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地利用过程中的生态环境评价体系

土地利用过程中的生态环境评价体系

土地利用过程中的生态环境评价体系
土地利用过程中的生态环境评价体系

文章编号:1000-8462(2007)06-1003-04

土地利用过程中的生态环境评价体系①

黄 宇 萍

(湖南省经济地理研究所,中国湖南长沙 410004)

摘 要:随着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全面展开,土地利用现状及规划中的生态环境评价逐渐引起大家更深入的关注。本文从土地利用生态环境评价的区域范围、数据来源、评价指标、评价方法和技术手段等几个方面对当前土地利用过程中的生态环境评价体系进行了综合评述与讨论,总结国内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指出了当前土地利用生态环境评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为今后的继续研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土地利用;生态环境评价;分层分析法;“3S”技术

中图分类号:F301.24文献标识码:A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土地利用类型更加多元化,耕地的减少和建设用地增加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加剧,土地利用过程中的环境问题逐渐得到国家和众多学者的重视。国办[2005]32号文件精神,要求开展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它的基础在于做好“协调土地利用生态环境建设研究”的专题研究工作。该专题研究有六项任务:①调查土地生态环境问题;②分析土地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③提出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的建议;④提出进行土地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分区,确定管制规则;⑤提出重点建设区域的土地利用调控指标建议;⑥提出生态改善目标和生态建设用地的建议。

要以“改善、协调、预防和减缓”生态环境问题为目标,提出一系列考虑充分、全面的规划方案建议。在此基础上,国家对土地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环境进行严格的监控和评价分析,在土地开发利用方案的形成阶段就参与其中,及早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角度出发,分析规划方案可能引发的生态环境变化,依据规划方案的可行性,并根据实际情况对规划方案进行改进,从源头上控制环境问题的产生[1]。到目前为止,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土地利用中环境评价体系的基本框架、原则、方法和指标体系都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和探讨。

1 生态环境评价的定义和研究意义

1.1 生态环境评价的含义和定位

1.1.1 环境影响评价的含义[2]

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土地利用规划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和制度,它属于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广义的环境评价包括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综合方面,狭义的环境评价仅指生态环境评价。

1.1.2 土地利用中的生态环境评价

就我国而言,当前的土地利用环境评价主要指对土地利用规划可能导致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即土地利用的变化对周围生态环境的改变和影响,主要包括对水体、气候、土壤、生物和大气等方面的影响程度。

1.2 生态环境评价的重要性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重点考虑维护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完整性,保证在土地利用过程中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在对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基础上,兼顾经济环境影响评价和社会环境影响评价。

1.3 本文综述的主要内容

本文对当前土地利用过程中的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综述,全面论述了当前生态环境评价体系的研究和实施现状,分析了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2 土地利用过程中生态环境评价体系研究动态在生态环境评价过程中,由于评价效益的目的、重点和方向不同,评价区域范围、数据来源和技术手段方面各有不同,还没能形成一套完整的能被广泛接受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且评价多停留在静态评价上,动态的分析评价和生态变化可视化的应用还较少。

2.1 生态环境评价的区域范围

研究区域范围覆盖了国家、省、市、区、流域及生态区等各种不同空间尺度。叶亚平、刘鲁君作了关于“中国省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从国家宏观角度对中国各省区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朱晓华、杨秀春、谢志仁对江苏省各地级市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动态变化研究,将生态质量评价从静态扩展到动态研究。2006年,李贞、冷飞、刘艳菊等作了关于“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与方法研究”,对山西省太原市的城市土地利用规划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徐杰、张盛、檀庆海等人进行了“呼和浩特市玉泉区生态环境评价及其生态功能区划”的研究,以城市的一个行政区为单位进行了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价。伏洋、李凤霞、严进瑞等对“青海省河流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研究,得出了青海省主要河流生态环境的质量评分,并提出了青海省河流生

第27卷第6期2007年11月

经 济 地 理

EC ONOMIC GE OG RAPHY

V ol.27,N o.6

N ov.,2007

①收稿日期:2007-04-12;修回日期:2007-08-20

态环境建设的构想。瓦哈甫?哈力克等人对新疆策勒绿洲进行了干旱区土地利用状况的环境影响评价,给出了基本的量化研究方法[3-10]。研究范围覆盖完整,对各级空间尺度的生态环境质量都进行了评价和科学调控,这说明在土地利用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已经得到了各级的重视和大力推进。

2.2 评价数据来源的选择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生态环境评价的数据来源已经由单一的地形图、土地利用详查数据发展到现在结合卫星遥感数据(如SPOT、NOAAΠAVHRR等)、DE M数据等高精度数据源。新疆策勒绿洲的生态环境评价中利用不同时期的卫星遥感图像作为数据源,计算出每个样本内不同时期的弃耕和沙化面积,在实地用G PS来定位,在GIS平台上进行面积计算并作了土地利用类型图[8];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的张增祥、杨存建、田光进利用NOAAΠAVHRR、DE M数据对中国生态环境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11]。

2.3 评价指标选取的研究

国内的生态环境体系评价指标发展起步晚,还处在探索阶段,未形成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各专题研究在遵循国家环保总局的指标选取要求外,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选取适合本地区的评价指标,土地利用生态环境评价选取指标还没得到统一。

史纪安、刘玉华、师江澜等人在对青海省江河源区的生态环境评价时,在参考本地区其他资料的基础上,采用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和权重值,把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水网密度指数、土地退化指数和污染负荷指数五项指标作为江河源区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12]。李贞、冷飞等人对山西省太原市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时将DPSIR(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概念模型应用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将评价指标划分为驱动力指标、压力指标、状态指标、影响指标和响应指标。采用“问题驱动”的模式对土地利用的生态环境影响链进行系统、深入的分析,掌握相关活动、问题、状态、影响、措施之间的因果关系,并利用Delphi法对初选指标进行筛选,以此得到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框架[5]。叶亚平、刘鲁君在省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指出评价指标体系由生态环境质量背景、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及人类对生态环境的适宜度需求三部份组成,并提出相应的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3]。毕晓丽、洪伟在对生态环境综合评价中指出,应从社会、自然生态、经济方面来分析生态环境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影响[13]。

2.4 评价方法的选择

鉴于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复杂性,其评价方法也必须用复杂大系统的理论和综合集成的方法进行,在定性分析下结合定量分析,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软科学与硬技术、现代方法与传统方法结合起来,目前应用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14]。

2.4.1 层次分析法(The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15,16]

