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考试《电动力学习题集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考试《电动力学习题集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考试《电动力学习题集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考试《电动力学习题集

《电动力学》习题 集

__________________

一、思考题

1、写出麦克斯韦方程组积分式和微分式,并说明建立方程组依据了哪些试验定律。

答:麦克斯韦方程组积分式为:???????=?=??????????+=????-=?S

V

S

L S L S

s d B dV

s d E s d t E j l d B s d t B l d E 0

1

00ρρρρρρ

ρρρρρ

ρρρεεμ 麦克斯韦方程组微分式为:0

00=??=

????+=????-

=??B E t E j B t

B E ρρρ

ρρρρερεμμ

依据的试验定律为:静电场的高斯定理、静电场与涡旋电场的环路定理、磁场中的安培环路定理、磁场的高斯定理。

2、位移电流是怎样定义的?它与传导电流有何区别? 答:我们知道恒定电流是闭合的:

()恒定电流.0=??J

在交变情况下,电流分布由电荷守恒定律制约,它一般不再闭合。一般说来,在非恒定情况下,由电荷守恒定律有

.0≠??-=??t J ρ

现在我们考虑电流激发磁场的规律:()@.0J B μ=?? 取两边散度,由于

0≡????B ,因此上式只有当0=??J 时才能成立。在非恒定情形下,一般有0≠??J ,因而()@式与电荷守恒定律发生矛盾。由于电荷守恒定律是精确的普遍规律,故应修改()@式使服从普遍的电荷守恒定律的要求。

把()@式推广的一个方案是假设存在一个称为位移电流的物理量D J ,它和电流

J 合起来构成闭合的量 ()()*,0=+??D J J 并假设位移电流D J 与电流J 一样产生磁效应,即把()@修改为 ()D J J B +=??0μ。此式两边的散度都等于零,因而理论上就不再有矛盾。由电荷守恒定律 .0=??+

??t

J ρ

电荷密度ρ与电场散度有关系式 .0ερ=??E 两式合起来

得:.00=??

? ??

??+??t E J ε与()*式比较可得D J 的一个可能表示式

.0

t

E

J D ??=ε 位移电流与传导电流有何区别:

位移电流本质上并不是电荷的流动,而是电场的变化。它说明,与磁场的变化会感应产生电场一样,电场的变化也必会感应产生磁场。而传导电流实际上是电荷的流动而产生的。

3、分别写出电荷守恒定律的积分式和微分式,并由此写出恒定电流的连续性方程。

答:电荷守恒定律的积分式和微分式分别为:0

=??+????-=???t J dV t ds J S V

ρρρρ

恒定电流的连续性方程为:0=??J

4、在有介质存在的电磁场中,极化强度矢量p 和磁化强度矢量M 各是怎样定义的?并写出P 与;M 与j ;E 、D 与p 以及B 、H 与M 的关系。

答:极化强度矢量p :由于存在两类电介质:一类介质分子的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不重和,没有电偶极矩。另一类介质分子的正负电中心不重和,有分子电偶极矩,但是由于分子热运动的无规性,在物理小体积内的平均电偶极矩为零,因而也没有宏观电偶极矩分布。在外场的作用下,前一类分子的正负电中心被拉开,后一类介质的分子电偶极矩平均有一定取向性,因此都出现宏观电偶极矩分布。而宏观电偶极矩分布用电极化强度矢量P 描述,它等于物理小体积V ?内的总电

偶极矩与V ?之比,.V

p

P i

?=

∑ρ

i p 为第i 个分子的电偶极矩,求和符号表示对V

?内所有分子求和。 磁化强度矢量M :

介质分子内的电子运动构成微观分子电流,由于分子电流取向的无规性,没有外场时一般不出现宏观电流分布。在外场作用下,分子电流出现有规则取向,形成宏观磁化电流密度M J 。分子电流可以用磁偶极矩描述。把分子电流看作载有电

流i 的小线圈,线圈面积为a ,则与分子电流相应的磁矩为: .ia m =

介质磁化后,出现宏观磁偶极矩分布,用磁化强度M 表示,它定义为物理小体积V ?内的总磁偶极矩与V ?之比,

.V

m M i

?=

M B H P E D M j P M P ρ

ρρρρρρρρ-=+=??=??=0

0,,,μερ

5、写出导体表面的边界条件。 答:理想导体表面的边界条件为:

.,0α=?=?H n E n ???

?

??=?=?.0,B n D n σ。它们可以形象地表述为:在导体表面上,电场线与界面正交,磁感应线与界面相切。

6、在球坐标系中,若电势?不依赖于方位角φ,写出这种情形下拉氏方程的通解。

解:拉氏方程在球坐标中的一般解为:

()()()φθφθφθ?m P R d R c m P R b R a R m n m n n nm n

nm m n m

n n nm n nm sin cos cos cos ,,,1

,1∑∑??? ?

?++??? ??+

=++ 式中nm nm nm nm d c b a 和,,为任意的常数,在具体的问题中由边界条件定出。

()θcos m n P 为缔合勒让德函数。若该问题中具有对称轴,取此轴为极轴,则电势?不依赖于方位角φ,这球形下通解为:

()()θθ?cos ,cos 1n n n n n n n P P R b R a ∑??? ??

++=为勒让德函数,n n b a 和是任意常数,由

边界条件确定。

7、研究磁场时引入矢势A 的根据是什么?矢势A 的意义?

答:引入矢势A 的根据是:磁场的无源性。矢势A 的意义为:它沿任一闭合回路的环量代表通过以该回路为界的任一曲面的磁通量。只有A 的环量才有物理意义,而每点上的A (x )值没有直接的物理意义。

8、什么是平面时谐电磁波?平面时谐电磁波有那些性质?写出一般坐标系下平面电磁波的表达式。 答:平面时谐电磁波是交变电磁场存在的一种最基本的形式。它是传播方向一定的电磁波,它的波阵面是垂直于传播方向的平面,也就是说在垂直于波的传播方向的平面上,相位等于常数。 平面时谐电磁波的性质:

(1)电磁波为横波,E 和B 都与传播方向垂直; (2)E 和B 同相,振幅比为v ;

(3 E 和B 互相垂直,E ×B 沿波矢k 方向。

9、电磁波在导体中和在介质中传播时存在那些区别?电磁波在导体中的透射深度依赖于哪些因素?

答:区别:(1)在真空和理想绝缘介质内部没有能量的损耗,电磁波可以无衰减地传播;(2)电磁波在导体中传播,由于导体内有自由电子,在电磁波电场作用下,自由电子运动形成传导电流,由电流产生的焦耳热使电磁波能量不断损耗。因此,在导体内部的电磁波是一种衰减波。在传播的过程中,电磁能量转化为热量。

电磁波在导体中的透射深度依赖于:电导率和频率

10、写出电磁场用矢势和标势表示的关系式。

答:电磁场用矢势和标势表示的关系式为:??

??

???--?=??=t A E A B ? 11、写出推迟势的基本公式和达朗贝尔方程。

答:推迟势为:

()()'

'0'

0',4,4,,dv

r

c r t x J t x A dv r

c r t x t x ??

??? ??

-=?

?

? ??-=πμπερ?

达朗贝尔方程为:???

???

??????

?

?=??+??-=??-?-=??-?0111202222

02222t c A t c J

t A

c A ?ερ??μ

12、爱因斯坦建立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其内容如何?

答:(1)相对性原理:所有的惯性参考系都是等价的。物理规律对于所有惯性参考系都可以表为相同的形式。(2)光速不变原理:真空中的光速相对于任何惯性系沿任一方向恒为c ,并与光源运动无关。

13、写出相对论时空坐标变换公式和速度变换公式。

答:坐标变换公式:2

22

'''2

2'11c

v x c v t t z

z y

y c

v vt x x --

=

==--=

速度变换公式:?

???????

?????????--=

--=

--=

22

2'222'2'11111c vu c v u u c vu c v u u c vu v u u x

z z x

y y x

x x 14、导出洛仑兹变换时,应用了哪些基本原理?还做了哪些附加假设?洛仑兹变

换同伽利略变换二者的关系怎样?

答:应用的基本原理为:变换的线性和间隔不变性。基本假设为:光速不变原理(狭义相对论把一切惯性系中的光速都是c 作为基本假设,这就是光速不变原理)、空间是均匀的并各向同性,时间是均匀的、运动的相对性。洛仑兹变换与伽利略变换二者的关系:伽利略变换是存在于经典力学中的一种变换关系,所涉及的速率都远小于光速。洛仑兹变换是存在于相对论力学中的一种变换关系,并假定涉及的速率等于光速。当惯性系'S (即物体)运动的速度c V <<时,洛伦兹变换就转化为伽利略变换,也就是说,若两个惯性系间的相对速率远小于光速,则它以伽利略变换为近似。

15、你学过哪些四维力学矢量?其形式如何?

答:四维力学矢量为:(1)能量-动量四维矢量(或简称四维动量):?

?

?

??=W c i p p ,μ(2)速度矢量:dt

dx d dx U μμμγ

τ

==

(3)动量矢量:μμU m p 0=(4)四维电流密

度矢量:()ρρμμμic J J U J ,,0==(5)四维空间矢量:()ict x x ,=μ(6)四维势

矢量:??

?

??=?μc i A A ,(7)反对称电磁场四维张量:νμμνμνx A x A F ??-??=(8)四维

波矢量:??? ?

?

=c w i k k ,μ

二、证明题

1、试由毕奥-沙伐尔定律证明0=??B ρ

证明:由式:

()

()

''

0'3'0

144dv r

x J dv r r x J B ??=?=??πμπμ又知:

()()''11x J r r x J ???? ???=?????

