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测量平均速度》导学案

《测量平均速度》导学案

《测量平均速度》导学案

1.把握停表和刻度尺的差不多使用方法;学会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确地测量时刻、路程,并求出平均速度。

2.加深对平均速度的明白得,体会设计实验、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过程。

阅读课本P23~24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从速度公式v=可知,想要算出物体在一段路程的平均速度,需要测量出物体运动的路程s和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刻t,实验室中测量路程一样用刻度尺,测量时刻一样用停表。

2.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时,为了便于测量时刻,斜面应保持专门小(选填“专门小”、“较大”或“专门大”)的坡度,这是为了使小车下滑不至于太快,以免下滑时刻过短不便测量。

3.正确使用停表测时刻。各种停表一样都具有启动、暂停、回零三项差不多功能,如图所示。秒表的中间按钮为启动、暂停键,旁边按钮为回零键。在停表读数时,第一弄清大表盘、小表盘每大格、每小格表示的时刻,停表的最后读数为小表盘读数与大表盘读数之和。

4.小军同学用下列四种方法测定小球沿桌面滚动时的平均速度,你认为最好的是(A)

A.先选定一段较长的路程,测定小球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刻

B.先选定一段较短的路程,测定小球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刻

C.先选定一段较长的时刻,测定小球在这段时刻内通过的路程

D.先选定一段较短的时刻,测定小球在这段时刻内通过的路程

5.某班同学用皮尺和秒表测平均速度时,四位记时员记录了小明同学跑步通过10 m、20 m、30 m、40 m处的时刻并列于下表:

路程/m10203040

时刻/s3.25.36.89.2

依照表中数据,运算出小明同学下列路程跑步的平均速度:

(1)从起点到10 m处的平均速度是 3.125m/s;

(2)从10 m处到30 m处的平均速度是 5.56m/s;

(3)从30 m处到40 m处的平均速度是 4.17m/s。

1.为了“探究小车沿斜面下滑时速度的变化”给你提供了如图所示的装置。

(1)要完成该探究实验,需用的测量工具有刻度尺和停表。

(2)实验依据的原理是v=。

(3)若图中停表的每格为1 s,那么实验中小车通过前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10cm/s,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为12cm/s。

(4)小车沿斜面下滑的过程中,速度的变化情形是速度越来越快。

2.学校和居民小区之间有一段平直的公路,路边每隔d=5 m种了一棵树,放学回家途中,大军和小欣决定在这段公路上测出自己正常骑车的平均速度,两人各自提出了自己的方案:

大军的方案:①选定一棵树为起点骑车,同时自己计时;②到达第三棵树时停下并终止计时,算出所用时刻t;③代入公式v=运算出平均速度。

小欣的方案:①测出自行车前轮的半径R,由公式L=2πR运算出自行车前轮周长;②开始骑车,同时自己一边计时一边数前轮转过的圈数,测出前轮转过50圈所用时刻t;③将测得的数据代入公式v=,运算出平均速度。

(1)请列出两人所用的测量工具:秒表和直尺;

(2)两人方案中都存在不足或错误,你能帮他们找出来吗?

大军的方案:大军的方案中的路程应为2d,运算平均速度的公式是v= ;

小欣的方案:小欣的方案中的50圈较难操纵,致使自行车转动的圈数计数不准。

3.*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需要的测量工具有秒表、刻度尺。如图所示是测平均速度时的某次实验过程,图中秒表的设置是“时:分:秒”,甲、乙、丙分别对应了小车在起点、路程中点以及终点位置的时刻。小车通过全过程的平均速度=0.18m/s,s1的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0.15m/s。

见《导学测评》P5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1.4测量平均速度集体备课(附模拟试卷含答案)

教案:1.4测量平均速度

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情况中密度不发生变化的是() A.水在0℃﹣4℃之间 B.正在形成风的空气 C.一直在沸水中的铁块 D.把铁板放到夏季烈日下暴晒 2.如图是小明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观察到的现象,下列哪种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与其相同 A.投影仪B.照相机C.放大镜D.近视眼镜 3.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检查视力时的情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视力表上的E开口朝纸里,则平面镜中视力表上的E开口朝纸里 B.镜中视力表的像到该同学的距离为4.6m C.若人以1m/s速度远离平面镜,则人在平面镜中的像相对人以1m/s速度远离平面镜 D.人向平面镜走近一段距离,则更容易看清视力表 4.如图,是物体A通过凸透镜(透镜未标出)成像的示意图。当凸透镜放在哪点时,才能产生图中所成的像A′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5.下列现象中属于汽化现象的是 A.夏天洒在地上的水会很快变干 B.北方的冬天水面结冰 C.北方冬夜窗子玻璃上出现冰花 D.夏天从冰箱拿出的冰冻饮料一会儿瓶身会出现水珠 6.温度为0℃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已不存在,全部结成冰 B.冰已不存在,全部化成水

