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微基于书目记录功能需求(FRBR)的图书馆编目理论与实践研究--编目理论硕士论文定稿
- 格式:doc
- 大小:896.00 KB
- 文档页数:53
科信息门户的知识组织体系研究、TAG与Folksonomy 的研究以及Web2.0用于知识(信息)组织的研究。
文献信息编目研究前沿主要体现在编目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编目思想史、国外编目研究以及编目组织的研究活动等方面。
四、信息组织的展望(1)以需求为导向的信息组织方法和技术不断加强首先,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用户需求的变化,个性化信息服务的趋势愈来愈强劲,这是目前网络信息组织努力发展的重点之一。
其次,信息检索工具的易用化和信息内容揭示的深入化,都对信息组织提出了更深入的要求。
(2)信息组织工作的标准化与合作化在信息组织数字化和网络化过程中,必然会有数据库、联机系统、检索系统和检索语言的兼容化和标准化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成为信息组织发展的主要趋势。
同时,互联网是一个无主管的分散型互连结构,网络信息的通畅流动与有效利用要求各方面的整体配合。
(3)信息系统的互操作和信息组织大众化网络环境下,如何将广泛分布的、自治的、异构的信息资源和信息检索系统联合起来,向用户提供统一、透明的服务并实现信息系统的互操作,成为当前和未来信息组织研究实践的热点。
同时,Web2.0及相关概念的引入改变了现有万维网信息提供的模式,使信息组织不再局限于专业人员的范畴,而是走向大众化。
(4)信息组织的智能化和语义网格化先进的信息技术将部分地代替人脑进行信息组织中的信息识别、信息分析综合和信息重组,进而实现智能程度更高的“知识组织”。
同时,语义网格技术的发展,呈现出与语义网技术相结合的趋势,为网络资源的自动计算及其组织体系提供了一个值得关注的方向。
总之,未来信息组织发展的趋势将会呈现跨学科、跨国界、跨地域和不同文明之间高度融合,技术应用高度智能化,在不同文化背景中深度兼容化与标准化,理论研究高度深入化,信息服务个性化和泛客户化,信息资源和背景高度复杂化,所涉及内容向纵深化方向发展。
结语在信息社会,信息、知识比资本还重要,是生产的第一要素。
图书馆书目编目与分类图书馆是知识的宝库,提供给读者各种各样的书籍资源。
为了使读者能够方便地查找到所需要的图书,图书馆采取了书目编目与分类的方式进行管理和组织。
本文将介绍图书馆书目编目与分类的重要性以及具体的操作方法。
一、图书馆书目编目的重要性图书馆书目编目是对馆藏信息进行整理、描述和标示的过程,它为读者提供了重要的查找工具。
通过对书目进行编目,读者可以根据书名、作者、出版社、主题等多种方式进行检索,提升了图书馆资源的可用性和可访问性。
同时,书目编目也为图书馆的资源管理和组织提供了便利,使图书馆更加高效地开展工作。
二、图书馆书目编目的方法图书馆书目编目的方法主要有主题编目法和分类编目法两种。
1. 主题编目法主题编目法是根据书籍的内容主题进行编目和分类。
它以书籍的主题为基础,将相似主题的书籍编成一类,方便读者根据自身需求查找相关书籍。
主题编目法可以按照书名、作者、出版社等不同元素进行编目,具有较高的精确性和细化度。
2. 分类编目法分类编目法是将书籍按照一定的分类体系进行编目和分类。
常用的分类体系有中图法、美国国会图书馆分类法等。
分类编目法将书籍按照学科和内容特征进行划分,将相似主题的书籍放在同一个类别中。
这种编目方法适用范围广,便于图书馆开展管理工作,但分类体系的建立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和标准。
三、图书馆书目分类的意义图书馆书目分类是对馆藏书籍按照一定的分类体系进行划分和组织。
它通过对书籍进行分类后的编目,使读者能够更快速地找到所需要的书籍,提高了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率。
同时,书目分类也为图书馆内部的资源管理提供了便利,可以更好地了解馆藏情况,方便收集、补充和整理图书。
四、图书馆书目编目与分类的操作方法图书馆书目编目与分类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通常由图书馆的编目员和分类员进行操作。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操作方法:1. 书目编目书目编目主要包括图书信息的提取和书目记录的填写。
编目员根据书籍的主要信息,如书名、作者、出版社等,填写相关的书目记录,然后进行分类编码和标引。
学校代码:10200 研究生学号:W ANGWEI2008分类号:G250 密级:无硕士学位论文基于书目记录功能需求(FRBR)的图书馆编目理论与实践研究A Study o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Library Cataloguing onthe Base of FRBR作者:王微指导教师:徐跃权教授学科专业:图书馆学研究方向:图书馆编目理论学位类型:同等学力硕士东北师范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2008年5月摘要IFLA的书目记录功能需求(Functional Requirements for Bibliographic Records ,简称FRBR)是目前国际书目控制的焦点,它利用实体—属性方法构建了一个揭示书目结构和关系的概念模型。
