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铁运行有限公司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地铁运行有限公司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地铁运行有限公司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地铁运行有限公司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北京市地铁运行有限公司北京地铁白石桥南站

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哈哈哈123评价公司

123456789000000

2017年6月5日

编制说明

北京地铁白石桥南地铁站是北京地铁6号线与北京地铁9号线的一座换乘车站,该车站在2012年12月30日随着地铁6号线和9号线北段的开通而投入使用。6号线部分与9号线部分同期设计、施工,开通日期也是同时的。车站位于首体南路与车公庄西路交汇处。

本项目运行过程中存在火灾、爆炸、高温烫伤、低温冻伤、电气伤害、噪声危害、高处坠落、机械伤害、物体打击、车辆伤害,其他伤害等危险、有害因素。

受白石桥南地铁站的委托,哈哈哈123安全评价公司承担该单位安全现状评价工作。为保证现状评价工作的顺利进行,成立了由专业人员组成的评价组,在对被评价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仔细研读的基础上,进行现场调查、研究分析,依据《安全现状评价导则》(安监管规划字[2004]36号)的要求完成了安全现状评价工作,并编制完成了《北京白石桥南地铁站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本项目的安全评价工作得到了北京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指导与支持,得到了白石桥南地铁站的积极配合与协助,谨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123评价组

2017年6月

目录

1 评价项目概述

1.1 安全现状评价的目的

依据<安全评价通则>,针对北京白石桥南地铁站的安全现状进行的安全评价,通过评价查找其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并确定危险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1)为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检查地铁在职业安全卫生方面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定。

(2)找出地铁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及其产生危险、危害后果的主要原

因。

(3)对地铁在运行的过程中固有的不安全因素、有害因素进行定性、定量

的评价和科学分析,同时预测其安全等级及可能造成的灾害与事故。

(4)提出消除、预防运行过程中危险因素及实现安全运行的对策及措施为

地铁的安全卫生设计、运行以及日常管理提供依据,并为上级主管部门实行

安全监督、检查提供依据。

1.2安全现状评价的范围

本评价范围仅限于北京市白石桥南地铁6号线和9号线所涉及到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评价,主要内容包括地铁周边环境、地铁进出口站和里面运行范围,通过分析地铁在运行过程中固有或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分布及其产生危险、危害后果的主要条件。

本次评价的程序按照《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规定:

图1-1:地铁现状评价程序

1.4.1评价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程

(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6年7月2日施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14年12月1日起施行);

(4)《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9年5月1日施行);

(5)《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5年1月1日施行);

(6)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

(7) 《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36号2010年

(8) 《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

(9)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397号令;

(10) 《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466号令;

(11) 《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第586令2011年1月1日施行);

1.4.2评价的标准或规范

(1)《安全色》GB 2893-2008

(2)《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 2894-2008

(3)《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 5083-1999

(4)《电力机车防火和消防措施的规程》GB 6771-2000

(5)《地铁车辆通用技术条件》GB/T 7928-2003

(6)《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T 11651-2008

(7)《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 12158-2006

(8)《用电安全导则》GB/T 13869-2008

(9)《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组装后的检查与试验规则》GB/T 14894-2005

(10)《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GB 15630-1995

(11)《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29639-2013

(12)《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 50013-2006

(1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06

(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

(15)《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2003

(16)《工程测量规范(附条文说明)》GB 50026-2007

(17)《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13

(18)《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

(19)《铁路线路设计规范》GB 50090-2006

(20)《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8

(21)《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140-2005

(23)《地铁设计规范》GB 50157-2013

(24)《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2-1995

(25)《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T 50300-2013

(26)《地铁运营安全评价标准》GB/T 50438-2007

(27)《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10

(28)《安全评价通则》AQ 8001-2007

(29)《铁路给水排水设计规范》TB 10010-2008

(30)《铁路工程设计防火规范(附条文说明)》TB 10063-2007

(31)《铁路轨道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TB 10082-2005

1.5安全现状评价的原则

1.5.1 遵循下列原则对进行安全现状评价:

(1)遵循合法性和科学性,严格执行国家、地方与行业现行有关劳动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做出正确的评价结论和建议,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2遵循公正性原则,坚持尊重客观、坚持标准、严格把关,认真,实事求是地进行公正评价。

(3遵循针对性原则,针对被评价项目的实际情况,收集有关资料,对系统进行全面的分析。最后提出有针对性的、操作性强的对策措施,对被评价项目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结论。

1.6 地铁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事故类型:

1 人员卧轨(屏蔽门设备缺陷或缺失引起)4起

2 火灾(主要由电线短路引起)2起

3 火灾(易燃物隔声屏障引起)1起

3 坍塌,渗水等地质缺陷引起的事故7起

4 电梯故障(由于电梯故障引起拥挤踩踏事件)2起

5 拥挤踩踏(人流量过大)2起

6 列车故障(评价难度较大)4起

可以看出,在中国现有的地铁事故类型中,由于地质问题所引发的事故最多,人员卧轨和列车故障其次,而我们之前所重视的拥挤踩踏事件,多在电梯处发生,由于人流量大,躲避不及所造成的。

同时我组根据北京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对于发生故障的官方原因统计,针对我国1723 次事故,得出以下分类:贻误运营时间超过五分钟的被称为运营事故,在以上一千多起事故中,运营事故占了510 次。总的来说,这510 次中还分了9 个大的方面,53 个小的方面。从大方向来看,靠前的事故原因有车辆、乘客、通号等,各有142、97、145 次,这些事故原因导致的事故在总事故中占了将近70%。在中国,发生事故的原因有很多,但多为如信号、车辆、车门等发生问题或者乘客跳下站台等这类质量或意识上的原因

2 评价对象概况

2.1 白石桥南地铁站6、9号线线路概况

2.1.1 地铁6号线线路数据

北京地铁6号线,是横贯北京市区的一条东西向地铁线路。已开通段连接东部通州新城运河商务区、定福庄边缘集团、常营、定福庄等居住区和CBD、金融街以及内城商业区和旅游区,由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第一分公司负责运营。

表2-1:6号线路数据表

2.1.2 地铁9号线线路数据

北京地铁9号线,是北京的一条地铁线路。其建设对于改善城市西部交通状况、缓解北京西站交通问题、改善丰台区出行条件、提升城市品位、改善投资环境等都具有重

要意义。

表2-2:9号线路数据表

2.1.3地铁6号线基本情况通车过程

北京地铁6 号线是线网中的一条东西快线,是线网中串联南北方向线路的骨干线路,一期工程由五路居站至朝阳区草房站,该条地铁线路是北京市内第一条时速为100km/h 的全地下地铁快线,运载能力提高30%以上,其走向与地铁1号线平行,对缓解北京市东西向中心城区的地面交通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2012年12月23日,20多位居住

