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垂线的画法教案

垂线的画法教案

垂线的画法教案
垂线的画法教案

《垂线的画法》教案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68例2。

教学目标:1、掌握垂线的画法,能灵活运用绘图方法来画图。

2、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

3、认识垂线的性质。

4、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难点:掌握线的画法。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教学用三角尺、量角器一套

学具:学生用三角尺一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知。

1、创设情景:今天,大家有没有信心和我一道把我们四(4)班的风貌展现给领导和老师们?

2、导入新知:

教师出示用三角尺验门框邻边是否互相垂直和用铅垂线检验墙壁与地面是否垂直的生活实景图。

师:首先,请观察下图,你看到了什么?

生1:左图在用三角尺的直角来检验门框的上边与右边是否互相垂直。

生2:右图在用铅垂线检验墙壁与地面是否垂直。

师:我们可以用工具来验证两条相交直线之间是否互相垂直,那我们又能不能利用工具来给一条直线画垂线呢?好,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画垂线。

出示课题:垂线的画法。(课件演示)

二、明确目标

师:在这节课里,究竟需要我们掌握些什么呢?

出示学习目标,请学生朗读。

我们这节课要学习:

(1)过直线上一点,给这条直线画垂线。

(2)过直线外一点,给这条直线画垂线。

(3)垂线的性质。

三、动手操作,探索方法。

1、画垂线

(1)过直线上一点,给这条直线画垂线。

师:请同学们看探究发现(一)里试一试。不用老师指导你能过直线上一点给这条直线画垂线吗?并说说你是怎么画的?

此处先让学生自主探究,然后请一学生板演且讲述操作步骤,要求条理清晰。同时,老师温馨提示。

生述步骤:

①手握斜边,使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直线重合。

②两手配合,沿直线平移三角尺,使另一条直角边靠近指定点。

③沿着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直线。

教师重点强调:重合平移靠点画线。

补充:最后要添上垂直符号。

师:很好,刚才这位小老师给我们讲解了怎样画垂线,有请掌声感谢!

下面,我们再次回顾一下刚才的操作过程。边播放课件,教师边强调操作要领。

谁能用简单的语言总结一下操作步骤。学生边口述教师边板书。

三步曲:重合

平移靠点

画线

师:现在你会画了吗?再画画。请看探究发现(二)里再画画,边画边给同桌检查,纠正。

(2)探究垂线的性质和过直线外一点给这条直线画垂线的画法。

师:画好了吗?接下来请看到探究发现(三)里“我发现”。

①请过直线外一点向这条直线画线段,你能画多少条?

②有没有最短的?

③如果有,你是怎么画出这条线段的?

要求:请四人小组展开讨论,并由小组整理并汇报结论,学生汇报教师边演示课件①、②问并板书垂线的性质。

生汇报:①、能画无数条

②、有最短的,是与直线垂直的那一条。

师述:从这点到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简称“垂线段”。从点到直线的所有线段中,这条线段是最短的,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补充:这些在我们的书上有吗?找出来一起读一读,并在“线段最短”下划一横线。

板书:

垂线的性质:垂线段最短距离

师:刚才,这点不在直线上,而在线外,你是怎么画出经过这一点到直线的垂线的?

它的画法与画过直线上一点到直线的垂线有什么相似之处?有没有不同之处?

生:它们的作图步骤是基本一致的,只是最后要添上垂足。

师:好的,我们再一起浏览一下是怎么画的?

教师边放课件边强调“三步曲”。

四、强化新知,拓展延伸,提高能力。

过渡语: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完成了吗?我们现再回顾一下(教师重新找开“学习目标”片段)。要不要再练练?

1、请拿出分层练习题,先独立完成。

待完成后分层展示作答情况,同时教师引导全体学生适时点评。

2、回顾生活

师:其实,画垂线在生活中时常都会运用,请打开教材69页第5、6题,并说说理由。

师:第6题怎么修,画一画?为什么?

生:过点向直线画垂线,因为垂线段最短。

在学生口述中,教师同时演示课件。

师:第5题怎样测?

生:使皮尺经过落脚步点且与起跳线垂直,然后读出落脚点到起跳线之间的长度。

师:为什么要这样测?

生:因为落脚点起跳线之间的垂线段长才是落脚点到起跳线间的距离。

3、思维飞跃:给一任意直线画垂线?能画多少条?你可能会用到哪些方法?

五、畅谈收获与感受,总结全课。

这节课,同学们都学得非常认真,现在你能谈谈:

1、你在这节课中学到了些什么?还想知道什么?有什么新发现?

2、在这节能课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有什么想对老师和同学们说的?

3、板书设计:

画垂线三步曲(红)垂线的性质

重合线段最短

平移靠点点到直线的距离

画线

1、画一画

过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你能吗?

2、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过直线外一点,可给这条直线作无数条垂线。()(2)、在同一条直线上作两条垂线,这两条垂线互相垂直。

()

(3)、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是指这一点到这条直线的线段的长。()

1、过点向对边作垂线。

2、怎样画一个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呢?

1、试一试。

你能过直线上一点给这条直线画垂线吗?并说说你是怎么画的。

我是这样画的:

2、再画一画。

过直线上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

3(

论。)

(1)、请过直线外一点向这条直线画线段,你能画多少条?(2)、有没有最短的?

(3)、如果有,你是怎么画出来的?

素描几何体教学教案分解

第一课:画素描所使用的工具及素描中线的表现方法 1、铅笔:美术铅笔的铅芯有不同等级的软硬区别.硬的以"H"为代表,如:1H、2H、3H、4H等,前边数字越大,硬度越强,即色度越淡;软的以"B"为代表,如:1B、2B、3B、4B、5B、6B等,数字越大软度越强,色度越黑;学生用铅笔一般是HB形,软硬适中.对於初学绘画的可从HB到4B中选择三种类型就可以了. 2、炭笔:炭笔的用法和铅笔相似,炭笔的色泽深黑,有较强的表现能力,是画素描的理想工具,用於画人物肖像尤佳.但画重了很难擦掉. 3、木炭条:木炭条是用树枝烧制而成,色泽较黑,质地松散,附着力较差,画完成后需喷固定液,否则极易掉色破坏效果. 4、炭精棒:炭精棒常见的有黑色和赭石色两种,质地较木炭条硬,附着力较强,可用可不用固定液. 5、橡皮:画画用的橡皮一般常用的有香型的较软的橡皮和可塑性橡皮,可塑性橡皮如同橡皮泥,用起来非常方便. 6、画板和画夹:画板和画夹都有不同的型号,大小可随自己的画幅而定,初学者选用590X440mm左右的为宜.画板比较坚固耐用,画夹则方便携带,是外出写生的好帮手. 7、画纸:画纸要选用纸面不太光滑且质地坚实的素描纸最佳(图画纸的质地较松软,初学者不容易掌握),素描纸的附铅性强,且质地坚实,可反复擦改不易损坏纸面. 一、握笔 1、画画的握笔方法是和平时写字有区别的.通常的握笔方法是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铅笔(如图1),小指作支点支撑在画板上(或悬空),靠手腕的移动来画出线条(如图2).

