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1-2012学年九年级人教版初中化学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单元测试题

2011-2012学年九年级人教版初中化学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单元测试题

2011-2012学年九年级人教版初中化学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单元测试题
2011-2012学年九年级人教版初中化学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单元测试题

2011-2012学年九年级人教版初中化学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测试题

一、我会选

1、按体积计算,在空气的组成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A、氧气

B、稀有气体

C、氮气

D、二氧化碳

2、下列反应从物质与氧起反应的角度看,是氧化反应的是()

A、氧化钙+水?→

?点燃氧化镁

?→

?氢氧化钙B、镁+ 氧气?

C、氢气+ 氧气?

?氯化铵

?→

?点燃水D、氯化氢+ 氨气?→

3、我们生活在物质的世界里,而物质在不断地变化。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食物腐败

B、玻璃杯破碎

C、大米酿酒

D、燃烧

4、各校开运动会的田径项目比赛都要用到发令枪,枪响后,看到有白烟产生。该白烟的主要成分是()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

C、一氧化碳

D、五氧化二磷

5、一氧化氮是汽车尾气中的一种大气污染物,它是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在实验室中,收集一氧化氮时可选用的收集方法是()

A、排水集气法

B、向上排空气集所法

C、向下排空气集气法

D、排水集气法或向上排空气集气法

6、在常温下,不适宜运用物理性质区别的物质组是()

A、高锰酸钾晶体和氧化铝粉末

B、酒精和食醋

B、食盐和面粉D、二氧化锰和木炭粉

7、近年来,在东北、华东地区持续发生多起扬沙和沙尘暴天气,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

A、大气污染的结果

B、植被遭受破坏的结果

C、火山爆发的结果

D、土壤污染的结果

8、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有如下操作步骤:①加热,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药品,④用排水集气法收集,⑤从水槽中取出导气管,⑥熄灭酒精灯,⑦连接仪器。其中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①⑦③②⑤④⑥

B、⑦②③①④⑤⑥

C、⑤⑦③②①④⑥

D、⑦③①②④⑥⑤

9、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酒精能挥发

B、甲烷密度小于空气

C、汽油能燃烧

D、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

10、科学证明:空气中的微量臭氧(O3),可抵抗阳光中紫外线对人体的损害。空调和冰箱的制冷剂“氟里昂”是一种氯氟烃(以M代替其化学式),它可破坏臭氧层,其反应过程可表示为:M + O3→MO + O2MO + O3→M + O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氯氟烃在反应中的作用是:

A、催化剂

B、还原剂

C、氧化剂

D、稳定剂

二、我会填

11、生活就是一本化学教科书,只要你留心观察,用心思考,便可发现化学无处不在,探究其乐无穷。你留意思考过下列现象吗?用你学的知识解释其原因。

(1)把一瓶冰汽水放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瓶外壁有一层水珠出现。

(2)煤气、木材、酒精能在空气中燃烧。

(3)澄清石灰水敞口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出现白膜。

(1)。

(2)。

(3)。

12、把下列符合题意要求的物质名称写在横线上:二氧化碳、二氧化硫、高锰酸钾、氧气、四氧化三铁、五氧化二磷、氧化铝、稀有气体、过氧化氢溶液。

(1)通常用作保护气和通电时发出有色光的是;

(2)铁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是;

(3)白色固体物质有;

(4)能供呼吸,支持燃烧的物质有;

(5)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且参与植物光合作用的是;

(6)有刺激性气味且对空气构成污染的气体是;

(7)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其核心就是要利用化学反应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上述物质中能用于制取氧气,且其反应具备绿色化学的某些特点的是。

13、右图有多种功能,如收集气体、洗涤气体、贮存气体等。回答下列问题:

(1)气体从a端进入集气,该气体必须具有的性质是。

(2)气体从b端进入集气,该气体必须具有的性质是。

(3)将此装置倒置后,气体从a端进入集气,该气体必须具有的性质

是。

(4)将此装置倒置后,气体从b端进入集气,该气体必须具有的性质

是。

(5)装置中预先盛满水,将水排出贮气,气体从端进入。

(6)用水将瓶中贮有的气体排出使用,水从端进入。

14、根据不同物质的性质不同,可以鉴别物质。请写出下列各组物质区分的主要依据。

(1)铜和铁(2)酒精和汽油

(3)盐水和糖水(4)铁和钢

15、小萌同学为研究动物的呼吸作用,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将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带刻度的细玻璃管中的红墨水。由此,她对动物的呼吸作用获得的认识

是。

16、小雪同学发现家里有一瓶无标签的无色液体,她为了探究它是何种物质,做了如下实验:把此液体编号为A,加热A液体,发现有气体B产生,在A中加入黑色粉末C,稍微振荡,在常温下就能

迅速产生气体B,且产生了常温下为液体的纯净物D,而C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改变。她把B收集起来,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B的集气瓶中,木条剧烈燃烧。如把黄色粉末E点燃后放入盛B的集气瓶中,能剧烈燃烧,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F。

(1)根据小雪的实验,分析A、B、C、D、E、F分别是什么物质。写出各物质的名称或符号:A 、

B 、

C 、

D 、

E 、

F 。

(2)在横线上写出题中所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种类的角度看各属于什么类型的反应,把反应类型写在括号内。

();

();

()。

17、小明同学在做实验室里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氧气,实验结束后,发现试管炸裂,试帮她分析一下造成此后果的原因可能有(至少答三点)

三、我会答

18、现有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种无色气体,请你从中任选二种气体,并用两种不同的方法鉴别它

们。

你选择的二种气体是;

方法1:

方法2:

19、钠是一种非常活泼的金属,它可以和冷水直接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但是它与煤油不会发生反应。把一小块银白色的金属钠投入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如图a所示)。可以看到钠块浮在水面上,与水发生剧烈反应,反应放出的热量使钠熔成小球,甚至会使钠和生成的氢气都发生燃烧。

如果在上述盛蒸馏水的烧杯中先注入一些煤油,再投入金属钠,可以看到金属钠悬浮在煤油和水的界面上(如图b所示),同样与水发生剧烈的反应,但是不发生燃烧。

(1)钠和水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2)氢氧化钠是一种碱,能让无色酚酞变为红色。如果预先在a烧杯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实验中可以看到液体颜色由色变为色。

