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氰化钠说明书

氰化钠说明书

氰化钠说明书
氰化钠说明书

氰化钠安全管理制度正式样本

文件编号:TP-AR-L6739 There Are Certain Management Mechanisms And Methods In The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s, And The Provisions Are Binding On The Personnel Within The Jurisdiction, Which Should Be Observed By Each Party. (示范文本) 编制: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氰化钠安全管理制度正 式样本

氰化钠安全管理制度正式样本 使用注意:该管理制度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管理机制和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设置的规范,条款对管辖范围内人员具有约束力需各自遵守。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一、氰化钠化验安全管理 1、氰化钠进厂后,要由专管人员开具请验单, 由化验室派专门人员去氰化钠仓库取样。 1.1取样时要由专管人员和投料人员一起到现场 监督取样。 1.2取样的数量、取样时间、结存量、取用人、 核对人、用途等项目要注册清楚。 1.3取好样后,要清理好现场,方可离开,由投 料人员护送到化验室进行化验。 2、化验过程要由投料人员监督,氰化钠的分析 过程中严禁在酸性条件下工作,以免产生有毒气体,

危害人们的健康,化验结束应由化验人员和投料人员双方签字。 3、化验完毕所剩下的氰化钠要由投料人员护送回仓库,并登记清楚,化验过程中所用容器和现场都应清理,消毒清楚,分析后的母液要倒入处理缸中处理,不能乱倒,最后开好报告单,送交给仓库保管员。 二、液体氰化钠卸料安全管理 1、液体氰化钠槽车到厂后,投料人员接仓库管理员通知后,打开投料室,用取样瓶从槽车中取好样放回投料室,关好(锁好)投料室铁门(注:整个过程必须有 2 名投料人员在场)。 2、凭送检单通知质检科取样化验,化验人员取好样品后,投料员把多余的液体氰化钠倒入地缸,锁好大门,一名投料员跟随化验员到化验室。

轻油裂解法生产氰化钠的危险性分析

轻油裂解法生产氰化钠的危险性分析 氰化钠属剧毒危险化学品,主要用于冶金、电镀、医药及一些精细化工生产。轻油裂解法生产氰化钠是我国研究开发的生产工艺,为目前国内部分中小企业所采用。由于该生产工艺中采用的原料、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多为易燃易爆或剧毒有害物质,生产操作中潜在的危险性较大,加之有些中小企业资金短缺,设备简陋,人员素质低下,事故隐患很多。因此,有必要对其安全性进行深入分析,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减少事故发生。 一、生产工艺简介 轻油裂解法生产氰化钠工艺流,主要原料为轻油(或汽油)、液氨和烧碱。产品为液体氰化钠(简称液氰)、固体氰化钠(简称固氰)。生产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氰化氢气体的制备与净化、液氰制备、固氰制备。 1.氰化氢气体的制备与净化 液氨经汽化器汽化后与汽油在文丘里管中混合,然后通过预热器加热到250℃~280℃进入裂解炉底部。炉内三相石墨电极浸入石油焦粒沸腾床层中,由于大电流导电发热作用,原料气在1450℃高温、微负压条件下发生裂解反应: CnH2n+n+nNH3→nNCN+(2n+1)H2 2NH3→N2+3H2 CnH2n+2→nC+(n+1)H2 生成以氰化氢、氢气为主并含有少量氮气和炭粉的裂解物,经换热冷却及旋风、布袋除尘器先后脱除炭粉,得到纯净裂解炉气。 2.液氰制备

纯净裂解炉气通入中和罐,与其中的液体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 HCN+NaOH→NaCH+H2O 生成液氰。未反应的气体进入尾气吸收罐用液碱进一步吸收后,通过真空泵排至烟囱。尾气的主要成分是氢气。 3.固氰制备 液氰被送入节发器中,在负压条件下加热蒸发,蒸出的水蒸气用水冷凝,不凝气用真空泵抽送至烟囱。经蒸发浓缩后的母液进入结晶器,用水冷却降温,固液混合物排放到离心机中进行固液分离,固体产品称重装桶。为进一步减少固氰含水量,有的厂家在离心分离后增加一道烘干除水工序。 二、生产过程的危险性分析 1.火灾爆炸危险性 生产中火灾爆炸危险性大且数量钦的物料主要有汽油、氨、氢气、氰化氢。其部分理化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主要火灾爆炸危险物料的燃烧爆炸相关参数表 汽油库、氨库、高位汽油箱、氨氧化器中储存有较多的易燃易爆物质,正常情况下就有可燃蒸气散发出来。若设备、设施存在隐患或操作不当,可能发生化学性爆炸。

