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过渡方案正式

过渡方案正式

过渡方案正式
过渡方案正式

过渡方案正式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兰新线七泉湖至乌西电气化改造工程

乌鲁木齐西站过渡工程

施工方案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兰新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第二项目部

2010年8月

一、工程概况

1.1编制依据

铁道部铁鉴函[2008]1465号关于兰新线烟墩至乌西段电化改造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图号:兰新烟乌施站31-1-1《乌西车站平面布置图》

乌鲁木齐铁路局、乌鲁木齐枢纽指挥部对2010年度生产任务的相关要求以及2010年乌西站改工期要求。

1.2主要技术标准

(1)铁路等级:国铁Ⅰ级。

(2)正线数目:双线。

(3)限制坡度:笈笈槽子至乌西双机坡地段13‰.

(4)最小曲线半径:维持既有标准。

(5)牵引质量:初期4000吨、5000吨。

(6)牵引种类:电力。

(7)机车类型:采用SS系列、和谐系列。

(8)到发线有效长度:850米(双机880米)。

(9)闭塞类型:自动闭塞。

(10)建筑限界:满足开行双层集装箱建筑限界标准。

1.3既有概况

本站为乌鲁木齐铁路铁路枢纽内唯一编组站,现为单向混合式二级四场站型。峰前到达场有到达线10条(含正线、机走线1条),下行到发场设到发线7条(含正线、机走线1条);调车场现有调车线24条(含编发线3条),头部设有点连式自动化驼峰,尾部设微机联平面调车系统,并设牵出线2条。本站还设有机务段和客车车辆段.货车车辆段.洗罐所.站修所.货场等,衔接有北疆支线.八钢专用线及石油库专用线等。

本站目前除主要担当兰新线全部列车和北疆支线.小黄山支线列车的改编和中转作业,以及枢纽内部分小运转列车的解编作业外,还承担乌鲁木齐站始发.终到旅客列车车底出入库取送作业,同时办理少量枢纽内始发.终到及通过旅客列车的到发作业。

1.4主要设计原则及设计标准

(1)车站站型:从二级四场改建为三级五场。

(2)到发线进路:按双进路设计。

(3)到发线有效长:改建及新建线路为880米。

(4)出站信号机类型

正线顺向出站信号机采用高柱色灯信号机,正线逆向及双线地段的到发线采用带进路表示器的矮型两机构色灯信号机。

二、乌西站改过渡工程

乌西站改工程在施工中相互干扰大,为保证10.30的工期,需要增加几个过渡工程。

2.1车辆段内过渡工程

1、工程项目

乌西货车车辆段内增加辆7线路与新铺设辆20线路之间增设过渡线路一条;(见后附平面布置示意图)

2、过渡理由

第一:根据乌西站改需要,乌西峰尾位置站修库需要提前进行搬迁拆除,需开通新建站修库,拉通车辆走行线通往新建站修库线路(辆22、辆23、辆20)。但因目前车辆段内浴室、洗罐所均未拆除,辆22、辆23、辆20径路不具备开通条件,为尽早开通站修库,增加辆7线路与新铺设辆20线路之间过渡线路。

第二:车辆段内辆7线路影响新建组合库A轴基础位置开挖,为保证组合库各轴作业能同时展开,增加辆7线路与新铺设辆20线路之间过渡线路,以便拆除部分辆7线路。

3、过渡工程技术参数

增加过渡线路219.5m,轨面标高为760.25m,过渡线路曲线1半径R为300m,弧长L 为80m,曲线2半径R为300m,弧长L为80m。

2.2车辆走行线过渡工程(Ⅲ场)

1、工程项目

乌西峰尾牵2线既有311#道岔与新建北疆支线WDK2+64.65位置处增加临时1道岔进行线路连接,增加P50线路长234.3m(木枕1440根/km),增加临时道岔3组;(见后附平面布置示意图)

2、过渡理由

根据乌西站改实际情况,既有北出线、东外包线占据了新建Ⅴ场的大部分预铺线路,新建Ⅴ场2—8股道线路平均需要开挖1米左右,为保证工期进度,北出线、东外包线越早移下来,越能够保证施工进度。

为保证北出线、东外包线整体下移,将既有309#、307#、305#、303#、301#道岔复制平移至临时1、临时2、临时3、594#、596#道岔,拆除既有车辆走行线,开通新建车辆走行线。

3、过渡工程技术参数

①过渡线路长度234.3m;其中岔心至YZ点线路距离42.3m,连接曲线1半径200,长度50.0m,曲线间连接线路长度48.7m,连接曲线2半径200,长度56.3m,ZY点至临时1点距离37m。

②309#道岔连接临时道岔1线路长度234.3m;临时1道岔位置高程758.524,311#道岔高程757.82,坡比为3‰。

2.3北进线过渡工程

1、工程项目

①乌西北进线(201#道岔岔后59.21m位置处)利用部分既有东外包线线路,增设一条临时过渡线路,连接至北进线(对应兰新里程K1900+023.73),增加线路470.81m;

②在新建Ⅴ场开通后,利用新铺563#道岔与既有北进线进行连接过渡,采用6.7‰的坡比进行顺接,起止点分别为新铺563#道岔岔后,以及北进线(对应兰新里程

K1900+023.73处)。(见后附平面布置示意图)

2、过渡理由

①因既有北进线压住新建Ⅴ场东咽喉区道岔位置,导致新建Ⅴ场东咽喉区无法预铺道岔及线路,利用既有东外包线过渡后,可腾出预铺道岔线路位置,为开通Ⅴ场东咽喉区做准备。

②由于新建Ⅴ场无法一次性整体开通,为保证北疆支线与Ⅱ场的线路畅通,根据新建东咽喉区道岔标高,将563#道岔与北进线(对应兰新里程K1900+023.73处)进行连接,保证北疆支线与Ⅱ场的连通。

3、过渡工程技术参数

北进线过渡1:

①过渡线路长度470.18m;增加曲线4段,分别为WJD1、WJD2、WJD3、WJD4,曲线要素表见下:

②起点高程为762.61,终点高程为759.73,线路长470.18m,坡比为6.1‰。

北进线过渡2:

①过渡线路长度181.63m;增加曲线1段,曲线半径为300,曲线长度为27.51m;

②起点高程为758.96,终点高程为759.73,线路长181.63m,坡比为4.2‰;

③工程施工完成后,还需落道;

2.4Ⅱ场联52、联54线路过渡工程

1、工程项目

Ⅱ场新连锁开通后,在第一线束、第二线束未改造的情况下,新建Ⅱ场与既有Ⅳ场无进出线路,需要增加过渡,保证Ⅱ场与Ⅳ场间进出线路。(见后附平面布置示意图)新建Ⅱ场联锁开通后,将既有267#道岔与415#道岔间线路断开,分别与既有的北进线、新建联54线路连接,开通(新建269#)-(既有415#)径路,(既有267#)-(既有201#)径路;

