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PLC故障查找流程与处理方法

PLC故障查找流程与处理方法

PLC故障查找流程与处理方法
PLC故障查找流程与处理方法

PLC查找故障流程与处理方法

PLC有很强的自诊断能力,当PLC自身故障或外围设备故障,都可用PLC上具有的诊断指示功能的发光二极管的亮灭来诊断。

一、PLC故障查找流程图

1、总体检查

根据总体检查流程图找出故障点的大方向,逐渐细化,以找出具体故障,如图1所示。

图1

2、电源故障检查

电源灯不亮需对供电系统进行检查,检查流程图如图2所示。

图2

3、运行故障检查

电源正常,运行指示灯不亮,说明系统已因某种异常而终止了正常运行,检查流程图如图3所示。

图3

4、输入输出故障检查

输入输出是PLC与外部设备进行信息交流的通道,其是否正常工作,除了和输入输出单元有关外,还与联接配线、接线端子、保险管等元件状态有关。检查流程图如图4、图5所示。

图4

图5

5、外部环境的检查

影响PLC工作的环境因素主要有温度、湿度、噪音与粉尘,以及腐蚀性酸碱等。

二、可编程序控制器输入、输出单元故障处理

表1 可编程序控制器输入单元故障处理

表2 可编程序控制器输出单元故障处理

PLC梯形图基本基本原理

前言、PLC的发展背景及其功能概述 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乃是一种电子装置,早期称为顺序控制器“Sequence Controller”,1978 NEMA(National Electrical Manufacture Association)美国国家电气协会正式命名为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其定义为一种电子装置,主要将外部的输入装置如:按键、感应器、开关及脉冲等的状态读取后,依据这些输入信号的状态或数值并根据内部储存预先编写的程序,以微处理机执行逻辑、顺序、定时、计数及算式运算,产生相对应的输出信号到输出装置如:继电器(Relay)的开关、电磁阀及电机驱动器,控制机械或程序的操作,达到机械控制自动化或加工程序的目的。并藉由其外围的装置(个人计算机/程序书写器)轻易地编辑/修改程序及监控装置状态,进行现场程序的维护及试机调整。而普遍使用于PLC程序设计的语言,即是梯形图(Ladder Diagram)程序语言。 而随着电子科技的发展及产业应用的需要,PLC的功能也日益强大,例如位置控制及网络功能等,输出/入信号也包含了DI (Digital Input)、AI (Analog Input)、PI (Pulse Input)及NI (Numerical Input),DO (Digital Output)、AO (Analog Output)、PO (Pulse Output)及NO (Numerical Output),因此PLC在未来的工业控制中,仍将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 1.1 梯形图工作原理 梯形图为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发展出来的自动控制图形语言,是历史最久、使用最广的自动控制语言,最初只有A(常开)接点、B(常闭)接点、输出线圈、定时器、计数器等基本机构装置(今日仍在使用的配电盘即是),直到可程控器PLC出现后,梯形图之中可表示的装置,除上述外,另增加了诸如微分接点、保持线圈等装置以及传统配电盘无法达成的应用指令,如加、减、乘及除等数值运算功能。 无论传统梯形图或PLC梯形图其工作原理均相同,只是在符号表示上传统梯形图比较接近实体的符号表示,而PLC则采用较简明且易于计算机或报表上表示的符号表示。在梯形图逻辑方面可分为组合逻辑和顺序逻辑两种,分述如下: 1. 组合逻辑: 分别以传统梯形图及PLC梯形图表示组合逻辑的范例。 传统梯形图PLC梯形图 X0 Y0 X1 Y1 Y2 X2 X3 X4 行1:使用一常开开关X0(NO:Normally Open)亦即一般所谓的〝A〞开关或接点。其特性是在平常(未按下)时,其接点为开路(Off)状态,故Y0不导通,而在开关动作(按下按钮)时,其接点变为导通(On),故Y0导通。 行2:使用一常闭开关X1(NC:Normally Close)亦即一般所称的〝B〞开关或接点,其特性是在平常时,其接点为导通,故Y1导通,而在开关动作时,其接点反而变成开路,故Y1不导通。

基于PLC的电动机顺序起动停止控制设计汇总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PLC原理与应用》 课程设计报告书 设计题目:基于PLC的电动机顺序起动/停止控制设计专业:自动化 班级:XX 学生姓名:XX 学号:XXXX 指导教师:XX 2013年12月17日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 专业:自动化班级: 2班

本文介绍了基于电力拖动的3台电动机的顺序启动停止的设计方案。我们运用其原理的思路是:用三套异步电机M1、M2和M3,顺序启动、停止控制电路是在一个设备启动之后另一个设备才能启动运行的一种控制方法,常用于主、辅设备之间的控制,我们使用了PLC进行控制,当按下SB1时,电动机M1会立即启动,而M2会延迟几秒启动,再延迟几秒M3启动。当按下SB2时。电动机M3会停止,而M2会延迟几秒钟停止,再延迟几秒M1会停止。用PLC进行控本设计两台电动机的顺序启动/停止可以运用到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也充分体现了PLC在当今社会对生活的重要之处。本设计在顺序控制的基础上采用PLC对电动机的控制通过合理的选择和设计提高了电动机的控制水平使电动机达到了较为理想的控制效果。根据顺序功能图的设计法联系到现实做出了本设计两台电动机顺序启动/停止控制的PLC系统设计。 关键词:接触器;PLC控制;顺序启停

1 课程设计背景 (1) 1.1 课程设计的定义 (1) 1.2 课程设计的目的及意义 (1) 1.3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简介 (1) 2 基于PLC的电动机顺序起动/停止控制设计的硬件设计 (3) 2.1 控制对象及要求 (3) 2.2 硬件选型 (3) 2.3 系统I/O分配 (5) 2.4 PLC端子接线图 (5) 3基于PLC的电动机顺序起动/停止控制设计的软件设计 (5) 3.1 编程软件介绍 (5) 3.2 程序流程图 (8) 3.3程序调试 (8) 4心得体会 (9) 参考文献 (10) 附录 (11)

