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七--苯硫脲尝味的群体遗传学调查

实验七--苯硫脲尝味的群体遗传学调查

实验七--苯硫脲尝味的群体遗传学调查
实验七--苯硫脲尝味的群体遗传学调查

实验七苯硫脲尝味的群体遗传学调查

一、实验目的

1. 测定人群中PTC 尝味基因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理解孟德尔遗传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对应关系。

2.了解酶切扩增多态序列(又称为PCR-RFLP)技术的原理,学会用PCR-RFLP 技术检测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在分子水平上测定PTC 尝味的基因型。

二、实验原理

苯硫脲(phenylthiocarbamide,PTC)是硫脲的苯基衍生物,为白色结晶粉末,因含有硫代酰胺基(N-C=S)官能团而有苦涩味。能尝出1/750,000-1/50,000 PTC浓度溶液味道的人(苦涩味,少数人感到甜味)称为苯硫脲“尝味者”, 只能尝出PTC 浓度大于1/24,000 溶液的味道的人称为苯硫脲“味盲者(nontaster)”。

PTC 尝味能力是受单基因控制的孟德尔遗传性状,是由位于7 号染色体上的一种苦味味觉感受器基因 TAS2R38 决定的,属于常染色体不完全显性遗传。尝味者中显性基因T的纯合子(TT)能尝出1/750,000-1/6,000,000 的PTC 溶液的苦味,杂合子(Tt) 只能尝出1 /480,000-l/380,000 的PTC溶液的苦味。

人类的 PTC 尝味基因又名 PTC、T2R38 或 T2R61。绝大多数尝味者与味盲者的区别在于三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一处是145 位,味盲者为 G145(编码丙氨酸ala),尝味者为C145(编码脯氨酸pro);第二处是785 位,味盲者为T785(编码缬氨酸val),尝味者为C785(编码丙氨酸ala);第三处在886 位,味盲者为A886(编码异亮氨酸ile),尝味者为G886(编码缬氨酸val)。因此味盲者PTC 多肽中三处对应的氨基酸分别是ala49、val262 和ile262,被称为AVI等位基因,而尝味者的三处是pro49、 ala262 和val262,被称为PAV等位基因。如图1所示。

图1 PTC 尝味基因上的三个SNP位点

味盲者的PTC 编码区有五个限制性内切酶 Fnu4H1 的识别位点(识别序列

5’-GC↓NGC3’),如果是尝味者,则其第785 位SNP 恰好形成了一个额外的Fnu4H1 识别位点(GCTGC)。因此可以利用这个SNP 造成的限制性位点多态性,设计引物扩增包含785 位SNP位点的PTC Fnu4H1 基因编码区的一部分,然后用Fnu4H1切割扩增产物,根据是否能把扩增产物切开而判定是某个人的单倍型(haplotype)。如图2所示。

图 2 味盲者PTC 尝味基因编码区序列

苯妥英钠设计性实验报告

设计性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苯妥英钠的制备与分析 姓名:闫洁 班级:1220422 学号:39 日期:2015.11.2

设计性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安息香缩合反应的原理和应用维生素B1及氰化钠为催化剂进行反应的实验方法。 2.学习有害气体的排出方法。 3.学习二苯羟乙酸重排反应机理。 4.掌握用硝酸氧化的实验方法。 二、实验方案一 1、实验原理 1.安息香缩合反应(安息香的制备) 2.氧化反应(二苯乙二酮的制备) 3.二苯羟乙酸重排及缩合反应(苯妥英的制备) 4.成盐反应(苯妥英钠的制备) 2、实验仪器与药品 仪器:烧杯(500 ml 250 ml )量筒、锥形瓶、三颈瓶、抽滤瓶、球形冷凝管、干燥管、水浴锅、布氏漏斗、温度计、玻璃棒、抽滤器、 药品:苯甲醛、盐酸硫胺、氢氧化钠、无水乙醇、硝酸、浓盐酸 CHO VitB 1or NaCN O H HNO 3 O O H O 1.H 2NCONH 2/NaOH 2.HCl N H O O H 5C 6H 5C 6N H N H N O O Na H 5C 6H 5C 6 N H O OH H 5C 6 H 5C 6N O H 2NaOH

4、实验装置图 5、实验步骤 (一)安息香的制备(盐酸硫胺催化) 1.原料规格及用量配比 名称规格用量摩尔数摩尔比 苯甲醛CP d 1.050 bp179.9℃20 ml0.2 盐酸硫胺原料药 3.5 g 氢氧化钠CP10 ml 2. 操作 在100 ml三口瓶中加入3.5 g盐酸硫胺(Vit.B1)和8 ml水,溶解后加入95%乙醇30 ml。搅拌下滴加2 mol/L NaOH溶液10 m1。再取新蒸苯甲醛20 ml,加入上述反应瓶中。水浴加热至70℃左右反应1.5 h。冷却,抽滤,用少量冷水洗涤。干燥后得粗品。测定熔点,计算收率。mp 136—l37℃ 注:也可采用室温放置的方法制备安息香,即将上述原料依次加入到100 ml三角瓶中,室温放置有结晶析出,抽滤,用冷水洗涤。于燥后得粗品。测定熔点,计算收率。 (二)二苯乙二酮(联苯甲酰)的制备 1.主要原料规格及用量比 名称规格用量摩尔数摩尔比 安息香自制8.5 g0.04 1 硝酸(65%-68%) CP d 1.40 bp122℃25 ml0.379.25 2.操作 取8.5 g粗制的安息香和25 ml硝酸(65%-68%)置于100 ml圆底烧瓶中,安装冷凝器和气体连续吸收装置,低压加热并搅拌,逐渐升高温度,直至二氧化氮逸去(约1.5—2 h)。反应完毕,在搅拌下趁热将反应液倒入盛有150 ml冷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直至油状物呈黄色固体全部析出。抽滤,结晶用水充分洗涤至中性,干燥,得粗品。用四氯化碳重结晶(1:2),也可用乙醇重结晶(1:25),mp.94—96℃。 (三)苯妥英的制备

