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感悟热处理三重境界

感悟热处理三重境界

感悟热处理三重境界
感悟热处理三重境界

感悟金属热处理,也有‘三重境界’

作者:hezj(热处理技术论坛会员名)

禅宗,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而‘悟’。在网上,偶然看到一位叫‘追寻快乐’的智者,写了一篇文章‘人生三重境界’,用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的禅语来形容,细细咀嚼,颇有意味。触类旁通,联想到自己喜欢金属热处理并伴随我度过青年、中年,直到如今老年,虽然离开了现场,仍依依不舍,故借用该网友的‘语录’来表述一下对热处理的看法。热处理这项工作,给我带来许多的激情和快乐,也曾为它产生过不少的烦恼,对它的认识过程和由此产生的情感变化似乎也符合‘禅’之味。

本帖只是个人长期追寻某一事物真谛过程中的一种体验, ‘一个人注意什么,他的世界就是什么’(王明珠),每一个人眼中的世界并不一样;即便是看同一事物,‘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感受也不一样。看者认同与否并不重要,也不必抓住较真。都是同行,有乐共享,乏味则一笑了之。

第一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在学校时,第一次看到为学生而主办的金属热处理展台,听到老师宣传热处理的目的、功能和作用,当即引起浓厚的兴趣,感到这是一个妙趣横生的专业,一下子就喜欢上了。之后的年代,承蒙国家的培养、前人的慷慨和老师的恩典,对这个专业建立起一个初步的、有序的、系统的知识架构。走向工作岗位之后,实践中看到各种热处理方法实施之后同书本上讲的、老师教的能够基本吻合,一块钢放在那里,要它变软它就软,要它变硬它就硬,它硬度达不到,就在表面加一点碳或氮,或者其它什么元素的,硬度果然上去了,确有其事,非常有趣。其中的原理知者甚少,在门外人看来,热处理的奥妙既看不见又摸不着,像内科医生治病一样,神秘兮兮的,是冷门中的一个‘亮点’。那时候,出现一些问题,也能从书本上和听课的笔记本中找到答案,再动一点脑筋,小一点的问题,也能独自处置,查查资料,一般问题能够解决。这个期间,激情满怀,自我感觉相当良好,胆大妄为处处试牛刀、浑身是胆敢于拍胸膛。‘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热处理嘛,就是那么简单,就是

那么一回事,没有什么了不起的。

在常人的眼中,钢铁是强者的代名词,而我呢,能够‘降伏钢铁’玩弄钢铁于鼓掌之中,自豪的感觉,犹然而生。如果在热处理本单位的产品上又掌握一星半点的独特窍门,得到领导和旁人的赞赏,就更加觉得‘春风得意’,提着半瓶子醋咣当得当当直响。

第二重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随着工作中接触范围的扩大,工程上对金属热处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实践中碰到的难题也越来越多,逐渐感到真正干好热处理并不那么容易。比如,热处理的任务是充分挖掘(金属)材料性能的潜力,性能有力学的、化学的、物理的,多种多样,它的潜能有多少项目可以通过热处理方法来挖掘?哪方面是它的特长?你所实施的热处理方法对设计要求而言,针对性有多强?能挖掘到多大程度?有多大把握敢于肯定所制订的工艺是最为合理的?有没有顾此失彼的情况存在?等等,而且,每一个牌号都有自己的特性和弱点。金属材料中有那么多能够接受热处理的黑色和有色金属牌号,还有不断推出的新品种,谁能通通地回答得了?!虽然没有这个必要,而单单就一个我们都很常见的45钢而言,要完满地回答这些问题,就够头痛的了!再比如,热处理的实施过程中,种种诱因所引发的热处理缺陷或导致最佳性能上打了折扣,总是像魔鬼的阴影一样伴随着它的前前后后,有的解决起来比较容易,有的要比较完满的解决就不是像教科书讲的、文章中介绍的那么简单了,甚至看到相反的情况。再加上对外交流的扩大,阅历的增加,看到自己所从事金属热处理专业乃是一个由(金属)材料科学和各种热处理方法排列组合而成的非常庞大的系统工程,还涉及到其它的许多相关知识领域。坐井观天,相形见绌,个人所知道的仅仅是其中的一点点而已,自愧差得远着哩!

没有比较就没有度量,如果你管辖的经过热处理的工件,使用效果不如别人的好,质量竞争的结果处于劣势,或者不能使用户满意,或者你的创新成果又被别人赶上或者超出,不仅脸上无光,也无法面对企业的领导和职工;还有,如果你干的样样越多,工作越积极,在实施过程中发生意料之外、找不到现成的答案、不知所措、束手无策而成问题的事,一而再再而三的碰到硬钉子拿不下来的事,必定也越多,时常被弄得颜面扫地,烦恼丛生。尽管想急切地寻找答案,在解决问题的实施中,感到在好多问题上,教科书和资料上的有些条文并不那么灵验,杂志上的有些报道并不那么实在,所谓的丰富实践经验也不怎么可靠,经常处在一片茫然之中。感到热处理的学问‘高不见顶,深不见底’,老师教的知识远远不够用,知识更新往往来不及,相关知识越来越贫乏,不懂的东西越来越多,最后搞成

了一头雾水。这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在金属材料和热处理面前,感情变得相当复杂,既喜欢又惧怕,既想抓它又怕烫手,越想靠近它就越加感到摸不透它,真正‘降伏钢铁’,谈何容易!在大自然规律面前,低调做人是最实在的选择,那种‘拍胸膛’、‘打包票’的激情再也不敢‘发扬’了。

第三重境界:‘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这第三重境界的意思是拨开重重迷雾,‘悟’到了事物的本来面貌,即世间之事‘本来如此’,用哲学语言表述,叫做透过现象看到了事物的本质。坦率的说,本人的悟性尚未到达如此高的境界,但也思考过这个问题。

金属热处理的现场,问题那么多,涉及范围那么广,归根究底,都源于金属晶格上的同素异性转变、金属和其它元素间的固溶和脱溶以及相互之间的化合和分解;人们正是利用这些自然特性,试图创造各种条件来驾驭其组织的变化获得所预期的性能。最后又回归到老师们所教的经典论述,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围绕着这一基本特性和核心目标展开的。

当走进热处理车间的时候,看到众多的热处理的工件,就像‘看到’一支支准备开上前线作战的军队正在接受训练,在高温加热炉中,钢中同类的、不同类的原子们(士兵)个个精神抖擞,活蹦乱跳,正在打乱原来的队形和次序,忙于找自己的位置重新排队;在冷却――回火过程中按照‘指令’,在军乐声中,按部就班、有快有慢、井然有序地变换队形,各自找准自己的位置,最后在金属(钢)中组成各种各样的连锁结构,彼此相互呼应,摆成形形色色的阵式,为作战作好准备。‘看到’五花八门的训练装备、坚守岗位的军训白领、蓝领人员、控制系统发出一道道‘指令’,指挥金属中的原子们有序地进行排列组合,组成热处理车间热闹非凡的绚丽景象;沉静下来,闭上眼睛,‘听到’的是一曲军乐交响乐。当它们运出热处理车间的时候,‘面貌’大大改变,同进来时相比已经不一样了,成了一支支训练有素、更加坚强、各具特色、列阵以待的特种部队,能够派往指定的地方执行任务,独当一面地抵御外界的‘入侵’。这种景象,常人是‘看’不见的,只有我们热处理工作者的‘慧眼’可以看到,而且十分美丽!那种天籁之音,只有我们热处理工作者可以‘听到’,使人振奋,令人陶醉!