在6号线周边的市民体验新线运营。

地铁6 号线是北京首条大容量8 节编组的轨道交通快线,列车最高运行速度为100 km/h,站台长度、车站体量和规模及承载的客流量较以往北京地铁惯用的8节编组B 型车采用的车站有较大增加。本线及换乘车站周边地形极为复杂,线路穿越西部成熟社区、老城文物保护区、CBD 快速发展区等若干实施条件复杂的地区,线路埋深大,最深处达地面以下36 m。

6号线一期的西段最初与东段一样也在朝阜大街地下,由于中间穿过了北京皇城且接近故宫,而受到较大的文物保护压力。为了避免文物保护的问题,整个西段向北平移了1.5公里,到了平安大街地下,形成今天的6号线的路线。

2007年10月,6号线规划方案获批复;12月8日上午,6号线正式开工。

2008年10月做出站台全部入地的决定。

2009年1月17日,十里堡站开始占路施工,为6号线一期第一个动工的车站。

2010年1月14日,6号线一期的规划方案及站点位置图在北京市规划委网站进行公告。

2011年2月25日,青年路站在全线率先封顶;2月28日,6号线二期开工;5月18日9点左右,十里堡站工地隧道发生局部坍塌,一名工人被埋;6月1日2时30分许,平安里站工区发生塌方事故,一名工人被埋,后经抢救无效身亡;8月,一期终点站草房站实现结构封顶。

2012年2月8日,为解决6号线和16号线换乘问题,北京市规划委确定在白石桥南站和车公庄西站之间增设“二里沟站”。

2013年4月28日上午,6号线二期16标段盾构始发仪式在东夏园站举行,“铁盾一号”盾构机成功始发。

2014年2月12日,6号线西延调整规划,将苹果园南路站和苹果园枢纽站(1号线和S1线换乘)由高架车站调整为地下站,并向西延伸一站。

2015年6月,6号线西延工程完成土建工程10%,区间90%进场,车站60%进场。

图2-1:地铁6号线线路图

2.1.4 地铁9号线的基本情况及通车过程

北京地铁9号线是一条位于城市西部、整体呈南北走向的线路,主要分布在丰台、海淀两个行政区。线路起点设在北京市西南部丰台区的郭公庄,在规划六圈南路与万寿路南延路口设郭公庄站,而后线路沿万寿路南延向北,从丰台火车站东侧穿过并一直向北至广安路路口,然后线路右转沿道路向东,穿过六里桥,至羊坊店路路口左转,再沿道路向北,穿过北京西客站、玉渊潭公园,最后线路沿首都体育馆南路继续向北,至长河桥以北设置终点站白石桥站与4号线衔接。线路在南端的六圈沿六圈路东西向设车辆段一处。

北京地铁9号线的规划于20世纪90年代出现,是一条位于城市西部、整体呈南北走向的线路,在1999年的北京轨道交通规划中,一方面9号线连接郭公庄、北京西站、白石桥(国家图书馆),与最终确定的9号线线位大体一致;另一方面线路向北行经中关村、圆明园,到达香山,这一线位后被4号线取代。2002年,9号线被列为目标2008年开通的线路之一,但进一步工作没能落实。北京西站和国家图书馆站的地下结构在早先随火车站和4号线建成。2007年,9号线宣告正式开工建设。白堆子至军事博物馆站区间要下穿玉渊潭公园湖区,公园东湖从2009年末起将水抽干半年,以便盾构机在卵石含量高的地下掘进。

郭公庄车厂顶部进行了“上盖开发”,即车库顶部支撑加厚的钢板,以此为地基修建房屋和绿化地,从而节约城市用地空间。类似的方案在四惠车厂(1号线)已得到实施,在与9号线同期建设的平西府车厂(8号线)、五路车厂(6号线)也获得应用。

2011年7月17日,郭公庄站到北京西站长约10.8千米的区间双向隧道打通,同年9月25日开始空车试运行,於2011年12月31日载客试运营(丰台东大街站於次年10月12日开通。由於9号线在北京西站使用双岛车站的外侧轨道,折返过程中需要进入为7号线预留的内侧轨道多次掉头,操作难度较大,加之与房山线一同脱网运行,客流有限,故初开通时9号线采取保证8分钟,最小6分钟的发车间隔。

2012年11月1日,9号线北段开始按运营图空载运行。2012年11月26日,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邀请部分北京市民到9号线北段试乘。[7] 2012年12月30日,9号线北段通车运营,正式接入地铁网络。

图2-2:地铁9号线线路图

2.1.5白石桥南地铁站基本情况

白石桥南站是北京地铁9号线与6号线的换乘车站,6、9号线同期设计、同期实施。车站位于首体南路(规划红线宽65m)与车公庄大街(规划红线宽75m)交叉口,2条道路均实现规划。路口西北角为新建成的主语国际中心,西南角为北京市环保局大院,东南角为总参干休所、车公庄西路12号院,东北角为国兴家园、中国机械进出口总公司等。车站所处站位地下管线密集,大型管沟众多。其中首体南路呈“Z”形4400mm×2800mm和2200mm×1100mm的热力隧道及车公庄大街道路中线处4400mm×2100mm 热力隧道在路口处十字交叉布置,埋深68m,车公庄大街方向埋深11147m<1050mm的燃气套管及首体南路西侧埋深3m的雨水管对车站站位及换乘形式起控制作用。

2.1.6白石桥南地铁站周围环境布局及3D结构图

白石桥南站位于首都体育馆南路(南北向)和车公庄西路(东西向)交叉口。出口信息。

附近有大富豪,国兴家园网球馆,鼎鼎香国兴店,醉宏博红酒会馆,北京农商银行车公庄支行,中国银行主语城支行,京岭酒店,北京市环保局,车公庄西路等。环境布

局合理,且无明显问题。

图2-4 白石桥南地铁站区域位置图

2-5 白

石桥

南地

铁站

3D布

局图

2.2自然条件

2.2.1气象条件

北京地区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地区,气候受蒙古高压的影响,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年降水量644毫米。北京四季分明,冬季干燥,春季多风,夏季多雨,秋季晴朗温和,年平均气温10——12摄氏度。

冬季,经由西北部吹来的冷空气,受高山阻挡,下沉时又受增温作用,因此北京冬季比其它同纬度地区温暖,无霜期约180-200天。夏季因东南暖温气流受海洋调节作用,亦不热。这使北京形成了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的优越气候条件。而每年9——10月,秋高气爽,气候宜人,空气质量为1——2级,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

