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全科技是安全文化的精华(通用版)

安全科技是安全文化的精华(通用版)

安全科技是安全文化的精华(通用版)
安全科技是安全文化的精华(通用版)

( 安全文化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安全科技是安全文化的精华(通

用版)

Safety culture is the product of human civilization, and corporate safety culture is to provide a guarantee for safe production in production, life and survival activities of enterprises.

安全科技是安全文化的精华(通用版)

安全科技又可叫作科学安全文化,它影响着安全文化的品质和功能。安全科技在本质上处于文化的深层结构中,但在一般情况下,在安全文化的各个层次中都能见到它。安全科研活动是安全行为文化的重要内容;安全科研成果是安全文化的精华,是对安全精神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创新和发展,同时也使安全文化的空间层次更加丰满,使实现安全的手段更加可靠。

在器物层次上,各种用于安全目的先进工具和设施都是物化了的安全科技成果。安全物态文化是安全文化的表层部分,是人们受安全观念文化的影响所进行的,有利于自己的身心安全与健康的行为活动的产物,它能折射出安全观念文化的形态。因此,从安全物态文化中往往能看见组织或单位领导对安全的认识程度和行为态度,反映出企业安全管理的理念和方法是否科学,体现出整体的安

全行为文化的成效是否显著。生产生活过程中的安全物态文化表现在:一是人的操作技术和生活方式与生产工艺和作业环境的本质安全性;二是生产生活中所使用的技术和工具等人造物及与自然相适应有关的安全装置、仪器仪表、工具等物态本身的安全可靠性。

在行为层次上,各种操作动作更有益于人的健康,各种设计、施工和验收行为等都更符合自然法则、更加人性化。在我们这个现代文明还有盲区,不讲科学的迷信活动仍有市场的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程度不高,农业仍很落后的情况下,需要倡导的安全行为文化是:进行科学的安全思维;强化高质量的安全学习;执行严格的安全规范;进行科学的领导和指挥;掌握必需的应急自救技能;尊重因安全的需要而出现的各种活动,抓住机会因势利导,开展科学的安全防灾引导;进行合理的安全操作等。

在制度层次上,安全法律、法规、标准的制定更科学,科技含量更高。科学的安全制度文化与安全行为文化一样,在安全文化的空间结构中,同处中层位置,但它在时间上滞后于行为文化,因为它产生于人们的行为活动,是人们行为活动中有利于安全的成分被

总结提炼的产物,它的作用是对人们的安全行为进行规范。安全制度文化是社会化大生产不可缺少的软件。它对社会组织和各类人员的行为具有规范、约束和影响的作用,所以有学者又把它叫做管理文化。安全制度文化的建设内容包括如下内容:一、建立法制观念、强化法制意识、端正法制态度,二、科学地制定法律法规、规章标准,三、严格的执法程序和自觉的执法行为等;同时,安全制度文化还包括行政手段的改善和合理化,经济手段的建立与强化等。

在精神层次上,安全观、安全哲学、和谐社会的构想和科学发展观等成为主导思想。科学的安全观念文化是指决策者和大众共同接受的符合客观规律的安全意识、安全理念、安全价值标准。安全观念文化是安全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形成和发展安全物态文化,促进并提高安全行为文化和安全制度文化的内因。联系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大背景——计划经济的惯性与市场经济的不完善,全面小康的发展目标与重生产轻安全的现实,加入WTO的承诺与面对问题的投鼠忌器——我们需要建立的安全文化观念是: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最大的内需,

安全生产就是经济增长点,讲安全就是有人性的观点等;以及未雨绸缪的意识,自我保护意识,科学防范意识等。总之,要尊重国情,开展利于每个人的发展的积极的安全科研,并促进安全科研成果的应用;同时更多地借鉴世界各地的最佳安全科研成果,以造福广大劳动者。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

安全文化的本质与安全生产

安全文化的本质与安全 生产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安全文化的本质与安全生产 一、关于安全文化的本质 安全文化伴随人类的生存发展而产生和发展,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十分深刻,外延也十分广泛。因此,到目前为止,对于什么是安全文化,还没有一个大家都完全接受的统一定义。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去认识、发展安全文化,并将其应用于生产和生活的实践中。 谈到安全文化,首先应该考察一下什么是“文化”。 1.文化的概念 “文化”一词,可以有多种理解。从广义上说,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这一定义将文化扩展到除了自然以外的人类社会的全部。文化的这一广义定义并没能给予我们一个对文化的明确的概念,因此利用广义文化的定义,我们几乎可以把人类社会活动所创造的任何事物(包括精神和物质)统统纳入到文化的范畴中。但是文化的涵义更多的还应该属于精神的范畴。笔者认为,由人类创造或改造的物质与文化密切相关,我们可以把这些物质看作是文化的“载体”,即任何一件由人所创造或制作的物品,其身上无

不承载着制造(作)者的价值观、审美观、艺术或技艺修养等文化的涵义。 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使用“文化”这一词汇时,一般并不是指广义的文化,而往往特指人类精神方面的事物,如文学、艺术、教育等。譬如人们常说的“从事文化工作”中的文化即为这种含义。相对于广义文化的概念,这种含义的文化可以认为是一种狭义的文化。比这种狭义文化的概念更狭义的文化概念仅指一个人的知识水平或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如“提高文化水平”、“学习文化”等。 2.安全文化的概念 由于对文化的概念有不同的理解,因此目前对安全文化的内涵也有多种表述,同时在使用安全文化这一概念时,也极易产生混淆。 相对于广义文化,我国有人将安全文化定义成“人类在生产生活的实践过程中,为保障身心健康安全而创造的一切安全物质财富和安全精神财富的总和”。本文姑且将这一定义所描述的安全文化称为广义安全文化。 安全文化的首创者国际核安全咨询组(insag)则对安全文化给出了相对狭义的定义:“安全文化是存在于单位和个人中的种种素质和态度