精品PLC五种故障查找方法的流程图

本文列举了PLC五种故障查找方法的流程图,并列出常规输入、输出单元故障处理对策。 PLC有很强的自诊断能力,当PLC自身故障或外围设备故障,都可用PLC上具有的诊断指示功能的发光二极管的亮灭来诊断。 一、PLC故障查找流程图 1、总体检查 根据总体检查流程图找出故障点的大方向,逐渐细化,以找出具体故障,如图1所示。 图1 2、电源故障检查 电源灯不亮需对供电系统进行检查,检查流程图如图2所示。

图2 3、运行故障检查 电源正常,运行指示灯不亮,说明系统已因某种异常而终止了正常运行,检查流程图如图3所示。

图3 4、输入输出故障检查 输入输出是PLC与外部设备进行信息交流的通道,其是否正常工作,除了和输入输出单元有关外,还与联接配线、接线端子、保险管等元件状态有关。检查流程图如图4、图5所示。 图4

图5 5、外部环境的检查 影响PLC工作的环境因素主要有温度、湿度、噪音与粉尘,以及腐蚀性酸碱等。 本文介绍了利用PC-Link网络实现多层电梯的PLC控制。通过实际测试,电梯运行稳定可靠。利用通信网络实现电梯的PLC控制,对于其他系统同样具有借鉴作用。 由于PLC具有体积小、价格低、功能强、运行稳定可靠等特点,且集电控、电仪、电传于一体,所以在工业控制的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于要求I/O点数较多,且控制点比较分散的控制系统,可以通过PLC网络实现控制要求。本文介绍利用松下FPΣ构成P C-Link网络实现六层电梯的PLC控制。 一、电梯控制系统 电梯主要由轿厢系统、电力拖动系统、电气控制系统等组成。电力拖动系统通过曳引电机实现电梯轿厢的上下移动。电气控制系统实现电梯的自动运行。 电梯控制要求如下:开始时电梯处于任意一层。当有外呼梯信号时,轿厢应该响应呼梯信号,到达该楼层时轿厢停止运行,轿厢门打开,无人操作时延时一定时间后自动关门。当有内呼梯信号时,轿厢响应该呼梯信号,到达该层时轿厢停止运行,轿厢门打开,无人操作时延时一定时间后自动关门。电梯轿厢运行过程中,轿厢上升(或下降)途中,任何反方向下降(或上升)的外呼信号均不响应,但如果反向外呼梯信号前方无其他内、外呼梯信号外呼梯响应功能。电梯未平层即运行时,开门按钮和关门按钮均不起作用。平层且电梯轿厢响应停止后,按开门按钮轿厢门打开,按关门按钮轿厢门关闭。 六层电梯控制系统的硬件是由松下最新PLC产品FPΣ(2台)、三相异步电动机、变频器、旋转编码器、内选信号控制器、轿厢内部控制器、外呼装置等组成。2台PLC之间通过PC-Link网络实现数据共享,其控制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约克主机的工作原理及流程图

主机的工作原理及流程图 目录 一、热力工程学和传热学基本知识 1.流体的状态参数 2.功和热的关系 3.热力学第一定律 4.热力学第二定律 二、制冷主机的基本原理 1.制冷主机的基本原理 2.大学城约克主机的工作原理 一、热力工程学和传热学基本知识 1.流体的状态参数 液体和气体统称为流体。液体的基本状态参数有温度、压力、比容、焓、熵和内能。 1)温度:温度是物质冷、热程度的标志,而不是热的量。从物质分子运行来看, 温度是分子运动平均动能的度量。 A)摄氏温度:在标准大气压下,把水的冰点定为0℃,沸点定为100℃,符 号t表示,单位为℃ B)绝对温度:(即热力学温度,又称开氏温标),符号为T表示,单位为开 (尔文)代号为K,它把纯水的冰点定为273.15℃,水的沸点为373.15℃。 绝对温度T和摄氏温度t之间的关系为: T= t +273.15≈273 K C)华氏温标:单位为℉,它与摄氏温度的关系为: t=5/9(F-32)℃ 2)压力 A)单位面积上所受到垂直作用的力称为压力,物理中习惯称为压强。 公式为P=F/A P=压力,单位为Pa(帕);F=牛顿;A=面积,m2。 物理学中将0℃时760mmHg所表示的压力为标准大气压。 1标准大气压=101325Pa,1(bar)巴=100000Pa B)以绝对真空为0点起算的压强称为“绝对压强”,以 P ’表示。 C)相对压强:以同高的当地大气压Pa作为0点起算的压强称为“相对压 强”,以 P 表示 绝对压强与相对压强之间相差一个当地的大气压 P = P’ - Pa D)工业上使用的各种压力表,其读值一般是相对压强,也称表压。相对压 强可能出现负值。 工程上一段习惯用真空度P V表示。 P V = Pa – P’ 真空亦称负压,而不是指什么都没有。 3)比容(容重)和比重 A)物质所占有的体积与其重量之比称为该物质的比容,其符号为V单位为

