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后殖民文化批评和后现代语境及中国知识分子的身份定位

后殖民文化批评和后现代语境及中国知识分子的身份定位

后殖民文化批评和后现代语境及中国知识分子的身份定位
后殖民文化批评和后现代语境及中国知识分子的身份定位

后殖民文化批评和后现代语境及

中国知识分子的身份定位

郭 军

内容提要:后殖民文化批评是由生活在第一世界、但有第三世界背景的知识分子针对西方文化中心主义和霸权思想而提出的理论建构,其理论前提是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思想和福科的话语霸权理论。依据这些理论前提,他们认为所谓古老、落后、愚昧的东方与文明、进步、开化的西方的对立并不是一种实质性的存在,而是西方文化的话语建构,其目的是为殖民主义时期的西方进行扩张和征服提供一个“说法”。这一文化批评理论包含两个层面的运作;其一是在西方反本质主义的后现代文化语境中对西方文化自身的批判反思,因而是后现代主流文化的一部分。其二,由于这种批判与反对文化霸权和种族压迫的政治立场相结合,又使之成为主流文化的对立面,而成为第三世界的代言人。按照后殖民主义文论家们自己的声称,似乎只有第一个层面才是其初衷,而第二个层面只是附带的效果,对此,应从他们的双重文化身份加以理解。中国人文知识分子对后殖民理论的认识和借鉴则需抓住其批判精神并重新语境化,才能达到清醒反思自己的传统文化的目的。

关键词:后殖民文化批评 后现代语境 知识分子

一、后殖民批评

“后殖民文化批评”(po st2co lon ialist critici m)在英美早已是热门话题,在综合大学的人文学院中,不仅文论与文化研究将此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开设,文学系、政治系,国际关系系,社会学系等也将其理论作为方法论来展开各自专业的研究,所涉及的范围从这一文化批评的“旗手”人物的著作与观点,如赛义德的东方主义(O rien talis m)、斯皮瓦克的贱民观点(Subaltern p erspective)到后起之秀霍米?巴巴的文化定位(the locati on of cu ltu re),法农的后殖民心理分析一直到被霍梅尼用全球追杀令通缉的拉什迪的小说作品;所涉及的学者有后结构主义者、马克思主义者、女权主义者,新历史主义者等。中国的文论界对此也有过热烈反响,如徐贲、张颐武等纷纷著述从后殖民的批判立场评说中国当代文学创作、反思中国人文知识分子的身份定位。对后殖民文论的译介也曾同步进行,已由社科出版社出版《后殖民理论》,(罗冈,刘象愚主编)。除此之外,一些外国文学刊物也曾辟理论专栏加入讨论(如一九九九年的《国外文学》)。但是与西方相比,中国人对此似乎只有那一时的热情。后殖民批评究竟是一种什么性质的理论建构,还有得讨论。

早在20世纪的70年代,欧美政治理论界就已经有对后殖民问题的论战,但当时所涉及的议题是战后殖民地瓦解过程中在亚洲和非洲崛起的那些民族国家与原宗主国之间的政治经济

关系,这一内涵到80年代基本未变,但是到90年代,当这个词从文学理论领域出现时,就全没有了早年那场论战的痕迹,意思也面目全非,且含混甚多,于是也导致相关概念的含混,最直接的相关概念便是“帝国主义”。中国社科院外文所的一位研究员在一次讲座中谈到在美国的一次后现代-后殖民讨论会上竟听到一位美籍香港华人大谈“中国帝国主义”,感到大为震惊。下面笔者根据自己所能读到的资料对此做一尝试性梳理。

“后殖民”作为一个文化批评概念出现在文论界是由生活在第一世界、但又有第三世界背景的知识分子针对西方文化中心主义、霸权思想等提出来的。这些人都是具有双重身份的人,如赛义德是阿拉伯血统,但从小受西方教育,现在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校级终身教授;而斯皮瓦克则出生于西孟加拉的加尔各答,受的是前宗主国的教育,后又移民美国,靠自己的努力成为美国著名学者。其他如巴巴、拉什迪等也都或多或少有相类似的背景。他们的背景一方面使他们觉得在白人主流文化的语境中自己处于“边缘性”地位(m arginal po siti on),但另一方面,他们又可以反观两面文化,以自己的“他者”性,即以自己的背景为理论资源,提出有别于主流文化的话语建构,从西方文化内部对其进行批判解构。他们所提的后殖民批评的主导精神是反霸权、反文化或意识形态的帝国主义。这意味着两个层面上的操作:首先这意味着对自己民族身份的认同,作为第三世界的代言人与第一世界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对峙,但对这一层面的角色地位他们却由于种种原因而竭力回避公开承认。他们将自己的操作一概集中于第二个层面,即话语建构层面。根据他们的观点,西方白人话语霸权导致第三世界“失声”,使之成了“沉默的主体”而一直由白人代言,因而他们需要找回自己的“声音”。赛义德的《东方主义》一书的要旨就是揭露西方如何从自己的政治、经济、文化利益出发,用自己的意识形态术语言说“东方”,把东方说成一个有别于“我们”(西方)的“他们”,需要“我们”去开化,而“他们”所能理解的方式只有武力和暴政,“他们”和“我们”不一样,是应该被统治的。赛义德认为不仅西方的政治话语,甚至整个文学史都是这样一种建构,如英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小说《鲁滨逊漂流记》就定下了这一基调,经狄更斯一直到康拉德、吉扑林等,这一“声音”绵延不绝于耳。赛义德称这一类言说 叙述为“东方主义”或“东方学”,认为这种“东方”并不是真实的东方,而是帝国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建构文本,推而广之,殖民历史迄今为止也一直是西方话语言说的版本,并不等于真实的历史,但是尽管如此,这种言说却早已制造了一种定式,人们从不质疑其建构规训(disci p line)。

那么后殖民知识分子的职责就在于暴露这些规则,从反本质主义的立场揭露这种言说的建构性。他们的理论武器或哲学世界观是福科的话语 权力理论和德里达的解构理论。他们认为,随着战后一大批过去的殖民地在政治上获得独立、成立民族国家,他们在文化上也不应该再需要代言人,而应该言说自己的历史文化,非殖民化不仅仅只是个政治经济问题,也是一个在文化上的表征 代言(rep resen tati on)问题。实际上,对于“后殖民“批评家们来说,表征问题的解决似乎是解决许多其他问题的先决条件,因为如前所述这些经过解构主义思潮洗礼的“后殖民”批评家们都内化了结构主义的认识假设,即历史文化的文本性质。借助于福科关于“权力”与“话语”关系的观点,他们认识到一切“知识 真理”说到底也就是“权力”,即,既定的意识形态决定了“知识真理”的形态和内涵,正如中世纪肯定宗教世界观,而启蒙运动以后肯定科学世界观一样,所以知识 真理实质上是一种此长彼消的话语较量,而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扩张总是要伴有一个“说法”的,用解构主义的术语来说,即帝国主义在进行政治经济文化扩张的同时,其意识形态总是将世界的方方面面文字化 符号化,这是一个“文本化”的过程,用斯皮瓦克

