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桥梁盖梁抱箍法施工方案

桥梁盖梁抱箍法施工方案

华扬大桥、华扬大桥桥接线工程

盖梁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1.2《工程施工图纸及施工组织设计》

1.3《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GJ025-86

1.4《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T F50-2011

1.5《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1.6《建筑施工计算手册》

1.7《路桥施工计算手册》

二、工程概况

编制范围:华扬大桥桥墩盖梁支架

华扬路大桥工程桥梁宽度为37m,桥跨组合为4*20+5*35+4*20 =335m。其中桥梁两侧引桥均为4*20m简支空心板梁结构,主桥为

5*35m预制箱梁先简支后连续结构,盖梁分为双柱式盖梁及三柱式盖梁,非机动道为双柱式盖梁,机动车道为三柱式盖梁,分为主桥与引桥;主桥1.5(高)* 2(宽)m,引桥1.3(高)*1.7(宽),主桥双柱式盖梁方量为23.455M3,间距为5m;三柱式方量为42.5m3,间距为5.4m,三柱式间距为5.4m。

按照城乡建设部建质【2009】87号文有关要求,针对桥梁施工重点对模板与支架的施工应编制安全专项方案,并报企业技术负责人

进行审查。为了规范本工程模板与支架搭设、拆除过程中的作业行为,防止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有效的保障施工作业中的人员安全,特制定模板与支架专项施工方案。

三、施工部署

3.1工期要求

华扬大桥盖梁施工计划开工日期:2014年6月1日计划完工日期:2014年10月1日

3.2材料与设备计划

3.2.1材料计划

开工前制定出总体材料计划,提前考虑各种材料的货源、储量、运距等,详细确定具体进场时间,保证各种物资的供应充足,供料及时。

材料生产厂家必须在建委备案,各种原材料具有合格证才能进场,使用前对需复试的材料每批进场取样试验,进行第三方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主要施工材料计划表

3.2.2设备计划

在施工中,必须配足相关设备,调整好机械设备的统筹使用。做好设备使用、保养、维修工作,保证各种设备的正常运行。

支架、模板施工选用的主要机械、设备图见下表。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

3.3劳动力计划

根据总体施工进度计划,劳动力计划见下表

劳动力计划表

四、支架搭设总体方案

为了满足工程施工需要,现浇结构的支架及模板体系必须保证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以承受新浇混凝土结构荷载和施工荷载,达到模板不破坏、不变形等要求,保证结构的各部件形状、尺寸和位置的正确性。模板设计方案应考虑施工搭设拆除方便及确保施工安全。

4.1总体设计

桥墩盖梁采用在墩柱上设置抱箍作支撑,抱箍上放置40a工字钢,用U型螺栓连接,再于工字钢上设置间距0.475m10a工字钢作横梁,中间加密一道10*10的木方,横梁与纵梁采用U型螺栓连接,于横梁上铺设底模、绑扎钢筋及浇筑混凝土。抱箍采用两块半圆弧型钢板(板厚t=16mm)制成, M24的高强螺栓连接,抱箍高50cm,采用16根高强螺栓连接。抱箍紧箍在墩柱上产生摩擦力提供上部结构的支承反力,是主要的支承受力结构。为了提高墩柱与抱箍间的摩擦力,同时对墩柱砼面保护,在墩柱与抱箍之间设一层2~3mm厚的橡胶垫。盖梁侧模采用定型钢模,每一米设置四道螺栓以固定侧模,间距为0.5米。每个抱箍下面用2根20a槽钢支撑,钢丝固定在墩柱上。保证结构的稳定。具体简图见附图。

4.2施工防护及施工平台

4.2.1 栏杆采用υ50的钢管搭设,在横梁上每隔2米设一道1.2m高的钢管立柱,竖向间隔0.5m设一道钢管横杆,钢管之间采用扣件连接。立柱与横梁的连接采用在横梁上设0.2m高的支座。钢管与支座之间采用销连接。

4.2.2 工作平台设在横梁悬出端,在横梁上铺设5cm厚的木板,木板与横梁之间采用铁丝绑扎牢靠,工作平台宽度为0.75m,外侧用防护网进行防护,边缘处设置20cm高的挡脚板,上下盖梁工作平台采用钢管搭设临时扶梯。