亚硝基铁氰化钠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亚硝基铁氰化钠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硝普钠 化学品俗名:亚硝基铁氰化钠 化学品英文名称:sodium nitroprusside;sodium nitroprussiate 英文名称: 技术说明书编码: CAS No.: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眼睛接触: 吸入: 食入: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有害燃烧产物: 灭火方法: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储存注意事项: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MAC(mg/m3): 前苏联MAC(mg/m3): TLVTN: TLVWN: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 呼吸系统防护: 眼睛防护: 身体防护: 手防护: 其他防护: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其二水化合物为鲜红色透明晶体。 pH: 熔点(℃): 相对密度(水=1):1.72 沸点(℃):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分子式: 分子量: 主要成分: 饱和蒸气压(kPa): 燃烧热(kJ/mol): 临界温度(℃): 临界压力(MPa):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闪点(℃): 爆炸上限%(V/V): 引燃温度(℃): 爆炸下限%(V/V): 溶解性:易溶于水,微溶于醇。 主要用途:用作化学试剂,供测定酮、醛、碱金属硫化物、锌、二氧化硫等,也用于色 谱分析。可适用于高血压危重患者,并可在各种外科手术麻醉时,用其产生 控制性低血压。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得患者亦有一定的疗效。 其它理化性质: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 禁配物: 避免接触的条件: 聚合危害: 分解产物: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氰化钠安全管理制度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6739 (管理制度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氰化钠安全管理制度标 准版本

氰化钠安全管理制度标准版本 操作指导:该管理制度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一、氰化钠化验安全管理 1、氰化钠进厂后,要由专管人员开具请验单,由化验室派专门人员去氰化钠仓库取样。 1.1取样时要由专管人员和投料人员一起到现场监督取样。 1.2取样的数量、取样时间、结存量、取用人、核对人、用途等项目要注册清楚。 1.3取好样后,要清理好现场,方可离开,由投料人员护送到化验室进行化验。 2、化验过程要由投料人员监督,氰化钠的分析过程中严禁在酸性条件下工作,以免产生有毒气体,

危害人们的健康,化验结束应由化验人员和投料人员双方签字。 3、化验完毕所剩下的氰化钠要由投料人员护送回仓库,并登记清楚,化验过程中所用容器和现场都应清理,消毒清楚,分析后的母液要倒入处理缸中处理,不能乱倒,最后开好报告单,送交给仓库保管员。 二、液体氰化钠卸料安全管理 1、液体氰化钠槽车到厂后,投料人员接仓库管理员通知后,打开投料室,用取样瓶从槽车中取好样放回投料室,关好(锁好)投料室铁门(注:整个过程必须有2 名投料人员在场)。 2、凭送检单通知质检科取样化验,化验人员取好样品后,投料员把多余的液体氰化钠倒入地缸,锁好大门,一名投料员跟随化验员到化验室。

3、化验员化验时,投料员在旁监督,直到化验结果出来;化验员、投料员双人签字,方可回车间卸料。 4、卸料时,2 名投料人必须同时在场,一名投料员操作,另一名投料员在旁监护。投料员应先把槽车里的液体氰化钠打入或放入槽区内的地缸,再用液下泵把地缸的氰化钠抽入贮槽。为了防止直接接触氰化钠,操作时,投料员应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如橡胶手套、防毒口罩等)。卸料过程中,同时应注意防止地缸氰化钠溢出(如有溢出, 投料员应把地凹中的液氰扫入地缸,然后用漂白粉清洗)。 5、卸完料后,通知质检科取样化验,化验员到后,投料员从贮槽人孔中取小瓶液体氰化钠,让化验员取好小样后(样品为0.6g 左右),把多余的液体氰化钠倒入地缸锁好贮槽取样人孔。用漂白粉清洗取

氢氰酸生产工艺

氢氰酸生产工艺 1、氢氰酸的用途 氰化氢HCN亦名无水氢氰酸。是一种剧毒化学品在常温常压下极易扩散。 这种性质使它在运输和使用中受到限制,甚至还可能被恐怖分子用来危害人类。鉴于这些,主要的氢氰酸生产国家开始对氢氰酸的生产和使用进行了严格的限制。 在美国一些主要道路上已被禁止运输氢氰酸,一些出口商必须从相关政府获得出口证书,同时保证它的合法使用才可以出口。 氢氰酸的用途很广,可用于制造尼龙、杀虫剂、丙烯腈和丙烯酸树脂、金银铜等的电镀、金银等的采矿业、制药灭鼠药、有机合成等离子蚀刻等。 尤其是已二醇和甲基丙烯酸酯树脂,对氢氰酸的需求就显示出很大的市场强劲。仅在美国2007年对氢氰酸的需求量将达84.8万吨,就世界范围来说全世界氢氰酸年产量约120万吨左右,且每年以1~1.5的速度递增,其中74%来源于直接法生产,其余来自丙烯腈的副产。 为了确保使用安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生产效率、合理利用资源,必须加快对氢氰酸合成技术与生产工艺的研究,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 2、氢氰酸生产工艺 生产HCN的传统工艺主要有Andrussow法以及由它引出的一系列氨氧化法、BMA 法、丙烯腈副产法、轻油裂解法。 在国外主要使用直接法,也就是Andrussow法。 我国主要采取丙烯腈副产法生产氰化氢。主要氢氰酸生产企业有上海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大庆石化总厂、抚顺石化公司、河北诚信、安徽曙光等。 2.1、安氏法 氨氧化法就是在氨氧化催化剂的存在下,将氨源和氧源以及可氨氧化的有机物高温转化为氰化物的方法。 最传统的氨氧化法是Andrussow法,是由德国I.G公司安德罗索夫(L.Andrussow)提出,并在德国首先实现工业化生产氢氰酸的一种方法。 Andrussow法亦称安氏法或直接法,采用的主要原料是甲烷、氨气和氧气,故又叫甲烷氨氧化法。它是20世纪50年代完成的工业生产方法,是生产氢氰酸的主要方法。

