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经济地位的测量指标及合成方法一 -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社会经济地位的测量指标及合成方法一 -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社会经济地位的测量指标及合成方法一 -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社会经济地位的测量指标及合成方法一 -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社会经济地位的测量指标及合成方法一

黄小瑞

摘要社会经济地位通过影响学生资源获得从而影响学生发展。社会经济地位的表征和测量更为复杂。尽管现在已经发展很多测量指标,然而社会经济地位随地域、文化和时代的不一样而出现不同的表征。本文对社会经济地位的三个方面——金融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测量指标及并合成方法进行梳理,结果发现当前教育与心理科学中常用的社会经济地位指标很少或几乎没有考虑中国的地区差异更无考虑中国的社会文化;其次,社会经济地位的合成没有考虑社会经济地位的区域差别。最后,我们建议在教育与心理学的研究中,中国社会经济地位的测量指标应包含权力、部门以及社会歧视等因素;社会经济地位的指标合成方法应考虑地域以及文化上的差异。

关键词社会经济地位;测量指标;合成方法

作者简介黄小瑞/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讲师(上海200062)

社会经济地位(Family Socioeconomic Status,SES)是儿童和青少年发展领域的核心概念。社会经济地位影响学生发展的基本理论假设为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的儿童获得的资源(经济资源、人力资源、以及社会资源)不一样,社会经济地位低的儿童由于无法获得同等资源而可能造成发展上的缺陷。[1]社会经济地位影响学生的发展一直受到研究者的关注,自科尔曼报告指出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是影响儿童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更是引起研究者对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学生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热潮。[2]

社会经济地位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其表征和测量更为复杂。尽管现在已经发展出众多的测量指标,然而社会经济地位随地域、文化和时代的不一样而出现不同的表征。本文从社会经济地位的三个方面——金融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测量指标及其合成方式进行梳理,并指出社会经济地位测量指标及合成的不足。

一、社会经济地位的定义及测量方法

社会经济地位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是指个体在社会中的经济及社会地位。社会经济地位

一本文得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十二五”重大项目(项目编号:11JJD880030)资助。

不仅指一个家庭的经济收入状况,还包含家庭的社会名誉地位以及社会交际网络。社会经济地位的高低影响到个体可利用资源的获取。科尔曼指出社会经济地位由三个部分组成:金融资本(Financial capital)、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以及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这三个部分涵括了社会经济地位的所有方面并得到社会学家及发展心理学家的认可。[3]这三者紧密联系,人力资本的多寡帮助金融资本的获得以及社会资本的获取,而社会资本会促进人力资本的发展和金融资本的获得,金融资本的多寡又增进了人力资本的获得和发展以及社会资本的获取。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社会经济地位的高低是由这三者决定的,而非社会经济地位的高低决定这三者的高低。

(一)金融资本的定义及测量

金融资本/物质资本是指家庭所拥有的财富,它为学生学习提供衣食住行以及相应的物质条件(比如,学习设备与空间、学习资料及课外辅导班等资源)。家庭的物质资本一般采用家庭总收入或家庭人均收入来表征。家庭总收入不能准确的表征一个家庭的物质资本的高低,因为对于同样收入的家庭,其生活条件跟家庭成员的人数有关系;相对而言,采用家庭人均收入来表征家庭物质资本似乎更为合理。由于家庭收入与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投入不一定成正比,也有研究者采用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投资来表征家庭资本。[4]若研究目的是为表征社会经济地位,则采用家庭收入或者家庭人均收入而非教育投入更为合理;若研究目的是想看教育投入对目标的影响,则采用家庭对教育的支出作为指标更为合理。

收入是一个敏感又不稳定的测量指标。由于收入的敏感性,被试有可能不知道、不愿意或者觉得被冒犯而拒绝回答此类问题;[5-7]而不同的工作状态(兼职、短暂失业等),个体的收入在某一段时间内是不稳定的。[8]基于此,研究者发展其他方式间接测量家庭收入。其中一种方式是给定收入范围(比如,家庭的人均年收入为0-2万,2-4万和4-6万等),让被试自行选择,这种方式可以避免被试回答具体的收入,被试更愿意回答。[9]Currie等开发了家庭富足量表便于测量家庭收入的敏感信息,从而反应出个体的家庭收入状况。[10]这种测量方式可以让被试更加真实客观的反应出家庭的物质条件,从而测量到家庭的收入状况;相比于直接询问家庭收入,这些测量方式较为客观且可观察的。大部分学生对家庭收入不了解或不知道,采用这种方法更适于学生问卷。

(二)人力资本的定义及测量

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的情况总结 xxxxxxx中心校 2013年11月10日

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 的情况总结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对我校来说,校本课程开发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现实意义。 1.可以弥补国家课程开发的不足。我国长期以来一直遵守自上而下的国家课程开发模式,只强调共性和统一性,忽视了地方性和个性。我们知道,我国地域如此辽阔,人口如此众多,各地在经济和地域上的差异又如此之大,只有一统的国家课程开发或“准一统”的地方课程开发,远远不能满足地方上的不同需要。校本课程开发,则可以更好地满足地方和学校的需要,更好地满足学生的有差异的学习需求。 2.有助于促进教育民主化 民主至少有两个方面的重要条件:一是政府权力的下放,一是民间参与意识和能力的增强,而这两方面又是相互关联的。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个重要意义就是要促进这两者之间的积极互动。 在我国,过去执行的一直是中央集权的课程管理体制。教师和校长都习惯了听从外部的指令,他们没有机会也不想有机会去参与课程的决策。目前即使国家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在某些方面已下放了很大的权力,但许多学校和教师由于缺乏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反而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照常规办事最省力。在这种情况下,实施校本课程开发十分有利于激发教师、学生、家长的参与意识,也让他们在参与的过程中学会参与,因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个首要前提是政府给予学校的自我开发空间,一个主要特征就是全员参与,集体审议。 3.有助于推动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化 首先,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全民教育。 在基础教育阶段,素质教育就是要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不管他们的性别、种族、智力水平和学习准备如何。 校本课程开发强调课程要适应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尤其要帮助那些学习