五、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5.1施工工艺流程

盖梁抱箍法施工工艺流程:安装钢管桩脚手支架→在墩柱上设置抱箍→拧紧10.9级高强度螺栓→放置40a工字钢横梁并固定→放置10a工字钢纵梁并固定→铺设底模→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拆除支架及模板

5.2抱箍压载试验

为了保证施工安全,检验抱箍的承载力是否能够满足盖梁施工荷载要求,在盖梁施工前要进行抱箍试验。

5.2.1、试验方法

采用压载试验法,盖梁底板制作完成后,加载重量为盖梁自重1.2倍重量的沙袋重1425KN,观察包箍下滑量,及工字钢变形量,若抱箍无下滑,工字钢变形量小于20mm,则满足要求。

5.2.2、抱箍安装

抱箍设计高度50cm,由直径1.5m两个半圆通过16根10.9级M24高强螺栓连接而成,抱箍体钢板厚度16mm。高强螺栓需预拧200-300N2M,由中间向两边拧紧,抱箍具体构造图。

试验时将成对的抱箍安装在墩柱上,抱箍与墩柱砼之间加2-3mm 橡胶垫块,增大抱箍与墩柱砼之间的摩擦力,抱箍使用16根M24高强螺栓连接,螺栓的扭紧力矩达到抱箍计算所得的力矩值。

包箍示意图

5.2.3、沙袋预压

检查确认抱箍螺栓扭紧和底板安装牢固后,用吊车将已经准备好的沙袋缓慢、对称在盖梁上加载,直至达到设计重量,加载过程中观察抱箍与墩柱之间的相对滑动情况,以及抱箍的变形情况,若没有上述两种情况或者抱箍滑动和变形都很小,则抱箍承载力满足盖梁施工要求。反之,抱箍要重新设计,加大承载能力。保证盖梁施工所需承载力要求,确保施工安全。

5.3盖梁施工

5.3.1钢筋加工及绑扎

将检验合格后的钢筋按图和柱头处预留筋焊接,并确保同一断面搭接钢筋数量不应超过规范要求,焊接采用双面焊或单面焊工艺,搭接长度满足施工规范,并确保焊接合格,然后绑扎盖梁钢筋,并绑扎好保护层垫块。

5.3.2混凝土浇注

混凝土在拌和站集中拌和,混凝土罐车运输,分别在搅拌地点和浇筑地点取样检测,在现场按规范制作砼试件,并报监理工程师认可。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经监理工程师检查钢筋、模板后连续浇筑混凝土,采用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振捣。浇筑时,应注意浇筑顺序。先浇筑立柱顶面部分,再浇筑中间部分。要控制好浇筑厚度,每层厚度不超过30cm,分层浇筑。振捣要均匀,有序。盖梁顶面要收平抹光,横坡度要符合设计要求。

使用插入式振动器时,移动间距不得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与侧模应保持50-100mm的距离;插入下层混凝土50-100mm;每一处振动完毕后应边振动边徐徐提出振动棒;振动过程中,避免振动棒碰撞模板、钢筋及其他预埋件。

5.3.3拆模

混凝土初凝后可拆除侧模,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80%以上时,才能拆除底模,拆模时不能损边掉角,报请监理工程师验收。

5.3.4养生

收浆后用土工布洒水养护,覆盖时不得损伤或污染混凝土的表面,养护期间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混凝土的洒水养护时间为7天,监理工程师认为情况特殊时,按监理工程师要求进行养护。

六、质量保证体系及管理措施

6.1质量目标

工程质量符合《城市桥梁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CJJ

2-2008)及其它相关规范合格标准。

6.2质量管理体系

6.2.1根据本工程的施工任务和特点,以质量目标为宗旨,以GBT50430/ISO9002质量标准为指南,遵循质量保证体系文件和合同文件,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制定本工程的质量管理办法,明确项目部各级人员质量职责,正确合理地分配质量体系要素,实施全面质量管理。

6.2.2认真贯彻GBT50430/ISO9001:2008系列质量标准,建立完善质量体系。为保证质量体系持续有效地运行,实现工程质量创优目标,建立以项目经理和技术负责人为核心,有关部门领导参加的质量管理委员会;建立质量责任制,以试验室试验结果为依据,积极开展创优活动,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和QC活动,保证工程质量创优目标实现。