2、只在细部刻画时才会采用象平时写字的握笔姿势,但依然是靠小指的支点来移动手腕完成(如图3). 二、画板的摆放 1、画板的摆放应和视线垂直,画者和画板之间,应保持到可伸直臂膊的距离.这样在画的过程中,始终能照顾到全局,也避免由於视角的原因造成的透视错误(如图7). 2、当画板位置确定后,在画的过程中就不要再移动,以避免因角度的变化影响画儿的透视改变. 三、线的种类和注意事项

角的分类和画角_教案教学设计

角的分类和画角 教学内容:教科书p.22、23的内容。 教材简析: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直观认识锐角、直角、钝角以及掌握了角的度量的基础上教学的。内容包括角的分类和按给定的角的度数画角。学习这些内容,对于进一步学习空间与图形的知识以及发展空间观念,都十分重要。 教学目标: 1、利用活动角学习角的分类,认识分类的标准,掌握不同角的特征,发现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的大小关系。 2、按要求画指定度数的角,初步总结出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 3、在动手操作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感受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会正确地按度数画角 教学准备:量角器、三角板、活动角 教学过程: 一、通过活动角,认识各种角 1、出示活动角 提问:谁愿意上台来转动活动角,并给大家介绍一下你转成的是什么角?(学生上台转角并介绍是什么角) 2、提问:你认为角的度数在什么范围可以把它称为“锐角”?(学生回答:小于90度) 什么样的角称为直角?钝角呢?(直角是90度,钝角大于90度

小于180度) 3、师继续转动活动角,慢慢展开,使它的两条边变成一条直线,问:现在它变成了什么角?(平角)你能描述这种角吗?平角多少度?你能指出平角的顶点和两条边吗?(指名学生回答)你会自己独立画平角吗?(学生在草稿本上画,指名上台画平角) 提问:画平角时,只画一条直线性吗?(不行,角必须有顶点和两条边,画的时候可以在直线中间加一个点,并且标上半圆的弧线) 4、再展开(又回到了重合状态),猜猜是什么情况?现在角的一条边绕了一周,又回到了起点,想一想,它画下来又会是什么样的?(学生自己在草稿本上画) (注意引导学生与0o的区别,画上圆弧) 指板书问:这个角是怎么得到的?根据这个特点,你想给它起个什么名字?(周角) 6、讨论:直角、平角、周角的大小有什么关系?你是怎么想的?(1平角=2直角,1周角=2平角=4直角) 二、画角 1、我们前面研究的是量角,你能否来画60度的角呢?(学生在草稿纸上尝试画角) 你用什么方法画角?(用三角尺或量角器画) 2、小组讨论怎样用量角器画角(试着说一说步骤) 3、全班交流用量角器画角的步骤并板书:先一条射线;把量角器放上去,中心点和端点对齐、零刻度线和射线对齐,再找到60的

《画角》教案

《画角》教案 李决红 教学目标: 1、学会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和步骤,会画指定度数的角,初步学会用一副三角板画特殊角。 2、经历用量角器画角方法形成的过程,在探索中学会表达和交流自己的观点,学会与人合作,形成学习的经验。 3、在画图的过程中培养认真、细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掌握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的方法。 2、按指定度数正确画角。 教具准备:量角器、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课件出示复习练习(以开火车游戏) 周角是()度平角是()度直角是()度 锐角是()度钝角是大于()度而小于()度 2、展示几种基本角,让学生回答 3、课件出示量角器,学生说出量角器的中心点和零刻度线,并说说怎样用量角器量角。 师:同学们真棒!认识角也会量角,那同学们会不会画角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样画角! (板书:画角) 二、探究新知 活动一:用量角器画一个60°的角。 ⑴学生自学课本43页内容。 ⑵试着用量角器画一个60°的角。(教师下位巡视,观察学生画角的情况。) ⑶学生汇报画角过程。 课件展示画角过程: ①先画一条射线。 ②量角器的中心点与顶点重合,0刻度线与射线重合。 ③找到60°,点上一个点。(注意:从0刻度开始。) ④连成一条射线。 师:老师觉得有点难记,就将这几句话概括成了这十二个字,请同学们帮老师看看对不对! (画角要点:一画线、二重合、三找点、四连线。) 引导学生回答:一画线(画一条射线);二重合(中心点重合,0刻度线重合);三找点(找到所画度数,点上点);四连线(连接两个端点)。 活动二:学生操作用量角器画一个40°的角。 ⑴请一个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草稿本上画。(教师下位巡视,做错的学生加以辅 导) ⑵请另一个学生验证这个角。 三、合理应用 1、练一练

《彩墨画树》教案

《彩墨画树》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树木画法的教学,增加学生对中国画山水的了解,提高学生对中国画山水树木画法的技法与欣赏水平,为以后学习山水画打下基础。 2、技能目标:初步了解树木的造型结构及表现,感受、体验中国画用笔、用墨的特点。 3、情感目标:通过对水墨画树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艺术的情感,感受彩墨绘图的情趣。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树的造型、结构特点,掌握彩墨画树的基本画法。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体验和表现彩墨画树中用笔和墨色的变化。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1、教师示范导入新课。 2、引导学生认识中国画的工具材料。 3、引导学生观察范画,了解中国画的运笔和墨色的变化。 ①彩墨画的运笔方法:侧锋和中锋 ②墨色变化:焦、浓、淡、干、湿 4、揭示课题:彩墨画树 三、发展阶段 1、请学生快速浏览课本,说说树的结构。 2、欣赏体验 ①欣赏图片,请同学们说说树的造型特点。 ②欣赏画家彩墨画树的作品。 ③学生初步体验和感受彩墨画树的乐趣。 ④互动交流:让学生说出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3、教师示范彩墨画树的方法步骤。 (1)用侧锋画树干。 (2)用中锋画树枝。 (3