剧毒品安全管理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

剧毒品安全管理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1、目的:为了强化剧毒品的安全管理,防止意外事故,对剧毒品(氰化钠、氰化金钾、氰化银钾)的贮存、保管、使用进行规范管理,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范围:适合公司剧毒品安全管理 3、责任者:剧毒品仓库负责人:仓管员:监督员: 使用批准人:投料员:。 4、程序 4.1剧毒品的安全管理 4.1.1剧毒品必须由合法单位提供经营生产许可证和安全技术说明书。 4.1.2剧毒品验收后,进入专用仓库,发现包装不良、破损应及时向企业领导汇报。 4.1.3搬运时应穿戴好防护用品,搬运过程有专人监护,要认真检查有无剧毒品遗留在场地,如有应按有关规定立即清除。 4.1.4存放剧毒品的专用仓库必须做到“五双”,内容:双门、双锁、双人操作、双人复核、二本帐记录。 4.1.5剧毒品装卸时应轻拿轻放,严防破损,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剧毒物品领用时应按照公安部门规定关于剧毒品领用手续,提出领用申请,现场使用负责人审批意见、用途、

时间、领用人,监督人等交接清楚并签署完整。. 4.1.6剧毒品在领出仓到使用现场间的运输或搬运必须二人以上操作。监督员跟随其后,对全过程进行监视。4.1.7投料时,投料员必须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如橡胶手套、防毒口罩等)根据对各槽的投料清单数量称取后,先放入半封闭的桶装容器,然后将其挂入槽中,待其溶解。切勿直接将剧毒品置高点倒入槽内,导致溶液飞溅,对身体造成伤害。 4.1.8投料时绝不准进食,吸烟。 4.1.9使用现场根据领用数量,一次持续投料结束。绝不有残留剧毒品停留现场,若有必须及时回库。 4.1.10剧毒品的帐册要清楚,严禁涂改,帐册上列明日期、品名、进库量、取用量、结存量、领用人、核对人、用途等项目,定期核对、盘存,必须做到帐帐、帐卡、帐物相符。4.1.11剧毒品投料人员要相对稳定,不能经常更换,并对投料人员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和考核。 4.1.12办公室配备必要的中毒急救药品,制定应急方案。4.1.13剧毒品用后的包装桶、尼龙袋、桶等必须严加管理,要统一回收。(国家认可有资质单位进行回收,上海绿邹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4.2剧毒品仓储安全管理 4.2.1剧毒品仓库应符合危险品仓库的要求,门窗设施必

氰化钠安全技术说明书中文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1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 氰化钠 化学品英文名: sodium cyanide 企业名称: 此处填写贵公司名称 企业地址: 此处填写贵公司地址 传真: 此处填写贵公司传真 联系电话: 此处填写贵公司电话 企业应急电话: 此处填写贵公司应急电话 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 For industry use only.。 第2部分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 可能腐蚀金属。吞咽致命。皮肤接触致命。吸入致命。长期或反复接触会对器官造成伤害。 GHS危险性类别: 金属腐蚀物类别 1 急性经口毒性类别 1 急性经皮肤毒性类别 1 急性吸入毒性类别 1 特异性靶器官毒性反复接触类别 1 危害水生环境——急性危险类别 1 标签要素: 象形图: 警示词:

危险 危险性说明: H290 可能腐蚀金属。 H300 吞咽致命。 H310 皮肤接触致命。 H330 吸入致命。 H372 长期或反复接触会对器官造成伤害。 H400 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 H410 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防范说明: ?预防措施: ?P234 只能在原容器中存放。 ?P264 作业后彻底清洗。 ?P270 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P262 严防进入眼中、接触皮肤或衣服。 ?P280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P260 不要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71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处使用。 ?P284 [在通风不足的情况下] 戴呼吸防护装置 ?P273 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事故响应: ?P390 吸收溢出物,防止材料损坏。 ?P301+P310 如误吞咽:立即呼叫解毒中心/医生 ?P321 具体治疗 ( 见本标签上的…… )。 ?P330 漱口。 ?P302+P352 如皮肤沾染:用水充分清洗。 ?P310 立即呼叫解毒中心/医生 ?P361+P364 立即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P304+P340 如误吸入:将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舒适体位。 ?P320 紧急具体治疗 ( 见本标签上的…… )。 ?P314 如感觉不适,须求医/就诊。 ?P391 收集溢出物。 ?安全储存: ?P406 贮存于抗腐蚀带抗腐蚀衬里的容器中。 ?P405 存放处须加锁。 ?P403+P233 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保持容器密闭。 ?废弃处置: ?P501 按当地法规处置内装物/容器。 物理和化学危险: 可能腐蚀金属。 健康危害: 吞咽致命。皮肤接触致命。吸入致命。长期或反复接触会对器官造成伤害。 环境危害:

金属钠的应用及生产工艺

金属钠的应用及生产工艺 张 莉1,王树轩2 (11青海省计量测试研究所,青海西宁 810001;21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青海西宁 810008) 摘要:介绍了金属钠的应用和生产工艺,并结合青海盐湖资源综合开发现状,分析了建设金属钠装置的优势及可行性。 关键词:金属钠;工艺;装置 中图分类号:T Q1101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8996(2006)04-0096-02 1 金属钠的应用 111 用途 金属钠主要用于生产含铅汽油添加剂和石油脱硫剂、氧化剂、漂白剂、染料、农药、医药中间 体、催化剂、香料、有机化合物生产用的钠化合物。此外,难熔金属生产和核反应堆也有少量消费。 [1]金属钠生产铅钠合金,进而生产抗爆剂四乙基铅是其主要的传统用途。金属钠法生产三苯膦即三 苯基膦(TPP )主要用于石油化工生产催化剂和医药工业的原料。[1]硼氢化钠是良好的还原剂,性能稳定 且具有选择性,主要用作醛类、酮类、酰氯类还原剂、塑料的发泡剂和医药中间体等,此外还用作高能燃 料、机制纸的漂白剂及造纸工业含汞污水处理等。目前我国硼氢化钠的应用已逐渐广泛。[2]叠氮化钠主 要由金属钠生产,其最大的用途就是生产安全气囊,为车祸、空难等事故提供安全保护。此外,叠氮化钠还用于多种有机和无机物的生产合成,是一种前景广阔的钠化合物产品。钠硫蓄电池是一种高温(300 ~350℃ )蓄电池,由于其充放电时无副反应,理论上充放电效率为100%,与常用的铅蓄电池相比,其优越性要大的多,因而是本行业的发展方向。[3]在核能利用方面,金属钠可作为核反应堆的冷却剂。难熔 金属如钛(熔点1725℃)、锆(1857℃)、铌(2468℃ )的冶炼中,常采用金属钠作还原剂。112 消费现状与预测 目前金属钠的消费中,靛兰生产占60%~70%,医药中间体30%~40%,农药和核反应堆用量约占5%。2004年靛兰产量419万吨(实际产量可能还大些),同比增长2516%,对金属钠需求量2125万吨;医药中间体消耗金属钠116万吨;加上农药和核反应堆的用量,以及0175万吨的净出 口量,2004年金属钠的消费量在416万吨以上,而国内实际产量只有414万吨。 [4]随着我国工业发展和结构调整,金属钠消费和需求集中在以下几个领域。①氰化钠生产。我国金矿属于低品位贫矿床,冶炼黄金每年需氰化钠4~5万吨,氨法生产每吨氰化钠需消耗钠约500千克[3]。由于丙烯腈工业副产的HC N 绝大部分以NaC N 回收,因此氨法生产氰化钠将不会再有大的发展。②靛兰染料。靛兰燃料生产是金属钠的最大用户,我国是靛兰染料出口大国,加入WT O 以后,靛兰染料出口大幅度增加,外贸部门对靛兰染料敞开收购,靛兰染料吨产品消耗金属钠01503吨[5]。预计2006年靛兰产量将达到10万吨以上,消耗金属钠量在415万吨左右[4]。③甲醇钠、乙醇钠。我国制药工业近年 来发展迅速,需要消耗大量甲醇钠、乙醇钠等中间体,主要由金属钠制造。[5]除个别厂家采用碱法生产的 甲醇钠、乙醇钠产品外,绝大多数均采用金属钠生产,目前对金属钠需求量在112~115万吨/年左右。④氢化钠、硼氢化钠、硼氢化钾。氢化钠、硼氢化钠、硼氢化钾是重要的还原剂,在有机合成和医药合成中有着广泛用途,随着国内外有机化学工业的快速发展,用量大幅度增加。目前,国内用量较小,主要消费渠道是出口,年耗金属钠1500余吨。⑤四乙基铅。由于含铅汽油已基本被淘汰,铅钠合金和四乙基铅在燃油领域的用量已极度萎缩,但在化工等领域尚有少量用途。⑥其它精细化工。金属钠作为化学试 收稿日期:2006-04-29 作者简介:张 莉(1964— ),女,山西临汾人,工程师。第24卷 第4期2006年8月 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Qinghai University (Nature Science ) Vol 124No 14Aug 12006

氰化钠生产工艺

氰化钠生产工艺 我国目前生产氰化钠产品的工艺方法主要有四种:氨钠法、安氏法、丙烯腈副产法、轻油裂解法。本项目中采用轻油裂解法,此工艺技术成熟可靠,操作安全,行之有效,是目前国内大部分生产氰化钠企业采用的工艺路线。 轻油裂解法工艺过程为,将轻油和氨气按比例在雾化器中混合,预热至280℃在电弧中裂解反应,以石油焦作载体,密闭在高温条件下进行氨化,反应产生氰氢酸气体,经除尘、冷却至50℃,再用30%液碱溶液吸收,当NaCN含量达30%以上即为液体氰化钠成品,尾气再用20%液碱溶液吸收。 此工艺方法的特点: (1)C5-C6轻油性质稳定,且以石油焦为载体,反应温度高。轻油的工艺利用率为100%,液氨的工艺收率为90%以上。 (2)采用循环封闭式的生产方法,系统生产连续化,坚持微负压操作,确保无泄漏操作,反应安全。 (3)此工艺生产工序简单明了,生产技术装备较简单。 整个装置分为原料储运系统、反应裂解系统、炉气处理系统、成品吸收系统以及废水、废渣处理系统。 工艺过程为,将轻油和氨气按比例在雾化器中混合,预热至280℃在电弧中裂解反应,温度1C o 450,以石油焦作载体,密闭在高温条件下进行氨化,反应产生氰氢酸气体,经除尘、冷却至50℃,再用

