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06年中考专题复习--分类讨论

2006年中考专题复习--分类讨论

2006年中考专题复习--分类讨论
2006年中考专题复习--分类讨论

2006年中考专题复习--分类讨论

Ⅰ、专题精讲:

在数学中,我们常常需要根据研究对象性质的差异,分各种不同情况予以考查.这种分类思考的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同时也是一种解题策略.

分类是按照数学对象的相同点和差异点,将数学对象区分为不同种类的思想方法,掌握分类的方法,领会其实质,对于加深基础知识的理解.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正确的分类必须是周全的,既不重复、也不遗漏.

分类的原则:(1)分类中的每一部分是相互独立的;(2)一次分类按一个标准;(3)分类讨论应逐级进行.

Ⅱ、典型例题剖析

【例1】(2005,南充,11分)如图3-2-1,一次函数与反比

例函数的图象分别是直线AB 和双曲线.直线AB 与双曲线的一

个交点为点C ,CD ⊥x 轴于点D ,OD =2OB =4OA =4.求一次函

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解:由已知OD =2OB =4OA =4,

得A (0,-1),B (-2,0),D (-4,0).

设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 =kx +b .

点A ,B 在一次函数图象上,

∴???=+--=,02,1b k b 即?????-=-=.

1,21b k 则一次函数解析式是 .121--=x y

点C 在一次函数图象上,当4-=x 时,1=y ,即C (-4,1). 设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m y x

=. 点C 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则41-=

m ,m =-4. 故反比例函数解析式是:x

y 4-=. 点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确定A 、B 、C 、D 的坐标。

【例2】(2005,武汉实验,12分)如图3-2-2所示,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 1的坐标为(-4,0),以点O 1为圆心,8为半径的圆与x 轴交于A 、B 两点,过点A 作直线l 与x 轴负方向相交成60°角。以点O 2(13,5)为圆心的圆与x 轴相切于点D.

(1)求直线l 的解析式;

(2)将⊙O 2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x 轴向左平移,同时直线l 沿x 轴向右平移,当⊙O 2第一次与⊙O 2相切时,直线l 也恰好与⊙O 2第一次相切,求直线l 平移的速度;

(3)将⊙O 2沿x 轴向右平移,在平移的过程中与x 轴相切于点E ,EG 为⊙O 2的直径,过点A 作⊙O 2的切线,切⊙O 2于另一点F ,连结A O 2、FG ,那么FG·A O 2的值是否会发生变化?如果不变,说明理由并求其值;如果变化,求其变化范围。

解(1)直线l 经过点A (-12,0),与y 轴交于点(0,

设解析式为y =kx +b ,则b =

-k =

所以直线l 的解析式为

y -(2)可求得⊙O 2第一次与⊙O 1相切时,向左平移了5秒(5个单位)如图所示。

在5秒内直线l 平移的距离计算:8+12

30

所以直线l 平移的速度为每秒(6

(3)提示:证明Rt△EFG∽Rt△AE O 2 于是可得:222FG EG 1 O E EG O E AO 2

=(其中=) 所以FG·A O 2=21EG 2

,即其值不变。

点拨:因为⊙O 2不断移动的同时,直线l 也在进行着移动,而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有:相离(外离,内含),相交、相切(外切、内切〕,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有:相交、相切、相离,所以这样以来,我们在分析过程中不能忽略所有的可能情况.

【例3】(2005,衢州,14分)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3,BC=2,点A 的坐标为(1,0),以CD 为直径,在矩形ABCD 内作半圆,点M 为圆心.设过A 、B 两点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y=ax 2+bx+c ,顶点为点N .

(1)求过A 、C 两点直线的解析式;

(2)当点N 在半圆M 内时,求a 的取值范围;

(3)过点A 作⊙M 的切线交BC 于点F ,E 为切点,当以点A 、F,B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以C 、N 、M 为顶点的三角形相似时,求点N 的坐标.

解:(1)过点A 、c 直线的解析式为y=

32x -3

2 (2)抛物线y=ax 2-5x+4a .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题及答案

2018年中考数学专题复习 第一章 数与式 第一讲 实数 【基础知识回顾】 一、实数的分类: 1、按实数的定义分类: 实数 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数 2、按实数的正负分类: 实数 【名师提醒:1、正确理解实数的分类。如: 2 π 是 数,不是 数, 7 22 是 数,不是 数。2、0既不是 数,也不是 数,但它是自然数】 二、实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1、数轴:规定了 、 、 的直线叫做数轴, 和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数轴的作用 有 、 、 等。 2、相反数:只有 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a 的相反数是 ,0的相反数是 ,a 、b 互为相反数? 3、倒数:实数a 的倒数是 , 没有倒数,a 、b 互为倒数? 4、绝对值:在数轴上表示一个数的点离开 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 a = 因为绝对值表示的是距离,所以一个数的绝对值是 数,我们学过的非负数有三个: 、 、 。 【名师提醒:a+b 的相反数是 ,a-b 的相反数是 ,0是唯一一个没有倒数的数,相反数等于本身的数是 ,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是 ,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是 】 三、科学记数法、近似数和有效数字。 1、科学记数法:把一个较大或较小的数写成 的形式叫做科学记数法。其中a 的取值范围是 。 2、近似数和有效数字: 一般的,将一个数四舍五入后的到的数称为这个数的近似数,这时,从 数字起到近似数的最后一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正无理数 无理数 负分数 零 正整数 整数 有理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 ? ? ????正数正无理数零 负有理数负数 (a >0) (a <0) 0 (a=0)