还可以‘看到’,不同的材料牌号都是有自己‘灵性’,不同的热处理方式,都是由你对它的了解程度和交往的深度决定其结果。给于的外界条件和‘指令’符合它的‘属性’,它忠实地遵照执行,绝对服从;否则,不论你是谁,它都不听从或者不完全听从你的那一套,甚至‘造反’,废品、缺陷品摆在哪儿,好像在‘说’:‘看看,就是你把我弄成这个样

子的!’丝毫不讲情面、不看脸色地给你来个难看。

‘有水皆含月,无山不带云’,事物的多样性使我们的行业五彩缤纷,风光无限,有‘好上加好’而做不完的工作,有认识不完的规律,有揭示不完的重重谜团,有无限散发扩展的空间。目标的明确性和金属的自然属性使我们看到‘万变不离其宗’,热处理还是那么简单,还是那么一回事,‘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俗话说,‘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上面的表述是对热处理认识‘悟’到了高级境界吗?没有,并没有达到升华的程度,仍然不是禅宗的第三重意境,只是淡淡的好像尝到了一点点‘禅’的味道。你看,我在这里‘露相’了,当然不是 ‘真人’。但相信行业中高人芸芸之中,真正达到高级境界的老师傅、学者和工程师一定有好多,只是深藏不露而已。

我是过来人,对热处理的认识层次并无有多高,而回头看看,觉得有些问题要顺便提醒一下年轻的同行朋友,也许是一些值得思考的题目,但不妨碍同行的朋友有更好的适合自己的其它选择。

在同一时间段里,一个人只能在一个舞台上演戏,只能胜任一个角色,脚踏实地的做好本职工作,演好自己的角色,善于与人共事才能衬托出角色的鲜明。戏,好不好看不在于舞台的大小,而是剧本的内容与角色的演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我们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知识的价值全在于转化成财富。博学多识有助于事业有成,但过分注重堆积别人的资料不是现场热处理工作者的游戏,那样会活得很累。在基本功上要炼就几招过硬的‘看家本领’和‘杀手锏’,并且与时俱进。真正的秘诀不是手艺而是脑袋,是思维的套路,善于驾驭理论知识和实践后的经验教训,也就是通常讲的理论联系实际,秘诀就是这种‘联系’在你的头脑里能够‘逻辑’地运行。换一个说法,‘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谁先想到谁就占了先机,只有这样,才能保持‘看家本领’不衰,‘杀手锏’刀刃锋利。

用积极的态度与共事者和外界交流,除了涉及知识产权和企业的核心技术以外(都是暂时的),不要害怕别人把自己的东西学了去,新的东西又在前头。今天的前沿技术,用不了多久,就成了通用技术,甚至走向淘汰。‘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交流有来有往,总是双方受益,可以激活思路,开阔视野,使自己处于动态的稳定状态,增加出成绩的机会;保守的结果是封闭了自己,造成思想僵化,停滞不前,闭门孤芳自赏自得意,一开窗已是百花满园春,再拿出来的时候已经凋零冷落,失去应有的价值,自我阻断才能的发挥,暗

淡了人生的乐趣。看看手机、电脑的更新换代的进程和速度就明白了;原子弹当初只有美国独有,极度绝密,现在呢,有十几个国家可以造出来,保守得了吗?

在知识结构上,学一点哲学知识,在理性知识上有一个全方位概念,知道自然界的一些基本法则,价值观要与自己的条件和秉性相匹配,懂得品德修养如何做人,‘不为积习所蔽,不为时尚所惑’(侨羽);专业基础知识要扎实,阅历要广泛,信息要灵通,不苛求面面俱到,就地为本,有什么问题就抓住什么问题,多多亲自参与,深入下去,一定有所发现。

处处留意皆学问,不经意处有玄机,每获得一点新的认识,发现一个小窍门,揭示一个技术秘密,解决一个实际问题,使一个工件的热处理达到或超过预定的目标,都会给人以快乐。只要不放弃,不断追寻,乐在其中,其乐无穷,快乐的热处理将伴你度过一生!

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我这里是‘关公面前耍大刀’,在下献丑了。所以拿出来聊一聊,只是希望同行的小朋友都能喜欢我们的行当,钻进去后可好玩啦,同样有快乐人生藏在其中。

收稿时间:2007年2月24日

作者邮箱:hezj330921@https://www.doczj.com/doc/227140297.html,

邮件原文

CEO周:您好!

先给您拜个年,祝猪年好运,金猪满圈!

您主办的网站很好,感受颇深,就此发过一些帖子说了说心里话,从旁观者的角度支持一下‘网风’的建设,也回答某些问题。人,老到‘无所求’的时候,就会变小,成了顽童,跟年轻人一起凑凑热闹。

从你在网上的活动内容可以看到,你那么年轻,可学问非凡,工作能力和敬业精神都很强,思想境界可不低,宽仁大度,是我们热处理工作者青年中的一位佼佼者!还有那位addle版主,也是个好样的。虽然没有见过面,没有共过事,也能够感受到你俩身上魅力四射,我从内心佩服、喜欢你们,当然也好羡慕你们。

社会的高速发展给人们的经济、精神压力日益沉重,在你们的网上,时常看到一些初涉本行搞热处理的年轻人有这样那样的困惑,他们为了生存,为了生活,给别人打工、吃苦,把技术窍门看成饭碗,相互保守,碰到问题不知如何是好;有专业知识的大学生,也有因为工资待遇方面的问题或者对单位不满意看不到前途而准备离开本行,这都会淡化对热处理本身的兴趣。这些现象,因为源于自然,实在无能为力。

春节期间,我把对热处理的认识过程和感情变化归纳了一下,写成网文,希望给这些小朋友提提精神。成文之后,看来看去,总不满意,但又写不出别的什么了。最重要的是能不能到达提高兴趣、缓解困惑的效果?会不会产生其它的副作用?实在说不清楚。人的思想都是主观的,弄不好事与愿违的事情屡见不鲜。所以用附件形式先发给你,请你先看看。你们年轻,思想敏锐,眼光符合时代,又是以客观的视觉看问题,准确性要高得多。如果有问题,觉得效果不好,请不要公布在网上,我不会有异议,还要感谢你!如果可以公布,那就请你费心修改某些不当之处、修饰一下文字,该删除的部分就删除,我不会有异议,同样表示感谢!