第八章 群体遗传学(答案)

第八章群体遗传学(答案)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基因库是: A.一个体的全部遗传信息B.一孟德尔群体的全部遗传信息C.所有生物个体的全部遗传信息D.所有同种生物个体的全部遗传信息E.一细胞内的全部遗传信息 2. 一个有性生殖群体所含的全部遗传信息称为: A.基因组B.基因文库C.基因库D.基因频率 E.基因型频率 *3. 一个遗传不平衡的群体随机交配()代后可达到遗传平衡。 A.1代B.2代C.2代以上D.无数代E.以上都不对 4. 在10000人组成的群体中,M型血有3600人,N型血有l600人.MN型血有4800人,该群体是: A.非遗传平衡群体B.遗传平衡群体C.χ2检验后,才能判定 D.无法判定 E. 以上都不对 *5.遗传平衡定律适合: A.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B.常染色体上的复等位基因C.X-连锁基因D.A+B E.A+B+C *6.不影响遗传平衡的因素是: A.群体的大小B.群体中个体的寿命C.群体中个体的大规模迁移 D.群体中选择性交配E.选择 7.已知群体中基因型BB、Bb和bb的频率分别为40%,50%和10%,b基因的频率为:A.0.65 B.0.45 C.0.35 D.0.30 E.0.25 8.先天性聋哑(AR)的群体发病率为0.0004,该群体中携带者的频率是: A.0.01 B.0.02 C.0.0002 D.0.04 E.0.1 9. PTC味盲为常染色体隐性性状,我国汉族人群中PTC味盲者占9%,相对味盲基因的显性基因频率是: A.0.09 B.0.49 C.0.42 D.0.7 E.0.3 *10.下列哪项不会改变群体的基因频率: A.群体变为很小B.群体内随机交配C.选择放松 D.选择系数增加E.突变率的降低 11. 最终决定一个体适合度的是: A.健康状况B.寿命C.性别D.生殖能力E.生存能力 12.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某种遗传病患者经治疗,可以和正常人一样存活并生育子女,若干年后,该疾病的变化是: A.无变化 B.发病率降低 C.发病率升高D.突变率升高E.发病率下降到零 13. 选择放松使显性致病基因和隐性致病基因频率: A.同样的速度增加 B. 同样的速度降低 C. 显性致病基因频率增加快,隐性致病基因频率增加慢D.显性致病基因频率降低快,隐性基因频率降低慢 E. 二者那不变 14. 近亲婚配后代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发病风险提高的倍数与致病基因频率q的关系是: A. q越大,提高的倍数越多 B. q越小,提高的倍数越多C.提高的倍数与q无关D.无论q的大小,提高的倍数都一样E.以上都不对 *15.遗传平衡群体保持不变的是: A.基因频率B.基因型频率C.群体的大小D.群体的适合范围E.A十B *16.一对夫妇表型正常,妻子的弟弟是白化病(AR)患者。假定白化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10000,这对夫妇生下白化病患儿的概率是: A.1/4 B.1/100 C.1/200 D.1/300 E.1/400 17.下列处于遗传平衡状态的群体是: A.AA:0.20;Aa:0.60;aa:0.20 B.AA:0.25;Aa:0.50;aa:0.25 C.AA:0.30;Aa:0.50;aa:0.20 D.AA:0.50;Aa:0;aa:0.50 E.AA:0.75;Aa:0.25;aa:0

硫脲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产品名称:硫脲按照GB/T16483、GB/T17519编制 修订日期:2013年8月5日 SDS编号:2013080502 最初编制日期:2007年1月4日版本:02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硫脲 化学品英文名称: thiourea 企业名称:南京峰文商贸有限公司 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用以合成磺胺噻唑、蛋氨酸和肥猪片等药物的原料。用作染料及染色助剂、树脂及压塑粉的原料。也可用作橡胶的硫化促进剂、金属矿物的浮选剂、制邻苯二甲酸酐和富马酸的催化剂,以及用作金属防锈蚀剂。在照相材料方面,可作为显影剂和调色剂。还可用于电镀工业。硫脲还用于重氮感光纸、合成树脂涂料、阴离子交换树脂、发芽促进剂、杀菌剂等许多方面。硫脲也作为化肥使用。用于制造药物、染料、树脂、压塑粉、橡胶的硫化促进剂、金属矿物的浮选剂等的原料。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 遇明火、高热可燃。受热分解,放出氮、硫的氧化物等毒性气体。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有毒。一次作用时毒性小,反复作用时可抑制甲状腺和造血器官的机能。对水生生物有毒,对水生生物有害并且有长期持续影响。 产品名称: 硫脲 SDS编号:2013080502 修订日期: 2013年8月5日 GHS危险性类别:

急性毒性经口:类别4 生殖毒性:类别2 对水环境危害-急性:类别2 对水环境危害-慢性:类别2 标签要素: 象形图: 警示词:警告 危险性说明:吞咽有害(经口)。怀疑损害生育能力或胎儿。对水生生物有毒。对水生生物有毒并且有长期持续影响。 防范说明: 预防措施: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 —操作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配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橡胶耐酸碱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粉尘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 —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包装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泄漏时,建议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佩戴空气呼吸器。 —作业场所不得进食、饮水、吸烟。 —禁止让该产品进入周围环境中。 事故响应: —如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立即就医。 产品名称: 硫脲 SDS编号:2013080502 修订日期: 2013年8月5日

