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工肩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

人工肩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

人工肩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
人工肩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

人工肩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

人工肩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

人工肩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

2006-11-26

基础医学论文

人工肩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

人工肩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作者:郭芳魏淑萍尹立霞徐冬云于小青现今进行人工全髋关节与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较多,但肩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较少,我科对1例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患者进行人工肩关节置换手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女性,年龄69岁,术前做X平片,三维重建检查,确诊为肱骨头粉碎性骨折及肱骨外科颈骨折,在全麻下行人工肩关节置换术,术后病人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2 手术方法患者采用半坐位,肩下方用砂袋垫高,在全身麻醉下采用骨水泥型假体,经胸大肌三角肌间隙入路,术中切除粉碎肱骨头,肱骨髓腔扩大,骨水泥固定假体柄,合理安装肱骨头,关节复位,充分修复肩袖与韧带,冲洗关节腔,放置引流,逐层缝合。 3 术前准备3.1病人准备术前访视病人,了解病情及其心理动态,真诚地与病人进行沟通,针对其心理特点,进行开导和解释,介绍该手术的优点及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以消除病人紧张、恐惧心理,使其以乐观的态度面对现实,积极配合,以最佳状态接受手术。 3.2物品准备除备常规敷料器械和关节置换器械外,另备2号肌腱缝合线4—6根,负压引流装置以及手术中所用仪器,如高频电刀、电钻、电锯(电池充足电)、C-臂X线摄片机1台,并对仪器进行全面的检查,确保功能正常。依据病人病情特点,选定人工肩关节。 4 术中配合 4.1巡回护士配合 4.1.1病人入室后,仔细核对病人手术部位,关心病人,消除其顾虑。

4.1.2建立有效静脉通道,协助麻醉师进行麻醉诱导,全麻插管,桡动脉穿刺,

导尿。 4.1.3体位摆放用体位垫将病人患侧肩胛骨垫高,调节手术台的角度,使患者处于半坐位(与水平成30-400),另外用约束带将患者头部和下颌部固定牢固,以防头部左右摆动,造成颈椎损伤。 4.1.4术中严密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的’变化,保持吸引通畅,严格无菌操作,准确及时添加无菌物品,并严格控制参观人数,减少术后感染,配合术者行术中X线摄片,确认关节置换成功。 4.2器械护士配合 4.2.1器械护士提前30min上台,查看器械是否准备完善,使物品放置整齐有序,仔细清点器械、纱布、缝针等。 4.2.2手术过程中,器械护士应密切观察手术进展,及时、准确、无误传递手术器械。假体安装完毕后,切口用生理盐水冲洗,配合医生逐层缝合切口,并放置负压引流管,清点手术器械。

5 术后护理 5.1器械处理手术结束后,所用器械按多酶清洗-除锈-润滑程序处理;电锯、电钻注意妥善处理其锋利部位,避免损坏。 5.2病人处理搬运病人过程中,应注意保护术侧肩部组织,避免发生肩关节脱位、假体松动等不良后果,术后用外展架固定。

6 小结 6.1研究表明,骨水泥的正确混合方法可直接影响置换假体的长期效果[1].因此,正确使用骨水泥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在骨水泥容积充填前需做好充分准备工作,彻底清洗,减少出血,才可充分填充骨水泥。 6.2此手术的严重并发症是发生感染,将引起关节疼痛和病变,以致最终需要再次手术去除假体和骨水泥,造成难以处理的后果[2].因此参加手术的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必须了解专科特点,熟悉手术过程,掌握各种器械的名称和正确使用方法,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以减少术后感染的发生。 6.3在整个手术过程中,严把无菌关,巡回护士和器械护士应有高度的责任感,既充当好执行者,又当好监督者和管理者,杜绝医源性感染,确保手术成功及远期治疗效果。参考文献[1]EvleighR.Mixingsystemsandeffectsofvacuumonbonecement[J].BrJofperio perativeNurs,2001,111(2):132. [2]吕原山。人工关节外科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463.

肩关节镜手术的术中配合

肩关节镜手术的术中配合 目的探讨肩关节镜的手术配合。方法对我院2013年至今收治的20例肩关节损伤患者进行讨论分析总结手术配合要点。包括手术室护士术前术中术后配合要点和仪器维护保养方法。结果例肩关节损伤患者手术顺利症状改善。结论术前精心准备、术中正确配合和仪器认真维护保养是手术成功的要点,严格无菌操作确保手术成功。 标签:肩关节镜;手术配合 随着关节镜技术在骨科的推广,肩关节镜作为肩部疾病的一种诊断技术的价值已得到肯定,现在则更多地开展关节镜下治疗。与传统的切开手术相比,肩关节镜具有创伤小,视野清楚,手术时间短,准确性高,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 我院自2013年至今,为20例患者采用健侧卧位,手术侧肢体皮牵引的体位进行手术,术中用0.9%氯化钠加肾上腺素持续灌注的方法,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20例,男7例,女13例,年龄25~71岁,所有患者在术前进行X线以及MRI检查以明确诊断。手术中医护配合顺利,患者切口愈合情况好,效果比较满意。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术前访视术前1 d巡护或器械护士到病房去访视患者,阅读病例,了解患者的身心状态,对给患者的生理,心理进行评估,予心理护理,针对患者的具体问题给予细致周到的心理疏导。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和对疾病的认知能力用通俗易懂的言语向患者介绍肩关节镜的优点和麻醉方式,手术室的环境,交代手术的注意事项,以减轻患者及家属紧张焦虑的情绪,使患者积极配合,提高手术疗效。 2.1.2手术环境的准备肩关节镜手术对环境要求比较高,手术应安排在百级层流房间,并尽可能排在第一台,手术间温湿度要适宜,温度22℃~24℃,湿度50%~60%。手术间要控制人员数量,避免不必要的人员走动,减少感染机率。 2.1.3 器械的准备关节镜系统、刨削头、等离子刀头、皮牵引装置、中心吸引1套、百特等渗冲洗溶液3000 ml加肾上腺素1支、肩关节镜敷料、普通敷料、弹力绷带、常规器械等。