注:我用的是在网上下载的word 2007,有时接受者打不开;pdf格式我不会制作,故添加一个的文本文档格式,内容完全一样。

文本分析的七个层次

文本分析的七个层次孙绍振许多文本分析之所以无效,原因在于,空谈分析,实际上根本没有进入分析这一层次。分析的对象是文本的矛盾,而许多无效分析,恰恰停留在文本和外部对象的统一性上。如认为《荷塘月色》反映了大革命失败后知识分子的苦闷,“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惟妙惟肖地反映了美好的“景色” 。这从哲学上说,是机械反映论。就是那些注意到文本和外部对象的矛盾的分析文章,也往往把文本当做一个绝对的统一体。如认为《再别康桥》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离愁别绪,等等。其实这首经典诗作表现的矛盾很明显:一方面是激动——“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一方面又是不能放歌——“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一方面是和康桥再别,一方面又是和云彩告别。文本分析的无效之所以成为一种顽症,就是因为文本内在的矛盾成为盲点。许多致力于文本分析的学者,满足于为复杂的文本寻找一个原因,单层次的思维模式就这样流毒天下。这不能笼统地怪罪中学和大学教师,而应该怪罪我们这些研究理论的。要进行具体分析,如果没有一定的方法论的自觉,则无从下手。在面对文学经典时,这种困难就更为突出。因为文学形象天衣无缝、水乳交融,一些在方法论上不坚定的 老师,在无从下手之时,就妥协了,就不是进行分析,而是沉溺于赞叹了。正是出于这种考虑,本文把可操作性和操作性的系统化作为最高目标,但愿能对把具体分析落实到文本分析的系统工程上,有所助益。 第一,艺术感觉的“还原” 为了说明这一点,我不得不举一些颇有代表性的例子。 唐人贺知章的绝句《咏柳》,从写出来到如今一千多年了,仍然家喻户晓,脍炙人口。原因何在?表面上看这是个小儿科的问题,但是,要真正把它讲清楚,不但对中学教师,而且对大学权威教授,也一点都不轻松。有一位权威教授写了一篇《咏柳赏析》,说“碧玉妆成一树高”是“总体的印象” ,“万条垂下绿丝绦”是“具体”写柳丝,柳丝的“茂密”最能表现“柳树的特征” 。这就是他的第一个观点:这首诗的艺术感染力,来自表现对象的特征;用理论的语言来说,就是反映柳树的真实。这个论断,表面上看,没有多大问题,但是实质上,是很离谱的。这是一首抒情诗,抒情诗以什么来动人呢?普通中学生都能不假思索地回答“以情动人” ,但教授却说以反映事物的特征动人。接下去,这位教授又说,这首诗的最后一句“二月春风似剪刀”很好,好在哪里呢?好在比喻“十分巧妙” 。这话当然没有错。但是,这并不需要你讲,读者凭直觉就能感到这个比喻不同凡响。之所以要读你的文章,就是因为感觉到了,说不清原由,想从你的文章中获得答案。而你不以理性分析比喻巧妙的原因,只是用强调的语气宣称感受的结果,这不是有“忽悠”读者之嫌吗?教授说,这首诗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二月春风似剪刀”一句“歌颂了创造性劳动” 。这就更不堪了。前面还只是重复了人家的已知,而这里却是在制造混乱。“创造性劳动”这种意识形态性很强的话语,显然具有20 世纪红色革命文学的价值观,怎么可能出现在一千多年前的贵族诗人头脑中? 为什么成天喊着具体分析的教授,到了这里却被形而上学的教条所蒙蔽呢?这是因为他无法从天衣无缝的形象中找到分析的切入点,他的思想方法不是分析内在的差异,而是外部的统一:贺知章的柳树形象为什么动人呢?因为它反映了柳树的“特征” 。客观的特征和形象是一致的,所以是动人的。从美学思想来说,美就是真,美的价值就是对真的认识。从方法论上来说,就是寻求美与真的统一。美是对真的认识,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这就是教化。不是政治教化,就是道德教化。既然从《咏柳》无法找到政治教化,就肯定有道德教化。于是“创造性劳动”就脱口而出了。这种贴标签的做法,可以说是对具 体分析的践踏。 其实,所谓分析就是要把原本统一的对象加以剖析,根本就不应该从统一性出发,而应 该从差异性或者矛盾性出发。艺术之所以成为艺术,就是因为它不是等同于生活,而是诗人的情感特征与对象的特征的猝然遇合,这种遇合不是现实的,而是虚拟的、假定的、想象的。应该从真与假

沉淀、升华与回归——论人生三重境界说

沉淀、升华与回归——论人生三重境界说 越是长大,越会感到自己的渺小;读的书越多,越能发觉自己的无知;每当底下头,俯视自己的时候,总会在不经意间察觉到自己的浅陋之处;在不断的厌恶自己的同时发现了,作为没有傲人天资的平凡人,自己的人生需要的一种是怎样的沉淀。 记得国学大师王国维曾经把成大事大学问的人的一生划分为三重境界或是三个阶段,这作为一个文学常识在很早以前便已经听老师讲过了,然而,只有到了好多年后的现在才渐渐的开始领悟到,那三句话中所蕴含着的对人生对命运乃至对世界本身一种深刻的洞识。虽说王国维先生是将那三重境界用于成大事者身上的,但我想,先生虽说成大事者都经历了此三重境界,但未说经此三重境界者皆可成大事,所以这三重境界也就未必就是只有成大事大学问才独有之境界。故我虽未必有大才华大见识,亦未必有成大事的潜力与契机,但凭借前人智慧与自己的思考,谈谈自己对这三重境界的看法,以及从中感悟到得某些可用来借鉴的感受,应是可以的。所以,虽然我尚且不知道以自己浅陋的思想是否能把握到其中的真谛,也不清楚自己把握到的与先人本意相差多少个十万八千里。但即便是错误的理解,作为自己思考的结果也并非有什么可耻之处,全当借助权威给自己壮声势了。不论怎样,在将成功的人生看做三个大的阶段上,我的看法因该是和王老师是一致的,就冲这个共同之处,他人也不能说我是胡说八道,顶多,不过是牵强附会罢了。 第一章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忘了在哪里看到过,说是“要想成大事就必须耐得住寂寞”。这句话固然表明了成大事的人肯定都能忍受得了寂寞,但却并没有说耐得住寂寞的人肯定都能成大事,作为一个自认为与寂寞挺有缘的也在不经意间磨练出善于与寂寞为伍的能力的家伙,我不禁有些沮丧:“耐得住寂寞”或许是成大事一个不可或缺的条件,但却并非唯一的条件,也就是说尽管我可以耐得住寂寞,但我依旧未必能够成大事。哎,但话虽如此,但我想不管有没有本事、成不成大事,寂寞本身铁定并非是一个惹人喜欢的东西,否则的话也不必用那个“耐”字了。其实说是忍受得了寂寞,也只不过是没有办法而已,事实上我并没有去选择忍耐还是不忍耐,而唯一让我可“耐”住寂寞的理由,也只不过是因为在选择之前寂寞就已经存在了,仅此而已。 那么,除了寂寞,成功的人生在第一个阶段还需要些什么呢?在我看来,比起寂寞,人生在最初的阶段所需要的,更多的是一种沉淀。

文本解读的三重境界

文本解读的三重境界 浙江省台州市实验小学赵永攀 著名特级教师,中国小语教学的新生代人物孙双金老师在谈对文本解读的重要性时首先提出,“上好语文课,解读文本是第一步”,不但要解读文本的“字面意”,更要体味文本的“字中意,字外意”。也有人认为文本的解读大体上是一个“由一般性阅读、细读到解读(即批评性阅读)组成的相互联系、逐步深入的过程”。由此,笔者想到宋代禅宗大师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解读文本的过程不也正是如此吗?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是指一个人最初对事物的认识。人家告诉他这是山,他就认识了山;告诉他这是水,他就认识了水。对于解读文本,我们也必须经历这样一个过程。抛开一切参考资料的束缚,潜心会文,反复诵读,读懂文章的内容,读出文章的情感,读出自己对文本的独特体验。 一、紧扣文章题目。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文章的题目往往与文本的内容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有的点明的文章的主要内容,有的暗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从文章的题目入手可以大致推测一下文本的内容,这样就能较快的进入文本的内容的解读,为深层次地解读奠定良好的基础。我自己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一直从题目入手,也让学生学会分析文本的题目,从中感知文本的初步内容或文本的基本思路。这也是敲开文本之门的第一步。 例如在六年级课本中有一篇课文是《将相和》。从这个题目中我们可以解读出以下内容:1、这是一篇历史题材的故事;2、将是武官,相是文官;3、“和”是和好的意思,既然现在和好了,那么他们之前一定有过矛盾。从中也可以产生以下几个问题:1、“将”“相”分别是谁?2、造成将相不和的原因是什么?他们又是怎样和好的?简单的三个字,可以使我们得到解读文本的第一手材料。我们也可以循着这个思路去指导学生解读题目。 二、反复诵读文本。 特级教师于永正曾说:“课前,老师得先和文本对话,即钻研教材。只有把教材把握好了,才能和学生交流。我备课没有什么决窍,只是翻来覆去地诵读、默想,当读出自己的理解、情感,读出文章的妙处,读出自己的惊喜时,我便走进课堂。”的确,读书是教师感悟文本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反复诵读才能发现课文的内涵所在。 中国古代有一种读书方法,叫“素读”。这种方法是不追求讲解的精深透彻,完全按照作者的思路来,把作者的思想吃透,在反复的朗读中自悟自得。叶圣陶先生也曾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这里的“真”首先就是作者在文章中欲要传达的思想或创作意图,这里的“路”就是文章中作者的行文思路,亦即文章的脉络。一篇文章,我们除了站在作者的角度朗读之外,还应该站在编者的角度去朗读。编者编写小学教材时,遵循了儿童的认知特点和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是经过精心编排的。我们在朗读时要考虑编者编排此文的意图,把握文本的重难点。