2、过渡理由

Ⅱ场新连锁开通后,在第一线束、第二线束未改造的情况下,新建Ⅱ场与既有Ⅳ场无进出线路,为保证Ⅱ场与Ⅳ场间进出线路,须进行Ⅱ场过渡。

3、过渡工程技术参数

①联52过渡线路长度207.06m;增加曲线3段,见曲线要素表;

②联54过渡线路长度150.43m;增加曲线1段,见曲线要素表;

曲线要素表

接触网拨接方案

依据线路改造的不同情况,大体分为六种: 1、区间曲内拨转; 2、区间曲外拨转; 3、区间双线同时拨转; 4、车站过渡施工方案; 5、区间上下行换侧方案; 6、新建网与既有接触网接通方案。 一、既有支柱位于曲线内侧: 1、新设支柱位于改建区段新铺线路内侧。 接触网施工方案:由于既有支柱影响线路转线时接触网的拨移及预铺线路场地。为此要在既有线路外侧增加临时支柱进行过渡。即:将接触网悬挂在临时支柱上后,拆除既有支柱;在预铺线路旁,按设计要求组立新设支柱、支装,做好接触网拨移准备。转线当天,将既有接触悬挂从临时支柱倒换到新设的正式支柱上,确保转线当天接触网顺利开通。随后,再对该段接触网进行细调和倒锚(向曲内拨移后,接触网线索将变长) 2、新设支柱位于改建区段新建线路的曲外。 在这种情况下,接触网要进行两次单支柱过渡(或采用临时软横跨过渡)才能到位。首先在既有线路外侧增加临时支柱A,将接触网悬挂在临时支柱A上后,拆除既有支柱;在预铺线路内侧增设临时支柱B备用。在转线当天,将既有接触悬挂从临时支柱A倒换到临时支柱B上;转线结束后,再按设计要求在改建区段组立新设支柱,最后,再将接触悬挂和附加悬挂倒换一新设的正式支柱上。 两者相比,第一种设计更合理、简洁,更符合现场实际。 曲内、外拨转分类相同,施工方案也相同。 二、既有支柱位于曲线外侧; 1、新设支柱位于改建区段新铺线路内侧。 接触网施工方案是待新线预铺到位后,以预铺线路为准,在转线前按设计要求组立新设支柱并进行支装。转线当天,将既有接触悬挂倒换到新设支柱上即可,确保转线当天接触网顺利开通。随后,再对该段接触网进行细调和倒锚(向曲内拨移后,接触网线索将变长)。该段附加悬挂要进行两次跨越和换边,以确保其回路贯通。最后,拆除既有支柱,清理现场。

过渡板施工方案

路桥、路隧、桥隧过渡段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⑴《公路混凝土路面技术规范》(JTG F30-2003) ⑵《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二、适用范围 路桥、路隧水泥混凝土过渡板的施工。 三、工程概况 过渡板设计: (1)主线接隧道复合式路面: 水泥混凝土面层:29cm水泥砼面层铺于沥青面层下,设计弯拉强度5.0 MPa 基层或调平层:设于水泥砼面层下,为32cm的C20砼调平层 (2)隧道复合式路面接桥梁搭板: 水泥混凝土面层:29cm水泥砼面层,设计弯拉强度5.0 MPa 基层或调平层:设于水泥砼面层下,为32cm的C20砼调平层 (3)主线接桥梁搭板: 混凝土过渡板:29cm的C35水泥砼 基层:32cm的C15水泥混凝基层 四、主要工程数量

五、施工准备 1、图纸的审核 由工程部的技术人员对施工图纸进行审核;由专业测量工程师对整个工程施工图中给出所有测量放线起始数据进行了认真的复核计算,并以表格或附图的形式形成书面资料 2、配合比的选取 面层砼的配合比根据设计要求的弯拉强度采用水泥:细集料:粗集料:水:外加剂:外掺材料=1:1.8:3.2:0.37:0.022:0.002 单位体积用量(kg):水泥:细集料:粗集料:水:外加剂:外掺材料 =380:684:1215:141:8.36:1 3、物资材料准备 集料由坚硬岩石用反击式碎石机加工而成,针片状含量小于12%,具有足够的强度,耐磨性能好。严格控制碎石级配4.75~31.5mm,三级配碎石。施工中根据施工进度计划,编制原材料及半成品需求计划,由物资部负责材料的采购供应工作。 4、机械设备的准备 根据本项目实际情况,主要施工机械设备按照“满足需求,确保使用,略有富裕”的原则进行配置,并充分考虑各种设备的性能配套。