2.2.2地形地貌

本工程位于城市西部平原地区,沿线地形基本平坦,起伏不明显,全线地势总体北高南低。受古河道影响,沿线附近曾分布有水塘、沼泽,经过多年的人工整治和城市建设,以前的沟、塘等已被填埋,地表已被建筑物、道路、绿地等覆盖,无明显的地形特征。

2.2.3水文地质条件

1)地下水类型及含水岩性

北京平原地区的第四纪松散物中的地下水类型多位潜水和承压力,受地面水体和地下管线影响,局部地区赋存上层滞水。海淀区的潜水和承压力的自然水位动态和季节有关,一般9~11月份水位较高,5~7月份水位较低。承压水的动态比潜水稍有滞后,水位还是处在一定的波动的状态。

2)地质构造

北京地区位于华北平原北部边缘,北部、西部为山区,属于燕山和太行山余脉。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华北地台中部—燕山沉降带的西段;处于祁吕贺山字形构造东翼,新华夏系第二沉降带于第三隆起带之间,平原构造主要受新华夏系控制。海淀区地质平稳。

深圳地铁运营安全评价体系研究

摘要 地铁是我国起步较晚的地铁建设项目之一。在国早期地铁建设经验的总结参考之下,其在设备设施建设、人才管理建设等方面都处于我国乃至世界先进水平。自通车至今为止,无重大运营事故发生。为了确保今后安全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对地铁安全运营评价体系研究的工作不容忽视。 本文在参考我国地铁安全评价工作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地铁的具体情况,从硬件、软件以及结果三大方面着手确立了设施、管理、故障三大指标,通过对地铁各子系统的组成和职能分析确立了分别对应三大指标的具体衡量指标,并将具体指标细化,从而搭建起四层级结构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构造,以及计算判断矩阵,量化指标,得到安全指标体系中不同层级指标的权重排序。 根据量化结果,得到指标体系的一级指标权重排序为管理、故障、设施,其中管理、故障权重值明显高于设施的权重值;在二级指标中对应于一级指标进行排序,处于第一位的分别为车站客运设施、人员安全素养、突发事故。最终由结果分析确定了地铁安全工作的重点——应急响应系统的完善,并给出了从人子系统、软件子系统、硬件子系统三个方面完善应急响应系统的建议。 关键词:地铁安全评价;层次分析法;指标体系;应急响应 Abstract Shenzhen subway is one of the latest subway construction projects in our country. With the summary and the reference of the construction experience about the domestic subway at earlier stage, the constructions about the equipment, facility, as well as the personnel management have reached the advanced level in our country and even around the world. From coming into use, there has not

石材加工厂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编号:XX(现)20XX-XX XXXXXX 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XXXXXX APJ-(国)-XX 20XX年XX月

XXXXXX

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法定代表人:XXX 审核定稿人:XXX 项目负责人:XXX 评价报告完成日期:20XX年X月X日

前言 为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强安全管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保障作业人员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保护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安全评价通则》、《安全现状评价导则》的有关规定,XXXXXX受XXXXXX的委托,对该公司永成石材厂进行安全现状评价。 安全现状评价是针对生产经营活动中、工业园区的事故风险、安全管理等情况,辨识与分析其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审查确定其与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要求的符合性,预测发生事故或造成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做出安全现状评价结论的活动。 安全现状评价主要内容包括: 1)收集评价所需的信息资料,采用恰当的方法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2)对于可能造成重大后果的事故隐患,采用科学合理的安全评价方法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进行事故模拟,预测极端情况下事故的影响范围、最大损失,以及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或概率,给出量化的安全状态参数值; 3)对发现的事故隐患,根据量化的安全状态参数值,进行整改优先度排序; 4)提出安全对策措施与建议。 在本项目实施安全评价及编写本评价报告的过程中,XX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XX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给予我们许多指导和支持,XXXXXX的有关人员也给予了大力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公司天然气接入项目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公司天然气接入项目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完成日期:2013年月日

前言 本评价机构作为第三方技术性咨询机构,受**公司的委托,对其天然气接入项目进行安全现状评价。 安全现状评价是针对工程项目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事故风险、安全管理等情况,辨识与分析其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审查确定其与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要求的符合性,预测发生事故或造成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做出安全现状评价结论的活动。 按照《安全评价导则》和《石油天然气工程项目安全现状评价报告编写规则》要求,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本机构采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对**公司天然气接入项目进行安全现状评价。通过评价,查找本项目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得出安全评价结论,编制本评价报告。 本报告编制过程中得到了有关专家的指导帮助及**公司的大力支持、配合,谨此表示感谢!

目录 前言.............................................................................................................. I 目录............................................................................................................. II 术语和定义说明 . 0 第一章概述 (1) 1.1安全现状评价评价目的 (1) 1.2安全评价的原则 (1) 1.3评价依据 (1) 1.3.1法律法规和规章 (1) 1.3.2技术标准 (3) 1.3.3其他文件 (5) 1.4评价范围 (5) 1.5评价内容 (6) 1.6评价程序 (6) 第二章项目概况 (8) 2.1公司基本情况 (8) 2.2区域位置及周边环境 (8) 2.2.1区域位置 (8) 2.2.2周边环境 (8) 2.2.3气象条件 (9) 2.3项目基本情况 (9) 2.3.1工程概况 (9) 2.3.2主要工程量 (10) 2.3.3 原料与产品方案 (12) 2.3工艺流程 (12)

地铁运营安全管理要点

地铁运营安全管理要点 近年来,各大城市都加大地铁建设以解决日益紧张的交通压力。随着地铁网络化运营,客流的急剧增加,地铁运营的安全显得尤为重要。地铁运营的根本任务就是将旅客安全及时地运送到目的地。地铁运营的目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地铁运营必须把安全生产摆在首要位置。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与运营安全有关的因素可以划分为四类:人、机器、环境及管理。以管理作为控制、协调手段,协调人、机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并通过反馈作用将系统状态的信息反馈给管理系统,从而改进安全管理方法,最终得到更为安全的系统。 运营的安全管理是指管理者按照安全生产的客观规律,对运输系统的人、财、物、信息等资源进行危险控制的一切活动。该定义包括五个方面的含义: 1. 运营安全管理的目的是消灭和减少运营事故及其损失。 2. 运营安全管理的主体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各级管理人员。 3. 运营安全管理的对象是人(基层作业人员)、财(安全技术措施经费等)、物(运输基础设备和运输安全技术设备等)、信息(安全信息)等。