C.冰和水都可能存在,没有水蒸气 D.冰、水、水蒸气都可能存在 7.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从物理角度是指声音 A.频率高 B.音色好 C.响度大 D.速度快 8.在2018年《歌手2》的总决赛中,来自美国的歌手Jessie·J获得了冠军,当她在台上与帮唱嘉宾李玫一起高歌时,她们两人声音最大的不同是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音速 9.在一些影视作品中常见房屋倒塌、重物落下,将演员砸成重伤的镜头,这些重物材料的密度 A.比实物密度大 B.比实物密度小 C.与实物密度相等 D.与实物密度相近 10.有一只大雁在平静的湖面上飞翔,有时我们能看到大雁好像是在水中的蓝天白云间游动,有时又只能看到大雁的阴影在水面上移动,则 A.前者光线较强,后者光线较弱,二者产生原理相同 B.前者光线较弱,后者光线较强,二者产生原理相同 C.前者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所成的影,后者是由于光的反射,所成的虚像 D.前者是由于光的反射,所成的虚像;后者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所成的影 二、填空题 11.在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实验中,得出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取等体积的两种物质,则_____(选填“甲”或“乙”)的质量大,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体积之比是_____。 12.越来越多的人习惯利用手机拍照,手机上的摄像头相当于一个_____透镜。图中的自拍杆是最近风靡的自拍神器,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使物距_____,从而改变像的大小,使取景范围_____,取得更好的拍摄效果。(均选填“增大”或“减小”) 13.如图所示是一种液面升降监测装置原理图。点光源S发出的一束激光与水平液面成50°角射向平静的液面,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______;光经液面反射后射到液面上方水平标尺上的S'点,当液面下降时,光点S'将_______(选填“向左”、“向右”或“不会”)移动.

测量平均速度教案

测量平均速度教案 (实用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学习资料、英语资料、学生作文、教学资源、求职资料、创业资料、工作范文、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learning materials, English materials, student essays, teaching resources, job search materials, entrepreneurial materials, work examples, documents, contracts, agreements, other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上册 第一章 1.4 测量平均速度 教案(表格式)

教学设计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确地测量时间、距离,并求出平均速度。 2.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 二、过程与方法 1.掌握使用物理仪器——停表和刻度尺的基本技能。 2.体会设计实验、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总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科学态度,正确、实事求是测量和记录数据的良好作风。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1、复习检测上节课所学知识: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所学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 2、导入: 找一些跑步等裁判计时的照片或者描述一些比赛时计时的情况。同学们,想知道一个物体的平均速度,我们需要知道什么? 需要什么工具来帮助我们? 根据公式我们需要知道的物理量是物体运动过程中走过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路程可以用尺子测量,时间可以用表来测 量。今天我们就用表和尺子来亲自动手测量平均速度。 3、出示学习目标,同学齐读,理解。

1.2003年8月10日,第8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女子200m短跑决赛中,美国选手琼斯荣获冠军,这表明在比赛全过程中:()A.琼斯用的时间最短 B.琼斯跑的路程最长 C.琼斯平均速度最大 D.琼斯始终一马当先 2.为了实现全球快速、简捷地通信,人类发射了各种各样的通信卫星,同步通信卫星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同步通信卫星:() A.在高空静止不动 B. 相对于地球静止 C.相对于月亮静止 D.相对于太阳静止 3.在公路上行驶的大货车与小轿车的速度之比是3:5,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是1:3,大货车与小轿车所用的时间之比是:()A.9:5 B.3:2 C.2:3 D.5:9 4.下列物体运动速度最大的是() A.百米世界纪录是9.84s. B.手扶拖拉机每分钟行驶300m. C.某学生骑车速度20km/h. D.城区汽车10min行驶6km 5.判断下述几个运动以地面为参照物的是 ( ) A、太阳从东方升起 B、月亮躲进云里 C、客车里的乘客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 D、飞机里的飞行员看到大地向北运动

《测量平均速度》导学案

《测量平均速度》导学案 1.把握停表和刻度尺的差不多使用方法;学会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确地测量时刻、路程,并求出平均速度。 2.加深对平均速度的明白得,体会设计实验、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过程。 阅读课本P23~24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从速度公式v=可知,想要算出物体在一段路程的平均速度,需要测量出物体运动的路程s和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刻t,实验室中测量路程一样用刻度尺,测量时刻一样用停表。 2.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时,为了便于测量时刻,斜面应保持专门小(选填“专门小”、“较大”或“专门大”)的坡度,这是为了使小车下滑不至于太快,以免下滑时刻过短不便测量。 3.正确使用停表测时刻。各种停表一样都具有启动、暂停、回零三项差不多功能,如图所示。秒表的中间按钮为启动、暂停键,旁边按钮为回零键。在停表读数时,第一弄清大表盘、小表盘每大格、每小格表示的时刻,停表的最后读数为小表盘读数与大表盘读数之和。 4.小军同学用下列四种方法测定小球沿桌面滚动时的平均速度,你认为最好的是(A) A.先选定一段较长的路程,测定小球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刻 B.先选定一段较短的路程,测定小球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刻 C.先选定一段较长的时刻,测定小球在这段时刻内通过的路程 D.先选定一段较短的时刻,测定小球在这段时刻内通过的路程 5.某班同学用皮尺和秒表测平均速度时,四位记时员记录了小明同学跑步通过10 m、20 m、30 m、40 m处的时刻并列于下表: 路程/m10203040 时刻/s3.25.36.89.2 依照表中数据,运算出小明同学下列路程跑步的平均速度: (1)从起点到10 m处的平均速度是 3.125m/s; (2)从10 m处到30 m处的平均速度是 5.56m/s;

