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经济制度学第二版答案(袁庆明)

新经济制度学第二版答案(袁庆明)

新经济制度学第二版答案(袁庆明)
新经济制度学第二版答案(袁庆明)

第一章导论

一、复习思考题

1.新制度经济学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其时代背景和理论背景是怎样的?

产生:1937年科斯的《企业的性质》一文首次“发现”了交易费用,为新制度经济学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发展:1960年科斯的《社会成本问题》一文提出了著名的“科斯定理”,揭示了制度对资源配置的重要意义,此后新制度经济学进入繁荣发展的时期。

时代背景:20世纪初至30年代发生在西方国家的两次企业合并浪潮和苏联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计划经济体制实践是新制度经济学产生的直接诱因。

20世纪以来垄断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外部性”问题变得越来越普遍,是新制度经济学产生的又一重要诱因。

理论背景:新古典经济学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

2.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新制度经济学是以经济学方法研究制度的影响、构成、运行、演进的经济学

3.新制度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

新制度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在方法上本质上是一致的,不同主要表现在:前者更注重从经济生活的实际问题出发,主张通过对事实的详细考察,以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后者则过于强调研究的形式化、数学化和抽象性。

4.新制度经济学的经验、历史和制度分析的具体方法是什么?

借助关于制度的理论知识现有成果,通过案例研究方法

5.新制度经济学对古典经济学关于人的行为的假设有何修正和扩展?

1.人有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的两面性:古典经济学家们就把人类行为界定为追求个人利益

最大化的利己主义的化身,即人们通常所说的“经济人”。然而许多情况下,人类行为远比传统经济理论中的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假设更为复杂,利他主义动机也常约束着人们的行为

2.人的理性是有限的:新古典经济学假定“经济人”具备完全理性,即假定人随时随地都自觉地、而且全智全能追求“最大化”或“最优化”。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人的理性是有限的。

3.有机会主义倾向和讲诚信的两面性:古典经济学家只强调了人类行为动机中机会主义倾向的一面,而没有看到或者说忽略了人类行为中还有信任的一面。

6.威廉姆森和努德海文的人性内核模型有何不同?

威廉姆森认为,人们在经济活动中总是尽最大能力地保护和增加自己的利益,自私且不惜损人,只要有机会,就会损人利已,这就是机会主义。

努德海文认为,威廉姆森只强调了人类行为动机中机会主义倾向的一面,而没有看到或者说忽略了人类行为中还有信任的一面。努德海文提出了一个“分裂内核”模型。在该模型中,假定人类同时具有天生的诚信本能和机会主义倾向

7.新制度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是什么关系?

1.新制度经济学是对新古典经济学的“修正”

2.新古典经济学的“硬核”和“保护带”

新古典经济学的内核:稳定性偏好、理性选择和相互作用的均衡结构

新古典经济学的“保护带”:

①主体面临特定环境的约束;

②主体拥有特定的关于环境的信息;

③研究特定的相互作用的方式。

3.新制度经济学对新古典经济学的“保护带”的修正

4.新制度经济学没有抛弃新古典的“硬核”

8.新制度经济学与旧制度经济学是什么关系?

新制度与旧制度经济学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研究纲领,有着各不同的硬核和保护带,他们之间不存在“修正”关系。虽然新制度经济学与旧制度经济学有着相同的研究对象——人类社会的制度及其变迁,但它不是在旧制度经济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9.学习新制度经济学有哪些意义?

学习新制度经济学有助于提高我们的制度创新意识和制度创新能力,这对推动一国或一个企业的制度创新具有重大的意义。

作为一门经济学基本理论,它对我们进一步学好其他经济学科和课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选择题

ABCDDAB

第二章交易费用理论

一、复习思考题

1.康芒斯对交易的论述有哪些内容?如何评价康芒斯的交易观?

把交易作为比较严格的经济范畴建立起来并做了明确界定和分类的是制度经济学家康芒斯。他认为社会关系的本质是交易,他定义了交易的内涵,分析了交易活动的具体类型和形式。

康芒斯将交易作为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分析单位,认识到交易是人与人之间对自然物的权利的出让和取得关系,是所有权的转移,交易的过程有谈判,并区分了三种类型的交易,这是极具意义的。

康芒斯没有用经济学的方法对交易进行成本与收益分析。

2.如何理解交易费用的内涵与外延?

交易的内涵:

康芒斯:法律上所有权的转移。

威廉姆森:技术上责任、义务的转移。

交易的外延:

康芒斯:市场型、管理型、限额型

布罗姆利:制度交易和给定制度下的交易

3.市场型、管理型与政治型交易费用各包括哪些具体项目?

市场性交易费用

1、搜寻和信息费用、

2、讨价还价和决策费用、

3、监督和执行费用

管理型交易费用

1、设立、维持或改变组织设计的费用

2、组织运行的费用

政治型交易费用:

1、设立、维持或改变一个体制中正式与非正式政治组织的费用

2、政治体制运行的费用

4.交易费用的决定因素有哪些?

威廉姆森:

1.廉姆森主要从人的因素、与特定交易有关的因素、交易的市场环境因素,三方面进行分析的。

2.威廉姆森的交易费用理论是在新的人性假设基础上来研究合约行为问题的。导致交易费用产生的因素有:有限理性、机会主义。

3.威廉姆森通过对与特定交易有关的因素,解释各种交易彼此不同。导致交易费用产生的因素有:资产专用性、交易不确定性、交易频率。

4.威廉姆森发现交易的市场环境及潜在交易对手的数量也影响交易费用的产生。

诺斯:

1.商品和服务的多维属性和特征

2.信息不对称与人的机会主义动机

3.交易的人格化特征

5.交易费用有哪些性质?

①交易费用是对人类社会财富和稀缺资源的损耗。

②高额的交易费用可能减少或消除本来可能有利的交易,但也能阻碍有害的交易发生。

③虽然交易费用无法彻底消除,但却是可以降低的。

6.市场型交易费用是怎样测量的?

如果用G1和G2表示一组可供选择的制度安排,G*是被选中的安排,C1和C2是各制度安排方案所对应的交易成本,则可以得到如下式子:

G*=G1,若C1

=G2,若C1>C2

如何计量每一种制度安排方案下的交易成本呢?在威廉姆森看来,首先要揭示使各类组织

(制度)安排有所区别的组织属性如何影响与组织相关的成本,然后以差别化方式将上述成本的发生与交易的各个可观察维度(如资产专用性、交易频率等)相联系。因此可得如下关系式:C=βX+e

7.沃利斯和诺斯是如何测量总量交易费用的?如何评价?

方法:

①对交易功能和转换功能成本进行定义

②对计量任务进行调整,只计量通过市场的各种交易费用。

③加总私人交易部门的价值。就是在公开市场上为产权交换而提供交易服务的各种部门。

④在私人非交易部门中,划分企业职员的职业,提供交易服务的职业收入就是交易费用。

⑤加总公共部门为国防、警察、邮政、金融管理等支出和教育、交通、市政服务中花费的交易费用城市服务等活动而支付的各种费用。

评价:

把社会运行成本划分为交易费用和物资转换费用。在计量中却不具有操作性。因为社会活动在交易活动与转换活动之间的划分并不是泾渭分明的。

他们所谓交易费用总额在实质上是总市场上可计价的各种交易性产业的价值加总,而没有将各种非市场化的资源损失包括在内

二、选择题

DBCACBB

第三章

一、复习思考题

1.用图说明正外部性为什么会导致资源配置不足?

p81

2.用图说明负外部性为什么会导致资源配置过多?

p82

3.解决外部性的传统思路是什么?如何评价解决外部性的传统思路?

对产生正外部性的生产者,政府应提供相当于外部收益的财政补偿,以使私人收益接近社会收益,鼓励其将产出量扩大到社会最大效率的水平。

对于负外部性,可以通过修正性税,使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一致,以解决因外部性引起的资源非帕累托最优配置问题。

即使政府能成为公共利益的代表干预经济活动,但由于下列原因,也可能导致其干预失效。

a.政府干预不是没有成本的。

b.政府干预效果的不确定性。

c.政府干预的另一个代价是围绕政府活动可能产生寻租活动。

4.试用表或图说明科斯第一定理。

5为什么说科斯第二定理比第一定理更重要?

在科斯的《社会成本问题》中可以看到,他不是要说明“交易费用为零,会怎么样,”而是要说明“交易费用为正,会怎么样”。对交易费用大于零的世界产权安排与资源配置关系的揭示,才构成科斯定理的核心内容。

6 如何理解在交易费用大于零时产权的初始界定会对资源配置效率产生影响?

