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乳化液安全技术说明书

乳化液安全技术说明书

乳化液安全技术说明书
乳化液安全技术说明书

线切割乳化液安全技术说明书

一、成份辨识资料混合物

组成成份乳化液是由切削液及乳化剂、偶合剂、杀菌剂等所组成的。由极压切削油加乳化剂所组成的即成为极压乳化油。乳化油在使用时需加水稀释。稀释后的工作液是乳白色,称为乳化液或乳状液。加水前的乳化油也称为油基,因乳化油可用水稀释成为乳状液。所以也为可溶油。

二、危害辨识资料

最重要危害效应健康危害效应对身体有危害:吞入后会造成腹泻、损坏消化器官和肺部损伤。环境影响不易分解,对土壤及植物有害。

特殊危害--------

主要症状皮肤红肿、腹泻、恶心

物品危害分类第3类,所需用图标种类----------

三、急救措施

不同暴露途径之急救方法吸入皮肤接触眼睛接触吞食

停止操作,置于通风良好的环境中。用清洗剂清洗干净即可。除去大部分被玷污的衣物,包括鞋子等。再次穿着前须洗净。立即用大量清水冲冼,再用消炎药水清洗,并马上送去医院。若发生吞服,勿催吐。保持休息状态,及时进行医护清洗肠胃。

最重要症状及危害效应造成腹泻,损坏消化器官。

对急救人员之防护戴防护手套,以免接触污染物。

对医师之提示------

四、灭火措施

适用灭火剂小火---干粉灭火器;大火---二氧化碳、泡沫灭火器。

灭火时可能遭遇之特殊危害 1.可能分解出一氧化碳及二氧化碳气体。2.烟气会污染环境。

特殊灭火程序不能用水灭火。

消防人员之特殊防护设备配戴防护手套及消防衣。

五、泄露处理方法

个人应注意事项 1.在污染区尚未完全清理干净前,限制人员接近该区。2.确定清理工作是由受过训练的人员负责。3.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

六、环境注意事项

禁止废油流入下水管路及河流、土壤。应用密封容器妥善保存。

清理方法化学清洗剂清洗或用沙掩埋。

七、安全处置与储存方法

处置防止有灰尘及杂物进入。

储存置于室内环境,保持油品密封,不可与易爆化学品一起。

八、暴露预防措施

工程控制 1.使用适当设计及保养的机械通风系统,如整体换气装置或局部排气装置。2.以局部排气装置及必要的制程隔离以控制雾滴及蒸气量。3.供给充分新鲜空气以补充排气系统抽出的空气。4.可能需要处理发散的废气以免污染环境。

控制参数八小时日时量平均容许浓度----------

短时间时量平均容许浓度----------

最高容许浓度----------

生物指针----------

个人防护设备呼吸防护:喷涂时若有油雾产生,须戴棉布口罩。

手部防护:操作完毕,清洗即可或戴防油手套。

眼部防护:在有飞溅情况下戴眼镜。

皮肤及身体防护:戴上PVC或人造橡胶制成的不透水围裙及手套。

卫生措施: 1.工作后尽速脱掉污染之衣物,洗净后才可再穿戴或丢弃,且须告知洗衣人污染物之危害性。2.工作场所严禁抽烟或饮食。3.处理此物后,须彻底洗手。4.维持作业场所清洁。

九、物理及化学特性

物质状态液体形状黄色透明液体

颜色黄色:透明气味微

PH值------ 倾点<-10℃

运动粘度50 Cst @40℃闪点≥140℃

密度kg 0.871 @15℃水中溶解度不溶

十、安定性及反应性

安定性正常状况下安定

特殊状况下可能之危害反应,不可直接接触,有可能造成皮肤过敏。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烟雾,长期吸入对人体呼吸道有刺激。

应避免之状况阳光暴晒,油桶不密封,呈于露天环境中。

应避免之物质水及任何杂物。不可与其它油品混合

危害分解物酸、碱、氯化溶剂、苯类溶剂。

十一、毒性资料

急毒性吸入:停止操作,置于通风良好的环境中。皮肤接触:用清洗剂清洗干净即可。眼睛接触:立即用大量清水冲冼,再用消炎药水清洗,并马上送去医院。食入:勿催吐。保持休息状态,及时进行医护清洗肠胃。

局部效应------------

致敏感性------------

慢毒性或长期毒性------------

特殊效应------------

十二、生态资料

可能之环境影响/环境流布废油会造成土壤变质,危害植物,污染水源。

十三、废弃处置办法

废弃处置办法:1.交由政府许可之回收商处理。2.参考相关法规处理。依仓储条件贮存待处理的废弃物。于排烟柜中蒸馏回收或采用特定焚化处理.

十四、运送资料

国际运送规定 1.DOT 49 CFR将之列为第6.1类毒性物质,包装等级Ⅲ。(美国交通部)2.IATA/ICAO 分级:6.1。(国际航运组织)3.IMDG 分级:6.1。

(国际海运组织)

