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与智利的贸易投资关系

中国与智利的贸易投资关系

中国与智利的贸易投资关系
中国与智利的贸易投资关系

中国与智利的贸易投资关系

一、智利概况

1.1智利自然地理环境:

智利位于南美洲西南部,安第斯山脉西麓,海岸线总长约1万公里,是全世界最狭长的国家。国土家面积为756626平方公里,在南美各国中,居第七位。东邻玻利维亚和阿根廷,北界秘鲁,西濒太平洋,南面与南极洲隔海相望。

智利境内多岛屿,成百上千的岛屿构成智利复杂多变的地形,为其提供了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海洋资源。智利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境内多火山,地震频繁,受纬度、洪堡特洋流、季风和安第斯山脉影响,智利的气候复杂多变。

智利自然资源丰富。是世界上铜储量最多的国家,已探明的铜储量为2亿吨以上,约占世界储藏量的1/3,居世界第一位;铜储量、产量和出口量均为世界第一。锂矿储量占全球总量的21%,产量占总产量的43%铁蕴藏量约12亿吨,煤约50亿吨。此外,还有硝石、钥、金、银、铝、锌、碘、石油、天然气等。盛产温带林木,木质优良,是拉美第一大林产品出口国。渔业资源丰富,是世界第五渔业大国。

1.2政治、外交及社会人文环境:

智利为总统共和制,实行代议制民主。在全国和省一级上行政、立法、司法部门三权分离。智利是一个高透明度的国家,拥有廉洁的执政环境,政府比较廉洁。在2010年智利在被国际透明度组织分析的178个经济体中,腐败比例指数智利的全球排名是21,位居拉美首位,是拉美廉政度最高的国家。(丹麦第一,中国78)具体情况如下图14-1所示:

图14-1 2010 全球腐败指数排行榜

?

?资料来源:智利外国投资委员会

智利对外一直奉行独立自主的多元化务实外交政策,大力推行全方位的外交战略,经济外交色彩浓厚,对外交往十分活跃。智利优先巩固和发展同拉美邻国和南方共同市场成员国

的关系,积极推动拉美一体化,重视与美、欧的传统关系,积极拓展同亚太国家的关系,目前已经同世界上171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另外,智利拥有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智利政府十分关注收入分配、贫富分化、失业、教育、健康和社会保障等社会问题,早在上个世纪60 年代就开始致力于缩减贫富差距,并开始建立全国性医疗保险体系。同时在教育方面,智利实行十二年义务教育,积极推进教育事业发展,目前全国成人识字率为95.79%,文盲率仅为4.09%左右。社会治安状况也比较好,是目前拉美国家中最稳定的国家之一。

1.3智利的经济概况

在 20 世纪30 年代之前,智利的经济模式是在殖民地时期形成的以农、矿产品为主的初级产品出口为基础的单一经济模式。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中,这种单一的经济模式使智利经济受到了沉重的打击。20 世纪30 年代末,智利开始实行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但是,到了60 年代,进口替代工业化模式开始暴露出许多缺陷和弊端,智利经济发展缺乏活力。20世纪70年代中期,智利开始进行了自由市场经济改革,由进口替代工业化模式转变为出口导向的外向型发展模式,改革过程中虽有些极端但还是取得了成效。在80年代拉美债务危机,经济普遍衰退的局面中智利最先摆脱了危机,恢复了经济增长。从90年代军政府还政于民,重新恢复代议制民主至今,历届政府都实行了全面开放的经济政策,从而建立起一个比较健全、开放的市场经济体系。目前,智利是拉美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根据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10-2011全球竞争力报告,智利竞争力排名保持在第30位,是拉美地区最具竞争力的国家。

?

数据来源:作者根据联合国贸发会手册数据整理绘制

从上面的图14-2我们可以看到,80年代以前智利经济发展很不稳定,GDP经常处于负增长,80年代起,皮诺切特领导的军政府采用"芝加哥学派"经济理论,实行对外开放的自由市场经济政策后,智利经济状况开始好转, 1984~1998年智利连续15年GDP基本都保持5%以上的速度增长,被世界银行和西方国家誉为“拉美经济发展的样板”。但受国际金融危机、巴西金融动荡、及自己国内严重干旱等因素影响,1998年下半年起经济增速开始减缓,1999年出现了15年来的首次负增长。但次年经济很快又复苏了强劲复苏并以比较稳定的态

势发展,直至09年由于金融危机以及国际铜价下降的影响,才出现第二次负增长之后同样也是迅速复苏,到2010年GDP增速又恢复到了5.2.从整体来看,目前智利经济水平以较快的速度稳步发展。

1.3.1 当前宏观经济概况

在过去三十年,在拉美经济发展方阵中,智利可谓独树一帜。尽管在资源禀赋、发展阶段、社会制度等方面,智利与其他拉美国家差异不大,但是通过几十年来在经济的开放度、财政帐目、中央银行和微观经济等方面的调整与改革这个世界上最狭长的国家已经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数据来源:智利中央银行数据整理绘制

由图14-3,我们可以看到2000~2010年间,智利人均GDP稳定增长,特别是2002年开始增速加快,并始终保持在巴西,智利,秘鲁等国家之前,2010年,智利尽管经历了人类历史上第五大地震,经济依然保持高速发展,人均GDP达11929美元,继续发展下去,有望在2011 年超过1.2 万美元,这也意味着智利很可能成为南美第一个冲破“中等收入陷阱”,迈入高收入行列的国家。基于其强劲的经济表现和发展潜力,2010年1月11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正式吸收智利为会员国,作为该组织的第31个成员国,智利是南美洲第一个加入该组织的国家,这说明智利的经济发展成就以为世界所认可。

数据来源:作者依据智利中央银行数据整理绘制

直保持稳定增长,但由

于智利重点发展的是资

源型产业,这些产业的

增长并不能有创造足够

的就业,因而经济的发

展没能有效解决就业问

题,失业率在近几年虽

有所下降,但始终还是

保持在7%以上,2010年

智利失业率仍为为7.1%。

从消费品价格变动上看,

智利存在一定程度的通

胀问题,特别是在金融

危机时期,物价变动指

数高达8.7%,但由于危

机后政府立即采取积极

有效措施,到2010年消

费品价格变动幅度已降

至1.41%。智利国际收支

相对稳健。2000年以来

经常项目差额占GDP比

重绝对值基本在2%左右,

最高也没有超过5%,总

体来看,智利近年宏观

经济整体发展还是比较

稳定的。

二、智利对外经贸概况

20世纪80年代以来,智利就一直实行自由贸易政策,是拉美地区经济最为开放的国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智利与先后与包括中国,美国,日本,加拿大,韩国等国在内的十四个国家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成为世界上签署自由贸易协定最多的国家,这也使得智利经济得以迅速融入全球化的大潮中。