6.2.3认真落实GBT50430/ISO9001:2008系列质量标准,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过程控制程序,使每个施工环节都处于受控状态,每个过程都有质量记录,施工全过程有可追溯性;定期召开质量专题会,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推进和完善质量管理工作,使质量管理走向标准化。

6.2.4建立健全质检机构,项目设质安环保部,设置专业质检工程师岗位2个,各施工队、班组均配备兼职质检员1名;在施工过程中,自上而下按照“跟踪检查→复检→抽检”和“自检→互检→交接检”等两个层次分别实施质量检查任务。各类人员做到岗责相符,实

施质量一票否决制。在严格内部“三检”制度的基础上,认真接受业主和监理工程师的监督,并自始至终密切配合,严格服从。

6.2.5工程质量管理体系见附图

6.3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6.3.1健全质量自检制度,加强质量监督检查

严格执行质量三级自检制度。质检员在施工的整个过程中坚持旁站制,在现场进行质量跟踪检查,加强对各道工序特别是关键部位或技术复杂部位的专职检查,严格把关,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有关人员纠正,对在施工中发现的问题作好记录,达不到质量要求或工艺要求的工序不得进入到下道工序。

6.3.2建立和完善施工质量管理办法及措施,确保整个施工过程处于受控状态

1、项目执行本公司认证的GBT50430/ISO9001:2008标准体系《质量体系文件》中的《施工质量管理办法》的有关技术管理规定。结合本工程设计要求、地质情况及技术要求,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制定施工设计文件会审制、技术交底制、开竣工报告制、测量三级复核责任制及资料文件档案管理制。

2、依据设计图纸、招标文件、施工规范和施工措施及项目执行本公司的《质量体系第三层次(管理性)文件》,编制“质量管理计划”,制订出各分部分项工程程序控制图及质量控制点,编制施工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管理细则和岗位责任制等,对施工质量进行全过程的管理控制,确保整个施工过程连续、稳定地处于受控状态。管

理制度主要有以下十项:

①岗位责任制度;

②施工复测制度;

③技术交底制度;

④开竣工报告制度;

⑤材料检验制度;

⑥试验室抽样制度;

⑦隐蔽工程检查制度;

⑧工程负责人质量评定奖惩制度;

⑨工程自检、互检及旁站制度;

⑩工程质量事故处理制度。

3、对关键和特殊工序制定详细的并落实到人的施工过程控制和操作细则,并对技术人员按专业分工负责责任制,专业技术人员既是该工序技术质量负责人,又是工序施工负责人,有效防止因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责任不清而导致的质量缺陷。

4、开展质量“三检制”和“联检制”。

施工过程坚持施工队班组自检、质检员复检、项目部质安环保部质检工程师终检制度,在三检合格的情况下由质量保证部质检工程师将检验合格证呈交监理工程师,并在监理工程师指定的时间里,质检工程师、质检员与监理工程师一起,对申请验收的部位进行联检,在联检合格后,监理工程师在验收合格证上签字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作业。

6.3.3实行工程质量岗位责任制和质量终身制,严格执行质量奖惩制度

按科学化、标准化、程序化作业,实行定人、定点、定岗施工,各自负责其相应的责任。施工现场挂牌,写明施工区域,技术负责人及行政负责人,接受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做到奖优罚劣,确保一次达标。对不按施工程序和设计标准施工的班组和个人追究责任,并予以经济惩罚。

6.3.4施工过程严把“四关”,坚持质量一票否决制

1、严把图纸关,首先组织技术人员对图纸进行认真复核,让所有技术人员彻底了解设计意图,其次严格按图纸和规范要求组织实施,并层层组织技术交底。

2、严把测量关,由我项目部内专业测量队对整个工程的设计控制数据进行复核,工程技术部施工测量队根据复核成果进行测量控制网的布设及对施工放样进行测量放线。

3、严把材料质量及试验关,由取得国家CMA认证的试验室提供混凝土的配合比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对每批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按规范要求进行质量检验,并按GBT50430/ISO9001:2008质量保证体系进行管理,杜绝不合格的材料及半成品使用到工程中。

4、严把过程工序质量关,监督和指导施工。严格按照技术图纸、规范及技术措施进行。施工过程中做到“六不施工,三不接交”。“六不施工”是:不进行技术交底不施工;图纸和技术要求不清楚不施工;测量和资料未经审核不施工;材料无合格证或试验不合格不施工;隐

