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节能减排政策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

节能减排政策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

节能减排政策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
节能减排政策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

本科生毕业论文

节能减排政策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

学院管理(经济)学院

专业经济学

2015 年 5 月

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老师指导下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

文中特别加以注释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的研究成果。与本研

究成果相关的所有人所做出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签名: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年______月_____日

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许昌学院有关保留、使用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规定,即: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毕业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毕业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许昌学院可以将毕业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论文。

本人论文中有原创性数据需要保密的部分为

学生签名:

年月日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节能减排政策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增长,各行业建设都相继有了不可小觑的成绩,同时,环境和资源问题也随之而来,为了国家的进步,我们的环境也付出了巨大代价,节能减排政策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具有深远影响和重大意义。本文开始通过中国节能减排的现状的宏观分析,突出节能减排在我国的严峻形势;然后,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以1978年-2013年中国GDP与能源消耗量为变量,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来进行相关方面的分析;再者研究了该项措施对产业结构具体影响;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几点政策和建议。

关键词:节能减排政策;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影响

Effect of energy-saving emission reduction policies on economic growth Chinese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growth of China's economy,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has been a important achievement, at the same time, 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problems have followed, for the country's progress, our environment has paid a huge price,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policy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conditions of China, has the profound influence and significance. At the beginning of this thesi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current situation of macro

Chinese energy-saving emission reduction,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in the outstanding grim situation in our country; then, using econometric methods, in 1978 -2013 China GDP and energy consumption as the variable, establishes the econometric model to analyze the relevant aspects of the study; furthermore the specific measures of influence on industrial structure; at last, this thesis puts forward some policy suggestions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results.

Keywords: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policy; economic growth; industrial structure; influence

目录

一、节能减排的意义、必要性 (1)

(一)节能减排的意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中国经济增长现状 (1)

(三)国内外研究不足之处 (2)

(四)节能减排政策实施的必要性 (2)

二、节能减排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3)

(一)数据收集 (3)

(二)模型建立、检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节能减排政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6)

(一)产业结构 (6)

(二)中国产业结构的演变 (7)

(二)节能减排对产业结构的具体影响....................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政策与建议 (10)

(一)持续健全政策体系建设,完善制度措施 (11)

(二)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增强节能环保意识 (11)

(三)大力推广创新技术实施,强化技术创新 (12)

(四)加大实施监管力度,严格责任落实 (12)

五、结语 (12)

参考文献 (13)

致谢 (14)

节能减排政策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

一、节能减排的意义、必要性

(一)节能减排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后到现在这一段时间,我国经济发展程度我们都能看得到。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传统经济的增长模式对我国资源环境的影响巨大,由于能源的不合理使用和落后的生产技术,我国能源浪费情况很是严重。如果不能合理有效地控制现在环境的污染,改变经济增长方式,我们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将会受到严重的约束。所以,为了实现经济社会的发展目标,在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中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指标”。也就是说,我们要做到节约能源消耗,降低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节能减排归根结底还是为了省钱,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毫无置疑的降低了社会、企业的生产成本,使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节能减排政策从长远来讲,会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更大的效益,有着不可小觑的经济意义。节能减排政策实施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等举措同样有着深远影响,是衡量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之间权益关系的标准,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全球气候都在变暖中,这种变暖是由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节能减排这一政策的实施更是很有必要的,受国际人士大力关注。所以,节能减排政策实施对我国经济的进步,人类社会和技术的进步都有很大的意义。

(二)中国经济增长现状

我们大家都知道,中国近几十年发展非常快,但具体快到什么程度,还必须用事实来说,即用GDP这一具体数值来表明。很多专家都指出,我国经历了有三十年之久的飞速发展时期,然后,转成中速增长,这个转折点将会是2015年实现,换言之就是说,2015年以后经济增长将会进入中速增长时期。虽然GDP的增加速度已经出现下降,但是从全球这个大的范畴来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还是很高。而且绝对量每年还在上升。

我国有名望的经济学家林毅夫也发表了他独特的见解,他认为:“在以后20年左右,中国还有8%的增长潜力,但“潜力”不是说中国会有20年8%的增长。而是中国仍然有着后发优势。”这更加的说明,不管是经济的现状,还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预测和猜想,这都表明我国的经济正在不断地以一定速度增长。

纵观一下经济发展过程,自1978年后,我国经济历经了前所未有、将近30年的高速增长过程,我国经济的发展迈入一个历史性新阶段,市场经济也逐渐替代了计划经济,我国的经济也得利于这一措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我国十二五计划目标是把中国经济增长稳定在7.5%的速度上,所以现在我国经济增长表现出的高速增长到现在的放慢增长是在计划之中的。特别是2013年下半年以来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张力度不够、稳健的货币政策宽松力度不足,经济结构、体制问题严重制约宏观调控效果。但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仍停留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仍旧面临很多挑战,要完成更多艰巨任务。影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因素还依然存在,中国经济的向前发展还受到一定束缚。

(三)国内外研究不足之处

节能减排这一政策自2006年在我国强制实施以来,它所带来的影响便成为了各个行业所关心的话题。同时,国内外关于节能减排这方面的探讨、研究并不在少数,孟军(2013)认为能源的消耗和经济的增长呈现出双向因果关系。杨志明(2014)认为经济增长的会带来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投入,而资源的枯竭和环境的污染反过来会制约着经济发展。刘亦文(2013)认为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并且两者有着明显区制转换方面动态联系。李军海(2011)认为节能减排的主体是企业,节能减排政策只有符合市场机制才能真正影响到企业决策,达到预期效果。张瑞(2013)认为能源消耗总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和有着紧密联系,在不同的时期当中,它们表现出变化也有所不同。赵爱文(2012)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John(2000)认为能源消耗和经济增长两者之间有着因果关系。

纵观国内外研究现状,多数学者是从能源消耗、碳排放的宏观情况来研究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另一些学者是从节能减排政策对企业绩效和发展的方面来研究的,很多都是单独的对一个行业和几个地区进行研究,而以节能减排政策对中国经济增长这个覆盖范围较大研究分析还比较少。本文主要利用计量经济学回归模型来研究节能减排政策实施和中国经济增长之间影响关系。并且从宏观方面来分析,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对中国这个大范围的产业结构的影响。充分体现本文研究范畴的宽广性,和实用性,为节能减排政策以后的实施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四)节能减排政策实施的必要性

十一五期间,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主要污染物的排放,第一次被我国放到约束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位置上。之后的几年,各地区、各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相关要求,把节能减排工作作为经济方式增长不可缺少的措施要求,促使经济增长取得了巨大的成效。2006年以来国家颁布重要决定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众多和节能减排相关的措施,

被制定出台实施。全国各地区、各单位对节能减排工作也做出重要部署安排。但十二五期间,我国仍有一个有着良好发展机会。但是,由于各个行业,各个国家发展方向的不断转变,对能源的需求有着新的方向和变化。资源数量是有限的,环境的容纳量也是有限的,再者还存在一些其他不确定的因素,资源环境问题依然不可忽略,我国实现节能减排工作的形势还是不容乐观。

另一方面,我国作为一个快速发展中国家,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尤其是近几十年由于工业迅猛发展。由于森林乱砍乱伐,农田面积的扩大植被不断减少。我国的资源和环境的问题依然十分严峻,节能减排政策是缓解这一严峻形势的重要方法和途径;节能减排政策实施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存在着很多有利之处,有助于国家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节能减排更是国家科学发展观的落实,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措施和方法。

总体说来,我国能源储存量非常巨大,但是众所周知我国的人口数量也是非常庞大的,导致我国平均下来的人均占有量很少。对于节能减排这项我们应该履行的义务、不可逃脱的社会责任,我们要不断提升自己对节能减排工作的认识。节能减排政策实施更是维护我们中华民族长远发展、长远利益的必然要求。

二、节能减排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一)数据收集

查阅中国2014年的统计年鉴,得到1978年-2013年的中国的GDP与能源消费总量。

其中, GDP和能源消耗总量都来源于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在这里用GDP作为经济增长的衡量标准,作为被解释变量,并用Y表示(单位:亿元),用X表示GDP的一阶滞后变量;能源消耗总量用E表示(单位:万吨标准煤),其中X和E都作为解释变量。

