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子热运动练习题

分子热运动练习题

分子热运动练习题
分子热运动练习题

第一节分子的热运动

1.一滴红墨水滴在一杯清水中,过一段时间,整杯水都变红了,这是现象,表明液体的分子在。

2.“八月桂花香”这句话的物理含义指这是一种现象,说明气体的分子在。

3.将10ml的水与10ml的酒精相混合,混合后水和酒精的总体积小于20ml,这表明()

A.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 B.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斥力C.分子之间有空隙 D.分子是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

4.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的是()

A.烟雾弥漫 B.雪花飞舞 C.香气扑鼻 D.尘土飞扬

5.下列社会实践中的实例,不能用来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A.洒水的地面会变干 B.炒菜时加点盐,菜就有了咸味

C.扫地时,尘土飞扬 D.房间里放了一篮子苹果,满屋飘香

6.一根钢棒很难被压缩,也很难被拉长,其原因是()

A.分子太多 B.分子间没有空隙

C.分子间有引力和斥力 D.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

7.把两块光滑的玻璃贴紧,它们不能吸在一起,原因是()

A.两块玻璃分子间存在斥力

B.两块玻璃的分子间距离太大

C.玻璃分子间隔太小,不能形成扩散

D.玻璃分子运动缓慢

8.在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现象是()

A.在皮肤上擦点酒精,立即就能闻到酒精的味道

B.鱼苗池中的小鱼在不停地游动

C.教室里大扫除时,灰尘满屋飞扬

D.落叶在河水中顺流而下

9.下列实例中,不能用来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A.湿衣服在太阳下被晒干

B.煮茶鸡蛋时间久了,蛋壳变颜色

C.从烟囱里冒出的黑烟在空中飘荡

D.香水瓶盖打开后能闻到香味

10.“破镜”不能“重圆”的原因是( )

A.分子间的作用力因玻璃被打碎而消失 B.玻璃的分子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

C.玻璃碎片间的距离太大,大于分子间发生相互吸引的距离 D.玻璃表面太光滑

11.分子动理论是从微观角度看待宏观现象的基本理论。从分子运动的观点看,物体受热膨胀原因是()

A.物体各个分子体积变大

B.分子无规则振动加快,振动围增大

C.物体各分子间挤进了空气

D.分子间斥力增大,分子间距离变大

12.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间存在引力作用来解释的是()

A.要橡皮绳拉长,必须施加拉力的作用 B.固体很难被压缩

C.用胶水很容易将两纸粘合在一起 D.折断一根铁丝需很大的力

中考题博览

1.(09)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运动快慢跟温度有关的是()

A.打开一盒香皂,很快就会闻到香味 B.空气容易被压缩

C.湿衣服在下比在阴天更容易干 D.两块用水刚洗干净的平玻璃板叠在一起不易分开

2.(09)我们在实验室用酒精进行实验时,整个实验室很快就闻到了刺鼻的酒精气味,这是一种扩散现象。

以下有关分析错误

..的是()

A.扩散现象只发生在气体、液体之间 B.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息地运动

C.温度越高时扩散现象越剧烈 D.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着间隙

3.(09)图中能说明分子间隔变小的是()

4.(2010)“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梅花香味的

原因是()

A.分子间有引力 B.分子间有斥力 C.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分子很小5.(2010)机场安检过程中,防暴犬功不可没.即使隔着多层包装,防暴犬也能嗅出炸药的气味,这说明

组成炸药的分子()

A.一直处于静止状态 B.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中

C.相互之间存在排斥力 D.相互之间存在吸引力

6.(2010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雪花飞舞,说明分子在运动 B. 花香扑鼻,说明分子在运动

C.破镜难圆,说明了分子间没有作用力 D. 一潭死水,说明了水分子是静止的7.(2010年)甲、乙两个相同的透明玻璃水杯,盛有质量相等、温度不同

的纯净水,其中一杯是80℃的热水,另一杯是5℃的冷水,它们都静静

地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同时向两个水杯中滴入一滴碳素墨水,过几分钟

后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

(1)甲、乙两个水杯中,盛有热水的是;

(2)该实验说明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有关。

第二节能

1.关于物体能的改变,下列正确的是( )

A.物体对外做功物体能减少

B.物体吸收热量物体能一定减小

C.对物体做功时,物体能一定减少

D.物体放热时,物体能一定增加

2.在下列现象中,通过做机械功来改变物体能的是( )

A.利用电炉把水烧开

B.冬天里两手互相摩擦使手暖和

C.冬天天气寒冷时要生火取暖

D.用电焊机焊接金属使金属熔化

3.甲乙两物体质量相等,甲物体温度降低20℃,乙物体温度升高15℃时,乙物体吸收热量是甲物体放出热量的2倍,甲乙两物体比热比是( )

A.3:8

B.8:3

C.4:3

D.3:2

4.从能转化的观点来看,摩擦生热的现象是( )

A、机械能转化为能

B、能转化为机械能

C、化学能转化为能

D、能转化为动能

5.有关物质的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比热容跟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比热容越小

B、比热容跟物体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比热容越大

C、比热容跟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有关

D、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温度、质量都无关

6.在下列几种情况中,比热容会发生变化的是( )

A、20℃的水变成4℃的水

B、一块钢板压制成钢锅

C、水结成冰

D、把开水倒入冷水中

7.水和煤油吸收的热量相等,水的比热是煤油的2倍,水升高的温度是煤油的1/3倍,则它们的质

量之比m水:m油是 ( )

A. 3:2

B. 2:3

C. 1:6

D.6:1

8.物体的温度升高,表明物体的能_________,物体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__________(填“不变”“增大”或“减小”)

9.现有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铝块、铁块和铜块,其比热C铝>C铁>C铜,它们吸收相等的热量后,末温最高是______块,末温最低的是______块

10.改变物体能的两种方式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但其实质不同,__________是物体之间能的转移,而___________是实现能与其他形式的能的转变。

11.火柴可以擦燃,也可以放在火上点燃,前者是用___________的方法使火柴燃烧,后者是用___________的方法使它燃烧。

12.在受太阳照射条件相同时,沿海地区比陆地区温度变化小,这是因为水与干沙土相比__________的

__________较大。

13.甲、乙两块金属质量之比是5:3,当它们吸收相同热量后,升高温度之比是1:5,则它们的比热之比是

____________.

14. A、B两物体的温度相同,A的质量是B的2倍,A的比热是B的1/4,它们吸收相等的热量后再接

触,则热量将从_______物体传递给______物体.