华东师大考博辅导班:2019华东师大社会发展学院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华东师大考博辅导班:2019华东师大社会发展学院考博难度解析及 经验分享 华东师范大学2019年我校采用申请考核、硕博连读、优秀本科应届推免生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简称"直接攻博")、普通招考四种方式招收博士研究生。采用申请考核招生方式的院系、专业、导师见专业目录:专业目录备注中标注有“招生方式为申请考核(或申请制)”的表明该院系、专业、导师以申请考核的方式招收博士研究生。硕博连读招生方式的生源对象为本校在读硕士研究生,具体选拔方式见我校研究生院培养处刊发的“华东师范大学2019年硕博连读研究生选拔通知(具体刊出时间见培养处相关通知)。”我校部分专业按专业招生,不按导师招生,详见专业目录中的备注说明。 下面是启道考博辅导班整理的关于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考博相关内容。 一、院系简介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学科具有悠久的历史,自1913年以来,沪江大学、大夏大学前辈的开拓性贡献为我校社会学各学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华东师大社会学学科是历经百年发展的根基雄厚的学科,由吴泽霖、谢六逸、言心哲、胡焕庸、罗永麟等学科大师开创基业,建立了深厚的学术传统。1979年中国大陆恢复发展社会学,在中国社会学会顾问言心哲教授带领下,华东师范大学率先建立社会学教研室,1982年建立全国首批社会学硕士点,并相继建立了人口学、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工作专业学位硕士点(包括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以及人口学博士点。现为社会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下设社会学、人口学、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五个博士点,并建有社会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接受国内外访问学者,博士后研究人员,以及海外来华留学硕士生和博士生。目前,还与美国纽约大学、法国巴黎高师集团合作开展联合培养双博士学位项目。 2009年底,在原有社会学系,人口研究所基础上,整合我校民俗学、人类学研究力量,建立了社会发展学院,下设社会学系、社会工作系、人口研究所、民俗学研究所和人类学研究所五个基本单位,各专业得到均衡发展和有效管理。社会发展学院是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的主力单位之一,与纽约大学社会工作学院密切合作,在上海纽约大学建立了华东师范大学-纽约大学社会发展联合研究中心,下属的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上海人口结构与发展趋势方向)是经教育部认定的省部级研究基地,社会学研究中心、社会调查中心、青少年与社会工作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内蒙古大学民俗、

华东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复习备考题库答案_专升本大学语文

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入学联考 (专科起点升本科) 大学语文复习备考题库参考答案 2010年 一、基础知识选择题(103题,每题1分) 1、 [B]; 2、[A]; 3、[A]; 4、[A]; 5、[A]; 6、[B]; 7、[B]; 8、[A]; 9、[D]; 10、[A];11、[A];12、[B];13、[D];14、[B];15、[C]; 16、[B];17、[B] ;18、[C]; 19、[A];20、[D];21、[C];22、[B];23、[D]; 24、[A];25、[D];26、[B];27、[A]; 28、[D];29、[D];30、[C];31、[B];32、[B]; 33、[C];34、[B];35、[D];36、[A]; 37、[C];38、[C];39、[A];40、[C];41、[C];42、[B];43、[B];44、[D];45、[B]; 46、[D];47、[C];48、[B];49、[A];50、[D];51、[D];52、[C];53、[D];54、[C]; 55、[D];56、[C];57、[A];58、[B];59、[B];60、[C];61、[B];62、[D];63、[A]; 64、[C];65、[B]; 66、[D];67、[A];68、[B];69、[D];70、[D];71、[B];72、[C]; 73、[C];74、[B];75、[C];76、[A];77、[B];78、[A];79、[C];80、[C];81、[B]; 82、[C];83、[B];84、[C]; 85、[B];86、[D];87、[A];88、[A];89、[B];90、[C]; 91、[D];92、[A];93、[D];94、[A];95、[B];96、[C];97、[A];98、[D];99、[C] 100、[A];101、[B];102、[C]; 103、[C] 二、阅读分析(36大题计66小题,每小题3分) (一):树:种,栽种; 谨:认真办好。 申:反复教导。 检:约束,制止。 涂:通“途”,道路。 发:开发粮仓。 (二):勖:勉励。 字:养育。 遂:饲养。 (三):1、老虎犀牛从笼子里跑了出来,龟甲美玉在匣子里被毁坏。 2、将季氏比作虎兕,将颛臾比作美玉,一个出兵侵略,一个就要象美玉被毁掉,而冉有、季路被比作守匣护椟之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四):无论诸侯还是大夫,不必忧虑财富太少,只需忧虑财富不均;不忧虑物质贫乏,只应忧虑人心不安。 (五):不正像米粒存放在粮仓之中吗? (六):1、左右的人说:“就是歌唱那…长剑回去吧?的人啊。” 2、我私自用(您的债款)给您买回了道义。 (七): 1、贫穷困乏不能养活自己,托人请求孟尝君。