备战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分类练习 声现象问题求解解析

一、初中物理声现象问题求解方法 1.阅读《“神秘而恐怖”的声音----次声波》回答问题 “神秘而恐怖”的声音---次声波 次声波的特点是来源广、传播远、能够绕过障碍物传得很远.次声的声波频率很低,在20Hz以下,波长却很长,传播距离也很远.它比一般的声波、光波和无线电波都要传得远.例如,频率低于1Hz的次声波,可以传到几千以至上万千米以外的地方.次声波具有极强的穿透力,不仅可以穿透大气、海水、土壤,而且还能穿透坚固的钢筋水泥构成的建筑物,甚至连坦克、军舰、潜艇和飞机都不在话下.次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也是 340m/s,由于次声波频率很低,大气对其吸收甚小,当次声波传播几千千米时,其吸收还不到万分之几,所以它传播的距离较远,能传到几千米至十几万千米以外.1883年8月,南苏门答腊岛和爪哇岛之间的克拉卡托火山爆发,产生的次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绕地球三圈.1961年,前苏联在北极圈内新地岛进行核试验激起的次声波绕地球转了5圈.7000Hz 的声波用一张纸即可阻挡,而7Hz的次声波可以穿透十几米厚的钢筋混凝土.4Hz-8Hz的次声能在人的胸腔和腹腔里产生共振,可使心脏出现强烈共振及肺壁受损.军事的次声波武器,就是产生的次声波与人体发生共振,使共振的器官或部位发生位移和变形,而造成人体损伤以至死亡的一种武器.只伤害人员,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其恐怖程度可见一斑.1948年初,一艘荷兰货船在通过马六甲海峡时,一场风暴过后,全船海员莫名其妙地死光.在匈牙利鲍拉得利山洞入口, 3名旅游者齐刷刷地突然倒地,停止了呼吸.50年前,美国一个物理学家罗伯特·伍德专门为英国伦敦一家新剧院做音响效果检查,当剧场开演后,罗伯特·伍德悄悄打开了次声仪器,仪器无声无息地在工作着.不一会儿,剧场内一部分观众便出现了惶惶不安的神情,并逐渐蔓延至整个剧场,当他关闭仪器后,观众的神情才恢复正常.这就是著名的次声波反应试验. 有些动物能听到次声波,也有一些动物能发出次声波.能听见次声波的常见动物有狗 (15Hz-50000Hz)、大象(1Hz-20000Hz)、鲸(15Hz-10000Hz)、水母(8Hz-13Hz).能发出次声波的常见动物有大象(用脚踩踏地面发出次声波)、鳄鱼(靠震动背部发出次声波)、老虎(虎啸拥有次声波的威力,可以震错位人的耳朵关节,声音由低到高,能传播很远).既能发出次声波又能听到次声波的常见动物有大象和鲸鱼.可见,在自然灾害面前,动物往往能提前预警,不是没有道理的. (1)苏门答腊火山爆发产生的次声波绕地球三圈,约为120000km,则这次次声波传播的时间约为____________h.(保留整数) (2)次声波在空气中传播时能量损失很_________(选填“大”或“小”),因此,次声波可以传播的很远. (3)次声波武器主要利用了次声波可以很好的传递_________(选填“能量”或“信息”).(4)大象可以通过叫声或脚踏大地向同类传递信息,要想给较远地方的同类传递信息,大象应该______________(选填“吼叫”或“用脚踩踏大地”). 【答案】98小能量用脚踩踏大地 【解析】 【分析】

南昌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分类练习 圆的综合综合解答题

一、圆的综合真题与模拟题分类汇编(难题易错题) 1.在平面直角坐标中,边长为2的正方形OABC的两顶点A、C分别在y轴、x轴的正半轴上,点O在原点.现将正方形OABC绕O点顺时针旋转,当A点一次落在直线y x =上时停止旋转,旋转过程中,AB边交直线y x =于点M,BC边交x轴于点N(如图). (1)求边OA在旋转过程中所扫过的面积; (2)旋转过程中,当MN和AC平行时,求正方形OABC旋转的度数; (3)设MBN ?的周长为p,在旋转正方形OABC的过程中,p值是否有变化?请证明你的结论. 【答案】(1)π/2(2)22.5°(3)周长不会变化,证明见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扇形的面积公式来求得边OA在旋转过程中所扫过的面积; (2)解决本题需利用全等,根据正方形一个内角的度数求出∠AOM的度数; (3)利用全等把△MBN的各边整理到成与正方形的边长有关的式子. 试题解析:(1)∵A点第一次落在直线y=x上时停止旋转,直线y=x与y轴的夹角是45°, ∴OA旋转了45°. ∴OA在旋转过程中所扫过的面积为 2 452 3602ππ ? =. (2)∵MN∥AC, ∴∠BMN=∠BAC=45°,∠BNM=∠BCA=45°. ∴∠BMN=∠BNM.∴BM=BN. 又∵BA=BC,∴AM=CN. 又∵OA=OC,∠OAM=∠OCN,∴△OAM≌△OCN. ∴∠AOM=∠CON=1 2(∠AOC-∠MON)= 1 2 (90°-45°)=22.5°. ∴旋转过程中,当MN和AC平行时,正方形OABC旋转的度数为45°-22.5°=22.5°.(3)在旋转正方形OABC的过程中,p值无变化. 证明:延长BA交y轴于E点, 则∠AOE=45°-∠AOM,∠CON=90°-45°-∠AOM=45°-∠AOM, ∴∠AOE=∠CON. 又∵OA=OC,∠OAE=180°-90°=90°=∠OCN.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分类讨论问题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分类讨论问题 一、教学目标 使学生养成分类讨论思想,并掌握一定的分类技巧,以及常见题型的分类方法。形成一定的分类体系,对待问题能有更严谨、缜密的思维。 二、教学重点 对常见题型分类方法的掌握;能够灵活使用一般的分类技巧。 三、教学难点 对于分类的“界点”、“标准”把握不准确,容易出现重复解、漏解等现象。 四、板书设计 1:分式方程无解的分类讨论问题; 2:“一元二次”方程系数的分类讨论问题; 3:三角形、圆等几何图形相关量求解的分类讨论问题; 4:分类问题在动点问题中的应用; 4.1常见平面问题中动点问题的分类讨论; 4.2组合图形(二次函数、一次函数、平面图形等组合)中动点问题的分 类。 五、教学用具 打印互动背景资料、三角板、多媒体。 六、作业布置 附后 1:分式方程无解的分类讨论问题