的话说,即一个“形成某个供人认识理解的对象”的过程,用赛义德的话说,即一个形成帝国主义霸权的过程,一句话,一个帮助自己扩张的非本质的建构过程,这样的历史是操纵着话语言说的“游戏规则”的人们言说的产物。从这个意义上,后殖民批评认为找到了反殖民统治的突破口,如果说西方文化霸权用他们的意识形态话语构造了一个愚昧、落后、充满神秘色彩的古老东方和一个同样神秘,但却威严而文明的西方,那么“后殖民”批评所要做的则是对此进行“揭秘”(dem ystify),如果他们所建构的世界文明史是一套“编码”,“后殖民”批评所要做的则是“解码”。总之一句话,“后殖民”批评认为借助德里达、福科等后现代和后结构大师们所提供的思想武器,他们找到了整个资本主义文明大厦的裂缝,从这里入手挖掘,他们便可以摧毁这一建构,进行新的建构,即,重写世界文明史,使世界听到一种有别于西方主流文化话语的关于东方的声音。如果能够这样,他们认为,在东西方关系中,西方对东方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许多不合理定位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了。从这些意义上来看,无疑,“后殖民”批评是一种激进的文化革命派,所以这种批评一经产生,在政治文化领域产生了巨大反响。《东方主义》的作者赛义德被拥戴为受西方殖民主义压迫的国家,尤其是阿拉伯和伊斯兰世界的旗手。斯皮瓦克则被看作印度贱民的代言人。但是就在这时,赛义德本人却借《东方主义》再版的机会,写了一篇长长的后记,题目是《东方不是东方》,除了其他解释以外,其中一个非常用心良苦、意味深长的解释是,他并不是被压迫者“旗手”意义上的“反西方主义者”。斯皮瓦克也有类似的声明。这些令人费解的解释只有放入西方后现代学术思潮这个大语境内才能说得清楚。

二、“后殖民“文化批评在后现代文化语境中的定位

对文化批评的认识须切记两点,一是它的社会语境,二是“后殖民”批评家的双重身份。“后殖民”文化批评产生在一个带“后-”字的文化语境中,这一语境的最根本的精神是“反本质主义”,即,批判任何形式的“实在”论,对此他们一概称之为“形而上学”、“逻各斯中心主义”。他们认为一切文化的存在都是按照某种规训而进行的叙述或建构。这也是在经历了哲学世界观的“语言学转向”(the lingu istic tu rn)后的一种思想大潮,正确与否还有待于进一步评说。在这样一个语境中,他们的许多思想运思似乎也是在表征层面上操作的,更强调能指的重新建构而不是所指和能指之间的严格对应关系。赛义德所说的“东方不是东方”便是从这个层面上进行解释的。他说:“我所做的就是要显示,任何一种文化的发展和维持都有赖于另一种不同的、相竞争的‘异己’(alter ego)的存在。一种自我的构成,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法国还是英国,……最终都是一种建构,即确立自己的对立面和‘他者’,而这些‘他者’,实际上总是通过不断的对于‘他们’与‘我们’之间的区别的阐释而实现的。每一个时代都在再创造自身的‘他者’”。他的意思已很清楚:他要做的是“反本质主义”,他所要揭示的是“东方主义”理论对东方的建构,即“使东方东方化”(o rien talizing the o rien tal)的过程极其产物。那么,是不是揭去这层言说的包裹就会显露一个本真的东方世界呢?或者是否赛义德等“后殖民“批评家们的重新言说会提供一幅更为真实的有关东方的图景呢?这都被他的反本质主义的解释所否定。这同样的态度也见于斯皮瓦克的言论中。有人问她当她站在“后殖民“的立场批判资本主义主流文化时,“印度”背景对她来说意味着什么?她说:“……‘印度’对于像我这样的人来说并不是一个真正能够形成我的民族身份的地方,因为它一直是一个人为的建构物。说到‘印度’有点象说到‘欧洲’一样。例如当一个人说到一种欧洲属性时,他显然是针对美国作出反应。……所谓的‘印度性’,其实是并不存在的东西。……对于我们印度人来说,作为一个地方的India并没有

什么意义,而只有当我们要作出某种针对性的反应,作为另一种观点的对立面时,它才有意义……例如针对种族歧视时,我把自己建构为一个印度人,但这时候我非常非常远地离开了自己……所以‘印度’只有作为‘西方’的‘他者’时才有意义。”从这些解释来看,似乎他们并不真正关心第三世界内部的事情,也不是在捍卫自己的本土文化,如果给人以那种印象,那只是一种附带的效果。按照他们的自我申辩来理解,他们完全是在进行一种后现代文化性质的文本层面上的重新建构、重新言说,并不强调具体所指,于是他们的批评实践说穿了只是西方文化传统内部对主流文化在话语层面上的自我质疑、自我扬弃,是整个后现代文化社会批判的一部分。这种解释从理论上的确有助于澄清这种批评实践的立场和性质。但是,我们同时也要看到另一面,即这些“后殖民“批评家们的双重身份,无论如何他们与白人知识分子的批判都有不同之处,首先“后殖民”这一切入角度就极有政治倾向性,就算他们骨子里都早已是西方知识分子,他们的批评实践也是在自己置身于其中的学术营垒中的反戈一击。因为他们的话语不可能是完全没有所指的,就是后现代批评在不断强调语言是没有终极所指的置换游戏时,他们的文章也都是有确切所指的,即对后工业社会的批判。“后殖民”批评家们之所以在解释中竭力强调能指的建构意义而回避所指,这不仅是在澄清一种反本质主义的立场,同时也说明了他们作为少数人种知识分子在西方文化中的某种微妙境地。在西方文化中作为“他者”,他们深感自己的“边缘性”,在建构有别于西方主流文化的“东方话语”时,一方面表达了自己的反抗,另一方面也利用自己的背景为理论资源,在西方后现代这个倡导多元文化的语境中,开辟出了一块属于自己的理论阵地,让自己的声音被听到,从而从边缘走向了中心。一旦如此,他们便不能不关心自己已取得的地位,所以当他们的声音引起反响,特别是引起第三世界的认同时,他们得小心翼翼地保护自己的地位,以免自己在西方学界的形象受到影响。他们这种立场遭到许多第三世界文论家的批评,如中国学者赵毅衡说“后殖民”批评只是想给西方人提供点野趣来换得自己的学术位置。这种批评有一定的道理,尤其是针对大谈“中国帝国主义”的香港华人学者一针见血。但无论如何,撇开这些双重身份的学者们为生计考虑而流露的言不由衷,作为一种文化批判思潮,它对主流文化压迫和霸权的反抗精神还是具有启发作用的。

三、中国知识分子的身份定位

面对这股思潮,中国文论学界反应极为迅速,大概因为同是第三世界国家,也面临资本主义文化扩张所带来的影响和问题。但是一种在西方主流文化这样一个特定语境中具有批判性和革命性的话语进入中国语境是否还具有同样的性质呢?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的是“后殖民”批评家的批评实践实际上主要是以“他者”身份,用后现代、后结构的理论武器在第一世界文化内部反主流、反传统、反形而上学、欧洲中心主义、本质主义等,所针对的读者或观众主要不是第三世界,而是第一世界知识内部的霸权思想和虚假意识形态。如果我们不领悟其精神实质,不加以改造就生搬硬套,它的批判精神就会完全丧失,而成为一种与我们的主流文化合一的保守的东西,因为它可能立即就与民族主义、弘扬民族精神、批判西方结合在一起、与官方话语结合在一起,变成了用“后殖民”理论告别现代性、走进中华性,也就是与主流文化合一。所以要借鉴其批判精神,对其进行重新语境化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应该考虑的是在中国最迫切的权力压迫问题是否是西方与中国的压迫与反压迫的权力关系?如果生搬硬套是否掩盖了真正的权力压迫关系?如果一味强调本土而抗拒西方文化,对我们又将会意味着什么?