浅谈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

浅谈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 [摘要] 随者社会的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观念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我国的基础教育也逐渐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社会对人才有了更高的要求。很多学校除了国家课程外,还设置了地方课程以及校本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目的都是使学生在获得良好学业的同时,也实现全面的发展。本文在了解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含义,特点,目的及关系的基础上,对怎样使二者得到优化整合,发挥最大效应进行分析探讨,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国家课程校本课程优化整合 当前的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也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社会的急剧变迁发生着明显的变化。教育教学也经历着重大的转型。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观念的变化,人们不再一味地追求学生的考试成绩,而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拥有一个良好的人格,健康的体魄,健全的身心。 此外,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在发生着变化。这个多元化的社会更加需要复合型人才。当学生离开校园,踏入社会的时候,他在学校所学习的知识和他各方面的能力是否符合社会的需要,是否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社会筛选人才的标准不仅仅是“分数”,更多的是对人格,修养和能力的筛选。 此时,单一的国家课程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校本课程更能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发展需要,更能够因材施教。所以,许多学校进行了校本课程的开发。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从从国家模式走向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模式。 一、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含义 所谓的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就是国家课程开发模式和校本课程开发模式,它主要是按照课程主体来划分的。国家课程指国家委托有关部门或机构制定的基础教育的必修课程或称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或大纲。它是全国统一的,采用自上而下的推广模式,从

华师大 计算机网络与网络工程 平时作业

平时作业(测验) 一、简要描述每对术语的主要区别 1. 计算机网络与计算机互联系统 答: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互联网,即广域网、局域网及单机按照一定的通讯协议组成的国际计算机网络。互联网是指将两台计算机或者是两台以上的计算机终端、客户端、服务端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手段互相联系起来的结果。 2.OSI 参考模型与TCP/IP 答:OSI参考模型有七个层次,从上而下分别为: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TCP没有表示层、会话层,互连网层与网络层相当,网络接口层,则对应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TCP/IP有四个层次,从上而下分别为:应用层、传输层、互连网层、网络接口层。 3.分组交换与电路交换 答:分组交换的特点:信息以分组为单位传输;并不在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提前建立实际的铜线连接,而是采用存储转发的方式;转发延时短;数据传输灵活(每个分组可按不同路径不同顺序到达)转发差错少;在目的结点要对分组进行重组,增加了复杂性。电路交换的特点:数据传输前需要建立一条端到端的物理通路,要经过线路建立、数据通信、释放连接三个阶段;在通话的全部时间内用户始终占用端到端的固定传输带宽;没有冲突的危险,不存在拥塞。 4.Go-back-n 与选择重发 答:连续重发请求(Go-back-n)ARQ方案是指发送方可以连续发送一系列信息帧,即不用等前一帧被确认便可继续发送下一帧,效率大大提高。选择重发ARQ方案是当接收方发现某帧出错后,其后继续送来的正确帧虽然不能立即递交给接收方的高层,但接收方仍可收下来,存放在一个缓冲区中,同时要求发送方重新传送出错的那一帧。 5.CSMA/CD与CSMA/CA 答:CSMA/CD:带有冲突检测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可以检测冲突,但无法“避免” CSMA/CA 带有冲突避免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发送包的同时不能检测到信道上有无冲突,只能尽量‘避免’ 1.两者的传输介质不同,CSMA/CD用于总线式以太网而则用于无线局域网802.11a/b/g/n 等等;2.检测方式不同,CSMA/CD通过电缆中电压的变化来检测,当数据发生碰撞时,电缆中的电压就会随着发生变化;而采用能量检测(ED)、载波检测(CS)和能量载波混合检测三种检测信道空闲的方式; 6.虚电路与数据报 答:数据报服务:无连接;每个分组带上完整地址信息;每个分组独立路由;故障时影响小;不保证按序、可能丢失;复杂处理由传输层承担虚电路服务:面向连接;连接建立后每个分组仅带上虚电路号;仅建立虚电路时实施路由选择;故障时影响大;保证按序、可靠传输;复杂处理由网络层承担。 7.IP 地址与端口号 答:IP地址:IP地址是用来唯一标识互联网上计算机的逻辑地址,让电脑之间可以相互通信。每台连网计算机都依靠IP地址来互相区分,相互联系。端口号:TCP/IP协议中的端口,端口号的范围从0到65535,比如用于浏览网页服务的80端口,用于FTP服务的21端口等等8.子网划分与CIDR

华东师范大学关于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基本格式要求的规定

华东师范大学关于 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基本格式要求的规定 为规范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的写作与管理,确保学位论文质量,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的有关规定,针对目前学位论文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要求。本要求适用于学术型博士、硕士学位论文。 一、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一)学位论文是学位申请者从事科研工作成果的主要表现,论文集中表明了作者在科学研究中获得的新的发明、理论或见解,是学位申请者申请学位的重要依据。 (二)学位论文应达到的学术水平 博士学位论文:要求对所研究的课题在材料、角度、观点、方法、理论等方面有创新性成果,并对学术发展、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有较重要的意义,表明作者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创新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开发工作的能力。 硕士学位论文:要求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见解或新成果,并对本学科发展或经济建设、社会进步有一定意义,表明作者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三)学位论文是学位申请者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其选题应属于所在学科、专业范围。 (四)学位论文的研究和写作要有充足的科研工作量;研究和写作时间,硕士学位论文一般不得少于一年,博士学位论文一般不得少于两年。 (五)学位论文必须观点明确,立论正确,推理严密,数据可靠,层次分明,结构严谨,内容充实,文字通畅。 (六)学位论文应遵守学术道德,符合学术规范,严禁抄袭和剽窃他人成果,严禁篡改、伪造数据、资料。如引用他人(含本人已经发表的)论点或数据、资料和研究成果,必须注明出处;引用合作者的观点或研究成果,也要加以说明。学位论文存在作假行为的,按《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处理。 (七)学位论文应是一篇系统完整、结构合理、科研工作量充足的学术论文。学位论文只能有一个主题(不能是几块不相关工作的拼凑)。论文的章节之间必须有合理、有机的内在逻辑联系。不得以两篇或两篇以上没有有机联系的、无法体现一个共同主题的、独立的(小)论文来构成一篇完整学位论文;也不得以两篇或两篇以上的没有有机联系的、无法体现一个共同主题的、独立的(小)论文以改换为章节名称的形式来构成一篇完整的学位论文。 (八)学位论文与科研课题的关系 1、学校鼓励研究生参与导师和其他老师的科研课题。在明确知识产权归属,征得课题