30%液碱溶液吸收,当NaCN 含量达30%以上即为液体氰化钠成品,尾气再用20%液碱溶液吸收。 其主要反应方程式如下: C 5H 12+5NH 3 电弧 C o 14505HCN+千卡 HCN + NaOH NaCN+H 2O 工艺流程示意图如图3-1所示:

危险化学品物料的危险、有害性分析 3.1.1 危险化学品识别 XXXXXXXXX公司生产氰化钠(30%液体)产品中,使用的原料列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2003年第1号公告《危险化学品名录》的有: 氰化钠、氰化氢、氢气、氢氧化钠、液氨等6种。 根据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44《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HG24001《化工行业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等规范和标准,上述危险化学品分类编号及其火灾危险、职业危害汇总于表3-1。 表3-1 产品及原料危险、危害特性 系统内物质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属于甲类物质的有氰化氢、氢气,这些物质火灾危险性最大;氨为乙类物质。 系统内会产生职业危害物质:属极度危害(Ⅰ级)的有氰化氢和氰化钠;轻度危害(Ⅳ级)的有氢氧化钠和液氨。 氰化氢和液氨属于腐蚀品,对人体会造成灼烫伤害。 分析结果:系统内危险化学品涉及易燃液体、有毒品和腐蚀品,其

氰化钠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2018

氰化钠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氰化钠 化学品英文名:Sodium cyanide 企业名称: 企业地址: 邮编:传真: 联系电话: 企业应急电话: 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用于提炼金、银等重金属和淬火,并用于塑料、农药、染料等有机合成工业。: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不燃。受高热或与酸接触会产生剧毒、易燃的氰化氢气体。与硝酸盐、亚硝酸盐、氯酸盐反应剧烈,有发生爆炸的危险。在潮湿空气或二氧化碳中即缓慢发出微量氰化氢气体。 GHS危险性类别:根据《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GB 13690-2009)及《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GB 30000-2013),该产品属于急性毒性-经口,类别2急性毒性-经皮,类别1皮肤腐蚀/刺激,类别3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类别2A生殖毒性,类别2特异性靶器官毒性-反复接触,类别1危害水生环境-急性危害,类别1危害水生环境-长期危害,类别1

标签要素: 象形图: 警示词:危险 危险性说明:吞咽致命、皮肤接触致命、怀疑对生育能力或胎儿造成伤害、长期或反复接触可致器官损害、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并且有长期持续影响。 防范说明: 预防措施: 避免吸入粉尘、烟气、气体、烟雾、蒸汽、喷雾;避免接触眼睛、皮肤或衣服;操作后彻底清洗;作业场所不得进食、饮水或吸烟;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得到专门指导后操作。在阅读并了解所有安全预防措施之前,切勿操作;按要求使用个体防护装备;禁止排入环境。事故响应: 食入:立即呼叫中毒控制中心或就医。 皮肤接触:用大量肥皂水和水轻轻地清洗。立即呼叫中毒控制中心或就医。立即脱去所有被污染的衣服。被污染的衣服须经洗净后方可重新使用。如发生皮肤刺激,就医。 如眼镜接触:用水细心地冲洗数分钟。如带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则取出隐形眼镜,继续冲洗。如果眼睛刺激持续:就医。 如果接触或有担心,就医。如感觉不适,就医。

氰化钠库管理制度示范文本

氰化钠库管理制度示范文 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氰化钠库管理制度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管理制度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严格执行能够《化学物品管理规定》 二、进入库房,不得携带烟、火,不得携带与库存物 有反应的化学物品。 三、严格库房管理制度,实行双人双锁,单人不得进 入库房。 四、严格领用手续,领用单上必须有主管领导、领用 单位负责人、配药人员、压运人员签字。 五、严格登记手续,登记薄上必须有库管员、领用人 员、保卫人员签字, 六、严格退库登记手续,当班未配完的,要立即退回 库房,库管员工认真登记,并退库人、库管员签字。 七、经常检查、清点、清理库房,确保库房安全、清

洁、帐物相符,物品底数清楚。 八、库房实行二十四小时值班制度。 九、闲杂人员不得进入库区。 请在此位置输入品牌名/标语/slogan Please Enter The Brand Name / Slogan / Slogan In This Position, Such As Foonsion

氰化钠生产工艺

2.5.1 氰化钠生产工艺 我国目前生产氰化钠产品的工艺方法主要有四种:氨钠法、安氏法、丙烯腈副产法、轻油裂解法。本项目中采用轻油裂解法,此工艺技术成熟可靠,操作安全,行之有效,是目前国内大部分生产氰化钠企业采用的工艺路线。 轻油裂解法工艺过程为,将轻油和氨气按比例在雾化器中混合,预热至280℃在电弧中裂解反应,以石油焦作载体,密闭在高温条件下进行氨化,反应产生氰氢酸气体,经除尘、冷却至50℃,再用30%液碱溶液吸收,当NaCN含量达30%以上即为液体氰化钠成品,尾气再用20%液碱溶液吸收。 此工艺方法的特点: (1)C5-C6轻油性质稳定,且以石油焦为载体,反应温度高。轻油的工艺利用率为100%,液氨的工艺收率为90%以上。 (2)采用循环封闭式的生产方法,系统生产连续化,坚持微负压操作,确保无泄漏操作,反应安全。 (3)此工艺生产工序简单明了,生产技术装备较简单。 整个装置分为原料储运系统、反应裂解系统、炉气处理系统、成品吸收系统以及废水、废渣处理系统。 工艺过程为,将轻油和氨气按比例在雾化器中混合,预热至280℃在电弧中裂解反应,温度1C o 450,以石油焦作载体,密闭在高温条件下进行氨化,反应产生氰氢酸气体,经除尘、冷却至50℃,再用