它是著名运筹学家T.L.Saaty在1970年代提出的。它把人的思维过程层次化、数量化,并用数学方法为分析、决策、预报和控制提供定量的依据,事实上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AHP法的基本原理就是把要研究的复杂问题看作一个大系统,通过对系统的多个因素的分析,划分出各因素相互联系的有序层次;再请专家对每一层次的各因素进行客观的判断后,相应给出相对重要性的定量表示,建立数学模型,计算出每一层次全部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的权数,并加以排序;最后根据排序结果进行规划决策和选择解决问题的措施。它是系统工程中对非定量事物进行定量分析的一种简便方法,特别适合对土地利用的环境影响评价分析,这也是目前对土地利用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应用最多的一种方法。

2.4.2 主成分分析法

在多指标的质量综合评价中,常常是通过加权法将多个指标的评价值综合在一起,以得到一个整体性的评价值。主成份分析法就是要从较多的指标中找出几个能较好地反映原来资料信息的综合指标,也就是在保征数据信息损失最小的前提下,经线性变换和舍弃一小部分信息,以少数的综合变量取代原始的多维变量,这是一种降维处理技术,这些综合指标既能尽量多地反映原来较多指标所反映的信息,同时它们之间又是彼此独立的。

2.4.3 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法

由于人工神经网络有类似人的大脑思维过程,可以模拟人脑解决某些模糊性和不确定性问题。因此,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对已知环境样本进行学习,获得先验知识,学会对新样本进行识别和评价。李祚泳等开展了人工神经网络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他将人工神经网络B-P模型应用于环境质量评价[17]。B-P网络模型应用于环境质量评价,不需要对各评价指标权值大小做出人为规定,在学习过程中会自适应调整,评价结果具有客观性。另外,B-P网络可以根据不同需要选取随意多个评价参数建立环境质量评价模型,此方法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2.4.4 聚类分析法

聚类分析是根据指标(或元素、因子)数据的相似程度进行分类的一种多元统计方法。它适用于生态环境评价指标的选取、指标权重的计算及指标阈值的确定等各个环节。尤其当指标数量众多,并且指标数值处于动态变化的情况下,采用聚类分析法发现其基本类型和规律,在此基础上选择指标评价体系,将会更加符合客观实际,从而获得更完美的评价效果[18]。

2.4.5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

此方法确定权值,首先要选取决定研究地区生态环境变化的主导因子,再确定其它指标同主层因子决定的指标之间的关联度排序,然后以此关联度为基础,决定权重的分析。2.4.6 指数评价法

指数评价法从监测点的原始监测数据统计值与评价标准之比作为分指数,然后通过数学综合作为环境质量评定尺度。近几十年来,这一方法在环境质量评价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有了很大的发展。早期国外应用的指数法有美国的NWF 环境质量指数和加拿大的“总环境质量指数”(E QI)等[19],目前最常用的是综合指数法,应用此法,可以体现生态环境评价的综合性、整体性和层次性。

以上几种方法在实际土地利用生态环境评价方面均有很多应用,在对复杂数据分析方面各有优势,同时在分析数据时也可结合一种或两种方法同时使用,如将主成分分析和聚类

4001经 济 地 理 27卷

分析结合使用。除了上述重要的评价方法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评价方法,如评分迭加法[20]、密切值法[21]、景观生态法、主分量法、灰色评价法、秩和比法(RSR)等[22]。

2.5 评价所采用的技术手段

RS、GIS、G PS技术广泛应用于生态环境评价中,加拿大早在1994年就建立了生态监测与评估网络,通过此网络对生态变化进行了长期监测并依据监测的数据对生态环境进行了评估。Lew is,D等利用RS和GIS等信息技术对生态环境和地理分布进行了评价性研究。香港地区利用1987、1991、1993年SPOT卫星图片研究生态环境质量变化,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提供数据。马荣华等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利用RS及GIS技术,以多因子综合评价为主要方法,进行了海南生态环境的现状评价分析研究。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在广泛收集数据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首次对全疆生态环境进行分级,由此得出全疆生态环境质量及其等级划分状况。宁夏自治区政府为了提高全民保护和改善地质环境的意识,利用模糊加权评价的数学模型,借助GIS空间分析技术,对来自于多渠道的地质环境信息进行了综合分析,将研究区地质环境质量分为差、较差、中等、较好、良好5个等级,并制作了地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分区图。山东省利用RS和G IS有关理论的技术,选择区域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AHP 法确定其权重系数,构造了区域数字环境模型,对山东省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定量综合评价[15]。

以GIS为代表的“3S”技术不断成熟和发展,为土地利用

析处理工具,新技术的注入更加促进生态环境评价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3 目前土地利用中生态环境评价体系的主要问题

3.1 评价指标不统一

目前,我国的土地利用生态环境评价还处在探索阶段,没有形成统一的评价指标和体系,各区域在评价过程中没有准确的评价指标选取依据,因此指标选取缺少科学性和指导性。各地区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获取数据难易程度进行指标选取,对选取的指标未进行精度评价。这样各区域间评价结果不具可比性,评价的结果只能说明研究区域内的相对生态环境质量,没有统一的标准来进行度量,同时也降低了评价结果的可信度和权威性,为下一步评价结果的应用带来了不便。

3.2 大部分地区生态环境评价方法和技术手段还不够完善

从评价方法看,目前应用较多的主要是分层分析法,同时结合GIS的空间叠加技术,所采用的数据主要是土地利用详查图、1∶1万地形图等数据;对现势性强的遥感影像数据利用还比较少,同时对GIS管理和分析地理数据的能力没有充分利用。多数的研究是基于传统的统计学基础上,利用SPSS或S AS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规律分析,这种方式不能很直观地将数据与空间位置结合,数据在地理空间的变化表现不明显。而利用GIS技术基于空间位置分析的方法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3.3 生态环境评价和评价成果的应用脱节

目前,已有很多学者和环境影响评价方面的专家对各区域土地利用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了评价,具有较全面的生态环境评价成果。但是,大部分的研究在评价结果出来后就结束了,成果没有进行精度评价,也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未对实际的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保护起到很好的指导性作用,研究成果搁置,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知识的浪费。因此在得出评价结果出来后,应尽可能在实际中应用评价结果,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对土地利用进行调控。

4 对土地利用中生态环境评价体系的建议

4.1 统一指标选取原则和方法

建立统一的土地利用生态环境评价指标选取原则和指标体系,保证各区域评价结果有相同的判断和控制依据。指标的选取应遵循国家环保总局的统一要求,可利用中国环境监测站的5项指标和权重值: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水网密度指数、土地退化指数和污染负荷指数,来评价地表各个圈层在土地利用变化后的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指标的统一,有利于增强各研究成果的可比性和权威性。

4.2 R S、G IS等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入应用和研究方法的改进

遥感技术具有观测范围大、现势性强、数据客观准确、更新快等特征,在土地利用生态环境评价中应充分利用高精度的遥感数据源,如分辨率高的SPOT、QuickBird、IK ONOS等遥感数据。目前开展的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采用SPOT数据,这为今后土地利用生态环境评价提供了全国范围内统一的基础性数据。

GIS具有编辑、加工和评价长时段、大区域数据的能力及卓越的建模和影响预测能力,能够识别和分析环境影响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累计特征,为进行土地利用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了可操作的方法[23]。同时,针对土地利用变化过程中生态环境的改变,利用GIS工具,还可以进行动态可视化显示和预测[24],将各种数据表格转换为动态图形,直观的表现由于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生态环境改变。

4.3 注重研究成果在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针对目前各项研究成果在实际环境保护中应用较少的情况,在今后的实际研究中,应更加注重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便于成果在实践中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使研究结果更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永生.如何开展土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J].南方国土资

源,2006,(3):29-31.