四、欣赏、实践 1、学生通过欣赏画家的作品,进一步了解更多的画树方法。 2、快乐实践:用水墨画方法画一棵大树或多棵树。 要求: (1)选择自己喜欢的树进行创作。 (2)注意把握墨色的浓淡和运笔的力度。 3、学生进行课堂创作,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出现的问题并指导。 五、作品展示与评价 1、组织学生展示、交流、互评自己的作业。 2、老师点评并适时进行德育渗透。 六、课后拓展 收集画家们彩墨画树的作品,并带到学校来与同学交流。

四上3教案:角的画法

第 4 课 时 课题 角的画法 主备教师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43页的例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用量角器按指定度数画角,并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角的有关知识。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分析、推理的能力。 3、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过程与方法 4、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会用量角器按指定度数画角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学习能力教学策略:通过表述、复述、转述的交流方式,让学生经历画角的全 过程,进一步巩固角的有关知识。 教具准备:课件、量角器、活动角、尺或三角板 教学过程个性化修改 一、导入 1、说出下面的角各是哪一种角。 2、我们已经认识角,会用量角器量角,会进行角的分类,怎样画角呢? 今天我们来学习画角。 板书课题:画角 二、新课 1、教学角的画法 问:量角的工具是什么?

说明要画一个指定度数的角,也要用量角器来画。 出示例题3 :画一个60°的角 (1)请同学自学角的画法, (2)试一试 让学生拿出量角器、铅笔、练习本,按书上的步骤一步一步地画一画。 说一说 请学生说说你是怎么画的?学生一边说,教师在黑板上示范,最后教师讲解说明。 2、做一做(P4 3、2) 分别画出75°、105°的角 让一名较好的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画。教师巡视,注意画的步骤。 三、巩固应用(作业设计) 1、P43、2 画出下列各角。 20° 30° 75° 85° 105° 120° 90° 2、P45、6用一副三角尺,分别画出15°、75°、150° 165°的角。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说一说。 五、板书设计 画角 六、教学反思

《角的画法》公开课教案、教学反思、教学评析

《角的画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角的画法 教学设想:在学习了量角的基础上我又带领学生学习画角的知识和技能,因为学生对量角器、三角板的认识与使用有了一定的知识经验,所以画角时的困难比量角时的困难减少了。于是在教学画角时,我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在实践中体会、总结出画角的基本方法。 教学目标: 1、在学生掌握角的分类和度量的基础上,掌握角的画法,会用量角器正确地画指定度数的角。 2、会用三角板画一些特殊度数的角。 3、通过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作图能力,加强学生的空间观念。 4、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相关知识进行及时检验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掌握按指定度数画角的方法。 课前准备:学生准备了画纸、三角板、量角器、铅笔等学习用品。 教师准备:量角器、三角板。 教学设计: 一、复习铺垫,予做准备。 1.把下面各角填入适当的括号内. 40°135°180°91°360°90°127°4° 锐角()钝角()直角()平角()周角()2.说出三角板上每个角的度数。 要求学生拿出三角板一个角一个角地说。老师板书度数:90°、

30°、60°、45°。 我们已经认识角,会用量角器量角,会进行角的分类,怎样画角呢?今天我们来学习角的画法。 板书课题:角的画法 二、尝试体验、探究新知。 1、学生自己动手画角,可以讨论后再完成。 用一副三角板可以画出哪些角?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完成。(两个角组合可以画出15°、30°、45°、60°、75°、105°、90°、135°、150°、120°等角。)那你能用三角板画出其中的一个角来么?学生试试画出来。 2、如果要画的不是上面这些特殊角,比如画一个65°的角应该怎么办? (这个活动师仍然不提出具体的描画方法要求。学生会在活动中发现用三角板不容易画出这个角,应该使用量角器才能准确的画出这个角。这时引导同学提出:三角板在画角时是有局限性的,不是所有的角都能用三角板精确地画出来。) 说说你想用什么工具帮助你画出这些角?(用量角器画这个角。) 3、学生动手画角。 4、活动后师及时问,怎样使用量角器画角? 先让学生说说画角的方法,再引导学生进行小结。 (1)重合——先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零刻度线和射线重合。

正方体长方体直观图的画法

课题2 正方体、长方体直观图的画法 (本课适用于高二数学选修课) 机型:TI-92或TI-92plus(在FlashApp中装有Cabri Geometry) 教学过程: 一、正方体、长方体直观图的画法(略) 二、长方体直观图在计算器中的画法 例1.在计算器中作一长方体(不考虑边长的大小)。 1.进入几何功能(方法见课题1)。 2.作下底面的直观图 ①作一条边AB:按5:Segment按进入画线段状态),将光标用箭头 键移至所要画的线段的端点位置处按,再将光标移至另一端 1); (图1)(图2) ②4:Label按,选中一个端点(将光标移至端点 处直至出现(THIS POINT//用以表示大写)选中另一端点再 2; ③用上述方法作线段BC(见图3); ④作底面四边形的另外两条边所在直线:按F4选中2:Parallel Line按

作平行线状态),选中点C(将光标移至点C处直至出现THRU THIS POINT)按 选中线段AB(将光标移至线段AB处直至出现PARALLEL TO THIS SEGMENT)然后用相同的方法作出另一条平行线(见图4); ⑤作两条直线的交点,按F2选中3:Intersection Point按 点状态)选中两直线的交点(将光标移至交点处直至出现POINT A T THIS INTERSECTION)然后标上字母D(见图5)。 (图3)(图4) (图5) (图6) 作侧棱所在的直线 ①过点A作AB的垂线:按1:

Perpendicular Line按进入作垂线状态),选中点A(将光标移至端点处直至 出现THRU THIS POINT)选中线段AB(将光标移至线段AB处直至出现PERPENDICULAR TO THIS SEGMENT)按 (图7)(图8) ②(见图6)。 用上述方法作出另外三条侧棱所在直线(见图7)。 作长方体的上底面 ①在过点A的AB2:Point on object 画动点状态)选中直线(将光标移至直线处直至出现ON THIS LINE)在你要画点 标上字母A1(见图8); ②过点A1作AB的平行线并作该直线与过点B的垂线的交点B1; ③按上述方法作点C1和D1(见图9)。 5作长方体 ①隐藏不需要的线:1:Hide / Show 隐藏掉所有线后按10)。 (图9)(图10) ②用线段作出长方体:按F2选中5:Segment按ENTER选中线段的一个顶点按ENTER