软件故障定位

传统调试技术 软件开发者使用的典型的软件调试技术主要有两种: (1)在程序中插入打印语句使得程序输出用以被分析的附加信息,可以对程 序的运行时状态有一个粗略了解。一个通常的做法是插入打印语句以指 示某个控制条件到达了某个特定程序点;另一个通常做法是插入打印语 句以输出变量的值。当程序被执行的时候,程序生成可以被开发者检查的 附加调试输出。缺点:调试输出可能相当的大,打印语句的放置和输出的 检查都是非组织和临时的,分析和放置位置也通常是基于直觉的 (2) 另一种技术是使用符号调试器。一个符号调试器是一个用来调试其他程 序的计算机程序,符号调试器支持例如断点、单步跳过、状态修改等。断 点允许程序员停止在某一个特定的程序点以检查当前状态;单步跳过允 许程序员前进到当前断点之后的下一条指令,并且在那条指令设置新的 断点;许多调试器还允许程序员不仅能够查看变量的当前状态,还能改变 它的值然后继续执行。通常地,开发者会在他感觉可能是程序错误位置的 地方设置断点,然后他会检查断点处的状态,他还可以单步跳过程序查看 每一条语句在每一个执行时的状态变化。 主要的定位方法 故障定位技术有很多种,但是根据定位故障的过程中“是否需要运行软件”的准则,可以将故障定位技术分为以下两类: (1)基于静态分析的故障定位技术(SABFL):静态方法不用运行软件,而是依据程序语言的语法和语义,静态地分析软件结构和程序实体之间的依赖关系,以发现不符合系统约束的程序实体,从而进行故障定位。 (2)基于测试的故障定位技术(TBFL):该方法首先需要设计测试用例,然后运行软件程序,最后根据软件程序的动态执行信息和输出结果进行故障定位。其典型思路是:将程序的失败运行和成功运行进行对比,从而发现失败运行中的哪些点偏离了成功运行,找到的这些偏离点很有可能就是软件故障位置所在。这些不同定位方法都采用了各自不同的运行特征进行对比。 以下是基于测试的故障定位技术: (一)基于距离度量的故障定位方法: 基本思想是:通过一定的距离计算方法,从众多的成功运行中找出与失败运行最相近的一个成功运行,利用某一种度量方法来计算此成功运行与失败运行之间的差异值,利用得出的最小差异值进行故障定位。该技术大都是在源程序上运行大量的测试用例,并收集程序运行过程中的覆盖信息,利用这些信息来进行故障定位。此方法包括 (1)Delta调试技术 把一次程序执行看做是一系列程序状态的转变(程序状态可以理解为在程序执行某个时刻出现的变量以及这些变量的取值)。程序从初始状态开始执行,每执行一步,程序当前状态就会发生改变,从当前状态转换到下一个程序状态,如此进行,最后到达了个错误的状态,标志着程序执行失败。每一个程序状态都它的前一个状态衍生而来,但是,可能只有一小部分状态与计算下一个状态是相关的,同理,也并不是所有程序状态都与执行失败相关。

流程图: 原理:

简易电子琴的设计 作者:luwenxi 一、设计题目: 设计一简易电子琴,要求能够发出1、2、3、4、5、6、7等七个音符。 使用元件:AT89C51、LM324,喇叭,按键等 二、设计目的 (1)能够对电子电路、电子元器件、印制电路板等方面的知识有进一步的认识,独立对其进行测试与检查。 (2)熟悉8051单片机的内部结构和功能,合理使用其内部寄存器,能够完成相关软件编程设计工作。(3)为实现预期功能,能够对系统进行快速的调试,并能够对出现的功能故障进行分析,及时修改相关软硬件。 (4)对软件编程、排错调试、焊接技术、相关仪器设备的使用技能等方面得到较全面的锻炼和提高。三、系统硬件图 流程图: 原理: (一)音乐产生原理及硬件设计 由于一首音乐是许多不同的音阶组成的,而每个音阶对应着不同的频率,这样我们就可以利用不同的频率的组合,即可构成我们所想要的音乐了,当然对于单片机来产生不同的频率非常方便,我们可以利用单片机的定时/计数器T0来产生这样方波频率信号,因此,我们只要把一首歌曲的音阶对应频率关系弄正确即可。 本次设计中单片机晶振为12MHZ,那么定时器的计数周期为1MHZ,假如选择工作方式1,那T值便为T=21 6--5﹡105/相应的频率,那么根据不同的频率计算出应该赋给定时器的计数值,列出不同音符与单片机计数T0相关的计数值如下表所示: 音符频率(HZ)简谱码(T值) 中1DO52364580 中2RE58764684 中3M65964777 中4FA69864820 中5SO78464898 中6LA88064968 中7SI98865030 采用查表程序进行查表时,可以为这个音符建立一个表格,有助于单片机通过查表的方式来获得相应的数据: TABLE DW64580,64684,64777,64820,64898,64968,65030

PLC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第二讲PLC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教学课题: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教学目的: 1.熟悉PLC的结构组成、部等效电路; 2.理解掌握PLC的工作方式和工作过程 教学重点:PLC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组成和工作过程 教学难点:PLC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工作过程 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及容: {导入} 要实现PLC的控制需要: 输入设备、输出设备、PLC硬件和软件(控制程序)。 一、PLC的基本组成 可编程控制器的结构多种多样,但其组成的一般原理基本相同,都是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结构,其功能的实现不仅基于硬件的作用,更要靠软件的支持,实际上可编程控制器就是一种新型的工业控制计算机。Memorizer(RAM,ROM), it is the memory devices of the PLC and used to store programs and data. (一)PLC的硬件结构 CPU)——控制器的核心 (RAM、ROM) 输入、输出部件(I/O部件)——连接现场设备与CPU之间的接口电路

电源部件——为PLC部电路提供能源 整体结构的PLC——四部分装在同一机壳 模块式结构的PLC——各部件独立封装,称为模块,通过机架和总线连接而成 I/O的能力可按用户的需要进行扩展和组合(扩展机) 另外,还必须有编程器——将用户程序写进规定的存储器 1.中央控制处理单元(CPU) 可编程控制器中常用的CPU主要采用通用微处理器、单片机和双极型位片式微处理器三种类型。 通用微处理器有8080、8086、80286、80386等;单片机有8031、8096等;位片式微处理器的AM2900、AM2903等。FX2可编程控制器使用的微处理器是16位的8096单片机。 2.存储器 可编程控制器配有两种存储器:系统存储器和用户存储器。 图1 PLC硬件结构