(3)在第二个实验中,钠也与水发生反应,但不发生燃烧,猜想这是因为

(4)在第一个实验中,钠浮在水面上;在第二个实验中,钠悬浮在煤油和水的界面上。这两个现象说明了。

20、阅读下列科普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臭氧的化学式是O3,在通常状况下是淡蓝色、有鱼腥臭味的气体。

臭氧不稳定,一旦受热极易转化成O2,并放出大量的热,臭氧的氧化能力比氧气(O2)强得多。若将O2通过臭氧发生器,在无声放电条件下,从臭氧发生器出来的O2中含有3%的O3。

臭氧在地面附近的大气层中含量极少,在离地面25 km处有一个厚度极薄的臭氧层。臭氧层能吸收太阳辐射中的大量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紫外线的伤害。它是一切生命的保护层。超音速收音机排出的废气中的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一氧化氮(NO)等气体、家用电冰箱中使用的制冷剂“氟里昂”等对臭氧层有很大的破坏作用,会使臭氧层形成空洞,从而使更多的紫外线照射到地球表面,导致皮肤癌的发病率大大增加,如不采取措施,后果不堪设想。

(1)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盛有O3的集气瓶中,可以看到的现象。

(2)写出在臭氧发生器中,O2转变为O3的文字表达式。氧气转变成臭氧的过程发生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3)应采取的方法保护臭氧层。(4)二氧化硫(SO2)遇到O3微热,即被迅速氧化成三氧化硫(SO3),SO3跟水反应生成硫酸,这是除去废气中SO2的理想方法。写出SO2与O3反应的文字表达式。该反应从

反应物、生成物的物质种类看是反应,从物质与氧结合的角度看是反应。

四、我会分析

)。

21、下图是实验室提供的常用仪器,供完成下列气体制取实验时选用(不可重复选用

......

(1)实验室采用加热高锰酸钾晶体制取氧气时,其发生装置必须选用上述仪器中的(填序号),还缺少的仪器是。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

(2)过氧化氢(H2O2)俗称双氧水,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液体,它在土豆块的催化作用下能迅速分解,放出氧气。若实验室采用该反应原理制取氧气,并且在实验过程中可以随时添加双氧水,上述仪器中必须使用的有。

22、煤气厨房中常用的一种物质。是许多城市居民家用的一种主要燃料。为了更多地了解煤气,某校903班琦琦同学上网查询了下面一段材料:煤气是一种重要的燃料,它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它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它极难溶于水;1升一氧化碳约重1.25g;一氧化碳燃烧放出大量热量,燃烧后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在冶金工业上,通常在高温下用一氧化碳与铁的氧化物(如氧化铁或四氧化三铁)反应生成铁和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一氧化碳燃烧后产生的

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实质上是该气体与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水和难溶于水的碳酸钙的缘故。但一氧化碳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一种主要气体;它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稳定的物质,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地与氧气结合,造成生物体缺氧而发生煤气中毒;日常生活中为了防止煤气中毒,常在煤气中加入少量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物质——硫醇等,当煤气泄漏时,人们就可以从嗅到硫醇等物质的气味觉察到煤气的泄漏,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阅读上面材料后,你发现一氧化碳具有哪些物理性质?一氧化碳具有哪些化学性质?

23、小军同学在做“氧气的制取和性质”的探究实验中,他取一段纱窗网上的细铁丝,在自己收集到的氧气中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结果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剧烈燃烧”的现象,请分析小军同学实验失败的可能原因有哪些?

五、我会算

24、小江同学从与医生的交谈中获悉:成年人每分钟大约需要吸入8L氧气。问成年人每分钟大致需要空气多少升?在标准状况下,8L氧气的质量是多少克?所需空气的质量为多少克?(O2 的密度=1.429g/L,空气的密度=1.293g/L)。

参考答案

一、

1、C

2、C

3、B

4、D

5、A

6、D

7、B

8、B

9、C 10、A 二、

11、(1)因为空气中含有水,温度降低时,空气中的水冷凝成小水珠。 (2)因空气中含有氧气,一些可燃物才能在空气中燃烧。 (3)因为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物质。

12、(1)稀有气体 (2)四氧化三铁 (3)五氧化二磷、氧化铝 (4)氧气

(5)二氧化碳 (6)二氧化硫 (7)过氧化氢溶液

13、(1)密度比空气小 (2)密度比空气大 (3)密度比空气大 (4)密度比空气小

(5)a (6)b

14、(1)颜色 (2) 气味 (3)味道 (4)硬度

15、变浑浊;向左移动;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16、(1)A 为过氧化氢溶液,B 为氧气,C 为二氧化锰,D 为水,E 为硫,F 为二氧化硫。

(2) 分解反应; 过氧化氢 水 + 氧气 Δ 过氧化氢 水 + 氧气

二氧化

分解反应 化合反应

17、加热试管前,没有预热;或加热试管前,试管外壁有水珠;或在固定试管时,试管口向上略略倾;或实验结束后,先熄灭酒精灯,再移导管;或加热得很烫的试管立即用冷水冲洗;或加热过程中试管壁碰到了酒精灯的灯芯等。

三、18、略。(提示:每种方法都必须有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如利用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使燃烧的物质熄灭;或利用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或利用氧气支持燃烧能使燃烧的木条燃烧更旺或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或利用二氧化碳溶于水后,液体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19、(1)文字表达式(略)。(2)无;红。 (3)煤油浮在水面上,钠和氢气缺少氧气不会燃烧。

(4)煤油的密度小于钠的密度,钠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20、(1)带火星的木条着火燃烧; (2)

(3)限制使用“氟里昂”,减少CO 、CO 2、NO 的排放量。

(4) 化合反应,氧化反应。 四、21、(1)①③④;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文字表达式(略);分解反应。 (2)②⑥

22、物理性质有:颜色为无色;没有气味;状态为气态;溶解性难溶于水;密度为1.25g/L 。 化学性质有:可以燃烧;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能与血红蛋白反应。

23、刚把火柴点燃就把铁丝伸入集气瓶中使火柴燃烧消耗了一部分氧气;或火柴完全熄灭后才把铁丝伸入集气瓶中,铁丝没有被引燃;或铁丝上有锈或油而没有打磨掉;或集气瓶中氧气的不够纯。 硫 + 氧气 二氧化硫