蔽工程未经联合签证不施工;未经监理工程师认可或批准的工序不施工。“三不接交”是:无自检记录不接交;未经监理工程师或值班技术员验收不接交;施工记录不全不接交。

5、对施工过程中违反技术规范、规程的行为,质检人员有权当场制止并责令其限期整改。对不重视质量、粗制滥造、弄虚作假的人,质检人员有权要求行政领导给予严厉处理,并追究其相应的责任。施工过程中始终坚持质量一票否决制。

6.3.5开展质量教育,增强职工质量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

1、开工前和施工过程中,对职工进行质量责任教育和质量管理意识教育,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观念,然后针对本工程的实际,加强对各级人员的培训工作,对主要工程进行技术业务培训再培训,使职工具有保证各工序作业质量的技术业务知识和能力,并要求质量检验人员和特殊工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

2、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及主管工程师亲自抓技术交底,并组织关键和特殊工序的作业人员进行经常性的技术学习,严格贯彻执行制定的施工控制程序以提高职工技术素质。

6.3.6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

认真做好工程的施工记录、资料收集整理,每月写出质量报表,对施工质量进行质量统计分析,找出质量缺陷原因,及时提出改正措施。

每月开展一次质量评比活动,从而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

6.4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6.4.1主控项目

模板、支架应符合施工设计图的规定,且稳固牢靠,接缝严密。

检查数量:全部检查

检查方法:观察和用钢尺量。

6.4.2一般项目的标准

钢筋绑扎质量标准

盖梁成品质量检验标准

外观要求: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洁,棱角线平直。

七、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7.1安全组织体系

7.1.1本保证体系根据施工企业的特点及上级公司和业主的相关要求,对施工过程中的一切“人、机、料、法、环”的状态强化管理和控制,编制成完整的安全体系文件。该体系确定了施工过程中的重点内容、关键点、危险部位的控制手段和措施以及检查手段,将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的11个要素全面覆盖,责任到位,配备齐全。经理部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对人员的配备、设施装备和监控手段进行了反复优化、论证以确保本计划能够顺利实施。

7.1.2 项目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现场安全保证体系第一责任人的安全

领导小组。

7.1.3安全领导小组职责

(1)安全领导小组负责拟订落实安全管理目标,制定安全保证计划,根据保证计划的要求,落实资源的配置。

(2)负责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实施过程中的监督、检查。

(3)对安全生产保证体系运行过程中出现的不符合要素、施工中出现的隐患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并对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复查。

7.1.4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图见附图

7.2安全保障措施

7.2.1一般规定

(1)施工现场的临时建筑统一规划,优先考虑安全问题,对施工区、办公室、生活区要严格划分,并设置“七牌一图”及围档等设施;

(2)参加施工的所有人员(包括徒工、实习生、代培人员、临时工、民工),要熟知本工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工作中应坚持岗位,严禁酒后作业;

(3)电工、焊工(气割)、起重工、起重机司机、架子工、各种机械车辆驾驶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考试合格后发给“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驾驶证”方准独自操作,从事腐蚀、粉尘、放射性和有毒作业,要有防护措施,并定期进行体检;

(4)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和安全防护措施,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禁止穿拖鞋和赤脚,在没有防护设施的高处悬空作业必

须系安全带;

(5)上下交叉作业、有危险的出入口要有防护拦网或其他隔离设施,离地面二米以上作业,要有工作平台、防护栏杆,或安全网;

(6)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要定期检查,不符合要求的严禁使用。

(7)施工现场的脚手架,防护设施,安全标志和警告牌不得擅自拆除挪动,要拆除需经现场施工负责人同意;

(8)施工现场的洞、坑、沟等危险处,必须设有防护设施或明显标志;

(9)施工现场设交通指示标志,交通频繁的交叉路口应设指挥;

(10)施工便道按相关规定设置里程碑、百米柱;

(11)坑槽施工,应经常检查边壁土质稳固情况,发现有裂缝疏松或走动,应及时采取加固措施,根据土质,沟深,水位,机械设备重量等情况,确定堆放材料和施工机械距坑边距离,网坑槽内运料,应统一指挥信号专人指挥;

(12)在架空输电线路下面工作应停电,不能停电时,应有隔离防护设施,必须在施工现场内的地埋电缆、通讯线路做明显标志;

