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五节《生物的变异》同步练习(人教版初二下) (5)

第五节《生物的变异》同步练习(人教版初二下) (5)

第五节《生物的变异》同步练习(人教版初二下) (5)

第五节《生物的变异》同步练习(人教版初二下) (5)

探究

3.大花生的种子种在贫瘠的土地上,其果实将会变小;小花生的种子种在肥沃的土壤中,其果实会长大。因为环境的变化阻碍生物性状的表现。

4.不一定,要看操纵花生大小这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组成来确定。假设A为显性基因操纵性状〝大〞,а为隐性基因操纵性状〝小〞。大花生的基因型可能是AA或Aа,假如是AA,其后代均表现为大;假如是Aа,其后代就有大和小两种可能。

也可回答:不一定。假如大花生的大小是一种数量性状,那么大花生中一粒饱满粒大的种子种下去,所收成的种子有大有小,但平均值仍和原大花生品种相近〔假设不考虑环境因素的话〕。

练习

1.〝南橘北枳〞是讲南方的橘子移栽到北方之后其味道、色泽等品质都发生变化,不能称为橘,只能称为枳的现象。缘故:二者基因型尽管相同,但环境条件的改变可使性状发生改变。

3.这种变异能够遗传。由遗传物质基础发生变化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染色体属于遗传的物质基础。使用化学试剂使亲代细胞内的染色体加倍,当亲代细胞通过细胞分裂产生生殖细胞时,生殖细胞内的染色体数也会比正常的增加一倍,产生可遗传变异。

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全)

八年级数学下知识点总结 函数及其相关概念 1、变量与常量 在某一变化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叫做变量,数值保持不变的量叫做常量。 一般地,在某一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与y,如果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它对应,那么就说x就是自变量,y就是x的函数。 2、函数解析式 用来表示函数关系的数学式子叫做函数解析式或函数关系式。 使函数有意义的自变量的取值的全体,叫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3、函数的三种表示法及其优缺点 (1)解析法 两个变量间的函数关系,有时可以用一个含有这两个变量及数字运算符号的等式表示,这种表示法叫做解析法。 (2)列表法 把自变量x的一系列值与函数y的对应值列成一个表来表示函数关系,这种表示法叫做列表法。 (3)图像法:用图像表示函数关系的方法叫做图像法。 4、由函数解析式画其图像的一般步骤 (1)列表:列表给出自变量与函数的一些对应值 (2)描点:以表中每对对应值为坐标,在坐标平面内描出相应的点 (3)连线:按照自变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把所描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 1、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概念 一般地,如果(k,b就是常数,k0),那么y叫做x的一次函数。特别地,当一次函数中的b为0时,(k为常数,k0)这时,y叫做x的正比例函数。 2、一次函数的图像 所有一次函数的图像都就是一条直线。 3、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图像的主要特征: 一次函数的图像就是经过点(0,b)的直线;正比例函数的图像就是经过原点 (0,0)的直线。(如下图) 4、正比例函数的性质 一般地,正比例函数有下列性质: (1)当k>0时,图像经过第一、三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 (2)当k<0时,图像经过第二、四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 5、一次函数的性质 一般地,一次函数有下列性质: (1)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2)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6、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解析式的确定

八年级下册语文试卷及答案

……………………………………………………………最新资料推荐………………………………………………… 白地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八年级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春天一到,天地间的那一片白皑皑就被f ěicu ì绿给取代了,r óun èn 的小草四处绵延,绚烂的小花点缀其间,给人间增添了几分生气,几分美丽。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2 分) ( ) A .科学家们又在思考了:还有比质子和中子更小的结构吗? B .被子植物的花有了花被,更分化为萼和花冠。(花被和花冠通称花瓣) C .法显著《佛国记》说,沙漠里有很多恶鬼和火热的风,人一遇见就要死亡。 D .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是亵渎职业之神圣;从事实方面说,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结果自己害自己。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2 分) ( ) A .它制造的幻象如同海市蜃楼....,让人迷醉和恍惚。 B .成熟是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 C .等人的时候,我总是漠不关心....地环看四周,希望她的出现。 D .我们的干部都是人民的勤务员,对人民的疾苦怎么能麻木不仁....,不闻不问呢。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分,①一④每题1 分,⑤一⑥每题2 分) ①,草色入帘青。 ②抽刀断水水更流,。 ③其为人也,,,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④独学而无友,。 ⑤当你,,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 ⑥韩愈在《马说》中说的是马,其实论的是人事。作者要表达的观点是:,。 5.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14分) 在学校举行的“爱鸟周”活动中,同学们观鸟、咏鸟、谈鸟、写鸟,收获颇多。参与进来,相信你也会乐在其中。 【观鸟写话】鸟是人类的朋友,课外观鸟,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右边“大雁南飞”图,会让你产生什么样的美感?请用生动形象的文字描写出来。(30字以内,3分) 学校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试号______________ ……………………………………………………………………………………………………………………