人工肩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康复护理

人工肩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康复护理 (河北省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骨三科河北保定 071000) 【摘要】目的:探讨人工肩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康复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 年3月本院接诊的40例肩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 验组各2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康复护理,对两组患 者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两 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444;P<0.05)。结论:对人工肩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康 复护理有利于患者恢复身体机能正常,提高患者手术康复有效率,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人工肩关节;置换术;康复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6194(2015)02-0475-02 在人体关节中,肩关节是活动度最大的关节,人们的生活质量与人体关节活动度的大小息息 相关。由于当前人口老龄化严重,人体骨质疏松提前,还有外伤导致的骨折现象越来越多[1-2]。人工关节作为一种人工器官,它可以挽救已经失去功能的关节,改善症状。人工肩关节 置换术可以适用于肩关节肿瘤、创伤性关节炎、肱骨近端粉碎骨折等。通过手术前后的功能 锻炼和康复指导,能有效帮助患者矫正关节畸形,缓解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使患者生 活质量得到提高。本院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接诊的40例肩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 究对象,通过对比研究人工肩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康复护理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本院接诊的40例肩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所 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0例。对照组20例患者中男8例,女12例,年龄25~66岁,平均42.3±5.9岁,5例肱骨近端粉碎骨折,5例创伤性关节炎,3例肱骨头坏死,7例类风湿 性关节炎,患者均为单侧,左肩12例,右肩8例。观察组20例患者中男10例,女10例, 年龄22~68岁,平均45.2±5.5岁,8例肱骨近端粉碎骨折,3例创伤性关节炎,2例肱骨头坏死,7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均为单侧,左肩9例,右肩11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 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知悉且自愿 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术前对患者进行交叉配血、X线片、肝肾功能等常规检查。为患者做 好各种药物的过敏试验,并为患者做好皮肤准备。医护人员为患者讲解手术期间的禁食时间。对于肩关节损伤、关节炎等患者,在患者关节周围软组织进行按摩,若有剧烈疼痛可以给予 适当的止痛剂。对于意外创伤的患者通常上臂及侧肩部肿胀,可以抬高患肢高于心脏的15°,必要时给予患者呋塞米、脱水剂等。术后对患者进行贴胸固定时,注意保护尺神经以及桡神经,防止压迫患者关节后内侧部,损伤神经。 1.2.2观察组 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康复护理。①术前一般护理:使患者病房保持通风,并多照射阳光,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患者床头照明设施要方便使用,保持病床干净整洁。手术前,医护人员为患者定做固定架,为患者试戴和调整。同时向患者详细介绍手术过程中 的注意事项、麻醉方式和配合方法。手术后,医护人员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使患者保持舒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锻炼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锻炼 伴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和社会的发展,采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R)治疗膝关节疾病日益增多。TKR不但能接触病变关节造成的疼痛,还可以纠正关节畸形,改善患膝关节的功能。从而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随着TKR的广泛应用,术后康复功能锻炼也备受重视。通过有针对性的指导患者锻炼,可以取得比较好的疗效。康复需向制度化、标准化、进而个体化发展。术后康复及功能锻炼是一项系统而艰巨的任务。 一.注意事项 术后康复锻炼应注意保护伤口,避免污染,如伤口暴露应马上消毒更换敷料。锻炼应从小量开始逐渐递增,根据锻炼后及次日的反应(全身状态、疲劳程度、膝关节局部肿胀和疼痛等)增减运动量。

锻炼后发生膝关节局部疼痛、肿胀等应采取相应措施缓解。运动应有短时间间隔休息,每日短时间多次的运动更有效。 根据不同康复阶段的需要和功能恢复情况适时调整运动强度、时间及方式。锻炼前后疼痛严重或比较敏感的,可用温热疗法,并可小量使用消炎镇痛药或止痛药。 老年人锻炼前应排尽大小便,避免睡觉醒后半小时到一小时内或起床后立即锻炼。锻炼时应穿宽松衣裤和防滑鞋,最好有人协助保护,并予以适当鼓励,共同配合努力。 增加膝关节活动度和增加肌力的锻炼相结合,即使达到正常水平也应继续维持长期的锻炼。 二.康复目标

1.通过肌力增强训练,加强膝周屈伸肌的肌力,并促进全身体力及状态恢复。 2.通过膝关节活动度训练,满足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需要。 3.通过行走和协调性训练,改善膝关节平衡协调性,保证关节稳定。 4.通过膝关节主、被动活动,防止术后关节粘连,改善局部或整个下肢血液循环,避免一些并发症的发生。 5.改善患者的精神心理面貌,激发生活热情。 三.功能锻炼 ( 1)手术后 1-3天 ⒈持续被动活动,每 2小时按摩10分钟。恢复膝功能外,还有牵拉挛缩组织,避免粘连,促进下肢血循环,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栓塞作用。(在医护人员指导下由陪护人员完成)

