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十年真题汇编:第1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解析版)

十年真题汇编:第1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解析版)

十年真题汇编:第1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解析版)
十年真题汇编:第1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解析版)

第1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1.(2019.4·浙江高考·22)张伯伦相信,通过一场重要的外交活动,他为他的国家已经赢得了一个重大胜利。刚下飞机,这位喜形于色的首相面对着昂扬的人群宣称:“我相信,我们的时代得救了!”但丘吉尔对此予以激烈批评,并称这是“一个全面且彻底的失败”。张伯伦的这场外交活动是( )

A.凡尔赛会议B.慕尼黑会议

C.英法苏缔结同盟条约的谈判D.缔结《非战公约》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张伯伦……我相信,我们的时代得救了……丘吉尔对此予以激烈批评”,结合所学,面对德国咄咄逼人的攻势,英国背着捷克斯洛伐克签订了《慕尼黑协定》,

张伯伦换来希特勒在“英德和平宣言”上的签字,故选B项;参与讨论凡尔赛和约的是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排除A项;1939年由于英法对徳绥靖,英法苏缔结同盟条约并未取得实质进展,排除C项;《非战公约》是法国为得到自身安全保障于1928年推动制定的,且张伯伦1937才上台担任英国首相,排除D项。

2.(2019.4·浙江高考·23)1941年11月7日,莫斯科照常举行庆祝十月革命的阅兵式。斯大林发表讲话:“让我们的伟大祖先……的名字,在这次战争中鼓舞着你们!让伟大的列宁的旗帜指引着你们向胜利前进!”红场阅兵所显示的信心和意志鼓舞着苏军战士,并最终赢得这次战役的胜利。据此判断,这次战役的意义在于( )

①宣告德军“闪电战”破产②根本扭转苏德战场局势

③标志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④迫使德军无力在东线发动全面进攻

A.①③ 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1941年11月……在这次战争中鼓舞着你们……并最终赢得这次战役的胜利”,结合所学,1941年10月德军大举进攻莫斯科,莫斯科战役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标志着“闪电战”的破产,故①正确;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德战场的根本转折点,故②错误;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最终形成,故③错误;莫斯科战役后,德军无力在东线发动全面进攻,故④正确,选择B项符合题意。3.(2019.4·浙江高考·24)二战中,美军在太平洋进行的两次重大军事行动,不仅逆转了太平洋战场主动权,而且加速了盟军的反攻和胜利的到来。请观察右侧示意图,选出这两次军事行动的主要地点( )

A.①② B.③④ C.①④D.②③

【答案】A

【解析】①为中途岛海战,成为二战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故①正确;②为瓜岛战役,日军实力进一步受到削弱,最终完全丧失了战略主动权,不得不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故②正确;③为关岛战役,美军全歼了关岛的守备部队,标志着“奇袭行动”的完美结束,导致日军在太平洋上的战略防御态势严重恶化,预示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故③错误;④为1944年菲律宾海战,战役尚未正式开始,日军就已经丧失了在空中的反击力量,故④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

4.(2018.4·浙江高考·23)右图所示为二战时期《苏军攻克柏林》海报。图中远处是柏林标志性建筑——凯旋门(勃兰登堡门)。历史不会忘记这场神圣的反法西斯战争,其中苏联军民为战胜法西斯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下列项中对苏联在二战中的贡献,表述准确的是( )

①莫斯科战役使德军闪电战破产②斯大林格勒战役根本扭转苏德战场局势

③“霸王行动”开辟欧洲第二战场④光复巴黎,强渡莱茵河,会师易北河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A

【解析】莫斯科战役重挫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气焰,是苏联在二战中的贡献,故①正确;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的转折点,加速德国法西斯的灭亡,是苏联在二战中的贡献,故②正确;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是盟军军事行动,故③错误;光复巴黎是盟军军事行动,故④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

5.(2017.4·浙江高考·24)《一个中国记者看二战》评述某一历史事件:一些大国为了自保“平安”,竟出卖了小国主权,以为这样就会填饱纳粹那帮家伙贪婪无止境的肚皮。但是转年大战还是爆发了。该历史事件是( )

A.德国吞并奥地利B.慕尼黑协定的达成

C.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D.《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

【答案】B

【解析】德国吞并奥地利是武装占领,不是大国出卖小国主权,故A项错误;慕尼黑协定是英、法两国为避免战争爆发,签订《慕尼黑协定》,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的一项绥靖政策,故B项正确;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是慕尼黑协定的结果,不是事件本身,故C 项错误;《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是苏德之间签订的,与材料的内容不符,故D项错误。6.(2016·浙江文综·23)右图所示,1939~1942年间,法西斯德国在欧洲疯狂地侵略扩张。下列按侵入时序所作的排列,准确的选项是( )

A.②①③④ B.②③④①C.③②①④ D.③①②④

【答案】C

【解析】①为英国,德国1940年7月大规模空袭英国;②为法国,德国1940年5月入侵法国;③为波兰,德国1939年9月入侵波兰;④为苏联,德国1941年6月向苏联发动袭

击,按照时间排序,选择C项符合题意。

7.(2016·上海单科·30)一个历史事实可以由若干事件构成,事件又可以由若干小事件构成,由此可以排出一系列事件的等级或层次。下列选项符合上述说法的是( )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华盛顿会议——《四国条约》

B.科学社会主义诞生——十月革命——社会主义思潮

C.罗斯福新政——《全国工业复兴法》——《社会保险法》

D.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突袭波兰——德国投降

【答案】A

【解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确立过程中的华盛顿会议通过了《四国条约》,符合题意,故A项正确;科学社会主义诞生是《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与十月革命无包含关系,故B项错误;《全国工业复兴法》属于罗斯福新政的经济措施,与社会福利措施《社会保险法》无包含关系,故C项错误;德国突袭波兰标志着二战爆发,与德国投降、欧洲战事结束无包含关系,故D项错误。

