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秋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1.1.3集合的基本运算Word课后练习

2020秋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1.1.3集合的基本运算Word课后练习

2020秋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1.1.3集合的基本运算Word课后练习
2020秋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1.1.3集合的基本运算Word课后练习

1.1.3 集合的基本运算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设计人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

课后作业

【基础过关】

1.若,,,,则满足上述条件的集合的个数为

A.5

B.6

C.7

D.8

2.已知全集U={1,2,3,4,5,6,7,8},A={3,4,5}, B={1,3,6},那么集合{2,7,8}是

A.A∪B

B.A∩B

C.(?U A)∩(?U B)

D.(?U A)∪(?U B)

3.若集合P={x∈N|-1

A.?

B.{x|-2

C.{x|-1

D.{0,2}

4.设全集U=R,集合M={x|x>1或x<-1},N={x|0

A.{x|-2≤x<1}

B.{x|0

C.{x|-1≤x≤1}

D.{x|x<1}

5.某班共30人,其中15人喜爱篮球运动,10人喜爱乒乓球运动,8人对这两项运动都不喜爱,则喜爱篮球运动但不喜爱乒乓球运动的人数为.

6.集合A={(x,y)|x+y=0},B={(x,y)|x-y=2},则A∩B= .

7.设集合A={x|0

(1)A∩B=?;

(2)A∪B=B.

8.已知集合A={x|2≤x<7},B={x|3

(1)求A∪B,(?R A)∩B;

(2)若A∩C≠?,求a的取值范围.

【能力提升】

已知集合A={x|x2-3x+2=0},B={x|x2-ax+a-1=0},

C={x|x2-x+2m=0}.

(1)若A∪B=A,求a的值;

(2)若A∩C=C,求m的取值范围.

集合的交并运算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ListSize 100 //允许的最大长度 typedef char ListData; typedef struct List { ListData data[ListSize]; int Length; //当前元素个数 }*SeqList; void menu() //建立菜单 { printf("|--------集合的交并运算--------|\n"); printf("|-------------菜单-------------|\n"); printf("| 1、初始化集合A |\n"); printf("| 2、初始化集合B |\n"); printf("| 3、显示集合A、B |\n"); printf("| 4、集合的并运算|\n"); printf("| 5、集合的交运算|\n"); printf("| 6、退出|\n"); printf("|———————————————|\n"); printf("\n"); } //模块1 建立 void Creat(SeqList&L) { L=(SeqList)malloc(sizeof(List)); if(L==NULL) { printf("存储空间分配失败!\n"); exit(1); } L->Length=0; } int Length(SeqList&L) { return L->Length; } //模块2 初始化 void Begin(SeqList&L) { int i=0; printf("请输入集合中的元素,按#结束。\n"); fflush(stdin); //清除缓存

高中数学-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教案

高中数学-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教案 学习目标:(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理解集合“属于”关系; (2)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 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 学习重点:集合的基本概念与表示方法; 学习难点:运用集合的两种常用表示方法,即列举法与描述法,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课堂探究: 一、引入课题 大家对“集合”这个词陌生吗? 初中时学过的自然数集,有理数集等. 在这里,集合是我们常用的一个词语,我们感兴趣的是问题中某些特定对象的总体,而不是个别的对象,为此,我们将学习一个新的概念—集合,即是一些研究对象的总体. 阅读课本P2-P3内容. 二、新课教学 (一)集合的有关概念 1.一般地,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element),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集合(set),也 简称集. 2.思考1:课本P3的思考题,并再列举一些集合例子和不能构成集合的例子,对学 生的例子予以讨论、点评,进而讲解下面的问题. 3.关于集合的元素的特征 (1)确定性:设A是一个给定的集合,x是某一个具体对象,则或者是A的元 素,或者不是A的元素,两种情况必有一种且只有一种成立. (2)互异性: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指属于这个集合的互不相同的个体(对象),因此,同一集合中不应重复出现同一元素. (3)集合相等: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完全一样. 4.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1)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belong to)A,记作a∈A; (2)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not belong to)A,记作a?A(举例). 5.重要数集及其记法 自然数集(或非负整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记作N*或N+; 整数集,记作Z; 有理数集,记作Q; 实数集,记作R. 6.随堂练习 ∈或填空. 用符号? (1) 3.14__Q;(2)π__Q;