国家安全的内涵与本质

国家安全的内涵与本质 国家安全的内涵与本质“国家安全”的内涵是由国家安全所受的威胁和各国由此制定的安全目标所决定的。传统国家安全, 指的是在政治上国家政权及社会制度如何防止内外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的政治干预、压力、颠覆、渗透和破坏。在军事上, 主权国如何应付外来的威胁和军事入侵。其焦点主要集中于政治、军事内涵方面。随着国家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 社会结构的变动, 国家利益的实现与维护, 日益成为国家安全的实质内容, 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关系问题的根本思维方式和政策范式的转变使国家安全概念和政策指向, 从过去主要对付外部威胁而延伸到关注国内的经济增长、政治发展、社会生活、本国的文化价值体系调整、现代化过程中的一些“不稳定因素”和应付可能出现的各种形式的国内动乱。因此, 在新的国家安全观念中, 不仅仅是“政治安全”而且还包括有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信息安全等。 从历史上看,资源的争夺主要是以战争这种极端的竞争方式进行的。战争造成国家灭亡,生灵涂炭,是世界各国国家安全的主要和长期威胁。因而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保卫疆土不受侵犯,就成为各国国家安全的主要内容和追求目标。由此,在一定意义上讲,军事安全似乎就等同于国家安全。不管是进攻性的还是防御性的国家,都以加强军备作为保障国家安全的主要措施。一个组织良好的民族,只要骁勇善战,不仅对内可以自保,对外也可以进攻。纵观几千年来的人类史,军事因素虽是不少大国崛起的安全基础,但军事安全的“异化”则成为某些大国衰落的主要原因。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利益范围不断拓展,竞争的领域和手段也在不断拓展,“国家安全”的内涵也在不断拓展。也就是说,国家主体面临的威胁及实现安全的手段与途径,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不同的时代,国家安全有不同的内涵、不同的侧重点。今天,随着国际斗争的领域出现重大变化,与军事等“传统安全”相对应的“非传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非传统安全所涉及的领域主要包括经济安全、信息网络安全、资源安全、环境与污染、国际恐怖活动与有组织犯罪等领域。 由经济全球化所引发的经济安全问题,在非传统安全的所有领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经济全球化作为当今世界发展的历史潮流, 不仅深刻影响着世界各国的经济, 而且还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国的文化走向, 影响着国家文化秩序的变动和文化力量格局的重组。 由经济全球带来的信息传播的自由交流, 使传统意义上的文化继承在全球化的语言环境下正在失去原有的空间, 国家和文化边界正在消除, 国家文化主权受到严重的威胁和挑战。面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强势文化利用其资本、技术和市场优势对其他国家的文化渗透、控制和强行推入, 国家文化安全被历史地和现实地推到了主权国家的面前。文化生存是国家和民族生存的前提条件, 文化的生存状态不仅积淀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全部文化创造和文化成果, 而且还蕴含着过去向未来的发展基因, 一旦文化遭遇威胁, 则必然要给民族和国家带来文化危机和民族危机, 从而也构成了国家文化安全的全部内容和意义。 意识形态是一个国家的灵魂, 体现着全体社会成员的整体行为的一致性。意识形态安全作为国内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并不是要求全体社会成员政治认识上的一致, 而是要求有共同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 共同的法律和秩序意识, 要求政治上、宗教上、思想上的个性和分歧从属于共同的价值观和秩序论。它的内涵包括政治信仰安全与宗教信仰安全。 政治信仰安全, 也就是政治认同问题。政治认同, 就是人们对于政治状态的一种理解和赞同的意向。任何一种政治统治, 都是以政治认同作为基础的。国家通过其主导政治思想的传播, 主导政治价值观念的灌输, 使其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根植于人们的观念中, 形成政治认同感, 使政治统治与政治稳定具有坚实的基础。 宗教信仰安全,从严格意义上说, 中国不是一个宗教信仰的国家。因此, 宗教在中国扮演的不仅仅是一个纯民间的文化角色, 而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世俗角色和政治角色, 它经常追求着

安全管理和安全文化

安全管理和安全文化 2008年我矿安全工作总体要求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安全发展、和谐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强基固本,以实现安全生产为目标,以“一通三防”和防突为重点,以实施安全管理层次化、创建特色化和质量标准化为手段,以安全培训、安全投入和科技兴农为基础,切实做到安全措施、现场管理、干部值班带班、监督检查、责任追究“五到位”,着力构建预防为主、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实现全矿安全生产稳定健康发展。 其中一项主要措施是创建具有五矿特色的安全文化。把安全文化融入到安全管理中,坚持文化铸魂,从理念引领,行为养成、打造一流执行力入手,塑造本质安全人,打造本质安全岗。这里我主要谈谈安全文化中的本质安全问题。 本质安全,就是通过人、物、系统制度的安全可靠与统一,最终实现矿井恒久性安全的目标。我们知道,本质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煤矿安全规程》里面有个本质安全型电器设备的概念,把这个理念导入、演绎并扩展为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体现了安全思想的新境界,安全管理的新视野和安全目标的高定位。 过去人们普遍认为,煤炭企业属于高危行业,发生事故是必然的,不发生事故是偶然的。现在提出本质安全的目标,就是要求职工在工作中处处按标准、规程作业,把安全事故降到最

