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S系列消费系统基础操作教程

S系列消费系统基础操作教程

S系列消费系统基础操作教程
S系列消费系统基础操作教程

S系列消费系统基础操作教程

一,联机操作

1.1消费机的IP设置(详细参考设备包装盒中的说明书或在官网查找相关文件)

消费机第一组IP地址为消费机的本机IP地址

第二组IP地址为网关

第三组IP地址为子网掩码

第四组IP地址为服务器的IP地址(即装消费系统软件的电脑IP地址),该地址需

要固定

第五组为端口号,五位数字,一般默认为08886或08888

1.2 CRC配置

打开软件的安装根目录(右击桌面图标—点击属性—点击查找目标),找到CRCMangr

双击打开,第一次打开时可能会有些慢,稍等一会弹出连接数据库失败的报错,如下图

直接点确定,然后到电脑右下角找到CRC服务程序,如下图

右击,选择打开一卡通收集端配置工具,如下图

第一次打开可能会有点慢,稍等即可,出现收集端配置工具,如下图

此为IP消费机的设置,下图为485消费机的设置

下一步,打开管理一卡通收集端服务器

点击开始,下方状态栏会显示正在启动,启动成功后会显示正在运行,如下图

至此,CRC配置完成

1.3添加消费机

食堂管理模块,点击终端机设置,进行消费机的添加,消费机分为485机型与IP机型下图为485机型的添加

下图为IP机型的添加

消费模式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消费模式的意义参见包装盒内说明书注意点:新添加消费机后需要重启CRC才能联机

1.4查看消费机是否联机

点击终端机状态,打开如下图所示界面

看状态图标是否为绿色,通讯状态是否显示为联机,若是则说明消费机联机成功。需要注意的是电脑防火墙要关闭,否则可能无法联机

二,添加/区域及场所

添加区域,如下图

再添加场所,如下图

软件安装好之后默认有区域及场所,根据需要可以进行编辑或增加

三,餐别设置

点击,打开下图,进行就餐时间的设置

餐别时间可以跨夜里0点,如23:00~1:00,软件自带的七个餐别不能删除

四,卡类设置

该模块主要为卡类添加设置好的餐别,不同的卡类可以添加不同的餐别,还可以设置限制当餐或当天的就餐次数,操作如下图

数据库系统基础教程(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

Database Systems: The Complete Book Solutions for Chapter 2 Solutions for Section 2.1 Exercise 2.1.1 The E/R Diagram. Exercise 2.1.8(a) The E/R Diagram Kobvxybz Solutions for Section 2.2 Exercise 2.2.1 The Addresses entity set is nothing but a single address, so we would prefer to make address an attribute of Customers. Were the bank to record several addresses for a customer, then it might make sense to have an Addresses entity set and make Lives-at a many-many relationship. The Acct-Sets entity set is useless. Each customer has a unique account set containing his or her accounts. However, relating customers directly to their accounts in a many-many relationship conveys the same information and eliminates the account-set concept altogether. Solutions for Section 2.3 Exercise 2.3.1(a) Keys ssNo and number are appropriate for Customers and Accounts, respectively. Also, we think it does not make sense for an account to be related to zero customers, so we should round the edge connecting Owns to Customers. It does not seem inappropriate to have a customer with 0 accounts;

VF基础教程

菜鸟学习VFP 前言 大学的暑假是珍贵的,像我这样暑假呆在家里面,整天无所事事的同学不在少数,为了应付枯燥乏味的暑假,我决定在暑假学习一些知识,挑来挑去还是觉得选VFP比较有意义,因为这门科需要过二级,相信许多看到这篇文章的朋友也要过二级,那么我们大家就从今天开始共同学习吧。 所以从今天起,我的网上VFP学习课程便开张了,希望我能写完。说起为什么会开这个专题,我相信很多读者都有疑问,学习就学习是了,干嘛还将自己的学习成果放到网上来?我在这里要澄清一下,之所以我会选择这样做,是因为我觉得一个人在家里面学习太没有那种气氛了,我希望能够放到网上来,大家看着想着,遇到问题大家可以在一起讨论,在一起互相提意见,还有就是希望能够帮到有心学习VFP,但是却觉得枯燥乏味而放弃的朋友。在更新期间,我将在我的QQ空间(https://www.doczj.com/doc/229559081.html,/591841742/infocenter?ptlang=2052天下人犯是一家),上更新。欢迎大家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也希望大家能够在我的博客上踊跃发言。 首先要说明的是本文仅针对上机考试编写,让你能够在计算机上完成初级的数据库程序开发。关于理论的请多阅读教材。另外是针对VFP的初学者,也就是菜鸟级人物来学习,为了应付随之而来的省和国家二级VFP考试的同学使用,如果是VFP数据库专业人员来这里的话,希望多提提意见,不要见笑,错误之处,还请指正,就此拜谢!呵呵。 VFP是microsoft公司开发的一款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全称是Visual FoxPro。作为二级考试科目的是采用关系数据库系统Visual FoxPro 6.0 (为了区分版本,在以后的文章中简称为VF6),VF6是小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杰作,它以强大的性能,完整而又丰富的工具,较高的处理速度,友好的界面以及较完备的兼容性等特点,备受广大用户的欢迎。(注:该段内容来自国家二级考试VFP课本前言——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好了,套话到此结束,本来上面的那一段话不想写的,然后又觉得至少把出处点明,在吹吹牛,说VFP多好多好,毕竟人家公司开发这系统也不容易。由于VF6毕竟作为一门课程来学习,枯燥乏味在所难免,但在这里,我尽量用友好,和谐,幽默的语言来面对大家,希望给赏光的读者带来一个愉快又充实的暑假。 第一次写前言,写的不好,大家请多多海涵,不要留言骂我