角的画法_教案教学设计_3

角的画法 教学目标1.在学生掌握角的分类和度量的基础上,掌握,会用量角器按指定度数画角.2.通过动手操作,初步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3.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相关知识进行及时检验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掌握按指定度数画角的方法.教学难点按指定度数正确画角.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予做准备.1.把下面各角填入适当的括号内.40°135°180°91°360°90°127°4°锐角()钝角()直角()平角()周角()2.量出下面各角的度数. 师:我们已经学过画角的方法,如果知道一个角的度数,怎样画出这个角呢?二、尝试体验,探究新知.1.教师明确研究任务:画一个65°的角.2.利用活动角,渗透.学生活动:(1)利用活动角和量角器,想办法摆一个65°的角.(2)同学之间互相利用量角器检验.(3)请摆的比较准确的同学介绍摆角的方法.(4)尝试摆不同的有(按老师要求)3.尝试画角.教师要求:利用直尺和量角器画一个65°的角,画完之后再用量角器量一量(检验)学生活动:(1)尝试并体验画一个65°的角.(2)学生质疑(提出自己画角时遇到的问题?)(3)请学生介绍准确画角的技巧.4.自学书中“”(1)自学教材第125页“”.(2)画一个65°的角.(3)学生讨论:画角的步骤(①重合②找点③连线)三、归纳小结,质疑问难.1.引导学生小结“”.(1)先画一条射线使量

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零刻度线和射线重合,(2)在量角器所画角刻度线的地方点一个点.(3)以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2.让学生质疑问难.师:有什么问题需要请教大家或要提醒别人要注意的问题?四、运用新知,解决问题.1.用量角器画出30°的角.(集体订正.)提问:如果不用量角器,你能准确地画出30°角吗?(利用三角板的30°角)2.用量角器画出20°、70°、95°、135°和165°的角.同桌同学互相检验.3.用一副三角板画出15°、150°和165°角.(1)动手尝试(2)集体订正(3)合作交流提问:你还有不同的画法吗?五、发挥想象,培养创新.1.用一张长方形纸折出下面度数的角.45°135°75°学生演示折角的方法2.利用手里的学具画135°的角,看谁的画法最多?(90°+45°,180°-45°,60°+30+45°用半圆仪用三角板)六、布置作业.1.完成第127页第13题.看下图,已知∠1=60°,求∠2、∠3和∠4的度数. 2.完成第127页第12题.用一副三角板拼成下面度数的角.180°120°135°75°105°3.完成第127页第16题.下图中∠1=90°,∠2是多少度? 板书设计

中国画--树的画法--(教案)

中国画----山水:树木画法 第1 课时:树木画法课型:综合课 教学方法:欣赏、讲解、示范与练习相结合。 教学目的: 通过树木画法的教学,增加学生对中国画山水的了解,提高学生对中国画山水树木画法的技法与欣赏水平。为以后学习山水画打下基础。 重点:树木的结构和中国画画树的特有的表现手法。 难点:树木的穿枝插叶。 教具准备:山水画二至三幅,树木结构图一幅,树枝、树叶分类挂图学具准备:国画工具——笔、墨、纸、砚。 教学步骤 课前,在教室前面挂出写意山水画二至三幅。 1导言: 先欣赏挂在墙上的几幅山水画,由此引入新课,介绍树木是山水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祖国的传统艺术,我们要十分珍爱并发扬光大。2树木的结构: 树木的种类繁多,形状也千差万别,但每株树都是由枝、干、根、叶构成,它们的生长规律是:主干粗、枝干细,枝干越分越细。 3树干、树枝的画法: 画树的顺序是:先立干,后分枝,最后点叶。 古人有“树分四枝”之说。意思是指画树要四面出枝,才能表现出一棵树的立体感。再则,画树枝要注意取舍、概括,以达到简化,同时在

画面的树干时,多用浓墨,画后面的枝干时,多用淡墨来表现,使其具有远近关系和层次。古人经过长期的观察、提炼,把各种树木的种类和各种树枝的生长规律和形态概括为两种基本形态。 即:“鹿角法”和“蟹爪法”。 鹿角法:枝条上挺如鹿角状,两枝交接处的内角多为锐角,也有成钝角的,但不宜取直角,因直角太呆板。 蟹爪法:枝条下屈,如蟹爪。(枣、柿等树,大体属于这一类。) 4树叶的画法: 树叶的表现法虽很多,但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即:点染法和双勾法。点染法: (1)胡椒法:为密集的圆形小点。最好用微秃的毛笔画,落笔时笔锋直擢纸面,有节奏地点下去。注意墨色的浓淡变化。 梅花点与鼠足点:由五点聚成一个小单位,其形状如梅花和鼠足,然后由许多小单位交错排列而成。梅花点下笔重;收笔轻;鼠足点下笔轻,收笔重。 松叶点:松叶又叫松针,由八、九笔或更多的笔画组成上仰的扇形,一般由中间一笔画起,先左后右,每个小单位参差交叠构成一大片树叶。 介字点与个字点:叶形下垂,每个小单位形如“介”字或“个”字。要注意参差交叠与浓淡变化。 双勾法: 双勾法,就是用勾线的方法画树叶。其组织排列规律也与点染法相似。

正方体的画法

第课正方体的画法 【教学目标】 1、用线的要求:做到用直线,线条要有弹性和腻亮感,看起来要顺畅,不能画死线。 2、所画图形要符合透视规律:近宽远窄、近大远小。 3、在画纸上做好构图要布局。更要明白视平线下与视平线上的长方体的线条走向。 【教学重难点】 1、用线的要求:做到用直线,线条要有弹性和腻亮感,看起来要顺畅,不能画死线。 2、所画图形要符合透视规律:近宽远窄、近大远小。 3、在画纸上做好构图要布局。更要明白视平线下与视平线上的长方体的线条走向。 【教学内容】 一、导入课堂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观察下列长方体图形,可以走到不同的角度观察,看看图形有哪些变化。判断线下与视平线上的长方体的线条走向。二、新授 1、让学生观察视平线下与视平线上的长方体的线条走向。