2.1总体贸易概况。

从2000~2010年智利对外贸易一直保持快速发展态势,无论是进口额还是出口额都呈高速增长趋势,据智利海关统计,2010年智利货物进出口额为1199.8亿美元,较上年(下同)增长35.8%。其中,出口674.3亿美元,增长34.9%;进口525.6亿美元,增长36.9%。贸易顺差148.7亿美元,增长28.5%。此外,对外贸易在智利经济增长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从图14-7中我们可以看到,智利经济的外贸依存度从2000~2010年都始终保持在50%以上,最高的时候甚至达到了70%以上。经济过分依赖于对外贸易在为智利带来巨额“贸易

三角”的同时,也意味着一旦外贸缩减智利很难仅仅依靠国内的消费生产来维持经济的稳定。

注;外贸依存度为对外贸易额占GDP的比重。

数据来源:作者依据联合国贸发会数据整理绘制。

从出口商品结构看,智利对外出口产品主要为初级产品,从2001~2010年智利对外出口产品的80%以上都是初级产品,且初级品所占比重呈逐年上升趋势,加工制成品及其它产品占的比重多非常小。智利出口的初级产品多为贱金属及制品、矿产品和植物产品,2010年出口额分别为281.8亿美元、153.8亿美元和41.3亿美元,增长率分别为52.2%、53.2%和12.8%,占智利出口总额的41.8%、22.8%和6.1%。

表7-1 智利2001~2010对世界出口结构中各部分所占百分比单位:千美元

注:初级产品为SITC分类中的 0 + 1 + 2 + 3 + 4 + 68 + 667+ 971,加工制成品为(SITC 5 to 8除 667、 68)

数据来源:作者依据联合国贸发会手册数据整理绘制

分国别(地区)看,智利主要出口市场国家构成变化较小,中国、日本和美国从2002年起始终占据智利前三大出口市场的地位,2010年出口额分别为183.9亿美元、76.7亿美元和76.1亿美元,增长分别为42.6%、58.7%和15.7%,分别占智利出口总额的24.4%、10.6%和9.7。

表7-2 2001-2010 智利前十大出口市场及出口额单位:千美元

数据来源:作者依据联合国贸发会手册数据整理绘制

同样地智利主要的几个进口市场变化也不大,从2001~2010年,美国、中国、阿根廷和巴西始终占据智利前四大出口市场的地位,2010年进口额分别为116.1亿美元、92.1亿美元、53.7亿美元和49.3亿美元,分别增长28.8%、62.3%和1.7%,占智利进口总额的17.6%、15.7%和8.9%。

表7-3 2001-2010 智利前十大进口来源国及进口额单位:千美元

数据来源:作者依据联合国贸发会手册数据整理绘制

另外从表7-2和表7-3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中国2001加入世贸后双方贸易加强,2002年中国首次超过英国进入智利前三大出口市场的行列,之后2006年双方自由贸易协定正式启动后,双方进出口贸易关系更加密切,中国于2007年超过日本和美国成为智利最大的出口市场,同时超过巴西、和阿根廷成为智利第二大进口市场,仅次于美国。

2.2 智利与中国的经贸关系

智利是拉美国家中与新中国开展交往最早的国家之一。两国之间除了民间文化互访外,高层接触较为频繁,经贸合作也较为活跃。两国建交后的第一个10 年,即20 世纪70 年代,双边贸易虽然一度跌入低谷,但总体上保持了增长趋势;80 年代双边贸易保持了稳定的直线上升趋势;90 年代中智贸易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趋势。双边贸易额从1970 年的1490 万美元增长到1999 年的12.686 亿美元,增长了近85 倍。进入21 世纪,双边贸易额增幅加大,2000 年首次突破20 亿美元大关,2003 年超过了35 亿美元,2004 年再创历史新高,达52 亿美元,中国成为智利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从图14-8,我们可以近十年来,双边贸易保持着飞速发展态势,特别是中国对智利的进口年平均增长率都在40%以上,实行自由贸易协定后2007年几乎实现翻番增长,仅在08年有所下降,之后又强劲恢复。

数据来源:作者根据联合国贸发会手册数据整理绘制

中智两国的产业结构和进出口商品结构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智利对中国出口主要为贱金属及制品、矿产品等初级产品,从2007~2010年智利对中国出口产品结构中我们可以看到,智利对中国出口产品构成基本没有什么变化,贱金属及制品、矿产品和纤维素浆纸张是智利对中国出口的主要产品,2010年出口额分别为106.6亿美元、43.2亿美元和6.8亿美元,其中前两类商品增长52%和49%,后一类商品下降20.1%,分别占智利对中国出口总额的64.8%、26.3%和4.1%。而中国而中国对智利则主要出口机电产品,纺织品及原料以及贱金属及制品。三类产品在2010年进口额为30.12亿美元、14.39亿美元及10.06亿美元,分别占进口总额的36.4%、17.4%和12.2%。

表7-4 2007-2010 智利对中国出口产品结构单位:百万美元

数据来源:作者根据国别报告网数据整理绘制

表7-5 2007-2010 智利自中国进口商品构成单位:百万美元

数据来源:作者根据国别报告网数据整理绘制

从整体上看,双方的贸易动机主要还是互补余缺,智利金属及矿产资源丰富,但国内技术水平较低,而中国国内缺乏铁矿、铜等产品,但在机电产品及纺织品上有较强的优势,这就为双方贸易建立了重要的基础。

三、智利对外投资整体概况

智利对外投资活动始于20世纪70年代。90年代以来智利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由于国内市场狭小,一批大型企业和跨国公司为开拓国外市场和争取更有利的发展环境,开始在厄瓜多尔、阿根廷、墨西哥、秘鲁和巴西等周边国家投资。到2010年,智利对外投资存量已达49.8亿美元。

同时智利积极吸纳外来投资,对外资高度开放,市场准入方面的限制很少,对外资进入金额及方式也没有限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智利全面推行对外开放及私有化政策,外资可进入的投资行业非常广泛。目前外资已广泛进入电力、电信、水产养殖、银行、保险、证券、矿业、化工等领域,外商直接投资在智利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外国直接投资量保持了日益增长的趋势,有助于提高经济的竞争力,不仅提供了新的市场和资源,还提供了更进步的技术和专业知识。

3.1吸收外资及对外投资概况

智利目前已经成为一个对外国投资极具吸引力的国家这一事实已被国际认可。据联合国经济发展委员会发布的2010年世界投资报告,2009年在智利的外国直接投资存量达1213.95亿美元,在拉美地区排名第二,仅次于巴西。2010年,智利的直接投资流量为150.95亿美元,与上一年相比上升了43.3%。同时我们从表7-6中也可以看到,智利对外投资流量基本上每年都是呈增长趋势,到2010年,智利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已达49.8亿美元。

表7-6 1990-2010 智利吸收外资及对外投资情况表(单位:百万美元)

