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推力轴承温度高原因分析及措施

推力轴承温度高原因分析及措施

推力轴承温度高原因分析及措施
推力轴承温度高原因分析及措施

推力轴承温度高原因分析及处理

杨立铭

国电宝鸡第二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宝鸡 721405

【摘要】本文深入分析了造成推力轴承温度高的原因,从推力轴承的检修以及锅炉、汽机各系统的调节全方位入手,采取相应措施,有效降低了推力轴承工作面温度,保证了汽轮机组的安全可靠运行。

【关键字】球面自位能力;轴向推力,推力轴承温度再热器减温水

某公司300MW机组汽轮机是东方汽轮机厂生产的N300-16.7/537/537-4型亚临界、一次中间再热、单轴、双缸、双排汽、冲动凝汽式汽轮机。其中推力轴承为活支可倾瓦块型(即密切尔型),为了尽量减小高中压转子两端轴承的跨距,布置在中间轴承箱#2支持轴承后侧,见下图,采用了独立结构的推力轴承,

带有球面瓦套,依靠球面的自位能力保证推力轴承块载荷均匀。机组运行中推力轴承出现下半各瓦块长期温度高,达到94℃,严重影响机组安全稳定运行,期间曾因为推力轴承块温度突然升高到110℃引起保护动作,导致机组非计划停运。

原因分析

1、从运行中推力轴承各瓦块温度看,下瓦最下部#4瓦块温度最高,其它瓦块按线性由#4瓦块向两边递减,可判断个别瓦块受力较重,推力轴承自位能力较差。检查中发现推力轴承布置的#2轴承箱体存在严重变形问题,推力轴承套下半装入轴承箱时,两侧明显受挤压无法正常装入,导致装配后瓦套也产生变形,瓦体外球面与瓦套内球面在两侧中分面处存在严重卡口现象,使推力轴承被卡死,球面失去自位调整能力,导致运行中各推力瓦块受力不均,造成个别瓦块受力大,温度超标。

2、根据机组热力性能试验报告显示,高压缸效率81.41%,低于高压缸设计效率86.25%;中压缸效率94.13%,高于中压缸设计效率91.55%,高压缸效率低,使高压排汽压力超压,造成中压缸进汽压力最大达到 3.7MPA,超过设计值0.4Mpa,使得中压缸做功增多,中压推力增加,推力轴承符合增加。同时,从性能实验报告中看到,中压缸平衡盘即高中压间过桥汽封漏汽量达到再热蒸汽流量的9%,大大超过设计漏汽量,也比通常机组3%漏汽量大了两倍以上。从而可以看出,高中压缸之间汽封间隙可能超标,致使漏气增大,也使轴系推力显著增加,推力轴承块承载负荷随着增大,直接引起推力轴承温度增高。

3、检修安装质量也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到推力轴承的正常工作。解体检查时

发现上下半瓦体有错位(上半向后错位0.2mm左右)现象,这说明瓦体中分面的定位销孔可能变形或存在误差,如果组装过程中不注意,造成上下错位,会加剧各瓦块的承力不均现象。还发现,垫环上的各瓦块定位销钉明显变形,在安装后个别瓦块被卡死无法活动(均分布在工作面下半),在运行中这些瓦块将无法保证与推力盘面正确接触,造成局部吃力过大,使温度升高。还检查发现,下半瓦块调整垫环厚度比上半大0.17mm,调整垫环厚度不同也使推力轴承下半受力更大,造成下部瓦块温度较高。测量球面间隙为负0.02mm。说明推力轴承球面存在紧力,已经丧失自位能力。上面现象说明推力轴承块受力不均确实存在,并影响到推力轴承温度异常。

4、机组运行中锅炉再热器温度控制不好,锅炉再热汽温调节喷水量长期较大,造成中压缸进汽压力增大,使转子中压部分承受的轴向推力增大,会造成推力轴承块承载增加,推力轴承瓦块承受的轴向推力大于设计要求,也是推力瓦块温度升高的原因之一。

处理方法及针对性措施

1、对推力轴承进行全面检修。对变形部位进行处理,消除了由于轴承箱变形产生的球面卡口现象。研磨球面接触,使接触达到质量标准,同时将球面间隙调整至0.03-0.06mm,彻底解决瓦体自位不良问题。更换垫环消除厚度差,同时检查确认中分面销孔情况,发现问题重新铰孔配置定位销,消除引起上下半成立不均的外在因素。更换全部的瓦块定位销,并定期检查销钉情况,确保瓦块活动灵活。

2、从运行方式和运行参数控制上寻求解决办法。

2.1尽量减少再热汽减温水量。具体方法有:

(1)在保证主、再热汽温的前提下,尽量采用正塔形配煤,倒塔形配风,降低火焰中心。

(2)要尽量选下层磨运行方式,如ABCD,ABC,,BCD, ABCDE,等,尽量不选DEF,CDE,CDEF,BCEF,BCDF等运行方式,此时,火焰中心抬高,炉膛吸热减小,炉膛出口烟温升高。

(3)每班检查结焦情况两次,有结焦时及时清理;严格执行吹灰制度,保证炉膛连续吹灰,每班至少吹炉膛30杆枪,每班至少吹炉膛30杆枪,控制低过出口温度低于420℃。;

(4)加强上下水封槽合水封的监视,保证水封量充足;炉底排渣门检查关严。

2.2用该机组接带全厂高辅母管(利用#1机冷再汽源),减小中压缸进汽量,使高中压缸作功比例发生了变化,减少中压缸做功比例,进一步减少推力轴承工作面的负荷。

2.3当推力轴承温度较高时,切换除氧器汽源至中辅母管接待(中辅母管汽源来自高辅母管),进一步减小中压缸做功量,减小轴向推力。

2.4机组在高负荷运行中,如果推力轴承块温度快速上升时,立即在DEH 以每分钟100MW的速率关小调阀,降低机组负荷至250MW及以下,直至推力轴承块温度降低至92℃及以下。

2.5加强机组油质管理,加强滤油和轴封控制,以保证轴封回汽畅通,防止油中带水,对推力轴承工作造成影响。

2.6机组加负荷时,在250MW及以上时,每加20MW负荷,应稳定10分钟,保证推力轴承温度变化平缓。

3、做好高中压间汽封漏气治理的准备,计划改型接触汽封、布莱登汽封、

DAS汽封等新型汽封,使汽封间隙合理,杜绝平衡盘的异常漏气,使机组的轴向推力从根本上减少,保证推力轴承在设计工况下工作。

措施实施后效果

机组接带全厂辅汽,使高中压缸作功比例发生了变化,减少中压缸做功比例,进一步减少推力轴承工作面的负荷,推力轴承工作面温度下降了3℃左右。通过燃烧调整减小再热器减温水量,减温水由较高时的70-80t/h降到目前的10-20t/h,使推力轴承工作面温度下降了 2.5℃。切换除氧器汽源至中辅母管接待,进一步减小中压缸做功量,可使推力轴承工作面温度下降了1-2℃。总体来说,通过运行工况调整,使推力轴承金属温度最大值下降7℃左右,取得了一定效果。