湿式报警阀工作流程图

湿式报警阀工作原理图 1.ZSFZ系列湿式报警阀组: 湿式报警阀是只允许水单方向流入喷淋系统并在规定流量下报警的一种单向阀。它在系统中的作用为:接通或关断报警水流,喷头动作后报警水流将驱动水力警铃和压力开关报警;防止喷淋系统水倒流。 湿式报警阀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伺应状态 工作状态

2.湿式报警阀组工作原理: 如上图所示,在伺应状态下,由于旁路管和补偿器在供水压力波动的情况下可使阀瓣上部水压大于其下部水压,同时在结构上阀瓣上承压面比下承压面面积大约15%,故可有效地防止因水压波动打开阀瓣而形成误报警。 当发生火灾使喷头动作喷水而造成系统侧水压下降,而旁路管的节流作用不能立即使系统侧压力与供水侧压力平衡,这个压力差就将阀瓣打开并向已开启的喷头连续供水,实施灭火,此为工作状态。系统正常时试验阀常闭。 3.报警阀其它组件: 3.1延迟器 延迟器是容积式部件,它可以消除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因水源压力波动和水流冲击造成误报警。 延迟器结构图如下 功能特点 1)最大工作压力:1.2MPa 2)报警停止后,延迟器内水排空时间≤5min 3)报警延迟时间5~90s 4)当湿式报警阀因压力波动瞬时开放时,水首先进入延迟器,这时由于进入延迟器的水量很少,会很快经延迟器底部排水口排出,水就不会进入水力警铃或压力开关,从而起到防止误报警的作用。

3.2压力开关 压力开关安装在延迟器上部,将水压信号变换成电讯号,从而实现电动报警或启动消防水泵。 压力开关结构图如下 功能特点 1)最大工作压力:1.2MPa 2)最小动作压力:0.05MPa 3)压力可调范围:0.025~0.125MPa,本压力开关一般调为0.05MPa 3.3水力警铃 水力警铃是水流过湿式报警阀使之启动后,能发出声响的水力驱动式报警装置,适用于湿式、干式报警阀及雨淋阀系统中。它安装在延迟器的上部。当喷头开启时,系统侧排水口放水后5~90s内,水力警铃开始工作。 水力警铃结构图如下

注塑机电气故障查找方法

注塑机电气故障查找方法: 当注塑机控制电路发生故障时,首先要问、看、听、闻,做到心中有数,所谓问,就是询问注塑机操作者或报告故障的人员故障发生时的现象情况,查询在故障发生前有否作过任何调整或更换元件工作;所谓看,就是观察每一个零件是否正常工作,看控制电路的各种信号指示是否正确,看电气元件外观颜色是否改变等;所谓听,就是听电路工作时是否有异声;所谓闻,闻电路元件是否有异味。在完成上述工作后,便可采用下列方法查找电气控制电路的故障。 1、程序检查法: 注塑机是按一定程序运行的,每次运行都要经过合模、座进、注射、冷却、熔胶、射退、座退、开模、项出及出入芯的循环过程,其中每一步称作一个工作环节,实现每一个工作环节,都有一个独立的控制电路。程序检查法就是确认故障具体出现在哪个控制环节上,这样排除故障的方向就明确了,有了针对性对排除故障很重要。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有触点的电气控制系统,也适用于无触点控制系统,如PC控制系统或单片机控制系统。 2、静态电阻测量法: 静态电阻法就是在断电情况下C用万用表电阻测量电路的点阻值是否正常,因为任何一个电子元件都是一个PN结构成的,它的正反向电阻值是不同的,任何一个电气元件也都是有一定阻值,连接着电气元件的线路或开关,电阻值不是等于零就是无穷大,因而测量他们的电阻值大小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就可以判断好坏。检查一个电子电路好坏有无故障也可用这个方法,而且比较安全。 3、电位测量法: 上述方法无法确定故障部位时,可在通电情况下进行测量各个电子或电气元器件的断电电位,因为在正常工作情况下,电流闭环电路上各点电位是一定的,所谓各点电位就是指电路元件上各个点对地的电位是不同的,而且是由一定大小要求,电流是从高电位流向低电位,顺电流方向去测量电子电气元件上的电位大小应符合这个规律,所以用万用表去测量控制电路上有关点的电位是否符合规定值,就可判断故障所在点,然后再判断是为何引起电流值变化的,是电源不正确,还是电路有断路,还是元件损坏造成的。 4、短路法: 控制环节电路都是开关或继电器,接触器触点组合而成。当怀疑某个或某些触点有故障时,可以用导线把该触点短接,此时通电若故障消失,则证明判断正确,说明该电气元件已坏。但是要牢记,当发现故障点作完试验后应立即拆除短接线,不允许用短接线代替开关或开关触点。短路法主要用来查找电气逻辑关系电路的断点,当然有时测量电子电路故障也可用此法。 5、断路法: 控制电路还可能出现一些特殊故障。这说明电路中某些触点被短接了,查找这类故障的最好办法是断路法,就是把怀疑产生故障得触点断开,如果故障消失了,说明判断正确。断路法主要用于“与”逻辑关系的故障点。 6、替代法: 根据上述方法,发现故障出于某点或某块电路板,此时可把认为有问题的元