???,因此 ()()??=??=??=r

dv x J A A dv r

x J B '

'0''04 4πμπμ式中

由 ()0=????=??A B 所以原式得证。

2、

试由麦克斯韦方程组证明电磁场的边界条件

()()()

.0;;0121212=-?=-?=-?B B n D D n E E n ρρ

ρρρρρρρδ 解:()

δ

δδρ=-=-?∴?=??-??=???n n f

V

S D D D D n S D n S D n S dV

s d D 121212.ρρ

ρρ

ρρρρ

ρΘ即:

对于磁场B ,把0=??s d B S

ρ

ρ应用到边界上无限小的扁平圆柱高斯面上,重复以

上推导可得:()

01212=-?-B B n B B n n ρ

ρρ即:

作跨过介质分界面的无限小狭长的矩形积分回路,矩形回路所在平面与界面垂直,矩形长边边长为l ?,短边边长为'l ?。因为?=?0dl E ,作沿狭长矩形的E 的路径积分。由于'l ?比l ?小得多,当0'→?l 时,E 沿'l ?积分为二级小量,忽略沿'l ?的路径积分,沿界面切线方向积分为:012=?-?l E l E t t 即:

()*,012--t t E E 。()*可以用矢量形式表示为:()

()@012=?-t E E ρ

ρρ

式中t 为沿着矩形长边的界面切线方向单位矢量。

令矩形面法线方向单位矢量为't ,它与界面相切,显然有 ()#'t n t ?=

将()()式式代入@#,则

(

)()

()$,0'12=??-t n E E ρ

ρρρ,利用混合积公式

()()B A C C B A ρρρρρρ??=??,改写()#式为:()[]

012'=?-?n E E t ρ

ρρρ此式对任意't 都成立,

因此 ()

012=?-n E E ρ

ρρ,此式表示电场在分界面切线方向分量是连续的。

3、

试由麦克斯韦方程组证明静电场与电势的关系.?-?=E ρ

答:由于静电场的无旋性,得:?=?0dl E 设21C C 和为由点点到21P P 的两条不同路径。21C C 与-合成闭合回路,因此 01

2

=?-???C C dl E dl E

???=?2

1

C C dl

E dl E 因此,电荷由

与路径无关,点时电场对它所作的功点移至21P P 而只和两端点有关。把单位正电

荷由,21P P 点移至电场E 对它所作的功为:

,2

1

??P P dl E 这功定义为点点和2

1

P P 的电

势差。若电场对电荷作了正功,则电势?下降。由此,()()??-=-2

1

12P P dl E P P ??由

这定义,只有两点的电势差才有物理意义,一点上的电势的绝对数值是没有物理意义的。 相距为

dl 的两点的电势差为 .dl E d ?-=?由于

,dl dz z

dy y dx x d ??=??+??+??=

????? 因此,电场强度E 等于电势?的负梯度 .?-?=E

4、

试由静电场方程证明泊松方程ε

ρ

?-

=?2。 答:已知静电场方程为:???=??=??)2.()

1(,0ρD E 并知道 )3.(?-?=E 在均匀各向同性线

性介质中,E D ε=,将(3)式代入(2)得 ε

ρ

?-

=?2,ρ为自由电荷密度。于是得到静电势满足的基本微分方程,即泊松方程。

5、 试由恒定磁场方程证明矢势A 的微分方程j A ρρμ-=?2

答:已知恒定磁场方程)(10J B μ=??(在均匀线性介质内),把

)代入(1)2(A B ??=得矢势A 的微分方程 ().J A μ=????由矢量分析公式 ()().2A A A ?-???=????若取A 满足规范条件0=??A ,得矢势A 的微分方

程 ()

0.2=??-=?A J A μ

6、试由麦克斯韦方程证明电磁场波动方程。

答:麦克斯韦方程组 ()()()()()????

??

???

??+=??=????-=??=??t x E x j x B x B t

x B x E x x E 0

000

0)()()(μεμερ表明,变化的磁场可以激发电场,而变化的电场又可以激发磁场,因此,自然可以推论电磁场可以互相激发,形成电磁波。这个推论可以直接从麦克斯韦方程得到,在真空的无源区域,电荷密度和电流密度均为零,在这样的情形下,对麦克斯韦方程的第二个方程取旋度

并利用第一个方程,得到 ()()t

x B x E ????-=?)(2-,再把第四个方程对时间求

导,得到 ()()()2

200t x E t x B ??=????με,从上面两个方程消去()()t x B ????,得到 ()()02

2002

=??-?t x E x E με。这就是标准的波动方程。对应的波的速度是.1

0c =με

7、试由电磁场方程证明一般情况下电场的表示式.t

A

E ??--?=ρ

ρ?

证:在一般的变化情况中,电场E 的特性与静电场不同。电场E]一方面受到电荷的激发,另一方面也受到变化磁场的激发,后者所激发的电场是有旋的。因此在一般情况下,电场是有源和有旋的场,它不可能单独用一个标势来描述。在变化情况下电场与磁场发生直接联系,因而电场的表示式必然包含矢势A 在内。

t B E A B ??-

=????=式代入得:0=??

? ??

??+??t A E ,

该式表示矢量t A E ??+是无旋场,因此它可以用标势?描述,?-?=??+

t

A

E 。因此,在一般情况下电场的表示式为:.t

A

E ??--?=ρ

ρ?。即得证。

8、试由电场的边值关系证明势的边值关系.11122

σ?

ε??ε-=??-??n

证:电场的边值关系为:(

)()

(

)

()

*.$,01212σ=-?

=-?

D D n

E E n ρ

ρρ

ρ

ρρ,()*式可写为 ()@12σ=-n n D D 式中n 为由介质1指向介质2的法线。利用?ε-?==E E D ρ

ρρ及,可用标势将()

@表为: .11122

σ?

ε??ε-=??-??n

势的边值关系即得证。

9、试由麦克斯韦方程组推导出亥姆霍兹方程022=+?E k E ρ

ρ

答:从时谐情形下的麦氏方程组推导亥姆霍兹方程。在一定的频率下,有

H B E D με==,,把时谐电磁波的电场和磁场方程:

()()()().

,,,iwt

iwt e

x B t x B e x E t x E --==代入麦氏

方程组??

???????

=??=????=

????-=??.

0,0,,B D t D H t B E 消去共同因子iwt e -后得 ????

??

?=??=??-=??=??.

0,0,,

H E E iw H H iw E εμ在此注意一点。在0≠w 的时谐电磁波情形下这组方程不是独立的。取第一式的散度,由于

()0=????E ,因而0=??H ,即得第四式。同样,由第二式可导出第三式。在

此,在一定频率下,只有第一、二式是独立的,其他两式可由以上两式导出。 取第一式旋度并用第二式得 ()E w E με2=???? 由

()()E E E E 22-?=?-???=????,上式变为 ?

??==+?.,

022μεw k E k E 此为亥姆霍兹方

程。

10、试由洛仑兹变换公式证明长度收缩公式22

1c

v l l -=。 答:用洛伦兹变换式求运动物体长度与该物体静止长度的关系。如图所示,设物

体沿x 轴方向运动,以固定于物体上的参考系为‘

∑。若物体后端经过1P 点(第

一事件)与前端经过2P 点(第二事件)相对于∑同时,则21P P 定义为∑上测得的

物体长度。物体两端在‘

∑上的坐标设为'2'1x x 和。在∑上1P 点的坐标为1x ,2P 点

的坐标为2x ,两端分别经过1P 和2P 的时刻为21t t =。对这两事件分别应用洛伦兹变换式得 2

2

22'22

2

11'11,1c v

vt x x c v

vt x x --=

--=

,两式相减,计及21t t =,有

().*12

2

12'1'2c v

x x x x --=

-式中12x x -为∑上测得的物体长度l (因为坐标21x x 和是在∑

上同时测得的),'1'2x x -为‘∑上测得的物体静止长度0l 。由于物体对‘∑静止,

所以对测量时刻'2

'1

t t 和没有任何限制。由()*式得22

1c

v l l -=。 三、计算题

1、

电荷Q 均匀分布于半径为a 的球体内,求各点的电场强度,并由此直接计算电场的散度。

解:作半径为r 的球(与电荷球体同心)。由对称性,在球面上各点的电场强度有相同的数值E ,并沿径向。当时,a r >球面所围的总电荷为Q ,由高斯定理得

,40

2επQ

E r ds E ==??

因而 ,42

0r

Q E πε=

写成矢量式得 ()()@.43

0a r r

Qr E >=

πε

若,a r <则球面所围电荷为: .3

4343433

333a Qr a Q r r ==ππρπ 应用高斯定理得:.43

03

2

a

Qr E r ds E επ==?? 由此得 ()()*.43

0a r a

Qr E <=

πε

现在计算电场的散度。当时a r >E 应取()@式,在这区域0≠r ,由直接计算可得 ()0,03≠=?

?r r

r

因而 ()a r r

r

Q E >=?

?=

??.0430

πε 当时a r

??=??.4340

303

0ερ

πεπε

2、

一半径为R 的均匀带电球体,电荷体密度为ρ,球内有一不带电的球形空腔,其半径为1R ,偏心距离为 a ,(R R a <+1)求腔内的电场。

解:这个带电系统可视为带正电()ρ+的R 球与带负电的()ρ-的1R 球的迭加而成。因此利用场的迭加原理得球形空腔的一点M 之电场强度为:()()

a

r r r

r E ρρρρρρ0

'

0'0

03333ερερερερ=-=

-+=

3、截面为S ,长为l 的细介质棍,沿X 轴放置,近端到原点的距离为b ,若极

化强度为kx ,沿X 轴 ()

i kx P ρ

ρ= 。求:

(1) 求每端的束缚电荷面密度σ;(2)求棒内的束缚电荷体密度ρ。(3)总束

缚电荷。

解:(1)求‘σ在棍端 '12σ-=-n n P P kx P P P P n n ====,,'1220σ

()())

(1//1'1'l b k b x P P kb b x P P B n B

A n A +=+===-==-==σσ

(2) 求'ρ 由 k

dx

dp

i

kx P P -=-==?-?=''

ρρρρρ, (3) 求'q ()()()0''

''=--+=++=ksl S kb l b k Sl S q A B

ρσσ 4、无穷大的平行板电容器内有两层介质,极板上面电荷密度为f σ± 求电场和束缚电荷分布。

解:由对称性可知电场沿垂直于平板的方向,把()()()()()*.0,,,012121

212???????=-?=-?=-?=-?B B n D D n H H n E E n σα应用于下

板与介质1界面上,因导体内场强为零,故得 .1f D σ=同样把()*式应用到上板与介质2界面上得.2f D σ= 由这两式得 .,2

211εσεσf

f E E ==

束缚电荷分布于介质表面上。在两介质界面处,0=f σ,由()p f n n E E σσε+=-120得

().102

0120f p E E σεεεεεσ????

