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华南理工大学《操作系统》试题一【中文有答案】资料

华南理工大学《操作系统》试题一【中文有答案】资料

华南理工大学《操作系统》试题一【中文有答案】资料
华南理工大学《操作系统》试题一【中文有答案】资料

《操作系统》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20分)

1.在下列性质中,()不是分时系统的特征。

a. 多路性

b. 交互性

c. 独占性

d. 成批性

2.分时系统的响应与下列哪一个因素无关。()

a. 时间片长短

b. 系统时钟的频率

c. 终端用户数

d. 主存和后援存储器之间的信息对换量

3.多进程的系统中,为了保证公共变量的完整性,各进程应互斥进入临界区。所谓临界区是指()。

a. 一个缓冲区

b. 一段数据区

c. 同步机制

d. 一段程序

4.一个进程是()。

a. 由协处理机执行的一个程序

b. 一个独立的程序+数据集

c. PCB结构与程序和数据的组合

d. 一个独立的程序

5.并发进程之间()。

a. 彼此无关

b. 必须同步

c. 必须互斥

d. 可能需要同步或互斥

6.实现进程之间同步与互斥的通信工具为()。

a. P、V操作

b. 信箱通信

c. 消息缓冲

d. 高级通信

7.最佳适应算法的空白区是()。

a. 按大小递减顺序排列

b. 按大小递增顺序排列

c. 按地址由小到大排列

d. 按地址由大到小排列

8.存储管理方案中,()可采用覆盖技术。

a. 单一连续区存储管理

b. 可变分区存储管理

c. 段式存储管理

d. 段页式存储管理

9.作业在执行中发生了缺页中断,经系统将该缺页调入内存后,应继续执行()。

a. 被中断的前一条指令

b. 被中断的指令

c. 被中断的后一条指令

d. 程序的第一条指令

10.采用()不会产生内部碎片。

a. 分页式存储管理

b. 分段式存储管理

c. 固定分区式存储管理

d. 段页式存储管理

11.联想存储器在计算机系统中是用于()的。

a. 存储文件信息

b. 与主存交换信息

c. 地址变换

d. 存储通道程序

12.在可变式分区分配方案中,将空白区在空白区表中按地址递增次序排列是()。

a. 最佳适应算法

b. 最差适应算法

c. 最先适应算法

d. 最迟适应算法

13.在下列存储管理方案中,不适应于多道程序设计的是()。

a. 单一连续区分配

b. 固定式分区分配

c. 可变式分区分配

d. 段页式存储管理

14.I/O交通管制程序的主要功能是管理()的状态信息。

a. 设备、控制器和通道

b. 主存、控制器和通道

c. CPU、主存和通道

d. 主存、辅存和通道

15.磁盘设备的I/O控制主要是采取()方式。

a. 位

b. 字节

c. 帧

d. DMA

16.通道是一种特殊的()。

a. I/O设备

b. I/O控制器

c. 处理机

d. 存储器

17.在下列文件中,不便于文件增、删操作的是()。

a. 索引文件

b. 连续文件

c. Hash文件

d. 串联文件

18.为了允许不同用户的文件使用相同的文件名,通常采用()的方法。

a. 重名翻译

b. 多级目录

c. 文件名到文件物理地址的映射

d. 索引表

19.存放在磁盘上的文件()。

a. 即可随机访问又可顺序访问

b. 只能随机访问

c. 只能顺序访问

d. 必须通过操作系统访问

20.文件系统的主要目的是()。

a. 实现对文件的按名存取

b. 实现虚拟存储

c. 提高外存的读写速度

d. 用于存储系统文件

二、多项选择题(20分)

1、设计实时操作系统必须首先考虑系统的()。

A. 效率B.使用的方便性C.实时性D.可移植性E.可靠性

2、进程具有的特性有()。

A .动态性B.共享性C.并发性D.静态性E.独立性F.不确定性

3、死锁的预防措施有()。

A.静态资源分配法B.动态资源分配法C.资源顺序分配法

D.非剥夺控制法E.剥夺控制法

4、虚拟存储器的物质基础是()。

A.大容量的辅存B.高速缓存C.一定容量的主存

D.联想存储器E.地址变换机构

5、磁盘存储器是由()组成的。

A.磁盘B.通道C.驱动器结构D.控制器E.缓冲区

6、在下列算法中,用于磁盘驱动调度的算法是()。

A.先来先服务算法B.扫描算法C.优先级调度算法

D.电梯调度算法E.响应比高优先调度算法

7、文件的物理结构一般有()。

A.连续结构B.流式结构C.记录式结构D.串联结构E.索引结构8、计算机的资源包括()。

A.系统资源B.硬件资源C.用户资源D.软件资源E.应用资源9、下面()算法与作业的执行时间有关。

A.优先级调度B.时间片轮转C.短作业优先D.响应比高者优先E.先来先服务

10、进程的三种基本状态是()。

A. 就绪B.运行C.阻塞D.提交E.撤销

三、名词解释(10分)

⑴操作系统

答:操作系统是运行在计算机硬件系统上的最基本的系统软件。它控制和管理着所有的系统硬件(CPU、主存、各种硬件部件和外部设备等),也控制和管理着所有的系统软件(系统程序和用户进程等),操作系统为计算机用户提供了一种良好的操作环境,也为其他各种应用系统提供了最基本的支撑环境。

⑵脱机输入输出方式

答:为了解决低速输入/输出设备和CPU速度不匹配的问题,可将用户程序和数据在外围机的控制下,预先从低速输入设备输入到磁带上,当CPU需要这些程序和数据时,再直接从磁带机高速输入到内存;或当程序运行完毕后CPU需要输出时,先高速地把结果输出到磁带上,然后在外围机地控制下,再把磁带上的计算结果由输出设备输出。这种输入/输出方式称为脱机输入输出方式。采用这种方式大大加快了程序的输入/输出过程,提高了效率。

⑶进程

答:进程是程序在一个数据集合上运行的过程,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独立单位。

⑷死锁

答:当多个进程因竞争资源而造成的一种僵局,在无外力作用下,这些进程将永远不能继续向前推进,我们称这种现象为死锁。

⑸设备独立性

答:设备独立性是指用户在编制程序时所使用的设备与实际使用的设备无关,即引入了逻辑设备和物理设备的概念。在用户程序中对I/O设备的请求采用逻辑设备名,而系统在实际执行时,则是通过逻辑设备表将设备名映射为物理设备名。

四、简答题(20分)

1.什么是多道程序设计?为何要引入多道程序设计?

答: 多道程序设计是指同时把多个作业(程序)放入内存并允许它们交替执行和共享系统中的各类资源;当一道程序因某种原因(如I/O请求)而暂停执行时,CPU立即转去执行另一道程序。操作系统在引入多道程序设计技术后,使得系统具有了多道、宏观上并行、微观上串行的特点。

引入多道程序设计是为了减少CPU时间的浪费,增加系统吞吐量,提高系统效率。

2.操作系统的设计目标有哪些?操作系统的特性是什么?