国内外校本课程的研究现状

自上世纪20年代末,我国学者开始对“校本课程开发”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并从理论上加以探究。其中,关于我国校本课程研究方面较有影响的著作主要有,钟启全教授的《现代课程论》(1969)和《课程设计基础》(1998),崔允郭教授的《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2000),王斌华教授的《校本课程论》等几部力作。 我国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也非常重视,相继颁布了一系列的条文,使得校本课程开发有了政策依据,明确了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性。 校本课程的开发具有非常大的价值。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走向深入,单一的国家课程的课程体系,已不可能满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多种教育层次、多元化人才的需求。校本教材的开发和研究实践这一重要内容,已越来越引起教育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已为广大教师所重视。单一的国家课程对教育目标的实现已不可避免地显现其缺陷,学校校本教材的开发弥补了国家课程的不足,校本课程成为课程研究的新领域。大家肯定都清楚的记得,早在1996年6月份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国家就明确出台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26条规定,其中第十四条指出:“要调整和改革课程体制、结构、内容,建立新的教育课程体制,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以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这是自建国以来,第一次官方以行政决策的形式,正式提出“三级课程管理”的概念。到2001年6月,国务院又召开了建国以来的第一次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会后,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20条,其中,第十六条更进一步指出:“为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从以上的表述我们不难看出,国家已经把三级课程管理当作了教育改革的发展大计,看成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综合能力的有效措施。是势在必行之举。 再一点,应该看成是培养多样化、个性化卓越人才的需要。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个人的特长显得越来越为重要,国际上的教育改革也越来越呈现个性化和现代化的趋势。这些都告诉我们,新时期的教育应该是人尽其才的教育,应该是每个人的个性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潜在能力都能得到发挥的教育。 国外在校本课程领域的研究有如下突出的特点:1.课程开发的过程、程序和环节得到重视,表明课程开发的实践性特点;2.注重研究课程开发和教学设计之间的联系,教学设计构成课程开发的组成部分;3.学校和教师在课程开发中发挥着比较重要的作用;4.任何一种课程开

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与特点

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与特点 技本课程就是学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共同 组成了“三级课程”的结构。它可以使学校真正拥有对课程的选择余地,可以使 学校更好地体现办学特色c因此,栓本课程的开发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 亮点。但就是,一直以来,课程都就是由国家开发,而校本课程的开发尚处于初始阶段,还没有成功的案例可供学习与借鉴。 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与特点 课程模式与课程结构的多样化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基 本趋势。在课程根式多样化与课程结构优化中,校本课程的外发具打重要作 用。因此,优化宏观课程结构,也必须重视校水课题的开发与建设。基础教育宏观课程结构大致向=个部分构成:同家课样、地方课程利学校课程。共中,同家课程就是根据公民基本素质发展的般要求设计的.仑反映了国家教育标脏, 体现了国家对各个地方、社区小小学教育的共向标准。每个地方、每所学校都应认真贯彻文施国家课程,以保rd:国家教育目标的实现。国家教育n标就是制定国家课程标准的成本依据。地方课程则主要就是根据地方经济与文化发展实际以及地域特点设计的课程,它就是不同地方对国家课程的补充,反映了地入或社区社会发展的实际对学咋素质发展的基本要求。同时,地方课程对该地方或社区的个小学课程实施具有重要的导向作均。学校课程或校本课程必须在贯彻 国家课程标难的基础上,以地方课程方案为依据来加以设计。 凹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三者的关系及其比例小向,宏观课程结构的 状况就有差别。在中央集权课程管现体制条件下,国家课程住出现课程结构中 ,1绝对的主导地位,国家课程规定的就是国家教育最高标难而不就是起码标准、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没有应有的地位;而在地方分枚课程管理体制卜,国家课程 门类较少.灶仅仅规定着中小学教育应达到的起码您淮.巾非最高标准.地入课