通过检修中,轴承箱变形处理、上下错口消除、推力轴承球面间隙调整以及调整垫环更换等工作,推力轴承运行中恢复了正常自位能力,使推力轴承各瓦块受力均匀,温度差值大幅度减小,温度差值在5℃以内,推力轴承工作面最高温度下降到80℃左右,能够确保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结束语

推力轴承温度高的影响因素有很多,检修安装调整及机组运行控制等多方面因素均造成推力轴承工况的恶化,但是,也可以看到,严格检修质量监督,加强运行监控和调整,都可以有效缓解推力轴承温度高问题,使温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另外,需要不断的学习实践来加深认识与理解,不断优化检修工艺和运行控制水平,不断分析探索其它有效途径,不断改善推力轴承工作状况,有效地保证汽轮机组的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西安热工研究院,国电宝鸡第二发电公司#1机组修前性能试验检验报告

[2] 沈士一等,汽轮机原理,中国电力出版社,1992

[3] 陈庚,单元机组集控运行,中国电力出版社,2001

电动机轴承温度过高的原因与处理方法

2010.4·责任编辑:技术 Technique使用维修电动机运行时,不允许轴承外圈温度超过95℃,否则电动机轴承温度过高,也称电动机轴承发热。轴承发热是电动机最常见的故障之一。其危害,轻则使润滑脂稀释漏出,重则将轴承损坏,给用户造成经济损失。本文就轴承发热的原因及处理方法简单介绍如下。 (1)运行中的电动机如果轴承已经损坏,会造成电动机轴承过热。应检查轴承的滚珠或滚珠轴承的轴瓦是否损坏,如有损坏应修理或更换。 (2)在更换润滑脂时,如果混入了硬颗粒杂质或轴承清洗不干净,会使轴承磨损加剧而过热,甚至还有可能损坏轴承。应将轴承和轴承端盖清洗干净后,重新更换润滑脂,且使油 室内的润滑脂充满至2/3。 (3)轴承室内缺油。电动机轴承长期缺油运行,摩擦损耗加剧,使轴承过热。定期维护保养,应加润滑脂充满2/3油室或加润滑油至标准油 面线,避免电动机轴承缺油运行。 (4)润滑脂牌号不对。要尽快更 换正确牌号的润滑脂。一般应选用3 号锂基脂或3号复合钙基脂。(5)滚动轴承中润滑脂堵塞太多。应清除滚动轴承中过多的润滑脂。(6)润滑脂有杂质、太脏、过稠或油环卡住。应更换润滑脂,查明卡住原因进行修复,油粘度过大时应调换润滑脂。(7)轴承与轴、轴承与端盖配合过松或过紧,太紧会使轴承变形,太松容易发生“跑套”。轴承与轴配合过 松时可将轴颈涂金属漆或对端盖进行镶套,过紧时应重新加工。 (8)V 带过紧、过松、联轴器装配不良或电动机与被拖动机械轴中心不在同一直线上,使轴承负载增加而发热。应调整V 带松紧度,校正联轴器。(9)由于装配不当,固定端盖螺丝松紧程度不一致,造成两轴中心不在一条直线上或轴承外圈不平衡,使轴承转动不灵活,带上负载后摩擦加剧而发热。应重新装配。(10)电动机两端盖或轴承盖没装配好,通常是不平行,造成轴承不在正确位置。将两端盖或轴承盖止口装平,旋紧螺栓。 (11)检修时换错了轴承型号。要尽快更换正确型号的轴承。(12)轴承质量差,如个别钢珠不圆,轴承内外圈锈蚀等。应进行调整或更换轴承。 (13)当电动机振动过大时,会导致电动机轴承磨损加剧,使轴承过热。电动机振动过大的原因有:机壳或基础强度低;地基不平或固定螺丝松动;轴承间隙过大;转子不平衡或转轴弯曲;铁芯变形或松动;定子铁芯压装不紧;风扇不平衡;传动装置不良;机械负载振动等。对应的处理方法:进行加固;用水平仪测地基是否水平,目测电动机安装角度与拖动的机械是否合适,检查底座或其他固定螺丝有无松动;检修轴承,必要时更换新件;校正转子动平衡,校直转轴;校正重叠铁芯;检查铁芯,并重新压紧;检修风扇,校正平衡,纠正其几何形状;检修传动装置;找出机械负载振动原因并予以消除。(14)电动机转动部分与静止部分相擦时,轴承偏磨,同时负荷也增加,使得轴承过热。电动机定、转子相 碰的主要原因有轴承严重损坏;轴及铁芯弯曲;电动机端盖磨损等。●电动机轴承温度过高的原因与处理方法 马祥琴 (山东省沂水县正元农机公司) (1)连杆轴瓦的刮配。将带轴瓦的连杆按规定方向装在相应的轴颈上,适当旋紧轴承盖螺栓,同时转动连杆至有阻力为止;然后往复转动连杆,使轴瓦与轴颈摩擦。拆下连杆,观察瓦片的接触印痕,用三角刮刀进行刮削。最初,接触印痕向中间发展,直到接触印痕分布均匀,接触面达75%为止。然后在轴瓦上涂稀机油,装回轴颈上,按规定扭矩旋紧连杆螺栓,应转动自如,沿曲轴轴向扳动连杆小端,应有少许旷量。 (2)主轴瓦的刮配。主轴瓦的刮配方法与连杆轴瓦基本相同,但各道 主轴瓦应同时进行刮配,以保证同轴度符合技术要求。配合间隙可用尺寸测量法或在轴与轴瓦间以软质金属,并按规定力矩拧紧后加以测量。 (3)刮配结束后,应按有关技术要求检查轴向间隙。(左赟)如何用手工刮削轴瓦王庭茂165

设备轴承故障高温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

设备轴承温度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轴承是生产线设备上常用的支撑轴零件,它可以引导轴的旋转,也可以承受轴上空转的零件,由于其使用量大,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故障,给车间生产的连续性和产品质量的保障带来严重影响。因此,迅速判断故障产生的原因,采取得当的解决措施,保证设备的连续运行是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基础和保证。 一、轴承故障原因分析: 导致轴承故障率升高的常见原因: 1、润滑不良,如润滑不足或过分润滑,润滑油质量不符合要求,变质或有杂物。 2、轴承异常,如轴承损坏,轴承装配工艺差,轴承各部位间隙调整不符合要求。 3、振动大,如联轴器找正工艺差不符合要求,转子存在动、静不平衡,基础刚性差、地脚空虚以及旋转失衡,喘振。 二、轴承发生故障时的处理方法: 轴承出现故障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问题 1、加油不恰当,润滑油加的过多或过少。应当按工作的的要求定期给轴承加油。轴承加油后有时也会出现温度高的情况,这主要是加油过多。 2、轴承所加油脂不符号要求或被污染。润滑油脂选用不合适,不易形成均匀的润滑油膜。无法减少轴承内部的摩擦和磨损,润滑不足,轴承温度升高。当不同型号的油脂混合时可能发生化学反应,造