新人教版初二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新人教版初二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下列简单机械中,忽略杠杆、滑轮的自重、绳重及摩擦,当提起同一重物时,最省力的是() A.B. C.D. 2.如图所示,容器的质量为m,若从容器的底部通过小孔向容器内注入质量为M的水,需要做功为W。现将小孔打开,水自然会从小孔流出,与此同时提升容器,使容器内的水面相对地面始终保持原有高度,当容器内的水全部流走时,需要做的功为() A.(M+m)gH+W B.(M+m)gH C.(M-m)gH+W D.(M+m)gH-W 3.在三个相同的烧杯里装入质量相等的甲、乙、丙三种不同的液体.把一支装有适量铁砂的平底试管先后放入这三个烧杯中,静止后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试管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最大 B.试管在三种液体中排开液体的重力一样大 C.丙液体对烧杯底部的压强最小 D.甲液体的密度最大 4.将重为,体积为的物体投入一装有适量水的溢水杯中,溢出水.若不计水的阻力,当物体静止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物体上浮, B.物体悬浮,

C.物体漂浮, D.物体沉在水底, 5.甲、乙、丙三个完全相同的球,分别放入三种不同的液体中,如下图所示,它们所受浮力大小的情况应是() A. B. C. D. 6.起重机将1t的物体提高3m后,再提高了1m,最后水平移动了1米,起重机对物体所做的功是() A.B.C.D. 7.下列是同学们在家庭实验室中的一些小制作、小发明,对其解释不正确的是() A.甲图中用圆珠笔芯制作的密度计,铜笔头向下是为了降低重心,增加稳定性 B.乙图是制作的水气压计,试管口的塞子要多打孔与大气相通 C.丙图潜艇的制作原理是通过排水、吸水的方法改变其重力,实现沉与浮 D.丁图是一个冷热水混合淋浴器,它利用了流体的压强和流速的关系 8.下列哪种情况下机械能没有变化() A.跳伞运动员从空中匀速下落 B.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受水平拉力做加速运动 C.利用动滑轮把重物匀速提升 D.如果不计空气阻力,物体从某个高度自由下落 9.在下列四种情境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A.提着书包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 B.将一桶纯净水从一楼扛到三楼 C.用力推讲台,讲台没动 D.举着杠铃原地不动 10.如图所示,用一个动滑轮把一个重为100N的沙袋从地面提高到9m的脚手架上,所用的力F是60N,则该动滑轮() A.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初二下学期语文工作计划范本(完整版)

计划编号:YT-FS-6504-33 初二下学期语文工作计划 范本(完整版)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Through Scientific Prediction, Weighing The Objective Needs And Subjective Possibilities, The Goal To Be Achieved In A Certain Period In The Future Is Put Forward 深思远虑目营心匠 Think Far And See, Work Hard At Heart

初二下学期语文工作计划范本(完整 版) 备注:该计划书文本主要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科学地预测,权衡客观的需要和主观的可能,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所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必要途径。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一、学生双基、能力、学习方法、非智力因素的基本分析: 走过一年的语文学习之旅,我发现199班的同学好的习惯(课堂听讲,记笔记,质疑问难等)正在逐步养成,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也有了明显的转变,语文的综合能力也在逐步的提高。 目前本班学生最大的特点是两极分化严重,而且"尾巴"较大,这从去年的期末考试成绩就可见一斑。大部分学生学习自觉性不强,上课注意力很难集中,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学习目标根本不明确,因此连最基础的东西都掌握不好,如徐港、周湘粤等同学。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知识难度的增加,加上现在根据课

改的精神对教学目标进行的调整,本学科更加注重考察学生理解,运用能力,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思维能力和认识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对个别优秀的学生来说是如鱼得水,但对我们这样中学的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并非福音.因此,我们在继续以前工作中行之有效的方法手段的同时,还应加强对课改的学习与研究。 二、教学任务和目标: (一)思想品德目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健康高深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这是初中三年的最终目标,本学期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打下基础。 (二)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的目标: 1、识字与写字: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

初二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

初二数学(下)应知应会的知识点 二次根式 1.二次根式:一般地,式子)0a (,a ≥叫做二次根式.注意:(1)若0a ≥这个条件不成立,则 a 不是二次根式;(2)a 是一个重要的非负数,即;a ≥0. 2.重要公式:(1))0a (a )a (2≥=,(2)? ??<-≥==)0a (a )0a (a a a 2 ; 注意使用)0a ()a (a 2≥=. 3.积的算术平方根:)0b ,0a (b a ab ≥≥?=,积的算术平方根等于积中各因式的算术平方根的积;注意:本章中的公式,对字母的取值范围一般都有要求. 4.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 )0b ,0a (ab b a ≥≥=?. 5.二次根式比较大小的方法: (1)利用近似值比大小; (2)把二次根式的系数移入二次根号内,然后比大小; (3)分别平方,然后比大小. 6.商的算术平方根:)0b ,0a (b a b a >≥=,商的算术平方根等于被除式的算术平方根除以除式的算术平方根. 7.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 (1) )0b ,0a (b a b a >≥= ; (2))0b ,0a (b a b a >≥÷=÷; (3)分母有理化:化去分母中的根号叫做分母有理化;具体方法是: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同乘分母的 有理化因式,使分母变为整式. 8.常用分母有理化因式: a a 与,b a b a +-与, b n a m b n a m -+与,它 们也叫互为有理化因式. 9.最简二次根式: (1)满足下列两个条件的二次根式,叫做最简二次根式,① 被开方数的因数是整数,因式是整式, ② 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的尽的因数或因式; (2)最简二次根式中,被开方数不能含有小数、分数,字母因式次数低于2,且不含分母; (3)化简二次根式时,往往需要把被开方数先分解因数或分解因式; (4)二次根式计算的最后结果必须化为最简二次根式.