给定产权调整带来的产值增长是相同的,如果初始产权的两种不同界定向新产

权安排调整时面临的交易费用也是相同的,那么,初始产权的不同界定也就不

会影响资源配置的效率。当然,如果不同,则会影响资源配置的效率。

7 举例说明科斯第三定理

科斯第三定理在交易费用大于零的现实世界,制度安排的生产本身是有成本的。至于选择何种制度安排取决于制度生产的成本与由此带来的收益的比较,其中,净收益最大的制度安排就是最佳的选择。最佳的制度选择自然也意味着最大的

经济效率。

8 萨缪尔森是怎样批评科斯定理的?如何看待萨缪尔森的批评?

萨缪尔森的意思是:在交易费用为零的条件下,并不一定保证谈判能达成使产

值最大化的协议。理由是:交易者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会导致交易的垄断,而

这种垄断的市场结构具有种种不确定性,阻碍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的实现。

萨缪尔森宣称针对的是科斯的“零交易费用条件下……”,而实际的批评却偷换

了概念和目标。尽管“垄断”、“不确定性”是现实市场的或交易环境的常态,却

不在“零交易费用”的定义内。只要交易费用为零,即使存在垄断,帕累托最优

也是可以实现的

9 产权界定是怎样影响财富分配和资源配置效率的?

产权界定和收入分配不同会对人们的公平观产生影响,这会间接影响资源配置

的效率。

产权界定和收入分配不同还会影响市场需求结构,导致许多方面有效需求不足,从而影响市场机制的运转效率。

10 科斯第二、三定理有哪些意义?

科斯定理的理论意义在于,它深刻地揭示了在交易费用大于零的情况下产权制

度安排会对资源配置的效率产生影响,这就使制度安排这一在传统经济学中被

当作既定前提的因素日益成为关注的焦点,对新制度经济学的快速发展起到了

巨大的推动作用。

实践意义科斯定理的提出为解决市场经济中普遍存在的外部性问题提供了新的

措施。

科斯定理的提出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也有可资借鉴之处。一是有利于改革者进

一步认识产权明晰化的重要性,使人们不仅仅满足于法律上对产权的规定,而

重视在实际经济运行中具体明确产权边界;二是启发人们在探讨更为合理和更

为有效的产权配置时,必须考虑交易费用。

方法论意义进行经济学研究一定不能脱离实际,要从经济生活的实际问题出发二、选择题

CBBDCDA

第四章

一、复习思考题

1.如何理解产权的含义?产权与产权制度是什么关系?

产权的直接内容是人对财产的一种行为权利,而这种行为权利又体现了人们之

间在财产的基础上形成的相互认可的关系。这就是产权的本质特征。人们在财

产的基础上形成的这种关系总是离不开产权制度的维系,有产权关系必然存在

产权制度。所谓产权制度,不过是制度化的产权关系。

2.作为财产必须同时具备哪些条件?

①必须是独立或相对独立于主体(人或人的群体)的意志而存在的对象。②必

须是能够被人们所拥有并被人们所控制和利用的对象。③必须对人具有使用价值。④必须具有稀缺性。

3.如何认识人权即产权的观点?

产权总要以一定的物和财产为对象,要有其客体或载体。这一标准来评判利,

那么,巴泽尔等人把产权与人权等同的观点就是不正确的。因为,人权中的选

举权、政治民主权等这些权利却不是由人们对物、对财产的直接关系而形成的。因而,显然不能把产权与人权等同。

4.私有产权和公邮产权各有哪些属性?

排他性可分割性可让渡性清晰性

5.如何认识产权的激励与约束功能?

任何一个主体,有了属于他的产权,不仅意味着他有权做什么,而且界定了他得到了相应的利益,或者有了获取相应利益的稳定的依据或条件。

6.产权是怎样产权起源的?包含利益集团的产权起源理论又是如何看待产权起源的?

7.为什么产权界定只能相对清晰?什么是产权界定的“公共领域”?

产权界定的“公共领域”是说明产权的初始界定不能保证完全清晰的原因。为了使资产的产权被完整地界定,资产的所有者和对它有兴趣的人必须对它有价值的各种特性有充分认识。在存在交易费用的情况下,这是不可能的,这样,被转让的资产的某些未被发现的价值就会置于“公共领域”。公共领域p145 8.什么是诺思悖论?如何减少和避免诺思悖论?

没有国家办不成事,但有了国家又有很多麻烦

9.产权安排多样性的原因是什么?

第一,资产本身的稀缺程度。第二,资产的属性的多样性。

13.为什么私有产权是最有效的?共有产权的低效表现在哪些方面?

私有产权制度的运作有四项经济效益,远超任何其他制度。

其一是资产的使用个人自己负责,自负盈亏,鼓励了自力更生的意欲。

其二是私产的转让容许资源的使用落在善用者的手上。

其三是在无可避免的竞争使用资源下,私产的租值消散最小。

其四是基于私产的市场,市价传达的信息虽然不一定准确,但比起其他制度还

是远为可靠的。

首先,共有产权的交易比私有产权的交易困难。其次,在共有产权下,共同组

织内的每一成员都有权平均分享共同体所拥有的产权,共同体内的成员依然可

以自主地做出选择,而共同体内的其他成员无权干预。

14.公地悲剧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解决公地悲剧的既有思路有哪些?

对于公地悲剧的原因,一般都将其简单地归结为公地的共有性质。

至于如何减少或减缓公地悲剧,其一是由国家对公地的进入权进行限制。其二,对公地进行自主制度设计和自主治理。

16.如何认识公共物品的私人提供问题?

如果公共物品的生产和供给能够很容易就实现:“林达儿均衡”,那么公共物品

就不需要交给政府去生产了,私人完全可以生产。P155

二、选择题

CDABCDC

第五章

一、复习思考题

2.分成制是一种低效的契约形式吗?

分成制是一种地主把土地租给农民而收取一部分谷物的传统农业组织(契约)形式。

经济学家们长期认为,分成契约效率低于工资契约和固定租金契约。

3.张五常是如何分析固定合约、分成合约等不同土地契约形式共存的原因的?在资源所有者所拥有的以选择不同资源组合的契约安排。有两个因素影响他们对不同类型契约安排的选择:

①自然风险。在假定存在风险规避的条件下,缔约方会寻求规避风险的成本低于从中所获得的收益的办法。

②交易成本。由于投入产出的物质属性不同,制度安排的不同以及不同契约规定所付出的谈判与努力的不同,各种契约的交易成本也有很大差异。

4.什么是合约选择定理?在张五常看来,合约选择的方向有哪几方面?

5.威廉姆森是如何依据交易的维度对交易进行分类的?

交易的类型:把根据频率划分的两种交易和根据资产专用性划分的三种交易进行组合,形成六种交易类型,即偶然进行的非专用性交易、重覆进行的非专用性交易、偶然进行的混合性交易、重覆进行的混合性交易、偶然进行的高度专用性交易、重覆进行的高度专用性交易。

6.在威廉姆森看来,交易应该如何与契约和治理结构匹配才能保证交易费用最小化?

7.在委托代理关系中产生委托代理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委托代理问题有几种基本类型?

在委托代理关系中,一个常见的现象是代理人不按照委托人的利益最大化行事,甚至损害

委托人的利益,即出现所谓代理问题。

一是信息不对称。二是委托人和代理人利益目标的不一致性。

道德风险,一般指代理人借事后信息的非对称性、不确定性以及契约的不完全性而采取的

不利于委托人的行为。简单地说,就是代理人借委托人观测监督的困难而采取的不利于委

托人的机会主义行动。

逆向选择,一般是指代理人利用事前信息的非对称性等所进行的不利于委托人的决策选择。这里所涉及的是事前的非对称信息所造成的问题。

8.什么是完全契约?完全契约的条件和假设前提各是什么?