??-=-=

在介质

1

与下板分界处,由()p f n n E E σσε+=-120得

,11010'???

?

?

?

-

-=+-=εεσεσσf f p E 在介质2与上板分界处,

.12020''????

?

?-=-=εεσεσσf f p E

容易验证,,0'

''=++p p p σσσ介质整体是电中性的。

5、在一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板上加 wt v U cos 0=的电压,若平板为圆形,半径为a ,板间距离为d ,试求

(1)、两板间的位移电流D j ρ;

(2)、电容器内离轴r 处的磁场强度; (3)、电容器内的能流密度。

解:(1)z

z D D D D e Sinwt d

w v e j j Sinwt

d

w v t U d d U t E j t E t D j ρρρρρρ00,εεεεεε-==-=??=??? ????=??=??=??=

(2)θ

θ

εεεππεe aSinwt d

w v H a r e rSinwt d

w v H rSinwt d

w v r j H r j rH I l d H a D

D D ρρρ

ρρ

ρ2 22220002

-==-=-==

==??时, (3)(

)

SinwtCoswt d

w v a H au H d u

ad ds H E a a s 20222επππ===????

ρρ

6、内外半径分别为a 和b 的球形电容器,加上wt v v cos 0=的电压,且ω不大,故电场分布和静态情形相同,计算介质中位移电流密度D j 及穿过半径R ()b R a <<的球面的总位移电流D J 。 解:位移电流密度为:

wt a b R w

v j a b R wt v a b R v

E t E

j D D sin 2

2cos 2,00

0-+

-=∴-+

=-+=

??=εερ

ρρ

ρ又

穿过半径R

()

b R a <<的球面的总位移电流D J 为:

wt a b R w v R R j J D D sin 2

440022

-+

-==εππρρ

7、一根长为l 的细金属棒,铅直地竖立在桌上,设所在地点地磁场强度为H ,方向为南北,若金属棒自静止状态向东自由倒下,试求两端同时接触桌面的瞬间棒内的感生电动势,此时棒两端的电势哪端高? 解:金属棒倒下接触桌面时的角速度w 由下式给出

2212l mg Iw = 式中为棒的质量,I 为棒绕端点的转动惯量(231

ml ),g 为重

力加速度,代入得

mgl w ml =2

23

1 ,∴ l g w 3=

棒接触桌面时的感生电动势为:

()

H gl l H l g dx x H w Hdx wx l d B v l d E l l

03200

0002

323μμμμε==

==??=?=????ρρρρρ此时棒的A 点电动势高。

8、证明均匀介质内部的体极化电荷密度p ρ总是等于体自由电荷密度的

???

?

?--εε01倍。

证:()()()f f P E E P ρεεερεεεεεερ??? ??--=--=??--=-?-?=?-?=00001ρρρ

即证明了均匀介质内部的体极化电荷密度p ρ总是等于体自由电荷密度。 9、点电荷q 放在无限大的导体板前,相距为a ,若q 所在的半空间充满均匀的

电介质,介质常数为ε,求介质中的电势、电场和导体面上的感生面电荷密度。

解:设象电荷'

q 位于(),0,0,'

a -尝试解为: 0,41''>???

? ??+=

x r q r q επ

? 1)

求''a q 与

设在导体板上,c R q R q =???

? ??+=

''41

επ

? ()()

2

222

'2

'22222

22

''222'''',.

,0 .0,0,,q z y a q z y a z y a R z y a R R q

R q R q R q c R R ++=++++=++=-==+=∴=∞→εεε?当

此式对任何y 、z 都成立,故等式两边y 、z 的对应项系数应相等, ??

?

??-=

=∴=???

??-=-=∴=''22'2

2

2

2

2

'2

'2

2

'22'2114 .

,, ,

,r r q a a q a q a q a q a q

q q q πε?εεεε

ε故又即:

(2)求E ()()??

? ??+--=??

?

???????? ????-????? ????-

=??-=+++=++-=33'''222

'222

24114.

,r a x r a x q x r r x x r r r q

x E z y a x r z y a x r x πεπε

? (3)求σ

3

01122//.

0,R qa E D D D D x x x x n n n πεσσ-

===∴==-==

10、两块接地的导体板间的夹角为α,当板间放一点电荷q 时,试用镜像法就

006090、=α的情形分别求其电势。

解:设点电荷q 处于两导体面间()0,

R 一点,两导体面间夹角为α,各象电荷处在以R 为半径的圆周上,它们的位置可用旋转矢量R ρ

表示,设q 及其各个象电

荷的位置矢为,、、ΛΛρ

ρ10R R 则有 θi R Re 0=,

()()

()()()()()()()()()()()().

Re Re Re Re Re Re Re Re 422684425722246422352224222132022201θααθαθαθαθαθαθααθαθαθαθαθααθ

θαθα+++?---?-+-+?--+-?++?---?--?---?================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e R R e R R e R R e R R e R R e R R e R R e R R ρρρρρρρρρ

ρρρρρρρ,,,,,,, 1)()

()()()()(),

,,,,

,,θπθπθπθπθθπθππθππ

α--++----=--=+=====i i i i i i e e R R R R 2Re Re

Re Re 2

4321Θρρρρ ,

34R R ρ

ρ=∴象电荷只有3个,各象电荷所处在的直角坐标为: .

sin sin sin cos cos cos 321321θθθθθθR y R y R y R x R x R x -===-==-=,-,,

,,

空间任意一点的电势 ()()()()()()()().

sin cos sin cos sin cos sin cos 111142223222222212223210z R y R x r z R y R x r z R y R x r z R y R x r r r r r q ++++=

+++-=+-++=

+-+-=

???

? ??+--=

θθθθθθθθπε?,,,式中 2) ,

,,,

,,,=??

?

??-??

?

?

?+-???

??+-??? ??-??

? ??+-??? ??---??

? ??-=--=??? ??+-======θπθπθπθπθπθπθθππθπθππ

α3432326345324323232123

432.Re Re R Re Re .

Re Re 3

i i i i i i i i e

e R R R R R Θρ

ρρρρρ

56R R ρ

ρ=象电荷只有5个。各象电荷所在处的直角坐标为: ???

? ??-++--=???

??--=??? ??-=???

??--=??? ??-=???

??-=??? ??+=???

??+-=??? ??--=???

??--=??? ??+=???

??+-=??? ??-=-=???

??+=??? ??-==??

?

??+-=??? ??-=54321055434321211111114.

3sin 34sin 3cos 34cos 3sin 32sin 3sin 32sin 3cos 32cos ,

3cos 32cos ,

sin 3sin 32sin cos 3cos 32cos r r r r r r q R R y R R x R R y R R y R R x R R x R y R R y R x R R x πε?θπθπθπθπθπθπθπθπθπθπθπθπθθπθπθθπθπ,

,,

各个r 由相应的象电荷坐标确定。

11、真空中有一半径为0R 接地导体球,距球心为()0R a a > 处有一点电荷Q ,求空间各点的电势。

解:假设可以用球内一个假想点电荷'Q 来代替球面上感应电荷对空间电场的作用。由对称性,'Q 应在OQ 连线上。关键是能否选择'Q 的大小和位置使得球面上

0=?的条件使得满足?

考虑到球面上任一点P 。边界条件要求 .0''

=+r Q r Q 式中r 为Q 到P 的距离,

的距离。到为P Q r '

'

因此对球面上任一点,应有 )常数。(1'

'=-=Q

Q r r 由图可看出,只要选'Q 的位置使则,~'OPQ P OQ ??

)常数。(=20

'=a

R r r 设'Q 距球心为b ,两三角形相似的条件为()3.,2

000a

R b a R R b

==或由(1)和(2)式求出 )4.(0'Q a R Q -=(3)和(4)式确

定假想电荷'Q 的位置和大小。

由Q 和镜象电荷'Q 激发的总电场能够满足在导体面上0=?的边界条件,因此是空间中电场的正确解答。球外任一点

p

的电势是:

????

?

?????-+--+=??????-θθπεπε?cos 2cos 24141220220'00Rb b R a Q R Ra a R Q ar Q R r Q = 式中r 为由Q 到P 点的距离,'r 为由'Q 到P 点的距离,R 为由球心O 到P 点的距离,

的夹角。与为OQ OP θ

12、求无限长理想的螺线管的矢势A ρ

(设螺线管的半径为a ,线圈匝数为n ,通

电电流为I )

解:分析:()

()

l Id dV x J dV r

x J A V ρρρρρρ→=?'

'

''

04,πμ。 nI s d B l d A s

l 0B μ为:螺线管来说,它的,又对于理想的无限长ρ

ρρρΘ?=???

(1)当a r <时,可得:y nI

B e r nI A nI r rA B r rA ρ

ρ2

22002

2

0μμππππμ=→=???→?==

(2)当a r >时,同理可得:y e r

nIa A nI a rA B a rA ρ

ρ12222002

2

μμππππ=

→=→= 13、在大气中沿+Z 轴方向传播的线偏振平面波,其磁场强度的瞬时值表达式

m

A z k t J H ???