1例膝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护理配合

1例膝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护理配合 发表时间:2015-08-17T09:21:01.410Z 来源:《健康必读》2015年第6期供稿作者:王菲 [导读] 膝骨性关节炎(KOA)也称膝退行性关节炎,是膝关节的一种退行性改变,好发于老年人。 王菲 (浙江省东阳市中医院浙江金华322100) 【中图分类号】R68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6-0055-01【摘要】:通过1例严重膝骨性关节炎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护理配合,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娴熟的护理配合,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术;手术;护理配合 膝骨性关节炎(KOA)也称膝退行性关节炎,是膝关节的一种退行性改变,好发于老年人。本病发病缓慢,主要以膝关节软骨的增生、变性及破坏为主,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内外翻畸形、活动障碍等。近年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被广泛应用于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中,据相关研究报道,其治疗优良率在90%以上[1]。TKA可有效缓解终末期膝关节病变患者的疼痛,并改善膝关节功能,从而提高生活质量。现将我院1例膝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68岁,反复出现左侧膝关节疼痛,经抗炎理疗等多次对症保守治疗,效果不显著,现患者出现关节疼痛,左膝关节屈曲,不能伸直,经膝部X线及CT检查确诊。术前完善各项相关检查,心肺功能正常,实行择期手术。 2麻醉及手术方式 患者取仰卧位,全身麻醉后行气管插管,左下肢屈膝90度捆扎止血带,常规左下肢全长消毒铺巾,在左膝关节正中切口,髌上切口长度为一横掌,远端切口位于胫骨内侧缘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和筋膜,纵行切开股四头肌腱,沿髌骨内侧缘进行关节囊切开,将膝关节充分暴露,探查膝关节骨性损伤的程度,清除骨关节赘生物、半月板、髌骨滑膜、脂肪垫以及前后交叉韧带等。根据膝关节的实际损伤程度进行截骨成形处理,其中股骨截骨进行髓内定位,外翻角度5~7°,胫骨截骨进行髓外定位,平台后倾角度为3~5[2]。检查关节间隙的对称度,并用试模进行调试,当下肢力线正常,关节内外侧达到平衡后,将适宜的假体进行置入,并利用骨水泥有效固定。假体安装完毕,伸直膝关节,待骨水泥凝固后,彻底冲洗止血后,放置引流管,屈膝位逐层缝合,松止血带,术后切口加压包扎。3手术配合 3.1术前准备术前1天访视患者,了解患者全身情况及各项检查结果。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术前注意事项,麻醉相关知识、手术过程及手术成功率等,消除患者的顾虑和恐惧心理,积极配合手术治疗。 3.2物品及器械准备手术安排在百级净化手术间内进行,手术间温度22-25°,湿度40-60%。常规准备骨科器械包、膝关节器械外,另外备全膝关节假体工具器械,电动脉压冲洗器、电动气压止血仪、电动摆锯、电钻、3L生理盐水氯化钠、3M含碘手术膜、1-0号可吸收缝线、电刀、不同型号的全膝关节置换假体材料。各类一次性物品准备充分齐全,保证在有效期内。3.3术中配合 3.3.1巡回护士配合 患者入手术室后热情接待严格进行三方安全核查。平稳安置手术床后,协助麻醉建立右颈内深静脉穿刺置管,左桡动脉穿刺置管进行动态监测,观察术中血压变化。划皮前半小时遵嘱使用抗生素,可保持术中患者血液和组织中抗生素达到有效杀菌浓度[3]。全身麻醉后取仰卧位,配合手术医生摆好手术体位,在左侧大腿根部扎止血带,调节压力50kPa,时间为90min,及时记录充气时间。放置骨水泥时,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安置假体前,应先确认假体型号和尺寸,判断准确无误后再打入手术台交给器械护士。密切关注手术进展,随时供应台上所需的物品。监督手术人员的无菌操作,严格控制室内参观人员,防止交叉感染。认真填写好手术护理记录单,并把使用后的人工假体标签贴入植入单夹入病历。 3.3.2器械护士配合 器械护士提前20min洗手上台整理器械,与巡回护士共同清点用物。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手术医生及器械护士戴双层无菌手套。配合手术野左下肢全长皮肤清毒,用2%的碘酊加75%酒精脱碘,协助铺巾后,切口周围用3M皮肤保护膜粘贴覆盖,连接好电刀、吸引、脉冲器。屈膝上止血带后,术中按照手术步骤主动、准确、传递器械,密切关注手术进程,与医师默契配合完成定位钻孔、切割截骨和安装试模等步骤。取下试模后用一块治疗巾围住关节周围进行脉压冲洗。安装假体,调骨水泥,盐水巾擦干骨面,利于骨面与骨水泥牢固结合。置入膝关节假体待骨水泥坚固后清理关节腔内残余骨水泥及骨屑,对关节腔进行彻底冲洗。放置18号引流管,与巡回护士共同清点物品无误后逐层缝合切口,大棉垫加压包扎切口。 4小结 全膝关节置换对手术的无菌要求很高,术中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物品准备充足,避免术中不必要的来回走动,预防感染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3]。术中及时擦净器械上的血迹,保持器械清洁。以减少细菌污染。实验证明,手术进行到3h擦净血迹的器械菌落数为8个,不擦拭血迹的菌落数为18个,由此可见,术中经常擦拭器械上的血迹对保持器械的无菌状态是非常有意义的[2]。安装正式假体时,要熟悉骨水泥的性质,当骨水泥凝固时,由于其发热效应,温度可达100℃以上,故一定要用纱布保护周围组织,以免烫伤周围组织[4]。器械护士要熟练掌握手术步骤,了解主刀医生手术习惯,做到主动、及时、准确、敏捷无误地传递器械,以确保膝关节置换术顺利完成[5]。 参考文献 [1]赵桂萍,胡红岩.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新疆医学,2009,38(8):39.[2]吕厚山.人工关节外科学[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200155-59 [3]安海娥,孙芳芳.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J]河南外科杂志,2006,12(3);92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护理常规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护理常规 一、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大多数患者为老年人,由于对疾病知识的缺乏,担 心手术的安全,容易出现焦虑、恐惧感。要耐心讲述有关疾病和专科 知识,介绍同种病例康复期的患者来现身说法,以增加患者对手术的 认识和信心。寻求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鼓励家属多陪伴患者,并教 育家属不要在患者面前展现出不快,避免患者情绪波动,顺利度过围 手术期,尽早康复。 2.特殊准备: (1)患者身体状况的准备:拍摄标准的膝关节正、侧及髌骨60° 轴位片,下肢全长负重位和非负重位膝关节正、侧位片,了解膝关节 病变情况及下肢力线;术前模板测量估计应选的假体的大小;下肢血 管超声检查,了解手术肢体有无血管病变;停用阿司匹林等非甾体类 抗炎药物,如曾服用过激素,了解用药时间及剂量;治疗体内的慢性 感染、皮肤病,如龋齿、鼻窦炎、手足癣等;糖尿病、心脏病、高血 压等经系统的内科治疗已控制。 (2)患者心理状况的准备:了解患者的精神状态,以往手术后精神 反应情况,向患者提供有关手术及康复训练的资料,使患者了解手术 的意义,自愿接受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最大限度地消除患者的紧张情 绪。 (3)制定功能锻炼计划,讲解并示范术后功能锻炼的方法,包括膝 关节屈伸锻炼、股四头肌肌力训练、及拐杖或助行器的使用方法。 (4)训练患者深呼吸、有效咳痰、床上大小便的方法,预防坠积性 肺炎、尿潴留、便秘等发生。, 3.一般准备 (1)根据患者的年龄、全身情况,评估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情况,术 前做好各项常规检查,包括血、大便、小便,肝、肾功能,血电解 质,空腹血糖,出凝血时间,心电图、胸片,以及根据内科病史所需 要的特殊检查。 (2)常规术前准备:备皮、备血、做好青霉素和普鲁卡因皮试。 (3)围手术期用药:根据医嘱术前半小时使用抗生素一次;术前l天或术后使用抗凝药物。 二、术后护理 1.生命体征的观察:患者术毕回病房后及时给予床旁心电监护仪,0.5~1小时监测血压、脉搏、呼吸、经皮血氧饱和度一次,持续吸氧4- 6L/min,术后24小时内应密切观察患者意识、面色、生命体征、尿量 的变化,并详细记录,若有异常及时对症处理。