《走进敦煌学》校本课程简介

《走进敦煌学》校本课程简介 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为我们留下了无数文化瑰宝和历史遗迹。其中,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敦煌莫高窟,就是一颗璀璨的明珠。1900年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的发现,更是推动了世界性的学科——“敦煌学“的产生。敦煌莫高窟及其藏经洞出土文物,以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涵、精湛的艺术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和象征。甘肃是敦煌学的故乡,兰州是敦煌学研究的重地。,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作为兰州大学和敦煌研究院联合共建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具有敦煌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历史学(敦煌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敦煌学科学研究、人才培养、资料信息、学术交流的中心。因此在兰州大学附属中学开展敦煌学校本课程,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和资源优势,也具有良好的敦煌学氛围。 2007——2011年,我在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本科学习阶段,就关注到了敦煌学这门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学科。我选修了宁欣、赵贞教授主讲的《敦煌与丝绸之路》一课,比较系统地学习了敦煌学的相关知识,同时研读了荣新江《敦煌学十八讲》和李正宇《敦煌学导论》等著作。2012年,我专程前往敦煌,参观了莫高窟。敦煌的博大精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于敦煌学浓厚的兴趣,不仅使我在敦煌学专业知识方面有所提升,也促使我下决心在中学开设一门和敦煌学有关的校本课。在学校要求申报校本课时,我毫不犹豫地选报了《走进敦煌学》。 校本教材《走进敦煌学》是我根据自己在大学期间学习和读书笔记、结合荣新江《敦煌学十八讲》和李正宇《敦煌学导论》整理编辑而成,作为兰大附中选修《走进敦煌学》校本课的学生的教材使用,可以说也是一本敦煌学的入门级读物。内容选择上,尽可能涉及到敦煌学各个方面的最基础知识,同时在文字表达上更注重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争取把敦煌学中最生动、最有趣、最贴近生活的知识展示给学生,避免学生感到高深、枯燥,以此来达到开设这门校本课的最终目的:激发学生对敦煌学的强烈兴趣和对家乡历史文化的热爱。 一、课程目标 (1)学生初步了解敦煌的历史沿革、莫高窟的开凿过程、敦煌遗书的发现及文物的流失。 (2)学生能够简单地从文化艺术和历史的角度去欣赏敦煌壁画和彩塑,并对敦煌学的产生和研究内容产生初步的认识。 (3)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对家乡的热爱,增强文物保护意识,激发对于历史学、敦煌学的兴趣。

华东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计算机基础作业及答案

华东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计算机基础作业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采用的逻辑元件是____D____。 A. 大规模集成电路 B. 集成电路 C. 晶体管 D. 电子管 2.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包括____D____。 A. 中央处理器CPU、主板、电源和输入输出设备 B. 中央处理器CPU、内存、输入和出设备 C. 中央处理器CPU、硬盘和软盘、显示器和电源 D. 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 3. 下列软件中属于系统软件的是___C______。 A. Authorware 多媒体制作软件 B. C语言程序设计软件 C. GIS 地理信息系统处理软件 D. 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 4. 一般说来,下列打印机中,___B_____的打印速度最快。 A. 针式打印机 B. 激光打印机 C. 黑白喷墨打印机 D. 彩色喷墨打印机 5. 十六进制数 B42H 转换成十进制数和二进制数分别是____A______。

A. 2882 和 101101000010B B. 2596 和 0010010110010110B C. 2340 和 101000100100B D. 2844 和 0010010110010110B 6. 操作系统是__D________。 A. 用户与软件的接口 B. 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的接口 C. 主机与外设的接口 D. 用户与计算机的接口 7. 在搜索或显示文件目录时,若用户选择通配符*.*,其含义为 ____C______。 A. 选中所有含有*的文件 B. 选中所有扩展名中含有*的文件 C. 选中所有文件 D. 选中非可执行的文件 8. 下列关于删除操作的说法中只有_____B_____是不对的。 A. 把文件名或快捷图标拖放到“回收站”中,该文件被逻辑删除 B. 在“我的电脑”中选中该文件,按下键,该文件被逻辑删除 C. 在“回收站”中选中该文件,按下键,该文件被逻辑删除 D. 在“桌面”中选中该文件,按下键,该文件被逻辑删除 9. 在Windows中下面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A______。 A. “写字板”是字处理软件,不能进行图文处理 B. “画图”是绘图工具,不能输入文字 C. “写字板”和“画图”均可以进行文字和图形处理

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开题报告

邯郸市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重点课题 《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课题 开题报告 由我们课题组申报的《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课题,经邯郸市教育科学规划办批准,被立项为邯郸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现由我代表课题组作开题报告,提出课题的研究方案,正式开展研究工作。在此,请各位专家和领导进行评议和指导,也请课题组成员加以审议。 一、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一)课题的提出 1.开发乡土文化校本课程是适应新课改的客观要求 校本课程开发是我国基础教育三级管理的重要内容,是高中新课改的重大变革内容之一。其基本定位是:按照国家新课程计划发展精神,根据本校实际和学生发展需求,充分利用本地和本校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并促进其个性化发展的特色课程。目的是为了满足全体学生成长及个性化发展的需要。从国际比较看,实践中的校本课程开发有两种形态,一种是“校本课程”的开发,另一种是“校本的”课程开发。”本课题的研究是将两者整合为一体,在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中,既要突出新课程改革理念,又要体现家乡乡土文化特色,使二者珠联璧合,使校本课程开发具有浓厚的“乡土味”,“家乡气”,使教师树立起乡土文化和生活中处处有课程资源的观念,以便创造性运用家乡乡土文化课程资源进行教学的新课程观,从而不断使课堂教学充满新意,让课堂教学生机盎然。 2.挖掘社区课程资源,是传承乡土文化的迫切需要 中国的乡土文化源远流长,而峰峰文化独具特色,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载体。我们峰峰乡土文化有千年悠久的历史,名胜古迹星罗棋布,享誉中外。峰峰有全国、省、市级文物23处,是我省的文物大区之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1处,第二个王看苇子灯也已入选国家级,也即将成为又一处国家级的非遗。如众所周知的磁州窑文化,历史上就享有“南有景德、北有彭城”的美誉。千年窑火,生生不息,孕育出古老灿烂的中国磁州窑文化;她不仅在国际上有影响,而且它还是双料的“国保”,即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这在全国也不多见。其中大师刘立忠,2006年入围“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项目第一批候选名单。2007年,他的磁州窑烧制技艺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同时,响堂山石窑集中国石窟雕刻艺术之大全,也驰名中外。这些古老丰润的乡土文化资源为本课题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丰富课程资源,需要像开采煤炭一样去开发去挖掘,去发展,让这些乡土文化重放异彩。正如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刘立中所说:“任何民间工艺,如果没有传人就没有一切,人心就是民间文化的自