低,直至实现零事故。 本质安全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人的安全可靠性。不论在何种作业环境和条件下,都能按规程操作,杜绝“三违”,实现个体安全。二是物的安全可靠性。不论在动态还是静态过程中,物始终处在能够安全运行的状态。三是系统安全的可靠性。在日常的安全生产中,形成“人机互补、人机制约”的安全系统,不因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而发生重大事故。四是制度规范,管理科学,杜绝管理失误。 实现本质安全的重点之一是塑造本质型安全人,这也是我们创建学习型企业文化中安全文化的重要内容。人是安全开采的主导因素,煤矿事故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低素质的人,只有用安全文化启迪和教化,塑造具有科学知识和正确思维方法的高素质的人,才能掌握安全开采的主动权。人的行为的处于安全开采的基础地位,相对于设备、制度等方面,人的行为的不确定性是安全中的一个极大的变数。安全工程专家海因里希说过,88%的事故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中国煤矿事故当中,人的因素几乎达到90%。人是文化的主要载体,因此,塑造本质型安全人的过程也是培育安全文化的过程。 我们所要塑造的本质型安全人,就是想安全、会安全、能安全的人。想安全就是职工具有强烈的自主安全意识;会安全就是职工具有驾御安全的熟练技能;能安全就是环境本身能够有效地保障安全。

应将本质安全融入安全文化建设(标准版)

Advocating a safety culture is to make human life and work safer and healthier under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condition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应将本质安全融入安全文化建设 (标准版)

应将本质安全融入安全文化建设(标准版)导语:倡导安全文化的目的是在现有的技术和管理条件下,使人类生活、工作地更加安全和健康。而安全和健康的实现离不开人们对安全健康的珍惜与重视,并使自己的一举一动,符合安全健康的行为规范要求。 企业管理之父彼德?德鲁克说过:“任何组织中最稀缺的资源是在文化的影响下把任务执行好的人”,这句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和可持续发展中所起的关键作用。近年来,以安全价值取向、安全伦理道德、安全行为规范、安全管理理念、安全文化知识、安全文化氛围为主要内容的安全文化的提出,正在将企业的安全问题由自然科学向人文科学转化和深化,是将本质安全的理论融入安全管理思想的一种新认识。 本质安全的提出,源于20世纪50年代世界宇航技术的发展。本质安全强调通过追求企业生产流程中人、物、系统、制度等诸要素的安全可靠及和谐统一,使各种危害因素始终处于受控制状态,进而逐步趋近本质型、恒久型安全目标。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美国安全管理专家海因里希在他的“事故连锁理论”中强调:“工业伤害事故的发生发展过程具有一定因果关系事件的连锁,人员伤亡的发生是事故的结果,事故的发生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人

世界现代艺术设计简史(答案)

世界现代艺术设计简史 1、斯堪的纳维亚各国的设计有何共同之处?试述斯堪的纳维亚现代设计风格的形成及特点 答: 2、意大利的设计有什么样的特征?试述意大利现代设计的发展过程极其特点 3、后现代主义设计产生的原因及其对设计的影响 4、简要谈谈未来设计发展的趋势; 5、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主要特征 强调建筑的精神功能,注重设计形式的变化。后现代主义建筑认为“方盒子”现代主义建筑缺乏人情味,主张建筑应该而且必须有装饰。在建筑细节上,往往采用各种古典装饰,运用变形、分裂、删减、夸张、矛盾等手段使装饰充满趣味性和象征性。而现代主义建筑一向反对装饰,认为装饰造成了建筑不必要的开支,使大众无法消费得起,导致了其强调无装饰化外形特点,在设计形式上陷入了减少主义风格的泥沼之中。 后现代主义建筑强调历史文化,即所谓“文脉主义”。他们在抛弃现代主义“方盒子”建筑形式的同时,认为决定建筑外观的不单纯是内部功能,而且还受到群体、环境、地区、历史等的影响,强调建筑的形体质量感,提倡建筑的“内”“外”双重性,重视层次感和深度感。他们认为现代主义建

筑在某种意义上完全把历史隔断了,工业文明好像不是从历史发展过来的,而是从工业革命的烟囱里一下子冒出来似的。因此,他们强调重视传统历史风格,主张对历史风格采用抽出、混合、拼接等方法,并且将这种折衷处理建立在现代主义设计的构造基础之上。

后现代主义建筑语言具备“隐喻”、“象征”和“多文”的特点,表现在建筑造型和装饰上的娱乐性和处理装饰细节上的含糊性。 现代主义建筑形态语言基本上是单一的,只是出于对功能认识;而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形式往往包含一系列现代符号学的内容,通过点、线、面和色彩的变化,使现代主义明确、高度理性化的形态语言具有了“隐喻”、“象征”和“多义”的含义以及戏谑、调侃的色彩。 6、简述日本设计中的“双轨制” 7、“工艺美术”运动风格的特征及其影响; 特征:强调手工艺,反对机械化生产;在装饰上反对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和其他各种古典的、复兴主义的传统装饰风格,提倡哥特风格和其他中世纪装饰风格,讲究简单、朴实、功能良好;主张设计的诚实,反对设计上哗众取宠、华而不实的倾向;装饰上有推崇自然主义、东方装饰和东方艺术的特点。

