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物理上册 5.1 物态变化与温度导学案(新版)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5.1 物态变化与温度导学案(新版)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5.1 物态变化与温度导学案(新版)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5.1 物态变化与温度导学案(新版)教科版

第五章物态变化

第一节物态变化与温度

【学习目标】

(1)认识水的三种物态。

(2)了解水的汽化和液化、熔化和凝固、升华和凝华。

(3)了解地球上的水循环现象。

(4)了解温度计的使用,会使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

【学习重难点】

重点:水循环中的物态变化的概念的理解

难点:水循环中的物态变化的应用。

【学习过程】

模块一预习反馈(阅读教材,课前自主完成以下内容)

1.(水的三态)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你知道水有三种状态;即态、态、

态。

2.(汽化的定义)物质从态变到态的过程叫汽化。蒸发是汽化的一种方式,地上的水变干,就是由于水的。

3.(液化的定义)物质从态变到态的过程叫液化,大气中的水蒸气会凝结成小水珠,形成降水,就是现象。

4.(熔化和凝固)物质从态变为态的过程叫熔化,从态变为态的过程叫凝固。

5.(升华和凝华)物质从态直接变成态的过程叫升华,从态直接变成态的过程叫凝华,冬天,晾在室外冰冻的衣服会变干,这是因为冰发成了水蒸气,冬天常

见的霜,是空气中水蒸气直接而成的小冰粒。

模块二合作探究

1、汽化和液化现象(制造云和雨):

在一只大烧杯中铺一层饱含水份的湿沙,杯口盖一只盘子,在盘子里放些冰块,给烧杯加热,观察烧杯中出现的现象。

分析现象:物质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叫物态变化。杯中的湿沙中含有水,加热后,水从态变成态的水蒸气,水蒸气上升时遇到冷的盘子时,水蒸气又从态变成态的云雾,最后从盘子上落下。这个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有:水变成水蒸气是现象,水蒸气变成水是现象。

结论:水从态变成态叫汽化,水从态变成态叫液化。

2、水的三态变化:

把一杯水放进冰箱中,一段时间后,态的水结成态的冰,把结成的冰拿出来后,冰又化成态的水,一段时间后,水不见了,水

从态变成态。

分析现象:水变成冰发生的物态变化是现象,冰化成水发生的物态变化

是现象,水不见了,发生的物态变化是现象。

结论:物质从态变到态的过程叫汽化,物质从态变到态的过程叫液化,

物质从态变为态的过程叫熔化,从态变为态的过程叫凝固。

3、温度计测量热水和冷水温度

(1)物质的叫做温度。

(2)只凭感觉判断温度是(选填“可靠”或“不可靠”)的,所以要做到准确地判断温度,就要使用。

(3)实验室的温度计是根据制成的。生活中的温度计有、、。还有测量人体温度的。

(4)使用温度计前要先观察它的和。体温计的量程为,分度值为,实验室中温度计的量程为分度值为。

(5)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①估:在测量之前要先被测液体的温度;

②选:根据估计的温度选用量程合适的温度计。

③没: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在待测液体中,但不要碰到或。

④候:玻璃泡全部浸没在待测液体中要稍候一会儿。

⑤稳:等它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⑥留: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在被测量液体中。

⑦平: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

⑧记:正确记录测量结果。

练习:用温度计测量:冷水温度:,热水温度:。

3、体温计和实验室温度计的区别:

(1)量程:体温计,实验室温度计。

(2)分度值:体温计,实验室温度计。

(3)使用方法:体温计,

实验室温度计。

模块三形成提升

1、(物质的三态)通常情况下,物质存在的状态是、和.平时我们见到的铁是态,酒精是态,氧是态.

2、(汽化和液化)地上的水变干,就是由于水的。大气中的水蒸气会

凝结成小水珠,形成降水,就是现象。刚从冰箱中拿出的饮料瓶

3.(物态变化的定义)我能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图2)

4.(物态变化的判定)将下列所述现象的物态变化名称写在空白处:

(1)早晨有时下起的大雾;

(2)夏天,自来水水管经常“出汗”;

(3)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干了;

(4)寒冷的冬天的早上,树上的“冰挂”

(5)工厂用钢水浇铸零件;

(6)春天,河里的冰融化了.

2、(温度计的读数)下列温度计使用正确的是,甲温度为:乙温度为:

模块四小结评价

1、本课知识:

水有三种状态;即态、态、态

水汽化:物质从态变到态的过程

的汽化和液化

物液化:物质从态变到态的过程

态熔化:物质从态变到态的过程

变熔化和凝固

化凝固:物质从态变到态的过程

升华:物质从态直接变到态的过程

升华和凝华

凝华:物质从态直接变到态的过程

2、本课典型:(1)物态变化分析时先要明确物质的初状态和末状态,在从定义去判断。

(2)同一物质,固态能量最低、液态居中、气态能量最高,从低能量态高能量态(吸热),反之从高能量态低能量态(放热)

(3)①“白气”(液化)、②冰柱、冰锥、冰、冰挂(凝固)③冰花、雪、雾凇、窗花(凝华)

3、我的困惑:

八年级上册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上册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 一. 自然界中大部分物质有三态:固态、液态、气态,三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物质所处的状态与温度有关。三态的性质如下图: 状态形状(固定或不固定) 体积(固定或不固定) 固态(冰)固定固定 液态(水)不固定固定 气态(水蒸气)不固定不固定 二. 物态变化:物质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叫做物态变化。物态变化时,总需要吸热或放热。吸热物体的能量增加,放热物体的能量减小,所以物态变化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转移。 三.温度 1.定义: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测量温度的仪器:温度计,分为三类:寒暑表( -30℃~50℃、1℃)、体温计(35℃~42℃、0.1℃)、实验室用温度计(-20℃~110℃、1℃) 3.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根据测温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4.常用单位:摄氏度(℃)国际单位:开尔文(K) 5.摄氏温标的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沸水的 温度规定为100℃。在0℃和100℃之间分为100个等份每一份就是1摄氏度。 6.温度计的正确使用: (1)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物体后要稍侯一会儿,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四. 汽化 1.定义: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 2.汽化方式: (1)蒸发 ●定义: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影响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上方空气流动的速度(2)沸腾 ●定义: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比较剧烈的汽化现象 ●现象:水中形成大量的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 ●图象: 沸点

第十二章_温度与物态变化_单元测试 最新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1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泉州)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 A .春天,冰雪消融 B .夏天,露水晶莹 C .秋天,薄雾缥缈 D .冬天,瑞雪纷飞 2、( 泰州)冬天的早晨,室外物体表面常有白色的霜。霜的形成属于( ) A.凝固 B.液化 C.凝华 D.升华 3、( 乐山)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汽化现象的是:( ) A .夏天,冰棍“冒出”的“白气”, B .放在衣柜里面的樟脑丸变小了 C .太阳出来雾散了 D .深秋,清晨草地上出现霜 4、( 广州)小芳吃雪糕时,看到雪糕周围冒“冷气”,由此她联想到了泡方便面时碗里冒“热气”的情景。以下是她对“冷气”和“热气”的思考,其中正确的是( ) A.“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他们都是汽化成的水蒸气 B.“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小水珠,后者是水蒸气 C.“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是汽化形成的 D.“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都是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5、(桂林)关于雾的形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雾是从山中冒出来的烟 B .雾是水蒸气凝华成的小水珠 C .雾是从山中蒸发出来的水蒸气 D .雾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6、( 东营)洗热水澡时,卫生间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洗完后过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水在镜面上发生的两种物态变化是( ) A .先汽化后液化 B .先液化后汽化 C .先凝华后升华 D .先升华后凝华 7、( 福州)打开冰箱门,常常能看到冷藏室内壁上有水珠,这些水珠主要是由食物中的水分经过下列哪些物态变化形成的 ( ) A .升华、凝华 B .汽化、熔化 C .凝华、熔化 D .汽化、液化 8、( 哈尔滨)物态变化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初春,冰雪消融是汽化现象 B .盛夏,雾的出现是液化现象 C .深秋,霜的出现是凝固现象 D .严冬,冰雕变小是熔化现象 9、( 泉州)如图2所示的四种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 ) 10、( 温州) 最近,《自然》杂志刊登了一项电解氢氧化铁的“绿色炼铁”技术,电解之前要加热固态氢氧化铁。使其变为液态,这一物态变化是( ) A.汽化 B.凝固 C.熔化 D.液化 11、( 扬州)氟利昂是电冰箱中热的搬运工,液态氟利昂进入冰箱冷冻室吸走热量,此时氟利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汽化 B .液化 C .熔化 D .凝固 12、(遵义)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初春冰雪消融是冰吸热熔化 D .用干手器将手烘干 A .冰雪遇暖消融 B .水烧开时冒出“白汽” C .草叶上形成“白霜” 图2

初二物理《物态变化》

初二物理《物态变化》单元检测 姓名 得分 一.请你来选择(每选3分,共36分) 1. 如图1所示的各种自然现象的形成过程,属于凝华的是( ) 2. 下列现象发生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 A .初春,雪水在屋檐下形成冰锥 B .盛夏,湿地中水的蒸发 C .金秋,夜晚草叶上形成露珠 D .寒冬,树枝上形成雾凇 3. 加油站都有这样的提示:“禁止抽烟” 、“请熄火”、“请不要使用手机”等 .这样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常温下汽油容易( ) A .液化 B .汽化 C .凝华 D .升华 4.常温下两个烧杯,分别盛有冰块和热水,如图2所示,上方分别盖有一块玻璃A 和B , 过一会看到( ) A .A 、 B 两块玻璃外侧都有小水珠 B .A 、B 两块玻璃内侧都有小水珠 C .A 玻璃外侧、B 玻璃内侧有小水珠 D .A 玻璃内侧、B 玻璃外侧有小水珠 5.我国为了积极响应哥本哈根气候峰会“节能减排”, 建造楼房时出现一种新设计: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入小颗粒状的小球,球内充入一种晶体材料,当温度升高时,球内材料熔化吸热;当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凝固放热,使建筑内温度基本保持不变.下列四个图像中,表示球内材料的熔化图像的是( ) 6. 在0℃的环境中,把一块0℃的冰投入 ) A .冰全部熔化 B .冰有少部分熔化 C .水有少部分凝固 D .冰和水的原有质量不变 初冬的早晨霜打枝头 春天里冰雪消融 A B C D