[2] 毛文永.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概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

社,1998.92-95.

[3] 叶亚平,刘鲁君.中国省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环境科学研究,2000,13(3):33-36.

[4] 朱晓华,杨秀春,谢志仁.江苏省各地级市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

动态变化研究[J].经济地理,2002,22(1):97-100.

[5] 李贞,冷飞,刘艳菊.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与

方法研究[J].环境评价,2006,(2):70-74.

[6] 徐杰,张盛,檀庆海,等.呼和浩特市玉泉区生态环境评价及其

生态功能区划[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6,35(3):355-360.

[7] 伏洋,李凤霞,严进瑞,等.青海省河流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

体系[J].青海科技,2002,(5):32-34.

[8] 瓦哈甫?哈力克,等.土地利用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5001

6期 黄宇萍:土地利用过程中的生态环境评价体系

资源调查与评价,2006,(23):23-27.

[9] 周华荣.新疆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环境科

学,2000,20(2):150-153.

[10] 李晓秀.北京山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初探[J].自然资源,

1997,(5):31-35.

[11] 张增祥,杨存建,田光进.基于多源空间数据的中国生态环境综

合评价与分析[J].遥感学报,2003,7(1):58-66.

[12] 史纪安,刘玉华,师江澜,等.江河源区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6,34(10):61-66.

[13] 叶亚平,刘鲁君.中国省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J].环境科学研究,2000,13(3):33-36.

[14] 毕晓丽,洪伟.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J].生态环

境综合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2001,17(2):122-126.

[15] 陈彩虹,沈翠新.现代信息技术与生态环境质量评价[J].经济

林研究,2003,21(4):131-133.

[16] 姚建.AHP法在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重庆环

境科学,1998,20(2):11-14.[17] 朱晓华,杨秀春.层次分析法在区域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1,18(5):43-46.

[18] 李祚泳,邓兴民.综合环境质量的B2P网络二级评价[J].环境

科学研究,1995,8(3):32-35.

[19] 罗贞礼.土地利用生态安全评价指标的系统聚类分析[J].湖南

地质,2002,21(4):252-254.

[20] 刘晓燕.亚欧大陆桥新疆段沿途主要城市总体环境质量评价

[J].新疆环境保护,1993,15(3):48-56.

[21] 刘建军,赵智刚,牛永绮,等.用密切值法评价沙湾荒漠区生态

环境质量[J].干旱环境监测,1997,11(2):70-74.

[22] 徐燕,周华荣.初论我国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进展[J].干旱

区地理,2003,26(2):166-172.

[23] 尹忠彦,李妮.GIS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J].矿山测量,

2003,(2):27-29.

[24] 彭补拙,窦贻俭,张燕.用动态的观点进行环境综合质量评价

[J].中国环境科学,1996,16(1):16-19.

THE EXPLORE OF THE ECO-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SYSTEM IN THE PROCESS OF LAN D-USE

HUANG Y u-ping

(Hunan Institute of Economic G eography,Changsha410004,Hunan,China)

Abstract:With the second land survey conducted in the whole country,the land-use status and the assessment of the eco-environment qual2 ity are deeper concerned.This paper summarizes and discusses the current eco-environment quality assessment system from the assessment re2 gional area,data s ources,assessment indicators,methods and techniques.We als o sum up the representative assessment indicator system in China which was put forward by s ome scholars.Furtherm ore,we point out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current land-use assessment system and provide s ome proposals for continuing study.

K ey w ords:land-use;eco-environment quality assessment;AHP;“3S”technique

作者简介:黄宇萍(1981—),女,湖南长沙人,实习研究员。主要从事地理信息和地理杂志编辑工作。E-mail:huangyuping1981 @https://www.doczj.com/doc/238388685.html,。

6001经 济 地 理 27卷

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安全影响的研究(以济宁市为例)

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安全影响的研究(以济宁市为例) 在RS/GIS技术的支持下,选择南四湖流域典型市域——济宁市为研究区,基于多源数据,揭示了研究区1987~2008年的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点,进一步构建“隐患-状态-免疫”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组合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应用改进TOPSIS模型实现了100 m×100 m栅格水平上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较为剧烈且具有独特的区域特色,其总体特征为耕地、林地、草地和未利用地的面积持续下降,建设用地急剧扩张,水域面积则先降后升;20 a来,研究区生态安全状况经历了先恶化后改善的变化趋势,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加大是2000年后研究区生态安全好转的主要驱动力;研究区生态安全状态空间差异明显,东部山地丘陵区和南四湖区最好,中部和西北部地区最差,其余区域基本处在预警状态。研究结果可为研究区生态建设和土地生态安全格局的制定提供依据。 1. 引言 生态安全是21世纪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一个新主题。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全球性生态问题凸显,区域乃至全球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区域尺度的生态安全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目前已成为国家、地区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生态安全主要受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因素的共同影响,人类活动导致的土地覆被变化必然对地球系统的气候、水文、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生物多样性等产生重大影响,对区域生态安全起着决定性作用。随着IGBPⅡ与IHDP的GLP(Global Land Project)工作的展开,强调与GCTE(Global Change and Terrestrial Eco-systems Project)研究计划的综合,土地利用的生态环境效应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关注。因此,整合土地利用与生态安全两大热点,研究区域生态安全的时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三峡库区土地生态安全监测与评价 1、三峡库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的意义及内容 1. 1三峡库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的目的与意义 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的物质基础和宝贵的自然资源之一。健康的土地生态功能是维系寂静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决定性因素,同时也关系到国家的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人民的生存安全。现如今,土地资源,人地矛盾日益突出,我国的土地利用强度不断增加,对土地的利用程度已经达到甚至超过区域土地的生态承载能力,导致区域内的生态环境逐渐恶化,生态安全成为一大严峻的挑战。 三峡水利工程作为我国重要的水利工程项目,对我国的生态环境、社会经济乃至政治的影响都极为重要,其建设在防洪、发电、航运等诸多方面都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在世界上也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库区蓄水对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使其现今的生态系统变得脆弱敏感,并且重庆三峡库区广泛分布的侏罗系砂泥岩互层中的泥岩层、二叠系炭质页岩夹煤层、志留系页岩等,抗腐强度低,易风化,雨水易软化、泥化,不仅水力侵蚀活跃,水土流失严重,而且易引发滑坡、崩塌和泥石流,产生了一系列重大的生态问题。同时加之人类不合理的生产、生活、土地利用方式将直接威胁水库安全运营的生态脆弱带,所以对三峡库区土地生态安全进行系统详细的评价并提出各生态问题的对策是十分必要的。 1.2.三峡库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的主要内容