点燃 二氧化硫 + 臭氧 三氧化硫

微热 氧气 臭氧

无声放电

五、24、40L;11.432g ;51.72g

(完整版)部编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总结

部编九上第二单元知识总结 一、字音字形 第六课《敬业与乐业》 禅师[chán shī] 解剖(jiě pōu)流露[liú lù] 亵渎[ xiè dú ] 旁骛[ páng wù ] 佝偻[ gōu lóu ] 承蜩[ chéng tiáo ] 骈进[ pián jìn ] 强聒不舍[ qiǎng guō bù shě ] 教诲[ jiào huì ] 蛀(zhù)赦( shè) 精微[ jīng wēi ] 秘诀[ mì jué ] 羡慕[ xiàn mù ] 浪荡[ làng dàng ] 妄想[ wàng xiǎng ] 杜绝[ dù jué ] 调和[ tiáo hé ] 断章取义[ duàn zhāng qǔ yì ] 不二法门[ bùèr fǎ mén ] 言不及义[ yán bù jí yì ] 第七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赃物[ zāng wù ] 眼花缭乱[ yǎn huā liáo luàn ] 惊骇[ jīng hài ] 箱箧[ xiāng qiè ] 绸缎[ chóu duàn ] 制裁[ zhì cái ] 瞥见[ piē jiàn ] 谴责[ qiǎn zé ] 晨曦[ chén xī ] 琉璃[ liú li ] 恍若[ huǎng ruò ] 珐琅[ fà láng ] 洗劫[ xǐ jié ] 予以[ yǔ yǐ ] 剪影[ jiǎn yǐng ] 荡然无存[ dàng rán wú cún ] 富丽堂皇[ fù lì táng huáng ] 丰功伟绩[ fēng gōng wěi jì ] 赞誉[ zàn yù ] 典范[ diǎn fàn ] 缀满[ zhuì mǎn ] 朱鹭[ zhū lù ] [ dàng rán wú cún ] 不可名状[ bù kě míng zhuàng ] 第八课《论教养》 贸然[ mào rán ] 疲惫不堪[ pí bèi bù kān ] 彬彬有礼[ bīn bīn yǒu lǐ ] 大发雷霆[ dà fā léi tíng ] 漠不关心[ mò bù guān xīn ] 随心所欲[ suí xīn suǒ yù ] 一意孤行[ yī yì gū xíng ] 涵养[ hán yǎng ] 自吹自擂[ zì chuī zì léi ] 恪守[ kè shǒu ] 自持[ zì chí ] 遵循[ zūn xún ] 汲取[ jí qǔ ] 矫揉造作[ jiǎo róu zào zuò ] 附庸风雅[ fù yōng fēng yǎ ] 扭捏作态[ niǔ niē zuò tài ] 箴言[zhēn yán] 尴尬[ gān gà ] 允诺[ yǔn nuò ] 妨碍[ fáng ài ] 愚蠢[ yú chǔn ] 絮絮叨叨[ xù xù dāo dāo ] 积淀[ jī diàn ] 谚语[ yàn yǔ ]

2-初中化学第二单元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共40分) 1、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水结成冰,冰融化成水 B、鸡蛋变臭,人体呼吸 C、酒精挥发,酒精燃烧 D、铁生锈,电灯通电发光 2、下列有关空气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属可燃物 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 C、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质量越好 D、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 3、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4、下列常见的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啤酒 B.食醋 C.加碘食盐 D.蒸馏水 5、下列食品包装措施中,不能有效防止食品腐败的是() A.填充空气 B.填充氮气 C.填充二氧化碳 D.抽成真空 6.下列由物质的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A.氧气供给呼吸,支持燃烧 B.盛有氧气的集气瓶正立在桌面上 C.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的存在 D.煤作燃料 7、下列燃烧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蜡烛在空气中燃烧时,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 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一种红色固体 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8、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为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装高锰酸钾的试管口应略向上倾斜 B.为了防止氧气浪费,导管口开始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气体 C.检验收集的气体是否是氧气,应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D.加热时,应先使酒精灯火焰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然后再将火焰固定在药品部位加热 9、当打开一个装有液态空气的容器盖,并将一根燃着的木条置于容器口上方, 观察到的现象是() A.燃烧得更旺 B.燃着的木条熄灭 C.先燃烧得更旺后熄灭 D.无明显变化 10.从CCTV-1每日发布的我国主要城市空气质量日报和预报中可看到,北京市属于空气污染较严重的城市之一,减少下列哪种气体的排放,可减少对空气污染()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检测题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检测题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咸亨.(hēng)羼.水(chàn)颓.唐(túi)蓬蒿.(hāo) B.舀.出(yǎo)拭擦.(shì)蘸.酒(zhàn)戏谑.(xuè) C.哄.笑(hǒng)蒲.包(pú)笔砚.(yàn)剜.肉(wǎn) D.不屑.(xiè)阔绰.(chuò)门槛.(kǎi)荣膺.(yīng) 2.下列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低眉顺眼自言自语引人注目挈而不舍 B. 微不足道自命不凡家喻户晓全身贯注 C. 大庭广众锐不可当锋芒毕露迥乎不同 D. 若有所失人声顶沸洁然不同空前绝后 3.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如坐针毡:形容心神不宁。腻歪:厌恶,厌烦。 B.望眼欲穿:一眼就能看到底。荣膺:光荣地获得。膺,胸。 C.妙手回春:称赞医生医术高明,一下子就能把垂危的病人治好。窝汗:指汗蒸发不出来。 D.影影绰绰:模模糊糊,不真切。戏谑:用有趣的、引人发笑的话开玩笑。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市民文明素质的高低,都是铜仁经济能否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B.文艺界的同志对这一节目表示了极大的关心和浓厚的兴趣。 C.威海海防纪念馆分序厅、抗倭、抗英、抗法、抗日、尾厅等六部分组成,充分显示了中华儿女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D.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接触了社会,开阔了视野。 5.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近年来,我国各地纷纷成立了野生动物救助中心,一些遭到伤害的野生动物又栩栩如生了。 B. 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受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C. 目前,水资源紧缺的状况正以锐不可当之势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理应引起高度重视。 D. 任何个人的成绩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起来,都不过是沧海一粟。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英语第二单元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上册第二单元 学习目标 1.掌握描写人物的技巧和词汇。 2.掌握下列知识点: ■重点词汇:sure, used,airplane, terrify on ■重点短语:①used to②wait a minute③play the piano④be interested in⑤on the swim team ①be terrified of②go to sleep③be alone④be afraid of ■重点句型: ①Mario,you used to be sh ort, didn’t you? ②Don't you remember me? ③I go to sleep with my bedroom 1ight on. ■语法:used to句式的用法 预习导学 Ⅰ.英汉短语互译。 1.过去经常 2.on the swim team 3.弹钢琴 4.wait a minute 5.对……感兴趣 Ⅱ.预习Section A(1a-2c)部分,完成下列句子。 6.I(过去)be short,but now I am tall. 7.My sister used to(害怕)the dark. 8.He used to be quiet,(是吗)? 合作研讨 一、重点单词与短语 1.sure adv.的确 【拓展】(1)be sure一定要;务必 (2)make sure弄清楚;确保 【跟踪训练】 (1)人的确在变化。 People change. 2.play the piano弹钢琴 【精解】play与乐器类名词连用时,名词前要加定冠词the,而与球类名词连用时,名词前不要加定冠词the。 例如:play the violin拉小提琴;play soccer踢足球 【跟踪训练】 (2)她在四岁时学习弹钢琴。 She learned to at the age of four. 3.be interested in对……感兴趣,后跟名词、代词、动名词或从句。 【拓展】其同义短语为take an interest in 【跟踪训练】 (3)我对他说的话感兴趣。 I what he said. 4.terrify .使害怕;使恐惧 例如:Don't terrify the lame boy with ghost stories.不要用鬼故事吓唬这个小孩。【拓展】be terrified of意为“非常害怕的;极度恐惧的”,后跟名词、代词或动名词。其同义短语为be afraid of。