平均速度的测量导学案

八年级第一学期物理导学案使用时间:编制人:审核人:班级:小组:姓名:导学案编号:81WL016 3.4 平均速度的测量 【学习目标】 1、我要学会使用停表和刻度尺。 2、正确地测量时间、距离,并求出平均速度,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新知探究】 平均速度的测量 实验原理: 实验器材: 实验过程: 【合作探究】 1、实验:测小车的平均速度。 如图所示,斜面长2.4米,测得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所用的时间是6秒。如果在斜面的中点装上金属片,测得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金属片的时间为4.8秒。请将测量数据填入表中,并计算出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1和通过上 路程(米)运动时间(秒)平均速度(米/秒) s1=2.4 t1=v1= s2=1.2 t2=v2= ①小车从顶端运动到底端过程中,小车做__运动。(填“匀速”或“变速”) ②根据上表的数据,小车通过斜面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米/秒。 【达标测评】 1.2003年8月10日,第8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女子200m短跑决赛中,美国选 手琼斯荣获冠军,这表明在比赛全过程中:() A.琼斯用的时间最短 B.琼斯跑的路程最长 C.琼斯平均速度最大 D.琼斯始终一马当先 2.为了实现全球快速、简捷地通信,人类发射了各种各样的通信卫星,同步通 信卫星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同步通信卫星:() A.在高空静止不动 B. 相对于地球静止 C.相对于月亮静止 D.相对于太阳静止 3.在公路上行驶的大货车与小轿车的速度之比是3:5,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是1:3,大货车与小轿车所用的时间之比是:() A.9:5 B.3:2 C.2:3 D.5:9 4.下列物体运动速度最大的是() A.百米世界纪录是9.84s. B.手扶拖拉机每分钟行驶300m. C.某学生骑车速度20km/h. D.城区汽车10min行驶6km 5.判断下述几个运动以地面为参照物的是 ( ) A、太阳从东方升起 B、月亮躲进云里 C、客车里的乘客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 D、飞机里的飞行员看到大地向北运动6.某同学参加百米赛跑,跑前24m用了4s,跑完100m用了12s,该同学百米跑的平均速度是() A、6m/s; B、8. 3m/s; C、7. 15m/s; D、7.75m/s. 【中考链接】 1、一位同学以3 m/s的速度跑完全程的一半后,立即又用5 m/s的速度跑完另一半路程. 问该同学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2、某汽车以36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1 h后通过全程的一半,要想在40 min 内到达目的地,它后一半路程中的速度是多少?

平均速度的测量教案

平均速度的测量教案 【篇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1.4测平均速度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学科:物理 年级:八年级 教涟源市伏口镇漆树中学 一、教材分析 教材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第 四节,这一节是学生分组实验课,教学设计一个课时。 本节内容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速度的概念是本章 知识的核心,通过测量平均速度,加深学生对速度,平均速度的理 解。启下:本节是第一次分组实验课,让学生通过设计实验、收集 和分析实验数据等自主活动来提高实验能力,培养合作精神。 二、学情分析 尽管初二学生刚刚接触到物理,但学生在知识层面已经知道速度是 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的大小等于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 程。知道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快慢用平均速度来描述。在能力层面 上学生已具备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停表测量时间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会使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确地测量时间、路程,并求出平均速度, 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 过程与方法: 1)掌握使用物理仪器——停表和刻度尺的基本技能。 2)使学生通过实验学会用简单方法估测时间、路程。 3)体会设计实验、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总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科学态度和正确、实事求是记录测量数据的严谨作风。 2)培养学生与他人的合作精神。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使学生会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确测量平均速度,加深对平均 速度的理解。 2、难点:组织实施教学目标。

五、教学准备 乒乓球、斜面、木块、小车、金属片、停表 六、教法与学法 教法:启发式教学法与实验探究法。 学法:大胆猜测,探究实验,互相交流,积极思考,合作学习。七、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演示让小车从斜面顶端滑到底端,学生观察,教师提出问题:小车从斜面滑下,做的是什么运动?在物理学中,用什么描述变速运动物体的快慢程度?如何计算一个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运动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学生正确回答后,教师引出课题,这节课我们测量物体运动时的平均速度。 提问:1、如果想测量一个物体的平均速度,需要测量那些物理量?需要什么测量工具? 2、如何使用停表? 【设计意图】开拓学生思维;使学生明白实验原理 (二)练习停表的使用 老师将一个乒乓球从高处释放。同学听到乒乓球第一次撞击地面的声音开始计时,听到第二次撞击地面的声音停止计时,并比较计时结果。 (三)小组实验 学生自学课本23页内容,要求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和实验器材 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实验原理:v=s/t 实验器材:小车、斜面、停表、刻度尺 实验步骤:见课本p23 注意:1、小车运动距离为车头到车头的距离。 2、小车从斜面顶端要从静止释放。 3、测量过程中不要改变斜面的坡度。 (同组的两名同学分别完成一次,并对比。 实验记录表格 实验结论与分析 讨论:1、你的数据和其他同学相同吗?为什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导学案(附模拟试卷含答案)