三菱编程序的结构及基本工作原理

三菱编程序的结构及基本工作原理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功能特点 1.逻辑控制 : PLC具有逻辑运算功能,能够进行与、或、非等逻辑运算,可以代替继电器进行开关量控制,故它可替代继电器进行开关量控制。 2.定时控制 :为满足生产控制工艺对时间的要求,PLC一般提供时间继电器,如FX1S提供T0—T63共64个计时器。并且计时时间常数在范围内用户编写程序时自己设定:接通延时、关断延时和定时脉冲等方式。并且在PLC运行中也可以读出、修改,使用方便。 3.计数控制 :为满足计数的需要,不同的PLC提供不同数量、不同类型的计数器。如FX1S 提供16位增量计数C0—C15(一般用)、C16—C31(保持用),32位高速可逆计数器C235—C245(单相单输入)、C246—C250(单相双输入)、C251—C255(双相双输入)共26个定时器。用脉冲控制可以实现加、减计数模式,可以连接码盘进行位置检测,且在PLC运行中也可以 读出、修改,使用方便 4.步进顺序控制 :步进顺序控制是plc最基本的控制方式。是为有时间或运行顺序的生产过程专门设置的指令,在前道工序完成之后,就转入下一道工序,使一台PLC可作为多部步 进控制器使用。 5.对控制系统的监控 PLC具有较强的监控能力,操作人员可以根据PLC的监控信息,通过监控命令,可以监视系统的运行状态,从而改变对异常值的设定。 6.数据处理: PLC具有较强的数据处理能力,随着PLC的发展,已经能对大量的数据进行 快速处理。如数据采集、存储与处理功能。 7.通信和联网: 现代 PLC大多数都采用了通信、网络技术,有RS232或RS485接口,可进行远程I/O控制,多台 PLC可彼此间联网、通信,外部器件与一台或多台可编程控制器的信号处理单元之间,实现程序和数据交换,如程序转移、数据文档转移、监视和诊断。 通信接口或通信处理器按标准的硬件接口或专有的通信协议完成程序和数据的转移。在系统构成时,可由一台计算机与多台PLC构成“集中管理、分散控制”的分布式控制网络,以便完成较大规模的复杂控制。通常所说的SCADA系统,现场端和远程端也可以采用PLC 作现场机。 8.输入/输出接口调理功能: 具有 A/D、D/A转换功能,通过I/O模块完成对模拟量的控制和调节。位数和精度可以根据用户要求选择。具有温度测量接口,直接连接各种电阻或电偶。9.人机界面功能 :提供操作者以监视机器、过程工作必需的信息。允许操作者和PLC系统与其应用程序相互作用,以便作出决策和调整。实现人机界面功能的手段:从基层的操作者屏幕文字显示,到单机的CRT显示与键盘操作和用通信处理器、专用处理器、个人计算机、 工业计算机的分散和集中操作与监视系统。 可编程序控制器是属于存储程序控制的一种装置,其控制功能是通过存放在存储器内的程序

自动控制流程图

自动控制流程图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

PLC为核心控制器,通过检测操作面板按钮的输入、各类传感器的输入,以及相关模拟量的输入,完成相关设备的运行、停止和调速控制。 3-2电气控制系统框图 工作过程 控制过程可以分为单设备手动控制功能和自动运行功能。在手动控制模式下,单设备可以单独运行,不影响其他设备运行。如图4-1所示。 图4-1模式选择流程图 手动模式

在就地箱手动模式下,可单独调试每个设备的运行,如图4-2所示。在此模式下,可以通过按钮对加氯系统、电动阀门、曝气机、刮泥机,以及各类泵进行控制。 图4-2手动操作模式流程图 自动模式 处于自动方式时,系统上电后,按下自动启动确认后系统运行,系统开始工作,其工作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PLC检测到传感器状态进行启动如图4-3所示。 图4-3 自动操作模式流程图 2自动控制流程 在自动控制模式流程图中,调用了各个控制系统的程序,主要包括提升泵、潜水泵程序、加药系统程序、曝气沉砂系统程序、污泥回流泵系统程序。以及污泥脱水系统程序,以下将分别介绍各个子程序的工作过程。

1提升泵控制流程图 2潜水泵程序主要控制潜水泵的运行和停止,其工作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自动过程开始启动潜水泵。 (2)检测液面高度,低于最低位传感器时,开始定时防止误判。 (3)定时到后,若仍低于最低位传感器,则停止潜水泵运行,否则潜水泵继续运行。 (4)检测液面处于中位和高位传感器之间时,开始定时防止误判。 (5)定时到后,若液面仍持续处于高位传感器,则输出报警信号。 潜水泵工作流程图如图4-5所示。

PLC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

] 项目四:PLC基础知识学习 模块一:PLC基本组成及原理学习 可编程序控制器(Programmable Controller )原本应简称PC,为了与个人计算机专称PC 相区别,所以可编程序控制器简称定为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但并非说PLC只 能控制逻辑信号。PLC是专门针对工业环境应用设计的,自带直观、简单并易于掌握编程语言环境的 工业现场控制装置。 一、PLC基本组成 PLC基本组成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缩写为I/O,包括输入接口、输 出接口、外部设备接口、扩展接口等)、外部设备编程器及电源模块组成,见图4-1。PLC内部各组成 单元之间通过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地址总线和数据总线连接,外部则根据实际控制对象配置相应设 备与控制装置构成PLC控制系统。