8.(2015·浙江文综·22)在苏德战争关键时刻的一场战役中,斯大林发表讲话:“今天是我们在严重条件下来庆祝十月革命24周年。……我们暂时失去了一些区域,敌人已经进犯到门前。”随后战场形势迫使德军进攻重点转向南方。这次战役是( )

A.莫斯科战役B.库尔斯克战役

C.斯大林格勒战役D.列宁格勒战役

【答案】A

【解析】从题干中“庆祝十月革命24周年”可知时间是1941年。莫斯科战役是指发生在1941年10月至1942年1月期间,苏联军队保卫其首都莫斯科及其后反攻德军的战役,迫使德军进攻重点转向南方,最终以苏联红军的胜利而告终,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故A项正确;库尔斯克战役发生于1943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斯大林格勒战役发生于1942至1943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列宁格勒战役发生于1941至1944年,持续时间比较长,把德军拖住在苏联西北战场上,与题干“迫使德军进攻重点转向南方”不符,故D项错误。

9.(2014·重庆文综·8)1940年12月23日,重庆《大公报》报道:“中央大学艺术科教授张书旗为庆祝美国罗斯福总统第三届联任大典……特制《百鸽图》一巨幅(相赠),甚为精致,蒙委员长赞许,亲题‘信义和平’,以颜其额。”此图赠与美方的深层用意应该是( )

图一《百鸽图》

A.争取美国对中国抗战的支持 B.对美国珍珠港遭到袭击表示慰问

C.庆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D.感谢美国在开罗会议上支持中国

【答案】A

【解析】注意题干时间“1940年12月23日”,这一时期处于中国的抗日战争时期,赠与美方《百鸽图》深层用意必然是争取美国对中国抗战的支持,故A项正确;日本偷袭珍珠港发生在1941年12月,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时间是1942年1月,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开罗会议召开的时间是1943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10.(2014·上海单科·27)1943年,中、美、英三国举行开罗会议,发布《开罗宣言》。宣言要求日本归还中国的领土。代表中国与会的是( )

A.国民政府 B.中华苏堆埃政府

C.北洋政府 D.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答案】A

【解析】1943年,中国处于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故A项正确,B、C、D项错误。11.(2019·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4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材料苏德战争爆发后,开辟第二战场成为苏、美、英三国外交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英国极力拖延第二战场的开辟,它的战略是首先保卫大不列颠的安全,维护其海上运输线。而只有控制住北非、地中海和中东地区,英国才可能实现其上述战略目的。这其中,北部非洲的战略地位极为重要。谁控制了北非、苏伊士运河和直布罗陀海峡,谁就掌握了地中海这条重要的海上航运线。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利比亚是意大利的殖民地,毗邻的埃及受英国控制。墨索里尼为实现其建立“新罗马帝国”的梦想,极力要把英国势力赶出北非和地中海。1942

2019年山东济南市中考作文题目《走向深处》解析

2019济南市中考作文题目“走向深处”解析2019年济南市中考作文题目特点解析 在解析作文题目之前,让我们回顾一下济南往年的出题: 2018年中考作文“从未止步” 2017中考作文题目“醒来” 2016中考作文题目:“共度好时光”, 2015中考作文题目“那声音常在心田” 2014年济南中考题目“一个夏日的早晨” 往年都是短语形式,短语的提示好处是回给我们一些背景、次数或者频率等提示,但是去年的出题是一个词语,考生看似范围扩大,但是还要细细归类才能写好。 2019年,今年的题目,“走向深处”这是个动补短语,打破了以往的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的形式,可见,教研员在出题上的用心。但是要想写出深意来,还要看考生的扣题和写作的厚度。 2019年济南市中考作文题目:走向深处 本次题目可以分开理解: 1、“深处”的“深”字,从表面到底或从外面到里面距离大,与“浅”相对。 但是这个“深处”: 可以是视觉形象的角度,如:竹林深处、小巷深处、樱花林深处等 也可以是心灵深处、社会深处、艺术深处、诗词深处等。 所以,考生需要把思路打开,虚实结合,领会写作方向。 2、“走向”的理解

可以是指人本身走向可观的视觉空间,然后感受到的情感或领悟。 也可以是灵魂或思想走向抽象概念的世界,然后得到灵魂休憩,或了悟,或欣赏等。 3.“万象归四法”解析2019年济南市中考作文“走向深处” 之前我分析过2012至2018年济南市中考作文题目解析的时候,解析过在课堂上讲过的万象归四法。当然不同的老师或学校分类也有所不同,或者按照这个思路,分类很多。有的分为6种、8种、16种等,其实,对于考生来讲,分类越多,越不容易运用和归类。“万象归四”法,是巧夫子网络课堂中,一个学生给我的灵感得得名。那么2019年济南市中考作文题目“走向深处”如何运用这四个类型实现中考作文的千变万化的无缝链接呢,实现“化万为一”呢?中考作文的命题方向有四大类: 1、成长感悟类 2、感恩感动类 3、励志素养类 4、审美感悟类 接下来,我们就用巧夫子的“万象归四”法来进行审题立意构思。 第一种:成长感悟类写法 结构上,可以用对比法来进行展现。 可分成六段: 一、成长感悟类 考生可以通过以小见大的方式,来触发思想的领悟或感触,进而体现主旨。比如:走向残荷深处,感受到一股坚韧而不屈的力量,鼓动着我前行……1、开篇点题 2、自然描写,衬托心境