15.在烈日炎炎的夏天,如果你赤脚走在沙滩上,会觉得砂子烫脚;再从沙滩走入河水中,则感到凉快舒服,这是为什么?

能提高练习

一、填空题

1.“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说明在陆游的那个时代人们就已觉察到城市暖于郊区。分析城市“热岛效应”的主要原因,一是工厂、交通工具排放大量的废气,释放出许多;二是建筑物、马路中的沙石、水泥的小,在相同的日照条件下温度上升得明显;三是城市的水面少,水的,水少吸热少;四是楼群林立,难以形成对流。

2.如图所示的是甲、乙两种质量相等的非燃料液体吸收的热量与温度变化情况的图象,请根据图象中提供的信息判断,

液体的比热容较大;如果要你在甲、乙两种液体中选择一种作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液,你认为选择液体更好,发动机的能主要是通过

________而减小的,发动机燃料燃烧产生的能是通过_____________转化为机械能的.

二、选择题

1.甲、乙两个冰块的质量相同,温度均为0℃。甲冰块位于地面静止,乙冰块静止在10米高处,这两个冰块

A. 机械能一样大

B. 乙的机械能大

C.甲的能大

D. 乙的能大

2.关于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能增大,一定吸收了热量

B .物体能增大,一定是外界对它做了功

C .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能可能增加

D .物体的机械能增加,它的能也增加

3.下列实例中,用热传递方式改变物体能的是( )

A .两手相互摩擦,手心发热

B .将烧红的工件放入冷水中,逐渐凉下来

C . 给自行车打气,气筒壁会发热

D .天空中的流星托着一条发光的长尾巴

4.水的比热容较大,下列做法中不是利用这一特性的是( )

A .炎热的夏天在室地上洒水感到凉爽

B .用水做燃机的冷却液

C .在城市里修建人工湖,除了美化环境外,还能调节周围的气候

D .供暖系统使用热水循环供暖

5.由Q =cm (t - t o )可得。c =)

(0t t m Q ,关于同一种物质的比热容c ,下列说确的是 A .若吸收的热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 B .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减至一半

C .若加热前后的温度差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

D .无论质量多大,比热容都一样

6.下面说法中最能说明吸收的热量与物质的种类有关的是( )

A .烧开一壶水比烧开半壶水需要的热量多

B .把一壶水烧开比将其烧成温水需要的热量多

C .质量不等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等

D .质量相等的水和铝块,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等

7.甲、乙两个不同的物体,他们的质量、温度均相同,甲的比热容小于乙的比热容,当它们吸收相同的

热量后接触,则( )

A .甲物体的温度传给了乙物体

B .乙物体把热量传给甲物体

C .甲物体放热,乙物体吸热

D .乙物体放热,甲物体吸热

8.关于温度、热量、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B. 50℃的水能一定比10℃的水的能多

C. 0℃时的水放热结成冰,水能减少到零

D. 热传递过程中,吸热的物体温度一定比放热的物体温度低

9.已知铝的比热大于铁的比热,质量相等的铁块和铝块,在沸水中加热相当长的时间后取出,再让它们

放出相等的热量,这时比较铝块的末温t 铝与铁块的末温t 铁( )

A. t 铝 >t 铁

B. t 铝

C. t 铝=t 铁

D. 无法确定

10.把质量、初温都相等的铜块和铝块放出相等的热量后,靠在一起(C 铝 > C 铜)则( )

A.铜把热传给铝

B.铝把热传给铜

C.铜块和铝块之间没有热传递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三、实验题

1.有四位同学,为了研究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做了如下实验:在四个相

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煤油,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下表是他们的实验记录,根据实验记录,回答下列烧杯号

液体 质量(g ) 初温(°C ) 末温(°C ) 加热时间(min ) 1

水 200 20 28 8 2

水 100 20 28 4 3 煤油 200 20 28

4 4 煤油 200 20

24 2 两烧杯的实验记录,得出的结论是 。(2)比较3、4两烧杯的实验记录,得出的结论

是。

(3)比较1、3两烧杯的实验记录,得出的结论是。

(4)综合上述结论,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的多少与

有关。

2.小黄同学做“比较两种材料保温性能”的实验,他取泡沫塑料①和卫生纸②两种作保温材料,两根相同的温度计,两个相同的大玻璃烧杯,钟表和热开水,以及细线、硬纸片、剪刀。做两个相同的硬纸外壳,其中一个装置如图(a)所示,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绘得图(b)所示“水温与时间关系”的图象.实验过程室温基本不变,请回答:

(1)你认为小黄在操作时,就控制变量法方面还要注意什么?(只要求写出一条)

(2)①和②哪种材料的保温性能较好?为什么?

(3)当时的室温大约是多少?