人工膝关节置换护理

人工膝关节置换护理 人工膝关节置换护理膝关节的解剖 膝关节的组成:股骨远端,胫骨近端和髌骨三部分共同组成的。股骨内外 髁与胫骨内外髁分别组成内外侧胫骨关节。 人工膝关节结构 股骨部分胫骨部分髌骨部分聚乙烯衬垫 人工关节置换的目的: 1.解除疼痛: 缓解类风湿关节炎,骨性关节炎, 创伤性关节炎引起的疼痛等. 2.纠正畸形: 使原先存在的畸形得以矫正和改善. 3.稳定关节: 稳定各种原因引起的关节不稳定。 .改善关节功能:使原先僵硬,活动受限的关节能够活动,功能得到极大的 4 改善。 膝关节置换术的适应症: 1. 类风湿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的膝关节晚期病变。 2. 感染性的关节炎引起的膝关节病损并伴有疼痛和功能障碍: 如大骨节病,血友病性关节炎。 3.创伤后的骨关节炎:如粉碎性骨折后关节面未能修复而严重影响功能的病例以及因半月板损伤或切除后导致的继发性骨关节炎等。 4.退变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老年性膝关节骨关节炎占全膝置换术的最大比例。表现为疼痛,畸形,活动受限并呈进行性发展。膝关节置换禁忌症: 1. 膝关节周围或全身存在活动性感染病灶。 2. 膝关节肌肉瘫痪。

3. 全身状况差伴有未纠正的糖尿病,及其它可预见的导致手术危险和术后功 能不良的情况。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常见的并发症 1. 感染 2. 深静脉栓塞和肺栓塞 3. 腓总神经损伤 4. 屈曲挛缩 5. 关节不稳 6. 假体松动 全膝关节置换术护理 护理问题一:焦虑——与常年患病及对手术的恐惧有关 护理措施: 1. 关心鼓励病人,加强与病人的沟通,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2. 向患者讲解膝关节置换的相关知识,打消病人对手术产生的顾虑。 3. 增进患者之间的交流和学习,让术后恢复状况良好的病人介绍治疗的体 会,树立榜样,增进信心。 4. 态度热情,语言亲切,体贴入微。 护理问题二:潜在感染的危险——与手术及身体其它部位潜在感染病灶有关 护理措施: 1.入院评估观察病人皮肤状况,注意有无癣及疥,痈等感染症状; 2. 术前备皮细致,认真,避免皮肤刮伤; 3. 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严格执行各项无菌技术操作; 4. 观察伤口处有无红肿,热,痛等的急性炎症表现。 5. 保持引流管通畅,每日做引流液细菌培养,伤口引流管于 48 小时后拔除;

膝关节置换手术配合

膝关节置换手术配合 1、麻醉方式:腰硬联合麻醉 2、手术体位:仰卧位 3、手术切口:膝关节切口 4、特殊用物:气压止血仪(常规上90分钟)、碘酊、厂家器械 常规用物:十字单1、剖腹包2、手术衣6、剖腹盆、下肢驱血带、电刀、上肢器械、消毒罐、关节专用(小刮勺1、神经剥离子2、小骨刀1、小刀柄1)、专家特殊器械(锤子、咬骨钳、关节叉板) 5、一次性物品:消毒纱布3包、钡线纱布2、刀片23#、11#若干、10#各1,、无菌贴膜45*30、45*45、骨蜡、手套如干(双层)无菌绷带1、50ML注射器1、输液器1、吸引器器连接管1、吸引器头1 、伤口贴1、引流贴1、尿袋1、爱惜康1#、2-0若干、丝线1#、7#各1、厂家冲洗枪(备用) 6、手术配合: 1)碘酊,消毒纱布3块,消毒腿,酒精,消毒纱布3块,脱碘,治疗巾提腿,消毒脚(同法)。 2)铺巾,腿下铺双折中单1,单折中单1、治疗巾2、布巾钳2做鱼嘴,治疗巾1无菌绷带 1.包脚(戴好手套后包裹),单折中单,盖于麻醉架,按医生习惯加盖一层,递艾力斯 封住上下2块中单连接处,铺大单,贴手术贴膜。 3)递治疗巾,下肢驱血带,驱血,酒精棉球消毒,23#刀片切开皮肤,递齿镊,换10#刀片或电刀,切开皮下组织、关节囊、暴露关节面。 4)克克钳、电刀切除多余脂肪组织及滑膜,湿纱布接组织,遵医嘱留取部分滑膜组织送病检。 5)递厂家电钻,于髁间窝上0、5CM处钻孔,插入髓内针定向杆,连接切模,递钉子固定切模,镰刀测量。 6)递摆锯,切除股骨远端,标尺测量锯下的骨片。 7)测量切模,按切模切出四个截骨面(骨片均保留),髁间成形后,放髁假体试磨。 8)递胫骨平台切模,镰刀测量,递摆锯,切除,同法测量骨片厚度。 9)测量选择合适平台,电刀标记胫骨结节内侧3分之1位3位置,定位后,放置平台板,递咬骨钳,摆锯,修整胫骨平台。 10)厂家器械进行髓内成形。 11)修髌骨,髌骨边缘增生、骨赘,递咬骨钳,摆锯修整。 12)安装股骨髁试磨、胫骨平台试磨、胫骨垫,复位膝关节,做关节屈伸及内外翻活动,观察关节稳定性是否良好,髌骨轨迹是否良好。 13)取下关节试磨,50ML注射器+盐水冲洗关节腔,干纱布擦拭。 14)搅拌抗生素骨水泥,依次安装胫骨平台、股骨髁假体。 15)递神经剥离子、弯钳,清除残余骨水泥,收集骨水泥残渣,伸膝加压骨水泥固化,骨水泥发热时用水冲洗,进行降温。 16)活动膝关节,屈伸活动度及侧方稳定性良好,屈曲90°髌骨轨迹良好,冲洗关节面,骨残端用骨蜡封闭(骨蜡捏成薄片使用)。 17)松止血带,电刀、骨蜡仔细止血,安装胫骨垫。 18)关节腔内放置引流管,引流管用输液器做,剪3个侧孔,皮针7#线固定,连接尿袋。 19)递1#爱惜康缝合关节囊,用爱惜康1#、2-0皮针1#丝线逐层缝合。 20)切口用酒精纱条伤口贴棉垫覆盖,弹力绷带加压包扎。