所谓土地生态安全,其确切的含义还没有科学的界定。一般认为,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态环境资源状况不受或少受来自于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制约于威胁的状态。生态安全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生态系统自身的安全,即生态系统的自身结构没有遭到破坏:其次是生态系统对人类的安全,即生态系统能够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功能不受损害。生态系统所能提供服务的质量和数量是生态安全的一个显性特征。当一个生态系统所提供服务的质量和数量出现异常时,表明该生态系统处于“不安全”状态。 对于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而言,它研究区域乃至周边地区人们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自然生态的协调统一的目,是由土地自然生态安全、土地经济生态安全和土地社会生态安全三方面组成的安全复合体系。如果考虑到社会和经济对上述自然系统安全的影响,显然土地经济生态安全和社会生态安全构成了土地生态安全的动力和出发点,而土地自然生态安全构成了土地生态安全的基石和核心。因此对三峡库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要分别从土地自然生态安全、土地经济生态安全和土地社会生态安全三个方面考虑,选取各自不同的评价影响因素,共同构成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利用2009年和2010年三峡库区土地总面积、土地利用现状、人口、GDP等数据分别进行计算得出两个时期评价结果,分析结果为研究区的土地生态安全状况进行分等定级;对比三峡库区09年和10年的生态安全转变趋势,并对三峡库区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提出意见及建议

政治生态学的概念和基本观点

政治生态学的概念和基本观点才子城相关毕业论文描述:目前,西方在政治生态学方面的研究已较全面且深入,但从总体上来说仍处于发展初期。而中国关于政治生态学的研究则相对薄弱。综观国内外关于政治生态学的研究,其基本观点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关于环境生态研究的生态政治学,另一类是关于政治发展研究的政治生态学。 环境生态政治学研究的现象是生态,认为生态环境问题产生于政治,相应地需要从政治的高度、用政治方式去解决生态环境危机。因其研究的落脚点在生态,姑且可以定义为“生态政治学”。生态政治学思考和探究的重点是政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政治体系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所寻求的是政治体系、政治发展、社会进步应如何有利于自然环境保护,从而更好地调整人与社会、社会与自然的关系。目前,国#l-x寸生态政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集中研究“绿色政治运动”以及在此背景下形成的民间环保组织和“绿党”对社会政治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是集中在如生态主义、生态自治主义、生态社会主义、生态女权主义、生态自由主义等方面的生态政治理论研究。其理论基本沿着生态政治化——政治生态化——生态学与政治学融合的趋势演进。生态政治化理论体系认为,生态环境问题是政治的题中应有之义,重在从物质经济生产的角度分析生态环境问题。政治生态化理论体系则认为,政治本身需要做符合生态的改变,如此才能彻底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生态政治理论体系又分为生态主义的政治生态化和生态社会主义的政治生态化。自然生态环境本身具有有限性和“内在价值”则又构成生态主义政治生态化的理论基石。生态主义主张用生态规则和生态智慧重新建构政治理念、政治制度、政治民主,以寻求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实现绿色社会的变革。生态社会主义认为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并不在自然生态环境的有限性上,而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它运用西方马克思主义x,l-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批判的相关理论,指出生态环境危机的深刻根源主要是资本主义追求利润的本性、社会异化和阶级矛盾。因此,只有变革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生态社会主义社会,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土地生态评价方法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1概述 1.1生态安全的概念 1)生态安全的背景 “生态安全”这一概念是在生态环境日益遭受破坏的背景下提出的。 20世纪50—60年代,随着人口规模的急剧膨胀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全球资源环境状况发生了重大变化,迅速增长的消费需求及结构变化对有限的资源环境基础及其安全保障形成了越来越大的压力。如世界八大公害事件、自然资源的过渡消耗、生物物种的加速灭绝、温室效应加剧、臭氧层耗损、水土六十、土地沙化、环境污染、酸雨加剧等,这些生态环境问题直接威胁到整个人类自身的生存、安全和发展,成为全球性的问题。 20世纪70年代,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召开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向全球胡宇:在我们人类决定师姐各地德行动时,必须更加审慎地考虑环境后果。 20世纪80年代,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交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指出:在过去的经济发展模式中,人们关心的是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而现在,人类还迫切感受到生态压力对经济发展所带来的重大影星与存在的安全性问题。 20世纪90年代后,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是生态环境安全问题的一个里程碑,以这次大会标志,生态安全、环境安全与可持续发展成为国际社会中国际政治的一部分。2002年9月,南非约翰内斯堡的环境与发展高峰会议,进一步商讨生态安全大计。当前,关注生态安全问题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 2)生态安全的概念及特点 国际社会关于生态安全的概念至今未能达成共识,肖笃宁将生态安全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 广义:生态安全是指在人的生活、健康、安乐、基本权利、生活保障来源、必要资源、社会秩序和人类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等方面不受威胁的状态,包括自然生态安全,经济生态安全和社会生态安全,组成一个符合人工生态安全系统。 狭义:是指自然和半自然生态系统的安全,即生态系统完整性和健康整体水平的反映。生态系统健康是环境管理的一个新内容和新目标,通常认为,功能正常的生态系统可称为健康系统,它是稳定的和可持续的,在时间上能够维持它的组织结构和自治以及保持对胁迫的恢复力。反之功能不完全或不正常的生态系统为不健康的生态系统,其安全状况处于受威胁之中。 生态安全一般包含两层含义:一是生态系统自身的安全,即其自身结构是否受到破坏;二是生态系统对于人类的安全,即生态系统的功能是否受损害,其提供的服务是否能满足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要。 国内外学者对生态安全的定义有着许多不同的认识,这些生态安全的定义存在两方面的局限,一方面,仅考虑了生态风险,而忽略了脆弱性的一面;另一方面仅把生态安全看成一种状态,而没有考虑到生态安全的动态性。针对这一局限,人们认为, 生态安全的概念:生态安全应是指人与自然这一整体免受不利因素危害的存在状态及其保障条件,并使得系统的的脆弱性不断得到改善。一方面,生态安全是指在外界不利因素的作用下,人与自然不收损伤、侵害或威胁,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能够持续,自然生态系统能够保持健康和完整;另一方面,生态安全的实现是一个动态过程,需要通过脆弱性的不断改善,实现人与自然处于健康和有活力的客观保障条件。