接触网过渡改造施工分析

文章编号:1009-6825(2013)04-0125-02 接触网过渡改造施工分析 收稿日期:2012-11-21作者简介:刘晋明(1973-),男,工程师 刘晋明 (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山西太原030023) 摘 要:结合工程实际,对朔黄铁路扩能改造电气化工程接触网过渡改造原则、改造方案、改造施工保证措施进行了充分的说明, 列举了接触网过渡改造方法,对解决接触网改造中的实际问题和丰富接触网施工管理经验,提高施工效率有一定的意义。关键词:接触网,过渡改造,施工方案,施工方法,保证措施中图分类号:U227 文献标识码:A 朔黄铁路扩能改造电气化工程SHTLGC9010标段,施工范围 为神池南站至三汲站, 含13站12区间,全长256.6正线千米。重难点工程为:神池南、宁武西、龙宫、原平南、东冶、小觉、西柏坡 7个车站的既有接触网改造。接触网改造施工难度大,直接影响 行车,编制合理的接触网过渡改造施工方案就成了施工的关键,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经过现场调查、方案比选,编制了能指导施工的接触网过渡改造方案。1过渡改造施工原则 既有电气化改造地段接触网过渡工程以不影响正常行车为原则,改建地段设置小锚段过渡,待正式工程完成后,拆除过渡用导线及装配,支柱尽可能利用。尽量避免拆除或少拆除既有支柱。在施工时接触网专业将根据站前的施工组织计划,密切配合站前施工,施工中要考虑永临结合,尽量减少过渡工程量。 安全第一原则:做好安全预防工作,不盲目蛮干,确保既有线路正常运营。 时间最短原则:上足人员、机械、设备,以最快的速度完成站改施工。 永临结合原则:与设计沟通,优化过渡设计,将部分过渡工程列为正式工程,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 节约投资原则:过渡方案力争保证工期,避免发生二次过渡。 过渡方案提高科技含量原则:采用“四个一次到位软件”保证悬挂调整一次成功,提高施工效率,确保工程质量。 2过渡改造施工方案 2.1 增建电气化股道过渡方案 增建电气化股道采用软横跨过渡方案,具体实施如下: 既有接触网支柱占据新线路位置,需拆除支柱,采用另立过 渡支柱, 过渡支柱按照设计图纸支柱容量、位置施工,见图1。图1既有支柱占据新建线路过渡施工示意图 新立支柱 既有支柱 新建线路 J1 X1 J3 X3 J5 X5 J6X6J4X4 J2 X2 1)定测、立杆。与站前联系取得最外两道的线路中心桩,股道高差桩。定测量后,在最外两道外按照新立支柱立软横跨支柱X1 X6。 2)软横跨安装。跨过既有承力索,安装新软横跨X1 X2,X3 X4,X5 X6的横承、上部固定绳,将承力索固定于新软横跨内,再 安装下部固定绳、定位装置,将接触线安装于新下部固定绳内。 3)既有拆除。悬挂倒换完成后,就可拆除J1 J2,J3 J4,J5 J6既有软横跨。 4)悬挂调整。进行导高、坡度、拉出值调整,保证行车。锚段 关节、道岔定位等关键部位进行细调。 2.2两端咽喉区改造过渡施工方案2.2.1道岔增减过渡施工方案 增、减道岔施工过渡示意图见图2。既有(1), (3)号道岔改移,在既有5号,8号,10号支柱处需增加1号,3号,5号道岔,拆除既有(1), (3)号道岔。图2增、减道岔施工过渡示意图 新立支柱 既有支柱新建线路 既有线路 新5 5 新7 7 新99 35 (3) 10 新108 新8新66新4区间 Ⅰ1(1) Ⅰ可采用立道岔柱作为过渡施工,并将影响道岔电气化施工的 锚段关节进行过渡改移,待增设道岔时进行道岔调整,与道岔一并开通。站改完毕更换导线。 1)测量,立杆。根据站前交桩位置,确定道岔定位柱具体位置, 立新支柱5号,8号,10号分别为道岔新道岔定位柱。立新支柱4号, 6号,7号,9号为锚段关节过渡柱。2)支柱装配。将新5号,8号,10号支柱按照道岔定位柱装配。新4号,7号,9号支柱按转换柱装配,新6号按锚柱装配。3)锚段改移。在停电点内,将在支柱9号,10号下锚改移至新6号,新9号支柱,区间端锚柱也进行相应改造,组成新锚端关节。4)道岔调整。站前拨移道岔时,接触网同时开展作业,调整 新建道岔1号, 3号,5号接触网。接触网与站前改造一并开通。2.2.2 既有锚柱影响新支柱过渡施工方案 如图3所示,下锚支柱影响线路预铺时,新立锚柱进行过渡,或下锚支延长线上立临时锚柱过渡。 1)交桩、立杆。根据站前施工单位交桩资料和过渡方案需要,提前立临时锚柱L1,进行临时拉线安装。2)补偿安装、延长线预制。按设计要求进行临时锚柱L1的补偿装置的安装,根据现场测量长度,预制好延长导线。3)倒悬挂。通过天窗停电点,对既有补偿装置卸载,并同时进行悬挂连接。 4)悬挂调整。对Y1道岔定位点、电连接、吊弦进行调整,并达到设计标准的要求。 · 521·第39卷第4期2013年2月 山西 建筑 SHANXI ARCHITECTURE Vol.39No.4Feb.2013

铁路大型临时工程及过渡工程方案

大型临时工程及过渡工程方案 1 、大型临时工程 1.1轨排拼装和长钢轨存放铺轨基地 本项目设宾西、佳木斯2处铺轨基地。基地内工具轨存放数量可按两个铺轨区间长度考虑,存放的500米长钢轨由沈阳苏家屯焊轨基地供应,沈阳苏家屯焊轨基地使用的100米定尺轨由鞍山钢铁厂供应,岔线利用正式工程。每个铺轨基地配两套铺架设备,在基地组装轨排,工程列车运输轨排,机械铺设轨排,利用换铺法更换长轨条施工。铺轨基地的道岔由山海关桥梁厂供应,火车运输。铺轨基地的钢筋混凝土轨枕、岔枕由富拉尔基混凝土构件厂供应,火车运输。 (1) 宾西铺轨基地:主要负责BJK3+800至DIK169+384段轨道工程的长轨条施工,长度约170正线公里及段落范围内车站铺轨工程。从宾西站小里程咽喉区接轨。基地内配两套铺轨设备,在完成宾西梁场范围内的铺架作业后,向佳木斯方向单向铺轨。 (2)佳木斯铺轨基地:位于既有佳木斯站客整所和陆家岗河之间,主要负责DIK169+384至DIK339+961段及佳木斯站至佳木斯东站间正线轨道工程的长轨条施工,长度约170正线公里及段落范围内车站铺轨工程,向哈尔滨方向单向铺轨。 (3) 铺轨基地主要由轨料存放区、轨排生产区、轨排存放区、长轨存放区、场内车场、机务整备线、生产房屋区等组成。长轨条吊装采用32台固定式龙门吊装卸。

每处铺轨基地设置铁路岔线1.0公里,铺设5股道;其中:长钢轨装卸线1条、存车线2条、道砟装车线及机务整备线1条、调车线1条。存放500米长钢轨350公里、25米钢轨30公里、轨枕15万根、道岔40组。 每处铺轨基地规模按800m*70m考虑,占地84亩,见附图-6。 铺轨范围 铺轨基地主要设备配置表(每处)

探讨既有线接触网改造过渡施工方案

探讨既有线接触网改造过渡施工方案 摘要:既有线接触网的改造过渡是我国铁路运输能力提升的重要方法,铁路运 输在我国的交通事业中占据着非常大的比重,并且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铁 路运输的速度在逐渐的加快,且在既有线改造过程中存在运输能力、工期目标、 设备安全稳定三大因素。如何在保证工期目标、运输能力的前提下确保改造区段 的设备安全稳定,因此,对既有线接触网的改造过渡施工方案就显得十分的重要。本文对既有线接触网网的改造过渡施工进行了具体的探究。 关键词:既有线接触网;改造过渡;施工方案 一、前言 既有线接触网改造施工是铁路线路运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不但影响整 个线路的施工,还对新接触网的支柱有着非常重大的作用。既有线接触网过渡改 造施工的目的不仅仅是降低运输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影响,更是保证线路正常运行 的重要保证之一。 二、既有线接触网设备改造施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一)耗费时间过长,影响到运输效率 既有线接触网的改造施工与一般的线路施工不一样。如果仅仅只是既有线的 改造施工,可直接采取预铺的作业方式,简单快捷,在指定的封锁点之外,利用 同一个封锁时间,来进行线路的改造转移,比较节省时间。但是既有线接触网的 改造过渡施工则是一个比较整体全面的工程,对于技术的要求非常高。既有接触 网的支柱在必要时候还会进行一定的转移,在线路进行拔接之前就需要进行拆除,避免影响既有线接触网设备改造的线路拔接。在既有线接触网设备改造施工过程中,会有很多的过渡工程需要进行施工,来满足线路之间的拔接工程需要。线路 拔接之后,相关设计部门就会按照之前设计好的位置重新进行施工,以达到原定 的任务目标。因此,基于线接触网设备改造施工结束的时间会比较晚,持续的时 间也会比一般的工程施工时间要长很多。 (二)在既有线接触网改造过渡施工中,参与到的施工配合部门和单位比较 多 既有线接触网改造过渡施工是在已经存在的铁路路线上进行的,所涉及到的 部门和单位非常多,例如各设备管理单位和运输管理单位。设备管理单位主要包 括工务、电务、供电、信号、通信等单位,运输单位主要是包括机务和车务部门。不光是这两个单位,还有各种非常重要的部门单位相互交叉工作,例如线路和通 信的交叉工作,信号与铺架的交叉施工,这不仅仅关系到施工的质量问题,更是 运输安全和人身安全的重要保证。一旦某个单位或者部位处理不恰当,就会对整 个既有线接触网改造过渡施工方案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从而阻碍铁路交通的正 常的运行。 (三)既有线接触网本身具有很多的技术难点,在改造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出 现失误 既有线接触网改造过渡工程是整个既有线改造施工工程的重点,是最重要也 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铁路不同于其他的交通运输方式,在陆地上的作用十分 的额重大,并且运输量大,如果出现问题就会造成很大的障碍。铁路的既有线接 触网改造施工工程难点主要是以现在整个线路拔接、接触网的拔移、交叉道的改造、各个关节的分相改造、天窗点内站场硬横跨更换、绝缘关节和非绝缘关节的 改造、整个锚段接触网线索更换以及多专业配合大封锁施工等等,一旦处理不当,