资料来源:作者依据unctad 数据绘制

数据来源:作者根据unctad数据整理绘制

从智利吸收外资及对外投资流量折线图14-9中我们也可以看到,除2002年吸收外资及对外投资量都以较快的速度增长。

从外资流入部门看,

外国资本对智利的投资主要集中在矿业、服务业、电力,燃起及水务,工业以及运输和通讯业。从1974年到2010年,矿业通过第600号法令的实现的外商直接投资额占总实现额的32.8%。接着是服务业(22.8%),电力,燃气及水务(19.2%),工业(11.3%),运输和通讯(11.2%),建筑业(1.9%)和农业,林业和渔业(1.4%)。在服务行业中最重要的部分是零售业(28.2%),银行业(17.4%),投资公司(16.6%),保险(12.6%)。

虽然外资在智利主要投资行业变化不大,但是从表中我们发现外资在这些主要行业的流动变化还是比较大的,比如在批发零售业的投资比重出现的波浪式的变化,在2006年仅占总比重的0.6%,2007年上升到总比重的19.3%,2008年又回落到0.1%,2009年又强劲上升至52.8%,2010年再次回落但回落幅度较之前比较小。相较而言,在矿业和采石业,交通和仓储业,通讯业的投资比重比较稳定。另外,外资在电、天然气和水以及金融业的投资近几年有所缩减。

中国对外贸易及存在问题的解决

中国的对外贸易 第一、最近十年来我国的对外贸易白皮书基本内的容 自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一直是中国经济最为活跃、增长最快的部分之一。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对外贸易的活力进一步增强。改革开放30年来的经验表明,外贸对拉动经济增长、扩大社会就业、推动产业升级、促进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对国民经济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中国对外贸易发展也使中国经济成为世界经济一部分,促进了经济全球化向有利于世界各国和地区共同繁荣的方向发展。 大家知道,2011年12月11日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十周年。10年来,中国走出了一条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的道路。过去10年是中国发展最好最快的10年,也是与世界各国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10年。在总结纪念“入世”十周年活动的背景下,我们首次发布《中国的对外贸易》白皮书,就是通过全面、客观地介绍中国对外贸易的基本情况,让社会各界更好地认识中国的对外贸易。我们也希望通过发表对外贸易白皮书,向国际社会和国内各界介绍中国对外贸易取得的历史性进步,表明中国将更加坚定地走改革开放道路的态度和决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将更加深入地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更好地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大局,实现对外贸易的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实现与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和繁荣。 《中国的对外贸易》白皮书由前言、正文、结束语三部分组成,约1.3 万字。主要内容概括起来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中国对外贸易的历史性进步。详细介绍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贸取得的成绩。中国对外贸易总量跻身世界前列,目前已经是世界第一大出口和第二大进口国。中国对外贸易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出口商品已经由初级产品为主向工业制成品为主转化。与此同时,中国已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和多元化的进出口市场格局,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 二、中国外贸体制的改革与完善。回顾并阐述中国政府通过加快对外经济贸易法制化建设,采取进一步降低关税,削减非关税措施,全面放开外贸经营权,进一步扩大服务市场开放和营造更为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等措施,中国的外贸体制逐步与国际贸易规则接轨,建立起统一、开放、符合多边贸易规则的对外贸易制度。 三、中国外贸发展对世界的贡献。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在全球率先趋稳回升,促进了世界经济复苏。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不仅提高了中国与贸易伙伴的国民福利,而且为贸易伙伴提供了广阔市场。此外,中国全面参与并推动了全球经济治理机制的改革,是对最不发达国家开放市场程度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 四、促进对外贸易基本平衡增长。阐明一国对外贸易是顺差还是逆差,主要由其经济结构以及产品或服务的国际竞争力决定。中国并不刻意追求对外贸易的顺差。中国的货物贸易顺差主要来源于外商投资企业和加工贸易,中国政府为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协调发展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 五、构建全方位互利合作经贸关系。中国的对外贸易是全方位发展的对外贸易,中国坚持与不分大小、贫富的所有贸易伙伴发展务实合作和互利共赢的经贸关系。中国十分重视双边和区域经贸合作的机制化建设,积极主动地参与并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深入参与和推动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回合谈判,努力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权威性。 六、实现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具体阐述了中国政府推动对外贸易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努力。通过培育外贸发展的综合竞争优势,加快推进外贸发展中的节能减排,加强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提高出口商品的质量和安全要求,增强进出口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际合作等措施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力争实现外贸的可持续发展。 简而言之,白皮书全面回顾了改革开放尤其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和改革进程,阐明了中国外贸发展对世界的贡献,澄清了中国货物贸易顺差产生的根源,阐述了中国政府为解决贸易不平衡问题、构建互利共赢的贸易关系、实现外贸的可持续发展所进行的努力,以及为此已经实施和将要实施的政策、措施。 第二、中国对外贸易值得关注的问题 1、入世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有哪些亮点? 2011年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十周年,弹指一挥间,加入世贸组织的时候,中国经济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和挑战,当时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冲击还没有完全过去。但实践告诉我们,在过去的十年里,在dang zy、guowy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紧紧抓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个历史契机,化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既认真地履行了承诺,又充分享受了权利,在更大的范围和更深的程度参与了国际分工与合作,推动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取得