浙江省绍兴市中考作文真题解析及佳作荐评

2016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作文真题解析及佳作荐评【中考真题】 火车与铁轨 铁轨:按照我设计的路径,你会到达远方,一个全新的世界。 火车:按照你设计的路径,我会错过路径外的许多美丽。 这则材料引发了你哪些联想与思考?请你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经历,可以阐述观点,也可以抒发情感。 要求:(1)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2)自选文体,诗歌不少于16行;(3)字数不少于600;(4)不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 【文题解读】 这道题是材料作文,选择了一则简短的寓言式材料,通过火车与铁轨的对话来限制考生的立意选择,颇具新意。就材料本身而言,理解的难度也不大。铁轨和火车所说的话,都有一个共同点“按照”“设计的路径”,只不过是结果不一样:一个是到达远方,一个全新的世界;一个是会错过路径外的许多美丽。也就是说,这则材料的主要意思是面对“设计的路径”,铁轨和火车有不同的观念。把握了这点,我们便可以结合自己的理解与体会进行构思与选材。 当然,具体写时,不能写“铁轨”“火车”,我们要将它们具体化。从象征的角度来讲,可以把“铁轨与火车”理解为“父母与子女”“老师与学生”“学校与学生”“集体与个体”等等,也可以把“铁轨与火车”理解为“规则与自由”“制度与自由”“共性与个性”等等。 就立意角度来讲,既可以从“火车”切入,也可以从“铁轨”切入,还可以从“火车”与“铁轨”的关系这个角度切入。具体从哪个角度切入,关键就在于动笔写作前,要准确地理解“火车”“铁轨”的含义,并联系自身的生活实际,将其具体化、形象化。 【考场佳作一】 飞向远方 ◎绍兴一考生 初三的时候,我离开父母,独自在异乡求学。

每逢佳节,老师总是特别关照我,问问我家人来没来,或是给我点粽子饺子之类的。答案总是没有,家里人都忙工作呢,老师就叹息着说:“唉,有失必有得,现在不在一起,以后会补回来的。” 我点头,说好,没关系,嗯,知道。 辛弃疾有词云:“少年不识愁滋味,欲赋新词强说愁。”是的,我初来异地,写作文总要把“独在异乡为异客”之类的诗词拿来引用一番,仿佛不写异乡就不能写文章了一样。还总是掉书袋,愿意用“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之语,好像那碗兰陵的酒,焚的郁金香都斟给我喝似的。后来,我才知道这诗不是李白思念故土而作,风流名士潇洒得很,怎么有空怀念家乡呢,天下才是家乡啊。 说思乡,其实还真算不上,就是第一次回家的时候有口气梗在胸口,心里不知道哪儿来的委屈,“哇”的一声扑进母亲的怀里哭了好一会儿,哭完又是一条好汉。小表妹从门外探头进来,扑进我怀里叫“姐姐”,我走的时候,她只有一丁点大,现在居然到我腰了,让我好不感叹。 一楼人家种的香椿好几年也不长一寸的,春天摘下嫩叶,给邻居分掉,我回家的时候腌得正入味。姥爷养的黄玉鸟儿拿到他朋友那儿换成了一种翡翠绿的鸟儿,叫的也挺好听。小时候卖三无食品的小摊儿不见了,大约总算挣够了钱就不干了。 什么都变了,又好像什么都没变。 “生年不满百,长怀千岁忧”,人生一世不过百年,走的路,看的景,都是以前的人和以后的人没走过、没看过的,何必去想什么束缚不束缚的事呢? 如果我是一辆火车,却因铁轨规定了路程,不如将一身铁皮化作铁水,浇成天上飞的大铁鸟儿,飞向远方。 【评点】 文章内容比较新颖,字里行间,除了浓得化不开的情感,还富有诗情画意。无论是叙事,还是绘景,作者以一种淡淡的笔调,轻轻地叙描,从中可以窥见其日渐成长的过程,而诗词名句的巧妙引用,更是增加了文章的底蕴。 【考场佳作二】

2020广东中考作文题目解析(含范文)

2020广东中考作文题目解析(含范文)中考作文引佳句巧铺垫让你的中考作文出彩 中考作文在全卷中占据“半壁江山”,作文成绩的高低决定着语文成绩的优劣。 决定中考作文成绩的因素尽管很多,但从评卷实践来看,影响作文成绩的最主要的因素是“语言表达”。因为,参加中考的同学毕竟具有一定写作能力,只要考生认真审清题意,在“中心与材料”、“思路与结构”这两方面,一般是不会出现大问题的,语言表达是打动评卷老师的最主要因素。因此,科学备战中考作文,就要强化文采训练。那么,在短时间内,怎样进行文采训练最有效呢?不妨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 善用修辞,形象描绘 把抽象的概念用具体的画面和形象加以表达,使语言具有画面感、立体感,从而增强文章语言的表现力。 我们先来比较下面一组句子: 1、春天快要来了。 2、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朱自清《春》) 第1句,直接陈述一种现象,让读者知道一个信息。那就是,春天这个季节很快就要到来了。然而,直陈的效果不能引起人们的联想和想象,审美的效果比较差。 第2句,“盼望着”两个词语叠用,强化了人们对春天的期盼。 “春天的脚步近了”,更是把春天拟人化,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跃然纸上,这就也让读者似乎看到春天正在大踏步向我们走来。 我们再来看下面一段对春花的描写: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花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朱自清《春》)作者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春花争荣图。文章是怎样用语言构成这样生动形象画面的呢?分析后,不难发现:先创设一个具体的场面,然后分别描写这一场景中具体的“个体”形象,再进行绘声绘色绘态地描写。绘声,就是使用富有表现力的拟声词。上面文段中,蜜蜂“嗡嗡”的声音。绘色,就是遣色彩于笔端。在作者笔下,桃花像火、杏花像霞、梨花像雪,构成了色彩斑斓的画面,绘出了生机勃勃的春景。绘态,就是抓住景物或人物具有特征的动作神态。成千成百的蜜蜂“闹着”、大小的蝴蝶翩翩起舞、花丛里的花儿在眨眼。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描绘出了不同的物象,使其姿态万千,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可见,加强绘声绘色绘态的写作训练,可使语言具有画面感、立体感,从而增强文章的语言表现力。 善引佳句增强意蕴 根据作文主旨,按照一定的线索或顺序,考生在作文中,应该学会调动平时积累的佳句,展示自己丰厚的文化积淀,增强语言表达的意蕴,让这些佳句在作文中大放异彩。 先来看下面的文段:春天是什么?是白居易“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红花蓝波;是志南“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的和风细雨;是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柔情朦胧;是孟浩然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的莺啭花香。 这段文字紧紧围绕赞美春天这一中心,灵活运用了诗词中的佳句来描述春天的美景,使读者倍感亲切,如沐春风。 可以像上面文段直接引用诗词中的佳句,也可以间接引用,将自己的创造与佳句结合起来,为表达所用。如:乐观就是那直上青天的一行白鹭,乐观就是那沉舟侧畔的万点白帆,乐观就是那鹦鹉洲头随风拂动的萋萋芳草,乐观就是那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点点落红。