例题1:方程 =+=-+-a 3 49332无解,求x x ax x 解:去分母,得: 1 .6,801a 31 -a 21-31-a 21-211-a )3(4)3(3=-==∴=-=-=-=?-=++a a a x x ax x 或者或或由已知)( 猜想:把“无解”改为“有增根”如何解? 68-==a a 或 例题2: ==--+a 21 12无解,求x a x 2:“一元二次”方程系数的分类讨论问题 例题3:已知方程01)12(22=+++x m x m 有实数根,求m 的取值范围。 (1) 当02 =m 时,即m=0时,方程为一元一次方程x+1=0,有实数根x=1- (2) 当02≠m 时,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根据有实数根的条件得:4 1-m ,0144)12(22≥≥+=-+=?即m m m ,且02≠m 综(1)(2)得,4 1-≥m 常见病症:(很多同学会从(2)直接开始而且会忽略02≠m 的条件) 总结:字母系数的取值范围是否要讨论,要看清题目的条件。一般设置问题的方式有两种(1)前置式,即“二次方程”;(2)后置式,即“两实数根”。这都是表明是二次方程,不需要讨论,但切不可忽视二次项系数不为零的要求,本题是根据二次项系数是否为零实行讨论的。 例题4:当m 是什么整数时,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0442=+-x mx 与0544422=--+-m m mx x 的根都是整数。

中考电学分类讨论问题

电学综合题之分类讨论 1、如图18所示,电源电压可调,定值电阻R1的阻值为20Ω,滑动变阻器R2的规格为“5Ω3A”,灯泡L规格为“4V 1W”,且灯丝电阻不随温度变化。只闭合开关S,灯泡L恰好正常发光。 (1)求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和此时的电源电压。 (2)开关S、S1、S2都闭合,在电路中正确连入A1、A2两个电流表,当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恰为其最大阻值一半时,两电流表的示数分别如图乙、丙所示。请判断电流表在电路中的位置并计算此时的电源电压。 2、如图10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8V且不变,电阻R1为定值电阻,灯泡标有“6V 3W”字样,滑动变阻器R2上标有“30Ω1A”字样,所用电表为学校实验室常用电表,电流表量程为“0~0.6A”和“0~3A”;电压表量程为“0~3V”和“0~15V”。 (1)只闭合开关S和S1,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当灯泡正常发光时,求整个电路的总功率。 (2)只闭合开关S和S2,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当电压表示数为12V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4A,求电阻R1的电阻。 (3)只闭合开关S和S2,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发现电流表和电压表偏转角度相同(可能重新选择了电表量程),且整个电路能够安全工作,讨论并计算此时电流表示数的可能值。

3、如图11所示,电源电压恒定,滑动变租器的规格为“30Ω1A”。在A、B间接入规格为“12V 12W”的灯泡,闭合开关,当变阻器的五分之一阻值连入电路时,灯泡正常发光。(1)求灯泡正常工作时通过的电流和电源电压。 (2)R0是在如图11乙所示的R a和R b之间任意取值的电阻。当在A、B间接入电阻R0后,闭合开关,在保证电路安全的情况下,将滑片P从最右端向左滑动的过程中,电流表示数均出现过0.4A(电流表选择0~0.6A量程)。求R0的取值范围及电压表示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4、如图10所示,电源电压可调,灯泡上规格为“15V 5W,且灯丝电阻不随温度变化。电流表量程为“0~0.6A”和“0~3A”,滑动变阻器的规格分别为“25Ω2A”和“10Ω3A”。(1)将电源电压调到18V,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使灯泡正常发光。求灯泡的电阻和灯泡消耗的最小功率。 (2)将电源电压调到15V,用定值电阻R0替换灯泡,滑片P置于中点A处,闭合开关,电流表指针指到满偏刻度的三分之二位置(可能重新选择了电表量程和变阻器R)。然后将P 从A移到最左端B,两表示数的I-U关系如图11所示。通过计算判断所用变阻器的规格。