高中化学 第三章第2节乙烯和苯的性质实验报告特色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2

乙烯和苯的性质实验报告 知识储备: 1、乙烯的性质 氧化反应:乙烯不仅可以被氧气氧化,还能被氧化剂氧化(例如高锰酸钾),乙烯燃烧时火焰明亮且伴有黑烟,C2H4+3O22CO2+2H2O;乙烯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能够使紫色溶液褪为无色。 加成反应:乙烯可以与氢气、卤素、卤化氢、水等发生加成反应,CH2=CH2+H2 CH 3CH3、CH2=CH2+Br2CH2BrCH2Br、CH2=CH2+HCl CH3CH2 Cl、CH2=CH2+H2O CH3CH2OH。 加聚反应:乙烯之间可以相互加成得到聚乙烯nCH2=CH2。 2、苯的性质 取代反应:苯可以与卤素、浓硝酸和浓硫酸等发生取代反应, 、。 加成反应:苯可以与氢气和卤素发生加成反应,。 注意事项: 1、石蜡油的分解实验中矿渣棉要尽量多吸收石蜡油。 2、石蜡油的分解实验中要注意防止倒吸和防止暴沸。 3、苯的性质实验中苯的用量要少,取用时要小心,防止液体外溅和接触皮肤。 4、KMnO4溶液的浓度要稀,加入几滴稀H2SO4溶液,可以增加KMnO4溶液的氧化性。 5、KMnO4溶液的用量要少,可以加入蒸馏水稀释溶液,便于观察颜色变化和分层情况。过程展现: 实验日期:指导教师:同组人:实验评价: 实验目的:了解乙烯的获取方法,探究乙烯的化学性质、探究苯的化学性质。 实验用品: 1、实验药品:石蜡油、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苯、溴水。 2、实验仪器:酒精灯、试管、铁架台、导管、单空橡皮塞、石棉、木台、碎瓷片、。实验步骤与方法: 1.实验步骤 实验一:石蜡油的分解 将浸透乐石蜡油的石棉放置在硬质试管的底部,试管中加入碎瓷片,给碎瓷片加强热,石蜡油蒸汽通过炽热的碎瓷片表面,发生反应,可得到一定量的气体生成物。用该气体进行如下实验: (1)生成的气体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观察现象; (2)生成的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观察现象; (3)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一试管气体,点燃,观察燃烧的情况。 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实验结论

人类对苯硫脲尝味能力的遗传分析

人类对苯硫脲尝味能力的遗传分析 高熹 168615140001 一、实验目的 通过人群中对苯硫脲尝味能力的测试,学习其特殊的试验方法,认识人体对苯硫脲敏感性的遗传特征。 二、实验原理 苯硫脲英文缩写为PTC,是一种白色晶体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物质,是一种白色结晶状药物,硫脲的苯基衍生物。由于含有N-C=S基,所以有苦涩味。主要用作各种族人群的遗传学分析用途,一个人能否尝出苦涩味是由其基因决定的,与所属民族有关。 由于基因表达的不同,不同人对该物质的味觉敏感度不同。有的人能尝出1/750,000~1/50,000PTC浓度溶液的味道(苦味、苦涩、少数人感到甜味),这些人称为尝味者(AD);有的人只能尝出PTC浓度大于1/24,000溶液的味道,这些人均称为PTC味盲者(AR)。PTC味盲是隐性遗传,因此如果父母都是苯硫脲味盲,那么子女也必定是味盲。因此,在DNA的亲子鉴定诞生之前,曾经用苯硫脲尝味试验来作为双胞胎、亲子鉴定的参考资料。 苯硫脲这种物质要么味道非常苦,要么几乎没有任何味道,这主要取决于一个人的遗传情况,但也与生活习惯有一定的关系。研究显示,吸烟者和长期饮用咖啡或茶的人往往对PTC更不敏感,需要更高浓度的PTC溶液才能尝出苦味。这意味着,人类能感受出苦味的性质可能最初是出于自身防御的目的,因为自然界中很多苦味物质也往往是有毒的,因此通过辨别出这些物质,可使人类避免受到这些有毒物质的伤害。 PTC含有N-C=S苦味官能团,人类的其受体都为TAS2R38,位于人类7号染色体上。苯硫脲尝味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尝味由显性基因T决定,味盲由隐性基因纯合子tt所决定。卷心菜、绿花椰菜及其他十字花科植物也含有类似的硫脲类物质,因此食用的时候,有些人觉得这些菜特别的苦,不喜欢吃此类食物,而有些人则尝不出其中的苦味。 正常尝味者基因型为TT,能尝出1/750,000~1/6,000,000 g/mL PTC液的苦味。杂合子尝味者基因型为Tt,能尝出1/48,000~1/380,000 g/mL PTC液的苦味。味盲者基因型为tt,能尝出1/24,000 g/mL 及以上PTC液的苦味。 中国汉族人群中,PTC味盲约占9%。已知味盲者易患结节性甲状腺肿,因

《医学遗传学》第七章 群体遗传

第七章群体遗传 1.群体遗传学:研究群体的遗传组成以及决定并引起遗传组成发生变化的动力的学科。 2.群体:是一群可以相互交配的个体。在群体中有基因交流,通过基因交流使群体的遗传组成发生变化。 3.群体遗传学需要调查如下事实: ①不同基因型个体的婚配形式。如随机婚配(random mating)、近亲婚配(consanguineous mating)、选型婚配(assortative mating)。 ②群体间的混合、迁移或分群对群体遗传结构的影响。 ③突变和遗传重组引起的群体遗传变异速率。 ④自然选择对群体遗传结构变化速率的影响。 ⑤有限容量的群体中,基因的遗传漂变(genetic drift)对群体遗传结构的影响等。 4.群体遗传学的核心问题: ①群体的基因频率为何变化? ②影响群体遗传结构的因素有哪些? ③这些影响因素是如何作用于群体并导致群体遗体结构发生变化的? 5.研究方法 ①设计实验,观察实验结果,建立遗传参数。 ②从实验结果中寻找变异规律,并用经典的遗传理论解释之。 ③研究影响群体遗传结构的因素。 ④观察表型变异与基因变异的规律。 第一节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在群体中的平衡:Hardy-Weinberg平衡律 一、Hardy-Weinberg 定律的表述 1.问题的提出:一对等位基因A和a,AA和Aa表现A的性状,只有aa才表现a的性状,也就是说,A可以把a的性状掩盖进来,若群体容量充分大,a的频率又很低,a基因是否会逐