中考作文真题全面解析

中考作文真题全面解析 1.因为有爱,所以感动;因为感动,懂得了感恩。亲爱的同学,你在生活中曾有过这样的感动吗?如果你曾感动于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声祝福,一句劝勉,如果你曾感动于一抹曙光、一片绿叶、一颗露珠、一泓清泉,如果你曾感动于羔羊跪乳、乌鸦反哺、落红护花、落叶归根,那么请拿起你的笔,去记录你的情感历程,用你的智慧,去品味多彩的生活,用一颗感恩的心,去感谢生活中的美。 请以“感恩”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要求:①我手写我心,言之有物,有真情实感。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题目自拟。③文中不得出现自己学校、老稀和本人的真实名字。 (2005年湖北武汉市中考试题) 2.面对纷繁的生活,我们常常有许多感悟:当我们看见一轮红日冉冉升起时,我们也许会感悟剖青年人的朝气蓬勃与旺盛的生命力,当我们看见叶子从树上落下时,我们也许会感悟到生命的短暂,而应该珍惜时光发奋进取…… 朋友,你对生活有什么感悟呢?请以“感悟——”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在“感悟”后面的空白处填一个词或短语。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书写清楚,600字左右。 (2005年浙江衢州市中考试题) 各地中考作文的评分标准,绝大多数都把“切题”“扣题”摆在了

最前头。有许多省市如北京、黑龙江、河北、四川等地,分别将“切合题意”、“符合题意”列为一类文、二类文的首要标准;也有许多省市如天津、上海、安徽等地,将“切题”作为一、二类的首要标准。切合题意,你的文章才是合格的,才有可能跻身优秀之列。 1.得分点策略 一是扣住话题拟新题。话题作文需要我们自己拟题,如果我们将独词式话题扩展成短语并以此作为写作题目,就能将题目限定在命题者设定的范围内。比如,以“感恩”为话题作文,有同学拟题为“提醒感恩”、“感恩的心”、“相互感恩,始得和谐”等,突出了话题的重要地位,让后面的构思选材等工作自然地围绕题目展开。 二是下笔扣题打一枪。起笔开门见山,直击题目,引得下文围绕这个方向展开。比如,有一满分作文《清晰的面孔》就是这样开头的:“人海茫茫,许多人在你的生命中成为匆匆过客,如天空中划过的流星--只留下美丽的一瞬。然而在我的脑海中却保留着一张张清晰的面孔,久久不能飘散。”开头强调“清晰的面孔”“久久不能飘散”,很自然地就此展开话题,引出了下文合乎题意的描述。 三是穿插文中巧切题。可以围绕题目拟出一组小标题,穿插在文章之中;可以根据题目拟定中心句子,穿插在文章中间。比如,满分作文《“和谐”画展》一文,以参加“和谐”为主题的画展为内容,描述了“我”精心准备的三幅画:“婴儿哺乳图”、“泪眼蒙胧图”、“夕阳

中考作文真题及范文深度解析

中考作文真题及范文深度解析 母亲对我说:若是你想人生愈加出色,那么你就要多吃一点苦,多读一些书。由于只 要正在春天的时候躬身播种,你才能最终收成满园春色。教员对我说:若是你不克不及成 为太阳,那你就当一颗星星。由于决定成败的不是你尺寸的大小,而正在于可否做一个最 好的你。伴侣对我说:若是你不克不及预知将来,那你就要勤奋把握现正在。由于只要爱 惜当下的点滴,你才不会让芳华留下可惜。 从20XX年起头,海南省持续八年都采用选题做文的命题形式--一是材料做文,二是 扩写续写做文,分歧的考生能够按照本人的乐趣爱好做出个性化的选择。关心考生的个性 成长及思维质量,是海南省中考做文命题的从旋律,本年也不破例。两个标题问题都十分 切近现实,切近糊口,接地气,聚人气,有生气,不只考虑到了分歧条理、分歧区域的考生,也考虑到了分歧考生的写做劣势,便于考生正在宏不雅语境中聚焦小我经验,展现个性,暴露实正在心迹,书写奇特体验,让考生朝着实善美前行,连结健康积极、乐不雅向 上的形态。 标题问题一是一道材料做文题,材料所供给的立意空间极其广漠,如吃苦读书,躬身 播种做最好的本人把握现正在,爱惜当劣等等,都是考生落笔的抓手,而自选角度自定从 题则完全卑沉考生的小我志愿,考生能够按照本人的糊口经历和素材堆集,选择此中一点 来写。此外,自定体裁的命题要求,也赐与了考生选择体裁的。标题问题既让考生有话可说,又让优良考生可以或许脱颖而出。 标题问题二要求按照所供给的材料,阐扬联想和想象进行扩写。材料我终究登上了协 调号环岛列车,实现了求之不得的环岛逛既限制了人物我、地址列车上和事务环岛逛,又 为考生的阐扬预留了很大空间。 1.扬长避短,选好标题问题。选题做文的最大劣势是能最大限度地让所有考生扬长避短,充实阐扬本人的写做利益和劣势。若是你日常平凡擅长写论说文,材料题做文又正正 在你的兴奋点上,那理所当然该当选择标题问题一来写;而材猜中供给的吃苦读书,躬身 播种做最好的本人把握现正在,爱惜当劣等立意环节词,同样有扬长避短、避生就熟的选 择余地。若是你擅长讲故事,泛泛又有合适语境设置的环岛逛的雷同糊口履历,那天然就 该当驾轻就熟地选择标题问题二来写。总之,适合本人的才是最好的。写选题做文必然要 快速选好适合本人的标题问题,不克不及当机不断、三心二意。 2.勾连糊口,选好材料。无论是材料做文仍是扩写做文,材料典型是获得高分的根本。吃苦读书,躬身播种做最好的本人把握现正在,爱惜当下这些话题比力常见,要想让本人 正在选材上胜出一筹,就必必要抛常司空见惯的那些材料,避免老调沉弹,落入俗套,让 选材视角跳出条条框框,从而让本人的做文材料具有典型性和表示力。对于扩写做文,故 事选择的空间很大。如何才能讲好这个故事呢?最无效的法子就是把的语境取本人的糊口 履历和阅读履历勾连对接起来。若是你有过环岛逛的切身履历,那就完全能够按照语境要