2020-2021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分类练习 光学问题求解方法综合解答题

一、初中物理光学问题求解方法 1.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看到湖中游动的“鱼”比其实际位置要深 B.物体靠近平面镜,所成的像逐渐变大 C.光发生漫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对应的入射角 D.我们看到“红花绿叶”,是由于花吸收了红光,叶子吸收了绿光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水中的鱼反射的光线穿过水面,折射进入人眼,此时光线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即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看到的是鱼经水面折射所成的虚像,且虚像在实际鱼的上方,所以从岸边看到水中“鱼”的位置比鱼实际位置要浅一些。故A错误; B.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像与物大小相等,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所以,物体逐渐靠近平面镜,所成的像大小不变,故B错误; C.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所以光发生漫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C正确; D.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所决定,而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透过它的色光的颜色所决定,所以红花绿叶是由于红花只能反射红光,而绿叶只能反射绿光,故D错误。 故选C。 2.小磊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凸透镜A固定在光具座上35cm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甲所示。接着,他将凸透镜A换成凸透镜B并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移动光屏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照相机的物镜成像原理与图甲相同B.放大镜的物镜成像原理与图乙相同C.凸透镜A的焦距大于凸透镜B的焦距D.凸透镜B的焦距大于凸透镜A的焦距【答案】A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由图甲可知,光屏上呈现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照相机的物镜成像原理与图甲相同,故A 正确; B .由乙图可知,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放大镜的物镜成像原理与图乙不相同,故B 错误; CD .由甲图可知,物距 35cm 5cm 30cm u =-= 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所以 A 30cm 2f > 得 A 15cm f < 由乙图可知,物距仍为30cm ,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物距处于f 和2f 之间,即 B B 30cm 2f f << 可得 B 15cm 30cm f << 所以A 的焦距小于B 的焦距;故C 错误,D 正确。 故选AD 。 3.小蕊做“研究远视眼的矫正”实验时,她把凸透镜看作眼晴的晶状体,光屏看作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眼睛观察的物体.她拿一个远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如图所示.若拿走远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 A .将光屏适当靠近凸透镜 B .将蜡烛适当靠近凸透镜 C .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 D .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 【答案】CD 【解析】 【详解】 远视眼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拿一个远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蜡烛烛焰的像实际上在光屏后;拿走远视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原因是烛焰清晰的像在光屏的后面; AB .将光屏适当靠近凸透镜或将蜡烛适当靠近凸透镜,所成的像会更加模糊,故AB 不符合题意; CD .可以用增大光屏与凸透镜的距离或增大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使得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的像的目的,故CD 符合题意。

中考数学总复习资料大全(精华版)

中考数学总复习资料大全 第一章 实数 ★重点★ 实数的有关概念及性质,实数的运算 ☆内容提要☆ 一、 重要概念 1.数的分类及概念 数系表: 说明:“分类”的原则:1)相称(不重、不漏) 2)有标准 2.非负数:正实数与零的统称。(表为:x ≥0) 常见的非负数有: 性质:若干个非负数的和为0,则每个非负担数均为0。 3.倒数: ①定义及表示法 ②性质:A.a ≠1/a (a ≠±1);B.1/a 中,a ≠0;C.0<a <1时1/a >1;a >1时,1/a <1;D.积为1。 4.相反数: ①定义及表示法 ②性质:A.a ≠0时,a ≠-a;B.a 与-a 在数轴上的位置;C.和为0,商为-1。 5.数轴:①定义(“三要素”) ②作用:A.直观地比较实数的大小;B.明确体现绝对值意义;C.建立点与实数的一一对应关系。 6.奇数、偶数、质数、合数(正整数—自然数) 定义及表示: 奇数:2n-1 偶数:2n (n 为自然数) 7.绝对值:①定义(两种): 代数定义: 实数 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 正分数 负分数 正整数 0 负整数 (有限或无限循环性数) 整数 分数 正无理数 负无理数 0 实数 负数 整数 分数 无理数 有理数 正数 整数 分数 无理数 有理数 │a │ 2 a a (a ≥0) (a 为一切实数) a(a≥0) -a(a<0) │a │=

几何定义:数a 的绝对值顶的几何意义是实数a 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到原点的距离。 ②│a │≥0,符号“││”是“非负数”的标志;③数a 的绝对值只有一个;④处理任何类型的题目,只要其中有“││”出现,其关键一步是去掉“││”符号。 二、 实数的运算 1. 运算法则(加、减、乘、除、乘方、开方) 2. 运算定律(五个—加法[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 3. 运算顺序:A.高级运算到低级运算;B.(同级运算)从“左”到“右”(如5÷5 1×5);C.(有括号时)由“小”到“中”到“大”。 三、 应用举例(略) 附:典型例题 1. 已知:a 、b 、x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下图,求证:│x-a │+│x-b │=b-a. 2.已知:a-b=-2且ab<0,(a ≠0,b ≠0),判断a 、b 的符号。 第二章代数式 ★重点★代数式的有关概念及性质,代数式的运算 ☆内容提要☆ 一、 重要概念 分类: 1.代数式与有理式 用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结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单独 的一个数或字母也是代数式。 整式和分式统称为有理式。 2.整式和分式 含有加、减、乘、除、乘方运算的代数式叫做有理式。 没有除法运算或虽有除法运算但除式中不含有字母的有理式叫做整式。 有除法运算并且除式中含有字母的有理式叫做分式。 3.单项式与多项式 没有加减运算的整式叫做单项式。(数字与字母的积—包括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 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说明:①根据除式中有否字母,将整式和分式区别开;根据整式中有否加减运算,把单项式、多项式区分开。②进行代数式分类时,是以所给的代数式为对象,而非以变形后的代数式为对象。划分代数式类别时,是从外形来看。如, x x 2=x,2x =│x │等。 4.系数与指数 区别与联系:①从位置上看;②从表示的意义上看 5.同类项及其合并 条件:①字母相同;②相同字母的指数相同 合并依据:乘法分配律 6.根式 表示方根的代数式叫做根式。 a x b 单项式 多项式 整式 分式样 有理式 无理式 代数式