成油脂变质,结块,降低润滑效果。加注油脂的过程中落入灰尘,造成油脂污染,会导致油脂劣化破坏轴承润滑,进而使轴承损坏。因此应选用合适的油脂,检修中对轴承清洗,对加油油嘴进行检查疏通,不同型号的油脂不能混合使用,若更换其他型号的油脂时,应先将原来的油脂清理干净;运行维护中定期加油,油脂应妥善保管做好防潮防尘措施。 3、确认不存在上面的问题后再检查联轴器找正情况和轴承质量。联轴器的找正要符合工艺标准。在设备维修检查时看轴承有无咬坏和磨损;检查轴承的内外圈,滚动体,保持架其表面光洁度以及有无裂痕和锈蚀,凹坑,过热变色等现象。检查轴承的游隙是否超标,若有以上情况要立即更换新的轴承。轴承的配合,轴承在安装时内径与轴,外径与外壳的配合非常重要,配合过松时,配合面会产生相对滑动称做蠕变。蠕变一但产生会磨损破坏面,损伤轴或外壳,而且磨损粉末会侵入轴承内部,造成发热,振动或损坏轴承。过盈过大时,会导致外圈外径变小或内圈内径变大,减少轴承内部的游隙。轴承各部配合间隙的调整,间隙过小时由于油脂在间隙内摩擦损失过大也会引起轴承发热。同时,间隙过小时,油量减小,来不及带走摩擦产生的热量,会进一步提高轴承的温度。但是间隙过大会改变轴承的动力特性,引起转子运动不稳定,因此要选择合适的轴承间隙。为选择合适用途的配合,要考虑轴承负荷的性质,大小,温度条件等各种情况来选用合适的轴承。减少轴承的更换频率,节省维护费用,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煤磨工段 2012.11.6

电动机轴承温度更高的原因与处理方法

电动机轴承温度更高的原因与处理方法 电动机运行时,轴承外圈允许温度不应超过95℃,如果超过这个值就是电动机轴承温度过高,也称电动机轴承发热。轴承发热是电动机最常见的故障之一。轻则使润滑脂稀释漏出,重则将轴承损坏,给用户造成经济损失。今就轴承(NSK轴承)发热的原因及处理方法简单介绍如下。 (1)运行中的电动机如果轴承已经损坏,可造成电动机轴承过热。应检查轴承的滚珠或滚珠轴承的轴瓦是否损坏,如有损坏应修理或更换。 (2)在更换润滑脂时,如果混入了硬颗粒杂质或轴承清洗不干净,会使轴承磨损加剧而过热,甚至还有可能损坏轴承。应将轴承和轴承端盖清洗干净后,重新更换润滑脂,且使油室内的润滑脂充满至2/3。 (3)轴承室内缺油。电动机轴承长期缺油运行,摩擦损耗加剧,使轴承过热。定期维护保养,应加润滑脂充满2/3油室或加润滑油至标准油面线,避免电动机轴承缺油运行。(4)润滑脂牌号不对。要尽快更换正确型号的润滑脂。一般应选用3号锂基脂或3号复合钙基脂。 (5)滚动轴承中润滑脂堵塞太多,应清除滚动轴承中过多的润滑脂。 (6)润滑脂有杂质、太脏、过稠或油环卡住。应更换润滑脂,查明卡住原因进行修复,油粘度过大时应调换润滑脂。 (7)轴承与轴、轴承与端盖配合过松或过紧,太紧会使轴承变形,太松容易发生“跑套”。轴承与轴配合过松时可将轴颈涂金属漆或对端盖进行镶套,过紧时应重新加工。 (8)皮带过紧、过松、联轴器装配不良或电动机与被拖动机械轴中心不在同一直线上,使轴承负载增加而发热。应调整皮带松紧度;校正联轴器。

(9)由于装配不当,固定端盖螺丝松紧程度不一致,造成两轴中心不在一条直线上或轴承外圈不平衡,使轴承转动不灵活,带上负载后摩擦加剧而发热,应重新装配。电动机轴承温度 (10)电动机两端盖或轴承盖没装配好,通常是不平行,造成轴承不在正确位置。将两端盖或轴承盖止口装平,旋紧螺栓。 (1 1)检修时换错了轴承型号,要尽快更换正确型号的轴承。 (12)轴承质量差,例如个别钢珠不圆,轴承内外圈锈蚀等,应进行调整或更换轴承(NSK 轴承)。 (13)当电动机震动过大时,会导致电动机轴承磨损加剧,使轴承过热。电动机震动过大的原因有:机壳或基础强度低;地基不平或固定螺丝松动;轴承间隙过大;转子不平衡或转轴弯曲;铁芯变形或松动;定子铁芯压装不紧;风扇不平衡;传动装置不良;机械负载振动等。对应的处理方法:进行加固;用水平仪测地基是否水平,目测电动机安装角度与拖动的机械是否合适,检查底座或其它固定螺丝有无松动;检修轴承,必要时更换;校正转子动平衡,校直转轴;校正重叠铁芯;检查铁芯,并重新压紧;检修风扇,校正平衡,纠正其几何形状;检修传动装置;找出机械负载振动原因并予以消除。 (14)电动机转动部分与静止部分相擦时,轴承偏磨,同时负荷也增加,使得轴承过热。电动机定、转子相碰的主要原因有:轴承严重损坏;轴及铁芯弯曲;电动机端盖磨损等。

串联推力圆柱滚轴承Tamdem Thurst bearings

重量 原代号现代号动静kg 124241.5701570.32M2CT1242T2AR1242327857.5161641 2.54M2CT3278T2AR327888.9190.5107.951359553414.4M2CT88190Y SBI-349Y 88.9190.5107.951359553414.4M2CT89190SBI-349145385233451020956147.7 M2CT145385T2AR145385431.8 863 449.27517180 88560 M2CT431863 ZY431Z1 串列轴承(双列) 基本尺寸基本额定负荷Principal dimensions Basic load ratings Old_spec Designations d D H dyc_Cr stc_Cor Weight mm KN 串列推力圆柱滚子轴承

重量 原代号现代号动静kg 4203216410.053T3AR420M3CT4204203221440.061T3AR420A M3CT420A 4203217420.053T3AR420EA M3CT420EA 64569136259T3AR645M3CT645124262.41203000.41T3AR1242E M3CT1242E 1949671484250.5T3AR1949E M3CT1949E 2385973201545 3.118T3AR2385M3CT2385246870161772 1.4T3AR2468M3CT2468246870161772 2.38T3AR2468A1a M3CT2468A1a 246870161772 1.75T3AR2468A M3CT2468A 246870161772 2.31T3AR2468A1M3CT2468A1286682334825 1.224T3AR2866M3CT28662890983361411 3.48T3AR2990M3CT2990307389197267 2.05T3AR3073M3CT3073327884290847 1.93T3AR3278M3CT3278331051154161916 5.42T3AR33105M3CT3310538150163935476815.6T3AR38150M3CT38150401101234652265 6.264 T3AR40110M3CT40110501601678203950T3AR50160M3CT50160420 900 7682900 126000 T3AR420900 M3CT420900 串列轴承(三列) 基本尺寸基本额定负荷Weight Old_spec Designations d D H dyc_Cr stc_Cor Principal dimensions Basic load ratings mm KN 串列推力圆柱滚子轴承