铁路建设过渡工程方案

铁路建设过渡工程方案 铁路建设过渡工程方案提要:拨移轨道线路的二种施工方案拨移量小于1m的,可封锁正线、锯断长轨一次拨移到位,重新焊接长轨 铁路建设过渡工程方案 1线路封锁的程序 封锁拨接施工是对既有线行车干扰较大的一项施工作业。时间紧、工作量、作业内容多、牵连面广、施工人员密集、管理难度大。因此,进行封锁拨接施工,必须认真制定施工方案和安全措施,切实执行有关规章制度,确保行车和人身安全。 提前一个月报封锁拨接地段的计划申请(附施工组织设计),报分局、运输、基建分处;拨接封锁施工的月度方案确定后,施工单位应提前三天向所在分局运输处、调度所等部门发出申请施工电报;施工负责人在封锁现场,向要点站登记要点申请,待接到调度命令后,方可进行施工,并做好停车防护;施工负责人在拨接施工完毕,经检查质量合格并能保证安全后,可向车站登记消点,同时撤除停车防护,开通线路;当施工中出现情况,不能按时开通或按规定速度运行时,施工负责人应提前通知车站值班员,要求延长或限速运行;封锁拨接施工后,未办理交验的线路设备均由施工单位负责人检修养护。尽快争取在规定时间内办理好交验手续;施工负责人亲自现场指挥,合理安排劳力,合理堆放、使用施工材料,不得侵限;“龙口”配轨尺寸精确,由配轨人员、技术主管和施工队长三级复量把关,保证进度;

必须有电务、工务在场指导,防止破坏、影响电力、通信、信号等设施。 2拨接施工工艺 本合同段施工采用两端拨移,中间用新线过渡的施工方法,拨移的施工顺序如下: 扒开道床→锯断长轨→拨移作业→到位后及时整修线路,(按设计轨面道床断面标准一次整修到位,并夯实)→焊接钢轨→检查线路状态→撤出各种机具→撤出防护限速放行列车(第一次列车限速按批准方案,根据线路稳定状态确定)→第一次列车过后详细检查线路,发现不良处及时整修消除。 施工中注意的问题:提前做好人力、物力、机具等各项准备。提前一个月报施工方案和技术安全保证措施。施工中取得电力、电务、工务、车务等部门的紧密配合。要在电力网杆,自动闭塞信号改建完成后,方可组织拨移施工。拨移线路完成后,线路维修保养要跟上,确保改线后的线路在正常状态下运行。 所有的封锁施工,都要提前一个月将施工方案、安全技术措施填报方案审批表报甲方和铁路局,批准后方可组织施工。对行车干扰较大的施工项目,避开旅游旺季和有专用代号列车时间施工,防止造成其他不良影响。过渡施工中,所采用的线上轨料,既要利旧,又要考虑质量技术标准,确保经济、合理、安全、适用。 3拨移轨道线路的二种施工方案 拨移量小于1m的,可封锁正线、锯断长轨一次拨移到位,重新

城际铁路PPP项目过渡工程及接口工程方案

城际铁路PPP项目过渡工程及接口工程方案 1.1.过渡工程方案 中宁东站为既有车站还建,需拆除原站房后建新站房。为保证中宁东站的正常运营,且不影响施工,需做车站过渡。 1.1.1.既有车站概况 中宁东站为太中银铁路既有中间站,位于中宁县南端,车站既有到发线4条(含正线1条),货物线3条,中卫端既有牵出线1条,银川端既有机待线1条,既有500m×8m×1.25m基本站台1座。 本线引入后在既有车站车场北侧并行新建高速场,车站按一站两场分场布置,拆除既有站房,左线距离太中银左线约34.3米,高速场设到发线4条,到发线有效长650米,设450m×8m×1.25m侧式中间站台1座,对既有站台加长加宽两场间设550m×14m×1.25m高普共用岛式中间站台1座,设宽8m旅客进出站地道2座,站同侧中卫端设有效长460米大机停留线1条,预留太中银跨线客车联络线引入条件。普速场除站房及工务项目经理部、牵引变电站所拆除还建

外,其余设施维持既有不动。 本线正线经由太中银铁路中宁东站北侧并站,并拆除既有旅客站房后新建客专高速客场,北侧再新建旅客站房,太中银铁路普速旅客候车与本线城际旅客候车合设共用综合站房。同时,本线由太中银线北侧并行,新建正线及高速场与既有线保持高程一致,致使原养护项目经理部和变电所所占的台地(相对高程约8m)挖方,需拆除项目经理部和变电所并还建。本次设计既有中宁东车站站型未变,室外不动的设备、箱盒及信号电缆维持既有。 1.1. 2.过渡实施方案 车站过渡应根据实际的运营情况,编制安全、可靠、合理的施工方案,并报有关运营管理部门批复。施工单位需严格按照批复的过渡方案进行施工。 在过渡工程施工中,需信号、通信、电力等相关专业的紧密配合,及时提供所需的信号、通信、电力电源,保证车站的正常运营,保证中宁东站施工过程中车站“行车安全、施工安全、旅客安全”。

过渡工程及接口工程方案

2.4 过渡工程及接口工程方案 2.4.1过渡工程 根据招标文件及设计文件,本标段过渡工程包括: 与既有京九线并线区段共有1处基站(京九线K758+693)受到影响,需要拆迁还建(DK86+510)。为满足京九线过渡期间正常运营,过渡工程在既有京九线并线区段面向大里程方向右侧新设基站,待场强测试及系统调试成功后,拆除既有基站。待某铁路铁路建成并投入使用后,由某铁路铁路覆盖既有京九线。 2.4.2接口工程 ⑴接口工程内容 桥梁工程与架梁的接口、路基工程、站场工程与无砟道床、各专业工程与电缆槽、过轨管线的接口、各专业工程与铺架的接口、各专业工程与综合接地预埋件的接口;各专业工程与电力、信号设备安装、联调联试的接口。 ⑵各专业间的接口与配合关系 专业接口详见“表2-4-1 各专业间的接口与配合关系表”。 表2-4-1 各专业间的接口与配合关系表 项目名称桥梁站场路基 架梁●△△ 铺架●●●无砟道床轨枕●●● 综合接地预埋件●●● 电缆槽△●△ 过轨管线△●●电力信号设备安装及联调 △△△ 联试 注:●表示强相关,△表示弱相关。 ⑴站前专业接口方案

