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品质异常处理流程

品质异常处理流程

品质异常处理流程
品质异常处理流程

品质异常处理流程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品质异常处理流程

1目的:

为了使品质异常发生时处理过程有据可依有规可循,使重大品质异常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得到有效改善,防止相同问题重复发生,降低品质成本,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本公司或客户需求

2范围:

来料检验、制程控制、出货检验

3定义:重大品质异常是指品质问题严重有必要开具《品质异常报告》,并由品质部进行特别跟进的质量事件

3.1来料检验

品质工程师确认时开具《品质异常报告》

3.2制程控制

3.2.1制程外观不良达10%时开具《品质异常报告》

3.2.2制程组装不良达8%时开具《品质异常报告》

3.2.3制程性能不良达3%时开具《品质异常报告》

3.2.4制程条件不能满足工艺需求而导致停线开具《品质异常报告》.

3.2.5制程连续3天重复出现的品质问题开具《品质异常报告》

3.3出货检查

3.3.1出货检查外观不良达5%时开具《品质异常报告》

3.3.2出货检查性能不良达2%时开具《品质异常报告》

3.3.3出货检查连续3天同一款产品重复出现同一个的品质问题开具《品质异常报告》

备注:以上描述的不良范围每个月月底按照品质异常汇总进行修订,逐步强化。

4运作流程:

4.1在生产过程中,当作业人员发现产品出现品质异常时第一时间通知生产组长确认,由生产组长开出《品质异常报告》给到生产主管确认后交予生产文员进行编档之后交品质工程师。

4.2《品质异常报告》的填写必须清楚地写明事件发生的日期、时间、地点、批量数、批号、异常数量、不良率、异常状况的描述

4.3品质工程师对异常的现象进行初步确认,并在《品质异常报告》签收,然后找到PIE,由PIE 对异常进行分析处理。

4.4PIE接到《品质异常报告》后,需在一个小时内对原因进行分析及给出临时方案,如一个小时完成不了,需上报上级主管给予协助处理,现场原因分析清楚后,PIE针对生产实际状况制订临时方案,临时方案里面必须包括仓库原材料库存,生产在制品,成品的处理,并将临时方案填写至《品质异常报告》中;

4.5由PIE,品质,采购对临时方案进行评审确认是否可行,如异常是设计或者制程不良时,无需采购对临时方案进行评审,当异常为来料不良时,才需采购对此加工方案进行评审)。

4.6生产部按照评审合格的的方案进行实施。由PIE对异常临时解决方案进行指导,品质部持续跟踪处理结果是否可行。

4.7品质工程师按照PIE给出的原因分析找到相关责任部门,要求半个工作日内(采购部因需与供应商沟通,可与品质部协商延长此时间,但需在报告上注明。)给予出长期纠正预防措施。(涉及到来料问题,需采购联系供应商解决,并由PIE及品质工程师对供应商回复进行跟进验证).

4.8品质工程师依《品质异常报告》进行跟踪验证、确认效果

4.8.1责任部门是否在规定时限内实施改进措施

5报告存档:

5.1IQC发出的《品质异常报告》由品质部自行存档.

5.2生产发出的《品质异常报告》由生产自行存档,但需复印一份给到品质部留档。

5.3FQC发出的《品质异常报告》由品质部自行存档.

5.4《品质异常报告》每月月底由品质部进行汇总发送到相关部门。

6相关表单:

6.1《品质异常报告》

品质异常处理流程模板

品质异常处理流程 (公开文件,共4页) 一、目的: 规范品质异常处理流程,提高品质异常处理的时效性,确保来料质量及生产的正常运转,同时满足顾客的质量要求。 二、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来料、制程、出货品质异常的处理。 三、定义: 3.1 来料品质异常: a、不符合相关检验标准要求,且不良率超过质量目标时; b、合格物料制程中发现重点物料不合格时; c、有经过改善且有效果确认,但又重复发生品质异常时。 3.2 制程品质异常: a、使用不合格的原料或材料; b、同一缺陷连续发生; c、不遵守作业标准或不遵守工艺要求; d、机械发生故障或精度磨损; e、其他情形影响到产品质量时。 3.3 出货品质异常: a、客户投诉或抱怨; 四、职责 4.1 来料品质异常: 品质:a.负责填写《品质异常联络单》“异常描述”部分; b.负责将《来料检验报告》、《品质异常联络单》发送于采购,抄送工程、生产; c负责品质异常改善结果确认。 采购:负责将《来料检验报告》、《品质异常联络单》发送给供应商并及时与供应商联系跟踪供应商及时回复“原因分析”“纠正与预防措施”并将结果回复品质部. 4.2 制程品质异常: 品质部: a,负责品质异常之最终判定; b,负责确认品质异常责任部门; c,负责主导品质异常案例的处理过程; d,负责对责任单位的改善结果进行追踪确认

异常责任单位: a负责品质异常的原因分析,提出临时措施及长期改善对策并执行。 生产部: a负责品质异常的改善和预防措施的实施及验证改善措施的有效性; 其它相关单位: a在需要时进行异常改善的配合 4.3 出货品质异常: 品质部: a负责将品质异常通知各部门及确定责任部门; b负责异常改善后的跟踪确认; c负责处理客户抱怨 异常责任单位: a负责品质异常的原因分析,提出临时措施及长期改善对策并执行。 生产部: a负责品质异常的改善和预防措施的实施及验证改善措施的有效性; 营业部: a负责将客户抱怨反馈给相关部门。 其它相关单位: a在需要时进行异常改善的配合 五、工作程序: 5.1 进料品质异常: 5.1.1 依相关检验标准判定不合格,针对不合格物料标示“不合格”,并立即移至不良品区域。 5.1.2 异常成立4小时内开立《品质异常联络单》通知采购。 5.1.3 采购接《品质异常联络单》后4小时内转责任供应商。 5.1.4 供应商需于1个工作日内针对异常物料提出临时对策,如对异常内容有疑问,需在4 小时与品质相关人员确认清楚。 5.1.5 供应商必须在《品质异常联络单》要求的期限前(如无明确要求,默认为《品质异常联络单》发出后2个工作日内)回复完整的改善方案。 5.1.6 品质部对供应商回复内容进行确认,针对改善措施不合格部分予以退件,要求供应商重新回复。改善措施合格,则报告予以归档,跟踪后续进料品质状况,依5.1.7执行。 5.1.7 针对供应商改善后产品加严检验,连续追踪3批无异常予以结案,转正常检验;连续追踪3批中途发现不良现象仍存在,则重复5.1.2-5.1.7。 5.1.8 如供应商改善措施回复后连续2个月无进料,则强制结案,后续进料依正常检验执行。 5.1.9

