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测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请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明代花鸟画

明代初期,因太祖朱元璋对南宋院体画风青睐有加,花鸟画大致延续了宋代院体工笔画风格,没有新突破。明宣宗朱瞻基同宋徽宗一样,雅号诗文书画,尤好花鸟画。他在位期间,宫廷画院的花鸟画风格面貌多样,有延续南宋院体花鸟画艳丽典雅风格的工笔重彩画家边文进,有出自北宋徐熙野逸风格的没骨画家孙隆,有笔墨洗练奔放、造型生动的水墨写意画家林良,还有精丽粗健并存、工笔写意兼具的画家吕纪。不过,这些风格面貌大多沿袭宋代花鸟画,并无根本突破。从意境与格调方面看,这时期的花鸟画比宋代院体花鸟画略逊一筹。事实上,明代花鸟画的大突破直到中期以后才出现。

明代中期,文人越来越多地参与花鸟画创作,他们的创作风格一开始就与院体画大相径庭,最有代表性的是吴门画派。吴门画派的成就主要在花鸟画方面,代表人物有兼擅人物、山水、花鸟的“吴门四家”,即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沈周与文徵明主要延续宋、元文人画传统,疏简而不放逸;唐寅与仇英主要吸收南宋院体画风,并融入了时代的精神特质,体现了当时的市民趣味。他们的花鸟画在吸收前代大师成果的基础上发展出鲜明的个性特征,在美术史上颇有影响。

严格地说,吴门画派的花鸟画是对前代的延续,并没有开宗立派的意义。然而,到吴门画派的弟子一代,花鸟画在陈淳、陆治、周之冕那里结出了果实。陈淳早年习元代绘画,后学于文徵明,花鸟、山水兼擅。他将书法和山水画笔法融入花鸟画,运用水墨的干湿浓淡和渗透,巧妙地表现花叶的形态与阴阳向背,简练放逸又不失法度,开写意花鸟一代新风。如果说陈淳的大写意花鸟充分表现了笔墨的特征与画面的形式感,那么徐渭的作品泽充分发挥了大写意花鸟托物言志的功能,洗胸中块垒,抒澎湃激情。在绘画语言风格方面,他吸收宋、元文人画及林良、真州、陈淳的长处,兼融民间画师的优点,同时将自己擅长的狂草笔法融入绘画。在其笔下,梅兰竹石被赋予了他强烈的个性,以狂怪奇崛的姿态傲视万物。他是第一个使用生宣作画的花鸟画家,利用生宣良好的吸水性来控制画面水墨渗化效果,表达特殊韵味。他还以泼墨法作花鸟,用笔墨的纵横捭阖表达自身的愤懑情绪。徐渭开创了大写意花鸟的新体派,八大山人、石涛、扬州八怪、海派乃至齐白石都曾受其影响。他的成就超越了早于他的陈淳,后世将二人并成为“青藤白阳”。

1.下列关于明代花鸟画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明宣宗时,宫廷画派花鸟画风格多样,但意境与格调比宋代院体花鸟画略逊一筹。

B.“吴门四家”花鸟画在吸收前代大师成果基础上发展出鲜明个性特征,取得重大突破。

C.陈淳的大写意花鸟画充分表达了笔墨的特性与画面的形式感,开写意花鸟一代新风。

D.徐渭开创了大写意花鸟画的新体派,其成就超越了早于他的陈淳,对后世影响深远。

2.下列对明代花鸟画取得丰硕成果的原因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画家们广泛地学习和借鉴院体画家、文人画家及民间画师的优良画风。

B.文人参与花鸟画创作以后,绘画作品更具有生活气息和时代精神特质。

C.画家们具有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激情和狂怪奇崛、傲视万物的强烈个性。

D.画家们大胆尝试,或借鉴山水画笔法,或引书法笔法入画,或使用新材料。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明宣宗在位期间,宫廷画派的花鸟画只是沿袭宋代花鸟画的风格面貌,没有取得突破。

B.明代中期,吴门画派的花鸟画由于创作风格一开始就标新立异,所以取得了最高成就。

C.陈淳学习文徵明用水墨的干湿浓淡和渗透表现花叶的技法,画风简练放逸又不失法度。

D.徐渭将狂草笔法、泼墨法融入大写意花鸟画,很好地表达了他的澎湃激情和愤懑情绪。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4~7题。