国内运送规定 1.道路交通安全规则第84条2.船舶危险品装载规则

特殊运送方式及注意事项-----

十五、法规资料

适用法规劳工安全卫生设施规则危害物及有害物通识规则毒性化学物质管理法道路交通安全规则劳工作业环境空气中有害物质容许浓度标准事业废弃物贮存清除处理方法及设施标准

《功能电解液产品说明书》TC-E231

TC-MR-BBU-102 A/0 功能电解液产品说明书 批 准: 审 核: 编 制: 产品牌号:TC-E231 一、应用特征 适用于正极为钴酸锂,负极为人造或复合石墨的高压实高容量软包或铝壳电池,高温性能优异,同时可以兼顾低温性能。 二、技术规格 组分(Composition ) EC 、DEC 、 PC 、添加剂、LiPF 6 项 目(Item ) 指 标(Specification ) 检测方法(Test Method ) 外观(Appearance ) 清澈透明(Clear Liquid ) 目测 水分(Moisture ) ≤20 ppm 卡尔费休库仑法 游离酸(Free Acid )(HF ) ≤50 ppm 电位滴定 密度(Density at 20℃) 1.19±0.03 g/cm 3 密度计 电导率(Conductivity at 25℃) 7.4±0.5 mS/cm 电导率仪 色度(Chroma ) ≤50 Hazen 铂钴比色 硫酸盐(SO 4) ≤5 ppm 离子色谱 氯化物(Cl ) ≤1 ppm 离子色谱或电位滴定 铁(Fe) ≤1 ppm ICP 钾(K) ≤1 ppm 钠(Na) ≤1 ppm 铅(Pb) ≤1 ppm 钙(Ca) ≤1 ppm 镉(Cd) ≤1 ppm 汞(Hg) ≤1 ppm 六价铬(Cr) ≤1 ppm 镁(Mg) ≤1 ppm ROHS 符合(Pass ) SGS REACH 符合(Pass ) SGS 三、注意事项 1、电解液产品在存储过程中禁止受到高温、雨淋、太阳直射、倒置。 2、电解液产品的存储环境为:温度控制-20~30℃,相对湿度控制在60%以内。 3、电解液产品的使用环境的要求为:温度控制25±5℃,相对湿度控制在30%以内;注液手套箱控制露点<-60℃或水分含量<20ppm 。未开封的电解液自生产日期起的保质期为6个月。 4、每桶电解液在插上快速接头后,最好一次完全用完,拔插快速接头不能超过两次;如不能一次用完,请务必在每次使用后通过液相管向桶内封入低于0.04Mpa 的氩气或氮气;严禁将已抽出的电解液重新注回包装桶内。

液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液氩)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志 【化学品中文名称】:液氩 【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液氩 【化学品英文名称】:Liquid argon 【生效日期】:2008年1月16日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品】混合物【有害物成份】【浓度】【CAS No】 液氩 Ar ≥99.999%7440-37-1 第三部分:危险品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2.2类不燃气体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皮肤接触液氩可致冻伤。如在常压下汽化产生的氩气过量,可使空气中氧分压下降,引起缺氧窒息。 【环境危害】:无资料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窒息性,容器受热有爆炸危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掉所有限制冻伤部位血液循环的衣服。不要揉或摩擦冻结部位以免引起肌肉组织受伤。将受伤部位在不超过105°F(40°C)的温水中浸泡。不要烘干加热。对于大面积冻伤,先脱掉衣服,然后用温水冲冼, 并立即请医生治疗. 冻伤肌肉组织是无痛的,且呈现腊黄色。当它开始解冻时,皮肤会感觉肿胀,有疼痛感,并且容易感染。如果身体冻伤部位解冻,须用干燥无菌布盖上,并用一大块保护性外罩裹好,等待医疗处理. 【眼睛接触】:接触液氩后,立即用不超过105°F(40°C)的温水来冲洗冻伤部分,并请医生治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

进行人工呼吸。并迅速进行医务处理。 【食入】:有害品,立即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无 【灭火方法】:本品不燃,切断气源。喷水冷却容器,氩会引起窒息,如果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由于该产品为不可燃物不支持燃烧.使用适合其周围燃烧物质的灭火剂。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全身消防防护服、消防防护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其它人员远离该区域。不可用高压水枪直接射向液氩。不要将水直接喷在容器泄放口处, 异常火灾和爆炸危害:当液氩溢出时,会迅速膨胀并形成缺氧的蒸汽云,撤离此区域。蒸汽云会引起视觉障碍。由于温度提高容器内压力迅速增大,如果泄压装置失灵会引起容器爆炸,接触深冷液/气态氩会引起冻伤。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如有可能,即时使用。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将所有人员撤离泄漏区域,在没有危险的情况下切断氩源,加强该区域通风或将氩容器转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为使其蒸发量增大,需用大量的水从上风口处向其喷洒。不要将水直接喷向泄漏处.如果是容器本身或其阀门处的泄漏,需与供货商联系.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处置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远离易燃、可燃物。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一定避免将身体的任何部位未加防护就接触装有深冷液体的不绝热的管线或容器。和极冷的金属接触会使肌肉与其迅速粘结。如要挣脱会撕裂肌肉。一定要用合适的手推车来移动容器,在处理及储存容器时,应保持容器直立向上,一定不要拉、踢、或滚动容器。不要移动或转动连接部分。如果使用者在操作容器阀门或拧松连接处时有困难,需停止使用,并与供应商联系。使用适当的连接装置,禁止擅自使用接头。 管线和设备的设计压力一定要充分满足实际压力的需求。在容器的管道上一定要使用单向阀或其它防护性设施以防止低温液体倒流。 为防止深冷液体或低温气体在阀门间管线中的残留,管线上的两个截止阀间应配备泄放装置。输送管道只能使用低温输送专用管线。有些金属象碳钢在低温下会变脆,并极易破碎,因此不能用于深冷液体的储存运输,建议所有排空口都应设置在建筑物外面。

电解液安全生产操作规程(通用版)

( 操作规程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电解液安全生产操作规程(通用 版) Safety operating procedures refer to documents describing all aspects of work steps and operating procedures that comply with production safety laws and regulations.