比热容

1.在下列几种情况中,比热容会发生变化的是( )

A、20℃的水变成4℃的水

B、一块钢板压制成钢锅

C、水结成冰

D、把开水倒入冷水中

2. 2008年6月5日19时30分,中央气象台发布了和两城市在未来24小时的天气预报:,晴,气温21℃~

34℃;,晴,气温24℃~28℃。造成两地在同一天气温变化差别较大的原因之一是( )

A.水的能比泥土、砂石的能大 B.水的比热容比泥土、砂石的比热容大

C.水的能比泥土、砂石的能小 D.水的比热容比泥土、砂石的比热容小

3. 已知铜的比热容小于铝的比热容,如果两者的质量和初温均相同,它们从外界吸收相同的热量后,两

者的末温度( )

A.相同 B.t铝>t铜 C.t铝<t铜 D.无法确定

4.夏天到了,许多人购置了水垫和水枕来防暑降温.水垫和水枕用水作致冷剂效果较好,是因为水的较大,在使用过程过方式改变了人体的能。

5.图6是小明和小华同学探究沙子与水吸热升温快慢的实验装置。设计实验方案时,他们确定以下需控制的变量,其中多余的是()

A.取相同质量的沙子和水 B.盛放沙子和水的容器相同

C.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 D.酒精灯里所加的酒精量相同

6.为了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A.在两个同样的烧杯中,分别装入等体积的水和煤油;

B.用两支温度计分别测出水和煤油的初温;

C.在烧杯中,分别放入完全相同的电热器,加热时间相同;

D.用温度计分别测出水和煤油的末温。小聪认为:(1)步骤A存在的错误是: ,应改为。(2)步骤C,加热时间相同是为了使水和煤油。(3)步骤B和D是为了得出水和煤油的。

7.小明在两个易拉罐中分别装入等质量的沙子和水,用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以便探究沙子和水吸热升温快慢的程度。

(1)比较沙子和水吸热升温快慢的方法有二种:

①;

②。

(2)分析下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吸收的热量 (填“大于”或“小于”)沙子吸收的热量;

8.经测试,一只装水2kg的家用保温瓶,经过24h,瓶的水温从95℃降低到65℃。问这段时间,瓶水的能减少了多少?[水的比热容4.2×103J/(kg·℃)]

9.在质量为0.5kg的铁锅中放入3kg水,把这锅水从20℃加热到90℃。求:(1)水吸收的热量;

(2)铁锅和水总共吸收的热量。[铁的比热容0.46×103J/(kg·℃)]

2021版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梳理+典型例题:13.1分子热运动 (学生版+解析版)

13.1分子热运动 知识点与考点解析(原卷版) 一、知识点与考点 二、考点解析 1.分子热运动是本章基础,也是了解物质分子运动规律的基础。分子热运动可以从许多生活中的现象中提现出来,如扩散现象、物质三态的物理性质等。本节主要知识点有物质的构成、分子热运动和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考点主要集中在分子热运动和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两个方面。从历年中考来看,常见的是用现象解释分子无规则热运动、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物质三态和分子热运动的关系。 2.纵观各地中考考纲和近三年考卷来看,对本节知识点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分子热运动上,对于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的考查也不容忽视。常见考查方式是用分子热运动和分子间作用力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对分子热运动现象进行判断等。此内容考题不多,一般在一个题目或者和其他知识点结合组成一个题目。本节考点在中考试卷中出现概率很高,也会延续以前的考查方式和规律,不会有很大变化。考查思路主要分为三个方面:(1)对分子热运动的理解; (2)用分子热运动解释现象;(3)用分子间作用力解释现象等。 3.考点分类:考点分类见下表 分 子 热 运 动

1.分子热运动 (1)分子动理论:物质是由和和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有。 (2)热运动:分子运动快慢与有关,温度,分子热运动越。 (3)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发生扩散现象,温度越高,。 2.分子间作用力 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和是同时存在的。当固体被压缩时,分子间距离,分子作用力表现为;当固体被拉伸时,分子间距离,作用力表现为。 如果分子间距离很大,作用力几乎为零,可以忽略不计;因此,气体具有,也容易被。 液体间分子之间距离比气体小,比固体大,液体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比固体小,没有固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 ★考点一:分子热运动 ◆典例一:(2020·山东泰安)下列现象中,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 尘土飞扬 B. 茶香四溢 C. 树叶纷飞 D. 瑞雪飘飘 ◆典例二:(2020·北京)关于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扩散现象说明分子是运动的; B. 固体之间也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C. 液体很难被压缩,是由于液体分子间存在引力; D. 固体很难被拉伸,说明固体分子间只存在引力 ★考点二:分子间作用力 ◆典例一:(2020·江苏泰州)关于粒子与宇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吸引纸屑,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B. 走进公园闻到花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 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D.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中子不带电

2021年九年级 分子热运动(教案)

2019-2020年九年级分子热运动(教案)1 【教学设计思路】 1.本节课作为本章的第一节内容,是学生在学完宏观物体的有关知识后,对微观世界的知识进一步探究学习,为后面研究物体内能及其有关知识做好铺垫。但由于分子的运动无法直接观察探究,所以本节课主要采用实验为主,以计算机模拟的方法为辅组织教学。 2.为加深学生对扩散这个常见现象的探究兴趣,设计了学生熟悉的红墨水在水中扩散的实验。同时为实现物理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同时了解和分子热运动有关的现代科技,所以让学生列举扩散现象在生活中的有关实例。 3.本节需要考察的知识与技能内容比较抽象,在学习过程中,主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学生分析、讨论为主,在教师引导的基础上,运用“观察·实验·探究·创造·反思”五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以“提出问题──实验探究──分析归纳──得出结论”为主线的思维过程进行教学,利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4.本节课为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分子运动情况及扩散现象有更具体、清晰的了解,在相关部分设计了多媒体课件。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介绍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知识,并对分子大小进行讨论,使学生对分子的体积小、数量大留下深刻印象。然后,通过演示扩散现象,使学生从宏观现象出发,通过推理来感知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通过红

墨水在热水和冷水中扩散快慢的比较,让学生讨论得出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的结论。最后通过演示实验和类比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明确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2)能够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 3)明确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4)明确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2)通过实验使学生推测出物体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 3)通过实验以及与弹簧的弹力类比使学生了解分子之间既存在引力又存在斥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用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第1节 分子热运动知识点梳理(1)

