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音乐鉴赏乐理知识

音乐鉴赏乐理知识

【音乐常识及名词浅释】

1.标题音乐:

所谓“标题音乐”,简单地说,就是有文字作标题的音乐。如李斯特的交响诗《塔索》、柴科夫斯基的幻想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等等。“标题音乐”是一种与“纯音乐”(即“无标题音乐”)相对的音乐形式,它是一种带有文学或图画联想性的器乐作品。这就是说,作曲家在创作这种音乐的时候,脑子里面总有某个文学作品、美术作品或民间传说的影子,而“纯音乐”则没有文学或图画的含义。19世纪,“标题音乐”获得了充分的发展,并产生了“标题音乐”的几种常见形式。这就是“标题音乐会序曲”、“标题交响曲”、“交响诗”和“戏剧配乐”。“标题音乐会序曲”的代表作品有门德尔松的《芬格尔山洞》、柴科夫斯基的《一八一二序曲》等;“标题交响曲”的主要代表作品就是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哈罗德在意大利》,李斯特的《浮士德》等;“交响诗”则以李斯特的《前奏曲》等13部交响诗为代表。“戏剧配乐”的代表作是门德尔松的《仲夏夜之梦》、比才的《阿莱城姑娘》等。“标题音乐”总的原则是强调音乐的文学性和描绘性,以显示音乐与生活的关系。

2.复调音乐:

“主调音乐”的对称。多声部音乐的一种,旧称对位。它是以两个、三个或四个在艺术上有同等意义的各自独立的曲调,前后叠置起来,同时协调地进行为基础。在横的关系上,各声部的节奏、力度、强音、高潮、终止、起迄以及旋律线的起伏等,不尽相同而且各自有其独立性;在纵的关系上,各声部又彼此形成良好的和声关系。复调音乐分为:⑴用对比方法所写的复调音乐成《对位音乐》,简称《对位》,即对位式的复调音乐。如钢琴独奏曲《牧童短笛》;⑵以模仿的方式为基础所写的《复调音乐》,通称《卡农》,即二部、三部、四部的轮唱或轮奏。如《黄河大合唱》中的四部轮唱曲《保卫黄河》;⑶用衬托的方法所写的复调音乐,成《支声复调》或《衬腔式复调》。在民族民间音乐中,常用衬托、填充、呼应、加花等手法,使音乐更为丰富多彩。如侗族民歌《向阳花开朵朵红》,女声二重唱《遵义会议放光辉》等。

3.歌剧:

歌剧(opera)是将音乐(声乐与器乐)、戏剧(剧本与表演)、文学(诗歌)、舞蹈(民间舞与芭蕾)、舞台美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通常由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序曲、间奏曲、舞蹈场面等组成(有时也用说白和朗诵)。早在古希腊的戏剧中,就有合唱队的伴唱,有些朗诵甚至也以歌唱的形式出现;中世纪以宗教故事为题材,宣扬宗教观点的神迹剧等亦香火缭绕,持续不断。但真正称得上“音乐的戏剧”的近代西洋歌剧,却是16世纪末、17世纪初,随着文艺复兴时期音乐文化的世俗化而应运产生的。

4.交响乐队

交响音乐是音响逻辑形式的组合、发展,如旋律形态(主题、动机)的重复、变化等等,并且根据其内容的需要形成了不同的体裁。交响音乐不是专指一种特定的体裁名称,而是一类器乐体裁的总称。这类体裁的共同特征是:

1、由大型的管弦乐队演奏;

2、音乐内涵深刻、格调高雅、思想深邃,

3、具有史诗性、戏剧性、叙事性、描写性、悲剧性、英雄性,抒情性、风俗性等特质;

4、有较严谨的结构

5、丰富的表现手段

1

6、按照约定俗成的惯例,交响音乐主要是指交响曲、协奏曲、交响序曲、交响组曲和交响诗五种体裁。

但其范畴也时常扩展到一些各具特色的管弦乐曲,如交响乐队演奏的幻想曲、随想曲、狂想曲、叙事曲、变奏曲和舞曲等。

交响乐队的编制

交响乐队是音乐王国里的器乐大家族,一般来说它分为五个器乐组:弦乐组、木管组、铜管组、打击乐组和色彩乐器组。下面分组介绍各种乐器(它们都是从高音到低音的乐器):

弦乐组: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倍大提琴。

木管组:短笛、长笛、双簧管、英国管、单簧管、低音单簧管、大管、低音大管。

铜管组:小号、圆号、长号、低音号。

打击乐组:定音鼓、锣、镲、铃鼓、三角铁等。

色彩乐器组:钢琴、竖琴、木琴、铝板钟琴等。

由于交响乐队采用了这么多的乐器编制,所以它有着非常丰富的表现力。

交响乐队根据作品风格的需要,它又分为编制上的不同。如单管编制、双管编制、三管编制、四管编制等等。乐器比例:交响乐队以木管作为判定编制的标志:“双管”编制的乐队(总人数约有60余人);“三管”编制的乐队(总人数约有90余人);“四管”编制的乐队(总人数约有110多人)。为了合各组乐器之间数量的比例合理,随着木管乐器的增减,弦乐器及其它乐器的数量也要随之变化,以保持声部音响的平衡。(布里顿《青年管弦乐指南》)