高一数学 集合 教学设计方案

高一数学 集合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目标: (1)理解子集、真子集、补集、两个集合相等概念; (2)了解全集、空集的意义, (3)掌握有关子集、全集、补集的符号及表示方法,会用它们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培养学生的符号表示的能力; (4)会求已知集合的子集、真子集,会求全集中子集在全集中的补集; (5)能判断两集合间的包含、相等关系,并会用符号及图形(文氏图)准确地表示出来,培养学生的数学结合的数学思想; (6)培养学生用集合的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子集、补集的概念 教学难点:弄清元素与子集、属于与包含之间的区别 教学用具:幻灯机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集合、元素、集合中元素的三性、元素与集合的关系等知识. 【提出问题】(投影打出) 已知{1,1}M =-,{1,1,3}N =-,2{10}P x x =-=,问: 1.哪些集合表示方法是列举法. 2.哪些集合表示方法是描述法. 3.将集M 、集从集P 用图示法表示. 4.分别说出各集合中的元素. 5.将每个集合中的元素与该集合的关系用符号表示出来.将集N 中元素3与集M 的关系用符号表示出来. 6.集M 中元素与集N 有何关系.集M 中元素与集P 有何关系. 【找学生回答】 1.集合M 和集合N ;(口答) 2.集合P ;(口答) 3.(笔练结合板演) 4.集M 中元素有-1,1;集N 中元素有-1,1,3;集P 中元素有-1,1.(口答) 5.1M -∈,1M ∈,1N -∈,1N ∈,3N ∈,1P -∈,1P ∈,3.M ?(笔练结合板演)

6.集M 中任何元素都是集N 的元素.集M 中任何元素都是集P 的元素.(口答) 【引入】在上面见到的集M 与集N ;集M 与集P 通过元素建立了某种关系,而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集合在今后学习中会经常出现,本节将研究有关两个集合间关系的问题. (二)新授知识 1.子集 (1)子集定义: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 与B ,如果集合A 的任何.. 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的元素,我们就说集合A 包含于集合B ,或集合B 包含集合A 。 记作:A B B A ??或 读作:A 包含于B 或B 包含A B A B x A x ?∈?∈,则若任意 当集合A 不包含于集合B ,或集合B 不包含集合A 时,则记作:A ?/B 或B ?/A . 性质:①A A ?(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 ②A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置疑】能否把子集说成是由原来集合中的部分元素组成的集合? 【解疑】不能把A 是B 的子集解释成A 是由B 中部分元素所组成的集合. 因为B 的子集也包括它本身,而这个子集是由B 的全体元素组成的.空集也是B 的子集,而这个集合中并不含有B 中的元素.由此也可看到,把A 是B 的子集解释成A 是由B 的部分元素组成的集合是不确切的. (2)集合相等: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 与B ,如果集合A 的任何.. 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的元素,同时集合B 的任何.. 一个元素都是集合A 的元素,我们就说集合A 等于集合B ,记作A=B 。 例:{}{}1,11,1-=-,可见,集合B A =,是指A 、B 的所有元素完全相同. (3)真子集:对于两个集合A 与B ,如果B A ?,并且B A ≠,我们就说集合A 是集 合B 的真子集,记作:A B (或B A ),读作A 真包含于B 或B 真包含A 。 【思考】能否这样定义真子集:“如果A 是B 的子集,并且B 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A ,那么集合A 叫做集合B 的真子集.” 集合B 同它的真子集A 之间的关系,可用文氏图表示,其中两个圆的内部分别表示集合A ,B . 【提问】 (1) 写出数集N ,Z ,Q ,R 的包含关系,并用文氏图表示。

高中集合教学计划

1.1.1集合的概念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理解集合的概念,知道常用数集的概念及其记法 (2)使学生初步了解“属于”关系的意义 (3)使学生初步了解有限集、无限集、空集的意义 教学重点:集合的基本概念 教学过程: 1.引入 (1)章头导言 (2)集合论与集合论的创始者-----康托尔(有关介绍可引用附录中的内容) 2.讲授新课 阅读教材,并思考下列问题: (1)有那些概念? (2)有那些符号? (3)集合中元素的特性是什么? (4)如何给集合分类? (一)有关概念: 1、集合的概念 (1)对象:我们可以感觉到的客观存在以及我们思想中的事物或抽象符号,都可以称作对象. (2)集合:把一些能够确定的不同的对象看成一个整体,就说这个整体是由这些对象的全体构成的集合. (3)元素:集合中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 集合通常用大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B、C、……元素通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b、c、…… 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1)属于: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A,记作a∈A (2)不属于: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A,记作A a 要注意“∈”的方向,不能把a∈A颠倒过来写. 3、集合中元素的特性 (1)确定性:给定一个集合,任何对象是不是这个集合的元素是确定的了. (2)互异性:集合中的元素一定是不同的. (3)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没有固定的顺序. 4、集合分类 根据集合所含元素个属不同,可把集合分为如下几类: (1)把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Ф (2)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有限集 (3)含有无穷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无限集

注:应区分Φ,} {Φ,}0{,0等符号的含义 5、常用数集及其表示方法 (1)非负整数集(自然数集):全体非负整数的集合.记作N (2)正整数集: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记作N*或N+ (3)整数集:全体整数的集合.记作Z (4)有理数集:全体有理数的集合.记作Q (5)实数集:全体实数的集合.记作R 注:(1)自然数集包括数0. (2)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记作N*或N+,Q、Z、R等其它数集内排除0的集,也这样表示,例如,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表示成Z* 课堂练习:教材第5页练习A、B 小结:本节课我们了解集合论的发展,学习了集合的概念及有关性质 课后作业:第十页习题1-1B第3题