测量平均速度

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已知铜密度为8.9×103kg/m3,酒精密度为0.8×103kg/m3,把一金属铜块放入盛满水的杯子中,从杯中溢出水20g,若把该铜块放入另一盛满酒精的杯子中,则从杯中溢出酒精的质量是() A.20g B.10g C.16g D.8g 2.为了测盐水的密度,某实验小组制定如下的实验计划:①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盐水,测出它们的总质量②将烧杯中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③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④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⑤测出空烧杯 的质量⑥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盐水的密度以上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的是 A.①②③④⑥B.⑤①②③⑥C.①②④③⑤⑥D.⑤①②④③⑥ 3.天地万物,五光十色,关于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 B.可通过三棱镜使太阳光发生色散 C.光是一种电磁波 D.白光是单色光 4.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一个物体在凸透镜前20cm处时,在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像,如果将物体放在此凸透镜前8cm处,所成像的特点是 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放大的实像 5.如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入容器中,在P处形成一光斑,在向容器里逐渐加满水的过程中,光斑将 A.向左移动后静止 B.向右移动后静止 C.先向左移动再向右移动 D.仍在原来位置 6.夏天打开冰箱时,在冰箱门附近会出现“白气”,形成“白气”的物态变化过程是 A.升华B.汽化C.液化D.熔化 7.下列一些关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A.用冰袋给高热病人降温,原因是冰熔化要吸热 B.使用高压锅,食物容易被煮熟,原因是锅内气体压强大,液体沸点高 C.水沸腾时壶口冒出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D.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原因是樟脑丸发生了升华现象 8.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回音壁利用的是声音的反射现象 B.超声波能破坏细菌结构,从而可以对医疗器械和食物进行杀菌消毒

八年级上册物理导学案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附模拟试卷含答案)

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 导学目标知识点: 1. 学会使用秒表、刻度尺正确地测量时间、距离,并会求平均速度. 2. 体会设计实验、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总过程. 3. 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科学态度,正确、实事求是记录数据的作风. 导学方法:观察实验法 课时导学过程: 一、课前导学 1.平均速度反映的是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运动快慢 2. 在“龟兔赛跑”这个故事中,说乌龟胜了兔子,是指乌龟的( )速度快;而在它们比赛开始时,又说兔子跑得真快,是指兔子的_____速度快。 3.声音的速度是340m/s,人喊话后0.2s能听到回音,人离山多远? 4.物体做变速运动,前10min走了3km,停止5min后,又以240m/min的速度运动了5min求;前10min的平均速度;(2)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 二、思考讨论 1. 实验原理; 2.测量平均速度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 3.测量路程需要什么仪器?测量时间需要什么仪器? 4.分析自己跑步(竞走、行走)的三个阶段的平均速度特点,比较哪一段最大?为什么? 三、自主学习、挑战自我 1、实验目的:练习用和测量变速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 2、实验原理:(用公式表示) 3、了解实验仪器:(1)使用刻度尺时应注意什么? (2)使用秒表前应观察什么?

4、实验器材: 、 需要测量的物理量 、 5、数据记录 6、实验结果讨论: 通过实验求得的v 1、v 2是否相等? ,做变速运动的同一物体,在各段路程的平均速 度 ,平均速度描述的是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S 这段路程或在t 这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严格地讲离开某段路程或某段时间,平均速度是没有意义的.不过,生活中我们所讲的某人步行速度是1.1米/秒,高速公路上汽车速度是30米/秒,这也是平均速度,是一般而论的,并不要求指定时间或路程. 7、 请同学们计算出实验中下半段路程:S 3= 下半段路程所用时间T 3= 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 3= 8、计算2 32v v = ,将结果与v 1对比,二者是否相等? (注意: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 四、当堂达标练习 1、2003年8月10日,第8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女子200m 短跑决赛中,美国选手琼斯荣获冠军,这表明在比赛全过程中:( ) A .琼斯用的时间最短 B .琼斯跑的路程最长 C .琼斯平均速度最大 D .琼斯始终一马当先 2.某同学参加百米赛跑,跑前24m 用了4s ,跑完100m 用了12s ,该同学百米跑的平均速度是( ) A 、6m/s ; B 、8. 3m/s ; C 、7. 15m/s ; D 、7.75m/s. 3、小明同学想利用图4-1中的器材探究:改变斜面的坡度,小车沿斜面由顶端运动到底端的平均速度是否发生变化? 图 4-1