智利概况简介

从”智利周”活动窥见的智利农业 如果你没听过“天涯之国”一说,也许你知道智利红酒,或者还有智利蓝莓,更或者也知道智利离中国很遥远。关于智利,对大部分国人来说,了解可能仅限于此。我想应该是它太小也太远的缘故吧。 智利大使馆经济商务公使衔参赞曾说过这么一段话:“一般中国人喜欢跟我说,智利是离中国最遥远的国家,其实这个我也查清楚了,我问过一些地理工程师,他跟我说,如果你在智利首都挖一个坑,你猜你会到哪了?到中国的西安,所以真的是特别远的地方。” 不过,今年8月底在上海和北京刚刚落幕的“智利周”活动,则是让国人尤其是北、上两地人民对智利有了一个很大的了解。“智利周”活动,是智利为庆祝中国与智利建交45周年和双边自贸协定签署10周年,而举办的。 “智利周”活动,由智利共和国前总统爱德华多·弗雷,智利经济部长路易斯·费利佩·塞斯佩德斯,智利工程部长、智利驻中国大使、智利农业部副部长以及智利企业家代表等150多人团体来华举行,以期进一步深化、拓展双边经贸合作。“智利周”,包含了三个关键元素:向中国企业展示同智利间贸易仍有待拓展的空间,智利出口促进局PROCHILE将携30余家智利企业来华与中国企业对接,向中国企业证明智利出口业充满商机;举行名为“智利味道”的美食美酒品鉴活动,为中国市民免费赠送六千余份智利美食。 智利官方通过这次的美食推广活动,希望向中国广大消费者展示智利葡萄酒、海鲜水产和水果的美味,从而促进农业合作;向中国投资者介绍投资智利的优越稳定的政策环境、便利的金融服务和优厚的回报前景。 智利农业发展现状 近三十年来,智利农业在经济中比重下降,1982年农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3%,而2012年仅为2.9%。但出口额持续增加。农业步入现代化,置身国际市场,产量不断增加,对劳动需求增加,农业专业化程度增加。 从事农业的人口 自1990年至今,智利农业就业人口减少71%,男性63%离开农业领域,而同期妇女在农业领域参与度增加92%。2012年,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口80.07万。 人口1782万(2014年),其中城市人口占87%。白人和印欧混血种人占88.92%,印第安人占11.08%。官方语言为西班牙语。在印第安人聚居区使用马普切语。15岁以上人口中信仰天主教的占66.60%,信仰福音教的占16.47%。人口较多的城市有圣地亚哥、瓦尔帕莱索、康塞普西翁、安托法加斯塔、拉塞雷纳、伊基克、特木科、蒙特港和蓬塔阿雷纳斯等。 目前在智利华侨人数约2万人,其中旅居圣地亚哥的约占70,北部第一、第二、第十五大区约1200人。 农业地域分布 智利国土面积756096平方公里,在南美国家中居第七位。位于南美洲西南部,安第斯山脉西麓,海岸线总长约1万公里,是全世界最狭长的国家。东邻玻利维亚和阿根廷,北界秘鲁,西濒太平洋,南面与南极洲隔海相望。智利地处太平洋火山群带,境内各类大山多达2000多座(其中有50多座活火山),火山地震灾害频繁。由于受纬度、洪堡特洋流、季风和安第斯山脉影响,智利的气候复杂多变气候地区差异大:北部是常年无雨的热带沙漠气候;中部是冬季多雨、夏季干燥的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南部为多雨的温带阔叶林和寒带草原气候。年均最低和最高气温分别为8.6℃和21.8℃。

中国是德国在亚洲最重要的贸易伙伴

中国是德国在亚洲最重要的贸易伙伴 美国文化伴随着经济强势深入全世界人民内心,法国借香水、时装和浪漫占据全球时尚工业最前沿,日韩凭动漫游戏和电影剧集演变了年轻一代的品位和喜好,连古老的英国也正在借“创意英国”的活动对其保守形象重新洗牌,现在,以传统、沉稳和认真而著称的德国文化也不甘人后,在一如既往推销其音乐、哲学等传统王牌文化之外,正在策划一场以尖端工业及科技产品为主力的新消费文化。中国是德国在亚洲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德国在近几年与中国的经济合作用心良苦。 而随着这个并非旅游号召力的欧洲国家率先成为中国公民自费旅游欧洲目的地国,国人近距离接触真正的德国也就成为可能。在“哈法”已经成为新中产的心头好之后,下一波会不会轮到“哈德”?阅读一下它强大的新消费主义的攻势吧,也许,我们会发现,“哈德”,将会成就我们不同于流俗的品位,可以成为美日英法文化之后一种更新鲜更独特的选择。 学问 歌德有一段的话:“中国人在思想、行为和情感方面几乎和我们一样,使我们很快感到他们和我们是同类人,只是在他们那里一切都比我们这里更明朗、更纯洁,也更合乎道德。”这位诗人对中国的兴趣和感觉一直非常浓郁。有趣的是,圣哲的直觉在两百年后得到了科学的认证:1995年一位德国抽样(sample)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曾评论说,在一项全球公民文化研究结果中德国与中国居民具有价值观选择上的接近性,而在最近20年左右的文化变迁中,中德流行文化的轨迹最为接近。 事实上,中国与德国的渊源极深。中国的教育先驱蔡元培就是从德国留学回来,把以柏林大学为蓝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传播全中国,而在20世纪初那些文人学者和革命先行者,尽管多在日本留学,但学来的倒是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从德国借来的科技文化。布莱希特写下《四川好人》十多年前便已在中国上演,就连在中国红极一时的“美学”,也不过是取道日本从德国借来的理念。 计算机基础工作原理“二进制”的发明者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据说也是受到了《易经》的启发。 就学问尤其是哲学而言,我们从来都是德国的学生。从德国古典哲学那几位大师及叛逆者尼采那里,中国的时尚青年找到了他们谈论哲学的方式。而今天,如果你要在学术圈里混,或者披着学术的华服在时尚圈里混,韦伯、海德格尔、哈贝马斯则是必须牢记的关键词,懂不懂是一回事。 艺文 文学与艺术的情况也大致如此。在歌德、席勒、海涅这些名字已经老去,半个德国人卡夫卡也被肤浅的小资青年说烂,君特。格拉斯又半冷半热的今天,高贵的德国文学总被束之高阁,始终只在中国高级知识分子那里作为研究的样本。所幸的是,里尔克这个诗人的名字已经开始被一小撮有格调但更有思想的人士挂在嘴边了,你必须能随口诵出“有何胜利可言,挺住意味着一切”这样的里氏格言。当然,不懂诗也没关系,比如,谁会把荷尔德林“人,在大地上诗意地栖息和劳作”这句诗当成诗?这不就是房地产广告么? 德国大使馆举办的文化交流活动就显得正式得多,但也常常挂着一些名头极大但普通中国人毫无概念的主题,例如戏剧大师布莱希特影像展,新表现主义大师伊门道夫作品展。市面上有关于现代设计的先驱包豪斯的普及读物已有好几本了,但真正懂的没几个。倒是德国后现代主义艺术的大师博伊斯对中国的直接影响更大些,他似乎该为中国各种名目的行为艺术泛滥而负责,因为这位疯狂的先生曾说,“人人都是艺术家”。 雅乐 德国除了盛产一本正经的哲学家之外还盛产音乐家,贝多芬、巴赫、门德尔松、瓦格纳,如果你能一口气数得过来,只能证明你掌握的文化名人还太少。把西方古典音乐当作高雅的

中国和他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

关税优惠潜能巨大,进出口企业应积极利用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对外贸易的飞速发展,我国积极开展区域性经济合作,与一些国家和地区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步伐也不断加快,相继与一些国家和地区签订了区域贸易协定或自由贸易区协定,对出口产品相互给予关税优惠待遇,我国出口产品凭借各类优惠原产地证书在进口国海关通关时,可以获得不同程度的关税优惠待遇,从而提高我国产品的竞争力,扩大出口。目前我国可以对55个国家签发优惠原产地证书,并正与秘鲁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商谈区域性优惠政策。目前铁岭地区有关单位和从事外贸活动的企业还没有充分利用好各类优惠原产地证书,下面简要介绍原产地基本知识、各类优惠制度和优惠原产地证书的申办程序。 一、原产地基本知识 原产地定义:是货物的来源地;指产品的产地。在国际贸易中是指货物的原产国或原产地区,指货物的生产加工制造出生或出土地。 原产地规则定义:各国为了确定贸易中的商品的原产地而制定的法律法规和普遍实施的行政命令和措施。原产地规则是判断产品原产国的准则。 原产地证定义:是各国根据相关的原产地规则签发的证