第 5 页 共 13 页 第1节 分子热运动知识点与考点解析 ★考点概览一、知识点与考点 二、考点解析 1.分子热运动是本章基础,也是了解物质分子运动规律的基础。分子热运动可以从许多生活中的现象中提现出来,如扩散现象、物质三态的物理性质等。本节主要知识点有物质的构成、分子热运动和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考点主要集中在分子热运动和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两个方面。从历年中考来看,常见的是用现象解释分子无规则热运动、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物质三态和分子热运动的关系。 2.纵观各地中考考纲和近三年考卷来看,对本节知识点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分子热运动上,对于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的考查也不容忽视。常见考查方式是用分子热运动和分子间作用力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对分子热运动现象进行判断等。此内容考题不多,一般在一个题目或者和其他知识点结合组成一个题目。本节考 点在中考试卷中出现概率很高,也会延续以前的考查方式和规律,不会有很大变化。考查思路主要分为三个方面:(1)对分子热运动的理解;(2)用分子热运动解释现象;(3)用分子间作用力解释现象等。 3.考点分类:考点分类见下表 分 子 热 运 动 分子热运动

1.分子热运动 (1)分子动理论:物质是由和和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有。 (2)热运动:分子运动快慢与有关,温度,分子热运动越。 (3)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发生扩散现象,温度越高,。 2.分子间作用力 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和是同时存在的。当固体被压缩时,分子间距离,分子作用力表现为;当固体被拉伸时,分子间距离,作用力表现为。 如果分子间距离很大,作用力几乎为零,可以忽略不计;因此,气体具有,也容易被。 液体间分子之间距离比气体小,比固体大,液体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比固体小,没有固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 ★考点一:分子热运动 ◆典例一:(2020·山东泰安)下列现象中,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 尘土飞扬 B. 茶香四溢 C. 树叶纷飞 D. 瑞雪飘飘 ◆典例二:(2020·北京)关于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 5 页共13 页

分子热运动知识点

第一节、分子热运动 一、物质结构 1、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分子、原子构成的。 2、分子之间有间隔。 二、分子热运动 1、扩散现象: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扩散可以发生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但看不到颗粒存在。 扩散的实质:(1)、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2)、分子间有间隔。 2、分子热运动:分子无规则运动与温度有关,所以称为分子热运动。 三、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当分子间距离处于平衡位置r=r0时,分子所受引力和斥力相等; 当分子间的距离r﹤r0时,引力小于斥力,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当分子间的距离r﹥r0时,引力大于斥力,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如果分子相距很远r﹥10r0,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 第二节、内能 一、内能 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注意:内能与机械能是两种形式的能,物体的机械能可以为零,但内能永不为零,也即是说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 2、内能的影响因素:质量、材料、温度、状态。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大。 3、在所有的表述中,只有说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和物体温度降低内能一定减少是对的,其他的只能是不一定。 二、改变内能的方式 1、热传递 (1)、热传递:使温度不同的物体互相接触时,高温物体将能量传给低温物体的现象。(能量的转移) (2)、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称为热量,用Q表示,单位为J 注意: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内能的特殊称呼,不能说具有、含有多少热量。 2、做功 (1)、做功:通过压缩、摩擦、敲打等方式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物体内能增加。 (能量的转化) (2)、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内能减小。 第三节、比热容 一、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1、选用相同的电加热器(使物体单位时间吸收的热量相同),为质量和初温相同的两种物质进行加热,记录加热时间和温度。 2、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温度的变化量,温度变化量越小说明吸热能力越强;变化相同的温度比较加热时间,用时越长,说明吸热能力越强。 二、比热容

分子动理论 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选修3-3——分子动理论知 识点总结 一、分子动理论 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1)单分子油膜法测量分子直径 (2)任何物质含有的微粒数相同 2、对微观量的估算 ①分子的两种模型:球形和立方体(固体液体通常看成球形,空气分子占据的空间看成立方体) ②利用阿伏伽德罗常数联系宏观量与微观量 a.分子质量: b.分子体积: c.分子数量: 二、分子的热运动 1、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的热运动(布朗运动扩散现象) 2、扩散现象:不同物质能够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说明了物质分子在不停地运动,同时还说明分子间有间隙,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3、布朗运动:它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微粒的无规则运动,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 ①布朗运动的三个主要特点: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明显。 ②产生布朗运动的原因:它是由于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对固体微小颗粒各个方向撞击的不均匀性造成的。 ③布朗运动间接地反映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布朗运动、扩散现象都有力地说明物体内大量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4、热运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与温度有关,简称热运动,温度越高,运动越剧烈 三、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1、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 分子间距离增大而减小。但是分子间 斥力随分子间距离加大而减小得更 快些,如图1中两条虚线所示。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两种力的合力又叫做分子力。 2、在图1图象中实线曲线表示引力和斥力的合力(即分子力)随距离变化的情况。 3、当两个分子间距在图象横坐标距离时,分子间的引力与斥力平衡,分子间作用力为零,的数量级为m,

分子热运动知识讲解

分子热运动知识讲解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分子热运动 【学习目标】 1、了解物质的构成; 2、知道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可在固体、液体、气体中发生; 3、知道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温度的高低是物体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的标志; 4、知道分子间存在着作用力,了解固体、气体、液体的分子构成特点; 5、知道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要点梳理】 要点一、物质的构成 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 要点诠释: 分子、原子的体积很小,用肉眼和光学显微镜都分辨不出它们。不过,电子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分子、原子。 要点二、分子热运动 1、扩散: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 2、影响扩散快慢的主要因素: (1)物质的温度: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2)物质的种类:气体之间的扩散最快,其次是液体,固体之间的扩散最慢。 3、扩散现象说明了: (1)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分子之间有间隙。 4、分子的热运动: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要点诠释: 1、扩散现象只能发生在不同的物质之间,同种物质间是不能发生扩散现象的。例如:冷热水混合,虽然冷水分子和热水分子都能彼此进入对方,但不是扩散现象。 2、扩散现象是反映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而灰尘颗粒、大雾中的微粒及烟尘中的微粒等肉眼能观察到的分子聚合体在外力下的机械运动,都不是扩散现象。 3、扩散是人能够直接观察或感知到的宏观现象;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是微观现象,人无法直接观察。因此不能说“观察到分子无规则运动”,或“分子的扩散现象”。 4、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温度的高低是物体内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的标志。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例如,炒菜时,老远就能闻到菜的香味,当菜冷下来后,香味就逐渐减少了。 要点三、分子间的作用力 1、分子之间存在斥力:当固体被压缩时,分子间的距离变小,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2、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当固体被拉伸时,分子间的距离变大,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3、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1)常见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原子构成的; (2)物质内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 (3)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要点诠释: 1、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只是对外表现不同。 2、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的作用范围是很小的,只有分子彼此靠得很近时才能产生,分子间的距离太大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就十分微弱,可以忽略。打碎的玻璃不能吸引在一起,是因为两块玻璃