该模型对沿袭了一个多世纪的编目理论提出了挑战,在编目界引起了强烈反响。
FRBR的相关研究与应用成为当今编目界热点问题之一。
本文介绍了FRBR概念及发展历史,并基于FRBR对编目的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分析了FRBR的基本理念和精髓,对传统的编目规则和实践可能产生的影响,及其本身的应用价值,及其实践的可行性。
本文将从以上几个方面对FRBR进行介绍和探讨,以供界业同仁参考。
本文共分五个部分,每一部分分别介绍了以下内容:第一部分简要阐述了图书馆传统编目理论不足之处及书目记录功能需求分析(Functional Requirements for Bibliographic Records,简称FRBR)概念第二部分新的编目理论FRBR。
第三部分基于FRBR的传统编目理论的重要规则AACR的新发展RDA第四部分FRBR对其它编目规则的影响第五部分新编目理论下的具体实现关键词: FRBR;RDA;AACR2;MARC;XML;OPAC;编目理论;元数据IAbstractIFLA-FRBR is the control focus of current international bibliography. It uses the method of entity-property to establish a concept model for disclosing bibliographic structure and relations. This model makes a challenge against the cataloguing theory which has followed for more than a century, and the model has aroused strong reaction in the cataloguing field.Related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for FRBR have become one of the hottest issues nowadays in cataloguing field. The essay introduces FRBR concept and its developing history, and then analyzes the cataloguing theory and practice on the basis of FRBR. It analyzes the basic concept and essence of FRBR, possible impact on traditional cataloguing rules and practice, as well as its own application value. This essay introduces and discusses FRBR from the aspects above, as a reference to domestic scholars.The essay is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each part respectively introduces the following contents:The first part (I) is about the deficiency of traditional cataloguing theory in the library and also about the analysis concept of functional requirement for bibliographic records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for Bibliographic Records,called FRBR).The second part (II) is about the new cataloguing theory for FRBR.The third part (III) is about new development RDA based on the importance rules AACR of FRBR traditional cataloguing theory.The forth part (IV) is about the FRBR impact on other cataloguing rules.The fifth part(V)is about specific implement under new cataloguing theoryKey words:FRBR; RDA;AACR2; MARC; XML; OPAC;Cataloguing Theory; MetadataII目录中文摘要 (I)英文摘要 (II)目录 (III)引言 (1)第一章我国图书馆编目理论发展现状 (3)一、图书馆传统编目理论不足之处 (3)二、FRBR的概念 (3)三、FRBR的价值分析 (4)第二章新的编目理论——FRBR (5)一、FRBR产生的背景及发展历史 (5)二、FRBR基本设计理念或称主要设计理念 (6)(一)FRBR的实体 (8)(二)实体间关系—4LBM (10)(三)用户任务及其国家级书目记录需求 (13)三、FRBR的研究成果 (14)四、FRBR的新观念 (14)(一)涵盖的信息资源类型更广 (14)(二)面对的用户范围更广 (14)(三)提出了“基础”或“核心”记录的观念 (15)(四)密切结合用户需求 (15)五、FRBR对书目记录(书目结构)的影响 (15)(一)编目工作面临的矛盾 (15)(二)书目记录层次的确立 (15)第三章AACR2的新发展——RDA (18)一、FRBR:RDA产生的主要诱因 (18)(一)扩大了RDA的适用范围 (18)(二)依据FRBR概念更新RDA的名词术语 (19)(三)重新分析一般资料类型标识GMD(general material designators) (19)(四)统一题名的修订 (20)二、从AACR到RDA (20)(一)《英关编目条列》AACR2不足之处及可能进行的修改 (20)(二)RDA的内容结构 (21)三、RDA与AACR2的比较 (23)III(一)主要特点的比较 (23)(二)RDA与从AACR2的主要区别 (24)四、RDA未来发展中可以出现的问题 (24)第四章FRBR对其它编目规则及著录格式的影响 (26)一、对编目标准ISBD的影响和冲击 (26)二、对编目格式的影响和冲击 (26)三、对书目结构的影响 (27)第五章新编目理论的具体实现 (28)一、基于FRBR、RDA的《中国文献编目规则》的修订三版设想 (29)(一)现状与分析 (29)(二)《中国文献编目规则》基本体例与内容设计 (30)二、为实现FRBR理念的MARC到XML结构元数据转变 (31)(一)机读目录格式不适应FRBR模式编目 (31)(二)结构元数据应采用XML的分析 (32)三、基于FRBR的元数据方案制定实例 (32)四、问题障碍及实现困难 (34)(一)文献原题名的著录问题 (34)(二)名称规范问题 (34)(三)不同语种名称标目形式不同问题 (35)(四)书目数据库、MARC格式、CNMARC/XML转换表 (35)(五)基于FRBR模型OPAC检索系统的编目问题 (36)结语 (38)参考文献 (39)附录术语表 (41)致谢 (43)IV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引言20世纪90年代,图书馆的编目环境发生了很大程度的变化,一方面,信息资源的海量增长和新的文献类型的推陈出新给传统的编目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图书馆必须考虑简化编目过程和开展合作编目来最大程度地实现书目控制;而另一方面,用户对图书馆服务的需求和期望越来越高,要求图书馆尽可能提供详尽和高效的服务。
面对不断发生的这些变化,图书馆界开始重新探讨书目记录的功能。
讨论书目记录的质量和功能。
IFLA还为此专门成立机构进行研究。
FRBR是目前编目界热点问题之一。
现有文献大多是从内容的角度,对FRBR进行归纳:至从IFLA 1990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书目记录专题讨论会,98年发表了最终研究报告:FRBR。
编目界反响很大。
这种方向的文献认为,数字化信息资源相对于传统信息资源的新特性,决定了我们必须重新审视与思考自20世纪60年代巴黎国际编目原则会议及哥本哈根国际编目专家会议以来所确立的编目标准与原则。
他们大多否定,或不支持囿于传统编目思想的改良式变革。
而应变换一种新的思维,制定适应新环境的新的编目规则,并设计与之相对应的元数据格式。
ICP的首要目标是为用户提供便利,新的原则拓宽了巴黎原则,由只涉及文字内容的作品扩展到包括各种文献类型,由只涉及到描述性编目扩展到主题编目,由只涉及到款目的选择和形式扩展到包括书目记录和规范记录的各个方面。
新原则以国际上主要的编目传统为基础,同时兼顾FRBR、FRANAR和FRSAR提出的概念模型,这些概念模型把巴黎原则拓宽至主题编目的范围。
ICP期望能够增加国际编目数据和规范数据的共享,为世界所有编目规则描绘一个最优原则,同时为致力于制订一部国际性编目规则的制订者提供指导。
FRBR对现行编目理论的影响—主要是有关编目理论RDA内容探讨的文章。
FRBR直接影响到两大编目标准ISBD和AACR2的修订。
RDA是JSC(英美编目条例修订联合指导)为取代AACR2,建基在FRBR和FRAR两个概念模式下,专为数字环境而设计的新标准,2006年草案已公布于网上。
早在2003年,为适应新形势的变化,更好地描述文献,更好地共享书目记录,兼容各种不同的编目格式,使用于各种不同的信息组织系统,JSC采用了FRBR的思想和术语,打算修订AACR3,JSC原本想将RDA作为AACR3的副题名,但考虑要摆脱英语世界的局限,想将影响扩大图书馆界以外,独立于特定格式,最终决定,将其扶正,新版直接采用RDA作为题名,并计划于今年2008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