渐消失? 2.定律:Hardy(1908)和Weinberg(1909)分别用数学方法研究遗传学问题,得出一致的结论:在一定的条件下,群体中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一代一代的繁殖传代中保持不变。这个条件是:①群体无限大;②随机婚配;③没有突变;④没有自然选择;⑤没有大规模的迁移。这即是遗传平衡定律,也称为Hardy-Weinberg 定律。 3.定律意义:①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可世代保持平衡现象的发现,为现代群体遗传学奠定了理论基础。②阐明了群体遗传学性质:基因的遗传机制本身不影响群体中遗传变异保持的平衡机制。即,显性基因可以掩盖隐性基因的作用,但隐性基因不会因此而消失。 二、双等位基因的Hardy-Weinberg 定律的推证 考察符合上述条件的群体某一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A和a。 设等位基因A、a,有三种基因型:AA、Aa、aa,其频率分别为fAA, fAa, faa。据其计算基因频率p、q (p为A的频率,q为a的频率): p=fAA+1/2fAa; q=faa+1/2fAa ∵p+q=(fAA+1/2fAa)+(faa+1/2fAa) =fAA+fAa+faa =1, ∴q=1-p 假定在第一代,其含A的精、卵的频率为p,含a的精、卵频率q,精卵随机结合后产生第二代的基因型及其频率分别为: AA的频率:p×p=p2 Aa的频率:p×q+q×p=2pq Aa的频率:q×q=q2 (表7-1) 表6-1 一对等位基因随机交配一代后基因及其基因型频率

8.第八章 群体遗传学

(一)选择题(A型选择题) 1.群体中尿黑酸尿症(AR)的杂合子频率为0.004,那么______。 A.随机婚配后代患尿黑酸尿症的风险是0.00002 B.随机婚配后代患尿黑酸尿症的风险是0.00004 C.姑表兄妹婚配后代患尿黑酸尿症的风险是0.008 D.姑表兄妹婚配后代患尿黑酸尿症的风险是0.004 E.舅甥女之间的近婚系数是1/8 2.孟德尔群体是指。 A.生活在一定空间范围内,能相互交配的同种个体 B.生活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所有生物个体 C.生活在一定空间范围内能相互交配的所有生物个体 D.生活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所有同种生物个体 E.以上都不对 3.基因库是指。 A.一个个体的全部遗传信息 B.一个孟德尔群体的全部遗传信息 C.所有生物个体的全部遗传信息 D.所有同种生物个体的全部遗传信息 E.一个细胞内的全部遗传信息 4.一个遗传不平衡的群体,随即交配多少代后可达到遗传平衡。 A.1代 B.2代 C.2代以上 D.无数代 E.以上都不对 5.一个947人的群体,M血型348人,N血型103人,MN血型496人,则。 A.M血型者占36.7% B.M基因的频率为0.66 C.N基因的频率为0.63 D.MN血型者占55.4% E.N血型者占36.7% 6.______不是影响遗传平衡的因素。 A.群体的大小 B.群体中个体的寿命 C.群体中个体的大规模迁移 D.群体中选择性交配 E.选择 7.Hardy-Weinberg平衡律不含______。 A.在一个大群体中 B.选型婚配 C.没有突变发生 D.没有大规模迁移 E.群体中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世代传递中保持不变 8.在一个100人的群体中,AA为60%,Aa为20%,aa为20%,那么该群体中______。 A.A基因的频率为0.3 B.a基因的频率为0.7 C.是一个遗传平衡群体 D.是一遗传不平衡群体 E.经过一代后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都会发生变化 9.对于一种相对罕见的X连锁隐性遗传病,其男性发病率为q, ______ 。 A.人群中杂合子频率为2pq B.女性发病率是p2 C.男性患者是女性患者的两倍 D.女性患者是男性患者的两倍 E.女性发病率为q2 10.在遗传平衡的基础上,下列数据不对的是______。 A.对于一种罕见的AD病,几乎所有的受累者均为杂合子 B.对于一种罕见的AR病,杂合携带者的频率约为致病基因频率的2倍 C.对于一种罕见的XD病,男性患者是女性患者的1/2 D.对于一种罕见的XR病,男性患者为女性患者的1/q E.对于一种罕见的Y伴性遗传病,男性患者是女性患者的2倍 11.以AR为例,亲属之间的亲缘系数不对的是______。 A.姨表兄妹为1/8 B.祖孙为1/4 C.舅甥为1/2 D.同胞兄妹为1/2 E.同卵双生子兄妹为1 12.能影响遗传负荷的因素是______。

实验七--苯硫脲尝味的群体遗传学调查

实验七苯硫脲尝味的群体遗传学调查 一、实验目的 1. 测定人群中PTC 尝味基因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理解孟德尔遗传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对应关系。 2.了解酶切扩增多态序列(又称为PCR-RFLP)技术的原理,学会用PCR-RFLP 技术检测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在分子水平上测定PTC 尝味的基因型。 二、实验原理 苯硫脲(phenylthiocarbamide,PTC)是硫脲的苯基衍生物,为白色结晶粉末,因含有硫代酰胺基(N-C=S)官能团而有苦涩味。能尝出1/750,000-1/50,000 PTC浓度溶液味道的人(苦涩味,少数人感到甜味)称为苯硫脲“尝味者”, 只能尝出PTC 浓度大于1/24,000 溶液的味道的人称为苯硫脲“味盲者(nontaster)”。 PTC 尝味能力是受单基因控制的孟德尔遗传性状,是由位于7 号染色体上的一种苦味味觉感受器基因 TAS2R38 决定的,属于常染色体不完全显性遗传。尝味者中显性基因T的纯合子(TT)能尝出1/750,000-1/6,000,000 的PTC 溶液的苦味,杂合子(Tt) 只能尝出1 /480,000-l/380,000 的PTC溶液的苦味。 人类的 PTC 尝味基因又名 PTC、T2R38 或 T2R61。绝大多数尝味者与味盲者的区别在于三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一处是145 位,味盲者为 G145(编码丙氨酸ala),尝味者为C145(编码脯氨酸pro);第二处是785 位,味盲者为T785(编码缬氨酸val),尝味者为C785(编码丙氨酸ala);第三处在886 位,味盲者为A886(编码异亮氨酸ile),尝味者为G886(编码缬氨酸val)。因此味盲者PTC 多肽中三处对应的氨基酸分别是ala49、val262 和ile262,被称为AVI等位基因,而尝味者的三处是pro49、 ala262 和val262,被称为PAV等位基因。如图1所示。 图1 PTC 尝味基因上的三个SNP位点