2020年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测试卷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生活中离不开水,下列各种“水”属于纯净物的是() A.自来水 B.蒸馏水 C.蓝墨水 D.矿泉水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的成分是比较固定的,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 B.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占21%,氮气占78% C.在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的气体一定是空气 D.空气是一种单一的物质,它是由空气一种成分组成 3.在人类历史上最早应用实验证明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科学家是()A.普利斯特里和舍勒 B.道尔顿 C.拉瓦锡 D.汤姆生 4.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5.下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该实验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可以用木炭替代红磷进行该实验 B.该实验还能说明氮气不助燃 C.空气中氮气与氧气的质量比约为5:1 D.若最后液体进入广口瓶的体积不到1/5,则有可能是红磷过多 6.空气中,氮气与氧气的体积比约为() A. 1:5

B. 5:1 C. 4:5 D. 4:1 7.在100升空气里氮气的体积大约是() A. 78升 B. 78% C. 21升 D. 21% 8.下列关于氮气用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制成各种电光源 B.食品防腐 C.医疗冷冻麻醉 D.制化肥的重要原料 9.下列各组物质中,都属于纯净物的是() A.低钠盐;奶粉 B.大理石;鸡蛋壳 C.矿泉水;生理盐水 D.氧气;二氧化碳 10.环境监测中心在公布城市空气质量报告时不需要公布的项目是()A.可吸入颗粒物 B.二氧化硫 C.氮氧化物 D.二氧化碳 11.实验室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最适宜选用的可燃物是()A.红磷 B.硫磺 C.木炭 D.蜡烛 12.生活中经常用到下列物质,其中不属于混合物的是() A.医疗用的碘酒 B.餐饮用的饮料 C.调味用的食醋

2020级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测试卷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 “六·五”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为“向污染宣战”。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通过焚烧秸杆为农作物提供养分 B.通过加高烟囱排放工业废气 C.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 D.施用大量化肥和农药提高农作物产量 2.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3.在100升空气里氮气的体积大约是() A. 78升 B. 78% C. 21升 D. 21% 4.节日期间的商场里顾客很多,有人会感觉闷热缺氧,测定出氧气的体积分数可能是()A. 1% B. 19% C. 25% D. 78% 5.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A.氧气 B.氮气 C.水蒸气 D.二氧化碳 6.下列各组物质中,都属于纯净物的是() A.低钠盐;奶粉 B.大理石;鸡蛋壳 C.矿泉水;生理盐水 D.氧气;二氧化碳

7.下列关于氮气用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制成各种电光源 B.食品防腐 C.医疗冷冻麻醉 D.制化肥的重要原料 8.下列措施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A.使用清洁能源 B.使用无氟冰箱 C.提倡使用私家车 D.提倡垃圾分类 9.通过创建卫生城市活动,巴中空气状况有了明显变化,但测得目前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是PM2.5,造成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是() ①地面建筑产生大量粉尘 ①沙尘暴天气增多 ①太阳能热水 ①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 ①燃烧天然气 ①燃煤取暖 A. ①①①① B. ①①①① C. ①①①① D. ①①①① 10.火山喷发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火山灰 D.一氧化碳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绿色化学的核心是污染以后一定要治理 B.空气质量日报中污染指数越低表示空气质量越好 C.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多会导致温室效应,所以二氧化碳是一种大气污染物 D.对着一块干冷的玻璃片吹气,玻璃片上有水雾出现可证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12.生活中离不开水,下列各种“水”属于纯净物的是() A.自来水 B.蒸馏水 C.蓝墨水

