考生:可口糖果总分:50 分 试题提供:学易网校已经有 390人做过此试卷点击收藏考试帮助 一、单选题(共38题,共38.00分) 返回顶部 1、按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统计调查可分为连续调查和不连续调查。下述调查中属于连续调查的是( ) A.每隔l0年进行一次人口普查 B.对2006年大学学业生分配状况的调查 B.对近年来物价变动情况进行一次摸底调查 D.按旬上报钢铁生产量 选项: A B C D 答案:D 解析:D 2、调查单位与报告单位的关系是( )。 A.二者是一致的 B.二者有时是一致的 C.二者没有关系 D.调查单位大于报告单位 选项: A B C D 答案:B 解析:B 3、对某省饮食业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进行调查,调查对象是该省饮食业的( )。 A.全部网点 B.每个网点 C.所有从业人员 D.每个从业人员 选项: A B C D 答案:C 解析:C 4、属于专门组织的统计调查有.( )。 A.普查 B.非全面调查 C.全面调查 D.专业统计报表。 选项: A B C D

答案:A 解析:A 5、调查时间是指( )? A.调查工作开始的时间 B.调查工作的起止时间 C.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 D.调查工作结束的时间 选项: A B C D 答案:C 解析:C 6、在统计分析中,需要已婚人口数和未婚人口数指标,则相应的调查标志是( )。A.婚姻状况 B.已婚人口数 C.未婚人口数 D.已婚及未婚人口数 选项: A B C D 答案:A 解析:A 7、下列资料属于原始记录的是( )。 A.统计台账 B.个人生产记录 C.汇总表 D.整理表 选项: A B C D 答案:B 解析:B 8、人户访问的优点之一是( )。 A.易于进行质量控制和调查较为复杂的项目 B.访问成功率比较高 C.调查的成本不高 D.调查的速度快 选项: A B C D 答案:A 解析:A 9、街头拦截面访的缺点之一是( )。 A.拦截式访问的问卷长度比较长 B.拦截式访问的费用比较高 C.拦截式面访的效率不高 D.搜集的数据对总体的代表性不强

第 3章 统计整理练习题与答案

第 3章统计整理练习题与答案

第 3章统计整理 一单项选择 1、统计整理的主要对象是( B ) A、次级资料 B、原始资料 C、分析资料 D、技术参考资料 2、统计分组时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任务,按照一个或几个分组标志( B ) A、将总体分成性质相同的若干部分 B、将总体分成性质不同的若干部分将总体分成数量相同的若干部分 D、将总体分成数量不同的若干部分 3、进行统计分组的关键是( B )。 A.划分各组组限 B.正确选择分组标志 C.确定各组组距 D.计算各组组中值 4、按某一标志分组的结果表现为( B )。 A.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 B.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 C.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 D.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 5、划分离散变量的组限时,相邻两组的组限( C )。 A.必须是间断的 B.必须是重叠的 C.既可以是间断的,也可以是重叠的 D.应当是相近的 6、某连续变量的分组中,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20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17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C )。 A.120 B.215 C.230 D.185 7、在全距一定的情况下,组距的大小与组数的多少成( B ) A、正比 B、反比 C、无比例关系 D、有时成正比有时成反比 8、简单分组与复合分组的区别在于( D ) A、总体的复杂程度不同 B、组数多少不同 C、选择分组标志的性质不同 D、选择的分组标志的数量不同 9、等距分组适合于( B ) A、一切变量 B、变量变动比较均匀的情况 C、呈急剧升降变动的变量 D、按一定比率变动的变量 10. 某连续变量分为5组:第一组为40~50,第二组为50~60,第三组为60~ 70,第四组为70~80,第五组为80以上。依习惯上规定 ( D ) A.50在第一组,70在第四组 B. 60在第二组,80在第五组 C.70在第四组,80在第五组 D. 80在第四组,50在第二组 11.在分配数列中,频数是指( C ) A.各组单位数与总体单位数之比 B.各组分布次数的比率 C.各组单位数 D.总体单位数 12、累计次数或累计频率中的“向上累计”是指( D ) A、将各组变量值由小到大依次相加 B、将各组次数或频率由小到大依次相加 C、将各组次数或频率从变量值最低的一组向最高的一组依次相加 D、将各组次数或频率从变量值最高的一组向最低的一组依次相加 13、主词按时间顺序排列的统计表称为( B ) A、简单表 B、分组表 C、复合表 D、调查表 14、变量数列是( A ) A、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数列 B、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数列 C、按数量标志或品质标志分组的数列 D、按数量指标分组的数列