八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北京市第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12分) 1.请选出下列加红字字音全对的一项() A.绯.红(fēi)咫.尺(zhǐ)迁徙.(xí)期期艾艾.(ài) B.管束.(sù)哂.笑(shěn)文绉绉.(zhōu)相形见绌.(zhuō) C.黝.黑(yǒu)愚.钝(yú)禁锢.(gù)藏污纳垢.(gòu) D.吞噬.(shì)媲.美(bì)缄.默(jiān)广袤.无垠(mò) 2.请选出下列词语字形有误的一项() A.标致托辞粗制滥造正襟危坐 B.奥秘狼藉诚惶诚恐无可置疑 C.萧瑟裸露不可明状莫衷一事 D.挑衅牟取冥思遐想任劳任怨 3.请选出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 A.身为篮球特长生的林洋,站在低年级同学的队伍中,如鹤立鸡群 ....般引人注目。 B.在众目睽睽 ....之下,谁也没有想到电视剧《甄嬛传》居然就红了起来。 C.课堂上,他总是夸夸其谈 ....,目空一切的样子很是让人厌烦。 D.回想百年来我们民族走过的历程,真是沧海桑田 ....,变化巨大。 4.请选出下列短语类型判断全对的一项() A.抑扬顿挫(并列)繁花似锦(主谓)精巧绝伦(偏正) B.翻来覆去(并列)器宇非凡(主谓)油然而生(偏正) C.风云突变(补充)误入歧途(动宾)任劳任怨(并列 D.美不胜收(补充)敬畏自然(动宾)微不足道(主谓) 5.请选出下列单句的主谓语部分划分不正确的一项() A. 全长1321公里的塔里木河,‖是中国第一、世界第二大内陆河。 B.通过对春雁集会的日常程序的观察,人们‖注意到,所有的孤雁都有一种共性。 C.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D. 透过飘动的窗纱,下午的阳光‖照射到我仰着的脸上。 6.下面作家作品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我们学过鲁迅先生的很多作品,《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及本学期所学的《藤野先生》都出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B.《列夫·托尔斯泰》的作者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他以小说及传记文学而著称于世。C.《再塑生命》一课出自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的自传《假若给我三天光明》,而《喂——出来》则出自日本著名科幻作家星新一之手。 D.《马说》《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赤壁》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作者都属于同一个朝代。 二、古诗文默写(28分) 7.(1)____________,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与朱元思书》) (2)黔娄之妻有言:“____________,不汲汲于富贵。”(《五柳先生传》) (3)马之千里者,____________。(《马说》) (4)____________,二十三年弃置身。(《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__。(《赤壁》)

人教版八年级人教初二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人教初二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现实当中,人们的许多活动、做法都跟我们学过的物理知识有关,下列对涉及压强和浮力的事例论述不正确的是() A.用吸管能把饮料吸入嘴里,其实是大气压强的作用 B.石头扔进河里会沉入水底说明石头在水中不受浮力 C.用高压锅煮食物熟得快是因为锅内气压加大使液体(锅内的水)的沸点升高 D.拦河坝坝堤筑成上窄下宽是因为液体(坝里的水)的压强随深度增大而增大 2.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满了两种相同的液体,把甲、乙两球分别轻轻放入两杯液体,最后甲沉底,乙漂浮,如图所示,甲、乙所受浮力相比() A.甲所受浮力更大B.乙所受浮力更大 C.甲、乙所受浮力一样大D.无法比较浮力大小 3.如图所示是舰载机飞离甲板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飞机在跑道上滑行时,若外力全部消失,会逐渐停下来 B.飞机起飞时加速助跑,可获得更大的惯性,利于升空 C.飞机加速升空,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机械能不变 D.飞机飞离甲板后,舰艇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变小 4.如图,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左边的钩码个数和位置保持不变,右边弹簧测力计的作用点固定,只改变测力计与水平方向的角度,则能描述测力计示数F与θ关系的图像是 A.