4. 运营安全管理的方式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5. 运营安全管理的本质是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促使各种矛盾向有利于运营安全方面转化。 安全系统管理的基本内容可包括:总体管理、重点管理及事后管理 一、总体安全管理 在运营管理工作中,一切服务于安全生产的各管理部门,为确保运输安全所做的工作都应纳入总体安全管理的范畴。 包括:安全组织、安全法规、安全技术、安全教育、安全信息、安全资金等。 运营安全总体管理 1.安全组织管理 是安全管理的实施主体,负责安全的组织领导、协调平衡、监督检查工作,使安全管理体制有效地正常运转,保证安全目标的实现。 2.安全法规管理 任务是严格遵循国家有关轨道运营安全的法律、法规等条文规定,对各种运输规章制度和作业标准进行研究、制定、修改、完善、贯彻和落实,使运营安全管理工作做到有法可

深圳地铁运营安全评价体系研究

深圳地铁运营安全评价体 系研究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摘要 深圳地铁是我国起步较晚的地铁建设项目之一。在国内早期地铁建设经验的总结参考之下,其在设备设施建设、人才管理建设等方面都处于我国乃至世界先进水平。自通车至今为止,无重大运营事故发生。为了确保今后安全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对深圳地铁安全运营评价体系研究的工作不容忽视。 本文在参考我国地铁安全评价工作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深圳地铁的具体情况,从硬件、软件以及结果三大方面着手确立了设施、管理、故障三大指标,通过对地铁各子系统的组成和职能分析确立了分别对应三大指标的具体衡量指标,并将具体指标细化,从而搭建起四层级结构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构造,以及计算判断矩阵,量化指标,得到安全指标体系中不同层级指标的权重排序。 根据量化结果,得到指标体系的一级指标权重排序为管理、故障、设施,其中管理、故障权重值明显高于设施的权重值;在二级指标中对应于一级指标进行排序,处于第一位的分别为车站客运设施、人员安全素养、突发事故。最终由结果分析确定了地铁安全工作的重点——应急响应系统的完善,并给出了从人子系统、软件子系统、硬件子系统三个方面完善应急响应系统的建议。 关键词:地铁安全评价;层次分析法;指标体系;应急响应 Abstract Shenzhen subway is one of the latest subway construction projects in our country. With the summary and the reference of the construction experience about the domestic subway at earlier stage, the constructions about the equipment, facility, as well as the personnel management have reached the advanced level in our country and even around the world. From coming into use, there has not happened any significant operation accid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afety task in future, the research to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Shenzhen subway safety operation is inspected. Based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safety evaluation about domestic subway and combined with the real situation of Shenzhen subway, this paper sets three

物资销售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第一章评价目的、依据、程序和范围 1.1任务来源 受**********有限责任公司的委托,我公司对该公司经营危险化学品的安全条件进行安全评价。 1.2评价目的 1.评价该公司经营的范围、品种、数量,以及在经营过程中采取的安全措施、管理制度等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技术标准。 2.鉴别和确定危险有害因素,并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对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析,为实现系统安全提供依据。 3.评价该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的安全现状水平,阐述已采取的安全措施和存在的事故隐患,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提高企业的本质安全管理水平。 4.为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实施监督管理提供依据和参考意见。 1.3评价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5.《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 6.《河南省安全生产条例》(河南省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 7.《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原国家经贸委令第36号) 8.《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公安部令第6号) 9.《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公安部令第18号) 10.《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1号) 11.《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安全评价导则》(安监管管字[2003]38号) 12.《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原劳动部发〔1995〕56号) 13.《关于〈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的实施意见》(安监管管字

[2002]103号) 14.《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单位版)》(安监管危化字 [2004]43号) 15.《关于加强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安全监管的通知》(豫安监管危化[2004]223 号) 16.《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令2005年第9号) 17.《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年版,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等) 18.《剧毒化学品目录》(2002年版,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等) 19.GB 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辩识》 20.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21.GB 50160-92(1999年版)《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22.GB 50058-92《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23.GB 50140-200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24.GB 15603-95《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 25.GB 13690-92《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26.GB 17914-99《易燃易爆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 27.GB 17915-99《腐蚀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 28.GB 17916-99《毒害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 29.GB 18265-2000《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开业条件和技术要求》 30.GB 5044-85《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31.GBZ 2-200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32.GB 50057-94(2000年版)《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33.GB 12158-90《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 34.GB 16483-2000《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定》 35.GB 15258-1999《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 36.GB 190-73 《危险货物运输规则》

安全是地铁运营的生命线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安全是地铁运营的生命线,也公司的基础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我们在安全工作中的重要原则要以预防为主,更是我们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同样,在任何工作都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安全工作也不例外。安全生产中,我们要重视队员的安全素质问题,因为在司机队伍里安全素质的高与低,是安全工作的成败的关键。要以预防和以人为本的两大要素,我们要侧重日常的安全宣传和教育活动。 一、从思想着手,加强安全宣传教育 宣传教育是提高基层员工安全素质的必要手段。在员工的安全宣传教育上,要采取多形式、多渠道,机动灵活的宣传教育方式,时时说,事事说,要充分利用班组安全活动、班前讲话、安全会议、看录像、搞演讲等形式,宣传学习安全知识,结合事故案例的学习,教育司机吸取教训。对现场发现的违章要“软”、“硬”结合。同时要有富有人情味的说服教育、达到教育目的,对一味地“执其一端,抓住一点”,缺少人情味的片面做法是不可取的。 同时,在宣传教育内容上要以宣传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安全生产的基本常识要求为主,既要宣传安全生产的好人、好事、好做法,同时也曝光违章行为。通过宣传教育真正达到提高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增强防范能力、消灭习惯性违章的目的。 从系统化的角度来探索和提高司机安全意识的措施,实际上就是要求创建一种充分体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使其深入每个司机心中,成为安全意识,形成一个互相监督、互相制约、互相指导的安全管理体系,