答:目标――(1)提供一个计算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使计算机系统更易使用;(2)有效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系统中的各种硬件和软件资源,使之得到更有效的利用;(3)合理地组织计算机系统地工作流程,以改善系统性能。

特性――(1)并发性两个或两个以上事件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发生。(2)共享性指系统中地硬件和软件资源不再为某个程序所独占,而是提供多个用户共同使用。 (3) 虚拟性指把一个物力上的实体变为若干个逻辑上的对应物,前者是实际存在的,后者是虚的,只是给用户的一种感觉。(4)不确定性有两种含义:一是程序执行结果是不确定的二是多道程序环境下程序的执行是以异步方式进行的,即程序的执行时间和多道程序的执行顺序是不确定的。

3.何谓线程?试述虚拟处理机的概念。

答:线程是比进程更小的能够独立运行的基本单位。它的引入有效地提高了系统内程序并发执行的的程度,也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吞吐量。

虚拟处理机,是采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使得计算机可以同时处理多个作业,使用户感觉到每一个作业在一个独立的CPU上运行,这个CPU是模拟出来的,称之为虚拟处理机。

4.何谓临界区?给出临界区的使用准则。

答:进程在并发执行中可以共享系统中的资源,但对临界资源的访问必须互斥进行。我们把一个进程访问临界资源的那段代码称为临界区。临界区使用准则如下:

(1) 空闲让进――无进程处于临界区时,若由进程要求进入临界区应立即允许进入。

(2)忙则等待――当已有进程进入临界区时,其他试图进入各自临界区的进程必须等待,以保证

诸进程互斥地进入临界区。

(3)有限等待――有若干进程要求进入临界区时,应咱有限时间内使一进程进入临界区,即它们

不应相互等待而谁都不进入临界区。

(4)让权等待――对于等待进入临界区地进程必须释放其占有地CPU。

5.何谓虚拟存储器?有何特征?

答:基于程序局部性原理,一个作业在运行之前没有必要全部装入内存,而仅将当前要运行地那部分页面或段先装入内存就可以启动运行,其余部分则存放在外存。当所访问地信息不在内存时,再由系统将所需要地那部分内容调入内存。从效果上看,计算机系统好像为用户提供了一个比实际内存大得多地存储器。这个存储器称为虚拟存储器。特点有四个

离散性:在内存分配时采用离散分配方式。

多次性:一个作业运行时分成多次装入内存。

对换性:作业在运行时可以将需要的内容调入内存,也可以将内存中暂时不需要的程序或数据调至外存。

虚拟性:从逻辑上扩充了内存容量,使用户感觉到的存储容量远远大于实际的内存容量。五、综合题(30分)

1.测量控制系统中,数据采集任务把所采集的数据送入一个单缓冲区;计算任务从该单缓冲区中取出数据进行计算。试写出利用信号量机制实现两者共享单缓冲区的同步算法。

解:在本题中,应设置两个信号量SE,SF, 信号量SF表示缓冲区中是否有可供打印的计算结果,其初值为0;信号量SE用于表示缓冲区有无空位置存放新的信息,其初值为1。

本题的同步描述如下:

int Se=1;

int Sf=0;

main ()

{ cobegin

get ( );

compute ( );

cdend

}

get ( )

{ while (采集工作未完成)

{采集一个数据;

P(Se);

将数据送入缓冲区中;

V (Sf );

}

}

compute ( )

{ while (计算工作未完成)

{ P (Sf )

从缓冲区中取出数据;

V(Se )

进行数据计算;

}

}

2. 假定磁盘块的大小为1k,对于540M的硬盘,其文件分配表FAT需要占用多少存储空间?当硬盘容量为1.2G时,FAT需要占用多少空间?

解:由题目条件可知,硬盘大小为540M,磁盘块大小为1K,所以硬盘共有盘块:

540M / 1K=540 K (个)

又512K< 540K < 1024K

故540K 个盘块号要用20位二进制表示,即文件分配表的每一个表目为2.5个自

节。FAT要占用的存储空间总数为:2.5×540K=1350K

当硬盘大小为1.2G, 硬盘共有盘块 1.2G/ 1K = 1.2M(个)

又1M< 1.2M <2M

故 1.2M 个盘块号要用31位二进制表示,为方便文件分配表的存取,每一个表目用32位二进制表示,即文件分配表的每个表目大小为4 个字节。

FAT 占用的存储空间总数为:4×1.2M=4.8M

3. 在一个分页存储系统中,页面大小为4kB,系统中的地址寄存器占24位,给定页表如下所示,现给定一逻辑地址,页号为3,页内地址为100,试计算相应的物理地址,并画图说明地址变换过程。(本题数值采用10进制)

解:相应的物理地址为:4096×7+100=28772

地址变换过程如下图:

控制寄存器23 12 11 0

有效地址

试题一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20分)

1.(d)2.(b)3.(d)4.(c)5.(d)

6.(a)7.(b)8.(a)9.(b)10.(b)

11.(c)12.(c)13.(a)14.(a)15.(d)

16.(c)17.(b)18.(b)19.(a)20.(a)。

二、多项选择题(20分)

1、(C E )。

2、(ACE )。

3、(ACE)。

4、(ACE)。

5、(ACD)

6、(ABD)。

7、(ADE)。

8、(BD )。

9、(cd)10、(ABC)。

三、名词解释(10分)

1、操作系统

答:操作系统是运行在计算机硬件系统上的最基本的系统软件。它控制和管理着所有的系统硬件(CPU、主存、各种硬件部件和外部设备等),也控制和管理着所有的系统软件(系统程序和用户进程等),操作系统为计算机用户提供了一种良好的操作环境,也为其他各种应用系统提供了最基本的支撑环境。

2、脱机输入输出方式

答:为了解决低速输入/输出设备和CPU速度不匹配的问题,可将用户程序和数据在外围机的控制下,预先从低速输入设备输入到磁带上,当CPU需要这些程序和数据时,再直接从磁带机高速输入到内存;或当程序运行完毕后CPU需要输出时,先高速地把结果输出到磁带上,然后在外围机地控制下,再把磁带上的计算结果由输出设备输出。这种输入/输出方式称为脱机输入输出方式。采用这种方式大大加快了程序的输入/输出过程,提高了效率。

3、进程

答:进程是程序在一个数据集合上运行的过程,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独立单位。

4、死锁

答:当多个进程因竞争资源而造成的一种僵局,在无外力作用下,这些进程将永远不能继续向前推进,我们称这种现象为死锁。

5、设备独立性

答:设备独立性是指用户在编制程序时所使用的设备与实际使用的设备无关,即引入了逻辑设备和物理设备的概念。在用户程序中对I/O设备的请求采用逻辑设备名,而系统在实际执行时,则是通过逻辑设备表将设备名映射为物理设备名。

四、简答题(20分)

1.什么是多道程序设计?为何要引入多道程序设计?

答: 多道程序设计是指同时把多个作业(程序)放入内存并允许它们交替执行和共享系统中的各类资源;当一道程序因某种原因(如I/O请求)而暂停执行时,CPU立即转去执行另一道程序。操作系统在引入多道程序设计技术后,使得系统具有了多道、宏观上并行、微观上串行的特点。

引入多道程序设计是为了减少CPU时间的浪费,增加系统吞吐量,提高系统效率。

2.操作系统的设计目标有哪些?操作系统的特性是什么?