测平均速度导学案

斗笠山镇中心学校 年级 科导学案 备课日期 课 题 测量平均速度 课 型 小主人姓名 班 级 学习目的: 1. 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 2. 学会正确使用停表测时间; 3. 了解平均速度的意义和测量方法。 重点: 理解平均速度的意义和平均速度的测量方法。 难点: 能熟练使用刻度尺和秒表测量平均速度。 自主学习,小组合作。 一、阅读课本并查阅资料,完成以下问题: 1. 实验原理: 2. 测量平均速度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 3. 测量路程需要什么仪器?测量时间需要哪些仪器? S 3=S I -S 2 t 3=t l -t 2= V 3= 分析与论证:比较 V 2V 3 即: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越来越。 结论:说明小车沿斜面下滑运动越来越。 注意:测量小车通过的路曾时,必须从开始计时的车头(或车尾)量到计时结束的车头(或车尾) , 不可以从斜面的顶端量到斜面的底端或从车头量到车尾。 五、 知识点归纳: 1. 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长度的基本单位是;测量时间的工具是,时间的基本单位是。 2. 实验测得斜面全长是 S,小车在全程的运动的时间是 t ;上半段的长是 S,运动的时间是t i 。则全 程的平均速度是,上半段的平均速度是;下半段路程是,运动的时间是,下半段的平均速度是 3. 实验证明:小车在斜面的段平均速度最大,运动最;在斜面段平均速度最小,运动最。结果表明: 物体做变速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大小与和 有关。 六、 基础训练: 1. 观察如图1的停表(秒表),每一小格代表 0.1s,此时的秒表所表示的时间是 s. 2. 一位同学骑自行车行驶在一段公路上, 前5min 行驶了 1200m ,然后又用0.5h 行驶了 8km ,最后用 5min 行驶1000m .这位同学骑自行车前 5min 的平均速度是 m/s,中途8km 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m/s , 通过整 段公路的平均速度是 m/s 。 3. 一小汽车以30m/s 速度匀速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方有紧急情况, 0.6s 后开始刹车,又经 4.4s 滑行 52m ,车停止,则从发现情况到车停止的平均速度为 m/s 。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 精讲点拨 实验探究的七个环节:提出问题一一猜想与假设一一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一一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 —分析与论证 评估 交流与合作 实验器材:斜面、小车、金属片、 、 设计实验:参照教材或如右图所示。 实验步骤:123.4.5参照课本23页 6.分别计算下半段路程 S 3和时间t 3 算出小车通过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4. 一辆小汽车在京沈高速公路上行驶, 车上的一位乘客在车经过如图 2所示的A 处时看了一下手表, 时间正好是7h ;当车经过B 处时,他又看了一下手表,时间是 7h48min .则小汽车从 A 处到B 处所 用的时间是 min ,在A 、B 之间的平均速 度是 km/h 。 的巧尢pn -路程 -------------------------- 运动时间 --------------------- 平均速度 --------------------- S 1= t 1= V 1 = S 2= t 2= V 2= 设计表格,记录数据 5 .根据体育教学大纲对学生身体素质的运动能力考核的标准,初二男生 m/s . 1500m 长跑成绩是6min40s

八年级物理上册 1.3 测平均速度导学案 鲁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1.3 测平均速度导学案鲁教版 1、学会使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确地测量时间、距离,并求出平均速度,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 2、体会设计实验、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总过程。重难点:会用停表和刻度尺测平均速度例题:一物体做变速运动,前10s走了30m,停止5s后,又以 2、4m/s的速度运动了5s求;(1)前10min的平均速度;(2)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目标检测: 1、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处的速度是6m/s,到终点时的速度为 7、5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A、6m/s B、 6、25m/s C、 6、75m/s D、 7、5m/s 2、用斜面和滑块做“测物体的平均速度”实验,当滑块自顶端出发时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如图所示。此过程中,滑块的平均速度是()

A、10cm/s B、9cm/s C、8cm/s D、7cm/s 3、钢球沿20m长的斜面滚下后,又在水平地面上滚动25m距离才停止、钢球在斜面和地面上滚动时间分别是5s和10s,则钢球在斜面上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m/s,在水平地面上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m/s,在整个路程上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m/s、 4、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圆圈是小车到达A、 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_______进行测量的。(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______。(3)请根据图表中所给信息回答:,,。(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偏____________(填“大”或“小”)。 一、复习检查 1、完成下列速度单位变换:15m/s= km/h,72 km/h= m/s。 2、在“龟兔赛跑”这个故事中,说乌龟胜了兔子,是指乌龟的速度快