变领导的强制管理为司机的自我管理,变领导的监督为司机工作上的安全需要。 二、加强员工培训,在技能中求安全 在安全教育培训上也是我们重点内容之一,为安全工作提供思想、智力和能力保证的基础性、经常性工作。木桶理论告诉我们,木桶的容量不是取决于其中的长板,而是取决于其中最短的一块木板。同样道理,司机能否做到一直保持高度的安全思想,而不是由能力和思想基础领先的多数职工来决定,而是受到少数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知识缺乏、安全技能不足的司机所左右,后者才是安全教育培训的重点对象。 因此,在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中,我们重点克服以下两种行为。 一是要坚决克服短期行为。要坚决避免为了早出成效,快出成果,选择基础好、技能强的职工进行强化培训,以应付上级检查考核,而忽视和回避在确实需要教育培训的群体上下功夫的急于求成现象。这种短期行为只是一种掩耳盗铃的行为,表面上看起来成绩很突出,很诱人,但对安全工作的保障来说只是金玉其外,最终是要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在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中,我们要有耐心和恒心,同时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把教育培训纳入安全工作的全过程,从最薄弱的地方入手,稳扎稳打,步步深入,使教育培训的效果表里如一,纵向整体推进,横向全面提高。 二是要坚决克服盲目行为。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在组织开展安全教育培训中,重视调查研究工作,通过问卷调查、考试测评、技术鉴定、座谈讨论等多种途径和手段,搞清楚哪些司机是要安全教育培训的重点,哪

车站管理对地铁运营安全的影响分析(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车站管理对地铁运营安全的影响分析(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2134-21 车站管理对地铁运营安全的影响分 析(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 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 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摘要: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交通网越来越复杂,轨道交通在现代城市发展建设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城市交通网的复杂化直接引发了严重的城市交通问题,交通堵塞是我国各大城市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交通拥堵不仅影响日常生活,还会阻碍城市的发展,是我国现阶段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车站管理工作在城市道路交通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地铁运行安全有重要影响,车站部门应结合地铁实际运行状况强化车站管理工作,为缓解我国交通拥堵提供动力保障。 关键词:车站管理;地铁运营;安全;类型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取得了迅猛发展,各大城市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实力,不断扩大轨道交通范围。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与普通道路交通系统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主要表现在速度快、运量大、能耗低以及乘坐舒适等方面,是现代社会“绿色交通”形式的首选。轨道交通系统有效地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的问题,为城市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地铁以地下运营为主,实际施工非常困难,一旦发生运营事故将会产生不可想象的后果,因此,加强车站管理,促进地铁运营安全是现代城市发展建设过程中必须关注的重点内容。运营安全是提高地铁运行效率的重要保障,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单位应该建立地铁运营系统安全综合评价体系,建立地铁运营安全管理系统,加快城市的发展步伐。 一、地铁运营事故的主要类型 (一)火灾 火灾是常见的地铁运行事故之一,在实际发展过

地铁运营安全风险评价体系研究

地铁运营安全风险评价体系研究 由于地铁属于相对封闭的结构工程,车站内部集聚大量人员、设备,极易出现各种安全隱患。针对这种情况,地铁工作人员必须认真做好安全事故预防工作,定期客观分析、对地铁车站的运营安全风险进行评价,优化地铁车站安全管理方法,确保地铁处于安全、稳定运行中。本文对地铁运营安全风险评价体系进行研究。 标签:地铁;运营安全;风险评价体系 1、地铁运营安全风险评估体系的研究现状 近几年,我国城市的发展逐渐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这也就导致机动车拥挤问题日益严重。而地铁则以其运输量较大、速度快、不堵车等特点在各大城市的交通系统建设当中得以推广。虽然地铁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交通阻塞的问题,但由于地铁运输是在地下的封闭空间,难以开展救援工作,尤其是随着地铁的发展,乘客逐渐增多,所以,一旦出现事故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危害。同时,我国的地铁运营安全管理经验相对较为匮乏,相对于先进国家来讲存在很大的差异,虽然国家为了避免地铁事故的发生,颁布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但没有建立安全风险评价体系,所以安全管理的效率与质量都相对较低。 2、地铁安全事故和原因 通常情况下,地铁安全事故体现在不同方面,比如,火灾、车辆、通信,机械伤害,地铁车站内部人流大量集中的场所极易发生安全事故,比如,乘客疏散区、安全进出口位置,一旦设置不合理,通道宽度不符合相关要求等,在突发事故发生后,出现拥挤现象,乘客很难逃生,进一步扩大事故范围,人员伤亡严重,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在众多安全事故中,火灾在地铁突发事件中所占比重较大,达到65%,列车出轨也经常发生,水灾、地震等相对较少。由于地铁系统设备复杂化,人流、设备较多,所发生的安全事故种类也比较多,严重程度各不相同。就我国各地区地铁运营而言,并未出现特别重大的事故,一般事故相对较多,其大多都是由设备故障引起的,这和工作人员操作不当、乘客损坏密切相关。 从地铁安全事故发生地点来看,地铁车站是事故高发地点,车辆段、区间发生安全事故比较少。此外,由于地铁车站运营中所发生安全事故具有突发性的特点,加上地铁车站具有的特殊性,极易引发较大规模的拥挤、踩踏事件。针对这种情况,必须合理构建运营安全评价体系,全方位分析各主客观影响因素,客观评价地铁运营的安全风险,制定合理化的措施有效解决存在的问题,促使地铁运营更加安全。 3、地铁运营安全风险管理 地铁运营安全风险管理指的是对地铁运营阶段存在的潜在性安全风险进行

工厂车间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兰州金川金属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氧化镍车间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评价单位:氧化镍车间 审核定稿:张立强 课题组长:陈守权 评价报告完成日期 2010年6月20日

评价人员 评价组长:陈守权 评价组成员:俞金山 张立强 潘应刚 周斌 报告编制人:张立强 报告审核人:陈守权

1 编制讲明 依照集团公司安全治理要求,我车间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对车间安全治理制度、安全治理组织、从业人员资质、生产现场、设备设施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依照现场实际、辨识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危险有害因素可能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缘故,针对危险有害因素及现场情况,对目前现场设施设备、装置防护措施和车间目前采取的治理措施进行评价。

2 车间概况及评价依据 2.1车间概况 2.1.1 **车间简介 氧化镍车间2000年成立,隶属于金川集团公司镍盐厂,2003年划入金川集团公司兰州金川金属材料分公司,为其一个下属车间,车间要紧生产氧化亚镍产品,应用在颜料、陶瓷、磁性材料、催化剂等行业,目前车间职工人数为64人,现生产工艺为火法冶炼产品年产量在1000吨左右,年销售收入1亿元左右,利税x元, 2009年车间通过了三标体系的审核认证,车间氧化镍产品目前正在申报甘肃省名牌产品。 2.1.2氧化镍车间所在地 氧化镍车间位于金昌市金川西路依山而建,地势比较高,海拔高度为1500米----1800米,全年主导风向为西北风,最大风速为25、3∕秒,平均风速为2、3米∕秒,全年最高气温零上40℃,