轴承温度标准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轴承温度标准-泵轴承温度标准 GB3215-82 4.4.1 泵工作期间,轴承最高温度不超过80 JB/T5294-91 3.2.9.2 轴承温升不得超过环境温度40,最高温度不得超过80 JB/T6439-92 4.3.3 泵在规定工况下运转时,内装式轴承处外表面温度不应高出输送介质温度20,最高温度不高于80。外装式轴承处外表面温升不应高处环境温度40。最高温度不高于80 JB/T7255-94 5.15.3 轴承的使用温度。轴承温升不得超过环境温度35,最高温度不得超过75 JB/T7743-95 7.16.4 轴承温升不得超过环境温度40,最高温度不得超过80 JB/T8644-1997 4.14 轴承温升不得超过环境温度35,最高温度不得超过80 电机轴承温度规定、出现异常的原因及处理。 规程规定,滚动轴承最高温度不超过95?C,滑动轴承最高温度不超过80?C。并且温升不超过55?C(温升为轴承温度减去测试时的环境温度);具体见HG25103-91 轴承温升过高的原因及处理: (1)原因:轴弯曲,中心线不准。 处理;重新找中心。 (2)原因:基础螺丝松动。

处理:拧紧基础螺丝。 (3)原因:润滑油不干净。 处理:更换润滑油。 (4)原因:润滑油使用时间过长,未更换。 处理:洗净轴承,更换润滑油。 (5)原因:轴承中滚珠或滚柱损坏。 处理:更换新轴承。 按照国家标准,F级绝缘B级考核,电机温升控制在80K(电阻法),90K(元件法)。考虑到环境温度40度的情况,电机运行最高温度不能超过120/130度。轴承温度最高允许95度。用红外检测枪测量轴承室外表面的温度,经验上,4极电机最高点温度不能超过70度。对于电机本体,不用监测。电机制造完成后,一般情况下,他的温升基本上是固定的,不会随着电机运行发生突变或者不断增长。而轴承是易损件,需要检测。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轴承温度标准

轴承温度标准-泵轴承温度标准 GB3215-82 4.4.1 泵工作期间,轴承最高温度不超过80 JB/T5294-91 3.2.9.2 轴承温升不得超过环境温度40,最高温度不得超过80 JB/T6439-92 4.3.3 泵在规定工况下运转时,内装式轴承处外表面温度不应高出输送介质温度20,最高温度不高于80。外装式轴承处外表面温升不应高处环境温度40。最高温度不高于80 JB/T7255-94 5.15.3 轴承的使用温度。轴承温升不得超过环境温度35,最高温度不得超过75 JB/T7743-95 7.16.4 轴承温升不得超过环境温度40,最高温度不得超过80 JB/T8644-1997 4.14 轴承温升不得超过环境温度35,最高温度不得超过80 电机轴承温度规定、出现异常的原因及处理。 规程规定,滚动轴承最高温度不超过95?C,滑动轴承最高温度不超过80?C。并且温升不超过55?C(温升为轴承温度减去测试时的环境温度);具体见HG25103-91 轴承温升过高的原因及处理: (1)原因:轴弯曲,中心线不准。 处理;重新找中心。 (2)原因:基础螺丝松动。 处理:拧紧基础螺丝。 (3)原因:润滑油不干净。 处理:更换润滑油。 (4)原因:润滑油使用时间过长,未更换。 处理:洗净轴承,更换润滑油。 (5)原因:轴承中滚珠或滚柱损坏。 处理:更换新轴承。

按照国家标准,F级绝缘B级考核,电机温升控制在80K(电阻法),90K(元件法)。考虑到环境温度40度的情况,电机运行最高温度不能超过120/130度。轴承温度最高允许95度。用红外检测枪测量轴承室外表面的温度,经验上,4极电机最高点温度不能超过70度。对于电机本体,不用监测。电机制造完成后,一般情况下,他的温升基本上是固定的,不会随着电机运行发生突变或者不断增长。而轴承是易损件,需要检测。

圆柱滚子轴承20TP104轴承详细参数介绍.

https://www.doczj.com/doc/2311579773.html, 圆柱滚子轴承20TP104轴承详细参数介绍

https://www.doczj.com/doc/2311579773.html, 圆柱滚子轴承 滚动体是圆柱滚子的向心滚动轴承。圆柱滚子轴承内部结构采用滚子呈90°相互垂直交叉排列(这也是交叉滚子轴承的名称由来),滚子之间装有间隔保持器或者隔离块,可以防止滚子的倾斜或滚子之间相互磨察,有效防止了旋转扭矩的增加。 圆柱滚子与滚道为线接触轴承。负荷能力大,主要承受径向负荷。滚动体与套圈挡边摩擦小,适于高速旋转。根据套圈有无挡边,可以分有NU、NJ、NUP、N、NF等单列圆柱滚子轴承,及NNU、NN等双列圆柱滚子轴承。该轴承是内圈、外圈可分离的结构。 内圈或外圈无挡边的圆柱滚子轴承,其内圈和外圈可以向轴向作相对移动,所以可以作为自由端轴承使用。在内圈和外圈的某一侧有双挡边,另一侧的套圈有单个挡边的圆柱滚子轴承,可以承受一定程度的一个方向轴向负荷。一般使用钢板冲压保持架,或铜合金车制实体保持架。但也有一部分使用聚酰胺成形保持架。 单列圆柱滚子轴承通常是只受径向力,与同尺寸球轴承相比,径向承载能力提高1.5-3倍,刚性好、耐冲击,它特别适用于刚性支承的、又支承短轴、受热伸长而引起轴向位移的轴和安装拆卸需要分离型轴承之机器附件。主要用于大型电机、机床主轴、发动机前后支承轴、火车客车车箱轴支承、柴油机曲轴、汽车拖拉机变速箱等。 单列圆柱滚子轴承,包括外圈、内圈锁紧圈和保持架。外圈的外壁面中间设有环形应力槽,外圈的外壁上有多个环形锁紧槽,锁紧圈的形状和大小与环形锁紧槽的形状和大小相适应。环形锁紧槽内装设有锁紧圈。外圈内壁的环面上与应力槽相对应部位设有环形保持架引导槽。本实用新型具有组装方便、承载负荷大,极限转速高、可靠性强、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推力圆柱滚子轴承常组合成高刚度轴承配置,可以毫无困难地承受重载荷和振动载荷。这种轴承可以承受单方向很大的轴向载荷,但是不能承受径向载荷,它们没有自动调心能力。 推力圆柱滚子轴承可以拆分为推力圆柱滚子和保持架组件、轴圈和座圈。 811系列和812系列推力圆柱滚子轴承由推力圆柱滚子和保持架组件、轴圈和座圈组成,最重要的零部件是推力圆柱滚子和保持架组件。 圆柱滚子轴承特点