电解液安全生产操作规程(通用版) 1目的 为了实现钒电解液安全生产和环保排放的目标,加强安全环保管理,保障员工在生产建设中的安全环保健康,保证公司生产及经济建设的顺利发展,特制定本办法。 2适用范围 本规办法用于川威钒钛新材料实验室钒电解液生产线所属区域的安全环保技术操作。 3职责 3.1安全环保工作的归口单位是综合管理部。 3.2相应的检查由综合管理部组织实施,落实由公司行政首长督办。 3.3入厂安全教育由综合管理部统一组织培训,培训分为入厂培

训和现场培训两种。 4钒电解液安全生产管理 4.1责任制 4.1.1安全环保责任制实行公司行政首长负责制。 4.1.2安全人员均为兼职安全人员,直接对公司行政首长负责。 4.2危险品管理制度 4.2.1易燃、易爆、腐蚀、有毒等性质(如钒电解液生产线浓硫酸、浓磷酸、高纯钒和电解液),在生产和储运中能引起人身伤亡、财产损毁的物品,均属于危险物品。 4.2.2危险品装配、贮运、装卸、运输必须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和个人承担,严防跑、冒、滴、漏,运输人员应配备相应的防护用品。 4.2.3进入有毒和粉尘环境作业时,应穿戴好防尘和防毒护具,腐蚀液体操作时应带相应的防护器具。 4.3进入容器或设备 4.3.1必须申请,并得到批准。 4.3.2做好通风和置换。

2016年--氩气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氩气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氩。 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氩气。 化学品英文名称:Argon。 分子式:Ar。 推荐用途:用于焊接、不锈钢制造、冶炼、半导体生产、钨化、离子珠如、截流、烧结。用作标准气、平衡气等。 限制用途:非说明书规定的其他任何用途。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物理和化学危险性:压缩气体,气体比空气重,惰性气体,无色、无味、无臭,在密闭空间内可将人窒息死亡。若遇高温,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健康危害:普通大气压下无毒。高浓度时,使氧分压降低而发生窒息。氩浓度达50%以上,引起严重症状;75%以上时,可在数分钟内死亡。当空气中氩浓度增高时,先出现呼吸加速,注意力不集中,肢体运动协调障碍。继之,疲惫乏力、烦躁不安、恶心、呕吐、昏迷、抽搐,以至死亡。 环境危害:该物质对环境无危害。但液态氩大量排放时会使密闭空间的氧含量降低,有缺氧窒息的危险。 危险性类别:压力下气体。 符号:

防范说明:1、远离热源和火源。2、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危险信息:压力下气体,如受热可爆炸。 警示词:警告。 危险信息:压力下气体,如受热可爆炸。 人员接触后的主要症状:见“第二部分健康危害”。 应急综述:若发生吸入性事故,将患者移入新鲜空气处并保持安静,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如呼吸困难,给输氧或就医。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物质。 化学品中文名称:氩。 有害物成分:氩。 浓度≥99.999% 。 CAS NO.:7440-37-1。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吸入:迅速撤离到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如呼吸困难, 给输氧或就医。 皮肤接触:皮肤接触液氩,易导致冻伤,如果发生冻伤:将患部浸泡于温水 中复温。 不要涂擦。不要使用热水或辐射热。使用清洁、干燥的敷料包扎。如有不适,就医。 眼睛接触:液氩进入眼中,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接触该化学品的主要症状和对健康的影响:氩本身无毒,但在高浓度时有窒息作用。 当空气中氩气浓度高于33%时就有窒息的危险。当氩气浓度超过50%时,出现严重症状,浓度达到75%以上时,能在数分钟内死亡。液氩可以伤皮肤,眼部接触 可引起炎症。 对施救者的忠告:如发生上述危害,施救者应立即将患者脱离高浓度区域,

洗手液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参照资料)

洗手液安全技术说明书 (MSDS) 一、产品标识 产品名称:抗菌护肤洗手液 产品组名:ZC—International Operations 二、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3类易燃液体 三、急救措施 眼睛接触:用大量清水冲洗眼睛,如果症状持续,就医治疗。 皮肤接触:无需急救 吸入:将患者移至空气新鲜处,如果症状加剧,就医治疗。 摄食:不要催吐,除非在医务人员指导下这样做,给患者两杯水,不要给已失去知觉的人口服任何东西,立即就医治疗。 四、消防措施 适用的灭火剂:使用B类灭火剂(例如:化学干粉,二氧化碳) 燃烧时的接触危害:密闭容器接触火源的热量可能产生压力和爆炸。整齐可能沿着地面移动很远的距离,到达点火源处。 灭火程序:水可能无法有效灭火但能冷却接触火的容器和表面以防爆炸。 佩戴全套防护设备(Bunker Gear)和自供式呼吸器(SCBA)。

五、泄漏应急处理 个人预防措施:参看其它章节的预防措施。 溢出应急处理:如果大量溢出,下水道进口盖上并筑防护堤,以防溢出物流入下水道或水体环境中,用无机吸收剂来覆盖。密闭容器。未防护的人员从危害现场撤离。用新鲜空气通风工作场所,将溢出物收集于容器内,用清洗剂和水清理残余物,将产生的含有残余物的溶液收集起来置于密闭容器。尽快废弃处理收集起来的物质。 六、操作处置与储存储存要求: 储存要求:在摄氏25度下储存。 不相容的物质:远离酸储存; 远离热源储存; 远离阳光直射处储存; 远离氧化剂存放。 防爆:易燃液体和蒸汽。远离热、电火花,明火和其他点火源保存。防静电:避免静电释放。 使用指导:保持容器密闭。 避免接触氧化剂。 七、接触控制/个人防护 眼睛防护:避免眼睛接触。 手防护:不适用。 呼吸防护:不适用,避免吸入蒸气,(烟)雾或喷雾。

切削液皂化油乳化液MSDS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切削液化学品英文名称: 中文名称2:皂化油;乳化液英文名称2: 技术说明书编码: CAS No.: 分子式:分子量: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 无无无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 长期接触对眼、鼻、皮肤等方面有刺激性之影响,不属于急性毒性物质之范围内。 环境影响:有造成环境污染及破坏生态环境之虑,不可随意排放。