这使人联想到九十年代以来,随着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全球化问题的产生、人文科学对

“语言学转向”的普遍意识,使得人文知识分子产生全球性身份认同的危机,找不到自己的的立足点和归属,第三世界知识分子似乎尤其如此,不知应归属西方还是本土,对两者都似乎有种爱恨交织的心理。一些人完全以德里达、福科的理论为世界观,反人文主义,反表征,认为任何一种表征或立论都是行使知识暴力或霸权,连人的主体性都是某种意识形态或文化建构的“文本”效果,从此不谈人的中介作用和文化定位,而一味追求一种“后-”文化特征的无止境的“边缘性”--永远否定,因此也就丧失了一个知识分子所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另一些人则走向另一个极端,他们在用解构主义的反本质主义方法批判西方中心主义的同时,又从本质主义层面建构与西方对立的华夏族性,用文学和文论的“失声”问题和经济生活的“麦当劳化”问题来强调重建族性的迫切需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种危言耸听。关于“失声”问题,就文学语言来说,中国不像那些使用宗主国语言的后殖民国家,我们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学传统,不存在“失声”问题;就文论来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确在引介西方文论,但实际上,这些理论进入中国文化后,都已被重新语境化,正如中国人带着自己的心情和文化去消费“麦当劳”和去观看“泰坦尼克号”一样,西方文论也是在中国化。在今天这样一个全球经济文化交往的时代,纯粹的本土性只存在于想象之中了。“后殖民”批评所给我们的启发应该是更切实地考虑自己文化中的权力关系,进行文化的自我扬弃与更新,同时致力于在世界文化中让自己文化的声音被听到,使自己的文化占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① 王宁,薛晓源主编:《全球化与后殖民批评》,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

② 盛宁著:《人文困惑与反思》,三联书店,1997年。

③ 罗钢,刘象愚主编:《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④ Edw ard Said,O rientalis m,L ondon:Routledge&Kegan Paul,1978。

⑤ Gayatri C.Sp ivak,In O ther W orld s,L ondon:M ethuen,1987。

⑥ Hom i K.Bhabha,T he L ocation of Cu ltu re,Routledge,L ondon and N ew Yo rk,1994.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外文系博士生 邮编:100875)

责任编辑:胡亚敏

震惊全球的九大飞机离奇失踪神秘事件

震惊全球的九大飞机离奇失踪神秘事件 马来西亚航空MH370航班令人震惊的失联事件牵动着全世界人的心。目前,对于航班和机上人员的搜寻工作仍在继续。这架载有239名乘客和机组人员的航班在离开吉隆坡后究竟发生了什么?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也越来越迫切想知道问题的答案。报道称,虽说一架飞机凭空消失极为罕见,但航空史上还是出现了数次谜一般的失踪事件以及从雷达屏幕上突然消失的案例。 一、法航客机大西洋上空离奇失踪 法航A330客机起飞 与马航客机离奇失踪案类似,2009年6月1日北京时间1日14时,一架从巴西里约热内卢起飞的法航飞机突然从雷达上消失。这一事件迅速引起全球高度关注。因为在这架飞机上,载有228人。失踪客机上216名乘客共来自32个国家。其中,机组12名成员全部来自法国,还有61名乘客也来自法国。法航提供的国籍情况表显示,失踪客机上共有9名乘客来自中国。 巴西政府消息人士说,客机约飞了3个半小时后,从屏幕上消失,意即那接近巴西海岸上空,极可能坠海。法航则表示,客机在本港时间昨早10时14分左右,即起飞后逾4小时,发出了电线短路的“自动错误信息”,初步怀疑肇事客机在大西洋被雷电击中。法航通讯总监布劳斯(FrancoisBrouse)说﹕“极可能是飞机被闪电击中。飞机当时正置身有强大气流、可以引发问题的风暴区。”巴黎一名民航官员认为,机师在最后一次通话中,表示那儿有强大气流后便失去联络,凶多吉少。 航空专家推测雷击可能令法航客机上仪器失灵

法国航空发言人1日表示,法航客机若失事,原因可能与遭雷击有关。有航空专家指出,客机因为被雷电击中而坠毁的可能性很微,但雷击可能令机上仪器失灵,危险度便会大增。英国《泰晤士报》分析员布雷姆纳认为,与雷击相比,乱流更可能是导致法航客机失事的主因。他指出,40多年来,未试过有一宗主要空难是直接由雷电引起。 美国飞行安全基金会主席沃斯表示,在人类飞行史上,雷电问题就一直受到关注。他指出,客机低空飞行期间,经常会遭受雷击,但现时客机能较易避开雷暴,因此这些情况亦减少了。有报道指,客机每飞行1万小时,便有机会遭雷击一次。 失踪班机恐已坠入大西洋 据台湾中广新闻网报道,从巴西起飞后失踪的法国航空客机,经过数小时的搜索,依然毫无音讯,法航执行长表示,班机应该是已经坠入大西洋。这架飞机只有四年机龄,维修记录良好,驾驶经验丰富,目前研判它应该是在途中遭遇强烈乱流,法航还在解读飞机失事前和地面计算机交换的讯息,找寻可能的原因。 法航执行长说,法航过去从来没有碰到过这样的状况,一时之间,很难解读这些讯息,法航研判就在讯息交换之后,班机就遭遇乱流,坠入大西洋。 这次法航客机在大西洋上失踪,暴露了雷达的弱点。航空交通控制员称,大西洋有一大片面积并不为雷达覆盖。据报道,法国航空交通控制员工会的迪朗(StephaneDurand)指出,雷达的覆盖范围为500公里,“超出该范围,就像大西洋中央,是雷达探测不到的,被称为空虚地带。”为让航空交通控制员知道航机位置,航机要定时发出无线电信号。有航空交通控制员称,飞越北大西洋上空时,“雷达黑洞”应该不超过2小时,若飞经南大西洋,则可能长达3至4小时。 百慕大神秘三角传说再起 飞机在大西洋无缘无故消失,还令人联想起“百慕大神秘三角”传说。相传在该处航行的船只或飞机常会神秘地失去联络,事后也找不到残骸碎片。该地区略呈三角形,位于美国南岸,百慕大岛和大安地列斯群岛之间。

阿来小说创作中的文化身份认同

阿来小说创作中的文化身份认同 【摘要】文化认同与身份认同是阿来等当代少数民族作家文学创作中的鲜明特色。毫无疑问,这是民族作家文化身份意识的觉醒,同时也是生命意识的觉醒。阿来的小说创作既坚持不懈地把艺术触角深入民族文化的沃土之中,在茫茫的历史迷雾中寻找民族文化的踪迹;又在不断地寻找中为民族文化的当代转换和重构探寻着超越之路。 【关键词】阿来小说文化身份认同超越 阿来,当代著名的藏族作家,1959年出生于四川西北部阿坝藏区的马尔康县,俗称“四土”,即四个土司统辖之地。毕业于马尔康师范学院,1982年开始诗歌创作,80年代中后期转向小说创作。主要作品有诗集《棱磨河》,小说集《旧年的血迹》、《月光下的银匠》,长篇小说《尘埃落定》、《空山》,长篇地理散文《大地的阶梯》,散文集《就这样日益在丰盈》。《尘埃落定》,1988年3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2000年,《尘埃落定》获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引起了评论界对阿来文学创作更多的关注。阿来作为少数民族作家,其小说创作成果,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少数民族汉语文学的最高成就,阿来也成为当代中国少数民族具有代表性的作家。 对于少数民族作家文学作品的评论,往往绕不开对“民族文学”这一范畴的解读和阐释。那么什么事民族文学那?“从广义上来说,作为生命个体的创作,所有的文学,都是民族文学,都是由具有独特文化身份的生命个体创作的。每一个作家,都是以一定的文化身份进行创作的,也必然地要进行他所选择的文化表达,也就是说,任何一部作品,在作家进行创作的时候,就自然的获得了某种文化意义,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或者换句话说,任何作家的创作,都是民族文学的创作,任何作品,都是民族文学的作品。”[1]但在中国以汉族为绝对主体、各民族共存的多民族背景下,民族文学又有了特别的意义,一般指汉族之外的其他民族文学,即少数民族文学,可以从两方面进行界定,一是作家是少数民族,二是作品具有民族特色或者反映了民族生活。阿来的小说创作具有以上鲜明的特点。他从本民族的深厚文化积淀中汲取养分,通过文学话语,来建构自我作为藏民族个体的文化观。在这一过程中,作者并没有陷入“民粹主义”偏执的狭隘视角。在对汉民族和其他兄弟民族的文化比较中,使作者对自我的民族身份和本民族文化进行了深刻的文化反思。 文化认同与身份认同是阿来等当代少数民族作家文学创作中的鲜明特色。毫无疑问,这是民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 中国文化是迄今世界上最久远、最稳定、最辉煌、最丰富、最发达的文化之一。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悠悠五千载,经历了萌生期、形成期、确立期、繁盛期和总结转型期几大时期。在中国文化的形成期,春秋时代,出现了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千古思想文化大景观,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大解放浪潮。按照两汉司马谈和刘歆的划分,诸子主要为儒、墨、道、法、农、杂、纵横、名家等,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理论的奠基石,深远地影响着后来中国文化的发展。 如今有很多学校开展古典诗文诵读活动,内容基本上都是那个时期的作品,并以儒家的典籍为主,旨在弘扬民族文化,陶冶情操,丰富思想。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可度也越来越高。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的收视率,于丹的《论语》心得一书的热销,就足以证明这一点。这些专家学者拉近了普通百姓与深奥莫测的古代典籍的距离。虽说对于丹、易中天等人的论述众人褒贬不一,但我觉得其影响力是不可低估的。这些学者毕竟唤起了人民群众对民族文化精髓的关注。 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指出,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主要体现在对本民族人文文化的认同程度。缺少人文精神的民族最终会走向虚无、走向异化。如此说来,当前国民对传统文化的追随,便是民族凝聚力逐渐增强的体现了,由此可见,诵读千古美文不仅是正确的,也是极其必要的。我最喜欢的莫过于源自《周易》的一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化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由此可见一斑。其大意是天体运行体现刚健精神,人亦效法天