7.妈妈在蒸馒头时,开锅后改用“小火”.针对这种做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水沸腾后,改用“小火”能更快地让馒头变熟 B .改用“小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 C .无论使用“大火”还是“小火”,水达到沸点后温度都保持不变 D .用“大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不应该改用“小火” 8.小轿车驾驶室内装有冷暖空调,可使驾驶室内冬暖夏凉,但是在使用空调过程中常易造成前方玻璃模糊,影响视线,对此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冬天,玻璃模糊属于液化现象 B .夏天,玻璃模糊属于汽化现象 C .这一物态变化过程中需要吸热 D .夏天,要使玻璃清晰,驾驶员应该用干抹布在驾驶室内擦拭 9. 如图4所示,是某游泳爱好者在游泳上岸后站立时的情境示意图,由图可知( ) A .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 B .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 C .水在蒸发的过程中要吸热,使水和它依附的人体温度上升 D .图中游泳爱好者的姿势是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 10.如图5所示是某物质的熔化图像。下列关于此图像信息的解读错误的是( ) A .这是一种晶体物质 B .CD 段时物质处于气态 C .物质的初温是40℃ D .加热5分钟时物质温度是48℃ 11.南极是世界上最冷的地方,常年平均气温是–25℃.如图6所示,一天,企鹅妈妈和小企鹅之间发生了一次有趣的对话,它们的部分说法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 A .小企鹅:妈妈,这么冷,我都没温度了 B .企鹅妈妈:是呀,是我们的羽毛不能产生温度了 C .小企鹅:冰天雪地的,可能连水蒸气都没有了吧 D .企鹅妈妈:呵呵,水蒸气倒是有的,因为冰是可以升华的呀 12.如图7所示是海波和石蜡的熔化实验图像,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甲在第2min 时是固态 B .甲在ab 段不吸热 C .甲的熔点是48℃ D .乙是石蜡

温度与物态变化知识点梳理

《温度与物态变化》知识点梳理 (一、温度) 1、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摄氏温度: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沸水的 温度为100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常用单位是摄氏度(℃) 3、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 ①温度计构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内有粗细均匀 的细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匀地刻有刻度。 ②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 分类实验用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 用途测物体温度测室温测体温 量程-20℃~110℃-30℃~50℃35℃~42℃ 分度值1℃1℃0.1℃所用液体水银煤油(红)酒精(红)水银 特殊构造玻璃泡上方有缩口 使用方法使用时不能甩,测物体时不能离开物 体读数使用前甩可离开人体 读数 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例题】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三支温度计的局部图示,黑色区为液柱,请你记下各温度计的示数,甲温度计的示数为,乙温度计的示数为,丙温度计的示数为 . ⑤温度计使用几点注意: ①温度计玻璃泡不能与烧杯壁和烧杯底部接触;而应该与液体充分接触。 (注意:“烧杯壁和烧杯底部接触时所测温度”高于“所测液体温度”) ②温度计不能离开所测量液体,且待示数稳定后读数。 ③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⑥、体温计: ①测量原理:“测温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 ②量程:35℃~42℃;分度值:0.1℃ ③构造特征:在玻璃与毛细管连接处有个狭窄的凹槽 (这就是“只升不降”的原因,即可以离开人体读数的原因) ④与普通温度计不同,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八年级物理上册物态变化练习题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态变化练习题 一、填空题 1._________ 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晶体和非晶体的一个重要区别是:_________有一定的熔点,而_________没有一定的熔点,同一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是_________的.2.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_________,最小刻度是_________.某人拿一个体温计给甲同学测量体温是36.8 ℃,再给乙同学测体温时没有甩(乙同学的体温是36.4 ℃),测量的结果是_________;如果又给丙同学测体温时仍没有甩(丙同学的体温是37 ℃),测量出丙同学的体温是_________.3.沸腾和蒸发的区别主要是,蒸发现象只发生在液体_________,沸腾现象同时发生在液体的_________和_________;蒸发现象是在_________温度下都能发生,沸腾现象只在_________温度时才能发生;沸腾时比蒸发时汽化的_________. 4.我国发射的长征二号火箭在大气层中飞行时,它的头部与空气摩擦生热,可达到几千摄氏度的高温,为了不至于损坏火箭,设计师们用一种特殊的材料涂在火箭的头部,这种材料在高温下会_________并汽化,这两种物态变化的过程都要_________热,从而保护火箭的头部不会损坏.5.你有这样的体会吗?在寒冷的冬天,戴着眼镜从外面走进暖和的教室里,镜片上会出现一层小水珠,使你看不清物体,这是因为__________. 6.有一个温度计的刻度已经模糊不清,某同学将这个温度计与刻度尺平行系紧放在冰水混合物中,这时温度计中的水银柱面恰好对准刻度尺上的5 mm处;当将温度计放入沸水中时,温度计中的水银柱面恰好对准刻度尺上的205 mm处(当时的大气压为1个标准大气压);取出温度计和刻度尺,放入温水中,温度计水银柱面降至刻度尺上的105 mm处,该同学测出温水的温度是_________ ℃.7.夏天在衣柜里存放棉衣时,为了防止虫蛀,往衣柜里放了几个樟脑丸.到了冬季穿衣服时,发现樟脑丸不见了,樟脑丸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_. 8.夏天,打开冰棒的包装纸,会看到冰棒在冒“白气”,这是_________现象;把烧红的铁块放入冷水中,水面上立即出现了“白气”,这一过程中,水发生了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物态变化;寒冷的冬天,我们戴的口罩上出现了冰霜,这是_________现象. 9.家庭做饭使用的“气”,是在常温下通过_________的方法,将“气”变成液体后,储存在钢瓶里的. 10.将鲜牛奶制成奶粉时,不能用高于100 ℃的温度煮沸,否则将会损失牛奶中的营养成分,为此发明了“低压锅”,用这种锅煮牛奶时,水不到100 ℃就沸腾了,这种“低压锅”利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 . 11.水银的熔点是-39 ℃,它在-38 ℃时处于_________态;它在-40 ℃时处于_________态;它在-39 ℃时处于_________态或_________态. 12.下图是某种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从图象可知,这种物质的熔点是_________,这种物质从开始熔化到全部熔化所用的时间是__________.从熔点表中可以查出这种物质是_________.(当时气压为1个标准大气压) 二、选择题 13.某同学有一支温度计,读数不准但刻度是均匀的,该同学将这支温度计放入冰水混合物中时读数是5 ℃,将这支温度计放入沸水中时读数是95 ℃(气压为1个标准大气压).他用这支温度计测量当时的气温读数是32 ℃,由上述可知,当时实际气温为 A.29 ℃ B. 32 ℃ C.30 ℃ D.35.5 ℃ 14.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晶体和非晶体都有固定的熔点 B.晶体和非晶体吸收热量时都可能变成液体 C.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都要吸收热量且温度保持不变 D.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都要先变软,然后变成粘稠体,最后变成液体 15.小昌同学在26℃的实验室里,将温度计放入一杯酒精中,当温度计的示数不再变化时,将温度计取出,关于他观察到的温度计示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高于26 ℃ B.先下降,后上升到26 ℃