国家安全的文化与文化安全

国家安全的文化与文化安全 冷战结束后,文化对国家政治稳定的影响更加凸显。在国家安全建构中,中西方的学者从不同视角研究了文化因素的影响与作用,并在研究中显现出了不同范式。中国的研究只有借鉴西方国家安全的文化研究范式,进一步深化理论研究,扩展研究范围,才能向着多层面、全方位的方向发展。 标签:国家安全;文化;文化安全;研究 冷战结束后,国家体系中的安全问题以及国际安全的主要威胁趋向多元化。由于文化因素对政治经济产生的深远影响,世界格局中的国家安全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凸显,甚至有些学者认为“文化”这个词以压倒一切之势引导着国际关系、安全研究和国际经济的研究。国际政治领域中文化研究的范式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从西方逐渐地进入到更多的国家,这种范式也与各国的具体情况相结合,产生出不同的理念。在国家安全建构中,中西方的学者从不同视角研究了文化因素的影响与作用。 一、西方视野中关于国家安全的文化 长期以来,人们对“文化”与“安全”这两个词的不同的理解,势必会使在阐述两者之间的关系时,出现更为复杂的情况。西方研究文化对国际政治、安全的影响较早。马克斯·韦伯(Max Weber)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就从文化角度考察了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通过比较宗教学的研究,韦伯认为新教伦理促进了“理性化”的进程从而选择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得出了宗教观念是社会秩序和制度构成的动力因素的结论。安东尼奥·葛兰西(Antonio Cramsci)致力于阐发一些能使我们理解20世纪政治和经济结构及社会和文化关系的变迁的概念,通过对意识形态概念进行思考,进而去考察一个整体范围内的社会集团以及它们的观念和文化意义的关系。除此之外,马克思(Marx)、托克维尔(Tocqueville)、洛克(Locke)等都对文化因素在国际政治中的影响做过论述,这些思想无疑为西方国家安全的文化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战以来一直在国际关系研究界占统治地位的现实主义,随着冷战的终结和国际安全环境相对缓和,一时陷入了“失语”状态,造成了“范式的真空”,激起国际政治理论“主义”之间的争鸣。“主义”在争鸣与融合中发展。随着文化地位的上升,文化问题的敏感性大大加强。西方把文化研究的范式引入到国家安全体系中。综合来看,西方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察了国家安全的文化:1.在国家安全体系中研究文化的本质、原因和结果。这些概念与基本原理是在安全体系中对文化因素进行研究时,必然要涉及的内容,所以现实主义、自由主义与建构主义在不同论著中都对此进行过深入研究。如费格森(Yde HFerguson)和曼斯巴奇(Richard W.Mansbach)的《国家、概念的纷乱和国际关系理论的未来》、格伦·乔丹和克里斯·威登的《文化政治学:阶级、性别、种族与后现代世界》、亚历山大·温特(Alexander wendt)的《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都从不同角度对文化的本质、规范等进行了思考。2.文化对国家安全战略决策的作用。决策的产生不只是一个

安全文化的概念和本质参考文本

安全文化的概念和本质参 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安全文化的概念和本质参考文本 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 安全文化的概念和本质 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一直在潜意识或有意识、有 针对性地探索和掌握安全文化。概而言之,安全文化是人 类在现实工作生活中对自身或他身安全在由感性向理性认 识、把握和实践过程中,追求最佳安全状态的要求、意愿 和氛同。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断提高,持以人为本、从 维护人的生命健康角度、突出通过人的素质提高和人的主 观能动性来保证安全的安全文化观,是包括所有企业在 内,全社会共同努力追求的方向。 2 加强煤炭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2.1 加慢煤炭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落实“j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具体体作为业文化的一部分,安全文化代表了

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就是宣传科学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职工的安全技术水平和安全防范能,它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其;发点在于捉高干部职工的安全文化素质,形成“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舆论氛罔,最终目标是防止事故、抵御灾害、维护健康,它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2.2 加强煤炭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 加强煤炭企业安全文化建没,就是要营造浓厚的安全氛围,提高职工安全自主管理能力.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使企业能集巾精力抓生产,聚精会神搞建设。只有这样,煤炭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 加强煤炭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途径 3.1 加强领导,形成合力,是加强煤炭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前提条件

营造良好安全文化氛围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营造良好安全文化氛围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浅谈企业安全教育培训 职业安全健康教育是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实现安全生产、预防职业危害的一项重要措施。科学、有效的教育培训工作,可以丰富企业广大干部员工的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技能,提升安全素质,逐渐养成规X的安全行为方式,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从而真正达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能够安全”的安全生产宗旨。 一、明确培训目的、制订培训计划、确定培训对象和重点 根据党中央的要求,任何企业的发展都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安全发展、和谐发展,而“以人为本”首先就是要以人的生命为本,因此,我们安全培训的根本目也就定位在两个方面:一是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技能,最大限度减少事故发生;二是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提高全员安全素质,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实现和谐稳定可持续发展。 明确了培训目的,就有了培训的方向性,而要有效地开展好培训工作,还必须制订详细的培训计划,只有这样才能减少培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内容应包括法律法规、安全管理、设备点检、供电安全、特种作业、事故案例等多个方面,人员要涵盖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班组长、普通员工等各个层次,列出时间表有序实施。

任何事故的发生往往都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管理缺陷等方面的因素引起的。因此,安全教育培训工作重点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开展: 1、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杜绝“三违”现象的发生 所谓人的不安全行为,它包括在生产作业过程中因为偷懒未采取安全措施、误操作、不执行安全操作规程、不按规定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具等不安全行为。 对绝大多数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表明,“三违”现象(即违章操作、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因此,要消除生产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安全教育培训就必须从员工的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的培训这三个方面着手。 安全意识教育是安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和劳动纪律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提高企业管理人员和广大员工对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奠定安全生产的思想基础。劳动纪律教育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安全生产的条件、减少工伤事故、保障安全生产的必要前提。 安全知识教育是提高员工安全技能的重要手段。只有掌握了较为丰富的安全知识,才能做到“会安全、能安全”。它包括企业的基本生产状况、生产技术过程、作业方法和工艺流程;有关电器设备的安全性能;防火、防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个人防护用品的性能和正确使用方法的知识等。

浅谈持续安全理念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指导作用(2021)

浅谈持续安全理念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指导作用(2021) Safety culture is to establish a safe, reliable, harmonious and coordinated environment and a safety system for matching opera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424

浅谈持续安全理念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 指导作用(2021)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安全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理念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安全文化以其独特的精神、观念等意识形态,已逐渐成为企业管理的基础和发展之宝。2008年民航局党组提出了持续安全的新理念,要求全行业以更宽广的视野、更科学的思路、更坚定的信心、更严格的管理、更务实的措施确保持续安全,促进行业科学发展。本文浅述了企业安全文化的概念、持续安全理念的内涵以及持续安全管理理念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指导作用。 一.企业安全文化的概念 中外有关组织机构的调查资料一致表明:大多数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原因都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其比例远远超过因安