答:目标――(1)提供一个计算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使计算机系统更易使用;(2)有效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系统中的各种硬件和软件资源,使之得到更有效的利用;(3)合理地组织计算机系统地工作流程,以改善系统性能。

特性――(1)并发性两个或两个以上事件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发生。(2)共享性指系统中地硬件和软件资源不再为某个程序所独占,而是提供多个用户共同使用。 (3) 虚拟性指把一个物力上的实体变为若干个逻辑上的对应物,前者是实际存在的,后者是虚的,只是给用户的一种感觉。(4)不确定性有两种含义:一是程序执行结果是不确定的二是多道程序环境下程序的执行是以异步方式进行的,即程序的执行时间和多道程序的执行顺序是不确定的。

5.何谓线程?试述虚拟处理机的概念。

答:线程是比进程更小的能够独立运行的基本单位。它的引入有效地提高了系统内程序并发执行的的程度,也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吞吐量。

虚拟处理机,是采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使得计算机可以同时处理多个作业,使用户感觉到每一个作业在一个独立的CPU上运行,这个CPU是模拟出来的,称之为虚拟处理机。

6.何谓临界区?给出临界区的使用准则。

答:进程在并发执行中可以共享系统中的资源,但对临界资源的访问必须互斥进行。我们把一个进程访问临界资源的那段代码称为临界区。临界区使用准则如下:

(1)空闲让进――无进程处于临界区时,若由进程要求进入临界区应立即允许进入。

(2)忙则等待――当已有进程进入临界区时,其他试图进入各自临界区的进程必须等待,以保证诸进程互斥地进入临界区。

(3)有限等待――有若干进程要求进入临界区时,应咱有限时间内使一进程进入临界区,即它们不应相互等待而谁都不进入临界区。

(4)让权等待――对于等待进入临界区地进程必须释放其占有地CPU。

5.何谓虚拟存储器?有何特征?

答:基于程序局部性原理,一个作业在运行之前没有必要全部装入内存,而仅将当前要运行地那部分页面或段先装入内存就可以启动运行,其余部分则存放在外存。当所访问地信息不在内存时,再由系统将所需要地那部分内容调入内存。从效果上看,计算机系统好像为用户提供了一个比实际内存大得多地存储器。这个存储器称为虚拟存储器。特点有四个

离散性:在内存分配时采用离散分配方式。

多次性:一个作业运行时分成多次装入内存。

对换性:作业在运行时可以将需要的内容调入内存,也可以将内存中暂时不需要的程序或数据调至外存。

虚拟性:从逻辑上扩充了内存容量,使用户感觉到的存储容量远远大于实际的内存容量。

六、综合题(30分)

1.解:在本题中,应设置两个信号量SE,SF, 信号量SF表示缓冲区中是否有可供打印的计算结果,其初值为0;信号量SE用于表示缓冲区有无空位置存放新的信息,其初值为1。

本题的同步描述如下:

int Se=1;

int Sf=0;

main ()

{ cobegin

get ( );

compute ( );

cdend

}

get ( )

{ while (采集工作未完成)

{采集一个数据;

P(Se);

将数据送入缓冲区中;

V (Sf );

}

}

compute ( )

{ while (计算工作未完成)

{ P (Sf )

从缓冲区中取出数据;

V(Se )

进行数据计算;

}

}

2.解:由题目条件可知,硬盘大小为540M,磁盘块大小为1K,所以硬盘共有盘块:540M / 1K=540 K (个)

又512K< 540K < 1024K

故540K 个盘块号要用20位二进制表示,即文件分配表的每一个表目为2.5个自

节。FAT要占用的存储空间总数为:2.5×540K=1350K

当硬盘大小为1.2G, 硬盘共有盘块 1.2G/ 1K = 1.2M(个)

又1M< 1.2M <2M

故 1.2M 个盘块号要用31位二进制表示,为方便文件分配表的存取,每一个表目用32位二进制表示,即文件分配表的每个表目大小为4 个字节。

FAT 占用的存储空间总数为:4×1.2M=4.8M

3.解:相应的物理地址为:4096×7+100=28772

地址变换过程如下图:

控制寄存器23 12 11 0

有效地址

精选-理论力学试题及答案

理论力学试题及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分) 1. 物块重P ,与水面的摩擦角o 20m ?=,其上作用一力Q ,且已知P =Q ,方向如图,则物块的状态为( )。 A 静止(非临界平衡)状态 B 临界平衡状态 C 滑动状态 第1题图 第2题图 2. 图(a)、(b)为两种结构,则( )。 A 图(a)为静不定的,图(b)为为静定的 B 图(a)、(b)均为静不定的 C 图(a)、(b)均为静定的 D 图(a)为静不定的,图(b)为为静定的 (二) 填空题(每题3分,共12分) 1. 沿边长为m a 2=的正方形各边分别作用有1F ,2F ,3F ,4F ,且1F =2F =3F =4F =4kN ,该力系向B 点简化的结果为: 主矢大小为R F '=____________,主矩大小为B M =____________ 向D 点简化的结果是什么? ____________。 第1题图 第2题图 2. 图示滚轮,已知2m R =,1m r =,ο30=θ,作用于B 点的力4kN F =,求力F 对A 点之矩A M =____________。 3. 平面力系向O 点简化,主矢R F '与主矩M 10kN F '=,20kN m O M =g ,求合力大小及作用线位置,并画在图上。 D C A B F 1 F 2 F 3 F 4

第3题图 第4题图 4. 机构如图,A O 1与B O 2均位于铅直位置,已知13m O A =,25m O B =,2 3rad s O B ω=,则 杆A O 1的角速度A O 1ω=____________,C 点的速度C υ=____________。 (三) 简单计算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 梁的尺寸及荷载如图,求A 、B 2. 丁字杆ABC 的A 端固定,尺寸及荷载如图。求A 端支座反力。 3. 在图示机构中,已知m r B O A O 4.021===,AB O O =21,A O 1杆的角速度4rad ω=,角加速度22rad α=,求三角板C 点的加速度,并画出其方向。 F O R ' O M

操作系统期末试卷(含答案)

