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历年军费支出占GDP百分比及世界排名

中国历年军费支出占GDP百分比及世界排名

中国历年军费支出占GDP百分比及世界排名
中国历年军费支出占GDP百分比及世界排名

中国历年军费支出占GDP百分比及世界排名

时间值(%)世界排名2016 1.92 42 2015 1.93 50 2014 1.92 51 2013 1.87 54 2012 1.84 54 2011 1.82 48 2010 1.9 52 2009 2.07 50 2008 1.88 59 2007 1.91 58 2006 2.01 51 2005 2.01 55 2004 2.06 56 2003 2.12 60

时间值(%)世界排名2002 2.19 60 2001 2.08 58 2000 1.89 62 1999 1.92 61 1998 1.7 73 1997 1.67 78 1996 1.69 74 1995 1.72 78 1994 1.78 82 1993 2.03 73 1992 2.52 55 1991 2.41 58 1990 2.56 58 1989 2.5 58

更多资料可以到GDPBOX查阅

中国近几年物流业在GDP中所占比例的情况

中国近几年物流业在GDP中所占比例的情况(亿元)中国物流业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发展现状及分析 表一:数据来源:中国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中国近些年物流发展状况(2004年---2008年):(图一)以下图表数据均来自表一

以上图标可以看出我国从2004年到2008年期间,中国GDP增长率均在9%以上,平均增长率为:10.22%,这在全球范围内属于发展速度较快的国家;同样,我国的物流产业发展也很快,具体发展状况如下图:(图二) 社会物流总额同比增长在近五年增幅回落,但仍保持快速增长;2006年到2007年增幅提高后,2008年受自然灾害等影响导致增幅迅速回落,近五年社会物流总额同比增长的增幅整体呈回落事态。而社会物流总额的年增长率最低达到19.5%的增长速度,5年内的平均增长速度为24.96%,从2004年的38.4万亿到2005年的48.1万亿,2006年增至59.6万亿,2007年为75.2万亿,2008年接近90万亿达到89.9万亿。 物流总费用又称物流成本,它包含运输成本、保管费用(仓储保管)及管理费用,我们通过物流成本及其在国家GDP中所占比重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物流成熟度,如下图三所示:

可以看出,物流成本占GDP比率逐年下降,宏观调控在适当控制过热增长的同时,提高了经济运行的质量。从2004年的21.3%到2005年的18.5%,2006年为18.3%,2007年降至18.4%,2008年达到18.1%。物流成本与GDP的比例每下降0.1个百分点,就意味着增加了899亿元经济效益(以2008年GDP为例),那么2007年到2008年下降了0.3个点,就意味着直接增加了2697亿元的经济效益。虽然我国物流费用仍处在较高水平,但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例呈逐渐下降的趋势。由2004年的21.3%下降到2008年的18.1%。五年期间由于与GDP比例下降而节约的社会物流费用合计为上万亿元。 再看物流成本(物流总费用)同比增长率(图四)与GDP(图一)增长率对比,如下图: 由图一与图四比较及下表数字对比如下:(表二) 年份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中国GDP(亿元) 159878 182321 209407 246619 300670 GDP增长率 10.1% 9.9% 10.7% 11.4% 9.0%

中国历年国防支出及与美日印等国的比较分析

中国近年来国防支出的规模及与美、印、日等国的对比分析【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了显著提升,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于是有些国家提出了“中国威胁论”。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中国近年来的国防规模的分析,并与美国、印度等军事大国家相比较,从军事开支的角度驳斥“中国威胁论”,并通过比较结果,得出中国国防支出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国防支出中国威胁论比较建议 一、我国的军事开支现状 表1.我国1999—2008年10年的国防开支与经济规模对比情况 一国的国防开支主要通过军费表现出来,而一国的经济规模主要包括GDP 和财政收入,通过1999—2008年这10年的军费开支及经济总量变化情况的对比,可以较为直观地反映出中国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军事开支规模的变化情况及其与经济总量变化的配比情况。 年份GDP(亿元)财政收入 (亿元)军费(亿元)军费占财政 比例(%) 军费占GDP 比例(%) 1999 89677 11444 1076 9.40 1.20 2000 99214 13395 1207 9.01 1.22 2001 109655 16386 1442 8.80 1.32 2002 120332 18903 1708 9.04 1.42 2003 135822 21715 1908 8.79 1.40 2004 159878 26396 2200 8.33 1.38 2005 183084 31649 2475 7.82 1.35 2006 210817 39373 2979 7.57 1.41 2007 246619 51304 3554 6.93 1.44 2008 300670 61316 4177 6.81 1.39 资料来源:《中国财政年鉴(2009)》,部分资料来自中国知网 从上面的表中我们可以看出,1999—2008年这10年中,中国的GDP和财政收入都处于高速增长的状态,军费开支也随着GDP和财政收入的增长而增长,突破了4000亿元,但军费开支相对于GDP和财政收入的增长则较为缓慢,军费占财政比例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军费占GDP比例虽然有所上升,但是一直保持在1.5%以下,而国际上公认的较为正常的军事费开支占GDP的比例是3%—4%之间。所以,从这一点来说,中国的军费开支规模是比较小的。 表2. 中国国防支出的结构(2009年,单位:亿元) 现役部队预备役部队民兵合计 金额所占比例 (%) 人员生活费1670.63 14.65 1685.28 34.04 训练维持费1521.71 19.65 128.59 1669.95 33.73 装备费1574.26 14.31 7.30 1595.87 32.23 总计4766.60 48.61 135.89 4951.10 100.00 资料来源:中国知网,部分资料来自百度文库