品质异常处理流程47897

QG XXXXXX有限公司管理规范 XXXXX 品质异常处理流程 编制部门:品质部 编制: 审核: 批准: 2016-03-01发布 2016-03-01实施 XXXXXX有限公司发布

修订标记页: 1目的

为了使品质异常发生时处理过程有据可依有规可循,使重大品质异常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得到有效改善,防止相同问题重复发生,降低品质成本,确保产品质量符合需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运行中出现的不合格项及潜在不合格项。 3内容 3.1品质异常处理流程图 3.2流程图说明: 3.2.1生产过程中,一线作业人员或巡检员发现品质异常及时通知车间主任或者品质部,由品质部巡检员填写异常情形并反馈给品质部主管。 3.2.2《品质异常报告》的填写必须清楚地写明事件发生的日期、时间、地点、批量数、批号、异常数量、不良率、异常状况的描述。

3.2.3品质部主管对异常的现象进行初步确认,并在《品质异常报告》确认,然后组织制造部主任、技术部主管对异常进行分析处理。 3.2.4分析分别从“人、机、料、法、环、测”,“人、机、环”由制造部负责,“料、测”由品质部负责,“法”技术部负责。需在48小时内对原因进行分析及给出临时方案,如48小时完成不了,需上报上级经理给予协助处理,现场原因分析清楚后,各部门针对生产实际状况制订临时方案,(临时方案里面必须包括仓库原材料库存,生产在制品,成品的处理),并将临时方案填写至《品质异常报告》中。 3.2.5各部门(品质、制造、技术)对临时方案进行评审确认是否可行,(当异常为来料不良时,才需采购对此加工方案进行评审),由发生部门将各部门意见填入《品质异常处理单》,临时方案包括报废、让步接收、挑选、返修。 3.2.6制造部按照评审合格的的方案进行实施。由技术部对异常临时解决方案进行指导,品质部持续跟踪处理结果是否可行,一周内完成临时方案。 3.2.7品质部主管按照分析的原因分析找到相关责任部门,要求72小时(采购部因需与供应商沟通,可与品质部协商延长此时间,但需在报告上注明)给予出纠正预防措施(涉及到来料问题,需采购联系供应商解决,品质部QE对供应商回复进行跟进验证)。两周内完成纠正预防措施,各部门任何纠正措施要求有相关记录,无记录一律按未改善处理。 3.2.8品质部依《品质异常报告》进行跟踪验证、确认效果。连续三批有明显改善、无异常,结案。“人、机、环”由制造部负责,“料、测”由品质部负责,“法”技术部负责,将相关改善方案标准化。 4考核规定 4.1 责任人员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关品质异常处理的推进,品质部有权利对责任人进行考核,考核标准为超过期限没有整改每延迟一天考核10元,有特殊情况需延期的需要提前说明原因,得到直接领导的同意后可免除考核,同时需明确最终整改完成日期; 4.2整改过程中,需做好整改记录,并通知品质跟踪,否则视为无整改,跟踪需要有相关对比数据,否则对责任人员进行考核每次30元; 4.3对于在整改过程中提出比较有突破或建设性建议意见并被采纳实施,可以有效避免质量问题的再次发生,可由品质部或车间管理者向公司申请20—200元/人次经济或物质的奖励; 4.4以上考核由品质部出具相关考核通报,并交由公司品质部分管领导批准后转发行政部通报全公司并备案。

产品质量异常处理流程(精)

供应商来料异常管理流程 1. 目的: 规范来料产品的异常处理流程控制,提高来料合格率。 2. 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所有外购零部件及外包加工件。 3. 职责与权限: 3.1生技部:负责检测治具的制作。 3.2质量中心:负责来料异常的提出、分析、处理。 3.3生产部:负责来料异常协助处理。 3.4研发部:负责来料异常的分析、处理。 3.5生管部:负责确认来料品上线使用时间。 3.6采购部:负责来料异常与供应商的纠通取得异常的处理。 4. 名词定义: 4.1不合格:未满足产品的质量要求。 4.2 A类:单位产品的极重要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者单位产品的质量特性极严重不符合规定。 4.3 B类:单位产品的重要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者单位产品的质量特性严重不符合规定。 4.4 C类:单位产品的一般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者单位产品的质量特性轻微不符合规定。 5、异常处理流程控制 5.1 IQC依据检验指导书、封样、评估报告等资料检验,发现来料品不满足质量要求。 5.2 IQC将自已判定为不合格的产品经工程师、部门主管核对确实为不合格品。 5.3 IQC 立即填写《供应商异常矫正单》进行处理。 5.4 质量中心主管主导组织针对异常讨论,参与人员:采购、PIE、质量中心经理、研发工程师、研发总监、厂部厂长及其相关人员。 6、异常分类: 6.1 外观不良:表面有划痕、水印、字体不清、表面气泡、砂眼、黑点、缺料、油污、毛刺、变形、色差、氧化及电镀层脱落、标识规格错误、无料号贴纸、无出厂检验报告等。 6.2性能不良:尺寸与图纸不符、适配过大,过小、色温,波长,亮度不符、电压,电流不符等。 7、异常处理方式 7.1将不良品返回供应商进行返工、返修、报废等。

产品质量异常处理流程范本

word整理版 XXXXXXXX有限公司 产品质量异常处理流程 YCCL---2012 编制:版号: 审核: 受控状态: 批准: 分发号: 2012. 3 . 发布2012. 3 . 实行

产品质量异常处理流程 1.0目的: 规范品质异常处理作业,使品质异常发生时处理过程有据可依有规可循,使品质异常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有效改善,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防止相同问题重复发生。降低处理品质异常的成本,满足客户质量要求。 2.0范围: 品质异常、制程异常、出货前异常、客户抱怨 3.0定义: 3.1品质异常 3.1.1产品品质异常: 3.1.1.1不符合相关检验标准要求,且不良率超过质量目标时。 3.1.1.2有经过改善且有效果确认,但又重复发生品质异常时。 3.1.1.3客户抱怨及退货时。 3.1.1.4其它情形,影响到产品品质时。 3.1.2 制程异常 3.1.2.1不遵守操作标准操作。 3.1.2.2虽然照操作标准操作,但因各种标准不完善,以致无法控制变异原因。