在经济学中,很多变量是可以用具体数字来定量分析的,但也有一些因素是难以用具体的数值来进行定量的,如性别、职业对收入的影响,战争、自然灾害对GDP的影响等。然而本文中的节能减排政策就是不可以定量度量的影响因素,所以为了能够在模型中更好的反映节能减排政策实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果,在模型中引入虚拟变量1D。但由于我国自2006年开始强制实施节能减排政策,所以我们将2006 ~ 2013 年1D的取值为 1,2006年以前年份为0。再者,我们都清楚在经济过程中,广泛存在着时间滞后效应,即动态性。对于经济增长这一被解释变量,它本身是一个广泛范围的概念,它不仅仅受到能源消耗这一个变量的影响,除此之外,还受到同一个阶段的其他许多因素的影响,并且还受到过去一些时期自身的因素影响。鉴于受过去因素影响,我们在此模型中引入国内生产总

值(GDP) 的一阶滞后变量。因此,带有虚拟变量的一阶自回归模型如下:

Y ββββμ0t 12t 3t -1t +E +D +X += (βi 为待估计参数,μt 表示随机扰动项,E 表示能源消耗总量,t D 表示虚拟变量,t -1X 为Y 的滞后变量Y t -1 )

(二)模型建立、检验

1.模型建立

根据查阅过的时间序列数据,我们建立回归分析模型,并作相关回归分析。为了检验模型中各相关变量之间的关系,首先,对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作一个多元回归分析;再通过回归分析结果,对各变量进行相关性检验,以此来表明模型建立的意义;最后通过结果分析总结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通过Eviews 软件我们得到的回归分析计算结果如下:

图(一)

上图是由计量经济学中做回归分析所得出的结果,但是我们如果想要更加直观,更加 明了的来分析该模型,依然是少不了我们通常所运用的回归报告式,即回归分析报告,通过该模型回归分析结果,可得出该模型如下回归分析公式 :

图(二)

0.16813229.8160.979Y 1t -+E +D +X 11702.599=

(-2.773) (3.700) (2.408) (32.081)

2

R =0.9986 F=7543.598 D.W=2.129

2.模型检验

从图(一)、图(二)看,通过回归模型分析结果,得出2R =0.998588,模型的拟合优度较高,模型拟合较好。该模型中的a 取0.05。 我们知道有α>()F F k,n -k -1(其中解释变量数目为k ,样本容量为n )时,则表明

模型线性关系在95%的置信水平下是显著成立的。由上面的模型我们得知F=7543.598,给定显著性水平=0.05a ,由模型数据,我们知道解释变量数目为3,样本容量为36,则查F

分布表,得到临界值32=(3)2.900.05F ,,很明显α>()F F k,n -k -1,所以该模型的线性关

系在95%的置信水平下显著成立。

t 检验是为了检验每个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之间的显著性。只有每个解释变量的t 的绝对值大于2()a

t n -k -1,则每个解释变量在95%的水平下影响显著,都通过了变量的显著性检验。查t 分布表得到临界值2()=2.042a

t n -k -1,由该模型计算出的结果可知,每个解释变量t 的绝对值都大于该临界值,则该模型在95%的水平下显著成立。

对于该模型得出D.W=2.129,对于解释变量k=3,样本容量n=36,查D.W 表,我们得出 =1.31L d ,=1.57U d 。则存在<<4U U d D.W -d ,该模型无自相关,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无自相关,该模型结果可信。

根据回归分析式可以得出:在1978年-2013年,中国能源消耗每增加1万吨,国内生产总值GDP就平均增加0.168亿元;对于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强制实施后,国内生产总值GDP就增加13229.816亿元。由此分析式可得,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对经济的增长毫无置疑的是具有促进作用的。

总结:总体上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978年-2013年,以中国能源消耗总值和节能减排政策这一虚拟变量为解释变量,对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被解释变量,它们之间存在线性相关关系。并且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促进中国经济增长。

根据模型研究结果来分析,得出这种结果可能是因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节能减排政策实施带来新行业的发展、新的经验,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节能减排主要侧重于强调节约能源,保护环境,随着对环保意识的倡导,节能环保产品和人们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社会对节能产品的迫切需求,环保行业必然是未来行业发展的潮流,当然也是创业者的极好选择,很多想要创业的人员就会在环保行业中找商机,以此创造更多的价值。

二是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促进更多企业对生产技术和设备进行了优化改进。国家大力推行节能环保,使得节能环保行业发展更具规范性。有了国家的扶持,更对企业也在自身赢取利润的同时,不断对生产设备进行改造,加大对新技术的引进。这些都大力提高了企业的原始创新能力,同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企业抓住机会努力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

三是节能减排实施很好的带动就业,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鼓励更多的企业生产和使用节能性良好的各类消费品,大力发展生态产业,这些措施带动相关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社会就业和再就业。减少了社会剩余劳动力的存在,使得更多的劳动有着良好的就业机会,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带动国民经济发展。

三、节能减排政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一)产业结构

我们所说的产业结构是指两个方面,即产业间技术经济联系和联系方式。这两个方面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来研究:一是从动态方面来表明,两个方面是在不断发展,不断变化的。二是从静态方面来表明,两个方面在一定时期内的技术经济数量比例关系是可以定量来研究和分析的,最终是可以以具体数字来表明的,从而形成产业关联理论。随着经济发展,各种生产部门由于社会分工变细也越来越多。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组成产业的部

门也不尽相同,它们之间的联系和构成以及比例关系并不完全相同,对整个经济社会带来的影响也不一样。因此,产业结构是产业构成、产业相互关系内在结构特征的概括。

(二)中国产业结构的演变

新中国成立到现在的60多年来,我国产业结构经过多个优化转变演进过程。不管在以前还是在现在,产业结构都是带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与经济增长起着相互影响和制约。其快速演进会促使经济总量的增长,经济总量的增长也会促使其加速演进。许多国家已经用实践对其进行了证明。在现代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这种相互作用更加明显。不论是由低级向高级进行演进,还是从不合理向合理化演进,都在带动经济的向前进步。对于发达国家而言,通过自身实践看出产业结构的演进有以下几种规律性:

(一)以前,站在产业方面来说。第一产业农业的影响力很大,但是它的影响力正在下降现在,而经济主要靠第二产业工业拉动得以迅速发展的,再者就是第三产业服务业,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预计还是以一个稳定的发展水平发展,来更加的适应现在社会发展方式,对于迅速发展的各类服务业,对于第三产业的飞速发展可能会起到一个促进作用,所以,对于服务业在国民经济社会中所起到的作用,带来的贡献还是会不断上升的。

(二)站在主导产业转换的角度来说。产业结构演进的主导中心有几个不同时期的发展,不管是最开始的农业为主导,还是后来转换成以工业为主导,再到现在以信息产业为主导,都见证了我国产业结构在不断的向着高新技术和以科技为主的方向发展。

(三)站在三大产业的内部变化的角度来说。不管是从第一产业为主导到第二产业为主导,还是再到第三产业为主导,这都是三大产业内部得变化,是产业结构演变的一个发展路线。

产业结构的这种从低级向高级逐渐演变过程是不可跨越的,但总的来说,由于所处的环境和社会发展核心的不一样,产业结构的各个演变过程的长度是不一样的,在一定程度上有些演变过程的长度是可以缩短的。站在演进的角度来说,每一产业的形成都离不开前一个阶段产业的发展。就类似于,第二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第一产业取得的成就一样,同样的,第三产业的能有现在的成熟和稳定进步,更是源自于第二产业的快速发展。

在经济的不断前进中,从各个产业定性研究的角度来说,不但有不可分割的经济联系;在定量方面,资源在各个行业之间的分配比重更是可以具体的数值来表示的。这种产业结构的形成、演变在任何一个国家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都是不可避免的,众所周知,我们中国在开始建国的时候,一直是一个传统农业国,但在1978年以后,产业结构不断演进,我国产业结构逐渐得到优化和合理发展。在我国服务业和制造业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这种变化正朝着一个好的方向发展。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劳动力充足,我国制造业的发

展也正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由高能耗向低能耗转变。在外贸结构方面也出现了转变,我国人口众多,技术落后,劳动密集型产品是我国的主要产品构成,但是在对外出口方面,劳动密集型产品所占比例却很少。总体说来,我国产业结构的演变是朝着更有利于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优化演进的。