八年级物理上册《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上册《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 物态变化 一、温度 温度: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注:热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高,冷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低,若两个物体冷热程度一样,它们的温度也相同;我们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一般不可靠; 摄氏温度: 温度常用的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摄氏温度的规定:把一个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然后把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 摄氏温度的读法:如“5℃”读作“5摄氏度”;“-20℃”读作“零下20摄氏度”或“负20摄氏度” 二、温度计 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造的; 温度计的使用: 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并估测液体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 测量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不能紧靠容器壁和容器底部;

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要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读数,且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三、体温计 体温计:专门用来测量人体温的温度计; 测量范围:35℃~42℃;体温计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 体温计的特殊构成:玻璃泡和直的玻璃管之间有极细的、弯的细管; 物态变化:物质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固态、液态、气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物质以什么状态存在跟物体的温度有关。 四、熔化和凝固 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熔化和凝固是互为可逆过程;物质熔化时要吸热;凝固时要放热; 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熔化时有固定温度的物质; 非晶体:熔化时没有固定温度的物质 晶体和非晶体的根本区别是: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晶体熔化的条件:温度达到熔点;继续吸热;晶体凝固的条件:温度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 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九年级物理沪科版)《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一)含答案)

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1.(江西中考)以下是小明估计的常见温度值,其中合理的是() A.中考考场的室温约为50 ℃ B.冰箱保鲜室中矿泉水的温度约为-5 ℃ C.洗澡时淋浴水温约为70 ℃ D.健康成年人的腋下体温约为37 ℃ 2.(黔西南中考)如图所示为一种固体空气清新剂,打开后,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变少,在这一过程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汽化 B.熔化 C.升华 D.蒸发 3.(重庆中考B)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其物态变化属于液化的是() A.冰雪遇暖消融 B.露珠逐渐消失 C.电熨斗冒出白雾 D.树枝上形成“雾凇” 4.(贵阳中考)熬制糖水的时间越长,糖水的味道越甜.这是由于熬制过程中,糖水内的水经过下列哪种物态变化所致() A.凝固B.升华C.汽化D.熔化 5.(葫芦岛中考)2015年5月26日印度出现高温天气,首都马德里的一条道路上的沥青被烤化,斑马线变得扭曲模糊.如图所示,关于这个情景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沥青被烤化属于熔化现象 B.沥青属于晶体 C.沥青被烤化过程放热 D.沥青被烤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6.如图是海波的熔化图像,下列从图像中获得信息正确的是()

A .海波是非晶体 B .海波在AB 段是液态 C .海波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用时约8 min D .海波在BC 段吸热,温度不变 7.炎热的夏季刚从冰箱中取出的冰棒上粘着“白粉”,剥去纸后冰棒就冒出“白雾”.若把冰棒放进茶杯里,不一会儿茶杯外壁就会“出汗”,放在嘴里变成“糖水”,这四种物态变化依次是() A .凝固、汽化、液化、熔化 B .凝固、液化、液化、熔化 C .凝华、液化、液化、熔化 D .凝华、汽化、液化、熔化 8.2014年春季,西南地区遭遇大旱.为了节约用水,果农们利用了滴灌的方法给果树浇水,如图所示.他们把细水管放入果树下的土里,使水分直接渗透到果树根部,减慢了水分的蒸发,其原因是() A .减少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 B .增大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 C .加快了地面上方空气的流动 D .提高了地面上水的温度 9.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冰熔化过程中冰水混 合物温度高于0 ℃ B .冷冻室取出的冰棍,外表的“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 C.通常采用降温的方法 将石油气液化储存在钢罐内 D.舞台上的云雾是干冰升 华成的二氧化碳气体 10.对如图所示的情形的解释正确的是() A .结霜是升华现象 B .所谓的“烟”并非真正的烟,是小水珠汽化形成的 C .结霜是液化现象 D .所谓的“烟”并非真正的烟,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初二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以及试题

物态变化知识点 1 温度和温度计: 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温度计:用来测量温度的仪器. 2 摄氏温度的规定: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 温度为100℃,0℃到100℃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分就是摄氏1℃. * 摄氏温度的单位为摄氏度,用℃表示。 3 绝对零度:宇宙中的温度下限-273℃,叫绝对零度。 4 热力学温度:以绝对零度为起点的温度叫热力学温度。单位:开尔文 K 5 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转换:T=t+273K t=T-273℃ 6 体温计的温度围:35℃-42℃ 结构特点:玻璃泡容积比玻璃管大,并在玻璃泡上方有一个非常 细的缩口。(它可以使上升的水银不能自动回落到玻璃泡) 最小单位: 0.1℃ 注意事项: 每次使用前要先甩,使玻璃管的水银回落到玻璃泡 7 温度使用应注意: 1 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1选 2 看温度的最小刻度值 2看 3 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充分接触,且不能离开被测物, 等到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测(量) 4 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接触到容器壁及容器底。 4 壁 5 读数时视线要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5 读 8 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9 物质的三态:气态、液态和固态。 10 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分标准是:晶体有固定熔点,而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 点常见的晶体有:冰、食盐、萘、各种金属、海波、石英等 常见的非晶体有:松香、玻璃、蜡、沥青等 11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要吸热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要放热 12 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凝固点:液体凝固成晶体时的温度 同一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是相等的。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单元检测试题