人教版高中数学集合教案

1.1.1 集合 教学目标: 1、理解集合的概念和性质. 2、了解元素与集合的表示方法. 3、熟记有关数集. 4、培养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 教学重点:集合概念、性质 教学难点:集合概念的理解 教学过程: 1、定义: 集合:一般地,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集). 元素:集合中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 由此上述例中集合的元素是什么? 例(1)的元素为1、3、5、7, 例(2)的元素为到两定点距离等于两定点间距离的点, 例(3)的元素为满足不等式3x-2> x+3的实数x, 例(4)的元素为所有直角三角形, 例(5)为高一·六班全体男同学. 一般用大括号表示集合,{ …}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则上几例可表示为…… 为方便,常用大写的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 ,B={1,2,3,4,5} 2

(1)确定性;(2)互异性;(3)无序性. 3、元素与集合的关系:隶属关系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有“属于∈”及“不属于?(? 也可表示为 )两种。 如A={2,4,8,16},则4∈A ,8∈A ,32 A. 集合的元素通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 是集合A 的元素,就说a 属于集A 记作 a ∈A ,相反,a 不属于集A 记作 a ?A (或a A ) 注:1、集合通常用大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 、B 、C 、P 、Q …… 元素通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 、b 、c 、p 、q …… 2、“∈”的开口方向,不能把a ∈A 颠倒过来写。 4 注:(1)自然数集与非负整数集是相同的,也就是说,自然数集包括数0。 (2)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记作N *或N + 。Q 、Z 、R 等其它数集内排除0 的集,也是这样表示,例如,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表示成Z * 请回答:已知a+b+c=m ,A={x|ax 2+bx+c=m},判断1与A 的关系。 1.1.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教学目标:1.理解子集、真子集概念; 2.会判断和证明两个集合包含关系; 3 . 理解 ”、“?”的含义; 4.会判断简单集合的相等关系; 5.渗透问题相对的观点。 教学重点:子集的概念、真子集的概念 教学难点:元素与子集、属于与包含间区别、描述法给定集合的运算 教学过程: 观察下面几组集合,集合A 与集合B 具有什么关系? (1) A={1,2,3},B={1,2,3,4,5}. (2) A={x|x>3},B={x|3x-6>0}. (3) A={正方形},B={四边形}. (4) A=?,B={0}. ∈?∈

1.1.3 集合的基本运算

1.1.3 集合的基本运算知识梳理:1.并集的定义 牛刀小试1: 牛刀小试2: 简析: 借助数轴解决问题,最易出错的地方是各段的 端点,因此端点能否取到,在数轴上一定要标注清楚. 小结:此题运用的数学思想.知识梳理2:交集的定义知识链接:所谓数形结合,就是根据数与形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数与形的相互转化来解决数学问题的思想,实现数形结合,常与以下内容有关:(1)实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2)函数与图象的对应关系;(3)曲线与方程的对应关系;(4)以几何元素和几何条件为背景建立起来的概念,如复数、三角函数等;(5)所给的等式或代数式的结构含有明显的几何意义。如等式。

牛刀小试3: 牛刀小试4: 小结: 此题运用的数学思想 . 知识梳理3:全集及补集的定义 牛刀小试5:已知集合M={y|y=-x 2+1,x ∈R},N={y|y=x 2,x ∈R},全集I=R ,则M ∪N 等于( ) (A ){(x,y)|x=1,,}22 y x y R ± = ∈ (B ){(x,y)|x 1,,}22 y x y R ≠± ≠ ∈ (C ){y|y ≤0,或y ≥1} (D )I 牛刀小试6:设全集为R ,若M={}1x x ≥ ,N= {}05x x ≤<,则(C U M )∪(C U N )是( ) (A ){}0x x ≥ (B ) {}15x x x <≥或 (C ){}15x x x ≤>或 (D ) {}05x x x <≥或 检测课堂:1.已知A ={x |x ≤-2 或 x >5},B ={x |1<x ≤7},求 A ∪B . ∴A ∪B ={x |x ≤-2 或 x >1}.