(三)节能减排对产业结构的具体影响

1.影响各产业结构的分配比重

我们知道2006年来,国家下发政策强制实施了节能减排,不管是重视程度,还是实施力度都得到加强。所以我们可以把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当作虚拟变量来分析,换言之就是可以把2006年以前节能减排政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力当作0,2006年至今对经济的影响力为1。查阅中国统计年鉴,得出1978年-2013年中国三大产业增加值及比重,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分析可得出以下相关结论:

图(三)

一、图(三)是从1978年到2013年各年三大产业的GDP增加值。首先,从图中我们可以得知,总的来说三大产业从1978年到2013年各年的GDP都是在增加的;但是第一产业增加的速度和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增加速度比较说来还是较慢;第三产业的增加速度最快。再者,从图可以看出,2006年以前三大产业增加速度总体都比较缓慢,2006年以后增加速度明显提高,其中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最为明显。

图(四)

二、图(四)为从1978年到2013年各年三大产业所占的比重。从图我们可以得出,1978年以来,我国第一产业在三大产业中所占比重大致显现出先上升后逐渐下降的趋势,第二产业在三大产业中所占比重在2006年以前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2006年后整体又出现下降的趋势,第三产业在三大产业中所占比重自1978年以来一直呈现上升的趋势;并且以2006年为转折点,2006年以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所占比重都出现了下降的趋势,只有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在上升;在2006年第二产业GDP的比重达到了顶峰,但是在2008年之后又出现了大幅度下降。从上图我们还能看出,在2013年第三产业比重第一次超过第二产业,表示中国经济正式迈入“服务化”时代。

三、通过对从国家统计局得出的原始数据的简单换算,可以知道2005年至改革开放以来,三大产业所占比重的平均分别为:第一产业22.85%、第二产业45.27%、第三产业31.87%。2006年至2013年三大产业所占比重平分别为:第一产业10.40%、第二产业46.42%、第三产业43.18%。从产业比重均值可以明显的看出来,节能减排政策实施前后各产业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其中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出现明显的下降,第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出现上升情况,其中第三产业比重上升明显。

2.影响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在我国,作为我国支柱产业的化工业、制造业和建筑业等,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巨大。但是,这些行业本身都有着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存在,导致这些大问题的存在,首先,主要是因为这些行业本身缺乏节能减排的意识,对本身应该对环境负的责任不够理解,再者,是行业管理体制不完善,缺少严格的排污指标,和节能约束条件。所以促使经济的发展和环境、资源的矛盾不断加深。节能减排政策实施无疑对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十一五”期间,我国产业结构进行调整,着重对五个方面的能力进行了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关键技术创新,提升制度突破能力。优化的具体做法,总的来说就是,能源的基础设施建设要进一步加强,不但落后产能要淘汰,更要加大高新技术和实用技术的快速改造,以此来达到传统产业的提升,充分利用所拥有的能源,严格污染物的排放;对于节能环保评估和审查制度,建立了更加完善的办法,从源头上切断环境污染的存在;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了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加大了节能材料的使用,多开发清洁能源,完善再生资源的处理,不断促进能源的低消耗、低排放的经济增长方式。

节能减排政策实施,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完善行业准入管理制度。对于耗能比较高,排放量比较大的行业,我国实施相关措施,严格控制这一类行业相关项目的启动,提高这类行业的准入门栏,减少排污量、安全等方面的约束条件。该政策对资源进行了整合运用,对资源配置起到了一定的调节作用,加强第二、三产业的内部调整。

二是促使我国传统产业的改造。节能减排政策实施导致我国产业结构向环保型产业进行了转换。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加快了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由高耗能产业向低耗能产业进行转变,减少了污染排放。更多的企业加快了新的节能技术的使用,结合信息行业来改造传统产业,加快了企业自身的生产能力,从而促使国家传统产业的改造。

三是优化我国贸易结构。加大对信息技术的运用,加大对各个行业的改造,节能减排政策实施在我国进出口贸易方面有很大的带动作用,我国的制造业在出口方面一直占有着重要的比重,服务业所占比重却很少,但随着产业结构的发展,服务业在出口方面也在不断增加。节能减排政策的强制实施提高了人们的节约和环保意识,转变人们的认知观念,在对进出口产品上面也出现了新的看法。

当然,在这里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并不全是政策实施造成的,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还受到其他很多方面,如价格、地域和人口密集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对只是产业结构的优化起到了一个支撑作用。

四、政策与建议

本文首先,建立国内生产总值GDP和能源消耗总量以及节能减排政策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再者,研究节能减排政策实施对产业结构的具体影响,从这两大方面来分析研究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对经济增长影响。研究结论表明,节能减排政策实施对经济的增长有着促进作用,对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在节能减排政策实施以后,我国经济以及环境都出现了很大的变化,但是为什么在节能减排以前没有这种变化呢?主要是因为,在强制实施节能减排政策以前,人们还没有节能环保的意识,在这项政策实施以后,节能环保就被摆上了政治地位,这导致人们逐渐的去了解节能减排的意义和必要性,慢慢的把节能环保作为自己的一项义务去履行,不断的从细小环节着手,渐渐提高大家的环保认知度和参与度。

结合本文研究结论:我国节能减排政策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

(一)持续健全政策体系建设,完善制度措施

节能减排是一件为后代谋福利的大事,对国家的兴衰有很深的影响。研究得知节能减排实施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故现如今,我国应该加大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力度,持续贯彻落实节能减排工作的决策部署,各行业根据行业实际,合理制定排放指标,持续保持节能减排工作实施的高压态势,建立健全符合实际、操作性强、科学规范的制度体系,完善标准流程,细化操作规程,以保证环保政策制度规范。进一步规范完善我国的各项环保政策,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综合运用各类经济手段,促进工作开展。加大重要资源能源性产品循环利用力度,深化排污收费改革,完善各类能源资源税费制度,健全不可再生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二)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增强节能环保意识

一是注重政策引导以及各类知识教育,运用每年开展的全国节能宣传周、节约用水宣传月等活动,增加广大民众对节能环保工作的认识。印发节能环保和高污染高排放行业的案例分析材料,普及节能环保知识,传播勤俭节约文化。使人们充分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积极投身到节能环保的行列中去。积极开展节能宣传活动,对两大法律组织宣传培训。

二是深入开展全民参与,只有形成人人参与节能减排的局面,才能从源头上做到真正的节能减排,不断地组织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宣传教育。各宣传部门高效利用舆论主渠道作用,充分利用新闻媒体、板报、宣传栏等宣传手段开展节能减排宣传教育,精心谋划策划,开辟专题专栏,掀起声势浩荡的宣传热潮,使得节能减排工作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加大提高节能减排工作在社会各界的认同感和积极感。

三是国家行政部门带头起作用,加强公共机构节能减排工作,加快各类办公区域节能改造。

(三)大力推广创新技术实施,强化技术创新

一是加快新技术的研究发明,逐渐的推广节能减排技术,推动环保行业的快速发展,

不断完善技术创新,建立完整的技术服务体系。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和生产设备,大力推动技术创新和改造,以科技为主导,不断完善管理手段,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引导企业采用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

二是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加大循环经济试点的实施,合理有效的使资源得到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全面清洁生产,优化促进节能减排工作的实施。

(四)加大实施监管力度,严格责任落实

持续加大节能减排政策实施力度,各个行业根据政策要求,明确目标,细化措施,落实责任。以行政机构为主导,加强对各行各业的监督管理,形成更加高效的节能环保监督管理体系,依照法律严惩各种违法违规行为。科学的完善节能减排目标,结合国家政策、法律法规要求,建立严格完整的检测、监管体系,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加大监督执法,严格责任,狠抓落实。

五、结语

总而言之,节能减排工作是一项具有政治意义和现实理论意义的惠民措施,根据自身特点具有持久性,我们必须要义无反顾的坚持下去。社会各界大到政府部门,小到每个公民自身更要不断的努力,从小事做起,不管随手关灯也好,淘米水洗碗浇花也罢,处处都可以做到节能环保。不但为解决我国现在的资源环境问题,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更是为了还给我们自己一片属于我们自己的蓝天,让我们共同努力,贡献出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 John Asafu - Adjaye.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ergy consumption, energy price and

economic growth: time series evidencefrom Asian developing countries[J] .Energy Economics,2000,(22): 615 - 625.

[2]孟军. 能源节约、碳减排与中国经济增长.东北财经大学2013.

[3]杨志明.节能减排约束下中国城市经济增长.山东大学.2014

[4]刘亦文.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可计算一般均衡分析.湖南大学.2013

[5]梁广华.河南省促进节能减排的意义与对策[J]《资源导刊》2008.