Linux操作系统基础教程

Linux操作系统基础教程 清华大学信息学院计算机系 目录 前言 (2) 第一讲 Linux基础 (2) 一.什么是Linux? (2) 二.安装Linux的好处? (3) 三.如何得到Linux? (3) 四.如何得到Linux的最新消息? (3) 五.Linux操作系统上有什么应用? (4) 六.在那里可以找到讨论区? (5) 七.安装过程 (5) 第二讲 Linux基础进阶 (5) 一.Linux的文件系统结构 (6) 二. 文件类型 (7) 三.Linux基本操作命令 (8) 四.基本的系统管理命令 (14) 五.关於 Process 处理的指令 (16) 六. 关於字串处理的指令 (17) 七. 网路上查询状况的指令 (17) 八. 网路指令 (18) 九. 关於通讯用的指令 (21) 十. 编译器( Compiler ) (22) 十一. 有关列印的指令 (22) 第三讲 Linux下的网络服务,配置问题和常用工具 (24) 一.Linux下的网络服务 (24) 二.几种重要的配置文件 (26) 三.Linux下常用的工具软件 (28) 尾语 (31)

前言 Linux是在1991年发展起来的与UNIX兼容的操作系统,可以免费使用,它的源代码可以自由传播且可任人修改、充实、发展,开发者的初衷是要共同创造一个完美、理想并可以免费使用的操作系统。 我们并不能使同学们通过这次系列讲座成为一个UNIX类操作系统的高手,这次系列讲座的目的就是在同学们中间普及Linux基础知识,为今后我们更加接近的了解Linux做一个好的开端。 第一讲 Linux基础 在这一讲中,我们主要是了解一下Linux的概况,以及对Linux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 一.什么是Linux? Linux是一个以Intel系列CPU(CYRIX,AMD的CPU也可以)为硬件平台,完全免费的UNIX兼容系统,完全适用于个人的PC。它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32位的多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因此不需要先安装DOS或其他的操作系统(MS Windows, OS2, MINIX..)就可以进行直接的安装。Linux的最早起源是在1991年10月5日由一位芬兰的大学生Linux Torvalds (Torvalds@kruuna.helsinki.fi)写了Linux核心程序的0.02版开始的,但其后的发展却几乎都是由互联网上的Linux社团(Linux Community)互通交流而完成的。Linux不属于任何一家公司或个人,任何人都可以免费取得甚至修改它的源代码(source code)。Linux上的大部分软件都是由GNU倡导发展起来的,所以软件通常都会在附着GNU Public License(GPL)的情况下被自由传播。GPL是一种可以使你免费获得自由软件的许可证,因此Linux使用者的使用活动基本不受限制(只要你不将它用于商业目的),而不必像使用微软产品是那样,

南京理工大学《数据库系统基础教程》试题和答案

一、选择题60(选择一个最合适的答案,在答题纸上涂黑) 1.一个事务中的一组更新操作是一个整体,要么全部执行,要么全部不执行。这是事务的:A.原子性B.一致性 C.隔离性 D.持久性 2.在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中,描述一个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和特性的是:A.外模式 B.模式 C.存储模式D.模式 3.关于联系的多重性,下面哪种说法不正确? A.一个多对多的联系中允许多对一的情形。 B.一个多对多的联系中允许一对一的情形。 C.一个多对一的联系中允许一对一的情形。 D.一个多对一的联系中允许多对多的情形。 4.考虑学校里的"学生"和"课程"之间的联系,该联系的多重性应该是: A. 一对一 B. 多对一 C. 一对多 D. 多对多 5.下面哪种约束要求一组属性在同一实体集任意两个不同实体上的取值不同。 A. 键(key)约束。 B. 单值约束。 C. 参照完整性。 D. 域(domain)约束 6.关系模型要求各元组的每个分量的值必须是原子性的。对原子性,下面哪种解释不正确:A.每个属性都没有部结构。 B.每个属性都不可再分解。 C.各属性值应属于某种基本数据类型。 D.属性值不允许为NULL。 7.对于一个关系的属性(列)集合和元组(行)集合,下面哪种说法不正确: A.改变属性的排列次序不影响该关系。 B.改变元组的排列次序不影响该关系。 C.改变元组的排列次序会改变该关系。 D.关系的模式包括其名称及其属性集合。 8.若R是实体集R1与R2间的一个多对多联系,将其转换为关系R',哪种说法不正确:A.R'属性应包括R1与R2的所有属性。 B.R'属性应包括R1与R2的键属性。 C.R1与R2的键属性共同构成R'的键。 D.R'的属性应包括R自身定义的属性。 9.关于函数依赖的判断,下面哪种说法不正确? A.若任意两元组在属性A上一致,在B上也一致,则有A → B成立。 B.若任意两元组在属性A上一致,在B上不一致,则A → B不成立。 C.若任意两元组在属性A上不可能一致,则不管在B上是否一致,有A → B成立。