徐湛之,字孝源,东海郯人。湛之幼孤,为高祖所爱,常与江夏王义恭寝食不离于侧。年数岁,与弟淳之共车行,牛奔车坏,左右驰来赴之。湛之先令取弟,众咸叹其幼而有识。及长,颇涉大义,善自位待。事祖母及母,并以孝谨闻。

元嘉二年,除著作佐郎,员外散骑侍郎,并不就。六年,东宫始建,起家补太子洗马。转国子博士,迁奋威将军,南彭城、沛二郡太守,徙黄门侍郎。后又为秘书监,加散骑常侍。

会稽公主①身居长嫡,为太祖所礼,家事大小,必咨而后行。西征谢晦,使公主留止台内,总摄六宫。忽有不得意,辄号哭,上甚惮之。初,高祖微时,贫陋过甚,尝自往新洲伐荻,有纳布②衫袄等衣,皆敬皇后手自作;高祖既贵,以此衣付公主,曰:“后世若有骄奢不节者,可以此衣示之。”湛之为大将军彭城王义康所爱,与刘湛等颇相附协。及刘湛得罪,事连湛之,太祖大怒,将致大辟。湛之忧惧无计,以告公主。公主即日入宫,既见太祖,因号哭下床,不复施臣妾之礼。以锦囊盛高祖纳衣,掷地以示上曰:“汝家本贫贱,此是我母为汝父作此纳衣。今日有一顿饱食,便欲残害我子!”上亦号哭,湛之由此得全也。迁中护军,未拜,又迁太子詹事,寻加侍中。

湛之善于尺牍,音辞流畅。贵戚豪家,产业甚厚。门生千余人,皆三吴富人之子,姿质端妍,衣服鲜丽。每出入行游,途巷盈满,泥雨日,悉以后车载之。太祖嫌其侈纵,每以为言。

二十二年,范晔等谋逆,湛之始与之同,后发其事,所陈多不尽,为晔等款辞③所连,乃诣廷尉归罪,上慰遣令还郡。

上每有疾,湛之辄入侍医药。元嘉末,上遇事久议不决。与湛之屏人共言论,或连日累夕。每夜常使湛之自秉烛,绕壁检行,虑有窃听者。劭入弑之旦,其夕,上与湛之屏人语,至晓犹未灭烛。湛之惊起趣北户,未及开,见害。时年四十四。

【注】①会稽公主:徐湛之的母亲、高祖的女儿、太祖的姐姐。②纳布:质量粗劣的布。

③款辞:服罪之辞。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忽有不得意,辄号哭辄:立即,就,便。

B.太祖大怒,将致大辟大辟:死刑

C.迁中护军,未拜拜:授予官职。

D.又迁太子詹事,寻加侍中寻:不久。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徐湛之为人看重的一组是(3分)

①为高祖所爱,常与江夏王义恭寝食不离于侧

②家事大小,必咨而后行

③汝家本贫贱,此是我母为汝父作此纳衣

④太祖嫌其侈纵,每以为言

⑤乃诣廷尉归罪,上慰遣令还郡

⑥上遇事久议不决。与湛之屏人共言论,或连日累夕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④⑤

D.②③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徐湛之自幼丧父,受到高祖怜爱。年纪虽小却很有见识,同弟弟淳之一起乘牛车出行遇到危险,却让众人先救弟弟。长大后,涉猎文章义理,能正确对待自己的地位。

B.刘湛的事情牵连到徐湛之,太祖大怒,准备处以死刑。湛之求救于会稽公主。公主拿出太祖当年的粗布衣服,进宫号哭求情,徐湛之才得免一死。

C.徐湛之贵戚豪家,产业十分丰厚,门生有一千多人,都是三吴富贵人家的子弟,穿着用度、外出游玩儿都非常豪奢。太祖嫌他奢侈放纵,时常因此劝说他。

D.范晔等人阴谋叛逆,徐湛之在初始时与范晔等一起活动,后来又揭发了这件事,但他仍受到范晔等人供词的牵连,于是去廷尉处认罪,太祖抚慰他一番,令他回郡任职。

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初,高祖微时,贫陋过甚,尝自往新洲伐荻,有纳布衫袄等衣,皆敬皇后手自作。(5分)

(2)其夕,上与湛之屏人语,至晓犹未灭烛。湛之惊起趣北户,未及开,见害。(5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①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注:①重送,诗人之前已写过一首同题材的五言律诗。刘、裴曾一起被召回长安又同遭贬谪。