地而自强不息;君子的胸怀像大地一样宽广,德行像大地一样深厚,所以能滋长万物,承载万物,容受万物。这句话同时也是清华、北大两座高校的校训。自立自强,刚健有为是中华民族的主流精神和民族性格之一,使中华民族得以生生不息,傲然屹立。这种自强不息的民族性格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志存高远“志”是指某种坚定的信念,是对某种价值目标的宏愿和决心,同时也是追求人生目标,实现人生价值的一种强大精神动力。所谓“志不立,天下无可立之事。”“把志气奋发得起,何事不可做?” 二、刻苦坚忍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吃苦耐劳的精神。这种刻苦并非心血来潮、一曝十寒,而是坚忍不拔,持之以恒。古人特别注重“守志”,强调志向的一贯性、稳定性和坚定性。苏轼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梁启超说:“人之大患,莫甚无恒。”中华民族在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弘毅坚忍的性格。 三、乐观进取《论语》有“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语,表现出乐观进取的精神。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靠着上述自强不息的刚健精神,奋发进取,战天斗地,百折不回。这种精神成就了光辉灿烂、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在四大文明古国中,惟有中国文明绵延不断,生生不息。“厚德载物”体现了传统文化中宽广仁厚、兼容并包的精神特质。也主要是儒家思想,既仁爱思想。中国传统文化“厚德载物”的精神特质充分

马航真相曝光让几个国家大跌眼镜

我是MH370。不要问我是从哪里给你写信的,有些事情如果需要知道,人们早晚会知道。你也不用担心我是来谴责你的。是的,你已经把我忘了,这我知道。“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你并没有比别人做得更好,但也没有比别人做得更差。“尘归尘、土归土”,我们的命运均是如此。 我没有早一点给你写信,是因为一直沉浸在自己的悲伤之中。事情过去这么久了,慢慢地,我已经可以玩味这场悲剧中的黑色幽默了。飞机出事故的概率大约是20万分之一,而出现多人死亡的空难事故的概率只有三百万分之一。 推算出来的飞行轨迹,得出的搜索区域 我是一架波音777。在这种飞机二十多年的飞行历史上,只出现过9次事故,涉及的死亡人数不过3人而已。马航在40多年的历史里只出过两次重大事故,其中一次还是因为劫机。2013年,马航才刚刚获得世界旅游奖的“亚洲最佳航空公司”奖项。出事的那一天,我是从吉隆坡起飞的,那是一个尽管有点浮夸,但再怎么浮夸也仍然被大家视为二流角色的国家的首都。我要飞往北京,那是一个尽管在迅速强大起来,但总是低调得唯恐不够低调的国家的首都。

至今各国的调查人员,还是认为马航失踪跟机长有一定的关系再怎么说,“中大奖”的也不应该是我啊。 我最近变得有点像哲学家,因为总是在思考灾难这件事。灾难是个哲学问题。它复杂、痛苦,而且无解,特别适合喜欢自虐的哲学家。我是个生活流的哲学家,只能从自己的生活体验来思考灾难问题。 飞机失事,往往都是在起飞和降落的时候。我还记得第一次起飞的感觉:兴奋、紧张、害怕,觉得有点失控。后来的每一次起飞,对我来说都是一个神圣的仪式,总会有那么点小激动。但降落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每一次降落的时候,我已经是风尘仆仆、疲惫不堪。从高贵而洁净的天空回到嘈杂而混乱的地面,心中不免有些莫名的失落。我喜欢在空中平稳飞行的感觉,尽管我知道,油箱里的油总会用完的,飞得再高、飞得再远,总得要着陆。 你现在就正处在降落的过程中。我这么说你一定会不服气,因为这一路走来有惊无险,逢凶之处,总能化吉。全球经济增长是低落了,但还算平稳;世界油价突然下跌,但也没有触发连锁反应。我的一个兄弟MH17,也是一架波音777,好端端地在乌克兰上空飞着,竟然被打了下来。我本来以为这下糟糕了,可能会引发一场不大也不小的冲突,结果居然又是不了了之。看来,今年唯一倒霉的就是我们马航。 当然,我是有一点危言耸听,就算是我自己,也不是在降落过程中出事的,我是被欺骗、被劫持、被杀害的。具体的故事我不愿意讲,我的痛苦是属于我自己的,你们的好奇不足以理解我的悲伤。你们和我不一样,你们仍然是踌躇满志的。

传统鬼怪文化与东亚电影的身份认同——以中国、日本、韩国鬼怪类型片为核心

传统鬼怪文化与东亚电影的身份认同——以中国、日本、韩 国鬼怪类型片为核心 从现代的人性观说,以鬼怪片为代表的非性类型电影,在用超越现实的术想象映照现实人性缺陷一方面上有着显著优点。对此,胡克归结得好:“果没有非现实电影类型的开拓,至还会造成几方面的不足。首先是对人性的理解会造成偏差,难以分展示人性恶的方面。其难以表现人的深层欲望,反化因素也就缺少更的表现机会。再有就是在术形式方面难以更大地冲破视禁忌,造成视觉冲击力使观众在精神上和艺术上多地获得解放。”②在目前国内电影创中,这三方面都是匮乏的。确地说,由于鬼神文化与现文明存在着严重的矛盾,传鬼神因广泛的崇拜基础而备较为完整的文化识体系,到了今天只能龟缩在藏污纳垢的民间,这在当程度上致使鬼神型电影的发挥空间日益狭窄;以判迷信弘扬文明为己任的启蒙潮彻底解构了鬼神的精神意义,同也导致传统文化的面目日模糊。这种情形在当下大的鬼神片中比比皆是。 一、中国鬼怪的尴尬:何处是家 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陆鬼怪类型片是缺席的。中原因在于,鬼怪文化中国现代社会中难以获存在的合法性。即便在目前的受情境中,唯物论仍成了鬼怪电影的创作障碍。鬼在失去了传统文化所造就精神家园后,只能是一种处告白的尴尬;国鬼怪片摇摆于诸多型,在凶杀、吸毒、枪战、情等等类型元素中,鬼怪总是退居席,仅是刺激感官的视听元素而与深层次的文化统无关。如上所说,鬼怪类型之所以如此,关键在于在当社会中分崩离析的鬼怪文化已经失了精神崇拜