高一数学集合课程教案

1.1.1集合的概念 【教学目标】 1. 初步理解集合的概念;理解集合中元素的性质. 2. 初步理解“属于”关系的意义;知道常用数集的概念及其记法.【教学重点】 集合的基本概念,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集合的概念. 【教学过程】

新 课 元素都是不同的对象. 4. 集合的分类. (1) 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有限集. (2) 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无限集. 5. 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1) 自然数集:非负整数全体构成的集合,记作N; (2) 正整数集: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合,记作N+或N*; (3) 整数集:整数全体构成的集合,记作Z; (4) 有理数集:有理数全体构成的集合,记作Q; (5) 实数集:实数全体构成的集合,记作R. 注意:(1)自然数集合与非负整数集合是相同的集合,也就是说自然数集包含0; (2)自然数集内排除0的集,表示成或,其他数集{如整数集Z、有理数集Q、实数集R}内排除0的集,也可类似表示,,; (3)原教科书或根据原教科书编写的教辅用书中出现的符号如,,…不再适用. 例1 判断下列语句能否构成一个集合,并说明理由. (1) 小于10 的自然数的全体; (2) 某校高一(2)班所有性格开朗的男生; (3) 英文的26 个大写字母; (4) 非常接近1 的实数. 练习1 判断下列语句是否正确: (1) 由2,2,3,3构成一个集合,此集合共有4个元素; (2) 所有三角形构成的集合是无限集; (3) 周长为20 cm 的三角形构成的集合是有限集; (4) 如果a ∈Q,b ∈Q,则a+b ∈Q. 2.选择题 ⑴以下四种说法正确的( ) (A) “实数集”可记为{R}或{实数集} (B){a,b,c,d}与{c,d,b,a}是两个不同的集合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集合教案

一集合(§1.1.1 集合) 教学时间 :第一课时 课题:§1.1.1 集合 教学目标: 1、理解集合的概念和性质. 2、了解元素与集合的表示方法. 3、熟记有关数集. 4、培养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 教学重点:集合概念、性质 教学难点:集合概念的理解 教学方法:尝试指导 教具准备:投影片(3张) 教学过程: (I)引入新课 同学们好!首先,我祝贺大家能升入苍梧第一高级中学进行高中学习。下面我想初步了解一下同学们的情况。请来自××中学的同学站起来。依次询问他们的名字,并板书。同样询问来自另一学校学生情况。××同学你为什么不站起来?来自××中学的三位虽然性别不同,年龄有差异,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性质——来自××中学。所以,在数学上可以把他们看作为有3个元素的集合(板书课题:集合,并将其姓名用{ }括起来),同样,××中学的二位同学也可看作有2个元素的集合。显然,刚才抽到的××同学如果作为一个元素就不属于上面这两个集合了。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将系统地研究集合的一些概念。讲四个问题:(1)集合和元素;(2)集合的分类;(3)集合的表示方法;(4)为什么要学习集合的表示方法? (II)复习回顾 师生共同回顾初中代数中涉及“集合”提法. (Ⅲ)讲授新课

通过以上实例,教师指出: 1、定义: 集合:一般地,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集). 师:进一步指出: 元素:集合中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 由此上述例中集合的元素是什么? 生:例(1)的元素为1、3、5、7, 例(2)的元素为到两定点距离等于两定点间距离的点, 例(3)的元素为满足不等式3x-2> x+3的实数x, 例(4)的元素为所有直角三角形, 例(5)为高一·六班全体男同学. 师:请同学们另外举出三个例子,并指出其元素. 生:略.(教师给予评议)。 师:一般用大括号表示集合,{ …}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则上几例可表示为…… 为方便,常用大写的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 ,B={1,2,3,4,5} 2 生:在师指导下一一回答上述问题. 师:由以上四个问题可知, 集合元素具有三个特征: (1)确定性;(2)互异性;(3)无序性. 3、元素与集合的关系:隶属关系 ∈师: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有“属于∈”及“不属于?(?也可表示为)两种。

集合 的交并和差的运算与实现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 顺序表定义 #define TRUE 1 #define FALSE 0 #define OK 1 #define ERROR 0 #define OVERFLOW -2 #define IN_THIS_LIST 1 #define NOT_IN_THIS_LIST 0 //宏定义 typedef char Elemtype; typedef int Status; typedef struct List { Elemtype data; struct List *next; }LNode,*LinkList; //结构体定义 Status InitList(LinkList &L) { L=(LinkList)malloc(sizeof(LNode)); if(!L) exit(OVERFLOW); L->data=NULL;L->next=NULL; return OK; } //构造表头 Status PrintList(LinkList L) { LinkList PrintList=L->next; if(!L->next) {cout<<"该集合为空!"<next) { cout<data<<","; PrintList=PrintList->next; } cout<data; cout<

1.1.3集合的基本运算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 1、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 2、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3、能使用Venn 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针对具体实例,通过类比实数间的加法运算引入了集合间“并”的运算,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展到集合的“交”的运算和“补”的运算。类比方法的使用体现了知识之间的联系,渗透了数学学习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类比方法让学生体会知识间的联系; 2、Venn 图表达集合运算让学生体会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应用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3、通过集合运算的学习逐渐发展学生使用集合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集合的交集与并集、补集的概念; 教学难点:集合的交集与并集、补集“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什么叫集合A 是集合B 的子集? 2:关于子集、集合相等和空集,有哪些性质? (1) .A A ?; (2) 若A B ?,且B A ?,则.A B =; (3) 若,,A B B C ??则C A ?; (4) A ??. 二、创设情境,新课引入 问:实数有加法运算,两个集合是否也可以相加呢?考察下列各个集合,你能说出集合C 与集合A ,B 之间的关系吗? (1){ }{}{}6,5,4,3,2,1,6,4,2,5,3,1===C B A ; (2){}是有理数x x A =,{}是无理数x x B =,{} 是实数x x C =.