新人教版九年级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检测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高压锅的主要作用是() A.坚固耐用B.增大气体压强,降低液体 的沸点 C.缩短水沸腾时间 D.增大气体压强,提高液体 的沸点 2 . 小美同学对冰加热,她将冰熔化成水直到沸腾的过程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象中的段是冰的熔化过程 B.、段物质在吸热,、段物质没有吸 热 C.水的凝固点是0℃D.段是水的沸腾过程 3 . 生活处处皆物理,如图现象与物态变化的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 A.0℃以下的环境堆砌的雪人变小一熔化 B.水烧开时,壶嘴出现“白气”一液化 C.用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一升华

D.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一汽化 4 . 下面的验证性小实验,不正确的是() A.将等量的两滴水滴在玻璃板上,放在阳光下的一滴比在阴凉处的一滴干得快,说明蒸发快慢与液体的温度有关B.将酒精抹到手臂上,手臂会感觉发凉,这说明蒸发吸热 C.碘的升华实验需要酒精灯持续加热,说明熔化过程需要吸热 D.将闹钟用保鲜膜包好放入水中,仍会听到闹钟的响声,从而证明液体可以传声 5 . 在下列过程中,一定会吸热的是 A.凝华 B.液化 C.升华 D.凝固 6 .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把糖放入水中,水变甜是熔化现象 B.北方冬季菜窑放几桶水,水凝固可以使窑内的温度不致过低 C.夏天,我们看到冰糕冒的“白气”是蒸发现象 D.长时间使用的冰箱,冷冻室内壁容易结冰花是凝固现象 7 . 寒冷的冬天,戴眼镜的小明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会蒙上一层小水珠.与镜片上小水珠形成过程相同的自然现象是 A.初春,湖面上冰化成“水”B.盛夏,草叶上形成“露珠” C.深秋,枫叶上形成“霜”D.严冬,树枝上形成“雾凇” 8 . 有关测量工具的使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刻度尺测长度时,刻线要紧贴被测物体 B.弹簧测力计测力时,弹簧伸长方向与受力方向一致

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物态变化》知识点归纳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教材 物理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物理教案 / 初中物理 / 八年级物理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八年级物理上册《物态变化》知识点归纳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物理知识,可以让学生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事物的理解认识也会有一定的帮助,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八年级物理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物态变化 温度计 1、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摄氏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2、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3、体温计有缩口,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测量范围是35℃~ 42℃;分度值为0.1℃ 摄氏温度的规定:把一个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然后在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 熔化和凝固 1、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熔化时要吸热 2、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凝固时要放热 晶体和非晶体的根本区别是:晶体有熔点(熔化时温度不变继续吸热),非晶体没有熔

点(熔化时温度升高,继续吸热) 汽化和液化 1、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汽化要吸热,汽化可分为沸腾和蒸发两种方式 2、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液化要放热 3、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 1、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表面积和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 2、沸腾只在沸点进行,要吸热但温度保持在沸点不变 3、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 升华和凝华 1、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升华吸热 2、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凝华放热 1、升华现象:樟脑球变小;冰冻的衣服变干 3、凝华现象:雪的形成;霜的形成;北方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在玻璃的内表面) XX文讯教育机构 WenXu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完整版)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测试题及答案

第三章《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共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不选或错选得0分) 1.如图1所示,是四位同学“用温度计测量某种液体温度”的实验操作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操作是( ) 2.现要制造两种液体温度计:⑴测北方高寒地区气温用的寒暑表;⑵能测萘熔液沸腾时温度的温度计。那么请根据下面表格的数据判断.制造温度计用的液体应分别选用( ) A.酒精、水银 B.都用水银 C.都用酒精 D.酒精、甲苯 几种物质熔点(℃) 水银甲苯酒精萘 -39-102-11780 在标准大气压下,几种液体沸点(℃) 水银甲苯酒精萘 35711078218 3.下列说法是正确的是( ) A.晶体熔化时吸热,非晶体熔化时不吸热B.松香、萘、玻璃、明矾都是非晶体 C.晶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D.同一晶体的熔化温度与它的凝固温度相同 4.在两杯水中都有没熔化的冰块,一杯放在阳光下,一杯放在阴凉处,此时,对两杯水的温度进行比较,判断正确的是( ) A.在阳光下的水温度高 B.在阴凉处的水温度高C.两杯水温度一样高D.无法比较5.生活中常把碗放在普通锅内的水中蒸食物,碗与锅底不接触,如图2所示,当锅内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水( ) A.稍后沸腾B.同时沸腾C.温度能够达到沸点,但不沸腾D.温度总是低于锅里水的温度,因此不会沸腾 6.寒冷的冬季,人们洗脸后,总爱往脸部或手上抹些油脂护肤品,这主要是为了 ( ) A.防止紫外线照射皮肤B.防止有害气体污染皮肤 C.防止脸或手上的热散出去D.防止脸或手上的水分蒸发,使脸或手上的皮肤变干而受冻 7.在卫生间里洗过热水澡后,室内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过了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镜面上发生的这两种现象的物态变化情况是( ) A.先汽化,后液化B.先液化,后汽化C.只有液化D.只有汽化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单元测试-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