探究我国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探究我国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摘要:近年来,随着大规模的开垦荒地、围湖造田、滥垦滥伐等加上不当的开 发利用土地,加剧了水土流失、土地次生盐碱化、土地退化等一系列土地问题。对此,通过编制并实施土地利用规划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此类事件的发生,但还远 远不能做到完全趋利避害。因此,借鉴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 响评价应运而生。本文主要阐述了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关键环节及 主要内容,以期为今后的土地规划环评提供借鉴指导。 关键词: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目标;环评预测评估;减缓措施; 1 制定土地利用规划评价方案 每个战略方案都具有一定的目标,这个目标或明确或模糊。土地利用规划也 不例外,首先,列出一系列的目标,然后通过与政府机关、公众协商以及借鉴国 内外相关的经验,结合规划区域的实际情况得出最终的目标。由于不是所有的战 略行为都是能够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而且,就算需要,其需要评价的深度和等 级也是有区别的,因此,需要从环境影响的显著性以及环境影响受体的敏感性等 方面对战略方案进行筛选。筛选出战略方案以后,需要对方案进行描述,一般要 说明清楚两件事情,其一就是阐述清楚我们所要评价的是一个什么要的战略;其二,我们要如何贯彻实施这个战略。同时,我们还需要将战略实施的时间范围等 给予说明,战略规划实施时间越长,越能将可持续性以及可承载性等问题整合出来,而确定评价范围的目的是为了辨识对决策产生影响的一些关键的环境要素, 并可用来指导如何有效的评估这些要素。 战略评价范围的确定其过程要比具体的项目或者工程的评价范围要复杂,因 为战略包含多个行为,其影响范围更广,影响程度更深,而且受到更多的政策法 规的影响。当然,尽管战略行为可能产生很多方面以及很大程度的影响,但是起 决定性影响的也只可能是其中某一些。因此在确定评价范围后,要确定环境影响 指标,尤其是那些起关键影响的环境指标。环境指标是衡量并用来描述环境发展 趋势的工具。 在战略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指标可用来衡量和描述环境现状、预测环境发 展趋势以及用来比较备选方案并检测战略目标的实施情况。一般的环境指标包括 如下三种:一种是环境状况指标,其被用来描述环境现状;另一种是影响以及压 力指标,被用来衡量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最后一种是行为指标,被用来 判断人类活动是否对环境造成影响以及产生何种影响。无论选择何种指标,这些 指标都必须具有如下特征:第一,这些指标既具有单项指标的意义,又具有综合 指标的意义,可以被用来分解也可以被用来综合。第二,既能反映出国家的方针 政策,也能体现区域的发展特征。第三,易被获取,便于统计,具有现实意义且 能体现出关键问题;第四,易被理解,能衡量出环境问题且能被用来预测环境问 题以及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检测;第五,所有被选定的环境指标得具备可重复性 和可再现性。 2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识别与环境目标分析 环境影响识别是环评的初始环节,环境影响识别所选因子,直接关系到后续 评价工作的进行。首先要找出影响环境的各个方面,做到不遗漏、不重复,并分 析影响的性质、强度、范围、程度,找到相关因子,使评价更具针对性。根据建 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性质,影响分为多种:有直接、间接之分,全面、局部之分,

城市绿地系统中生态指标评价体系的构建

2014·建筑热工与节能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生态评价体系的构建 马西娜1,赵敬源2 (1.长安大学,西安市 710064;2.长安大学,西安市 710064) 摘要: 城市绿地系统是人类聚居活动最直接的生态群落,为了更好地发挥其在城市生活中的绿色生态价值,必须建立一个较为完善的评价体系进行评估及指导城市绿地系统建设。本文以安康市月河生态城为例,从不同层次对城市绿地空间的生态性进行考察与研究,对绿地各项功能进行了多层面多层次的分析,依次确立了一级目标层,二级因素层,三级指标层,采用定性描述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给出了各项指标的评价方法和标准。力求建立出一套科学、合理、具有前瞻性和可操性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生态评价体系,以期对目前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生态评价起到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词:城市绿地系统;评价体系;因素层;评价指标 1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化进程稳中趋快。但城市环境水平却逐渐下降,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在逐年增加,城市大气污染、水体污染逐年加重。城市绿化是优化空气品质、减缓水土流失最经济有效的手段之一,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越来越受到政府决策者和管理者的重视。城市绿化涉及城市形象、城市发展、社会经济、居民服务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统筹,应该因地制宜的对绿地系统进行评价。因此,单以中国建设部对于绿地指标规定的人均绿地面积、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绿地率以及绿化覆盖率这四项定额指标来评定一座城市绿化的水准,是缺乏科学理性,并且很难真实反映一个城市绿地建设的情况。 本文以安康市月河生态城绿地系统评价为例,通过指标确立的原则、方法以及指标合理取值的分析,从规划专业、生态学专业、景观专业等交叉角度提出对绿地进行定性、定量的评价方法,建立科学可行的绿地系统规划生态评价体系,使绿地系统不仅可以提升片区的建设品质,丰富规划区内的景观效果,还对局地的气候和生态服务功能起到根本性的改良作用。同时,本文研究结果期望能够为管理部门制订城市绿化管理政策提供参考意见,为完善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综合功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2指标确立原则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评价指标体系的合理建立,能够帮助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从环境型规划向生态型规划转变。并且能够使绿化规划系统更具整体性、科学性。分析评价城市生态绿地系统涉及到多层次、多目标。由于区域、气候、风俗习惯诸多因素的不同,各城市对各指标项目体系要求也不尽 作者简介:马西娜(1986-),女,陕西,博士生在读 email:maxina861005@https://www.doczj.com/doc/238388685.html,