中国历史朝代纪元重要人物一览表

中国历史朝代、纪元、重要人物一览表 我自己在读书过程中,常常记不住朝代、纪元、重要历史人物三者之间的关系,有时甚至记错、讲错、写错。所以多年来,一直想做一张通过一定时空把上述三者关系逻辑起来的表,使自己能一目了然,进而对中国五千年文明史有一个大致的把握,然而这个想法却一直未能实现。退休后空闲了,从去年10月底到今年3月中旬,围绕这张表我选读了20几本书,把自己认为对中国历史有重大影响的人物遴选出来,做成这张表与有兴趣的网友分享。 朝代纪元 五帝388年 约前30世纪初~前21世纪初 1、皇帝,中华民族始祖,传说的上古时代圣王。司马迁《五帝本纪》说,皇帝为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公元前4513年,黄帝轩辕在釜山会盟并取代神农氏登上帝位,在位100年。 2、颛顼(zhuān xu)帝,在位78年。 3、帝喾(kù)帝,在位70年。 4、唐尧(yáo)帝,在位98年。 5、虞舜(yù shùn)帝,在位42年。 6、仓颉,先秦传说:仓颉是皇帝的史官,造汉字者为仓颉。《荀子·解蔽》记载:“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吕氏春秋》记载:“奚仲作车,仓颉作书。” 夏朝471年 约前2070~前1600年 1、启,建立夏朝。尧帝时,命夏部落鲧(g?n)治水,鲧用堵的方法治水九年而失败,遂被放逐。舜帝继位后,用鲧的儿子禹继续治水,禹用疏导的方法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历经十年终获成功,并继舜位成为中原部落盟主。禹死后儿子启继位,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 2、夏桀(jié),淫靡昏聩,夏末亡国之君。 商朝555年 商前期前1600~前1300年(301) 1、汤,又称武汤、成汤。原为商部族领袖,与有莘氏通婚。经11次出征并获胜利,成为强国,后一举灭夏,建立商朝。 2、伊尹,名伊,尹是官名,商初政治家、大臣。协助汤攻灭夏朝,建立商朝。 3、盘庚,汤九世孙。盘庚继位后,为摆脱政治腐败、国势衰危等困境,将都城从奄(今山东曲阜东)迁到殷(今河南安阳)。《书·盘庚》是迁殷前后的报告辞。以盘庚迁都为分界线,商朝分为商前期和商后期。 商后期前1300~前1046年(255) 1、武丁,武丁是商朝的第11世王,在继位之前,被父亲送至民间磨练意志和品质,武丁处处留心访贤拜师求学问。继位后,破格任用出身卑微的傅说为相,励精图治,国力昌盛,在位59年,史称“武丁中兴”。 2、纣,亦称帝辛,亡国之君。在位时,沉湎酒色,奢侈荒淫,统治残暴,曾囚禁周文王于羑里。在牧野(今河南淇县)被周武王打败后自焚,商朝灭亡。 周朝791年 西周前1046~前771年(276) 1、姬昌,即周文王,曾被商纣囚禁于羑里而演周易。 2、姬发,即周武王,打败商纣建立西周王朝。 3、姬旦,周文王儿子周武王弟弟,史称周公。武王死后,成王诵年幼,周公摄政。是中国历史上享有盛誉的宰辅。 4、吕尚,姜太公。西周初辅佐文王、武王灭商有功。有兵书《六韬》传世。 东周前770~前256年(515) [春秋前722~前481;战国前275~前221]

中国历史各时期的人口总数,以及占世界人口和GDP的比例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在西汉02年,中国人口达6000万,占世界人口30%,GDP占世界总GDP的40%。 在唐755年,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总数比率达35%,GDP占世界总GDP的比例高达50%。 北宋1100年,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总数比率一度达40%,是中国占世界人口比例的最高峰值,GDP占世界总GDP的80%左右,为中国历史上经济发展水平在世界比例中的最高峰值。 明1600年,虽然经过元的浩劫,但明朝仍然把中国人口从15%提到到35%,GDP占世界总GDP的40%。 清1850年是19世已中国人口的高峰,占世界人口的百分比达35%左右,GDP占世界的30%。 秦始皇时代的人口总数在2000-3000万之间 西汉初的人口估计在1500-1800万之间,在武帝初的元光元年(前134 年)增加到约3600万。武帝中期开始,人口出现了多年的停滞和负增长,到末年(前87年)下降至3200万。此后增长恢复,到西汉末年(公元2 年)达到约6000万的高峰。 隋朝人口最多时为5600万,隋末唐初,黄河流域还没有恢复战争的创伤,全国人口不足3000万。隋唐之际的人口谷底估计在武德五年(624 年),约为2300万。此后以年平均8 -12‰的增长率增加(包括因自境外迁入而增加的部分),至安史之乱前的755年达到8000-9000万的高峰。 在北宋境内,由初期的约3000万人口增加到了后期(11世已初)的1亿左右 西夏和金被蒙古灭后,境内的人口锐减至1000余万,仅及原来的五分之一弱,是中国人口史上罕见的浩劫。灭南宋14年后的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元朝境内的人口总数仅6000余万,只有13世已初的一半,元朝的人口峰值估计约8000万 明朝的人口不断增长。经过明朝初年的经济恢复和大规模的移民,14世已末的人口已经回升到7000万以上。与户口统计数上的停滞和倒退相反,实际人口始终在持续增长,到17世已初突破2亿大关,创造了中国历史上的新记录。 明清之际持续多年的战争,加上天灾人祸,使中国人口第二次遭受巨大的损失。实际上,在康熙二十九年,全国人口仅1.2亿,远未恢复到明朝后期的水平。在完成统一的1759年刚突破2亿,在道光三十年(1850年)达到了4.3 亿,随后在清末下降到3.6亿。