的意义。从五新文化运动到文化大革命,中国统文化,尤其是被之封建迷信的鬼神文化遭受了多次击。如果说五四新文化运动播撒了主与科学,在知识分子群体广驱除了作为文化存的鬼神阴影,从知识产生与传播的层面上截断了鬼神文化承扩散的可能;那么文化大革命极端粗暴的非理形式则在观念形态画上一条巨大的伤痕,严重亵渎具有精神崇拜意味的鬼神文化,而影响到当下社会的集体心理。当们每每赞美高扬西式的民主与科学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或者沉痛控诉给民族来巨大灾难的文化大命,往往疏漏了标志民身份的文化传统被迫散落民间角落的事实。而很快,鬼怪们寄身的民间这文化空间又遭致商业文化的吞蚕食。伴随着90年代市场济迅猛兴起,西方快餐式的大文化进一步争夺瓜分文市场,这导致本已独木难的民间文化空间雪上加霜,毋讳言,同质化的全球想象严重威胁传统鬼怪本已日渐迫的存身之地。 在这种情况,大陆鬼怪类型片呈现的文症候是复杂的。国内怪类型片处于幼稚不熟状态,这不能简单归因于电审查的体制问题。年出现的如《闪灵猛》、《凶宅幽灵》、《七夜、《午夜惊魂》等鬼片在恐怖气氛、血腥场面的营造,并不逊色于亚洲他国家的鬼怪片,但是难以叙述一具备文化意义的鬼故事,就不得不令人深思。鬼怪类型片作一种文化工业产品,所对标准化的观众群在性别意识、知识结构、道德念等等,与鬼神文化所寄身民间俗众已较大的区别。与热传统鬼怪的香港恐怖片比,大陆的鬼怪片显然有所不。专门研究恐怖片的阿甘曾这说:“我是一个神秘主义者,相信不可以科学解释的,但我不喜欢缺乏根据的

关于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感的调查报告

摘要: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希望. 影响着国家的发展乃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本文采用总体描述和抽样调查的方法, 展示了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认知情况的现状, 分析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认知情况. 同时对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认知情况问题提出一些新的建议, 希望能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以及实现自身价值最大化有一定帮助,并通过此次活动唤醒大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关键词: 中华传统文化认知、大学生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意义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这些大家耳熟能详,而谁又能给出准确理解?对于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御,酒令,歇后语等中华传统文化又会怎样呢?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根基,但因为诸多原因,传统文化呈现出很大的断层. 青年一代,当出生时,就已经处于文化的断层,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要么不了解, 要么有严重的误解.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一方面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一方面又缺乏全面清晰的认识和体验,这极为不利于自身的全面发展. 我们进行此次调查,旨在唤醒大学生,学校,乃至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关注, 强调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提出传承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就调查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大学生作为当今时代的中坚。 二,中华传统文化内容及重要意义 1. 中华传统文化及其内容:中华传统文化,包括中国语言文字和典籍,也包括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既包括中国古代教育,也包括中国古代文学;既包括中国古代艺术,也包括中国古代史学;既包括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也包括中国古代宗教与中国古代哲学。 2. 中华传统文化对于大学生的重要意义:探索传统文化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了解与探究中华传统文化有助于中国当代与未来的文化建设和创新,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加强当代大学生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当代和未来中国文化建设和创新,有利于当代大学生培养诚信的高尚情操。 三.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认知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世界多元文化令人眼花缭乱,我们唯有高擎中华文化的大旗,弘扬民族传统,加强国民教育,尤其是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才能继续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大学的时间是宝贵而又有限的,作为一个大学生,作为一个炎黄子孙,学习掌握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不仅能够丰富自己的校园生活,更能增强爱国情怀. 为了了解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认知情况, 我们对不同大学学生进行了采访与问卷调查.本课题从"认同,知晓,态度"三个大方面调查了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情况.

飞机神秘事件——无人敢说出的马航“失联”原因

无人敢说出的马航“失联”原因 马航“失联”飞机失联多日,全球各路专家为此作了大量的分析,但有以下原因只在人们私下议论,未敢公开在媒体上披露: 穿越飞行 “1990年9月9日,在南美洲委内瑞拉的卡拉加机场控制塔上。人们突然发现一架早已淘汰了的“道格拉斯型”客机飞临机场,而机场上的雷达根本找不到这架飞机的存在。这架飞机降临机场时,立即被警卫人员包围,驾驶员和乘客们走下飞机后,立即问:“我们有什么不正常?这里是什么地方?”机场人员说:“这里是委内瑞拉,你们从何方来?”飞行员听后惊叫道:“天哪!我们是泛美航空公司914号班机,由纽约飞往佛罗里达的,怎么会飞到你们这里?误差两千多公里呀!”接着他马上拿出飞行日记给机场人员看:该机是1955年7月2日起飞的,时隔35年!机场人员吃惊地说:“这不可能!你们在编故事吧!”后经电传查证,914号班机确实在1955年7月2日从纽约起飞,飞往佛罗里达,突然途中失

踪,一直找不到。当时认为该飞机掉入了大海里,机上的五十多名乘客全部赔偿了死亡保险金。这些人回到美国的家里,令他们家里人大吃一惊。孩子们和亲人都老了,而他们仍和当年一样年轻。美国警方和科学家们专门检查了这些人的身份证和身体,确认这不是闹剧,而是确凿的事实。” 时光倒流 1994年初,一架意大利客机在非洲海岸上空飞行。突然,客机从控制室的雷达屏幕上消失了。正当地面上的机场工作人员焦急万分之际,客机又在原来的空域出现,雷达又追踪到了客机的讯号。 最后,这架客机安全降落在意大利境内的机场。然而,客机上的机组人员和315名乘客,并不知道他们曾经“失踪”过。 机长巴达里疑惑不解地说:“我们的班机由马尼拉起飞后,一直都都很平稳,没有任何意外发生,但控制室竟说失去班机的踪影,实在有点不寻常。” 不过,事实却不容争辨:到达机场时,每个乘客的手表都慢了20分钟。 无独有偶。据资料记载,1970年也发生过类似的奇闻。当时,一架727喷气客机在飞往美国迈阿密国际机场的旅途中,也无故“失踪”了10分钟。10分钟以后,客机也在原来的地方出现,接着,安全飞抵目的地。 客机上的所有人也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而最终使他们相信的理由也是因为所有的手表都慢了10分钟。 对此现象,专家们认为惟一的解释是:在“失踪”的一刹那,时间都“静止”不动了?或者说出现了时光倒流。