《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下列物质中,属于非晶体的是()A.铜B.玻璃C.冰D.食盐 2.湿毛巾晾晒后会变干,这是因为湿毛巾上的水发生了()A.熔化B.蒸发C.沸腾D.升华 3.学校在预防新冠肺炎期间,要求对每位师生进行体温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体温计的量程是35℃~45℃B.体温计的分度值是1℃ C.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一定为0℃D.某同学体温是36.8℃,该同学体温正常 4.夏季,我们吃雪糕感到凉爽。其中蕴含的物理知识是()A.熔化吸热B.熔化放热C.汽化吸热D.升华吸热 5.下列措施中,为了使蒸发变快的是()A.用电吹风吹干头发B.给墨水瓶加盖 C.将新鲜蔬菜存放在保鲜袋里D.春季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 6.在抗击“新冠肺炎”工作中,医护人员常会遇到护目镜“起雾”的现象,如图所示,护目镜内侧产生“雾气”的现象属于() A.汽化B.液化 C.熔化D.凝华 7.某同学取出一支示数为39.7 ℃的体温计,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而直接测量自己的体温,若他的实际体温是36.5 ℃,则他读出的结果应该是: A.36.5 ℃ B.39.7 ℃ C.76.2 ℃ D.无法读数 8.在烧瓶中注入刚刚沸腾的水,塞紧瓶塞,将烧瓶倒置,再用冷水浇烧瓶的底部,可以看到水又重新沸腾起来。该实验现象说明了() A.沸腾过程需要吸热 B.沸腾过程需要放热 C.水的沸点与环境温度有关 D.水的沸点与水面上方气压有关 9.标准大气压下海波的熔点为48 ℃,则标准大气压下48 ℃的海波()A.一定处于固态B.一定处于液态

C.一定处于固液共存状态D.以上都有可能 10.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学生喜爱,诗句中蕴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对有关诗句的分析正确的是() A.“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 B.“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雪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阻路”﹣﹣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11.小科发现浴室的两根水管(如图),甲上布满水珠,乙上完全见不到水珠。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水管是热水管 B.甲水管是热水管 C.甲水管出现的水珠是汽化的结果 D.浴室里看到的大量白汽是水蒸气 12.如图自然界中关于水的物态变化过程及其对应的条件,其中由乙状态到丙状态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凝华B.液化 C.蒸发D.熔化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空2分,共38分) 13.游泳者出水后,由于水分蒸发的缘故导致身体会感到冷,此时他会不由自主地将身体蜷缩起来,这其实是为了水分蒸发(选填:“加快”或“减慢”)。 14.2020年5月7日,我国首次开展太空3D打印试验,成功打印出两个样件。3D打印技术就是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打印材料的粉末会(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液态,然后成型。 15.煮鸡蛋用水,炸油条用菜油,所需温度不同,这是因为油和水的不同。“A.扬汤止沸”和“B.釜底抽薪”两种止沸方式,止沸更彻底的是。 16.用久了的日光灯管两端会变黑,这一过程发生的物态化有和;废弃的日光灯管根据沈阳市垃圾分类要求应该投入垃圾桶中(填“甲”、“乙”或“丙”,其中甲桶为可回收物;乙桶为有害垃圾;丙桶为其他垃圾)。 17.液化石油气是把可燃气体在一定温度下,通过____________的方法使其液化,这个过程中石油气要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

八年级上册物理《物态变化》熔化和凝固-知识点总结

熔化和凝固 有疑问的题目请发在“51加速度学习网”上,让我们来为你解答 51加速度学习网整理 一、本节学习指导 本节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实在是太多,希望同学们勤奋些,当然理科的记忆不像文科那样可以的去背什么,而是多带着探索理解性去记忆。本节特别要注意晶体、非晶体的融化、凝固的异同。还要小心别把“熔化”写成“融化”。 二、知识要点 1、物态变化 通常情况下,物质存在的形态有固态、液态和气态。物质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样变化称为物态变化。 注:物态变化时,既要关注温度的变化,又要关注吸收或放出热量的情况。 2、固体的分类 (1)晶体: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熔点)。如海波、冰、食盐、萘、石英各种金属等。(2)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无熔点)。如蜡、松香、玻璃、沥青等。 注:判断晶体和非晶体的关键是,看物体有没有固定的熔点,晶体有一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初中考得最多的非晶体是:玻璃、蜡烛的蜡。 3、熔化【重点】 (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熔化的过程需要吸热。 注:融化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比如冰化成水这个过程,我们说冰在融化,这个过程是吸热过程,好比冰需要吸收热量才能融化一样。 (2)熔化现象:春天“冰雪消融”,炼钢炉中将铁化成“铁水”。 (3)熔化规律: ①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 ②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且温度不断升高。 注:在遇到这种曲线图时我们要会从中读出信息。我们一起来看上面两个图,图1是晶体熔化的折线图,纵向表示温度,横向表示加热时间。我们的曲线起点并没有从0开始,因为物体本身在加热前就有一定的温度,当温度达到48℃时,呈水平直线,说明在这段时间物体的温度恒定,达到熔点,后来温度继续升高,说明开始汽化。图2是非晶体的融化,蜡的温度在不断的升高,却始终在慢慢融化。 例:晶体的熔化图像(ABCD段)和晶体的凝固图像(DEFG) 分析: AB:固态(吸热升温) BC:固液共存(熔化过程,温度不变,继续吸热) CD:液态(吸热升温) DE:液态(放热降温) EF:固液共存(凝固过程,温度不变,继续放热)