全工作条件不到位而造成的事故发生率。这些存在于职工思想上、行为上的问题,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安全管理所能包涵的范畴,而有着复杂的社会文化背景。因此,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跳出传统管理的圈子,把安全放置在文化的大视野中去研究,通过在企业中构建一种以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为基础的安全文化,借助文化所特有的持续影响力、广泛渗透力和久经扩张力,引发企业各级管理者和广大职工安全理念的转变,引导全体职工养成正确的安全行为习惯,突破安全生产工作的制约瓶颈,进而达到卓越的安全管理水平,在塑造本质安全人的基础上,实现本质安全型企业。 国际核安全咨询组织给出的安全文化定义为:“安全文化是存在于单位和个人中的种种素质和态度的总和,它建立一种超出一切之上的观念,即核电厂的安全问题由于它的重要性要保证得到应有的重视”。 英国保健安全委员会核设施安全咨询委员会(HSCASNI)组织认为,“一个单位的安全文化是个人和集体的价值观、态度、能力和行为方式的综合产物,它决定于保健安全管理上的承诺,工作作风和

3D5F安全文化-本质安全文化内涵(通用版)

( 安全文化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3D5F安全文化-本质安全文化内 涵(通用版) Safety culture is the product of human civilization, and corporate safety culture is to provide a guarantee for safe production in production, life and survival activities of enterprises.

3D5F安全文化-本质安全文化内涵(通用 版) (一)本质安全文化内涵 本质安全原意是指操作失误时,设备能自动保证安全,当设备出现故障时,能自动发现并自动消除,从而确保人和设备安全。本质安全概念后来延伸为组织系统内在的、从根本上防止事故发生、实现安全的功能和特性。 本质安全文化就是以本质安全为核心,以塑造本质安全人为基础,以构造本质安全矿井为方向,阐述在哲学上如何认识本质安全、在管理上如何推进本质安全、在行为上如何实施本质安全的安全文化。 (二)3D5F内涵 1、D是英文Direction(方向)的首字母,3D是指从本质安全

哲学、本质安全管理、本质安全行为三个方向全面塑造本质安全人,发展本质安全人,以人为本,打造本质安全矿井。 2、3D代表与D谐音的三种安全精神:脚踏实地的安全工作精神,寻根究底的安全排查精神,枕戈待敌的安全预防精神。 3、35代表与35谐音的本质安全三无目标(无“三违”、无隐患、无事故)。 4、F是英文Factor(要素、方面)的首字母,35F代表本质安全哲学的五个方面(安全人本性、安全必然性、安全与生产的关系、安全与质量的关系、安全与效益的关系)、本质安全管理的五个要素(人的安全可靠性、物的安全可靠性、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制度的安全可靠性、管理的安全可靠性)、本质安全行为的五个层面(全矿员工、高层领导、区队干部、班组长、作业人员)。 3D安全精神 (一)脚踏实地的安全工作精神 安全工作必须严谨认真,来不得半点马虎大意;安全工作必须实事求是,来不得半点虚假浮夸;安全工作必须从基础抓起,来不

文化全球化利弊

文化资源丰富多彩,以致西方国家的娱乐业也开始窥视、争夺中国的文化资源。1998年夏季,美国迪斯尼公司推出的影片《花木兰》,就借用中国的传说故事表现美国的文化理念。 如果从知识产权的角度说,迪斯尼制作的动画片,产权当然属于美国。但是,国人谁不知道,《花木兰》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感人的故事?我们必须接受的事实是,中国文化财富已经成为美国文化增值的手段。倘若人们不重视中国文化知识产权的保护,不进一步深入挖掘和保护中国的文化遗产和资源,任凭他人随意掠夺,早晚中国的文化资源会被挖空。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社会政治稳定的影响,是一种客观的、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现实存在。我们以新的姿态推进改革、扩大开放,保证持续稳定发展是回应经济全球化带来各种不稳定挑战的必然选择。这是一种“冲击—回应”互动关系,其运动轨迹和结果总的说来就是一种“不稳定—稳定—不稳定”、不断循环发展以至无穷的过程。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民族文化反映该民族历史发展的水平。 《国家安全学》认为,国家文化安全根源于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文化,是随着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冲突而出现的,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与冲突是国家文化安全形成的前提条件。但是在古代,由于世界不同文明板块之间缺乏频繁的交往,不同文化体系之间的冲突还不甚明显,文化安全特别是国家文化安全也就没有突出出来。国家文化安全问题虽然在古代还没有明确地显现出来,更没有被人们明确地提出来,但却已经作为不甚突出的方面开始成为国家安全的派生要素之一。当一个国家被另一个国家在武力上征服,军事安全和政治安全都已经被彻底打破时,文化安全问题就更为明显了。无论是征服者还是被征服者,任何一个国家都知道,要彻底消灭一个国家,就要消灭其人民,而消灭其人民的办法无非两条,一条是肉体上的消灭,这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国家就是因此而彻底消亡而变成历史的;另一条是文化上同化,历史上也曾经出现过这样的情况,不少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国家就是在文化同化(当然也有一种是融合)的过程中而不复存在的。 国家文化安全问题以不同国家之间文化差异的存在为前提,在近代东西方国家之间文化冲突日益突出和加剧的情况下而凸现。,只有到了近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以后,特别是在西方列强对东方国家实行殖民侵略政策、东西文明冲突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才逐渐成为现实。近代以来,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其先进的生产力和强大的经济基础、政治军事优势,不仅对相对落后的国家进行军事侵略和政治压迫,而且同时也进行文化侵略、文化渗透,搞文化霸权。国家文化安全问题因此而变得更为突出和明显。 在文化的差异与冲突中如何保持和延续自身文化的问题,就是文化安全和国家文化安全的本质所在。因此可以说,文化安全就是文化特质的保持与延续,而国家文化安全就是一个国家现存文化特质的保持与延续国家文化特质的保持是国家文化安全基本的内在前提和构成要素,国家文化特质的延续是国家文化安全的长久保障,保持与延续的统一才能构成国家文化安全在时间跨度上的全面要求。 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延续五千年而没有中断和消亡,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和标志就是汉语从来没有中断和消亡。有些文明古国的文明后来之所以中断甚至消亡了,其重要原因和标志也是它们各自的语言文字中断和消亡了。 作为国家文化安全之基本内容的语言文字安全,最基本含义就是指一个国家使用自己固有语言与文字的权利不受外部因素特别是外部强权的威胁和侵害;其次是指一个国家的语言文字本身不因他国语言文字的影响或侵入而失去在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科技等等领域的主导地位;第三是指语言文字在内外各种文化和非文化因素的影响下保持合理的纯洁性;第四是指语言文字的改革与发展能够安全稳步进行,而不至于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多于便利的不便、多于益处的害处。 由于英国在近代的兴盛,由于美国在当代的强大,英语这一本来只在西方部分民族中使用的语言文字,现在几乎成了世界语言和文字,无情地迫使许多国家的知识分子甚至普通民众不得不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来学习这一第二语言,否则就可能被时代所淘汰。英语在当代世界的霸权地位既与美国在当代世界的政治军事霸权地位相适应,同时又在互相推动,形成了一种良性互动。 当年日本侵略中国时,就曾强行在中国推行日语教学和日本文化教育,企图从语言文字方面彻底征服中国人。在这种情况下,被强迫学习日语和使用日语的中国人,遭受着难以想象的内心痛苦和精神折磨西方列强在近代对外侵略和扩张的过程中,也常常强行把他们的语言文字变成了遭受侵略的国家和地区的主导语言文字,其后遗症至今还在世界一些国家和地区存留着。在西方国家之间,这种语言文字的侵略和被侵略、安全与不安