轴承温度高的判断与处理

轴承温度高的判断与处理 一、缺润滑脂或润滑脂填入过量、检查润滑脂品质及填充量。 二、润滑效果不好、检查润滑系统设施油泵、油路。 三、使用的润滑脂品质不符合要求、调整或更换润滑脂。 四、安装错误、检查调整轴承的安装位置。 五、三角带(V型带)太紧或太松、检查调整。 六、紧定套松动、检查并安装紧。 七、轴头螺丝松动、检查紧固。 八、轴承座螺丝松动、产生移位、停机拧紧螺丝。 九、轴径大、安装时轴承内圆胀大轴承游隙小、摩擦发热。 十、分体轴承座内圆小、安装轴承时挤压轴承外圆、是轴承 外圆减小、轴承游隙减小、摩擦发热。 进口轴承常见故障及原因分析 轴承和轴径或轴承座孔的过盈较小时,多采用压入法装配。最简单的方法是利用铜棒和手锤,按一定的顺序对称地敲打轴承带过盈配合的座圈,使轴承顺利压入。另外,也可用软金属制的套管借手锤打入或压力机压入。若操作不当,则会使座圈变形开裂,或者手锤打在非过盈配合的座圈上,则会使滚道和进口轴承体产生压痕或轴承间接被破坏。 进口轴承在装配时,若其与轴径的过盈较大,一般采用热装法装配。即将轴承放入盛有机油的油桶中,机油桶外部用热水或火焰加热,工艺要求加热的油温控制在80℃~90℃,一般不会超过100℃,最多不会超过120℃。轴承加热后迅速取出套装在轴颈上。若温度控制不当造成加热温度过高,则会使轴承产生回火而致硬度降低,运行中轴承就易磨损、剥落、甚至 开裂。 由上述可知,不论间隙可调整或间隙不可调的进口轴承,它们在装配时都要调整好轴向间隙(但有些间隙不可调的轴承不必留轴向间隙),以补偿轴在温度升高时的热伸长,从而保证进口轴承体的正常运转。若轴向间隙过小时,会造成轴承转动困难、发热,甚至使进口轴承体卡死或破损;若轴向间隙过大,

轴承温度标准

一、轴承温度标准-泵轴承温度标准 1、GB3215-82 4.4.1 泵工作期间,轴承最高温度不超过80℃ 2、JB/T5294-91 3.2.9.2 轴承温升不得超过环境温度40,最高 温度不得超过80℃ 3、JB/T6439-92 4.3.3 泵在规定工况下运转时,内装式轴承处 外表面温度不应高出输送介质温度20℃,最高温度不高于80℃。外装式轴承处外表面温升不应高处环境温度40℃。最高温度不高于80℃ 4、JB/T7255-94 5.15.3 轴承的使用温度。轴承温升不得超过环 境温度35℃,最高温度不得超过75℃ 5、JB/T7743-95 7.16.4 轴承温升不得超过环境温度40℃,最 高温度不得超过80℃ 6、JB/T8644-1997 4.14 轴承温升不得超过环境温度35℃,最 高温度不得超过80℃ 二、电机轴承温度规定、出现异常的原因及处理 规程规定,滚动轴承最高温度不超过95℃,滑动轴承最高温度不超过80℃。并且温升不超过55℃(温升为轴承温度减去测试时的环境温度);具体见HG25103-91 轴承温升过高的原因及处理: (1)原因:轴弯曲,中心线不准。处理;重新找中心。 (2)原因:基础螺丝松动。处理:拧紧基础螺丝。 (3)原因:润滑油不干净。处理:更换润滑油。

(4)原因:润滑油使用时间过长,未更换。处理:洗净轴承,更换润滑油。 (5)原因:轴承中滚珠或滚柱损坏。处理:更换新轴承。按照国家标准,F级绝缘B级考核,电机温升控制在80K(电阻法),90K(元件法)。考虑到环境温度40℃的情况,电机运行最高温度不能超过120/130℃。轴承温度最高允许95度。用红外检测枪测量轴承室外表面的温度,经验上,4极电机最高点温度不能超过70℃。对于电机本体,不用监测。电机制造完成后,一般情况下,他的温升基本上是固定的,不会随着电机运行发生突变或者不断增长。而轴承是易损件,需要检测。

水泵轴承温度高的原因及处理对策

水泵轴承温度高的原因及处理对策 发表时间:2019-03-27T14:11:50.503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29期作者:刘亮彭京辉 [导读] 摘要:水泵系统对企业的稳定发展会起到无可替代的现实作用,但是这种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往往都会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其中轴承部位温度的明显升高。 (中煤新集利辛发电有限公司安徽亳州 236800) 摘要:水泵系统对企业的稳定发展会起到无可替代的现实作用,但是这种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往往都会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其中轴承部位温度的明显升高。这样的现象如果不能尽快得到有效处理,长此以往就可能会严重影响到水泵系统的稳定运行,防碍企业的稳定发展。所以水泵轴承防高温就成了企业工作人员所要加强重视的首要问题。那么在本文中就将对水泵轴承温度高的主要因素做出明确和探讨,并给出相应的处理措施,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轴承;温升高;解决办法 引言:在现代工业企业发展中,对水泵系统进行了充分运用,但是由于诸多因素影响而导致其中轴承温度升高的现象时有发生。如油脂施加量与相关标准不切合,油脂施加方式不合理等。除此之外,水泵系统如果需要长时间的持续运转,也可能会导致轴承温度升高,最高轴承温度可达80摄氏度,这时就需要暂停水泵系统的运转,并考虑增加备用水泵数量,防止水泵系统轴承因持续高温而导致系统功能的丧失,进而是为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1原因查找 1.1热量来源 在通常情况下,事物温度上升的主要因素有以下两点:其一是物理性的热传导,其二是做功。热传导的产生通常都会有热的发源点,在水泵所处环境中,所存在的热发源点有:室温、系统温度、凝结水温等,然而,在通常情况下,凝结水泵系统的温度最高时会体现90摄氏度以上,明显高于前两个热发源点的温度,所以热传导方面的因素可排除。另一主要因素则是做功,也就是摩擦产热。 1.2机械原因 一是油脂的存量不达标。轴承在长时间运转过程中,会消耗掉大量的油脂,轴承中的油量也就会逐渐减少。如果油量明显低于相关标准时,轴承就可能会在不具备充足润滑性的条件下,体现干磨的状态,继而使得轴承温度在极短时间内上升。这也正是物理方面的摩擦生热原理。然而在具体工作中,每一次的水泵检修过程中,都没遇到过轴承油量不达标的现象,所以也可考虑将油脂过少方面的因素进行排除。 2水泵轴承温度原因 2.1油脂的施加量不符合相关标准 倘若在轴承本身设置不切合相关的条件下,再向其中施入不相应量的油脂,就可能会影响轴承降温环节和排油环节的效果,并且也会使得油脂本身热量和散热不能实现均衡化,继而导致轴承温度升高。这也正是水泵系统轴承温度上升的主要因素 2.2施加油脂的方式不合理 水泵系统在长时间停运的条件下,其中油脂温度也会逐步下降,直到全部冷却时,其整体粘度则会升高。倘若在这样的条件下,将水泵系统进行重启,就可能会因为油脂粘度的过大而引起油脂散热性变得弱化。倘若轴承内部的油脂量高于相关标准,其中温度体现持续升高,就可能在达到油脂融点时,油脂粘度也会下降,继而其中冗余部分的油脂则会外溢,进而实现油脂散热与轴承本身热量的均衡,促进水泵轴承在适宜温度条件下运转。倘若此时一次性的向轴承施入大量油脂,就可能会在极短时间内导致油脂散热与轴承本身热量的不均衡,使得轴承温度又出现提高,这就属于一次性施油量过多而导致轴承温度升高的主要因素。 2.3轴承与轴承压盖间隙过大 运行过程中,轴承与轴承体之间产生碰撞、摩擦,从而产生大量热量。 2.4平衡鼓水管堵塞,平衡鼓与衬套间隙过大 凝结水泵的平衡鼓平衡了凝结水泵百分之八十的推力。当平衡鼓与平衡鼓衬套间隙过大或平衡鼓回水管堵塞时,平衡水在平衡鼓上方形成了一个压力区。同时中断了平衡水向平衡鼓流动,平衡鼓向上的推力消失,水泵的大部分推力由此转移到推力轴承上,这就使得推力轴承所承担的负荷过重,轴承摩擦发热,引起泵组非正常运行。 3水泵轴承温度升高的处理措施 3.1向水泵施加油脂时的防高温措施 针对水泵轴承油量超标,并且其中温持高不下的问题,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做出改善:其一是在水泵系统运行进行中,借助无杂质的压缩气体将冗余油脂从轴承中吹出,促进轴承温度的数值减小。在此环节中,要注意的是,吹油时间不可太久,以防止将油量吹到过低,这样的现象也容易使得轴承温度趋向于上升态势。其二是借助外部降温。也就是说,在水泵系统长时间运转的条件下,其中的油脂也会消耗一部分,也会排出一部分,进而促进轴承本身温度的回落,并达到正常。 3.2向水泵施加油脂后的防升高温措施 要想有效防控轴承在油脂施加后温度的上升,就需要将指定量的油脂进行低频率的小量添加,并保证每次的添加量都不会妨碍到轴承的散热。然而这样的措施仅能够起到“治标不治本”的作用,要想对水泵轴承温度升高的状态做出全面防控,就应当考虑从根本上改变轴承的构造,促进轴承排油阻力降低,进而强化其散热功能。 3.3轴承与轴承压盖间隙过大的处理措施 按预先计划将检修过程进行持续,并结合相关标准将轴承与轴承盖间隙控制在合理化数值区域内。在检修环节结束后,需要考虑将原有轴承进行撤除,并将新轴承进行精准定位,在具体操作前,需要借助徒手检测法来对指定构件间的距离做出明确,再一手擎住轴承的内环,另一手擎住滚动轴承的外环,也就是说向轴承的内外环进行反向移动,同时也应借助徒手检测来对指定构件间的距离做出明确,直到将轴承与轴承盖间的距离控制于合理范围内。 3.4对于水管堵塞,平衡鼓与衬套间隙过大的处理措施 通过推力轴承座底部封油管管孔接管,排放掉推力轴承油箱内的滑油;拆下有关温度、压力测量仪表和管路;拆下水封管路、冷却水