课文分析四层次

课文分析四层次 叶圣陶先生集几十年教学和研究经验提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借这些例子要使学生能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的着名论述。这段话简述了语文教材、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教材的作用)三方面的关系。“教材无非是例子”可不是贬低而是强调了教材的作用,是例子就是编辑精心设计的,具有典型性可举一反三,有明确的目的指向,要求教师教教好、学生掌握这些例子,最终达到“不需教”的目的。 语文教师基本素质集中体现在对课文的分析上,如何讲好“例子”。指导学生运用好“例子”,我认为有四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初读课文,把握写作对象;第二个层次:解析课文,找出写作方法;第三个层次是课文体味写作目的;第四个层次是研读课文,找出写作借鉴,简单说即一篇课文(或段落)“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对我们的启迪,“还可以怎样写”这样四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程序。 试以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西师大版六语上二课节选一节),更名有《我的百草园》,朱自清先生的《背影》(苏教版八语上十一课)为例:一.初读课文,把握写作对象。 1.教师要提出问题:本文段写作对象是什么 2.要求学生自读同时用笔圈点,务必用准确、简洁的句子,最好是词语,概述文中(或段落)所写内容:接着教师提问让学生据文回答教师可板书: 我的百草园 菜畦鸣蝉油蛉何首乌木莲 石井栏黄蜂蟋蟀覆盆子 皂荚树叫天子蜈蚣斑蜇

桑椹 背影 (父亲) 买桔 这样做的好处一是可以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使学生阅读带有明确的目的性,克服“翻书哗哗响,一目两三行”的习惯。更重要的是培养快速理解课文内容对文章进行简要分析总结概述的能力。也许有人说这岂不是太简单了吗我要说的是初读圈点,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这是一节课的起点,下一层次的基础的铺垫。学生能找出来就可以了。事实上,像《这条小鱼在乎》(三语三十六课)、卖火柴的小女孩(五语二十二)、《我的母亲》(八语十四)、《藤野先生》(九语上五课)这一类文章的写作对象还真不是一两个词语和简单一句话可以概述总结,还是需要教师点拨(或学生互助讨论)的。 第二层次:解析课文,找出写作方法。 教师提出问题是: 1.课文是怎样写的 2.用不同色笔圈点或画横线。 教师提问:像《我的百草园》 1.写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椹,分别用了“碧绿的”、“光滑的”、“高大的”、“紫红的”去描写;写鸣蝉用“吟”、黄蜂用“伏”、叫天子用“窜”;写油蛉蟋蟀分别用“低唱”和“弹琴”;斑蜇用“叭”;何首乌、木莲藤用“缠络”;根果用“臃肿”、“莲房般”;覆盆子果形“球”;果味用“酸甜”。 2.在层次上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去链接。

层次分析法及实例分析(应急能力)

应急能力与层次分析法 评价指标体系完善后,就需要准确的确定体系各个指标对评价目标的影响能力,即计算各个指标的权重值,权重值就是指标影响力的量化数值,指标之间相对的重要程度,指标权重确定的是否准确会直接影响评价结果[50]。现阶段计算指标权重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主观赋权法,专家可以根据实际问题,自己的经验判断得到原始数据,准确的确定各个指标系数排序,例如层次分析法(AHP),另一种是客观赋权法,由指标评价中获得的实际数据形成原始数据,例如主成分分析方法(PCA)。 本文选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天然气净化厂突发事件应急能力评价指标的权重,层次分析法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确定指标权重的数学方法,该方法应用线性代数中矩阵的求解方法,具体计算过程为构造两两判断矩阵,求解该矩阵的特征值,选取最大特征值进行一致性检验,通过检验后,解得最大特征值的特征向量,即为该层元素相对于上一层某元素的重要度,通常结果需要归一化处理,进而计算出对总目标的权重,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权重最大者即为优选方案。 实践证明,层次分析法能够准确的确定指标的权重,它由于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完善的方法体系深受学者和专家的欢迎,并在实践应用中不断的改进,建立了多样的变形方法,适用于所建指标体系结构复杂又缺乏原始数据的决策当中。 在应急管理评价研究方面,随着全球各类突发事件的频繁发生,给社会和国家造成巨大的灾难和严重的后果,国内外的专家和学者表现出了高度重视,纷纷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出发,对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进行研究,极大的促进了应急能力评价方面的发展。国外主要是在国家和政府层面上对应急能力评价进行了研究,多集中在评估体系建设方面,本本主要介绍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三个国家在应急能力评价方面的研究现状。 (1)美国应急能力评价 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对突发事件的防灾能力进行评估的国家。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美国的两大应急管理机构联邦应急管理局(FEMA)和国家应急管理协会(NEMA)相互合作共同建立了一套应急准备能力评估标准,标准简称为CAR,这套应急评估系统使用十分广泛,几乎没有地域限制,当时美国的56个州都应用此系统对其应急能力进行了评估,美国的财务部门也依据CAR这套评估系统,可以合理的向地方政府提供发放应急救援物资。 这套评估系统中防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是由13项一级指标、209项二级指标和1014项三级指标组成的评价体系,具体来讲,13个一级指标分别是是法律法规、风险分析、风险控制、物资管理、编制应急预案、指挥协调、通讯和预警、

感悟人生的三重境界

感悟人生的三重境界 老同学:曾留意你QQ下的一段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后来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再后来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碰巧今天我看到下面这么一段话,摘抄下来与你共勉,愿我们红尘的短短旅途都无怨、无悔、无愧、知足,当有一天我们的灵魂出窍时,都能安祥的飞到宇宙之外更广阔的苍穹去,去感受红尘之外的另一种生活、思想、追求。。。。。 人生有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可以用一段充满禅机的语言来说明,这段语言便是: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这就是说一个人的人生之初纯洁无瑕,初识世界,一切都是新鲜的,眼睛看见什么就是什么,人家告诉他这是山,他就认识了山;告诉他这是水,他就认识了水。 随著年龄渐长,经历的世事渐多,就发现这个世界的问题了。这个世界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经常是黑白颠倒,是非混淆,无理走遍天下,有理寸步难行,好人无好报,恶人活千年。进人这个阶段,人是激愤的,不平的,忧虑的,疑问的,警惕的,复杂的。人不愿意再轻易地相信什么。人到了这个时候看山也感慨,看水也叹息,借古讽今,指桑骂槐。山自然不再是单纯的山,水自然不再是单纯的水。一切的一切都是人的主观意志的载体,所谓“好风凭借力,送我

上青云”。一个人倘若停留在人生的这一阶段,那就苦了这条性命了。人就会这山望了那山高,不停地攀登,争强好胜,与人比较,怎么做人,如何处世,绞尽脑汁,机关算尽,永无休止和满足的一天。因为这个世界原本就是一个圆的,人外还有人,天外还有天,循环往复,绿水长流。而人的生命是短暂的有限的,哪里能够去与永恒和无限计较呢? 许多人到了人生的第二重境界就到了人生的终点。追求一生.劳碌一生,心高气傲一生,最后发现自己并没有达到自己的理想,于是抱恨终生。但是有些人通过自己的修练,终于把自己提升到了第三重人生境界。茅塞顿开,回归自然。人这个时候便会专心致志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不与旁人有任何计较。任你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朗月。面对芜杂世俗之事,一笑了之,了了有何不了,这个时候的人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了。 正是: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便也就是真正的做人与处世了。