物理性及化学性危害:为水溶性产品,本身不燃,但需防止泄漏,避免直接接触身体各部位。 主要症状:对眼、鼻、皮肤等方面有刺激性之影响;或有头晕、不舒服之感。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吸入:移走污染源,将患者送至通风良好较阴凉处休息,以毛布保暖,或送医检查诊断。 皮肤接触:以清水及肥皂洗净;若刺激感持续,需反复冲洗,严重者,立即就医。 眼睛接触:以清水冲洗,若刺激感持续,需反复冲洗,严重者立即送医检查诊断。 食入:催吐并立即送医检查诊断。 最重要症状及危害效应:身体有极度不适,需尽速至医院作检查诊断。 对急救人员之防护:一般防护设备及化学安全护目镜或防护面罩。 对医师之指示:患者之状况以及告之暴露途径,时间及地点。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适用灭火剂:一般火灾预防方法(CO2、泡沫、粉末等灭火器)、化学干粉、水雾。 灭火时可能遭遇之特殊危害:为水溶性化学产品,需注意对环境生态之污染。特殊灭火程序:于上风处灭火,阻隔火源扩散,以水灭火为佳。 消防人员之特殊防护设备:一般消防人员之防护装备及耐化学品之防护衣、防护手套。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

电解液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正式版)

电解液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完整正式规范)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电解液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1 目的 为了实现钒电解液安全生产和环保排放的目标, 加强安全环保管理, 保障员工在生产建设中的安全环保健康, 保证公司生产及经济建设的顺利发展, 特制定本办法。 2 适用范围 本规办法用于川威钒钛新材料实验室钒电解液生产线所属区域的安全环保技术操作。 3 职责 3.1 安全环保工作的归口单位是综合管理部。 3.2 相应的检查由综合管理部组织实施, 落实由公司行政首长督办。 3.3 入厂安全教育由综合管理部统一组织培训, 培训分为入厂培训和现场培训两种。 4 钒电解液安全生产管理 4.1 责任制

4.1.1 安全环保责任制实行公司行政首长负责制。 4.1.2 安全人员均为兼职安全人员, 直接对公司行政首长负责。 4.2 危险品管理制度 4.2.1 易燃、易爆、腐蚀、有毒等性质(如钒电解液生产线浓硫酸、浓磷酸、高纯钒和电解液), 在生产和储运中能引起人身伤亡、财产损毁的物品, 均属于危险物品。 4.2.2 危险品装配、贮运、装卸、运输必须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和个人承担, 严防跑、冒、滴、漏, 运输人员应配备相应的防护用品。 4.2.3 进入有毒和粉尘环境作业时, 应穿戴好防尘和防毒护具, 腐蚀液体操作时应带相应的防护器具。 4.3 进入容器或设备 4.3.1 必须申请, 并得到批准。 4.3.2 做好通风和置换。 4.3.3 按时间要求定时分析, 容器外要有人, 内外通讯要通畅。 4.4 起重设备 4.4.1 操作时要求安全人员到场, 并进行相应的指挥。 4.4.2 检修时要申请高空作业, 并有安全人员到场指挥, 检修空间要充足。 4.4.3 起重钩下禁止站立。

清洗剂安全使用说明书

清洗剂安全使用说明书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安全使用资料 1:产品和公司识别 名称:清洗剂 用途:重油污清洗 公司: xxxxx有限公司 地址: 电话: 传真: 2:成分/组成信息 成分:碱,表面活性剂,消泡剂 3: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腐蚀危险化学品 侵入途径:接触和食入 健康危害:接触会造成皮肤损伤,误服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4:急救措施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并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皮肤接触:用大量清水冲洗身体接触部位 吸入:无意义 摄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5: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不会燃烧 有害燃烧产物:无意义 灭火方法:无意义 6: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切断泄漏。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 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洗后放入废弃堆场处理。 7: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处置:与水稀释成工作液浸入工件清洗,具体方法参照使用说明书 贮存: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包装要求密封。应 与活性金属粉沫、碱金属、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 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 料。 8: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无意义 工程控制:无意义 呼吸系统防护:无意义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工作服 手防护:戴工作手套。 其它防护:工作现场禁止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沐浴更衣。注意个人 清洁卫生。 9: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熔点(℃): 沸点(℃): 闪点: 爆炸极限(%):溶解性: 主要用途:浅棕色液体 无意义 100℃ 无意义 无意义 可与水任意比例混溶,溶解后成微乳液钢铁重油污强力清洗剂 10:稳定性 稳定性:不燃、不爆、常温下不分解,化学性能稳定。11:毒性学资料 急性毒性:无意义 12:生态学资料 环境评定:如果按预期的方法使用和处理,预计不会对环境造成 有害的影响 13:废弃处置 未用过的产品: 用过的/受污的产品:包装:可能可以运出回收 通过国家和当地政府许可的废料承包商在许可的区域内处理 由原供应商回收或必须通过国家和当地政府许可的废料承包商处理 14:运输资料 危险货物编号: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 包装方法: 运输注意事项:参照CAS NO 75-09-2 参照14 参照Ⅲ 塑料瓶或塑料桶 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露、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食品及食品添加剂混运。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泄露应急处理设备。 15:法律资料 法规信息: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1996]劳部发423 号)等法规. 16:其他信息 本资料只使用于按规定的使用方法进行销售和使用的产品。 未按照本资料中规定的用法使用该产品可能会引起资料中未提及的危险。请按规定使用该产品除非从我处得到建议。