操作系统复习题1 一、判断题 1.分时系统中,时间片设置得越小,则平均响应时间越短。() 2.多个进程可以对应于同一个程序,且一个进程也可能会执行多个程序。() 3.一个进程的状态发生变化总会引起其他一些进程的状态发生变化。() 4.在引入线程的OS中,线程是资源分配和调度的基本单位。() 5.信号量的初值不能为负数。() 6.最佳适应算法比首次适应算法具有更好的内存利用率。() 7.为提高对换空间的利用率,一般对其使用离散的分配方式。() 8.设备独立性是指系统具有使用不同设备的能力。() 9.隐式链接结构可以提高文件存储空间的利用率,但不适合文件的随即存取。() 10.访问控制矩阵比访问控制表更节约空间。() 二、选择题 1.在设计分时操作系统时,首先要考虑的是(A);在设计实时操作系统时,首先要考虑的是(B);在设计批处理系统时,首先要考虑的是(C)。 A,B,C :(1)灵活性和适应性;(2)交互性和响应时间;(3)周转时间和系统吞吐量;(4)实时性和可靠性。 2.对一个正在执行的进程:如果因时间片完而被暂停执行,此时它应从执行状态转变为(D)状态;如果由于终端用户的请求而暂停下来,则它的状态应转变为(E)状态;如果由于得不到所申请的资源而暂停时下来,则它的状态应转变为(F)状态。D,E,F:(1);静止阻塞(2);活动阻塞(3);静止就绪(4);活动就绪(5)执行。 3.我们如果为每一个作业只建立一个进程,则为了照顾短作业用户,应采用(G);为照顾紧急作业用户,应采用(H);为能实现人机交互,应采用(I);而能使短作业、长作业和交互作业用户满意时,应采用(J)。 G,H,I,J:(1);FCFS调度算法(2);短作业优先调度算法;(3)时间片轮转算法;(4)多级反馈队列调度算法;(5)基于优先权的剥夺调度算法。 4.由固定分区发展为分页存储管理方式的主要推动力是(K);由分页系统发展为分段系统,进而发展为段页式系统的主要动力分别是(L)和(M)。 K,L,M:(1)提高内存利用率;(2)提高系统吞吐量;(3)满足用户需要;(4)更好地满足多道程序进行的需要;(5)既满足用户需求,又提高内存利用率。 5.在存储管理中,不会产生内部碎片的存储管理方式是(N);支持虚拟存储器,但不能以自然的方式提供存储器的共享和存取保护机制的存储管理方式是(O)。 N:(1)分页式存储管理;(2)分段式存储管理;(3)固定分区式存储管理;(4)段页式存储管理。 O:(1)段页式存储管理;(2)请求分区页式存储管理;(3)请求分段式存储管理;(4)可变分区存储管理;(5)固定分区存储管理;(6)单一连续分区式存储管理。 6.磁盘调度主要是为了优化(P),下列算法中能避免磁盘粘着的现象的是(Q)。P:(1)寻道时间;(2)旋转延迟时间;(3)传输时间。 Q:(1)SSTF;(2)FCFS;(3)SCAN;(4)CSCAN;(5)FSCAN。 7.文件系统中,目录管理最基本的功能是(R),位示图的主要功能是(S),FAT表的主要功能是(T)。 R,S,T:(1)实现按名存取;(2)提高文件存储空间利用率;(3)管理文件存储器的空闲空间;(4)指出分配给文件的盘块(首个盘块除外)的地址;(5)管理文件存储器的空闲空间,并指出分配给文件的盘块(首个盘块除外)的地址。8.文件系统采用多级目录结构,可以(U)和(V)。 U,V:(1)缩短访问文件存储器时间;(2)节省主存空间;(3)解决不同用户文件的命名冲突;(4)方便用户读写文件;(5)提高检索目录的速度。 9.计算机系统中信息资源的安全包括(W)、(X)和(Y)三个方面,其中程序被删除属于(W)方面的威胁,数据被非法截取属于(X)方面的威胁,消息被更改属于(Y)方面的威胁。W,X,Y:(1)保密性;(2)完整性;(3)可用性;(4)方便性。 三、填空题 1.操作系统最基本的特征是(1)和(2),最主要的任务是(3)。 2.引入进程的主要目的是(4),进程存在的唯一标志是(5)。 3.(6)是指通过破坏死锁产生的必要条件来防止死锁的发生。引起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中,(7)是不应该被破坏的,但对某些特殊的资源(如打印机),该条可通过(8)来破坏;而其他能被破坏的三个必要条件分别是(9)、(10)和(11)。 4.虚拟存储器管理的基础是(12)原理,在请求分页管理方式中,页表中的状态位用来只是对应页(13)修改位用来只是对应页(14),引用位则是供(15)使用;而在请求分段系统还增加了增补位,它用来指示(16)。 5.设备驱动程序是(17)与(18)之间的通信程序如果系统中有3台相同的单显和2台相同的彩显则必须为它们配置(19)种设备驱动程序 6.廉价磁盘冗余阵列可组成一个大容量磁盘系统,它利用(20)技术来提高磁盘系统的存取进度,而利用(21)技术来增加磁盘系统的可靠性 7.包过滤防火墙工作在(22)层,采用代理服务技术的防火墙则工作在(23)层 文件系统对文件存储空间采用(23)分配方式,它通过(24)来管理空闲的文件存储空间。 四、问答题 1.假设某多道程序设计系统中有供用户使用的内存100k,打印机1台。系统采用可变分区管理内存:对打印机采用静态分配,并假设输入输出操作的时间忽略不计:采用最短剩余时间优先的进程调度算法,进程剩余执行时间相同时采用先来先服务算法;进程调度时机在执行进程结束时或有新进程到达时。现有一进程序列如下: 假设系统优先分配内存的低地址区域,且不需移动已在主存中的进程,请: (1)给出进度调度算法选中进程的次序,并说明理由。 (2)全部进程执行结束所用的时间是多少 2.请用信号量解决以下的过独木桥问题:同一方向的行人可连续过桥,当某一方向的行人必须等待:另一方向的行人必须等待:当某一方向无人过桥是,另一方向的行人可以过桥。 3.提高内存利用率的途径有哪些 4.何谓脱机输入/输出技术 5. 将目录文件当作一般数据文件来处理有什么优缺点 操作系统复习题1答案 一、判断题 1、错 2、对 3、错 4、对 5、对 6、错 7、错 8、错 9、对10、错 二、选择题 1、A :(2);B:(4);C:(3)。 2、D:(4);E:(3);F:(2)。 3、G:(2);H:(5);I:(3);J:(4)。 4、K:(1);L:(3);M:(5)。 5、N:(2);O:(2)。 6、P:(1)寻道时间;Q:(5)。 7、R:(1);S:(3);T:(5)。8、U:(3);V:(5)。9、W:(3);X:(1);Y:(2)。 三、填空题 (1)并发;(2)资源共享;(3)管理资源;(4)使程序能够正确地并发执行;(5)进程控制快PCB;(6)预防死锁;(7)互斥条件;(8)SPOOLing技术;(9)

理论力学试题和答案

2010 ~2011 学年度第 二 学期 《 理论力学 》试卷(A 卷) 一、填空题(每小题 4 分,共 28 分) 1、如图1.1所示结构,已知力F ,AC =BC =AD =a ,则CD 杆所受的力F CD =( ),A 点约束反力F Ax =( )。 2、如图1.2 所示结构,,不计各构件自重,已知力偶矩M ,AC=CE=a ,A B ∥CD 。则B 处的约束反力F B =( );CD 杆所受的力F CD =( )。 E 1.1 1.2 3、如图1.3所示,已知杆OA L ,以匀角速度ω绕O 轴转动,如以滑块A 为动点,动系建立在BC 杆上,当BO 铅垂、BC 杆处于水平位置时,滑块A 的相对速度v r =( );科氏加速度a C =( )。 4、平面机构在图1.4位置时, AB 杆水平而OA 杆铅直,轮B 在水平面上作

纯滚动,已知速度v B ,OA 杆、AB 杆、轮B 的质量均为m 。则杆AB 的动能T AB =( ),轮B 的动能T B =( )。 1.3 1.4 5、如图1.5所示均质杆AB 长为L ,质量为m,其A 端用铰链支承,B 端用细绳悬挂。当B 端细绳突然剪断瞬时, 杆AB 的角加速度 =( ),当杆AB 转到与水平线成300角时,AB 杆的角速度的平方ω2=( )。 6、图1.6所示机构中,当曲柄OA 铅直向上时,BC 杆也铅直向上,且点B 和点O 在同一水平线上;已知OA=0.3m,BC=1m ,AB=1.2m,当曲柄OA 具有角速度ω=10rad/s 时,则AB 杆的角速度ωAB =( )rad/s,BC 杆的角速度ωBC =( )rad/s 。   A B 1.5 7、图1.7所示结构由平板1、平板2及CD 杆、EF 杆在C 、D 、E 、F 处铰接而成,在力偶M 的作用下,在图上画出固定铰支座A 、B 的约束反力F A 、F B 的作用线方位和箭头指向为( )(要求保留作图过程)。

华南理工大学《电路与电子技术》随堂练习参考答案

第1章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 随堂练习提交截止时间:2020-11-30 23:59:59 当前页有10题,你已做10题,已提交10题,其中答对9题。 1.(单选题) 计算元件功率时应注意和的正方向,当和的正方向一致时,计算公式=,当和的正方向相反时,计算公式=-,计算结果若>0表示元件()功率,表明此元件起()作用。 A. 吸收,电源 B. 发出,电源 C. 吸收,负载 D. 发出,负载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C 2.(单选题) 额定值为110V,60W的一个白炽灯和额定值为110V,40W的一个白炽灯串联后接到220V的电源上,后果是()的白炽灯烧坏。 A. 40W B. 60W C. 40W和60W D. 40W或60W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A 3.(单选题) 如图所示电路中,供出功率的电源是()。 A. 理想电压源 B. 理想电流源 C. 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 D. 电阻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A 4.(单选题) 如图所示电路,电压源和电流源的功率分别为()。 A. 12W,-4W B. -12W,4W C. 12W,4W D. -12W,-4W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B 5.(单选题)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压UAB的值为()。 A. 2V B. 3V C. 1V D.4V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B 6.(单选题) 理想电压源,内阻=(),理想电流源,内阻=()。 A. 0,0 B. ∞,∞ C. 0,∞ D. ∞,0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C 7.(单选题) 如图示电路中,对负载电阻RL而言,点划线框中的电路可用一个等效电源代替,该等效电源是()。 A.理想电压源 B.理想电流源 C.不能确定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A 8.(单选题) 在图所示电路中,已知=2V,=1A。A、B两点间的电压为()。 A. 1V B. -1V C. 0 D. -2 V