3.1.2.3使用不合格的原料或材料。 3.1.2.4机械发生故障或磨损。 3.1.2.5其它情形,可能存在品质隐患时。 4.0职责 4.1质控部: 4.1.1负责各生产部门质量异常不良的提出 4.1.2负责不良现象及不良比例的确认和判定,临时对策效果的确认及不良物料的处理。 4.1.3负责质量外观不良类的最终判定与裁决。 4.2技术部: 负责结构类和功能类质量异常的分析与临时对策的提出。 4.3生产部门: 负责按质控部/技术部临时对策的执行,并配合处理相关不良品处理。 4.4业务部: 负责接收客户投诉并反馈信息至技术、质控,投诉分析完成后把 处理结果反馈至客户。 4.5其它部门: 在问题涉及时负责问题的分析、措施的提出及执行。

车间异常处理流程图

车间异常处理流程图 1、生产计划的异常 如若出现生产计划异常,生产车间应根据计划进行调整,迅速合理的做出工作安排,保证生产效率,确保总产量不变;安排因计划调 整而遗留的产品、半成品、原材料的盘点、入库、清退等处理工作; 安排因计划调整而闲置的人员做前加工工作;安排人员以最快速度做 计划更换的物料、设备等准备工作;利用计划调整的时间做必要的教 育训练。 2、物料计划的异常 接到生产计划后,相关人员要立即确认物料状况,查验物料有无短缺,随时掌控各种物料信息,反馈给相关部门,避免异常的发生; 物料即将告缺前30分钟,用警示灯、电话或书面形式反馈给采购、 资财、生产管理部门;物料告缺前10分钟必须确认物料何时可以接上;如属短暂断料,可安排闲置人员做前加工、整理整顿或其它零星 工作,如断料时间较长,可安排教育训练,或与生管协调做计划变更,安排生产其他产品。 3、设备异常 立即通知工程维修部门协助排除,安排闲置人员整理整顿或做前加工工作。如排除故障需要教长时间的,应与生管部门协调另作安排。 4、制程品质异常 对有品质不良记录的产品,应在产前做好重点管理,异常发生时,迅速用警示灯、电话或其他方式通知品管部及相关部门;协助品管、 责任部门一起研究对策,配合临时对策的实施,以确保生产任务的 达成,在对策实施前,安排闲置人员做前加工或整理整顿工作,如 果异常暂时无法排除时,与生管协调做生产变更。

5此外,如遇到设计工艺异常应迅速通知品管、生技或开发部。 水电异常则要迅速采取措施降低损失,通知工程动力维修部门抢修,对于闲置人员可做其他安排。生产异常排除后,一定要坚持“三不”原则进行处理,以避免类似问题的重复发生。

品质异常处理流程

品质异常处理流程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品质异常处理流程 1.目的 为了使品质异常发生时,处理过程有据可依,使重大品质异常在规定的时间内得到有效改善,防止相同的问题重复发生,降低品质成本,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制程控制。 3. 名词释义 品质异常:因制程中出现了品质问题而导致的异常,也称制程异常。 停机:生产线生产出的产品不符合规定要求时或生产线不具备开机条件而已开机时,作停机处理,并下发《品质异常反馈单》。 4. 职责 检验科负责品质异常的反馈与跟进。 责任部门负责对品质异常进行分析、改善与预防及不良品的处理。 5. 作业流程 品质异常问题分类

异常问题处理流程 5.2.1当出现以上异常情况时,QC迅速对已发现的问题品作好标识并隔离。 5.2.2问题反馈 5.2.2.1发现人员或QC立即向上级或责任部门报告。 5.2.2.2根据本流程的要求填写《品质异常反馈单》并传递到责任部门。 5.2.2.3一般情况发《品质异常反馈单》即可,若某一问题多次发生,或问题较 严重,可能会导致批量不合格或客户重大投诉时。检验科发出《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要求责任部门改善。 5.2.3异常问题处理 5.2.3.1当缺陷不影响产品的性能(上表不需停机的问题),仅外观不良、非关键 尺寸超差时或问题未最终确认时,在得到检验科长级或厂长同意后,不需要停机,可进一步确认或执行在线分选。 5.2.3.2当生产线出现异常时(上表中需停机的问题),相关人员参照本流程的要 求,暂停有问题的机器或工位的操作。 5.2.4停机的时机 5.2.4.1 出现上表中需要停机时,QC直接下达停机指令,即上述表中所致A类问 题,员工/主操/领班应主动停机。 5.2.4.2 出现需要停机时,QC直接下达停机指令,相关部门不执行的,QC领班 跟进处理。即上升为B类问题。 5.2.4.3 出现需要停机时,QC及 QC领班先后要求停机,相关部门仍不执行的, 及时反馈到检验科长,由检验科长跟进处理,即上述的C类问题。 5.2.5纠正行动 5.2.5.1责任部门收到《品质异常反馈单》后,应立即组织改善,对品质异常问 题进行改进。 5.2.5.2停机后,QC领班、生产领班必须在10分钟内到达事发现场,对存在问 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善措施。