华东师大网络教育毕业论文评分标准

华东师大网络教育毕业论文评分标准 一、论文成绩说明 导师根据论文学术水平确定最终成绩,最终成绩可为“不及格、及格、中等、良好或优秀”。 (一)申请学位的论文成绩要求 申请学位的毕业论文成绩须达到“中等”或“中等”以上。 (二)不申请学位的论文成绩要求 不申请学位的毕业论文成绩须至少达到“及格”。 二、学术评分标准 (一)优秀 论文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和理论探讨价值;能在论文课题范围内,较全面地查阅、整理国内外的有关文献,资料详实;能运用基本理论指导课题研究并有自己的见解,或在资料方面有新的发现和重大订正;论文须逻辑严谨、内容丰富、观点正确、论点明确、结构严谨、文字通顺、行文规范;发现的问题具有警示意义,提出的建议具有参考价值。 (二)良好 论文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和理论探讨价值;能在论文范围内认真查阅文献,占有较多的可靠资料并运用得当;能运用基本理论指导论文写作,在理论或实际问题的分析上有一定深度,或在资料整理方面有一定价值;论文须观点正确、逻辑清晰、学理性较强、文字通顺、行文规范。总结的问题值得思考,提出的建议具有启发意义。 (三)中等 论文研究具有现实意义或理论探讨价值;能查阅与论文有关的基本资料,使用适当;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论文须条理清楚、具有学理性、观点正确、论证较充分,语句通顺,行文较规范。总结的问题符合客观实际,提出的建议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四)及格 论文研究具有现实意义或理论探讨价值;能查阅与论文有关的必要资料,使用无重大差错;论文结构大致完整、观点无明显错误、论点比较清楚、进行了基本的论证分析、行文比较规范、语句比较通顺;能够阐述理论基本内容,能够运用理论分析实际。 (五)不及格 论文研究缺乏专业性;观点有重大错误;结构不完整;逻辑混乱;文献资料过于陈旧;行文、注释不规范;观点存在政治倾向错误;跑题现象严重;缺乏基本的学理性;不按老师意见修改,或者修改后仍然不符合要求等。 此外,未在通知规定写作时间内通过论文,成绩等同于不及格:包括开题或论文正稿未提交;导师提出修改意见后,学生未在规定提交时间内提交修改稿;提交截止后,论文仍需要修改等。 三、重合度检测 学生须独立撰写毕业论文,承担学术不端的一切后果。 论文不得由他人代写。一经查实,论文判定为“不及格”。 根据学校和学院的相关规定,网络教育毕业论文重合度不得超过30%。 学生在上传论文稿件后,平台会对论文进行查重。如重合度超过30%,将退回学生修改;如重合度没有超过30%,将提交给导师批阅。 四、论文重修 (一)论文最终成绩被判定为“不及格”的,必须办理重修。 (二)论文在通知写作时间内没有通过的(导师没有给出成绩),必须办理重修。 (三)如果对毕业论文成绩不满意的,可以在规定时间申请论文重修。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课题设计论证