[6]胡荣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区域差异性分析[J].经济经纬.2007(02).

[7]徐莉,朱同斌,余红伟.低碳经济发展激励机制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2).

[8]杨洋,刘和东.企业节能减排影响因素的经济学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0(09).

[9] 李建中,武铁梅,谢威.我国能源效率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J].生产力研究.2010(09).

[10]杨华峰,姜维军.企业节能减排效果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 2008(10).

[11]崔凯丽,胡俊,宋马林.中国经济增长与节能减排的动态关系研究[J]. 安徽财经大学.2012(03)

[12] 朱承亮,岳宏志,安立仁. 节能减排约束下中国绿色经济绩效研究[J].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2(05)

[13] 杨振.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11)

[15]王应科.我国建立节约型社会的税收政策选择[J].税务研究.2006(02).

致谢

时间在不经意间慢慢溜走,当我在品味大一时,大四的我即将走出校园;当我在感慨2014时,2015已过将半。回味四年的学习生活,内心跌宕起伏,放眼远方,迷茫中充满自信。

回望四年,在对比中会发现这其中的变化之大,大学在我看来就是半个社会,给了我提前适应社会的机会和平台。这其中有着泪光与不快,但更多的是欢笑和成长。刚进入大学的时候就有人对我说过这样的话:大学是一个染色缸。四年后当自己将要走出校门时,回看曾经走过的路,才发现在大学的染色缸里面,自己从一张白纸成为了现在的调色板。不忍感叹在大学校园里面还有好多的遗憾,不忍回味这其中的酸甜苦涩,时光总是如此,留给我们更多的是回不去。

人生少不了感恩,大学最后一年的时光里,有一个人在这里我最想对他表示感谢,那就是我的论文指导老师——梁广华老师,对于写论文这件事,刚开始的自己充满了迷茫,不知道从何处着手,梁老师就像是路标一样,一步一步的从开题报告到查找资料,再到搭建文论框架,以及现在的论文定稿指引着我前进,给了我方向感。

这里的只言片语显得那么的无力,是不足以表达我的尊敬与感激之情,但是我在里还是要真诚的对梁老师说声:谢谢您!是您帮我给自己的大学四年交了一份答卷。我很幸运在大学最后这一段路程上,有您这样一位老师陪我走过。同样的,我还要感谢大学四年和我一起成长的2011级经济学的全体同学,感谢管理学院(经济学院)的所有授课老师。不管是从无知青涩的大一,还是到两只脚都称得上已踏出校园的现在,感谢一路上有你们的陪伴与指导。

能源效率和节能(一)

能源效率和节能(一) 【摘要】能源是中国崛起的动力。我国正处在工业化过程中,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的依赖比发达国家大得多。2001年,全国终端用户支出的能源费用达1.25万亿元,占GDP的13%,而美国仅占7%。一、结论(一)厉行节能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至关重要。 能源是中国崛起的动力。我国正处在工业化过程中,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的依赖比发达国家大得多。2001年,全国终端用户支出的能源费用达1.25万亿元,占GDP的13%,而美国仅占7%。 首先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经济的发展进入重化工业阶段,重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从1990年的50.6%上升到2003年的64.3%.重工业单位产值能耗约为轻工业的4倍。本项目对未来能源需求的情景分析表明,到2020年,高耗能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将大致保持在2000年的水平上。其次,城市化步伐加快会使人均能源需求大幅增加,因为城镇人均能耗为农村的3.5倍(包括薪柴和秸秆)。再次,消费结构升级拉动能源需求增加,特别是私人汽车迅猛增加使未来石油需求大大超过先前的预计。因此,未来能源需求的大幅增长是不可避免的。预测表明,如果按目前趋势发展,到2020年,_次能源需求将达35亿吨标准煤(其中水电、核电和新能源发电按火力发电煤耗计算,按热功当量计算的一次能源为33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需求高达29亿吨,石油6.1亿吨。如此巨大的需求,在煤炭供应、石油安全和环境等方面都会带来极其严重的问题。(1)煤炭需求将超过国内供应能力的极限(27亿吨);(2)石油进口依存度将达70%,使能源安全面临巨大的风险;(3)使用化石燃料排放的二氧化碳可能在21世纪20年代初超过美国居世界首位。如果强化节能,2020年一次能源需求可减到26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减至21亿吨,石油减至4.8亿吨。这样,上述问题都将大大缓解,从而保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顺利实现。 2000-2020年,强化节能可减少能源需求9亿吨标准煤,其中产业部门占65%,民用和商业占20%,交通运输占15%。这对保障经济增长,减少对进口石油的依赖、改善环境质量、增强高耗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将起重要作用。节约和少用9亿吨标准煤的能源,价值8510亿元,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硫1630万吨,二氧化碳5.4亿吨碳;节能可以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单位节能投资创造的就业岗位至少比油气开采和发电多1倍;节能有助于形成高品质小康生活的人居环境和节俭的社会公德。 (二)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人均能耗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2002年,我国一次能源产量为13.87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产量13.8亿吨,原油1.67亿吨,分别居世界第1位和第5位;发电量达16540亿千瓦时,居世界第2位。 2002年,全国一次商品能源消费量为14.8亿吨标准煤,居世界第2位。其中煤炭占66.1%,石油占23.4%,天然气占2.7%,水电占7.1%,核电占0.7%。另外,全国农村消耗的秸秆和薪柴达2.8亿吨标准煤。 2000年,我国一次商品能源人均消费量为1050公斤标准煤,相当于美国的9%,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平均值的16%,世界平均值的50%,全国城乡居民生活人均年用电量为132千瓦时,仅为美国的3.1%。 (三)节能成效显著。 1.保障经济快速增长。1980-200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7%,而一次能源平均增长仅4.6%。 2.单位产值能耗大幅下降。1980-2000年,单位产值能耗下降64%,年均节能率达4.6%,同期内经合组织国家单位产值能耗平均下降20%,全世界平均下降19%。 3.节能取得巨大经济效益。1981-2000年,累计节约和少用能源11.45亿吨标准煤,价值10825亿元(1997年能源价格)。按平均年节能量和新增能源供应的综合投资计算,节省能源供应系统投资3270亿元。

《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低碳经济的理论溯源可推至(B A 、生态经济论 ) C 、循环经济论 ) D 、管理学 D 、绿色经济论 B 、可持续发展论 2、“可持续发展”概念最初起源于(A A 、生态学 B 、社会学 C 、经济学 ) 3、“可持续发展”概念明确定义于(D A 、《环境状况报告》 C 、《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B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D 、《我们共同的未来》 )1989 年出版的《绿色经济蓝皮 4、“绿色经济”的概念在英国经济学家(A 书》首次提出 A 、皮尔斯 B 、帕斯特 C 、布伦特兰 D 、格罗斯曼 )以上属于节能产品。 D. 四级 5、根据国家目前实行的“五级能效”标准,(B A. 一级 6、(D A 、美国 7、(B A 、美国 8、(A 范例 A 、巴西 B 、日本 C 、法国 D 、美国 ) B. 二级 C. 三级 )是最早提出“低碳”概念并积极倡导低碳经济的国家 B 、俄罗斯 C 、德国 D 、英国 )是《京都议定书》的诞生地 B 、日本 C 、法国 D 、英国 )是推动生物燃料业发展的先锋,也是当前生物燃料业发展较为成功的 9、欧盟对低碳技术的选择侧重点在(C A 、节能技术 藏技术 B 、碳排放降低技术 C 、清洁能源技术 D 、碳回收与储 10、 北欧各国得天独厚的林木和风能资源,是世界上最早利用(B A. 核能和风能 热能和风能 11、(D )是农业低碳化最简易、最有效的途径 B 、有机农业 C 、退耕还林 D 、植树造林 B. 生物质能和风能 C. 太阳能和风能 )的地区。 D.地 A 、节水农业