电机温度标准

GB3215-82 4.4.1 泵工作期间,轴承最高温度不超过80 JB/T5294-91 3.2.9.2 轴承温升不得超过环境温度40,最高温度不得超过80 JB/T6439-92 4.3.3 泵在规定工况下运转时,内装式轴承处外表面温度不应高出输送介质温度20,最高温度不高于80。外装式轴承处外表面温升不应高处环境温度40。最高温度不高于80 JB/T7255-94 5.15.3 轴承的使用温度。轴承温升不得超过环境温度35,最高温度不得超过75 JB/T7743-95 7.16.4 轴承温升不得超过环境温度40,最高温度不得超过80 JB/T8644-1997 轴承温升不得超过环境温度35,最高温度不得超过80 规定是这样,但是各个制造厂由于制造工艺不同可能会有点细微差别,但是不会太大的 没什么感觉 30度 有暖意 40以下 明显知道发热 45度以下 能长久触摸并无困难 50度 能长久触摸极限或只能触摸10秒 55度 触摸3秒 60度 触摸至感觉热后必须马上缩手 70度

不敢再次触摸 70以上 个人经验感觉 通常我们衡量电机发热程度是采用“温升”而不是用“温度”,当“温升”突然增大或超过最高工作温度时,说明电机已发生故障。下面就一些基本概念进行讨论。 1 绝缘材料的绝缘等级 绝缘材料按耐热能力分为Y、A、E、B、F、H、C 7个等级,其极限工作温度分别为90、105、120、130、155、180℃、及180℃以上。 所谓绝缘材料的极限工作温度,系指电机在设计预期寿命内,运行时绕组绝缘中最热点的温度。根据经验,A级材料在105℃、B级材料在130℃的情况下寿命可达10年,但在实际情况下环境温度和温升均不会长期达设计值,因此一般寿命在15~20年。如果运行温度长期超过材料的极限工作温度,则绝缘的老化加剧,寿命大大缩短。所以电机在运行中,温度是寿命的主要因素之一。 2 温升 温升是电机与环境的温度差,是由电机发热引起的。运行中的电机铁芯处在交变磁场中会产生铁损,绕组通电后会产生铜损,还有其它杂散损耗等。这些都会使电机温度升高。另一方面电机也会散热。当发热与散热相等时即达到平衡状态,温度不再上升而稳定在一个水平上。当发热增加或散热减少时就会破坏平衡,使温度继续上升,扩大温差,则增加散热,在另一个较高的温度下达到新的平衡。但这时的温差即温升已比以前增大了,所以说温升是电机设计及运行中的一项重要指标,标志着电机的发热程度,在运行中,如电机温升突然增大,说明电机有故障,或风道阻塞或负荷太重。 3 温升与气温等因素的关系 对于正常运行的电机,理论上在额定负荷下其温升应与环境温度的高低无关,但实际上还是受环境温度等因素影响的。 (1) 当气温下降时,正常电机的温升会稍许减少。这是因为绕组电阻r下降,铜耗减少。温度每降1℃,r约降%。