学生讨论并引出新课题. 三、师生互动,新课讲解: 1、并集 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与B的并集(Union) 记作:A∪B读作:“A并B”即: A∪B={x|x∈A,或x∈B} 例1:(1)设A={4,5,6,8},B={3,5,7,8},求:A∪B。 (2)设集合A={x|-1

实验 二 集合的并、交和差运算C++

实验二集合的并、交和差运算 // 在写代码的过程中,没有注意头结点~~~ 导致出现了很多野指针~~~ ,几乎重写. 。o 0 ~~~ // 经同学检查,发现有错误~~~ 红色部分代码已经修正 //集合的并、交和差运算 /* 选作内容 (1)集合元素的判定和子集判定运算 (2)求集合的补集 (3)集合的混合式运算表达求值 (4)集合的元素类型推广到其他类型,甚至任意类型 */ /* 测试数据: (1)Set1 ="magazine",Set2 ="paper", Set1∪Set2 ="aegimnpra",Set1∩Set2 ="ae",Set1 - Set2 ="gimnz" (2)Set1 =012oper4a6tion89",Set2 ="error date", Set1∪Set2 ="adeinoprt",Set1∩Set2 ="aeort",Set1 - Set2 ="inp" */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define Elem Type char typedef struct ElemNode { Elem Type elem; struct ElemNode *next; }ElemNode, *Set; //-------------FunctionList------------------------------ //---------------函数原型-------------------------------- int LengthOf(Set src);//返回一个集合的长度 void CreateSet(Set dest);//创建一个新的字母集合,限定a-z void EmptySet(Set dest);//清空一个集合,保留头结点 void DestroySet(Set dest);//销毁集合

高一数学集合的概念教案设计

高一数学集合的概念教案设计 数学《集合》概念教案一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理解集合的概念,知道常用数集的概念及记法 (2)使学生初步了解“属于”关系的意义 (3)使学生初步了解有限集、无限集、空集的意义 教学重点:集合的基本概念及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集合的两种常用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正确表示 一些简单的集合 授课类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内容分析: 1.集合是中学数学的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在小学数学中,就渗透了集合的初步概念,到了初中,更进一步应用集合的语言表述一些 问题例如,在代数中用到的有数集、解集等;在几何中用到的有点集 至于逻辑,可以说,从开始学习数学就离不开对逻辑知识的掌握和 运用,基本的逻辑知识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也是认识问题、研究问题不可缺少的工具这些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学习本章的意义, 也是本章学习的基础 把集合的初步知识与简易逻辑知识安排在高中数学的最开始,是因为在高中数学中,这些知识与其他内容有着密切联系,它们是学

习、掌握和使用数学语言的基础例如,下一章讲函数的概念与性质,就离不开集合与逻辑 本节首先从初中代数与几何涉及的集合实例入手,引出集合与集合的元素的概念,并且结合实例对集合的概念作了说明然后,介绍 了集合的常用表示方法,包括列举法、描述法,还给出了画图表示 集合的例子 这节课主要学习全章的引言和集合的基本概念学习引言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认识学习本章的意义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集 合的基本概念 集合是集合论中的原始的、不定义的概念在开始接触集合的概念时,主要还是通过实例,对概念有一个初步认识教科书给出的“一 般地,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也简称集”这句话,只是对集合概念的描述性说明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简介数集的发展,复习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质数与和数; 2.教材中的章头引言; 3.集合论的创始人——康托尔(德国数学家)(见附录); 4.“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5.教材中例子(P4) 二、讲解新课: 阅读教材第一部分,问题如下: (1)有那些概念?是如何定义的? (2)有那些符号?是如何表示的? (3)集合中元素的特性是什么?