八年级数学分类讨论专题

八年级数学分类讨论专题 (每题5分,满分100分) 姓名 1、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2和5,则它的周长为 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70°,则另外两个内角的度数分别是 3.已知四条直线y =kx -3,y =-1,y =3和x =1所围成的四边形的面积是12,则k 的值为 4.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70°,那么一腰上的高与底边所成的角等于___ __. 5.在一直线上有A 、B 、C 三点,AB=5,BC=8,则AC=____ ____. 6.∣x ∣=3,∣y ∣=2,则x-y 的值为____ ____. 7.若23 +a 表示一个整数,则整数a 可以取的值是____ ____. 8.如果三条长分别为3、x 、5的线段恰好能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那么x 等于__ ___. 9. 已知x 5-x =1,且x 为整数,则x 可以取___ _____. 10.在等腰三角形ABC 中,AB =5,BC =6,则△ABC 的面积为_____ ___. 11.三角形的每条边的长都是方程2680x x -+=的根,则三角形的周长是 . 12. 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等于腰长的一半,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____________。 13.在△ABC 中,AB =15,AC =13,高AD =12,则△ABC 的周长为_____ ___. 14.有一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分别为6和8,现在要将它扩充成等腰三角形,且扩充部分是以8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则扩充后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 15.一次函数y=kx+b ,当-3≤x ≤1时,对应的 y 值为1≤y ≤9 , 则此函数解析式是 16.如图,直线y=2x+3与x 轴相交于点A ,与y 轴相交于点B.过B 点作直线BP 与x 轴相交于P ,且使OP=2OA , 则ΔABP 的面积是 . 17.点A 的坐标为(1,1),点B 是x 轴上一点,且△OAB 为等腰三角形,则点B 的坐标是 。 18.某超市有如下方案(1)一次性购物不超过100元不享受优惠(2)一次性购物超过100元但不超过300元一律九折(3)一次性购物超过300元一律八折。王波两次购物分别付款80元,252元,如果王波一次性购买与上两次相同的商品,则应付款 元? 19.已知是完全平方式,则的值是 。 20.矩形一个角的平分线分矩形一边为1和3两部分,则这个矩形的面积为__ ____.

分类讨论问题复习

课题:分类讨论问题复习 裕安中学周拥军 【教学目标】 1、会根据题目中的不确定因素,合理的选择分类讨论的对象正确地进行分类讨论; 2、感悟分类的思想方法,领会其实质,培养和发展思维的条理性、缜密性、灵活性.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练一练] 填空: 1、直角三角形两边长为3和4,则第三边长. 2、等腰三角形ABC中,有一个角为400,则其余二个角的度数为:__________. 3、在Rt△ABC中,∠C=90,AC=2,BC=1, 点D在直线BC上,若tan∠ADC=1, 则BD= . 小结:在数学问题研究中,当被研究的对象包含多种可能时,我们应按可能情况分类讨论,这种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叫做分类讨论思想.这种分类思考的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同时也是一种解题策略. 几何分类讨论情况一般有: (1)以概念、定义分类; (2)以图形的位置关系分类; 二.学以致用 [试一试] 如图△ABC中,AB=AC=5,BC=6,D为BC边上一点,BD=2,作∠FDE=∠B,若F 在AB边上,E在AC边上.设BF=X,AE=Y (1)写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及定义域. (2)若四边形AFDE为梯形,求X的值。 (3)若△FDE和△BFD相似,求X的值. (4)若△FDE为直角三角形,求X的值。 (5)若点D为圆心,BD为半径的圆D和以点A为圆心,AE为半径的圆A相切时, 求X的值。 课后练习:变式(1):若△FDE为等腰三角形,求X的值. (2)若点B为圆心,BD为半径的圆B和以点F为圆心,AE为半径的圆F内切时,求X的值

三、作业 如图Rt△ABC中,∠A=90°,AB=6,AC=8.点D、E分别是AB、AC的中点,过点D作DH⊥BC交BC于H,延长DE,点P从点D出发,沿DE方向移动,过点P作PQ⊥BC交BC于Q,过点Q作QR⊥AC交AC于R.当点Q与点C重合时,点P 停止运动,设BQ=x,QR=y. (1)求点D到BC距离DH的长. (2)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 (3)当以点R为圆心,RA为半径的圆R和以点Q为圆心,QB为半径的圆Q相切时,求X的值。 (4)点Q在运动过程中,△PQR是否存在固定不变的边与角?若有,是哪些? (5)当△PQR与△BDH相似时,求X的值。 (6)是否存在点Q,使△PQR为等腰三角形,如存在,求出所有满足要求的x的值,如不存在说明理由. (7)联结QE,当以P、Q、R、E为顶点组成四边形为梯形时,求X的值。

2020年中考物理专题分类复习提纲(超级全面)

2020年中考物理专题分类复习 专题一:常用估算量 1.电流:计算器100μA灯0.2A 电冰箱 1A 空调 5A 2.电功率:计算器 0.5mW 电灯60W 电冰箱 100W 空调 1000W 洗衣机 500W 电热水器1000W 3.质量:硬币 6g 中学生 50Kg 鸡蛋50g 4.密度:人1×10 3 k g / m 3 空气1.29 kg/m3 冰0.9×10 3kg/m3 ρ金属>ρ ρ油 水> 5.体积:教室180 m 3 人0.05 m 3 6.面积:人单只脚底面积250 cm 2, 7.压强: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0 4Pa;大气压强10 5Pa 8.速度:人步行1.1m/s 自行车 5m/s 小汽车40m/s 9.长度:头发直径和纸的厚度70μm 成年人腿长1m 课桌椅1m 教室长10m 宽6m高3m 10.力:2个鸡蛋的重力 1N 练习:1.下列选项是对质量和长度的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B. 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0g B.一位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m C.一块橡皮的质量约为10kg D.一支未用过的2B铅笔的长度约为15mm 2.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一瓶500ml的饮料的质量约为0.5kg B.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600mg C.物理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约为8mm D.6层教学楼的高度约为18dm

专题二初中物理公式一、有两套单位(国际单位和常用单位) 二、基本公式(只能采用国际单位)

三、推导出的公式(只能使用国际单位)

v s t = V m = ρt s v = 物理中考复习---物理公式 1、速度公式: 公式变形:求路程——vt s = 求时间—— 2 3、合力公式: F = F 1 + F 2 [ 同一直线同方向二力合力计算 ] F = F 1 - F 2 [ 同一直线反方向二力合力计算 ] 4