中国移动上海分公司简介

企业logo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介绍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移动”)于2000年4月20日成立,注册资本518亿元人民币,资产规模超过8,000亿元人民币,拥有全球第一的网络和客户规模,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全球合作伙伴。 中国移动全资拥有中国移动(香港)集团有限公司,由其控股的中国移动有限公司(简称“上市公司”)在国内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设立全资子公司,并在香港和纽约上市。目前,中国移动有限公司是全球市值最大的电信公司。 中国移动主要经营移动话音、数据、IP电话和多媒体业务,并具有计算机互联网国际联网单位经营权和国际出入口局业务经营权。除提供基本话音业务外,还提供传真、数据、IP电话等多种增值业务,拥有“全球通”、“神州行”、“动感地带”等著名客户品牌。 中国移动秉承“正德厚生,臻于至善”的企业核心价值观,以“做世界一流企业,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新跨越”战略为指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实现企业经营与社会责任的高度统一,致力于实现企业在经济、社会与环境方面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相关方不断创造丰富价值,实现和谐发展。 目前,中国移动的基站总数超过50万个,客户总数超过5亿户。中国移动连续六年在国资委考核中获得最高级别——A级,并获国资委授予的“业绩优秀企业”称号。连续10年被美国《财富》杂志评为世界500强,最新排名77位,品牌价值不断上升,连续四年进入《金融时报》全球最强势品牌排名。上市公司连续二年入选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是中国内地唯一入选的企业。 中国移动是联合国全球契约(Global Compact)正式成员,认可并努力遵守全球契约十项原则,并加入该组织倡导的“关注气候变化”(Caring For Climate)行动。目前,中国移动已成为气候(Climate Group)成员,努力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发挥积极作用。中国移动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获评“最具公益心的中国企业”等称号。 公司简介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上海有限公司是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下属全资子公司,主要经营上海地区的移动电话(网号134-139,150,157-159,188)、IP电话、互联网接入业务及相关的信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服务等业务。 目前,上海公司客户规模达到1375万户,全年通话时长、净增话务量市场份额、运营收入等指标均在大都市成熟市场上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为企业的全业务运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五年级节能减排——我们在行动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节能减排——我们在行动》精品教案 ——“如何设计采访问题”方法指导课活动设计时间:1课时 年级:小学六年级 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初步体验归纳式学习方式,了解设计采访问题的几项技巧(要求)。 2、让学生经历自主设计采访问题、模拟现场采访过程,学会设计采访问题。 4、让学生分享与人合作、与人交流的乐趣,增强团队意识。 活动重点: 1.明确设计采访问题的要求。 2.根据采访卡模拟采访。 活动准备:课件、采访卡 活动过程: 一、回顾课题,创设情境,提示活动主题 1、同学们,本学期我们开展了“节能减排——我们在行动”综合实践活动,老师细细阅读了你们的课题研究方案,写得不错。(实物投影展示:一份学生的课题方案)师:(对着课题方案说)在你们制订的“节能减排——我们在行动”活动研究方案中,同学们选择了多种研究方法,诸如问卷调查、现场采访、网络查询、图书查阅等等,这些方法选得非常好,能够帮助我们获得有价值的资料。老师需要提醒同学们的是,问卷调查要先编写好调查问卷,网络查询要预先列出查阅提纲,现场采访需要把访问的前期工作、访问内容、访问后的信息处理等考虑周到。这堂课我们就来探究如何把现场采访的工作做细。 2、播放一组学生实践采访的画面。 仔细听,认真看:这些同学是怎样做现场采访的?(指名说,能说多少算多少,最好说到点上) 师:如此成功的采访,看似简单,其实做起来并不简单。一次完整的采访一般要经历前期准备、现场采访、信息整理三个阶段。在前期准备中,要确定采访目的,选择采访对象,预约时间地点,设计采访问题,准备采访物品。 师:在前期准备工作中,你觉得那件工作最重要?(生讨论,交流) 师:对,设计采访问题是最关键的环节。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问题设计好了,采访就成功了一半。下面,我们共同来探究如何设计采访问题。 二、小组合作,填写采访卡,探讨问题设计技巧 师:这次现场采访主题是了解人们在“节能减排”中的行动、做法,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在采访卡上进行具体设计。

光明新区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二次修订版)

有效期截止2019-02-03 《光明新区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二次修订版)》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光明新区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管理,提高政府资金的使用效益,根据国家、省、市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相关法规、政策,结合新区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节能减排,是指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从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合理、有效利用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活动。 本办法所称循环经济,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 第三条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遵循“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效率优先、突出重点、注重示范。 第二章扶持对象和范围 第四条专项资金扶持对象是依法在光明新区辖区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或其他社会组织(以下统

称“单位”)。申报项目须在光明新区管辖范围内实施。 第五条专项资金使用范围: (一)对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技术改造项目的资助。包括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和污染物治理等项目。 (二)对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技术研发、产业化及推广项目的资助。包括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展厅、网站、产业化项目等。 (三)对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区域性重大课题研究、学术论坛研讨交流、展会展览等项目的资助。 (四)对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项目的奖励。包括对自愿清洁生产审核、能源审计、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以及低碳社区等的奖励。 第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本资金不予扶持: (一)近3年内在税收、环保、劳动、安全生产等任一方面存在重大违法违规行为(由相关单位根据各自职能依法依规进行核查)的; (二)重复建设、资产财务状况不良或涉及重大纠纷的; (三)相同内容的项目已经获得新区其他区级财政专项资金资助或奖励的; (四)申报材料有弄虚作假情况的。 第三章扶持方式和标准 第七条专项资金采取无偿资助和奖励的扶持方式。

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与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与现状及发展趋势 社会经济的现代化贯通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社会主义确立、发展的全过程,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必然趋势。从内容上看,它是以科技为动力,以工业化为中心,以机器生产为标志,并引起经济结构、政治制度、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全方位变化的一场社会变革。 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1、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1842年五口通商以后,西方商品输人与日俱增,尤其是洋纱洋布的输入,摧毁了东南沿海地区中国传统的家庭手工棉纺织业,造成纺与织、织与耕的分离。传统的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其后,随着更多的通商口岸的开放,洋纱洋布得以倾销,进而为机器棉纱纺织业的产生和发展准备了一定的原料和产品市场;陷入破产与失业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则为近代机器工业提供了劳动力市场。 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只是发生在沿海局部地区,内地广阔的农村封建生产关系基本没变。另外,在东南沿海地区,棉纺等中国传统的手工业部门也同时受到打击和排挤,这些部门的资本主义萌芽受到遏制。 2、近代机器工业的出现 19世纪40年代外国资本的近代机器工业在中国出现。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业近代化的开始。 鸦片战争后,外国商人为了贸易和航运的需要,在通商口岸私自创办了一批船舶维修厂、砖茶厂和机器缫丝厂等。外国企业在中国的开办,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机器与技术,打开了中国人的眼界,从而为中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起了诱导的作用。

自19世纪60年代始,李鸿章、左宗棠等洋务派大官僚,先后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军事工业,清政府各省当局大多也创办了自己的军火生产机构。这些军事工业从外国购进设备生产船舰、枪炮、弹药,将大机器工业引入了中国。洋务派在这一时期所创办的上海机器织布局、汉阳铁厂等民用工业,也都属于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企业。除制造业外,洋务派大官僚李鸿章等人创办了上海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总局,修筑了铁路,从而建立了中国自己的近代采矿、航运、铁路和通讯事业。 二、中国社会经济近代化进程的阶段 1.初步发展阶段(1840~1895 年) (1)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利用不平等条约的特权向中国倾销商品,并非法开办企业(这是在中国最早出现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工业)。 (2)洋务运动,兴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洋务运动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第一次大规模实践,产生了中国机器工业。 (3)19 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冲击自然经济,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2.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 年) (1)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 (2)1912—1919 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3.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 年) (1)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官僚资本形成,民族工业发展。 (2)抗战期间,原有的工业在军国主义的大举进攻下遭到严重摧残,近代化被打断。

中国能源问题现状与展望—能源利用效率分析

80年代以来建立了较完善的节 ,将节能工作 60多种工 1981~2000年,我国以较低 GDP年均增长速度达到9.7%, 4.6%,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平均为0.47,经 20年累 10亿吨标准煤,年均节能率达5.1%。