化学性质实验报告

( 实验报告)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BH-054082 化学性质实验报告Chemical property experiment report

化学性质实验报告 有机实验报告 糖、氨基酸和蛋白质的鉴定 一、糖的鉴定 糖类化合物:又称碳水化合物,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及其缩聚物和某些衍生物的总称,一般由碳、氢与氧三种元素所组成。 实验目的: (1)进一步了解糖的化学性质;(2)掌握鉴定糖的方法及其原理。 (一)-萘酚试验(molish)糖类化合物一个比较普遍的定性反应是molish 反应。即在浓硫酸存在下,糖与-萘酚(molish试剂)作用生成紫色环。 实验方法 取3支试管,编号,分别加入0.5 ml 0.5%的各待测糖水溶液,滴入2滴molish试剂(-萘酚的乙醇溶液),摇匀。把试管倾斜450,沿管壁慢慢加入约1ml浓硫酸(切勿摇 动),小心竖直后仔细观察两层液面交界处的颜色变化。硫酸在下层,试液在上层样品:葡萄糖、蔗糖及淀粉 解释:

糖被浓硫酸脱水生成糠醛或糠醛衍生物,后者进一步与 -萘酚缩合生成紫红色 物质,在糖液和浓硫酸的液面间形成紫色环。 (二)fehling试验 (1)实验原理 fehling试剂:含有硫酸铜和酒石酸钾钠的氢氧化钠溶液。 硫酸铜与碱溶液混合加热,生成黑色的氧化铜沉淀。若同时有还原糖存在,则产生黄色或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为防止铜离子和碱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或碱性碳酸铜沉淀,fehling试剂中需加入酒石酸钾钠,它与cu2+形成的酒石酸钾钠络合铜离子是可溶性的络离子。 (2)操作方法 取4支试管,编号,分别加入fehling试剂i和ii 各0.5ml。摇匀并置于水浴中微热后,分别加入5滴待测糖溶液,振荡后置于沸水浴中加热2 ~ 3min,取出冷却,观察颜色变化及有无沉淀析出。fehling试剂i:称取3.5 g硫酸铜溶于100 ml蒸馏水中, 得淡蓝色的fehling试剂i。 fehling试剂ii:将17g酒石酸钾钠溶于20ml热水中,然后加入20 ml 含 5 g naoh的水溶液,稀释至100 ml得无色透明的 fehling试剂ii。 样品:葡萄糖、果糖、蔗糖及麦芽糖 解释: 硫酸铜与碱溶液混合加热,生成黑色的氧化铜沉淀。若同时有还原糖存在,则产生黄色或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

苯硫脲尝味的遗传学调查(仅供参照)

苯硫脲尝味的遗传学调查 14级生物技术基地 摘要:本次实验通过苯硫脲基因分析、苯硫脲多态性分析、以及群体遗传分析三个实验,测定人群中PTC尝味基因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理解孟德尔遗传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对应关系。了解酶切扩增多态序列技术的原理,学会用酶切扩增多态序列技术检测单核苷酸多态性。在分子水平上测定PTC 尝味的基因型。计算群体中PTC尝味的基因频率,判断群体是否达到哈代——温伯格平衡。 Abstract:This experiment using phenyl thiourea genetic analysis, phenyl thiourea polymorphism analysis, and genetic analysis of three experimental groups, determination a group of people PTC taste gene phenotype and genotype, understand Mendel correspond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genotype and phenotype. To understand the principle of cleaved amplified polymorphic sequence technology, learn to cleaved amplified polymorphic sequence technical detection of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At the molecular level to determine the genotype PTC taste. Computing group in PTC taste gene frequency, to determine whether a group hardy - weinberg equilibrium. 关键词:基因频率,尝味能力,PTC基因 1.引言 1.1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 基因频率:一个二倍体某特定基因座上某一等位基因占该座位上等位基因总数的比率。

中学化学教学实验北师大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实验报告

中学化学演示实验及 教学探究 常见有机化合物的性质 学生姓名 专业 学号 指导教师 学院 实验日期

一、实验目的 使学生掌握乙醇、苯酚、乙醛、乙酸的主要性质的实验操作技能和技术关键,初步掌握典型的有机化合物性质实验的演示教学方法。 二、实验用品 1、仪器与装置 试管、试管夹、试管架、滴管、玻璃棒、烧杯、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火柴、二氧化碳发生器 2、试剂与材料 无水酒精、普通酒精、钠、铜丝、苯酚、蒸馏水、紫色石蕊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饱和溴水、三氯化铁溶液、乙醛、硝酸银溶液、氨水、硫酸铜溶液、乙酸、酚酞、锌粒、浑浊石灰水、乙醇、浓硫酸、饱和碳酸钠、乙酸乙酯、稀硫酸、浓氢氧化钠溶液、稀硝酸 三、实验内容、现象及结论分析 验证乙醇中羟基上的氢为活泼氢原钠 管 气泡 将 成 试管倒立,用 住试管口,移 灯火焰,有爆鸣声 验证乙醇的还原性,可以被氧气部分氧化紫 丝 中 黑 入 时 变 色 继续变黑,如此反复。一 后