世界艺术设计史

世界艺术设计史 课程英文译名:History of Art Design课内总学时:32 学分:2 开课学院:新闻出版学院开课教研室:艺术设计系 课程编号:课程类别:任选课 面向专业: 所有专业 一、课程的任务和教学目的 世界工业设计协会主席在北京之行中讲到“穷国出口资源,富国出口设计”,对于我国起步不久的现代设计教育和设计领域来说,了解世界先进的设计历史就显得尤其重要。设计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问,同时又是极具开创和开放性的学问,我们要集中国和世界之大成,唯有开放性的建设和发展,才能走向成熟和完善。本文运用大量详实的世界设计史料组织教学,并结合生动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可以引导学生开阔思路,亦能开拓视野,深入学习。 二、课程的内容与基本要求 第一章:绪论 了解设计的概念与分类,艺术设计的多重特征。重点和难点是把握艺术设计的本质。 第二章:中国艺术设计史 了解中国艺术设计的起源和发展,从远古时代到封建社会的设计,全方面掌握中国古代文明与设计。 第三章:西方古代艺术设计 了解西方古代艺术设计的起源和发展 第四章:现代设计的萌芽 了解工业革命初期的设计发展状况和“工艺美术”运动。 第五章:“新艺术”运动 了解欧洲各国的“新艺术”运动发展。 第六章:现代主义设计的萌芽 了解现代主义设计产生的背景和思想基础以及欧洲的现代主义运动。 第七章:后现代设计 了解后现代时期的设计和后现代设计。

三、实践环节及基本要求 四、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先修课程:无 五、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 1、通过学习,了解世界设计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并通过大量详实的史料,使学生熟悉世界包括中国艺术设计的发展历程。 2、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艺术设计发展要点以及演变的规律。 3、本课程可以引导学生开阔思路,不拘泥于某一学科和某一方面,深入学习。 六、学时分配 总学时32学时 第一章:绪论 4学时 第二章:中国艺术设计史 6学时 第三章:西方手工业时期艺术设计史 6学时 第四章:现代设计的萌芽 3学时 第五章:“新艺术”运动 3学时 第六章:现代主义设计的萌芽 3学时 第七章:后现代主义设计 3学时 第八章:世界艺术设计的源流欣赏 4学时 七、教材与参考书 参考书:《世界现代设计史》,王受之,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9 《设计概论》,席跃良,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1 《艺术设计史》,杨先艺,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11 《现代艺术设计思潮》,唐济川,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1 八、说明 本课程信息量大,图文并茂,需要在多媒体环境下教学。 (执笔:李婷)

安全文化的本质、维度、研究方法

安全文化的本质、维度、研究方法 文化的本质:基本意会 人们认为安全文化或组织文化有不同的层次,最外层的是那些可观察的行为与人工产物,包括规章制度、故事、仪式、习语等;中间层次是信念与价值观,是人们行为的内在意向,是内隐的,但个体能够明确意识到,并且可以从各种行为中推测出来;最深层次的则是基本意会,个体意识不到,已经成为想当然正确和合理的。Schein认为,实际上是基本意会在指导人们的行为,告诉群体成员如何观察、思考和感知事物。至于安全态度、行为、组织实践等等都是基本意会在各个层次、各个问题上的具体表达。在高风险组织,这些意会不一定就是针对安全问题的,但决定了人们对安全问题的看法。例如,如果一个人认为组织的规章制度是无效的,那么他对安全规章制度也是持否定态度。Guldenmund根据Schein提出的文化的维度对安全文化做出了解释:对什么是安全的、什么是不安全的看法反映了人们对现实的看法;关于车间、隐患与环境卫生的看法以及在安全问题上花费的时间反映了人们的空间观;对人必犯错、有些人更容易出事故等看法反映了对人性的看法;在什么事情上应该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什么事情上采取必要的等待反映了对人类活动的看法;人与人之间的是竞争的、个人主义的还是合作的,对于他人的不安全行为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反映了关系的本质。 文化的维度