演奏交响乐的乐队是交响乐队,每个国家乃至每个城市都以拥有一支水平精湛的交响乐队而感到自豪,交响乐团也是文明进步人文发达的象征。

5.中国民族乐队

又称“民族管弦乐队”。“交响乐队”的对称。由几十人至一百多人组成。我国民间常见的乐队有:①以打乐为主,丝竹为辅的“锣鼓”乐队;②以打乐、管乐为主,辅以弦乐的“鼓吹”或“吹打”乐队;③有以管乐为主,辅以弦乐、打击乐的“吹歌”乐队;④以丝竹为主,打乐少用的“丝竹”乐队。现代专业民族管弦乐队通常有拉、拨、击弦以及吹打等五组乐器组成。作曲家或指挥家也可根据需要而有所增减,常加用的乐器有中胡,中阮、大阮、键盘笙、大提琴、倍大提琴以及定音鼓等。主要用以演奏民族管弦乐曲以及伴奏独唱、对唱、戏曲、曲艺等。

6.大合唱

包括独唱、重唱、对唱、齐唱与合唱(有时穿插朗诵)的,通常由管弦乐队伴奏的多乐章的大型声乐套曲

大合唱指集体演唱多声部声乐作品的艺术门类。它要求歌唱群体音响的高度统一与协调,是普及性最强、参与面最广的音乐演出形式之一。人声作为合唱艺术的表现工具,有着其独特的优越性,能够最直接地表达音乐作品中的思想情感,激发听众的情感共鸣。

7.无伴奏合唱

无伴奏合唱是指仅用人声演唱而不用乐器伴奏的多声部音乐表演方式,也包括为此写作的声乐曲。无伴奏合唱源于欧洲中世纪天主教堂的唱诗班(圣乐团)。自文艺复兴后期起,才渐渐成为世俗音乐演唱形式。

2

无伴奏合唱能充分发挥男女不同声部、声区、音色的表现力,并在整体上保持音质的协调和格调的统一。在长期的发展中,无伴奏合唱积累了丰富的曲目,它至今仍在欧美音乐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8.清唱剧

介于歌剧和康塔塔之间的多乐章大型声乐套曲。包括独唱、重唱及合唱,由管弦乐队伴奏。其中,各乐章的歌词在内容上较康塔塔更具有连贯性。清唱剧与歌剧的不同是:没有布景、服装和动作,多在音乐会上演出。与康塔塔的区别是:篇幅较大,有较鲜明的戏剧结构和情节,更富史诗性和戏剧性。清唱剧形成于16世纪末。1600年在罗马演出的卡瓦列里的《灵魂和肉体的表白》,是历史上的第一部清唱剧。17世纪清唱剧创作的代表人物是卡里西米。他的名作《所罗门的审判》和《耶弗他》以《圣经》故事为题材,唱词用拉丁文。许兹、亨德尔和巴赫是德国的清唱剧代表性作曲家。海顿、门德尔松、舒曼及现代作曲家爱德华·埃尔加、科达伊等都曾留下此类名作。清唱剧的结构与歌剧的组成,大致相同:有抒情调、独唱二重唱、朗诵调、合唱、序曲和其它器乐曲,也有故事情节和角色的分配。不同之处在于:清唱剧中演员不化装、不表演、只歌唱,无舞台布景、灯光、道具,演唱者一直在台上,没有出入场和其它戏剧化的动作,整场演出自始至终不分幕,而只有章节之分,专有一名叙诵者,叙说情节。此外,清唱剧中的合唱比歌剧多。

9.康塔塔:

多乐章的大型声乐套曲。原意指声乐说唱的乐曲。后演变成包括独唱、重唱及合唱,由管弦乐队伴奏,各乐章具有一定的连贯性。1620年意大利作曲家A.格兰迪在其独唱用的《康塔塔与咏叹调》中,首先运用此名称呼他所作的文艺复兴时期单音音乐一脉相承的独唱曲。17世纪40年代起,在格兰迪的基础上迅速形成了独唱康塔塔的体裁,成为由于朗诵调和返始咏叹调交替构成的4个乐章的叙事性世俗独唱套曲,由哈普西科德或再加一件弦乐器伴奏。后来这一体裁从抒情性的独唱曲逐渐演变为接近于小型室内歌剧或相当于歌剧中一场的规模,并从室内类型向合唱类型过渡。德国的J.S.巴赫的大量世俗康塔塔和教堂康塔塔,对康塔塔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康塔塔与中国的大合唱体裁特点十分相近,因而一度被误译为大合唱。

10.曲式:

乐曲的结构形式。音乐的曲式按照传统可以分为两类,小型曲式和大型曲式。小型的包括一部曲式,二部曲式,三部曲式,复二部曲式,复三部曲式。大型的包括变奏曲式,回旋曲式,奏鸣曲式。我国音乐理论家杨儒怀教授则以曲式的共性特征,将它们归纳为"并列曲式"、"再现曲式"、"复合曲式"、"循环曲式"、"变奏曲式"和"奏鸣曲式"、"回旋奏鸣曲式"、"复调音乐曲式"、"套曲曲式"和"边缘曲式"。

11.回旋曲式:

西洋音乐曲式结构之一。其基本原则是:主要主题周而复始地循环往复,在其重复之间,插以对比性格的‘插部’(副题),在回旋曲中,主要主题至少要呈现3次。奏鸣曲、交响曲、四重奏等套曲结构中的末乐章常采用这一曲式。

回旋曲式(rondo)属于"循环曲式"范畴,其原则是:在一首乐曲中,有一个主题至少出现两次,在它的前后有与之形成对比的材料。前面介绍的带再现单二部、三部以及带再现复二部、复三部曲式,都具有"循环"的特点,因为它们的第一主题都出现了不止一次,中间也都插有不同的材料。但更加典型的循环结构是回旋曲式。

回旋曲式:

A+B+A+C+A+D+A+E+A……

3

其中的A是多次出现的回旋曲主要主题,B、C、D、E是新材料,专用名词是"插部"。一首回旋曲至少要有两个插部。上例共有四个插部,分别称作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插部。

回旋曲可分为:单式回旋曲(各部分以乐段为单位)和复式回旋曲(各部分以乐部为单位)。按时期可分为:古回旋曲(巴洛克时期),古典回旋曲(古典与浪漫中早期)和浪漫回旋曲(浪漫派末期)

再例如贝多芬的钢琴小曲《致爱丽斯》,它的曲式结构是A+B+A+C+A。

12.回旋奏鸣曲式:

回旋奏鸣曲式是奏鸣曲式与回旋曲式用特定方式相结合所产生的新曲式,它依然是回旋曲式与奏鸣曲式交融、交汇的结果,它正好与奏鸣回旋曲式相对,是具有回旋曲式特点的奏鸣曲式。首先,它的整体结构性质偏向于奏鸣曲式,如三部性原则、主、副部的主题对比和调性对比。其次,它依然具有回旋曲式的共同特点:叠部三次或三次以上的再现、叠部每两次出现时按一定关系间以各不相同而彼此相关的插部等。

奏鸣曲式和回旋曲式交融、交汇的结果,是具有回旋性质的奏鸣曲式。

首先,它具有奏鸣曲式的基本原则:1)三部性原则,由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三部分组成。2)双主题中心原则,有MT、ST两个主题。3)戏剧性冲突原则,MT 与ST在材料、性格、调性等方面形成对比。MT右手是歌唱性较强的旋律,左手是伴奏织体;ST是左右手轮流对一个动机重复。4)调性回归原则,再现部中ST虽未回归到主调,但是由呈示部中的B大调换为了A大调,也是符合奏鸣曲式的原则的。

其次它还具有回旋曲式的共同特征:1)叠部MT再现了三次;2)叠部每两次出现时间以各不相同而彼此相关的插部:B、C、B’,其中B’是B同一材料在不同调性上陈述。

之所以说更偏向于奏鸣曲式,基于以下原因:

1、看主、副部之间的部分起连接作用还是起总结作用。若起连接作用则偏向于回旋曲式,因为连接的大量运用是回旋曲式所特有的;若是总结作用则偏向于奏鸣曲式,因为奏鸣曲式的副部之后通常有个总结。此乐章副部之后的音乐材料是起结束作用而不是连接。

2、运用了插部还是展开部是区别奏鸣回旋还是回旋奏鸣的一个重要因素,若使用展开部则奏鸣性质强,若使用插部则回旋性质强。此乐章运用的是展开部而不是插部。

综合以上原因,足以说明此乐章是一个很典型的回旋奏鸣曲式。此外,在《贝多芬钢琴奏鸣曲集》中,作品9第三乐章、作品15第四乐章、作品22第二乐章(末乐章)等的整体结构性质都是属于回旋奏鸣曲式。

13.变奏曲式

乐曲形式之一。原则为:采用同一主题材料,根据乐曲的发展要求而加以变化重复,形成主题——变奏1——变奏2——变奏3——变奏4……的曲式结构,称“变奏曲式”。第一部分主题,是全曲音乐形象的基础,其它各部分都是这一音乐形象的进一步发展。民族民间音乐和说唱音乐中用得较多。如笛子曲《喜相逢》、琵琶曲《夕阳箫鼓》以及民族器乐合奏曲《十六板》等都属于这种曲式结构。变奏曲式也常用以写成独立的器乐曲或用于奏鸣曲、交响曲等大型乐曲中,其变奏的次数并无限制,少则四、五次,多则数十次。如贝多芬《C小调32次变奏曲》比较著名。

14.奏鸣曲式:

4

所谓“曲式”,就是写作乐曲的一种格律,即用一种比较固定的框架把乐曲的大结构框出来,使具有某种固定曲式的乐曲具有比较规整的形态,利于聆听者理解与欣赏。而“奏鸣曲式”是一种大型曲式,是奏鸣曲主要乐章常用的一种结构形式。它包含几个不同主题的呈示、发展和再现以及特定的调性布局。由于它通常用于奏鸣曲的第1乐章,并常用快板速度,所以也称为奏鸣曲第1乐章形式或奏鸣曲快板形式。这种曲式不仅用于奏鸣曲中,也用于室内乐、协奏曲、交响曲等大型音乐作品的相应乐章。此外在序曲、交响诗等作品中也常见到。

通常所说的奏鸣曲式,是指维也纳古典乐派时期由3个部分组成的奏鸣曲式。它的结构由“呈示部”、“展开部”与“再现部”三大段依序组成。

第1部分是呈示部,包括主部、连接段、副部及小结尾。主部与副部的调性关系仍保持古典奏鸣曲式的传统,乐思的性质或者是对比并置的,或者是对比冲突的。在较早的奏鸣曲中呈示部一般要反复一遍。这个部分是这首乐曲的重心与精神所在。

第2部分是展开部,也称自由幻想部。主要乐思在不同的调性上加以发挥,也可是不同乐思的交替出现,有时也用新材料或复调的处理方法。结构上则以材料的片断性和终止的隐蔽为特征,使乐思以新的方式不断展开,甚至造成尖锐的矛盾冲突,最后是引向第3部分的过渡。

第3部分称为再现部。这时主部仍在原调上再现,并通过连接段,使副部在主调上出现,以取得再现部的调性统一。最后为尾声。有的尾声很长,如L.van贝多芬某些作品的尾声有第二展开部的性质。此外呈示部之前可冠有引子,一般在速度、调性等方面与呈示部构成对比。

15.华彩乐段;

音乐术语。原指意大利正歌剧中咏叹调末尾处由独唱者即兴发挥的段落。后来在协奏曲乐章的末尾处也常用此种段落,通常乐队暂停演奏,由独奏者充分发挥其表演技巧和乐器性能。这部分的演奏较自由,难度也较高,因而也较引人注目。华彩乐段最初由独奏者即兴创作,后来作曲者也开始写作。如莫扎特、贝多芬为自己的协奏曲写了一些华彩乐段,自门德尔松后,很多作曲家都自写华彩乐段,成为作品中的有机部分和有独立特点的段落。

16.室内乐

原指西方贵族宫廷中由少数人演奏、演唱,为少数听众演出的音乐,它有别于当时的教堂音乐和戏剧音乐。

现在指由一件或几件乐器演奏的小型器乐曲,主要指重奏曲和小型器乐合奏曲,区别于大型管弦乐。

17.赋格

赋格是盛行于巴洛克时期的一种复调音乐体裁,又称“遁走曲”,意为追逐、遁走。赋格的结构与写法比较规范.乐曲开始时,以单声部形式贯穿全曲的主要音乐素材称为"主题",与主题形成对位关系的称为"对题".之后该主题及对题可以在不同声部中轮流出现,主题与主题之间也常有过渡性的乐句作音乐的对比.赋格是复调音乐中最为复杂而严谨的曲体形式.其基本特点是运用模仿对位法,使一个简单的而富有特性的主题在乐曲的各声部轮流出现一次(呈示部);然后进入以主题中部分动机发展而成的插段,此后主题及插段又在各个不同的新调上一再出现(展开部);直至最后主题再度回到原调(再现部),并常以尾声结束。

作曲家运用各种复调手法,将主题加以各种不同的调性与节奏的变化,形成高度统一的音乐形象.赋格曲的弹奏,对于训练钢琴学员的复调音乐思维有很大的助益。

18.托卡塔:

托卡塔来自意大利文,直译,原意就是触碰的意思,它是一种富有自由即兴性的键盘乐曲,用一连串的分解和弦以快速的音阶交替构成,所以托卡塔曲也叫触技曲.始于16世纪。以C.梅鲁洛为代表的托卡塔由自由即兴性的段落和赋格段互相交替而成。17世纪在意大利逐渐发展成一种无穷动式的技巧性的乐曲。17~18世纪,布克斯特胡德和

5

J.S.巴赫等人继承梅鲁洛的传统,仍采用自由即兴性段落和复调段落相互交替的结构,作为独立乐曲或赋格的前奏。19世纪以后,R.舒曼、C.德彪西、A.奥涅格等都写过无穷动式的托卡塔。F.布索尼、F.佩蒂雷克等的托卡塔则为自由奔放、狂想曲式的作品。

19.卡农

卡农是一种音乐谱曲技法,和赋格一样是复调音乐的写作技法之一,也是利用对位法的模仿技法。卡农同时也指以此种技法创作出来的音乐作品,比如巴赫的《五首卡农变奏曲》。

卡农的所有声部虽然都模仿一个声部,但不同高度的声部依一定间隔进入,造成一种此起彼伏,连绵不断的效果,轮唱也是一种卡农。在卡农中,最先出现的旋律是导句,以后模仿的是答句。