站前专业接口见“表2-4-2 站前专业接口方案”。 表2-4-2 站前专业接口方案项目工程名称接口条件接口方案 无砟道床桥梁精测网已经建立, 路基沉降期3个月 建立沉降期观测专门人员,负责承 建工程沉降观测,及时反馈信息, 为道床铺架提供参考。 无砟道床路基精测网已经建立, 路基沉降期3个月 建立沉降期观测专门人员,负责承 建工程沉降观测,及时反馈信息, 为道床铺架提供参考。 无砟道床站场精测网已经建立, 路基沉降期3个月 建立沉降期观测专门人员,负责承 建工程沉降观测,及时反馈信息, 为道床铺架提供参考。 ⑵站前站后工程接口方案 站前、站后工程接口见“表2-4-3 站前站后工程接口方案”。 表2-4-3 站前站后工程接口方案 项目 工程 名称 接口条件接口方案 征地拆迁征地 拆迁 站场改移道路、砍伐挖根。 委派专门人员,负责征地拆迁与相关 单位的协调,为工程顺利实施提供条 件。 电缆敷设 (通信、信号、信息、电力、电力牵引供电)桥梁 电力电缆槽与通信信号电缆 槽必须隔开。 按设计图施工,电力电缆槽和通信信 号电缆槽之间不得贯通。 过轨管线(通信、信号、电 力)路基 站场 ①保证通信电缆及信号电缆 的走向适宜,预埋过轨钢管。 ②路基站后专业预埋过轨管 线按站后专业需求施工完毕, 并经站前站后的监理和施工 ①按设计图施工,尤其注意过轨管的 施工里程、与路基中线的夹角、埋置 深度、钢管圆顺度和管口角度,方便 电缆穿过。 ②施工中,加强与监理、站后单位的

高速公路过渡段施工方案

高速公路段TJ-3标 TJ-3标过渡段专项 施工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核: 审批:

目录 第一章概述 (2) 1.1 编制依据 (2) 1.2编制原则: (2) 1.3 工程概况 (2) 第二章施工总体部署 (4) 2.1施工计划安排 (4) 2.2 进度保证措施 (4) 2.3 人员配置 (4) 2.5 机械设备配置及性能 (5) 第三章施工流程及工艺要求 (6) 3.1一般规定 (6) 3.2过渡段排水要求 (6) 3.3防护砌体 (7) 4.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 (7) 4.1路堤与桥台过渡段 (7) 4.2施工要点 (8) 4.3 注意事项 (9) 5.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 (10) 5.1 施工方法 (10) 5.3 施工要点 (10) 5.4 注意事项 (11) 5.5过渡段施工技术措施 (11) 6.各类过渡段的质量控制要点: (11) 6.1质量控制措施: (11) 6.2 施工控制 (12) 6.3质量检测标准 (13) 10.质量保证措施 (18) 11、安全保证措施 (22) 12.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文物保护等措施 (23) 13.水土及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 (25) 14.文物保护措施 (26)

过渡段专项施工方案 第一章概述 1.1 编制依据 1、《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土建)》(JTGF80/1-2004) 3、《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 4、《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 5、《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 6、武深高速公路嘉鱼至通城段TJ-3标两阶段施工图设计(送审稿) 7、湖北省交通运输厅颁布的《湖北省高速公路建设标准指南(施工工艺及管理-路基工程)》 1.2编制原则: 确保路基过渡段的施工质量,避免因施工过程控制不力,控制重点不明确,导致过渡段路基填料夯实不到位,产生较大的工后沉降,使路基基床平顺性差,出现“跳车”现象,影响行车舒适性,严重时会导致行车安全。 1.3 工程概况 武汉至深圳高速公路整体位于京港澳高速公路以东,是纵贯南北的省际大通道,它将湖南和广东省境内的在建或建成的平江-浏阳-醴陵-攸县-茶陵-炎陵-桂东-汝城-仁化-翁源-新丰-博罗-深圳这些路段作为京港澳的复线连接起来,并在湖北境内由平江-通城段向北延伸到武汉,作为联系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和珠三角经济圈另一条交通要道。嘉鱼至通城段起于嘉鱼县新街镇,北接武嘉(武汉至嘉鱼)高速入武汉,终点位于通城县大坪乡,南接通界(通城至界上)高速入湖南。整个高速公路将与武汉城市圈环线相交,并与已建成的京港澳高速、杭瑞高速衔接。 本标段起讫桩号为K16+000-K39+260,共计23.251843km,途经嘉鱼县以及赤壁市。设计标准为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速度:120km/h,路基宽度34.5m,设计荷载公路-Ⅰ级。

过渡方案

5. 施工过渡方案 5.1. 过渡工程概况 保德站过渡工程、站场线路及道岔工程数量,新铺线路3.236KM,拆铺线路0.719KM,拆除线路0.669KM,新铺道岔13组,新铺交叉渡线1组,拆铺道岔11组,拆除2组。 5.2. 工程过渡依据 根据神朔铁路建设总指挥部批准并下达的本辖区,机务、车务、工务、电务各部门各单位联合制定的过渡方案及相关文件资料。 《铁路信号施工规范》TB10206-99 《铁路信号设计规范》TB10007-99 《铁路信号工程施工质量检验标准》TB10419-2003 《铁路信号施工技术安全规则》TBJ406-87 《铁路建设工程重大质量事故报告和处理暂行规定》铁建(1996)13号文 《关于加强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的规定》铁办(2001)14号文件 《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401-2003 J260-2003 本投标人的技术实力及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 5.3. 施工过渡原则 细化过渡方案,原则上信号机械室不予以过渡变动,仅将室外既有道岔、轨道、信号机的联锁条件向站外方向平移,改移后的站场格局仍符合既有的站场格局,联锁条件不变。 精心组织,保证人力资源,工器具齐全,确保过渡工程在限定时间内完成,并交付使用。 安全有序,优化施工方案,以“既有线施工六不准”为准则,实现安全生产。 严格管理,积极主动配合,使站场工程过渡一次到位,符合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5.4. 过渡工程难点 保德站过渡改造是完成全线总工期的关键。保德站依山傍河道路狭窄,