30%液碱溶液吸收,当NaCN 含量达30%以上即为液体氰化钠成品,尾气再用20%液碱溶液吸收。 其主要反应方程式如下: C 5H 12+5NH 3 电弧 C o 14505HCN+11H 2-243.3千卡 HCN + NaOH NaCN+H 2O 工艺流程示意图如图3-1所示: 图3-1 工艺流程示意图 2.5.2 主要设备及布置 主要设备见表2-3: 表2-3主要设备一览表

剧毒品安全管理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

剧毒品安全管理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 1、目的:为了强化剧毒品的安全管理,防止意外事故, 对剧毒品(氰化钠、氰化金钾、氰化银钾)的贮存、保管、使用进行规范管理,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范围:适合公司剧毒品安全管理 3、责任者:剧毒品仓库负责人:仓管员:监督员: 使用批准人:投料员:。 4、程序 4.1剧毒品的安全管理 4.1.1剧毒品必须由合法单位提供经营生产许可证和安全技术说明书。 4.1.2剧毒品验收后,进入专用仓库,发现包装不良、破损应及时向企业领导汇报。 4.1.3搬运时应穿戴好防护用品,搬运过程有专人监护,要认真检查有无剧毒品遗留在场地,如有应按有关规定立即清除。 4.1.4存放剧毒品的专用仓库必须做到“五双”,内容:双门、双锁、双人操作、双人复核、二本帐记录。 4.1.5剧毒品装卸时应轻拿轻放,严防破损,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剧毒物品领用时应按照公安部门规定关于剧毒品领用手续,提出领用申请,现场使用负责人审批意见、用途、时间、领用人,监督人等交接清楚并签署完整。

4.1.6剧毒品在领出仓到使用现场间的运输或搬运必须二人以上操作。监督员跟随其后,对全过程进行监视。4.1.7投料时,投料员必须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如橡胶手套、防毒口罩等)根据对各槽的投料清单数量称取后,先放入半封闭的桶装容器,然后将其挂入槽中,待其溶解。切勿直接将剧毒品置高点倒入槽内,导致溶液飞溅,对身体造成伤害。 4.1.8投料时绝不准进食,吸烟。 4.1.9使用现场根据领用数量,一次持续投料结束。绝不有残留剧毒品停留现场,若有必须及时回库。 4.1.10剧毒品的帐册要清楚,严禁涂改,帐册上列明日期、品名、进库量、取用量、结存量、领用人、核对人、用途等项目,定期核对、盘存,必须做到帐帐、帐卡、帐物相符。4.1.11剧毒品投料人员要相对稳定,不能经常更换,并对投料人员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和考核。 4.1.12办公室配备必要的中毒急救药品,制定应急方案。4.1.13剧毒品用后的包装桶、尼龙袋、桶等必须严加管理,要统一回收。(国家认可有资质单位进行回收,上海绿邹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4.2剧毒品仓储安全管理 4.2.1剧毒品仓库应符合危险品仓库的要求,门窗设施必须完好,应配置防盗装置,报警系统,门口设置防鼠档板等

氰化钠的特性及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

氰化钠的特性及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特别警示剧毒固体,遇酸产生剧毒、易燃的氰化氢气体。 理化特性白色或略带颜色的块状或结晶状颗粒,有微弱的苦杏仁味。易溶于水,溶液呈弱碱性,并缓慢反应生成剧毒的氰化氢气体,其溶液在空气存在下能溶解金和银。微溶于乙醇。分子量49.0,熔点563.7℃,沸点1496℃,相对密度(水=1)1.596,饱和蒸气压0.13kPa(817℃)。 主要用途:主要用于提炼金、银等贵重金属和淬火,并用于塑料、农药、医药、染料等有机合成工业。 危害信息【燃烧和爆炸危险性】 不燃。 【活性反应】 与硝酸盐、亚硝酸盐、氯酸盐反应剧烈,有发生爆炸的危险。遇酸会产生剧毒、易燃的氰化氢气体。在潮湿空气或二氧化碳中即缓慢发出微量氰化氢气体。 【健康危害】 吸入、口服或经皮吸收均可引起急性中毒。氰化钠抑制呼吸酶,造成细胞内窒息。口服50~100mg 即可引起猝死。 解毒剂:亚硝酸异戊酯、亚硝酸钠、硫代硫酸钠、4-二甲基氨基苯酚。 列入《剧毒化学品目录》。 安全措施【一般要求】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具备应急处置知识。 严加密闭,防止泄漏,工作场所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 生产、使用及贮存场所应设置泄漏检测报警仪,配备两套以上重型防护服,操作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操作人员应该佩戴过滤式防尘呼吸器,穿连衣式防毒衣,戴橡胶手套。 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 生产、储存区域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分装和搬运作业要注意个人防护。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特殊要求】 【操作安全】 (1)避免直接接触氰化钠,操作人员应配戴必要的防护用品;避免吸入含氢氰酸的气体,必要时应戴上防毒面具。 (2)配备便携式氰化氢气体检测仪。 (3)生产车间、化验室和采样等各工作岗位的工作人员不得带任何未愈的伤口上岗,并且必须有2人以上时方可开展工作。 (4)氰化钠运转设备的外漏部分或危及人身安全的部位,应设置防护罩、安全护栏挡板,防止无关人员靠近。 (5)工作场所配备洗眼器、喷淋装置。生产车间和作业场所应配备急救药品和相应滤毒器材、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防尘器材、防溅面罩、防护眼镜和耐碱的胶皮手套等防护用品。 (6)生产设备的清洗污水及生产车间内部地坪的冲洗水须收入应急池,经处理合格后才可排放。【储存安全】 (1)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专用库房内,库内相对湿度不超过80%。包装密封。(2)应与氧化剂、酸类、食用化学品单独存放,不能混储。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和容器损坏,储存区域应备有合适的材料、容器收集散落、泄漏物。氰化钠溶液应贮存于专用储罐。氰化钠溶液储罐应采用耐碱性材质,设有夹套,夏日能进行冷却,保持氰化钠溶液储罐在25℃以下,防止其聚合。氰化钠溶液储存区设置围堰,地面进行防渗透处理,并配备倒装罐或储液池。