完全契约,就是契约条款详细地表明了在与契约行为相应的未来不可预测事件出现时,每

一个契约当事人在不同的情况下的权利与义务、风险分享的情况、契约强制履行的方式及

契约所要达到的最终结果。

个人理性假设。①有理性的决策者具有稳定的偏好函数,这种偏好函数是按次序排列的结果;②每种可选择结果的概率分布是已知的,故契约当事人可以在局限条件下做出自己的

偏好选择;③契约当事人选择的结果是在其局限条件下追求自己的效用最大化。

市场环境假设。①每一契约当事人都拥有对其选择的对象与结果的完全信息。②存在着足

够多的交易者。③契约条款的影响与作用不存在当事人之间的外在性。④契约运作过程中

的交易费用为零。

9.什么是不完全契约?不完全契约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在一个不确定性的世界里,要在签约时预测到所有可能出现的状态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使预测到,要准确地描述每种状态也是很困难的;即使描述了,由于事后的信息不对称,当实际状态出现时,当事人也可能为什么是实际状态争论不休;即使当事人之间的信息是对称的,法院也不可能证实;即使法院能证实,执行起来也可能成本太高。这样,契约中总留有未被指派的权利和未被列明的事项,这样的契约就是不完全契约。

原因:

有限理性。由于人的有限理性与外在环境的复杂性,人们不能在事前把与契约相关的全部信息写入契约条款中,也无法预测到将来可能出现的各种偶然事件。

交易费用。在TC>0时,部分契约可能因TC过高而无法达成。在此情况下,选择长期契约可避免一系列短期契约带来的附加费用。

非对称信息。因为非对称信息的存在,对不可观察的行为与无法验证的信息可设计较好的契约来减少信息的非对称性,但要完全消除是不可能的。

语言使用的模糊性。语言只能对事件、状况大致地描述,这意味着语言对任何复杂事件的陈述都可能是模糊的。

在新制度经济学的不完全契约理论中,存在两个主要分支:一个分支是以威廉姆森、克莱

茵等人为代表的交易费用经济学(TCE),可以称之为交易费用经济学的不完全契约理论;另一个分支是以格罗斯曼、哈特和穆尔为代表的新产权学派(PRT),可以称之为新产权

学派的不完全契约理论。

新产权学派不同于早期由科斯、阿尔钦等人创立的“产权经济学”,一方面是因为它用“剩余

控制权”这个新概念定义所有权;另一方面是因为它使用了精巧的数学模型从而成功地成为

主流契约理论的一部分,故而被称作“新产权学派”。

对于不完全契约的主要原因,实际上这两种理论存在着明显的分歧

11.契约的实施机制是怎样演进的?

由于契约总是不完全的,这就给交易双方提供了采取机会主义行为的可能性,这使得契约

的实施机制变得十分必要。

契约实施机制的形成是一个演进的过程。最初,契约主要靠私人的自我实施。当交易扩大

到一定范围后,出现了私人第三方介入契约实施。最后,随着市场交换的不断扩张,民族

国家逐渐取代私人成为契约的首要的第三方实施机制。

12.在交易费用经济学家看来,“敲竹杠”问题的治理主要依靠什么?

默认契约防范敲竹杠问题的作用:在人们的印象里,如果合同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纠纷和争端,合同方一般会诉诸法院来解决,即由政府或其他外部机构通过法律来实施合同。其实,在现实的大多数合同履行中,人们往往不是依赖于法院根据合同条款所施加的裁决和强制履行,而是依赖于合同方自我实施的履行机制来解决不完全合同问题和纠纷,并且,这被看作是履行不完全合同的有效工具。

在当事人看来,利用法律程序是要花费成本,甚至是高昂的成本。将包括了遗漏条款和模

糊不清的陈述的不完全合同的纠纷交付法院,由法官和陪审团裁决,无异于一场代价昂贵的赌博,因为他们未必具备合同所涉及的专业知识和信息。比较而言,通过法院实施的明确契约,能够较有效地解决或抑制机会主义问题,但实施成本高昂;自我实施的默认契约成本较低,但很难解决机会主义问题。因此,对默认契约或合同的自我实施的研究集中于如何克服机会主义问题。

二、选择题

CBADDBD

第六章

一、复习思考题

1.科斯和张五常的企业性质观是怎样的?

科斯:

企业性质观:①企业的出现是为了节约交易费用而代替市场的②企业实质上是企业家与其他生产要素所有者之间签订的长期契约

张五常:

企业的出现可以看作是由要素市场契约代替产品市场契约。

2.阿尔钦和德姆塞茨的企业性质观是怎样的?

企业实质上是由团队生产中的各要素签订的一个合约结构构成的,即企业是由要素交易契约而构成的契约结构。

3.如何认识企业的性质是生产性与契约性的统一?

4.威廉姆森的市场治理与企业治理的权衡模型是怎样的?

市场比企业内部组织能更有效地产生强大的激励并限制官僚主义的无能。市场还能汇集需求,从而实现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因此,市场在生产成本控制方面占有优势。

企业内部组织的长处则在于易于建立不同的治理手段,因而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

因此,如果一个交易面临内部制造还是市场采购的选择(先假定不存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那么决定选择的关键因素是对生产成本的控制和生产期间调节的自在性。

5.什么是威廉姆森的组织形式的分立结构分析?

威廉姆森(1991)从激励强度、契约法、适应性、行政控制和官僚成本等多个维度,更加完整地刻画了“市场-混合形式-企业-官僚组织”这四种经济社会中最主要的组织形式。

从最初的“二分法”(市场-企业)到“三分法”(市场-混合形式-企业)再到“四分法”,不同类型组织形式具有不同的特征,彼此之间不能串换,这就是所谓的“分立的结构选择分析法”。6.如何理解新古典企业理论忽视了企业的产权结构?其后果是怎样的?

新古典企业理论认为,在短期中,企业总是能够做出使企业的即期利润最大化的决策,而在长期中,则能做出使企业净现值最大化的最优决策。

企业的效率和成功或多或少地取决于其中的成员如何更好地将他们的努力联合起来并进行高效率的合作。这是离不开一个有效的产权激励结构的。

正因为新古典企业理论忽视了企业内部的契约安排和产权结构,使其理论常常缺乏现实的解释力,公有制企业效率低下。

7.阿尔钦和德姆塞茨的团队生产理论是怎样的?

在阿尔钦和德姆塞茨看来,企业本质上是一种团队生产。团队生产一般都使用几种类型的资源、其产品不是每一参与合作的资源的分产出之和、团队生产的总产出要比每个队成员的分产出之和大。要保证团队生产的总产出大于分产出,即形成真正的团队,经济组织必须解决两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计量投入的生产率以及对报酬的计量。因为如果经济组织

(即团队)的计量能力很差,报酬与生产率之间只有松散的联系,生产率将较低,而如果经济组织的计量能力很强,生产率就较高。

8.公开发行股票的公司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治理机制是什么?

9.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搭配的价值及理论依据是什么?

从一般意义上讲,对于任何稀缺资源,都必须界定对该资源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并使它们对称分布。如果二者被结合在一起并落在同一主体上,那就是一个完整的产权。完整的产权才有稳定的性质。

把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结合在一起,就可以让决策者承担决策的全部财务后果。有收益权而无控制权的人会不计资源损耗的代价去追求收益(企业承包);有控制权而无收益权的人会不思改进控制方法或滥用控制权。

10.企业最优所有权结构选择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谁应该是资产的拥有者取决于其投资决策对所有权结构的弹性大小。

资产应该由谁拥有取决于谁的投资更重要、谁的投资具有更高的边际生产力。

资产应该由谁所有取决于运作资产的专门知识为谁拥有以及这种知识的转移成本的高低。高度互补的资产应该被置于共同所有权之下;而如果资产是相互独立的,那么它们就应该被分开拥有。

二、BCCBDAD

第八章

一、复习思考题

1.菲尼的制度变迁供求分析框架是怎样构成的?其优点和缺点各是什么?

新制度经济学(多篇范文)

新制度经济学 新制度经济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 新制度经济学 2. 完全理性 3. 交易费用 4. 市场型交易费用 5. 产权 6. 私有产权 7. 共有产权 8. 完全契约 9. 不完全契约 10. 不完全契约 11. 道德风险12. 逆向选择 13. 剩余索取权 14. 剩余控制权 15. 公司治理 16. 正式制度 17. 非正式制度 18. 路径依赖 二、判断说明 1. 斯密看到了人的利己心,认为市场机制可以巧妙地利用人的利己心,把人们增加自己利益的行动引导到增加社会福利的方向上来,因而是完全正确的。 2. 技术进步既会降低交易费用,也会提高交易费用。 3. 政府在解决外部性问题上的唯一作用就是界定产权,因为,有了产权的初始界定,当事人可以通过产权交易解决外部性问题。 4. 私有产权意味着所有与资源有关的权利都掌握在一个人手里。 5. 永远不可能清楚界定所有权。 6. 在学校食堂就餐后餐具必须由同学自己送到残食台,而在校外餐馆就餐后餐具由服务员收拾,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是校外餐馆的饭菜比学校食堂的更贵。