图4-1 PLC的基本组成 1. 中央处理器 中央处理器(CPU)由控制器、运算器和寄存器组成并集成在一个芯片内。CPU通过数据总线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和电源总线与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编程器和电源相连接。 小型PLC的CPU采用8位或16位微处理器或单片机,如8031、M68000等,这类芯片价格很低;中型PLC的CPU采用16位或32位微处理器或单片机,如8086、96系列单片机等,这类芯片主要特点是集成度高、运算速度快且可靠性高;而大型PLC则需采用高速位片式微处理器。 CPU按照PLC内系统程序赋予的功能指挥PLC控制系统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2. 存储器 PLC内的存储器主要用于存放系统程序、用户程序和数据等。 1)系统程序存储器 PLC系统程序决定了PLC的基本功能,该部分程序由PLC制造厂家编写并固化在系统程序存储器中,主要有系统管理程序、用户指令解释程序和功能程序与系统程序调用等部分。 系统管理程序主要控制PLC的运行,使PLC按正确的次序工作;用户指令解释程序将PLC的用户指令转换为机器语言指令,传输到CPU内执行;功能程序与系统程序调用则负责调用不同的功能子程序及其管理程序。 系统程序属于需长期保存的重要数据,所以其存储器采用ROM或EPROM。ROM是只读存储器,该存储器只能读出内容,不能写入内容,ROM具有非易失性,即电源断开后仍能保存已存储的内容。EPEROM为可电擦除只读存储器,须用紫外线照射芯片上的透镜窗口才能擦除已写入内容,可电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还有E2PROM、FLASH等。 2)用户程序存储器 用户程序存储器用于存放用户载入的PLC应用程序,载入初期的用户程序因需修改与调试,所以称为用户调试程序,存放在可以随机读写操作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内以方便用户修改与调试。 通过修改与调试后的程序称为用户执行程序,由于不需要再作修改与调试,所以用户执行程序就被固化到EPROM内长期使用。 3)数据存储器 PLC运行过程中需生成或调用中间结果数据(如输入/输出元件的状态数据、定时器、计数器的预置值和当前值等)和组态数据(如输入输出组态、设置输入滤波、脉冲捕捉、输出表配置、定义存储区保持范围、模拟电位器设置、高速计数器配置、高速脉冲输出配置、通信组态等),这类数据存放在工作数据存储器中,由于工作数据与组态数据不断变化,且不需要长期保存,所以采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 RAM是一种高密度、低功耗的半导体存储器,可用锂电池作为备用电源,一旦断电就可通过锂电池供电,保持RAM中的内容。

预作用式喷水灭火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预作用式喷水灭火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预作用喷水灭火系统由火灾自动探测控制系统合在管道内充以有压或无压气体的闭式喷水灭火系统组成。它兼容了湿式喷水灭火系统合干式喷水灭火系统得优点,系统平时呈干式,火灾时由火灾探测系统自动开启预作用阀使管道充水呈临时湿式系统。系统的转变过程包含着预备动作功能,故称预作用喷水灭火系统。该系统由火灾探测系统、闭式喷头、预作用阀(或雨淋阀等)、充气设备、管路系统、控制组建等组成。工作原理:该系统在预作用能够阀后的管道内平时无水,充以有压后无压气体。发生火灾时,保护区内的火灾探测器,首先发出火警报警信号,报警控制器在接到信号后作声光显示的同时既启动电磁阀将预作用阀打开,使压力水迅速充满管道,这样原来呈干式的系统迅速自动转变成湿式系统,完成了预作用过程,待闭式喷头开启后,便立即喷水灭火。其工作原理流程图预作用喷水灭火系统在管路中充气的作用是为了监视管路的工作状态,即监视管路是否损坏和泄露。在正常情况其气压可以由压力开关、控制器和微型空压机的充气能力已维持不了原定空气压力值,管网气压的不断下降最终会使压力开关送出故障报警信号,实现故障自动监控目的。 预作用装置工作原理及基本特点 一、说明及动作原理:预作用系统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自动喷水灭火装置,它将火灾探测报警技术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结合起来,对保护对象起双重保护作用。在未发生火灾时该系统的系统侧管路内充气,故系统具有干式系统的特点,能满足高温和严寒条件下自动喷水灭火的需要。一旦发生火灾,安装在保护区的感温、感烟火灾探测器首先发出火灾报警信号,火灾报警控制器在接到报警信号后,发出指令信号打开雨淋阀,此时向系统侧管网充水,在闭式喷头尚未打开前,使系统转变为湿式系统。同时水力警铃报警,压力开关动作,启动声光报警,以显示管网内已充水。此时,火灾如果继续发展,闭式喷头玻璃球破碎,喷头喷水灭火。当有关人员接到火灾报警控制器发出的报警信号或听到水力警铃声响后,及时组织人员将火扑灭,闭式喷头就不会打开喷水,避免了水渍造成的损失。火灾扑灭后,应将雨淋阀关闭,并排空管路中的水,使系统充气,恢复伺应状态。充气压力一般为0.03~0.05MPa范围内,充气量不小于0.15m3/min,由压力开关和空气压缩机组成连锁装置控制。充气的作用是监视系统管路的工作情况,管路及喷头是否损坏和泄漏,当管路损坏或大的 泄漏时,系统中气压不能保持在规定的范围时,就会发出故障报警信号。 二、预作用系统基本特点:1.预作用系统特别适合于寒冷冰冻或平时忌水渍,不允许出现误喷的重要场所。2.预作用系统必须竖直安装,它由雨淋阀装置、信号蝶阀、止回阀、连接法兰等组成,主要规格有ZSFU100、ZSFU150、ZSFU200,工作压力为0.14~1.2MPa。3.本装置成套供应,为用户安装使用提供了极大方便。三用户须知:1.用户在订购公司预作用阀装置时,定单上请写清产品名称、型号、规格、数量、交货日期。2.预作用阀装置随机配套件包括雨淋阀装置(已包括电磁阀、压力开关、水力警铃)、止回阀、连接法兰等,以及使用说明书、合格证各一份。3.空压机、低压空气压力开关,空气维护装置、充气报警控制柜等,需用户另行订货。4.预作用阀在管道充气之前,应