8.诗歌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9.“青山万里一孤舟”一句运用了怎样的手法?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9分)

10.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9分)

(1),,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三峡》

(2)呼尔而与之,;蹴尔而与之,。《鱼,我所欲也》

(3),,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后值倾覆,,,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出师表》

(5)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

乙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熬鹰

杨坤

这是一只刚刚成年的苍鹰,嘴尖锐而弯曲,披一袭铁灰色毛羽,带有钩爪的四趾苍劲有力,但鹰腿却被一条特意打造的细铁链拴住——猎人第一天将它捉来,就在隐秘的处所开始对它的磨炼,在鹰的周围布上绳网,绳网的外面,故意摆放着鲜嫩的羊肉和清水,苍鹰对此不屑一顾。在荆棘中不慎撞入猎人的机关,被冰冷的铁链铐住的瞬间,苍鹰就表现出暴烈悍野的气质。两只遒劲的鹰爪不停地抓挠,将铁链哗哗抖响,但仍被死死扣住。雄鹰发出一阵阵愤怒的戾啸,啸声苍凉、悲壮,戾气直达云霄,表现出一个强悍灵魂对重返自由的渴望。但猎手在网外冷笑着,于是雄鹰更加愤怒,一次次飞起,向他扑击,想用铁喙啄他,用利爪撕裂他,但一次次都被铁链拽回,石块般重重摔倒在地上。徒劳的扑击中,雄鹰的体力在一点点耗去。

夜幕降临,大地沉入无边的暗夜,深秋的风,带着砭骨的寒意吹来。猎手,拾来枯枝,在场地边生起一堆火,不断添加的枯柴使火不断噼啪爆响。火光下,雄鹰的两只眼血红,怒视着不怀好意的猎手;猎手的眼睛也是血红的,和它对峙着,谁也不愿处于下风。人与禽,两双眼睛就这么交锋、对峙,直到第二天的黎明。

第二天,当第一缕晨光染上雄鹰的苍羽时,它更加愤急躁了,它依稀回忆起从前的辉煌:在傍晚或清晨明净的天宇里翱翔,时而鼓风振翼,像一支利箭射入远天;时而舒爪展翅,在平稳的气流上悠然滑翔。草泽间偶然性闪现的兔子或树林间飞过的雀鸟,都逃不过它犀利的眼睛,闪电般地扑击之后,是一次肥美的大餐——它隐约觉出腹中的饥饿,猎手也殷勤地将羊肉捧到眼

前。但雄鹰只凶猛地“炸”开门扇般的翅膀,粗壮的毛羽激射到猎手的脸上、身上,锥心刺痛。猎手看到,鹰对鲜嫩的羊肉置之不理,只用铁喙去啄击铁链,“啪,啪,啪!”迸出火花,发出爆响,但铁链依然,只是鹰喙已鲜血淋漓,鹰仿佛不知疼痛,一如既往地啄击着。鲜血,一点点滴下来,滴下来,洇湿了爪下的黄土、岩石。

又是一夜对峙。

两天两夜,猎人仗着强壮的体能和桀骜不驯的鹰对峙。对峙的过程就是人驯服鹰的过程,对鹰施加威压,一点点磨灭它的野性,打消它的自信,使它产生对人的敬畏心理。猎人看到,夜深后,在无边黑夜的包围下,苍鹰的戾气一点点消散,但猎手不敢松懈,稍一不慎就会前功尽弃。

当第三天阳光普照时,鹰嘴已结满黑硬的血痂,瘀血甚至堵塞了鼻孔。它不时乏力地甩甩头,蹭蹭喙,眼中集结的怒气消散殆尽,疲弱的身躯仿佛再也拖不动沉重的铁链,蕴满黄金光泽的眼睛不时半眯,随时都会睡去。猎人手里拿了一根棍子,不停地撩拨它。无可忍耐之下,苍鹰的气又一下子凝聚,但已没有了锐气。猎手看到,雄鹰,从体力到意志,都濒临崩溃。