交通不便,场地狭小。线上线下施工单位较多,各专业工序相互制约,干扰较大,各部门各施工单位须协同作战,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相互谅解,相互支持,在确保人身安全、行车安全,施工生产两不误的前提下,顺利的完成过渡任务。 封锁线路施工各主要单位车务、工务、电务,把各自的人力资源、物资资源和其它相关资源准备充足。每次站场过渡计划必须结合天窗时间制定,确保在天窗时间内完成拆铺道岔和线路工作。没有把握的方案计划不上报,过渡阶段自始至终必须保证本施工段及保德站的运输能力,仍须维持既有的接发车股道条件和接发车进路数量。 过渡工程的目标是:安全有效的满足铁路运输的运能运量,各个过渡阶段必须保证本站联锁关系正确完好,各条进路畅通无阻。 5.5. 保证站场过渡工程顺利实施的措施 5.5.1. 人员组织保证 本过渡工程由项目经理负责组织实施,项目总工负责协调技术管理工作,选调二名工作能力强,专业技术精,技术过硬的专业工程师负责站场改造引起的信号设备过渡工程的施工和试验开通。配备足够的技术工人,由施工队长带队上场施工。配备充足的资源是按时完成站场过渡的保证。 5.5.2. 过渡工程技术措施 严格按照神华集团、神朔铁路公司和总指挥部批准并下达的站场过渡施工方案,编制科学、合理有针对性的实施性施工组织方案,并向全体参加过渡施工的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使全体参建人员领会过渡工程的性质,工作范围,工程完成后所起到的作用,过渡工程应采用的新工艺、新工法、新技术、操作规程和标准。 5.5.3. 安全保证措施 认真贯彻执行《铁路信号施工技术安全规则》TBJ406-87,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切实做到既有线施工“六不准”,(1)没有合格的施工负责人不准施工;(2)没有经过培训并考核合格的人员不准施工;(3)没有准备好必需、充分的施工料具不准施工;(4)不熟悉有关规章制度不准施工;(5)需要封锁线路而没有足够的封锁点和施工天窗时不准施

地铁刚性接触网施工组织方案

地铁刚性接触网施工方案 编者:王政中 一、前言 城市轨道交通已成为全世界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有效途径,对改善现代城市交通困扰局面、调整和优化城市区域布局、促进中国的大、中城市已普遍有所共识,也深刻体会到城市轨道交通是衡量城市综合实力的一个重要指标。近年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发展速度也非常快。众所周知,城市轨道交通是我国城市有史以来最大的公益性交通基础运输,但是作为与受电弓接触的悬挂方式又有两种区分,分别为架空刚性接触网和柔性接触网,本次主要介绍架空刚性接触网施工方法。 二、.刚性悬挂接触网的结构和特点 刚性悬挂接触网主要有铝合金汇流排、接触线、绝缘元件和悬挂装置组成,其中铝合金汇流排既作为固定接触线的嵌体,同时又作为导电截面的一部分。这种悬挂方式根据线路通过能力及电流量的大小,又有单接触线式和双接触线式两种。根据铝合金汇流排截面的不同又分为T 型与Π型两种。本次主要介绍Π型。Π型结构的刚性悬挂特点是:其一, 结构稳定,接触线是靠两侧夹持力固定的,因此运行稳定性;其二好便于安装和架设,在架设接触线时,使用专用滑动式镶线车,利用Π型结构的弹性力可使接触线嵌入虎口槽内。。我国目前刚性接触网中多用Π型铝合金汇流排的形式。单根接触线汇流排目前有两种类型: 一种为高80 mm 的PAC80 型, 另一种为高110 mm 的PAC110 型。其中PAC110 型的截面积为2 213 mm2 , 中间每节长12 m,下锚两端汇流排每节长7.5m。特殊地带(菱形道岔)可采用曲线汇流排,即带有弯度。目前在长沙、西安、广州、上海等大部

分城市轨道采用的是PAC110 型汇流排,也有部分城市轨道采用第三轨供电技术。 汇流排结构示意图 三、.施工过程 由于刚性悬挂接触网系统的安装精度比柔性悬挂接触网系统的调节范围小,安装精度高,因此在进行刚性悬挂接触线的安装时,从施工测量开始到刚性悬挂接触线调整到位,要严格控制每一道工序的施工质量,实现一次安装到位。 3.1施工测量 (1)起测点的确定 在进行刚性接触悬挂施工测量前,应先确定起测点,然后再进行横向、纵向测量。测量起点的选择原则是:测量工作可从刚性悬挂段锚段关节的第一个定位点开始;也可从已铺设标准轨道的任一车站和区间关节连接处开始,测量长度应为一个以上的刚性悬挂段;有绝缘锚段关节区段应从绝缘关节处开始起测。按设计图纸里程布置,以沿线准确的里程标记为准进行放线测量,并对设计图纸选用的安装图号进行核对,及时对不相应的安装图号做出相应的调整。 (2) 横向测量由于刚性悬挂的安装精度要求高,因此测量时应使用先进的测量工具,如激光定位测量仪等,以确保定测精度。横向测量要首先确认受电弓中心

铁路工程过渡工程施工方案

铁路工程过渡工程施工方案 一、总体线路过渡方案的编制原则 (一)、在暑期、春运、汛期不安排影响既有线运营的施工。 (二)、站内股道分行封锁。 (三)、化整为零,一点多用。 (四)、压缩要点次数,减少信号过渡。 二、区间线路过渡 根据施工需要情况,为运梁和双线改造运轨需另设五处拨接笼口,具体如下: (一)、架梁用拨接笼口 本标段新建桥梁表表6.5.1

拟用架桥机架梁。则:每座桥在既有线拨接笼口为4次,即进架桥机架桥拨笼口一次,退出架桥机拨笼口一次,进单机头压道拨一次,退出单机头拨一次。 (二)、双线改线绕行拨接笼口 根据设计平面图及线路辅助详细纵断面图知,7标段内共有2个曲线需要双线改线,其中第2个曲线只有部分在本标段内。 本标段区间双线绕行改线表表6.5.2 1、K139+600~K141+700双线绕行段,如下图所示,由于新双线与既有单线左右侧交叉,为了新双线进单机压道,进大机捣及稳固车,则拟从K139+600、K141+700既有线拨

2、K145+700~K147+200双线改线段,由于新双线在既有单线右侧,为了新建双线进单机压道,拟从K145+700既有线拨接笼口共2次,即进单机头压道拨一次,退出单机头拨一次。 第六节房建工程及其它 一、工程概况 本标段只有一座白沙车站,房建总建筑面积为236m2。另有部分暖通空调卫生设备及附属工程。 二、主要工程数量 主要工程数量见下表 主要工程数量表表6.6.1

三、施工部署 (一)施工方案 1.房建施工以先设备房后其它房为原则,基坑采用人工或机械开挖,人工砌筑,φ40钢管搭设脚手架。 2.房建主体工程完工后,进行室内外装修,暖通和附属工程与主体及装修工程穿插进行。 (二)临时工程 1.工程用水、用电采用车站供水、供电系统,并自备发电机供停电时使用。 2.临时便道:施工时利用进站道路运输。

施工过渡方案(最终)