采油工程基础知识

采油工程基础知识 采油工程是油田开采过程中根据开发目标通过生产井和注入井对油藏采取的各项工程技术措施的总称。以下是由整理关于采油工程基础知识,提供给大家参考和了解,希望大家喜欢! 采油工程基础知识 1、什么叫地静压力、原始地层压力、饱和压力、流动压力? 答:地静压力:由于上覆地层重量造成的压力称为地静压力。 原始地层压力:在油层未开采前,从探井中测得的地层中部压力叫原始地层压力。 饱和压力:在地层条件下,当压力下降到使天然气开始从原油中分离出来时的压力叫饱和压力。流动压力:油井在正常生产时测得的油层中部压力叫流动压力。 2、什么叫生产压差、地饱压差、流饱压差、注水压差、总压差? 答:生产压差:静压(即目前地层压力)与油井生产时测得的井底流压的差值。地饱压差:目前地层压力与原始饱和压力的差值叫地饱压差。 流饱压差:流动压力与饱和压力的差值叫流饱压差。 注水压差:注水井注水时的井底压力与地层压力的差值叫注水压差。 总压差:原始地层压力与目前地层压力的差值叫总压差。

3、什么叫采油速度、采出程度、含水上升率、含水上升速度、采油强度? 答:采油速度:是指年产油量与其相应动用的地质储量比值的百分数。 采出程度:累积采油量与动用地质储量比值的百分数。 含水上升率:是指每采出1%地质储量的含水上升百分数。 含水上升速度:是指只与时间有关而与采油速度无关的含水上升数值。 采油强度:单位油层有效厚度的日产油量。 4、什么叫采油指数、比采油指数? 答:采油指数:单位生产压差下的日产油量。 比采油指数:单位生产压差下每米有效厚度的日产油量。 5、什么叫水驱指数、平面突进系数? 答:水驱指数是指每采出1吨油在地下的存水量单位为方/吨。 边水或注入水舌进时最大的水线推进距离与平均水线推进距离之比,叫平面突进系数。 6、什么叫注采比? 答:注采比是指注入剂所占地下体积与采出物(油、气、水)所占地下体积之比值。 7、什么叫累积亏空体积? 答:累积亏空体积是指累积注入量所占地下体积与采出物(油、气、水)所占地下体积之差。 8、什么叫层间、层内平面矛盾?

统计基础第二章练习题

《统计基础知识》第二章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统计调查的基本任务是取得原始统计资料,所谓原始统计资料是指( ) A、统计部门掌握的统计资料 B、向调查单位搜集的尚待汇总整理的统 计资料 C、对历史资料进行分析后取得的预测数据 D、统计年鉴或统计公报上 发布的资料 2、统计调查所搜集的资料可以是原始资料,可以是次级资料,原始资料与次级 资料的关系是() A、次级资料是从原始资料过渡来的 B、两者不相干 C、原始资料就是次级资料 D、次级资料质量上次于原始资料 3、统计调查有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之分,他们划分的标志是() A、是否进行登记、计量 B、是否按期填写统计表 C、是否制订调查方案 D、是否对所有组成总体的单位进行逐一调查 4、全面调查是对调查对象所有单位的调查,因此,下述调查中属于全面调查的是() A、就全国钢铁生产中的重点单位进行调查 B、对全国的人口进行普查 C、到某棉花生产地了解棉花收购情况 D、抽选一部分单位对已有的资料进行复查 5、经常性调查要随着调查对象情况的变化进行连续不断地登记取得资料。下述调查中属于经常性调查的是() A、每隔10年进行一次人口普查 B、对1991年大学毕业生分配状况的调查 C、对近几年来物价变动情况进行一次摸底调查 D、按旬上报钢铁生产量 6、对1990年6月30日24时的全国人口进行逐一调查,这是()、 A、定期调查方式 B、统计报表制度 C、普查 D、典型调查 7、通过调查鞍钢、武钢等几个大钢铁基地,了解我国钢铁生产的基本状况。这种调查方式是( ) A、典型调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普查 8、属于专门组织的统计调查有() A、普查 B、非全面调查 C、全面调查 D、专业统计报表 9、下列情况的统计调查属一次性调查的是() A、全国实有耕地面积 B、职工家庭收入与支出的变化 C、商品购销季节变化 D、单位产品成本变动 10、普查是() A、专门组织的经常性全面调查 B、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 C、专门组织的一次性非全面调查 D、专门组织的经常性非全面调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