B. C. D. 5.体重相同的小红和小莲周末去爬圭峰山,她们同时从同地出发,爬到圭峰山顶,小红先到,小莲后到,此过程中 A.小红做功多B.小莲做功多C.小红的功率大D.小莲的功率大6.水平地面上有一个重为100N的物体,用10N的水平推力使其沿力的方向匀速运动了30m,则此过程中: A.重力做了3000J的功 B.地面对物体向上的支持力为10N C.推力做了300J的功 D.摩擦力为100N 7.乒乓球在桌面上每次弹起的高度比前一次低,这说明() A.由于空气阻力,部分机械能转化其他形式的能 B.部分机械能消失 C.势能减少,但机械能的总量不变 D.由于重力的作用,机械能减少 8.如图所示,手用F1的力将物体B匀速提升h,F1做功为300J;若借助滑轮组用F2的力把物体B匀速提升相同高度,F2做功为500J,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滑轮组机械效率为60% B.两个过程物体B均匀速运动,机械能增加 C.滑轮组的自重,绳子和滑轮之间的摩擦等因素导致F2做的功有一部分属于额外功D.F2做功的功率比F1做功的功率大 9.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物体,已知物体重200N,物体匀速上升1m,不计滑轮组重及摩擦,则()

最新初二语文下学期期末常考知识点,

重点句子翻译: 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那些为名为利极力攀高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他那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治理社会事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2、风烟俱净,天山共色:风尘和雾气全部消散一片明净,晴空和青山共同呈现同样青色。 3、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飞腾的急流,比箭更快;汹涌的浪滔,与快马无异。 4、夹岸高山,皆生寒树:紧贴两岸的山上,长满了常青(阴森森)的树木。 5、横柯上蔽,在昼犹昏:横斜的大树枝遮蔽着天空,即使白天与黄昏无异。 6、疏条交映,有时见日:稀疏的小树枝交织的地方,或许还可以漏出点阳光。 7、闲静少言,不慕荣利:无柳先生安闲沉静,不好言谈,也不羡慕荣华利禄。 8、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9、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 10、造饮辄尽,期在必醉: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 11、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遮不住风和阳光;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还是安然自若的样子。 12、好读书,不求甚解:爱好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 13、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已经喝醉了就离开,态度率真,来了就喝,喝完就走。 14、不以千里称也:不以千里著称。或不会获得千里马的称号。 15、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 16、食之不能尽其材:喂养它又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17、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 18、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喂养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 19、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想要它跟普通的马等同尚且做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20、走送之,不敢稍逾约:跑去把书送还,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 21、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我却穿着破棉袄,旧衣衫,生活在他们当中,一点不羡慕他们。 22、色愈恭,礼愈至: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

初二数学下学期知识点总结

初二数学下学期知识点总结 第十六章分式 1. 分式定义:如果A、B表示两个整式,并且B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A/B叫做分式。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是分母不为零,分式值为零的条件分子为零且分母不为零 2.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同乘或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3.分式的通分和约分:关键先是分解因式 4.分式的运算: 分式乘法法则:分式乘分式,用分子的积作为积的分子,分母的积作为分母。 分式除法法则: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 分式乘方法则:分式乘方要把分子、分母分别乘方。 分式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异分母的分式相 加减,先通分,变为同分母分式,然后再加减 混合运算:运算顺序和以前一样。能用运算率简算的可用运算率简算。 5. 任何一个不等于零的数的零次幂等于1,即 ;当n为正整数时,正整数指数幂 运算性质请同学们自己复习也可以推广到整数指数幂. 6. 分式方程:含分式,并且分母中含未知数的方程——分式方程。 解分式方程的过程,实质上是将方程两边同乘以一个整式最简公分母,把分式方程转 化为整式方程。解分式方程时,方程两边同乘以最简公分母时,最简公分母有可能为0,这样就产生了增根,因此分式方程一定要验根。解分式方程的步骤: 1能化简的先化简2方程两边同乘以最简公分母,化为整式方程;3解整式方程;4验根. 增根应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其值应使最简公分母为0,二是其值应是去分母后所的整式方 程的根。 分式方程检验方法:将整式方程的解带入最简公分母,如果最简公分母的值不为0, 则整式方程的解是原分式方程的解;否则,这个解不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列方程应用题的步骤是什么? 1审;2设;3列;4解;5答. 应用题有几种类型;基本公式是什么? 基本上有五种:

初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初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1.本试卷共七大题,20小题,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2.答题前,请将姓名、学号、学校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 写在答题卷上指定的位置。 3.所有答案全部做在答题卷上的指定位置,在草稿纸、试卷上答 题无效。 4.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只收答题卷,试卷请自行保存。 预祝你取得优异成绩! 第Ⅰ卷〔选择题30分) 一、(共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和字形不准确的一项是 A.鄙夷(yí) 翕(xī)动遐想不计其数 B.寒噤(jīn) 屏(píng)气徜徉事在必行 C.愕(è)然藐(miǎo)小屏蔽耐人寻味 D.贮(zhù)蓄嗤(chī)笑惘然沁人心脾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不过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_______而生活,也不 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_____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______而生活。 A.辛苦恣睢辛苦麻木辛苦展转 B.辛苦麻木辛苦展转辛苦恣睢 C.辛苦展转辛苦恣睢辛苦麻木