最低气温零下29、5℃,平均气温10。7℃年平均降水量139、8MM ,属温带大陆性气候。 西侧为供销库房,东侧为机械制造公司,南临铜盐厂,北为一条顺延机械制造公司的马路。距离车间直线距离500米以内没有居民区, 2.1.3 氧化镍车间的要紧产品 氧化镍车间的要紧产品为氧化亚镍。 2.2氧化镍车间生产工艺、装置等情况 2.2.1氧化镍车间的生产工艺 2.2.1.1 干燥煅烧 2.2.2 水洗干燥包装

设备安全生产报告范文安全生产形势分析报告

设备安全生产报告范文安全生产形势分析报告自己的都没写完,先给你参考下 尊敬的各位领导: 08年即将过去,09年也即将到来。回顾整个08年,我公司在镇及安监所和上级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兄弟单位的全体努力下,针对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薄弱环节,突出重点,加强管控,做了大量而有效的安全工作,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效,圆满地完成了08年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各项任务。现将我公司安全工作总结、安全生产形势分析,以及09年的安全工作计划汇报如下: 一、08年工程概况及安全生产形势: 08年我公司在本镇所做的工程XXXXXXXXXXXXXXXXXXXX,在公司___门和各施工队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公司安全生产形势总体保持稳定,良好运转。截至12月22日,本公司未发生任何安全事故。 二、施工安全主要工作情况:

紧紧围绕镇及安监所和上级有关部门关于安全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总方针,组织各施工队进行进场三级安全教育,从思想和观念上充分认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真正做到文明施工、安全施工。08年,我公司主要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抓现场防火:兴达村农业技术服务站工程装修阶段即将开始,随着施工人员渐增、冬季天气干燥,装修过程中防火的隐患不容小视,现场项目部积极的采取应对措施,全力以赴确保装修工程的安全进行。严禁一切违章用火行为,杜绝发生火灾的隐患。加强对现场施工人员的管理,现场施工人员严禁吸烟,坚决杜绝因烟头引起火灾。凡是对重点部位(库房、木工加工区域等)配备灭火器,并有显目的警示牌,做到有备无患。 2、抓现场用电:施工现场的电气设备、设施必须制订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现场电线、电气设备必须有专业电工经常检查,发现问题立即解决。施工用的操作电箱,使用前必须经检查,部件齐全完好,漏电开关动作灵敏、可靠。电气装置遇到跳闸时,不得强行合闸,应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再行合同,线路故障必修由专业人员负责。现场用电必须坚持三级配电,二级漏电保护,做到一机一闸,移动的电动工具应有良好的接地,手持电动工具的电源线不得任意加长,附近必须设置操作电箱。

地铁安全运营体会

地铁安全运营体会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机动车迅速增加,为 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各大城市纷纷投入巨资建设轨道交通系统。到“十五”末,已经有北京、上海、天津、南京等10个城市建成了地铁,通车总里程达到400多公里。此外,还有30多个城市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了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的计划,预计届时全国地铁通 车总里程将超过1000公里。与此同时,如何保证地铁安全地运行已 成为各级管理部门必须面对的问题。地铁安全是个大问题2月18日 发生在韩国大邱市的地铁纵火案,至今还让不少人心有余悸。当时 发生的火灾虽然是人为纵火,但同时也暴露出应急安全设施准备不足、安全设备无法在应急状态下全面启动等地铁建设中的安全问题。据韩国媒体报道,大邱市地铁1997年开通时采用的有关防火安全的 标准,还是上个世纪70年代韩国首次开通地铁时的标准。这次火灾 的发生,引起了很多人对地铁安全的高度重视,尤其是我国地铁尚 处于快速发展的初期,尽快建立健全地铁建设从规划设计到运营管 理的全程安全评估标准,特别是对地铁建设中消防、安检、监控、 疏散等建设的安全评价,十分有必要。地铁在具有运行速度快、可 靠性高等优点的同时,也因为其特有的运行特点而带来一定的安全 隐患。首先,地铁是在地下封闭的空间中运行的,通风条件比较差,一旦发生事故,疏散起来受到一定的限制。如果事故发生在地铁车 辆进站后,疏散起来相对容易一些,如果是在地铁隧道中发生,后

果不堪设想。其次,地铁列车一般载客量比较大,是一个人员高度密集的公共场所。而且地铁乘客来源又比较复杂,同时地铁作为城市大容量、快速公共交通工具的特性,决定了它不可能像火车、飞机那样事先严格、细致地对乘客进行安全检查。因此其安全隐患要高于火车、飞机。 引发地铁安全隐患的另一个问题就是人流量过多造成呼吸道疾病大面积传播。由于地铁车厢相对封闭,空气流通受到限制,加上缺乏阳光照射、客流量大,使地铁成为传染性疾病的易发区。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美国环保局公布的研究文献指出:室内空气污染的水平一般比室外污染要高得多,通常为2至5倍,极端情况下,可超过100倍。作为更封闭的地铁站和地铁车厢,其空气污染的严重性不言而喻。安全运营标准尚不完善近年来,我国各地地铁运营公司也开始重视地铁的安全问题,但是经常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而不能形成一套完整的安全规范。据北京市地下铁道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蒋玉琨介绍,和地铁发达的国家相比,我们国家地铁安全运营管理经验还很不足,具体来说有以下三点:第一是技术标准不够完善,依法建设和运营的规范不够。第二是早期建设水平较低,达不到现在要求的标准。如北京地铁一号线是在“文革”期间开工建设的,资金投入和当时的技术条件决定了结果就是那样,现在改造起来难度比较大;比如,想在其站台上安装保护乘客安全的屏蔽门就