根据各声部高度不同的音程差,可分为同度卡农,五度卡农,四度卡农等;根据间隔的时间长短,可分为一小节卡农,两小节卡农等;此外还有伴奏卡农,转位卡农,逆行卡农,反行卡农等各种手法。

20.练习曲

有两种:一种为乐器演奏的技术训练而写的乐曲,常有特定的技术上的目的,如训练音阶、琶音、八度音、双音、颤音等;一种为音乐会练习曲,由前者派生而来,并逐渐演变为一种炫技性的艺术作品而在音乐会上演奏。M.克莱门蒂的《前奏曲和练习曲》与《通向诗国之路》(一译《名手之道》),是近代最早的钢琴练习曲。继起写作钢琴练习曲的有J.B.克拉默、C.车尔尼、I.莫谢勒斯、H.贝尔蒂尼等人;写作小提琴练习曲的有R.克鲁采、P.罗德、N.帕格尼尼、D.阿拉尔、C.-A.de贝里奥等人。F.F.肖邦的作品10和25,熔技术性和艺术性于一炉,为音乐会练习曲的范例。继作者有F.李斯特的《高难技巧练习曲》,《帕格尼尼主题练习曲》,《音乐会练习曲3首》,《音乐会练习曲2首》,S.拉赫玛尼诺夫的《画音练习曲》,N.卡普斯丁的《音乐会练习曲》,А.Н.斯克里亚宾的作品8、42、65以及C.德彪西的12首练习曲,利亚普诺夫的《高难技巧练习曲》等。

21.奏鸣曲

一种多乐章的器乐套曲。亦称“奏鸣曲套曲”。由3、4个相互形成对比的乐章构成,用1件乐器独奏(如钢琴奏鸣曲)或1件乐器与钢琴合奏(如小提琴与钢琴合奏的小提琴奏鸣曲,长笛与钢琴合奏的长笛奏鸣曲等)。其中各乐章的基本特点和曲式结构如下:第1乐章为快板,用奏鸣曲式;第2乐章为慢板,用变奏曲式、复三段式或自由的奏鸣曲式;第3乐章为小步舞曲或谐谑曲,用复三段式;第4乐章为快板或急板,用奏鸣曲式或回旋曲式。

22.交响曲

器乐体裁的一种。管弦乐队演奏的大型(奏鸣曲型)套曲。源于意大利歌剧序曲,海顿时定型。基本特点为:第一乐章快板,采用奏鸣曲式;第二乐章速度徐缓,采用二部曲式或三部曲式等;第三乐章速度中庸或稍快,为小步舞曲或诙谐曲;第四乐章又称"终乐章",速度急速,采用回旋曲式奏鸣曲式等。

23.协奏曲

协奏曲为音乐体裁的一种。十六世纪意大利的协奏曲多指有乐器伴奏的合唱曲,以别于无伴奏合唱。十七世纪后半叶起,指由几件或一件独奏乐器,与一小型弦乐队互相竞赛的器乐套曲。用几件乐器者称“大协奏曲”。意大利作曲家托莱里和科莱里是大协奏曲的创始者。亨德尔和巴赫都作有大协奏曲。

6

巴赫的《勃兰登堡协奏曲》就是大协奏曲中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由一件乐器(有时还带有伴奏)与乐队竞奏的古协奏曲,叫做“独奏协奏曲”,如维瓦尔第的协奏曲。

24.交响诗

一种单乐章的标题交响音乐,脱胎于19世纪的音乐会序曲,强调诗意和哲理的表现。交响诗的形式不拘一格,常根据奏鸣曲式的原则自由发挥。交响诗的名称为 F.李斯特所创,他认为“标题能够赋予器乐以各种各样性格上的细微色彩,这种种色彩几乎就和各种不同的诗歌形式所表现的一样”(《柏辽兹和他的哈罗尔德交响曲》),因此他把标题交响音乐和诗联系起来称交响诗。其所作十三首交响诗以诗歌、戏剧、绘画以及历史事迹等为题材,广泛采用主题变形的手法,塑造出特定标题内容的艺术形象。

25.组曲

几个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乐章,在统一艺术构思下,排列、组合而成的器乐套曲。

26.套曲

在西方音乐中的含义

套曲(Divertimento)包括若干乐曲组成的成套器乐曲或声乐曲,其中有主题的内在联系和联贯发展的关系。如柴可夫斯基的钢琴套曲《四季》,舒伯特的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等。

在戏曲中的含义

戏曲音乐名词。乐曲结构名。若干乐曲成套的组合。中西音乐均有套曲形式,但组合的方式多种多样。在我国传统音乐中,套曲是大型曲式的主要形式。连曲体的套曲被称为套数。即由同一宫调或同一笛式的若干曲牌相连成套,有起有讫。借用其它宫调的称为借宫或犯调。南北曲分别组套,但也另有南北合套形式。散曲的套数又称散套。板腔体的套数则被称为成套唱腔,一般均为同一腔系的各种板式联缀组成。传统套曲的显著特点,是遵循节拍,速度上的散——慢——中——快——散,构成渐层发展的结构模式。