(13)做好女员工在经期、怀孕、生育、哺乳期的保护工作,按照劳动部《关于颁发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的规定》的通知精神执行。

7.2.2常规安全管理措施

(1)遵守《安全管理手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认真执行安全生产“五同时”和“三要”规定,进行现场管理,杜绝“三违”现

象;

(2)坚持经常性安全教育,坚持“三级安全教育”,坚持上岗前安全教育和特种作业人员培(复)训教育;

(3)定期召开安全例会、生产协调会、班组工前安全交底会,做好各工序施工前的安全技术交底;

(4)定期进行安全检查,根据安全管理工作需要经常进行全面的或专项安全检查,对不安全因素严格按照“三定”进行整改,对违章违纪事件进行严肃处理;

(5)制订和执行安全生产奖惩条例,认真建立和做好安全管理内业台帐

(6)搞好季节性安全防范工作,夏季抓好防台风防汛、防暑降温、防触电防雷击、防火防爆等工作,冬季做好防冻防滑、防风防雾、防火防爆等工作;

(7)执行安全事故报告制度,并做到“四不放过”;

(8)加强安全用电知识培训,了解和掌握安全用电知识,配备标准的配电箱,定期检查和对电器设备及线路进行维护,确保施工及生活用电安全;

7.2.3高处作业施工安全要点

(1)高处作业严格执行JGJ80-9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市政工程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暂行规定》和《市政工程防撞墙施工临边防护安全技术暂行规定》等进行施工,搭设脚手架时必须持有经批准的专项施工方案,并已经进行过安全技术交底。架子工应

持证上岗,搭设完毕后应有专人验收,合格签字,挂牌后方准正式启用。

(2)脚手架操作平台周边要按规定搭设防护栏杆和踢脚板,外侧和底面要挂设安全网。人行通道要满铺走到板,并绑扎牢固。登高作业和上下套箱要走扶梯,严禁攀爬。高空作业人员要系好安全带;

(3)从事高处作业人员要定期体检,经医生诊断,凡患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病以及其他不适合高处作业的人员,不得从事高处作业;

(4)高处作业衣着要简便,禁止穿硬底和带钉易滑的鞋;

(5)高处作业所用材料要放平稳,工具应随手放入工具袋内,上下传递时禁止抛掷;

(6)遇有恶劣气候(如风力在六级以上,含六级),影响施工安全时,禁止进行露天高处、起重吊装;

(7)施工梯子不得缺档,不得垫高使用,梯子横档间距以30公分为好,使用时上端要扎牢,下端应采取防滑措施,单面梯与地面的夹角以60~70度为宜,禁止两人同时在梯子作业,如需接长使用应绑牢固,人字梯底脚要拉牢,在通道处使用梯子,应有人监护式设围栏,10米以上宜用电梯或旋梯、钢筋、角钢梯焊接必须牢固;

(8)斜道和行人走板,脚手板应有防滑措施;

(9)没有安全防护设施,禁止在龙门吊、导梁、支撑、挑梁和未固定的模板等构建上行走或作业,高处作业与地面联系,应设通讯装置,并专人负责。

7.3应急预案

根据本工程施工特点,结合我单位多年施工经验,经认真分析,确定本工程危险源为高空坠落、物体打击、触电、起重吊装等,并针对其特点,制定出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措施。

7.3.1防高空坠落措施

1、凡在高度2m(含2m)以上的基准面施工都要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高出作业人员必须正确使用安全带。

2、上岗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经医院检查,身体健康,方可从事施工,施工时必须穿有防滑鞋,系有安全带,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品、

3、操作面必须满铺脚手板,离施工作业面不得大于20cm,不得有空隙和探头板,飞跳板操作面外侧应设有一道防护栏杆和一道不低于18cm的挡脚板,并沿模板支架外杆里侧用密目网密闭,安全网要整洁美观。

4、当有六级及六级以上大风停止高空作业。

7.3.2预防物体打击

1、所有进入现场的施工人员、管理人员必须戴合格的安全帽,否则禁止进入。

2、施工交叉作业时,要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并指定专职人员进行检查和协调。

3、施工现场采取车辆推运各种材料和运输时,必须绑牢固定。

4、搬运各种材料或运输时,人员要根据物体的大小或协同作业,搬运或传递时人与物体要保持一定安全距离,传递材料时要确保接稳无伤害的传递。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