PLC顺序控制梯形图的四种方式

PLC顺序控制设计法编制梯形图的四种方式 季汉棋 江苏省盐城市中等专业学校224005 摘要:本文通过一个实例,归纳总结了顺序控制设计法四种编程方式的思路和特点,并对它们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PLC,梯形图,顺序控制,起保停电路,步进梯形指令,移位寄存器,置位复位指令。 可编程控制器PLC外部接线简单方便,它的控制主要是程序的设计,编制梯形图是最常用的编程方式,使用中一般有经验设计法,逻辑设计法,继电器控制电路移植法和顺序控制设计法,其中顺序控制设计法也叫功能表图设计法,功能表图是一种用来描述控制系统的控制过程功能、特性的图形,它主要是由步、转换、转换条件、箭头线和动作组成。这是一种先进的设计方法,对于复杂系统,可以节约60%--90%的设计时间.我国1986年颁布了功能表图的国家标准(GB6988.6—86)。有了功能表图后,可以用四种方式编制梯形图,它们分别是:起保停编程方式、步进梯形指令编程方式、移位寄存器编程方式和置位复位编程方式。本文以三菱公司F1系列PLC为例,说明实现顺序控制的四种编程方式。 例如:某PLC控制的回转工作台控制钻孔的过程是:当回转工作台不转且钻头回转时,若传感器X400检测到工件到位,钻头向下工进Y430当钻到一定深度钻头套筒压到下接近开关X401时,计时器T450计时,4秒后快退Y431到上接近开关X402,就回到了原位。功能表图见图1。 一、使用起保停电路的编程方式 起保停电路仅仅使用与触点和线圈有关的指令,无需编程元件做中间环节,各种型号PLC的指令系统都有相关指令,加上该电路利用自保持,从而具有记忆功能,且与传统继电器控制电路基本相类似,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种编程方法通用性强,编程容易掌握,一般在原继电器控制系统的PLC改造过程中应用较多。如图2为使用起保停电路编程方式编制的与图1顺序功能图所对应的梯形图,图中只有常开触点、常闭触点及输出线圈组成。 二、使用步进梯形指令的编程方式 步进梯形指令是专门为顺序控制设计提供的指令,它的步只能用状态寄存器S来表示,状态寄存器有断电保持功能,在编制顺序控制程序时应与步进指令一起使用,而且状态寄存器必须用置位指令SET置位,

PLC基本工作原理1

※PLC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1.PLC的硬件结构 可编程控制器主要由中央处理单元(CPU)、存储器(RAM、ROM)、输入输出单元(I/O)、电源和编程器等几组成。PLC硬件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PLC硬件结构 2.中央控制处理单元(CPU) 可编程控制器中常用的CPU主要采用通用微处理器、单片机和双极型位片式微处理器三种类型。 通用微处理器有8080、8086、80286、80386等;单片机有8031、8096等;位片式微处理器的AM2900、AM2903等。FX2可编程控制器使用的微处理器是16位的8096单片机。 3.存储器 可编程控制器配有两种存储器:系统存储器和用户存储器。 系统存储器:存放系统管理程序。 用户存储器:存放用户编制的控制程序。 4.输入接口电路 PLC通过输入单元可实现将不同输入电路的电平进行转换,转换成PLC所需的标准电平供PLC进行处理。 接到PLC输入接口的输入器件是:各种开关、按钮、传感器等。各种PLC的输入电路大都相同,PLC输入电路中有光耦合器隔离,并设有RC滤波器,用以消除输入触点的抖动和外部噪声干扰。PLC输入电路通常有三种类型:直流(12∽24)V输入、交流(100∽120)V 输入与交流(200∽240)V输入和交直流(12∽24)V输入

5. 输出接口电路 PLC 的输出有三种形式,即继电器输出、晶体管输出、晶闸管输出。如图所示: 图2 直流输入模块 图3 交、直流输入模块 图4 交流输入模块 图5 场效应晶体管输出方式(直流输出)

图6 可控硅输出方式(交流输出) 图7 继电器输出方式(交直流输出) 输出端子有两种接法: 一种是输出各自独立,无公共点:各输出端子各自形成独立回路。 一种为每4∽8个输出点构成一组,共有一个公共点:在输出共用一个公共端子时,必须用同一电压类型和同一电压等级,但不同的公共点组可使用不同电压类型和等级的负载,且各输出公共点之间是相互隔离的。 输入输出端子处理的过程如下: 6.电源 PLC的供电电源一般是市电,也有用直流24V电源供电的。 7.编程器 利用编程器可将用户程序输入PLC的存储器,还可以用编程器检查程序、修改程序; 利用编程器还可以监视PLC的工作状态。编程器一般分简易型和智能型。 8.PLC的软件结构 在可编程控制器中,PLC的软件分为两大部分: 1.系统监控程序:用于控制可编程控制器本身的运行。主要由管理程序、用户指令解释 程序和标准程序模块,系统调用。 2.用户程序:它是由可编程控制器的使用者编制的,用于控制被控装置的运行。

传感器工作流程图.doc

传感器工作流程图 传感器工作流程图 几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一、进气压力传感器 进气压力传感器(ManifoldAbsolutePressureSensor),简称MAP。它以真空管连接进气歧管,随着引擎不同的转速负荷,感应进气歧管内的真空变化,再从感知器内部电阻的改变,转换成电压信号,供ECU电脑修正喷油量和点火正时角度。换言之,ECU电脑输出5V电压给进气压力感知器,再由信号端侦测电压值,电脑,当引擎在怠速时,其电压信号约1-1.5V,节气门全开时,则约有4.5V电压信号。 原理:进气压力传感器检测的是节气门后方的进气歧管的绝对压力,它根据发动机转速和负荷的大小检测出歧管内绝对压力的变化,然后转换成信号电压送至发动机控制单元(ECU),ECU 依据此信号电压的大小,控制基本喷油量的大小。 二、曲轴位置传感器 曲轴位置传感器的作用就是确定曲轴的位置,也就是曲轴的转角。它通常要配合凸轮轴位置传感器一起来工作确定基本点火时刻。我们都知道,发动机是在压缩冲程末开始点火的,那么发动机电脑是怎么知道哪缸该点火了呢?就是通过曲轴位置传感器和凸轮轴位置传感器的信号来计算的,通过曲轴位置传感器,可以知道哪缸活塞处于上止点,通过凸轮轴位置传感器,可以知道哪缸活塞是在压缩冲程中。这样,发动机电脑知道了该什么时候给哪缸点火了。 原理:曲轴位置传感器通常安装在分电器内,是控制系统中最重要的传感器之一。其作用有:检测发动机转速,因此又称为转速传感器;检测活塞上止点位置,故也称为上止点传感器,包括检测用于控制点火的各缸上止点信号、用于控制顺序喷油的第一缸上止点信号。