(完整版)初三化学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 一、法国科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二、空气中氧气成分的测定: 1.药品;红磷 2、实验现象:红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产生大量的白烟 3、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氧气有助燃性;空气中还有4/5体积的气体不可燃烧,也不助燃也不溶于水 4、原理: 5、实验误差分析 (1)测得氧气含量小于1/5 A、红磷量不足,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 B、集气瓶(装置)还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C、装置的气密性不好 (2)测得氧气含量大于1/5 A、实验前没有关闭止水夹或没有夹紧,气体受热后膨胀从导管逸出 B点燃红磷后没有迅速伸入集气瓶并盖紧瓶盖(瓶内气体逸出) 思考:可否换用木炭、铁等物质? 答:不能用木炭燃烧产生了气体, 不能用铁(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e i n g 不能用硫代替红磷,硫燃烧产生的是气体,瓶内压强不能减小 6、为什么选择红磷。而不用其他物质呢? 红磷燃烧产生的是固体,而不是气体,并且只消耗氧气 7、在集气瓶中加少量水的目的是:吸收白烟,防止污染空气 三、空气的主要成分(按体积分数)空气成分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他气体和杂质 体积分数 78% 21% 0.94% 0.03% 0.03% 四、物质的分类:纯净物和混合物 1、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可以用专门的化学符号来表示 举例:水、蒸馏水、冰水混合物、冰水共存物等 2、混合物: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的,这些物质相互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各物质都保持各自的性质。 举例:溶液、合金、海水、湖泊水、盐水、糖水等 五、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1、氮气: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溶于水,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 给呼吸,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食品充氮作防腐剂等 2、稀有气体:霓虹灯六、空气的污染及防治。 1、 造成空气污染的物质:有害气体(一氧化碳(CO )、二氧化氮(NO 2)、二氧化硫(SO 2))和烟尘。

2019年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31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蘸.水(zhàn)阔绰.(chuò)颓.唐(tuí)磕.一下(kē) B.拖.欠(tuō) 名讳.(huì) 笔砚.(yàn) 契诃.夫(kē) C.蓦.地(mù) 惋.惜(wǎn) 夹.袄(jiá) 茴.香豆(hún) D.魁.梧(kuí) 盘桓.(huái) 附和.(hè) 乱蓬蓬.(pé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哄笑羼水千钧之力无缘无故 B.荤菜荒唐望眼欲穿无精打彩 C.惦记门槛提心掉胆如坐针毡 D.坎肩洋溢不屑置辨一想天开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既然人称大学问,那就要打扮得斯文模样儿,于是穿起了长衫,说话也歇斯 .. 底里 ..。 B.近年来,贪官携巨额赃款外逃事件频发,面对巨款流失境外的现实,我国的 诉讼制度目前还束手无策 ....。 C.一个伟大的企业,对待成就永远都要战战兢兢 ....,如履薄冰。 D.命运对他实在太苛刻了。然而,尽管奄奄一息 ....,他还是不情愿死。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一项是()(3分) A.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国内外1500多名 嘉宾出席了这次会议。其中29个国家领导人和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负责人出席了圆桌峰会。 B.柔山秀水间,初夏的雁栖湖畔绿意盎然、鲜花盛开。以古代丝绸之路兴盛时 期的中国汉唐特色为灵感设计的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如同一只展开双翅的鸿雁。 C.为了提高传统优秀文化特色,学校举办了“寻找家乡名人名画”活动。 D.中国家庭自行车健康营活动旨在以活动加赛事的形式,普及并宣传自行车绿

九年级上册英语第二单元

九年级教案 第七讲 U2T1SA 1 The flowers and grass have gone. 花儿和草都消失啦。 go 在此处为不及物动词,意为“不复存在,不见了,丢失,失窃”。e.g. My new bike has gone. I can’t find it. 我的新自行车不见了,我找不到它了。 2 Look , there are several chemical factories pouring waste water into the stream. 看,有几个化学工厂正把废水排入河流中呢。 a. There be + sth. /s b. doing sth.为固定句型,意为“有某人或某物正在做某事”。 e.g. Look! There is a little girl crying in the street. 瞧!有个小女孩正在街上哭。 b. pour ... into把……倒入。 e.g. Please pour the sugar into a cup.请把糖倒入杯里。c. waste adj. 废弃的,无用的,丢弃的。 n. 浪费,废弃物 e.g. a waste of time 浪费时间。 v. 浪费e.g. waste one’s words 白费口舌。 U2T1SB 1 breathe v.意为“呼吸”,名词是breath,注意不同词性时单词的拼写。 e.g. We breathe fresh air.我们呼吸新鲜的空气。You can see your breath on a very cold day.

你可以在寒冷的天看到你的呼吸。 breathe in吸入,breathe out呼出,hold one’s breath屏住呼吸,take a (deep) breath (深深地)吸一口气。 2 produce v.在此意为“产生,造成,引起”, 表示结果。注意:produce一般侧重工业生产,农业产品,也包括创造脑力劳动产品,而make含义很广,没有具体限制生产何种产品。 e.g. The writer produces a new novel every year.、这位作家每年写一本新小说。 A hen produces eggs.母鸡产蛋。 Tom's mother is making a cake for him. 汤姆的妈妈在为他做蛋糕。 3 in a bad mood 意为“心情差”; in a good mood 意为“心情好”。 e.g. He is in a bad mood today. 他今天心情差 4 can’t bear sth./doing sth.意为“不能容忍某事/做某事。” e.g. I can’t bear the pain. 我受不了这疼痛。 I can’t bear staying up so late. 这么晚不睡觉我受不了。 5 hope v.希望。hope +从句e.g.I hope(that) you can come, because you are important to me. 我希望你能来,因为你对我来说很重要。 hope to do sth. 希望做某事。

初中化学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纳

初中化学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纳 初中化学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纳 我们周围的空气 一、基本概念 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如石蜡的熔化、水的蒸 发 2、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如物质的燃烧、钢铁的生锈 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生成一、基本概念新的物质。化学变化一定 伴随着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不伴随化学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溶解性、挥发性、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 导热性、延展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如铁易生锈、氧气可以支持燃烧等。 5、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如N2O2CO2P2O5等。 6、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如空气、蔗糖水等(里面的成分各自保持原来的性质) 7、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N2O2SP等。 8、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洁物。如CO2KClO3SO2等。 9、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中,其中一种元素的氧元 素的化合物。如CO2SO2等。 10、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A+B==AB

12、氧化反应:物质与氧的.反应。(缓慢氧化也是氧化反应) 13、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又叫触媒)[应讲某种物质是某个反应的催化剂,如不能讲二氧化锰是催化剂,而应讲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14、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反应中所起的作用。 二、空气的成分 1、空气含氧量的测定——过量红磷的燃烧实验问题: (2)能否用硫、木炭、铁丝等物质代替红磷?(不能,产生新物质) 2、空气的成分: N2:78%O2:21%稀有气体:0.94%CO2: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 3、氧气的用途: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 4、氮气的用途 5、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 6、空气的污染:(空气质量日报、预报) (1)污染源:主要是化石燃料(煤和石油等)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汽车排放的尾气等。 (2)污染物:主要是粉尘和气体。如:SO2CO氮的氧化物等。 常见的酸和碱 1、酸:由H+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如:H2SO4、HCl、HNO3、H2CO3等。 2、碱:由OH-和金属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如:KOH、NaOH、 Ca(OH)2、Al(OH)3等。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说课稿