衡量一种文化,对每一种文化要素既要看它有没有,还要看它在组织内的共享程度、相互之间的联系,以及是否有一个核心价值观的存在。Eldridge与Crombie认为可以从三个维度来衡量组织内的文化:深度(depth)、宽度(breadth)和演变(progression)。文化的层次说在这里仅是文化在深度上的表现,除此之外,还要看不同的组织内容之间的连接状况以及文化在时间维度上的发展过程。这一模型充分考虑了基本意会以及组织的历史在组织文化中的作用,并把二者称之为文化的驱力因子。并且认为组织气氛是组织文化的表现,是当前时刻在价值观水平上的表现。Gorman也是从三个维度定义组织文化:强度、普及性、方向。强度说明了个体对组织的认同程度,这一模型的优点是考虑了文化的厚度以及亚文化的存在。 安全文化的研究方法 对安全文化的测量依赖于对安全文化的定义,而后者又取决于采取的观点。考虑到安全文化概念本身的整体性和多侧面属性,问卷调查这种分析取向的研究方法就可能掩盖安全文化本来面目。有些人认为基本意会才是文化本身,应该深入挖掘各种文化现象背后的基本意会,应该关注文化的动态过程,看它如何产生、如何稳定下来。有人建议从现象上进行探讨,通过观察、访谈、通过不断地试误、相互比较等等,揭示特殊工作背景的人们如何在日常工作中理解、解释各种情景并采取行动。这要求加强数据分析中的综合性,采用人类学研究范式,用定性研究方法测量安全文化。

培育安全文化推进本质安全

培育安全文化推进本质 安全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培育安全文化推进本质安全齐鲁石化在狠抓安全管理的过程中,注重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围绕企业安全理念与职工安全行为规范的培育和养成,实施四项工程,积极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 “1+4”领导责任制工程。在齐鲁石化,人们把企业“一把手”抓好安全生产4件事形象地称为“1+4”工程。这4件事分别是:始终把握好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研究新情况,提出新措施;逐级抓好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对本单位重大隐患心中有数,抓好治理;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抓好生产装置技术改造和基本建设安全管理的“三同时”。每个季度在安排两级党委中心组学习时,公司党委都要将安全生产作为重要内容,每当国家和总部对安全生产作出部署时,公司都要安排安全环保部门负责人到公司党委中心组宣讲,增强两级领导干部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 “333”员工安全行为工程。“333”工程涵盖了员工安全生产的行为。第一个3是强化三基,即基础工作、基层建设、基本功训练;第二个3是狠反“三违”,即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第三个3则是三项专项整治,即整治低标准、老毛病、坏习惯。从2006年开始,公司做到月度整治有计划,季度讲评有考核,确保整治取得实效。去年查出问题10125项,已整治9939项。塑料厂实行“未遂事故报告制

度”,对未遂事故实行分级管理,实施后事故率大大降低。炼油厂联合装置落实巡检制度,做到多方位、多专业、全天候接力巡检,确保装置处在安全、经济、平稳的运行状态。 “双平安”群众安全文化工程。齐鲁石化开展了“职工身边无隐患、我与企业双平安”活动。发动职工从本岗位入手,深挖细查身边的事故隐患。塑料厂从不同岗位、不同工种的职工中抽出5至10名职工代表,进行不定期巡查,并将查出的事故隐患及时反馈给车间,督促车间及时整改。 班组安全文化创新工程。齐鲁石化储运厂机务车间开展“班组亲情文化”建设,用职工自己提出的安全心语建立了“安全文化长廊”,用职工的全家福建立了“安全亲情栏”,每一名员工上岗前都要面对自己,面对亲人,重温嘱托,自觉遵章守纪。氯碱厂开展“一人一课”活动,基层职工人人当教员,个个讲安全,建立多向互动、全员参与的新模式。目前氯碱厂已成为国内第一家通过安全标准化一级企业验收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 安全文化的建立有力地促进了安全生产。齐鲁石化连续6年被中国石化授予“安全生产先进单位”,连续4年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安康杯”竞赛优胜企业,两次获得山东省“安全生产先进企业”和“全省安全生产双基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西方现代艺术设计简史