??-+?=-075410cos 102ππρρ

(1) 求0k 。(2)写出E ρ

的瞬时值表达式

解: ()3010310187

0ππ=?==v w k ; ()?

?

?

??-+?=??

? ??-+?=?=--z k t i E z k t H v E 074074

410cos 1024410cos 10242ππππππμρρρ 14、真空中波长为1厘米的平面电磁波垂直地入射到一块铝制厚板上,求此波的穿透深度,已知铝的电导率为m ?Ω?7104.3。

解:m ?Ω?7

104.3=σ,m 2

010-=λ,Hz c

v 10

2

8010310

103?=?==-λ 穿透深度为:mm w d 4

510

77100.53

4.32101032104.310422---?=?=??????==

πππμσ 15、已知海水的 11,1-?==m s r σμ 试计算频率 v 为50、610和910Hz 的三种电磁波在海水中的透入深度。

解:取电磁波以垂直于海水表面的方式入射,透射深度

mm

Hz v m Hz v m Hz v r r 161

1041022

2

1035.011041022

2

1027211045022

2

5011041

2

1

79397

6267

1700≈????=

=

=>≈????===>=????===>∴?===∴==

----ππωμσ

δππωμσ

δππωμσ

δπμμμμμωμσ

α

δ时:时:时:=

Θ 16、两金属小球分别带电荷θ和θ-,它们之间的距离为l ,求小球的电荷(数

值和符号)同步地作周期变化,这就是赫兹振子,试求赫兹振子的辐射能流,并讨论其特点。

解:可知赫兹振子激发的电磁场:.sin 41sin 412

0,

3

0θφθπεθπεe e P R c E e e P R

c B ikR ikR &&ρρ&&ρρ==(取球坐标原点在

电荷分布区内,并以P 方向为极轴,则可知B 沿纬线上振荡,E 沿径线上振荡。)。赫兹振子辐射的平均能流密度为:

()()[]

.sin 322Re 2Re 2122

3022

20*0*n R c p n B c B n B c H E S ρ&&ρρρρρρρρθεπμμ==??=?=

因子θ2sin 表示赫兹振子辐射的角分布,即辐射的方向性。在090=θ的平面上辐射最强,而沿电偶极矩轴线方向()πθ和0=没有辐射。

17、设有两根互相平行的尺,在各自静止的参考系中的长度为0l ,它们以相同速率v 相对于某一参考系运动,但运动方向相反,且平行于尺子,求站在一根尺上测量另一根尺的长度。 解:'S 系观察到''S 的速度 ()

2

2

2

''121c

v v c v v v v v +-=----=

'S ∴测得'

'S 的尺子长度是 (

)

()

2

22202

2

2

141v

c v c l c v

v l l +-=+-= Θ运动尺的收缩,只与相对运动的速度的绝对值有关,∴'

'S 测得'

S 的尺子长度也是 ()

2

22

20v c v c l +-。

18、静止长度为0l 的车厢,以速度v 相对于地面S 运行,车厢的后壁以速度为0U 向前推出一个小球,求地面观察者看到小球从后壁到前壁的运动时间。

解:S 系的观察者看到长度为2

01β-l 的车厢以()i v v v ρρρ=运动,又看到小球以

i u u ρ

ρ=追赶车厢。∴小球从后壁到前壁所需的时间为:

()

()()

??

??

??+-=???

???+-=

??

??

??-+--=-=--??? ??+=?∴+-=+??? ??+-+=-++=--=?=-202

200020022'1'22'1'2221200'1'22202002

022020200

20022

01111

111111111u u 10'1'2c vu c v u l l c v u l c v x x c v t t c v t t u l t t c v u c vu l t c

vu c v u c vu c vu v v u v u c vu v v u c v

l t l x x ,或,,。

19、一把直尺相对于坐标系静止,直尺与x 轴交角θ,今有一观察者以速度v ρ

沿x 轴运动,他看到直尺与x 轴交角θ有何变化?

解:设与观察者固结的坐标系‘

∑,在∑系,尺的长度平方是

()

x

z y

tg z y x l ??+?=

?+?+?=2

1

22

2

2220θ 在

'∑系 ''2',1z z y y x x ?=??=??-=?,β

()

()

θθβθβθ

>∴-=

?-?+?=

??+?=

∴'2

22

1

2

2

'

2

1

2

2

'

11tg x

z

y x z y tg

20、两束电子作迎面相对运动,每束电子相对于实验室的速度c v 9.0=,试求:(1)实验室中观察者观察到的两束电子之间的相对速度;

(2) 相对于一束电子静止的观察者观察的另一束电子的速度。 解:(1)实验室系统中,电子束相对速度为 0.9c+0.9c=1.8c,

(2) 相对于一束电子静止的系统中,相对速度2

212c

v v

u +=

代入c v 9.0= 得: c u 994.0=

21、设有一随时间变化的电场wt E E cos 0ρ

ρ=,试求它在电导率为σ,介电常数为ε的导体中,引起的传导电流和位移电流振幅之比,从而讨论在什么情况下,传导电流起主要作用,什么情况下位移电流其主要作用。

解:可知传导电流为:i j ρ

ρσ=,位移电流为:()

w

j j E wt w wt E t

t E j D D εσ

εεε=

-=??=??=ρρ

ρρ

ρ

ρ.sin cos 00。当w εσ>>时,传导电流起主要作用;当w εσ<<时,位移电流起主要作用。

22、矢势j x B A i y B A ρ?ρρ0'

0=-=,,其中0B 为常数,它们对应着同一磁场,因此,

2014华中科技大学工程力学试卷

华中科技大学 《工程力学实验》(A 卷,闭卷,90分钟) 2013-2014年第2学期(机械平台)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本题共30分) 简答题(含选择和问答题) 1. 选择题(6分): 试件材料相同,直径相同,长度不同测得的断后伸长率δ、截面收缩率ψ是( )。 A .不同的 B. 相同的 C. δ不同,ψ相同 D .δ相同,ψ不同 2. 选择题(6分): 铸铁压缩实验中,铸铁的破坏是由( )引起的。 A 正应力 B 与轴线垂直的切应力 C 与轴线成45°的切应力 D 以上皆是 3. 选择题(6分): 铸铁圆棒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图示的破坏形式,其破坏前的受力状态如图( )。 4. 选择题(6分): 如图示,沿梁横截面高度粘贴五枚电阻应片,编号如图,测得其中三枚应变 片的应变读数分别为80εμ、 38εμ和-2εμ,试判断所对应的应变片编号为( )。 A .1、2、3; B .5、4、2; C .5、4、3; D .1、2、4。

5. 在电测实验中,应变片的灵敏系数为片K =2.16时,若将应变仪的灵敏系数设置为仪K =2.30,在加载后,应变仪读数ds ε=400 με (单臂测量情况下),则测点的实际应变ε为多少?(6分) 6. 分析低碳钢拉伸曲线与扭转曲线的相似处和异同点?(6分) 二.在低碳钢拉伸实验中,采用初始直径d 0=10mm 的标准圆截面试样,峰值载荷F b =35.01kN ,其断裂时的载荷F d =29.05kN, 断面收缩率为64.1%。请据此计算该试样的抗拉强度和断裂时破坏面的真实正应力。(15分)

《现代生活与物理学》教学大纲

《现代生活与物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90907013 学时:32 学分:2 适用专业:全校各专业 开课单位:基础教学部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现代生活与物理学是我校的一门公共选修课,具有应用性特点。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及规律有比较系统的认识;以便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运用所学的基本原理判断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逻辑推理的能力、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挥物理学在培养学生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面所起的作用,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三、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 无 四、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及要求 (一)绪论 1.教学内容(简要概括本章的主要教学内容) (1)为什么开设这门课程? (2)本课程都讲什么内容? (3)怎样才能学好这门课程?

2.重点与难点: 重点:为什么开设这门课程 难点:怎样才能学好这门课程 3.课程教学要求 要求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从现代生活中的力学、电磁学、热学、光学四个个方面拓展延伸,结合学校实际,介绍本课程开设的必要性、本门课程的主要内容以及如何才能学好本门课程。使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内容及要求有个全面了解,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学好这门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第1讲现代生活中的质点力学 1.教学内容: (1)基本知识点 (2)实例与解析 (3)拓展与梦想 2. 重点与难点: 重点:实例与解析 难点:拓展与梦想 3.课程教学要求 要求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采用启发式教学、研讨问题教学法、实例解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组织教学,使学生对质点力学的概念及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有所了解,进而增强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能力,提高学生们的科学文化素质。 (三)第2讲现代生活中的刚体力学 1.教学内容: (1)基本知识点 (2)实例与解析 (3)拓展与梦想 2.重点与难点: 重点:实例与解析 难点:拓展与梦想 3.课程教学要求 要求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采用启发式教学、研讨问题教学法、实例解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组织教学,使学生对刚体力学的概念及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有所了解,进而增强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能力,提高学生们的科学文化素质。 (四)第3讲现代生活中的流体力学 1.教学内容: (1)基本知识点 (2)实例与解析 (3)拓展与梦想 2. 重点与难点: 重点:实例与解析 难点:拓展与梦想

物理学专业函授业余本科教学提纲等专业必修课

物理学专业函授(业余)本科教学大纲 《数理方法》教学大纲 (1) 《线性代数》教学大纲 (5) 《计算机原理》教学大纲 (9) 《计算机实验》教学大纲 (13) 《理论力学》教学大纲 (16) 《统计物理》教学大纲 (22) 《光学原理》教学大纲 (29) 《电动力学》教学大纲 (31) 《物理教学法》教学大纲 (39) 《电化教育学》教学大纲 (47) 《量子力学》教学大纲 (59) 《教育统计与测量》教学大纲 (64) 《普物选讲》教学大纲 (72) 《近代物理实验》教学大纲 (79) 《物理学史》教学大纲 (81)