高中物理热学知识点归纳全面很好

选修3-3热学知识点归纳 一、分子运动论 1. 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1)分子体积 分子体积很小,它的直径数量级是 (2)分子质量 分子质量很小,一般分子质量的数量级是 (3)阿伏伽德罗常数(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的桥梁) 1摩尔的任何物质含有的微粒数相同,这个数的测量值: 设微观量为:分子体积V 0、分子直径d 、分子质量m ; 宏观量为:物质体积V 、摩尔体积V 1、物质质量M 、摩尔质量μ、物质密度ρ. 分子质量: 分子体积: (对气体,V 0应为气体分子平均占据的空间大小) 分子直径: 球体模型: V d N =3A )2(34π 303 A 6=6=ππV N V d (固体、液体一般用此模型) 立方体模型:30=V d (气体一般用此模型)(对气体,d 理解为相邻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分子的数量.A 1 A 1A A N V V N V M N V N M n ====ρμρμ 2. 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热运动 (1)分子永不停息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实验事实:扩散现象和布郎运动。 (2)布朗运动 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的固体微粒的无规则运动。布朗运动不是分子本身的 运动,但它间接地反映了液体(气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3)实验中画出的布朗运动路线的折线,不是微粒运动的真实轨迹。 因为图中的每一段折线,是每隔30s 时间观察到的微粒位置的连线,就是在这短短的30s 内,小颗粒的运动也是极不规则的。 (4)布朗运动产生的原因 大量液体分子(或气体)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时,对悬浮在其中的微粒撞击作用的不平衡性是产生布朗运动的原因。简言之:液体(或气体)分子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是产生布朗运动的原因。 (5)影响布朗运动激烈程度的因素

人教版初三物理全册分子热运动(二)

第1节分子热运动(二) 学习目标: 1 .知道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 ?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 3 .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学习重点:扩散现象 学习难点: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学具准备:烧杯、热水、凉水、墨水、胶头滴管等 (三)分子间的作用力 阅读课本P125、P126有关分子间的作用力内容,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那么固体和液体中的分子为什么不会飞散开,而总是聚合在一起保持一定的体积呢? 2. 图16.1-5能说明什么? 3?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间有间隙,为什么压缩固体和液体很困难呢? 练习5?将表面干净平整的铅压紧就在一起,把打碎了的两块玻璃用多大的力都不能将它 们拼合在一起,其原因是() A. 铅的分子间有引力,而无斥力 B. 玻璃分子间有斥力,而无引力 C. 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只不过因两铅块分子之间的距离能靠近到引力 大于斥力的程度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练习6.据下面的现象请做出合理的推测。 现象1:铁丝很难拉伸;推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现象2:用手很难将铁块压缩;推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现象3:金属断裂可以通过高温的氧焊焊接;推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7.水把邮票粘贴在信封上,等胶水干了以后就很难直接把邮票完整地从信封上摘下来,这是为什么?

三、总结反思 1. 考点归纳,完成网络:

分子热运动、内能知识点总结

一、基础知识:
分子热运动篇
1、物质的组成 (1)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组成的。 (2)分子非常小,不借助仪器,肉眼是看不见的,如果把分子看成一个个的小圆球(物理模型法) ,那么 一般一个分子的直径大约是 10 m,因此一个物体是由数量巨大的分子组成的。 -10 19 3 (3)分子很小,它的直径的数量级是 10 m,1cm 的空气中大约有 2.7×10 个分子。 2、扩散现象 (1)定义: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2)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间接证明分子之间有间隙。 注意:不同的物质一定要相互接触才能发生扩散,必须是两种物质相互进入彼此。 扩散现象是不同物质的分子运动造成的,要注意和微小颗粒状物体运动的区别。 3、分子热运动 (1)定义: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这种无规则的分子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2)影响分子热运动的影响因素: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分子扩散 的就越快。 4、分子间的作用力 (1)固体和液体中的分子之所以不会分散开,而总是聚合在一起,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的作用,从而 使固体和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由于分子间也存在斥力作用,因此固体与液体很难被压缩。 (2)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总是同时存在的。它们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 增大,只是斥力变化的比引力要快。当分子间距离很小时,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作用力稍大时, 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如果分子间距很远,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
-10
内能篇
1、内能 (1)宏观物体的能表现为机械能,是物体外在的能量;微观物体的能表现为内能,是物体内在的能量。 (2)分子动能: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分子都具有动能,叫 做分子动能。 (3)分子势能: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所以分子又具有势能,叫做分子势能。 (4)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内能的单位也是焦耳,符 号 J。 (5)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同一物体在相同状态下,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激烈,内能越大;温度越 低,内能越小。 拓展:内能和机械能的区别 内能 研究对象不同 影响因素不同 存在条件不同 微观世界的大量分子 物体的温度、体积、 物体的质量和 状态 内能永远存在 机械能 宏观世界的整个物体 物体的质量、速度、 高度和形变程 度 存在有条件,比如运动、被举高、 发生弹性形变等
2、内能的改变 (1)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热量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也是焦耳,符号 J
1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分子热运动教案