1978年以来中国国防支出变化趋势分析

1978年以来中国国防支出变化趋势分析 国防经费,是国家用于国防军事方面的经费。包括用于国防建设和战争的经费。建国以来,国防经费一直在国家的财政支出中占有重要地位。军费对于军队的战斗力,有着直接影响,很难想象一支经费拮据的正规军队却能保持长久高昂的战斗力。军费开支用于支持国家安全的稳定和保障,同时对于国家政治经济利益的维护和攫取,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按照我国预算收支科目分类,国防支出包括军费、国防科研事业费、民兵建设费、动员预备经费、招兵费用及专项工程经费等具体项目。 我国国防费主要用于三个方面:人员生活费、活动维持费、装备费。其中各占三分之一的比重。人员生活费用于军官、文职干部、士兵和聘用人员的工资津贴、住房保险、伙食被装等。训练维持费用于部队训练、院校教育、工程设施建设维护以及其他日常消耗性支出。装备费用于武器装备的研究、实验、采购、维修、运输和储存等。国防费的保障范围包括现役部队、预备役部队和民兵,同时也负担部分退役军人、军人配偶生活及子女教育、支援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等社会性支出。 我国国防支出主要有三个阶段: 1发展停滞阶段(1978-1990): 1978-1985年的财政收支和国防经费开支,军费占GDP 比例呈逐年下降之势 年份财政支出(亿元) 国防支出(亿元) 国防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 1122.09 167.84 1281.79 222.64 1228.83 193.84 1138.41 167.56 1229.98 167.97 1409.52 176.35 1701.02 180.76 2004.25 191.53 2204.91 200.75

世界各国军费开支排行

世界各国军费开支排行世界总1 ,164,254,167,000 xx共8 49,875,309,000 欧盟总2 92,745,000,000 1美国532,800,000,000 2007年 2英国66,100,000,000 2007年 3法国64,611,000,000 2007年 4德国57,500,000,000 2007年 5日本46,000,000,000 2007年(估值) 6中华人民共和国45,500,000,年(估值) 7俄罗斯32,400,000,000 2007年 8意大利32,093,537,000 2006年(估值) 9沙特阿拉伯31,255,000,000 2006年 10印度21,330,000,000 2007年 11,韩国21,050,000,000 2005年 12澳大利亚[ 4 ] 18,200,000,000 2007年 13加拿大16,900,000,000 2007年 14西班牙15,792,207,000 2006年 15土耳其10,936,000,000 2006(估值) 16荷兰10,369,920,000 2006(估值) 17巴西9,940,000,000 2005年

18以色列9,444,000,000 2005年 19中华人民共和国8,900,000,000 2007年20希腊[ 5 ] 7,648,561,(估值) 21波兰[ 6 ] 7,262,500,000 2007年 22新加坡7,053,000,000 2007年 23瑞典6,309,137,714 2007年 24北韩5,000,000,000 2005年 25伊朗4,300,000,000 2005年 26xx4,300,000,000娜 27巴基斯坦4,253,000,000 2004年 28挪威4,033,500,000 2003年 29委内瑞拉4,000,000,000 2007年 30比利时3,999,000,000 2003年 31,智利3,907,000,000 2005年 32墨西哥3,705,000,000 2006年 33南非3,548,000,000 2005年 34葡萄牙3,497,800,000 2003年 35哥伦比亚3,300,000,000娜 36丹麦3,271,600,000 2003年 37科威特3,007,000,000 2005年 38阿尔及利亚2,994,000,000 2005年

鸦片战争对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

i鸦片战争对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 内容摘要:十九世纪中叶,西方列强用炮火轰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随着《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美、法、俄等西方国家接踵而来。“外国资本主义对于中国的社会经济起了很大的瓦解作用。一方面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破坏了城市的手工业和农民的家庭手工业。另一方面则促进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鸦片战争;中国社会;自然经济;商品经济。 十九世纪中叶,西方列强用炮火轰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随着《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美、法、俄等西方国家接踵而来。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权益尽失。中国的社会经济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外国资本主义对于中国的社会经济起了很大的瓦解作用。一方面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破坏了城市的手工业和农民的家庭手工业。另一方面则促进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1] 一、战前中国的经济状况 ﹙一﹚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基础是以个体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紧密结合在一起为基本特征的。在这样的社会中,“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农民不但生产自己需要的农产品,而且生产自己需要的大部分手工业品,地主剥削来的地租,也主要是自己享用,而不是用来交换。那时虽有交换的发展,但在整个经济中不起决定作用”。 [2]这种经济结构的实质是小农经济不是单纯的自给自足,而是有商品经济成份的经济结构。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是为满足自身的消费需要,主要是自然交换,微小的社会交换不影响其实质,这种牢固的结合方式到战前更为明显。由于这种生产方式本身具有对另一种生产方式的“异它性”,[3]所以当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在明清出现的时候,就与几千年来形成的这种生产方式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它对于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作用当然地表现在资本主义制度相对于封建制度的优越性上。那种在封建经济基础上产生的“重农抑商”、“重本轻末”、厚农宝谷”的经济思想也显然落后了,然而这种生产方式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保证了封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一是财政收入,封建财政收入。主要靠农业。二是在兵源上,主要来自于农民。三是在劳役的征发上,封建统治者每年都要求征调成千上万民工为他们修宫殿、陵、墓、挖河、筑堤等,他们为统治阶级无偿地服务。 ﹙二﹚闭关锁国政策制约社会的发展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同时,清政府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抵制外国势力的人侵,但最终还是影响了我们本国的经济发展。乾隆帝给英王的救谕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表货物以通有无”。[4]嘉庆的上谕也说,“天朝富有四海,岂需尔等小国些货物哉”。[5]封建的自然经济使统治者固步自封,虚矫自大,闭关自守。这种消极的落后的保守政策既不能阻挡住凶恶的欧美侵略者,也不能减轻侵略的祸患,反而严重地阻碍中国自身的发展,窒杀了中国的生机和进取精神导致航海业的衰落丧失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阻碍了中国手工业者和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妨碍了中国人学习