漫漫白日过尽,漠漠寒夜降临。在猎手精心安排的场地外面,响起阵阵野物的嚎叫,野狼嚎声粗蛮,充满歹毒,而豺狗尖利的咻音则充满嗜血的欲望。雄鹰,拢紧身上的毛羽,将身体畏畏缩缩移向火堆。天风阵阵,大野广袤,雄鹰感到自己孤独、无助。野物的嚎叫又逼近了,鹰身上开始有了明显的颤栗。猎人,适时现身,他清楚地看见,鹰眼里戾气消尽,闪过一丝乞怜。猎人走进绳网,将鹰抱入怀中,抚摸鹰的头部,它不再挣扎、啄击。手指从头顶滑下,顺着修长的脖颈,抚上宽阔的背脊,鹰温顺地舒展开身体,连眼睛也透出温良、驯顺。这时再将鲜嫩的羊肉托上掌心,鹰便顺畅地一块块叼下……一只鹰熬成了!猎手体能快熬尽,把鹰交给帮手后便翻身倒下,睡上三天三夜才能恢复元气。

当这只鹰再次出现时,不是蹲踞在猎手的肘、肩上,就是在猎手的头顶上低飞、盘旋,待到远方的猎物闪现,不待指令便会迅猛出击……猎人开剥猎物时,会大度地将肠子、肝肺等扔给它……一个自由、桀骜的灵魂,从此消失。

(选自《短篇小说选刊》)(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通过熬鹰场景的描写,表现了猎人坚韧顽强的意志。最后一段,写猎人用猎物的内脏喂鹰,则表现了猎人对鹰的关爱与呵护。

B.人熬鹰,鹰也在熬人。猎人在熬鹰的过程中整体计划,斗智斗勇,按步骤一点一点熬掉鹰的戾气。在熬鹰的过程中,稍有疏忽就有可能前功尽弃。

C.熬鹰的过程貌似平静实则惊心动魄。小说通过两个强者的一系列的较量,向读者展示了熬鹰这一令人心灵震撼、荡气回肠的过程,塑造了生动的艺术形象。

D.一只鹰熬成了,它最终成了猎人捕猎的工具,这是令人感到悲哀的。可是当猎鹰看到远方猎物闪现时,不待指令便会迅猛出击,这又表现了它的桀骜和自信。

E.小说通过写人与鹰的对峙,表达了强者的较量既是体力的较量,也是智慧和意志的较量。这场较量中猎人凭借聪明才智最终战胜雄鹰,给读者带来了强烈的审美震撼。

(2)小说塑造了猎人和雄鹰两个艺术形象,请选择其一,概括该艺术形象的特点,并作简要分析。(6分)

(3)请概括分析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6分)

(4)有人认为,在这场人与鹰的精神和意志的较量中,猎人是最终的赢家;也有人认为,这场较量根本没有赢家。你怎么看?请说明你的观点并作分析。(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中国现代教育之父----南开中学创办人张伯苓

①在我看来,张伯苓是中国现代教育的一座山,也是一座人格的丰碑。作为中国现代基础教育的奠基者,他还是一条泱泱大河,濡溉后人,泽被中华。

②1904年,张伯苓和严范孙一起创办了南开中学。在后来成为名校的现代新式学校中,南开中学创办最早。在由封建传统教育进入近现代新式教育的转型时期,南开中学的诞生及其以后一系列的办学实践,确实起到了开一代先风的作用。

③南开的办学理念是“人生以服务为目的”。20世纪30年代,在《南开双周》、《南开高中》、《南开校友》、《南开童子军》的创刊号上,张伯苓校长的题词是“以服务为目的”。

④张伯苓在南开施行的人生教育和人格教育,就是和我们的许多学校相比,仍然是十分领先的。其中较著名的就是施行“四十字镜箴”。为了培养学生的文明行为,张伯苓特意在南开中学校门入口处立了一面一人高的大镜子,上面镌刻着严范孙书的四十字箴言“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暴、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这种做法在当时,赢得了极好的社会反响,甚至连来校访问的哈佛大学校长伊利奥都赞叹不绝,回国后四处宣传,“镜箴”及相关照片还上了美国的报刊。

⑤亲历过“国帜三易”的张伯苓,一直将爱国热情同教育救国的理念融为一体。这是南开学校“人格教育”中一个极为闪光的特色和亮点。在每周三固定的修身课及不定期的各种集会上,都要对会场进行一番精心布置,讲台上必定高悬国旗,两旁大书“爱国”二字。1916年,张伯苓想起他几年前在美国看到美国学校的学生在校长的带领下向国旗行礼的场面,便决心也在南开仿效实行。于是学校每天都会在黄昏时吹响旗号,三三两两漫步校园或闲谈的学生,只要一听吹号声,都会不约而同地止步立正,面向国旗行注目礼。