vf数据库基础知识习题与答案

第一章VF基础知识 一、选择题 1. 在一个二维表中,行称为________,列称为________。 A) 属性;元组B) 元组;属性 C) 关系;元组D) 属性;关系 2. 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________。 A) 数据库管理系统B) 数据库 C) 数据D) 数据库应用系统 3. VFP是一种________数据库管理系统。 A) 层次型B) 网状型 C) 关系型D) 树型 4. 支持数据库各种操作的软件系统是________。 A) 数据库系统B) 操作系统 C) 数据库管理系统D) 命令系统 5. 在关系模型中,从表中选出满足条件的记录的操作称为________。 A) 连接B) 投影 C) 联系D) 选择 6. 数据库系统与文件系统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 A) 文件系统只能管理程序文件,而数据库系统可以管理各种类型的文件 B) 文件系统管理的数据较少,而数据库系统能管理大量数据 C) 文件系统比较简单,数据库系统比较复杂 D) 文件系统没有解决数据冗余和数据独立性问题,而数据库系统解决了这些问题 7. 在关系运算中,选择的操作对象是________;投影的操作对象是_______ _;连接的操作对象是________。 A) 一个表;一个表;两个表 B) 一个表;两个表;两个表 C) 一个表;一个表;一个表 D) 两个表;一个表;两个表 8. 在关系数据库中,基本的关系运算有三种,它们是________。 A) 选择、投影和统计B) 选择、投影和连接 C) 排序、索引和选择D) 统计、查找和连接 9. VFP是一种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所谓关系是指________。 A) 表中各个记录之间的联系 B) 数据模型满足一定条件的二维表格式 C) 表中各个字段之间的联系 D) 一个表与另一个表之间的联系 10. 一个仓库里可以存放多个部件,一种部件可以存放于多个仓库,仓库与部件之间是________的联系。 A) 一对一B) 多对一 C) 一对多D) 多对多 11. 自然连接要求被连接的两关系有若干相同的________。 A) 实体名B) 属性名

系列服务器windows操作系统安装步骤

IBM X系列服务器Windows操作系统安装步骤

引言 本文介绍采用IBM Server Guide光盘引导安装Windows操作系统,使用IBM Server Guide光盘安装会清除硬盘上的分区和数据,安装前请务必向客户说明,确认是否需要备份数据。 一、工具准备 IBM ServerGuide光盘一张, windows操作系统安装光盘一套(以windows2003为例), IBM ServeRAID Manager 安装光盘一张。 需要注意的是,根据服务器型号不同,所需要的IBM ServerGuide光盘 版本也不同,下面给出两者对应关系,请根据服务器型号选择合适版本。 二、具体安装步骤 1、设置服务器从光驱启动,开机按F1-startup进行设置。 2、用ServerGuide CD光盘启动服务器,光盘启动后,显示如下画面 选择使用本引导盘的语言(注意:此时语言为ServerGuide引导程序语言,与所要安装操作系统无关),出现如下画面,选择English) 3、选择键盘布局以及国家或地区画面,在这里全部选择United States,然后 点击Next 4、出现许可协议界面,阅读许可协议内容,点击I accept继续即可 中文用户可以在Language选项中选择Chinese 阅读中文协议 5、查看概述了解ServerGuide 功能,请在使用前仔细查看相关使用说明,点击Next继续 6、在这里可以选择要安装的操作系统,选择后点击Next 7、列表显示接下来将要做的配置,目前提示要设置日期和时间,点击Next 8、设置正确的日期和时间后点击Next 9、当出现清除硬盘信息界面时,请根据需要选择,如果需要保留已有的阵列信息,请选择Skip this task,但硬盘上的数据和分区仍然会被清除掉,选择clear all hard …会直接清除阵列及硬盘信息,如无特殊要求,我们一般选择第二项clear all hard disk drives and restore servraid to defaults,选择后点击Next继续

数据库系统基础教程(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2

Database Systems: The Complete Book Solutions for Chapter 2 Solutions for Section 2.1 Exercise 2.1.1 The E/R Diagram. Exercise 2.1.8(a) The E/R Diagram Kobvxybz Solutions for Section 2.2 Exercise 2.2.1 The Addresses entity set is nothing but a single address, so we would prefer to make address an attribute of Customers. Were the bank to record several addresses for a customer, then it might make sense to have an Addresses entity set and make Lives-at a many-many relationship. The Acct-Sets entity set is useless. Each customer has a unique account set containing his or her accounts. However, relating customers directly to their accounts in a many-many relationship conveys the same information and eliminates the account-set concept altogether. Solutions for Section 2.3 Exercise 2.3.1(a) Keys ssNo and number are appropriate for Customers and Accounts, respectively. Also, we think it does not make sense for an account to be related to zero customers, so we should round the edge connecting Owns to Customers. It does not seem inappropriate to have a customer with 0 accounts;