西方现代艺术设计简史 1、威廉·莫里斯被称为现代设计之父,他与现代的设计又相似之处。 2、朱铭、荆雷合著《设计史》把设计史分为六个时期,设计萌芽时期、手工业时代的设计、早期工业化时代的设计、现代主义设计时期、后工业社会的设计和设计的计算机时代。 3、王受之著的《世界现代设计史》、《世界现代建筑史》和《世界平面设计史》等,综合的,分门别类的研究了现代设计史。 4、1851年伦敦举办了“水晶宫”世界工业博览会,从而引起了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兴起于发展。 5、约翰·拉斯金是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倡导者、理论奠基人。 他的艺术设计思想:(1)主张艺术与技术相结合(2)主张艺术设计要符合实用目的(3)倡导艺术家,设计师向大自然学习(4)反对工业化生产方式,反对在设计中实用新技术、新材料,主张设计使用自然材料和运用手工技术。 6、1896年由莫里斯设计的《桥莎集》,被誉为书籍装帧设计史上的杰作之一。 7、法国是新艺术运动的发祥地,巴黎和南锡是两个重要的发展中心。其中,“新艺术之家”、“现代之家”和“六人集团”三个重要的设计事务所都在巴黎产生。 8、六人集团中的赫巴托·基马德,设计的著名的“巴黎地下铁路入口处的装饰”,采用了弯曲的金属结构,模仿之物的支干和采用玻璃棚顶,模仿贝壳形状,体现出鲜明的新艺术运动的特点与风格。 9、法国的新艺术运动除在建筑、家具、室内设计等方面外,在陶瓷,平面设计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最早设计广告的是朱尔斯·谢列特,他本人也因此被称为“现代广告之父”。 10、凡·德·威尔德不仅是比利时新艺术运动的重要代表,而且也是世界现代艺术设计史的重要人物。他参与了德国工业联盟,包豪斯也有贡献。 11、威尔德在设计思想上也有两面性:一方面他强调工艺和装饰的理性,即他的现代理性主义设计,宣扬设计和批量生产中的合理化。另一方面他又坚持设计师艺术的个性化,反对标准化给设计带来的限制。 12、新艺术运动在奥地利被称为”维也纳分离派”。 13、“格拉斯哥四人集团”是由麦金托什和他的妻子玛格丽特·麦克唐纳、妻妹费朗西丝·麦克唐纳、妻妹夫郝伯特·麦内尔四人组成的设计集团。 14、在西班牙的新艺术运动中,安东尼·高蒂是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安东尼·高蒂是西班牙伟大的建筑设计师,也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整个新艺术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 15、高蒂的艺术设计思想具有较强的民主主义思想,他的设计思想的成熟与发展受到很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首先是他与生俱来的平民性格。其次是巴塞罗那的经济环境和自由、民主的思想,也给他的设计思想以较大的影响。再次,是巴塞罗那和高蒂的家乡卡塔罗地区,在历史上就经历了东西方文化艺术的交流与融合,并且受到哥特式风格的影响,加上19世纪中叶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倡导者的复兴中世纪手工艺和哥特式建筑、设计等风格以及倡导设计的民主化理想。 16、在高蒂的设计生涯中,最能代表特的设计特点与风格的作品,应该是特设计的“巴特罗公寓'其建筑借鉴了自然界中得凹凸,螺旋,抛物线等各种非矩形平直的曲线形态。 17、彼得·贝伦斯是德国工业同盟的核心成员之一。他被聘为德国最大的电气公司------“德国通用电器”公司的艺术顾问。为该公司做出世界上第一个企业形象设计。 18、风格派的艺术标准,目标:追求绝对抽象的原则,采用基本的几何形象的组合与构图来体现整个世界的法则追求和谐与表现。用简单的长方形、正方形、直角等几何形式和无装饰、三原色、中性色彩等造型元素。 19、里特维德,他设计的家具作品“红蓝椅”和建筑作品“施罗德住宅”等,成为20世纪西方现代艺术设计师上的经典作品。 20、俄国构成主义在建筑、产品设计方面的探索是最成功的,1919年塔特林为第三国际设计的“第三国际纪念塔”,对现代设计有很大的启发。 21、包豪斯的教学特点:1、理论导师和技术导师2、教学上很多时候是在工厂里完成的,提倡实践操作。3、构成深,请了很多大家。 22、包豪斯的教育方针:1、在设计中提倡自由创造,反对模仿,墨守陈规。2、将手工艺与机器生产结合起来,提倡在掌握手工艺的同时,了解现代工业的特点。3、强调基础训练,从现代抽象绘画和雕塑发展而来的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和色彩构成等基础课程,成了包豪斯对现代工业设计做出的最大贡献之一。4、实际动手能力和理论素养并重。5、把学校教育与社会生产实践结合起来。 23、包豪斯建立在迪索。格罗庇乌斯为第一任校长。 24、米斯是德国著名的建筑设计师、建筑理论家、艺术设计教育家、德国工业同盟和包豪斯的重要成员,也是现代主义建筑设计领域中最重要的大师之一。 25、包豪斯的历史贡献:1)强调集体工作方式,用以打败艺术教育的个人藩篱,为企业工作奠定基础。(2)强调标准,用以打破艺术教育造成的漫不经心的自由化和非标准化。(3)设法建立基于科学基础上的新的教育体系,强调科学的、逻辑的工作方法和艺术表现的结合。(4)把设计一向流于“创作外型”的教育重心转移到“解决问题”上去,因而设计第一次摆脱了玩形式的弊病,走向真正提供方便、实用、经济、美观的设计体系,为现代设计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5)在比利时设计家亨利·凡·德·威尔德的试验基础上,开创了各种工作室,如金、木、陶瓷、纺织、摄影等。团结了一批卓有建树的艺术家与设计家介入到设计中来,将设计教育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6)打破了陈旧的学院式美术教育的框框,创造了结合大工业生产的方式,为现代设计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7)培养了一批既熟悉传统工艺又了解现代工业生产方式与设计规律的专门人才,形成了一种简明的适合大机器生产方式的美学风格,将现代工业产品的设计提高到了新的水平。 26、“装饰艺术”运动产生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他主要是在欧洲的法国、英国和美国等国家开展的一次风格独特的艺术设计运动。 27、装饰艺术运动反对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片面强调手工艺、哥特式风格和自然美装饰风格。装饰艺术运动主张从传统艺术和设计中吸取创造元素;提倡机械美学,趋于简洁的几何形态设计。三大灵感来源:来自非洲的黑人面具和木雕以及南美洲原始部落中的原始艺术。 28、俄国芭蕾舞在巴黎演出。 29、国际主义艺术设计风格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已经出现,到五六十年代发展到高潮。实质上,国际主义艺术设计风格是现代主义艺术设计运动的思想、形式等在世界各国的表现,是现代主义艺术设计在特定发展阶段的成谓。几乎导致整个世界的建筑、产品等设计千人一面。 3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德国工业设计的发展中,乌尔姆设计学院起到了积极促进的作用。乌尔姆设计学院杯成为”战后包豪斯”他是1953年由包豪斯的毕业生、平面设计大师马克斯·比尔,在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诞生的小城乌尔姆建立的。 31、二战后,意大利著名设计师吉奥·庞蒂创办的《多姆斯》杂志成为意大利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宣传阵地。 32、北欧的瑞典、挪威、芬兰、丹麦、冰岛五国称为斯堪的纳维亚国家。 33、维亚航空公司旅馆设计出了具有雕塑般美感的蛋形椅和天鹅椅(玻璃纤维制作)。雅各布森设计杰作是沃拉系列卫生间用具。 34、最早提出人机工程学的是亨利·德雷夫斯。 35、1966年美国建筑师文丘里在他的《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一书中针对米斯·凡·德·罗提出的现代主义建筑设计“少则多”的口号,提出了“少则烦”信条,成为了后现代主义最早的宣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