2006年中考专题复习--分类讨论

2006年中考专题复习--分类讨论 Ⅰ、专题精讲: 在数学中,我们常常需要根据研究对象性质的差异,分各种不同情况予以考查.这种分类思考的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同时也是一种解题策略. 分类是按照数学对象的相同点和差异点,将数学对象区分为不同种类的思想方法,掌握分类的方法,领会其实质,对于加深基础知识的理解.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正确的分类必须是周全的,既不重复、也不遗漏. 分类的原则:(1)分类中的每一部分是相互独立的;(2)一次分类按一个标准;(3)分类讨论应逐级进行. Ⅱ、典型例题剖析 【例1】(2005,南充,11分)如图3-2-1,一次函数与反比 例函数的图象分别是直线AB 和双曲线.直线AB 与双曲线的一 个交点为点C ,CD ⊥x 轴于点D ,OD =2OB =4OA =4.求一次函 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解:由已知OD =2OB =4OA =4, 得A (0,-1),B (-2,0),D (-4,0). 设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 =kx +b . 点A ,B 在一次函数图象上, ∴???=+--=,02,1b k b 即?????-=-=. 1,21b k 则一次函数解析式是 .121--=x y 点C 在一次函数图象上,当4-=x 时,1=y ,即C (-4,1). 设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m y x =. 点C 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则41-= m ,m =-4. 故反比例函数解析式是:x y 4-=. 点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确定A 、B 、C 、D 的坐标。 【例2】(2005,武汉实验,12分)如图3-2-2所示,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 1的坐标为(-4,0),以点O 1为圆心,8为半径的圆与x 轴交于A 、B 两点,过点A 作直线l 与x 轴负方向相交成60°角。以点O 2(13,5)为圆心的圆与x 轴相切于点D. (1)求直线l 的解析式; (2)将⊙O 2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x 轴向左平移,同时直线l 沿x 轴向右平移,当⊙O 2第一次与⊙O 2相切时,直线l 也恰好与⊙O 2第一次相切,求直线l 平移的速度; (3)将⊙O 2沿x 轴向右平移,在平移的过程中与x 轴相切于点E ,EG 为⊙O 2的直径,过点A 作⊙O 2的切线,切⊙O 2于另一点F ,连结A O 2、FG ,那么FG·A O 2的值是否会发生变化?如果不变,说明理由并求其值;如果变化,求其变化范围。

高中数学专题练习:分类讨论思想

高中数学专题练习:分类讨论思想 [思想方法解读]分类讨论思想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其基本思路是将一个较复杂的数学问题分解(或分割)成若干个基础性问题,通过对基础性问题的解答来实现解决原问题的思想策略. 1.中学数学中可能引起分类讨论的因素: (1)由数学概念而引起的分类讨论:如绝对值的定义、不等式的定义、二次函数的定义、直线的倾斜角等. (2)由数学运算要求而引起的分类讨论:如除法运算中除数不为零,偶次方根为非负数,对数运算中真数与底数的要求,指数运算中底数的要求,不等式中两边同乘以一个正数、负数,三角函数的定义域,等比数列{a n}的前n项和公式等. (3)由性质、定理、公式的限制而引起的分类讨论:如函数的单调性、基本不等式等. (4)由图形的不确定性而引起的分类讨论:如二次函数图象、指数函数图象、对数函数图象等. (5)由参数的变化而引起的分类讨论:如某些含有参数的问题,由于参数的取值不同会导致所得的结果不同,或者由于对不同的参数值要运用不同的求解或证明方法等. 2.进行分类讨论要遵循的原则是:分类的对象是确定的,标准是统一的,不遗漏、不重复,科学地划分,分清主次,不越级讨论.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不重不漏”. 3.解答分类讨论问题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是:首先要确定讨论对象以及所讨论对象的全体的范围;其次确定分类标准,正确进行合理分类,即标准统一、不重不漏、分类互斥(没有重复);再对所分类逐步进行讨论,分级进行,获取阶段性结果;最后进行归纳小结,综合得出结论. 常考题型精析 题型一由概念、公式、法则、计算性质引起的分类讨论 例1设集合A={x∈R|x2+4x=0},B={x∈R|x2+2(a+1)x+a2-1=0,a∈R},若B?A,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等腰三角形中的分类讨论问题

关于等腰三角形中分类讨论问题的探讨 所谓分类讨论思想,就是在解答数学题时有时无法用同一种形式去解决,而需要选定一个标准,根据这个标准将问题划分成几个能用不同形式去解决的小问题,将这些小问题一一解决,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这就是分类讨论的思想。 对于分类讨论问题,初中教学阶段虽然没有对此方面的教学要求,但是需要用分类讨论的思想去解决的问题却经常遇见,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教材中典型的分类讨论问题是在“等腰三角形” 一节中,主要有由于几何图形性质不明确而需分类讨论的问题和几何图形之间的位置关系不明确而需分类讨论的问题。下面举例简要论述这两类问题: 、当腰长或底边长不能确定时,必须进行分类讨论 例1、(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8cm和10cm,求周长。 (2)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cm和7cm,求周长。 分析: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知我们在解此题前,必须明确所给的边的定义,在这里哪条边是“腰”,哪条边是“底”不明确,而且还要考虑到三条线段能够构成三角形的前提,因此必须进行分类讨论。 解(1)因为8+8>10,10+10>8,则在这两种情况下都能构成三角形; 当腰长为8 时,周长为8+8+10=26; 当腰长为10 时,周长为10+10+8=28; 故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26cm或28cn。 解(2)当腰长为3 时,因为3+3<7,所以此时不能构成三角形; 当腰长为7 时,因为7+7>3,所以此时能构成三角形,因此三角形的周 长为:7+7+3=17; 故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17cm。 注意:对于此类题目在进行分类讨论时,必须运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来验证是否能构成三角形。 二、当顶角或底角不能确定时,必须进行分类讨论例2、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4 倍,求它的各个内角的度数;分析:题目没有指明“顶角是底角的4 倍”,还是“底角是顶角的4 倍”因此必须进行分类讨论。