7. 在计时工资合约下,工人有赶速度的动机,由此必须对产品质量进行严格检查。相比之下,在计件工资合约下,工人有强烈的偷懒动机,必须对工人进行更严格的监督和检查。 8. 公共物品一定是公共财产。 9. 公司的股权合约是为了节省度量企业家对企业利润贡献的费用。 10. 人们常说的“朝令夕改”就是说任何制度都可以在一天之中形成,也可以在一天内废除。 三、简答题 1. 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2. 交易费用的性质 3. 科斯第一定理 4. 产权的激励与约束功能 5. 如何根据交易的维度对交易进行分类 6. 简述按剩余收入索取结构划分的企业类型 7. 比较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的区别 8. 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区别 四、论述与案例分析题 1. 论述委托——代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和类型 2. 公开发行股票的公司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治理机制是什么 3. 制度安排和制度结构各具有哪些特征

新制度经济学试题1答案

5.三边治理:一种介于市场治理和专用性资产交易(双边)治理之间的中间形式。它不是直接诉诸法律来保持或断绝交易关系,而是借助于第三方(仲裁者)来帮助解决争端和评价绩效。 6.制度耦合:指的是制度结构内的各项制度安排为了实现其核心功能而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从不同角度来激励与约束人们的行为。在制度耦合的情况下,制度结构内的各项制度安排之间不存在结构性矛盾,没有互相冲突和抵制的部分,从而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制度结构的整体功能。 二、问答题(5*10=50) 1.现代公司面临的问题是什么?如何治理? 现代公司面临的问题是代理问题与代理成本。1’ 减少代理问题和代理成本有两条途径或思路:即激励和约束。对公司经理代理问题的“约束”思路,即“公司治理”。1’ 公司治理结构,就是约束股份公司经营者行为、减少代理问题和代理成本的一系列组织机构、制度安排和客观力量。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存在于公司内部的各种组织机构和制度安排,叫做公司治理的内部结构;另一类是存在于公司外部的各种客观力量,叫做公司治理的外部结构。2’ 加强内部治理,就是以更恰当的方式组织好董事会、监事会以及相关的审计委员会,争取有责任心的大股东对公司的关注,保证企业的报告系统和审计系统向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及外界提供和披露系统的、及时的和准确的信息,保证经营者很好地履行对股东的责任,尽到作为代理者的义务。3’公司治理的外部结构包括一般少数股东以及潜在股东、资本市场、股票交易所等,以及经理市场、产品市场、社会舆论监督和国家法律法规等外部力量对企业管理行为的监督。外部治理结构是内部治理结构的补充,其作用在于使经营行为受到外界评价,迫使经营者自律和自我控制。3’ 2.威廉姆森是如何分析交易费用决定因素的? 威廉姆森主要是从人的因素、与特定交易有关的因素以及交易的市场环境因素三个方面来分析交易成本的决定因素的。1’ 1.人的因素 现实的经济生活中的人并不是古典经济学所研究的“经济人”,而是“契约人”。“契约人”的行为特征不同于“经济人”的理性行为,而具体表现为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行为。正是“契约人”的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行为导致了交易成本的产生。3’

非营利组织期末复习题

《非营利组织管理》课程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与非政府组织相比,非营利组织侧重于和()的区别,强调这些组织不以营利为目的,是独立于市场体系之外的一种组织。 C.企业 2.()也可称为民间性,这是非营利性组织区别于政府的根本属性。C.非政府性 3.下列关于非营利组织非政府性特征表述错误的是()。 D.非营利组织虽然是政府组建的,但是不从属于政府部门 4.非营利组织在不同国家对它有不同的称谓或相关术语,下列关于各种称谓或术语表述错误的是()。A.相对非政府组织这个概念来说,非营利组织在国际社会更为通用,历史更悠久 5.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使用比较普遍的一种分类方法,是依据()将非营利组织分为12个大类,24个小类。 A.所属产业的不同 6.下列组织不属于社团法人的是() B.养老院 7.非营利组织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A.市场经济的发展 8.()是非营利组织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其成熟与否直接关系到非营利组织的健康发展。国外非营利组织最早出现于古代各文明国家的()。 D.奴隶制晚期 9.非营利组织的产生有其历史渊源,这一渊源不包括()。C全球结社革命 10.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是建立在()文化的基础上。 D 集体主义 11.人们都不愿意花钱购买公共物品,而期望别人出钱购买,自己享受同样的权利,这就是经济学上的()。B 搭便车现象 12.美国经济学家()认为任何投票者都有对于物品的需求(包括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政府、市场和非营利部门都是满足个人需求的手段B伯顿·韦斯布罗德 13.下列关于政府失灵理论的表述错误的是()。D所有公共物品都必须由政府来提供 14.美国学者汉斯曼1980年在《非营利企业的作用》中提出(C契约失灵理论 15.就获取资源的方式而言,政府的特征是“强制”,营利组织的特征是“自愿”和“互利”,而非营利组织的特征是“自愿”和()。A 公益 16.新制度经济学用()概念来重新解释和阐述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问题。 D 交易成本 17.在新制度经济学看来,市场失灵问题和()密切相关,市场制度因个人理性与社会理性的矛盾导致某些方面的产品供给需付出的信息和交易成本过高。B制度 18.自治组织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为美国著名行政学家、政治经济学家()。D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 19.自治组织理论主要从微观角度探讨自治组织如何发生作用,采用了()的假设。C理性人 20.最早的非宗教性质的操作类非营利组织是1863年由亨利·杜南特在经历索佛利诺战役之后组建的()。B国际红十字会 21.下列关于英国非营利组织的表述错误的是()。B其使用最多的是“公益组织”的概念 22.日本在1998年之前长期采取限制非营利组织发展的制度为()。C主管官厅负责制 23.非营利组织在香港又称为民间组织、非政府组织,这些组织独立于政府和市场而存在,因此也称作()。C“第三部门” 24.由国际非营利组织——()构想和起草的《禁止使用、储存、生产、转让并销毁杀伤人员地雷公约》,最终被138个国家签署,其中40多个国家已经批准了这个公约,从而使其变成了国际法。D国际禁止地雷运动 25.下列关于国际非营利组织的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C1948年,联合国经社理事会给予41个非营利组织咨商地位 26.1950年9月我国制定的有关非营利组织管理的政策法规是()。A.《社会团体登记暂行办法》 27.关于20世纪初到1949年阶段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情况的表述错误的是()。D.多数由官方组织发起 28.国务院民政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是本级人民政府的社会团体的()。 D.登记管理机关 29.登记管理机关应当自收到完成筹备工作的社会团体的登记申请书及有关文件之日起()内完成审查工作。 B.30日 30.《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规定:全国性的社会团体,由国务院的登记管理机关负责登记管理,地方性的社会团体,由所在地人民政府的登记管理机关负责登记管理跨行政区域的社会团体,由所跨行政区域的共同上一级人民政府的登记管理机关负责登记管理。这体现了我国非营利组织管理中的()原则。B.分级管理 31.“在同一行政区域内已有业务范围相同或者相似的”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当作“没有必要成立”的判断时,可不予登记。这体现了我国非营利组织管理中的()原则。 C.非竞争性 32.《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规定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金融保险业除外)用于公益、救济性的捐赠,在年度纳税所得()以内的部分,准予扣除。A.3% 3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暂行条例》规定,个人将其所得通过中国境内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教育和其他社会公益事业以及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地区、贫困地区的捐赠,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的部分,可以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超过部分不得扣除。C.30% 34.下列关于我国非营利组织的税收优惠表述正确的是()。 C.外国政府、国际组织无偿赠送的物资,经海关审查无讹,可以免税 35.下列关于我国非营利组织业务主管单位监督管理职责表述错误的是()。 D.在履行监督管理职责时可向非营利组织收取费用 36.下列关于非营利组织战略管理特点表述不正确的是()。C.战略目标高度清晰 37.战略分析即通过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分析组织的内外部环境,包括()和环境分析两个部分。 D.组织分析 38.()是一种将组织内部的优势与外部环境的机会相匹配,发挥组织内部优势和利用外部机会以达到组织目标的战略。A.SO战略 39.()是利用外部机会来弥补内部劣势的战略,即组织存在外部的机会,但内部却存在劣势,妨碍着外部机会的实现。 B.WO战略 40.()是战略管理的关键环节,是战略规划变为现实的必要途径。C.战略实施 41.识别战略实施中的关键变量,并对它做出灵敏度分析,这些关键变量的变化超过一定的范围时,原定的战略就应当调整,并准备相应的替代方案,这体现了战略实施中的()。 D.权变原则42.()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对战略实施的效益、效率、效果及价值进行判断的一种行为,目的在于获得相关信息,作为决定战略变革、战略改进和制定新战略的依据。D.战略评价 43.战略评价不包括下列哪项活动()。 B.战略分析 44.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应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是()。A 依法理财原则 45.()是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必须长期遵循的基本原则。B 勤俭节约原则 46.在我国整个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法规体系中处于核心和主导地位的法律法规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 47.非营利组织预算管理级次分为:主管预算单位、二级预算单位和()三个级次。 D 基层预算单位 48.实行()办法的非营利组织,应根据定员或基本数字,按照财政部门确定的补助定额标准进行计算编制。 B 定额补助 49.实行()办法的非营利组织,应按照财政部门确定的补助项目,根据事业发展计划和