27.前奏曲

前奏曲(prelude) :器乐体裁的一种。早期的前奏曲带有引子的性质,常在同一调式或调性的其他乐曲之前演奏。十七世纪和十八世纪中叶,前奏曲常与赋格组成套曲,或用作组曲的第一曲。十九世纪以后的前奏曲多无引子的功能,成为独立的具有即兴特点的中小型器乐曲,并常汇编成曲集,如肖邦所作《前奏曲二十四首》(Op.28)中的乐曲,有的具有单一动机的练习曲风格,有的具有抒情性的夜曲特征。拉赫玛尼诺夫、萧斯塔科维奇也作有同类的前奏曲集。戏剧音乐中的开场音乐或幕间音乐,有时亦称为前奏曲,如《茶花女前奏曲》等。有时也与序曲同义。

28.浪漫曲

浪漫曲泛指一种无固定形式的抒情短歌或短乐曲。十八世纪后半叶在法国民间、十九世纪中叶在俄国广泛流行。其歌曲的特点为:曲调表情细致,与歌词紧密结合,伴奏亦有一定的形象刻画;器乐曲旋律富于歌唱性,常由小提琴及管弦乐队演奏。

但也有作曲家常把它们流畅抒情的器乐独奏曲取名为“浪漫曲”。例如贝多芬的小提琴独奏曲《F大调浪漫曲》和《G大调浪漫曲》、舒曼的《双簧浪漫

7

29.序曲

歌剧、清唱剧、舞剧、其他戏剧作品和声乐、器乐套曲的开始曲。17世纪早期歌剧的序曲是一种简短的开场音乐,没有固定的形式。A.斯卡拉蒂的序曲,定型为由“快板—慢板—快板”3段组成,除了开头的快板常用模仿复调技术外,其余两段都用主调体制。这一形式的序曲史称意大利序曲,又称交响曲,如G.B.佩尔戈莱西的《女仆夫人》序曲、C.W.格鲁克的《帕里斯与海伦》序曲。创始于J.-B.吕利的法国序曲,则包含壮严缓慢的引子(常用附点节奏)和赋格式的快板,最后以悠长缓慢的尾声或舞曲结束。G.F.亨德尔和J.S.巴赫的序曲都属这一类型。巴赫的4首乐队序曲(又称组曲)是冠以法国序曲的组曲。18世纪后半叶以后的古典序曲,大多采用奏鸣曲式的戏剧性结构。歌剧序曲必须起着暗示剧情和引导听众进入戏剧的作用,是格鲁克从事歌剧改革的目标之一。他的《伊菲格涅亚在陶罗人里》序曲,预示了第1场的暴风雨气息。其后的多数歌剧序曲都采纳了格鲁克的这一原则。W.A.莫扎特的《唐璜》和《女人心》序曲,还采用了歌剧中的音乐主题。L.van贝多芬的3首《莱奥诺拉》序曲、C.M.von 韦伯的《魔弹射手》序曲和R.瓦格纳的歌剧序曲,又进一步加强了表现剧情的功能。反之,19世纪法国大歌剧的序曲,往往只是把歌剧中的曲调串连在一起的集成曲。贝多芬的《埃格蒙特》序曲开了为话剧写作序曲的风气之先。继起者有F.门德尔松的《仲夏夜之梦》序曲。19世纪浪漫派作曲家,把序曲发展为一种独立的标题性管弦乐曲,世称音乐会序曲,如门德尔松的《赫布里底群岛》、《平静的海和幸福的航行》、《美丽的梅露西娜》,H.柏辽兹的《罗马狂欢节》、J.勃拉姆斯的《学院节庆序曲》和《悲剧序曲》,都是交响诗的先驱。

30.叙事曲

一般指富于叙事性、戏剧性的独唱或独奏曲。叙事曲一词源出拉丁文ballare,意为跳舞,最初是一种舞蹈歌曲。14世纪以后,只歌不舞,在法国、意大利、英国、德国各国成为独唱或复调叙事歌曲的通称。叙事曲和叙事歌曲一样具有叙事性,也就是说曲调富有语言表现力,好像讲故事一般侃侃而谈,内容多取材于民间史诗、古老传说和文学作品。

18世纪德国作曲家J.R.楚姆施泰格把叙事曲发展为篇幅较大的独唱歌曲,由若干对比段落组成。19世纪德国作曲家C.勒韦把它处理成一种戏剧性歌曲,常结合运用分节歌和通谱歌的形式。他的17卷叙事曲,包括《魔王》、《爱德华》、《女店主的女儿》等著名歌曲,对 F.舒伯特的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除独唱叙事曲外,也有为独唱、合唱和乐队而作的叙事曲,如H.沃尔夫曾把他的独唱叙事曲《猛火骑士》改编成合唱和乐队作品。波兰作曲家F.肖邦是钢琴叙事曲的首创者,以后德国作曲家J.勃拉姆斯、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和挪威作曲家格里格等也都把叙事曲的体裁应用于钢琴作品。