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读后感

阅读实践,向教学开一朵自己的花 ——《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读后感 马春丽 老僧三十年前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的个修歇处,以前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唐]青原惟信禅师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王国维《人间词话》 ——题记 阅读《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最喜欢前言中的那一句:放弃漫步,练习舞步——用新教育有效教学框架约束自己、规范自己,以期达到教育的自由之境,即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有幸拜读了干国祥老师的《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读其书,如听其课,其语文课堂,有如坐看行云流水之闲适惬意,又如雷霆万钧般敲醒我几乎沉睡的灵魂,听生命开花的声音,听生命欢唱的声音,仿佛这不是课堂,而是大自然的一幅幅画卷在孩子们的心灵慢慢舒展,一切都那么自然、和谐,润物无声,水到渠成。干老师深厚的文学积淀,对教材的把握、挖掘、拓展,对课堂的驾驭、对学生的引领,让我叹服。 一、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 我们老师听课时往往会看到这样的课堂:课上老师激情饱满,学生小手如林,兴趣盎然,一节课的教学就在这样的氛围下落下帷幕。这样的课堂成了老师和学生共同的才艺展示会,那么像这样的课堂是不是理想的课堂呢?这种课堂只能称之为流于形式的表演课。而怎样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课堂呢?干国祥老师的《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给出了自己的回答——它以扎实的教育理论为根基,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养料,以大量真实的课堂教学案例为土壤,提出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是落实“有效教学框架”规定的教学内容,即通过“有效教学框架”

文本分析的七个层次

读《文本分析的七个层次》的感悟现在有许多人觉得语文老师谁都可以当,把分析文本分析看作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分析得学生听不懂,或是毫无用处的。现在无效分析在语文教学中经常出现,培养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刻不容缓。读了孙绍振老师的《文本分析的七个层次》之后,我觉得其中的语文思维很重要,老师们不能被文本的统一性禁锢,不能只局限在作者本人、现实环境等这些因素当中,老师们要尝试使思维变得发散、跳跃、开阔。 第一,艺术感觉的还原。其实就是在看似统一的文本布局中找到找到语句或者是用词里的差异和矛盾。文学作品是作家以自己的生命和生活体验为蓝本,对其进行抽象的概括和艺术加工,它看似带有生活的影子,让读者在其中找到熟悉感,但又在其中加入了自己的观点和理解,作者和读者之间有产生差异。而我们在分析文本时,可以借用原有的知识经验去理解,在文本中产生共鸣。但不能脱离文本,有先入为主的想法,结合自己的体验,对文本进行还原,发现文本和现实状况之间的不同,分析不同在哪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不同?分析要在文本中进行,切记妄加揣测,把与作者或时代相关的知识过多的强加给文本,这样容易偏离中心。学生和老师要把自己置于文本的情景中去,感受其中的画面感,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文本不是生活本身,否则作品就失去了思考和研究的价值了。它是对生活的升华,和原形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矛盾和差异就是我们分析的对象。 例如,《湖心亭看雪》中“余舟一芥,湖中人两三粒”,这句话中用“芥”和“粒”来形容舟和人,一般人都会把观看的视角定在远处的岸上,但实际的情况是诗人是在湖中的舟上,这就形成了矛盾。真实的视角和描写的角度经过对比后,

发现作者人虽在舟中,但心却在高处,感觉自己处在高处,这里的“高”不仅是空间意义上的高度,更是心灵和审美情趣上的高。这时他看到西湖的美,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体会到的。他借在湖中之感,表达人的微不足道和命运的飘摇。 第二,多种形式的比较。对比同题材而不同形式的艺术形象的差异,正是分析的线索。同一主题或者题材,我们关注的不是运用了什么题材,反映的究竟是什么主题,而是在不同形式下所体现的不同侧面,这样对文本的理解比在统一性中理解的更深,更容易理解表达的本质。一旦明白不应该那么写,就说明作者心中对表达的事物已经有了一个框架和标准,通过过程中的反复比较,文本才能更接近所要表达的目的,更加明白应该如何写。无论是文本还是其他事物,只有经过反复比较,才能分出高低优劣,最重要的是把双方的突出特点显现出来,以便更加深入的理解文本。课堂中老师经常会分析课文中那句话或者那个字用的好,但究竟好在哪里往往老师们解释不清,这就是缺乏理解的方法。老师可以查找文本成形之前的的修改情况,也可以用相近的表达方式替代,仔细品位与比较,自会有所收获。 例如,《小石潭记》和《醉翁亭记》两个作品都是描写自然景观,写景表达快乐之情。柳宗元用工笔描绘,是一个特写镜头,写水写鱼细致入微,形神兼备,使用微观视角,而欧阳修的则是简练概括,运用长镜头将朝暮之景,四时之景呈现出来,视角稍大。为什么两人一个是工笔描绘一个是笼统概括呢?柳宗元的精微细致让我们到他一瞬超越现实的愉悦,但这种感觉很快又回到现实。欧阳修则用简练概括传达较长时间的快乐,他对现实的超越不是景德触发而是酒的作用。 第三,情感逻辑的“还原”。艺术作品是经过个人主观的情感和理智歪曲的,作者以此来达到自己所要的效果,为文本的内容服务,超越了科学性和理性。理

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

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 一.名词解释: 1、文本:在英语中是原文、正文的意思,这里用来指由作者写成而有待于阅读的单个文学作品本身。文本具有由表及里的多层次的审美结构。 2、文学言语层面:内涵:指文学文本首先呈现于读者面前、供其阅读的具体言语系统。 3、文学形象层面:内涵:读者在阅读文学言语系统过程中,经过想像和联想而在头脑中唤起的具体可感的动人的生活图景。 4.文学意蕴层:所谓文学意蕴层,是指本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等各种内容,属于本文结构的深层内容和意味。 5、哲学意味层:指通过具体事物对对宇宙人生的形而上的思考,即在诗意描绘中启发人产生对于人生、宇宙、生存等问题的思索、领悟。 6、审美意蕴层:是文学作品所唤起的审美愉悦感(形象引发的单纯的美感体验)。 对于美的感悟、体验:自然美、人生美、人性美 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 重点:1、文学典型:作为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典型是文学言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于魅力的人物性格。它在叙事性作品中,又称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 重点:2特征性《化》:就是通过以具体、生动、独特外在形象所表现的丰富、深刻的内在本质。 3:典型环境:是充分体现现实关系真实风貌的人物的生活环境。它包括以具体独特的个别性反映出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现实关系总情势的大环境,又包括由这种历史环境形成的个人生活的具体环境。 重点:4意境的定义: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像空间。它与文学典型一样,也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 5.韵味无穷:指由艺术作品的物色、意味、情感、事件、风格、语言、体势等共同构成的美感效果。 6.有我之境,无我之境:有我之境,指感情比较直露,倾向比较鲜明的意境。无我之境并不是指作者不在意境画面中出现,而是指那种情感比较含蓄,不动声色的意境画面。7、重点:审美意象:就是充分表现审美理想的意象,是高级形象形态之一,是指以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以象征或荒诞性为其基本特征的,在某些理性观念和抽象思维的制导下创造的具有求解性和多义性的达到人类审美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 8、哲理:人类能够取得与自然的和谐却难以消除同类间的隔膜,并且无声地呼唤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互相信任、和谐融洽。 叙事性作品 1、叙事的含义:最早的叙事文学是原始社会中通过口头流传的神话和史诗。如荷马史诗就是叙事体史诗。叙事(narration)的涵义:是用话语虚构社会事件的过程。 2、事件由所叙述的人物行为及其后果构成:黛玉葬花,作品中的事件可分为若干层次:系 列事件任何事件在作品中都承担着一定的作用: 1.推动情节的事件;2.塑造形象的事件。 3人物:叙事作品中人物自身的二重性特点:行动元与角色。人物同时具有“行动元”和“角色”两重特性,但这两重特性并不总是相互吻合。有时一个行动元由几个角色担任。 4、 行动元、“角色行动元:人物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行动要素。行动元是情节的动因,“角