肩关节置换术护理常规

肩关节置换术护理常规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人工肩关节置换术护理常规 一、定义 人工肩关节置换术是在置换肱骨头的同时,使用假体置换肩甲盂的表面,用金属和超高分子质量聚乙烯等部件来代替患者的受损关节,使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的一种手术。 二、适应症 1. 包括原发及二类。因为89%~95%病人的肩袖完好,是人工肩关节置换的较适应证。 2. 当肩袖病变发展至不可逆及伴有缺损时,尽管人工肩关节置换仍可有效地缓解疼痛,但功能恢复往往不能令人满意,应鼓励病人早期手术。 3. 晚期具有与类似的病理变化,唯其常伴有、的及,有时还合并有、损伤,应对患者的软条件进行仔细的评价。 4.性关节病这是最难处理的关节病之一,人工全肩关节置换可缓解疼痛,但由于广泛的肩袖损伤难于,只能进行有限的康复训练(limited rehabilitation goals),以增加关节的性。 5.人工肩关节翻修包括肩胛盂假体松动、断裂、下沉和人工肱骨头植入的技术错误等。 6.其他骨、、肩关节不良、陈旧性等。 三、护理问题 1、术后疼痛:与关节创伤、手术有关 2焦虑、紧张:与患者担心手术效果和患者术后活动受限有关 3、知识缺乏:与患者不了解手术及术后功能恢复有关 4、潜在并发症: 感染、关节脱位和假体松动、肩关节僵硬等 四、护理要点 1、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 患者及其家属由于缺乏相关知识,对手术的安全性较为担心,产生焦虑心情。对此护理人员要积极做好心理护理,多与患者沟通、

交流,了解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动态变化,讲解相关知识,以解除患者及其家属的顾虑,积极配合治疗。 (2)术前检查 根据患者的年龄、全身情况,评估患者对手术的耐受力,完善相关的实验室检查,了解心、肺、肾等重要脏器功能。做好对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的监测、治疗与控制。尤其是肿瘤患者,应了解是否已发生全身性转移,进行全身骨骼同位素、CT、MRI检查,评估肿瘤的性质、受累范围和有无内脏转移,根据情况决定是否手术。(3)停用药物 协助医生确保患者停用下列两类药物1周:非激素类消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大多数抗关节炎药,患者入院后或术前要详细询问病史及用药情况,确保在手术前停用以上药物。 2 术后护理 (1)严密监测意识、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以防发生各种手术并发症。对于假体置换的患者尤其要警惕对假体本身和骨水泥副反应的发生。 (2)观察手术侧上肢的皮温、颜色、末梢血液循环、感觉和运动的变化。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以防各种原因引起的肢体水肿、缺血、麻木。一般手术后3d肿胀开始消退,术后1周左右手术切口周围皮肤出现皱褶。如出现肿胀加重并逐渐加剧,应考虑血肿形成的可能,及时行B超检查,及时处理。 (3)伤口置有引流管,观察引流是否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和数量。如在1h之内引流液的量超过200mL,应及时通知医生做相应的处理。如术后24h引流量少于50mL,可考虑拔除引流管。一般引流管放置的时间为48~72h,术后引流量:第1天为160~450mL,第2天20~190mL,第3天10~60mL。 (4)肩关节脱位的预防:术后可给予平卧位,使用外展支架,使肩关节位于外展50~60°,前屈45°,旋转中立位。术后1d可采取半卧位或侧卧位,可给予前臂吊带悬吊,上臂垫软枕,保持患侧肩呈中立位,屈肘90°。绝对禁止术侧卧位,以免造成置换的肩关节受压,由于杠杆作用而致肩关节前脱位。嘱咐患者始终禁止剧烈运动和大

5例肩关节镜手术的术中配合及护理

5例肩关节镜手术的术中配合及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肩关节镜手术配合护理方法。方法总结2014年9月~11月进行的5例肩关节镜手术护理配合。结果通过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精确的治疗与配合,本组均在肩关节镜下顺利完成手术,且术后恢复良好。结论肩关节镜手术的护理配合,强调医护间的密切配合。手术室护士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充分的术前准备;护理人员对各种仪器设备使用方法的熟练掌握;严格的无菌技术操作以及手术配合时稳、准、巧、快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肩关节镜;手术配合;护理 随着关节镜手术的发展,对肩部疾患的研究及认识也日益深入。肩关节镜技术的发展,给慢性肩关节疼痛的诊断和治疗提出了新的手段,同时也对临床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院于2014年9月~11月为5例有肩关节疾患的患者实施了肩关节镜检查和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配合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2014年9月~11月,本科共进行肩关节镜手术5例,患者男性4例,女性1例;年龄35~62岁。肩周炎,滑膜增生行炎症松解,滑膜切除3例,肩关节游离体1例,肩袖

损伤缝合铆钉修补术1例。 2手术护理配合 2.1术前准备 2.1.1患者准备患者普遍对手术存在焦虑、恐惧心理,对手术效果、手术疼痛存在过多担忧。因此手术室护士术前1天访视患者,通过术前访视,了解一般情况,对患者的生理、心理进行评估,针对患者的具体问题进行细致周到的心理疏导。介绍手术室环境,向患者说明手术的目的、方法、安全性及患者需配合的要点,通过沟通促进患者对手术室护士的信任及对手术过程的了解,从而积极配合手术和护理,为手术后的健康恢复打下良好的基础[1]。 2.1.2房间的准备肩关节镜手术对手术间空气净化有着严格的要求,一般安排在百级的层流手术间,温度控制在22℃~25℃,湿度控制在50%~60%,严格控制人员的进出,保证手术间的空气洁净度。 2.1.3器械、物品准备①在患肢对侧摆放好全套关节镜设备,包括监视器、成像系统、冷光源、录像系统、刨削系统及射频汽化仪。②将膝关节镜手术常规器械高压蒸汽灭菌备用。镜头、摄像导线、光源线用低温等离子灭菌。确保刨削刀头等其他一次性无菌用品齐全,并检查包装有无破损及是否在有效期内。在术前1d检查所有仪器的性能完好,保证功能正常。③另需准备不同规格的肩关节镜穿刺器、肩关