切削液MSDS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一部分 化学品名称 第九部分 理化特性 第二部分 成分/组成信息 第十部分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第三部分 危险性概述 第十一部分 毒理学资料 第四部分 急救措施 第十二部分 生态学资料 第五部分 消防措施 第十三部分 废弃处置 第六部分 泄漏应急处理 第十四部分 运输信息 第七部分 操作处置与储存 第十五部分 法规信息 第八部分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第十六部分 其他信息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切削液 化学品英文名称: 中文名称2:皂化油;乳化液 英文名称2: 技术说明书编码: CAS No.: 分子式: 分子量: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 量 CAS No. 无 无 无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 长期接触对眼、鼻、皮肤等方面有刺激性之影响,不属于急性毒性物质之范围内。环境影响:有造成环境污染及破坏生态环境之虑,不可随意排放。 物理性及化学性危害:为水溶性产品,本身不燃,但需防止泄漏,避免直接接触身体各部位。 主要症状:对眼、鼻、皮肤等方面有刺激性之影响;或有头晕、不舒服之感。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吸 入:移走污染源,将患者送至通风良好较阴凉处休息,以毛布保暖,或送医检查诊断。 皮肤接触:以清水及肥皂洗净;若刺激感持续,需反复冲洗,严重者,立即就医。眼睛接触:以清水冲洗,若刺激感持续,需反复冲洗,严重者立即送医检查诊断。食 入:催吐并立即送医检查诊断。 最重要症状及危害效应:身体有极度不适,需尽速至医院作检查诊断。 对急救人员之防护:一般防护设备及化学安全护目镜或防护面罩。 对医师之指示:患者之状况以及告之暴露途径,时间及地点。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适用灭火剂:一般火灾预防方法(CO2、泡沫、粉末等灭火器)、化学干粉、水雾。灭火时可能遭遇之特殊危害:为水溶性化学产品,需注意对环境生态之污染。 特殊灭火程序:于上风处灭火,阻隔火源扩散,以水灭火为佳。 消防人员之特殊防护设备:一般消防人员之防护装备及耐化学品之防护衣、防护手套。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电解液安全技术说明书

电解液安全技术说明书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电解液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电解液 化学品英文名称:CleanolyteCE SEDL 环境和对人类的危害:易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刻用肥皂水冲洗皮肤,若洗完后还存在皮肤刺激,应进行治疗 眼睛接触:在冲洗前应注意将隐形眼睛摘掉。应立刻用大量水冲洗。继续冲洗 至少10分钟以上。若感到不适,应进行治疗。 吸入:转移到新鲜空气下。必要时获得医疗措施。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灭火物质:此品不易燃。假如室内起火,请使用有助于保持室内材料的减火介 质来灭火 特殊危害:由于含水不易燃,抑制水蒸气的产生,避免渗透进入地表水。一旦 与金属接触可能形成氢气,或形成危害火灾的气体或蒸 汽,如果遇火,可能产生磷氧化物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意外泄漏措施:当泄漏或喷溅时应遵循个人防护规程。避免吸入蒸汽和烟雾, 避免直接接触 清洗方法:使用能吸收此液体的物体,比如Chemisorb,丢弃时请放置于密闭容 器中以免渗透入污水工程系统、土壤和地下水,万 一泄漏用苏打、沙土等其他可吸收物稀释。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时:没有特殊方法要求。 储存时的预防措施:装在原来的容器中,封好后存放在干燥阴凉处>0℃地方。 不要用金属容器。 第八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液体 颜色:无色 形态:清澈液体 PH: BP/BP范围:约100℃

BP/BP范围:约0℃ 自然温度:不易自然 爆炸极限:这个产品没有爆炸极限的危险 水的可溶性:100% 水的可混合性:100% 第九部分:废弃处置 物质处理方法:需根据当地政府部门的要求封废弃物和剩余的化学药品进行处理。 包装处理方法:需要根据当地政府部门的要求封的化学药品包装进行处理。第十部分:运输信息 陆地运输RID/ADR等级:8 PG:III 固有运输名称:磷酸、液体 海运/水运IMDG:等级:8 PG:III 固有运输名称:磷酸、液体 海洋污染:NO 空运IATA:等级8 PG:III 固有运输名称:磷酸、液体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氩气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修订日期:2014年4月8日SDS编号:CSDS-SY001 产品名称:氩气版本:QB0408-14-001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氩气 化学品英文名:Argon 企业名称: 企业地址: 邮编:传真: 联系电话: 电子邮件地址: 企业应急咨询电话: 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焊接保护气、不锈钢制造、冶炼、半导体工艺、标准气。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过量吸入使人窒息,最初出现呼吸加快,注意力减退,肌体运动失调,继而出现判断力下降,失去感觉,情绪不稳,全身疲乏,进 而出现恶心,呕吐、衰弱、意识丧失、痉挛、昏睡以致死亡。皮肤、 眼睛接触液氩会引起低温冻伤、红肿、起泡。 GHS危险性类别:加压气体-液化气体 标签要素: 象形图: 警示词:警告 危险信息:过量吸入使人窒息,最初出现呼吸加快,注意力减退,肌 体运动失调,继而出现判断力下降,失去感觉,情绪不稳, 全身疲乏,进而出现恶心,呕吐、衰弱、意识丧失、痉挛、 昏睡以致死亡。皮肤、眼睛接触液氩会引起低温冻伤、红 肿、起泡。