中国维稳开支6244亿 连续两年超军费

中国维稳开支6244亿连续两年超军费 (联合早报网讯)香港明报报道,中国财政部昨日公布今年的财政预算,涉及内地维稳的“公共安全”开支达6244亿元(人民币.下同),增幅达13.8%,无论数额和增幅都较国防开支(军费)为高(后者为6011亿元,增幅12.7%),这也是维稳开支连续第二年再超军费开支。9000亿赤字预算回落安全额度据《201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报告显示,中国的军费开支增幅,去年出现7.8%的个位数增长后,今年又回到12.7%的双位数增幅;但另一方面,公共安全开支增幅达13.8%,虽较去年增幅回落1.8个百分点,但无论总额还是增幅仍再次超过军费开支,反映当局对内部维稳的重视程度。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昨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称,要“建设现代化武装警察力量,增强执勤、处置突发事件和反恐维稳能力”。财政预算报告中又表示,今年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保持适当的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拟安排财政赤字90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赤字7000亿元,继续代地方发债2000亿元并纳入地方预算,赤字规模较上年预算减少1500亿元,赤字率下降到2%左右。这是2008年金融海啸爆发后,中国的财政赤字率首次回落至2%左右的安全额度;资料显示,为应对金融海啸,2009年中国预算安排9500亿元赤字,去年则安排10,500亿元赤字,一度逼近财政赤字率占GDP 3%的国际警戒线。 在其他项目的财政预算方面,增幅较大的项目为粮油物资储备,反映内地恐防粮食价格波动,提升主粮政府收购价作调控手段所增加的成本;此外,诸如节能环保、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等开支,亦普遍有14%上下的增幅,显示中央要加强“惠民”。

中国近年来财政收支状况

中国近年来财政收支状况 目录 一、引言 二、中国的财政收支规模 三、中国的财政收支结构 四、中国财政收支平衡的变化 五、参考文献

一、引言 自中国成立以来,在经济不断发展的条件下,中国财政收支规模由小到大不断壮大,呈现直线上升的发展趋势;为了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财政收支结构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本文将以时间为主线,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财政收支规模和财政收支结构的变化,并且通过纵向和横向对比的方式来揭示我们的主题。 二、中国的财政收支规模 (一)财政收入的发展变化 1.财政收入各阶段的发展情况 财政收入既是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也是经济发展繁荣的直接体现。从增长速度来看,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1950—1977年为第一阶段,财政收入长期保持在百亿元的水平。1978—1998年为第二阶段,财政收入走上了千亿元的台阶。l999—2007年为第三阶段,财政收入跃上了万亿元新高。其中1994-2007年财政收入增长最快,是我国财政发展的黄金时代(见表l)。 在第一阶段中,1950年是开国的第二年,由于经济还处在战火之中,因此是新中国历史上财政收入最低的一年,总收入只有65.19亿元。1951和1952年由于长期衰败的经济开始得到恢复,财政收入上升到了l00多亿元。之后在逐渐增加,长期保持在200亿元~800亿元之间,最高的是1977年的874.46亿元。 在第二阶段中,改革开放为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财政收入从几百亿元跃上了千亿元大关。l978—1984年,财政收入保持在1000亿元左右,最多是l984年的1642.86亿元;1985—1998年,财政收入保持在2000亿元~9000亿元之间,其中1978—1984年为l000亿元左右,1985—1990年为2000亿元左右,1991—1997年为3000亿元—9000亿元之间,最多是l998年的9875.95亿元。 第三个阶段从l999年开始,全国财政收入迈上了万亿元的新台阶,由原来的稳健增长转向了快

20XX年全国各省两会代表热点提案解读

20XX年全国各省两会代表热点提案解读 《20XX年全国各省两会代表热点提案解读》WTT为您整理。20XX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刚刚结束的全国省级“两会”描绘了各省今后五年的宏伟蓝图,明确了20XX年各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为各拾十三五”发展真正开好局、起好步。 20XX年1月底,中国大部分地区迎来了几十年一遇的寒潮,江南、华南地区更是暴雪冰棱席卷每个角落。这个早春,有点不寻常。 好在这次寒潮,来到快去得疾。在北方,帮忙赶走了部分雾霾;在南方,也消灭了不少越冬的害虫。当南来的暖湿气流缓缓向北推进时,也预示着春天即将到来了! 一年之计在于春。20XX年1月,全国省级地方“两会”陆续召开。到1月底,除安徽省外,全国有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召开了“两会”。各地除及时总结20XX年的工作外,开始对20XX 年乃至今后五年的工作进行规划和部署。 盘点这一轮全国省级“两会”,有诸多看点,如各省对20XX 年经济工作的全面总结,在国际经济形势复苏乏力、国内经济整体面临调整的时期,各省20XX年经济发展也是“各显身手”,成效各异,有经济增长达11%高位数的重庆、范文写作西藏,也有经济增长明显乏力增速勉强超过3%的辽宁、山西;各省在评估20XX