三、集合的基本运算

三、集合的基本运算 (一)概念 1、并集: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 与B 的并集,记作B A (读作“A 并B ”)即 {}B x A x x B A ∈∈=或, 2、交集:一般地,由属于集合A且属于集合B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 与B 的交集,记作B A (读作“A 交B ”)即 {}B x A x x B A ∈∈=且, 3、全集与补集:一般地,如果一个集合含有我们所研究问题中涉及的所有元素,那么就称这个集合为全集,通常记作U ; 对于一个集合A ,由全集U 中不属于集合A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 相对于全集U 的补集,简称为集合A 的补集,记作A C U ,即 {}A x U x x A C U ?∈=且, (二)性质 1、 =A A ;=φ A ;B A A B ;?=A B A ; 2、 =A A ;=φ A ;B A A B ;?=A B A ; 3、B A A B A ;B A B B A ; 4、=U C U ;=φU C ;()=A C C U U ; ()()()()()()B C A C B A C B C A C B A C R R R R R R == ; (三)资料连接 1、观察下列各组集合,你能说出集合C 与集合A ,B 之间的关系吗? (1)A ={1,3,5},B ={2,4,6},C ={1,2,3,4,5,6} (2){}{}{}是实数是无理数 ,是有理数x x C x x B x x A ===, 2、(1)设集合A ={4,5,6,8},集合B ={3,5,7,8,9},求A ∪B. (2)设集合A ={x |-1<x <2},集合B ={x | 1<x <3},求A ∪B . 3、已知集合A ={x |-2≤x ≤5},集合B ={x | m +1≤x ≤2m -1},若A ∪B =A ,求m 的取值范围. 4、观察下列各组集合,你能说出集合C 与集合A ,B 之间的关系吗? (1) A ={4,3,5};B ={2,4,6};C ={4}. (2){}{}{}学月在校的高一年级女同年是咸祥中学月在校的高一年级同学 年是咸祥中学,月在校的女同学 年是咸祥中学92008,9200892008x x C x x B x x A ===

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优秀教学设计

集合 知识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集合的概念,知道常用数集的概念及其记法 (2)使学生初步了解“属于”关系的意义 (3)使学生初步了解有限集、无限集、空集的意义 能力目标: (1)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基本技能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 (2)启发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善于独立思考,学会分析问题和创造地解决问题; 。 (3)通过教师指导发现知识结论,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 力; 德育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实事求是的科学学习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集合的基本概念及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集合的两种常用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授课类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简介数集的发展,复习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质数与和数; 2.教材中的章头引言; 3.集合论的创始人——康托尔(德国数学家); 4.“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5.教材中例子。 二、讲解新课:

$ 阅读教材第一部分,问题如下: (1)有那些概念是如何定义的 (2)有那些符号是如何表示的 (3)集合中元素的特性是什么 (一)集合的有关概念(例子见书): 1、集合的概念 (1)集合: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形成一个集合。 (2)元素:集合中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 , 2、常用数集及记法 (1)非负整数集(自然数集):全体非负整数的集合。记作N (2)正整数集: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记作N*或N+ (3)整数集:全体整数的集合。记作Z (4)有理数集:全体有理数的集合。记作Q (5)实数集:全体实数的集合。记作R 注: (1)自然数集与非负整数集是相同的,也就是说,自然数集包括数0。 ; (2)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记作N*或N+、Q、Z、R等其它数集内排除0的集,也是这样表示,例如,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表示成Z* 3、元素对于集合的隶属关系 (1)属于: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A,记作a∈A; (2)不属于: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A, 记作.

高一数学必修1--集合教案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1.1集合(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读一读课本第2页 问:下面8个问题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对象的全体又称为什么? 1、1--20以内的所有素数(质数) 2、我国从1991--2003年的13年内所发射的所有人造卫星 3、金星汽车厂2003年生产的所有汽车 4、2004年1月1日之前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的所有国家 5、所有正方形 6、到直线l的距离等于定长d的所有点 7、方程x2+3x-2=0的所有实数根 8、兴华中学2004年9月入学的所有高一学生 总结: ⒈定义: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集合,也简称集。 2.表示方法:集合通常用大括号{ }或大写的拉丁字母A,B,C…表示, 而元素用小写的拉丁字母a,b,c…,或数字、式子等表示。 例如A={1,3,a,c,a+b} 3.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有“属于∈”及“不属于?两种) ⑴若a是集合A中的元素,则称a属于集合A,记作a∈A; ⑵若a不是集合A的元素,则称a不属于集合A,记作a?A。 4.常用的数集及记法: 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记作N;(0、1 、2······) 正整数集,记作N*或N+;N内排除0的数集. 整数集,记作Z;有理数集,记作Q;实数集,记作R; 做一做 1、A表示“1~20以内的所有素数”组成的集合是则有3 A,4 A, 7 A,9 A,13 A,15 A 填(∈或?) 2、 A={2,4,8,16},则4 A,8 A,32 A. 填(∈或?) 3.用“∈”或“?”符号填空:

⑴8 N;⑵0 N;⑶-3 Z;;(5)-14 R (6)设A为所有亚洲国家组成的集合,则中国 A,美国 A,印度 A,英国 A (7)若A={x|x2=x}则-1 A 。(8)若B={x2+x-6=0},则3 B 6.关于集合的元素的特征 ⑴确定性:给定一个集合,那么任何一个元素在不在这个集合中就确定了。 如:“地球上的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造纸,印刷,火药,指南针)可以构成集合,其元素具有确定性;而“比较大 的数”,“平面点P周围的点”一般不构成集合,因为组成它的元素是不确定的. ⑵互异性:一个集合中的元素是互不相同的,即集合中的元素是不重复出现的。. 如:方程(x-2)(x-1)2=0的解集表示为{1,-2},而不是{1,1,-2} ⑶无序性:即集合中的元素无顺序,可以任意排列、调换。. 比如: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完全一样。例如A={ 1,2,3 },B={ 3,2,1 }则A=B即 是集合相等。 考一考 ⑴考察下列对象是否能形成一个集合?为什么? ①身材高大的人()②所有的一元二次方程() ③直角坐标平面上纵横坐标相等的点()④细长的矩形的全体() ⑤比2大的几个数()⑥2的近似值的全体()

集合的基本运算

姓名:赵琦学号:12013241326 《集合的基本运算》教学设计 课题:1.1.3 集合的基本运算 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必修一 一、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分析 集合是学生升入高中以后学习的第一个内容,不仅是高中数学内容的一个基础,也为以后其他内容的学习提供了帮助。集合作为现代数学的基本语言,可以简洁、准确地表达数学内容,在现代数学理论体系中的占有基础性的地位。我们学会集合的基本内容后,不仅可以用集合语言表示有关数学对象,也为后面函数概念的描述打下了基础。 本节《集合的基本运算》是集合这一节里面的核心内容。本节的主要内容是交集、并集、补集的概念及交、并、补的运算,要从自然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三个方面去理解交、并、补的含义,可以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同时这一部分不仅是考查的重点知识,同时也是与其他内容很容易交汇出题的知识点,经常作为知识的载体出现。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小学和初中已经接触过一些集合,例如,自然数的集合,有理数的集合,到一个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等,对集合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进入高中以后,学习的第一个内容便是集合。通过1.1.1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的学习,学生们知道了集合的概念,和其确定性、无序性和互异性三个特征,了解了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元素属于集合或元素不属于集合),同时学会了列举法和描述法两种表示方法。通过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的学习,我们明确学习了集合与集合的关系,包括包含关系(子集和真子集),相等关系,并规定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同时,在1.1.2节当中,我们引入了Venn图这个工具,对1.1.3中集合的运算的学习也提供了帮助。 三、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理解两个集合之间并集的概念,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 (2)理解两个集合之间交集的概念,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交集; (3)能用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4)在解题过程中能灵活选择应用数轴或Venn图. 能力目标:(1)通过Venn图的使用和数轴的使用,让学生们领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2)通过给出集合作为例子,让学生思考它们之间的关系来给出并集和交集的定义,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等一般能力的发展; (3)讨论环节锻炼了学生交流合作能力以及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1)通过使用符号表示、集合表示、图形表示集合间的关系与运算,引导学生感受集合语言在描述客观现实和数学问题中的意义,从中了解数学的重要意义 和应用的广泛程度,从而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另外讨论环节的设置也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人与人交流的乐趣,利于学生间的合作交流与和谐相处.

集合的交并补运算

、集合的交、并、补运算

————————————————————————————————作者:————————————————————————————————日期:

集合的交、并、补运算练习题 1、设(1,3]A =-,[2,4)B =,则A B =I . 2、已知全集{}5,4,3,2,1,0=U ,集合2 {|320}A x x x =-+=,{|2}B x x a a A ==∈,, 则集合)(B A C u ?= 3、设全集{}22,3,23U a a =+-,{}21,2A a = -,{}5U C A =,则a 的值为 。 4、设集合(){},|6A x y x y =+=,集合(){},|4B x y x y =-=,则A B I = . 5、已知全集U 为实数集R, }51{≤≤=x x A ,}30{><=x x x B 或, 求:B A ?, )(B C A U ?,)()(B C A C U U ?. 6、设全集{}71≤<=x x S 、{}52<≤=x x A ,{} 73<≤=x x B , 求①A B I ②B A Y ③S C A 7、设集合A =????? x ∈R |? ?? ?????? ?x +1≥0,x -3≤0,B ={x ∈Z |x -2>0},则A ∩B =________. 8、如图所示的韦恩图中,,A B 是非空集合,定义集合#A B 为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即#A B =},|{B A x B x A x x ??∈∈,且或.若 }5,4,3,2,1{=A ,}7,6,5,4{=B ,则#A B = . 变式 :若}3|{x x y x A -+== ,[)2,B =+∞,则#A B = . 9、设全集{|17Z}{2,3}{1,6}U U U x x x A B A B =≤≤∈==I I ,,,痧, {4}U A B =I e,则集合B = . 10、设{} 22,1,1A a a =--+,{},7,1B b a =+ ,A B =I {}1,7M =-. (1)设全集U A =,求M C U ; (2)求a 和b 的值. 11、已知函数()4f x x =-的定义域为A ,{}|231B x x =+≥. ⑴求A B I ; ⑵设全集U R =,求()U C A B I ; ⑶若{}|211Q x m x m =-+≤≤,,P A B Q P =?I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集合的并、交和差运算