⑥张伯苓是现代学校体育教育最杰出的先驱者。这首先表现在他对体育精神的理解上。中国人向来私念重,缺乏公德意识,而体育可以帮助学生消除这种国民弱性,培养密切合作、集体为重的观念意识。他还认为,体育比赛能培养同学们公平竞争、以技取胜的观念,真正的体育精神乃是以积极向上的精神创造最佳成绩,以豁达乐观的情绪和心态来对待失败的态度。南开的体育场地设施,在当时是全国一流的。20世纪20年代中期,南开学校千余名学生,共有15个蓝球场,5个足球场,6个排球场,17个网球场。张伯苓大力提倡普及体育,他一直强调,每个学生都应该德、智、体、群四者并进,明确宣称:“教育里没有了体育,教育就不完全。”

⑦张伯苓作为南开学校的校长,两袖清风,生活十分简朴。几十年中,先生四处奔走,努力募捐,靠“化缘”为南开挣下数百万产业。但是,他从没有在自已身上乱花一分钱。教育无小事,事事育人;教育无小节,处处楷模。张伯苓酷爱听戏,但为了教育学生不浪费学习时间和防止学生沾染不良习气,他从不进天津戏院听戏;他虽然和梅兰芳等名角颇有来往,但当他们在天津表演时,张伯苓决不前去捧场。张伯苓以身作则,行为师表的故事在南开有口皆碑。一次修身课上,张伯苓谆谆告诫学生不要抽烟,但有一个调皮的学生当场质问校长说:“您不许我们抽烟,您为什么自已还抽烟呢?”张伯苓顿时无话可说。沉思了一下,他便当场明确表态:“这个问提得好,现在我宣布马上戒烟。”说着,他就把随身带的烟杆折断了,在场的全体学生被感动了,报以热烈的掌声。凭着顽强的毅力,成功地戒除了烟瘾。在他人高尚人格的感召下,南开学校形成了铁的纪律和良好风尚。

⑧作为一所私立学校校长,张伯苓因其名望功业得到社会和高度认可和尊重。他把毕生献给了南开和中国的现代教育。一所中学,出了周恩来、温家宝两位总理,拥有如此一流的时代骄子,在中国现代基础教育史上,很难有第二所中学可以匹敌。

⑨一所私立学校,一位平民出身的校长,靠什么创造了如此辉煌的奇迹?还是用张伯苓校长的话说明吧:“既无天才,又无特长。我终身努力,小小成就,无非因为我对教育有信仰有兴趣而已。”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称张伯苓是“一条泱泱大河,濡溉后人,泽被中华”,其中原因之一是他创办了南开中学,并培养出了以周恩来、温家宝为杰出代表的一流学子。

B.南开中学校门入口处所立的“四十字镜箴”令美国哈佛大学校长伊利奥赞叹不绝,正因为他四处宣扬,“镜箴”及相关照片才上了美国的报刊。

C.南开中学每天都会在黄昏吹响旗号,学生们只要听到号声,就都会面向国旗行注目礼,这是南开学校“人格教育”中一个极为闪光的特色。

D.张伯苓处处以身作则。他酷爱听戏,和梅兰芳等名角颇有来往,但为了教育学生不浪费学习时间和防止学生沾染不良习气,他从不进戏院听戏。

E.本文运用平实自然的语言,精心选材,记述了张伯苓的办学实践和为中国现代基础教育所做出的杰出贡献。再现了一个现代教育家的光辉形象。

(2)本文第一自然段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3)为什么说“张伯苓是中国现代教育之父”?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在张伯苓看来,一个人要创造辉煌的奇迹,需要“终身努力”。请结合全文并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8分

第II卷表达题(17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3分)

A.道德是一切制度运行的社会土壤,道德与法律在一个国家的文明框架中,唇齿相依,缺一不可。

B.虽然计算机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但拥有了它并不意味着一切工作都会那么轻而易举,一挥而就。

C.传统节日是一宗重大而特殊的民族文化遗产,其文化内涵和相关习俗不应该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

D.将往昔林林总总的记忆吐露在纸上,我意识到完成了我生活中最重要的行动,我注定为回忆而生。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3分)