年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前景时,共性是都比较审慎乐观,特点是都把关于供给侧改革、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互联网+、法治社会、高压反腐等中央政策迅速落地并有计划有步骤进行实施,至于到具体发展指标,除了少数省份在20XX年的基础上增速略有调升外,绝大多数省份都调低了发展增速,看来20XX年总体经济形势仍不容乐观。 20XX年全国“打虎拍蝇”搞得热火朝天,体现在这次省级“两会”上的又一个看点就是:省级人事变动。各拾两会”前或“两会”期间,几乎每个省都有副省级以上的人事变动,比较注目的有,福建、四川省选举新省长了,这两省的前任省长都因违法违纪下台。至于省级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副省长、省级政协副主席、省级法院院长、省级检察院检察长方面的人事变动,其数量之多也是近年少见。 20XX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精品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这次省级“两会”,描绘了各省今后五年的宏伟蓝图,明确了20XX年各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春节前绝大多数省级“两会”已陆续结束,不少来自基层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都表示,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各省党委的决策部署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上来,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狠抓工作落实,确保新年新气象、新年新开

中国GDP浅析

中国GDP分析 摘要:GDP是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间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一国GDP的大小代表了国家的经济实力与市场规模,人均GDP代表了国家的富裕程度和生活水平。GDP的结构对市场经济和国家宏观政策制定有导向作用,科学合理的GDP结构有利于一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GDP结构的分析有助于我们认识每一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为制定经济发展计划提供依据。 关键词:国内生产总值产业结构 一、近年来我国GDP情况简介。 近年来,中国GDP保持较快增长,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发展取得显著成就。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面对显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中国经济所存在的差距与不足。中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出口导向、投资主导、粗放式发展亟待转型、人口红利难以持续、GDP至上矛盾突出等结构性软肋,我们也应有清醒认识。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组织数据,中国人均GDP在世界排名第100位左右,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按照每人每天1美元的联合国标准,中国仍有1.5亿贫困人口。我们更要关心人均GDP数据,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的属性没有变,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当然,不妄自尊大,却也不必过于菲薄。“GDP第二”怎么说都有积

极意义,特别是在全国上下理性冷静的背景下。不管怎样,经过改革开放后三十年高速发展,经济总量上确实取得了长足进步和可喜成绩。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整个经济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总体来说, 中国经济是靠大量廉价劳动力、积极引进外资成功的,现在中国能否转变为内需主导型经济,是关键。同时,通货膨胀、物价上涨、房产泡沫等问题也困扰着中国,人民币汇率、全球变暖等,也需要中国担负起大国应有的责任。下面从一些具体数据来认识中国的GDP 。 表 1 表 2 由以表 2 可以直观地看出,2006年到2011年,我国的GDP 一直持续增长,且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2011年,我国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 季度 国内生产总值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绝对值(亿元) 绝对值(亿元) 绝对值(亿元) 绝对值(亿元) 2006年 216314 24040 103720 88555 2007年 265810 28627 125831 111352 2008年 314045 33702 149003 131340 2009年 340903 35226 157639 148038 2010年 401512.8 40533.6 187383.2 173596 2011年 471564 47712 220592 203260 2012年 519322 231622 231624 231626

在现阶段,中国应该增强国防预算

在现阶段,中国应该增强国防预算 谢谢主席,大家好,今天我方所持的观点是在现阶段,中国应该增强国防预算。首先,让我们先来明确几个关键概念,现阶段:指的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应该:表示情理上必然或必须如此。国防预算:是经国家批准的在一定时期(如一年)用于国防的经费开支计划。国防是国家存在与发展的安全保障,国防是否巩固,事关国家和民族的兴亡。因此,我方认为在现阶段,中国应该增强国防预算。下面我将从以下几点来论证我方观点: 第一:从历史角度来看“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我国国防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前21世纪,伴随着国家的建立,国防也随之出现。国防历史也先后经历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半封建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中华民族五千年的荣辱、兴衰告诉我们:兵者,国之大事,虽可百年不用,但不可一日无备。纵观中国历史,凡是国泰民安,必为兵之强人;凡是丧权辱国,必是兵之弱者。清末有国无防、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条约的惨痛教训告诉我们:贫穷就要受欺,落后就要挨打! 第二,从现实角度来看,我们应该在亚洲目前整个局势的这个大背景下看中国国防预算是否应该增加。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深入发展,但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中国周边一直存在主权争端的隐患,而要捍卫我国的国家主权,必须以强大的国防实力为支撑。但事实上,与美国、日本等军事强国相比,我国的国防军事实力仍有着很大的差距,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早在党的“七大”报告中,毛泽东就提出了“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的著名论断。 第三,在经济学角度来看,国防预算本质上是国防预算资金的供求双方在内部市场中进行的交易过程,即国防预算资金使用者在提供国防安全产品的同时,作为交换,获得了预算资金。俄罗斯战略与技术分析中心的专家瓦西里?卡申分析认为,从中国国防预算增加的速度可以发现,国防预算部分与去年的消费物价指数相关,但是没有严格关联。考虑到通货膨胀,始于90年代中期的中国国防预算的增加虽然一直很快,但还是相对稳定的。应当认为增加是自然而然的,也是不可避免的。 然而,中国经济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不断提高军人的津贴,还需强化退役军人及其家属社保的措施,包括增加烈属和残疾军人抚恤金、退休金等等。这些都足以说明中国提高国防预算是“理所应当”。 因此,我方坚定地认为:在现阶段,我国应当继续增强国防预算。