影响滚动轴承温度升高的因素

影响滚动轴承温度升高的因素 轴承是机械设备中的重要零部件,在机械设备中担任重要的角色,影响轴承温度升高可以从四大类中进行分析,安装使用对温升的影响,工艺方法,保持架形状与材料,滚动体的形状与数量。 保持架形状与材料,保持架形状有利于搅拌润滑剂。轴承的温升高,与润滑剂的量有关,润滑剂量少时无影响。无保持架轴承运转温度一般高于有保持架轴承,速度越高这种倾向越强。无保持架轴承容易产生滚动体的不规则运动,但是如果保证游隙,也可实现与一般带保持架的轴承相同速度。冲压形保持架一般由滚动体引导,通常运转温度比车制成型保持架套圈引导的低,车制保持架的重量比冲压保持架重,因此引导面的滑动摩擦大,温升高。 另外套圈引导的保持架形式中,通常外圈引导的比内圈引导的轴承温升低,这是因为高速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润滑剂甩向外滚道、外圈引导面,使内圈引导面处于贫油状态。车制成形保持架材料越轻,温升越低。聚合物材料保持架要比黄铜保持架运转温度低。铜合金的保持架温升比较低,这是由于铜合金跑合性好,滑动面很难出现断油的缘故。另外进行电镀的保持架运转温度低,它可减少引导面的滑动摩擦,非常适合高速轴承使用。 安装使用对温升的影响,定位预紧的圆锥滚子轴承,由于挡边与滚子端面的跑合而减少预紧量,因此轴承跑合一段时间温度也相应地下降。预紧增加时温度急剧上升,套圈沟道表面粗糙度有直接的影响。 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既有工序对油石的要求,也有对油石、砂轮使用中的经验。选择材质、颗粒较适应的油石是保证沟道表面粗糙度的关键。磨料主要分为:刚玉和碳化硅,后者 的精研表面粗糙度远远好于前者.前者的硬度选择也直接影响表面粗糙度,以W10为最好,后者选W5为最佳。使用同样的设备、同样的参数而不同的油石,加工出来的沟道表面粗糙度也不相同,至少相差两小级。这样对油石的选择在套圈沟道最后研磨中占有比较关键的位置。在与油石厂家进行试验时,发现要想降低沟道表面粗糙度,磨料的材质和粒度的选用是关键的,因为磨料的粒度越小,沟道的表面粗糙度也越低。经过对6310/02套圈50件进行试验,粗研油石组织采用WAW14,细研油石组织采用GCW5,产品沟道的表面粗糙度Ra值均达到0.08μm。 滚动体的形状与数量通常球轴承运转温度低于滚子轴承,但是球轴承负荷越大温升越高,而滚子轴承的运转温度对载荷增加并不敏感。相同条件下,滚动体数量少的温度上升的高,这是因为同一负载时,滚动体数量少,滚动体负载增加,接触面弹性变形量增大,摩擦力矩增加的缘故。负载越大,这种倾向越显著。 工艺方法对沟道表面粗糙度的影响为降低沟道表面粗糙度,生产加工中必须注重加工方法,遵守工艺。这一点在加工轴承外径和沟道中是有区别的。以磨加工为例,在加工中就会发现,为了提高轴承套圈表面粗糙度,选择精研机先研磨轴承套圈加工基准面,即外径或者内外径,保证套圈沟道研磨的几何精度。因此,在实际加工中,基准面的加工是十分严格的,是沟道加工的基本保证。

电机轴承温度传感器

电机轴承温度传感器 一、电机轴承温度传感器概述: 轴承温度传感器分为PWZD普通型电机轴承温度传感器、AWZD增安型电机轴承温度传感器,BWZD隔爆型电机轴承温度传感器,两轴承共用一个接线盒(BWZG),传感器探头可根据客户要求制作,订货时需标明安装螺母的规格和探头直径及长度。 ※正常产品不带绝缘,需zmkj013带绝缘产品则在型号后加“J”如(BWZDJ)。 ※正常产品测温元件为两线制,而三线制则在型号后加“3”如(BWZD3) ※正常产品的压紧螺母或安装螺栓为可动式,如要求不可动,订货时需标注如(BWZD不动)。 ※正常产品引线电缆长度为0.5-3M,如有不同要求订货时需注明。 ※正常产品测温元件为单支,如需双支,请在型号前面加“2”如(2BWZD)。 二、电机轴承温度传感器基本技术参数: ※传感器主体外壳防护能力为IP54 ※传感器为连续工作制(S1) 名称:传感器 电流:4-20mA 电压:18-24V 测量范围:0-200℃ WZD系列温度传感器(请咨询:152贾1537广7753伟)是专为测量轴承温度(也可测量固体、液体、气体温度)的温度传感器,其测量元件为Pt100铂热电阻,配置恰当的测温仪表后,可监测轴承温度并可实现报警和控制。 三、电机轴承温度传感器安装及使用 ※用于测量电机轴承温度时,首先将传感器接线盒安装在电机的适当位置,拧紧连接螺丝,接上地线。 ※将传感器的感温元件(探头)插入电机轴承附近的螺孔中(如电机壳,轴壳上钻孔),并拧紧安装螺母。 ※将传感器的接线盒打开,将引出电缆接好,盖上盒盖,将引出电缆接到指定地点与本安型二次仪表连接。 ※安装时引线每间隔300mm用扎头固定,护线弹簧管弯曲半径不小于60mm,引线过长时可挽圈挂于合适处,并远离发热设备。

对探讨电动机轴承温度过高的原因与处理措施

对探讨电动机轴承温度过高的原因与处理措施 摘要电动机轴承温度过高会造成大量的电能损失,而且威胁着电机运行安全。本文将对电动机轴承温度过高的原因进行分析,包括轴承自身问题、轴承装配问题、润滑油问题等。进而提出几点可行的处理措施,以期对电动机轴承温度过高问题进行有效控制。 关键词电动机;轴承温度过高;原因分析;处理措施 前言 某电厂采用的380v低压交流电动机其中的内冷水泵和前置泵电机,在夏天环境温度高时,需要采用鼓风机进行降温,电机轴承振动值较为正常,负载电流无过载,仅仅存在轴承温度过高现象,可达到70~80℃左右。一般要求轴承温度不能高于80℃,长期保持高温运行,会影响电机运行安全性,因此不得不采用外加冷却风机进行降温,导致电机运行总体能耗较高。有必要对其轴承温度过高的根本原因进行分析,进而找到有效的处理措施,改变这一生产现状。 1 电动机轴承温度过高的主要原因分析 1.1 轴承自身问题 轴承发热属于电动机的常见故障问题,其诱发原因的多方面的。首先从电动机轴承的自身因素来看,如果其自身质量较差,比如轴承内外圈发生锈蚀、钢珠不圆等,都容易导致轴承运行温度过高。在电动机的运行过程中,轴承滚珠、轴瓦等也容易出现损坏,进而导致轴承损坏,无法正常运行。特别是在电动机振动较大的情况下,会加剧轴承磨损,进而引发轴承温度过高的问题。在电动机转动部分、静止部分相互摩擦时,轴承可能出现偏磨现象,因负荷在增加导致轴承过热。其根本原因是轴承发生较为严重的损坏,比如轴和铁芯出现弯曲,或电动机端盖出现较为严重的磨损等[1]。 1.2 轴承装配问题 轴承装配质量对其实际运行状态有直接影响,如果轴承与轴或与端盖之间的配合不协调,出现过松或过紧现象,都容易导致轴承运行状态出现异常。比如轴承与轴配合过紧,会导致轴承出现变形问题,而配合太松,又容易出现跑套现象。如果电动机的端盖或轴承盖没有装配好,容易出现不平行问题,导致轴承未处于正确位置。在装配过程中,固定端盖用的螺丝松紧不一致,会导致两轴中心不处于一条直线,或导致轴承外圈不平衡,进而影响轴承转动的灵活性,加剧负载摩擦,引发轴承过热问题。此外,在检修过程中如果换错轴承,导致轴承型号不一致,也会出现轴承过热现象[2]。 1.3 润滑脂问题