2、苯酚的性质 液,并不断振荡试管,直到溶液恰 步所得的澄清溶 为二,一份滴加稀盐酸,一份通入二气体,观察现苯酸并比与碳酸B 、 C 、(加入盐酸同下) A 红B 变C 酸溶浊二澄变B 、 C 、

证 酚溴 反 产色沉淀 )显色反检验酚三化显 溶液显紫色苯酚遇三氯化烧里水浴加热,此验证乙醛的还原性 试壁一亮的银

验证乙醛 的还原性 试产色沉加产红淀 (1).试管要洁净(这是实验成败的关键之一)。否则,只得到黑色疏松的银沉淀,没有银镜产生或产生的银镜不光亮。 (2).溶液混合后,振荡要充分(这是实验成败的关键之二)。加入最后一种溶液时,振荡要快,否则会出现黑斑或产生银镜不均匀。 (3).加入的氨水要适量(这是实验成败的关键之三)。氨水的浓度不能太大,滴加氨水的速度一定要缓慢,否则氨水容易过量。氨水过量会降低试剂的灵敏度,且容易生成爆炸性物质。 (4).银氨溶液只能临时配制,不能久置。如果久置会析出氮化银、亚氨基化银等爆炸性沉淀物。这些沉淀物即使用玻璃棒摩擦也会分解而发生猛烈爆炸。所以,实验完毕应立即将试管内的废液倾去,用稀硝酸溶解管壁上的银镜,然后用水将试管冲洗干净。 酸钠溶液的液面上, 观察发生的现象。 乙乙浓的作发酯化 饱钠有油生层闻香味。 (1)制备乙酸乙酯时反应温度不宜过高,在保持在60℃~70℃之间,温度过高时会产生乙醚和亚硫酸或乙烯等杂质。液体加热至沸腾后,应改用小火加热。

第八章-群体遗传学(答案)

第八章-群体遗传学(答案) 第八章群体遗传学(答案)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基因库是: A ?一个体的全部遗传信息 B ?一孟德尔群体的全部遗传信息 C ?所有生物个体的全部遗 传信息 D ?所有同种生物个体的全部遗传信 息E. —细胞内的全部遗传信息 2. 一个有性生殖群体所含的全部遗传信息称为: A ?基因组 B ?基因文库C.基因库D ?基因频率 E.基因型频率 *3. 一个遗传不平衡的群体随机交配()代后可达到遗传平衡。 A . 1代B. 2代C. 2代以上D ?无数代E .以上都不对 4.在10000人组成的群体中,M型血有3600人,N 型血有1600人.MN型血有4800人,该群体是:

A ?非遗传平衡群体 B ?遗传平衡群体 C?x2检验后,才能判定 D ?无法判定 E.以上都不对 *5 ?遗传平衡定律适合: A ?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B?常染色 体上的复等位基因C. X-连锁基因 D. A+B E. A+B+C *6 ?不影响遗传平衡的因素是: A ?群体的大小 B ?群体中个体的寿命 C ?群体中个体的大规模迁移 D ?群体中选择性交配E.选择 7.已知群体中基因型BB、Bb和bb的频率分别为40%, 50%和10%, b基因的频率为: A . 0.65 B . 0.45 C ?0.35 D ?0.30 E. 0.25 8先天性聋哑(AR)的群体发病率为0.0004,该群体中携带者的频率是: A.0.01 B.0.02 C.0.0002 D.0.04 E.0.1 9. PTC味盲为常染色体隐性性状,我国汉族人群 中PTC味盲者占9%,相对味盲基因的显性基因频率是: A.0.09 B.0.49 C.0.42 D.0.7 E.0.3 *10 ?下列哪项不会改变群体的基因频率: A ?群体变为很小 B ?群体内随机交配 C ?选择放松

硫脲的作用,硫脲化学性质

硫脲https://www.doczj.com/doc/2214931646.html,/309/ Keyword:硫脲硫脲价格硫脲作用硫脲性质硫脲类药物 中文名:硫脲 中文别名:硫代尿素 英文名称:Thiourea 英文别名:2-Thiourea; Isothiourea; sulfocarbamide; sulfouren; sulourea; Thiocarbamide; Thiurea; THU; thi o arbamid; sulphourea CAS No.:62-56-6 EINECS号:200-543-5 分子式:CH4N2S 分子量:76.12 熔点:171-175℃ 沸点:186.8 °C at 760 mmHg 折射率: 1.637 (30 C) 闪光点:66.8 °C Inchi:InChI=1/CH4N2S/c2-1(3)4/h(H4,2,3,4) 密度: 1.405 水溶性:13.6 g/100 mL (20℃) 危险类别码:R22,R40,R51/53,R63, 危险品运输编号:UN 2877/2811 安全说明:S36/37,S61, 海关编码:29309070 包装等级:III

危险类别: 6.1 储存温度:Store at RT. 急性毒性:口服-大鼠LD50: 125 毫克/公斤; 腹腔-小鼠LD50: 100 毫克/公斤 灭火剂:水、二氧化碳、砂土、泡沫 火警危险:Slightly flammable. 毒性分级:高毒 刺激数据:眼睛-兔子14% 中度 储运特性:库房通风低温干燥; 与食品原料分开储运 可燃性危险特性:受热放出有毒氧化硫和氧化氮气体 健康危害:Poisonous inhaled or swallowed. Irritating to skin; may cause allergic skin eruptions. 危险品标志: Xn:Harmful 分子结构式: 上游原料:硫化钡硫化氢硫酸氰氨化钙盐酸重晶石 下游产品:硫尿嘧啶苄硫醇反丁烯二酸巯基丙酸二氧化硫脲2-氨基噻唑2-氨基-5-甲基噻唑氨噻肟酸2-肟基-2-(2-氨基噻唑)-4-乙酸乙酯乙亚氨基-3-(α-羟基苯乙烯)噻唑啉盐酸盐2-氨基-5-硝基噻唑噻嗪酮灭多威拌种灵二硫氰基甲烷 硫脲https://www.doczj.com/doc/2214931646.html,/309/ 物化性质