第一章VF数据库基础教案

第一章 VF数据库基础 一、什么叫数据: 是指存储在某种媒体上的能够识别的物理符号如:数字、字母、文字、特殊字符组成的文本形式数据,还有图形、动画、影像、声音等多媒体数据,而最多、最常用的是文字数据。 注:数据包括:描述事物特性的内容和存储在媒体上的数据形式。 二、什么叫数据处理? 是指将数据转换成信息的过程。 三、数据处理的目的(其中核心问题是数据管理) 计算机对数据的管理发展阶段及特点:经历了五个阶段: 1、人工管理阶段:20世纪50年代;数据和程序不具有独立性,无法进行长期保存,数据不能共享,数据冗余大。 2、文件管理阶段: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中后期,程序和数据有一定的独立性,程序和数据分开存储。 3、数据库系统管理;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特点:数据和程序具有较高的独立性,实现了数据共享,减少数据冗余(注:但并不是完全避免数据冗余) 4、分布式数据库系统:20世纪70年代后期,是数据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 5、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20世纪80年代引入计算机科学领域的一种新的程序设计技术模型 特点:就是按照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习惯方法对现实世界的客观事物对象进行最自然的最有效的抽象和表达,同时又以各种严格高效的行为规范和机制实施客观事物的有效模拟和处理。 注:在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数据库系统可以实现数据共享。 一、数据库系统: 1、数据库(DB):是存储在计算机设备上结构化的相关数据的集合,它不仅包括描述事物数据本身,而且还包括相关事物之间的联系。可以被多个和户、多个应用程序共享 2、数据库应用系统(DBAS):是指系统开发人员利数据库系统资源开发出来的。 3、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对数据库的建立,使用和维护进行管理。 4、数据库系统(DBS):是指引进数据库技术后的计算机系统,实现有组织地、动态地存储大量相关数据提供数据处理和信息资源共享的便利条件。 注:visual Foxpro中的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操作系统支持下的系统软件; 数据库DB、数据库系统DBS、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三者之间的关系是:DBS包括DB和DBMS。

vf数据库基础知识习题与答案.doc

第一章VF 基础知识 一、选择题 1.在一个二维表中,行称为 ________,列称为 ________。 A) 属性;元组C) 关系;元组B)元组;属性D)属性;关系 2.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 ________。 A) 数据库管理系统B) 数据库 C) 数据D) 数据库应用系统 3. VFP 是一种 ________数据库管理系统。 A) 层次型B) 网状型 C) 关系型D) 树型 4.支持数据库各种操作的软件系统是 ________。 A) 数据库系统B) C) 数据库管理系统D) 操作系统命令系统 5.在关系模型中,从表中选出满足条件的记录的操作称为________。 A) 连接B)投影 C) 联系D)选择 6.数据库系统与文件系统的主要区别是 ________。 A)文件系统只能管理程序文件,而数据库系统可以管理各种类型的文件 B)文件系统管理的数据较少,而数据库系统能管理大量数据 C)文件系统比较简单,数据库系统比较复杂 D)文件系统没有解决数据冗余和数据独立性问题,而数据库系统解决了 这些问题 7.在关系运算中,选择的操作对象是 ________;投影的操作对象是 _______ _;连接的操作对象是 ________。 A)一个表;一个表;两个表 B)一个表;两个表;两个表 C)一个表;一个表;一个表 D)两个表;一个表;两个表 8.在关系数据库中,基本的关系运算有三种,它们是 ________。 A) 选择、投影和统计B) C) 排序、索引和选择D) 选择、投影和连接统计、查找和连接 9.VFP 是一种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所谓关系是指 ________。 A)表中各个记录之间的联系 B)数据模型满足一定条件的二维表格式 C)表中各个字段之间的联系 D)一个表与另一个表之间的联系 10.一个仓库里可以存放多个部件,一种部件可以存放于多个仓库,仓库与部件之间是 ________的联系。 A) 一对一B)多对一 C) 一对多D)多对多 11.自然连接要求被连接的两关系有若干相同的 ________。 A) 实体名B)属性名