A.2014年巴西世界杯抽签仪式12月6日在绍伊皮海滨举行,抽签仪式从为去世的前南非总统曼德拉默哀的方式拉开帷幕。

B.为贯彻落实十八大关于改革干部考核评价制度、完善“发展成果考核评价”体

系的精神,中组部改进了考核领导的方式。

C.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刘结一大使表示,中国将坚持客观公正、高效务实、透明开放,推动安理会积极履行其职责。

D.他在《家庭医生报》上发表的关于饮食习惯和身体健康的文章,提出了许多新的意见和观点,批评的人很多。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画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闲情,是,什么也不做,也不想了。也是,去水边品茗。有时,从午后一直坐到日暮黄昏,。人散去,一回头,仿佛看见丰子恺先生那幅画《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只见天空淡月一弯,竹帘半卷,竹椅几把,桌上剩茶几盏,就是。

①偷得浮生半日闲,邀三两知己②不见一个人,却有说不出的意境

③不知不觉,一弯月儿挂上柳梢④三月间看桃花开遍陌上,听杜鹃鸣

A.②①③④ B.④③①② C.④①③② D.②③④①

16.对下面这段文字提供的信息进行筛选、整合,给“创造”下定义,不超过30字。(4分)

作为人的一种活动,创造包括思维活动和行为活动。创造一定要获得成果。形形色色的创造成果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精神性的,即新的认识;另一类是物质性的,即新的事物。这些创造成果不管以何种形式表现出来,都必须具备“首次获得”这个必要条件。

17.以下是某中学庆祝教师节文艺演出的一段主持词。仿照画线部分的句式,在空缺处补写相应的语句。要求:句式一致,字数相等,语意相关。(4分)

学生甲:老师,您坚守一方净土,用粉笔书写忠诚,默默无闻;

学生乙:老师,您耕耘三尺讲台,①;

学生甲:加减乘除,算不尽您付出的辛劳;

学生乙:②,。

六.作文(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群人在行走,每个人都背负着一个沉重的十字架,在缓慢而艰难地朝着目的地前进。途中,有一个人心想:这个十字架实在是太沉重了,他决定将十字架砍掉一块。砍掉之后他的步伐也不由得加快了。又走了很久很久。他又砍去了两大块。这样一来,他一下子感到轻松了许多!于是,他毫不费力地就走到了队伍的最前面。走着走着,前边忽然出现了一个又深又宽的沟壑!沟上没有桥,周围也没有路。后面的人都慢慢地赶上来了,他们用自己背负的十字架搭在沟上,做成桥,从容不迫地跨越了沟壑。他也想如法炮制。但他的十字架之前已经被砍掉了长长的一大截,根本无法做成桥帮助他跨越沟壑!

要求:请理解材料内涵,选取一个恰当的角度构思立意,不准抄袭,不准抄袭。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语文月考答案

:一、1、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的能力。阅读是要找到区域,抓住关键语句,仔细推敲。B项中“取得重大突破”与第二段末句“在美术史上颇有影响”相比,明显把原文意思说重了,原文没有“重大突破”的明显赞美之意。

2、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特别注意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文中第三段说徐渭如此,而C选项偷换概念,以大代小,把徐渭当成了“画家们”。

3、D本题考查信息推断能力。A项中,原文第一段说“大多沿袭宋代花鸟画,并无根本突破”,选项把“大多”改成了“只是”,换成了以偏概全的毛病。B项强加因果,原文第二段只是说“一开始就大相径”,并没有得出“最高成就”的结果。C项强加联系,原文第三段只是说他“后学于文徵明,花鸟山水兼擅”,后面的技法与画风是他——陈淳的,原文未说明这种风格就是文徵明的。

二、古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4.C(拜:拜受)

5.B(②是说会稽公主的③是公主对太祖说的话④是太祖对徐湛之奢侈排场的不满)

6.B(公主拿出的“粗布衣服”不是“太祖当年的”,而是“高祖微时”穿过的。)

7.(1)当初高祖没有富贵时非常贫穷,曾亲自在新洲砍荻草,有些粗布的衣裳都是敬皇后亲手缝制的。(“微”“尝”“手”“作”每处1分,句意1分)

(2)那天晚上,皇上和湛之两人就在房内屏退别人单独谈话,直到早上还未熄灯。湛之听到响声惊起走到北门,还没有来得及开门就被杀害了。(“屏人”“语”“趣”“见”每处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