品质异常处理流程

品质异常处理流程 1 目的: 为了使品质异常发生时处理过程有据可依有规可循,使重大品质异常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得到有效改善,防止相同问题重复发生,降低品质成本,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本公司或客户需求2 范围: 来料检验、制程控制、出货检验 3 定义:重大品质异常是指品质问题严重有必要开具《品质异常报告》,并由品质部进行特别跟进的质量事件 3.1来料检验 3.1.1当进料检验需要品质工程师确认时开具《品质异常报告》 3.2制程控制 3.2.1 制程外观不良达10%时开具《品质异常报告》 3.2.2 制程组装不良达8%时开具《品质异常报告》 3.2.3 制程性能不良达3%时开具《品质异常报告》 3.2.4 制程条件不能满足工艺需求而导致停线开具《品质异常报告》. 3.2.5 制程连续3天重复出现的品质问题开具《品质异常报告》 3.3出货检查 3.3.1 出货检查外观不良达5%时开具《品质异常报告》 3.3.2 出货检查性能不良达2% 时开具《品质异常报告》 3.3.3 出货检查连续3天同一款产品重复出现同一个的品质问题开具《品质异常报告》 备注:以上描述的不良范围每个月月底按照品质异常汇总进行修订,逐步强化。 4 运作流程: 4.1 在生产过程中,当作业人员发现产品出现品质异常时第一时间通知生产组长确认,由生产组长开出《品质异常报告》给到生产主管确认后交予生产文员进行编档之后交品质工程师。 4.2《品质异常报告》的填写必须清楚地写明事件发生的日期、时间、地点、批量数、批号、异常数量、不良率、异常状况的描述 4.3 品质工程师对异常的现象进行初步确认,并在《品质异常报告》签收,然后找到PIE,由PIE对异常进行分析处理。 4.4 PIE接到《品质异常报告》后,需在一个小时内对原因进行分析及给出临时方案,如一个小时完成不了,需上报上级主管给予协助处理,现场原因分析清楚后,PIE针对生产实际状况制订临时方案,临时方案里面必须包括仓库原材料库存,生产在制品,成品的处理,并将临时方案填写至《品质异常报告》中; 4.5 由PIE,品质,采购对临时方案进行评审确认是否可行,如异常是设计或者制程不良时,无需采购对临时方案进行评审,当异常为来料不良时,才需采购对此加工方案进行评审)。 4.6 生产部按照评审合格的的方案进行实施。由PIE对异常临时解决方案进行指导,品质部持续跟踪处理结果是否可行。 4.7 品质工程师按照PIE给出的原因分析找到相关责任部门,要求半个工作日内(采购部因需与供应商沟通,可与品质部协商延长此时间,但需在报告上注明。)给予出长期纠正预防措施。(涉及到来料问题,需采购联系供应商解决,并由PIE及品质工程师对供应商回复进行跟进验证). 4.8 品质工程师依《品质异常报告》进行跟踪验证、确认效果 4.8.1 责任部门是否在规定时限内实施改进措施 4.8.2责任部门是否在规定时限内完成改进措施

品质异常处理流程及方法

品质异常处理流程及方法 摘要:品质人员的工作职责之一就是要及时发现反馈生产中的品质异常状况,并督促现场执行改善措施、追踪其改善效果,保证只有合格的产品才能转入下一道工序,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 品质人员的工作职责 1、熟悉所控制范围的工艺流程 2、来料确认 3、按照作业指导书规定进行检验(首检、巡检) 4、作相关的质量记录 5、及时发现反馈生产中的品质异常状况,并督促现场执行改善措施、追踪其改善效果 6、特殊产品的跟踪及质量记录 7、及时提醒现场对各物料及成品明显标识,以免混淆 8、及时纠正作业员的违规操作,督促其按作业指导书作业 9、对转下工序的产品进行质量及标识进行确认 品质异常可能发生的原因 生产现场的品质异常主要指的是在生产过程中发现来料、自制件批量不合格或有批量不合格的趋势。品质异常的原因通常有: A. 来料不合格包括上工序、车间的来料不合格 B. 员工操作不规范,不按作业指导书进行、新员工未经培训或未达到要求就上岗 C. 工装夹具定位不准 D. 设备故障 E. 由于标识不清造成混料 F. 图纸、工艺技术文件错误。 品质异常一般处理流程 1、判断异常的严重程度(要用数据说话) 2、及时反馈品质组长及生产拉长并一起分析异常原因(不良率高时应立即开出停线通知单) 3、查出异常原因后将异常反馈给相关的部门 (1)来料原因反馈上工序改善 (2)人为操作因素反馈生产部改善 (3)机器原因反馈设备部 (4)工艺原因反馈工程部 (5)测量误差反馈计量工程师 (6)原因不明的反馈工程部 4、各相关部门提出改善措施,IPQC督促执行 5、跟踪其改善效果,改善OK,此异常则结案,改善没有效果则继续反馈 怎样做才能尽可能的预防品质异常 SPC是一款专门分析品质异常的工具,它主要是应用统计分析技术对项目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区分出过程中

[重点]设备异常处理流程及规定

[重点]设备异常处理流程及规定 设备异常处理流程 序流程图责任人表单作业内容号 班组长/线长不能处生产异常出现时,生产部门/设备生产异常理或异常会导致停产时间超过30分钟 1 相关部门/ 时,应立即上报,或开出《生产异常发现者报告单》进行处理。 生产部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在10分钟生产部门/内赶赴现场;必要时可同时通知相关相关人员 2 相关部门/ 部门负责人,相关部门负责人接到通赶赴现场负责人知后应在10分钟内赶到现场( 相关部门负责人到达现场后立即对异相关部门异常分析 3 常进行分析,若部门负责人不能到场负责人应在10分钟内派人到达现场( 如不能立即处理应作出是否停产的意确定是总经办/总4 见,并注明预计恢复生产的时间(停否停产经理产应由总经理批准( 相关部门负责人针对问题应在30分钟制定应急相关部门生产异常 5 内制定出应急处理措施,制定措施时处理措施负责人报告单应尽可能地降低影响生产部门生产异常生产部门按应急措施进行生产按照处理6 负责人报告单调整生产措施生产 生产部/品 质部 NG 应急措施的有效性由生产部与品质部生产异常责任人措施7 共同验证,如验证不符合则重新制定报告单验证相关措施( YES 验证结果符合生产及品质相关要求,生产部负责恢复正8 可以在恢复生产后由品质部和生产部人常生产对异常进行跟进确认(

相关责任部生产恢复正常后相关部门应对问题的生产异常 9 制定长期门深层次的原因加以分析,并在两个工报告单预防措施负责人作日内制定出长期预防措施( 生产部生产异常生产部应协同品质部对责任部门的长10 负责人报告单期预防措施执行结果进行跟踪预防措施跟踪 异常处理规定 1(目的 为了更好的规范和完善公司生产异常处理作业,使生产问题发生后,各部门人员迅速、有效的处理,减免停工时间,提高生产效率,特制定本流程。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生产异常的处理。 3(职责 3(1 生产部门负责生产异常的反馈和处理措施验证。 3(2 品质部负责品质异常的处理及验证。 3(3 设备组负责设备异常的处理。 3(4 计控部负责物料异常的处理。 3(5 技术部负责技术、关键工序设备、工装模具、工艺异常的处理。 4(作业规范 4.1 生产异常反馈 4.1.1 当生产发生异常或有出现异常的趋势时,生产部发现人员和现场管理人员(如班组长)应即时给予分析,并主动积极寻求解决方法,包括与相关人员联系,如能及时解决则不在本流程规定内。