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训练(全套含答案)

20XX年最新中考物理专题训练(含答案) 目录 内容答案专题训练一力学.................................2 (7) 专题训练二电学专题..............................8 (14) 专题训练三实验.................................15 (19) 专题训练四设计.................................20 (23) 专题训练五研究性试题...........................25 (30) 专题训练六资料阅读题...........................31 (34) 专题训练七开放性试题...........................35 (39) 专题训练八作图题.................................41 (45)

专题训练一力学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 1.用托盘天平称物体质量时,物体应放在天平的_______盘中,如果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应该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砝码. 2.自行车车轮的外表面都有凹凸不平的花纹,这是为了_______,菜刀的刀刃要做得很薄,这是为了_______. 3.在百米跑训练中,测得一短跑运动员起跑后5 s跑完34 m,即可达到最大速度11 m/s,以后保持这一速度跑完全程,则这名运动员这次百米跑的成绩(时间)是_______s,他百米跑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m/s. 4.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一直线上的两个力作用下,其运动的速度越来越小,那么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一定_______零.(选填“大于”“小于”“等于”),合力的方向与运动的方向_______.5.木块的密度是0.6 g/cm3,冰块的密度是0.9 g/cm3,若它们的体积相等,都漂浮在水面上,则木块受到的浮力_______冰块受到的浮力,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_______冰块露出水面的体积.(选填“大于”“小于”“等于”) 6.下列实物属于哪种简单机械: (1)操场上旗杆顶端的小轮属于_______ (2)码头上起重机吊钩上方的铁轮属于_______ (3)家用缝纫机的脚踏板属于_______ 7.将以下做法中用到的主要物理知识分别填在题后的横线上(简要写出物理知识的内容) 拦河坝总是下部宽上部窄_______ 用吸管将杯中的饮料吸入口中_______ 自行车的轴承上要经常加油_______ 把斧柄的一端在水泥地面撞击几下,斧头就牢牢地套在斧柄上_____________________ 8.汽车如果空载和满载时都以相同的速度行驶,空载时具有的动能_______满载时的动能,停在山顶上的卡车具有的重力势能_______该车在山下时具有的重力势能.(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9.把一个空杯子底朝上竖直按入水中,随着杯子没入水中深度的增加,杯中空气的压强_______体积_______. 10.甲、乙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内装密度相等的同种液体,甲管竖直放置,乙 管倾斜放置,两管液面相平,如图所示,设液体对两试管底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 p甲____p乙(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乙,则 11.用50 N的水平拉力拉着重为200 N的小车沿水平道路在1 min内前进60 m, 则拉力做的功为_______J,拉力的功率为_______ W. 12.某高层楼房中,五楼水龙头出水口的水的压强是 2.5×105 Pa,那么比 它高12 m的九楼的出水口的水的压强是_______,比它低12 m的底楼水龙头出 水口的压强是_______Pa.(g=10 N/kg)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3.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乙同学在另一端敲一下铁管,甲同学听到两次响声,这是因为( )

中考数学“分类讨论”专题复习

中考数学“分类讨论”专题复习 学校:东区五校联合体主备人:刘少山审核人:刘天申时间: 3.26 第一课时 第一大类:分类讨论在数与代数中的应用 一.目标导航: 1.通过分类讨论专题复习能够区分数学对象的相同点和差异点,掌握分类的 方法,掌握将数学对象区分为不同种类的思想方法。 2.掌握分类思想在代数中的应用,领会其实质,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 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点动向: 分类讨论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也是各地近年来中考命题的热点,因此我 们在解数学题时,一是要准确,二是要全面,要尽可能地对问题作出全面的解答, 全面、深入、严谨、周密地思考问题,使解答没有纰漏。中考“分类讨论”题一 般分为两大类,一是分类讨论在数与代数中的应用;一是在空间与图形中的应用。 常见分类讨论在代数中的题型有:按数分类(绝对值概念,实数的分类等);按 字母的取值分类(二次根式的化简,一元二次方程概念等);考查的方式有填空 题,选择题,综合题,特别是中考压轴题中,往往涉及分类讨论思想。 【例题解析】 考点1:按数分类讨论问题 【例题1】已知直角三角形两边、的长满足,则 第三边长为。 解:由已知易得 ⑴若是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长,则第三边长为。 ⑵若是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长,则第三边长为, ⑶若是一直角边的长,是斜边,则第三边长为。 ∴第三边长为。

考点2:方程、函数中的分类讨论问题 方程、函数的分类讨论主要是通过变量之间的关系建立函数关系式,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类讨论或在有实际意义的情况下的讨论,在讨论问题的时候要注意特殊点的情况. 【例题2】:如图,以矩形OABC 的顶点O 为原点,OA 所在的直线为x 轴,OC 所在的直线为y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已知OA =3,OC =2,点E 是AB 的中点,在OA 上取一点D ,将△BDA 沿BD 翻折,使点A 落在BC 边上的点F 处. (1)直接写出点E 、F 的坐标; (2)设顶点为F 的抛物线交y 轴正半轴... 于点P ,且以点E 、F 、P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 (3)在x 轴、y 轴上是否分别存在点M 、N ,使得四边形MNFE 的周长最小?如果存在,求出周长的最小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析】①解决翻折类问题,首先应注意翻折前后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图,找出相等的边和角.其次要注意对应点的连线被对称轴(折痕)垂直平分.结合这两个性质来解决.在运用分类讨论的方法解决问题时,关键在于正确的分类,因而应有一定的分类标准,如E 为顶点、P 为顶点、F 为顶点.在分析题意时,也应注意一些关键的点或线段,借助这些关键点和线段来准确分类.这样才能做到不重不漏.③解决和最短之类的问题,常构建水泵站模型解决. 【答案】(1)(31) E ,;(12) F ,. (2)在Rt EBF △中,90B ∠=o , 2222125EF EB BF ∴+=+= 设点P 的坐标为(0)n ,,其中0n >, Q 顶点(12)F ,, ∴设抛物线解析式为2(1)2(0)y a x a =-+≠.

