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联考地理试卷

联考地理试卷

联考地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17年10月18日上午9:00整,中国共产党第十

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代

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此时某楼盘的

方位和光线图如图1所示。该日楼盘阳台窗户太阳照

射的时长为7小时40分。据此回答

1.该地该日昼长约

A.7小时40分

B.9小时20分

C.11小时20分

D.12小时20分

图1

2.图2是某摄影爱好者镜头朝正北方向拍摄的新月形沙丘照片。根据沙丘形态判断,该地盛行

A.东南风 B.西北风 C.东北风 D.西南风

3.读上图 3,分析判断造成 20°N~40°N 与 20°S~40°S 人口比重巨大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差异 B.地形差异 C.洋流差异 D.海陆分布差异

4.洞庭湖如图4,由于泥沙沉积,分为南北两部分,长江以北成为沼泽地带,长江以南还保

持着浩瀚的水面即为洞庭湖。后来由于人类活动,长江以北沼泽部分慢慢萎缩。以下哪个要

素导致湖泊面积的减小

图4

A.南水北调东线调水

B.洞庭湖发展水上旅游业

C.洞庭湖上游地区植被覆盖率上升

D.洞庭湖沿岸平原围湖造田

小明同学利用暑假赴美国旅游,并拍摄了一幅尼亚加拉

瀑布(西五区)附近的景观照片(右图5),拍照时间

为当地时间13时50分。据此完成5~6题。

5. 小明拍摄照片时,太阳位于尼亚加拉瀑布

A.东北B.西北C.东南D.西南

6.这段时间,以下现象是正确的是

A.北京白昼达到一年中的较短的时段

B.赤道附近物体正午影子达到一年中最短时段

C.北印度洋海区的洋流向东流动图5

D.正值南极考察的最佳时机

7.受台风影响影响会出现狂风骤雨,许多主干道

道边树被连根拔起(如图6)。下列不利于减轻

台风对城市景观树木影响的举措有

A.合理布局城市景观树木

B.选择抗风能力强的树种

C.移植枝繁茂盛的树种

D.加强对城市景观树木的修剪和打理图6

下图7为某局部地区土壤再分配速率(吨/公顷·年)等值线图,土壤再分配速率正值表示沉

积,负值表示侵蚀。读图回答

图7

8.①、②、③、④四条虚线所在位置冲沟(流水侵蚀形成)最发育的是

A.①B.② C.③ D.④

砒砂岩是一种隐藏在黄河“几”字弯东北部的特殊岩石,它色泽斑斓绚烂而性质奇特:无水

坚硬如石,遇水松软如泥。实质上砒砂岩是一种松散的沉积岩层,其分布区土地极端贫瘠。

图8

9.该分布区可行的开发方式有:

①打造砒砂岩地质公园,开发地质旅游;②坡地种植耐贫瘠耐旱的荒漠植物如沙棘,控

制水土流失;③坡地发展种植业;④在分布区内的沟谷中多修建水库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④

10.下图9为“我国森林锐减、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酸雨四种环境问题的分布示意图”,

数码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以上四种环境问题之一,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图9

A.①--森林锐减②--土地荒漠化③--水土流失④--酸雨

B.①--土地荒漠化②--森林锐减③--水土流失④--酸雨

C.①--酸雨②--土地荒漠化③--水土流失④--森林锐减

D.①--土地荒漠化②--森林锐减③--酸雨④--水土流失

复活节岛是一个孤悬于南太平洋中部的小岛,与最近陆地的直线距离超过1900公里。考古发现,大约在公元600年左右,该岛开始出现人类活动。下图为复活节岛人口总量与环境承

载力的关联变化关系图,读图10回答11~12题:

图10

11.据图可知,复活节岛

A.在纯自然状态下提供的物资可以养活大约6000人

B.t2时期,环境承载力的提高主要得益于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C.t3时期,整个岛屿的社会发展最为繁荣安定

D.t4时期的生态环境优于t1时期

12.复活节岛人口数量与环境承载力的关联变化说明

A.环境承载力的大小只受自然资源因素的影响

B.人口数量的变化不受环境承载力的制约

C.人口数量只能低于环境承载力

D.环境承载力是维持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底线

下图11中,在南澳大利亚极其干旱的沙漠地带,兀自生长着一座小城--库伯佩地(Coober

Pedy)。该镇始建于20世纪10年代,地表荒芜而地下颇为热闹,生活着约3500居民,是世

界上唯一一个地下城。根据材料回答13~14题。

图11左图:小镇的入口及陈列品 图11右图:伸出地表的“烟囱” 13.根据图文材料推测,该小镇兴建的主要影响因素可能是 A .气候 B.地形 C.政策 D.矿产 14. 图11右图中“烟囱”的主要作用是