新制度经济学三个核心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三个核心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就是用主流经济学的方法分析制度的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研究对象是是制度与经济的关系。其中,新制度经济学三个核心理论包括: 产权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委托代理理论。 产权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家一般都认为,产权是一种权利,是一种社会关系,是规定人们相互行为关系的一种规则,并且是社会的基础性规则。阿尔钦认为:“产权是一个社会所强制实施的选择一种经济物品的使用的权利。”这揭示了产权的本质是社会关系。 产权理论的主导思想:产权分配方式决定个体行为,因为它决定对个体的奖励和惩罚机制。以济南华电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为例: 济南华电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是中国最大型的上市发电公司之一。1999年6月30日首次公开发行了约14.31亿股H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挂牌上市。公司于2005年初在境内成功发行了7.65亿A股,并于2005年2月3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目前公司总股本为60.21亿股,其中包括H股约14.31亿股,约占总股本的23.77%;内资股(A)约45.9亿股,约占总股本的76.23%。 产权比例情况:中国华电集团公司持股比例为47.21%,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20.76%,山东省国际信托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11.83%,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1.26%,青岛国信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持股比例为1.18%,青岛华通国有资本运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持股比例为1.03%,山东鲁能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0.98%,航天神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0.84%,中广核财务有限责任公司持股比例为0.59%,博时价值增长证券投资基金持股比例为0.53%。 产权是一个权利束,是一个复数概念,包括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等。各个公司持持有不同的股份,当然也拥有着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等。再例如其中的收益权,各公司根据持股比例不同,因而收益也不同,但都享有其中的收益权。当一种交易在市场中发生时,就发生了两束权利的交换。交易中的产权束所包含的内容影响物品的交换价值,这是新制度经济学的一个基本观点之一。 产权的好处为可以迅速地实现资本集中。股份公司的资本划分为若干股份,由出资人认股,出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资金能力认购一股或若干股。这样,较大的投资额化整为零,使更多的人有能力投资,大大加快了投资速度。产权界定清晰是产权交易的前提。上例则体现了一种经济效率,不同产权结构经济效率不同。 交易费用理论 交易费用理论主要内容是揭示交易费用的含义、决定因素和性质等问题。其主动思想为为各种交易类型找到合适的控制和监督结构。 其中交易费用由搜寻和传递信息成本,价格谈判的成本,拟订合同的成本,监督和执行合同的成本,防止第三方侵权的成本构成。

新制度经济学试卷

江西财经大学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试卷代码:05763 授课课时:48 考试用时:150分钟 课程名称:新制度经济学适用对象:经济学本科 试卷命题人袁庆明试卷审核人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非人格化交易2.公地悲剧3.剩余控制权4.制度结构5.强制性制度变迁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以下不属于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人的行为的基本假设的是() A.利他主义行为假设B.完全理性假设 C.机会主义行为假设D.讲诚信假设 2.一国(或地区)总交易费用等于() A.政治型交易费用+管理型交易费用+市场型交易费用 B.市场型交易费用+管理型交易费用+制度交易费用 C.政治型交易费用+制度交易费用+市场型交易费用 D.市场型交易费用+制度交易费用+给定制度下各种交易的交易费用 3.以下不属于威廉姆森所说的交易的维度的是() A.交易的不确定性B.资产专用性 C.交易的频率D.交易的人格化特征 4.依据安德森和黑尔(1975)的产权起源模型,当一种资产价值上升或外界侵权的可能性增加的时候,会使() A.边际收益曲线向右移动,从而导致建立排他性的行为增加。 B.边际收益曲线向左移动,从而导致建立排他性的行为减少。 C.边际成本曲线向左移动,从而导致建立排他性的行为减少。 D.边际成本曲线向右移动,从而导致建立排他性的行为增加。 5.在新制度经济学家看来,以下产权安排中外部性问题最大的是() A.私有产权B.共有产权 C.集体产权D.国有产权 6.根据威廉姆森的交易与契约和治理结构匹配的理论,对于偶然进行的混合资产的交易,与之最匹配的治理结构是() A.市场治理B.三方治理 C.双方治理D.统一治理 7.在不完全契约条件下,当人们一旦做出专用性资本关系投资后,担心事后重新谈判被迫接受不利于自己的契约条款或担心由于他人的行为使他的投资贬值的现象被称为()A.机会主义B.逆向选择 C.敲竹杠D.道德风险 8.在科斯看来,企业契约至少具有三种不同于市场契约的新特点,但不属于的是()A.市场契约是完全的,而企业契约往往是不完全的。 B.市场契约是一种短期契约,而企业契约是一种长期契约。 C.市场契约是新古典契约,而企业契约是关系型契约。

新制度经济学理解

新制度经济学理解 一、新制度经济学概貌 新制度经济学是一门以制度为研究对象、倡导经济自由主义的理论学说。这一理论引起人们广泛注 意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1991年和1993年,该学派代表人物罗纳德.科斯、道格拉斯.诺斯分别荣获诺贝 尔经济学奖,使得新制度经济学声名鹊起。目前,新制度经济学发展势头迅猛,理论影响波及世界各国。 新制度经济学近十年来之所以备受关注,主要基于三点原因:第一、与时代背景契合:首先是经济体 制转型浪潮的兴起;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世界绝大多数计划经济国家纷纷向市场经济转型,理论上需要对计划经济制度下经济低效率作出说明,对于如何构建有效的经济制度,以及如何完成这样制度变迁作出设计。新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和分析工具对于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持。其次,市场经济运行所表露的各种矛盾更加突出,许多困扰的市场经济国家的老问题,如市场的外部性问题,市场的失范问题,企业的发展问题,在既有的经济学那里已找不到更好的解是,也找不到更好的解决办法,而新制度经济学恰好有一套新颖的理论见解和政策主张,满足了人们试图解决这些问题的需要。尤其是在公司制企业的治理问题上,关于如何设计有效的制度处理委托代理关系,完善公司治理,成为七十年代以后的经济学研究的热点,新制度经济学的出现深化了企业制度的研究。再次,具有不同于主流经济学的理论特色:从全新视角研究经济社会各种问题。以往的经济学都是研究既定制度的具体经济问题,即研究既定制度下厂商谋求利润最大化行为、个人追求效用最大化行为,研究市场配置资源机理,以及政府调控经济的经济政策,对于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并不涉及。新制度经济学对于制度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全面揭示,特别是提出制度能提高经济绩效这一命题,无疑拓展了经济学研究的视野,给人们以新的启示。 2、制度分析的理论演变 严格说来,新制度经济学对制度的关注和研究,是对制度学派的历史传承。早在19世纪,以凡勃伦、康芒斯为代表的一批美国经济学家就开始倡导对实际经济生活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在他们看来,经济研究不能撇开包含生产关系的社会制度,而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结构存在种种弊端,需要改造和纠正。凡勃伦主张进行一场社会变革,实现经济控制权由资本家向技术管理阶层转移。凡勃伦这一思想被后人称之为旧制度经济理论。他所开创的对社会制度结构分析,被称为“凡勃伦传统”。由于凡勃伦的旧制度经济理论 矛头直指资本主义基本制度,因而被斥为“异端邪说”,长期受到排挤和打击。