平均速度的测量导学案

t (s) v (m/s) 0 1 2 3 4 10 20 30 甲 乙 四、平均速度的测量 [学习目标] ①学会使用秒表和刻度尺正确测量时间、距离,并求平均速度。②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 [实验原理] 用_________测出路程,用______测出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根据________就可以算出平均速度. [实验器材] _______________ [课堂导练] 1.如右图小球沿一曲面滚动,间隔相等时间所拍摄的照片如图所示,可知 小球的运动速度是先变_________,后变_________。 2.如图为一小球从A 点沿直线运动到F 点的频 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2S 闪拍一次,分析 照片可知:小球从A 点到F 点做的是_____________ 运动(匀速直线/变速直线)。小球从B 点到F 点运动的路程是_____cm ,平均速度是____m /s 。 解:s=_______________________,t=_____________,v=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小组同学分别测出了甲、乙电动小车作直线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并依据数据作出了相应的路程——时间图像,如图a 、b 所示。 (1)由图a 可知,甲车在作_____直线运动。甲车通过0.6 米的路程所用时间为____秒。 (2)由图b 可知,在AB 对应的时间段内,乙车通过的路 程为______米。 (3)比较图a 、b 可知,甲车的速度_____乙车的速度(大于/等于/小于)。 4.右图是甲、乙两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像。由图像可知: 甲做的是__________运动,乙做的是_________运动;3s 时,甲和乙的图 线相交,这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列火车长300m,以36km/h 的速度匀速通过1.2km 的大桥,则共需要的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火车在钢轨上作匀速运动,钢轨每根长12.5m ,车轮滚过钢轨接头处要发生一次撞击声,通过数撞击声的次数就可测得火车行驶的速度,某人从听到第一次撞击声时开始计时,25s 内共数得51次撞击声,则该火车速度应为多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一列长为140m 的列车以72km/h 的速度穿过一平直的隧道,已知整个列车车身在隧道的时间为42 s ,求:(1)隧道的长为多少?(2)从列车的车头进隧道,一直到车尾出隧道,一共需要多少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检测] 1.一座大桥长1.6km,一列长200m 的火车以10m/s 的速度通过此桥,需要多少时间? 解: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东省德州市第七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 1.4 测量平均速度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测量平均速度 【学习目标】 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学习重点】 对速度的概念及单位的理解 【课前预习】 (我阅读,我知道) 请你仔细阅读本节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 实验原理? 2.测量平均速度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 3.测量路程需要什么仪器?测量时间需要什么仪器? 4、设计出实验记录表格。 5、实验步骤: 1、看书P23图1.4-1,使斜面保持很的坡度,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测出小车将通过的路程s1。 2、测小车从斜面顶端下滑到撞击金属片时所用的时间t。 3、根据公式,算出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1。 【课堂学习】 【合作探究●释疑】 1、斜面坡度不可过小,也不可过大,为什么? 2、小红在测量路程时,从斜面顶端量到斜面末端或中点,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3、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否等于两个半程速度的平均值? 4、如图是测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斜面应选择较的坡度;实验中金属片的作用是 ;小车通过上半程的平均速度小车通过下半程的平均速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若秒表每格为1s,则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m/s . 【知识拓展】 小高参加学校田径队进行短跑训练,王老师为了帮他进一步提高成绩,对他的百米成绩进行了分析

测试.在每隔20m处安排了一个计时员,各计时员在发令员鸣枪时起动秒表,跑经指定位置时按停秒表,他们的读数分别是2.9s、5.5s、7.9s、10.7s、12.8s.通过这些数据可知道: (1)小高跑100m的平均速度是; (2)小高在第个20m速度最快,平均速度是; (3)小高在哪几个阶段的速度低于全程的平均速度?为了提高成绩,你对他有什么建议? 【本节知识结构】 【课堂反馈】 1、如图是小车运动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曲线.从0秒到12秒这段时间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 2、小明一家双休日驾车外出郊游,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小明同学观察了一下速度及里程表盘如图1O甲所示.此时汽车的行驶速度为,汽车行驶了半个小时后.表盘的示数如图1O乙所示,那么这段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路程是 km;平均速度为. 3、“频闪照相”常用来研究物体的运动.下图是某小球运动时每隔0. 1s的频闪照片,A,B,C是小球运动过程中连续的三个位置.由图可知小球从A位置运动到C位置通过的路程是 cm,此过程中小球运动的平均速度是 cm/s. 4、一个物体沿直线运动,它在第1min内、第2min 内、第3min内的路程都是300m,在这3min内做的是 [ ] A.匀速直线运动 B.变速直线运动 C.变速运动 D.无法确定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导学案 1-4-1测量平均速度

普育学校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 编号:§1.4 一、实验目的: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二、实验器材: 、 、斜面、小车、金属片。 三、实验原理: 四、实验步骤: (1)检查器材是否完全、完好 (2)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用刻度尺测出小车将要通过的路程S 1,把S 1和后面测的的数据填入表一中。 (3)用停表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 1。 (4)根据测得的S 1、t 1,利用公式 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V 1。 (5)将金属片移至斜面的中部,测出小车到金属片的距离S 2。 (6)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过斜面上半端路程S 2所用的时间t 2,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 2。 (7)由S 3=S 1-S 2,t 3=t 1-t 2, ,计算出平均速度V 3。 (8)整理实验器材,保持桌面整洁。 五、数据记录: 路程/cm 运动时间/s 平均速度(cm ·s -1 ) S 1= t 1= V 1=