在视平线上的长方体的线条走向是:把长方体的线条延长,就会发现除垂直线外,其他的线条都向视平线两端的下方走去,直至消失在一个点上。 在视平线下的长方体的线条走向是:把长方体的线条延长,也会发现除垂直线外,其他的线条都向视平线两端的上方走去,直至消失在一个点上。这个点叫“消失点”。 让学生通过观察,弄明白线条的走向,为下面的绘画做好准备。 2、认识透视规律

近大远小、近宽远窄,在绘画中,物体离自己最近的要画得相对大些,离自己较远的物体画得相对小些。 3、绘画中的线条要求 线条要画得轻快,下笔不能用力过重,过重会容易造成死线,造成死线后,对后面画的修改带来不便,或造成不可修改,以致会毁坏整幅画。画出来的线要两端显得稍小此,并且有腻亮感。 4、构图要布局合理 上图是采用中间偏右的布局(也可以中间偏左),不能把画画在纸张的正中央,要有偏重感。

第七章 线段与角的画法 的复习课 教案

线段与角的画法的复习与探究教案 教学目标:1)通过类比课本例题和习题系统复习线段与角的画法的基础知识; 2)通过线段和角画法的类比体会数学学习中的类比方法; 3)通过相应问题的解决,感受在解决问题中使用类比方法的快乐! 教学过程: 1)概念复习 由数和(差、倍)意义类比理解线段和(差、倍); 我们可以从数的和、差和倍的意义来类比理解线段的和、差和n倍的意义,在这基础上用刻度尺或利用尺规画出“与已知线段相等的线段”、“几条线段的和与差”和“已知线段的n倍”.当然在这样的类比学习中,我们必须明确:线段的和、差和n倍与线段长的和、差和n倍的意义是不相同的,前者是图形之间的关系,而后者则是数量关系2)新课探究 等线段和等角的画法的类比. 我们不妨以从观察课本上的两个例题开始讨论: 例题 1 如图(略),已知线段a用圆规、直尺画线段AB,使AB=a.(课本P86) 例题2 如图((略),已知∠β,用直尺、圆规作出∠COD,使∠COD=∠β(课本P96)仔细对比一下,不难发现:两个例题,如果以例题1为基准,那么例题2可以看作将例题1中的“线段”置换成相应的“角”所得,反之亦真. 像这样,由例题1的“线段”的置换成“角”所得的例题2看作是由例题1类比而得,显然例题1也可以看作由例题2类比而得. 在解决这类问题过程中,我们可以先解决其中较简单的问题,再去探索另一个较复杂问题的解答过程,这就是课本为我们提供的解决相关问题的一个重要方法. 根据上述课本例题提供的方法,试解答下列问题: 例3 O是线段AB的中点,P是线段AO上一点,且线段BP比线段AP长6cm,求线段OP的长 例4 OC是∠AOB的角平分线,OP是∠AOB内部的一条射线,且∠BOP比∠AOP大6°,求∠COP的大小 例5 本例用原问题和由原问题类比所得问题组成讨论 (1) 当线段AB上的点数为6时,在表中填上线段的总条数, (2) 根据表中规律猜测线段总条数m与线段上点数n(包括线段的两个端点)有什么关

(四年级数学教案)画角教案

画角教案四年级数学教案 画角(第28页) [教学目标] 1、会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 2、会用三角板画一些特殊角度的角。 [教学重、难点] 1、会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 2、会用三角板画一些特殊角度的角。 [教学准备]每人准备量角器、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用画指定度数的角 1、动手尝试画指定度数的角 让学生画一个60度的角:你能用几种方法画?

2、交流、总结

先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画法 用量角器怎样画?要注意些什么?(注意内外圈的数,画完后可估一估)用三角板怎样画?要注意些什么?(用三角板只能画出一些特殊角度的角) 3、画一个150度的角。 你能用几种方法? 二、试一试 1、试一试:第1题学生先用量角器量出红领巾一个角的度数再画出来。 2、思考、讨论用一副三角板可以画哪些度数的角。 三、作业:练一练2、3 [板书设计] 画角 用量角器画角用三角板画特殊度数的角 第课时: [教学内容]画角(第29-30页)

[教学目标]

1、复习本单元有关知识。 2、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每人准备量角器、三角板、一张圆形纸片、一张长方形纸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和运用平行和垂直的知识 1、练习二第1题: 说说给定图形中马路之间的相互平行与相互垂直的关系。并引导学生说明如 何确定两条马路之间的平行或垂直关系,有些可直观发现,有些需要用直角去验证。 2、练习二第2题: 结合自己的居住环境,说说各马路之间的平行或垂直关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在说之前可让学生先画草图,再说关系。 二、复习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 练习二第3、4题:先让学生估一估角的大小,在用量角器测。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山水情怀——树木画法》教案

《山水情怀——树木画法》教案 盘进秀 一、课题介绍 (1)学情分析: 在我教学过程中经过长期调查,发现大部分初中学生对祖国传统艺术的态度漠然,对中国画的认识更是片面。因为我们的传统绘画对创作者的文化修养要求很高,画面形象的高度概括,省略处理和特有的笔墨技法让很多孩子产生畏难情绪,对于学习中国画有无从下手的感觉。 (2)指导思想和对策: 任何艺术创作都需要建立在情感基础上。真挚的艺术是具有打动人的力量的。正是因为情感的淡漠,正是因为似乎事不关己,我们今天才出现那么多令人担忧的局面。对于平日司空见惯的树木,大部分人是无动于衷的。无论是在生活状态中还是艺术作品中,大部分人对树木的认识都只是一个配角的位置。我希望能通过自己精心的教学设计能让学生认识树木的各种姿态,感受它们给我们带来的种种情感上的愉悦和精神上的启发。进而愿意观察思考和尝试表现。 (3)教学背景和教学方法: 教材内容分析:《山水情怀——树木画法》是云南省地方教材普及版美术八年级的第6课,“画山水必先画树”,树木是中国山水画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对象。在西双版纳这个植物王国中,树木更是丰富多彩,不同树木的生长规律和特征表现各不相同,让学生熟悉各种树的生长规律和结构特征,尝试各种树的画法,能够为今后的中国画的欣赏和创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学方法:欣赏、讲解、示范与练习相结合。