【实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护理常规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护理常规 因骨性关节炎或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可使病人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丧失劳动能力。人工膝关节的置换可以解除病人的疼痛,恢复其关节的功能。 1.护理问题 1.1焦虑情绪。 1.2感染的可能。 1.3膝关节脱位的可能。 1.4血栓形成的可能。 1.5营养失调的可能。 1.6功能锻炼知识缺乏 2.护理措施 2.1术前护理: 2.1.1骨科手术的一般护理常规。 2.1.2按硬膜外麻醉或全麻术前常规护理。 2.1.3完善各项术前准备:检查血、尿常规,出凝血时间,心电图等,皮肤有无化脓病灶,女性患者月经来潮等。 2.1.4术前一日按医嘱给予抗凝药物及抗生素。 2.1.5备血,并完成常规药物的过敏试验。 2.1.6加强营养提高肌体抵抗力。 2.1.7保证病人充足休息,必要时给予药物帮助。 2.1.8做好心理护理,消除紧张情绪。 2.2术后护理: 2.2.1同骨科术后护理 2.2.2按硬膜外或全麻术后常规护理。 2.2.3监测生命体征,去枕平卧6小时,6小时后进食水,鼓励患者多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的饮食,以利于身体康复。 2.2.4抬高患肢10-20度,以利于静脉血液及淋巴回流,防止或减轻肿胀。 2.2.5膝关节术前有屈曲畸形的病人,膝下不垫枕(膝关节悬空位),将软枕垫在小腿部位,靠自然重力使膝关节伸直,矫正屈曲畸形

2.2.6术后一日可在床上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运动,如:上肢活动、股四头肌收缩运动、踝关节的背曲运动等。 2.2.7术后2天内拔除引流管,开始被动与主动膝关节屈伸练习。 2.2.7.1被动锻炼:将患肢置于膝关节CPM上,进行屈膝练习。每日2次,每一次40-60分钟。从0-30度开始逐渐增加度数,2周之内达到90度。 2.2.7.2 主动锻炼:病人平卧、做直腿抬高运动。即将健肢放在患肢的足下,协助患肢完成抬腿运动,抬高持续几秒后再放下,反复做,直到患肢能独立抬起。目的是锻炼股四头肌的力量,使病人尽早下地站立。 2.2.8术后第3日,协助病人将双腿移至床旁,小腿下垂,膝关节自然弯曲,靠重力作用练习膝关节曲度,等适应后开始练习患肢的伸直、弯曲运动。 2.2.9预防血栓同人工股骨头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 2.2.10术后3-7日可以下地站立,练习扶物蹲起,扶拐或助行器行走。 2.2.11协助患者翻身时,应避免压迫患肢,影响血运,尽量向健侧翻身。 2.2.12做好心理护理 2.3出院指导: 2.3.1同骨科出院指导。 2.3.2应使用拐杖或助行器行走3一6个月,避免患肢负重。 2.3.3继续锻炼膝关节伸屈功能,继续做强化肌肉的运动,保持合适的体重,注意预防骨质疏松,避免过多剧烈运动,避免外伤,预防膝关节假体松动和磨损。 2.3.4如发生感染症状如:局部红、肿、痛、发热,或跌倒挫伤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2.3.5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门诊复查。 3.健康指导 3.1讲解疾病相关知识,鼓励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防止焦虑悲观心理。 3.2制定康复训练计划。按计划进行功能锻炼,劳逸结合,避免剧烈运动。强调使用助行器,减轻患者负重。 3.3告知患者出院后注意事项。定期复查。 4.护理评价

肩关节镜下肱骨大结节骨折合并肩袖损伤的手术配合

肩关节镜下肱骨大结节骨折合并肩袖损伤的手术配合 手术配合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肩关节镜手术的技术也在不断的成熟。肩关节镜手术是通过微小的切口就可以获得高清的视野,所以可以更加明确地诊断肩关节内的病变,从而进行有针对性地治疗。目前肩关节镜下缝合铆钉固定修复肩袖损伤已成为常规术式,并开始在国内广泛开展。肩关节镜下骨折固定也在逐渐成熟中。通过洗手护士与巡回护士的密切配合,解决了此手术配合难题,缩短了手术时间,创伤小且出血少,缩短了患者的恢复时间。 1 临床资料 2014年~2015年收集本组患者65例,男37例,女28例,平均年龄43岁。其中单纯关节腔清理肩袖修补57例,合并肱骨大结节骨折8例,手术时间1.5~2.5 h,出血量50 ml。 2 护理 2.1术前访视术前详细了解病史、相关检查,同时核对手术部位,明确有无禁忌证,为即将开展的手术做好准备工作。患者在进入病房后,在心理上容易产生如焦躁、顾虑、恐惧等一系列的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该采取适当措施,充分缓解患者思想顾虑,排除患者的不良心理,帮助患者建立其康复信心,并以最高的状态配合相关治疗措施。并在患者术前为患者准备好关节镜系统、侧卧位固定软垫、腰托、前臂牵引支架等相关用具。 2.2洗手护士配合 2.2.1洗手护士按常规洗手穿手术衣,整理器械台,提前将手术铺单程序掌握好。首先消毒皮肤,将两个中单铺于腋下及头侧,巡回提前将前臂卷上棉垫,再在上端缠绷带套一腿部牵引套,至于前臂牵引架上,悬吊3000 ml生理盐水,消毒时外层用无菌治疗巾加无菌绷带缠绕,最后用3 L大贴膜贴上。一次性防水中单铺在最上面,患肢的对侧放升降台,难后铺上无菌中单,便于放置关节镜器械。 2.2.2术中配合①手术前手术者用标记笔做好肩关节镜入路骨性标志,画出喙突、肩峰轮廓。第一入路,肩峰后外侧边缘内侧下方约2 cm的软点处置入套管放镜头,第二入路肩峰前外侧的前方2~3 cm处置入第二个套管,然后应用探针对患者的关节腔以及韧带等相关组织实施探查,并置入好刨削刀对患者的关节腔仅清理并进行肩峰成形处理。②肩袖修补术:可在患者的肩峰外侧约2 cm处做一道长为1.5 cm左右的切口,然后钝性分离患者皮下组织直至露除患者肩袖撕裂处,应用递施乐辉铆钉在其前侧位置拧入,并将引线器穿过肌腱再应用钩针分别将两股尼龙线拉出,缝合肌腱,再应用推结器进行辅助固定和打结处理,然后缝合切口[1]。③肱骨大结节骨折固定:将关节镜镜头取出后插入患者肩峰下间隙,应用7#长针头确定好外侧入口位置,并插入较粗的自动密封套管和套针,