曲轴传感器主要有三种类型:磁电感应式、霍尔效应式和光电式。 1、磁电感应式: 磁电感应式转速传感器和曲轴位置传感器分上、下两层安装在分电器内。传感器由永磁感应检测线圈和转子(正时转子和转速转子)组成,转子随分电器轴一起旋转。正时转子有一、二或四个齿等多种形式,转速转子为24个齿。永磁感应检测线圈固定在分电器体上。若已知转速传感器信号和曲轴位置传感器信号,以及各缸的工作顺序,就可知道各缸的曲轴位置。磁电感应式转速传感器和曲轴位置传感器的转子信号盘也可安装在曲轴或凸轮轴上。 2、霍尔效应式: 霍尔效应式转速传感器和曲轴位置传感器是一种利用霍尔效应的信号发生器。霍尔信号发生器安装在分电器内,与分火头同轴,由封装的霍尔芯片和永久磁铁作成整体固定在分电器盘上。触发叶轮上的缺口数和发动机气缸数相同。当触发叶轮上的叶片进入永久磁铁与霍尔元件之间,霍尔触发器的磁场被叶片旁路,这时不产生霍尔电压,传感器无输出信号;当触发叶轮上的缺口部分进入永久磁铁和霍尔元件之间时,磁力线进入霍尔元件,霍尔电压升高,传感器输出电压信号。 3、光电式: 光电式曲轴位置传感器一般装在分电器内,由信号发生器和带光孔的信号盘组成。其信号盘与分电器轴一起转动,信号盘外圈有360条光刻缝隙,产生曲轴转角1 的信号;稍靠内有间隔60 均布的6 个光孔,产生曲轴转角120 的信号,其中1 个光孔较宽,用以产生相对于 1 缸上止点的信号。信号发生器安装在分电器壳体上,由二只发光二极管、二只光敏二极管和电路组成。发光二极管正对着光敏二极管。信号盘位于发光二极管和光敏二极管之间,由于信号盘上有光孔,则产生透光和遮光交替变化现象。当发光二极管的光束照到光敏二极管时,光敏二极管产生电压;当发光二极管光束被档住时,光敏二极管电压为0 。这

最新波峰焊原理以及工作流程图讲课讲稿

波峰焊原理以及工作流程图 A.什么是波峰焊 波峰焊是让插件板的焊接面直接与高温液态锡接触达到焊接目的,其高温液态锡保持一个斜面,并由特殊装置使液态锡形成一道道类似波浪的现象。 B.究竟波峰焊的作用是什么 波峰焊是用来预热的,预热能将焊剂中的溶剂挥发掉,这样可以减少焊接时产生气体;具体的优势有异性四点: a.提高助焊剞的活性 b.增加焊盘的湿润性能 c.去除有害杂质 d.减低焊料的内聚力以利于两焊点之间的焊料分开。 C.波峰焊简单原理 波峰焊是指将熔化的软钎焊料(铅锡合金),经电动泵或电磁泵喷流成设计要求的焊料波峰,亦可通过向焊料池注入氮气来形成,使预先装有元器件的印制板通过焊料波峰,实现元器件焊端或引脚与印制板焊盘之间机械与电气连接的软钎焊。波峰焊机主要是由运输带,助焊剂添加区,预热区和波峰锡炉组成。 D.波峰焊工作流程图 1.喷兔助焊剂 已插完成元器件的电路板,将其嵌入治具,由机器入口处的接驳装置以一定的倾角和传送速度送入波峰焊机内,然后被连续运转的链爪夹持,途径传感器感应,喷头沿着治具的起始位置来回匀速喷雾,使电路板的裸露焊盘表面、焊盘过孔以及元器件引脚表面均匀地涂敷一层薄薄的助焊剂。 2.PCB板预加热 进入预热区域,PCB板焊接部位被加热到润湿温度,同时,由于元器件温度的升高,避免了浸入熔融焊料时受到大的热冲击。预热阶段,PCB表面的温度应

在 75 ~ 110 ℃之间为宜。 预热的作用: ①助焊剂中的溶剂被挥发掉,这样可以减少焊接时产生气体; ②助焊剂中松香和活性剂开始分解和活性化,可以去除印制板焊盘、元器件端头和引脚表面的氧化膜以及其它污染物,同时起到保护金属表面防止发生高温再氧化的作用; ③使PCB板和元器件充分预热,避免焊接时急剧升温产生热应力损坏PCB板和元器件。 波峰焊机中常见的预热方法 1.空气对流加热 2.红外加热器加热 3.热空气和辐射相结合的方法加热 3.温度补偿:进入温度补偿阶段,经补偿后的PCB板在波峰焊接中减少热冲击。 4.第一波峰 第一波峰是由狭窄的喷口的“湍流”流速快,对治具有影阴的焊接部位有较好的渗透性。同时,湍流波向上的喷射力使助焊剂气体顺利排除,大大减少了漏焊以及垂直填充不足的缺陷。 5.第二波峰 第二波峰是一个“平滑”焊锡流动速度慢一点,能有效去除端子上的过量焊锡,使所有的焊接面润湿良好,并能对第一波峰造成的拉尖和桥接进行充分的修正。 6.冷却阶段 制冷系统使PCB的温度急剧下降可明显改善无铅焊料共晶生产时产生的空泡及焊盘剥离问题。 7.氮气保护 在焊接整个过程中,在预热阶段和焊接区加氮气保护可有效防止裸,铜和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