201011理论力学期中试卷A

,考试作弊将带来严重后果! 华南理工大学《理论力学》期中试卷A (2010年11月) 判断题(下列各题,你认为正确的,请在题末的括号打“√”,错的打“×”, 每题2分,10题共20分) 1.某平面力系的力多边形自行封闭,则该力系必为平衡力系。 ( ) 2.一个力可以分解成一个力和一个力偶,反之一个力和一个力偶也能合成 ( ) 3.在自然坐标系中,如果速度v =常数,则加速度a =0。 ( ) 4.刚体上各点均作圆周运动,则刚体必作定轴转动。 ( ) 5.作用于刚体上的三个相互平衡的力,必在同一平面内。 ( ) 6.一空间力系,若各力作用线与某一固定直线相交,则其独立的平衡方程最多有5个。 ( ) 7. 力在平面上的投影与力在轴上的投影均为代数量。 ( ) 8. 平面运动刚体上任一垂直于某个固定平面的直线始终作平动。 ( ) 9. 点作曲线运动,若其法向加速度越来越大,则该点的速度大小变化不能确定。 ( ) 10. 加速度t d v d 的大小为t v d d 。 ( ) 二、填空题(请将简要答案填入划线内。每题5分,8题共40分。) 如图2.1所示,两直角杆AC 、CB 铰接于C ,D 处受水平力P 作用,则支座 A 、 B 处的约束力与x 轴的夹角α、β分别为α= ,β= 。 题2.1图 题2.2图 如图2.2均质正方形薄板重W ,置于铅垂面内,薄板与地面间的静摩擦因数5.0s =f ,在A 处作用一力F ,若使薄板静止不动,则力F 的最大值应为______。 如图2.3,边长为a =1 m 的立方体,受力如图所示。将该力系向O 点简化的

主矢为_____主矩为_____。 题2.3图 题2.4图 4. 如图2.4一重为W ,边长为a 的均质正方形薄板与一重为2/W 的均质三角形薄板焊接成梯形板,在A 点悬挂。今若使底边BC 保持水平,则边长=l ________。 5.在图2.5所示平面机构中,弯杆ABC 以匀角速度1ω绕轴A 转动,而圆盘D 又以匀角速度2ω绕轴D 相对于杆ABC 转动,图示瞬时AD 连线水平,ED 连线铅垂。若取ABC 为动坐标系,E 为动点,则此时E 点的牵连速度的大小为 ,牵连加速度的大小为 ,科氏加速度的大小为 。(请在图上标出它们的方向) 题2.5图 题2.6图 6.图2.6一斜抛物体,初速为0v ,抛射角为?。已知其轨迹方程为?cos 0t v x =, 2/sin 20gt t v y -=?。则t =0时的切向加速度τa =__,法向加速度 n a =__,曲率 半径ρ=___。 7. 图2.7半径为r 的圆盘,以匀角速度ω沿直线作纯滚动,则其速度瞬心的加速度的大小等于 ;方向 。(请在图上标出方向) 题2.8图 8A 点的加速度2s /cm 30=A a ,方向如图 2.8。则B 点为 2s /cm ,方向与直线OB 成 角。 三、简算题(每题5分,4题共20分) 1. 如图所示的正六面体,三边长分别为4、4、23cm ,沿对角线AB 方向作用一力F ,设力KN F 40=,求此力对三坐标轴之矩。 m 3m 3m 4 0 3A B A a O

N套_操作系统期末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在现代操作系统中引入了(),从而使并发和共享成为可能。 A.单道程序 B. 磁盘 C. 对象 D.多道程序 2、( )操作系统允许在一台主机上同时连接多台终端,多个用户可以通过各自的终端同时交互地使用计算机。 A.网络 B.分布式 C.分时 D.实时 3、从用户的观点看,操作系统是()。 A. 用户与计算机硬件之间的接口 B.控制和管理计算机资源的软件 C. 合理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的软件 D.计算机资源的的管理者 4、当CPU处于管态时,它可以执行的指令是()。 A. 计算机系统中的全部指令 B. 仅限于非特权指令 C. 仅限于访管指令 D. 仅限于特权指令 5、用户在程序中试图读取某文件的第100个逻辑块时,使用操作系统提供的()接口。 A. 系统调用 B.图形用户接口 C.原语 D.键盘命令 6、下列几种关于进程的叙述,()最不符合操作系统对进程的理解 A.进程是在多程序并行环境中的完整的程序。 B.进程可以由程序、数据和进程控制块描述。 C.线程是一种特殊的进程。 D.进程是程序在一个数据集合上运行的过程,它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独立单位。 7、当一个进程处于()状态时,称其为等待(或阻塞)状态。 A. 它正等待中央处理机 B. 它正等待合作进程的一个消息 C. 它正等待分给它一个时间片 D. 它正等待进入内存 8、一个进程释放一种资源将有可能导致一个或几个进程()。 A.由就绪变运行 B.由运行变就绪 C.由阻塞变运行 D.由阻塞变就绪 9、下面关于线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不论是系统支持线程还是用户级线程,其切换都需要内核的支持。 B.线程是资源的分配单位,进程是调度和分配的单位。 C.不管系统中是否有线程,进程都是拥有资源的独立单位。 D.在引入线程的系统中,进程仍是资源分配和调度分派的基本单位。 10、设有3个作业,它们同时到达,运行时间分别为T1、T2和T3,且T1≤T2≤T3,若它们在单处理机系统中按单道运行,采用短作业优先调度算法,则平均周转时间为()。 A. T1+T2+T3 B. (T1+T2+T3)/3 C. T1+T2/3+2*T3/3 3+2*T2/3+T1 11、在下面的I/O控制方式中,需要CPU干预最少的方式是()。 A.程序I/O方式 B.中断驱动I/O控制方式 C.直接存储器访问DMA控制方式D.I/O通道控制方式 12、有m个进程共享同一临界资源,若使用信号量机制实现对一临界资源的互斥访问,则信号量的变

理论力学试卷及答案

雍和珠宝珠宝顾问入职培训 ? 陕西理工学院成教学生考试试卷 姓名: 年级: 专业: 科目: 理论力学 学历层次: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考试日期 年 月 日 阅卷人 一、 作图题( 分) 如下图所示,不计折杆??和直杆 ?的质量,?、 、 处均为铰链连接。试分别画出图中折杆??和直杆 ?的受力图。 二、填空题( 分,每空 分) 如下图所示,边长为? ?的正方体,受三个集中力的作用。则将该力系向 点简化可得到: 主矢为=R F ( , , )?; 主矩为=O M ( , , )??? 。 ? P F ——————下 ——————————装 —————————— 订 —————————— 线 ——————