大学《新制度经济学》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新制度经济学复习思考题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新制度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是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研究制度的经济学。它涵盖了经济学与制度之间的双向关系,既关心制度对经济的影响,也关心制度在经济经验影响下的发展。 有限理性:有限理性是考虑限制决策者信息处理能力的约束,将不完全信息,处理信息的费用和一些非传统的决策者目标函数引入经济分析。有限理性认为,信息是一种昂贵的商品;引入机会主义行为与非均衡分析;增加了时间因素追求制度分析与传统经济学的耦合:将数理分析、成本-收益分析等方法引入制度变迁理论;建立了涵盖资源、技术、偏好和制度等经济变量的比较完整的经济学分析体系 不完全信息:不完全信息是指市场参与者不拥有某种经济环境状态的全部知识。新凯恩斯学派认为,不完全信息经济比完全信息经济更加具有现实性,市场均衡理论必须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予以修正。 机会主义行为倾向:指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人们不完全如实地披露所有的信息及从事其他损人利己的行为。一般是用虚假的或空洞的,非真实威胁或承诺谋取个人利益的行为。表现之一是“搭便车”就是即使个人未支付费用,他也享受到了团体所提供的服务。 制度需求:是按照现有的制度安排,无法获得某些潜在的利益。行为者认识到,改变现有的制度安排,他们能够获得在原有制度安排下得不到的利益,这是就会产生改变现有制度安排的需求。制度供给:是制度的生产,它是对制度需求的回应,是为规范人们的行为而提供的法律、伦理或经济的准则或规则。 制度均衡与非均衡:制度均衡是指在给定的一般条件下,现存制度安排的任何改变都不能给经济中任何个人或任何个人的团体带来额外的收入。制度非均衡是制度运行的一种常态。是由制度的供给与需求出现了不一致而产生的,人们对现存制度的一种不满意,希望改变而又未改变一种状态。产权:产权是经济所有制关系的 法律表现形式。它包括财产的所 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 收益权和处置权。以法权形式体 现所有制关系的科学合理的产 权制度,是用来巩固和规范商品 经济中财产关系,约束人的经济 行为,维护商品经济秩序,保证 商品经济顺利运行的法权工具。 产权残缺:完备的产权应该包括 资源利用的所有权利。如果这些 方面的权能受到限制或禁止,就 称为产权的残缺。产权残缺分为 两种情形:(1)一种是产权的主 体因界定、保护和实现权利的费 用太高而自动放弃一部分权利 束;(2)另一种情形是外来的干 预 (或侵犯),如国家的一些管 制造成的所有制残缺。国家干预 和管制是造成所有制残缺的根 源。 科斯定理:科斯定理的两个相反 假设:1.在交易费用为零的情况 下,不管权利如何进行初始配 置,当事人之间的谈判都会导致 这些财富最大化的安排;2.在交 易费用不为零的情况下,不同的 权利配置界定会带来不同的资 源配置。科斯由此提出一个经典 性的思想:只要是清楚界定的产 权,市场的自由交易就会带来资 源的最佳配置。科斯定理的理论 意义:不论产权属谁,只要产权 界定清楚,自由的市场机制便能 导出最有效率的结果。这一结论 从产权的角度给出了市场顺畅 运行的条件即产权的清晰界定。 波斯纳定理:波斯纳定理认为如 果市场交易成本过高而抑制交 易,那么,权利应赋予那些最珍 视它们的人。(概念解读:波斯 纳的贡献不仅在于提出了“波斯 纳定理”,而且在于他将这一定 理用于对每个部门法和各种契 约的具体分析。其中,对企业有 限责任制度的分析可能是最具 启示性的。波斯纳定理的实质即 在契约安排中,要求体现“比较 优势原理”。按照“平等竞争、 能者居之”的原则分派权利,就 能实现最优的权利安排。如果把 企业责任制度理解为一种风险 配置契约,那么,从无限责任制 到有限责任制的演变就恰好印 证了契约安排中的比较优势原 理。) 交易费用:也指交易成本,是一 个经济学概念,指在完成一笔交 易时,交易双方在买卖前后所产 生的各种与此交易相关的成本。 逆向选择:是指由交易双方信 息不对称和市场价格下降产 生的劣质品驱逐优质品,进而 出现市场交易产品平均质量 下降的现象。 道德风险: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 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的同 时做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或者 说是:当签约一方不完全承担风 险后果时所采取的自身效用最 大化的自私行为。 不完全契约:是指缔约双方不能 完全预见契约履行期内可能出 现的各种情况,从而无法达成内 容完备、设计周详的契约条款。 企业家:企业家是企业的决策 者,是企业的中心签约人;是剩 余控制权的拥有者和企业产权 的所有者。企业家可以通过三种 方式筹集资本:一是从土地所有 者借入土地;二是从外部资本所 有者借入资本;三是企业所有者 自己拥有资本。在企业内部,企 业家与劳动者签订契约的结果, 形成了雇佣关系,这种关系中的 产权关系是难以完全清楚的,从 而产生了代理问题。 制度创新:是指社会规范体系的 选择、创造、新建和优化的统称。 包括制度的调整、完善、改革和 更替等。 制度变迁:是指制度的替代、转 换与交易过程,它的实质是一种 效率更高的制度对另一种制度 的替代。制度变迁的原因在于制 度稳定性、环境变动性和不确定 性及人们对利益极大化的追求 三者之间持久的冲突。 路径依赖:似于物理学中的“惯 性”,一旦进人某一路径就可能 对这一路径产生依赖。正是这种 路径依赖性的存在,使得一个社 会一旦选择了某种制度,无论它 是否有效率,都很难从这种制度 中摆脱出来,这被称之为锁定。 制度变迁的时滞:时滞是经济学 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从认知和组 织制度变迁到启动制度变迁有 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制度变 迁中的时滞。时滞可分为四个部 分。时滞Ⅰ:认知和组织。时滞 Ⅱ:发明。时滞Ⅲ:菜单选择。时 滞Ⅳ:启动时滞。启动时滞的长 短主要取决于制度主体的不 同。 萨克斯“休克疗法”: 1、采取 严格的货币紧缩政策,严格控制 全社会的货币和信贷规模,削减

制度经济学期末复习整理习题

制度经济学 1、制度与制度安排 2、交易成本和外部性内化的成本 交易成本(Transaction Costs):又称交易费用,是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科斯(Coase, R.H., 1937)所提出,交易成本理论的根本论点在于对企业的本质加以解释。由于经济体系中企业的专业分工与市场价格机能之运作,产生了专业分工的现象;但是使用市场的价格机能的成本相对偏高,而形成企业机制,它是人类追求经济效率所形成的组织体。由于交易成本泛指所有为促成交易发生而形成的成本,因此很难进行明确的界定与列举,不同的交易往往就涉及不同种类的交易成本。 产权理论:新制度经济学家一般都认为,产权是一种权利,是一种社会关系,是规定人们相互行为关系的一种规则,并且是社会的基础性规则。产权经济学大师阿尔钦认为:“产权是一个社会所强制实施的选择一种经济物品的使用的权利。”这揭示了产权的本质是社会关系。在鲁宾逊一个人的世界里,产权是不起作用的。只有在相互交往的人类社会中,人们才必须相互尊重产权。产权是一个权利束,是一个复数概念,包括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等。当一种交易在市场中发生时,就发生了两束权利的交换。交易中的产权束所包含的内容影响物品的交换价值,这是新制度经济学的一个基本观点之一。产权实质上是一套激励与约束机制。影响和激励行为,是产权的一个基本功能。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产权安排直接影响资源配置效率,一个社会的经济绩效如何,最终取决于产权安排对个人行为所提供的激励。 制度变迁理论 制度变迁理论是新制度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代表人物是诺斯,他强调,技术的革新固然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活力,但人们如果没有制度创新和制度变迁的冲动,并通过一系列制度(包括产权制度、法律制度等)构建把技术创新的成果巩固下来,那么人类社会长期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是不可设想的。总之,诺斯认为,在决定一个国家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面,制度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制度变迁的原因之一就是相对节约交易费用,即降低制度成本,提高制度效益。所以,制度变迁可以理解为一种收益更高的制度对另一种收益较低的制度的替代过程。产权理论、国家理论和意识形态理论构成制度变迁理论的三块基石。制度变迁理论涉及制度变迁的原因或制度的起源问题、制度变迁的动力、制度变迁的过程、制度变迁的形式、制度移植、路径依赖等。 科斯的原创性贡献,使经济学从零交易费用的新古典世界走向正交易费用的现实世界,从而获得了对现实世界较强的解释力。经过威廉姆逊等人的发挥和传播,交易费用理论已经成为新制度经济学中极富扩张力的理论框架。引入交易费用进行各种经济学的分析是新制度经济学对经济学理论的一个重要贡献,目前,正交易费用及其相关假定已经构成了可能替代新古典环境的新制度环境,正在影响许多经济学家的思维和信念。一般认为,新制度经济学是由科斯的《企业的性质》这篇文章所开创的。 4、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问题 路径依赖(pathdependence)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一旦进入某一路径,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其实关于自我增强机制(self-reinforcingmechanisms)和路径依赖的研究,最早是由阿瑟(W。BrianArthur,1988)针对技术演变过程提出的。诺思把前人