VBNET数据库编程基础教程

VBNET数据库编程基础教程 众所周知,https://www.doczj.com/doc/229559081.html,自身并不具备对数据库进行操作的功能,它对数据库的处理是通过.NET FrameWork SDK中面向数据库编程的类库和微软的MDAC来实现的。其中,https://www.doczj.com/doc/229559081.html,又是.NET FrameWork SDK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要了解https://www.doczj.com/doc/229559081.html,的数据库编程,首先要明白https://www.doczj.com/doc/229559081.html,的工作原理以及相关的对象、方法、属性。本文将结合具体实例为你简单介绍https://www.doczj.com/doc/229559081.html,数据库访问对象以及https://www.doczj.com/doc/229559081.html,数据库编程基本方法。 一、https://www.doczj.com/doc/229559081.html,数据库访问对象 (一)https://www.doczj.com/doc/229559081.html,简介 https://www.doczj.com/doc/229559081.html,是由微软Microsoft ActiveX Data Object(ADO)升级发展而来的。是在.NET中创建分布式数据共享程序的开发接口。https://www.doczj.com/doc/229559081.html,的数据存取API提供两种数据访问方式,分别用来识别并处理两种类型的数据源,即SQL Server 7.0(及更高的版本)和可以通过OLE DB进行访问的其他数据源。为此ADO.NE T中包含了两个类库,System.Data.SQL库可以直接连接到SQL Server的数据,System.Data.ADO库可以用于其他通过OLE DB进行访问的数据源。如Acces s数据。 (二)https://www.doczj.com/doc/229559081.html,的名称空间 https://www.doczj.com/doc/229559081.html,是围绕System.Data基本名称空间设计,其他名称空间都是从Syste m.Data派生而来。它们使得https://www.doczj.com/doc/229559081.html,不仅访问DataBase中的数据,而且可以访问支持OLE DB的数据源。 当我们讨论https://www.doczj.com/doc/229559081.html,时,实际讨论的是System.Data和System.Data.OleDb 名称空间。这两个空间的所有类几乎都可以支持所有类型的数据源中的数据。这里我们讨论与后文实例有关的类。即OleDbconnection、OleDbDataAdapter、D ataSet和DataView。 上面列举的类中没有OleDb前缀的,派生自System.Data空间,有此前缀的派生自System.Data.OleDb空间。在使用中,如果要引用OleDb前缀的类,必须导入System.Data.OleDb名称空间。语法如下: Imports System.Data.OleDb 使用没有此前缀的类必须导入System.Data名称空间。语法如下: Imports System.Data

ARM嵌入式系统基础教程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1章嵌入式系统概述 (1)举出3个本书中未提到的嵌入式系统的例子。 答:键盘、鼠标、扫描仪。 (2)什么叫嵌入式系统? 答:嵌入到对象体系中的专用计算机应用系统。 (3)什么叫嵌入式处理器?嵌入式处理器分为哪几类? 答:嵌入式处理器是为完成特殊的应用而设计的特殊目的的处理器。分为3类:1.注重尺寸、能耗和价格;2.关注性能;3.关注全部4个需求——性能、尺寸、能耗和价格。 (4)什么是嵌入式操作系统?为何要使用嵌入式操作系统? 答:嵌入式操作系统是操作系统的一种类型,是在传统操作系统的基础上加入符合嵌入式系统要求的元素发展而来的。原因:1.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2.提高了开发效率,缩短了开发周期。3.充分发挥了32位CPU的多任务潜力。 第2章 ARM7体系结构 1.基础知识 (1)ARM7TDMI中的T、D、M、I的含义是什么? 答:T:高密度16位Thumb指令集扩展;D:支持片上调试;M:64位乘法指令;I:Embedded ICE硬件仿真功能模块。 (2)ARM7TDMI采用几级流水线?使用何种存储器编址方式? 答:3级;冯·诺依曼结构。 (3)ARM处理器模式和ARM处理器状态有何区别? 答:ARM处理器模式体现在不同寄存器的使用上;ARM处理器状态体现在不同指令的使用上。 (4)分别列举ARM的处理器模式和状态? 答:ARM的处理器模式:用户模式、系统模式、管理模式、中止模式、未定义模式、中断模式、快速模式;ARM的处理器状态:ARM状态、Thumb状态。 (5)PC和LR分别使用哪个寄存器? 答:PC:R15;LR:R14。 (6)R13寄存器的通用功能是什么? 答:堆栈指针SP。 (7)CPSR寄存器中哪些位用来定义处理器状态?

安装操作系统教程

操作系统安装流程 YZF2(001B) —·杨昭飞·— —·Zhophy Young·— 一、启动盘制作。 常用的启动盘有两种:1.刻录盘;2.系统盘。 制作启动盘所用到的软件:UltraISO、电脑电、大白菜、老毛桃等,我用的是电脑店。 1.刻录盘 刻录盘是通过UltraISO软件制作的一种在U盘只有系统文件的启动盘,刻录盘一旦制作完成就不能再随便拷入或删减U盘内的文件,也不能再拷入和删减系统无关的文件,以确保文件的完整性。 2.系统盘 系统盘是把大白菜或者老毛桃软件小系统win PE安装在U盘,使U盘内的小系统具有独立显示的功能。这种启动盘的优点是在不挪用镜像文件的情况下可以随意拷入和删减其他文件,不影响文件的安装。只要存储空间足够,可以当做一般U盘使用。 二、刻录镜像文件。 Ultra软件制作刻录盘流程: (1)(System\启动盘\刻录盘\UltraISO 绿色免费版)解压,双击打开UltraISO_9.6.2.3059.exe,默认或者修改安装路径。安装完成输入注册码激活UltraISO软件。 (2)这里以安装win8系统为例,先制作win8刻录盘。 打开UltraISO软件,然后点击文件---打开---选择win8系统镜像文件(System\系统\win8\cn_windows_8_x86_dvd_915414),确认打开后就能在软件的界面内看到整个镜像文件的信息了。数据无价,先确认文件无误再继续下边的步骤。 接下来开始制作系统安装盘,点击启动---写入硬盘映像。