氰化钠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内部管理制度系列 氰化钠安全管理制度(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43804氰化钠安全管理制度 Sodium cyanide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一、氰化钠化验安全管理 1、氰化钠进厂后,要由专管人员开具请验单,由化验室派专门人员去氰化钠仓库取样。 1.1取样时要由专管人员和投料人员一起到现场监督取样。 1.2取样的数量、取样时间、结存量、取用人、核对人、用途等项目要注册清楚。 1.3取好样后,要清理好现场,方可离开,由投料人员护送到化验室进行化验。 2、化验过程要由投料人员监督,氰化钠的分析过程中严禁在酸性条件下工作,以免产生有毒气体,危害人们的健康,化验结束应由化验人员和投料人员双方签字。 3、化验完毕所剩下的氰化钠要由投料人员护送回仓库,

并登记清楚,化验过程中所用容器和现场都应清理,消毒清楚,分析后的母液要倒入处理缸中处理,不能乱倒,最后开好报告单,送交给仓库保管员。 二、液体氰化钠卸料安全管理 1、液体氰化钠槽车到厂后,投料人员接仓库管理员通知后,打开投料室,用取样瓶从槽车中取好样放回投料室,关好(锁好)投料室铁门(注:整个过程必须有2名投料人员在场)。 2、凭送检单通知质检科取样化验,化验人员取好样品后,投料员把多余的液体氰化钠倒入地缸,锁好大门,一名投料员跟随化验员到化验室。 3、化验员化验时,投料员在旁监督,直到化验结果出来;化验员、投料员双人签字,方可回车间卸料。 4、卸料时,2名投料人必须同时在场,一名投料员操作,另一名投料员在旁监护。投料员应先把槽车里的液体氰化钠打入或放入槽区内的地缸,再用液下泵把地缸的氰化钠抽入贮槽。为了防止直接接触氰化钠,操作时,投料员应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如橡胶手套、防毒口罩等)。卸料过程中,同时

固体氰化钠仓库安全管理制度

固体氰化钠仓库安全管理制度 1.目的 1.1为严格固体氰化钠的管理,保障员工、群众的生命安全,保护社会环境,根据《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344号令2002年),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2.1本制度适用于固体氰化钠固体氰化钠在本公司仓库的贮存过程中的安全管理。 3.职责与分工 3.1安保部:组织编制和完善固体氰化钠安全管理制度,编制固体氰化钠事故应急预案。 3.2仓储科:负责固体氰化钠在装卸、贮存中的安全管理。 4.内容与要求 4.1固体氰化钠必须及时入库,不得露天堆放。 4.2固体氰化钠应贮存在指定地点,不得与其他物质混合储存,库房要求干燥、无积水,屋顶不漏水,应加木板垫放,放置整齐,保持库内相对湿度不超过80%。 4.3库内不得存有闲置的其他设备及杂物,严禁水管线、采暖管线等穿过库房。 4.4氰化钠仓库要保持良好的通风,入库时要注意验收品名和出厂日期,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铁桶及附件破损。 4.5库内严禁一切明火,禁止吸烟,禁止一切火种和带火、冒火和外部打火的设备入内。 4.6固体氰化钠应分区储存、堆垛不宜过高、过密并要留出一定的通道及通风口。 4.7固体氰化钠仓库管理人员必须做到“四无一保”和严格遵守“五双”制度,(“四无一保”即无被盗、无事故、无丢失、无违章、保安全。“五双”制度即“双人保管、双人领取、双人使用、双把锁、双本帐。)坚持规范化管理,严禁混存、混运。 4.8仓库管理人员要选派责任心强,经过专门培训,熟知固体氰化钠物化性质及安全管理常识的人员担任。 4.9严格闲杂人员进入固体氰化钠专用仓库,保管员对进入固体氰化钠仓库的人员进行登记。 4.10保管员应对固体氰化钠的流向、储存量和用途如实记录,每月定期向主管负责人报告固体氰化钠的领用和库存情况。 4.11保管员如发现固体氰化钠被盗、丢失或误用时,必须立即向单位负责人汇报,并同时上报本地公安部门。