第08章 群体遗传学

第八章群体遗传学 群体即是在一定空间内,可以相互交配,并随着世代进行基因交换的许多同种个体的集群。群体遗传学研究群体中基因的分布以及逐代传递中影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因素,追踪基因变异群体行为,应用数学手段研究基因频率和影响的表型在群体中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 本章重点介绍了遗传平衡定律及其应用,对影响遗传平衡的因素作了详细阐述,简单说明了遗传负荷及其群体中的平衡多态现象。 一、基本纲要 1.掌握群体、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等基本概念。 2.掌握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及其应用。 3.掌握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的换算。 4.掌握亲缘系数和近婚系数的概念及计算。 5.掌握适合度及遗传负荷等基本概念。 6.熟悉影响遗传平衡的因素及近亲婚配的危害。 7.了解群体中的平衡多态现象。 二、习题 (一)选择题(A型选择题) 1.群体中尿黑酸尿症(AR)的杂合子频率为0.004,那么______。 A.随机婚配后代患尿黑酸尿症的风险是0.00002 B.随机婚配后代患尿黑酸尿症的风险是0.00004 C.姑表兄妹婚配后代患尿黑酸尿症的风险是0.008 D.姑表兄妹婚配后代患尿黑酸尿症的风险是0.004 E.舅甥女之间的近婚系数是1/8 2.孟德尔群体是指。

A.生活在一定空间范围内,能相互交配的同种个体 B.生活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所有生物个体 C.生活在一定空间范围内能相互交配的所有生物个体 D.生活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所有同种生物个体 E.以上都不对 3.基因库是指。 A.一个个体的全部遗传信息 B.一个孟德尔群体的全部遗传信息 C.所有生物个体的全部遗传信息 D.所有同种生物个体的全部遗传信息 E.一个细胞内的全部遗传信息 4.一个遗传不平衡的群体,随即交配多少代后可达到遗传平衡。 A.1代 B.2代 C.2代以上 D.无数代 E.以上都不对 5.一个947人的群体,M血型348人,N血型103人,MN血型496人,则。 A.M血型者占36.7% B.M基因的频率为0.66 C.N基因的频率为0.63 D.MN血型者占55.4% E.N血型者占36.7% 6.______不是影响遗传平衡的因素。 A.群体的大小 B.群体中个体的寿命 C.群体中个体的大规模迁移 D.群体中选择性交配 E.选择 7.Hardy-Weinberg平衡律不含______。 A.在一个大群体中 B.选型婚配 C.没有突变发生 D.没有大规模迁移 E.群体中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世代传递中保持不变 8.在一个100人的群体中,AA为60%,Aa为20%,aa为20%,那么该群体中______。 A.A基因的频率为0.3 B.a基因的频率为0.7 C.是一个遗传平衡群体 D.是一遗传不平衡群体

乙酰苯胺的重结晶实验报告(4)沈杰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乙酰苯胺的重结晶 学院:化学工程学院 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班级:化工11-4班 姓名:沈杰学号 指导教师:肖勋文、何炎军 日期: 2012年10月8日

一、实验目的 1.学习重结晶提纯固态有机化合物的原理和方法。 2.掌握抽滤、热滤操作和滤纸折叠的方法。 3.了解乙酰苯胺的结晶制备。 二、实验原理 重结晶(Recrystallization)原理: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某种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或在同一溶剂中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不同,而使它们相互分离。(相似相溶原理)。一般重结晶只适用于纯化杂质含量在5%以下的固体有机物。 三、主要试剂及物理性质 溶解度:水(25℃)、(80℃)、18(100℃);乙醇(20℃),甲醇(20℃),氯仿(20℃),微溶于乙醚、丙酮、甘油和苯。不溶于石油醚。 四、试剂用量规格 粗乙酰苯胺(),活性炭(—),水 五、仪器装置 250或400ml烧杯、玻璃棒、电炉、热滤漏斗、滤纸、酒精灯、布氏漏斗、抽滤瓶、 循环水医用真空泵、乙酰苯胺。 名称分子量熔点/℃沸点/℃折射率比重颜色和形态溶解度乙酰苯胺305- 白色有光泽的 鳞片状晶体。 见下面

六、实验步骤及现象 七、实验结果 2.得到的乙酰苯胺的结晶质量: 3.所得产率=*100%=% 八、实验讨论 重结晶中选用理想的溶剂,必须要求: (1)溶剂不应与重结晶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2)重结晶物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应随温度变化,即高温时溶解度大,而低温时溶解度 小; (3)杂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或者很大,或者很小; (4)溶剂应容易与重结晶物质分离;

(5)能使被提纯物生成整齐的晶体; (6)溶剂应无毒,不易燃,价廉易得并有利于回收利用。 重结晶的一般过程包括: (1)选择适宜的溶剂;(2)饱和溶液的配制;(3)热过滤除去杂质;(4)晶体的析(5)晶体的收集和洗涤;(6)晶体的干燥。 1. 结晶如带有颜色时(产品本身颜色除外)往往需要加活性炭脱色,加入活性炭时应注意哪些问题过滤时你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如何克服 答:加入活性炭时应待产品全部溶解后,溶液稍冷再加,以免出现暴沸,同时应该根据体系杂质含量、体系体积加入适量的活性炭(固体量1%-5%左右),活性炭如果加入过量会吸附溶质,导致结晶收率降低,加入量不足则使脱色效果变差。过滤时常遇到的困难可能有:1)活性炭穿滤,解决办法有抽滤前滤纸尽量贴紧漏斗,同时滤纸大小尽量和漏斗大小匹配,或使用双层滤纸;2)晶体在漏斗上析出,解决办法是待过滤溶液适当稀释,同时漏斗要充分预热,或适当增加体系真空度,加快滤液滤出速度。 2. 将母液浓缩冷却后,可以得到另一部分结晶,为什么说这部分结晶比第一次得到的结晶纯度要差 答:重结晶结晶纯度与待重结晶样品中不同组分的样品含量比以及不同组分在重结晶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别有关。当溶解度差别不大时,样品中各组分含量比差别越小,重结晶的纯度就会越差。由于样品中已经有部分组分结晶析出,导致一次重结晶的母液中样品中个组分含量差别要比重结晶之前的小,所以一次结晶母液浓缩得到的结晶纯度比第一次的结晶纯度差。 3. 乙酰苯胺重结晶出现油珠原因是什么如何正确处理它 答:当温度高于83℃时,未溶于水但已熔化的乙酰苯胺形成另一相,即产生油珠。加入少量水或继续加热,此现象即可消失。 4. 为什么重结晶溶解时,通常要用比饱和溶液多20%~30%的溶剂量 答:避免过滤时因温度的降低和溶剂的挥发,结晶在滤纸或滤瓶中析出。