分子热运动 从容说课 本节讲述“分子热运动”.在讲分子运动之前先提出“能否直接用肉眼看到分子运动”的问题,然后再让学生想想“为什么打开一瓶香水,很快就会闻到香味,是什么跑到鼻子里了?”让学生好奇,接下来通过演示二氧化氮气体扩散实验、硫酸铜和清水扩散实验,说明扩散现象和扩散现象随温度升高而加快的现象.还通过实物演示知道除气体、液体有扩散现象,固体也有扩散现象.然后,通过对“想想议议”的讨论得出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再通过铅柱演示实验,证实了分子之间存在引力,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间有间隙;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的事实,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那么学生对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有一个较形象的认识.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2.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 3.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 4.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提高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 2.从宏观现象推论分子特征,渗透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并培养学生想象力. 三、德育目标 用演示实验激发学生对大千世界的兴趣,使学生了解通过直接感知的现象,可以认识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 教学重点 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分析、推理,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初知识.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从对演示实验的观察、分析、推理,用宏观的物理现象揭示物质的微观结构. 教学方法 演示法: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有直观感觉,再进行分析、归纳,得出结论.教具准备 香水;盛有二氧化氮的广口瓶、空广口瓶、硫酸铜溶液、试管、铅柱、投影、录像.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热和能》分子热运动》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热和 能》《分子热运动》 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

一、分子热运动 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2.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 3.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 4.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二)、方法过程 1.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提高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 2.从宏观现象推论分子特征,渗透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并培养学生想象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用演示实验激发学生对大千世界的兴趣,使学生了解通过直接感知的现象,可以认识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 教学重点 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分析、推理,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从对演示实验的观察、分析、推理,用宏观的物理现象揭示物质的微观结构。 教学方法

演示法: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有直观感觉,再进行分析、归纳,从而得出结论。 教具准备 香水、空玻璃瓶、试管、铅柱、多媒体课件等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生活的物质世界中,充满着各种各样的物质。在远古时代,人们就猜想物质是由很多很小的微粒组成的。现代的科学技术已证实古人的猜想。请看投影: 表面上看起来连成一片的水,其实是由一个个具体的水分子组成。分子体积很小,我们肉眼看不到。 [师问]那我们怎么能知道分子是否运动? [生]我们用显微镜。 这个方法可取,有没有其他方法呢我们打开桌子上放的那瓶香水,有什么感觉 [生]能闻到香水味。 问题:为什么能闻到香水的香味? 讨论得出:能闻到香水味,说明香水分子跑到了我们鼻子里,我们可以通过研究这种宏观现象来推知分子运动情况,就是我们常用的一种物理研究方法——转换法。下面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研究分子的运动情况。

分子热运动和内能(含答案)

分子热运动和内能 一、单选题(共10道,每道10分) 1.小明闻到烟味,对爸爸说:“你一吸烟,我和妈妈都跟着被动吸烟。”小明这样说的科学依据是( ) A.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B.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 C.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有的分子之间只有引力,有的分子之间只有斥力 答案:C 解题思路: 小明的爸爸吸烟时,由于烟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在空气中进行扩散,则小明和妈妈也可以吸到空气中的烟,所以小明会说“你一吸烟,我和妈妈都跟着被动吸烟”,与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无关。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分子的热运动 2.如图所示的现象中,能用来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题思路: A:将一滴墨水滴入一杯清水中,一段时间后整杯水都变色了,这是因为墨水分子和水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结果,属于扩散现象。不符合题意。 B:磁铁本身具有磁性,能够吸引铁钉,不是由分子引力引起的。不符合题意。 C:把两根铅柱的端面磨平后用力压紧,两铅柱就合在一起,即使在下面吊一个重物也不会分开,恰好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符合题意。 D:抽掉玻璃板后,可看到两种气体逐渐混合在一起,颜色变得均匀,这是分子运动的结果,是扩散现象。不符合题意。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分子间作用力 3.有关分子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B.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C.有霾天气大量极细微的尘粒悬浮在空中,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D.在做墨水滴入水中的扩散实验中,我们看不到墨水的分子在运动 答案:D 解题思路: A: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故A错; B:因为海绵内有空隙,所以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隙,故B错; C:尘粒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尘粒的运动属于物体的机械运动,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故C错; D:在做墨水滴入水中的扩散实验中,看到的是由分子组成的水的运动,墨水分子的运动是肉眼看不到的,故D正确

初中物理复习,分子热运动·内能·比热容

初中物理复习,分子热运动·内能·比热容 分子热运动·内能·比热容模块一分子热运动【一、知识点】 1.物质由分子构成物质分固态、液态和气态,皆由分子构成。固体物质分子排列紧凑,相互作用力较大;液体物质分子之间间隔较大,相互作用力较小;而气体物质分子的间隔很大,相互作用力也很小。 2.分子热运动 (1)现象解释分子在物质中并不是一动不动的,它们时时刻刻在发生着扩散。例如:二氧化氮与空气混合三分钟后,二氧化氮颜色变淡,同时在上边装有空气的瓶中出现淡棕色,说明两种气体发生了混合,即分子在不断运动。 调好的鸡尾酒在放置一段时间后,上下两种不同密度的液体发生混合,即液体分子也在不断运动。 铅块与金块五年后发生混合,说明两种分子在这几年之间相互渗透,在分界处以无明显界限,出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效果,说明固体分子也在不停地运动,只是运动的速度很慢很慢。 (2)分子热运动定义以上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即扩散现象。且扩散现象不局限于处在同一状态的不同物质之间,固液、气液、气固之间同样能发生扩散现象。 影响扩散现象的主要因素是温度,温度越高,扩散越快。由于分子的运