D.辛苦展转辛苦麻木辛苦恣睢 3.下面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楚才作文竞赛对提升青少年人文素养、彰显武汉文化软实力起 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B.市民将可通过电视、短信、广播、网络等渠道提前24小时获知“霾”的行踪。 C.“两舰一艇”的首航,标志着武汉首条以军事旅游元素为主的 水上旅游线路正式开动。 D.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 4.将“这种情况与一架天平的来回摆动很相像,所以称为‘天平动’或‘枰动’”这句话还原到下面语段中,最恰当的一处是 为此,奥尼尔提出两个地点。(A)它们位于月球环绕地球运行的轨 道上,一个在月球前,另一个在月球后,每个点都能够与地球、月球 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其边长等于月地之间的距离,即 384400千米。(B)早在1772年,法国天文学家拉格朗日就己证明,位于这两个点上 的小物体所受的地球引力和月球引力恰能使之处于稳定平衡状态。(C) 也就是说,如果小物体位置稍有偏离,那么地球与月球的引力联合起 来又会把它拉回到这两个点上,于是,该小物体就会在平衡位置附近 往返摆动。(D)太空中的这两个点则称为“秤动点”或“拉格朗日点”。 二、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5-7题。(9分,每小题3分) “天坑”是如何形成的 2020年5月31日,濒临加勒比海的中美洲国家危地马拉发生了 一桩骇人听闻的怪事:其首都危地马拉城出现一个巨大的深坑,深度 达到60米!有目击者称当时一幢3层建筑坠入坑中,造成至少1人死亡。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群文阅读

群文阅读——走近神话人物 泸县四中周同华 教学目标: 1、学习《女娲造人》《夸父追日》《精卫填海》三篇文章,总结出中国神话人物的主要 特点。 2、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和标注、归纳、概括的阅读策略。 3、运用说、写练习,让学生学会概括人物形象的方法。 4、感受中国神话的神奇,体会中国神话人物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学习按要求做标注、精简提炼语言。讨论、归纳,总结出中国神话人物的主要特点。 教学准备: 课件、表格、拓展阅读材料。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读写结合。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听神话故事吗?我们很多同学都是伴随着神话故事长大的,请看图片,猜猜这是哪个神话故事?(抢答)(5分钟) 这些神话故事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里面的主人公他们既有神的威力,又有人的情感,让我们后人对他们钦佩不已。今天,我们再次走近神话故事,重点感悟神话中主人公的形象特点。

二.走近文本----《女娲造人》 1、师引导学习《女娲造人》。(10分钟) (1)生自读课文《女娲造人》,用一两句话概括主要内容。 (2)在文中用“”划出能体现女娲人物特点的相关句子,并有感情地朗读。 (3)生汇报,并用简短、精炼的语言概括人物特点。用以下句式说话: 我心中的女娲是的,我是从体会到的。 (4)用提炼出的语言,完成人物特点相关表格。师生合作读表格内容。 2.回顾总结女娲特点提炼方法。 三:群文类比阅读:(20分钟) 要求:小组合作学习《夸父追日》、《精卫填海》。(10分钟) 1、小组商议,选定文章。默读《夸父追日》或《后羿射日》,在文中用“”划出能表现夸父或后羿特点的相关句子;将概括出的人物特点,标注在划线的句子旁边。 2、小组合作学习。要求: (1)交流夸父或精卫的特点。 (2)完成表格。 3、分别请小组展示、汇报夸父、精卫的特点。

初二数学下册练习题

1、△ABC 中,∠C=90°,AD 平分∠BAC ,ED ⊥BC ,DF//AB ,求证:AD 与EF 互相垂直平分。 A B C D E F 2、我市某中学举行“中国梦?校园好声音”歌手大赛,初、高中部根据初赛成绩,各选出5名选手组成初中代表队和高中代表队参加学校决赛.两个队各选出的5名选手的决赛成绩如图所示. (1)根据图示填写下表; (2)结合两队成绩的平均数和中位数,分析哪个队的决赛成绩较好; (3)计算两队决赛成绩的方差并判断哪一个代表队选手成绩较为稳定.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的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叫做此一次函数的坐标三角形.例如,图中的一次函数的图象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A ,B ,则△OAB 为此函数的坐标三角形. (1)求函数3 34y x =- +的坐标三角形的三条边长; (2)若函数3 4 y x b =-+(b 为常数)的坐标三角形周长为16, 求此三角形的面积. 选手编号