研课标说教材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整个说课我将分四部分进行讲述,即研课标、说教材、教学建议和中考分析。 一、研课标 (一)课标如是说 新课程标准下,“对话”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理念之一,它对阅读教学是这样表述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而小说作为阅读教学的重要板块,这一理念的渗透尤为关键。 同时,《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欣赏文学作品,能设身处地地体验和理解作品”,“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体验”、“领悟”和“品味”,它们不仅是第四学段目标中的关键词,也包容了以前各学段目标中的要求,其揭示的是依靠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把阅读材料加以“内化”,实现文本理解的主客观相统一。同时,课程标准也把阅读作为对话和交流的本质具体化了,引导学生在“体验”、“领悟”和“品味”的过程中,与文本作者进行心灵的交流和对话。 (二)课标下的单元目标 1、初中阶段要求能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会写。本单元生字词较多,也较重要,应让学生积累文中重点字词。 2、在了解小说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小说的主题;在把握情节的前提下,着重欣赏人物形象,把握人物的性格;进一步了解小说多样化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 3、重新设计人物命运;为小说编写故事;穿越时空的对话;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学习虚构故事,尝试进行小创作。 4、能用普通话复述小说情节;介绍小说人物;叙述自己的读书经历和感受。 5、能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讲故事、竞猜小说人物、编手抄报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二、说教材 第二单元在九年级下册中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是唯一的小说单元。它围绕着“人物画廊”这一中心选择了四篇中外小说,它们虽然题材不同,风格各异,但都是写人的名篇,在人物刻画方面各具特色。涉及的生活范围既有科举时代下层知识分子悲酸的命运,也有20世纪30年代中国农民的独特风貌;既有沙皇统治时期趋炎附势的小官僚形象,也有对美国西部淘金者硬汉形象的逼真刻画。其中人物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和兴衰荣辱,折射出时代和社会的世态人情与精神风貌.对增长学生的见识,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是大有裨益的。 (一)编者意图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

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练习题

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练习题 1、在一次手工制作中,小明准备了一根长8米的铁丝,现在要制成一个矩形方框,并且要使面积尽可能大,你能帮小明制成方框吗?若能,请给出方法,并求出最大面积;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2、 已知方程2240x x k -+=。 (1) 当k ________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 当k ________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3) 当k ________时,方程无实数根。 3、 设1x 、2x 是方程22430x x +-=的两个根,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求下列各式的值: (1)12(2)(2)x x ++;(2) 2112x x x x + 4、 关于x 的方程2(6)860a x x --+=有实数根,则整数a 的最大值是________。 5、 关于x 的方程2(2)20ax a x -++=有两个相同的实数解,则a 的值是_________。 6、 关于x 的方程2610x x k -++=的两个实数根是1x 、2x ,且221224x x +=,则k 的值是_______。 7、 当m _________时,关于x 的方程21402x x m -+-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8、 关于x 的方程2(3)0x k x k +++=的一个根是2-,则另一个根是________。 9、 有一个两位数等于其各位数字之积的3倍,其十位数字比个位数字小2,求这个两位数。

10、 有100米的装修材料,在一大厅中想围成一个矩形的面积不小于600平方米的健身 房,其中大厅有一面墙是50米,用这些材料怎样设计才能建成健身房? 11、 若2350p p --=,2350q q --=,且p q ≠,试求2211p q +的值。 12、 已知方程260x kx --=的两个根都是整数,则k 的值可以是( ) A 、1- B 、1 C 、5± D 、以上四个值中的任何一个 13、若一元二次方程22(4)60x kx x --+=无实数根,则k 的最小整数值是_________。 14、求证:不论k 取什么实数,方程2(6)4(3)0x k x k -++-=一定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15、某商店将每件进货价为8元的商品按每件10元出售,每天可以销售200件,现在采用提高商品售价减少销量的办法增加利润,如果这种商品每件的销售价每提高0.5元,其销量就减少10件,问应将每件售价定为多少元时,才能使每天利润为640元?

苏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单选题 1.今年冰岛火山喷发对欧洲多国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氧气B.二氧化硫C.火山灰D.一氧化碳 2.下列现象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湿衣服晾干B.食物腐烂C.矿石粉碎D.海水晒盐 3.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是[ ] A.二氧化碳B.氮气C.氧气D.稀有气体 4.下列化学反应与实验现象相符合的是[ ] A.硫在空气中燃烧--蓝紫色火焰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D.氯酸钾受热分解--生成氧气 5.下列变化过程中与另外三个有本质区别的是[ ] A.点燃蚊香驱赶蚊虫B.冰块的熔化C.水果的腐烂变质D.钢铁的生锈6.下列有关酒精灯的使用方法中正确的是 A.B.C.D. 7.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能供给呼吸B.化学性质比较稳定C.具有可燃性D.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9.下列仪器不能直接加热的是[ ] A.试管B.烧杯C.坩埚D.蒸发皿 10.在充满空气的容器中,经测定含有氮气7.8L,则该容器的总体积( ) A.6L B. 10L C.8L D.30L 11.夏天从冰箱里拿出一瓶饮料,放在空气中,饮料外壁会潮湿,说明空气中含有( ) A.氮气 B.氧气 C.水蒸气 D.二氧化碳 12.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火焰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在空气中,不燃烧的物质,在氧气里也一定不燃烧 B.钢铁生锈,食物腐烂都是缓慢氧化的结果C.不使用催化剂,加热氯酸钾就不会分解出氧气 D.使用催化剂可以使氯酸钾分解出比理论值更多的氧气 14.在空气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当属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带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能够复燃,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 B.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C.氧气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能与所有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D.鱼虾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 15.关于催化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能生成更多的氧气B.在化学反应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会改变 C.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会发生改变D.过氧化氢不加入二氧化锰也能