鹰厦线接轨点至东孚车站段(接轨点~LYD3K660+582、LZD2K660+299) 施工过渡方案 本段施工过渡工务部分需要分三步进行,共需设置5段施工便线,施工便线起讫里程见下表: 第一步: 1、完成既有鹰厦线K651+499.65~K652+090段5号施工便线的施工并启用,为鹰厦右线施工(解决不等高问题)提供条件。 2、相关时间及工作量: 第二步: 1、封锁前完成以下路段路基及线路铺轨工作: ①、完成新角美站Ⅳ、6道鹰厦左线LZD2K656+200~LYD2K657+500设计范围内路基、桥涵工程,在设计位置铺设27#、28#道岔及Ⅳ、6道线路,6道作为新角美站临时到发线,以上线路上碴、整修达到开通条件。 ②、完成新角美站站房工程,信号设备安装调试,达到使用条件。 ③、完成军用油库专用线路基、桥涵工程,铺轨、上碴整修达到开通条件后,在本次大封锁前15天,申报计划封锁海沧线,将军用油库专用线与海沧线接轨,同时断开油专线与老角美站连接,修建车挡,油专线进出路径改由海沧线进出; ④、施工2号便线(LZD2K657+500~K657+970)、4号便线(K658+630~LZD2K659+250)不影响既有行车部分,路基标高由既有线标高向设计鹰厦

左线标高过渡,两段路基分别采用11‰下坡及上坡。K657+970~K658+100利用既有鹰厦正线,K658+100~K658+630利用既有车站3道,利用封锁时间拆除既有1、3号道岔施工3号便线连接线路。因顺坡影响既有3道,考虑在大封锁前15天申请停用既有3道,完成4号便线与既有角美站3道的接轨工作,整修线路达到通车条件。 ⑤、施工完成1号便线(K655+700~LZD2K656+200)不影响既有线行车部分工程,便线标高由既有线标高向鹰厦右线标高过渡,坡度为4.5‰。 ⑥、施工完成LZD2K659+250~LZD2K660+299.857段路基、桥梁、轨道工程。 2、大封锁。封锁既有鹰厦线,完成拢口拨接工作: ①、既有线K655+800处拢口,完成既有线与1号便线的接轨; ②、既有线K657+800处拢口,完成既有线与2号便线的接轨 ③、拆除既有角美站1、3、5号道岔,施工3号便线(K658+100~K658+309.84)将既有鹰厦正线与既有角美站3道接轨。 ④、封锁完毕后,关闭既有角美站,启用新角美站Ⅳ、6道及相关信号。 3、相关工作量及时间安排: ①、需要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搅拌桩:40万米、路基土石方:30万m3;框架桥3座;盖板箱涵6座;旅客地道1/2座;特大桥1座(东孚左线特大桥951.675m,11×32+3×24+4×32+(40+56+40)连续梁+7×32m)。施工时间控制点是东孚左线特大桥18~21号墩(40+56+40)连续梁段基础、墩身及连续梁。 ②相关工程时间安排:

探讨既有线接触网改造过渡施工方案

探讨既有线接触网改造过渡施工方案 发表时间:2018-10-18T09:58:12.683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17期作者:徐新也 [导读] 摘要:既有线接触网的改造过渡是我国铁路运输能力提升的重要方法,铁路运输在我国的交通事业中占据着非常大的比重,并且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铁路运输的速度在逐渐的加快,且在既有线改造过程中存在运输能力、工期目标、设备安全稳定三大因素。 (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江西南昌 330002) 摘要:既有线接触网的改造过渡是我国铁路运输能力提升的重要方法,铁路运输在我国的交通事业中占据着非常大的比重,并且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铁路运输的速度在逐渐的加快,且在既有线改造过程中存在运输能力、工期目标、设备安全稳定三大因素。如何在保证工期目标、运输能力的前提下确保改造区段的设备安全稳定,因此,对既有线接触网的改造过渡施工方案就显得十分的重要。本文对既有线接触网网的改造过渡施工进行了具体的探究。 关键词:既有线接触网;改造过渡;施工方案 一、前言 既有线接触网改造施工是铁路线路运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不但影响整个线路的施工,还对新接触网的支柱有着非常重大的作用。既有线接触网过渡改造施工的目的不仅仅是降低运输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影响,更是保证线路正常运行的重要保证之一。 二、既有线接触网设备改造施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一)耗费时间过长,影响到运输效率 既有线接触网的改造施工与一般的线路施工不一样。如果仅仅只是既有线的改造施工,可直接采取预铺的作业方式,简单快捷,在指定的封锁点之外,利用同一个封锁时间,来进行线路的改造转移,比较节省时间。但是既有线接触网的改造过渡施工则是一个比较整体全面的工程,对于技术的要求非常高。既有接触网的支柱在必要时候还会进行一定的转移,在线路进行拔接之前就需要进行拆除,避免影响既有线接触网设备改造的线路拔接。在既有线接触网设备改造施工过程中,会有很多的过渡工程需要进行施工,来满足线路之间的拔接工程需要。线路拔接之后,相关设计部门就会按照之前设计好的位置重新进行施工,以达到原定的任务目标。因此,基于线接触网设备改造施工结束的时间会比较晚,持续的时间也会比一般的工程施工时间要长很多。 (二)在既有线接触网改造过渡施工中,参与到的施工配合部门和单位比较多 既有线接触网改造过渡施工是在已经存在的铁路路线上进行的,所涉及到的部门和单位非常多,例如各设备管理单位和运输管理单位。设备管理单位主要包括工务、电务、供电、信号、通信等单位,运输单位主要是包括机务和车务部门。不光是这两个单位,还有各种非常重要的部门单位相互交叉工作,例如线路和通信的交叉工作,信号与铺架的交叉施工,这不仅仅关系到施工的质量问题,更是运输安全和人身安全的重要保证。一旦某个单位或者部位处理不恰当,就会对整个既有线接触网改造过渡施工方案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从而阻碍铁路交通的正常的运行。 (三)既有线接触网本身具有很多的技术难点,在改造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失误 既有线接触网改造过渡工程是整个既有线改造施工工程的重点,是最重要也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铁路不同于其他的交通运输方式,在陆地上的作用十分的额重大,并且运输量大,如果出现问题就会造成很大的障碍。铁路的既有线接触网改造施工工程难点主要是以现在整个线路拔接、接触网的拔移、交叉道的改造、各个关节的分相改造、天窗点内站场硬横跨更换、绝缘关节和非绝缘关节的改造、整个锚段接触网线索更换以及多专业配合大封锁施工等等,一旦处理不当,就会对整个铁路运输造成非常严重的损失。 三、既有线接触网改造过度施工方案的相关案例分析 (一)既有车站接触网改造过渡施工 1.车站改造的主体概况 以沪昆线上饶站改为例,上饶站是沪昆线上的一等站,下行2股道,上行11股道,3座站台。沪昆客专和合福客专在上饶站交汇,特别是沪昆客专的引入,引起上饶站下行线无到发线。为此,沪昆上行线改道至12道(新站型Ⅶ道),两端岔区整体向西移动60米左右,拆除既有道岔75组,插入新设道岔63组,形成新站型。接触网改造工程新架设接触网26条公里,拆除既有接触网23条公里,基本为原有锚段全部拆除,并按照新站型平面重新布置接触网锚段。 图1 2. 接触网设备运行安全稳定要求 沪昆线设计时速200km/h,开行动车组为160km/h,接触网天窗施工完毕后,必须恢复160km/h的运行速度。这就需要对接触网的施工工序、人员组织、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进行重点卡控,在每次接触网施工结束前对接触网设备限界、弓网关系、电气绝缘距离、电气导通以及接地回流状态进行确认,是否满足开通运营条件,是否有影响设备运行安全稳定的因素。 3.改造方案的确定 由于下行正线改道,原上行2、4、6道变成新站型中的下行股道,如果这3个锚段的承导线在新站型启用之前架设的话就必须穿越上站上下行两条供电臂,上下行之间必须采取绝缘措施,而启用新站型后这3个锚段都在上站下行臂内,原先卡绝缘的地方只得做接头或设置毫无意义的分段绝缘器。因此采取先开通新站型所有上行股道并启用新站型,再来对上述股道接触网改造。这样,就可以避免人为降低接触网施工质量标准或者造成工程废弃。由于既有岔区支柱对新站型股道侵限,必须要先行拆除,否则影响新站型线路铺设,但既有岔区又要暂时保证电力机车通过,所以在既有岔区采用软横跨或双线路腕臂进行过渡;新站型上下行间渡线部分支柱位置在既有线路轨道中间,无