2.4 2018最新世界军费排名

2018最新世界军费排名:中国不及美国三分之一 众所周知,一个国家想要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必须得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做后盾!所以一个国家的军事实力排名往往与军费开支成正比!接下来就来盘点一下2018年几个重要国家的军费预算! 韩国阅兵 十、韩国335亿元美元 相比2017年,韩国军费3.7%的增长率仅次于中国和印度,在东北亚地区不稳定的情况下,韩国的军费预计还会继续增长。

日本直升机航母 八、日本417亿元美元 日本一直是一个特别注重军事装备的国家,因为宪法的限制,日本是想尽办法增加军事装备,比如一艘新型潜艇服役几年就退役封存,以此来提高武器数量。目前日本自卫队拥有360架战斗机,142艘各型舰艇,1070辆坦克,总兵力4.5万。

俄罗斯导弹 六、俄罗斯484亿元美元 虽然俄罗斯现在的日子非常不好过,最近两年里GDP一直处于负增长状态,即使在如此形式下,俄罗斯并没有大刀阔斧裁剪军费,相比2017年仅仅削减了6%。而且俄罗斯一直计划着更新武器装备,在2020年前俄军计划采购2300辆坦克、1200架各类飞机、78艘各型舰艇。

印度阅兵 四、印度507亿元美元 在国人的印象中,印度一直是贫穷落后的形象,不过印度在军费上可是毫不吝啬,军事装备上大量采购,在边界上怼起中国来也是毫不客气。507亿美元军费预算,在GDP占比中是远超中国,印度8%的增速再有一两年就能超过英国,而且目前印度大力升级海军,由此凸显出了它的野心,需多加防范。

中国航母舰队 二、中国1918亿美元 中国近些年经济实力迅速崛起,已经成为全球第二经济大国,在军费的时候也很有底气!虽然1918亿美元的军费还不及美国的三分之一,但在排名之后也看不到其他国家。最近几年中国在武器研发和采购花费了不少军费,尤其是五代机的采购和航母的研发都是支出大头,当然因为中国武器装备中还有大量的七八十年代的老旧的武器,比如歼七歼八还大量服役,所以要更换这些落后的武器肯定会有不小的支出,那中国能排到第二也是情理之中!

中国5千年历史朝代表大全

(夏前21世纪) 商汤灭夏,商朝建立(前16世纪) 约公元前11世纪武王灭殷,西周时期开始 公元前771年犬戎攻入镐京,周幽王被杀,西周结束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春秋时期开始) 东周一开始,周王朝就走了下坡路,王室衰微,大权旁落,诸侯国之间互相征伐,战争频仍。小的诸侯国纷纷被吞并,强大的诸侯国在局部地区实现了统一。而实力最强的诸侯国就可以称霸,先后出现过齐桓公(前685年齐桓公即位,任管仲为相)、晋文公(前632年晋、楚城濮之战,楚军大败,晋文公称霸)、楚庄王(前656年齐桓公率鲁、宋等七国联军伐楚,597年晋楚邲之战,晋军大败。楚庄王称霸)、宋襄公(前638年宋、楚泓水之战,宋襄公败)、秦穆公(前638年宋、楚泓水之战,宋襄公败,前623年秦穆公称霸西戎)5个霸主,史称“春秋五霸”。然而在春秋中期,出现了一个比较和平的时期,原因是各国都被战争搞得十分疲惫,需要休整,于是通过公元前546年由14国参加的第二次“弭兵之会”达成协议,战火暂时得以平息。可是,这期间在长江流域,吴、楚、越三国之间却多次爆发霸权之争。春秋时代的中后期,随着牛耕的普及和铁制农具的应用,经济有了迅速发展,出现了私田的开发和井田制的瓦解这一深刻的社会变化。在一些诸侯国的内部,贵族势力强大起来,开始向国君争夺权力。公元前453年晋国出现了韩、赵、魏三家大户,将晋国进行了瓜分,自己分别建立了国家,就是著名的“三家分晋”。于是,七雄并立,互相争霸的时代逐步到来。 春秋时期走向了战国时期 公元前475年战国时期开始,我国进入封建社会。(齐、楚、燕、韩、赵、魏、秦) 前230—前221年秦灭六国 前221年秦王改称始皇帝,建立郡县制。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李斯、赵高立二世皇帝。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刘邦、项梁起兵。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项羽大破秦军。