初三化学第二单元教(学)案

课题1空气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和组成。 2、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3、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 4、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了解空气污染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习科学实验的方法,进行观察、记录并初步学习分析实验现象。 2、学习运用观察、实验、收集资料,从日常生活经验进行总结等方法获取信息。 3、运用分析、对比、归纳的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变成自己的知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实验探究中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保持对生活中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3、逐步树立关注社会、热爱自然、为社会进步而学习化学的远大志向。 教学重点: 1.空气的组成。 2 ?空气组成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3.空气的作用 4.纯净物与混合物的概念 5.介绍空气污染危害的严重性,以便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 1.研究空气组成的实验过程及原理。 2.培养学生对实验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3.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尽快适应化学课程的学习。 教学方法: 提出问题、实验探究、解决问题、联系实际、拓展思维、充分想象、激发兴趣。教

学准备: 教师准备1 ?实验设备:水槽钟罩、燃烧匙、酒精灯、红磷 2?有关拉瓦锡研究空气组成的幻灯片资料。 学生准备预习课题1的内容。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过程;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过程;纯净物与混合物。 第二课时: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教学过程: 课时1 创设情境 1.[谜语]有一种物质你摸不到、看不着、也抓不住,但是我们却一刻也离不开它。这是什么? 2?空气就在我们周围,你对它有哪些了解呢? 3?桌子上有一个空杯子,它真的是“空”的吗? [过渡]大家对上述问题答得都很好,但还不够详细、确切。为了让大家对空气有一个深入的了解,下面就来研究我们周围的空气。 授新课 (板书)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空气 [过渡]因为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所以人们对空气的认识比较晚,17世纪中叶以前,人们一直认为空气是一种单一成分的物质,直到18世纪,通过对燃烧现象和呼吸作用的深入研究,人们才开始认识到气体的多样性和空气的复杂性,那么,空气到底是由哪些成分组成的呢? (板书)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1?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过程,并观看图示。 [讲解]其实,拉瓦锡并不是最早研究空气成分的人,在他之前已有很多科学家着手研究空气的组成。如瑞典化学家舍勒和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里,他们很早就发现了空气中的氧气。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汇总

一、课文内容梳理 《孔乙己》描写了孔乙己在封建腐朽思想和科举制度毒害下,精神上迂腐不堪,麻木不仁,生活上四体不勤,穷困潦倒,在人们的嘲笑戏谑中混度时日,最后被封建地主阶级所吞噬 的悲惨形象。篇幅不长,但是深刻揭露了当时科举制度对知 识分子精神的毒害和封建制度“吃人”的本质。具有强烈的 反封建意义。 《变色龙》作于1884年,俄国民意党人刺杀亚历山大二世之后,亚历山大三世一上台,在竭力强化警察统治的同时,也 搞了一些掩人耳目的法令,给残暴的专制主义蒙上了一层面纱。1880年成立的治安最高委员会头目洛雷斯?麦里可夫后 来当上了内务大臣,这是一个典型的两面派,人民称他为“狼 嘴狐尾”,这时的警察打着遵守法令的官腔,干着献媚邀功 的勾当。契诃夫刻画的警官奥楚蔑洛夫正是沙皇专制警察统 治的化身。因此,这篇作品讽刺、揭露的不仅仅是一个普通 的孤立的警察,也是那个崇拜官爵的俄国社会及沙皇专制统治。这篇小说通过对见风使舵、媚上欺下的奥楚蔑洛夫这个 沙皇专制统治的忠实走狗的刻画,巧妙地揭露了俄国警察制 度的反动和虚伪,讽刺了腐朽黑暗的沙皇专制统治,批判了 其反人民的本质。

《溜索》选自《遍地风流》,略有改动。云南怒江大峡谷,被称为“东方大峡谷”。峡谷的东面是被称为“万瀑千湖之山”的碧罗雪山,西面是中缅边境千里边防的高黎贡山, 谷底是奔腾咆哮的怒江。怒江没有船,惊涛怒浪上小船无法横渡, 两岸居民过江, 从前主要靠“溜索”桥。小说以其独特的视角,用传神凝练的语言,舒徐有致的节奏,层层烘托,表现了滇西马帮的生活。既突出了怒江峡谷的孤悬、高峻、险恶,又表现了马帮汉子沉着、冷静、从容的姿态,写出了作者对马帮汉子粗犷豪迈、勇敢无畏的精神的钦敬和赞颂,突出表现了人在自然面前接受挑战,战胜艰险的气定神闲的姿态。 《蒲柳人家》通过塑造何满子、一丈青大娘和何大学问的形象,将20世纪30年代京东北运河一带农村的风景习俗、世态人情展现在读者面前,为我们勾勒出了当时生活在京东北运河边的农民的性格和命运,热情地歌颂了那些淳厚朴实的农民。 二、单元字词汇总 傍午(bàn g)踱进(duó) 咸亨(xián)侍候(s hì) 荐头(jiàn)绰号(ch uò)