肩关节置换术护理常规

人工肩关节置换术护理常规 一、定义 人工肩关节置换术是在置换肱骨头的同时,使用假体置换肩甲盂的表面,用金属和超高分子质量聚乙烯等部件来代替患者的受损关节,使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的一种手术。 二、适应症 1.骨性关节炎包括原发及继发性二类。因为89%~95%病人的肩袖保持完好,是人工肩关节置换的较理想适应证。 2.类风湿关节炎当肩袖病变发展至不可逆及伴有骨质缺损时,尽管人工肩关节置换仍可有效地缓解疼痛,但功能恢复往往不能令人满意,应鼓励病人早期手术。 3.创伤性关节炎晚期具有与骨关节炎类似的病理变化,唯其常伴有肌肉、关节囊的损伤及瘢痕,有时还合并有血管、神经损伤,应对患者的软组织结构条件进行仔细的评价。 4.肩袖损伤性关节病这是最难处理的关节病之一,人工全肩关节置换可缓解疼痛,但由于广泛的肩袖损伤难于修复,只能进行有限的康复训练(limited rehabilitation goals),以增加关节的稳定性。 5.人工肩关节翻修包括肩胛盂假体松动、断裂、下沉和人工肱骨头植入的技术错误等。 6.其他骨坏死、肿瘤、肩关节发育不良、陈旧性感染等。 三、护理问题 1、术后疼痛:与关节创伤、手术有关 2焦虑、紧张:与患者担心手术效果和患者术后活动受限有关 3、知识缺乏:与患者不了解手术及术后功能恢复有关 4、潜在并发症: 感染、关节脱位和假体松动、肩关节僵硬等 四、护理要点 1、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

患者及其家属由于缺乏相关知识,对手术的安全性较为担心,产生焦虑心情。对此护理人员要积极做好心理护理,多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动态变化,讲解相关知识,以解除患者及其家属的顾虑, (2)术前检查 根据患者的年龄、全身情况,评估患者对手术的耐受力,完善相关的实验室检查,了解心、肺、肾等重要脏器功能。做好对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的监测、治疗与控制。尤其是肿瘤患者,应了解是否已发生全身性转移,进行全身骨骼同位素、CT、MRI检查,评估肿瘤的性质、受累范围和有无内脏转移,根据情况决定是否手术。(3)停用药物 协助医生确保患者停用下列两类药物1周:非激素类消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大多数抗关节炎药,患者入院后或术前要详细询问病史及用药情况,确保在手术前停用以上药物。 2 术后护理 (1)严密监测意识、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以防发生各种手术并发症。对于假体置换的患者尤其要警惕对假体本身和骨水泥副反应的发生。 (2)观察手术侧上肢的皮温、颜色、末梢血液循环、感觉和运动的变化。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以防各种原因引起的肢体水肿、缺血、麻木。一般手术后3d肿胀开始消退,术后1周左右手术切口周围皮肤出现皱褶。如出现肿胀加重并逐渐加剧,应考虑血肿形成的可能,及时行B超检查,及时处理。 (3)伤口置有引流管,观察引流是否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和数量。如在1h之内引流液的量超过200mL,应及时通知医生做相应的处理。如术后24h引流量少于50mL,可考虑拔除引流管。一般引流管放置的时间为48~72h,术后引流量:第1天为160~450mL,第2天20~190mL,第3天10~60mL。 (4)肩关节脱位的预防:术后可给予平卧位,使用外展支架,使肩关节位于外展50~60°,前屈45°,旋转中立位。术后1d可采取半卧位或侧卧位,可给予前臂吊带悬吊,上臂垫软枕,保持患侧肩呈中立

膝关节置换术的个案护理

1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意外脱管患者的护理 黄文莉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运动医学科全膝关节置换术是治疗晚期关节病变,改善关节功能,矫正畸形,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最有效的方法。而术后的功能锻炼的恢复程度对患者能否达到正常生活取到决定性的作用。我于 2014年 10月收治一例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手术第一天患者出现了镇痛泵意外脱管,依从性差,我们及时总结原因,改变宣教方式,提高其依从性,患者出院功能恢复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57岁,患者因右膝关节疼痛伴关节活动受限3年加重半年入院,入院诊断:右膝骨性关节炎,Ⅱ型糖尿病,患者既往有糖尿病史1年,7年前做过左侧乳腺癌包块切除术。于 2014 年10月 22日入院治疗,做好术前准备于24日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右膝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依从性差,拒绝伸直位,饮食不规律,术后第2天镇痛泵意外脱管,血糖控制不好。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患者7年前做过乳腺癌切除术,1年前又查出糖尿病,对未来生活很消极,并表示来做手术只是为了满足子女的孝心。对自身疾病不重视。我们针对患者这种心理状态,主动向患者介绍成功案例长寿患者,增加其热爱生活的信心。同时介绍手术相关知识,让患者能配合治疗。