明商品原产地,即货物的生产或制造地的一种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明文件,是商品进入国际贸易领域的护照,证明了商品国籍。目前我国签发十多个种类的产地证书,证书根据用途不同分为:一般原产地证书、普遍优惠制原产地证书,区域优惠原产地证书、专用原产地证书(输欧盟农产品原产地证书、烟草真实性证书、金伯利进程国际证书、原产地标记证书)。 二、优惠制度简介 1、普遍优惠制度,简称普惠制,是一种关税优惠制度,是发达国家(给惠国)给予发展中国家(受惠国)出口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的一种普遍的、非歧视的、非互惠的关税优惠制度。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目前已有欧盟(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卢森堡、比利时、爱尔兰、丹麦、希腊、西班牙、葡萄牙、奥地利、瑞典、芬兰、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塞浦路斯、马耳他、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瑞士、挪威、日本、土耳其、列支敦士登公国等国对我国实行普惠制。由于给惠国实行减、免关税,使受惠国出口商品的价格具有更大的竞争能力,吸引进口商购买更多的受惠产品,从而扩大了受惠国产品的出口。铁岭地区出口到给惠国的大部分商品如:农产品、木制品、工艺品、纺织品、轻工产品、矿产品、机电产品、金属制品等都可以享受普惠制待遇,希望进出口

中国对外贸易关系的格局

中国对外贸易关系的格局 课程名称: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班级:国际贸易11-1 姓名:刘钊 学号:201103101112

对外贸易是我国对外经贸关系的具体体现,发展对外经济贸易,增进与世界各国的友谊和合作,是我国的一贯方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各贸易伙伴的贸易关系稳定发展,对外贸易不但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柱,也成为我国与各个国家和地区保持良好经贸关系的重要标志。 一、深刻融入全球分工体系,确立世界贸易大国地位 1、与贸易伙伴货物贸易规模持续扩大,已成为第一大出口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贸易伙伴的贸易往来不断加深,贸易规模持续扩大。1978年至2013年,我国进出口货物贸易总额由206.4亿美元扩大至4.16万亿亿美元,共计增长了200倍,其中,进口由108.9亿美元增至1.95万亿美元;出口由97.5亿美元增至2.21万亿美元,分别增长了178倍及225倍。2013年我国占世界贸易比重达到12%,成为世界第二大贸易国。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在全球的贸易地位更是迅速上升,1999年,世界前五大出口国分别为美国、德国、日本、法国和英国。五国共占全球前40大国家出口值的43%,中国排名第九,2009年,中国已越居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年均增长率为20%,比美国4%的年均增长率高出16个百分点。国际货币仅仅组织(IMF)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认为,中国正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最大推动力。 2、与贸易伙伴服务贸易稳定增长 服务贸易也是我国发展对外经贸关系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贸易伙伴的服务贸易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尤其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服务业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服务贸易也随之表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 3、贸易伙伴分布广泛,贸易份额相对集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贸易伙伴不断增加。1980年,我国对其出口在1亿美元以上的国家和地区仅有19个,截止到2013年底,我国已经同世界各大洲的所有国家建立了贸易往来,从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从传统市场到新兴市场,形成了多层次、多元化的对外贸易关系格局。亚洲及欧洲是我国最大的进出口市场,。 4、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成为全球分工体系重要一环 加工贸易是国际“水平分工”得以实现的重要贸易方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遵循市场规律,积极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加工贸易。

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

中文摘要:一国对外贸易能否促进该国经济增长.以及如何才能促进经济增长的问题, 一直是经济界广泛关注和研究的课题。改茧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 同时这一过程也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那么,究竟在这个过程中我国对外 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究竟是如何呢?本文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在理论研究和 实证研究回顾的基础上,运用实证研究的分析万法,得出了中国对外贸易促进了 经济增长的结论。同时,文章还针对目前我国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的现状,结合 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一些有效提高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的政策建议。 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 对外贸易对我国经济的增长在很多人开来已经是个毋庸置疑的真理了。的确,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我国的对外经济与经济增长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尤其是1978年对外开放政策实施以来,中国经济伴随着对外贸易的迅速扩大而高速增长。1978年至2002年的25年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由3624.1亿元猛增至104790.6亿元,增长了约28.9倍,年均增长率可达到14.6%。同期,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由379元猛增至8184元,增长了约21.6倍,年均增长率达到了13.9%。同期,由于进出口贸易的迅速增长以及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贸易在国内生产总值所占比重也不断上升,1978年,贸易在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9.8%;到了2002年这一比重已经上升至49.0%,提高了约五倍。这些数值反映了对外贸易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影响力已经越来越大,已经成为支持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对外贸易的形式与特点也发生了变化。由建国初的机械产品进口和初级产品进口逐渐升级为改革开放初的加工贸易也补偿贸易为主再到新世纪以来以工业制成品为主的贸易形式。可以说我国经济的主导产业引领者对外贸易的发展。因此,对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有着很强的研究价值。 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依据。关于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不能只着眼于我国现实的经济发展与相关的统计数字。对于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理论研究也是我们所要研究的重点对象。其中重点理论依据有马克思提出的“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归根到底是交换与生产的关系”。马克思说:“交换的深度、广度和方式都是由生产的发展与结构决定的。可见,交换就一切要素来说,或者是直接包含在生产之中,或者由生产直接决定。”从本质意义上讲,生产决定交换,但如果从再生产过程看,作为再生产过程的一个阶段的交换不仅仅是一个消极的被决定的东西,在一定条件下,交换也能对生产发生反作用,有时会对生产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或阻碍作用。生产与交换在每一瞬间都互相制约和影响,一直他们被叫做经济曲线的横坐标和纵坐标。亚当斯密的绝对利益理论。亚当斯密提出的动态生产理论和“剩余产品出口”模型,对以后的理论发展有重要影响。作为最早涉及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相互关系问题的古典经济学家斯密认为,分工的发展是促进生产率长期增长的主要因素,而分工的程度则是受到市场范围的强烈制约。对外贸易是市场范围扩展的显著标志,因而对外贸易的扩大必然能够促进分工的深化和生产率的提高,加速经济增长。斯密的这些论述包含了国际贸易具有带动经济增长作用的最初思想。其“剩余产品出口”理论更是着眼于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他首先假定一国在开展国际贸易之前,存在着闲置的土地和劳动力,这些多余的资源可以用来生产剩余产品以供出口,这样对外贸易为一国提供了利用过去未能充分利用的土地和劳动力机会,为本国的剩余产品提供了“出路”。而且,这种剩余产品的生产不需要从其他部门转移资源,也不比减少其他国内经济活动,因而出口所带来的收益以及换回的本国需要产品,也没有机会成本,因而必然促进该国的经济增长。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大为李嘉图创立的比较成本理论,论证了贸易静态利益的基础。实际上在他的著作中,也包含着国际贸易带动经济增长的思想。他认为,对外贸易是实现英国工业化和资本积累的重要手段。并指出,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是资本积累。随着人口的增加,食品等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会因土地收益的递减规律的作用而逐渐昂贵,工资(劳动力价格)也会随之上涨。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工资上涨将使利润下降,从而妨碍资本积累。通过对外贸易,如果转移从外国获得较便宜的食品等生活必需品以及原料,就会阻止在本国发生作用的土地收益递减化倾向,促使经济增长。以上是近代几位经济学家对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几种论证。分别站在生产与交换;生产力提高与剩余产品出口;资本积累与边际成本的角度论证了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微观分析。而现代的一些经济学家则更多的站在宏观的角度来分析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罗伯逊的发动机命题也纷争。受古典经济学家上述观点和理论的启发,后来额度经济学家进一步探讨了贸易对经济的带动问题。其中较为著名的是d h 罗伯逊在20世纪30年代首次提出的“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engine for growth)命题。20世纪50年代,r 纳克斯对这一学说又进行了进一步的充实和发展。纳克斯在分析19世纪国际贸易的性质时指出,19世纪的贸易不仅是简单地把一定数量的资源加以最适当配置的手段,他实际上是通过对外贸易把中心国家的经济成长传递到其他国家,即中心国家经济迅速增长引起的对发展中国家初级产品的大量需求引发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因此,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这一理论认为,①较高的出口水平意味着这个国家有了提高其进口水平的手段。进口中包括资本货物的进口,而资本货物对于促进经济增长是特别重要的。资本货物的进口使这个国家取得了国际分工的利益,大大节约了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有助于提高工业的效益,他是经济成长的主要因素;②出口的增长趋向于使有关国家把资金投向国民经济中最有效的领域,即他们享有比较优势的领域,进行专业化生产,提高劳