基于层次分析法地铁运营系统安全评价技术的研究

基于层次分析法地铁运营系统安全评价技术的研究 发表时间:2016-11-18T15:25:17.833Z 来源:《低碳地产》2016年10月第19期作者:赵伟[导读] 【摘要】文章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地铁运营系统的安全评价技术展开分析与探讨,首先对层次分析法的主要概念进行分析,并对其应用中的价值进行了探究,然后利用层次分析的方法,构建了以地铁运营系统安全性为核心的层次结构模型,并对相关影响因素对安全水平的影响程度进行了计算与判断,为加强安全相关措施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南京地铁运营有限责任公司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文章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地铁运营系统的安全评价技术展开分析与探讨,首先对层次分析法的主要概念进行分析,并对其应用中的价值进行了探究,然后利用层次分析的方法,构建了以地铁运营系统安全性为核心的层次结构模型,并对相关影响因素对安全水平的影响程度进行了计算与判断,为加强安全相关措施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地铁运营系统;层次分析法;安全评价技术对于地铁运营系统而言,在针对其安全水平进行评价的过程当中最难以克服的问题就在于整个评价的多指标性,为了得到最证实的安全评价结果,必须对多个方面的指标进行综合考察,这些指标当中既涉及到了定性指标,同时也有定量指标。在两种指标并存的条件下,难以指标比较其优劣势,因此必须对其进行科学的处理与分析。层次分析法作为一种应用定量方法对非定量事件进行分析,可通过对复杂系统进行分解的方式,形成目标、原则、方案等多个层次,进而实现对各个层次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故而认为其在地铁运营系统安全评价方面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大量已有研究中均将地铁运营系统这一整体视作是由人、物、环境、以及管理这个方面因素所形成的有机系统,利用层次分析法能够根据上述因素构建针对性的结构模型,从而方面对相关指标权重的分析。本文即围绕该问题进行探讨。 1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概念 美国运筹学家T.L.Saaty于上世纪70年代首次提出了层次分析法的概念,认为层次分析法的主要价值是对应用定量方法对非定量事件进行分析,可通过对复杂系统进行分解的方式,形成目标、原则、方案等多个层次,进而实现对各个层次的定性与定量分析。 当前,层次分析法在多准则、多目标复杂性问题的决策分析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管理评价、安全经济分析、以及资源规划等领域中应用广泛。以地铁运营系统的安全评价为例,层次分析法的应用优势体现在:该方法能够将一个复杂且具有多指标特点的问题以一种科学且客观的方式转换为单指标问题,从而在一维空间中进行评价。层次分析过程当中,决策人的思维过程数学化,对人的主观判断的定性分析进行定量化处理,使决策人在分析过程当中思维保持一致性,进而能够得到不同决策方案下的差异数字化,通过此种方式辅助决策人对最优方案进行选择。但还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在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的过程当中,单纯使用层次分析法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是指层次分析法以主观判断为基础,无法确保计算得到的权重即为复杂下同下各个因素所对应的客观权值,为了使对复杂系统的分析结果更加的准确与可靠,还需要在实践中对其效度与价值进行逐一验证。 2 层次分析方法 大量已有研究中均将地铁运营系统这一整体视作是由人、物、环境、以及管理这个方面因素所形成的有机系统。在层次分析结构当中,将地铁运营系统安全水平作为“A”,下属各项影响因素:(1)人的因素设置为“B1”;(2)物的因素设置为“B2”;(3)环境因素设置为“B3”;(4)管理因素设置为“B4”。在此基础之上,B级因素进一步下属影响指标,人的因素下下属:(1)乘客,设置为“C1”;(2)列车操作人员,设置为“C2”;(3)管理人,设置为“C3”;物的因素下下属:(1)车辆系统,设置为“C4”;(2)通信系统,设置为“C5”;环境的因素下下属:(1)自然环境,设置为“C6”;(2)作业环境,设置为“C7”;管理的因素下下属:(1)安全投入,设置为“C8”;(2)规章制度,设置为“C9”。 在层次分析法技术作用之下,根据评价因素判断矩阵,进行层次单排序以及总排序处理,用此种方式确定对应的评价因素以及评价因子对应权重。具体思路是,根据判断矩阵计算对应对于上一层次某因素而言,此次与其有关的元素重要性次序的权重。层次单排序的权重可以在MATLAB软件的辅助下求正规化特征向量而得到。以上述设置标准下的地铁运营系统为例,在层次分析过程当中,需要分别计算A ——B4;B1——C3;B2——C5;B3——C7;B4——C9各个层次所对应的判断矩阵、计算指标值。对应数据结果如下表(表1~表5)所示。

中国地铁安全运营情况心得体会

中国地铁安全运营情况心得体会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机动车迅速增加,为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各大城市纷纷投入巨资建设轨道交通系统。到“十五”末,已经有北京、上海、天津、南京等10个城市建成了地铁,通车总里程达到400多公里。此外,还有30多个城市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了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的计划,预计届时全国地铁通车总里程将超过1000公里。与此同时,如何保证地铁安全地运行已成为各级管理部门必须面对的问题。地铁安全是个大问题2月18日发生在韩国大邱市的地铁纵火案,至今还让不少人心有余悸。当时发生的火灾虽然是人为纵火,但同时也暴露出应急安全设施准备不足、安全设备无法在应急状态下全面启动等地铁建设中的安全问题。据韩国媒体报道,大邱市地铁1997年开通时采用的有关防火安全的标准,还是上个世纪70年代韩国首次开通地铁时的标准。这次火灾的发生,引起了很多人对地铁安全的高度重视,尤其是我国地铁尚处于快速发展的初期,尽快建立健全地铁建设从规划设计到运营管理的全程安全评估标准,特别是对地铁建设中消防、安检、监控、疏散等建设的安全评价,十分有必要。地铁在具有运行速度快、可靠性高等优点的同时,也因为其特有的运行特点而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首先,地铁是在地下封闭的空间中运行的,

通风条件比较差,一旦发生事故,疏散起来受到一定的限制。如果事故发生在地铁车辆进站后,疏散起来相对容易一些,如果是在地铁隧道中发生,后果不堪设想。其次,地铁列车一般载客量比较大,是一个人员高度密集的公共场所。而且地铁乘客又比较复杂,同时地铁作为城市大容量、快速公共交通工具的特性,决定了它不可能像火车、飞机那样事先严格、细致地对乘客进行安全检查。因此其安全隐患要高于火车、飞机。 此外,引发地铁安全隐患的另一个问题就是人流量过多造成呼吸道疾病大面积传播。由于地铁车厢相对封闭,空气流通受到限制,加上缺乏阳光照射、客流量大,使地铁成为传染性疾病的易发区。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环保局公布的研究文献指出:室内空气污染的水平一般比室外污染要高得多,通常为2至5倍,极端情况下,可超过100倍。作为更封闭的地铁站和地铁车厢,其空气污染的严重性不言而喻。安全运营标准尚不完善近年来,我国各地地铁运营公司也开始重视地铁的安全问题,但是经常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而不能形成一套完整的安全规范。据北京市地下铁道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蒋玉琨介绍,和地铁发达的国家相比,我们国家地铁安全运营管理经验还很不足,具体来说有以下三点:第一是技术标准不够完善,依法建设和运营的规范不够。第二是早期建设水平较低,达不到现在要求的标准。如北京地铁

(安全生产)天津市西青区成达金属加工厂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天津市西青区成达金属加工厂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XX安全评价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安全评价资质证书XXX-(X)-XXX-XXXX 二〇一一年十月二十日