新制度经济学_知识点复习题

《新制度经济学》复习题 第一章 概念: 制度(诺思):包括人类设计出来的用以型塑人们相互交往的所有约束 新制度经济学:就是用经济学的方法研究制度的经济学. 正式规则(制度):正式制度也叫正式规则,它是指人们(主要是政府、国家或统治者)有意识创造的一系列政策法规。正式制度包括政治规则、经济规则和契约。它们是一种等级结构,从宪法到成文法与普通法,再到明确的细则,最后到个别契约,它们共同约束着人们的行为。 非正式规则(制度): ;非正式制度也叫非正式规则,它是人们在长期的交往中无意识形成的,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并构成代代相传的文化的一部分。 重要问题: 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研究人、制度与经济活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新制度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区别是什么? 放弃完全信息假设、完全理性假设和确定性,继承稳定性偏好、理性选择和均衡分析。新制度经济学修改了新古典理论生产函数,把制度作为影响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 第二章 概念: 理性:在新古典经济学的视阈里,理性就是每个经济主体都能遵循趋利避害原则,通过成本—收益的边际分析,经过深思熟虑后对其所面临的所有机会和手段进行最优化选择。 有限理性:是指那种把决策者在认识方面的局限性考虑在内的合理选择——包括知识和计算能力两方面的局限性,它非常关心的是实际的决策过程怎样最终影响作出的决策。 重要问题: 新制度经济学对人类行为分析的假定有哪些? (1)是指那种把决策者在认识方面的局限性考虑在内的合理选择——包括知识和计算能力两方面的局限性,它非常关心的是实际的决策过程怎样最终影响作出的决策。 (2)有限理性 (3)机会主义倾向 如何理解制度与人类行为的关系? (1)制度塑造个人,能扩展人的有限理性 (2)个人塑造制度,人性的演变影响着制度变迁的方向。 第三章 概念: 社会资本:主要指社会联系或网络、准则以及信任,社会资本的主要特征是它促进了协会成员相互利益的协调与合作,并最终能对经济绩效产生作用。 合作剩余:社会主体之间形成合作、建立产权制度时的总产出与不合作时总产出之间有一个差额,也就是制度的红利。 囚徒困境:在“囚徒困境”的游戏中,有两个对策者,他们可以有两个选择;合作或背叛,每个

新制度经济学重点总结

1新制度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关系:新制度经济学利用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去分析问题。 2马克思的制度分析与新制度经济学的关系:马克思的科学方法论对新制度经济学的影响。马克思注重制度分析并吧制度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内生变量。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框架对新制度经济学体系的产生有重要影响。 3制度分析的三种方法:①科斯,诺思的交易成本方法②布坎南托利森,塔洛克的寻租方法③奥尔森的分利集团方法。 4人类行为分析的假定:①科斯指出,当代制度经济学应该从人的实际出来研究人。人类行为动机是双重的,一方面人们追求财富最大化,另一方面人们又追求非财富最大化,人类历史上制度创新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人类双重动机均衡的结果。②第二个假定涉及人与环境的关系,即有限理性。人的有限理性包括:一是环境是复杂的,在非个人交换形式中由于参加者很多,同一项交易很少重复进行,人们面临的是一个复杂的,不确定的世界,而且交易越多,人不确定性就越大,信息越不完全。二是人对环境的计算能力和认识能力有限的,人不肯能无所不知。③威廉姆森把理性分为三个层析一是强理性,即预期收益最大化,二是弱理性,即有组织的理性,三是中等理性,介于以上二者之间。 5交易费用存在的原因:一是人的因素:①有限理性②机会主义。二是与特定有关的交易因素:①资产专用性②交易的不确定性③交易频率。三是交易的市场环境因素,指潜在的交易对手的数量。 6总量交易与每笔交易的交易费用的变化趋势: 7产权的功能:产权不是一项权利,而是一组权利,产权并不意味着享有者可以为所欲为,他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驶其权利,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各项交易实质上都是产权交易。①外部性较大地内在化②激励和约束③资源配置 8科斯定理:①如果交易费用为零,不管初始权利如何配置,自由交易都会达到资源的最有利状态②在正常交易费用情况下,不同的权利界定会带来资源配置的不同效率③在正常交易的情况下,产权的清晰界定将有助于降低人们在交易过程中成本,改进经济效率。 9企业制度的三种组织行形式:①业主制。②合伙制。③现代公司制 10现代企业的产权结构存在什么问题?如何解决?①现代公司的产权结构:股份公司不同于业主制和合伙制的最主要差异在两方面一是所有权归属是典型的集体所有,即股权(所有权)结构分散化二是企业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②现代公司面临的问题:1股份公司通常存在两个层次的委托代理关系,股东与董事会之间,董事会与经理之间,以及三种不同的角色承担风险的所有者,发挥战略决策作用的董事会,执行和承担经营管理的总经理及高级管理层。2股份公司中经营者与所有者目标分离问题解决:两种途径①激励(年薪制经营者股票期权制度,管理层收购)②约束-公司治理(内部通过设计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将形成相互配合,协调制衡的机制。外部:外部力量对企业管理行为的监督) 11公用地悲剧:公共资源的自由使用会毁灭所有的公共资源。实质上是产权界定不清情况下每个人都想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而出现的集体悲剧 12寻租带来的社会经济影响:一是把企业家引导到非生产性活动中,从而大大降低了一国科技竞争力二是产生了寻租成本,导致社会资源的无谓损失。(寻租社会成本;①为获取和保持垄断权,寻租者所进行的努力和支持,即这些企业和个人向政府开展各种各种游说活动的支持费用,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②政治创租所需的费用,即政府官员为获得潜在垄断者的支出或对这种支出所作反应的努力。③寻租造成的垄断和资源配置的扭曲,也是种社会福利的净损失)三是把社会精英集中到非生产性活动中,大大降低了一国未来的竞争实力 13为什么少数人的利益集团一般处于有利地位:大集团由于成本难以分担,个人贡献难以监察而造成的普遍搭便车行为阻止了集体行动的实现。小集团容易实现集体行动,一是成员数量少,相互之间易于监督,而且个人的行动对实现集体收益影响明显,有利于克服搭便车的行为。二是因为成员人数少,联系机密,社会激励与社会压力能有效控制搭便车行为,三是成员人数少,较之实现的集团总利益,集团的总成本更小,个人在集团收益所占的份额可能大到足以弥补由他个人提供全部集体收益所付出的成本,从而激

新制度经济学三个核心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三个核心 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三个核心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就是用主流经济学的方法分析制度的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研究对象是是制度与经济的关系。其中,新制度经济学三个核心理论包括:产权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委托代理理论。 产权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家一般都认为,产权是一种权利,是一种社会关系,是规定人们相互行为关系的一种规则,并且是社会的基础性规则。阿尔钦认为:“产权是一个社会所强制实施的选择一种经济物品的使用的权利。”这揭示了产权的本质是社会关系。 产权理论的主导思想:产权分配方式决定个体行为,因为它决定对个体的奖励和惩罚机制。以济南华电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为例: 济南华电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是中国最大型的上市发电公司之一。1999年6月30日首次公开发行了约14.31亿股H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挂牌上市。公司于2005年初在境内成功发行了7.65亿A股,并于2005年2月3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目前公司总股本为60.21亿股,其中包括H股约14.31亿股,约占总股本的23.77%;内资股(A)约45.9亿股,约占总股本的76.23%。 产权比例情况:中国华电集团公司持股比例为47.21%,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20.76%,山东省国际信托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11.83%,中国建

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1.26%,青岛国信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持股比例为1.18%,青岛华通国有资本运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持股比例为1.03%,山东鲁能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0.98%,航天神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0.84%,中广核财务有限责任公司持股比例为0.59%,博时价值增长证券投资基金持股比例为0.53%。 产权是一个权利束,是一个复数概念,包括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等。各个公司持持有不同的股份,当然也拥有着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等。再例如其中的收益权,各公司根据持股比例不同,因而收益也不同,但都享有其中的收益权。当一种交易在市场中发生时,就发生了两束权利的交换。交易中的产权束所包含的内容影响物品的交换价值,这是新制度经济学的一个基本观点之一。 产权的好处为可以迅速地实现资本集中。股份公司的资本划分为若干股份,由出资人认股,出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资金能力认购一股或若干股。这样,较大的投资额化整为零,使更多的人有能力投资,大大加快了投资速度。产权界定清晰是产权交易的前提。上例则体现了一种经济效率,不同产权结构经济效率不同。 交易费用理论 交易费用理论主要内容是揭示交易费用的含义、决定因素和性质等问题。其主动思想为为各种交易类型找到合适的控制和监督结构。 其中交易费用由搜寻和传递信息成本,价格谈判的成本,拟订合同的成本,监督和执行合同的成本,防止第三方侵权的成本构成。