2019分类讨论问题专题

第36讲 分类讨论型问题 (建议该讲放第21讲后教学 ) 类型一 由计算化简时,运用法则、定理和原理的限制引起的讨论

例1(2016·南通模拟)矩形一个角的平分线分矩形一边为1cm和3cm两部分,则这个矩形的面积为() A.3cm2B.4cm2C.12cm2D.4cm2或12cm2 【解后感悟】解此题的关键是求出AB=AE,注意AE=1或3不确定,要进行分类讨论. 1.(1)若关于x的函数y=kx2+2x-1与x轴仅有一个公共点,则实数k的值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平面上有⊙O及一点P,点P到⊙O上一点的距离最长为6cm,最短为2cm,则⊙O的半径为cm. (3)若|a|=3,|b|=2,且a>b,则a+b=() A.5或-1 B.-5或1 C.5或1 D.-5或-1 类型二在一个动态变化过程中,出现不同情况引起的讨论 例2为了节约资源,科学指导居民改善居住条件,小王向房管部门提出了一个购买商品房的政策性方案. 根据这个购房方案: (1)若某三口之家欲购买120平方米的商品房,求其应缴纳的房款; (2)设该家庭购买商品房的人均面积为x平方米,缴纳房款y万元,请求出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 (3)若该家庭购买商品房的人均面积为50平方米,缴纳房款为y万元,且57<y≤60时,求m的取值范围.

【解后感悟】本题是房款=房屋单价×购房面积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由于单价随人均面积而变化,所以用分段函数的解析式来描述.同时建立不等式组求解,解答本题时求出函数解析式是关键. 2.(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 =-x +2与反比例函数y =1 x 的图象有唯一公共点, 若直线y =-x +b 与反比例函数y =1 x 的图象有2个公共点,则b 的取值范围是( ) A .b>2 B .-22或b<-2 D .b<-2 (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OBCD 是边长为4的正方形,平行于对角线BD 的直线l 从O 出发,沿x 轴正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运动到直线l 与正方形没有交点为止.设直线l 扫过正方形OBCD 的面积为S ,直线l 运动的时间为t(秒),下列能反映S 与t 之间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 3.已知抛物线y 1=ax 2+bx +c(a ≠0)与x 轴相交于点A ,B(点A ,B 在原点O 两侧),与y 轴相交于点C ,且点A ,C 在一次函数y 2=4 3x +n 的图象上,线段AB 长为16,线段 OC 长为8,当y 1随着x 的增大而减小时,求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

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5综合应用题

专题五综合应用题 ,专题特征 【题型特点】 中考压轴题是人们对中考试卷中最后一道或两道题的习惯称谓。压轴题的特点是:综合性强、难度大、区分度高。对于考生来说,若攻克了压轴题,就意味着能力强,可得高分;对命题者来说,把压轴题当作是一份试卷的“压轴戏”,常在“新颖”“综合”上下工夫。 【题型解读】 综合计算题是综合考查我们理解物理概念,掌握物理规律情况的有效手段之一,是评价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分类归纳能力、演绎推理能力、运算能力等各种能力高低的“试金石”,常为中考具有压轴意味、区分度较高的一种必考题型,考查的知识内容主要集中在力、电、热三块上,以力、电为主,不仅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考查了学生的阅读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解题技巧、语言归纳及表述能力、计算能力及对数据的处理能力等,可谓是一题多用。 【解题方法】 下面介绍几种解答综合计算题的常见方法: (1)简化法:把题目中的复杂情景或现象进行梳理,找出相关环节或相关点,使要解决的复杂问题中突出某物理量或规律,使复杂得以简化,减少一些混淆和混乱,如画等效电路图,分析物体受力,将连结体看成一个整体分析受力等。 (2)隐含条件法:通过审题,从题中叙述的物理现象的语言或给出的情景或元件设备等环节中,挖掘出解答问题所需要的隐含在其中的条件,使计算环节减少,答案误差减少,如灯泡正常发光,装水的矿泉水瓶倒过来后的压强、压力变化等。 (3)极值法:也叫端点法,对不定值问题或变化范围问题的解答有重要的使用价值,解答这类问题,应弄清要研究的是哪个变化物理量的值或哪个物理量的变化范围,然后确定变化的规律或方向,最后用相对应的物理规律或物理概念,一个对应点一个对应点的计算取值,如求变阻器的阻值变化范围、功率变化范围;物体被拉出水面前后拉力变化范围或功率变化范围等。 题型一力学综合计算题 考查内容: 1.基本物理量:速度、密度、压强、功率。 2.主要规律:二力平衡条件(受力分析)、液体压强规律、阿基米德原理、杠杆平衡条件、能量守恒及机械效率。 3.容易混淆的问题:重力和压力、压力和压强、漂浮和悬浮功和功率、功和能量、功率和机械效率。 【例1】(2014遵义中考)一体重为600 N,双脚与地面接触面积为0.05 m2的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为800 N的物体匀速提高了0.5 m,此时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求:(不计绳重及摩擦) (1)在匀速提升物体的过程中,工人对绳子的拉力为多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