4、如图,已知在□ABCD中,E,F是对角线BD上的两点,BE=DF,点G,H分别在BA和DC 的延长线上,且AG=CH,连接GE,EH,HF,FG.求证:四边形GEHF是平行四边形. F G E H C D B A 5、小聪和小明沿同一条路同时从学校出发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学校与图书馆的路程是4千米.小聪骑自行车,小明步行,当小聪从原路回到学校时,小明刚好到达图书馆.图中折线OA-AB-BC和线段OD分别表示两人离学校的路程s(千米)与所经过的时间t(分钟)之间的函数关系,请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小聪在图书馆查阅资料的时间为________分钟,小聪返回学校的速度为_________千米/分钟; (2)请你求出小明离开学校的路程s(千米)与所经过的时间t(分钟)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当小聪与小明迎面相遇时,他们离学校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6、“如图1,在正方形ABCD中,点E是CD的中点,点F是BC边上的一点,且∠FAE=∠EAD, (1)求证:EF⊥AE. (2)将“正方形”改为“矩形”、其他条件均不变,如图2,你认为仍然有“EF⊥AE”.若你同意,请以图2为例加以证明;若你不同意,请说明理由.

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测试范围:第一、二、五单元时间:110分钟满分:120分) 一、基础积累与运用(25分) 1.下列加粗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2分) A.芦荟huì不逊sūn 匿名nì诘责jié B.文绉绉zhōu 穈先生mén 眼翳yì宽恕shù C.长髯rán 禁锢gù锃亮zhèng 广袤mào D.磐口qìng 奁中hé朔方shuò凛冽lǐn 2.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 A.谈笑风生甘拜下风首屈一指别出心裁 B.人才陪出出人头地郑重其事讳疾忌医 C.名副其实无所事事再接再励莫名其妙 D.精神矍烁永往直前走头无路语重心长 3.选出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托辞(借口)不辍(不停)兼以(加以)蓄意(存心) B.盘踞(霸占)客死(死在他乡异国)瞩目(注目)适值(恰好遇到)C.模胡(马虎)周济(给人物质帮助)绯红(浅红)匿名(隐匿真名)D.不逊(无礼)诘责(质问)聊叙(随便谈谈)凄然(形容悲伤难过)4.选出在下面横线上依次应填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我母亲待人最仁慈,最________,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但她有时候也很有________,不受一点人格上的________。 A.温和骨气凌辱B.温顺刚气凌辱 C.温顺骨气侮辱D.温和刚气侮辱 5.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严禁粗制滥造的伪劣商品流入市场。 B.他千里迢迢慕名而来,就是期盼得到教授的指导。 C.他无意间谱了一首曲,没想到歪打正着,居然得奖了。 D.他昨天不在场,对这件事的经过一窍不通,你们就不要再问啦。 6.默写(7分) (1)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________,暂凭杯酒长精神。(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惶恐滩头说惶恐,________。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人教版八年级初二下册第二学期物理教学计划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对物理学这一门自然科学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知道物理学知识跟平时的实际生活比较接近,通过“动手动脑学物理”,学生们已对进一步学习物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以我本着“以学生发展为主”的教育理念,用“生活中的物理”这一思想进行教学,让学生从想学物理到热爱物理。本期将坚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教学工作核心,以扎实开展课程改革为教学工作重点;不断更新教师教育观念、转变教师与学生的学习方式,优化教学管理,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真正做到学生在玩中学,找到学习物理的乐趣。 二、基本情况: 本届学生,通过上期期末统考成绩和上课情况来作大致评估,每班学生成绩参差不齐,尖子生少,学困生较多,两级分化较突出。上课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不够灵活这就需要教师在教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上作进一步改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进行探究性的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思维,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之,初二学生刚接触物理,这是新开设的一门科目,新科目,新起点,新观念,难教难学,这就需要师生在本期倍加努力,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三、教学目标 通过一学期的教育教学,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物理世界,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对周围的自然世界有一个更深入的,更加科学的认识。 1、知识与技能 A、初步认识电现象和磁现象,了解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等内容,初步认识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了解这些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C、初具了解物理学及其相关技术中产生的一些历史背景,能意识到科学发展历程的艰辛与曲折,知道物理学不仅物理知识,而且还包科学的研究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D、具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文汇总

1.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2.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huáng)竹,闻水声,如鸣佩(pèi)环,心乐(lè)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liè)。全石以为底,近岸,卷(quán )石底以出,为坻(chí),为屿(yǔ),为嵁(kān),为岩。青树翠蔓(màn),蒙络(luò)摇缀(zhuì),参(cēn)差(cī)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chè),影布石上,佁(yǐ)然不动;俶(chù)尔远逝,往来翕(xī)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dǒu)折(zhé)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cī)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liáo)无人,凄神寒骨,悄(qiǎo)怆(chuàng)幽邃(suì)。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gōng )古,余弟宗玄。隶(lì)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yuē)恕己,曰奉壹(yī)。