硫脲

硫脲 白色而有光泽的晶体。味苦。密度1.405。熔点180~182℃。更热时分解。溶于水,加热时能溶于乙醇,极微溶于乙醚。熔融时部分地起异构化作用而形成硫氰比铵。用于制造药物、染料、树脂、压塑粉等的原料,也用作橡胶的硫化促进剂、金属矿物的浮选剂等。由硫化氢与石灰浆作用成硫氢化钙,再与氰氨(基)化钙作用而成。也可将硫氰化铵熔融制取,或将氨基氰与硫化氢作用制得。 中文名硫脲 外文名thiourea 别名硫代尿素 分子式CN2H4S 相对分子质量76.12 化学品类别有机物--硫化物 管制类型不管制 储存密封保存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硫脲 中文别名:硫代尿素 英文名称:Thiourea 英文别名:2-Thiourea; Isothiourea; sulfocarbamide; sulfouren; sulourea; Thiocarbamide; Thiurea; THU; thio arbamid; sulphourea; carbamoylsulfamic acid CAS号:62-56-6 EINECS号:200-543-5[1] 1、理化性质 物理性质

外观与性状:白色光亮苦味晶体。 熔点(℃):176~178 相对密度(水=1):1.41 沸点(℃):分解 分子式:CH4N2S 分子量:76.12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2.5 溶解性:溶于冷水、乙醇,微溶于乙醚。[2] 化学性质 遇明火、高热可燃。受热分解,放出氮、硫的氧化物等毒性气体。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2] 在空气中易潮解。在150℃时转变成硫氰酸铵。在真空下150-160℃时升华,180℃时分解。具有还原性,能使游离态碘还原成碘离子。本品富于反应性,用以制备各种化合物。能与多种氧化剂反应生成脲、硫酸及其他有机化合物,也能与无机化合物制成易溶解的加成化合物。 本品一次作用时毒性小,反复作用时能经皮肤吸收,抑制甲状腺和造血器官的机能,引起中枢神经麻痹及呼吸和心脏功能降低等症状。生产本品1~15年的工人,会出现头痛、嗜眠、全身无力、皮肤干燥、口臭、口苦、腹上部疼痛、便秘、尿频等症状。典型症状为面色苍白、面部虚肿、腹胀、基础代谢降低,血压降低,脉搏变慢,心电图有变化。还会出现皮肤病等症状。本品对蛙的LD50为10G/KG,对鼠皮下注射的D50为4g/kg。对人的致死量,文献记载为10g/kg。生产本品的工人应戴防毒口罩,穿防护服,注意安全。生产设备应密闭,无跑、冒、滴、漏现象。[3] 2、作用与用途 用以合成磺胺噻唑、蛋氨酸和肥猪片等药物的原料。用作染料及染色助剂、树脂及压塑

苯甲酸的重结晶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苯甲酸的重结晶实验报告 篇一:苯甲酸重结晶实验报告 苯甲酸的重结晶 实验目的:了解重结晶提纯粗苯甲酸的原理和方法。 实验原理:苯甲酸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较大,通过重结晶可以使它与杂质分离,从 实验试剂:粗苯甲酸(本实验中的药品混有氯化钠和少量泥沙)、Agno3溶液、蒸馏水 实验仪器、用品:烧杯、铁架台(带铁圈)、酒精灯、普通漏斗、玻璃棒、坩埚钳、滤纸、石棉网、药匙、三脚架、试管、胶头滴管、火柴。 实验步骤: 一、热溶解 ①取约0.5g粗苯甲酸晶体置于100mL烧杯中,加入50mL 蒸馏水。 ②在三脚架上垫一石棉网,将烧杯放在石棉网上,点燃酒精灯加热,不时用玻璃棒搅拌(注意:搅拌时玻璃棒不要

触及烧杯内壁)。 ③待粗苯甲酸全部溶解,停止加热。 二、热过滤 ①将准备好的过滤器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过滤器下放一小烧杯。 ②将烧杯中的混合液趁热过滤。(过滤时可用坩埚钳夹 住烧杯,避免烫手),使滤液沿玻璃棒缓缓注入过滤器中。 三、冷却结晶 将滤液静置冷却,观察烧杯中晶体的析出。(在静置冷 却的同时,再准备好一个过滤器)。 四、过滤洗涤 ①将析出苯甲酸晶体的混合液过滤,滤纸上为苯甲酸晶体。 ②取2mL滤液于一支试管中,检验其中的氯离子。 ③用适量蒸馏水洗涤过滤器中的苯甲酸晶体,另取一烧杯收集第二次洗涤液,并检验其中是否还存在氯离子。 注意事项: 加热后的烧杯不要直接放在实验台上,以免损坏实验台。 使用坩埚钳进行趁热过滤时,注意使烧杯保持适当的倾斜角度,同时注意安全,防止烫伤。不要用手直接接触刚加热过的烧杯、三脚架。 用自来水洗涤烧杯、玻璃棒后,要用蒸馏水润洗,以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