高中历史选择题中易混易错知识点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素材

高中历史选择题中易混易错知识点——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1.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与冷战:雅尔塔体系确立于二战后初期,是二战后两极格局形成的基础,即奠定了二战后两极格局的框架;两极格局最终形成于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它是雅尔塔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从属于雅尔塔体系;冷战开始的标志是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它是雅尔塔体系下美苏两极对抗的主要形式。两极格局的瓦解,也就意味着冷战的结束、雅尔塔体系的瓦解。 2.美国的冷战政策是指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的总称,但这并不是说当时世界上没有发生战争。在冷战的大背景下,美国在局部地区则发动“热战”,如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3.欧洲一体化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发展的需求,而不是为了摆脱美国的控制。 4.苏东剧变仅仅说明的是苏联模式的失败,并不是整个社会主义的失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仍在蓬勃发展。 5.“独联体”是由苏联解体后大多数共和国组成的、多边合作的独立国家联合体,是一种国家之间非常松散的联合组织,而不是一个国家。 6.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经济格局的多极化;多极化趋势加强的直接因素是两极格局的瓦解。 7.多极化出现于两极格局形成后的20世纪六七十年代;苏联解体后,多极化的格局并未形成,而是处于向多极化演进的过程中,目前则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 8.国际格局和国际局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世界各种政治力量对比趋于平衡,势均力敌时,就会形成一种新的国际格局(或称世界格局);而国际局势则是一种政治形势,国际间的任何事件都可能导致国际局势的恶化,但不一定会导致国际格局的变化。 9.二战以来的美日关系是不断变化的。战后初期,日本从属于美国;1948年后为伙伴关系;20世纪80年代以来既有联盟又有摩擦。 1

2020年高考历史易错易混突破专题12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变化附解析

易混易错点12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变化 错因归纳:对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不同阶段的特征及主要表现掌握不准确。 释疑解惑 真题突破 1.(2019·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34)1947~1948年,美国部分印第安人部族面临饥荒,美国政府拒绝提供救济,因为有人指控他们部族公社的生活方式是共产主义式的而不是美国式的。这反映出( ) A.三权分立体制存在重大缺陷 B.意识形态影响政府政策 C.执政者力图重塑国家精神 D.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加强 【答案】B 【解析】“美国政府拒绝提供救济,因为有人指控他们部族公社的生活方式是共产主义式的而不是美国式的”这属于意识形态的歧视,与国际美苏之间的意识形态对立相关,故选B项;“美国部分印第安人部族面临饥荒,美国政府拒绝提供救济”这种结果不是权利制衡的结果,排除A项;“1947~1948年,美国部分印第安人部族面临饥荒,美国政府拒绝提供救济”这 不是一种正常的国家精神,排除C项;“印第安人部族面临饥荒,美国政府拒绝提供救济”与国家干预的理念是相违背的,排除D项。

2.(2019·北京高考·23)日本自1963年起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出口国。同年,美国指责日本对美进行钢铁倾销,日本遂减少对美出口。1968年美国迫使日本签署协定,日本再次大幅减少对美钢铁出口。这说明( ) A.“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已形成 B.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速 C.日本难以摆脱美国的经济控制 D.美国开始建立世界经济霸权 【答案】C 【解析】由材料“美国指责日本对美进行钢铁倾销,日本遂减少对美出口。1968年美国迫使日本签署协定,日本再次大幅减少对美钢铁出口”可知日本作为最大的钢铁出口国,其对外贸易受到美国的干涉和控制,故选C项;世界格局向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但是新格局尚未形成,排除A项;材料强调日本经济发展受到美国的影响而非世界经济一体化,排除B项;二战后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世界经济霸权,排除D 项。 3.(2018·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35)图8反映了1945~1975年间联合国成员国的变化情况,这表明( ) A.第三世界发展壮大 B.欧共体的成员增加 C.世界贸易范围明显扩大 D.经济区域化的趋势加强 【答案】A 【解析】根据图中联合国成员数量的洲际分布变化可知从1945到1975年,亚洲和非洲成员国明显增多,而亚非国家多为第三世界国家,说明第三世界发展壮大,故A项正确;从图中可以看出1945到1975年欧洲成员国增加,但不能反映欧共体成员增加,并且这也不材料反映的主旨,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联合国成员变化情况,与世界贸易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联合国成员变化情况,并未体现经济区域化,故D项错误。 4.(2018.4·浙江高考·25)右图是欧洲某区域集团组织的成员国扩大示意图。观察图1和图2,该组织的演进反映了( )

2020年中考作文解析+例文(含往年真题) (8)

中考作文解析及例文 四、写作(55分) 22.以下两题,选做一题 ....。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500字;④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⑤不得抄袭。 (1)多一点兴趣,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一点欣赏,让我们的世界更加精彩;多一点执着,让我们的步伐更加坚定;多一点担当,让我们的脊梁更加挺拔…… 请将下面的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 题目:多一点 (2)阅读下面材料,自选角度 ....,写一篇文章。 ....,自拟题目 初一男孩儿李仁志在《少年说》节日上,有关妈妈的告白引发了观众的“集体泪崩”。 “我的妈妈每天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里穿梭,她就是一名外卖配送员……”这个13岁的孩子,没有躲闪,没有犹豫,大方自豪地向大家介绍妈妈的职业。 “妈妈工作十分辛苦,无论是风吹雨打都要按时按点派送。但有时还会遭到客人无理取闹,甚至面临恶意差评,尽管如此,妈妈依然对我说:‘无理取闹的人只是少数,生活里还是有很多善良的人。’”(1)【分析】【审题立意】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补题是成功的关键。半命题作文兼顾了出题者的指引方向和考生的自由选择,对于考