《数理方法》教学大纲 一、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二、教学目的 数理方法是专业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并能运用复变函数,数学物理方程等理论物理的基本数学工具。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和推演等理性思维能力,为学习物理系基础理论课量子力学、统计物理和电动力学等打好数学基础。 三、开课对象物理学专业函授(业余)本科 四、学时分配 总学时168 其中面授:42学时自学:126学时 五、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第一章一维波动方程的付氏解(面授4学时、自学12学时) 教学内容: 1.1 一维波动方程的付氏解 1.2 齐次方程混合问题的付里叶解法(分立变量法、驻波法) 1.3 电报方程 1.4 强迫震动,非齐次方程的求解 教学任务: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一维波动方程——弦振动方程的建立,掌握齐次方程混合问题的傅立叶解法,理解特征值和特征函数的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 分离变量法,非齐次方程和边界条件的处理,特征值和特征函数。弦振动方程的建立,定解条件的提出,利用分离变量法求解齐次方程的混合问题,付氏解的物理意义,强迫振动,非齐次方程的求解。 第二章热传导方程的付氏解(面授5学时、自学15学时) 教学内容:

机械加工工艺基础知识点总结精编版

机械加工工艺基础知识 点总结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机械加工工艺基础知识点总结 一、机械零件的精度 1.了解极限与配合的术语、定义和相关标准。理解配合制、公差等级及配合种类。掌握极限尺寸、偏差、公差的简单计算和配合性质的判断。 基本术语:尺寸、基本尺寸、实际尺寸、极限尺寸、尺寸偏差、上偏差、下偏差、(尺寸)公差、标准公差及等级(20个公差等级,IT01精度最高;IT18最低)、公差带位置(基本偏差,了解孔、轴各28个基本偏差代号)。 配合制: (1)基孔制、基轴制;配合制选用;会区分孔、轴基本偏差代号。 (2)了解配合制的选用方法。 (3)配合类型:间隙、过渡、过盈配合 (4)会根据给定的孔、轴配合制或尺寸公差带,判断配合类型。 公差与配合的标注 (1)零件尺寸标注 (2)配合尺寸标注 2.了解形状、位置公差、表面粗糙度的基本概念。理解形位公差及公差带。 几何公差概念: 1)形状公差: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圆柱度、线轮廓度、面轮廓度。 2)位置公差:位置度、同心度、同轴度。作用:控制形状、位置、方向误差。3)方向公差: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线轮廓度、面轮廓度。 4)跳动公差:圆跳动、全跳动。 几何公差带: 1)几何公差带 2)几何公差形状 3)识读 3.正确选择和熟练使用常用通用量具(如钢直尺、游标卡尺、千分尺、量缸表、直角尺、刀口尺、万能角尺等)及专用量具(如螺纹规、平面样板等),并能对零件进行准确测量。 常用量具: (1)种类:钢直尺、游标卡尺、千分尺、量缸表、直角尺、刀口尺、万能角尺。 (2)识读:刻度,示值大小判断。 (3)调整与使用及注意事项:校对零点,测量力控制。 专用量具: (1)种类:螺纹规、平面角度样板。 (2)调整与使用及注意事项 量具的保养 (1)使用前擦拭干净 (2)精密量具不能量毛坯或运动着的工伯 (3)用力适度,不测高温工件 (4)摆放,不能当工具使用 (5)干量具清理

物理化学类课后习题答案大全

【物理化学类课后习题答案大全】 ▆▆▆▆▆▆▆▆▆▆▆▆▆▆▆▆▆▆▆▆▆▆▆▆▆▆▆▆▆▆▆▆【物理化学类课后习题答案大全】 ▆▆▆▆▆▆▆▆▆▆▆▆▆▆▆▆▆▆▆▆▆▆▆▆▆▆▆▆▆▆▆▆ 《大学物理》完整习题答案 https://www.doczj.com/doc/2311511919.html,/viewthread.php?tid=217&fromuid=1000 程守洙、江之永主编《普通物理学》(第五版)详细解答及辅导 https://www.doczj.com/doc/2311511919.html,/viewthread.php?tid=3&fromuid=1000 《生物化学》复习资料大全(3套试卷及答案+各章习题集) https://www.doczj.com/doc/2311511919.html,/viewthread.php?tid=258&fromuid=1000 《化工原理答案》课后习题答案(高教出版社,王志魁主编,第三版)https://www.doczj.com/doc/2311511919.html,/viewthread.php?tid=195&fromuid=1000 《传热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版) https://www.doczj.com/doc/2311511919.html,/viewthread.php?tid=200&fromuid=1000 《高分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版,潘祖仁主编) https://www.doczj.com/doc/2311511919.html,/viewthread.php?tid=236&fromuid=1000 《物理学》习题分析与解答(马文蔚主编,清华大学,第五版) https://www.doczj.com/doc/2311511919.html,/viewthread.php?tid=50&fromuid=1000 《有机化学》课后答案(第二版,高教版,徐寿昌主编) https://www.doczj.com/doc/2311511919.html,/viewthread.php?tid=3830&fromuid=1000 《有机化学》习题答案(汪小兰主编) https://www.doczj.com/doc/2311511919.html,/viewthread.php?tid=69&fromuid=1000 《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五版,高教版) https://www.doczj.com/doc/2311511919.html,/viewthread.php?tid=122&fromuid=1000 《物理化学》习题解答(天津大学, 第四版,106张) https://www.doczj.com/doc/2311511919.html,/viewthread.php?tid=2647&fromuid=1000 《大学基础物理学》课后答案(共16个单元) https://www.doczj.com/doc/2311511919.html,/viewthread.php?tid=25&fromuid=1000 《物理化学》习题答案与课件集合(南大) https://www.doczj.com/doc/2311511919.html,/viewthread.php?tid=205&fromuid=1000

“电磁场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西安交通大学 “电磁场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Theory of Electromagnetic Field 课程编码:PHYS2012 学时:64 学分:4 适用对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 先修课程:普通物理,数理方程,矢量与张量分析 使用教材及参考书: 金泽松,《电磁场理论>>,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5 郭硕鸿,《电动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冯慈璋,《电磁场》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 李承祖,《电动力学教程》(修订版),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1997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电子科学与技术系各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一门工程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电磁场的基本理论,掌握基本规律,加深对电磁场的性质和时空概念的理解,获得分析和处理一些电磁现象的方法和能力,为以后的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1. 了解电磁现象的普遍规律,掌握库仑定律、高斯定理、毕奥定律、电磁感应定律和麦克斯韦方程组, 熟悉电磁场的边值关系。 2. 了解静电场和稳恒电流磁场的性质,熟悉静电势和微分方程、磁矢势和微分方程,掌握求解静电场和磁场问题的常用分析方法。 3.掌握波动方程和亥姆霍兹方程,熟悉平面电磁波的性质, 掌握电磁波传播的规律。 4.了解时变电磁场的性质和势,掌握辐射电磁场的规律和计算方法。 5.了解狭义相对论和相对论电动力学,掌握电磁场量在不同参考系间的变化规律。了解带电粒子和电磁场的相互作用,掌握运动带电粒子的位和电磁场,了解加速运动带电粒子的辐射。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电磁现象的普遍规律 1.了解电荷和电场、电流和磁场。 2.掌握库仑定律、高斯定理、毕奥定律、电磁感应定律。 3.重点掌握麦克斯韦方程组和电磁场的边值关系。 4.了解介质的电磁性质。 5.掌握电磁场的能量和能流密度表示式,了解电磁能量的传输。

华科工程力学考试试卷

一、如图所示结构,杆AC 、CD 、DE 铰链连接。已知AB=BC=1m ,DK=KE ,F =1732kN ,W =1000kN ,各杆重量略去不计,试求A 、E 两处的约束力。(12 分) 一、如图所示结构,杆AB 、CD 、AC 铰链连接,B 端插入地内,P =1000N ,作用于D 点,AE=BE=CE=DE=1m ,各杆重量略去不计, 求AC 杆内力?B 点的反力?(12分) D

二、 如图,阶梯钢杆的上下两端在T 1=5℃时被固定,杆的上下两段的面积分别为A 1=5cm 2, A 2=10cm 2,当温度升至T 2=25℃时,求各杆的温度应力。(线膨 胀系数C 0 610512/.-?=α,钢杆材料弹性模量E=200GPa ,不计杆自重,) (12 分)

二、如图,杆二端固定,横截面面积为A =10cm 2,在截面C 、D 处分别作用F 和2F 的力,F =100kN ,弹性模量E=200GPa 。不计杆自重,求各段应力。(12分) 解: 受力分析如图, 建立平衡方程, A B AC CD DB A A AD CD B BD A B A AC A CD B BD 23(2)0 (3)0.4 ()0.50.37 :116.7kN 6 183.3kN (4)AC : 116.7MPa()()CD : 6.7MPa() BD :183.3MPa(F F F F F F F F EA EA F EA F F F F A F F A F A δδδδδδσσσ+=+=++=?-?==-?======-====变形协调条件, 力与变形的物理关系, 联立求解得各段的应力为,段拉段拉段)压 2 F B F D 2B F A