中国政府在指导全国节能工作的要紧做法是: 1.编制规划将节能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进展中长期规划和年度打算中,对地区和部门的节能工作进行宏观指导。 2.制定节能政策和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以下简称《节能法》)从1998年1月1日起施行,节能工作已逐步纳入法制化轨道。依据《节能法》颁布了《重点用能单位节能治理方法》、《节能产品认证治理方法》、《节约用电治理方法》等一系列配套法规;在我国实施了中国节能产品认证制度,逐步引导和规范节能产品市场。 3.推广节能新技术和节能产品 循环流化床锅炉、水煤浆等洁净煤技术以及交流电机调速技术、高效电光源、干法熄焦、高炉炉顶压差发电等一批重大节能技术的开发利用取得明显经济成效。重点研究推广了风机、水泵、变压器、电炉钢、铁合金、合成氨以及资源综合利用、煤代油、生活用能和建筑物用能的节能新技术。到1998年底,已公布了18批1068项节能机电产品名目和17批610项剔除机电产品名目,有力地促进了节能新产品、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4.加大节能宣传教育和信息服务 要紧是加大了信息交流和节能培训工作,每年举办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通过节能宣传,进一步提升企业和公众的节能意识。1998年1月,国家经贸委成立了节能信息传播中心,该中心作为一种基于市场机制的节能信息传播体系,选择那些因信息渠道不畅或信息的不完整而导致没有得到充分广泛推广的领域,致力于向工业企业、投资机构等各界提供经济信息。 5.实施节能技术项目 据统计,1981~1998年国家用于节能基建和节能技改项目共投资371亿元,引导地点政府和企业投资438亿元,形成年节能量9042万吨标准煤。节能基建项目建成热电机组950万千瓦,采暖集中供热2亿平方米,改造小水泥628万吨,改造小化肥130万吨,进展都市燃气和回收放散可燃气1 393万立方米/日,增加民用型煤1780万吨,增加煤炭洗选、配煤能力596 9万吨,风机、水泵改造年节电4亿kWh;节能技改项目建成余热、余压

节能减排、中国在行动

节能减排、中国在行动 哥本哈根会议大幕拉开,政要们还没出场,来自世界各地的环保主义者已经纷纷行动起来,用各式各样的宣传来提醒世人减排的重要性。中国的普通民众也首次感受到“节能减排”是如此的成为举世关注的焦点,再加上《2012》的可怕景象还在脑海,你不禁会问:面对如此令人忧虑的明天,中国行动起来了吗?是的,行动起来了,国家、地方、企业、民众都开始行动起来了,但这还远远不够。为了共同的明天,每个人都应该为此付出努力。 中国政府近年来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和节能减排工作,并相继出台一系列整顿淘汰落后企业的减排政策,体现了作为负责任大国、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态度,也表明了我国政府节能减排的坚强决心。 2006至2010年期间,中国共安排100多亿元人民币,用于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科技研发。当前,科学技术在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据了解,目前中国政府已累计批准了2100多个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其中在联合国注册项目650多个,预计每年可因此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近2亿吨。 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推动之下,地方上也纷纷开始了行动。他们深知,节能减排是一次产业升级的机会,而不是负担。要想不在中国这辆高速前进的列车上掉队,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才是关键。从北京到上海,从煤都山西到河西走廊,绿色产业正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 节能减排,光靠政府推动,是远远不够的。引入清洁发展机制,积极开拓绿色产品市场,让企业成为推动节能减排的主力,只有这样整个国家的减排目标才能够达到。企业能否开发出合格、清洁又成本低廉的绿色产品,绿色产品能否在市场站得住脚,是企业行动的关键。 “现在社会各界都特别强调二氧化碳减排,这很好。但是一种倾向往往掩盖了另外的问题。在强调二氧化碳减排时反倒忽视了燃煤发电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教授岳光溪近日在接受《科学时报》采访时这样表示:治理包括大气污染和水污染在内的环境污染问题应该是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 早在几年前,欧盟根据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所作的研究报告提出:如果要实现全球控制温室气体浓度、控制温度上升不超过2℃的目标,那么到2020年,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的总排放量应该比1990年降低25%-40%,发展中国家应该比“基准排放情景”降低15%-30%。 按照IPCC的规划,中国最多只需到2020年减排30%,然而中国政府却向世界承诺碳减排40%-45%。这是中国政府首次正式对外宣布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

中国节能减排行业发展现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专业版

2018-2022年中国节能减排行业发展现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专业 版)

▄核心内容提要 【出版日期】2017年4月 【报告编号】19475 【交付方式】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 【价格】纸介版:7000元电子版:7200元纸介+电子:7500元▄报告目录 第一章2015-2017年中国节能减排的经济社会背景分析 经济环境 一、国民经济运行状况 二、工业经济增长情况 三、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四、宏观经济发展趋势 能源环境 一、中国能源消费形势 二、中国能源供需特征 三、工业能源消费情况 四、能源安全隐忧分析 五、能源发展指导政策 自然环境 一、环境质量整体情况 二、水环境状况 三、空气质量指数(AQI) 四、细颗粒物()浓度 五、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 社会环境

一、生态文明建设提速 二、公众节能行为分析 三、居民环保意识增强 四、新型城镇化建设启动 技术环境 一、节能减排主要技术成果 二、重点行业节能减排关键技术 三、中国节能减排技术发展路线 第二章2015-2017年中国节能减排的政策环境分析政策框架解析 一、财政政策 二、税收政策 三、价格政策 四、金融政策 五、节能标准 政策发布动态 一、《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出炉 二、节能环保产业指导政策出台 三、节能低碳技术推广办法 四、新版《环境保护法》问世 五、-节能环保政策情况 实施方案路线 一、“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 二、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 三、节能减排科技专项行动方案 四、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3-2017年)

第三章2015-2017年中国节能减排的总体成效分析2015-2017年节能减排进展情况 一、指标完成情况 二、主要推进措施 2015-2017年节能成效分析 一、能耗下降情况 二、工业节能状况 三、建筑节能状况 四、交通运输节能状况 五、公共机构节能状况 2015-2017年减排成效分析 一、二氧化碳减排状况 二、化学需氧量减排状况 三、氨氮减排状况 四、二氧化硫减排状况 五、氮氧化物减排状况 六、烟(粉)尘减排情况 第四章2015-2017年中国节能减排的经济市场规模节能环保产业规模分析 一、节能环保产业整体规模 二、污水处理行业规模 三、垃圾处理行业规模 四、大气污染治理行业规模 五、环境监测行业规模 节能服务产业规模分析 一、节能服务产业产值规模

矿山企业节能减排、循环经济与绿色

矿山企业节能减排、循环经济与绿色矿山建设经验交流会汇报材料 2011年11月25,由镜铁山矿、矿山处和环保办一行三人(吕向东、于国立、徐嘉峰)参加了在深圳召开的“矿山企业节能减排、循环经济与绿色矿山建设经验交流会”,,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创建无废开采、绿色矿山关键技术与示范工程(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顾问国家开发银行专家焦玉书(教授高工))我国扩大铁矿生产规模,增加铁矿石产量,不能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是要创建无废开采绿色矿山。 创建绿色矿山是立足国内提高矿产资源战略保障能力的现实选择,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要求。 创建绿色矿山要以资源合理利用、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矿山与地方和谐为主要目标,要以开采方式科学化、资源利用高效化、企业管理规范化、生产工艺环保化、矿山环境生态化为基本要求。 绿色矿山基本条件 1)依法办矿 2)规范管理 遵守《绿色矿山公约》,有完善的开发利用、环保、土地复垦、生态重建、安全生产等规章和措施。管理科学化、规范化。 3)综合利用居国内先进水平 4)技术创新 矿山科技创新资金大于矿山产值1%;优化工艺流程,发展循环

经济,效益显著。 5)节能减排节能降耗要达标 利用无废或少废开采工艺,成果突出,“三废”排放达标,固体废弃物利用居国内先进水平。 6)环境保护 执行环境恢复治理保护等制度,制定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对环境有效保护;矿区三年内无重大地质灾害;矿山环境优美,绿化覆盖率达到可绿化区域的80%。 7)土地复垦边开采边复垦,措施具体,技术先进,资金到位。 8)社区和谐 企业形象良好,与当地社区建立协作机制,妥善处理矛盾,社区关系和谐。 9)企业文化拥有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文化生活丰富。 2 创建无废(少废)开采,绿色矿山关键技术 2.1 采用地下开采方式,应用充填采矿法 在十二五计划期间新建矿山中,已不能再走牺牲环境换取资源的老路,而是要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新矿山,要努力构建绿色矿山,实现无废(少废)开采。 现在矿山建设从保护生态环境出发要做到: 1)保护矿山地表耕地不被破坏,要尽可能少占农田; 2)保护地表不塌陷,村庄不搬迁; 3)保护地表河流不改道; 4)保护地表地下水不受影响; 5)地表有古蹟或特殊要求,要求地表生态环境不改变(如西鞍山适于露天开采,而当地政府要求保持西鞍山全貌,只得用地下开采,且又采用充填采矿法)。 生态环境要求,迫使有些矿山难于再用露天开采,只得改用地下