生态文明视域下农村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cology 世界生态学, 2020, 9(3), 245-254 Published Online August 2020 in Hans. https://www.doczj.com/doc/238388685.html,/journal/ije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238388685.html,/10.12677/ije.2020.93031 Construction of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R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Lei Ge1,2,3,4 1Shaanxi Provincial Land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Xi’an Shaanxi 2Institute of Land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Shaanxi Provincial Land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Xi’an Shaanxi 3Key Laboratory of Degraded and Unused Land Consolidation Engineering, The Ministry of Natural Resources, Xi’an Shaanxi 4Shaanxi Provincial Land Consolida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Xi’an Shaanxi Received: Jul. 24th, 2020; accepted: Aug. 10th, 2020; published: Aug. 17th, 2020 Abstrac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of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t present, it has achieved gratifying results,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that hinder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rural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rural construction an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Based on the summary of the mature index system at home and abroad, a “target-system-index” r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dex system is constructed, and then conducted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r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using Chinese panel data, and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1)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with four systems includi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 ecological economy, ecological culture, and ecological management, and 29 individual indicators can analyze the differences i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various rural areas in China; 2)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China has obvious differences under the threshold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hrough ward cluster analysis, it can be divided into high-level construction areas, medium Level construction area and low level construction area. China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economic construction of low-level construction areas, coordinate development, and explore the path of rural ecological development according to local conditions. Keywords R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政治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238388685.html, 政治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作者:邢磊张崇康 来源:《管理观察》2016年第14期 摘要:本文在梳理政治生态系统及其主要特征的基础上,阐述了政治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理论依据,从管理制度、政治文化、行政绩效、政治清廉、政治监督、权益保障和区域环境七个方面,选取27个要素指标,构建了政治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 关键词:政治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政治生态反映的是一个地区政治生活的大环境和大趋势,事关人心向背。政治生态的优化和良性发展是实现政治清明、预防腐败的重要前提。实现政治生态的优化,必须建立与之相对应的评价指标体系,用它来衡量政治生态现状,并找出存在的问题,进而引导行政行为,把政治生态建设落到实处。本文就构建政治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初步尝试。 一、政治生态系统及其特征 所谓政治生态,是指政治主体在一定政治环境下的生存方式,以及在此政治环境下养成的政治习性,同时也指政治主体在一定的政治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目前国内关于政治生态的研究相对丰富,但在政治生态系统的构成方面仍处于学术探索阶段,尚无公认的结论。总的来说,政治生态应该是一个外延广阔、内容丰富的系统。从广义讲,一切直接或间接对政治的形成、变化和发展产生影响的物质生产方式与水平、自然地理条件、文化习俗、社会传统、民族结构等,都是构成政治生态的要素;从狭义讲,政治生态与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密切相关,也应当包括政治生活、政治制度、政治决策等内容。本文从政治生态建设角度出发,仅对狭义的政治生态系统进行讨论分析。 政治生态系统的特征是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参照,对此学者们从不同角度进行过论述,本文将其概括为以下五点: 社会性。政治生态系统的社会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治生态系统中活动主体具有社会性,并突出表现在政治活动的组织性上。二是具体的政治过程和政治产品具有社会性,它们的产生往往会引发一定的社会效应。 开放性。政治生态与自然生态一样,不仅是一个极具活力的循环系统,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政治生态系统与经济、文化、自然生态等其他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动态性。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文化、政治生活和政治制度等方面都不是一成不变的,由于政治生态系统内部各要素的相互作用,以及外部其他系统的影响,整个系统呈现出不断变化的动态性特征。

土地利用过程中的生态环境评价体系

文章编号:1000-8462(2007)06-1003-04 土地利用过程中的生态环境评价体系① 黄 宇 萍 (湖南省经济地理研究所,中国湖南长沙 410004) 摘 要:随着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全面展开,土地利用现状及规划中的生态环境评价逐渐引起大家更深入的关注。本文从土地利用生态环境评价的区域范围、数据来源、评价指标、评价方法和技术手段等几个方面对当前土地利用过程中的生态环境评价体系进行了综合评述与讨论,总结国内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指出了当前土地利用生态环境评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为今后的继续研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土地利用;生态环境评价;分层分析法;“3S”技术 中图分类号:F301.24文献标识码:A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土地利用类型更加多元化,耕地的减少和建设用地增加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加剧,土地利用过程中的环境问题逐渐得到国家和众多学者的重视。国办[2005]32号文件精神,要求开展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它的基础在于做好“协调土地利用生态环境建设研究”的专题研究工作。该专题研究有六项任务:①调查土地生态环境问题;②分析土地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③提出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的建议;④提出进行土地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分区,确定管制规则;⑤提出重点建设区域的土地利用调控指标建议;⑥提出生态改善目标和生态建设用地的建议。 要以“改善、协调、预防和减缓”生态环境问题为目标,提出一系列考虑充分、全面的规划方案建议。在此基础上,国家对土地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环境进行严格的监控和评价分析,在土地开发利用方案的形成阶段就参与其中,及早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角度出发,分析规划方案可能引发的生态环境变化,依据规划方案的可行性,并根据实际情况对规划方案进行改进,从源头上控制环境问题的产生[1]。到目前为止,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土地利用中环境评价体系的基本框架、原则、方法和指标体系都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和探讨。 1 生态环境评价的定义和研究意义 1.1 生态环境评价的含义和定位 1.1.1 环境影响评价的含义[2] 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土地利用规划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和制度,它属于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广义的环境评价包括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综合方面,狭义的环境评价仅指生态环境评价。 1.1.2 土地利用中的生态环境评价 就我国而言,当前的土地利用环境评价主要指对土地利用规划可能导致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即土地利用的变化对周围生态环境的改变和影响,主要包括对水体、气候、土壤、生物和大气等方面的影响程度。 1.2 生态环境评价的重要性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重点考虑维护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完整性,保证在土地利用过程中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在对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基础上,兼顾经济环境影响评价和社会环境影响评价。 1.3 本文综述的主要内容 本文对当前土地利用过程中的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综述,全面论述了当前生态环境评价体系的研究和实施现状,分析了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2 土地利用过程中生态环境评价体系研究动态在生态环境评价过程中,由于评价效益的目的、重点和方向不同,评价区域范围、数据来源和技术手段方面各有不同,还没能形成一套完整的能被广泛接受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且评价多停留在静态评价上,动态的分析评价和生态变化可视化的应用还较少。 2.1 生态环境评价的区域范围 研究区域范围覆盖了国家、省、市、区、流域及生态区等各种不同空间尺度。叶亚平、刘鲁君作了关于“中国省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从国家宏观角度对中国各省区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朱晓华、杨秀春、谢志仁对江苏省各地级市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动态变化研究,将生态质量评价从静态扩展到动态研究。2006年,李贞、冷飞、刘艳菊等作了关于“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与方法研究”,对山西省太原市的城市土地利用规划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徐杰、张盛、檀庆海等人进行了“呼和浩特市玉泉区生态环境评价及其生态功能区划”的研究,以城市的一个行政区为单位进行了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价。伏洋、李凤霞、严进瑞等对“青海省河流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研究,得出了青海省主要河流生态环境的质量评分,并提出了青海省河流生 第27卷第6期2007年11月 经 济 地 理 EC ONOMIC GE OG RAPHY V ol.27,N o.6 N ov.,2007 ①收稿日期:2007-04-12;修回日期:2007-08-20