集合的并、交和差运算 实习报告 题目:编制一个演示集合的并、交和差运算的程序 班级: 姓名: 学号: 完成日期: 一、需求分析 1.本演示程序中,集合的元素限制在小写字母‘a’-‘z’之间。集合的大小不限制,集合的输入形式为一个以“回车符”为结束标志的字符串,串中字符顺序不限,且允许出现重复字符或非法字符,程序运用时自动过滤去,输出的运算结果中将不含重复字符和非法字符。 2.演示程序以用户和计算机对话的形式进行,即在计算机终端中显示提示信息之后,有用户自行选择下一步命令,相应输入数据和运算结果在其后显示。 3.程序的执行命令有:1)选择操作2)任意键清屏 4.数据测试 (1)Set1=”magazine”, Set2=’paper”, Set1∪Set2=”aegimnprz”,Set1∩Set2=”ae”,Set1-Set2=”gimnz”; (2) Set1=”012oper4a6tion89”,Set2=”error data”, Set1∪Set2=”adeinoprt”,Set1∩Set2=”aeort”, Set1-Set2=”inp”. 二、概要设计 为实现上述功能,需要顺序表这个抽象数据类型。 1.顺序表抽象数据类型定义 ADT sqlist{ 数据对象:D={ai|a i∈Elemset,i=1,2,3,…n,n>=0} 数据关系:R1={|ai-1,ai∈D,i=2, … n} 基本操作: InitList(&l) 操作结果:构造一个空的顺序表l。 ListLength(l) 初始条件:顺序表l已存在。 操作结果:返回l中的元素个数。 ListInsert_Sq(&L, i, e) 初始条件:顺序表l已存在。 操作结果:在l中第i个元素前面插入元素e。 CreatSqList(&l, a[],n) 初始条件:顺序表l已存在。 操作结果:将数组a[n]每个元素赋给顺序表l。 GetElem(L, i, &e) 初始条件:顺序表l已存在。 操作结果:返回l中第i个元素的值

高中数学《集合》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集合》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集合的概念. 2.能判定一组对象是否能组成集合及某对象是否从属于某已知集合. 3.理解集合的三个特征,能判断集合与元素之间的关系,正确使用符号. 4.能正确区分几类不同集合. 5.能根据集合中元素的特点(有限还是无限),使用适当的方法和准确的语言将其表示出来,并从中体会到用数学抽象符号刻画客观事物的优越性(简洁明了).逐渐培养学生使用数学符号的自觉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集合的概念与表示方法。提供丰富的生活实例。 2.难点:正确使用数学符号语言准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三、教与学过程设计 (一)环境设置 师:同学们开学领到新书后,大都会翻开来看看,当翻到数学课本的第一章第一节时“集合”两字便跃入眼帘. “集合”作为动词,同学们在上体育课时听得最多.常常是上课铃声刚过,体育老师清脆的哨声便响起,同时高喊:高一(×)班的全体同学集合!听到口令,咱们班的全体同学便会从四面八方聚集到体育老师的身边.而那些不是咱们班的学生便会自动走开.这样一来体育老师的一声“集合”(动词)就把“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了. 数学中的集合是动词性质下的概念吗? (二)讲授新课 数学中的“集合”这概念并不是体育课上体育老师所用的动词意义下的概念,而是一个名词性质的概念,同学们在体育老师的集合号令下形成的整体即是数学中的集合的涵义.1.集合与元素

师:现在请大家想想除课本上已提到的初中数学中的一些数或点的集合外,你还接触过哪些数或点的集合? (学生在教师适当的启发下,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回答,教师将答案一一提炼罗列如下)(l)正分数集合与负分数集合. (2)角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 (3)线段垂直平分线是和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师:可见“集合”一词已在初中数学中广泛地使用了.不难预见它在高中数学里将会更多地使用,那么“集合”这个词在数学里的含义是什么呢?请大家到课本里找找,找到了请举手.(举手回答)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也简称为集.(学生作答时,教师将所答内容板书出来). 师:完全正确!换句话说当我们将某些指定对象集在一起并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时,这个整体便是所谓的集合了.例:我们“高一(×)班的全体同学”“方程的实根”“数轴上所有的点”分别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时都是集合,同学们能不能再接着举出些集合的例子呢? (自由发言.教师复述其中正确的举例并板书出来) (1)不等式的解. (2)校图书馆里所有的书. (3)(我们)高一(×)班所有的女同学. (4)所有的偶数. 2.集合的表示 师:为了明确地告诉人们:是哪些“指定的对象”被集在了一起并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就用大括号将这些指定的对象括起来,以示它作为一个整体是一个集合,同时为讨论起来更方便,又常用大写的拉丁字母A、B、C…来表示不同的集合,如同学们刚才所举的各例就可分别记为(直接在前面的板书上的加一下即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