---活页1--- 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走进葫芦文化 ---------莪山畲族乡中心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一)现实背景:葫芦文化与畲乡孩子的生活息息相关 最近邻近乡镇在开庙会,庙会上的物品虽说不上昂贵却也应有尽有。路过庙会,一种叫葫芦丝的乐器吸引了我,买一个回家练练,没想到这小小的乐器也被我们学生们瞄上了,很快葫芦丝就走进了学生的校园生活。每天早晨只要你走进我们的校园,随处都可以看见吹练葫芦丝的同学,三五成群,欢歌笑语,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许多同学还在想:这样的葫芦丝我们自己也可以制作呀!我们不是有许多自己种植的葫芦吗? 是呀,说起种植葫芦同学们早就有很深的体会了。近两年少先队一直在组织学生自己回家种植葫芦,出了不少的成果。其中学生制作的葫芦器在校园艺术周上得到了展示,县电视台少儿栏目对此还特别进行了系列报道。 (二)历史背景:葫芦文化是灿烂畲族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葫芦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在漫长的畲族历史演变过程中早就有了它的一席之地。勤劳聪明的畲族人民曾经用它制作了各种生活用品,例如:水瓢、茶壶、竹筒等,也曾经用它制作了许多极有观赏价值的艺术品,葫芦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显而易见,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尽情领略祖国灿烂的葫芦文化。 (三)时代背景:把葫芦文化发扬光大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 美不胜收的葫芦世界就是一座民间艺术宝库,21世纪是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时代。弘扬民族文化,进行民族艺术教育,让我们的学生感受浓浓的艺术韵味,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责任。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1、学生需要这样的校本课程,丰富学习生活,提高综合素质 畲乡地处山村,这里的孩子课余生活比较单调,每次不是钓鱼跳绳就是打球走棋,葫芦文化的开发和挖掘,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学生能在活动中寻找童年的快乐、体验动手的乐趣,享受合作的愉悦。 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课程、教师、学生是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逐渐地把课程的生态系统直接指向于学生,学生是课程开发的主体。葫芦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学生的人文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水平;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等。 2、教师需要这样的校本课程,推动自身专业素养的发展 挖掘葫芦文化课程资源,构建一种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课程体系,这就让我校一线教师有了更大的课程开放空间,随之而来的,是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和教育视野都产生变化。他们将引领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变为一个实践者,一个研究者;他们将与学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加快自身专业成长的脚步。 3、学校需要这样的校本课程,凸现自身的办学特色 校本课程的开发要立足学校特色,要能促进学校文化的形成。中外大量特色学校的成功经验业已证明,特色课程的构建是实现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载体,校本课程开发要走的就是一条基于学校特色的道路。葫芦文化是我校自身的一个优势项目,以此为生长点和突破口开发校本课程,有利于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与办学目标。 4、社区需要这样的校本课程,为社区不断发展作好准备 小小葫芦为我们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许多艺术品加工厂应蕴而生,精美的葫芦工艺品给畲乡人民带来了财富,带来了希望。学生通过参观调查,亲身实践,与葫芦有了不解之缘,长大要把家乡人民的这份共同事业发扬光大是不少学生心中的愿望,学生们的爱乡之情油然而生。 三、相关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有效课堂教学探究(2011-11-27 21:16:54)转载▼标签:杂谈分类:有效教学 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分别为二级课程和三级课程,其内容有学科交叉现象。山东省地方课程共三科,分别为《传统文化》《环境教育》《安全教育》,校本课程也称学校课程,内容丰富多样。但是,汇总来说,都是一段材料学习。如何设计教学法,让学生学会,会学,就需要教师“深挖教材,精心设计,有效施教,拓展延伸”,进而完成两级课程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放开手脚,开放思想,敢于创新。 一、全面了解地方和校本课程标准(目标、实施、评价)。 1.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是一种新的课程领域,是基于学生的直接体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它的基本学习方式是探究学习,与其他课程相比,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和自主性等基本特征,以学习探索领域为课程分类形式,以课程模块为课程呈现形式。 2.“改革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教学工作”。学校要把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作为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生活中学习、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学习。要妥善处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关系,重在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重在发展学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重在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3. “努力开发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资源”。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是基于学生成长的需要所生成的课程,要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课程资源,加强与工厂、农村、企业以及社会实践基地、革命历史纪念地等单位的联系,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通过专题报告、实地考察、调查研究等多种形式,使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实施更加生动,更有活力。 4.学校对学生研修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情况的评价,要更多地采用作业或成果(作品)评价、过程评价等方式,关注学生学习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个体差异和自我反思。防止过于注重纸笔测验、过于偏重对知识与技能掌握的评价的倾向,一般不用考试的方法。 二、怎样进行小学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课堂教学评价: 从学生学习角度来看: 1.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程度。主要评价学生掌握“双基”的方式是否科学、合理,形成过程是否高效、省时、独立构建知识体的能力。掌握知识应包括四个方面,是什么、怎么学、怎么用。不等同于记住或模仿做题。 2.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身边疑难的能力。主要评价学生从生活中了解知识,收集整理信息中发现、用眼光观察、解答生活中实际问题。包括:课前收集生活信息,课内交流、整理和操作分析信息,用所获知识再认识和想象创新实践信息。真正体现出:地方课程来源于生活,地方课程服务于生活。学生对地方课程课的热情程度关键是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在

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入学考试英语卷

华东师范大学 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 英语试卷 Paper One Part I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15% (20 minutes) Section A Directions:In this section, you will hear ten short conversations. At the end of each conversation, a question will be asked about what was said. Both the conversation and the question will be spoken only once. After each question there will be a pause. During the pause, you must read the four choices marked A, B, C and D, and decide which is the best answer. Then mark the corresponding letter on the Answer Sheet with a single line through the centre. 1. A. From the policemen. C. In the town. B. In the car. D. At the police station. 2. A. Doctor. C. Receptionist. B. Secretary. D. Patient. 3. A. Mr. Bixy's secretary. C. A typist. B. Mr. Bixby's friend. D. Mr. Bixby's client. 4. A. Ron. C. Lucy. B. Ron's friend. D. Lucy's husband. 5. A. Visiting as many places as he can. C. Visiting his friends here. B. Visiting a variety of museums. D. Visiting the art museums. 6. A. The first speaker's is going to spend the weekend there and then visit some friends. 1