2020年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890+普通物理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普通物理》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890) 第一部分考试说明 一、考试性质 普通物理是我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硕士生入学考试可以选择的专业基础课 之一。它的评价标准是高等学校优秀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水平,以保证被录取 者有良好的物理理论基础。 考试对象为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准考考生。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二)答题时间:180分钟 (三)题型:填空、选择、简答和计算题 主要考查考生在给定条件下,综合运用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具 体问题的能力。 第二部分考察要点 要求考生在全面了解大学物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力学、电磁波和光学部分的相关内容。考试范围如下 1、速度、加速度、运动学方程和轨道; 掌握描述质点运动的参考系、坐标系,掌握质点的位置矢量、位移、速度、加速度、角速度、角加速度等物理量及有关它们的计算; 了解牛顿时空观,理解伽利略坐标和速度变换。 2、振动和波; 掌握谐振动的基本特征及描述谐振动的物理量(振幅频率位相、能量等),能建立一维谐振动的微分方程并由初始条件求解其振动方程;掌握用旋转矢量法求解一维谐振动的问题。掌握两个同方向同频率谐振动合成的规律,了解两不同频率谱振动合成“拍“和两个垂直谐振动合成的情况。了解阻尼振动、

受迫振动、共振振动的规律及振动的相空间描述。掌握机械波产生的条件及振动与波动的关联,能熟练从已知点的谐振动方程写出平面筒谐波的波函数。了解振动曲线与波动曲线的差异及波动能量与振动能量的区别;理解波动的能量密度、能流密度概念。理解惠更斯原理和波的叠加原理,掌握机械波的相干条件,能用位相差和波程差确定两列相干波在相遇点的极大或极小条件(包含驻波)。了解声波的多普勒效应。了解电磁振荡规律及发射电磁波的条件,掌握平面电磁波的性质及能量的计算。 3、静电场 理解电场强度、电势的概念,掌握电力叠加原理及电场强度矢量、电势叠加原理,能计算一些简单带电体的电场分布和电势分布问题。理解静电场的基本规律和性质,掌握电场强度与电势的微积分关系,能利用高斯定理和环路定理求解电场强度和电势差。了解静电场与实物相互作用的规律,了解有导体和电介质时电荷与电场的分布及一些相关应用。 4、光的干涉 理解光程的概念,掌握光波相干叠加的条件及光程差与位相差的关系,了解产生相干光的方法,能确定分振幅干涉和薄膜干涉条纹的位置, 掌握有关光波干涉的应用;了解光波的时间相干性与空间相干性。了解惠更斯—菲涅耳原理,掌握单缝夫朗和费衍射的规律,了解双缝衍射与双缝干涉的区别,掌握光栅衍射公式及缺级的概念。会计算光栅衍射条纹的位置,能分析光栅常数及波长对衍射条纹分布的影响。了解X光衍射、圆孔衍射,掌握布喇格公式、光学仪器的分辨率。解光波的各种偏振态及如何区分它们,掌握马吕斯定律、布儒斯特定律及线偏光的起偏和检偏;了解晶体的双折射现象及获得国偏光和椭圆偏振光的方法,了解线偏振光的干涉。 5、激光和半导体 了解激光的特性、产生的机理及其应用。了解半导体及固体能带结构。 6、原子核物理简介 了解原子核的结构及其基本性质。了解原子核的衰变和核反应的基本规律及核能的利用。

2014年华中科技大学网络教育土木工程材料力学作业(1-13)课件

材料力学作业 第一题绪论和轴向拉压问答题 1. 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有哪几种? 答:拉伸(压缩),扭转,弯曲 2 何谓构件的强度和刚度? 答:强度是在遭到外力时,材料抵抗破坏的能力;刚度是在遭到外力时,材料抵抗变形的能力 3.何谓轴力图? 答:表示轴力沿杆轴线方向变化的图形,称为轴力图 4. 何谓截面法?叙述截面法的三个步骤? . 答:1. 计算杆件内力的基本方法称为截面法。 2. 截面法的三个步骤是: 1. 沿该截面假想地把构件分成两部分。任意取出一部分作为研究对象,并 弃去另一部分 2. 用作用于截面上的内力代替弃去部分对取出部分的作用 3. 建立取出部分的平衡方程,确定未知的内力第二题轴向拉压单选1 关于约束的说法是( D ) A、柔体约束,沿柔体轴线背离物体。 B、光滑接触面约束,约束反力沿接触面公法线,指向物体。 C、固定端支座,反力可以正交分解为两个力方向假设。 D、以上 A B 正确。 2 .构件的刚度是指构件( C ) A、抵抗破坏的能力 B、不产生变形的能力 C、抵抗变形的能力 D、保持平衡的能力

3.材料力学中的内力是指( B ) A.物体内部的力 B .物体内部各质点间的相互作用力 C .由外力作用引起的变形量 D.由外力作用引起的某一截面两侧各质点间相互作用力的合力的改变量 4 两根截面面积相等但截面形状和材料不同的拉杆受同样大小的轴向拉力,它们的应力是否相等?B (A)不相等; (B)相等; (C)不能确定; 5.拉(压)杆应力公式的应用条件是:( B ) A.应力在比例极限内; B .外力合力作用线必须沿着杆的轴线; C .应力在屈服极限内; D.杆件必须为矩型截面杆。 6 下列结论哪些是错误的__D________: A.构件的强度表示构件抵抗破坏的能力, B.构件的刚度表示构件抵抗变形的能力, C.构件的稳定性表示构件维持其原有平衡形式的能力, D.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愈高愈好。 7.构件的强度是指构件( A ) A.抵抗破坏的能力 B .不产生变形的能力 C .抵抗变形的能力 D.保持平衡的能力 正确答案: 1.D、2.C、3.B.、4.B、5.B、6.D、7.A 第三题轴向变形分析 1 .直杆如图所示,已知横截面面积为A,材料弹性模量为E,分析: (1)杆的轴力图是否正确?; (2)全杆的总变形计算是否正确?。

电动力学教学大纲(科学教育专业)

《电动力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电动力学 课程编号:073132003 总学时:54学时 适应对象:科学教育(本科)专业 一、教学目的与任务 教学目的:电动力学是物理学本科专业开设的一门理论课程,是物理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1)使学生掌握电磁场的基本规律,加深对电磁场性质和时空概念的理解;(2)获得本课程领域内分析和处理一些基本问题的能力,为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3)通过对电磁场运动规律和狭义相对论的学习,更深刻领会电磁场的物质性。 教学任务:本课程主要阐述宏观电磁场理论。第一章主要分析各个实验规律,从其中总结出电磁场的普遍规律,建立麦克斯韦方程组和洛仑兹力公式。第二、三章讨论恒定电磁场问题,着重讲解恒定场的基本性质和求解电场和磁场问题的基本方法。第四章讨论电磁波的传播,包括无界空间中电磁波的性质、界面上的反射、折射和有界空间中电磁波问题。第五章讨论电磁波的辐射,介绍一般情况下势的概念和辐射电磁场的计算方法。第六章狭义相对论,首先引入相对论时空观,由协变性要求把电动力学基本方程表示为四维形式,并得出电磁场量在不同参考系间的变换。 二、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电磁场的基本性质、运动规律以及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掌握求解恒定电磁场的基本方法;掌握电磁波在无界和有界空间的传播规律;掌握 一般情况下势的概念和求解电偶极辐射,理解相对论的时空理论;掌握电磁场量的四维 形式和电动力学规律的四维形式,加深对电动力学规律的认识。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绪论矢量场分析初步 第一章电磁现象的普遍规律 第一节引言及数学准备 第二节电荷和电场 第三节电流和磁场 第四节麦克斯韦方程 第五节介质的电磁性质 第六节电磁场的边值关系 第七节电磁场能量和能流 教学重点:电磁场的普遍规律,麦克斯韦方程组,电磁场的边值关系。 教学难点:位移电流概念,能量守恒定律的普遍式。

回火实用工艺基础知识大全

1.回火的定义与目的 回火是将淬火后的金属成材或零件加热到某一温度,保温一定时间后,以一定方式冷却的热处理工艺,回火是淬火后紧接着进行的一种操作,通常也是工件进行热处理的最后一道工序,因而把淬火和回火的联合工艺称为最终热处理。 钢件在淬火状态下有以下三个主要特征。 (1)组织特征 根据钢件尺寸、加热温度、时间、转变特征及利用的冷却方式,钢件淬火后的组织主要由马氏体或马氏体+残余奧氏体组成,此外,还可能存在一些未溶碳化物。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在室温下都处于亚稳定状态,它们都有向铁衆体加渗碳体的稳定状态转化的趋势。 (2)硬度特征 由碳原子引起的点阵畸变通过硬度表示出来,它随过饱和度(即含碳量)的增加而增加。淬火组织硬度、强度高,塑性、韧性低。 (3)应力特征 包括微观应力和宏现应力,前者与碳原子引起的点阵畸变有关,尤其是与髙碳马氏体达到最大值有关,说明淬火时马氏体处于紧受力状态之中;后者是由于淬火时横截面上形成的温差而产生的,工件表面或心部所处的应力状态是不同的,有拉应力或压应力,在工件部保持平衡。如不及时消除淬火钢件的应力,会引起零件的进一步变形乃至开裂。

综上所述,淬火工件虽有髙硬度与髙强度,但跪性大,组织不稳定,且存在较大的淬火应力,因此必须经过回火处理才能使用。一般来说,回火工艺是钢件淬火后必不可少的后续工艺,它也是热处理过程的最后一道工序,它賦予工件最后所需要的性能。 回火是将淬火钢加热到Ac1以下的某一温度,保温一定时间,然后冷却到室温的热处理工艺。它的主要目的为: (1)合理地调整钢的硬度和强度,提高钢的韧性,使工件满足使用要求; (2)稳定组织,使工件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不发生组织转变,从而稳定工件的形状与尺寸; (3) 降低或消除工件的淬火应力,以减少工件的变形,并防止开裂。 2.淬火钢回火时的组织转变 淬火钢件回火时,按回火温度的髙低和组织转变的特征,可将钢的回火过程分为以下5个阶段。 (1)马氏体中碳原子的偏聚 马氏体是C在α-Fe中的过饱和间隙固溶体,C原子分布在体心立方的扁八面体间隙之中,造成了很大的弹性畸变,因此升高了马氏体的能量,使之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在100℃以下回火时,C、N等间隙原子只能短距离扩散迁移,在晶体部重新分布形成偏聚状态,以降低弹性应变能。对于板条马氏体,因有大量位错,C原子便偏聚于位错线附近,所以淬火钢在室温附近放置时,碳原子向位错线附近偏聚。对于片状马氏体,C原子则偏聚在一定晶面上,形成薄片状偏聚区。这些偏聚区的含碳量高于马氏体的平均含碳量,为碳化物的析出创造了条件。