新中国军费开支的历史演变

新中国军费开支的历史演变 发布: 2011-3-01 10:30 | 作者: 强悍村姑| 来源: 毛泽东旗帜网| 点击: 896 | 回复: 1 新中国军费开支的历史演变 近年来,中国的快速发展引起世界瞩目,国防投入也在加大,国际上一些妙作“中国威胁论”的人便就军费数字增长大加渲染。回顾一下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军费开支的演变数据,可以看到,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国,保持适当的军费理所当然。 逢大战军费第一,搞建设压低比例 我国2500多年前的兵圣孙武在《孙子兵法》中便提出“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从古至今的战争特别是大战,关系到国家存亡,政府都会集中财力服务于军事。近代中国战乱不息,清王朝和民国年间,政府财政收入大半都用于养兵和打仗。 1949年10月,新中国宣布成立,国内战争至1950年春才墓本结束,而同年10月又开始了抗美援朝战争。这一年国家财政支出只有68亿元人民币(按新币算),供养军队和战争的开支便达29亿元,比例高达42%。

在1951年内,由于国家财政支出以保障战争为第一位,在国民收入497亿元、政府开支123亿元之中,直接军费便占52亿元,再加上国防特支费6亿元,国防开支分别占国民收入的13%和政府财政支出的48%,是新中国国防开支比例最大的年份。 对于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急需搞建设的新中国而言,自然不愿保持这种高比例。1951年秋朝鲜停战谈判取得进展后,毛泽东马上要求挤出钱来搞建设,并预定将军队总数由626万人减至350万人。 1952年,军费开支在国家财政支出中的比例便降到33%,经济建设费占了第一位。 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后,中共中央规定,军费要压缩到国家财政支出的20%以下。为此,在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国家便大力裁军并压缩军费。1957年,中央决定进一步压缩军政开支,翌年,全军员额减至237万人,军费只有50亿元,分别占国家财政支出的11%和GDP(国内生产总值)的3.8%. 1960年的军费为58亿元,降到GDP 的3.5%和国家财政支出的8%。

两千年来各地区GDP总值及占全球比重情况

两千年来各地区GDP总值及占全球比重情况一、公园1-1000年 地区 GDP估值(百万美元)当时占全球的份额(百分比(%)) 世界 102536 中国唐玄宗天宝八年(749年) 34800 58.0 印度次大陆(贵霜帝国等) 33750 32.9 中国汉平帝元始元年 26820 26.2 罗马帝国 22000 21.5 西欧 11115 10.8 西亚(安息帝国等) 9500 9.3 非洲 7013 6.8 远东(除中国、日本、俄国) 6970 6.8 拉丁美洲 2240 2.2 东欧(除俄国) 1900 1.9 俄国和中亚 1560 1.5 日本(弥生时代) 1200 1.2 北美和澳大利亚 468 0.5 二、1000--1500年 地区 GDP估值(百万美元)当时占全球的份额(百分比(%)) 世界 116790 中国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 73400 50.0 印度次大陆(南部为朱罗王朝)33750 28.9 中国宋真宗咸平三年 26550 22.7 阿拉伯帝国 21640 18.5 非洲 13723 11.8 西亚(阿拔斯王朝) 12415 10.6 西欧(中世纪) 10165 8.7 远东(除中国、日本、俄国) 6215 6.8 拉丁美洲 4560 3.9 日本(平安时代) 3188 2.7 俄国和中亚 2840 2.4 东欧(除俄国) 2600 2.2 北美和澳大利亚 784 0.7 三、1500--1600年 地区 GDP估值(百万美元)当时占全球的份额(百分比(%)) 世界 247116

中国明孝宗弘治十三年 61800 25.0 印度次大陆 60500 24.5 远东(除中国、日本、俄国) 20806 8.4 非洲 18400 7.4 意大利 11550 4.7 法国 10912 4.4 西亚 10495 4.2 俄国和中亚 8475 3.4 德国 8112 3.3 日本(室町时代) 7700 3.1 东欧(除俄国) 6237 2.5 西班牙 4744 1.9 南美洲和中美洲 4100 1.7 墨西哥阿兹特克文明 3188 1.3 英国 2815 1.1 奥地利 1414 0.6 比利时 1225 0.5 美国 800 0.3 荷兰 716 0.3 葡萄牙 632 0.3 瑞士 482 0.2 丹麦 443 0.2 瑞典 382 0.2 加拿大和澳大利亚 320 0.1 挪威 192 0.1 芬兰 136 0.1 四、1600--1700年 地区 GDP估值(百万美元)当时占全球的份额(百分比(%)) 世界 329417 中国明神宗万历二十八年 96000 29.2 印度次大陆莫卧儿帝国等 74250 22.6 远东(除中国、日本、俄国) 24088 7.3 非洲 22000 6.7 法国 15559 4.7 意大利 14410 4.4 西亚 12637 3.8

历史上重大改革(规律性总结+知识梳理+历年全国卷高考真题)