生来说,由于选择空间的扩大,这种题型将有利于自己思维的发散与拓展,有利于考生尽情地写出自己的人生体验和对生活的思考,有利于考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写作才能。审题可知,题目中空白处填写的内容应是一个正面的词语。比如,多一点自信、多一点乐观、多一点关心、多一点希望等等。应把空白处的内容作为写作的重点,以自己生发出“多一点……”的过程为选材的出发点。从生活中取材,再加以适当的艺术加工,写出真情实感。 【写作思路】拟题为:多一点感恩。创作一篇议论文,并以题目作为中心论点。首段以一个与感恩有关的小故事引出中心论点,并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然后从中心论点中生发出几个分论点:对父母多一点感恩,对老师多一点感恩,对社会多一点感恩,对世界多一点感恩。最后一段总结全文,得出结论,向读者发出常怀一颗感恩之心的号召。【解答】【例文】 多一点感恩 爱心是一种责任,感恩是一种智慧。展开一张叫情感的纸,提起一只叫感恩的笔,写写给我生命的父母,写写教我知识的老师,写写给我友谊的同学。 从我们呱呱坠地那一刻起,就该感恩我们的父母,因为是他们赋予我们生命。从一个宝宝快乐玩耍到一个学子踏上征途,这其中涌动着多少热烈而含蓄的亲情! 当甜梦温馨美好时,当月亮皎洁迷人时,当花季斑斓洋溢时,当前程锦绣灿烂时,是父母带着倔强的我们在求知路上奔波拼搏。当无

2019年精选中华书局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0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格局课后辅导练习十八

2019年精选中华书局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0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 格局课后辅导练习十八 第1题【单选题】 初中三年级一班准备开展以“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陈东同学确定了下列研究题目,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 ) A、两极格局下的世界 B、欧洲联盟的形成 C、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D、多元发展的当代世界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二次大战结束后,美国为了实现称霸世界的野心,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的冷战政策。下面关于冷战政策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政策的开始 ②在经济方面推行了援助西欧的“马歇尔计划” ③在军事上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④冷战政策的推行,美苏争霸,促进了世界的和平稳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1947年3月12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下面最有可能是其演说内容的是( ) A、“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原料、金属等等)归根结底,就是发展生产 资料的生产,发展本国的机器制造业。” B、“这个伟大的国家将坚持下去,并将获得新生和繁荣。因此,首先允许我表明自己的坚定信念, 即我们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C、“我们将不惜任何代价方位本土。我们将在海洋作战,我们将在敌人登陆的地点作战,我们将在 田野和街头作战,我们将在山区作战,我们决不投降。” D、“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的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从1948年到1950年,美国向欧洲16个国家提供了130多亿美元的援助,其中90%是赠予,10%是贷款。美国此举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 A、促进了西欧国家的经济复苏 B、使美国在西欧的势力更为巩固 C、经济上遏制了苏联 D、美苏“冷战”正式展开 【答案】: 【解析】:

二战后世界格局演变过程,表格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二战后世界格局演变过程,表格 篇一:两次世界大战对比表格及史实 1、两次世界大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 (1)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都是帝国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他们要 求争夺世界霸权,重新瓜分世界。 (2)战争的主要发动者都是德国,德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同盟国的核心,也是第二次 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 (3)两次世界大战主要都在两大军事集团间进行,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同盟国和协约国 之间展开,第二次世界大战在轴心国集团和国际反法西斯同盟之间进行。 不同点: (1)性质不同: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2)战后对世界格局的影响不同:一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后

形成了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3)战争后建立国际和平机构不同: 根据《凡尔赛和约》规定,1920年成立了国际联盟。根据雅尔塔会议决定,战后建立了联合国。 2、两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世界格局分别是什么,是如何结束的? 格局: 一战后的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后的格局: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结束: 1939年9月二战的全面爆发,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瓦解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 3.列举二战中反法西斯国家团结协作打击法西斯的史 实 (1)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2)美英盟军实施诺曼底登陆 (3)苏、美、英三国召开雅尔塔会议 (4)苏联宣布对日作战,出兵中国东北和朝 篇二:两次世界大战对比表格及史实 1、两次世界大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 (1)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都是帝国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他们要 求争夺世界霸权,重新瓜分世界。

2020深圳中考作文题目解析及范文

2020深圳中考作文题目解析及范文 中考作文实用五大技巧 【技巧一】 作文成绩看字迹,得分要素是第一任何形式的作文考试,阅卷老师打分时,第一眼,看的是字迹。因此,写作文必须要把字写好。 记住,考作文考的是内容,而不是书法,切忌字迹潦草。 【技巧二】 考试作文五六段,干净整洁看卷面考试作文中,要注意及时分段,三四个段落显得少了,八九个段落,显得琐碎了些。除非有特殊情况,段落以五六个段落为好。此外,卷面一定要整洁,不要涂改得 乱七八糟。我的看法是,考试作文每段最好别超过5行,顶多是5 行半。切忌一段都八九行,写成“大肚子作文”一旦给阅卷老师视 觉上的疲劳,影响他的心理,分数就受影响。如果有必要,死拉硬 拽也要注意分段。 【技巧三】 色彩对比也关键,建议用笔选择蓝考试作文的卷子上,都是用黑颜色印刷的方格。如果你用非常粗而且黑的钢笔答题,墨水容易 “泄一滩”,影响卷面的干净。建议学生用不浅不深、笔画不粗不 细的蓝色中性笔写作文。这样的作文写出来,与黑色的方格形成一 定的视觉对比,阅卷老师在视觉上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分数上可能 就会占便宜。在用蓝色中性笔写作文的时候,注意不要用字把方格 填满,建议占字格下面或者左下面的四分之三,这样,显得作文每 行的层次感比较强。卷面显得也相对美观。 【技巧四】 开头结尾要简练,最好首尾两行半除了切忌大肚子作文外,“大头作文”也要不得。建议考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开头结尾占两行半