二、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了解中国传统山水画,感受中国画的笔墨情趣。 2、在体验中树立自信心,加深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3、激发对自然的关爱。 过程与方法:1、借助树木图片作为导入并引发思考。认识自然界中树木的不同美感。 2、欣赏国画作品,感受中国画的笔墨情趣。 3、学习运用国画中的基础笔法和墨法描绘树木。 知识与技能: 1、能运用国画基础的笔法和墨法完成树木的描绘。 2、提高学生对中国画山水树木画法的技法与欣赏水平,为以后创作山 水画打下基础。 (三)教学重点: 1、感受树木所传递出来的美感。 2、树木的结构和中国画表现树木的特有的表现手法。 (四)教学难点: 1、利用中国画的笔墨表现树木的结构。 2、学生在体验中能感受到通过树木的画法来表达人的情感 三、教师准备: 教具:

素描课程教案

目录

素描基础(一)——认识素描 素描的概念:素描从广义上讲,顾名思义,包含有“朴素的描写”之意。它是用铅笔、毛笔、钢笔、碳笔,甚至是现在流行的手写版的画笔等工具做单色的描绘。 但从狭义上讲,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包括绘画、建筑、雕塑等)的基础训练学科。是通过线条、色块的深浅把我们所画的物象的体积的感觉和空间的感觉真实的表现在平面的纸上。学习美术必须打好素描基础。 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素描也是独立的艺术形式。艺术使人产生美感,只有建立在美感基础上的训练,才是我们需要的。在素描的基础联系过程中,必须循序渐进、踏踏实实的走好每一步,日积月累才能做到得心应手,以情动人、以美悦人。相信大家都能通过自身的努力,做到心专、脑动、眼准、手勤,持之以恒必将会有令人惊喜的收获。 一、画素描需要的工具及如何使用 1、用笔的要求 铅笔:美术铅笔的铅芯有不同 等级的软硬区别.硬的以"H"为代 表,如:1H、2H、3H、4H等,前边 数字越大,硬度越强,即色度越 淡;软的以"B"为代表,如:1B、 2B、3B、4B、5B、6B等,数字越大 软度越强,色度越黑;学生用铅笔 一般是HB形,软硬适中.对於初学 绘画的可从HB到4B中选择三种类 型就可以了。 炭笔:炭笔的用法和铅笔相似,炭笔的色泽深黑,有较强的表现能力,是画素描的理想工具,用於画人物肖像尤佳.但画重了很难擦掉。 木炭条:木炭条是用树枝烧制而成,色泽较黑,质地松散,附着力较差,画完成后需喷固定液,否则极易掉色破坏效果。 炭精棒:炭精棒常见的有黑色和赭石色两种,质地较木炭条硬,附着力

较强,可用可不用固定液。 利用铅笔表现明暗的方法: (1).铅笔直立地以尖端来画时,画出来的线较明了而坚实;铅笔斜侧起来以尖端的腹部来画时,笔触及线条都比较模糊而柔弱。 (2).笔触的方向要整理才不致混乱。 2、橡皮:画画用的橡皮一般常用的有香型的较软的橡皮和可塑性橡皮,可塑性橡皮如同橡皮泥,用起来非常方便 铅笔画使用橡皮擦注意事项: (1).初学时往往总觉得画一笔不满意时,就马上用橡皮擦去了,第二次画得不对时又再擦去,这是最不好的习惯。一则容易伤害画纸使纸张留下疤痕,再则画时就越画越无把握了,所以应极力避免。 (2).当第一笔画不对时,尽可再画上第二笔,如此画时就有一个标准,容易改正,等浓淡明暗一切都画好之后,再把不用之处的铅笔线,用橡皮轻轻擦去,这样整幅画面就清楚可爱多了。 (3).其实画面上许多无用的线痕,通常到最后都会被暗的部份遮没了,我们只需把露出的部份擦去,这样也较为省力。同时不用的线痕,往往无形中成为主体的衬托物,所以不但不擦去无害于画面,有时反而收到无形的效果,这是我们不可不注意的地方。 3、用纸的要求 画素描通常在专用的素描纸上进行(不过我的素描纸就是电脑屏幕,当然我的笔也就是画板的画笔了),选用素描纸时,要注意纸质坚实、平整、耐磨、纹理细腻、不毛不皱、易于修改(好麻烦啊,不过为了能画出好的作品,也没办法,呵呵),如素描纸、铅画纸,如太粗、太薄、太光滑的纸都不适合铅笔画素描。初学者使用的纸张大小以8开或4开为宜,16开大小的铜版纸和复印纸,则适合用钢笔、圆珠笔画素描。 4、画板和画夹 画板和画夹都有不同的型号,大小可随自己的画幅而定,初学者选用590X440mm左右的为宜.画板比较坚固耐用,画夹则方便携带,是外出写生的好帮手。

四年级数学上册《画角》教学反思

四年级数学上册《画角》教学反思《画角》是在学生学习了《角的度量》之后进行教学的。学生已经知道了量角的方法,对于反过来探究角的画法兴趣非常浓厚。 课前我预想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比较薄弱,因此在学习画法时主要以教师讲解,并结合讲解板演为主,没有放手让学生去自主探索画法。把更多的时间放在了学生动手练习上。从课堂的效果来看,还是比较好的,但是在回家作业中出的问题却较多,主要是画不准,有的学生甚至把钝角画成了锐角,锐角画成了钝角等。仔细反思,可能是以下几方面造成的: 1、学习画法时,以教师讲解为主,放手不够,学生是被动的接受知识,没有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课堂上来看学生好像已经学会了,实际由于体验不深刻,学生并没有把知识很好的吸收并内化,掌握得并不牢固,所以导致回家作业效果不好。 2、学生出错最多的就是找不准数。这说明学生前面的基础还是没打好,对量角器上的刻度还是不熟悉,找不准数。特别是不是整十度时,错得更多,很多学生都少画或多画了10度,说明他们在画角时,对于这个度数的取数范围在哪里心里都不是很清楚。 3、学生在画角时,内外刻度不分清。学生在画的过程中,把内外刻度弄混的状况也很多。这说明他们在画角时,头脑里并没有去认真想清楚该找内刻度还是外刻度,只是看到这个度数就马上打好了点,导致本来是锐角的画成了钝角,本来是钝角的画成了锐角 4、有的学生使用的量角器不好。有的学生量角器上的刻度线很少,