人生三大境界_感悟人生(精华版)

《人生三大境界》 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曾总结出读书的三大境界。在人生层面,这三大境界仍然受用。 人生的第一境界便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李清照的袜剗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却把青梅嗅。年少天真、烂漫与活泼。正如齐白石先生少时的画求真。多数名家,如齐白石,张大千以及毕加索,初画时,一力求真,齐白石老先生年轻时还仿过古代名家画作,据说真伪难辨。此人生之第一境界,年少时,血气初生,天真烂漫,求的便是一个真字。 人生的第二大境界是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这是一种对梦想的探寻,大起大落,大悲大喜,全在于此。得乎,则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失之,则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可是追梦人总是无悔的,不是吗?它是大风起兮云飞扬,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的渴望;是传扶摇而上九万里的志向;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 青年,总得追求点什么,让自己更有价值。青年,更是一个矛盾的有机体。有点林徽因式的淡淡忧愁,飞花满地谁为扫,反倒怨东风着意相寻。此人生之第二境界,壮年时,血气方刚,豪情万丈,功名事业,追寻梦想。 人生的第三大境界是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一种阅尽山无数的旷达与淡然。去留无意,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任天上云卷云舒。有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淡然;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复得返自然。更有悔教夫婿觅封侯的悔恨以及雕栏玉砌今尤在,只是朱颜改的哀叹。老年时,血气衰弱,却也经历了世间万事,看透了世间万物,人生经验凝结于此,年少的天真不再,年青的雄心磨灭,进入总结阶段,便有了一种超脱之感。人生况味大体尝尽,便提升到了一个更深的层次。 正如毕加索画牛,初时求真,年青雄壮,晚年精炼。人生亦是如此,少时天真,年轻雄心,老年看风云。许多人在到达第三境界后回首往事,发现之前追求的功名利禄皆是皮毛,而神韵全在骨架之上,即一颗素淡的心。一如林清玄所说浪漫就是慢慢走路,慢慢吃饭,慢慢喝茶,然后慢慢变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保持一颗素淡的心,这便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人教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 第6单元 第19课 《皇帝的新装》文本解读的三重境界

《皇帝的新装》文本解读的三重境界 《皇帝的新装》是19世纪丹麦著名的童话大师安徒生初期创作的童话作品,写于1837年,是他最著名的童话之一。《皇帝的新装》是安徒生从中世纪西班牙的一个民间故事移植过来的。它最早见于14世纪堂·曼纽埃索的《卢卡诺伯爵》的第七章,说的是一个国王被人整治的故事,篇名即《赤身裸体的国王》。故事梗概是这样的: 从前有三个流氓来见一位国王,说他们是织布的能工巧匠。他们特别会织一种料子,这料子人人都能看得见,只要他有一个世人公认的父亲,他又真是这个父亲的儿子。但谁要不是他想像中的父亲的儿子,那他就看不见。这使国王大为喜欢,因为他以为借着这种纺织品的帮助,可以知道自己的王国里,哪些人是法定父亲的儿子,哪些人不是。这样,他便能调整王国中的许多事情。因为在摩尔如果他们不是父亲真正的儿子,便不能继承他们父亲的遗产。于是他下令召那三人进宫来工作。三人告诉国王,确保不搞欺骗,可以把他们锁在皇宫里,直到织完那段料子。这使国王非常高兴。国王由于对新布的“图案”和“色彩”什么也看不出,被一种死亡般的恐怖震惊了,因为他相信他不可能是他认作父亲的那位国王的儿子。他穿上了那看不见的衣服,骑着马在城中巡游,亏他运气好,那时正是夏天。最后是一位照管御骑而自身又不担心损失什么的黑人走到国王跟前,说出了真话。 大约在我四年级的时候,那还是七十年代中期,一个文化贫瘠的年代,一个外来文化匮乏的年代,也不知道怎样的来源,我知道了这个故事,从此,改变了我在班级中地位,下课后,小伙伴们都围着我,听我讲《皇帝的新装》,但我似乎很难完整讲述,或许故事情节对于一个10岁左右的孩子,是过于曲折了些,为了敷衍小朋友,我说,明天继续吧。 第二天,小朋友就缠着我继续,他们甚至认为我故意“卖关子”,于是向我行贿,大概是草稿纸之类的,那年月草稿纸十分稀缺,有的用作业本没有用完的最后几张纸、有的是作业本的封面,更多是家长花8分钱买一张白纸,裁成32开的样

用英加登文本层次结构理论分析中国古诗

用英加登“文本层次结构理论”分析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小令很短,一共只有五句二十八个字,但却描绘出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并且准确地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这首成功的曲作,从多方面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特征。 首先,从语音层面来看。一则整首诗作读来朗朗上口,除最后一句为三三隔开外,之前全部为两两隔开,停顿明显,节奏感很强。二则在押韵方面,通篇押一韵,且相当整齐:鸦、家、马、下、涯。三则在平仄方面,声调和谐,与节奏相结合,音乐感很强,故可以谱曲演唱。 其次,从意义单元来讲。马致远的这首《秋思》为“并列式意象组合”,其实并列之中依然体现出一定的顺序来。全曲十个意象,前九个自然地分为三组。藤缠树,树上落鸦。第一组是由下及上的排列;桥、桥下水、水边住家,第二组是由近由远的排列。古驿道、道上西风瘦马,第三组是从远方而到目前的排列,中间略有变化。由于中间插入“西风”写触感,变换了描写角度,因而增加了意象的跳跃感,但这种跳跃仍是局部的,不超出秋景的范围。最后一个意象“夕阳西下”,是全曲的大背景,它将前九个意象全部统摄起来,造成一时多空的场面,由于它本身也是放远目光的产物,因此作品在整体上也表现出由近及远的空间排列顺序。从老树到流水,到古道,再到夕阳,作者的视野层层扩大,步步拓开。 第三,从轮廓化的图像层来讲。黄昏时分,苍茫的天底下,几只乌鸦正在围着缠绕着枯藤的老树寻觅着栖身之所,依傍着小桥和流水居住的人家,此时也升腾起袅袅炊烟,漂泊天涯的游子,牵着一匹瘦马在荒凉的秋风古道上漫无目的地艰难移步前行。夕阳的余晖已经昏暗西下,只有远离家乡的游子还漂泊游荡在天涯。头两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就给人造成一种冷落暗淡的气氛,又显示出一种清新幽静的境界,这里的枯藤,老树给人以凄凉的感觉,昏,点出时间已是傍晚;“小桥流水人家”又使人感到幽雅闲致。12个字画出一幅深秋僻静的村野图景。“古道西风瘦马,”诗人描绘了一幅秋风萧瑟苍凉凄苦的意境,为僻静的村野图又增加一层荒凉感。“夕阳西下”使这幅昏暗的画面有了几丝惨淡的光线,更加深了悲凉的气氛。通过枯、老、昏、古、西、瘦六个字,将诗人的无限愁思自然的寓于图景中。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是点睛之笔,这时在深秋村野图的画面上,出现了一位漂泊天涯的游子,在残阳夕照的荒凉古道上,牵着一匹瘦马,迎着凄苦的秋风,信步漫游,愁肠绞断,却不知自己的归宿在何方,透露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恰当地表现了主题。作者描绘出的图画可以完整的出现在读者的脑海中,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无限的遐思,这就是这首诗歌最大的魅力所在。 最后,从被表现的对象层来分析。马致远在创作《天净沙?秋思》时为了突出与强化凄惨凉悲苦的情感,选取了最能体现秋季凄凉萧条景色,最能表现羁旅