品质异常处理流程详细[参照材料]

QG XXXXXX有限公司管理规范 XXXXX 品质异常处理流程 分发号: 受控状态: 编制部门:品质部 编制: 审核: 批准: 2016-03-01发布 2016-03-01实施 XXXXXX有限公司发布

修订标记页: 1目的 序 号 修改前版本号 修改后 版本号 页码 修改内容 修订人/日期 审批人/日期 1 会签栏 分发对象 份数

为了使品质异常发生时处理过程有据可依有规可循,使重大品质异常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得到有效改善,防止相同问题重复发生,降低品质成本,确保产品质量符合需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运行中出现的不合格项及潜在不合格项。 3内容 3.1品质异常处理流程图 品质异常处理跟踪流程图 流程图 职责说明 输出表单/文件 判定是否不良结束 原因分析 YSE NO 人机料 法环纠正措施隔离、封存 预防措施 制定纠正方案 评审实施改善对策YES NO 复检 NO 预防措施方案制定 评审实施 验证 YES NO 标准化。经验总结 YES NO 继续生产(流入下 道工序) 连续跟踪三批次无异常,结案 《产品封存、报废管理规定》 《封存库产品统计》《品质异常报告》 品质部判定不良是否异常,偶发的还是批量的,是否需要封存。 品质部组织原因分析,“人、机”由制造部负责,“料、测”由品质部负责,“法”技术部负责。要求两天内找出 原因。临时纠正措施:报废、让步接收、挑选、返修。48H 内提出纠正措施。一 周内处理完毕 《品质异常处理单》《返工任务单》 《品质异常跟踪表》 针对原因分析,72H 内提出预防改善措施,相应项目由各部门主导,两周内将改善方案实施,并做好相关记录,单独跟踪。质量部:重大质量问题每 日反馈进度; 品质部:整改结果跟 踪,反馈相关部门标准化 测 生产发生异常 3.2流程图说明: 3.2.1生产过程中,一线作业人员或巡检员发现品质异常及时通知车间主任或者品质部,由品质部巡检员填写异常情形并反馈给品质部主管。

品质异常处理流程及方法

品质异常处理流程及方法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品质异常处理流程及方法 摘要:品质人员的工作职责之一就是要及时发现反馈生产中的品质异常状况,并督促现场执行改善措施、追踪其改善效果,保证只有合格的产品才能转入下一道工序,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 品质人员的工作职责 1、熟悉所控制范围的工艺流程 2、来料确认 3、按照作业指导书规定进行检验(首检、巡检) 4、作相关的质量记录 5、及时发现反馈生产中的品质异常状况,并督促现场执行改善措施、追踪其改善效果 6、特殊产品的跟踪及质量记录 7、及时提醒现场对各物料及成品明显标识,以免混淆 8、及时纠正作业员的违规操作,督促其按作业指导书作业 9、对转下工序的产品进行质量及标识进行确认 品质异常可能发生的原因 生产现场的品质异常主要指的是在生产过程中发现来料、自制件批量不合格或有批量不合格的趋势。品质异常的原因通常有: A. 来料不合格包括上工序、车间的来料不合格 B. 员工操作不规范,不按作业指导书进行、新员工未经培训或未达到要求就上岗 C. 工装夹具定位不准 D. 设备故障 E. 由于标识不清造成混料 F. 图纸、工艺技术文件错误。

品质异常一般处理流程 1、判断异常的严重程度(要用数据说话) 2、及时反馈品质组长及生产拉长并一起分析异常原因(不良率高时应立即开出停线通知单) 3、查出异常原因后将异常反馈给相关的部门 (1)来料原因反馈上工序改善 (2)人为操作因素反馈生产部改善 (3)机器原因反馈设备部 (4)工艺原因反馈工程部 (5)测量误差反馈计量工程师 (6)原因不明的反馈工程部 4、各相关部门提出改善措施,IPQC督促执行 5、跟踪其改善效果,改善OK,此异常则结案,改善没有效果则继续反馈 怎样做才能尽可能的预防品质异常 是一款专门分析品质异常的工具,它主要是应用统计分析技术对项目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区分出过程中的随机波动与异常波动,了解每个工序有可能出现的品质异常、了解哪些工位容易出品质异常,从而对过程的异常趋势提出预警,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消除异常,恢复稳定,从而达到稳定过程,提高和控制质量的目的.

品质异常处理流程

品质异常处理流程-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品质异常处理流程 1 目的: 为了使品质异常发生时处理过程有据可依有规可循,使重大品质异常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得到有效改善,防止相同问题重复发生,降低品质成本,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本公司或客户需求 2 范围: 来料检验、制程控制、出货检验 3 定义:重大品质异常是指品质问题严重有必要开具《品质异常报告》,并由品质部进行特别跟进的质量事件 3.1来料检验 3.1.1当进料检验需要品质工程师确认时开具《品质异常报告》 3.2制程控制 3.2.1 制程外观不良达10%时开具《品质异常报告》 3.2.2 制程组装不良达8%时开具《品质异常报告》 3.2.3 制程性能不良达3%时开具《品质异常报告》 3.2.4 制程条件不能满足工艺需求而导致停线开具《品质异常报告》. 3.2.5 制程连续3天重复出现的品质问题开具《品质异常报告》 3.3出货检查 3.3.1 出货检查外观不良达 5%时开具《品质异常报告》 3.3.2 出货检查性能不良达2% 时开具《品质异常报告》 3.3.3 出货检查连续3天同一款产品重复出现同一个的品质问题开具《品质异常报告》 备注:以上描述的不良范围每个月月底按照品质异常汇总进行修订,逐步强化。 4 运作流程: 4.1 在生产过程中,当作业人员发现产品出现品质异常时第一时间通知生产组长确认,由生产组长开出《品质异常报告》给到生产主管确认后交予生产文员进行编档之后交品质工程师。 4.2《品质异常报告》的填写必须清楚地写明事件发生的日期、时间、地点、批量数、批号、异常数量、不良率、异常状况的描述 4.3 品质工程师对异常的现象进行初步确认,并在《品质异常报告》签收,然后找到PIE,由PIE对异常进行分析处理。 4.4 PIE接到《品质异常报告》后,需在一个小时内对原因进行分析及给出临时方案,如一个小时完成不了,需上报上级主管给予协助处理,现场原因分析清楚后,PIE针对生产实际状况制订临时方案,临时方案里面必须包括仓库原材料库存,生产在制品,成品的处理,并将临时方案填写至《品质异常报告》中; 4.5 由PIE,品质,采购对临时方案进行评审确认是否可行,如异常是设计或者制程不良时,无需采购对临时方案进行评审,当异常为来料不良时,才需采购对此加工方案进行评审)。 4.6 生产部按照评审合格的的方案进行实施。由PIE对异常临时解决方案进行指导,品质部持续跟踪处理结果是否可行。 4.7 品质工程师按照PIE给出的原因分析找到相关责任部门,要求半个工作日内(采购部因需与供应商沟通,可与品质部协商延长此时间,但需在报告上注