有的量角器上面图案很多,有的量角器中心点是一个小洞,学生在重合的时候左移一点或者右移一点就会有10度的误差等,这些也对学生的学习造成了干扰。 5、有的学生利用内圈刻度画角,有5度的,如75度,不能直接在量角器内圈的75度的位置上打点,于是找不到记这个点的位置。他们不会在量角器上75度的位置一直向外看,有的会看的也把刻度线看歪了,偏离到别的刻度去了。还有很多学生对于内刻度的数对应外刻度的哪个数这一点并不熟悉,所以找不到点。

幼儿园大班美术公开课教案《树》

幼儿园大班美术公开课教案《树》 一、活动目标: 1、积极尝试用各种线条、图案装饰树,激发对线描画的兴趣,增强艺术美感。 2、能主动地对同伴的作品作出较正确的评价。 3、培养幼儿探索树的能力,通过感官观察并记录树的样子。 二、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线描笔、画纸人手一份。 三、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1.师(点击课件,出示“树”):这是什么字?你认识吗? 2.师:世界上的树有很多种,你知道的有哪些? 3.师:树的种类多,形状也是各种各样,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4.师生小结:有的树干粗、有的细;有的树冠大、有的小,有的树冠像三角形,有的像椭圆形,真是千姿百态、形状各异。 5.师:我们到幼儿找一找各种各样的树。 (二)讲解示范,掌握绘画要求师:今天我们就用线描的方法来画树,你想怎么画? 幼:用各种线条、图案……师:你们熟悉哪些线条? 幼:波浪线、螺旋线、锯齿线、长城线、斜线、直线、弧线……(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带领幼儿徒手练习各种线条的画法)。 (三)欣赏线描画范作,感受线条变化带来的艺术美感。 师:在这些作品中你发现了哪些线条?这些线条有什么变化呢?它们是怎样排列、组合的? 师:不同的线条变化组合产生的效果会使画面更美,你们愿意来试试吗?你想怎么设计?和旁边的小朋友商量一下。(幼儿自由交流,介绍自己的想法。) 师(点击课件示范):如果添画上自己喜欢的图案,一定会更满意,你喜欢什么图案呢? (四)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1.交代要求:在电脑中选一棵或者是平时看到过的树,在纸上画好外形(轮廓),要画得尽量大,布局合理。 2.幼儿作画,提醒先画好的幼儿写好名字,将作品贴在展板上。

西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画法》教案

角的画法 教学目标: 1.在学生掌握角的分类和度量的基础上,掌握角的画法,会用量角器按指定度数画角。2.通过动手操作,初步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 3.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相关知识进行及时检验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按指定度数画角的方法。 教学难点: 按指定度数正确画角。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 一个量角器,一幅三角尺,一个活动角。 教学方法: 引导---自学。 预习提示: 1.回忆画角的方法。 2.认真观察,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角的步骤是什么?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予做准备。 1.把下面各角填入适当的括号内。 40° 135° 180° 91° 360° 90° 127° 4° 锐角()钝角()直角()平角()周角() 2.量出下面各角的度数。 师:我们已经学过画角的方法,谁来说一说? 指名回答,师强调:“画角时要先点上一点,从这一点画出两条射线,便画得一个角。师:如果知道一个角的度数,怎样画出这个角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怎样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板书课题) 二、尝试体验,探究新知。 1.教师明确研究任务:画一个75°的角。 2.利用活动角,渗透角的画法。 学生活动:(1)利用活动角和量角器,想办法摆一个75°的角。 (2)同学之间互相利用量角器检验。 (3)请摆的比较准确的同学介绍摆角的方法。 3.尝试画角。 教师要求:利用直尺和量角器画一个75°的角,画完之后再用量角器量一量(检验)。 学生活动: (1)尝试并体验画一个75°的角。

(2)学生质疑(提出自己画角时遇到的问题) (3)请学生介绍准确画角的技巧。 4.自学书中“角的画法”。 (1)自学教材例2“角的画法”。 (2)画一个75°的角。 (3)学生讨论:画角的步骤(①重合②找点③连线)。 三、归纳小结,质疑问难。 1.引导学生小结“角的画法”。(教师点拨) (1)先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零刻度线和射线重合。 (2)在量角器所画角刻度线的地方点一个点。 (3)以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 2.让学生质疑问难。 师:有什么问题需要请教大家或要提醒别人要注意的问题? 四、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用量角器画出30°的角。(集体订正) 提问:如果不用量角器,你能准确地画出30°角吗?(利用三角板的30°角) 2.用量角器画出20°、70°、95°、135°和165°的角.同桌同学互相检验。 3.用一副三角板画出15°、150°和165°角。 (1)动手尝试(2)集体订正(3)合作交流 提问:你还有不同的画法吗? 五、全课小结 同学们今天学习了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角的方法,你能把这种方法介绍给其他同学吗?六、习题设计 1.填空: (1)度量角的度数所用的工具是(),度量时,它的中心要和()重合,角的计量单位是()。 (2)看下图,已知∠3=60°,求∠1、∠2、∠4的度数。 2.用量角器画出40°、70°、98°、145°、170°的角。 3.用一幅三角尺拼成下面度数的角: 120° 105° 150° 4.用一幅三角尺画出 15° 105° 165°的角。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画角》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画角》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画角 教学设想:在学习了量角的基础上我又带领学生学习画角的知识和技能,因为学生对量角器、三角板的认识与使用有了一定的知识经验,所以画角时的困难比量角时的困难减少了。于是在教学画角时,我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在实践中体会、总结出画角的基本方法。 教学目标: 1、在学生掌握角的分类和度量的基础上,掌握角的画法,会用量角器正确地画指定度数的角。 2、会用三角板画一些特殊度数的角。 3、通过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作图能力,加强学生的空间观念。 4、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相关知识进行及时检验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掌握按指定度数画角的方法。 课前准备:学生准备了画纸、三角板、量角器、铅笔等学习用品。 教师准备量角器、三角板、图片。 教学设计: 一、兴趣引入 教师:(出示由各种角构成的图片),学生欣赏,说观察的感受。 生活中的这些美丽图案是怎样画出来的?(用各种角。) 这些角又是怎样画出来的?你想用什么方法来画角? 引出课题:画角 二、尝试体验、探究新知 师:接下来老师准备了几项活动,希望同学们在实践活动中掌握画角的技能。 活动1:画出60°的角。 1、请学生猜一猜一副三角板可以画出哪些角度的角。 2、引导学生用三角板拼角,用这些角画一些特殊度数的角,说说所拼的角的度数,再用量角器量角验证,小组合作完成。(在这个活动中师只是提出画角的要求,但是学生用什么方法没有限制。)