最新浅谈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战略

浅谈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战略 摘要:当前中国外贸发展面临的环境是很有利的。世界经济贸易开始持续温和复苏,发达国家的经济贸易低速增长,而发展中国家经济贸易增速较快,远远快于发达国家。从国内经济形势来看,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加快增长,外商投资规模不断扩大,经济结构的升级不断加快,我国的综合经济实力不断上升,特别是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全面建立小康社会,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增加了动力。在这种形势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呈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关键词:对外贸易发展战略 一、中国对外贸易特点 当前中国外贸发展面临的环境是很有利的。世界经济贸易开始持续温和复苏,发达国家的经济贸易低速增长,而发展中国家经济贸易增速较快,远远快于发达国家。从国内经济形势来看,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加快增长,外商投资规模不断扩大,经济结构的升级不断加快,我国的综合经济实力不断上升,特别是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全面建立小康社会,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增加了动力。在这种形势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呈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一)中国对外贸易持续快速增长,成为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的一大亮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外经济贸易的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产生了积极的效应。

(二)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推动我国经济结构的升级。改革开放以来加工贸易一直是我国吸引外资、发展经济、提升经济结构、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一种主要方式。 (三)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制成品进出口规模不断扩大,推动了我国经济向工业化社会的转变,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的贸易比较优势也越来越明显。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向工业化社会转变,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大幅增长,占出口的比重不断增加,成为带动出口增长主要因素。 (四)我国进出口贸易方式向多样化发展。 (五)我国的出口市场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由于我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充分利用世贸规则,在世界贸易组织中积极发挥作用并积极的推进区域和世界经济一体化,我国的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取得了明显的成果。 (六)虽然外资企业仍然是外贸出口的主力军,但随着民营经济逐渐发展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力量,他们在对外贸易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作用。 (七)出口加工区正成为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为了推进出口结构的优化,国家加强了对出口加工区的政策支持和管理,促进了出口加工区的健康发展。国的外贸出口的增长和出口产品结构的优化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中国与非洲的贸易往来

一、中非贸易成大多数非洲国家经济发展发动机 新华社北京1月17日电德国《青年世界报》1月3日刊登一篇文章,题为《南南贸易兴旺》,副题为《对华贸易关系成为大多数非洲国家经济发展的发动机》,摘编如下: 中国政府临近年终时发布了首部中非经贸合作白皮书。中国正在成为非洲大多数国家最重要的贸易伙伴。自新千年开始,南南贸易飞速发展,带动它的火车头是印度、巴西,尤其是中国。中非贸易额在1962年恰巧为1亿美元,20年后达到了10亿美元。2000年,中非贸易额已经达到100亿美元,此后增速越来越快:2008年,中非贸易额超过了1000亿美元。中国在非洲国家对外贸易的平均比重在这一时期内从3.8%升至10.4%。也就是说,中国对非洲来说变得重要得多了。值得注意的是,到目前为止中非贸易是平衡的。在中国与非洲的贸易中,进口额与出口额基本持平。不过,进出口商品的构成并不相当。中国出口到非洲的商品越来越多地由电器、机械和汽车,也就是由工业品构成;中国从非洲进口的则主要是铜、钢铁、原油和多种农产品(000061)这类原材料和初级产品。中国也正发展成葡萄酒、咖啡、可可豆和类似产品的繁荣市场。事实明,在国际金融危机期间,中国市场成为了非洲出口商的稳定之锚。中国对金属、石油和其他原材料持续的高需求也给原材料丰富的国家带来了好处,使其出口产品的价格不断上涨。无论如何,中国近年来显著改善了许多非洲国家向中国出口商品的条件。欧盟和美国再三要求非洲国家消除贸易壁垒,与此同时却迟迟不取消本国的农业补贴、进口限制,也不免除非洲产品的关税。中国则采取不同的策略。中国在国内为非洲出口商举办交易会,积极推动非洲商品进入中国市场。不仅如此,中国还为多种非洲商品取消了关税,且正在继续扩大免税商品的名单。资本输出也早已随商品交流而至。非洲国家到2009年底在中国对企业的累计投资达90亿欧元。2009年,中国对非洲投资有22%投入了制造业。过去几年中,大量中国企业在非洲国家建立起生产纺织品和其他劳动密集型消费品的小型工厂。另外,建筑业方面投资约占中国对非洲投资的15%。 二、中国已成为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 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正式成立。十年来,双边合作规模不断扩大。双方贸易额由2000年的100亿美元上升至2010年的1269亿美元,2010年中国对非投资约10亿美元,投资存量超过100亿美元,涉及矿业、制造业、农业等多个领域。目前,中国已成为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非洲跃居中国第四大海外投资目的地。中国对非援助力度不断加大,援助结构不断优化。2009年中国对非援助额比2006年增长1倍。截至2010年底,中国已为非洲培训3万多名官员和各类技术人员。 不管世界风云如何变幻,中国政府将继续本着平等相待、讲求实效、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不断深化中非经贸合作。 一是积极推进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为双方企业提供更为便利的贸易环境。从2010年7月1日起,中国开始对26个非洲国家减免60%关税,涉及4700多个税目。 二是鼓励和支持中国企业扩大对非投资,并引导投资向农业、制造业、金融、商贸、环保等领域拓展。 三是全面提升经贸合作的水平和层次,对非援助进一步向农业、教育、医疗卫生、减贫、清洁饮用水等民生领域倾斜。