S2= t2= V2= S3= t3= V3= 六、实验评估: 1.通过计算,发现V2 V3(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这说明,小车下 滑的速度逐渐(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实验过程中,应使斜面的坡度(选填“大一些”,“小一些”或“大小都可以”), 这样是为了便于测量。 3.测小车通过的路程时,必须从开始计时的车头(尾)量到计时结束的车头(尾),不可从 斜面顶端量到斜面底端或从车头量到车尾。 (1)测小车通过的路程时,如果从开始计时时的车头量到计时结束的车尾,测量结果(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测小车通过的路程时,如果从开始计时时的车尾量到计时结束的车头,测量结果(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如果测小车通过的路程时,从斜面顶端量到斜面底端或从车头量到车尾,测量结果将产生。 【巩固练习】 1.(2012•恩施州)用斜面和滑块做“测物体的平均速度”实验,当滑块自顶端出发开始计 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如图所示.在此过程中,滑块的 平均速度是() A.10cm/s B.9cm/s C.8cm/s D.7cm/s 2.(2011•南昌)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 和数值钟“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图中显示的是他 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 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 小车由甲至乙小车由乙至丙小车由甲至丙 路程S/cm 26 时间t/s 4

八年级物理上册 专题一 机械效率 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测量平均速度 一、测量平均速度一节主要内容导学 1.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1)巩固使用物理仪器——刻度尺和停表的基本技能; (2)体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和收集数据、分析论证的过程; (3)学会用刻度尺和停表正确地测量长度、时间,并求出平均速度的方法。 2.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 二、测量平均速度一节自主学习完成知识结构网 1. 实验课题:测量物体运动的; 2. 实验目的:练习使用和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3. 实验原理: 4. 实验器材: 5. 实验装置: 6.实验步骤: (1)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完好。 (2)按上图组装器材。 (3)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挡板放在斜面底端,用刻度尺测出小车将要通过的路程s1,填入表格中。(4)用停表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小木板的时间t1,填入表格中。 (5)根据测得的s1和t1,利用公式算出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1。 (6)将金属挡板移至斜面中部,测出小车到的距离s2 (7)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过斜面上半段路程s2所用的时间t2,算出小车上半段的平均速度v2。 记录数据表格(将表格数据填写完善)

小车两次运动的平均速度v1. v2不一样,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什么?简要列出两条可能的原因: ○1○2 三、测量平均速度一节重点和难点如何处理的思维方法 1. 本节重点是学会用刻度尺和秒表测平均速度。 思维方法是:先考虑测平均速度就得知道原理。即V=s/t。然后根据原理分析,选定实验器材。路程有长度,用刻度尺测量,时间用停表测量,当然还要有能运动的物体,比如小车。在什么物体上运动,比如地面、斜面等。接着就是实验步骤的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的设计。最后结合实验原理计算平均速度。 2. 本节难点是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 在测量平均速度时,测量的路程和时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也就是要测物体在哪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就先测出这段路程,再测量这段路程所用时间。或者要测物体在哪段时间的平均速度,就先测出这段时间,再测量这段时间所经过的路程。求解物体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时,抓住从甲地到乙地的距离,抓住物体从甲地到乙地需要的时间,若物体在中途要停留时,一定把停留时间考虑进去。最后应用平均速度公式即V=s/t求解。 四、测量平均速度一节三维目标同步典型例题导学 1. 知识与技能目标类问题 【例1】运动会进行100m决赛时,同学们测量了运动员到达距离起点20m、80m、100m时各自所用的时间.其中三名同学的时间如表格所示. 算出这三位同学分别在0—20m、20—80m、80—100m区间内的平均速度,设计表格将计算结果填入其中(不要求有计算过程). 【答案】

导学案1:测平均速度

测平均速度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怎样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学习重点、难点) 2.测量物体平均速度有什么其它的方法? 【课前预习学案】 一、认真阅读课本,自主完成下列问题: 1.在“龟兔赛跑”这个故事中,说乌龟战胜了兔子,是指乌龟的 速度快;而在它们比赛开始时,又说兔子跑得真快,是指兔子的速度快。 2.由平均速度计算公式v =可知,测量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一般需要测量、两个物理量,测量工具分别为、。 3.观察下图的停表(秒表),每一小格代表s,此时的秒表所表示的时间是s。 距沈阳距沈阳 A B 4.一辆小汽车在京沈高速公路上行驶,车上的一位乘客在车经过如上图所示的A处时看了一下手表,时间正好是7h;当车经过B处时,他又看了一下手表,时间是7h48min,则小汽车从A处到B处所用的时间是多少?在A、B之间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5.道交警是用什么方法测量汽车的速度?