动与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的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 (3)分子间存在引力与斥力由于引力的存在,使得固体和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使分子不至散开;由于斥力的存在,使得分子间距很小的固体和液体很难进一步被压缩。 注:当分子间距过小时,作用力主要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距过大时,作用力主要表现为引力。 【二、例题精讲】【例1】★★用分子运动论对下列现象解释错误的是( ) A.花香四溢﹣﹣分子不停地运动 B.破镜不能重圆﹣﹣分子间存在斥力 C.氧气被压入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隙 D.铁丝很难被拉断﹣﹣分子间存在引力考点: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解析: A、花的芳香类物质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通过扩散充满空间,所以花香四溢,解释正确,不符合题意; B、破镜之所以不能重圆,是因为破碎的镜片间的距离较大,大于分子力的作用距离,并不是由分子间的斥力造成的,B解释正确,符合题意; C、由于分子间存在间隙,氧气分子在压力作用下,分子间距变小,被压入钢瓶,解释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于钢丝分子间存在引力,所以钢丝很难被拉断,解释正确,不符合题意.答案: B 【测试题】对下列常见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物体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B.破镜难圆,是因为分子间有排斥力 C.桂花飘香,是因为分子在不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热和能》《分子热运动》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热和能》《分子热运动》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一、分子热运动 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2.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 3.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 4.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二)、方法过程 1.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提高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 2.从宏观现象推论分子特征,渗透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并培养学生想象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用演示实验激发学生对大千世界的兴趣,使学生了解通过直接感知的现象,可以认识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 教学重点 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分析、推理,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从对演示实验的观察、分析、推理,用宏观的物理现象揭示物质的微观结构。 教学方法

演示法: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有直观感觉,再进行分析、归纳,从而得出结论。 教具准备 香水、空玻璃瓶、试管、铅柱、多媒体课件等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生活的物质世界中,充满着各种各样的物质。在远古时代,人们就猜想物质是由很多很小的微粒组成的。现代的科学技术已证实古人的猜想。请看投影: 表面上看起来连成一片的水,其实是由一个个具体的水分子组成。分子体积很小,我们肉眼看不到。 [师问]那我们怎么能知道分子是否运动? [生]我们用显微镜。 这个方法可取,有没有其他方法呢?我们打开桌子上放的那瓶香水,有什么感觉? [生]能闻到香水味。 问题:为什么能闻到香水的香味? 讨论得出:能闻到香水味,说明香水分子跑到了我们鼻子里,我们可以通过研究这种宏观现象来推知分子运动情况,就是我们常用的一种物理研究方法——转换法。下面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研究分子的运动情况。 二、新课教学

高中物理之分子的热运动知识点

高中物理之分子的热运动知识点 分子的热运动 扩散现象 1.定义: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2.原因:物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扩散现象在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发生。 3. 温度越高,扩散现象越明显 4.扩散现象说明 (1)直接说明了组成物体的分子总是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2)分子间有间隙 布朗:英国的一位植物学家。1827年,布朗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花粉微粒悬浮在静止水面上的形态时,却惊奇地发现这些花粉微粒在不停地作无规则运动。布朗经过反复观察后,写下了这样的一段文字:“我确信这种运动不是由于液体的流动所引起,也不是由于液体的逐渐蒸发所引起,而是属于粒子本身的运动。” 布朗运动 悬浮在液体(气体)中的固体微粒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叫做布朗运动。 追踪一个微粒的运动 将每隔30s观察到的微粒的位置,用直线把他们依次连接起来。

花粉微粒的运动是无规则的。不同的花粉微粒的运动路线是不同的。 图中的连线是不是花粉微粒运动的实际路线? 不是 布朗运动是怎样产生的 大量液体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时,对悬浮在其中的微粒撞击作用的不平衡性是产生布朗运动的原因。即:液体分子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是产生布朗运动的原因。布朗运动是观察到的悬浮小颗粒(足够小)的无规则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但它间接反映了气体、液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热运动。 布朗运动跟什么因素有关 布朗运动是分子的运动吗? 布朗运动是悬浮于液体中微粒的无规则运动,这种微粒

是由成千上万个分子组成的集合体,因此它的无规则运动不是分子的热运动。液体分子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是产生布朗运动的原因,微粒运动的无规则性反映了液体内部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 为什么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 为什么随着温度的升高微粒的布朗运动越加激烈? 温度升高,反映了液体分子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液体分子对微粒的碰撞次数将增加,而且每次撞击作用将增强。这就使微粒受到来自各方向的液体分子的撞击作用的不平衡现象加剧,引起微粒的布朗运动越加激烈 布朗运动的特点 无规则; 永不停息; 温度越高,颗粒越小,运动越激烈; 布朗运动能够在液体和气体中发生。

九年级物理分子热运动教学设计

《分子热运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简单说明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2.通过实验知道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能够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 4.知道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宏观现象推理微观机制,初步了解此研究方法,从而认识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了解探索微观世界奥秘的方法,经历从宏观热现象里面分析出其微观机制,再利用微观模型解释更多宏观热现象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重难点 本节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物质的组成、分子热运动和分子间的作用力。本节容比较抽象,对于物质的组成,学生无法用肉眼观察到,只能通过宏观的一些现象进行猜想、建立模型。通过气体扩散、液体扩散和固体扩散的实例说明,无论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组成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并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可以利用分子热运动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所以知道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无规则运动是本节的教学重点。固体和液体有一定的体积是由于固体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并且这两个力是同时存在的。学生对于“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且在不同情况下对外体现不同”不容易理解,所以知道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本节教学难点。 重点:知道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难点:知道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三、教学策略 由于分子、原子的尺度非常小,无法借助于肉眼和普通显微镜观察到,所以对于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容比较抽象,可以给物质构成建立模型,如对粉笔进行切割、观察定在黑板上的粉笔字等,可以看到,看似连续的物体其实是由更小的颗粒组成的,那么物质就是由更小的、肉眼看不到分子、原子构成的。分子热运动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教学,一是固体、液体和气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二是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利用气体扩散实验、液体扩散实验和固体扩散的视频了解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通过比较红墨水在冷水和热水中扩散的速度,得出分子热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从而得出分子热运动的概念。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可以利用实验来说明,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固体很难被拉伸,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分子间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只是在不同情况下对外表现不同。利用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来解释固态、液态和气态的特征,加深对分子间作用力的认识。 四、教学资源准备 多媒体课件、透明玻璃管、酒精、水、二氧化氮气体、广口瓶(2个)、玻璃板、装有硫酸铜和水的量筒(放置20天和10天)、红墨水、水(温度不同)、胶头滴管、铅柱(两个)、美工刀、钩码等。