进入刻录界面后,在硬盘驱动器部分选择要写入的最小4G的U盘,确认无误后点击写入,等待一段时间就行了。

数据库系统基础教程课后答案第五章

Exercise 5.1.1 As a set: Average = 2.37 As a bag: Average = 2.48 Exercise 5.1.2 As a set:

Average = 218 As a bag: Average = 215 Exercise 5.1.3a As a set:

As a bag: Exercise 5.1.3b πbore(Ships Classes) Exercise 5.1.4a For bags: On the left-hand side: Given bags R and S where a tuple t appears n and m times respectively, the union of bags R and S will have tuple t appear n + m times. The further union of bag T with the tuple t appearing o times will have tuple t appear n + m + o times in the final result. On the right-hand side: Given bags S and T where a tuple t appears m and o times respectively, the union of bags R and S will have tuple t appear m + o times. The further union of bag R with the tuple t appearing n times will have tuple t appear m + o + n times in the final result. For sets: This is a similar case when dealing with bags except the tuple t can only appear at most once in each set. The tuple t only appears in the result if all the sets have the tuple t. Otherwise, the tuple t will not appear in the result. Since we cannot have duplicates, the result only has at most one copy of the tuple t. Exercise 5.1.4b For bags: On the left-hand side:

数据库基础教程课后习题答案顾韵华

习题1 1、简述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答:数据库系统的特点有: 1)数据结构化 在数据库系统中,采用统一的数据模型,将整个组织的数据组织为一个整体;数据不再仅面向特定应用,而是面向全组织的;不仅数据内部是结构化的,而且整体是结构化的,能较好地反映现实世界中各实体间的联系。这种整体结构化有利于实现数据共享,保证数据和应用程序之间的独立性。 2)数据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于扩充 数据库中的数据能够被多个用户、多个应用程序共享。数据库中相同的数据不会多次重复出现,数据冗余度降低,并可避免由于数据冗余度大而带来的数据冲突问题。同时,当应用需求发生改变或增加时,只需重新选择不同的子集,或增加数据即可满足。 3)数据独立性高 数据独立性是由DBMS 的二级映像功能来保证的。数据独立于应用程序,降低了应用程序的维护成本。 4)数据统一管理与控制 数据库中的数据由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统一管理与控制,应用程序对数据的访问均经由DBMS 。DBMS 提供四个方面的数据控制功能:并发访问控制、数据完整性、数据安全性保护、数据库恢复。 2、什么是数据库系统? 答:在计算机系统上引入数据库技术就构成一个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 ,DBS )。数据库系统是指带有数据库并利用数据库技术进行数据管理的计算机系统。DBS 有两个基本要素:一是DBS 首先是一个计算机系统;二是该系统的目标是存储数据并支持用户查询和更新所需要的数据。 3、简述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答:数据库系统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数据库管理员(DataBase Administrator ,DBA )和用户组成。 4、试述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这种结构的优点是什么? 答: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是指数据库系统是由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三级构成,同时包含了二级映像,即外模式/模式映像、模式/内模式映像,如下图所示。 数据库应用1…… 外模式A 外模式B 模式 应用2应用3应用4应用5…… 模式 外模式/模式映像 模式/内模式映像 数据库系统的这种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1)保证数据独立性。将外模式与模式分开,保证了数据的逻辑独立性;将内模式与模式分开,保证了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2)有利于数据共享,减少了数据冗余。 (3)有利于数据的安全性。不同的用户在各自的外模式下根据要求操作数据,只能对

-Linux操作系统基础教学大纲

Linux操作系统基础 Foundation of Linux Operation System 适用范围:2013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课程编号: 学分:2 学时:32(其中:讲课学时:20 实验学时:12) 先修课程:计算机文化概论 适用专业:网络工程 建议教材:《Linux实用教程》陈博等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年10月 开课单位:软件学院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网络工程专业网络安全与攻防方向的一门专业方向任选课,Linux及应用是计算机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 课程任务: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全面地了解和掌握Linux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应用技术、以及适应社会对Linux操作与管理人员的需求。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能够为以后从事软件编程、分布式处理及系统服务部署等不同应用领域的研究打下深厚的理论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及要求 (一)认识Linux系统 1. 课程教学内容: (1)Linux系统简介 (2)Linux系统的特点和组成 (3)Linux版本介绍 (4)Fedora Core系统概述 2. 课程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Linux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改系统的特点和组成。 难点:Linux操作系统与Window操作系统的异同。 3. 课程教学要求: (1)了解计算机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 (2)理解Linux操作系统与UNIX系统的区别,理解GUN计划的内容; (3)掌握Linux各个系统的版本及其优劣等。