中国与智利的贸易投资关系

中国与智利的贸易投资关系 一、智利概况 1.1智利自然地理环境: 智利位于南美洲西南部,安第斯山脉西麓,海岸线总长约1万公里,是全世界最狭长的国家。国土家面积为756626平方公里,在南美各国中,居第七位。东邻玻利维亚和阿根廷,北界秘鲁,西濒太平洋,南面与南极洲隔海相望。 智利境内多岛屿,成百上千的岛屿构成智利复杂多变的地形,为其提供了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海洋资源。智利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境内多火山,地震频繁,受纬度、洪堡特洋流、季风和安第斯山脉影响,智利的气候复杂多变。 智利自然资源丰富。是世界上铜储量最多的国家,已探明的铜储量为2亿吨以上,约占世界储藏量的1/3,居世界第一位;铜储量、产量和出口量均为世界第一。锂矿储量占全球总量的21%,产量占总产量的43%铁蕴藏量约12亿吨,煤约50亿吨。此外,还有硝石、钥、金、银、铝、锌、碘、石油、天然气等。盛产温带林木,木质优良,是拉美第一大林产品出口国。渔业资源丰富,是世界第五渔业大国。 1.2政治、外交及社会人文环境: 智利为总统共和制,实行代议制民主。在全国和省一级上行政、立法、司法部门三权分离。智利是一个高透明度的国家,拥有廉洁的执政环境,政府比较廉洁。在2010年智利在被国际透明度组织分析的178个经济体中,腐败比例指数智利的全球排名是21,位居拉美首位,是拉美廉政度最高的国家。(丹麦第一,中国78)具体情况如下图14-1所示: 图14-1 2010 全球腐败指数排行榜 ? ?资料来源:智利外国投资委员会 智利对外一直奉行独立自主的多元化务实外交政策,大力推行全方位的外交战略,经济外交色彩浓厚,对外交往十分活跃。智利优先巩固和发展同拉美邻国和南方共同市场成员国

中德贸易关系的回顾、现状及展望

中德贸易关系的回顾、现状及展望 一、中德贸易关系的回顾 新中国建立后,中德经贸关系的发展大致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1.建交前阶段 新中国建立后,由于当时特殊的国外环境,除了同北欧和瑞士等少数几个西方国家建交外,我与包括联邦德国在内的西方大国并无外交关系。1957年两国有关机构签订过为期1年的民间贸易协定。中德之间以间接、民间和半官方形式的贸易往来并没有中断过。 2.建交后阶段 在中国加入联合国和国际威望不断提 高的大环境下,1972年10月11日中德正式建交。两国国家关系的改善和一系列政府间有关协定的签署,为双边经贸关系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和机会。 3.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的阶段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是我国经济发

展的最好时期,也是中德经贸关系发展的较快时期。首先是我国经济发展加快,为发展对德经贸关系提供了物质基础; 其次两国关系良好,国家领导人互访频繁,有利于经贸关系的发展; 第三中国在两德统一问题上,采取尊重德国人民的立场,受到德国各界的好评; 第四包括投资在内的其它经济合作有 了巨大的发展; 第五中德关系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环保、教育、旅游等处于全方位的发展时期。 二、中德贸易关系的现状 年的中德贸易关系的主要情况是 2001年中德贸易首次突破200亿美元大关在德国和欧盟以及世界经济贸易增长放慢、美国经济出现衰退和以网络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走入低谷的情况下,2001年中德贸易的发展情况良好,达亿美元,比上年增加%,高于我国外贸增幅12个百分点,在我国外贸中的比重由2000年的%,增至%.其中对德出口亿美元,从德进口亿美元,分别比

上年增加%和%.在我国对欧盟5大伙伴国贸 易中,中德贸易增幅最大。 进口增幅远大于出口,贸易逆差进一步增加。去年我从德国的进口比上年增加%, 大于出口增幅个百分点。我国对德贸易逆差由上年的亿美元增至亿美元,增幅达%.德国是我与欧盟各国贸易中逆差最多的国家,也使德国成为我国除台湾省、韩国和俄罗斯以外第四大逆差国和地区。 2001年我部分轻纺产品的出口下降,例如陶瓷产品出口下降%,塑料及制品出口下降%,纺织品出口下降%等; 而食品、机械产品等出口的增幅较大。例如对德食品出口增加%,运输设备出口增加%,其中船舶出口增幅更高达%. 从进口商品看,2001年增幅较大的重要产品有塑料及橡胶制品、钢铁及制品、机电产品、运输设备、光学及精密仪器、家具等。 下降的商品有:包括动、植物食品、饮料和烟草在内的食品经济品进口下降近40%,木及其制品下降%等。 三、中德贸易关系的特点

自贸区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报告编号:1620860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https://www.doczj.com/doc/2218613113.html,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 报告编号:1620860←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7920 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网上阅读:nZhuangFenXiQianJingYuCe.html 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 自2001年以来,我国自贸区建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重大进展,初步形成了周边自贸平台和全球自贸区网络,不仅在国内外产生了良好的政治经济效应,而且为我国经济贸易平稳较快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2013年底,我国正在建设18个自贸区,其中已签署12个自贸协定,正在谈判6个自贸协定。 据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中国自贸区行业现状调研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2015-202 0年)显示,2013年9月29日,上海自由贸易区正式挂牌成立,它是中国大陆境内第一个自由贸易区,是先行先试、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重大举措,意义深远。结合国外经验以及市场预期,上海自贸区在贸易、税收、金融和投资四大领域值得期待。从国外自贸区发展范例来看,信息服务、地产、物流、国际贸易、金融、航运服务六大行业有望在自贸区建立或发展过程中受益。 自贸区所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和发展机遇让许多地政府侧目。目前,天津东疆、广东前海、南沙、横琴、白云空港、浙江舟山、重庆等城市均采取不同策略,争取自由贸易区试点机会。 《中国自贸区行业现状调研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2015-2020年)》依据国家权威机构及自贸区相关协会等渠道的权威资料数据,结合自贸区行业发展所处的环境,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等多个角度对自贸区行业进行调研分析。 《中国自贸区行业现状调研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2015-2020年)》内容严谨、数据翔实,通过辅以大量直观的图表帮助自贸区行业企业准确把握自贸区行业发展动向、正确制定企业发展战略和投资策略。 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中国自贸区行业现状调研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2015-2020年)是自贸区业内企业、相关投资公司及政府部门准确把握自贸区行业发展趋势,洞悉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考题 (大全)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考题(大全) 一.单选题 1、对外贸易制度的性质是由它所依附的()的性质所决定。 A 社会经济制度 B 社会政治制度 C 社会民主制度 D 社会法制制度 2、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对官僚资本采取的政策是()。 A.利用 B.没收 C.改造 D.限制 3、我国对外开放是向()开放。 A.发达国家 B.所有国家和地区 C.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D.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 4、在对外开放政策内容中,决定我国对外开放程度和范围的是()。 A、开展对外承包工程 B、发展出口贸易 C、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 D、利用外资 5、()年,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已初步形成。 A 1978年 B 1985年 C 1992年 D 1991年 6、我国外汇收入最重要的来源是()。 A、服务出口 B、货物出口 C、对外承包工程 D、对外劳务合作 7、完善售后服务对我国下列哪种产品出口市场的巩固与扩大最为重要()。 A、农产品 B、矿产品 C、机电产品 D、纺织品 8、现阶段,我国出口市场战略的核心是实现出口市场格局的()。 A、多元化 B、集中化 C、细分化 D、平衡化 9、20世纪50年代,我国从原苏联引进的技术有()。 A.200多项 B.300多项 C.156项 D.84项 10、以下不属于技术贸易的方式的是() A、商品出口 B、许可证贸易 C、直接投资 D、工程承包 11、我国的服务贸易起步于什么时候() A、20世纪60年代 B、20世纪70年代 C、20世纪9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 12、中美是什么时候建交的() A、1972年 B 、1973年C、1974年D、1979年 13、履行国际间双边或多边贸易协议的基础是实行()。 A、对外贸易垄断制 B、自由贸易制度 C、保护贸易制度 D、统一的对外贸易制度 14、我国现行海关税则中所采用的商品分类目录是()。