防范说明: 预防措施:呼吸防护:通风环境下不需防护。 眼睛防护:操作时使用防护眼镜,防止飞溅冻伤眼睛。 皮肤防护:操作时使用棉手套,防止冻伤。 工程控制:生产、使用场所保持自然通风。 事故响应: 本产品为惰性气体,无火灾危险。为防止外来火灾对压缩 气体包装钢瓶造成的危险,可就近配备泡沫式灭火器。对火 场中钢瓶用大量水降温,防止爆炸,并迅速将其转移至安全 的空旷处。 安全储存:储存场所应保持通风和防止阳光曝晒,库温不宜超过35℃。 使用时对气瓶应有防止倾倒的措施。 废弃处理:空气中正常浓度约为1%,氩源自空气分离,因此废气可直 接排入大气中。 物理化学危险:本产品为惰性气体,无火灾危险。防止外来火灾对压缩气体包装钢瓶造成危险。 健康危害:过量吸入使人窒息,最初出现呼吸加快,注意力减退,肌体运动失调,继而出现判断力下降,失去感觉,情绪不稳,全身疲乏, 进而出现恶心,呕吐、衰弱、意识丧失、痉挛、昏睡以致死亡。 皮肤、眼睛接触液氩会引起低温冻伤、红肿、起泡。 环境危害:无。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物质√纯品 危险组分浓度或浓度范围CAS No. 氩气99.99%~99.999% 7440-37-1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急救: -皮肤接触:皮肤接触,用自来水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眼睛接触,用自来水冲洗,就医。 -吸入:立即转移至空气新鲜通风处,重者立即就医。 -食入:无资料。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新版氩气安全技术说明书样本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修订日期: -7-20 SDS编号: KLSDS03 产品名称: 氩气版本: 01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 氩气 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 纯氩、高纯氩、工业氩 化学品英文名称: argon 企业名称: 湖州南浔康龙气体有限公司 地址: 浙江省湖州市菱湖镇竹墩工业功能区 电话: 电子邮件: 邮编: 313019 国家应急咨询电话: 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号: klsds03 化学品推荐用途和限制用途: 应用在气体配置, 工业氩主要用于金属焊接, 高纯氩在半导体工业中用作生产高纯硅和锗晶体的保护气体; 可用作系统清洗、屏蔽和增压用的惰性气体; 在金属冶炼方面, 氧、氩吹炼是生产优质钢的重要措施, 以上用途根据氩类别决定, 购买和使用时要咨询厂家。如改做其它用途, 请及时与厂家联系, 擅自使用导致不良后果的厂家概不负责。 第二部份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 压缩气体 GHS危险性类别: 加压气体-压缩气体, 标签要素: 象形图:

警示词: 警告 危险信息: 含压力下气体, 如受热可爆炸。 防范说明: 防范措施: 远离热源和火源; 避免阳光直射。使容器保持密闭, 置于阴凉处。在运输中钢瓶上要加装安全帽和防震橡皮圈, 穿防护服和戴手套。 事故响应: 火灾时, 使用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灭火。泄漏时,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 并进行隔离, 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 穿一般作业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 加速扩散。 安全储存: 远离火种、热源。避免阳光直射, 保管在通风良好的场所。 废弃处理: 允许气体安全地扩散到大气中。 主要物化危险性: 压缩气体, 不支持燃烧, 钢瓶容器受热易超压, 有爆炸危险。低温液体易导致冻伤。 健康危害: 常气压下无毒。高浓度时, 使氧分压降低而发生窒息。氩浓度达50%以上, 引起严重症状; 75%以上时, 可在数分钟内死亡。当空气中氩浓度增高时, 先 出现呼吸加速, 注意力不集中, 共济失调。继之, 疲倦乏力、烦躁不安、恶 心、呕吐、昏迷、抽搐, 以至死亡。液态氩可致皮肤冻伤; 眼部接触可引 起炎症。 环境危害: 该物质对环境无危害。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品混合物

清洗剂MSDS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 一 部分: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清洗剂 技术说明书编码:HF94211/2.0 生效日期:2020-1-29 企业名称: 地 址: 企业应急电话: 邮 编: 传真号码:第 二 部分: 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第2类易燃液体。 ?皮肤腐蚀/刺激:轻微皮肤刺激类别3。 ?严重眼损伤/眼刺激:刺激物第2B级。 警示标签要素: 象征符号:易燃液体。 警示语:危险。 危险信息:1、引起眼睛刺激;2、引起皮肤轻度刺激。

防范说明: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保持容器密封。禁止抽烟、避免与眼睛、皮肤直接接触,勿倒入排水沟,防止污染水体。 接触后的主要症状及应急措施:接触眼睛后刺激眼睛,接触皮肤后引起皮肤刺激;应急措施详见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第 三 部分: 成分/组成信息 纯 品混合物 化学品名称:C-09清洗剂 物质成分 浓度(%) 是否有害 CAS No. 环己烷100.0 是110-82-7 第 四 部分: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min,就医。 吸 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吸呼困难时给输氧。如呼吸及心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 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急性及迟发反应:持续吸入可引起头晕、恶心、倦睡和其他一些麻醉症状。液体污染皮肤可引起痒感。主要症状:对眼和上呼吸道有轻度刺激作用。 主要的健康影响:对眼和上呼吸道有轻度刺激作用。 对急救人员的建议:戴防护手套以免接触污染物。 第 五 部分: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用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用水灭火无效。