初二数学下学期知识点总结

初二下数学期末知识点回顾 分式 知识要点 1.分式的有关概念 设A 、B 表示两个整式.如果B 中含有字母,式子 B A 就叫做分式.注意分母B 的值不能为零,否则分式没有意义 分子与分母没有公因式的分式叫做最简分式.如果分子分母有公因式,要进行约分化简 2、分式的基本性质 ,M B M A B A ??= M B M A B A ÷÷=(M 为不等于零的整式) 3.分式的运算 (分式的运算法则与分数的运算法则类似). bd bc ad d c b a ±=± (异分母相加,先通分); ;;bc ad c d b a d c b a b d ac d c b a =? =÷=? .)(n n n b a b a = 4.零指数)0(10 ≠=a a 5.负整数指数 ).,0(1 为正整数p a a a p p ≠= - 注意正整数幂的运算性质 n n n mn n m n m n m n m n m b a ab a a a a a a a a a ==≠=÷=?-+)(,)(),0(, 可以推广到整数指数幂,也就是上述等式中的m 、 n 可以是O 或负整数. 6、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在方程的两边都乘以最简公分母,约去分母,化为整式方程.解这个整式方程..验根,即把整式方程的根代入最简公分母,看结果是不是零,若结果不是0,说明此根是原方程的根;若结果是0,说明此根是原方程的增根,必须舍去. 7、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审清题意;(2)设未知数(要有单位);(3)根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列出式子,找出相等关系,列出方程;(4)解方程,并验根,还要看方程的解是否符合题意;(5)写出答案(要有单位)。 1. (-5)0 =_____; 2. 3-2 =________;3. 当x_________时,分式 1x+1 有 意义;

人教版数学初二下学期第二十章知识点总结

2020年人教版数学初二下学期第二十章知识点总结 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 知识点: 选用恰当的数据分析数据 知识点详解: 一:5个基本统计量(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极差、方差)的数学内涵: 平均数:把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平均数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平均数分为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 众数: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有时不止一个),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把处在最中间的一个数(或两个数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极差:是指一组数据中最大数据与最小数据的差。巧计方法,极差=最大值-最小值。 方差:各个数据与平均数之差的平方的平均数,记作s2.巧计方法:方差是偏差的平方的平均数。 标准差:方差的算术平方根,记作s 。 二教学时对五个基本统计量的分析: 1 算术平均数不难理解易掌握。加权平均数,关键在于理解“权”的含义,权重是一组非负数,权重之和为1,当各数据的重要程度不同时,一般采用加权平均数作为数据的代表值。 第 1 页共3 页

学生出现的问题:对“权”的意义理解不深刻,易混淆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 采取的措施:弄清权的含义和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的关系。并且提醒学生再求平均数时注意单位。 2 平均数、与中位数、众数的区别于联系。联系: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反映了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其中以平均数的应用最为广 泛。区别:A 平均数的大小与这组数据里每个数据均有关系,任一数据的变动都会引起平均数的变动。B 中位数仅与数据的排列位置有关,某些数据的变动对中位数没有影响。当一组数据中的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可用它来描述其集中趋势。C 众数主要研究个数据出现的频数,其大小只与这组数据中的某些数据有关,当一组数据中有不少数据多次重复出现时,我们往往关心众数。其中众数的学习是重点。 学生出现的问题:求中位数时忘记排序。对三种数据的意义不能正确理解。 采取的措施:加强概念的分析,多做对比练习。 3 极差,方差和标准差。方差是重难点,它是描述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即稳定性的非常重要的量,离散程度小就越稳定,离散程度大就不稳定,也可称为起伏大。极差、方差、标准差虽然都能反映数据的离散特征,但是,对两组数据来说,极差大的那一组方差不一定大;反过来,方差大的,极差也不一定大。 学生出现的问题:由于方差,标准差的公式较麻烦,在应用时常由于粗心或公式不熟导致错误。 采取的措施:注意方差是“偏差的平方的平均数”这一重要特征。或使用计算器计算。 这些数据经常用来解决一些“选拔”、“决策”类问题。中考中常常综合在一起考察。 第 2 页共3 页

初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初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共29分) ★1、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杳无消息(yǎo) 匿名(nì) 畸形(qī) 解剖(pōu) B、广袤无垠(mào) 嬉戏(xī) 管束(sù) 虐待(nüè) C、颔首低眉(hàn) 污秽(huì) 迸射(bèng) 诘责(jié) D、冥思遐想(xiá) 小憩(qì) 姮娥(huán) 滞留(zhì) ★2、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分) A. 鹤立鸡群不可名壮粗制滥造任劳任怨 B. 千山万壑众目睽睽莫衷一是油嘴滑舌 C. 相形见拙沧海桑田深恶痛疾美味佳肴 D. 慷慨大方繁花似锦随机应变长嘘短叹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2009年是祖国60周年华诞,届时国人将举国弹冠相庆,共同感受伟大祖国的繁荣富强。 B.亚丁湾海上安全事故频发,大家义愤填膺,严厉声讨索马里海盗丑恶行径。 C.2009春晚小品《不差钱》的表演,脍炙人口,“小沈阳”一夜之间成为炙手可热的明星。 D.在经历“修旧如旧”的修复工程之后,光禄古镇老