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建设

生态文明评价指标 体系建设

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建设 一、农村生态文明的内涵 中国“农村”不但仅是简单的地域坐标,更包含了中国特殊历史背景下形成的由自然、经济和社会等因素组成的复合系统,它既反映了具有一定产业特征的经济发展方式,也表征着占国家三分之二人口的社会文化的发展进程。根据国家的统计标准,农村一般是指县(除县辖建制镇)以下,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人们聚居生活的广大地区,而根据普遍认识,农村是除了城市以外的其它地域范围。没有农村的平衡和协调发展,就没有中国社会的全面发展。然而,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对于什么是农村生态文明、并如何进行综合评价,当前尚未形成统一界定。从国内外学术研究和实践工作来看,关于农村生态文明内涵的认识和界定,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认为农村生态文明是综合性成果。正如人们对广义上的生态文明的理解,农村生态文明是人们在进行农业生产与生活过程中,遵循自然—人—社会复合生态系统运行的客观规律,主动、积极地改进农村内部自身发展和优化农村与自然、城市关系,使之和谐协调、共生共荣、共同发展的一种社会文明形态,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二是认为农村生态文明是重点突破的过程。按照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考核指标,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首先要应对当前农村突出的环境问题,特别是要解决农村生产和生活环境污染的问题、处

理好环境、资源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因此认为,农村生态文明是指在从事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同时,注重保护和改进周边的生态环境,合理统筹生态环境改进与农村经济发展,其特征主要体现在“农村生态良好、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生活健康”。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无论是作为“综合性成果”还是“重点突破的过程”,其最终目的都将回归到生态文明本身的内在规定性上,即解决好发展方式的问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农村生态文明可简要概括为,是建立在农村生态系统基础上的,以农业生产为主业的人们在其聚居地和生产过程中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调整自身发展方式和发展理念,实现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有益成果的总和。当前中国城乡二元的经济社会格局依然明显,农村作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和社会单元,其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建设农村生态文明、转变发展方式,应具有独特的视角和目标:(1)以农村生态系统为基础。从生态学的角度,农村生态系统是典型的半人工系统,自然节律性和社会属性并存。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应根据其生态系统功能定位,围绕系统要素,进行空间、产业和组织整合。 (2)以农民的生态化发展为目标。农民是农村的社会主体,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基于农民视角提出更加具体的行动纲领。(3)以农村社会整体性转型为动力源,即有赖于对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布局的综合规划和系统变革。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几个误区

土地管理与制度改革? 国匕賓圾情报'---------------------------------------------------------?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儿个误区 熊建华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北京100872) 摘要: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开展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的重要前提。本文通过对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现有三大主流评价指标体系的概述和分析,指出了当前基于概念模型构建指标体系的误区,并对其发展进行了思考。研究表明,现有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过于依赖概念模型,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未能体现出与其他类型土地评价指标体系的差异性和自身的独特性;未来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该以准确把握土地生态安全科学内涵为前提,以概念模型为参考依据,注重指标体系的时效性,强调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的独特性、不可替代性。 关键词: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误区思考 土地生态安全作为生态安全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土地生态安全的基础工作在于土地生态安全评价,通过评价形成对于区域土地生态安全状况、演变过程和危害程度的基本判断。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日渐凸显,土地生态安全问题愈发紧迫,开展土地生态安全相关评价正当其时。 现有土地生态安全相关评价主要包括两类:土地生态安全评价和土地生态安全预警。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是土地生态安全预警的基础,土地生态安全预警是土地生态安全评价在未来时段的延续巴二者都需要构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来开展相关研究。能否构建科学合理的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是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结果科学与否的决定性因素,到底需要构建什么样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当前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已有指标体系多采用概念模型或框架模型,但对模型存在的问题欠缺考虑和论证,直接影响了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和公信力。本文尝试对当前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所采用的主流指标体系进行剖析,试图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提供理论支撑。 1指标体系分类概述 现有研究成果主要指标体系以概念模型和框架模型为主,包括三大类:压力-状态-响应(PSR),经济-环境-社会(EES),混合类(PSR和EES等综合)。 1.1PSR模型,包括PSR、DPSR、DPSIR、IDRIS等模型 PSR模型即“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最初应用于土地质量评价叫后演变为DPSIR模型,即“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模型,应用于环境质量和可持续评价⑴。2002年后,国内学者在开展土地生态安全研究时,对PSR模型进行了部分重构,形成了DPSR模型巴即“驱动力-压力-状态-响应” 基金项目: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成果(18XNHO17) 收稿日期:2018-09-08 作者简介:熊建华(1988—),男,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地利用评价、生态环境效应。E-mail:jhxiong2014@https://www.doczj.com/doc/238388685.html, 田《2019年第4期

政治生态建设工作总结

政治生态建设工作总结 一年来,我们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着力加强政治生态建设,为进一步推动学校事业转型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现将主要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精心安排 我们认真贯彻《市政治生态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精神,迅速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校长为副组长的政治生态建设活动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以讲干事、讲团队、讲形象、争先进为总要求,以树立鲜明的选人用人导向为核心的《实施意见》,并召开全体党员干部大会进行动员,号召大家牢固树立政治生态建设是生产力的理念,积极参与政治生态建设,努力营造“风清气正、政通人和、团结奋斗、创先争优”的政治生态环境。 二、立足实际,注重实效 我们紧密围绕《市政治生态建设2017年度工作要点》的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扎实开展各项推进活动。 1、开展集中学习教育。我们组织党委委员认真学习市委领导关于加强政治生态建设的讲话,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然后通过党支部“三会一课”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围绕“什么是政治生态环境”、“加强政治生态建设有什么重要意义”、“如何在优化政治生态环境中发挥自身作用”等专题,深入讨论,充分交流,努力开创团结干事、用心谋事、和谐共事、事争一

流的良好局面。 2、加强领导班子内部制度建设。我们按照“梳理淘汰一批、调整优化一批、配套充实一批”的要求,对领导班子议事规则、行为规范、决策程序、运行机制等内部制度进行修改完善,认真落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把制度建设的各项措施落到了实处。 3、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我们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在综合考察德、能、勤、绩、廉的基础上,把看表现、论实绩作为选用干部的重要导向,尤其注重选拔政治坚定、实绩突出、作风过硬、群众公认和科学发展意识强、推动“两个环境”建设有贡献的年轻干部。 4、提升干部素质能力。学校领导亲自进行培训,要求广大中层干部务必讲政治、讲原则、讲正气,发挥承上启下、协调沟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当好学校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和中流砥柱。我们还举办党员干部学习班,邀请市委党校两位专家进行专题辅导,进一步提高了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技能素养。 5、健全考核评价体系。我们以实行全员绩效管理为契机,将主要业务指标和共性工作要求作为各处室及教职工的绩效考核任务,鼓励广大教职工大力发扬创先争优的精神,进一步弘扬正气、开拓创新。