中考物理考点梳理:分子热运动知识点

中考物理考点梳理:分子热运动知识点分子热运动知识点一文为大家提供了物质是由分子组 成的。分子假定看成球型,其直径以10-10m来度量。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那么的运动等信息,详细情形如下: 分子热运动知识点 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假定看成球型,其直径以 10-10m来度量。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那么的运动 ①分散: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②分散现象说明:A分子之间有间隙。B分子在做不停的无规那么的运动。 ③课本中的装置下面放二氧化氮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二氧化氮分散被误以为是重力作用的结果。实验现象:两瓶气体混合在一同颜色变得平均,结论:气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④固、液、气都可分散,分散速度与温度有关。 ⑤分子运动与物体运动要区分开:分散、蒸发等是分子运动的结果,而飞扬的灰尘,液、气体对流是物体运动的结果。 3、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①当分子间的距离d=分子间平衡距离r,引力=斥力。 ②d ③d>r时,引力>斥力,引力起主要作用。固体很难被拉断,

钢笔写字,胶水粘东西都是由于分子之间引力起主要作用。 ④当d>10r时,分子之间作用力十分微弱,可疏忽不计。破镜不能重圆的缘由是:镜块间的距离远大于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的作用范围,镜子不能因分子间作用力而结合在一同。分子热运动练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空? 分,共? 分) 1、关于布朗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布朗运动是指在显微镜中看到的液体分子的无规那么运动 B、布朗运动反映了固体分子永不中止的无规那么运动 C、悬浮微粒越大,布朗运动越清楚 D、液体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清楚 2、关于布朗运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布朗运动是英国植物学家布朗发明的一种健身运动方法 B.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运动,直接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那么运动 C.布朗运动是固体分子的运动,直接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那么运动 D.布朗运动是悬浮微粒的运动,直接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那么运动 3、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 A.微粒的布朗运动反映的是花粉分子的无规那么运动

分子热运动》教案

《分子热运动》教案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分子热运动教案 [设计理念] 学生已经在化学课中知道了扩散现象,对生活中一些常见的扩散现象也有较深刻的印象,因此学生对扩散现象的理解较为容易。扩散现象是“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的宏观表现。因此本节课中做好扩散现象的实验是让学生确信“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是关键。分子动理论的其他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则显得较为抽象,做好相关的实验显得更为重要。例如为了说明:(1)分子运动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设计了墨水在不同温度的水中扩散的实验; (2)分子间有间隙,设计了水与酒精混合的实验;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设计了铅柱间相互吸引的实验等等。在演示每一个实验的过程中,都让学生经历了观察、讨论分析、总结归纳得出结论的过程。把抽象的内容通过实验进行比较感性的认识,从而突破本节的难点。同时也充分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教材分析] 本节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物质的组成、分子热运动和分子间的作用力。本节内容比较抽象,对于物质的组成,学生无法用肉眼观察到,只能通过宏观的一些现象进行猜想、建立模型。通过气体扩散、液体扩散和固体扩散的实例说明,无论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组成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并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可以利用分子热运动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所以知道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无规则运动是本节

的教学重点。固体和液体有一定的体积是由于固体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并且这两个力是同时存在的。学生对于“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且在不同情况下对外体现不同”不容易理解,所以知道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本节教学难点。 [核心素养] 通过教师演示实验,学习分子间相互作用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乐于探索微观世界和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素养。同时使学生意识到可以通过直接感知的现象,认识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 [教学目标]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2)能够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 (3)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4)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难点:能够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知道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教学方法] 1、整节课运用“讨论·实验·探究·创造·反思”五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以“提出问题───进行实验───分析推断───得出结论”为主线的思维程度进行教学,利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九年级上册物理分子热运动知识点浙教版

九年级上册物理分子热运动知识点浙教版 导语】初三是初中阶段学习关键的一年,学习得法,将直接有助于他们以后的升学。下面是为您整理的九年级上册物理分子热运动知识点浙教版,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1、机械运动的定义:在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机械运动。通常简称为运动。 2、判断机械运动的方法:机械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的。判断物体是否做机械运动的依据就是看这个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有没有位置变化。如果有,我们就说这个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在做机械运动。 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1、运动是绝对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 2、静止是相对的我们平常说某物体静止,是指它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实际上这个被选作参照物的物体也在运动(因为一切物体都存运动),所以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存的. 3、对运动状态的描述是相对的。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总之,不事先选定参照物,就无法对某个物体的运动状态作出肯定的回答,说这个物体运动或静止是毫无意义的。 小练习 1、有些房间是用一种含有甲醛的板材装饰的,甲醛是一种有毒的化学物质,进入这种房间就会闻到甲醛的气味,这说明甲醛分子是

____________的。所以人们要选用环保材料装饰房间。 2、炒菜时,香气四处飘逸,这表明____________;铁丝很难被拉断,表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力。 3、小明学习了科学以后,对抽烟的爸爸说:“吸烟有害健康。我和妈妈都在被动吸烟。”小明这样说的科学依据是( ) A.分子很小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之间有间隙 D.分子之间有作用力

初二物理《分子的热运动》知识点

初二物理《分子的热运动》知识点 分子运动论的内容是:(1)物质由分子组成;(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热运动: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间有引力;引力使固体、液体保持一定的体积。分子间有斥力,分子间的斥力使分子已离得很近的固体、液体很难进一步被压缩。 固体、液体压缩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大于引力。 固体很难拉长是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大于斥力。 初中物理分子的热运动知识点(二) 1、扩散现象: 定义: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①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②分子之间有间隙。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只是扩散的快慢不同,气体间扩散速度最快,固体间扩散速度最慢。 汽化、升华等物态变化过程也属于扩散现象。

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 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2、分子间的作用力: 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①当分子间距离等于r0(r0=10-1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相等,合力为0,对外不显力; ②当分子间距离减小,小于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斥力增大得更快,斥力大于引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③当分子间距离增大,大于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引力大于斥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④当分子间距离继续增大,分子间作用力继续减小,当分子间距离大于10r0时,分子间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