(完整word版)初中化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推荐文档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第一节空气 一、拉瓦锡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2Hg+O 22HgO和2HgO2Hg+O 2 ↑ 拉瓦锡的实验结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且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 二、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实验原理】4P+5O 22P 2 O 5 【实验现象】①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②放热③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水沿着导管进入集气瓶中, 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空气总体积的1/5。 体积偏小的原因: 红磷量不足,装置漏气,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未预 先在导管中装满水. 体积偏大的原因: 弹簧夹未夹紧,或者塞塞子的动作太慢 1.在集气瓶底加水的目的:吸收有毒的五氧化二磷。 2.不用木炭或硫代替红磷原因:木炭和硫燃烧消耗氧气的同时产生了新的气体,气体体 积不变,容器内压强几乎不变,水面不会有变化。 3.如果预先在集气瓶内放入氢氧化钠溶液,就可以用木炭或硫代替红磷进行实验。 4.不要用镁代替红磷原因:镁在空气中燃烧时能与氮气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这样不仅 消耗氧气,还消耗了氮气和二氧化碳,使测量结果偏大。不用铁代替红磷,因其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实验结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1/5;氮气不溶于水,氮气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三、纯净物:一(同)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如氧气、五氧化二磷、水等。 混合物:由不止一种(不同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如空气、稀有气体、海水等。 四、空气的用途 氧气 O 2氮气 N 2 稀有气体 主要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微溶于 水能支持燃烧、供呼吸。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 性质稳定、不供呼吸、不支 持燃烧 无色无味的气体,难 溶;性质极稳定(惰 性) 用途1、支持燃烧(助燃性:、 物质燃烧、炼钢、气焊、 航天等);2、供给呼吸(如 登山、潜水、宇航、医疗 急救等)制硝酸、化肥、作保护气(食 品袋内充气、灯泡内)、防腐、 液氮冷冻麻醉、超导材料在 液氮环境中显示超导性 保护气(如焊接时、 灯泡)、电光源、激 光技术、氙可用于医 疗中的麻醉剂 五、空气污染和防治 1.空气污染的污染物是烟尘(可吸入颗粒)、有害气体(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 氮)。主要来自煤等矿物燃料的燃烧。 2.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 等。 3.三大环境问题温室效应——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臭氧,氟氯代烷); 臭氧层破坏——氟利昂;酸雨——二氧化硫及氮的氧化物4.空气污染物 固体污染物:烟尘、粉尘(矿物燃料的燃烧、地面扬尘、沙尘暴、焚烧秸杆等) 气体污染物:二氧化硫(SO 2 )(燃烧含硫的煤、化工厂排放的废气) 二氧化氮(NO 2 )(矿物燃料的燃烧、化工厂排放的废气、汽车排放的尾气)一氧化碳(CO)(矿物燃料的不完全燃烧、汽车排放的尾气) 臭氧(O 3 )(低空臭氧是一种气体污染物,主要由汽车排放的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在太阳光下产生的) 六、绿色化学 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其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消除污染。 绿色化学的主要特点是: ① 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 ② 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以减少向环境排放废物; ③ 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力图使所有作为原料的原子都被产品所消纳,实现“零排 放”; ④ 生产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和人体健康的环境友好的产品。 第二节氧气 一、氧气的性质(顏色、状态、气味、密度、溶解性、化学性质活泼,助燃性和氧化 性) 二、氧气的检验方法: 氧气的检验:把一根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氧气的验满: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经收集满。 氧气与常见物质发生的反应 物 质 反应现象化学方程式(表达式) 磷产生大量白烟、放热4P+5O 2 2P 2 O 5 木 炭 ①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时持续红热,在氧 气中剧烈燃烧,并发出白光 ②放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 气体 C+O 2 CO 2 硫 ①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在氧气 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②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S+ O 2 SO 2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1.理解小说的主题和人物多样的精神世界,认识小说折射出的社会人生图景。 2.体会作者对小说中塑造人物的态度和所表达的情感。 3.通过推敲鉴赏与反复诵读,概括出不同作家、不同作品的语言特色。 4.能运用品味、感悟等方法欣赏作品的艺术特色。 5.学会根据交际目的,运用书信体恰当得体地表达思想,交流感情。 本单元的主题是在小说阅读的实践中,学会“品味、感悟、欣赏”的读书方法。所选的四篇小说都是传统名篇,作品在烛照现实丑恶的同时,更表现出作者悲悯博大的情怀,蕴涵着永不磨灭的人文精神的光辉。因此教学本单元课文,我有以下一些基本设想:1.本单元应着眼于使学生掌握阅读小说的基本方法,知道读小说应读什么,该怎么读。 2.教学可从激发学生阅读小说的兴趣出发,让学生在反复的阅读实践中读出作品的味道。 3.教眼要设在“理解、鉴赏”之上,让学生多从整体上进行感知和感悟,尽量避免零敲碎打的问题教学。 4.每篇小说都要注重对作品思想内涵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可各有侧重,《故乡》可侧重人物形象的品读,《我的叔叔于勒》可侧重情节的赏析,《在烈日和暴雨下》可侧重环境描写的赏读,《多收了三五斗》可侧重对通过对话描写塑造人物群像的学习。 5.本单元的教学应特别重视综合学习与探究,注意引导学生挖掘蕴涵在本单元小说中的一些有趣的话题,确立专题进行比较阅读和探究,使学生学会开掘阅读的深度,避免对经典文学作品的快餐式阅读。 6.在单元学习的最后,可引导学生与文学家展开对话,使学生在读出社会,读出人生的基础上读出自己。

学习目标 1.通过自由阅读,整体感知本单元内容,了解小说的特点及基本欣赏方法。2.确立自己本单元的研究专题。 课堂学习

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doc

九上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2分,共22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1.H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是() A.大和统一日本 B.大化改新 C.幕府统治建立 D.明治维新 2.人化改新在政治方面的主要内容是() A.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 B.国家定期把十地分给农民耕种 C.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国家 D.国家向农民收取赋税 3.公元七世纪创立的具有政教合一特征的宗教是() A.伊斯兰教 B.佛教 C.道教 D.基督教 4.当中国处于盛唐时期,西亚的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封建大帝国是() A.亚历山大淆国 B.罗马淆国 C.阿拉伯帝国 D.奥斯曼土耳其 5.从右图所示的国旗,可以看出该国是() A.基督教国家 B.犹太教国家 C.佛教国家 D.伊斯兰教国家 6.法兰克王国 宫和查理?马特(Charles Martel)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因作战勇猛,外号“锤了”),

同时也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他在政治上的重人举措是:()

A.实行将土地冇条件的分封给贵族的制度 B.创立棊轉教而赢得人心 C.将罗马附近的拉文那地区送给教皇 D.领导琅城市民争取城市白治 7. 给下列一组图片取一个标题:( ) 8. 对“丕平献土”的有关理解和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 用土地贿赂教皇后,法兰克宫相丕平当上了国王 B. 当上法兰克国王的宫相丕平,用土地回报教皐的支持 C. 表明西欧封建国家统治者与教皇的关系LI 益密切 D. 教皇从此拥有人片土地,奠定了教皇国的基础 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欧洲城市的重要特征就是自治权,下列城市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武力方式了最终的自治权。 A.伦敦 B.垠城 C.热那亚 D.巴黎 10. 15世纪中期灭亡拜占廷帝国的是( ) A.亚历山大帝国 B.法兰克王国 C.阿拉伯帝国 D.奥斯曼帝国 11?古老的中国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拜占廷帝国的灭亡与居住在中国北方的_族西迁冇 关。A.贵族风釆 B. 骑上风釆 C. 国王风采 D.教士风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