【本科试卷】【华中科技大学试题】材料力学期末试卷+答案(2005-2006学期

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材料力学》试卷与答案 2005-2006学期 一、问答题(20 分,每小题5 分) 1、在推导材料力学的某些基本理论和方法时,需要作一些必要的假设。试列举其中的三个假设。 答:略; 2、对于低碳钢,何谓σP ? 答:比例极限; 3、工程中经常使用工字梁,从力学的角度看,工字梁的优点是什么? / A 高,能充分利用材料。 答:与矩形梁和圆形截面相比,工字梁的W z 4、图示为材料相同、长度相等的等截面圆杆和变截面圆杆,试问哪一种杆件承受冲击的能力强?简述理由。 (a)(b) 答:不好定性判别。因为a 杆的动载系数小于b 杆的动载系数,但a 杆的静应力大于b 杆的静应力。 二、图示为内外直径比值α=1/ 2 的空心圆轴,其转速度n为每分钟300 转,主动轮输入的功率N1=500 马力,三个从动轮输出的功率分别为N2=150 马力,N3=150 马力,N4=200 马力。已知材料参数:G=80Gpa,[τ]= 40MPa ;单位长度杆的允许扭转角[?]= 0.3o/ m 。试按照

强度条件和刚度条件选择轴的外径。(15) 提示: m = 7024 N ( N ? m ) ,N 的单位为马力。 n 解: 计算作用于各轮上的外力偶矩: m = 7024 N 1 1 n = 7024 × 500 = 111700N .m ; 300 m 2 = m 3 = 7024 N 2 n = 3512 N .m ; m = 7024 × 200 = 4680 N .m 4 300 作扭矩图: 可见: τ max = 7024 N .m 由强度条件: τ max = T max W t = 16T max πD 3 (1 ? α 4 ) ≤ [τ ]

电动力学自学考试大纲

电动力学自学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电动力学课程代码:02034(理论)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电动力学是研究电磁场的基本属性,运动规律以及它和带电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它是电磁场的产生和传播的理论基础,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课。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使高等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考生掌握电磁场的基本规律,加深对电磁场的性质和空间概念的的理解;获得本课程领域内分析和处理一些基本问题的初步能力,为以后解决实际问题打好基础;通过电磁场运动规律和狭义相对论的学习,更深刻领会电磁场的物质性,帮助考生加深辨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1、全面的科学的掌握麦克斯韦方程及其应用,掌握电磁场的边界条件。 2、正确理解各种条件电磁场的求解方法,主要是求解思想和思路。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1、电动力学是在大学物理电磁学的基础上的扩展和提高,考生在学习本课程时应具备大学物理的电磁学的知 识基础。 2、学习本课程应具备高等数学和数学物理方程的基本知识,包括向量运算、微积分及微分方程、特殊函数, 建议考生在学本课程之前先学完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数学物理方程。 第二部分本课程的基本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电磁现象的普遍规律 一、学习目标与要求 理解电荷密度,电流密度向量,位移电流,极化强度,磁化强度,电荷受力,场的能量密度,能流密度等基本概念。 掌握电荷守恒定律, 高斯定理, 电场的散度, 电场的旋度, 毕奥—萨伐尔定律,电磁感应定律。 对麦克斯韦方定程的积分形式,微分形式要有正确的认识和较为深入的理解。 正确运用电场高斯定理,毕奥—萨伐尔定律,磁场的环量定律,叠加原理,电磁场的边值关系分析和解决静电场,静磁场问题。 正确运用电磁感应定律分析和解决位移电流问题。 正确运用韦方定程的微分形式解决电磁感应问题 本章重点:麦克斯韦方程积分形式和微分形式,电磁场的边值关系。 二、课程内容及考核知识点 1、电荷和电场 1.1 库仑定律。 1.2 高斯定理和电场的散度。 1.3 静电场的旋度。 2、电流和磁场 2.1 电荷守恒定律 2.2 毕奥—萨伐尔定律 2.3 磁场的环量和旋度 2.4 磁场的散度 3、麦克斯韦方程组 3.1 电磁感应定律 3.2 位移电流 3.3 麦克斯韦方组 3.4 洛仑兹力公式

机械加工工艺基础知识点知识讲解

机械加工工艺基础知识点 0总体要求 掌握常用量具的正确使用、维护及保养,了解机械零件几何精度的国家标准,理解极限与配合、形状和位置公差的含义及标注方法;金属切削和刀具的一般知识、常用夹具知识;能正确选用常用金属材料,了解一般机械加工的工艺路线与热处理工序。 一、机械零件的精度 1.了解极限与配合的术语、定义和相关标准。理解配合制、公差等级及配合种类。掌握极限尺寸、偏差、公差的简单计算和配合性质的判断。 1.1基本术语:尺寸、基本尺寸、实际尺寸、极限尺寸、尺寸偏差、上偏差、下偏差、(尺寸)公差、标准公差及等级(20个公差等级,IT01精度最高;IT18最低)、公差带位置(基本偏差,了解孔、轴各28个基本偏差代号)。 1.2配合制: (1)基孔制、基轴制;配合制选用;会区分孔、轴基本偏差代号。 (2)了解配合制的选用方法。 (3)配合类型:间隙、过渡、过盈配合 (4)会根据给定的孔、轴配合制或尺寸公差带,判断配合类型。 1.3公差与配合的标注 (1)零件尺寸标注 (2)配合尺寸标注 2.了解形状、位置公差、表面粗糙度的基本概念。理解形位公差及公差带。 2.1几何公差概念: 1)形状公差: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圆柱度、线轮廓度、面轮廓度。 2)位置公差:位置度、同心度、同轴度。作用:控制形状、位置、方向误差。3)方向公差: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线轮廓度、面轮廓度。 4)跳动公差:圆跳动、全跳动。

2.2几何公差带: 1)几何公差带 2)几何公差形状 3)识读 3.正确选择和熟练使用常用通用量具(如钢直尺、游标卡尺、千分尺、量缸表、直角尺、刀口尺、万能角尺等)及专用量具(如螺纹规、平面样板等),并能对零件进行准确测量。 3.1常用量具: (1)种类:钢直尺、游标卡尺、千分尺、量缸表、直角尺、刀口尺、万能角尺。(2)识读:刻度,示值大小判断。 (3)调整与使用及注意事项:校对零点,测量力控制。 3.2专用量具: (1)种类:螺纹规、平面角度样板。 (2)调整与使用及注意事项 3.3量具的保养 (1)使用前擦拭干净 (2)精密量具不能量毛坯或运动着的工伯 (3)用力适度,不测高温工件 (4)摆放,不能当工具使用 (5)干量具清理 (6)量具使用后,擦洗干净涂清洁防锈油并放入专用的量具盒内。 二、金属材料及热处理 1.理解强度、塑性、硬度的概念。 2.了解工程用金属材料的分类,能正确识读常用金属材料的牌号。 2.1金属材料分类及牌号的识读: 2.1.1黑色金属: (1)定义:通常把以铁及以铁碳为主的合金(钢铁)称为黑色金属。

华中科技大学工程力学实验题

(2010年4月23-25南京基础力学实验研讨会交流专用) 题目1-6:含内压薄壁圆筒受弯、扭组合载荷时内力素的测定 如图所示薄壁圆筒用不锈钢1C r 18N i 9T i 制造,材料弹性模量202G P a E =,泊松比 0.28μ=,圆筒外径D =40mm ,内径d =36.40mm 。采用5个60N 砝码逐级加载。 1. 计算每个载荷增量下图中I-I 截面内力的理论值: 答案: 3 60100.31860600.2515600.2615.6I I II II T F l N m F F N M M F l N m M M F l N m =?=??=?====?=?=?==?=?=?理Q 理理理 2. 为了测量图中I-I 截面弯矩,可采用什么形式的测量电桥?用图形表示测量电桥,并推导出测量仪器应变读数与所求弯矩之间的关系。 答案:由m 和n 两点的应变片组成半桥测量,电桥图略。 () 3 4 162 1M du M z E M M W D εσπα= = = - () ()()3 4 3 4 9 6 1(N m )64 0.0410.91 20210 10 64 0.1994(με) M du M du M du ED M παεπεε--∴?= ??-??= ??=? 3. 为了测量图中I-I 截面扭矩,可采用什么形式的测量电桥?用图形表示测量电桥,并推 导出测量应变仪器读数与所求扭矩之间的关系。 答案:由e 、f 和g 、h 点组成全桥测量电路。对于e 、f 和g 、h 点,是纯剪切应 支架 放气栓 注油接头 k 270 260 250 240 300 F m be cn d fah g(a) 水平线 水平线h g amb ec ndf 5 4o 4o5 ⅠⅠ-Ⅱ-ⅡⅡⅡ ⅠⅠ图1-1 薄壁圆筒实验装置 (b) g h am bec nd f (c) 图1 薄璧圆筒弯扭实验装置