感悟人生三大境界

感悟人生三大境界 王国维在“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的三种境界“中,引用了三句宋代词人作品。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晏殊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 那日,又重读了几首我很欣赏的宋词,忽发感慨,想写点我对王国维人生三大境界的评价。既而,我又不禁问自己,你怎么竟敢选择这样的题目来写,难道还想在那么多研究得法的学者面前卖弄自己的浅薄吗?我也自知自己浅显的生活阅历是不足以函盖那么多的。但我依然回答说,我敢;是因为心灵,我敢,是因为语言。此刻我已撞击到了远离我们那个时代的作者的心。心灵呼唤心灵,语言呼唤语言,才使我有了如此的冲动,想走入他们的世界。 我觉得这人生的第一境的含义应该是:觉醒。

虽然说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黄金岁月,但多数人在青少年时代都是比较浑噩的,也许冲劲十足。通常并不很明确自己在做什么,想做什么,就如飞湍的瀑布,盲目地向前冲刺而已。直到有一天,自己停下了脚步,重新省思生命的意义,这一生所希望的目标,究竟何在?才仿佛自一切纷扰中抽身而出,感到一些寂寞。但又必须独自面对自我的寂寞,也有一丝新的觉醒--跳脱出寻找生命方向的觉醒。有一些感伤,有一些孤独,但也有无穷的希望。 看着照片中快乐的我,我知道自己还年轻;有的时候真的希望时光能停一停,时光却还在向前流转,不禁又有一些伤感。在这样沉重而又多彩的年龄,回首走过的路,才发现自己也曾有过年少无知的轻狂,有着挥洒青春的激情,有着对酒当歌的欢畅,有着无可奈何的感伤……走过青春徐徐回望,才发现青春是本太仓促的书,我依然要伴着泪水和汗水将它一读再读。 因为永远有明天,所以永远有希望。 希望还在,明天会更好。 那么这第二境应该是:执著。 在佛教中,执著是佛家极力要破除的障,但就寻常人来说,却是一种力量的来源。不能执著,则不能专注;不能努力,也难期待有所成就。

文本解读技能

现代文文本解读技能 吴景松 现代文阅读是中学语文教师最基本的能力,也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文本解读能力是语文素养中最重要的能力之一。高水平的文本解读技能必须建立在深厚的学识积累、广泛的阅读经验、缜密的思维水平、强烈的感悟能力以及健康的阅读心理的基础上。恰当的运用阅读技巧,有助于我们准确、深入的解读文本,提高阅读的效益。 一、文本解读技能在现代文阅读中的作用 现代文阅读有三个境界:读懂、读深、读透。这三个境界层层深入,完整地体现了阅读的层级和规律。合理的运用阅读技巧,有助于正确的、富有个性的解读文本,实现阅读价值,领悟到阅读的旨趣,达到理想的阅读境界。 1、读懂。文本是运用某种语言文字写成的文稿,作者借用文本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对事物的看法或介绍某些知识等。文本一经形成,就具有其客观意义,具有其语言形式所承载的客观内涵。因此,阅读必须把文本所承载的信息及其承载的方式弄懂,读懂也就成了阅读最基本的要求。 2、读深。文本中的语言是对社会生活的模拟符号,是社会生活的物态化的反映和表现。文本本身不是社会生活,不是物质,语言具有间接性。尤其是文学作品的语言,具有含蓄性,富有隐含信息。所谓读深,就是要透过语言符号系统的表层,发掘出文本深层的本质性含义和隐含信息,实现读者阅读状态与文本状态的同质同构。 3、读透。“读透”与“读深”具有相似性,但又有很大的不同。“读深”侧重于理解、感悟文本本身的信息,包括明示信息和隐含信息。而“读透”则要求读出文本之外的信息,所谓“言外之意”、“物外之象”、“画外之音”,也是司空图所说的“超以像外,得其环中”;“读透”还要求读者在阅读中读出自我,读出更广、更深层次的含义来。“读透”又有三种境界—— (1)透彻领悟。这是一种与“读深”相近似的境界,就是把文本信息彻底、深透的把握住,并有自己的感悟和符合情理的思考。 (2)力透纸背。所谓“力透纸背”,就是要深刻的领悟文本的潜台词,作者含蓄地隐藏在字底下的意思,以及作者尚未感悟、意识到的东西。“力透纸背”

以“人生三境界”为话题优秀作文

不积小流,无以至千里 王国维曾在《人间辞话》中谈到,古今成大事者必经三个阶段.第一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乃人生地起始境界,即要有理想追求;第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即需苦苦追求理想,决不放弃;第三则是“从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个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一个量变到质变地过程,我们往往是在不经意间,便达到了自己地人生境界. 大多数人总是徘徊到第一与第二个境界间,他们对前路感到迷惑,心怀理想却不能努力奋斗,努力去实现而是选择放弃.但争功近利地年轻人,总渴望能快速迈入第三境界. 然而,不经历第一、二个境界,是无法达到第三个境界地.第一、二个境界是第三个境界地前提基础条件. 树立理想并为之奋斗是一个积累地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遇到许许多多地困难,但我们要静下来思考,世间是没有迈不过地坎地.只有冲过这一道坎才能拥有厚实地基础.只有打下厚实地基础,我们才可能达到第三境界,才能实现人生理想. 正如盖楼,理想是地基与框架,苦苦追求则是砖,结构搭好后,只有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铺好每一块砖,才能将楼建好,两者缺一不可,而没有这两者地积累,你永远也无法盖成大楼,达到第三境界. 大家都知道吃饼地故事.一个饥肠辘辘地小孩吃了前两个饼,没饱,而在吃了第三个饼后,饱了.他便想应先吃第三个饼即可.这个想法显然是错地,没有前两个饼地基础,即使他吃了第三饼,也不会饱.古贤人对此也曾说过:“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而从第一、二个境界过渡到第三个境界则是一个量变到质变地过程.比如之前所提到地盖楼,在只有架子和几块砖时是不能称为楼地,只有铺好每一块砖,刷上漆完工地瞬间后才可被被为楼.只有打好基础,足够强大到迈入第三境界后,蓦然回首,你便会发现自己已迈入成功地殿堂. 而迈入第三境界,静也是不可缺地,静下心来进行艰苦卓绝地工作会带迈入第三境界地台阶. 用心去打好第一、二境界地基础吧,它们会带你步入第三境界. 成功无捷径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会三句话引出了人生地三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在涯路”,体现我们在人生地起始点就要定好目标;“衣带渐宽终不悔,来伊消得人憔悴”,体现出为了目标,我们要学会追求,绝不轻言放弃;“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体现出我们要想成

《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的读后感

《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的读后感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王国维《人间词话》 ——题记 阅读《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最喜欢前言中的那一句:放弃漫步,练习舞步——用新教育有效教学框架约束自己、规范自己,以期达到教育的自由之境,即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有幸拜读了干国祥老师的《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读其书,如听其课,其语文课堂,有如坐看行云流水之闲适惬意,又如雷霆万钧般敲醒我几乎沉睡的灵魂,听生命开花的声音,听生命欢唱的声音,仿佛这不是课堂,而是大自然的一幅幅画卷在孩子们的心灵慢慢舒展,一切都那么自然、和谐,润物无声,水到渠成。干老师深厚的文学积淀,对教材的把握、挖掘、拓展,对课堂的驾驭、对学生的引领,让我叹服。 我们老师听课时往往会看到这样的课堂:课上老师激情饱满,学生小手如林,兴趣盎然,一节课的教学就在这样的氛围下落下帷幕。这样的课堂成了老师和学生共同的才艺展