上海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组织架构图

上海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组织架构图 企业使命 成为一家创新和领先的、为客户、股东、员工和社会持续创造最优价值且最值得信赖的信息通信服wus务商。 企业核心价值观 客户优先珍视员工追求卓越精诚合作求知若渴奉献社会 企业目标 通过持续改进和创新,提供高品质的服务和业务,成为上海地区最具品牌优势及市场竞争力的信息通信服务商。 企业精神 我们倡导: 客户满意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以客户为中心设计工作流程 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 不断提高素质和技能 我们反对: 条块分割,资源独享 缺乏计划,被动应付 因循守旧,不思进取 过度保障,人浮于事 企业素质 求实进取客户导向关注质量忠诚敬业团队合作 对员工的承诺 上海移动将成为人们的首选择业对象之一;身为上海移动人是一种职业荣誉。 上海移动将通过内部培养和海内外招聘的方式,不拘一格选用人才。 上海移动将通过充分开发员工潜能和帮助员工职业发展回报员工对公司的忠诚。 上海移动将与敬业、创新且自我激励的员工共享未来;员工的绩效是利益分配的基本准则。 上海移动将营造一种求实进取、公平公正、坦诚开放、珍视差异、团队协作的组织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员工将因为他们对公司的敬业和贡献而得到尊重。 上海移动将紧跟经营管理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提升和加强公司的市场竞争力,以公司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实现对员工承诺的坚实基础。 企业文化纲领

企业使命 创无限通信世界,做信息社会栋梁 奋斗目标 建首强之网,创优质服务,向世界一流通信企业迈进。文化品格 ◇和而不同的文化品性 ◇绩效导向的文化基调 ◇诚信谦和的企业形象 核心价值观 ◇客户至上——价值创造的源泉 ◇以人为本——共同发展的基础 ◇创新求实——追求卓越的动力 ◇团队合作——凝聚力量的关键 企业发展之道 ◇市场竞争是企业活力之源 ◇管理以事实为前提,领导以价值观为基础 ◇精细塑造执行力,执行创造竞争力 ◇系统应用三项管理,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制度和流程是千锤百炼的最佳实践 ◇员工成长是企业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 员工成长之道 ◇领导力是管理人员的核心能力 ◇专业化水准是员工成长的基础 ◇责任意识是员工自我激励的心灵契约 ◇忧患意识是对环境高度敏感的进取精神 ◇只争朝夕是崇尚实干的务实精神 ◇换位思考是自觉协同的大局意识 ◇遵守规则是员工走向职业化的基本标志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经济发展历程

新xx成立以来的经济发展历程 社科1327xx 新xx成立前夕的 1949年7月,当时的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曾对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有过一个所谓预言。他说,“人民的吃饭问题是每个中国政府必然碰到的第一个问题。一直到现在没有一个政府使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这段话正是显示出新中国的经济状况。在193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全国工农业总产值只有466亿元,人均国民收入 66."1元。但是经过50多年的发展,到了2009年,中国人均收入已经达到3711元。那么,中国在这段时间到底经历了一段什么的过程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仔细地阅读了书本。 从大方面来讲,中国在过去60年中经济发展特征是: 一是经济增长速度比较快,除了“二五”期间出现了负经济增长外,其他时期都取得长期的告诉增长。二是经济增长波动比较大,有波动周期短。我认为这些变化时和经济体制和政策相关的。 首先要讲的是一五计划,一五计划的背景是一,新中国成立后经过3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好转工业生产达到历史最高,但是同时我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水平远远落后与其他发达国家。 二是基本上完成了对封建土地制度的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为有计划的进行经济建设提供了条件。一五计划的主要内容就是集中发展重工业集中力量优先发展以能源、原材料、机械工业等基础工业为主的重工业把中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建立起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是中国先进分子早在民主革命时期就提出的奋斗目标。新中国成立后,理所当然地被提为重要议事日程。当时可供选择的战略有两种,一种是西方资本主义各国的工业化道路,即先发展轻工业待积累了大量资金后,再发展重工业;一种是苏联的办法,即优先发展重工业,在较短的时间里使国家迅速工业化,迎头赶上工业强国。这两种战略各有利弊,经过反复权衡和深入讨论,中

中国铁路总公司节约能源管理办法(铁总计统〔2015〕186号)

中国铁路总公司节约能源管理办法 铁总计统〔2015〕186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推进中国铁路总公司(以下简称总公司)节约能源工作,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护和改善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等法律法规以及《中国铁路总公司章程》和《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明确两级企业管理关系的规定》(铁总发展与法律〔2014〕96号)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总公司及所属单位。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能源,是指煤炭、电力、石油、天然气、生物质能和热力以及其他直接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种资源。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节约能源(以下简称节能),是指通过加强用能管理,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措施,从能源生产到消耗各个环节,降低消耗、减少损失和污染物排放、制止浪费,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 总公司及所属单位和个人都应依法履行节能义务,有权制止和检举浪费能源的行为。 第五条总公司实行节能目标责任制和节能考核评价制度,对节能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第二章机构与职责 第六条总公司节能主管部门为计划统计部门,按照国家节能工作的方针政策,部署总公司节能工作,研究、协调、解决节能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第七条总公司节能管理的主要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节能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制度、办法和标准; (二)制定总公司节能政策、标准、管理办法、节能指标,对所属单位的节能工作提出要求和管理措施,并进行监督检查; (三)编制总公司节能专项规划和年度节能计划; (四)负责总公司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的评审; (五)组织开展节能新技术和产品的示范与推广、节能宣传培训,推动节能技术研究开发等。 (六)负责总公司节能专业统计。 第八条总公司所属各单位根据节能工作需要,按照国家和总公司节能工作的有关规定,统筹布置本企业节能工作,研究、协调、解决节能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所属单位节能主管部门负责本单位范围内的节能管理工作。所属单位节能管理的主要职责:(一)贯彻执行国家和总公司的节能工作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制度和标准; (二)制定本单位的节能管理制度、办法和标准;

节能减排 贵在行动

节能减排贵在行动 节能减排指的是减少能源浪费和降低废气排放。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是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实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显著改善。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由于我国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群众对环境污染问题反应强烈。节能减排同样也是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 去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从计划执行情况看,绝大多数指标完成的情况都很好。国内生产总值突破20万亿元,增长10.7%;全国财政收入达3.9万亿元,增收7000多亿元;城镇新增就业超过1100万人;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加快,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保持在较低水平。只有节能减排目标,虽然各方面高度重视,采取了不少措施,但仍未能完成年初确定的目标。这种状况与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直接相关。不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经济发展难以为继。只有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才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去年以来,全国上下加强了节能减排工作,国务院发布了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制定了促进节能减排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各地区、各部门相继做出了工作部署,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是,去年全国没有实现年初确定的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的目标,加大了“十一五”后四年节能减排工作的难度。更为严峻的是,今年一季度,工业特别是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增长过快,占全国工业能耗和二氧化硫排放近70%的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石油加工、化工等六大行业增长20.6%,同比加快6.6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各方面工作仍存在认识不到位、责任不明确、措施不配套、政策不完善、投入不落实、协调不得力等问题。这种状况如不及时扭转,不仅今年节能减排工作难以取得明显进展,“十一五”节能减排的总体目标也将难以实现。我们必须下最大决心,用最大力气,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强节能减排工作。 首先我们要充分认识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意义,从思想上提高认识。在目前,多数人认为环境污染问题离自己很遥远,不是自己的事情,也不是浪费自己的钱财,甚至有一些人认为自己有钱,无所谓浪费。但是,他们没有认识到在这些电白白消耗掉的同时,电脑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发电厂发电所需要的煤炭等资源以及所排放废气和污水所给环境带来的危害;发电厂的机器设备、电脑豪材等生产资料在生产过程中所给环境带来的巨大危害……殊不知,水、电、气这些都是人类共同的资源,现在的浪费,就给子孙后代带来无穷隐患。因此,节能减排人人有责,需要人人参与,社会的主体是人,节能减排的主体也必须是人,节能减排必须从每一个来抓起。要解决问题就要从环境危害的根源做起,减少生活垃圾排放,研发可以循环利用的生活用品,提高人民的节能环保意识。 二是要加强组织领导,健全考核机制。要成立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机构,研究制定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各项政策措施。要设立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专