徐湛之字孝源,东海郯人。湛之幼年时便成了孤儿,深得高祖宠爱,常和江夏王刘义恭呆在高祖身边,寝食不离。几年后,一次他和弟弟徐淳之一起坐车,牛受惊,车子遇险,下人飞奔前来救他们,湛之让人们先救弟弟下车,众人都惊叹他年纪虽小却有识见。湛之长大后,十分喜欢钻研文义,能正确对待自己的地位。侍奉祖母、母亲以孝敬闻名。

元嘉二年(425),他被任命为著作佐郎,员外散骑侍郎,他未接受。元嘉六年(429),开始修建东宫,他始任补太子洗马,转任国子博士,后任奋威将军,南彭城、沛二郡太守,又调黄门侍郎。后来又任秘书监,加散骑常侍。

会稽公主是高祖的嫡长女儿,被太祖敬重礼遇,家事无论大小,一定先征求她的意见再实行。太祖西征谢晦时,让公主留守京城,统管六宫之事。公主稍有不如意就号哭,太祖十分惧怕她。当初高祖没有富贵时非常贫穷,曾亲自在新洲砍荻草,有些粗布的衣裳都是敬皇后亲手缝制的;高祖显贵后将一件粗布衣裳交给公主说:“后代子孙如果骄纵奢侈而无节制的,可将它拿给他们看。”湛之被大将军彭城王义康宠幸,并和刘湛等人十分投合。到刘湛犯罪时,事情牵连到湛之,太祖大怒,要处之以极刑。湛之既担忧又害怕没有法子,只有去求母亲。公主当日就进宫,见了太祖后,也不对太祖行礼,只大声哭闹。她用一锦袋装着高祖的粗布衣裳,将衣裳掷在地上给太祖看,并说:“你们家本来贫穷低贱,这是我母亲为你父亲缝的衣裳。如今有一顿饱饭就要杀我的儿子啊!”太祖也哭起来,湛之因之得以保全性命。调任中护军,未接受,又调任太子詹事,不久又加侍中。

湛之擅长写公文,文辞顺达,音节流畅。作为皇亲国戚富豪之家,其家业非常庞大厚实。有门生一千多人,都是三吴富家子弟,个个气质端庄美丽,服饰华美。每当他出行,门生随从挤满了道路。碰到雨天,道路泥泞,则全乘车子。太祖嫌他太奢侈放纵,常常劝说他。

元嘉二十二年(445),范晔等人谋反,湛之开始与他一伙,后来揭发了他们的事,但说的事都不彻底,被范晔等人牵连,他就到廷尉那里认罪,皇上抚慰他并让他回郡里去了。

皇上有病,湛之就入宫侍候医药。元嘉末年,皇帝遇到事情议论许久却难以定下来。皇上和湛之除去旁人共同议事,有时通宵达旦。皇上常在夜里让湛之拿着蜡烛,绕着房外墙壁巡检,担心有人窃听。劭入宫杀君之日,那天晚上,皇上和湛之两人就在房内屏退别人单独谈话,直到早上还未熄灯。湛之听到响声惊起走到北门,还没有来得及开门就被杀害了。时年四十四岁。

(二)8. 诗歌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日暮江边送别的凄清伤感的画面。日落时分,江边送客,被贬的友人已乘舟远行,诗人独立江边,只闻猿猴悲啼,唯见江水茫茫。(3分)表现出诗人送别友人时悲戚又无奈的思想情感。(2分)(共5分,意思对即可。)

9.以景结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2分),描绘了在连绵万里的青山间一只小船独自远去的情景,(2分)既写尽了裴郎中旅途的孤寂,伴送他远去的只有万里青山,又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切与不舍。(2分)(手法答想象,能够合理解释,也可得分)

(共6分,意思对即可。)

(三)默写:

三.11、(1)C3分B2分E1分

(A“表现了猎人对鹰的关爱与呵护”错;D“这又表现了它的桀骜合自信”错。E“凭借聪明才智”不妥。)(2)猎人:①坚毅顽强;②沉着冷酷;③有谋略。

鹰:①开始,暴烈悍野,桀骜不驯,性情高傲,渴望自由;②后来,愤怒急躁,意志崩溃,戾气尽失;③最后,温良驯顺,成为工具。

针对各点,结合原文简析即可。

(3)①渲染气氛;②衬托人物形象;③推动情节发展。

针对各点,结合原文简析即可。

(4)如认为猎人是最终赢家,则可根据文意,结合小说中猎人通过坚忍不拔的努力,最终把雄鹰驯化成狩猎工具来论述;如果认为没有赢家,则可结合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的思想论述,表明人虽然把鹰熬成了狩猎工具,但从长远来看,或许这正是人类的悲哀。

以上三个小题,分析有道理即可酌情赋分。

四、12.