示会,那么像这样的课堂是不是理想的课堂呢?这种课堂只能称之为流于形式的表演课。而怎样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课堂呢?干国祥老师的《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给出了自己的回答——它以扎实的教育理论为根基,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养料,以大量真实的课堂教学案例为土壤,提出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是落实“有效教学框架”规定的教学内容,即通过“有效教学框架”表格,将课堂教学过程细化成若干步骤,具体到每一分钟师生同步该做什么,怎么做,让师生有条不紊,循序渐进。第二重境界是发掘知识的内在魅力,是学生重现探索知识的神奇过程。第三重境界是实现课堂知识、师生生活与生命的深刻共鸣。 1、实现三重境界的基础——有效的教学框架 教学框架体现了教什么和写什么,怎么教和怎么学的两大教学元素,是一个既能帮助我们有针对性地描述课堂,又能帮助我们反思课堂、讨论课堂的基本结构模型,它的作用是让所有参与课堂的人——教学双方都有一个统一体系可参照,所要实现的,是一个极为远大的理想:让教学扎实、有效、有生命活动。它将课堂教学清晰地划定为若干板块,并在每一大板块及核心部分的不同小板块叙述后,注上本板块的要解决的目标序号及可能所需时间。让每一分钟都有所计划,都不被老师随意的、漫不经心的讲解所取代。最影响我的是“左手教,右手学”的教学板块,真正体现了课堂大

文本解读三境界

【专题名称】初中语文教与学 【专题号】G351 【复印期号】2011年03期 【原文出处】《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西安)2010年10期第21~22页 【作者简介】汪昌友、吴晟民,湖北宜都市陆城一中。 【关键词】EEUU 一般意义的文本解读属于“纯个人”解读(曲解和误解都无所谓)。作为教材的文本解读与一般意义的文本解读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因为教材承载着更多的公众教化功能,包括文字层面、文学层面、文化层面、文明层面等,涵盖主体个性和社会共性两个维度,同时义不容辞地调和着个性与共性的和谐共处。 因此,作为教材的文本解读不仅要发散思维,彰显多元解读(诸多可能的信息组),而且要基于核心价值做聚焦性思维,凸显主题解读(特殊示意的一组)。既要克服肤浅的多元的盲视,又要避免过度诠释的洞见。 笔者就课堂中的文本解读进行长期观察,借用邵雍《观物外篇》中“以目观物见物之形;以心观物见物之情;以理观物见物之性”之说,把当下的文本解读状态归结为三种境界。 第一境界:以目观物,盲人摸象 以目观物,往往只是浮光掠影,课堂观察表现为“浅”。经常以两种态势呈现:一是罗列文本中“诸多可能的信息组”。如关于《春酒》,师生共同解读出下列元素——风俗美、人情美、童真童趣、母爱、民风民俗。在整个解读过程中,没有“观大略”,只有“局域打探”。笔者感觉学生就如盲人摸象一般,文本的各个元素如“柱”,如“墙”,如“扇”……在此基础上,老师强加给学生“琦君笔下的‘春酒’已不仅仅是春酒,而是那久久不能忘怀的故乡的风俗美,人情美,春酒是记忆中家乡的味道,是作者思乡情结的寄托,是生生不息的民族根”。课堂中的解读“质壁分离”。 二是布陈各种题材的“物质性”。教材解读如“水果拼盘”,一般只停滞在“色泽、形状”层面,“香、味”层面都不曾品味,更不曾深究其来龙去脉、身价、声誉等。如《端午的鸭蛋》,教师引领学生对其“色美”“味美”“形美”进行了解读。除此之外,老师还让学生明白,作者对鸭蛋不仅从正面进行了直接的描绘,还采用了不露痕迹的侧面烘托的写作手法。至此,物质层面上的鸭蛋就从语言的朗读、鉴赏及表达的技巧等三方面进行了解读。类似这样的解读就是“以目观物”。 第二境界:以心观物,按图索骥 以心观物就是主观先行,或基于情感定位之后的解读,或纯粹凭借自己喜好随意解读。课堂观察表现为“偏”。笔者曾经观察一位老师的课堂《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媒体呈现的视觉冲击,如泣如诉的背景音乐,执教老师的演讲:我震撼于罗布泊前后的巨大反差,几乎拍案而起,“一定要追查罪魁祸首!”遗憾的是,执教老师此刻脱口而出:“人类啊是这个悲剧的制造者。”当时我就写下了这样一句感想:“没有庭审的决断。”追查凶手的过程应该有严肃的态度、严谨的思辨、严密的逻辑,有了这样的解读准备,引领学生探寻“悲剧的根源”才能够心服口服,入心入髓。 我们解读文本往往有“按图索骥”的陋习。把“文本”“教参”当作“图”,亦步亦趋地寻“骥”(主题)。用这种方法解读文本呈现两种现象:其一,有些教师长期以来备课只读教参,根本没有先读文本的习惯。“教参是鸦片”(叶圣陶),让不少教师形成了思维的惰性,对文本缺乏独立的有深度的思考。其二,以教师的身份功利性地肢解文本,仅仅就文本的文字符号机械解读。 笔者曾在全国优质课观摩中注意到这样一个细节,一位老师对胡适先生《我的母亲》这样解读:角度一:母亲;角度二:后母;角度三:婆婆;角度四:妇人。当从角度四解读时,(选文为“我家五叔是个无正业的浪人,有一天在烟馆里发牢骚,说我母亲家中有事总请某人帮忙,大概总有什么好处给他……”)强调母亲面对侮辱有刚气。这没有错,但是不应该把“寡妇”解读为“妇人”!虽然两者都是女人,但是我们细细品位,就会发现“寡妇”的生存比“妇人”艰难。一方面,“寡妇”孤苦无助,办事难度大;另一方面,“寡妇”处境艰难,“寡妇门前是非多”。这样一改,令母亲的刚气品质褪色不少。第三境界:以理观物,一叶知秋 林语堂说:“真正有益的读书,便是引领我们进到这个沉思境界的读书,而不是单单去知道一些事实经过的读书。”因此,最有效的文本解读应该是以理观物。 我们不妨用钱钟书在《中国诗与中国画》中的一个比方来解释“以理观物”,即“好比从飞沙、麦浪、波纹里看出了风的姿态”。文本呈现的往往是“飞沙、麦浪、波纹”,这些都是表象,而且浅显直白,无需在这个“学生已知”的疆域左冲右突。文本解读强调“准度”“深度”“广度”,应该聚焦在“从飞沙、麦浪、波纹里看出了风的姿态”。如何做到这一点,我以为一定要做到“知人论世”与“与时俱进”并重。前者强调文本历史意义的解读,后者强调现实意义的解读。 “知人论世”地解读文本,已经达成共识并且行之有效,在此不再熬述。由于社会生活的日新月异,核心价值观也悄然变脸,所以对于文本解读强调“与时俱进”迫在眉睫。 经典是安静的,它必须等到一个好的读者才能复活。“好的读者”不仅是“知人论世”的读者,更应该是“与时俱进”的读者。理由有二:其一,“文本作者的意图是当代人不可能‘客观’地完全再现的,文本的‘原义’也是不可能完全恢复的。读者和作者之间的‘时间间距’是不可能克服的,也是不应当克服的。理解是从文本中接受有意义的东西,并把它们‘解释’成自己理解世界的方式。所以,理解文本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这个创造过程,无法回避读者当下的时代背景。其二,“文本的解读是以理解、解释和建构文本的意义为目的。在解读中就必然使读者与作者以文本为媒介发生心灵碰撞和灵魂的问答。”(德国哲学家胡塞尔)在这个“碰撞”和“问答”的过程中,也无法回避读者当下的时代背景。 如何做到与时俱进地解读呢?笔者通过课堂观察发现有三种尝试行之有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