刘文金的二胡叙事曲《豫北叙事曲》是民族叙事曲中的杰作。

31.小步舞曲

源于一种法国古老的民间舞曲——土风舞,17世纪(约1650年)流入宫廷,逐步变得速度徐缓、风格典雅,逐渐盛行于贵族社会。因其舞蹈的步子较小而得名。三拍子,中庸速度,能描绘许多礼仪上的动态,风格典雅优美。19世纪初,小步舞曲构成交响曲奏鸣套曲的第三乐章,后又被谐谑曲所代替。

十七、十八世纪常用于古钢琴组曲和管弦乐套曲中,作为一个乐章(常为第三乐章),也可作为单独的器乐曲。其结构为三段式曲体,中段常用三个声部写成,故称“三声部中段”,沿习至今。小步舞曲的特点是:旋律流畅、娇媚,伴奏清晰,速度从容,具有典雅、大方的气质。

8

随想曲(capriccio) 音乐体裁的一种。其曲式结构较自由,带有随意性并富于生气。十六世纪指牧歌风格的多声部声乐曲和运用模仿对位等复调音乐表现手法的器乐曲,常带有标题音乐性质。十八世纪中叶起常指技巧性的器乐曲,事宜诙谐曲与练习曲的特点,如帕格尼尼《随想曲二十四首》(Op.1)。十九世纪常指带有诙谐性、即兴性的钢琴曲与管弦乐曲,如门德尔松、勃拉姆斯的钢琴随想曲,柴可夫斯基的管弦乐曲《意大利随想曲》等。

33.狂想曲

器乐体裁。狂想曲(Rhapsody)这个名词源于古希腊的史诗咏吟者,他们用乐器伴奏歌唱或朗诵,后来在专业创作中是指以民歌曲调为主题而发展的器乐幻想曲。大多数“狂想曲”是以缓慢的民歌曲调为基础进行变奏,又与宣叙调式的段落和快速的民间舞曲段落相对比,音乐富于民间特色。

十九世纪以后,狂想曲运用民族民间音乐素材进行发挥、结构较自由、具有史诗风格和民族色彩的器乐独奏曲或管弦乐曲。多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和叙事性段落,如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第二首》、艾奈斯库的《罗马尼亚狂想曲第一曲》、拉威尔的管弦乐《西班牙狂想曲》、德沃夏克的管弦乐《斯拉夫狂想曲》、格什文的《蓝色狂想曲》等。拉夫、拉罗、德彪西、巴尔托克也都作有同类乐曲。

34.幻想曲

一种形式自由洒脱、乐思浮想联翩的器乐曲。16、17世纪的幻想曲常由弦乐器(主要是琉特)或键盘乐器演奏,多用复调模仿手法(基本相同的旋律在高低不同的声部中轮番出现)自由发展主题。其后,幻想曲常作为赋格曲和奏鸣曲的前奏,与结构严谨的赋格曲和奏鸣曲本身形成对比,如J.S.巴赫的《半音阶幻想曲与赋格》W.A.莫扎特的《c小调幻想曲》。此外,也作为独立的器乐曲,性质类似随想曲,如莫扎特的d小调和c小调钢琴幻想曲、L.van贝多芬的《g小调钢琴幻想曲》和《c小调钢琴、乐队与合唱幻想曲》。浪温派作曲家F.F.肖邦、R.舒曼、J.勃拉姆斯等人的钢琴幻想曲常表现如梦的意境。F.李斯特称其以歌曲、歌剧和器乐曲主题为基础的钢琴和乐队改编曲为幻想曲。许多自由发展主题的歌剧集成曲,如P.de萨拉萨特和F.韦克斯曼的《卡门幻想曲》也称幻想曲。幻想曲与随想曲既有联系又有不同。一般地说,幻想曲着重内心深处的表达,更主观一些;而随想曲则偏于韵味和情致的抒发,外在情绪性更多一些。从形式结构上看,幻想曲往往比随想曲要长大。但二者常常相互渗透,难以绝然分清。

幻想曲是一种即兴的器乐作品。作曲者可以随自己的幻想自由创作。乐曲具有幻想的自由奔放的特点,并富浪漫色彩。

35.玛祖卡

玛祖卡是波兰民间的一种属于男女双人集体舞。动作有滑步、成对旋转、女子围绕男子作轻快跑步等。起源于波罗的海沿岸马祖尔人聚居的马索维亚一带。十八世纪起在欧洲风行一时。它与波尔卡最大的区别是前者为二拍子,而它却是三拍子。一般三拍子的曲子重音是落在小节的第一拍,而玛祖卡却常落在第二或第三拍。比如“浅易琴谱”中所登的汤姆生《玛祖卡》,多数小节的重音就是如此。玛祖卡所表达的情绪一般都活泼热烈,演奏时需掌握这个特点。作曲家肖邦曾经将此体裁加以发展,写了许多著名的钢琴独奏曲。

36.波洛涅兹:

波洛涅(英语:polonaise;波兰语:polonez,chodzony;意大利语:polacca),一种音乐体裁,又被译为波洛奈兹,波洛内兹或波兰舞曲,是一种3/4拍子,中等或偏慢速度的舞曲,源于波兰。

9

在肖邦之前,波洛涅兹和瑞典的波尔斯卡舞曲(pols ka)很相似,有很多十六分音符组成的节奏,两种舞曲是同出一源。在巴洛克时期和古典时期,巴赫、泰勒曼、莫扎特等作曲家都曾创作过类似于波洛涅兹的舞曲,这时代的舞曲比较慢,节奏平稳。在肖邦的作品中,波洛涅兹变成一种华丽而雄壮的钢琴独奏曲。他的波洛涅兹通常是三段体或者回旋曲式。

37.圆舞曲:

圆舞曲对我国来说是一种外来的音乐体裁,英文是Waltz,所以有时也音译为“华尔兹”。

圆舞曲(Walzer)圆舞曲又称华尔兹,是奥地利的民间舞曲,18世纪后半叶用于社交舞会,19世纪开始流行于西欧各国,它采用3/4拍,强调第一拍上的重音,旋律流畅,节奏明显,伴奏中每小节仅用一个和弦,由于舞蹈时需由两人成对旋转,因而被称为圆舞曲。贝多芬、舒伯特曾写过圆舞曲,威伯的《邀舞》也是精心处理过的圆舞曲,肖邦的圆舞曲更是钢琴作品中的范例,而通过老约翰·施特劳斯和兰纳奠基、小施特劳斯发展起来的圆舞曲则有别于他人,他们的圆舞曲有典型的维也纳风格,俗称维也纳圆舞曲,它通常由五首情绪和调性相仿的舞曲连贯组成,注重内容的标题性,既能在舞厅里伴舞,也能在音乐厅里演奏,是一种雅俗共赏的音乐形式。

38.夜曲

18世纪的夜曲常以意大利语notturno为名,是一种器乐合奏的小夜曲。J.海顿、W.A.莫扎特均写有此类乐曲。19世纪的夜曲是旋律如歌、富于诗意的抒情特性曲,类似无词歌,但内容较为深沉,常含有忧郁的情绪,始作者为爱尔兰作曲家J.菲尔德。F.F.肖邦把它发展为一种形象丰富、情深意远的钢琴音乐体裁,他的21首夜曲是这一体裁的艺术珍品。C.德彪西的3首夜曲《云》、《节日》和《海妖》则是管弦乐套曲,不属于特性曲的范畴。

夜曲(nocturne)是一种形式自由的三段体器乐短曲,一般中段比较激昂,常有沉思、忧郁的特点。格调高雅,充满浪漫色彩,旋律歌唱性很强,也有叫做交响诗的,是富於诗情的短交响乐。低音部的和弦伴奏配上高音部响出夜的寂静,奏出梦般优雅的旋律,所以叫做夜曲。萧邦写过21首优秀的夜曲,德彪西的交响诗也都是夜曲形式。

39.小夜曲

一种音乐体裁,是用于向心爱的人表达情意的歌曲。起源于欧洲中世纪骑士文学,流传于西班牙、意大利等欧洲国家。最初,小夜曲由青年男子夜晚对着情人的窗口歌唱,倾诉爱情,旋律优美、委婉、缠绵,常用吉他或曼陀林伴奏。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形式也有所发展。“中外著名歌曲”中登载的舒柏特、托西尼作曲的小夜曲,都在世界上流传甚广。

小夜曲原是中世纪欧洲行吟诗人在恋人的窗前所唱的爱情歌曲,流行于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家。演唱时常用吉他、曼陀林等拨弦乐器伴奏,歌声缠绵婉转,悠扬悦耳。后来器乐独奏的小夜曲,也和声乐小夜曲同样流行。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的歌剧《唐·璜》第二幕里的小夜曲,是在少女的窗前弹着曼陀林歌唱的典型小夜曲。

小夜曲是一种常见的特性乐曲。所谓特性乐曲,就是为特定的目的创作,或是在特定的场合演出,在体裁上有鲜明特征的乐曲。例如小夜曲、夜曲、摇篮曲、船歌、幻想曲、即兴曲、随想曲、狂想曲等等。这些乐曲大都是器乐曲,但其中也有些体裁既有声乐曲又有器乐曲。这里要讲的小夜曲,就属于后一种情况。

10

40.进行曲

进行曲(march) 是一种富有节奏步伐的歌曲。最初它产生于军队的战斗生活,用以鼓舞战士的斗争意志,激发战士的战斗热情,后来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也常采用这种体裁来表达集体的力量和共同的决心。雄劲刚健的旋律和坚定有力的节奏是进行曲的基本特点。进行曲也是一种用步伐节奏写成的声乐乐曲或器乐乐曲。它起源于16世纪西方的战乐;从17世纪起,由通常伴随队伍行进或用于世俗性的礼仪活动,逐渐进入音乐会演奏以及歌剧、舞剧音乐中,最终成为一种特定的音乐体裁。

1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