(二)Fedora 系统的安装和删除 1. 课程教学内容: (1)准备安装Linux操作系统 (2)分区的概念和分区的类型。 (3)硬盘的类型。 (4)安装Linux的步骤及安装后的初始化工作。 (5)删除MBR中GRUB引导程序。 (6)删除Linux分区。 2. 课程重点、难点 重点:如何对硬盘分区,如何命名分区,分区的格式化等。 难点:如何理解分区的编号及文件系统的建立等。 3. 课程教学要求: (1)本章的学习目的是使学生能够自己安装一个操作系统,合理分区,并了解Linux下分区的概念。了解如何建立交换分区。 (2)理解分区文件的命名描述; (3)掌握安装Linux的步骤及安装后的初始化工作,掌握如何删除MBR中的GRUB分区程序。 (三)Linux图形化界面 1. 课程教学内容: (1)登录、注销和关闭系统 (2)GNOME基本使用 (3)系统设置 (4)Fedora系统的应用软件使用 2. 课程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如何正常登录、注销和关闭系统的几个命令。 难点:了解在如何在GNOME图形界面中如何复制、黏贴、删除文件等。 3. 课程教学要求: (1)了解GNOME的初步使用,系统的各种基本设置; (2)理解硬盘分析器、系统日志等内容。 (3)掌握在GNOME的操作使用。 (四)Linux字符界面操作 1. 课程教学内容:

windows_xp操作系统安装步骤--图形化文档

★注意,如果不是在一台全新的电脑上安装操作系统的话,进行如下操作您硬盘上的全部数据 (不重新分区的话只有C盘的数据会全部丢失)将会全部丢失,务必先要做好重要数据的备份工作。 原版2000/XP/2003的安装光盘都是支持从光盘引导进入安装程序的,也只有从光盘引导进入的安装程序才可以重新对整个硬盘分区并格式化C盘进行重装(从Windows系统下启动的安装程序一开始运行就会 在C盘写入一些安装时必需要用的临时文件,所以那样开始安装后C盘是不能删除也不能重新格式化的)。如果想要做一次彻底的格式化重装,或者想用安装光盘给硬盘重新分区的话,从光盘引导进入安装程序是 唯一的选择。我们这边当然是要做一次彻底的重装了。 1、启动计算机,看到蓝色DELL标志画面时,屏幕的右上角会出现提示: F2=Setup, F12=Boot Menu。 此时需要迅速按下键盘上的键。 ★注意:最多按两下键就足够了,否则键盘可能会被锁住,那样的话,到了第5步时键盘会无法使用2、然后就会出现如下图所示的启动设备选择菜单 3、放入操作系统安装光盘,用键盘的<↑>或<↓>箭头按键将光标移动到带有"CD-ROM"字样的选项 (老机器如左图第4项,新机器如右图第3项),按键回车。 在从安装光盘引导之后,当屏幕上出现如下图所示的提示时,需要在5秒之内再按一下键回车。 ★如果此时不按键回车,则会从硬盘启动

4、然后会进入蓝色的Windows安装程序界面(此时屏幕的左上角有Windows Setup的字样)。 5、安装程序载入一些设备驱动后,会有短暂的黑屏,稍后出现如下画面,按键回车,开始安装。 ★注意:想要尝试进行系统修复安装的,这边也是按键回车,而不是按键。