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 教案

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 教案 教师姓名: 单位: 课程名称: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适用对象:

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教案设计1 一、教学内容 第1章绪论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知识目标 (1)掌握清洁生产产生的背景 (2)理解来自人类社会的资源环境压力 (3)理解由人类生产、生活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 2.能力目标 包括专业能力、创新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 培养学生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处理问题的素质,提高学生自我学习和发展的人文素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驱动 (2)三大产业与环境的关系 (3)生态环境与城市生态环境的概念 2.教学难点 (1)三大产业与环境的关系 (五)城市生态系统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有什么影响 四、教学方法 利用电脑投影、幻灯片等多媒体形式组织教学。 五、教学过程 含课程导入、讲授、小结、作业等 第1章绪论 【课程导入】人类适应、利用、改造自然;工业化进程加快;人口爆炸、城镇化

1.1 环境问题的发生与发展 【讲授】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驱动特征 对环境问题的思考 人类社会的行动 可持续发展的共识 人类在行动?! 政府环保部门成立简史 1.1.1 产业与环境 【讲授】产业:各种生产活动的“集合” 第一产业:农、林、牧、渔业 第二产业:采矿、制造、电力、燃气、水、建筑 第三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外的其它行业 1.1.2 生态环境与城市生态环境 1.2 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 【小结】 (1)几个基本概念:传统污染末端控制,可持续发展等。 (2)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驱动特征。 (3)三大产业的内容及与环境的关系。 【作业】 城市生态系统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有什么影响? 六、参考资料 1.赵玉明著.清洁生产.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 2.张天柱.清洁生产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清洁生产审核培训教材.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 4.蒋展鹏主编,环境工程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2005年。 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教案设计2 一、教学内容 第2章资源、能源的合理利用 2.1资源、能源的定义及分类

近现代我国经济的发展历程

近现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 近代中国的经济举步维艰,1929年至1933年间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陷入经济危机,为转嫁危机,西方各国采用货币、倾销等政策向中国倾销商品,严重影响了中国工商业的发展尤其1931至1934年间,中国工商业经历了艰难的发展过程,主要表现在:对外贸易的严重入超,银行钱庄挤兑风潮频发,丝织业停产倒闭,制茶行业举步维艰等方面,致使中国经济出现了严重的衰退。国民政府面对困境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希望通过改革,达到减轻经济危机对中国经济影响的目的,这些措施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币制的改革,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工商业发展的困境。我国的经济发展经历了曲折的道路,终于获得了今天的成果,中国的国际地位也得到很大的提升。当然,中国现在仍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中国的经济发展仍然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与机遇。 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1、自然经济开始解体1842年五口通商以后,西方商品输人与日俱增,尤其是洋纱洋布的输入,摧毁了东南沿海地区中国传统的家庭手工棉纺织业,造成纺与织、织与耕的分离。传统的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其后,随着更多的通商口岸的开放,洋纱洋布得以倾销,进而为机器棉纱纺织业的产生和发展准备了一定的原料和产品市场;陷入破产与失业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则为近代机器工业提供了劳动力市场。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只是发生在沿海局部地区,内地广阔的农村封建生产关系基本没变。另外,在东南沿海地区,棉纺等中国传统的手工业部门也同时受到打击和排挤,这些部门的资本主义萌芽受到遏制。 2、近代机器工业的出现19世纪40年代外国资本的近代机器工业在中国出现。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业近代化的开始。鸦片战争后,外国商人为了贸易和航运的需要,在通商口岸私自创办了一批船舶维修厂、砖茶厂和机器缫丝厂等。外国企业在中国的开办,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机器与技术,打开了中国人的眼界,从而为中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起了诱导的作用。自19世纪60年代始,李鸿章、左宗棠等洋务派大官僚,先后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军事工业,清政府各省当局大多也创办了自己的军火生产机构。这些军事工业从外国购进设备生产船舰、枪炮、弹药,将大机器工业引入了中国。洋务派在这一时期所创办的上海机器织布局、汉阳铁厂等民用工业,也都属于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企业。除制造业外,洋务派大官僚李鸿章等人创办了上海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总局,修筑了铁路,从而建立了中国自己的近代采矿、航运、铁路和通讯事业。 二、民国时期我国的经济状况 中国民国时期,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长期处于各种予盾的激烈斗争之中,社会经济在动荡、曲折中缓慢前进。民国时期中国社会经济曲折发展的历程,各种经济势力此消彼长的现象改革开放前后我国的经济状况。民国时期,在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封建地主经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是阻碍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在民国时期的中国,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控制了中国财政经济命脉,他们利用政治上、经济上的特权,疯狂地掠夺中国的资源,并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行压制、打击。封建地主经济占有农村绝大部分土地,对农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造成农民生活困苦,农村经济萎缩。国家垄断资

(能源化工行业)中国能源问题现状与展望—能源利用效率分析

中韩产业合作委员会能源与环保合作小组第二次会议 (能源化工行业)中国能源问题现状与展望—能源利 用效率分析 - 1 -

中国能源效率和节能 国家经贸委资源司徐志强 前言 中国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能源消费大国,又是在今后若干年内能源需求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壹。中国自80年代以来建立了较完善的节能管理系统,对推动节能、促进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仍是壹个能源利用效率较低,节能潜力很大的国家。因此,确立节能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我国经济、能源、环境持续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 壹、中国节能工作的成效 80年代初期,我国政府根据当时的经济发展和能源消费的现状,提出了“开发和节约且重,近期把节约放在优先地位”的能源方针,将节能工作纳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包括编制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规划;制定节能政策和法规;建立节能管理体系;实施节能技术改造项目;推广节能新技术和节能产品;开展节能计量、宣传工作;开发节能科研项目,通过运用行政、技术和经济手段,促进了节能工作的顺利开展。在这期间,通过逐步调整经济结构,全面加强能源管理,且投入了大量资金实施节能基本建设和节能技术改造等节能技术措施,使国家重点考核的60多种工业产品的能源单耗指标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1981~2000年,我国以较低的能源增长速度支持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GDP年均增长速度达到9.7%,而壹次能源消费平均每年只增长4.6%,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平均为0.47,经济增长所需能源壹半靠开发,壹半靠节约。按国内生产总值计算,20年累计节约和少用能源约10亿吨标准煤,年均节能率达5.1%。 中国政府在指导全国节能工作的主要做法是: 1.编制规划将节能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中,对地区和部门的节能工作进行宏观指导。 2.制定节能政策和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以下简称《节能法》)从1998年1月1日起施行,节能工作已逐步纳入法制化轨道。依据《节能法》颁布了《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节能产品认证管理办法》、《节约用电管理办法》等壹系列配套法规;在我国实施了中国节能产品认证制度,逐步引导

节能减排学校行动工作计划(最新版)

节能减排学校行动工作计划 (最新版) Frequent work plans can improve personal work ability, management level, find problems, analyze problems and solve problems more quickly. ( 工作计划 )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JH-0366

节能减排学校行动工作计划(最新版) "节能减排学校行动"是"节能减排全民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在全市教育系统组织开展好节能减排学校行动",特制定本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节能减排是当前建设节约型社会和节约型学校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节能减排学校行动"是"建设节约型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校要把"节能减排学校行动"与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制定的《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实施方案》以及市教委《关于建设节约型学校的实施意见》中的工作要求相结合,把节能减排工作与教育事业发展相结合,与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和后勤保障工作相结合,明确相应的工作目标,工作职责和管理人员,加大节能减排的宣传和教育力度,切实推进"节能减排学校行动"的开展,认真完成市,区县政府明确的

节能减排任务. 二,工作目标 (一)提高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节约意识,促进教师和学生养成良好的节约习惯,通过自身的实际行动为北京市能源节约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做贡献. (二)督促学校全面采取节能减排措施,建立健全节能环保制度,做好学校发展和校园建设规划,维修改造及日常管理中的节能环保工作,积极创建节约型学校. (三)促使学校将节能减排作为重要内容,在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和校本课程的开发中切实体现节能环保的理念和要求,有意识地将节能减排工作与推进新课程改革相结合,从而推进北京市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节约意识和环境素养. (四)促进学校采用各种方式,在广大师生中开展节能,环保宣传活动,营造崇尚节约资源,爱护环境的校园文化氛围. 三,主要任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