第一篇章:历史上重大改革的规律性总结 改革的定义:改革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也可以说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改革史。 (一)改革的原因(背景) 人类社会从来没有施之百代而不变的制度。一切制度都是统治者为了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而设计的行为规范,随着时代的变化,再合理的制度也会出现问题。当这些缺陷造成很大社会影响、动摇统治秩序的时候,当政者可能自觉或被动地实行改革。总的来讲,历史上的重要政治改革的发生都是由于旧的生产关系或上层建筑不适应新的生产力或经济基础的发展的需要。具体来讲,这些原因大体可以表述为: (1)根本原因:旧的生产关系或上层建筑阻碍(不适应)生产力或经济基础的发展的需要。 商鞅变法:秦国旧的奴隶制;孝文帝改革:鲜卑旧制;俄国1861年改革:落后的封建农奴制戊戌变法:清朝的封建专制统治;明治维新:幕藩就体制 (2)社会危机(内忧外患) 内忧:财政危机、阶级矛盾、社会矛盾导致政治危机 外患:民族危机或民族矛盾尖锐 (3)历史趋势: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 商鞅:封建制取代奴隶制,由分裂走向统一;孝文帝:黄河流域统一、民族融合; 戊戌变法、明治维新、俄国改革:世界发展资本主义的近代化趋势。 (4)思想条件:改革着或支持者的革新意识 (商鞅:百家争鸣,法家的改革思想;孝文帝:冯太后、孝文帝接受汉化思想文化;俄国:赫尔岑等人的反对农奴制、沙皇专制统治的新思潮;戊戌变法:康梁的维新思想;明治维新:富国强兵、尊王攘夷的思想等。 (5)主观条件:改革家掌权,统治者支持、厉行改革。(商鞅、秦孝公;冯太后、孝文帝;王安石、宋神宗;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倒幕派和明治天皇;康梁维新派和光绪帝)(二)改革内容(措施) 有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和文化改革。 (三)改革结果 ①成功:特殊的改革阶段转变成不间断的调整,即建立一种新制度,它能自我调整,释放出社会内的压力; ②失败:改革导致新的利益矛盾激化,或压力的释放速度太慢,社会内部矛盾加剧,最后改革转化为革命; ③改革停留在表面层次,不愿触及较长期的利益关系,以致不断改变策略。改革成为时断时续,时而前进,时而倒退的胶着状态,这种状态可以维持很长时期,直到新的契机出现,从而转入成功或变为失败。 注意:判断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一是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二是改革是否被中断。即改革达到了预期目标,有利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时不管改革者处境怎样,改革都能继续下去的改革才是成功的改革。。 (1)成功的改革 外国:梭伦改革、宗教改革、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罗斯福新政 中国:齐国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改革开放 (2)失败的改革:外国:阿里改革、苏联和东欧改革 中国: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四)改革成败的原因 决定改革成败的几个要素

新中国军费开支的历史演变

新xx军费开支的历史演变 发布: 强悍村姑|来源: xx旗帜网|点击: 896 |回复:1 新xx军费开支的历史演变 近年来,中国的快速发展引起世界瞩目,国防投入也在加大,国际上一些妙作“中国威胁论”的人便就军费数字增长大加渲染。回顾一下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军费开支的演变数据,可以看到,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国,保持适当的军费理所当然。 逢大战军费第一,搞建设压低比例 我国2500多年前的兵圣孙武在《孙子兵法》中便提出“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从古至今的战争特别是大战,关系到国家存亡,政府都会集中财力服务于军事。近代中国战乱不息,清王朝和民国年间,政府财政收入大半都用于养兵和打仗。 1949年10月,新中国宣布成立,国内战争至1950年春才墓本结束,而同年10月又开始了抗美援朝战争。这一年国家财政支出只有68亿元人民币(按新币算),供养军队和战争的开支便达29亿元,比例高达42%。在1951年内,由于国家财政支出以保障战争为第一位,在国民收入497亿元、政府开支123亿元之中,直接军费便占52亿元,再加上国防特支费6亿元,国防开支分别占国民收入的13%和政府财政支出的48%,是新中国国防开支比例最大的年份。 对于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急需搞建设的新中国而言,自然不愿保持这种高比例。1951年秋朝鲜停战谈判取得进展后,毛泽东马上要求挤出钱来搞建设,并预定将军队总数由626万人减至350万人。

1952年,军费开支在国家财政支出中的比例便降到33%,经济建设费占了第一位。 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后,中共中央规定,军费要压缩到国家财政支出的20%以下。为此,在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国家便大力裁军并压缩军费。1957年,中央决定进一步压缩军政开支,翌年,全军员额减至237万人,军费只有50亿元,分别占国家财政支出的11%和GDP(国内生产总值)的 3.8%. 1960年的军费为58亿元,降到GDP的 3.5%和国家财政支出的8%。当时,毛泽东认为国际上“东风压倒西风”,国家可以集中财力搞建设。 后来的历史也证明,此时的军费开支虽比过去缩减,保持的比例却比较合适,军费中又减少“人头费”而着力投入“两弹”(导弹、核弹)研制,这使我国尖端武器和常规装备都得到了高速发展,成为国防建设的第一个黄金阶段。 过火战备和过高军费比例,使经济和国防建设受影响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越南战争又步步升级,中国的军费开支在经济极端困难的1961年以后反而一路飙升,在60年代末至70年代前期都占国家财政支出的20%左右。由于当时地方许多单位也有相当多的战备开支,实际上,服务于国防事业的费用比例达到国家财政支出的 ,占GDP的比例则在10%左右。 由于当时总是准备“早打、大打、打核战争”,军队员额大幅增加,1965年超过500万人,1969年达到631万人,而且数量增加最多的又是步兵。当年养兵的人均开销处于很低水平,与国内居民人均收入基本停滞的状态相符,入伍第一年兵的月津贴费都是6元人民币,基层军官月工资只有52元,步兵连钢盔、背囊这类世界流行的装具都不配备,但毕竟因兵员数量多而导致“人头费”大增。1971年直接军费投入达169亿元,再加上军事科研、民防建设、无偿军事援外等费用,则远超过200亿元。 1975年,邓小平主持军委工作时开展了整顿,强调要把经济搞上去,并对军队“消肿”,即减少员额,这一年军费略有减少。不过,这一整顿因“四人帮”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