二、学生展示+教师点拨 任务一:怎样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1.实验目的:练习用和测量变速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 2.实验原理:(用公式表示)。 3.实验器材:、;需要测量的物理量、。 (1)使用刻度尺时应注意什么? (2)使用秒表前应观察什么? 4.实验步骤: ①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小木板放在斜面底端,用刻度尺测出小车将要通过了路程s1,填入表格中; ②用停表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小木板的时间t1,填入表格中; ③根据测得的s1和t1,利用公式:v1=s1/t1算出小车通过全车的平均速度v1; ④将小木板移至斜面中部,测出小车到小木板的距离s2; ⑤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过斜面上半段路程s2所用的时间t2,算出小车上半段的平均速度v2。 5.实验表格: 6.实验结果讨论: 通过实验求得的v1、v2是否相等?,做变速运动的同一物体,在各段路程的平均速度;由此,你对“平均速度”有了怎样的认识? 平均速度描述的是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s这段路程或在t这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严格地讲,离开某段路程或某段时间,平均速度是没有意义的。 7.评估与交流: 实验中最可能出现错误的是哪几个环节?在哪方面容易出现较大的误差?

【名师解读】八年级物理第三章 第四节《平均速度的测量》精品导学学案(北师大版)

【名师解读】八年级物理第三章 第四节《平均速度的测量》精品 导学学案(北师大版) 探究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会使用秒表、刻度尺正确地测量时间、距离,并会求平均速度. 2.过程与方法 体会设计实验、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总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科学态度,正确、实事求是记录数据的作风. 探究指导 物理宫殿 1.正确使用秒表测时间 (1)认识秒表的功能键 各种秒表一般都具有启动、暂停、回零三项基本功能.如图3.4-1所示.秒表的中间按钮为启动、暂停键,旁边按钮为回零键. 图3.4-1 (2)如何给机械秒表上发条 秒表分为机械秒表和电子秒表两类.电子秒表使用的是纽扣式电池,机械秒表在用之前要先给它上发条.上发条的方法是:旋动秒表中间按钮的顶端,听到“嗒、嗒……”的声音.在每次使用结束后应让机械秒表继续走动,以使发条放松. (3)使用秒表的方法 第一次按动——启动,长短指针开始转动; 第二次按动——暂停,长短指针暂时停止转动; 第三次按动——回零,长短指针迅速回到零点. (4)秒表读数的方法 首先弄清大表盘、小表盘每大格、每小格表示的时间.秒表的最后读数为小表盘读数与大表盘读数之和. 2.测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方法 用秒表测出物体在某路程上运动的时间,用刻度尺测出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利用了v = t s 求出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3.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的内容包括:实验题目、实验目的、实验器材、简单的实验方法与步骤、实验数据的记录(一般用表格呈现)、实验结果.在实验报告的后面还可以提出问题并对本实验提出意见和建议.

(新)物理北师大八上《平均速度的测量》导学案(推荐)

通过这节课,不仅要稳固前面学习的刻度尺和停表的使用方法,测出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而且要让学生知道平均速度的数值在不同的时间内或不同的路程中其大小会不同。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整个实验过程,体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量物理量的科学方法。 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绝对不是各个速度之和的平均,而是物体运动的总距离除以在这段距离上运动需要的总时间。 探究点一: 平均速度公式:V=S/t 探究点二: 会使用表、刻度尺测量平均速度. 探究点三: 正确观察和测量平均速度. 通过平均速度的学习,我们知道对平均速度的掌握必须理解以下两个性:整体性;对应性。 整体性:即平均速度并不是准确的反映物体在某点或某时刻的运动情况,而是对某段位移或某段时间这一整个过程而言的,反映的是物体在这个过程中的平均运动情况。类比到我们的学习,某个考试或测验的考差并不能代表什么,因为这只是我们人生学习中的一个点,还有很多时机赶上来,我们的整个学习如何,不该由某个考试来轻易的做结论,应由过去,现在和未来这一个整体来评价。 对应性:所谓对应性就是平均速度是对应某一段位移或某一段时间而言的,不同的位移或时间对应的平均速度一般不同。类比到学生的学习中,我们在初中阶段,如果你每科的学习都用同样的学习方法,则你会学得很累且成绩不会很理想。相反,如果你不同的科目,对应用不同的学习方法,你却会感到有事半功倍的喜悦。 2.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 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 处的速度是 6m/s ,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5m/s ,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 A .6m/s B .6.25m/s C .6.75m/s D .7.5m/s 3.小明同学以实际行动迎接2022奥运会的到来,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他在一次50m 短跑训练中,测得从起点到达不同位置所经历的时间如下列图,则他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 A .6.51m/s B .6.25m/s C .5m/s D .6.67m/s 4.一小汽车在一段10km 的平直公路上,以36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则小汽车〔 〕 科目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授课时间 课题 授课教师 学习 目标 1、在物理知识方面要求加深学生对平均速度的理解。 2、掌握停表的使用,会测时间。 3、通过分组实验使学生会用刻度尺和秒表测运动物体的平均 速度,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与他人协作的能力。 预习提示 学以致用 新知探究 达标检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