质量异常处理单

填写部门:质量部填写人:日期:2014.3.19 物料代码:R15052071名称/型号/规格:木箱/EXP182A1/康开当批总数:1 发生环节:■进料检查□生产过程□出货检查□客服现场□客户发现□其它不良数/检查总数:1/1 A:问题描述(发生时间、地点、人员、过程、现象、程度、频次、数量、比率) 木箱上无丝印LOGO标识,我司要求丝印蓝色OTIS 。 B:紧急处理 B1:质量部初步分析/责任判定: 签名/日期:万建明 责任部门:■供应商_康开□客户□生产□SMT □质量□研发□技术□工艺□物流□营销□合同□其他_____ B2:不合格品处理■返工□退货□报废□筛选□降级使用□特准质量部审核 B3:处理措施级别□无需□ C 短期措施■ C&D短期和长期措施孙青 B4:责任部门签收及处理意见 签名/日期: 特准签批特准理由:申请部门:申请人:□研发部□技术部□工艺部□生产部□SMT □同意□不同意□同意□不同意□同意□不同意□同意□不同意□同意□不同意 □合同部□物流部□营销中心□质量部(副)总裁/总经理□同意□不同意□同意□不同意□同意□不同意□同意□不同意□同意□不同意 C:直接原因分析及短期措施(包括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在制品、库存品、已出货品的处置方案,可附页) 直接原因分析:1、3月16日星期天,为了17日能及时发货给客户,我司安排相关人员来加班。包装组有两个新入职的员工,不熟悉该产品的包装要求,也不会看发货信息的备注项。并且打包好以后就入库。装车时没有通知发货审核人员来检查。2、出货审核人员没有在场进行监督,没有对产品在发货之前做检测,失职导致产品漏检。短期措施:针对此次出现的问题,我司安排人员于3月21日带印有蓝色OTIS的木箱到上海新时达调换无LOGO 标识的木箱。 签名韦竟杰日期2014-03-21 D:根源分析及长期措施(必要时填写,可附页) 根源分析:新员工入职培训不够完善,不了解发货信息关于产品包装要求是导致错误的主要原因。出货检验员没有在场进行检验,并未交接给别人代理检验。 长期措施:1、给包装人员培训,每次有发货时下发发货信息单,了解产品的包装要求按发货信息上的要求进行包装。2、出货审核人员每次出货审核时要认真对照发货信息审核产品,包括箱子里边的变压器和箱外的唛头标签等有没有错误,审核无误后方可签字放行。 签名韦竟杰日期2014-03-21 E:结果验证及结案批准 E1:结果验证 签名日期

生产异常处理作业程序

1、目的: 为生产线出现异常时的处理方法提供指导,包括异常发生与解决、内部检讨、原因调查、产品质量的持续改进,减少批量问题产生,以确保生产顺利高效运行. 2、使用范围:本公司生产过程中异常发生时。 3、职责: 一线员工:负责产线的设备点检/药水参数/产品自检发生的异常反馈。 领班:负责处理简单问题的异常反馈处理、确认操作和参数是否异常; 临时改善对策提供; 主管:负责一般问题的异常反馈处理,组织分析原因、临时改善对策提供; 经理:负责重大问题的异常反馈处理,组织分析,临时改善对策提供、改善过程跟进以及异常对策的执行。 4、定义: 简单问题: 员工自检发现的偶尔产品缺陷、首板不合格、轻微设备点检/药水参数异常但不至于引起产品报废和设备停产维修的 一般问题: 员工自检发现的连续3片产品缺陷、首板连续3次不合格、引起产品报废和设备点检发现异常会引起设备停产的 严重问题: 品保部连续3批抽检不合格(同一产品、同一坏点、同一班次)且属性能不良问题(例如镀铜空洞,尺寸NG等); 生产发生批量质量异常:每批板超过2Panel报废的; 生产要素不满足,如机器故障、模具故障、缺料等无法满足正常生产,造成停线2小时以上。 5、异常问题反馈处理流程: 5.1严重问题处理 处理时限:严重问题处理时限为2小时,2小时无解决办法或无法改善至正常生产状态的,升级到营运总监处理并知会计划部。 5.2 流程: 5.2.1 当发生严重问题时生产主管应立即通知工艺或相关部门,报告经理并到现场,对问题初步分析。 生产经理必须立即对问题分析并直接处理,召集相关部门人员讨论商谈解决措施,并将处理结论措施下达到各相关执行部门。2小时无法解决的立即升级到营运总监处理,以便公司采取相应对策; 5.2.2 当品保部连续3批检查不合格,主管必须向经理报告,分析原因,排查故障,如故障排除后恢复生产,确认问题得到解决的才能批量生产。 5.3一般问题处理时限: 一般问题处理时限为2小时,2小时内无解决办法或无法改善至正常生产状态的,需升级到经理处理并知会计划部。 5.3.1处理流程: 当一般问题出现时,工序领班或员工应立即停止放板,马上通知主管处理,主管应进行初步分析问题产生原因,同工艺人员到现场进行分析确认,初步分析为:

品质异常处理程序培训资料

品质异常处理程序培训资料 一、品质人员的工作职责 1、熟悉所控制范围的工艺流程 2、上工序来料确认 3、按照作业指导书规定进行检验(首检、巡检) 4、作相关的质量记录 5、及时发现反馈生产中的品质异常状况,并督促现场执行改善措施、追踪其改善效果 6、特殊产品的跟踪及质量记录 7、及时提醒现场对各物料及成品明显标识,以免混淆 8、及时纠正作业员的违规操作,督促其按作业指导书作业 9、对转下工序的产品进行质量及标识进行确认 二、品质异常可能发生的原因 1、人员因素 2、机器因素 3、来料因素 4、操作方法 5、工艺要求 6、环境因素 7、测量误差 三、品质异常的处理程序 1、判断异常的严重程度(要用数据说话) 2、及时反馈品质组长及生产组长并一起分析异常原因(不良率高时应立即让员工停机不可生产) 3、查出异常原因后将异常反馈给相关的部门 (1)、来料原因反馈上工序改善(2)、人为操作因素、机器原因反馈生产部改善 (3)工艺原因反馈技术部(4)、测量误差反馈品质组长 (5)、原因不明的反馈生产部/品质部/技术部 4、各相关部门提出改善措施,品检员督促执行 5、跟踪其改善效果,改善OK,此异常则结案,改善没有效果则继续反馈 四、处理品质异常应注意的问题 1、反馈问题要求及时、反馈的信息要求准确 2、异常描述尽量用数据说明,并且描述要求清楚、简洁 3、及时跟进改善效果,并及时在品质异常单或巡检报表上进行记录 4、整个异常处理完后要及时总结经验,预防类似异常的再次出现 五、怎样做才能尽可能的预防品质异常 认真学习工艺文件 在生产前再次确认工艺文件,做到严格按工艺要求生产 对来料及时进行确认 认真做好首件巡检并记录 按作业指导书要求对各工序进行巡回的检验,了解各工序的品质状况 对各机器状态及参数进行监控 出现问题要吸取教训、及时总结 了解每个工序有可能出现的品质异常、了解哪些工位容易出品质异常,并对此提前采取预防措施。 不让品质异常流入下工序

品质异常处理流程及方法

品质异常处理流程及方法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品质异常处理流程及方法 摘要:品质人员的工作职责之一就是要及时发现反馈生产中的品质异常状况,并督促现场执行改善措施、追踪其改善效果,保证只有合格的产品才能转入下一道工序,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 品质人员的工作职责1、熟悉所控制范围的工艺流程2、来料确认3、按照作业指导书规定进行检验(首检、巡检)4、作相关的质量记录5、及时发现反馈生产中的品质异常状况,并督促现场执行改善措施、追踪其改善效果6、特殊产品的跟踪及质量记录7、及时提醒现场对各物料及成品明显标识,以免混淆8、及时纠正作业员的违规操作,督促其按作业指导书作业9、对转下工序的产品进行质量及标识进行确认 品质异常可能发生的原因 生产现场的品质异常主要指的是在生产过程中发现来料、自制件批量不合格或有批量不合格的趋势。品质异常的原因通常有:A. 来料不合格包括上工序、车间的来料不合格 B. 员工操作不规范,不按作业指导书进行、新员工未经培训或未达到要求就上岗C. 工装夹具定位不准 D. 设备故障E. 由于标识不清造成混料 F. 图纸、工艺技术文件错误。 品质异常一般处理流程1、判断异常的严重程度(要用数据说话)2、及时反馈品质组长及生产拉长并一起分析异常原因(不良率高时应立即开出停线通知单)3、查出异常原因后将异常反馈给相关的部门(1)来料原因反馈上工序改善(2)人为操作因素反馈生产部改善(3)机器原因反馈设备部(4)工艺原因反馈工程部(5)测量误差反馈计量工程师(6)原因不明的反馈工程部4、各相关部门提出改善措施,IPQC督促执行5、跟踪其改善效果,改善OK,此异常则结案,改善没有效果则继续反馈 怎样做才能尽可能的预防品质异常 是一款专门分析品质异常的工具,它主要是应用统计分析技术对项目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区分出过程中的随机波动与异常波动,了解每个工序有可能出现的品质异常、了解哪些工位容易出品质异常,从而对过程的异常趋势提出预警,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消除异常,恢复稳定,从而达到稳定过程,提高和控制质量的目 的.

品质异常处理控制程序-B(精)

目录 1. 目 的…………………………………………………………………… (3) 2. 适用范 围…………………………………………………………………… …3 3. 用语定 义…………………………………………………………………… …3 4. 参考文 件…………………………………………………………………… …3 5. 职责分 工…………………………………………………………………… …3 6. 业务流程 图…………………………………………………………………… 3 7. 业务流程说 明 (3)

7.1 报 警…………………………………………………………………… (3) 7.2停产(恢复)标 准 (3) 7.3让步申请及签字权 限 (6) 7.4质量存 档…………………………………………………………………… (6) 8.流程KPI…………………………………………………………………… (9) 9.附录…………………………………………………………………… (10) 1. 目的 完善质量反馈信息流程,使每个问题的反馈都能得到有效改善,便于异常质量信息的分析、整改,做好纠正预防措施,杜绝批量质量事故的发生,减少质量事故造成的损失, 同时满足顾客的质量要求。 2. 适用范围 3.用语定义 无

4.参考文件: 《质量异常报警流程》、《停产\恢复流程》、《让步申请流程》 5.职责分工 5.1 质量部:负责质量信息的跟进和相关责任部门回复的整改措施进行跟进; 5.2 生产部: 负责开立影响生产现场正常进行的《品质异常信息报警单》,并负责追踪相关责任部门进行措施回复; 负责其他部门开立的有关生产《品质异常信息报警单》进行措施回复,并要跟进行措施的验证; 还要负责保存本部门开立的且相关责任部门回复合格的《品质异常信息报警单》及相关质量记录; 5.3 品质处: IPQC负责对产品的过程进行监控; QA 负责对产品的出货进行质量检验控制; 5.4 质量督办负责统计现场、出货及工序前5位问题,由现场PE牵头组织处理,并制定改善行动措施; 5.5开发、质管、工艺:等职能部门负责确认不良问题点,分析不良的根本原因,出具纠正/预防的控制措施,如出现意见冲突,上诉一级申辩,或由事业部长定裁; 6. 业务流程图: 后附 7. 业务流程说明: 7.1报警:

异常情况处理流程说明

异常情况处理流程说明 一、“异常情况”包括 1、质量不合格问题。主要包括制程质量问题、售后质量问题、技术设计或图纸下发后出现问题、调试中 质量问题、外购设备物资质量问题等; 2、交货期延误问题、采购交期延误问题及其他有关生产进度的问题等; 3、生产物料损耗异常问题; 4、生产设备损坏问题; 5、员工违纪问题; 6、其它异常问题。 二、员工出现异常问题,应及时按规定报于部门领导; 三、企管部(质检部)在日常工作中发现员工出现异常问题时,应作出《整改通知》或《整改报告》,由 责任部门签收; 四、员工所属部门部长应及时落实责任人并对问题组织处理。责任人是指直接或间接造成各类问题发生的 员工包括各级管理人员。 五、责任部门部长应督促责任人填写《异常情况处理报告》,责任人应根据问题发生的原因、经过、问题 的现象或后果、问题发生的时间和发现时间,进行详细如实填写,并随后签字确认; 六、责任人填写完毕交直接主管进行原因分析,提出解决措施,并填写《异常情况处理报告》,上交部门 负责人。 1、责任人的直接主管为班长的,该班长应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认真分析,确定属于哪种原因,并分析自 己在问题中所负的责任,必须认真填写明白,不得包庇、隐瞒; 2、责任人的直接主管为部长的,则由责任人所属部门部长填写; 3、责任人为部长的,责任人可以不填写此栏,只填写“问题描述”和“责任部门处理意见”; 4、责任人为副总的,责任人填写“问题描述”和“处理意见”; 七、责任人所属部门部长应详细调查、分析问题,确定解决措施,并填写处理报告,依据公司的有关规定 并分析自己在问题中所负的责任,做出公平、公正的处理意见;该部长应本着认真客观的态度对待问题,反思自己工作的欠缺,及时纠正并预防问题的再次发生。 八、责任部门将报告交分管副总,分管副总分析问题发生原因和相关负责人的处理意见,根据公司的有关 规定,对责任人做出处理意见;并由责任部门部长将报告交企管部(质检部); 九、企管部长(质检部长)实施监督职责,本着公平、公正地原则,对问题深入分析,不确定的问题应重 新调查,并分析责任部门的处理建议是否符合公司的有关规定。若符合规定则填写问题处理报告,做出企管部(质检部)的处理意见;若不符合有关规定,或责任部门的处理意见有失公平、公正,则需

产品质量异常处理流程图

远大成立科技股份 产品质量异常处理流程 编制:版号: 审核: 受控状态: 批准: 分发号: 2017.9.9 发布2017.9.9实行 品质部发布

产品质量异常处理流程 1.0目的: 规品质异常处理作业,使品质异常发生时处理过程有据可依有规可循,使品质异常能在规定的时间有效改善,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防止相同问题重复发生。降低处理品质异常的成本,满足客户质量要求。 2.0围: 品质异常、制程异常、出货前异常、客户抱怨 3.0定义: 3.1品质异常 3.1.1产品品质异常: 3.1.1.1不符合相关检验标准要求,且不良率超过质量目标时。 3.1.1.2有经过改善且有效果确认,但又重复发生品质异常时。 3.1.1.3客户抱怨及退货时。 3.1.1.4其它情形,影响到产品品质时。 3.1.2 制程异常 3.1.2.1不遵守操作标准操作。 3.1.2.2虽然照操作标准操作,但因各种标准不完善,以致无法控制变异原因。 3.1.2.3使用不合格的原料或材料。 3.1.2.4机械发生故障或磨损。 3.1.2.5其它情形,可能存在品质隐患时。 4.0职责 4.1品质部: 4.1.1负责各生产部门质量异常不良的提出 4.1.2负责不良现象及不良比例的确认和判定,临时对策效果的确认及不良物料的处理。 4.1.3负责质量外观不良类的最终判定与裁决。 4.2技术部:

4.2.1负责评估退货品返工及返修作业指导书中要求工装夹具的制作; 4.2.2负责指导退货品返工及返修作业指导书的制订; 4.2.3负责对产品及零部件图纸、技术参数标准进行更新,经客户确认合格后重新下发至所涉及车间。 4.3生产部: 负责按品质部/技术部临时对策的执行,并配合处理相关不良品处理。 4.4销售部: 负责接收客户投诉并反馈信息至技术、品质,投诉分析完成后把 处理结果反馈至客户。 4.5其它部门: 在问题涉及时负责问题的分析、措施的提出及执行。 5.0工作程序: 5.1进料品质异常: 5.1.1 来料检验(IQC)依相关检验标准判定不合格,针对不合格物料标示“不合格”,并通知仓库立即移至不良品区域。 5.1.2异常成立1小时开立《品质异常处理单》通知采购/生产管理部门。 5.1.3采购接《品质异常处理单》后1小时转责任供应商。 5.1.4供应商需于1天针对异常物料提出临时对策,如对异常容有疑问,需在1天与相关人员确认清楚,必要时到现场确认。 5.1.5供应商必须在《品质异常处理单》要求的期限前回复完整的改善方案。5.1.6 品质工程师(SQE)针对供应商回复容进行确认,针对改善措施不合格部分予以退件,要求供应商重新回复。改善措施合格,则报告予以归档,由来料检验(IQC)跟踪后续进料品质状况,依5.1.7执行。 5.1.7来料检验(IQC)针对供应商改善后产品加严检验,连续追踪3批无异常予以结案,转正常检验。 5.1.8如供应商改善措施回复后连续2个月无进料,则强制结案,后续进料依正常检验执行。 5.2制程品质异常: 5.2.1制程发现产品不良,应立刻停止生产。 5.2.2如异常属现场作业人发现,需立即找车间主任、检验(QC)确认不良现象可否接收。如异常可接收则继续生产,不可接收依5.2.3执行。 5.2.3 制程检验(IPQC)依相关检验标准进行判定,确认不良成立时,要求生产部门改进和修正。 5.2.4 针对已生产产品依产品编号.往前追溯,直至良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