2020年高考南美洲区域地理综合题精选解析版

南美洲区域地理综合题精选 1智利 材料一智利是南美洲第一个同中国建交的国家,也是第一个承认中国完全市场地位、与中国签署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拉美国家。智利金属矿产(大多数金属矿产的形成与内力作用有关)资源丰富,是世界上产铜和出口铜最多的国家,但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由古代生物的化石沉积而来)短缺。国内电力主要依靠进口化石能源作燃料,在过去的7年间,智利的电价已经翻倍。高昂的能源成本严重影响到智利企业,尤其是矿产企业的竞争力。为应对国内迅速增长的能源需求,未来智利将着力发展水电和新能源,暂时不会考虑发展核能。材料二图为智利部分地理事物分布图。 (1)分析智利化石能源短缺但金属矿产丰富的原因。(6分) (1)热带沙漠气候广布,生物量有限,缺乏化石能源形成的物质条件;地处(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板块交界地带,地壳运动以上升(隆起或抬升)运动为主,沉积作用弱,缺乏化石能源形成的地质条件;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多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有利于金属矿产资源形成(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强烈,岩浆活动频繁) (2)从能源生产和消费角度分析智利电力价格偏高的原因。(4分)

(2)智利国内缺乏煤、石油天然气等常规能源,大量依赖进口(水能和可再生能源发展滞后);同时智利是世界上第一大产铜国,而铜矿冶炼是动力指向型工业,能源消耗量大,导 致其电力价格居高不下。 (3)分别说出图中P、Q两处沿海平原地区最适合开发的新能源形式并说明理由。(10分)(3)P地适合开发太阳能,Q地适合开发风能;P地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晴天多,降水少,太阳能丰富;Q地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全年盛行西风,海岸线漫长,风能资源丰富;不占用耕地和林地,可利用的土地较多。 (4)简述中国参与智利能源建设项目的可行性条件。(4分) (4)符合智利产业政策;中国有丰富的资金和技术;中智两国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解析】 (1)智利化石能源短缺但金属矿产丰富的原因主要从地质作用角度分析。化石能源(煤炭、石油等)为古代生物沉积而形成,而该地气候类型主要为沙漠气候,生物量小,所以缺乏生成化石能源的条件。金属矿产与地壳运动有关,该地位于南极洲包括与美洲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剧烈,所以多金属矿产。 (2)智利电力价格偏高的原因主要从生产与消费即“供需”关系角度分析。从“供”来看,智利国内缺乏煤、石油天然气等常规能源,大量依赖进口(水能和可再生能源发展滞后)。从“需”来看,智利是世界上第一大产铜国,而铜矿冶炼是动力指向型工业,能源消耗量大,导致其电力价格居高不下。 (3)P地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晴天多,降水少,太阳能丰富,适宜开发太阳能;Q地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全年盛行西风,海岸线漫长,风能资源丰富,适宜开发风能。 (4)中国参与智利能源建设项目的可行性条件主要从两国关系及各自具有的特点角度分析。中国有丰富的资金和技术;中智两国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且智利对于能源消费量大,中国 参与能源建设,可以满足智利发展的需要。 2马拉开波湖 材料一马拉开波盆地位于委内瑞拉西北部,四周山地环绕,盆地中心是南美洲最为湿热的马拉开波湖湖区。湖区大部分高温多雨,年平均降水量1500毫米以上。湖区有7000多口油井,炼油工业发达,湖区周边城市因此迅速发展。马拉开波湖原本仅通过一条狭窄的水道同加勒比海连接,湖水北咸南淡。为了发展湖内的采油业,50多年前人们开始将连接外海的水道拓宽、挖深。 材料二马拉开波湖简图

简析中国对外贸易政策演变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简析中国对外贸易政策演变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摘要:当今世界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完全脱离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而孤立的求得本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因为没有哪一个国家拥有发展本国经济所需要的全部资源,能够掌握世界所有的技术。各国通过对外贸易,取得了所需要的资源、市场和各国人民在长期创造的技术、积累的经验以及它的全部成就,加速了经济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对外贸易经历了两段截然不同的发展过程。改革开放前,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206亿美元,世界排名第32位,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不到1%;改革开放后,我国对外贸易发生巨大变化,2008年,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达25617亿美元,世界排名第3位,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上升到近9%,成为举足轻重的世界贸易大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与贸易政策的制定和经济的增长息息相关。 关键词:对外贸易政策;经济增长;改革开放 Analys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volution of Chinese foreign trade policy and the economic growth Abstract:Today's world, no country can be completely out of contact with the world economy. Isolated country's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obtained. Because no country has developed all the resources its needed for economic. Able to master all the technical world. States through foreign trade, to obtain the required resources, markets and people of all countries in the long term creation of technology, experience and achievements of all and accelerated economic development. Since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China's foreign trade has experienced the development of two distinct. Before the reform, foreign trade import and export volume 20.6 billion, the world number 32, representing the proportion of total world trade less than 1%. After the reforms, China's foreign trade witnessed tremendous changes, in 2008, foreign trade import and export volume reached 2.5617 trillion U.S. dollars, the world number three, the proportion of the world's total trade rose to nearly 9%. Keywords:Foreign Trade Policy; Economic growth; Reform and opening up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