2.1.2 早期功能锻炼术前指导患者做股四头肌的收缩练习,踝关节的主动及抗阻屈伸练习,以及伸膝抬高和主动屈膝训练。同时指导患者深呼吸、咳嗽,练习床上大小便等。教会患者学会使用拐杖行走,患者均能复述锻炼要点及注意事项。 2.1.3 术前准备术前协助患者完善各项相关检查,药物过敏实验,完成患肢的皮肤准备。术前常规禁饮、禁食,及术中药物准备。 2.2 术后护理 2.2.1 一般护理观察: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血糖情况并记录。观察患肢血供、足背动脉的搏动、皮温、颜色、感觉、运动等情况。饮食指导:告知糖尿病饮食原则,少量多餐,多饮水,并结合患者平时饮食习惯与患者一同制定其3餐饮食,协助患者控制血糖。体位:患者术毕回病房后患肢取抬高 15°~ 20°伸直困难,无法坚持,关节弯曲明显,经反复告知关节伸直对预后功能恢复重要性,术后第一天加用沙袋压膝盖,每天2次。术后1 - 2 d行压腿训练尽量将患腿伸直于床面使膝关节贴近床面并保持5 - 10 s 50 - 100次/ d 有利于锻炼膝关节伸直功能[1],患者关节3天后伸直良好。切口:保持清洁干燥,观察切口局部有无红肿、发热、疼痛及渗血情况。2.2.2 引流管的护理手术回病房及时告知患者注意事项,切口引流管不能受压扭曲或折转成角,定时挤压引流管,引流通畅固定好。严格无菌操作,患者切口渗血情况及引流液的量、色、质正常,于术后第1天顺利拔管。术后第2天晚患者因睡眠不好,半夜翻身过程中镇痛泵意外脱管。

肩关节镜手术配合和护理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222297082.html, 肩关节镜手术配合和护理 作者:张玮 来源:《延边医学》2015年第07期 摘要:目的:探讨肩关节镜手术的配合与护理要点。方法:对我院2010年2月-2014年10月间行肩关节镜手术的8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配合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手术的配合要点。结果:手术配合顺利,患者术中各项生命体征均正常,手术均获得成功。结论: 手术室护士正确掌握肩关节镜的操作方法,术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以及术中与医生的密切配合,各项仪器设备的准备,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关键词:肩关节镜手术护理 肩关节镜手术近几年已在国内广泛开展,其具有创伤小、术野直观、操作简单等优点, 对肩关节病的确诊和治疗具有重要作用,目前肩关节镜已成为治疗肩关节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1)。由于肩关节空隙小,手术技术要求高,除了要求手术医师具备高超的手术技巧以外,也需要高质量的护理配合,这样才能保证手术顺利进行。为探讨肩关节镜手术的配合与护理要点,本研究对上海市普陀区人民医院自2010年2月至2014年10 月的85 例实施肩关节镜检查和治疗的患者的手术配合与护理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手术均获得成功。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实施肩关节镜检查和治疗的患者85例,男58 例,女27 例,年龄20 一56 岁,平均41.6 岁。其中肩关节盂唇损伤缝合术6例,肩袖损伤修补固定术32 例,肩峰成型术8例,肩袖钙化灶清除术3例,肩周炎松解扩张术23 例,肩关节镜检查5例,肩周炎关节内清理、关节滑膜清理术6例,肩关节脱位行肩关节前方不稳修复2 例。麻醉方式为全麻 气管插管,手术体位为“ 沙滩椅”体位,手术均获得成功。 1.2手术配合与护理 1.2.1术前访视所有病人在术前对手术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情绪,对术中隐私、手术效果、术后疼痛及康复等存在担忧心理。因此手术室护士提前1 d 访视病人,介绍手术室环境,说明肩关节镜手术的基本原理、方法及特点,告诉病人手术目的、方法、安全性及病人需配合的要点,充分交流并进行心理辅导;使病人在平静的心理状态下顺利接受并配合完成 手术(2)。 1.2.2手术器械与仪器准备肩关节镜手术因其部位特殊、手术操作复杂,术前充分的准备非常关键。除常规器械和用物外,另需准备肩关节镜特殊器械,规格不同的肩关节穿刺器、等离子射频刀、关节刨削刀、肩关节镜下缝合的专用成套器械及内固定材料等(3)。

5例肩关节镜手术的术中配合及护理

5例肩关节镜手术的术中配合及护理 目的探讨肩关节镜手术配合护理方法。方法总结2014年9月~11月进行的5例肩关节镜手术护理配合。结果通过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精确的治疗与配合,本组均在肩关节镜下顺利完成手术,且术后恢复良好。结论肩关节镜手术的护理配合,强调医护间的密切配合。手术室护士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充分的术前准备;护理人员对各种仪器设备使用方法的熟练掌握;严格的无菌技术操作以及手术配合时稳、准、巧、快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标签:肩关节镜;手术配合;护理 随着关节镜手术的发展,对肩部疾患的研究及认识也日益深入。肩关节镜技术的发展,给慢性肩关节疼痛的诊断和治疗提出了新的手段,同时也对临床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院于2014年9月~11月为5例有肩关节疾患的患者实施了肩关节镜检查和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配合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2014年9月~11月,本科共进行肩关节镜手术5例,患者男性4例,女性1例;年龄35~62岁。肩周炎,滑膜增生行炎症松解,滑膜切除3例,肩关节游离体1例,肩袖损伤缝合铆钉修补术1例。 2手术护理配合 2.1术前准备 2.1.1患者准备患者普遍对手术存在焦虑、恐惧心理,对手术效果、手术疼痛存在过多担忧。因此手术室护士术前1天访视患者,通过术前访视,了解一般情况,对患者的生理、心理进行评估,针对患者的具体问题进行细致周到的心理疏导。介绍手术室环境,向患者说明手术的目的、方法、安全性及患者需配合的要点,通过沟通促进患者对手术室护士的信任及对手术过程的了解,从而积极配合手术和护理,为手术后的健康恢复打下良好的基础[1]。 2.1.2房间的准备肩关节镜手术对手术间空气净化有着严格的要求,一般安排在百级的层流手术间,温度控制在22℃~25℃,湿度控制在50%~60%,严格控制人员的进出,保证手术间的空气洁净度。 2.1.3器械、物品准备①在患肢对侧摆放好全套关节镜设备,包括监视器、成像系统、冷光源、录像系统、刨削系统及射频汽化仪。②将膝关节镜手术常规器械高压蒸汽灭菌备用。镜头、摄像导线、光源线用低温等离子灭菌。确保刨削刀头等其他一次性无菌用品齐全,并检查包装有无破损及是否在有效期内。在术前1d检查所有仪器的性能完好,保证功能正常。③另需准备不同规格的肩关节镜穿刺器、肩关节镜下缝合的专用成套器械、不同规格的一次性铆钉等。我院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