中国人的身份认同

中国人的身份认同 作者:贾虹生 国家认同 中国人的身份认同,首先应体现在国家认同上。当今世界仍然是以国家为实体组成的,现实中没有人生活在国家之外,不管你是身在祖国,还是侨居他乡。我们13亿之众的中国人,99%以上就只能生活在祖先留下的这片国土上。因此,可以肯定地说:国家,既是社会统治的机器,也是世界各民族赖以生存的基础载体和基本形态。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中国古代先贤两千多年前概括的这一点,至今并没有本质上的改变。那么,各国人民的福祉必然和他的国家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一点也没有根本改变。国家利益至上仍是现今世界必然的行事逻辑,爱国主义也就成为各国人民的行为准则,家国情怀自然就被纳入到人们的道德标准和根本利益范围。这一串的关系绝不是道德说教,而是影响每一个人的活生生的现实课题。 笔者曾经两次去过美国,令我颇感震撼的不是那里的先进发达,而是两件小事。一次是代表团参加一个大型活动,成千上万人聚集在广场,生性自由活泼的美国人,看似无拘无束地嬉笑打闹。但当三名海军陆战队士兵护卫着星条旗正步走入广场时,人们立刻安静下来,右手按在左胸前,表情庄严地注目他们的国旗,偌大广场只听见三名战士的脚步声。可畏的是并没有人提醒,大家都是自觉的。另一次是在饭馆吃饭,当电视里响起“星条旗高高飘扬”的国歌声时,所有正在用餐的美国人,不约而同地站起来,表情严肃地按住心口,直到国歌声结束。我当时就想,美国人的爱国情怀,绝不输于任何国家,美国人的国家认同感与美国的强大有着必然关系。 国家认同,离不开对国家基本状况和发展道路的认同。我们的国家,是从一盘散沙、外强瓜分、军阀割据、战火频仍的状况下重新站立起来的。无论说它是“睡着的狮子”,还是说它“东亚的病夫”,都是任人宰割、欺辱的对象。除了掠夺你的资源财富,没人关心你的人民疾苦,国民也变得越来越愚昧和麻木,就像鲁迅先生无情鞭挞的那

关于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感的调查方案

关于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感的调查方案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 愤青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形形色色的愤青,构成了一幅独特的文化地图。愤青的文化归属感是一个国家文化归属感的重要部分,但,当代愤青是否面临着严重的文化认同危机?现在的愤青们,还没有搞懂我们的传统,传统就一钱不值了;还没有看清楚真相,就开始愤怒了;还没有明白自己的血脉,就准备来生投奔外国了。这一切,很大程度上都缘于一种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危机,于是他们可能变成虚无主义者,以无信仰为信仰,无追求为追求,无文化为文化,于是没心没肺,不清不楚,真善美尽数失落,释儒道皆告无缘,最终沦为空心菜一样的一代愤青。二.调查目的 1. 全面了解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认识的深度以及广度 2. 全面了解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态度。 3.全面了解当代大学生对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不同看法。 三.调查对象: 陕西科技大学、西安工业大学、西安医学院及其他各高校。 四.调查内容及工具 1.调查工具:问卷准备访谈卡片 2.调查内容:了解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及态度。 五.人员安排 根据我们的调查方案,在学校内进行本次调研需要的人员安排具体配置如下:调查问卷与工具准备:2名 调查人员: 3名 资料整理与数据分析: 3名 调查报告撰写:1-2名 六.调查方法及具体实施 以问卷调查为主,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1.在完成市场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制作以及调查人员的培训等相关工作后,就可以开展具体的问卷调查了。把调查问卷平均分发给各调查人员,统一选择中餐或晚餐后这段时间开始进行调查(因为此时学生们多刚呆在宿舍里,便于集中调查,能够给本次调查节约时间和成本)。调查员在进入各宿舍时说明来意,并特别声明在调查结束后将赠送被调查者精美礼物一份以吸引被调查者的积极参与、得到正确有效的调查结果。调查过程中,调查员应耐心等待,切不可督促。调查员可以在当时收回问卷,也可以第二天收回 2.以访谈为辅助调查,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由于调查形式的不同,对调查者所提出的要求也有所差异。访谈前调查员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列出调查所要了解的所有问题。调查者在访谈过程中应占据主

文化身份认同指的是从精神方面来讲

文化身份认同指的是从精神方面来讲,一个种群对自身文化的回归或在不同的环境中对该环境文化的一种心理确认。美国盎格鲁—撒克逊文化是主调,有色人种的文化处于附属的地位,两种文化在相互排斥和不平等中相互融合,黑人文化在寻找自身定位时茫然困惑,同时随着黑人的地位的提高及奥巴马的当选,寻根追源已成为要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黑人文化身份认同困境 一、困惑与困境 美国黑人文化的根源来自于非洲,非洲文化因素在美国并非是原来意义上的非洲文化,它借助美国黑人的创造精神和适应能力,在新的环境下经过种种变化,成为美国黑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白人文化为主流社会的主要旋律的美国,盎格鲁撒克逊种族是人类天生的统治者。《独立宣言》的起草者、主张废奴的杰斐逊也是个种族主义者,他主张解放后,将其迁移到不致造成血统混杂的地方去,希望在非洲建立一个国家,将美国国内所在的黑人全部转移到该地。这种主见完全把黑人塑造成不开化和愚昧的状态。在黑人民权运动胜利后,黑人对自身的文化完全处于一种丢失与困惑的状态,他们的文化定位是什么——那被时间和空间已经疏远的非洲文化对他们还有无意义,在探寻自己文化根源的时候,出现彷徨与困惑,他们认为:只有接受了白人的文化,他们才能被美国社会所接受,才能改善自己的不平等待遇,也才能改变‘他们与生俱有的黑人性。’ 由于历史一代一代为种族主义所渲染,黑人文化的弱势地位加强,黑人在不知不觉中将白人的审美标准内化。托妮莫里森《最蓝的眼睛》便展示了由白人强势文化冲击下黑人心灵文化迷失的悲剧,表现了黑人女性在种族和性别双重压迫下造成的自我身份迷失和对主流文化的盲目追求。

整个19世纪黑人对非洲文化是感到困惑的,一方面,有部分黑人希望靠重建非洲故土来建设民族性,另一方面,有少部分黑人希望摒弃非洲传统文化,将黑人文化看成是低劣的,认为应该向白人学习。黑人权利运动最大的特点就是出现了盲从,他们摒弃了黑人在美国的传统文化,他们盲目的追求自己的文化优秀的一面,对于那种被殖民的文化给予拒绝,黑人在彷徨中寻找自己的文化领地,也迷失了自己的文化本位。 二、复归与融合 随着黑人政治力量的觉醒,文化相对主义的深入,许多黑人开始正视自己的文化,美国社会对黑人的包容文化因素有所扩大,这有利于黑人文化身份的认同。20世纪初,许多黑人团体明确了自己的非洲文化。 马库斯加维是一位具有牙买加黑人血统的美国人,他提倡黑人的民族主义,哪里有黑人自己的政府?哪里有黑人自己的国王?哪里有黑人的总统、国家、大使、陆军及其重要人物?我找不到他们,我宣布‘我将帮你们建造这一切。’世界黑人进步协会,其机关报《黑人世界》周刊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黑人报纸。领导人加维宣传黑人祖先的光荣历史,提出“回到非洲去”的纲领。他认识到在西半球文明化的过程中,黑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希望通过使美国黑人加入协会来激发黑人的自豪感,但是纲领缺少可以行动的可能,在经济危机后,黑人没有基本的生存保证,何来精神追求。黑人普遍赞成杜波依斯的观点,他是一位出身于黑人家庭的学者,著有《黑人的重建》、《世界与非洲》等书,他是泛非运动的创始人,他以精辟的言论说明了黑人和非洲文化对美国和世界的贡献,认为有色人种应和白人共同承担义务,同那些为民主而战的白人同胞和盟国肩并肩得紧紧团结起来。