关于新制度经济学

关于新制度经济学 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需要解释力;但直到本世纪的最后25年,经济学的解释力才开始使人比较满意。大概未来的经济思想史学家将会注意到这种情况的彻底改观是相当突然的,自从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精心构造了他的消费函数以来,人们更加相信这种进展对经济解释力所带来的冲击波。货币经济学,人力资本的投资,涉及风险的决策,产权和交易成本分析,这四个研究领域结合起来证明了这种冲击;这四个领域几乎是在同时发起冲击的(张五常,1983)。最后一个领域所关心的东西与契约和组织安排有关。几年以前,奥利弗·威廉姆森(Williamson)和其他人开始把这些制度安排的主体分析叫做“新制度经济学”。在瓦尔拉斯(Walras)范式中,所有的行动权利被隐含地假定为自由的、简单的、不受限制的,而且拍卖商和监督人的服务都被假定为不花任何费用的。因此就不存在律师,没有经纪人,没有银行,没有官员,没有企业家,没有警察,而且实际上也没有任何一类组织。与瓦尔斯同一时期的艾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完全清楚制度的重要性,但他用长期的与短期的概念、用均衡和不均衡概念回避了许多问题。在马歇尔以后的半个世纪以来,经济学家回避他们无法解释的“不均衡”或“不完全性”问题。也有一些人用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观点考虑问题,为科学挽回面子。我们必然同意施蒂格勒(Stigler,1950)所说的,在寻求试验科学的意义方面,帕累托(Pareto)是新古典大家中惟一受人尊敬的人。然而,他所留给后人的被广泛应用的帕累托最优这个重要

概念,不是从试验科学的意义上来的,而是从福利命题中延伸而来。莱昂尼尔·罗宾斯(Lionel Robbins)谈到,传统经济分析主要是政策导向,这是正确的说法。即使是凯恩斯(Keynes)也抱怨马歇尔太急了,什么也做不好。在庇古(Pigou)以后,大学一年级的学生也被教导说,如何轻易地改变世界。 所有这一切,在20世纪50年代晚期和20世纪60年代早期,都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到20世纪70年代以后,经济解释出现了这样一种发展势头,以致于福利经济学的影响从那时以来开始下降。新制度经济学是这种重要发展的组成部分。当然,这些观点不是在一个晚上出现的。奈特(Knight,1924)、科斯(Coase,1937)、哈耶克(Hayek,1945)、迪莱克特(Director)在这个领域很早就作了重要的工作[①].然而这些开创性的贡献,是在过去的30年里取得的,并没有突破原有的窠臼。1960年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年代,科斯出版了他的关于《社会成本》的论文,紧接着施蒂格勒发表了《关于信息》方面的论文(1961),阿罗(Arrow)发表了《可占用收益》(1962)的论文。它们充分支持了这个专业的发展,因为从那个时间以来人们对现实世界才产生了兴趣。共同的努力燃起了希望之光。 当这一切发生的时候,我是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学生。我非常幸运,我的老师,阿门·阿尔奇安(Armen A. Alchian)正忙于这种行动。因为正是他引导我进入了一个时代,从那时以来它占据我的生活已30年了,我感激阿尔奇安的贡献,又充分证明这一切正是从他那里开始的。

新制度经济学复习题 (2)精编版

一、名词解释 1、制度:制度是指有约束力的规则体系,这些规则体系可以是正式的法律法规,也可以是非正式的风俗习惯、伦理道德。 2、交易:交易是经济主体间发生的产权的转让。 3、人格化交易:买与卖同时发生,拥有对方完全信息,彼此利益也依赖于这种稳定的伙伴关系;主要约束形式是道德准则、价值观念等非正式规则,信守合约的收益大于成本。这种交易多数发生在专业化与分工处于较低水平的情况。 4、非人格化交易:由于专业化和分工的发展,交易对象有着广泛的选择范围,当事人之间信息是不完全的、不对称的,交易往往是一次性的,交易过程中各种机会主义必然出现,为避免专业化与分工发展所带来的好处被过高的交易费用所抵消,在一个非人格化的交易世界里,必须建立正式的制度规则来约束人们的交易行为。 5、间接估算交易费用:通过交易过程中相关服务组织和个人的收费水平,来测算交易过程中,交易者为之支付的费用 6、产权:产权是由社会规则约束或保障的,关于财产使用的一系列排他性权利的集合。 7、产权的分割:产权的分割是指产权约束中的多项权利分别归属于多个不同的权利主体。

8、产权的交叉与重叠:一项财产的产权束中的某项产权与另一项财产的某项财产的某项产权的实现出现相互冲突,两者不能同时实施的现象,就是产权的交叉与重叠。 9、产权的弱化:对产权施加的不必要的限制,所造成的产权安排不符合新古典效率的原则的现象,就是产权的弱化。 10、产权的起源:指人类历史上最初的产权的建立或形成,是人类社会从无产权到有产权的转化。 11、私有产权:所谓私有产权是指权利主体为个人的权利,即有个人所拥有的各类财产权利,这也是最普遍的产权类型。 12、共有产权:如果产权的主体是由多个经济主体所构成的共同体,权利为共同体内所有成员共同拥有。 13、集体产权:集体产权是指产权主体是一个集体,行使对资源的各种权利的决定必须由一个集体做出,即由集体决策机构以民主程序对权利的使用做出决策。 14、政府产权:在理论上指产权由政府拥有,政府按可接受的政治程序来决定谁可以食用或者不能使用这些权利。 15、公有产权:公有产权指产权由社会全体成员共同拥有的产权。 16、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指这一种物品它一旦被生产出来,生产者就无法决定谁来得到它,同时,每个人对该产品的消费不造成其他人的消费减少。

新制度经济学复习资料

新制度经济学复习资料 一、选择题(重点细看:第一章、第三章、第五章、第六章、第八章第二节、第十三章) 二、名词解释: 1、产权:不是指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是指由物的存在及关于它们的使用所引起的人们之间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 2、产权制度:不过是制度化的产权关系或对产权关系的制度化,是划分、确定、界定、保护和行使产权的一系列规则。 3、科斯定理: 科斯第一定理:在市场交易成本为零的情况下,产权制度安排对资源配置没有什么影响; 科斯第二定理:在交易成本大于零的现实世界,产权初始分配状态不能通过无成本的交易向最优状态变化,因而产权的初始界定会对经济效率产生影响; 科斯第三定理:在交易成本大于零的情况下,产权的清晰界定将有助于降低人们在交易过程中的成本,改进经济效率。 4、所有权(广义):具有产权概念的全部内涵,它集中体现为对财产排他性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力。 5、剩余索取权:是指对企业进行团队生产产生的合作剩余的要求权,或者是对企业总收入中扣除固定契约性报酬(固定工资、固定利息等)后剩余收入的要求权。 6、剩余控制权:定义为没有在契约中明确规定的权力,并认为拥有剩余控制权的一方,有权决定资产除最终契约限定的特殊用途以外的所有用途。 7、非正式制度(软制度):是指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逐步形成的习惯习俗、伦理道德、文化传统、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对人们行为产生非正式约束的规则,是那些对人的行为不成文的限制,是与法律等正式制度相对的概念。 8、正式制度(硬制度):是人们有意识建立起来的并以正式方式加以确定的各种制度安排,包括政治规则、经济规则和契约,以及由这一系列规则构成的一种等级结构,从宪法到成文法和不成文法,再到特殊的细则,最后到个别契约等,它们共同约束着人们的行为。 9、制度创新:是指社会规范体系的选择、创造、新建和优化的通称,包括制度的调整、完善、改革和更替等。 10、制度需求:是因为制度能够给人们提供便利、增进人们的利益,这种便利和利益就是制度发挥的功能。 11、制度供给:即制度的生产,它是对制度需求的回应。制度可能由人们有意地设计出来,也可能是逐步演化而自发形成的。它分为正式制度供给与非正式制度供给。 12、制度移植:就是制度(或规则)从一个国家或地区向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推广或引入。 13、制度变迁:是指制度的替代、转换与交易过程。为什么发生制度变迁?其原因在于制度稳定性、环境变动性和不确定性及人对利益极大化的追求三者之间持久的冲突。 14、制度均衡:就是人们对既定制度安排和制度结构的一种满足状态或满意状态,因而无意也无力改变现行制度。 15、制度非均衡:就是人们对现存制度不满意或不满足,意欲改变而又尚未改变的状态。 16、寻租:就是在非市场领域,通过政治活动获得比通过市场活动更多的报酬。 17、利益相关者:是由那些能够影响企业目标实现,或者被企业目标实现过程所影响的任何群体和个人。 18、外部性:是指一个经济主体对另一个经济主体的影响不能通过市场来解决。这种影响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 19、无为之手:按照亚当?斯密的理论,正因为有具备充分信息的市场这只有效的“看不见的手”,国家在多数情况下就应该充当一只“无为之手”,政府应当越小越好。 20、扶持之手:这是建立在福利经济学基本思想基础之上的。扶持之手依据市场失灵分析了政府通过制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