雍和珠宝珠宝顾问入职培训 ? ?如下图所示的平面机构,由摇杆A O 1、B O 2,“?字形”刚架????,连杆 ?和竖直滑块?组成,21O O 水平,刚架的 ?段垂直 ??段,且?? 21O O ,已知l BO AO ==21, ??l 4 ,A O 1杆以匀角 速度ω绕1O 轴逆时针定轴转动,连杆 ?的质量均匀分布且大小为M 。 根据刚体五种运动形式的定义,则“?字形”刚架????的运动形式为 ,连杆 ?的运动形式为 。 在图示位置瞬时,若A O 1杆竖直,连杆 ?与刚架 ?段的夹角为 o CDE 60=∠,则在该瞬时:?点的速度大小为 ,?点的加速度大小为 , 点的速度大小为 ,连杆 ?的速度瞬心到连杆 ?的质心即其中点的距离为 ,连杆 ?的角速度大小为 ,连杆 ?的动量大小为 ,连杆 ?的动能大小为 。 三、计算题( ?分) 如左下图所示,刚架结构由直杆??和折杆 ?组成,?处为固定端, 处为辊轴支座, 处为中间铰。所受荷载如图所示。已知?? ??, ? ????·?,??? ????,?? ? 。试求?处和 处约束力。

2010华南理工大学期末考试电路(答案)

诚信应考,考试作弊将带来严重后果! 拳皇大学期末考试 《2010级电路》B 试卷 注意事项:1. 考前请将密封线内各项信息填写清楚; 2. 所有答案请答在答题纸上; 3.考试形式:闭卷; 4. 一、填空(共26分) 1)在下左图电路电压源发出的功率是 ;电流源发出的功率是 ;(2分) 2)上右图中的诺顿戴维宁等效电路的电压源电压为: _______;等效电阻为: __________(4分) 3)下左图电路的输入电阻R ab = ____。(4分) 4)上右图电路中: R =10Ω,ωL =10Ω,t t u S ωω3sin 230sin 25010++=V ,电流为 i = _______________。(4分) 5) 流过5Ω电阻的电流为i (t )=5+14.14cost+42.42cos2t A ,则电阻上消耗的平均功率为____________。(4分) 6)某三相交流发电机绕组接成星形时线电压为6.3kV ,若将它接成三角形,则线电压为____________。(4分)

7)当ω=5000rad/s 时,RLC 串联电路发生谐振,已知L =400mH ,则电容C=___________。(4分) 二、求图示电路的电压比u o /u s 。(10分) 三、用结点电压法求解图示电路中各支路电流。(10分) 四、RLC 串联电路的端电压u =14.14cos(2500t +10o )V ,当C=8μF 时,电路中吸收 的功率为最大,P max =100W ,求电感L 和Q 值。(10分) 五、图示电路中开关S 闭合前,电容电压u C 为零。在t =0时S 闭合,求t >0时的 u C (t)和i C (t)。(10分) 六、图示电路在开关S 动作前已达稳态;t =0时S 由1接至2,求t >0时的i L (t )。(10分)

华南理工理论力学静力学与动力学习题主观题

第一章 静力学基础 一. 填空题 1.理论力学的任务是研究物体作 机械运动 的规律 2.平衡是指 (相对于地球)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 . 3.力是物体之间 相互的机械 作用,这种作用使物体的 运动 或 形状 发生改变。 4.刚体是受力作用而 不变形 的物体。 5.刚体受到两个力作用而平衡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此两力等值、反向、共线 。 6.对刚体而言,力的三要素是大小、方向、作用线。 7.对刚体而言,力是 物体位移 矢量。 第二章 平面汇交力系与平面力偶系 一、填空题 1.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几何条件是 力多边形自行封闭 。 2.同一平面内两力偶的等效条件是 。 3.研究平面汇交力系时, 采用两种方法, 即 几何法 和 解析法 。 4.一个力F 在某轴上的分力是 量、投影是 量。 5.力偶使刚体转动的效果与 矩心位置 无关,完全由 力偶矩 决定。 6.力偶可在作用平面内任意 移动 ,也可向平行平面 移动 。 三、计算题 1.不计杆重,求图示结构中AB 、AC 两杆所受的力。 C A B

第三章 平面任意力系 一、填空题 1.平面任意力系平衡的充要条件为:该力系的主矢 和 主矩 同时为零。 2.平面平行力系独立的平衡方程有 3 个,可解 3 个未知量的问题。 3.作用在刚体上A 点的力,F 可以等效平移到刚体上任意点B ,但必须附加一个力偶,此 附加力偶的矩等于 。 4.平面任意力系向一点简化,需要将力系中的各力 简化 到作用面内选定的一点上,该点称为 简化中心 。 三、计算题 1.求图示简支梁A 、B 处的约束力。 )(2/7, )(2/9), (4↓=↑=→=qa qa qa F F F B Ay AX

操作系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精选

四、解答题(共20分) 1.什么是操作系统它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共8分) 操作系统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系统内各种硬件和软件资源、有效地组织多道程序运行的系统软件(或程序集合),是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 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存储器管理、处理机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以及用户接口管理。 2.操作系统中存储器管理的主要功能是什么什么叫虚拟存储器(共8分) 存储器管理的主要功能是:内存分配,地址映射,内存保护,内存扩充。(4分) 虚拟存储器是用户能作为可编址内存对待的存储空间,在这种计算机系统中虚地址被映象成实地址。或者:简单地说,虚拟存储器是由操作系统提供的一个假想的特大存储器。(4分) 3.什么是文件的逻辑组织和物理组织(共4分) 文件的逻辑组织——用户对文件的观察和使用是从自身处理文件中数据时 采用的组织方式来看待文件组织形式。这种从用户观点出发所见到的文件组织形式称为文件的逻辑组织。 文件的物理组织——文件在存储设备上的存储组织形式称为文件的物理组织。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通常,进程实体是由程序段,相关的数据段和PCB 这三部分组成,其中PCB 是进程存在的惟一标志。 2.从用户的源程序进入系统到相应程序在机器上运行,所经历的主要处理阶段有编辑阶段,编译阶段,连接阶段,装入阶段和运行阶段。 3.在UNIX系统中,文件的类型主要包括普通文件,目录文件,特别文件。 4.虚拟设备是通过 SPOOLing 技术把独占设备变成能为若干用户共享的设备。 5. Windows NT是采用微内核结构的操作系统,它的进程的功能发

生了变化,它只是资源分配的单位,不是调度运行的单位,后者的功能由线程完成。 五、应用题(共20分) 5.进程所请求的一次打印输出结束后,将使进程状态从( D) A、运行态变为就绪态 B、运行态变为等待态 C、就绪态变为运行态 D、等待态变为就绪态 6.采用动态重定位方式装入的作业,在执行中允许(C )将其移动。 A、用户有条件地 B、用户无条件地 C、操作系统有条件地 D、操作系统无条件地 7.分页式存储管理中,地址转换工作是由(A )完成的。 A、硬件 B、地址转换程序 C、用户程序 D、装入程序 9.对记录式文件,操作系统为用户存取文件信息的最小单位是(C )。 、文件 D 、记录 C 、数据项 B 、字符A. 10.为了提高设备分配的灵活性,用户申请设备时应指定(A )号。 A、设备类相对 B、设备类绝对 C、相对 D、绝对 11.通常把通道程序的执行情况记录在(D )中。 A、PSW B、PCB C、CAW D、CSW 14.共享变量是指(D )访问的变量。 A、只能被系统进程 B、只能被多个进程互斥 C、只能被用户进程 D、可被多个进程 15.临界区是指并发进程中访问共享变量的( D)段。 A、管理信息 B、信息存储 C、数据 D、程序 16.若系统中有五台绘图仪,有多个进程均需要使用两台,规定每个进程一次仅允许申请一台,则至多允许( D)个进程参于竞争,而不会发生死锁。 A、5 B、2 C、3 D、4 17.产生系统死锁的原因可能是由于(C )。 A、进程释放资源 B、一个进程进入死循环 C、多个进程竞争,资源出现了循环等待 D、多个进程竞争共享型设备 21.引入多道程序设计的主要目的在于(BD ) A、提高实时响应速度 B、充分利用处理机,减少处理机空闲时间 、有利于代码共享C.