3、你用什么方法画出了60°的角? 学生根据自己的做法回答和演示。 活动2:画出85°的角。 1、师:如果要画的不是上面这些特殊角,比如画一个85°的角应该怎么办? (这个活动师仍然不提出具体的描画方法要求。学生会在活动中发现用三角板不容易画出这个角,应该使用量角器才能准确的画出这个角。这时引导同学提出:三角板在画角时是有局限性的,不是所有的角都能用三角板精确地画出来。) 2、学生自己动手画角,可以讨论后再完成。 活动3:用一副三角板可以画出哪些角?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完成。(两个角组合可以画出15°、30°、45°、60°、75°、105°、90°、135°、150°、120°等角。) 活动4:画70°,115°的角。 1、说说你想用什么工具帮助你画出这些角?(用量角器画这两个角。) 2、学生动手画角。 3、活动后师及时问,怎样使用量角器画角? 活动5:归纳总结 1、先让学生说说画角的方法,再引导学生进行小结。 (1)先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零刻度线和射线重合。 (2)在量角器所画角刻度线的地方点一点。 (3)以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 2、让学生同桌讨论:画角时,当量角器有两圈刻度时,是看里圈还是看外圈? 小结:当先画的那条射线是与内圈的零刻度线重合,那么找点时就应该在内圈找所要画的角刻度线;如果先画的那条射线是与外圈的零刻度线重合,那么找点时就应该在外圈找所要画的角刻度线。 3、用量角器画55度和140度的角,说说画这两个角有什么不同。 4、初步判断所画的角是否正确。 学生举例。例如要画一个120度的角,结果画了一个锐角出来,利用角分类

《树石画法》教案2

美术教案 2017·9

中国山水画《树之画法》教案 教学目标: 1.欣赏中国山水画作品,初步理解对意境的营造是画家追求的艺术境界,是山水画的灵魂。 2.通过创作山水画,提高学生的绘画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和想象力。教学重点: 树木的结构和中国画画树的特有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 树木的穿枝插叶。 教学准备: 教材、视频资料、图片资料、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课:1·树石是中国传统山水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学习树画法尤为重要。 2·展示不同季节树木景色图片,说明树有不同种类和姿态,因此有不同的画法。 (展示一组山水画请学生欣赏,提问:你能发现画不同的树有哪些不同吗?)二·笔墨技法讲解。 1·树枝的结构: 传统画论中把向上生长的树枝称为鹿角枝,把向下弯曲的树枝称为蟹爪枝,另外还有平生横出的长臂枝。 (展示图片,让学生分别找一找其中的鹿角枝和蟹爪枝。) 教师总结:树的结构可分为三大类--- 一是向上生长类,称为鹿角枝,这类树最常见,如柳树,樟树等。 二是向下弯曲类,称为蟹爪枝,如龙爪槐。 三是平生横出类,称为长臂枝,如松、杉,木棉等。 2·远树和近树的画法: (物象的远近关系表达法) 展示图片《富春山居图》局部。提问:你知道近树和远树的画法有什么不同吗?

学生讨论,教师小结: 物象具有近大远小,近遮挡远,近清远朦的特点,所以在表达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物象的远近关系。 3·树的画法步骤: (1)·先画主干。 (2)·添加树节。 (3)·再画树枝。 (要四面取势。画树出枝一忌干、枝均等排列;二忌数枝平行;三注意枝要抱体,不可散乱。)(4)·用浓淡不同的墨色画出不同形态的树叶。(铅笔亦可。) 4·点叶画法: 画树有单叶(点叶法)。夹叶(双勾法)。 根据不同种类的树,画面的不同需要,选择不同的用法。 三·学生练习 根据以上学习内容,请大家大胆临摹一副课本上或图片展示的作品。 (播放背景音乐及视频文件,让学生在欣赏树石画法视频的同时自己动手创作。)四·作品展示--点评 五·教师总结 六·教学反思: 1·山水画在中学美术教学中占有重要位置,如何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水平? 2·如何让学生用作品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画角》教学设计

四年级数学上册《画角》教学设计河南郑东新区艺术小学张菊香 教学设想: 在学习了量角的基础上我又带领学生学习画角的知识和技能,因为学生对量角器、三角板的认识与使用有了一定的知识经验,所以画角时的困难比量角时的困难减少了。于是在教学画角时,我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在实践中体会、总结出画角的基本方法。 教学目标: 1、在学生掌握角的分类和度量的基础上,掌握角的画法,会用量角器正确地画指定度数的角。 2、会用三角板画一些特殊度数的角。 3、通过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作图能力,加强学生的空间观念。 4、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相关知识进行及时检验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掌握按指定度数画角的方法。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了画纸、三角板、量角器、铅笔等学习用品。 教师准备量角器、三角板、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教师:昨天我们认识并学习了量角器的使用方法,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

教师:我们常用的三角板的每个角的度数是多少呢? 学生复习量角器的使用方法。 小结:在三角板中,其中两条边等长的三角板的度数分别是90°、45°、45°; 另一个三角板的度数分别是30°、60°、90° 二、探究新知 教师:刚才我们测量得很好,现在利用你所学的知识来试着画一个60°的角。 教师巡视,重点指导学生用量角器画角。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画角的方法。 学生分别演示不同的画角的方法。 如:两人合作用两个30°的角拼成60°的度,用量角器画……。 教师要鼓励那些想出不同的画角方法的同学。 总结: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 (1)画一条射线,中心点对准射线的端点,0刻度线对准射线(两合) (2)对准量角器相应的刻度点一个点。(一看) (3)把点和射线端点连接,然后标出角的度数。 教师:你能画出150°的角吗?先说一说怎样画。 学生可能会想到用两个三角板的角拼成150°角,还可能会想到用量角器画角。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用拼的办法画角150°的角,然后再用量角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