我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我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提起中国文化,我脑中首先涌出的词汇就是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这是初高中教科书上对我国悠久文化的特点总结。但随着知识的不断积累,我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早已不再停留在这两个抽象的词汇上,下面我将从中国文化的形成和主要特点两个方面来谈谈我所理解的中国文化。 首先关于中国文化的形成。文化的本质内蕴是自然的人化,所以我认为中国文化的形成与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中国人对自然条件的“人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国地理环境可以大致概括为:东南沿海,西北内陆毗邻茫茫沙漠、戈壁,而西南地区则耸立着世界屋脊。海洋、高山、沙漠这些自然屏障为中国文化的独立发生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而这一点对于一种地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是极为关键的,它关系到了文化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同时中国独特的自然环境也为其独特的文化形成奠定了基础,比如其大片平原和充沛的雨水、适宜的气候使得中国农业文明及其发达,而海洋文明则不如西方临海国家那样强大。但文化形成的关键还是在于人类对自然的“人化”过程,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基础、中央集权统治、宗法制社会结构、礼乐教化制度、不同地域间的文化融合、宗教的传入等等,这些都是人类在进行社会生产活动中逐渐确立起来的或者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着的“人化”过程,它们是形成中国文化的基础,也是中国悠久文化的不竭源泉。 其次关于中国文化的特点。中国文化特点数不胜数,这里我想列举几点我认为比较明显重要的。第一就是具有浓厚的宗法制家族色彩。不同于古印度和古希腊的奴隶制,中国社会是由氏族血缘纽带联系起来的宗法社会。在这样的制度下,家族观念深入人心,“大世家”、“家长制作风”等等词汇都有所反映。在宗法观念下,个人是被重重包围在群体之中的,因此,每个人首先要考虑的是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之类。这样又可以引申出对君臣、夫妻、长幼、朋友等关系的一整套处理原则,三纲五常也可以看成是宗法制家族的产物。在宗法制家族观念的影响下,中国人的伦理观也逐步形成,所以我认为浓厚的宗法制家族色彩是中国文化一大显著特点。其次我认为相对于海洋文明那种竞争开放的文化特点,中国文化绝对具有本分保守的特点。的确,小农经济基础下的人们安于劳作,安土重迁,并且古代国家政策主张重农抑商,人们大都固守一片土地过一辈子,并不四处走动开拓视野。这种生活模式形成了中国人较保守的思想观念,中国文化便也随之打上了保守的烙印,如中国人的性观念就不如西方国家开放,对于一些新鲜事物中国人也不愿主动尝试。这种保守本分的观念也容易滋长一种自大的情绪,清朝皇帝“天朝之大无所不有”的落后观念就是一个证明。最后我认为中国文化较之其他文化还有一个重大特点,那就是绵延不绝。试比较中国文明与同时期发轫的玛雅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等古文明,你就会发现大多古文明都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没落甚至完全消失,但中国文明浩浩荡荡上下五千年却在朝代更替、外族入侵等等磨难中绵延不绝。这当然同中国文化的认同力和适应力密不可分,例如中国历史上因战争而引起的民族融合,就使得汉族文化和外族文化在磨合中互补长短,这大大地丰富了中华文化,使得中国文化更具生命力,历史上著名的北魏孝文帝改革就是很好的例证。当然除了上述我所例举的三个特点之外,中国文化还有诸多特点,如课本上所说的人文传统、尊君重民、中庸协和等等,这些特点我也十分认同,因课本有所讲解故不再赘述。 作为一个青年人,我或许还没有很厚重的文化积淀,但我一直以中国五千年的文化为骄傲。平时看到日剧、韩剧里频繁出现的汉字,甚至是韩国首都汉城的改名,我都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极大影响力,至少在东亚文化圈绝对是最有底蕴的一位。希望今后的中国文化更加开放更加包容,当然坚持原有特色更为重要。

“文化认同”

02 真题研究:全国卷命题语言分析——“文化认同” 一、“文化认同”的概念分析 关于“文化认同”,它所回答的是“我们是谁?”亨廷顿曾指出,不同民族的人们常以对他们来说最有意义的事物来回答“我们是谁”,即用“祖先、宗教、语言、历史、价值、习俗和体制来界定自己”,并以某种象征物作为标志来表示自己的文化认同,如旗帜、十字架、新月形、甚至头盖等等。亨廷顿认为“文化认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最有意义的东西”。总之,“文化 认同”是人们在一个民族共同体中长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对本民族最有意义的事物的肯定性体认,其核心是对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的认同;是凝聚这个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是这个民族共同体生命延续的精神基础。因而,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而且是最深层的基础。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作为民族的认同和国家的认同的重要基础的文化认同、价值认同不仅没有失去意义,而且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最重要的“软实力”。 (一)关于民族关系与民族融合。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关系始终处于重要地位。 史金波《中国历史上民族关系当议》指出,要从中华民族发展趋势、从历史上统一和“分裂”以及从历史上的民族政策等方面来认识中国的民族关系,中国各民族之间交流越来越频繁,关系亦越来越密切。 苗普生《文化融合是民族融合的必由之路》强调文化融合的重要性,针对研究民族融合的某些误区,提出从我国历史特别是新疆历史上的民族融合过程来看,文化融合才是民族融合的主要形式和必由之路。 (二)关于民族地区国家认同。 陈季君《论土司地区的国家认同》认为土司地区国家认同的实质是西南少数民族逐渐融人 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进程,推动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进步与发展。 李治亭《清代满汉民族认同与“互化”的历史考察》指出有清一代,包括蒙古族的“满化”与“汉化”在内的满汉“互化”,是中国文化与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互化”就是民族相互认同,相互包容,相互学习,相互影响,其结果,满洲及满文化与汉族及汉文化融为一体。满汉融合,实际也是中华各民族不断融合的一个缩影。

从后殖民主义视角解读电影《推手》中文化身份认同和建构-精选文档

从后殖民主义视角解读电影《推手》中文化身份认同 和建构 摘 要:后殖民主义文化身份理论强调文化身份只有放在 多文化背景下的各种民族文化杂交中以及本民族文化发展的历 史中才能够很好地被定位。 而李安导演作为最具有影响力的华裔 导演,其早期拍摄的“家庭三部曲”通过镜头带来中西文化的视 觉冲突。本文选取三部曲中的《推手》来深入探讨影片中人物的 文化身份的认同和建构过程。 1、 综述 自从二十世纪 50 年代埃里克森最早开始对身份这个主题的 研究以来,对身份的研究积累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方面的文献基 础。不过大部分文献都是关注于个人身份和种族身份。 然而随着 全球化进程的加剧, 大批移民浪潮的涌起, 多元文化的碰撞下移 民群体处在两者或者多种文化的边缘地带, 英国著名学者乔治拉 伦指出, 只要是不同文化的碰撞中存在冲突和不对称, 不管是以 何种形式进行交往, 文化身份的问题就会出现。 因此在移民研究 中文化身份的认同和重构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其中后殖民理论视 角下的“关于文化身份研究”成了一个重要理论命题。 不变的文化身份, 而总是在时刻被塑造着, 处于一种重新被定位 和建构的未完成状态。 文化身份的认同核心在于的文化价值观念 的认同, 并需要与异质文化的比照中才能清晰地现出。 民族的共同历史记忆,共同语言,共同信仰,共同文化习俗,共 后殖民理论持一种多元开放的文化身份观, 不存在一种一成 然而一个