Oracle11g数据库基础教程-参考答案

Oracle11g数据库基础教程 参考答案

第1章Oracle 11g数据库安装与配置1.简答题 (1) 企业版数据库服务器包含所有的数据库组件,主要针对高端的应用环境,适用于安全性和性能要求较高的联机事务处理(OLTP)、查询密集型的数据仓库和要求较高的Internet应用程序:标准版数据库服务器提供大部分核心的数据库功能和特性,适合于工作组或部门级的应用程序:个人版数据库服务器只提供基本数据库管理功能和特性,适合单用户的开发环境,为用户提供开发测试平台。 (2) 常用数据库类型包括事务处理类、数据仓库类以通用类型。其中事务处理类型主要针对具有大量并发用户连接,并且用户主要执行简单事务处理的应用环境。事务处理数据库的典型应用有银行系统数据库、Internet电子商务数据库、证券交易系统数据库等。对于需要较高的可用性和事务处理性能、存在大量用户并行访问相同数据以及需要较高恢复性能的数据库环境,事务处理类型的配置可以提供最佳性能;数据仓库类型的数据库主要针对有大量的对某个主题进行复杂查询的应用环境。数据仓库的典型应用有客户订单研究、支持呼叫、销售预测、采购模式以及其他战略性业务问题的历史数据研究。对于需要对大量数据进行快速访问,以及复杂查询的数据库环境,数据仓库类型配置是最佳选择;通用类型配置的数据库是事务处理数据库与数据仓库配置的折衷方案。既可以支持大量并发用户的事务处理,又可以快速对大量历史数据进行复杂的数据扫描和处理。 (3) 数据库名可以由字母、数字、下划线(_)、#和美元符号($)组成,且必须以字母开头,长度不超过30个字符。在单机环境中,可以不设置域名,域名长度不能超过128个字符。Oracle服务标识符(SID)是一个Oracle实例的唯一名称标识,长度不能超过12个字符。(4) ● OracleServiceORCL:数据库服务(数据库实例),是Oracle核心服务,是数据库启 动的基础,只有该服务启动,Oracle数据库才能正常启动。(必须启动) ● OracleOraDb11g_home1TNSListener:监听器服务,该服务只有在远程访问数据库时 才需要(无论远程计算机还是本地计算机,凡是通过Oracle Net网络协议连接数据库都属于远程访问)。(必须启动) ● OracleOraDb11g_home1ConfigurationManager:配置Oracle启动时的参数的服务。(非 必须启动) ● OracleOraDb11g_home1ClrAgent:提供对.NET支持的Oracle数据库扩展服务。(非 必须启动) ● OracleJobSchedulerORCL:数据库作业调度服务。(非必须启动) ● OracleDBConsoleorcl:Oracle控制台服务,即企业管理器服务。只有该服务启动了, 才可以使用Web方式的企业管理器管理数据库。(非必须启动) ● OracleVssWriterORCL:是Oracle对VSS提供支持的服务。(非必须启动) ● OracleMTSRecoveryService:是允许数据库充当一个微软事务服务器、COM/COM+ 对象和分布式环境下的事务资源管理器的服务。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概念、计算机系统组成、计算机各大硬件设备、计算机的数制和信息的表示与存储,并熟悉计算机的产生、发展、特点和应用领域,了解计算机中字符编码的概念。 1.1计算机概述 随着微型计算机的出现及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计算机的应用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并逐步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21世纪的今天,掌握和使用计算机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技能。 1.1.1计算机的诞生及发展 1946年2月,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埃尼阿克)在美国加州问世。ENIAC使用了17468电子管,1500个继电器,体积3000立方英尺(1立方米=35.346立方英尺),占地170平方米,重30吨,耗电174千瓦。内存17K,字长12位,运算速度每秒5000多次加法运算,300多次乘法运算,比当时最快的计算工具快300倍,耗资40万美金。在当时用它来处理弹道问题,将人工计算使用20小时缩短到30秒。但是ENIAC却有一个严重的问题,它不能存储程序。如图1-1所示。 图1-1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几乎在 同一时期,着名数学家提出了“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的概念。其主要思想为: 1)采用二进制形式表示数据和指令。 2)计算机应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和输出设备五大基本部件。 3)采用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的工作方式。 所谓存储程序,就是把程序和处理问题所需的数据均以二进制编码形式预先按一定顺序存放到计算机的存储器里。计算机运行时,中央处理器依次从内存储器中逐条取出指令,按指令规定执行一系列的基本操作,最后完成一个复杂的工作。这一切工作都是由一个担任指挥工作的控制器和一个执行运算工作的运算器共同完成的,这就是存储程序控制的工作原理。

数据库VF教程

实验一 VFP数据表基本操作 1、数据表的建立和数据的输入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数据表的基本概念 2、掌握数据表的建立 2、掌握数据表中数据的添加 3、掌握从其他数据表中添加数据 二、实验内容及任务 1、将所附带的VFPEX文件夹及该文件夹中的所有文件复制到C盘根目录下。 2、在文件夹VFPEX创建数据表XS.DBF,表结构如下: 3、在创建表的同时,输入如下的记录: 4、向数据表添加记录: 5、从数据表XS1.DBF中成批添加数据到数据表XS.DBF中。 三、实验环境和实验材料 1、Visual FoxPro 6.0中文版; 2、素材软盘 四、实验方法和步骤 1、复制实验所需文件

双击“我的电脑”,打开窗口,双击A驱动器,窗口中显示A盘中的内容,鼠标右击VFPEX文件夹,显示快捷菜单,选择“复制”命令;打开C盘根目录并右击,显示快捷菜单,选择“粘贴”命令,软盘中的VFPEX文件夹及其文件被复制到C盘根目录中。 2、创建数据表并输入数据 1)进入Visual FoxPro 6.0环境。 2)选择“文件/新建”命令,显示“新建”对话框,如图1-1,选择“表”并单击“新建文件”,显示创建对话框,如图1- 2,“保存在”选择“VFPEX文件夹”,“输入表名”为“XS.DBF”,单击“保存”,显示表设计器,如图1-3。

图1-1 图1-2 3)按要求输入相关的字段名、字段类型、字段宽度等内容,具体如图1-3。 图 1-3 4)单击“确定”,显示“现在输入数据吗?”确认框,如图1-4,单击“是”,显示数据表窗口,如图1-5,将上述三条记录依次输入到数据表中,并关闭窗口。 图1-4 图1-5 3、向数据表添加记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