过渡方法(正式)

精心整理兰新线七泉湖至乌西电气化改造工程 乌鲁木齐西站过渡工程 施工方案 编制人: 审核人: 1.1 2010 1.2主要技术标准 (1)铁路等级:国铁Ⅰ级。 (2)正线数目:双线。 (3)限制坡度:笈笈槽子至乌西双机坡地段13‰.

(4)最小曲线半径:维持既有标准。 (5)牵引质量:初期4000吨、5000吨。 (6)牵引种类:电力。 (7)机车类型:采用SS系列、和谐系列。 (8)到发线有效长度:850米(双机880米)。 (9 (10 1.3 作业,以及枢纽内部分小运转列车的解编作业外,还承担乌鲁木齐站始发.终到旅客列车车底出入库取送作业,同时办理少量枢纽内始发.终到及通过旅客列车的到发作业。 1.4主要设计原则及设计标准 (1)车站站型:从二级四场改建为三级五场。

(2)到发线进路:按双进路设计。 (3)到发线有效长:改建及新建线路为880米。 (4)出站信号机类型 正线顺向出站信号机采用高柱色灯信号机,正线逆向及双线地段的到发线采用带进路表示器的矮型两机构色灯信号机。 2.1 1 (见2 目前车辆段内浴室、洗罐所均未拆除,辆22、辆23、辆20径路不具备开通条件,为尽早开通站修库,增加辆7线路与新铺设辆20线路之间过渡线路。 第二:车辆段内辆7线路影响新建组合库A轴基础位置开挖,为保证组合库各轴作业能同时展开,增加辆7线路与新铺设辆20线路之间过渡线路,以便拆除部分辆7线路。

3、过渡工程技术参数 增加过渡线路219.5m,轨面标高为760.25m,过渡线路曲线1半径R为300m,弧长L为80m,曲线2半径R为300m,弧长L为80m。 2.2车辆走行线过渡工程(Ⅲ场) 1、工程项目 1 3组; 2 301# 3、过渡工程技术参数 ①过渡线路长度234.3m;其中岔心至YZ点线路距离42.3m,连接曲线1半径200,长度50.0m,曲线间连接线路长度48.7m,连接曲线2半径200,长度56.3m,ZY点至临时1点距离37m。

35kV马河变电站增容改造工程临时过渡施工方案(新)

35kV马河变电站增容改造工程 临时主变过渡施工方案 批准:年月日 安全审核:年月日 初审:年月日 编写:年月日 东宁县电力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35KV马河变电站增容改造工程施工项目部 2015年6月 一、概述 1.1前言 本方案适用于35kV马河变电站增容改造工程临时过渡变压器施工作业,根据现行国家及行业标准、规程、规定中对项目工程的有关要求、国网牡丹江供电公司和宁安市农电公司要求及牡丹江电力设计院的35kV马河变电站增容改造工程施工图纸和厂家技术说明书,为配合35kV马河变电站增容改造工程施工,特拟定临时主变过渡施工方案。 1.2编写依据

1.3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35kV马河变电站增容改造工程 建设单位:宁安市农电公司 设计单位:牡丹江电力设计院 承包单位:东宁县电力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监理单位:牡丹江农网监理项目部 施工地点:35kV马河变电站 1.4工程规模 土建部分:拆除35KV马河变主变、负荷开关、避雷器和跌落开关基础;新建一个35KV断路器及端子箱基础;新建一个35KV隔离开关基础;新建一个支柱绝缘子基础;新建一个电压互感器基础;新建一个电容器成套装置基础;新建一个35KV主变基础 电气部分:新安装一台6.3MVA主变;安装一组35KV断路器和支柱绝缘子;新建PT间隔一组;新建10KV电容器成套装置一个 二、施工组织

2.2施工总流程

主要设备及材料清单 三、施工技术措施: 3.1施工准备 3.1.1、技术准备:按规程、厂家安装说明书、图纸、设计要求及施工措施对施工人员进

行技术交底,交底要有针对性; 3.1.2、人员组织:技术负责人、安装负责人、安全质量负责人和技术工人; 3.1.3、机具的准备:按施工要求准备机具并对其性能及状态进行检查和维护; 3.1.4、施工材料准备:多股软铜线、绝缘胶布、电焊条、切割片、胶带等。 3.2作业任务1:申请35KV渤鹿线停电,停电时间上午06时00分至12时00分(日期待定)。施工内容: 3.2.1 拆除原主变,将其移位至北侧空地上,使用枕木作为临时基础,主变35KV侧使用35KV电缆与跌落开关连接,10KV侧使用10KV电缆与穿墙套管连接。 3.3作业任务 2:验收合格,并投入运行,临时主变过渡工作结束。 3.3.1提前编制临时过渡变压器启动方案并经审批合格。 3.3.2 启动前做好安全风险预控措施。 3.4通用技术措施 3.4.1 必须按设计图纸和厂家安装说明书进行施工,禁止擅自修改图纸,如有改动,必须 征得有关部门同意,并且改动图纸做好记录。 3.4.2 施工前要检查所需设备、材料的质量及数量是否符合安装规定。 3.4.2 严格按照安装验收规范进行施工。 3.4.4 严格按照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进行试验。 3.4.3 做好施工过程中的资料收集和资料记录。整个施工过程中,各施工人员应认真负责, 按施工技术要求,保证安全、高质、高效完成工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