街古朴、沧桑的风格一如既往。 4、下面这首诗,所写的节日是( ) (2分)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A.中秋 B.重阳 C.端午 D.除夕 ★5、下列与课题对应的作者或朝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五柳先生传》——陶渊明——东晋 B、《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宋代 C、《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唐代 D、《送东阳马生序》——宋濂——明初 ★6.、(4分)《名人传》的作者是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罗曼。罗兰。《名人传》叙述了________国音乐家贝多芬,________国画家和雕塑家________ ,俄国作家________ 三位名人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崇高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7、古诗文默写。(11分) ★(1)、李煜曾有诗云“问君能有几多愁, 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忧愁的繁多、绵延,化无形为有形,形象生动。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与这有异曲同工之妙。

初二数学下学期教案

第十六章:二次根式 学习目标: 1. 理解并识记二次根式的概念,理解并识记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 2. 理解并识记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 3. 理解并掌握下列结论: (1)是非负数;(2);(3); 4. 掌握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运算法则,会运用法则进行实数的简单四则混合运算; 5. 理解代数式的概念,进一步体会列代数式表示数量关系的优越性. 课时安排:共10课时. 第16章二次根式 学习目标: 理解并掌握二次根式的概念,理解并识记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 课时安排:共3课时. 16.1.1 二次根式(1) 学习目标: 理解、识记二次根式的定义并会运用二次根式定义求未知数的取值范围.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揭示目标 过渡语: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16.1.1(1)二次根式,请看学习目标 二、指导自学 过渡语: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请同学们根据自学指导快速地自学. 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十六章章前图--P2练习前的内容,填“思考1”中的空白,理解在实数范围内被开方数为什么是非负数;重点看例1的解题格式和步骤,思考如何运用被开方数的取值范围确定未知数的取值范围,回答“思考2”的问题. 6分钟后,比谁能熟记二次根式的概念并能仿照例题做对检测题.

如有疑难,请小声问同学或举手问老师 三、学生自学 自学竞赛开始,请大家立即紧张的开始自学,比谁的自学效果好. 1.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不辅导),督促每位学生紧张地学习,鼓励质疑问难. 2.过渡语:能够背诵二次根式概念的请举手!同学们,下面比一比看谁能正确运用二次根式的概念做对检测题. 3.检测题: 必做题: P3 练习 2 选做题:p3 1 要求:1.仿照例题,过程规范,书写工整. 2.6分钟独立完成,比谁做得又对又快. 4. 请两名学生上堂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做,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收集错误进行二次备课. (教师面批面改最先完成的几名学生的作业,表扬做得又对又快的第一名学生) 四、后教 1、自由更正 请同学仔细看一看板演,发现错误并会更正的请举手.若没有错误,要问认为正确的请举手!(指名更正) 2、讨论、归纳. 1、师:第一步列式对不对?为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把形如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教师出示) 师:什么情况下有意义?为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被开方数为非负数,它们表示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 2.师:第二步解得对不对?第三步答的对不对? 3.归纳总结:由定义可知(出示):二次根式满足两个条件①带二次根号②被开方数必 须大于等于零. (三)同桌互改,调查学情.(台上台下同步批改) 五、课堂作业 必做题: P5. 1 六、教学反思

统编教材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测试卷01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蘸.墨(zhàn)驿.道(yì)苍劲.(jìn)穹.顶(qióng) B.旷.野(kuàng)敦.实(dūn)蠕.动(rú)虔.诚(qián) C.襁.褓(qiǎng)束缚.(fù)山麓.(lǜ)篆.章(zhuàn) D.思慕.(mù)珮.环(pèi)溯.游(sù)蠕.动(xiá)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打嗝翩然矗立轻歌曼舞 B.恬静缭绕推搡格物制知 C.羁绊喧哗凫水不修边幅 D.悬殊农谚狩猎五彩斑斓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真正的诗意,不应只是优雅时光里读书弄茶的闲情逸致,更应是纵使身处_______,依然不忘抬头看那柳梢的月、檐角的星。诗意不能带你渡过所有现实的难关,却能_______智慧,_______心灵,让平凡的生命,身在井隅,心向璀璨,追寻属于自己的不平凡。 A.困境启迪抚慰 B.困境启发抚恤 C.困难启迪抚恤 D.困难启发抚慰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据“元和郡县图志”中所载,当年壶口的位置还在这下游一千五百米处。 B.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和专家学者走出象牙塔来到农村,他们是为了心中的一个疑惑:乡村教育到底怎么了? C.“但是,”他把握十足地说:“不必为此烦恼——静下心来——不要浮躁——他们虽已扬尘远去,可不久就会消失在我们身后的。” D.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5.按要求答题。(4分) “每天进步一点点,三年语文灿年华。”每到传统佳节,人们会用特定的形式表达纪念和祝福。请在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中任选一个节日,仿照例句再写一个句子。 例句:春节——无论是放鞭炮,还是贴春联,都传递着对亲人安康的祝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