氰化钠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产品名称: 氰化钠按照GB/T 16483、GB/T 17519 编制修订日期: 最初编制日期: 版本: 第1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 氰化钠 化学品英文名: sodium cyanide 企业名称: 企业地址: 传真: 联系电话: 企业应急电话: 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 For industry use only.。 第2部分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 可能腐蚀金属。吞咽致命。皮肤接触致命。吸入致命。长期或反复接触会对器官造成伤害。 GHS危险性类别: 金属腐蚀物类别 1 急性经口毒性类别 1 急性经皮肤毒性类别 1 急性吸入毒性类别 1 特异性靶器官毒性反复接触类别 1 危害水生环境——急性危险类别 1 标签要素: 象形图:

警示词: 危险 危险性说明: H290 可能腐蚀金属。 H300 吞咽致命。 H310 皮肤接触致命。 H330 吸入致命。 H372 长期或反复接触会对器官造成伤害。 H400 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 H410 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防范说明: ?预防措施: ?P234 只能在原容器中存放。 ?P264 作业后彻底清洗。 ?P270 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P262 严防进入眼中、接触皮肤或衣服。 ?P280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P260 不要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71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处使用。 ?P284 [在通风不足的情况下] 戴呼吸防护装置 ?P273 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事故响应: ?P390 吸收溢出物,防止材料损坏。 ?P301+P310 如误吞咽:立即呼叫解毒中心/医生 ?P321 具体治疗 ( 见本标签上的…… )。 ?P330 漱口。

氰化钠安全管理制度(新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氰化钠安全管理制度(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氰化钠安全管理制度(新版) 一、氰化钠化验安全管理 1、氰化钠进厂后,要由专管人员开具请验单,由化验室派专门人员去氰化钠仓库取样。 1.1取样时要由专管人员和投料人员一起到现场监督取样。 1.2取样的数量、取样时间、结存量、取用人、核对人、用途等项目要注册清楚。 1.3取好样后,要清理好现场,方可离开,由投料人员护送到化验室进行化验。 2、化验过程要由投料人员监督,氰化钠的分析过程中严禁在酸性条件下工作,以免产生有毒气体,危害人们的健康,化验结束应由化验人员和投料人员双方签字。 3、化验完毕所剩下的氰化钠要由投料人员护送回仓库,并登记清楚,化验过程中所用容器和现场都应清理,消毒清楚,分析后的

母液要倒入处理缸中处理,不能乱倒,最后开好报告单,送交给仓库保管员。 二、液体氰化钠卸料安全管理 1、液体氰化钠槽车到厂后,投料人员接仓库管理员通知后,打开投料室,用取样瓶从槽车中取好样放回投料室,关好(锁好)投料室铁门(注:整个过程必须有2名投料人员在场)。 2、凭送检单通知质检科取样化验,化验人员取好样品后,投料员把多余的液体氰化钠倒入地缸,锁好大门,一名投料员跟随化验员到化验室。 3、化验员化验时,投料员在旁监督,直到化验结果出来;化验员、投料员双人签字,方可回车间卸料。 4、卸料时,2名投料人必须同时在场,一名投料员操作,另一名投料员在旁监护。投料员应先把槽车里的液体氰化钠打入或放入槽区内的地缸,再用液下泵把地缸的氰化钠抽入贮槽。为了防止直接接触氰化钠,操作时,投料员应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如橡胶手套、防毒口罩等)。卸料过程中,同时应注意防止地缸氰化钠溢出(如有

氰化钠的安全防护及应急措施(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氰化钠的安全防护及应急 措施(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8232-71 氰化钠的安全防护及应急措施(正 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氰化钠:别名,山萘钠、山萘、山埃钠。 主要用途:用于提炼金、银等贵重金属、淬火、电镀及医药、染料等有机合成工业。 安全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加强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或事故通风,防治氰化钠遇酸或与酸接触; 呼吸系统防护——佩戴防毒口罩或供氧式防毒面具; 眼睛防护——戴面罩或防毒面具; 身体防护——穿防护服; 手防护——穿防护手套; 其它——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彻底清洗,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再用。

车间应配备急救设备及药品。有关人员应学会自救、互救。 应急措施: 急救措施——对吸入中毒者,急救要迅速,使患者立即脱离污染区,脱去受污染衣着,在通风处安卧、保暖。如果呼吸停止,须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切不可用口对口的人工呼吸),同时迅速送医院抢救,要及早进行输氧、休息和保暖。眼睛受刺激或皮肤接触,须用大量水冲洗。如系误服,更须速送医院催吐洗胃。 泄漏处置——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置标志,防止扩散。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完全隔离)。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移至大量水中处理。如大量泄漏,应覆盖,减少飞散,收集回收无害化处理。泄漏在河流中应立即围堤筑坝防止污染扩散。处理一般采用碱性氯化法,加碱使水处于碱性,再加过量次氯酸钠、液氯或漂白粉处理。 消防方法——灭火:干粉、砂土。禁止使用酸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