的卷面。顶多也不能超过三行半。想想看,一个开头就占太多的空间,阅卷老师的视觉又会有瞬间的疲劳,也会影响阅卷老师的情绪。 【技巧五】 动笔之前要拟题,漂亮标题如美女考试作文中,一般都是由考生自己来拟定题目,题目不宜太长和太短。怎么拟题呢?对于成绩一般 的考生,应该采取特别措施了。拟题的办法有2个:一是你去搜索 一下作文拟题目,可以找到作文老师讲述的类似技巧。二是考生家 长或考生,赶紧去翻阅最近一年的读者和青年文摘的合订本,根据 题材,选择几十个比较精彩的标题,背下来,考试的时候可能比葫 芦画瓢地就能采用到。

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时空坐标】 【主干知识】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趋势(必修二第六单元、第八单元)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 1.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确立,世界经济向着体系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 2.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及评价 (1)新变化 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实行经济宏观调控,20世纪50—60年代进入经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20世纪70年代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滞胀”现象,各国采取政府干预与市场结合的“混合经济”政策。 ②西方福利国家在战后得到发展:缓解了社会矛盾,扩大了社会消费,但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 ③第三产业得到发展:科技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第三产业兴起,拓展了经济活动领域,改善了资源配置。 ④美国“新经济”的出现: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极大地推动了美国及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 (2)评价:其实质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说明资本主义制度对生产力仍有很大的容纳度,还处于上升发展时期。 3.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必修二第七单元) (1)背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必修二第八单元) (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1.布雷顿森林体系 (1)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美国企图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2)内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要通过提供短期贷款,稳定国际货币体系;世界银行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 (3)特征:美元与黄金挂钩,国际货币基金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的汇率。 (4)影响 ①为世界货币关系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有利于维持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②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国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命脉。 2.关贸总协定

二战后世界局势的演变

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二战后世界局势的演变 课程标准: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考试大纲: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考点搜索:①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②两极格局的影响;③“冷战”的含义及表现 实战高考: 1.(08江苏单科)二战后,德国和朝鲜形成分裂局面的相同原因是 A.国内民族矛盾的激化 B.美国和苏联的相互对抗 C.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演变 D.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推行 2.(2009高考宁夏辽宁文综)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占领日本,采取削弱日本的政策。 1948年,美国改行扶植日本的政策,力图将日本建成冷战的前哨阵地。这一政策转变 A.成为日本长期推行仇视中国政策的开端 B.促使美国承认美日平等伙伴关系 C.提高了日本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 D.标志着冷战在亚洲全面展开 3.(2009高考海南单科)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美国先后推出了援助希腊、土耳其计划(后称“杜鲁门主义”)和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这两个计划的相同之处是A.具有军事援助的性质 B.具有意识形态的色彩C.促进欧洲经济的恢复 D.缓和受援国社会矛盾 4.(2010·广东文综22)1959年,美国国家展览会在莫斯科举办。对于榨汁机和洗碗机等展品。赫鲁晓夫表示工人阶级决不会购买这些无用的小器具,当场引起了美国副总统尼克松的反对。这反映了当时 A.美苏冷战的重点从军事领域转向经济领域 B.美国霸主地位动摇,急需打开苏联市场C.苏联轻工业发达,不需要进口这些器具 D.经济文化交流没有改变两国意识形态的对立 基础知识梳理 一、冷战的兴起 知识补充:世界格局指国际舞台上的各种力量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国际关系的总体结构。它既是相对稳定的,又是发展变化的。 20世纪,世界格局的发展经历了三次大的变化: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第一个超出欧洲范围,具有全球性的国际秩序; 2)、雅尔塔体系:形成以美苏为中心的两极格局; 3)、世界格局的多极化。 1. “冷战”兴起的背景 (1)二战胜利后,美苏失去了同盟的基础; (2)美国确立了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 (3)苏联确保东西边界安全,努力扩展自己的势力范围; (4)美国将苏联视为称霸的最大障碍; (5)美苏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根本对立,两国领导人的不信任和猜疑; (6)丘吉尔的“铁幕”演说,为“冷战”的兴起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冷战开始:

中考作文题目解析

中考作文题目解析 【篇一:中考作文题目分析】 2009——2010年中考经典作文题目分析 一、较有思想的作文题目 1、?用笔不灵观燕舞,行文无序赏花开?,讲的是自然现象带给写 作者的启迪;?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说的是春夜喜雨对万物 的默默滋润;?身教胜于言教?,告诫人们用好的行为影响人比说教 更有力量;?大爱无言?,提醒大家人间挚爱往往就在你不经意的细 节之中。想一想,曾有多少自然现象让聪慧的你获得了灵感,明白 了事理?曾有多少人的行为有意无意间给过你感染和教育?拿起笔来,以?此时无声胜有声?为题目,写下你难忘的一段经历。 (2009年赤峰中考) 2、(1)请以“听听的声音”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2)按要求作文。 2010年1月27日,美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杰罗姆〃大卫〃塞林格 去世,他因为《麦田里的守望者》一书而成为人们记忆中永恒的?守望者?。在他的生命里,他守望爱情,守望责任,守望淡泊…… 守望可以是一种生命的状态,守望可以是一种生命的态度,守望也 可以是一 种生命的境界…… 请以“守望”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2010年成都中考) 3、请以“远方”为题目,写一篇文章。(2010年内江中考) 4、(1)成长是一首诗,咏叹着时光的幸福回忆;成长是一支歌, 跌宕着岁月的欢乐感伤;成长是一幅画,渲染出生命的七彩真谛。 成长是年龄上的长大,成长是思想上的成熟,成长是心智上的完善…… 请以“成长”为话题作文。 (2)请以“等待”为题,写一篇文章。 (2010年南充中考) 5、题目:眼界(2010年资阳中考) 6、(1)题目:洒进的雨