理论力学习题及答案(全)

第一章静力学基础 一、是非题 1.力有两种作用效果,即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也可以使物体发生变形。 () 2.在理论力学中只研究力的外效应。() 3.两端用光滑铰链连接的构件是二力构件。()4.作用在一个刚体上的任意两个力成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是:两个力的作用线相同,大小相等,方向相反。()5.作用于刚体的力可沿其作用线移动而不改变其对刚体的运动效应。() 6.三力平衡定理指出:三力汇交于一点,则这三个力必然互相平衡。() 7.平面汇交力系平衡时,力多边形各力应首尾相接,但在作图时力的顺序可以不同。 ()8.约束力的方向总是与约束所能阻止的被约束物体的运动方向一致的。() 二、选择题 1.若作用在A点的两个大小不等的力 1和2,沿同一直线但方向相反。则 其合力可以表示为。 ①1-2; ②2-1; ③1+2; 2.作用在一个刚体上的两个力A、B,满足A=-B的条件,则该二力可能是 。 ①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或一对平衡的力;②一对平衡的力或一个力偶。 ③一对平衡的力或一个力和一个力偶;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或一个力偶。 3.三力平衡定理是。 ①共面不平行的三个力互相平衡必汇交于一点; ②共面三力若平衡,必汇交于一点; ③三力汇交于一点,则这三个力必互相平衡。 4.已知F 1、F 2、F 3、F4为作用于刚体上的平面共点力系,其力矢 关系如图所示为平行四边形,由此。 ①力系可合成为一个力偶; ②力系可合成为一个力; ③力系简化为一个力和一个力偶; ④力系的合力为零,力系平衡。 5.在下述原理、法则、定理中,只适用于刚体的有。 ①二力平衡原理;②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③加减平衡力系原理;④力的可传性原理; ⑤作用与反作用定理。 三、填空题

华南理工大学模电试题(附答案)

B 选择题(在题末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的号码。每空1分,共14分) 1. 已知常温下26mV T U =,二极管D 正偏电压U D =0.6V ,电流I D =0.8mA ,其交流电阻 r D =( )。 A. 750Ω B. 32.5Ω C. 375Ω D. 16.25Ω 2. BJT 放大电路中,测得三个电极①、②、③对地电位分别为12V 、12.2V 、0V ,据此 可判定BJT 为( A )型三极管,其三个电极中①为( D )极。 A. PNP B. NPN C. 发射极 D. 基极, E. 集电极 3. 图1所示共射放大电路,设静态时CQ 5mA I =,晶体管 饱和管压降CES 0.6V U =,当输入信号幅度增大到一定值时,电路将首先出现( )失真,其输出波形的( )将削去一部分。 A. 截止 B. 饱和 C. 顶部 D. 底部 4. 在图1所示电路中,已知晶体管的100β=, be 1k r =Ω,i 20mV U =;静态工作时BEQ 0.7V U =,CEQ 5V U =,BQ 20uA I =, 相应的电压增益为( )。 A .u 1003 3001A ?=-=-& B .u 1001.5 1501 A ?=-=-& C .u -352502010A =-=-?& D .u 57.140.7 A =-≈-& 5. 根据不同器件的工作原理,试判断( )可以构成复合管。 (A ) (B )(C ) (D ) 6. 在设计两级放大电路的过程中,要求输入电阻i R 约为150k Ω,电压放大倍数的数值 u A &约为100,第一级电和第二级电路应采用( )。 A. 共集电路;共射电路 B .共基电路;共射电路 C. 共集电路;共基电路 D. 共射电路;共射电路 7. MOS FET 构成的两级放大电路,总电压增益u 2000A =倍,其中第一级的电压增益

计算机操作系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模拟卷一)

2012计算机操作系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操作系统试卷A 一、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1.什么是虚拟设备? 2.What’s the differrence between a process and a program? 3.What’s Hyper-Treading technology? 4.死锁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5.为什么将文件控制块分成主部和次部两部分? 6.若系统有同类资源m个,被n个进程共享,问:当m>n和m<=n时每个进程最多可以请求多少个这类资源,使系统一定不会发生死锁?为什么?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操作系统的两个重要特性是:(1) 和(2) 。 2.只能在管态下执行的指令称为(3) 。处理机状态由目态转换为管态的唯一途径是(4) ,管态到目态的转换可以通过修改(5) 来实现。 3.进程在其生存期内可以处于如下三种基本状态之一:运行态、就绪态和等待态。当一个就绪进程(6) 时,其状态由就绪变为运行,当一个运行进程被抢占处理机时,其状态由运行变为(7) ,当一个运行进程因某事件受阻时,其状态由运行变为(8) ,当进程所等待的事件已经发生时,该进程状态由(9) 变为就绪。 4.线程是进程内的一个相对独立的(10)。 三、计算题(每题10分,共40分) 1.设某计算机系统采用虚拟页式存储管理方法,进程的虚拟地址空间为64KB,页面尺寸为4KB。假设当前进程的页表如右图所示(页表以二进制形式表示),请将虚拟地址8196和2050转换为物理地址。 2.设某计算机系统采用虚拟页式存储管理方法,内存中为该进程分配4个物理页架, 开始时内存页架为空,假设进程在一段时间内的页面访问序列如下:6,0,1,2,0,3,0,4,2,3,0,3,2,1,2,0,1,7,0,1,请画图表示采用以下页面淘汰算法时的缺页中断次数:(1)最佳页面淘汰算法(OPT);(2)先进先出页面淘汰算法(FIFO);(3)使用过最久的先淘汰(LRU)。 3.在UNIX系统中,设磁盘物理块大小为1KB,每个索引块可以保存256个索引项,请画出UNIX文件的物理结构。假设某文件大小为1028KB,请计算访问以下逻辑块时需要多少次I/O传输:(1)8;(2)300;(3)16。 4.设有周期性实时任务集如下表所示,用最早截止期优先算法(EDF算法)和速率单调算法(RMS算法)是否可以调度?画出相应的Gantt图。 四、算法设计(每题10分,共20分) 1.设有一个可以装A、B两种物品的仓库,其容量无限大,但要求仓库中A、