第5章 材料力学基础

第二篇材料力学 第五章材料力学基础 学习目标: 1.了解变形固体及其基本假定。 2.初步了解杆件的基本变形形式。 3.了解内力的含义。 4.了解截面法的基本步骤。 5.理解杆件、横截面、轴线定义。 6.理解应力的定义,领会任意应力分解为正应力与剪应力。 在静力学中,我们把物体都看作是刚体,实际上这样的刚体是不存在的。任何物体受力后,其几何形状和尺寸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构件几何形状和尺寸的改变,称为变形。材料力学是研究构件的强度、刚度、稳定等方面问题的,这些问题的研究,都要与构件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变形相联系,因此,固体的可变形性质就成为重要的基本性质之一而不容忽略。 第一节变形固体的性质及其基本假设 一、变形固体的概念 材料力学所研究的构件,其材料的物质结构和性质虽然千差万别,但却具有一个共同的特性,即它们都由固体材料制成,如钢、木材、混凝土等,而且在荷载作用下会产生变形。因此,这些物体统称为变形固体。 变形固体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变形,就其变形性质可分为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 弹性是指变形固体当外力去掉后能恢复原来形状和尺寸的性质。例如,一个弹簧在拉力作用下要伸长,当拉力不太大时,外力去掉后它仍能恢复原状,这表明弹簧具有弹性。弹性变形是指变形体上的外力去掉后可消失的变形。如果外力去掉后,变形不能全部消失而留有残余,此残余部分就称为塑性变形,也叫做残余变形。 去掉外力后能完全恢复原状的物体称为理想弹性体。 实际上,并不存在理想弹性体,但由实验得知,常用的工程材料如金属、木材等当外力不超过某一限度时(称弹性阶段),很接近于理想弹性体,这时可将它们视为理想弹性体。 工程中大多数构件在荷载作用下,其几何尺寸的改变量与构件本身的尺寸相比,常是很微小的,我们称这类变形为“小变形”。

2034 电动力学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电动力学课程代码:2034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电动力学是研究电磁场的基本属性,运动规律以及它和带电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它是电磁场的产生和传播的理论基础,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课。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使高等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考生掌握电磁场的基本规律,加深对电磁场的性质和空间概念的的理解;获得本课程领域内分析和处理一些基本问题的初步能力,为以后解决实际问题打好基础;通过电磁场运动规律和狭义相对论的学习,更深刻领会电磁场的物质性,帮助考生加深辨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1、全面的科学的掌握麦克斯韦方程及其应用,掌握电磁场的边界条件。 2、正确理解各种条件电磁场的求解方法,主要是求解思想和思路。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1、电动力学是在大学物理电磁学的基础上的扩展和提高,考生在学习本课程时应具备大学物理的电磁学的知 识基础。 2、学习本课程应具备高等数学和数学物理方程的基本知识,包括向量运算、微积分及微分方程、特殊函数, 建议考生在学本课程之前先学完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数学物理方程。 第二部分本课程的基本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电磁现象的普遍规律 一、学习目标与要求 理解电荷密度,电流密度向量,位移电流,极化强度,磁化强度,电荷受力,场的能量密度,能流密度等基本概念。 掌握电荷守恒定律, 高斯定理, 电场的散度, 电场的旋度, 毕奥—萨伐尔定律,电磁感应定律。 对麦克斯韦方定程的积分形式,微分形式要有正确的认识和较为深入的理解。 正确运用电场高斯定理,毕奥—萨伐尔定律,磁场的环量定律,叠加原理,电磁场的边值关系分析和解决静电场,静磁场问题。 正确运用电磁感应定律分析和解决位移电流问题。 正确运用韦方定程的微分形式解决电磁感应问题 本章重点:麦克斯韦方程积分形式和微分形式,电磁场的边值关系。 二、课程内容及考核知识点 1、电荷和电场 1.1 库仑定律。 1.2 高斯定理和电场的散度。 1.3 静电场的旋度。 2、电流和磁场 2.1 电荷守恒定律 2.2 毕奥—萨伐尔定律 2.3 磁场的环量和旋度 2.4 磁场的散度 3、麦克斯韦方程组 3.1 电磁感应定律 3.2 位移电流 3.3 麦克斯韦方组

产品工艺基本知识

一、雷士产品主要有: ①灯具;②镇流器;③电器箱;④光源 二、雷士照明产品主要用原材料: ①五金件;②塑胶件;③玻制品;④电子原器件;⑤陶制品。 三、五金件分为: ①车制件如:外环固定器,LH226灯头、万向头 ②冲压件如:灯盒、电器箱盒 ③压铸件如:天花灯、吸顶、路轨灯 四、五金件制造的主要工序及品质要求。 ①车制件工艺 锁紧初胚——上刀——调机——车外径——车内径——钻床钻孔——扩孔——攻牙——处理披锋——清洗 ②冲压件工艺 开料——处理披锋——压形——冲孔——处理披锋——打字印——清洗 ③压铸件工艺 原材入溶缺——装模——调机——去水口——锉披锋——钻孔——冲孔——处理披锋——打磨——清洗 ④品质要求: 尺寸符合要求,材质符合要求,无披锋刮手,严重凹痕,划伤、异色等缺陷。 五、我司用塑胶主要有哪几种: ①PC;②ABS;③PVC;④PBT 六、塑胶的生产工艺及品质要求; ①生产工艺 配料——煮料——调啤机——去水口位——去披锋; ②品质要求: a、耐高温、阻燃的工程塑胶; b、尺寸、材质、颜色符合要求; c、无气泡、划痕、异色、披锋、 凹痕等严重缺陷; 七、玻制品分类: ①钢化玻璃,如灯具玻璃罩。 ②非钢化玻璃如玻环、水晶灯罩。 八、玻制品主要生产工艺:

①非钢化玻璃 配料——熔制池窑——压延机——模槽——退火窑——表面处理 ②钢化玻璃 玻璃原片准备——切载——磨边——洗涤——干燥——电炉加热——风栅淬冷——套模检验 ③品质要求 尺寸颜色符合要求,承受耐温实验,钢化承受落地实验,气泡,凹痕,划痕不超过规定之要求。 九、玻制品毛管生产工艺: 玻管来料检验——切割玻管——弯形——清洗——上粉——烘干——去边口粉——单端封口——U形管对接——插入电极——封电极端口——抽真空——注汞真气——封口——检验——老化。 十、陶制灯头生产主要工艺: 拌料——铸形——窑池烧——退火。 十一、烤漆生产工艺及品质要求: ①生产工艺:除油、除锈——水洗——表调——磷化——烤干——刷灰——吹灰、打磨——上挂 ——喷涂——烘烤——品检——包装; ②品质要求:颜色、附着力、硬度符合检验要求。 十二、电镀生产工艺及品质要求: ①除油、除锈——水洗——镀缸——出色——肋架——烤干——电镀——品检、包装 ②品质要求:颜色、附着力符合要求,表面无划时代伤,刮花、异色等。 十三、电器箱生产工艺 上固线器—固定保险丝—焊保险丝引线—套、吹热缩管—拧固定镇流器螺母—固定镇流器—触发接引线—拆卸电容、触发器螺母—固定电容、触发器—焊线—固定端子台—端子台接线—固定黄绿地线—固线器输出端穿线—通电测试—高压检测——固定面盖——贴标签、装PE胶袋——盖印盖——拆卡退——装箱——抱包——入库 十四、灯杯生产工艺 灯杯印丝印——调配灯杯粉——填充灯杯粉——插灯珠——清理灯珠脚——外观检查——打光测试 品质要求:焊接附的粘附力;灯珠不能歪斜;焊泥高度 十五、灯具组装生产工艺(NDL50A B S系列)。

华中科技大学物理考研大纲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学物理》考试大纲 本《大学物理》考试大纲适用于华中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学物理是物理学的基础部分,以物理学基础知识为主要内容,是许多学科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大学物理包括了分属于经典物理和近代物理的六大部分内容:力学、气体动理论和热力学、电磁学、振动和波动、波动光学以及狭义相对论和量子物理基础。要求考生对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能够有比较全面和系统的认识和正确的理解。并具有初步的应用能力:会运用所学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分析、研究、计算和估算一般难度的物理问题,并能跟单位、数量级与已知典型结果的比较,判断结果的合理性。 一、考试内容 (一)力学 1.质点平面曲线运动的描述,位矢法,坐标法和自然法。伽利略相对性原理。 2.牛顿运动三定律及其适用范围。 3.质点作曲线运动过程中变力的功。保守力功的特点及势能概念。重力、弹性力和引力势能。质点的动能定理,质点系的动能定理、功能原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 4.质点作曲线运动过程中变力的冲量。质点的动量定理、质点系的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 5.刚体的定轴转动。转动惯量。转动定律和角动量守恒定律。 (二)气体动理论及热力学基础 1.理想气体压强公式和温度公式。 2.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气体分子热运动的算术平均速率、方均根速率。玻耳兹曼能量分布律。 3.理想气体刚性分子模型。气体分子平均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定理。理想气体定压热容、定体热容和内能。 4.气体分子平均碰撞频率和平均自由路程。 5.功和热量。准静态过程。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循环及其效率、卡诺循环。 6.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热力学第二定律及其统计意义。熵的玻耳兹曼关系。 (三)电磁学 1.静电场及其描述:电场强度和电势。静电场的基本规律:高斯定理和环路定理。场强与电势的微分关系。 2.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导体的静电平衡条件。电介质的极化及其微观解释。各向同性电介质中和的关系。有电介质存在时的高斯定理。导体的电容和电容器。静电场能量。 3.稳恒磁场及其描述。磁感应强度。毕奥—萨伐尔定律。稳恒磁场的基本规律:磁场的高斯定理和安培环路定理。 4.磁场对载流导线和运动电荷的作用。均匀磁场对平面载流线圈的作用。 5.磁介质的磁化及其微观解释。各向同性磁介质中和的关系。有磁介质存在时的安培环路定理。 6.电动势。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动生电动势和感生电动势。 7.自感和互感。磁场能量。 8.涡旋电场。位移电流。 (四)振动和波动 1.谐振动的描述:运动方程及相关各量。谐振动的旋转矢量表示法。 2.谐振动的动力学基本特征。谐振动的能量。 3.谐振动的合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