A.排放废气

B.采光

C.通风

D.收集雨水

15.生物具有固碳作用,下图12为广东省1996-2012年平均降水量、林地面积及其固定CO 2的量统计图,下列结论可信的是

年均降水量/mm

固定CO 2的量/108t 林地面积/104hm 2

图12

A.广东降水量年际变化幅度小

B.随城市化的发展林地面积将显著增加

C.粤北林地固碳量小于珠三角

D.充足的降水有利于林地固碳效果增强

下图13为岷江上游山地自然垂直带谱和岷江上游山区民族与聚落个数与海拔的关系图,完成16~17题。

图13

16.岷江上游山区聚落的集中分布地带是

A.800~l400m B.1400~2200m C.2200~3200m D.3200~3800m 17.影响岷江上游民族聚落类型垂直带谱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和民族农业生产方式B.气候和国家民旅政策

C.河流和民族建筑风格D.矿产和民族工业生产方式

高寒地区独特冻土景观“石环”,是饱含水分、大小土石颗粒混杂的土层反复结冰和融化的结果。石块周围孔隙积聚的水结冰膨胀,石块被抬高,天气转暖石块仍被底部未融化的冰顶托。在冰完全融化时它却不能回到原地,因为石块的边缘被碎屑支撑住了。含水较多的细粒沙层,冻结时体积膨胀微微向上凸起,慢慢把碎石挤到边缘,组成一个个石头圆环。如图14,完成18~19题。

图14

18.石环地貌形成的必要条件有

①地形起伏较大②岩石块颗粒大小均匀

③有充足的水分④气温在零度上下波动的持续时间较长.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9.营造神秘“石环”的力量属于

A.变质作用

B.地壳运动

C.外力作用

D.岩浆活动

20.读下图15,左图为新疆某局部区域图,甲为河流源头。右图中能够表示图示地区河流(甲---乙---丙)径流量变化的曲线是

图15

A.a

B.b

C.c

D.d

21.下列四幅图16展示了《爸爸去哪儿》中出现的极具特色的地貌景观,对形成图中景观的地质作用的判断正确的是

①重庆武隆天坑②甘肃景泰黄河石林

③台湾花莲清水断崖④新西兰硫磺泉

图16

A.①地壳运动②流水侵蚀③海浪侵蚀④岩浆活动

B.①流水溶蚀②风力侵蚀③板块运动④火山活动

C.①冰川侵蚀②风化作用③海浪侵蚀④板块运动

D.①流水侵蚀②流水侵蚀③地壳运动④岩浆活动

下图17为世界某区域,K 城海拔1048 米。这里的印第安人发现夏季整夜天并不完全黑下来的“白夜”现象。冬季常出现一种神奇的气流,能使厚达10 厘米左右的积雪在一天之内融化,因此称之为“吃雪者”。读图回答22~23题

图17

22.“吃雪者”形成的原因是

A.暖流流经,增温增湿 B.反气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C.暖锋过境,气温升高 D.位于西风带背风坡,气流下沉

23.当流经K 城的河流进入主汛期时,居住在K 城附近的人们最可能开展的活动是

A.东去种麦 B.南下踏青 C.西山牧羊 D.北山滑雪

24.下图18中,M表示我国某城镇2017年主要农产品产值比例构成。该城镇这种农业发展结构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图18

A.地形和气候 B.土壤和水源 C.市场和交通 D.政策和劳动力

下图中a、b、c线为等压线,箭头表示A地风向,d、e线为等温线,f线为等高线。读图

19回答25题。

图19

25.根据图中信息可以推断

A.a<b<c

B.d>e

C.若e为0°C,则河流出现凌汛

D.图中湖泊可能为咸水湖

右图20为部分纬度近地面和高空大气环流局部示意图。据此完成26~27题。2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符号④代表的是东北季风

B.受符号③代表气流会形成寒冷干燥天气

C.符号①代表的是因受热膨胀上升形成的气流

D.符号②代表的气流由低压流向高压

27.当符号③代表的气流在近地面形成的气压带位

于35°N附近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塔里木河断流

B.巴西高原上草木枯黄

C.地中海气候区炎热干燥图20

D.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呈逆时针流动

右图21为“水循环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水循环的各个环节),回答28~29题。

28.有关各地区不同季节水循环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东亚——环节①一7月份水量在

全年中偏小

B.南亚——环节②一1月份水量在

全年中偏大

C.地中海沿岸——环节③一7月份

水量在全年中偏小

D.好望角附近——环节⑥——1月份

水量在全年中偏小

29.关于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叙述

正确的是:

A.目前人类对环节①施加影响最大图21

B.跨流域调水可以调节环节③水量的季节变化

C.修建水库可以增加环节④的水量

D.植树造林可以减少环节⑤和⑥的水量

30.“一行二三里,停车四五回,抛锚七八次,八九十人

推”,这句顺口溜曾是对渝东北部分农村的

真实写照。2017年以草药枳壳(右图22)种植为主的农

业公司选择在渝东北的农村落户,带动群众脱贫。吸引

该农业公司进入渝东北农村的主要因素是

A. 经营理念

B. 交通运输

C. 劳动力

D. 土地租金

图22

二、综合题(共3小题,40分)

31. (12分)阅读图文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题目。

材料一沙棘属多年生灌木,喜光,耐寒,耐酷热,耐盐碱,耐风沙及干旱气候。沙棘果实有很高的营养及药用价值,但不便储存,易变质。

材料二内蒙古和林县于2015年4月开启“中国沙棘第一村”项目工程建设,作为沙棘产业的龙头企业——内蒙古宇航人集团依托该区种植沙棘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规划种植沙棘10万亩。开发初期,种植面积1000亩,总产量40万公斤。把沙棘种植建成“中国沙棘第一村”。

材料三读中国沙棘分布图(图23)

和林县

图23

(1)对比南方地区,分析沙棘能够在内蒙古和林县高产的原因。(4分)

(3)评价和林县成为我国沙棘加工基地的区位条件。(8分)

32. (14分)阅读图文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题目。

材料一有“纯净国度”之称的芬兰是缺乏石化能源的国家,但该国森林覆盖率达75%,还有金、锌、铜、铬等矿产资源。上世纪八十年,芬兰开始采用“以创新为驱动”的增长模式替代传统的“以资源为基础”的增长模式,产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成功实现了经济的升级转型。

材料二根据芬兰政府2008年制定的气候和能源战略,到2020年,本国要把可再生能源在全国能源消耗中所占的比例提高到38%。为了达到该目标,政府将超过1/3的研发经费投入清洁技术领域。目前,芬兰在清洁能源方面的工业效率全球领先。

材料三读芬兰图(如图24)

图24芬兰地理位置与铁路

(1)根据材料,判断芬兰“以资源为基础”的增长模式下以哪些工业为主?解释芬兰能够以其作为经济发展支柱产业的原因。(8分)

(2)分析芬兰“以资源为基础”的工业发展模式可能产生的生态问题。(6分)

33.(14分)在长江源地区,当曲流域是湿地面积发育最大的区域。多年冻土广泛发育和分布,是当曲流域高寒沼泽形成的重要环境条件之一。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题目。

材料一现调查发现,当曲流域的许多沼泽都已出现干涸和退化。自1970年代以来,伴随着全球变暖,高平原和宽谷地带的多年冻土厚度减薄3—5米。“土壤水分含量明显降低,沼泽草甸向高寒草甸演替,导致植被生长发育受阻,甚至走向死亡,土壤层失去保护伞,沙漠化加剧。

材料二读当曲流域图(如图25)

图25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长江源头的自然地理特征。(8分)

(2)目前长江源头面临断流、草场资源枯竭等严重生态问题,请你对当地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议。(6分)

联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60分

二、综合题:40分

31.12分

(1)相较于南方地区,和林县降水更少,气候更为干旱,晴天更多,光照充足;纬度更高,夏季白昼更长;位于北方地区,土壤呈碱性,适于沙棘生长。(每点2分,答对任意2点给4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沙棘种植面积广阔,原料丰富;沙棘不易保存,必须就近加工;靠近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市场广阔;政府政策支持;技术相对落后,沙棘加工能力不足;开发水平低、强度弱,尚不能满足开发规划需求。(每点2分,答对任意4点给8分。但不利条件必须答1点,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32. 14分

(1)支柱产业:伐木、造纸、冶金等工业(答对2个支柱工业得2分)

原因:资源丰富,易于开发;铁路交通网密集,交通便利,利于生产设备的输入和产品的输出;欧洲经济发达,市场广阔(每点2分,答对任意3点给6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2)矿产开发和冶炼需要破坏地表和大量砍伐森林来获取能源,导致植被破坏;森林破坏后生物栖息地减少,生物多样性被破坏;破坏地表之后,较多(丰富)的降水易造成水土流失,导致土地肥力下降。(每点2分,答对任意3点给6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33.14分

(1)①长江源头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②地表雪山连绵,冰川广布;③冬冷夏凉,气温低;高原湖泊星罗密布,为大江大河的发源地;④土壤贫瘠,多冻土;⑤植被以高山草甸、草原为主,多荒漠。(每点2分,答对任意四点8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①植树种草,防治土地荒漠化;②加大资金投入建设长江源自然保护区,制止对有益野生动物的滥捕滥猎,保护生物多样性发展;③加强草场建设,提高畜牧业管理水平,促进农林牧全面协调发展;④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结合本地资源优势,培育新的产业,如发展旅游业、特色养殖业等。(每点2分,答对三点6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