同行为模式等在某一个阶段来说是相对稳定的,构成了这个民族的文化身份很难在短时间内分裂和重构。同时也并不意味着认同接受文化( receiving culture )的文化价值和行为模式就完全摒弃传统文化( heritage culture )。就拿美国亚裔群体来说, 在文化身份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一下四个过程:1)寻求认可; 这个时期的华裔移民在美国受到不平等的待遇,不管是美国文化还是亚洲文化都不能定义华裔的身份问题。2)为传统文化的辩 护; 这个时期的华裔在认识到中西文化差异的同时更多地意识到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例如林语堂先生的《吾国吾民》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3)同化和“臣属”,这个时期的华裔已经已经 完全“西化”,这美国社会中出现了更多的声音。3)后同化时 代。当下这个时期的华裔在西方文化的大环境中重拾传统文化。 2、电影《推手》中文化身份的认同和重构 随着跨文化交往的加强,中西文化冲突也不断凸显,越来越多的文学和影视作品关注于中西文化差异和冲突。二十世纪80 年代以来,美籍华裔作家谭恩美,汤亭亭以及任碧莲等都在他们的文学作品中相继提到了中西文化冲突中美籍华人的困惑以及尴尬处境。而在华裔导演李安早期拍摄的家庭三部曲在探讨东西方文化碰撞下诠释了华裔群体对于文化身份的认同和重建的思考。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运用与文化身份认同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运用与文化身份认同 近几十年来,随着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世界发生着越来越紧密的联系,各个国家、民族的文化紧密交织,相互碰撞,带来异彩纷呈的文化盛宴。与此同时,跨文化交际又不可避免地带来异文化的对抗和冲突。越来越多的现象表明仅仅学会对方的语言并不能完全保证交际畅通无阻。这种由文化冲突带来的焦虑和不适应主要发生在长期旅居国外的留学生和工作人员身上。他们长期浸润在与本国迥异的行为规范中,更需要不断反思调整自己的文化身份,以求在陌生环境中寻得正确且舒适的生活状态,如何运用别人可以接受的语言建立有效的身份认同,是关系到交际效果的重要问题。 一、文化身份的概念引入 参考邢福义在《文化语言学》中对广义文化的定义,我们认为,“文化是为全体社会成员共同拥有的生活方式和为满足这些生活方式而共同创造的事事物物,以及基于这些方式而形成的心理和行为。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文化身份(cultural identity)的定义也不尽相同。如Hamers and Blanc认为:复杂的文化结构经过整合进入个体,并与个体人格相结合,继而构成个体的文化身份。偏重于强调文化身份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动态机制。Kramsch认为文化身份是在特定文化系统中社会认定或自我认同中建立起来的,侧重强调文化群体成员对其文化归属的自我认同以及外部认同。综合几种定义,我们认为文化身份是某一文化群体成员对其成员身份即文化归属的认同感,包括自我认同和外部认同。 每个个体从出生起就开始被赋以各种文化身份特征,宏观层面上包括国家、种族、民族身份;微观层面上包括地域、性别、年龄、信仰、学历、职业等。通过群体成员的言语行为、所思所想表现出来,向外部群体表征该群体的独特性。人们拥有多种社会身份决定了文化身份具有多重性,即使是处于同一宏观身份群体的个体,也因归属若干不同的次文化群体而彼此区分开来。 二、语言与文化身份 不同的文化群体以其独特的特征与其他群体区分,表明成员的文化身份。身份建构有多种途径,其中语言是体现文化身份最重要的标志。Kramsch在《语言与文化》一书中指出“一个社会群体成员所使用的语言与该群体的文化身份有一种天然的联系。”通过不同的语法、词汇、口音和言语模式,以及各种形式的语码转换,说话者表明了自己的文化身份。也被自己或他人确认为该言语社团的成员。比如人们往往会把与自己有类似人种特征、使用相同语言的人认定为同一国家或民族的人,由此获得亲切感和归属感。广泛存在的老乡会也是为了满足成员间相互的文化认同而存在的。恰当的语言有助于建立起有效的身份认同。反之,不当的语言将导致身份认同的混乱,在跨文化交际中甚至影响国家、民族的形象 语言影响身份的建立,反之,身份也会制约着交际者的语言运用。语言的选择呈现出差异,其深层次原因就是文化身份的差异。不同国家、民族的人常使用

全球化对我国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影响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试卷(作业)封面(2012至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 题目全球化对我国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影响 科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姓名易三才 专业产业经济学 入学年月2012 年9月

全球化对我国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影响 摘要 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快,西方各种文化产品纷至沓来,在给人们提供多样化文化体验的同时,也把其承载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带进了国门。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加速了各民族文化的交往与碰撞,也使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文化的冲突与融合等问题凸显了出来。 [关键词]全球化文化认同国家认同

目录 一、文化认同综述 (1) (一) 文化认同概念 (1) (二) 文化认同类型 (1) (三) 全球化条件下文化认同的意义 (2) 二、国家认同综述 (2) (一) 国家认同概念 (2) (二) 国家认同分类 (3) (三) 全球化条件下国家认同的意义 (4) 三、全球化条件下强化我国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 (4) (一) 通过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树立文化认同 (5) (二) 加强国家认同教育的构建 (6) 1.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确立政治认同 (6) 2. 通过中国历史教育强化历史认同 (6) 参考文献 (7)

全球化对我国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影响 一、文化认同综述 (一)文化认同概念 关于“文化认同”,它所回答的是“我们是谁”。 文化认同是人们在一个民族共同体中长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对本民族最有意义的事物的肯定性体认,其核心是对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的认同;是凝聚这个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是这个民族共同体生命延续的精神基础。因而,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而且是最深层的基础。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作为民族的认同和国家的认同的重要基础的文化认同、价值认同不仅没有失去意义,而且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最重要的“软实力”。 (二)文化认同类型 当关涉个体如何处理与他者的关系问题,大致而言有两种处理方式和认同类型:一是健康的自我认同,二是扭曲的自我认同。 健康的自我认同,也可以称之为开放性认同。这是一种理想状态的认同,在这种认同状态中人的“一致性”与“自我性”处于和谐状态,个体拒绝自我的封闭与孤立,与他者互动成为自我成长的动力,自我在不断认识他者的基础上建构起健康的自我概念,他人的优长成为自我成长的促进因素,群体不会泯灭个体,求同也不会消除个性;个体以基于“主体间性”的交流、沟通来促成自我认同的变化与更新。 扭曲的自我认同,创伤性记忆、从众心理、自我中心性思维等人格因素,社会体制、意识形态宣传、商业文化等社会因素,种种内外

外国学者眼中的中国文化

外国学者眼中的中国文化 1. 中华文明是一盏从未熄灭并永远照亮人类的明灯 中国文化是中国的身份认同,更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为世界文化的丰富性做出了杰出贡献 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国际社会高度重视、新闻传媒日益瞩目的国家。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中国国际地位的迅速提高,中国文化在国家整体外交格局中的地位日益彰显,在世界上的传播力和影响力逐步提高。 未来中国在国际文化交流和世界文明格局中的影响力、话语权,正取决于中国今天在世界文化体系中的角色和地位。那么今天的中国文化在外国人眼中是什么样貌,在外国人的口中又作何评价呢? 印度学者谭中教授说:“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文明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中华文明是一盏从未熄灭并永远照亮人类的明灯。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中华文化是一种特殊而巧妙的融合中外的文化。” 中国以文化立于世界,通过文化展现了在世界的独特存在。没有文化的中国是不可想象的,中国文化是中国的身份认同和本质特征的

体现。“中国文化的作用在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过程中十分独特。中国作为一个经济强国,以其历史的积淀、优秀的文化传统已经、并将继续对世界发挥惊人的文化影响力。”美国尼德兰环球娱乐公司总裁尼德兰说。 埃及作家黑托尼认为,人类文明的发源从两大文明开始,一是包括法老文明和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在内的地中海文明;另一个则是包括佛教、孔子哲学、道教的亚洲文明。尽管人们知道中华文明的存在,但由于语言、地理位置和文化差异,中国文化并没有被世界广泛认知,人们对其内涵的了解仍不深刻。 瑞典著名汉学家林西丽教授对中国文化颇为精通,她详细列举了古代中国文明在工程、医药、科技数学、军事、交通和音乐等方面的伟大贡献,感慨中国造纸、印刷、水转翻车、浑天仪与地震仪、独轮车等等中国古代发明为欧洲农业、工业革命提供了灵感。“中国文化具有独特的人文价值,这些特点在当今世界犹自散发着独特的人文光辉。”意大利威尼斯佛斯卡利大学蒂其亚娜教授对中国文化蕴含的特有价值有着独到的认识,她认为中国人从古代就会依据文化而不是战争准则生活并治理自己的国家,“这是他们的智慧之处”。 中国文化影响整个亚洲,惠及欧美,在东亚形成以汉字和儒家思想为主要特征的中华文化圈,成为东方文明的核心体系。日本学者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