土地利用规划中的环境影响评价

土地利用规划中的环境影响评价 摘要: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在对规划区环境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参考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地方标准,分析规划方案的实施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识别其主要的环境影响因子,提出问题,进一步完善土地利用规划,从而能够保证规划实施与环境保护的协调性,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提高环境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理论;方法 一、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理论基础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体系涵盖人口、经济、资源与环境,包括管理、法制、科技、教育等各方面的能力建设构成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支撑体系,各项能力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保证。只有通过有效管理、严格立法、提高科技水平、增强可持续发展意识以及加大公众参与力度等,可持续发展才能真正从理论走向实践。因此规划环评作为联系政策与环境影响的重要纽带,需要时刻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重视可持续发展理论对于规划环评的基础性指导作用,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二)系统科学理论 对于人类经济行为的研究是土地利用规划与环境影响的中介,因此环境影响评价涉及社会、经济等诸多因素,这些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且又能按照一定的结构进行组合,统一表现出一定的功能,从而成为一个大的系统。土地利用系统涵盖耕地、园地、林地等多个子系统,这些子系统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作用。与此同时,土地利用系统又同环境系统、社会经济系统相联系。因此,进行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时,要运用系统方法着眼于系统与要素、要素与要素、系统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揭示其间的系统性质和运动规律。 (三)生态经济协调理论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已成为影响发展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部分地区,土地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经严重影响到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在土地开发利用中,要充分考虑生态系统的承载力,科学合理地确定土地利用目标,将改善土地生态环境放到重要位置,确保经济活动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性的影响,最终通过改善环境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协调理论为土地利用规划环评提供了可供参考的理论分析和方法支持,是规划环评的重要理论之一。 (四)景观生态学理论

DPSIR模型及其在生态环境建设及效应评价中的应用资料

D P S I R模型及其在生态环境建设及效应评价中的应用

DPSIR模型及其在生态环境建设及效应评价中的应用 DPSIR 模型是一种在环境系统中广泛使用的评价指标体系概念模型,它是作为衡量环境及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指标体系而开发出来的,它从系统分析的角度看待人和环境系统的相互作用。它将表征一个自然系统的评价指标分成驱动力(Driving forces)、压力(Pressure)、状态(State)、影响(Impact)和响应(Responses)五个模块,每个模块中又分为若干个指标,以及一些环境状态对社会的反馈和人类改善环境所采取的措施。 一、DPSIR模型的概念和框架 在PSR和DSR模型的基础上欧洲环境署EEA(European Enivorment Agency)反展了DPSIR概念框架。在DPSIR框架中,“驱动力”是指造成生态环境变化的潜在的原因;“压力”是指人类活动对其紧邻的环境以及自然环境的影响,是生态环境的直接作用的因子;“状态”是指生态环境在上述压力下所处的状况;“影响”是指系统所处的状态对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结构的影响;“响应”为人类在促进可持续发展进程中所采取的对策和制定的的积极政策。已有的研究表明,DPSIR模型强调经济运作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之间的联系,具有综合性、系统性、整体性、灵活性等特点,能揭示生态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因果关系并并有效整合资源、发展、环境与人类健康。DOSIR枢架结构消晰、简单明了,为生态建设环境效应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

二、生态建设环境效应评价内容 (1)水土保持效益评价 在水土保持规划中,必须用效益预测采确定规划是否可行,在评价小流域综合治理成果时,也要进行效益分析。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综合反映了水土保持的四重效益,即:蓄水保土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念效益。 (2)生态安全评价 随着全球生态环境的您化.生态安全问题已成为当今人类面临的诸多挑战今的一个主要内容。生态安全是生态经济学、农业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研究和关注的 热点,目前关丁失态安全概念基本上存在着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生态安全包括自然生态安全、经济生态安全和社会生态安全;狭义的生态安全是指自然和半自然生态系统的安全。

武汉市土地利用生态风险评价

武汉市土地利用生态风险评价 摘要:利用武汉市土地生态环境及社会经济资料,分析了武汉市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主成分分析、K均值聚类等方法,建立了土地利用生态风险评价模型,分析和评价了武汉市土地利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2003-2010年武汉市土地利用的生态风险呈逐年扩大趋势,风险值从2003年的-1.003 3(Ⅴ)上升为0.557 5(Ⅱ),即由安全级降为风险级。根据此评价结果,提出了协调武汉市城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对策。 关键词:土地利用;生态风险;PCA模型;K均值聚类;武汉市 土地利用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人类活动与自然生态条件变化的综合影响。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人类对土地的需求越来越大,这种强烈需求使得人地关系矛盾步步升级,随之而来的土地生态问题也日益突出,如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污染、土地生态破坏性加剧等。面对严峻的现实,人们开始意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并有意调控土地利用方式,改善生态环境,促使二者关系趋于协调。武汉市地处我国中部腹地,位于江汉平原东部,该区域土地类型多样,适宜性广泛,水资源优势突出,为全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但由于武汉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建设的扩张、人口的增加和土地利用方式不当等原因,大量的土地在城市化、工业化过程中丧失,土地生态功能下降,人地矛盾突出。本研究以武汉市2003-2010年土地利用现状为对象,建立主成分分析(PCA)和K均值聚类的生态风险评价模型,对武汉市土地利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旨在把握武汉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程度的变化规律,以期能充分认识武汉市土地资源利用和两型社会建设所面临的问题,为城市区域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建设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1 武汉市土地利用变化情况 1.1 土地利用数量变化 武汉市地貌类型多样,山地、丘陵、岗地和平原兼备,全市土地总面积849 400 hm2,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4.57%。表1选取了武汉市2003年和2010年两个时段土地资源利用状况,统计出了各地类的面积及其变化情况。 由表1可以看出,8年间武汉市农用地和未利用地总量减少,城市建设用地迅速增加。在农用地类型中,耕地、牧草地显著流失,其中牧草地减少最快,8年共减少6 604.97 hm2,减幅为95.93%;耕地面积由2003年所占总土地面积的44.16%减少到2010年的39.57%。林地、园地面积增加最多,8年共增加了22 767.71 hm2,两者增幅共计38.79%。在建设用地类型中,交通水利用地面积增速快于居民点及工矿用地的速度,增幅比例达33.77%。在未利用地类型中,未利用土地和其他土地共减少了6 111.91 hm2。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未利用地是难以开发的山丘区荒草地和裸岩地,可垦地较少,耕地后备资源相对贫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