天津市西青区成达金属加工厂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法定代表人:郭少成 技术负责人:郭振龙 过程控制负责人:郭振龙 评价项目负责人:潘富旺 二〇一一年十月二十日

评价人员 技术专家 姓名签字

目录 第一章概述 (1) 1.1安全评价的目的 (1) 1.2安全评价的过程与范围 (1) 1.2.1评价范围 (1) 1.2.2评价过程 (1) 1.3安全评价的依据 (2) 1.3.1法律、法规和规章 (2) 1.3.2主要标准、规范 (3) 1.4评价单位概况 (4) 1.4.1评价单位基本情况 (4) 1.4.2工厂位置所在图 (4) 1.4.3工厂总平面图 (5) 1.4.4建(构)筑物基本情况 (5) 1.4.5自然条件 (6) 1.4.6安全管理状况 (6) 第二章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7) 2.1 主要危险物质分析 (7) 2.1.1氧气瓶、乙炔气瓶 (7) 2.1.2二氧化碳气瓶 (10) 2.1.4氩气瓶 (12) 2.2 主要危险因素辨识 (13) 2.2.1 物体打击 (13)

2.2.2 机械伤害 (14) 2.2.3 触电 (15) 2.2.4高温危害 (16) 2.2.5火灾爆炸 (16) 2.3 主要有害因素辨识 (17) 2.3.1 噪声 (17) 2.3.2金属烟尘的危害 (18) 2.3.3有毒气体的危害 (19) 2.3.4电弧光辐射的危害 (19) 2.3.5高频电磁场的危害 (20) 2.3.6其他危害 (20) 2.3.4重大危险源辨识 (21) 第三章评价单元划分与评价方法 (22) 3.1评价单元划分的原则 (22) 3.2评价单元的划分 (22) 3.3评价方法的选用及介绍 (22) 第四章定性、定量评价 (26) 4.1厂址及总平面布置评价单元 (26) 4.1.1运用安全检查表法对厂址及总平面布置单元进行评价 (26) 4.1.2厂址及总平面布置单元评价结论 (29) 4.2生产作业安全评价单元 (29) 4.2.1机械工厂危险等级划分 (29) 4.2.2机械伤害 (30) 4.3防火防爆评价单元 (32)

安全现状评价报告内容

安徽金寨金铜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金寨县汞洞冲铅锌矿 地下开采系统 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工程编号:FMAPLAHX—2016—2003 六安市华夏安全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证书编号:APJ—(皖)—332 二〇一六年七月

安徽金寨金铜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金寨县汞洞冲铅锌矿 地下开采系统 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工程编号:FMAPLAHX—2016—2003 法定代表人:陈昌明 技术负责人:岑佑华 项目负责人:潘显军 二〇一六年七月

评价人员

前言 为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和《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0号),为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保障矿山安全生产,保护从业人员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本公司在资质范围内依法开展非煤矿山安全现状评价工作。 受安徽金寨金铜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委托,我公司接受了对其汞洞冲铅锌矿安全现状评价工作,成立了该项目安全评价组。评价组收集了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并编制了安全现状评价现场调查表,确定评价程序和方法,该项目评价组于2016年6月3日~7月18日多次进入该矿现场,进行了现场调查和资料收集,对调查中发现的主要问题书面反馈到矿。 评价组在调查、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对该矿安全管理、采矿、矿井通风、提升运输、供配电、防火、防排水等系统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与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定性、定量的评价方法进行安全评价,查找出存在问题与隐患,并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形成评价结论,同时对照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必须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得出专项评价结论,为其安全生产许可证延续工作提供依据。 评价组在安徽金寨金铜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汞洞冲铅锌矿安全现状评价及报告编制过程中,得到了安徽金寨金铜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的领导和职工的大力支持,同时得到六安市、金寨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监督指导,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中国地铁安全运营心得体会

中国地铁安全运营心得体会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机动车迅速增加,为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各大城市纷纷投入巨资建设轨道交通系统。到“十五”末,已经有北京、上海、天津、南京等10个城市建成了地铁,通车总里程达到400多公里。此外,还有30多个城市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了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的计划,预计届时全国地铁通车总里程将超过1000公里。与此同时,如何保证地铁安全地运行已成为各级管理部门必须面对的问题。地铁安全是个大问题2月18日发生在韩国大邱市的地铁纵火案,至今还让不少人心有余悸。当时发生的火灾虽然是人为纵火,但同时也暴露出应急安全设施准备不足、安全设备无法在应急状态下全面启动等地铁建设中的安全问题。据韩国媒体报道,大邱市地铁1997年开通时采用的有关防火安全的标准,还是上个世纪70年代韩国首次开通地铁时的标准。这次火灾的发生,引起了很多人对地铁安全的高度重视,尤其是我国地铁尚处于快速发展的初期,尽快建立健全地铁建设从规划设计到运营管理的全程安全评估标准,特别是对地铁建设中消防、安检、监控、疏散等建设的安全评价,十分有必要。地铁在具有运行速度快、可靠性高等优点的同时,也因为其特有的运行特点而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首先,地铁是在地下封闭的空间中运行的,

通风条件比较差,一旦发生事故,疏散起来受到一定的限制。如果事故发生在地铁车辆进站后,疏散起来相对容易一些,如果是在地铁隧道中发生,后果不堪设想。其次,地铁列车一般载客量比较大,是一个人员高度密集的公共场所。而且地铁乘客来源又比较复杂,同时地铁作为城市大容量、快速公共交通工具的特性,决定了它不可能像火车、飞机那样事先严格、细致地对乘客进行安全检查。因此其安全隐患要高于火车、飞机。 此外,引发地铁安全隐患的另一个问题就是人流量过多造成呼吸道疾病大面积传播。由于地铁车厢相对封闭,空气流通受到限制,加上缺乏阳光照射、客流量大,使地铁成为传染性疾病的易发区。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环保局公布的研究文献指出:室内空气污染的水平一般比室外污染要高得多,通常为2至5倍,极端情况下,可超过100倍。作为更封闭的地铁站和地铁车厢,其空气污染的严重性不言而喻。安全运营标准尚不完善近年来,我国各地地铁运营公司也开始重视地铁的安全问题,但是经常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而不能形成一套完整的安全规范。据北京市地下铁道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蒋玉琨介绍,和地铁发达的国家相比,我们国家地铁安全运营管理经验还很不足,具体来说有以下三点:第一是技术标准不够完善,依法建设和运营的规范不够。第二是早期建设水平较低,达不到现在要求的标准。如北京地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