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测试题41

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测试题(45分钟) 学校:_______ 班别: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 成绩: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24分) 1.以下温度中,最接近25℃的是() A.冰水混合物的温度B.健康成年人的体温 C.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的温度D.广州市冬季最冷时的室外温度 2.图1是某物质物态变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该图 象反映的可能是() A. 海波的凝固过程B.蜡的凝固过程 C. 海波的熔化过程D.蜡的熔化过程 3.一代伟人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到:“北国风光,千里 冰封,万里雪飘”,形成这种自然景象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A.熔化和汽化B.凝固和凝华 C.凝固和液化D.汽化和升华 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为0℃时,水已不存在,全部结成冰 B.温度为0℃时,冰已不存在,全部化成水 C.温度为0℃时,冰和水都有可能存在,但没有水蒸气 D.温度为0℃时,冰、水和水蒸气都有可能存在 5.有一支用过后未甩的体温计,其示数为39℃。用这支体温计先后去测两个体温分别是38℃和40℃的病人的体温,体温计显示的示数分别是() A.38℃,39℃B.39℃,40℃C.38℃,40℃D.39℃,39℃ 6.小明用两个相同的铁锅来煮鸡蛋,两锅中分别倒入同样多的水和个数一样的鸡蛋。甲锅中的水烧开后,用急火来煮;乙锅中的水烧开后,用文火来煮,但仍保持锅中的水沸腾,直到煮熟。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甲种方法比乙种方法省燃料,又省时间 B.乙种方法比甲种方法省燃料,但省时间 C.甲种方法比乙种方法省燃料,但费时间 D.乙种方法比甲种方法省燃料,这两种方法所用的时间相近 二.填空题:(每空格2分,共32分) 7.有以下六种物质:铁、牛奶、水晶、白酒、水银、饼干。我们可以把它分成两类:(1)一类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2)另一类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8.关于温度计,请你填写以下空格。 (1)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 (2)图2是体温计和寒暑表的一部分,其中图是体温计,甲、乙两温度计的示数分别为℃和℃。

温度及物态变化知识点梳理非常好

《温度与物态变化》知识点梳理 一、温度 1、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 2、摄氏温度: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沸水的 温度为,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常用单位是摄氏度(℃) 3、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 ①温度计构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有粗细均匀的 细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匀地刻有刻度。 ②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进行工作。 ③分类及比较: ④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在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待温度计的

示数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表面。 ⑤温度计使用几点注意: ①温度计玻璃泡不能与烧杯壁和烧杯底部接触;而应该与液体充分接触。(注意:“烧杯壁和烧杯底部接触时所测温度”高于“所测液体温度”) ②温度计不能离开所测量液体,且待示数稳定后读数。 ③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表面相平。 ⑥、体温计: ①测量原理:“测温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 ②量程:35℃~42℃;分度值:0.1℃ ③构造特征:在玻璃与毛细管连接处有个狭窄的凹槽(缩口) (这就是“只升不降”的原因,即可以离开人体读数的原因) ④与普通温度计不同,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⑤使用:使用前甩一下,让水银退回玻璃泡 ⑥“只升不降”解释:体温计遇到比它高的温度会上升到这个高的温度,遇到比它低的温度不会降低而是保持原来的温度。

(二)、物态变化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吸热放热情况: 一、熔化和凝固 ①熔化: 定义:物体从变成叫熔化。 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食盐、明矾、奈、各种金属蜂蜡 熔化图象: 熔化特点: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熔化特点:吸热,先变软变稀,最后 变为液态,温度不断上

(八年级物理教案)初二物理上册物态变化知识归纳

初二物理上册物态变化知识归纳 八年级物理教案 初二物理上册:物态变化知识归纳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 1?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摄氏温度「C ):单位是摄氏度。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 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C。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 C至42 C ,每一小格是0.1 C。 4?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5?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6?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要吸热。 7?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要放热

8?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固点。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9?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 10. 熔化和凝固曲线图: 图片传不上自己去看书吧 11. (晶体熔化和凝固曲线图)(非晶体熔化曲线图) 12. 上图中AD是晶体熔化曲线图,晶体在AB段处于固态,在BC段是熔化过程,吸热,但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D段处于液态;而DG是晶体凝固曲线 图,DE段于液态,EF段落是凝固过程,放热,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FG处于固 ^态。 13. 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蒸发和沸腾。都要吸热。 14. 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15. 沸腾:是在一定温度(沸点)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沸点。 16. 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1)液体温度;(2)液体表面积;(3)液面

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三章物态变化

第三章物态变化 §3.1 温度 一、温度 (1)定义:物理学中通常把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2)物理意义:反映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二、温度计——测量温度的工具 1.工作原理:依据液体热胀冷缩 ......的规律制成的。 温度计中的液体有水银、酒精、煤油等. 2.常见的温度计:实验室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 三、摄氏温度(℃)——温度的单位 1. 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摄氏度,沸水的温度定为100摄氏度,分别记作0℃、100℃,平均分为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 2. 读法:(1)人的正常体温是37℃——37摄氏度; (2)水银的凝固点是-39℃——零下39摄氏度或负39摄氏度. 四、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1. 使用前“两看”——量程和分度值; Ⅰ.实验室用温度计:-20℃~110℃、1℃;(一般)Ⅱ.体温计:35℃~42℃、0.1℃; Ⅲ.寒暑表:-35℃~50℃、1℃. 2.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量程适当的温度计; 如果待测温度高于温度计的最高温度,就会涨破温度计;反之则读不出温度。 3. 温度计使用的几个要点 (1)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泡在待测 液体中,不能碰容器底或容器壁;