国内外校本课程的研究现状

我国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现状 自上世纪20 年代末,我国学者开始对“校本课程开发”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并从理论上加以探究。其中,关于我国校本课程研究方面较有影响的著作主要有,钟启全教授的《现代课程论》(1969)和《课程设计基础》(1998),崔允郭教授的《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2000),王斌华教授的《校本课程论》等几部力作。 我国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也非常重视,相继颁布了一系列的条文,使得校本课程开发有了政策依据,明确了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性。 校本课程的开发具有非常大的价值。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走向深入,单一的国家课程的课程体系,已不可能满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多种教育层次、多元化人才的需求。校本教 材的开发和研究实践这一重要内容,已越来越引起教育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以学 生发展为本”的观念已为广大教师所重视。单一的国家课程对教育目标的实现已不可避免地 显现其缺陷,学校校本教材的开发弥补了国家课程的不足,校本课程成为课程研究的新领域。 大家肯定都清楚的记得,早在1996 年6 月份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国家就明确出台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26条规定,其中第十四条指出:“要调整和改革课程体制、结构、内容,建立新的教育课程体制,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以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这是自建国以来,第一次官方以行政决策的形式,正式提出“三级课程管理”的概念。到2001 年6 月,国务院又召开了建国以来的第一次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会后,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20 条,其中,第十六条更进一步指出:“为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从以上的表述我们不难看出,国家已经把三级课程管理当作了教育改革的发展大计,看成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综合能力的有效措施。是势在必行之举。 再一点,应该看成是培养多样化、个性化卓越人才的需要。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个人的特长显得越来越为重要,国际上的教育改革也越来越呈现个性化和现代化的趋势。这些都告诉我们,新时期的教育应该是人尽其才的教育,应该是每个人的个性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潜在能力都能得到发挥的教育。国外在校本课程领域的研究有如下突出的特点:1. 课程开发的过程、程序和环节得到重视, 表明课程开发的实践性特点;2.注重研究课程开发和教学设计之间的联系,教学设计构成课程开发的组成部分;3.学校和教师在课程开发中发挥着比较重要的作用;4.任何一种课程开发都必须有明确的教育理念作为指导,注意课程设计的教育哲学;5.学生、学校、教师、社会等各种需求评价的研究是课程开发的依据; 6.知识的特性,认知方式和学习模式的研究是 课程开发的基础;7.注意不同学段课程开发的不同特点。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是我国基础教育学校课程改革面临的重大问题。目前我国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是给地方和学校更多的课程开发和设计的权力和职责,基础上,开发各具特色的多样化的校本课程。鼓励学校在认真实施国家课程的

2021年华中师范大学考博专业简章

根据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关于选拔普通高校优秀考生进入博士阶段学习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对普通高校毕业生进入博士阶段学习提出如下要求。 一、报考事项通知 1.每年报考我校的考生很多,要早复习,早准备。按照考试范围复习。 2.我校考生,到学校考试中心,办理内部试卷。 3.每年有很多考生,不知道考试重点范围,不知道考试大纲要求,盲目复习,浪费时间和精力,复习效果很差,影响考试。 4.每年有很多考生,选择错误的复习资料,解题思路及讲解答案都是错误的,具有误导性,不利于复习。 5.学校为考生正确复习,印刷内部试卷。 6.内部试卷:包含考试范围、历年真题、考试题库、内部复习资料。 7.专业课,学校出题。一定要按照内部试卷复习,每年都有原题出现。 8.内部试卷联系QQ363.916.816张老师。学校安排邮寄,具体事项联系张老师。 二、选拔对象条件 1.普通高校硕士毕业生,主干课程成绩合格,在校学习期间未受到任何纪律处分。 2.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学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三、招生专业计划 1.招生要求和专业,详见《教育部选拔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进入博士阶段学习招生及专业总表》。 2.学校计划招收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和非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公布的拟招生人数(含推免生),实际招生人数将根据国家下达我校招生计划、各专业生源情况进行适当调整。我校部分专业将再行计划用于接收调剂生,具体事项及拟招生人数将在初试成绩公布后另行通知。 四、报名资格审核 1.报考考生按照《教育部选拔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进入博士阶段学习专业对照及考试课程一览表》以下简称《专业对照及考试课程一览表》选择报考专业,并填写《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进入博士阶段学习

(完整word版)国内外校本课程的研究现状

我国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现状 自上世纪20年代末,我国学者开始对“校本课程开发”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并从理论上加以探究。其中,关于我国校本课程研究方面较有影响的著作主要有,钟启全教授的《现代课程论》(1969)和《课程设计基础》(1998),崔允郭教授的《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2000),王斌华教授的《校本课程论》等几部力作。 我国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也非常重视,相继颁布了一系列的条文,使得校本课程开发有了政策依据,明确了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性。 校本课程的开发具有非常大的价值。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走向深入,单一的国家课程的课程体系,已不可能满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多种教育层次、多元化人才的需求。校本教材的开发和研究实践这一重要内容,已越来越引起教育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已为广大教师所重视。单一的国家课程对教育目标的实现已不可避免地显现其缺陷,学校校本教材的开发弥补了国家课程的不足,校本课程成为课程研究的新领域。大家肯定都清楚的记得,早在1996年6月份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国家就明确出台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26条规定,其中第十四条指出:“要调整和改革课程体制、结构、内容,建立新的教育课程体制,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以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这是自建国以来,第一次官方以行政决策的形式,正式提出“三级课程管理”的概念。到2001年6月,国务院又召开了建国以来的第一次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会后,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20条,其中,第十六条更进一步指出:“为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从以上的表述我们不难看出,国家已经把三级课程管理当作了教育改革的发展大计,看成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综合能力的有效措施。是势在必行之举。 再一点,应该看成是培养多样化、个性化卓越人才的需要。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个人的特长显得越来越为重要,国际上的教育改革也越来越呈现个性化和现代化的趋势。这些都告诉我们,新时期的教育应该是人尽其才的教育,应该是每个人的个性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潜在能力都能得到发挥的教育。 国外在校本课程领域的研究有如下突出的特点:1.课程开发的过程、程序和环节得到重视,表明课程开发的实践性特点;2.注重研究课程开发和教学设计之间的联系,教学设计构成课程开发的组成部分;3.学校和教师在课程开发中发挥着比较重要的作用;4.任何一种课程开发都必须有明确的教育理念作为指导,注意课程设计的教育哲学;5.学生、学校、教师、社会等各种需求评价的研究是课程开发的依据;6.知识的特性,认知方式和学习模式的研究是课程开发的基础;7.注意不同学段课程开发的不同特点。 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是我国基础教育学校课程改革面临的重大问题。目前我国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是给地方和学校更多的课程开发和设计的权力和职责,鼓励学校在认真实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开发各具特色的多样化的校本课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