推力轴承温度高原因分析及措施

推力轴承温度高原因分析及处理 杨立铭 国电宝鸡第二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宝鸡 721405 【摘要】本文深入分析了造成推力轴承温度高的原因,从推力轴承的检修以及锅炉、汽机各系统的调节全方位入手,采取相应措施,有效降低了推力轴承工作面温度,保证了汽轮机组的安全可靠运行。 【关键字】球面自位能力;轴向推力,推力轴承温度再热器减温水 某公司300MW机组汽轮机是东方汽轮机厂生产的N300-16.7/537/537-4型亚临界、一次中间再热、单轴、双缸、双排汽、冲动凝汽式汽轮机。其中推力轴承为活支可倾瓦块型(即密切尔型),为了尽量减小高中压转子两端轴承的跨距,布置在中间轴承箱#2支持轴承后侧,见下图,采用了独立结构的推力轴承, 带有球面瓦套,依靠球面的自位能力保证推力轴承块载荷均匀。机组运行中推力轴承出现下半各瓦块长期温度高,达到94℃,严重影响机组安全稳定运行,期间曾因为推力轴承块温度突然升高到110℃引起保护动作,导致机组非计划停运。 原因分析 1、从运行中推力轴承各瓦块温度看,下瓦最下部#4瓦块温度最高,其它瓦块按线性由#4瓦块向两边递减,可判断个别瓦块受力较重,推力轴承自位能力较差。检查中发现推力轴承布置的#2轴承箱体存在严重变形问题,推力轴承套下半装入轴承箱时,两侧明显受挤压无法正常装入,导致装配后瓦套也产生变形,瓦体外球面与瓦套内球面在两侧中分面处存在严重卡口现象,使推力轴承被卡死,球面失去自位调整能力,导致运行中各推力瓦块受力不均,造成个别瓦块受力大,温度超标。 2、根据机组热力性能试验报告显示,高压缸效率81.41%,低于高压缸设计效率86.25%;中压缸效率94.13%,高于中压缸设计效率91.55%,高压缸效率低,使高压排汽压力超压,造成中压缸进汽压力最大达到 3.7MPA,超过设计值0.4Mpa,使得中压缸做功增多,中压推力增加,推力轴承符合增加。同时,从性能实验报告中看到,中压缸平衡盘即高中压间过桥汽封漏汽量达到再热蒸汽流量的9%,大大超过设计漏汽量,也比通常机组3%漏汽量大了两倍以上。从而可以看出,高中压缸之间汽封间隙可能超标,致使漏气增大,也使轴系推力显著增加,推力轴承块承载负荷随着增大,直接引起推力轴承温度增高。 3、检修安装质量也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到推力轴承的正常工作。解体检查时

电机温度过高的原因分析

电机轴承发热原因及补脂、换脂经验 电机轴承温度过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润滑脂牌号不合适。2、润滑脂质量不好或变质。3、轴承室内润滑脂过多或过少。4、润滑脂内有杂物。5、轴承跑外圈或内圈。7、轴承型号不对或质量不好。8、联轴器不对中。9、皮带拉得太紧。10、电机振动过大。 大多数电机轴承过度的原因是加脂过多或过少。对于电机轴承加脂结合电机厂家说明书及实践情况,总结有几点经验: 1、 电机轴承用的润滑脂一般来说要求是3#锂基脂,按我厂一直以来的使 用情况,建议使用3#二硫化钼锂基脂。普通3号锂基润滑脂的耐用温度一般为70℃,而二硫化钼润滑脂的耐用温度为100℃。 2、 电机轴承润滑脂不能混用。油脂混用可能会产生油质硬化或结块,造 成电机轴承发热。而电机轴承在出厂时已加润滑脂,润滑脂的基本上为普通3号锂基润滑脂,故要求新电机在投入使用前进行轴承换油、补油处理。而外委维修的电机目前已要求使用我厂提供的润滑脂。 3、 更换油脂时,应将陈脂清除,并将轴承及轴承盖洗净,然后加入新润 滑脂,所加的润滑脂量以加至轴承室空间的1/2--2/3为宜 (2极电机油脂量为空腔的1/2,4极、6极、8极电机轴承没脂量为空腔的2/3) 。如润滑脂过多或过少,将会使轴承工作时发热,引起润滑脂的分解变质。 4、 使用中的电机应定期加油。电机外壳铭牌上有时间要求的则按要求定 期加油,铭牌上没有时间要求的按电机说明书要求进行定期补油。粗略统计了一下,电机轴承一般要求为运行2000~3000小时进行补油,补油量为20~50克。设备高负荷运作,加油频率可以适当提高,设备长时间不用,加油量不需要那么多,只是少许补充即可。根据我厂电机使用情况建议为 运行三个月补充一次润滑脂,补充量为30克左右。 5、 电机轴承补油要求在运行时进行,补油时要求先将加油嘴擦拭干净, 补油不能一次加太多,否则轴承容易发热,得不偿失了。可以先加一点、观察轴承温度、声音等有无变化后再加,加油后轴承声音、振动都应该有所变化,要注意观察。 6、 对于高压电机和部分大功率低压电机,在轴承盖盖下方设有排油孔, 用来排出轴承内多余的油和使用后乳化变质后的废油,原则上需定期排放。建议在电机补油前和补油后都应清理排油孔内的废油。 7、 使用环境是多灰尘或潮湿、高温环境时,应经常更换润滑脂。更换时 应先将轴承用煤油、汽油清洗然后才能将润滑脂注入。在轴承注入润滑油后,电机转子应很容易用手扳动。我厂运焦皮带及四大车高温部位电机轴承油建议一年或更短时间内必须更换一次。 8、 电机轴承有使用寿命限制。在正常补油、换油的情况下,电机轴承出 现发热、异响等情况时,应考虑电机轴承是否已到使用寿命。建议我厂正常运行的电机三年更换一次轴承,对高负荷电机或粉尘容易进轴承的电机这个时间应该缩短,建议为一年一换轴承。 9、 对于没有加油孔的电机(一般为小功率电机)采用的轴承为封闭轴承,

轴承温度标准

轴承温度标准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轴承温度标准-泵轴承温度标准GB3215-82 4.4.1 泵工作期间,轴承最高温度不超过80 JB/T5294-91 3.2.9.2 轴承温升不得超过环境温度40,最高温度不得超过80 JB/T6439-92 4.3.3 泵在规定工况下运转时,内装式轴承处外表面温度不应高出输送介质温度20,最高温度不高于80。外装式轴承处外表面温升不应高处环境温度40。最高温度不高于80 JB/T7255-94 5.15.3 轴承的使用温度。轴承温升不得超过环境温度35,最高温度不得超过75 JB/T7743-95 7.16.4 轴承温升不得超过环境温度40,最高温度不得超过80 JB/T8644-1997 轴承温升不得超过环境温度35,最高温度不得超过80 电机轴承温度规定、出现异常的原因及处理。

规程规定,滚动轴承最高温度不超过95?C,滑动轴承最高温度不超过80? C。并且温升不超过55?C(温升为轴承温度减去测试时的环境温度);具体见HG25103-91 轴承温升过高的原因及处理: (1)原因:轴弯曲,中心线不准。 处理;重新找中心。 (2)原因:基础螺丝松动。 处理:拧紧基础螺丝。 (3)原因:润滑油不干净。 处理:更换润滑油。 (4)原因:润滑油使用时间过长,未更换。 处理:洗净轴承,更换润滑油。 (5)原因:轴承中滚珠或滚柱损坏。 处理:更换新轴承。 按照国家标准,F级绝缘B级考核,电机温升控制在80K(电阻法),90 K(元件法)。考虑到环境温度40度的情况,电机运行最高温度不能超 过120/130度。轴承温度最高允许95度。用红外检测枪测量轴承室外表面的温度,经验上,4极电机最高点温度不能超过70度。对于电机本 体,不用监测。电机制造完成后,一般情况下,他的温升基本上是固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