10 20 40 30 仰视:结果偏低 俯视:结果偏高 (2)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等一会,不能在示数上升时读数,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 五、体温计 1. 量程:35℃~42℃;分度值:0.1℃. 2. 特殊结构:玻璃泡上方有很细的缩口。 使用方法:用前须甩一甩。(否则只升不降) ☆典型例题 1. 如右图所示,图1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36℃ ;图2中的示数为 -9℃ 。 分析:首先判断液柱的位置:可顺着液柱上升的方向观察,若数字越来越大,则说明液面在0℃以上,应该从0℃向上读;反之则说明液面在0℃以下,应该从0℃向下读。 2. 用体温计测量小强同学的体温是37.9℃,若没有甩过,用它只能测出以下哪位同学的体温( C ) A.小红:37.6℃;B :小刚:36.9℃;C :小明:38.2℃;D :小华:36.5℃ 分析:体温计只升不降的特点。 3. 体温计比实验室用温度计的玻璃泡 大 一些,玻璃管的直径 小 一些,因此,体温计的分度值更 小 一些。(填“大”或“小”) 规律总结:温度计的分度值越小,表示其灵敏度越高。为了增加温度计的灵敏度,只能增大温度计的玻璃泡,减小细管的直径。

2013至2014学年度九年级物理单元测试题--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2013至2014学年度九年级物理单元测试题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一、选择题(各2分,共18分) 1、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教室的高约6m ; B .起重机的效率可以达到100%; C .洗热水澡时的水温约40℃; D .中学生在体测中跑完1000m 用时2min 2、先在保温瓶中装入一定量0℃的水,再向保温瓶中放一小块-5℃的冰,盖上保温瓶盖,过一会儿,你的猜想是( ) A 、冰的质量增加; B 、冰的质量减少; C 、冰的质量不会改变; D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3、新鲜的白菜放两天就“蔫”了。对此,小明同学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主要从防止水分蒸发的角度白菜保鲜的问题展开了探究。他所采用的下列四项措施中,你认为可行的是( ) A 、将白菜放在紫外线下照射; B 、不让白菜在太阳下晒即可; C 、将白菜直接放入冷冻室; D 、用塑料膜包好白菜放入冰箱冷藏室。 4、下列物态变化的过程中, 吸收热量的是( ) ( 1) 春天, 冰雪融化 ( 2) 夏天, 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 ( 3) 秋天, 清晨出现的雾 ( 4) 冬天, 早晨在太阳照射下, 草地上的霜消失 A. ( 1) ( 2); B. ( 1) ( 4); C. ( 2) ( 3); D. ( 2) ( 4)。 5、小芳吃雪糕时,看到雪糕周围冒“冷气”,由此她联想到了泡方便面时碗里冒“热气”的情景。以下是她对“冷气”和“热气”的思考,其中正确的是( ) A.“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他们都是汽化成的水蒸气; B.“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小水珠,后者是水蒸气 C.“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是汽化形成的 D.“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都是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6、加油站都有这样的提示:请“熄火加油”、“禁止抽烟”、“不要使用手机”等。这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常温下液态的汽油容易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 A .液化 B .汽化 C .熔化 D .凝固 7、用体温计测得甲的体温为37.50℃,若没有甩过,又用它依次去量乙和丙的体温,已知它们的实际体温为36.90℃和38.60℃,那么两次测温后下列数据正确的是( ) A.36.90℃和38.60℃;B.37.50℃和38.60℃;C.36.90℃和37.50℃ ;D.37.50℃和37.50℃ 8、如下图所示的四种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 ( ) 9、洗热水澡时,卫生间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洗完后过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 晰起来。水在镜面上发生的两种物态变化是( ) A .先汽化后液化 ; B .先液化后汽化; C .先凝华后升华 ; D .先升华后凝华。 二、填空题(各2分,共48分) 10、小明在一次测量体温时,体温计的示数如 右图所示,则他的体温为 ℃,读作: 11、图4—2中有A 、B 、C 、D 四种测量水温的 操作。请你评价这四种操作方法的正误。如果是错误的,指出错在哪里。 A___ 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夏天在打开电冰箱的门时,常会看到“白气”,这是因为 而成的;水沸腾时在壶口形成的“白气”又是 形成的;而从冰箱里取出的“雪碧”瓶放在桌上一会,会发现瓶壁的四周附着许多小水珠,这是由于 而成的。 13、医用氧气瓶中的氧是以 存在的,它是通过对氧气在常温下 的方法,使之 后贮存在氧气瓶中的。 14、如图所示为海波的熔化图像,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是:海波的熔点为 ℃,海波在第8min 处于 状态,海波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15、热升华技术属于一种特种打印,是传统打印技术的一 次突破。热升华打印出来的图像色彩鲜艳,层次丰富,其效果可与印刷媲美。热升华打印是在高温下使色带上的油墨(颜料)受热 ,渗入物体的表面,温度降低后会发 生 ,即形成色彩亮丽的图像。热升华的图像经久耐用,图像不会脱落、龟裂和褪色。(填物态变化名称) 16、火箭发射架下建有大水池,让高温火焰喷到水中,通过水发生 来吸收大量的热;火箭升空瞬间,会看到巨大的白色“气团”,这是水蒸气 形成的(选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17、目前,全球的气候悄悄变暖,这是 效应不断加剧带来的后果;而城市的平均气温高于周围乡村,这种现象称为 效应. 18、复习课上,老师写下一副与物理知识有关的对联.上联:“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降”;下联:“盘内水冰,冰化水水温不升”.对联中包含的物态变化是 和 ,反映的一共性是 . 三、阅读理解题(共7分) D .用干手器将手烘干 A .冰雪遇暖消融 B .水烧开时冒出“白汽” C .草叶上形成“白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