锂电池电解液基础知识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 1 锂离子电解液概况 电解液是锂离子电池四大关键材料(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之一,号称锂离子电池的“血液”,在电池中正负极之间起到传导电子的作用,是锂离子电池获得高电压、高比能等优点的保证。电解液一般由高纯度的有机溶剂、电解质锂盐(六氟磷酸锂,LiFL6)、必要的添加剂等原料,在一定条件下,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 有机溶剂是电解液的主体部分,与电解液的性能密切相关,一般用高介电常数溶剂与低粘度溶剂混合使用;常用电解质锂盐有高氯酸锂、六氟磷酸锂、四氟硼酸锂等,但从成本、安全性等多方面考虑,六氟磷酸锂是商业化锂离子电池采用的主要电解质;添加剂的使用尚未商品化,但一直是有机电解液的研究热点之一。 自1991年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开发成功,锂离子电池很快进入了笔记本电脑、手机等电子信息产品市场,并且逐步占据主导地位。目前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产品技术也正处于进一步发展中。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研究和生产方面,国际上从事锂离子电池专用电解液的研制与开发的公司主要集中在日本、德国、韩国、美国、加拿大等国,以日本的电解液发展最快,市场份额最大。 国内常用电解液体系有EC+DMC、EC+DEC、EC+DMC+EMC、EC+DMC+DEC等。不同的电解液的使用条件不同,与电池正负极的相容性不同,分解电压也不同。电解液组成为lmol/L LiPF6/EC+DMC+DEC+EMC,在性能上比普通电解液有更好的循环寿命、低温性能和安全性能,能有效减少气体产生,防止电池鼓胀。EC/DEC、EC/DMC电解液体系的分解电压分别是4.25V、5.10V。据Bellcore研究,LiPF6/EC+DMC与碳负极有良好的相容性,例如在Li x C6/LiMnO4电池中,以LiPF6/EC+DMC为电解液,室温下可稳定到4.9V,55℃可稳定到4.8V,其液相区为-20℃~130℃,突出优点是使用温度范围广,与碳负极的相容性好,安全指数高,有好的循环寿命与放电特性。

金属清洗剂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金属清洗剂 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金属清洗剂 化学品英文名称:METAL CLEANING AGENT 推荐用途::机械表面脱脂、尘污清洗 限制用途:食用 企业名称:************** 地址:****** 邮编:***** 电子邮件地址:********* 传真号码:********** 国家应急电话:0532- 企业应急电话:*********** 技术说明书编码:BCL-MSDS-010-A 生效日期: 2010年05月12日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3.1类,易燃液体 危险性说明:极端易燃液体和蒸汽 防范说明: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禁止吸烟。保持容器密闭,保持低温,容器和接收设备接地、连接。使用防爆电器、通风、照 明、……、设备。只能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采取防止静电放电措施。 戴防护手套、防护服、防护眼镜、防护面罩。如皮肤(或头发)接触:立即去除/脱掉所有被污染的衣服,用水冲洗皮肤、淋浴。火灾时,使用干 粉、二氧化碳、水灭火。如果用水增加危险时适用。在阴凉、通风良好处储存。按照地方、区域、国家、国际法规(规定)处置本品、容器。 警示词:危险 象形图: 爆炸危险:本品属易燃液体,蒸汽比空气重,并沿着地板传播,与空气混合后会产生爆炸。 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眼睛和皮肤接触。 皮肤接触:对皮肤有刺激作用。 眼睛接触:对眼睛有刺激作用。 吸入:对呼吸系统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吸入对鼻、咽喉、肺有刺激作用。 应急综述:接触后应立即用清水清洗,吸入后应立即转移到空气清新的地方,误食者则不要引发呕吐,以上都应及时就医。

氩气MSDS

氩气MSDS Safety Data Sheet MEDIUM IDROSOLUBILE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1. 化学品名称和制造商信息IDENTIFICATION OF THE PRODUCT AND OF THE COMPANY 化学品名称Trade name:氩气 ,rgon 分子式::Ar 分子量:39.9 2. 成分/组成信息COMPOSITION/INFORMATION ON INGREDIENTS 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 纯品氩气 99.999% 7440-37-1 3. 危害鉴别HAZARDS IDENTIFICATION 侵入途径:吸入、皮肤接触。 健康危害:当空气中氩气浓度超过33,,就有窒息危险。浓度超过50,,出现严重症状。浓度超过75,,能在数分钟 内死亡。皮肤接触液氩可引起冷烧伤,液氩溅入眼内可引起炎症。 燃爆危险:明火、遇热、震动易爆炸,盛装瓶口断裂也可引起爆炸。 4. 急救措施FIRST AID MEASURES 皮肤接触:立即用水冲洗受伤部位,如果产生冻疮须就医诊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清水冲洗15min~30min后就医诊治。 吸入:应迅速转移至空气新鲜处,安置休息并保持温暖。病情严重者立即就医。 食入: 5. 消防措施FIRE-FIGHTING MEASURES 危险特性:盛装氩气钢瓶在日光下曝晒或受热后瓶内压力增大或钢瓶头被摔坏容易引起爆炸。

有害燃烧产物: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火灾时可用水龙头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 灭火注意事项:当出现火灾时,不能往液氩容器中灌进水。 6. 泄露应急处理ACCIDENTAL RELEASE MEASURES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地带,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迅速切断溢漏源,并用排风机将泄漏气体送至空旷地方。 消除方法:有液体泄露时,喷雾状水扑救,并用排风机将残余废气送至空旷地方。 7. 操作和储存 HANDLING AND STORAGE 操作注意事项:禁止热源、火种并实施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丏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接触液体时,应戴防护服、防护手套、半面式面罩。 储存注意事项:贮存在阴凉通风、远离火种、热源的库房内,库房温度不宜超过30?,防止日光直晒及雨淋水湿,与其它类化学品隔离贮存。 8. 解除控制和个人防护措施EXPOSURE CONTROLS / PERSONAL PROTECTION 中国MAC,mg/m3,未制定标准前苏联,MAC,mg/m3,未制定标准 检测方法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加强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通风、局部排风通风或呼吸防护。 第 1 页共 2 页 Safety Data Sheet MEDIUM IDROSOLUBILE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眼睛防护:佩戴化学护目镜身体防护:穿防护服。 手防护:佩戴防护手套。 其它:

清洗剂安全技术说明书

清 洗 剂 安 全 技 术 说 明 书 第一部分 化学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TURBO-K 清洗剂 消防应急救援电话:119 第二部分 成分/组成信息 纯品 混合物 √ 化学品名称: 主要有害成分 浓度 CAS No. 挥发有机化合物(VOC )≤870 g/L 第三部分 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类,高闪点液体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肤吸收 健康危害:接触或使用本品对人体有害。其蒸汽对眼、粘膜、 上呼吸道、皮肤有刺激作用,对中枢神经有麻醉作用,长期接触或短期内吸入高浓度蒸汽可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胸闷、四肢无力、眼灼痛及皮肤干燥、皲裂及皮肤病等症状。能造成急性中毒。 环境危害:本品对环境有害,主要体现在对水体及大气的污染,应特别注意对水体的污染。 燃爆危害:本品遇明火、高热易引起燃烧,蒸汽与空气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第四部分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衣服,用肥皂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帘,用大量清水冲洗。就医。 吸 入:迅速离开现场到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 入:立即漱口饮水,洗胃。就医。 第五部分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本品遇明火、高热易引起燃烧;其蒸汽与空气形 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发生强烈反应,会引起燃烧和爆炸。蒸汽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易引着回燃。若遇高热,盛装本品的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危险。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 有害燃烧产物:燃烧时有烟雾,并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及灭火器:消防人员必须佩戴正压式呼吸器,穿全 身消防防护服,尽量在上风处灭火,可用干粉、砂土、泡沫及二氧化碳扑救。 第六部分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切断火源,疏散泄漏污染区无关人员至安全地带, 严格限制人员出入,查找并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建议应急处理人员佩戴正压式呼吸 器,穿消防防护服。小量泄漏:尽可能将溢流液收集到有盖容器内,用砂土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残液,对使用过的吸附物必须送至环卫部门规定的处理场所。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集到专用容器内回收或运至环卫部门规定的处理场 所。用泡沫覆盖抑制蒸发,以保护现场人员。对泄漏的包装进行调换。 第七部分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操作人员必须经专门的安全培训,严格遵守 涂装作业安全操作规程和有关规定。加强劳动保护,建议操作人员应穿戴好各种防护用具,裸露部分皮肤应涂好防护膏,当皮肤沾上本品时,应及时用肥皂洗净。使用本品的区域应有明显的禁止烟火标志,严禁明火,禁止使用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并设置足够数量的灭火器材。使用本品时应通风良好,如通风不良时,应采用强制通风换气。使用本品的区域所有电气设备、照明设施应防爆,并防静电积聚,设施应接地,人员应穿防静电的工作服。每次使用结束,应将未用完的本品盖好盖子放回仓库,严禁置于无人看管的场所。沾有本品的棉纱、抹布必须集中于带盖的铁桶内,一天一清,严禁随意丢弃。搬运时要注意轻装轻卸,防止包装破损,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干燥、阴凉、通风、清洁、有严禁烟 火标志的库房,防止阳光直接照射,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高温季节可采取库顶喷水等办法),相对湿度不超过80%。保持容器密封。切忌与氧化剂、酸、碱、食用化学品混储,库房内应有足够的灭火器材。储存场所应有防雷击装置,库房内所有电气设备、照明设施应防爆,库房内应备有泄漏处置设施。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包装破损。 第八部分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最高允许浓度:二甲苯(皮):100mg/m 3;丁醇:200 mg/m 3; 甲基异丁基酮: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空气中有毒气体浓度测定用气相色谱法。 工程控制:加强通风换气。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戴过滤式防毒面具 (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戴正压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防化学品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 防 护:涂防护膏或戴耐油橡胶手套。 其它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饮水。工作前避免饮

电解液安全技术说明书

电解液安全技术说明书M S D S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电解液 化学品英文名称:CleanolyteCE SEDL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环境和对人类的危害:易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刻用肥皂水冲洗皮肤,若洗完后还存在皮肤刺激,应进行治疗 眼睛接触:在冲洗前应注意将隐形眼睛摘掉。应立刻用大量水冲洗。继续冲洗至少10分钟 以上。若感到不适,应进行治疗。 吸入:转移到新鲜空气下。必要时获得医疗措施。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灭火物质:此品不易燃。假如室内起火,请使用有助于保持室内材料的减火介质来灭火 特殊危害:由于含水不易燃,抑制水蒸气的产生,避免渗透进入地表水。一旦与金属接触可 能形成氢气,或形成危害火灾的气体或蒸汽,如果遇火,可能产生 磷氧化物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意外泄漏措施:当泄漏或喷溅时应遵循个人防护规程。避免吸入蒸汽和烟雾,避免直接接触清洗方法:使用能吸收此液体的物体,比如Chemisorb,丢弃时请放置于密闭容器中以免渗透 入污水工程系统、土壤和地下水,万一泄漏用苏打、沙土等其他 可吸收物稀释。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时:没有特殊方法要求。 储存时的预防措施:装在原来的容器中,封好后存放在干燥阴凉处>0℃地方。不要用金属容 器。 第八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液体 颜色:无色 形态:清澈液体 PH:1.8 BP/BP范围:约100℃ BP/BP范围:约0℃ 自然温度:不易自然 爆炸极限:这个产品没有爆炸极限的危险

水的可溶性:100% 水的可混合性:100% 第九部分:废弃处置 物质处理方法:需根据当地政府部门的要求封废弃物和剩余的化学药品进行处理。包装处理方法:需要根据当地政府部门的要求封的化学药品包装进行处理。 第十部分:运输信息 陆地运输RID/ADR等级:8 PG:III 固有运输名称:磷酸、液体 海运/水运IMDG:等级:8 PG:III 固有运输名称:磷酸、液体 海洋污染:NO 空运IATA:等级8 PG:III 固有运输名称:磷酸、液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