2017年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电路基础

计算机电路基础复习 一、填空题 1、戴维南定理说明任何一个有源二端线性网络可用1个电压源U 0c 和电阻R 0串联等效电路来等效。 2、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是加正向电压时导通,加反向电压时截止。 4、三态门电路的输出有三种状态:分别为高电平,低电平和高阻状态。 5、、稳压管是利用二极管的反向特性制作的,使用中必须设置限流电阻与之相配。 6、时序电路的自启动是指若由于某种原因使该电路处于无效状态时,在CP 脉冲作用下会自行转入有效状态,并开始有效循环的工作方式。 7、ROM 电路主要由地址译码器、存储矩阵和输出缓冲器三部分组成。 8、二进制编码器就是将输入信号编成二进制代码的电路。四位二进制编码器有十六个输入端,4个输出端。 10、时序逻辑电路的特点是时序电路某一时刻的输出不仅取决于该时刻输入信号的状态,还与电路原状态有关。 11、同步RS 触发器的特性方程Q n +1= ,其约束方程是 。 11、0=+RS Q R S n n n 12、单稳态触发器是一种脉冲整形电路,用555定时器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其脉冲宽度t w ≈1.1RC 13、在直流电路中,电容相当于开路,电感相当于短路。 14、硅NPN 三极管截止时,u BE <0.5V ,i B =i C =__0_____A 。 15、将BCD 代码翻译成十个对应的输出信号的电路称为二—十进制译码器(或4线—10线)。它有 4 个输入端。 16、在逻辑电路中,任意时刻的输出状态仅取决于该时刻输入信号的状态,而与电路原状态无关,这种电路称为_组合逻辑电路 。在电路结构上,一般由门电路组成。 17、同步RS 触发器的特性方程Q n +1= ,其约束方程是 。 17、.0=+SR Q R S n n n 18、多谐振荡器是一种脉冲 产生 电路,用555定时器组成的多谐振荡周期T = 0.69(R 1+2R 2)C 。 19、集成运算放大器的两种工作状态分别是线性放大和非线性饱和。 20、将JK 触发器的 K 端串接一个非门后再与 J 端相连作为输入端,就构成D 触发器。 二、选择题 1.电路如图所示,A 点的电位U A 应为( C )。 A.-10V B.-6V

华南理工大学至学年第一学期理论力学期末考试测试试题

华南理工大学2001至2002学年第一学期理论力学期末考试试题

————————————————————————————————作者:————————————————————————————————日期: 2

华南理工大学2001至2002学年第一学期理论力学期末考试试题 华 南 理 工 大 学 理 论 力 学 期 终 考 试 卷 (工科) ======================================================== 考试日期:2002年 1 月 A 卷 院(系): 2000级 考试时间:150分钟 班级: 姓名: 学号: ---------------------------------------------------------------------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 分 得 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请将答案的序号填入划线内) 1. 三力平衡定理是--------------------。 ① 共面不平行的三个力互相平衡必汇交于一点; ② 共面三力若平衡,必汇交于一点; ③ 三力汇交于一点,则这三个力必互相平衡。 2. 空间任意力系向某一定点O 简化,若主矢0≠'R ,主矩00≠M ,则此力系简化的最后结果--------------------。 ① 可能是一个力偶,也可能是一个力; ② 一定是一个力; ③ 可能是一个力,也可能是力螺旋; ④ 一定是力螺旋。 3. 如图所示,=P 60kM ,T F =20kN ,A , B 间的 静摩擦因数s f =0.5,动摩擦因数f =0.4,则物块A 所受的摩擦力F 的大小为-----------------------。 ① 25 kN ;② 20 kN ;③ 310kN ;④ 0 4. 点作匀变速曲线运动是指 ------------------。 ① 点的加速度大小a =常量; ② 点的加速度a =常矢量; ③ 点的切向加速度大小τa =常量; ④ 点的法向加速度大小n a =常量。 T F P A B ο 30

操作系统期末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 1、在存储管理方案中,__D_____ 可与覆盖技术配合. A、页式管理 B、段式管理 C、段页式管理 D、可变分区管理 2、在存储管理中,采用覆盖与交换技术的目的是___A______。 A、节省主存空间 B、物理上扩充准存容量 C、提高CPU效率 D、实现主存共享 3、动态重定位技术依赖于___B______。 A、重定位装入程序 B、重定位寄存器 C、地址机构 D、目标程序 4、虚拟存储器的最大容量____A______。 A、为内外存容量之和 B、由计算机的地址结构决定 C、是任意的 D、有作业的地址空间决定 5、在虚拟存储系统中,若进程在内存中占3块(开始时为空),采用先进先出页面淘汰算法,但执行访问页号序列为1、2、3、4、1、2、5、1、、2、3、4、5、6时,将产生___D___次缺页中断。 A、7 B、8 C、9 D、10 6、设内存的分配情况如下图所示。若要申请一块40K字节的内存空间,若采用最佳适应算法,则所得到的分区首址为____C___。 A、100K B、190K C、330K D、410K 7、很好地解决了“零头”问题的存储管理方法是____A____。 A、页式存储管理 B、段式存储管理 C、多重分区管理 D、可变分区管理 8、系统“抖动”现象的发生是由___A___引起的。 A、置换算法选择不当 B、交换的信息量过大 C、内存容量不足 D、请求页式管理方案 9、在可变式分区存储管理中的拼接技术可以_____A___。 A、集中空闲区 B、增加主存容量 C、缩短访问周期 D、加速地址转换 10、分区管理中采用“最佳适应”分配算法时,宜把空闲区按____A__次序等记在空闲区表中。 A、长度递增 B、长度递减 C、地址递增 D、地址递减 11、在固定分区分配中,每个分区的大小是_C__。 A、相同 B、可以不同但根据作业长度固定 C、可以不同但预先固定 D、所作业长度变化

理论力学(静力学) ·平时作业2019秋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答案

作业题 一、选择题 1. 正立方体的顶角上作用着六个大小相等的力(如图所示),此力系向任一点简化 的结果是( A )。 (A )主矢等于零,主矩不等于零; (B )主矢不等于零,主矩也不等于零; (C )主矢不等于零,主矩等于零; (D )主矢等于零,主矩也等于零。 2.置于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在沿水平方向的拉力作用下,仍处于静止,则物体所 受静摩擦力的大小( B )。 (A )与压力成正比 (B )等于水平拉力 (C )小于滑动摩擦力 (D )在物体上叠放另一物体,该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减小 3.点的速度合成定理r e a v v v +=的适用条件是( B )。 (A )牵连运动只能是平动; (B )牵连运动为平动和转动都适用; (C )牵连运动只能是转动; (D )牵连运动只能是直线平动。 4.设质点的动量为p ,受到的冲量为I ,则( B )。 (A )动量和冲量都是瞬时量 (B )动量和冲量的方向一定相 同 (C )动量是瞬时量 (D )冲量是瞬时量 5. 动量相等的甲、乙两车,刹车后沿两条水平路面滑行.若两车质量之比 m 1:m 2=1:2,路面对两车的阻力相同,则两车滑行时间之比为( A )。 (A )1:1 (B )1:2 (C )2:1 (D )1:4 6.一个物体是否被看作刚体,取决于( B )。 (A )变形是否微小

(B )变形不起决定因素 (C )物体是否坚硬 (D )是否研究物体的变形 7.一空间力系,各力的作用线都平行于某一固定平面,且该力系平衡,则该力 系的独立的平衡方程数为 ( A )。 (A )5个 (B )3个 (C )4个 (D )6个 8.已知雨点相对地面铅直下落的速度为A v ,火车沿水平直轨运动的速度为B v , 则雨点相对于火车的速度r v 的大小为( C )。 (A )B A v v v +=r ; (B )B A v v v -=r ; (C )22r B A v v v +=; (D )22r B A v v v -=。 9. 动量相等的甲、乙两车,刹车后沿两条水平路面滑行.若两车质量之比 m 1:m 2=1:2, 路面对两车的阻力相同,则两车滑行时间之比为( A )。 (A )1:1 (B )1:2 (C )2:1 (D )1:4 10.在点的合成运动中,牵连运动是指 ( C )。 (A )动系相对于定系的运动 (B )动点相对于定系的运动 (C )定系相对于动系的运动 (D )牵连点相对于动系的运动 二、判断题 1.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及力在平面上的投影均为代数量均为矢量。 ( 错 ) 2. 在研究物体机械运动时,物体的变形对所研究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甚微, 此时物体可视为刚体。 ( 错) 3. 若转动刚体受到的所有外力对转轴之矩恒等于零,则刚体对转轴的动量矩一 定保持不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