(2)《松子茶》文中说?在人心动的一刻,看见的万物都是动的, 人若呆滞,风 动幡动都会视而不能见。怪不得有人在荒原里行走时会想起生活的 悲境,大叹: ‘只道那情爱之深无边无际,未料这离别之苦苦比天高。’而心中有山 河大地的 人却能说出;‘长亭凉夜月,多为客铺舒’,感怀出‘睡时用明霞作被,醒来以月 儿点灯’等引人遐思的境界。?这说明了人需要联想,更要有好的心境,环境的 美好与恶劣是由心境的快乐与否而决定的,即我们常说的境由心造。请以“心境”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2010年内江中考) 7、阅读下列材料,然后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作文。不少于600字。山里有个男孩长大了,他要到外面的世界去,山里到山外没有路, 他也没有 钱,有的只是茫茫的大山,茂密的森林。男孩找来一把斧子,放在 石上磨了又磨。 母亲问他磨斧子干什么,他说:?砍树、开路。我要到外面去!?母 亲有些伤心又 有些骄傲。 男孩在林子里砍出了一条路来,又把砍下的树卖了作路费。临别时,母亲问 他:?你还回来吗?你会记得回家的路吗??男孩说:?我一定会回 来的,我就顺 着这条我砍出的路回来。? 男孩就这样走了。 男孩走了以后,山里人按照男孩的样子,从不同的方向砍出不同的路,到外 面闯世界去。他们都不走前人的路,而是另辟蹊径;他们都把砍下 的树卖了作路 费。于是树都被砍光了。 许多年后,男孩回来了。当他走到山边时,已经找不到自己当年砍 出的路了。 所有的山都是光秃秃的。

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地演变

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世界经济格局,是指活跃于世界经济领域并充当主角的国家和国际经济组织之间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种结构、态势。其核心内容是大国或国家集团之间的经济力量对比关系和支配世界经济的权力分配状况。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取决于各个国家或国家集团经济实力的彼此消长。 在二战至今不到六十年的时间里,世界经济格局却发生了三次重大演变:战后初期到60年代末的美国称霸世界经济领域;70年代后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发展;80年代末以来世界三大区域经济集团化加快发展。总之,在战后短短的50多年中,世界经济格局经历了从一极到多极的演变过程。每一次演变都给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第一次: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战后初期至70年代) 1原因:战使西欧各国遭到严重削弱,美国远离战场,没有受到战争的破坏,在战争中通过贷款、出卖武器、后勤物资等,获取了大量财富。战后,美国大力拓展世界市场,应用最新科学技术成果,革新生产技术,发展新兴工业,促进了经济的稳定发展。美国资产阶级还向世界各地输出资本,扩大海外市场,赚取高额利润。 2表现:美国拥有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到50年代中期,全世界一半以上的商品是美国生产的。黄金储备也最丰富。在战后传统的以英镑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难以维持的情况下,美国将美元

与黄金挂钩,其他资本主义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此外,美国还倡导和成立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3影响:美国利用其强大的经济势力,不断对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欧各国、日本等进行渗透,企图控制这些国家。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控制国际金融和世界市场,使西欧、日本等国不得不唯美国马首是瞻。美国还凭借其经济势力,大肆推行强权主义政策,使整个世界动荡不安,难以稳定。 二、第二次: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演变(70年代前期至80年代后期) 1原因:经过短暂的恢复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加强国际经济联系的同时,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先进成果,提高劳动生产率,发展新兴产业。各国政府还纷纷加强对经济的宏观指导,积极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利用国家的力量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西欧国家凭借原有的经济技术基础,大力发展本国经济。1973年,中东产油国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引发了资本主义世界战后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经济危机使美国经济出现衰退,危机结束以后,又进入“滞涨”阶段。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欧洲共同体国家和日本在许多领域赶上和超过美国。 2表现:日本和欧洲共同体同美国在世界市场上展开激烈的竞争。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西

最新中考英语满分作文真题解析 范文背诵 完整版 (4)

中考英语满分作文真题解析范文背诵 一、梦想篇 1.【广西贺州】最近,你们学校开展了以“中国梦,我的梦”为主题的活动,作为一名中学生应该有自己的梦想,你的梦想是什么呢?请你以“My Dream”为题写一篇英语短文。 要求:1.描述自己的梦想。2.如何实现这个梦想。 My Dream Everyone has his dream. My dream is to be a doctor. When I was in Grade Seven, I was sick and often went to see doctors. The doctors were very friendly to me and they often cheered me up. With the help of them, I was getting better. Now I?m very healthy. Since then I have hoped to become a doctor. In order to achieve my dream, I will study hard. I?ll give my love t o the patients as much as possible and help them out of danger. To be a doctor is really great. I think my dream will come true one day. My Dream I want to be a writer when I grow up. Writing has been part of my life. Through writing I will be able to share my ideas and make friends with others. I can achieve my dream by reading widely and by working hard at school to learn as much as possible. It's also important to find out how successful people did it so that I could learn from them. I?m determined to hold on to my dream till one day it come true. 3.【青海】某英文报社以“My dream,the Chinese dre am”为题开展征文活动,请根据以下提示和要求用英语写一篇短文投稿。提示:1.谈谈你的梦想,并说明如何才能实现你的梦想;2.只要每个人为自己梦想去努力,中国梦就能得到实现。 My dream, the Chinese dream Everyone has his own dream. Dream is regarded as the goal of one's life. My Dream is to be a good doctor. The reason why I want to be it is that some doctors saved my life after I was badly injured in a traffic accident. Their superb medical skills impressed me deeply. From then on, to be a doctor in the future has always been an inspiration to me. I have been working very hard in order to turn my dream into reality. One's personal dream is a part of the Chinese dream. Therefore, “long as everyone makes great effort to do their own jobs very well, it will be easier to reach our Chinese dream because we know "the more people, the more strength". 二、社会现象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