(1)选E项得3分,选A项得2分,选C项得1分。

(B项因为他四处宣扬而上了美国报刊是强加因果;C项原文说“将爱国热情同教育救国的理念融为一体。这是南开学校‘人格教育’中一个极为闪光的特色”。D项范围扩大,“张伯苓酷爱听戏,但为了教育学生不浪费学习时间和防止学生沾染不良习气,他从不进天津戏院听戏”。)

(2)①在内容上,它突出了张伯苓在中国现代基础教育方面的地位和作用。

②从结构上讲,它以“奠基者”,照应了题目“现代教育之父”。

③从结构上讲,它还总起下文,为写张伯苓现代教育的措施及影响作铺垫。

④通过突出张的成就和地位,引发悬念,可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以上四点,答出三点即可,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3)①最早创办了现代新式学校,起到了开一代先风的作用。

②他的“人生以服务为目的”的办学理念,在南开所施行的人生教育、人格教育、爱国教育,影响都十分深远。

③他率先在学校实行了体育教育。

④作为教育工作者,他的清廉自律、两袖清风的品格,足以当得起“先辈”的称号。

(以上四条,答出三条即可,每条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4)一个人要创造辉煌的奇迹,确实需要“终身努力”。(提出这样的观点,2分)

①在事业上,张伯苓的努力坚持了一生。从创办南开中学开始,他把毕生献给了南开和中国的现代教育。其名望功业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②在理念上,他一直推行先进的人生教育、人格教育、爱国教育,这才有了优秀的人才。③在品格上,他一直两袖清风,生活十分简朴,清

廉自律,赢得了广泛的尊重。

(写出任意两点4分,每点2分。)

我们都是一般人,与张伯苓相比,机会和才智都更逊,所以要想取得事业的成功,更需要终身努力。(2分)

(共8分,意思对即可。)

五、13.、解析:A项“唇齿相依”比喻关系密切,互相依存,使用恰当。C项“格格不入”指有抵触,不投合。D项“林林总总”指繁多。B项“一挥而就”指一挥动笔就写成了,形容写文章、写字、绘画时,构思敏捷,技巧纯熟,很快就完成。答案:B

14 B(A项“从…的方式”搭配不当或句式杂糅;语序不当,应为“南非前总统”;C项成分残缺,应为“中国将坚持客观公正、高效务实、透明

开放的原则”;D项“批评的人”表意不明。)

15.【答案】C 【解析】本题是回到连贯题的考查,“瞻前顾后看语境”,“闲情”是看与听,“只见”对应“不见”,选定 B 与 C,“从午后一直坐到日暮黄昏”紧接“月儿挂上柳梢”,写出时间变化,最后锁定C.

16、【答案】创造是人首次获得精神或物质成果的思维和行为活动。

【解析】首先确定创造是人们的一种活动,其次确定创造包括思维活动和行为活动两方面,并且在概括时重点突出“首次获得”。

17、【答案】示例一:①用汗水浇灌希望,孜孜不倦②诗词歌赋,颂不完您带来的感动

示例二:①用双手托起未来,无怨无悔②赤橙黄绿,画不完您多彩的人生

【解析】仿写要注意“神似”和“形似”。“神似”要求其主旨、情感、语意一致,合乎逻辑,“形似”则注意句式、修辞、字数等相同或相似。

六、写作

18.作文提示:材料的每个人,都是背负着属于自己的十字架,而当沟壑出现时,他们也正是利用自己背负的十字架帮助自己跨越沟壑,继续前进。其实我们每个人每一天都背负着各种各样的十字架,在艰难前行。它也许是我们的学习,也许是我们的工作,也许是我们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但是,也正是这些责任和义务,构成了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着的理由和价值。所以,请不要埋怨学习的繁重,工作的劳苦,因为真正的快乐,是挑战后的结果,没有经历深刻的痛苦,我们也就体会不到酣畅淋漓的快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